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27 06:35:56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守子女队伍不仅不会缩小,甚至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人数较多,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1.学习的自觉性差,没有生活目标

一般班级后进生中60%以上是留守儿童,这些儿童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律能力时,家长就离开了他们,长时间缺乏管束,久而久之,与不读书的孩子在一起,只知道玩,认为读书无用,认为和父母一样出外打工一样挣很多钱能养活自己,导致没有学习目标和理想,生活空虚。

2.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际交往

留守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又缺乏学习给予别人爱的能力,只会索取不懂付出,一旦和他人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碰撞,缺乏包容,就会以极端的方式处理,如争执、退缩,不与人交往,久而久之,性格孤僻,特立独行。

3.缺乏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留守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积极寻求刺激,敢于冒险,对待危险没有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伤害,也容易伤害别人,同时最容易受人唆使,不易接受老师和监护人引导,出事的较多。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原因

1.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不够

许多留守孩子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与孩子缺乏沟通,即使打电话,关注焦点也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长辈尤其是祖辈带孩子在家,要不太溺爱,要不除了吃饭什么也管不了,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一样重要,造成孩子有心里话没处说,说了也没人理,长此以往就变得孤僻,不善与别人交流;同时,忽视了家长的职责,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气。

2.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心无力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尤其是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困扰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但还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深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其主因有:

一是升学率。现在,很多人评判学校优劣的标准是升学率,教学主管部门评价学校优劣的标尺也是升学率,这些迫使老师为提高升学率,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好学生的成绩,但往往留守孩子又是相对后进的学生,这些孩子有的不服管教,成绩不好,教师更加不愿多花精力去管。

二是师资力量不够。一些500人以上的学校都不同程度出现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以井冈山实验小学为例,每个班级几乎都有60名以上的学生,有的甚至达到70多名,教师给这么多学生上课,还要兼任体育、音乐等副课教学,没有多余精力去了解孩子除学习之外的生活、心理、思想等。

三是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匮乏。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才逐渐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而学校考取心理咨询师的教师还寥寥无几,没有专业的心理指导员对孩子进行心理帮助,让一些孩子错过了最佳的心理治疗时间,造成了许多心理状态欠佳的孩子病症越来越严重。

3.社会机构对心理健康投入不足

最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但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少之又少,就以江西省为例,只有省级才有正规的从事心理健康的机构,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投入心理健康的培训,到了县级,正规的心理咨询师也屈指可数,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但真正对健康心理咨询、治疗机构的建设与投入以及培养和宣传都非常不够。

三、具体解决措施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为了让留守孩子有健康阳光的心灵,家庭、学校、社会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联系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爱,代替不了父母的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不仅要给孩子物质财富,还要给孩子精神财富,不要光给孩子疼爱,还要给孩子以教育。每年应该抽一点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精神需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要针对教师和监护人反映的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经常与教师和监护人联系,掌握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第一手资料,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抚慰。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

学校应尽快从只重分数,不重素质教育的不良取向中走出来,建议学校建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室,聘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定期给孩子上心理健康课程,并对每个教师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学校多组织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让留守孩子能在学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关注力度

政府要加大学校的师资配备,让学校有更多的教师和时间投入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工作当中去;联合社会力量完善留守儿童帮扶机制,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让全社会都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作者单位:江西省井冈山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如何提高古文学习兴趣 下一篇: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