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方法探究

时间:2022-01-16 10:25:44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方法探究

一、借景抒情

古人写诗善于描写景物。在现实生活中,景物本是没有感情的,但在诗词作品中,作者笔下的景,能通人意晓人情,它们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孤立的自然之景或社会之景,而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物,是一种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意象、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共28个字,却用18个字写了九种景物,九种景物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形象生动而萧条冷落的深秋晚景图,从而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凄苦之情。作者运用传统的借景抒情的写法,把抽象的、难以表达的天涯游子的悲,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显,景因情生”。即是此理。

二、借景喻理

宋代常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常见的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说明一个深刻的哲理,使人耳目一新。如杨万里的《过松原晨炊漆公店》是其中的代表作。诗人借助登山、下山过程中的景物描写,道出山区行路的感受,悟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崇山峻岭总是一座连一座,一峰连一峰,一山放过你,前面还有一山拦。这暗喻人们在工作、学习中,困难、阻碍总是一个接一个,一重接一重。因此不要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掉以轻心,应该充分估计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阻碍,振作精神,勇往直前。

三、借物言志

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咏物之作,这类作品大多是借事物的某一特征、品质来寄托诗人的志向、品格和生活态度等。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既是一首咏梅诗,也是一首咏怀之作。作者借歌咏梅花遭受摧残、践踏,依然坚守情操不变志节的孤傲高洁的情怀,来抒发自己的怀抱,表现自己的情操,梅的境遇、性格、情操,正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梅被人格化了,梅与人合而为一,融作一体,生动地描绘出失意英雄的孤傲高洁的形象。

四、借古讽今

这类诗作是咏史诗。作者往往借吟咏历史事件喻今讽今,表达自己的情怀或对当朝朝政的看法。如果我们在阅读此类作品时把握了这一规律,就能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如杜牧的《赤壁》,这首咏史诗,吟咏的是赤壁之战。作者认为赤壁大战,周瑜得胜是因东风之助,他的成功出于侥幸;倘若当时没有东风,取胜的将会是曹操。阅读此类诗时要理解作者借历史事件抒兴亡之感的笔法。(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给学生心灵插上音乐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