文化投融资体系再探索

时间:2022-01-17 03:11:36

文化投融资体系再探索

吕晓慧

上海徐汇区委常委、

宣传部长

打造一个独具

魅力的文化区

上海徐汇区借助世博会背景,把徐汇最核心的一块8.4公里长、7.4平方公里的区域定为文化产业的重点区域,起了一个名字叫西岸,我们希望利用这个空间,打造成为我们的文化地标。去年徐汇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50亿,占到GDP的14.7%。徐汇政府部门一直都在搭建一些平台,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文化投资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政策支持。徐汇区目前有近万家科技企业,有不少企业在这里得到了快速成长,像“淘米”,三个人三年时间,从300万起家做到3个亿,最后在美国上市。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区。

万晓芳

民生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副总裁

聚焦、融入和创新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是少不了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怎么样才能服务好文化产业企业呢?有三点。第一要聚焦,第二要融入,第三是要创新。只有聚焦才能更好地研究和发现文化产业行业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服务文化产业企业,了解它们的运行特点、盈利模式。融入,不管是VC,PE,还是银行,我们虽然以事业部的形式对文化产业客户进行更好的研究,也替代不了文化产业行业内的专家,但是会成为银行里面的专家,所以融入也是必须的。在聚焦和融入之后就是创新,传统商业银行是无法对接文化产业需求的,所以必须要创新,这种创新除了在产品上创新,还要广泛地采用基金的形式、理财的形式、信托的形式等等金融工具为文化产业企业进行服务。

刘向阳

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另辟蹊径解决银行贷款难

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是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在2006年设立的,之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入股。当时面临的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设立了这么一家公司,做了顶层设计。于是我们就在市委宣传部的带领下搭好一个架构,我们有三块业务,一块是立体

化的融资平台;第二块是做好风险投资;第三是做基金。此外,我们与十几家银行进行合作,一开始有人觉得和一家两家合作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许多银行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做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方案。因为我们是服务于全上海文化产业的中小微企业,有的银行就是都不能给贷款,对此我们设立了轻资产的部门。所以这六年多,上海很多中小微文化企业都得到了东方惠金的融资帮助,如果银行做不了,我们就让村镇银行做,总之我们要有创新的思想。

李龙吟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

政府投钱的文化

成不了产业

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靠市场运营来养活我们自己,但政府投钱绝对成不了产业。这是我这么多年的一个体会。我知道好多文化企业是通过银行、通过中介机构基金会来投,这是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最有前途的方式。但是我想说一个观点,就是我们金融机构在投资文化公司时,不要看它有多少资本,有多少能人,或者后边有多大资产的体量,应该看这个项目有没有人把它卖出去,这是最重要的。市场不是通过花钱才形成市场,是把钱挣回来才能形成市场。我说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曾经给一个民营企业做过一个叫《飞翔》的杂技,光门票就收了上亿元,门票三四十块钱,连带的效应已经上来了。而政府财政投入的演出就不一定有这个效果。市场需求产生供给,了解市场的人会做市场的人,就会研究出供给在哪儿,他就知道拿你的钱把他花出去,怎么收回来。这样的金融资本和文化结合才有意义。

周春芳

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基金

投资总监

专业机构做专业事情

紫金基金其中有国家财政部的投资,也有江苏地方的投资,从资金背景来看,实际上带有半官方半市场化的特点。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来看,前几年是以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的模式来帮助企业,这种模式对于一些重大的产业项目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扶持作用,但这种资金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经过几年的探讨,开始做股权投资,由政府引导投资文化产业,这种基金实际上跟我们之前做的是一样的。比如说在我们基金支持下,我们对补贴项目会重点扶持,所以说从政府引导和文化的结合,还是产生了非常好的连带作用。文化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轻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这是它与传统的企业很大的不同。文化企业商业模式非常多,尤其是与新技术结合后,特别是随着消费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在传统企业中不曾见到的商业模式。结合到文化投资来说,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我们专业的投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

齐慎

达晨创投合伙人

合理运作资本的成功标本

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实现我们投资机构的成功退出?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蓝色光标是做公关品牌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创业板的一个标杆企业,它上市的市值目前已经接近300个亿,当时投的是7.7个亿,增加了40倍。它的收入当时只有4000万,到去年利润已经达到了2.7个亿,这家企业除了它的内部增长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本市场的优势,不断去并购一些与其产业相关的公司,到今年上半年累计并购了8家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达晨做了三件事。首先是资本推动,推动其业务快速发展。第二是保持与其充分沟通,提出我们的专业经验,特别是提供我们资本运作的经验,实现其与产业的一个完美结合。第三,利用我们在传媒的广泛布局,推动企业的资源整合,推动企业不断进行并购,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吴澍

七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北区副总经理

资本对文化企业的四个助力

说到资本跟文化的对接,我们感到资本对文化企业还是可以带来非常大的助力。第一,资本能更好地提升文化企业的感觉和理念。我们接触一些文化企业时发现,大家开始对资本是没有感觉的,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创意团队,自己的钱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不一定要去贷款,或者得到金融机构的帮助,或者通过股权投资的帮助。当后来看到竞争对手资源和人脉比较多时,才对资本有了非常深的体验,才在资本理念上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第二个方面,对于高端人才的引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因为大家也了解,文化产业尤其是演艺传媒产业,它其实从业人员的工资是非常低的,我们甚至都听说过不到一千块钱的一个薪资水平,实际上这种水平是没有办法来吸引更高端的人才来进入文化这个产业的,所以资本的流入实际上也在他高端人群的吸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对于文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规范和财物管理规范提高了一个档次。第四,资本进入对于文化产业整合和产业集中化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投资文化产业正当时 下一篇:台湾:“文创”激活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