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及免疫研究

时间:2022-01-16 05:49:09

婴幼儿腹泻及免疫研究

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疾病,腹泻病因多,病原复杂,给诊断和治疗均带来一定困难。急性腹泻若诊断、处理不当,容易演变成慢性腹泻,严重影响婴幼儿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目前,慢性腹泻的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非痢疾性慢性腹泻约占腹泻性疾病的45%。

婴幼儿腹泻与肠道非特异性免疫

肠黏膜皱襞、肠绒毛、黏膜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的黏液,构成肠黏膜屏障。黏膜屏障不仅具有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而且对抵御病原侵入、调整和维护肠道健康也起到重要作用。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肠黏膜屏障功能差,且不稳定,因而急性腹泻的发病率较年长儿和成人高得多,且一旦发生腹泻容易转为慢性。同时,如发生严重感染性腹泻,其病原又可以通过肠道黏膜屏障进入淋巴和血液,由此引起全身感染。随着年龄增长,肠道黏膜屏障不断成熟和稳定,因此,年长儿腹泻的发生率就较婴幼儿明显降低,而且经相应治疗后容易恢复,发生慢性化机会也相对较婴幼儿少。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中,黏糖蛋白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有相似的分子结构,黏糖蛋白能竞争结合肠内细菌毒素或其他抗原物质,从而保护了肠上皮免受损害。婴幼儿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这种分泌功能较年长儿差,这也是婴幼儿易患腹泻不可忽略的因素。

正常肠道菌群不仅有消化和营养作用,而且对肠道的渗透作用有明显影响。它们可形成一道菌膜屏障阻止病原菌的侵入,通过黏附肠黏膜和刺激局部免疫应答,改善肠道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肠道免疫力。种种原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或肠道菌移位后,特别容易发生由肠道内各种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腹泻。

此外,母乳喂养婴儿发生腹泻的几率远比人工喂养儿低。说明母乳中的调理素及补体等对增加肠道免疫力和减少腹泻发生起到重要作用。补体不能单独发挥肠道免疫保护作用,Fernandez等人研究后指出:补体正常而无免疫球蛋白的血清无杀菌能力;免疫球蛋白正常而补体不足的血清有一定杀菌能力;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均正常的血清杀菌能力最强,这充分说明补体在腹泻中起到诱导免疫保护的作用。

婴幼儿腹泻与体液免疫

肠道的免疫在出生时尚未健全,在2岁以前这种肠道免疫屏障尚未成熟。肠道免疫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2种。肠道体液免疫成分包括IgG、IgA、IgM和IgD,其中主要为IgA,特别是分泌型IgA(SIgA)。由于IgG易被消化酶破坏,因而肠黏膜中含量较少,在肠道内所起的免疫防护作用也是相当有限的。Robin等研究发现,细菌性痢疾病人血清中的IgG较正常人高出4~7倍,其中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后IgG2亚类增高,而宋内氏痢疾杆菌感染后IgG1亚类增高;感染痢疾杆菌后,血清中IgG水平越高,病人症状越轻、恢复越快。然而,Ruggeri等通过对感染轮状病毒的动物作体内外试验研究证实,血清中的IgG在轮状病毒感染时无明显增高,对轮状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因此,IgG在急性细菌性腹泻时明显升高,保护作用显著,而病毒性腹泻时血清中IgG保护作用不明显。

肠道体液免疫主要赖于分布在肠黏膜表面的SIgA,它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主要免疫物质。成人黏膜约分泌5 g/日,而婴幼儿只分泌0.5~1 g/日,因此婴幼儿较成人易受肠道病原感染发生腹泻。然而,SIgA单独存在时杀菌作用弱,当与补体和溶酶体酶共存时,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杀菌作用。HIV感染者易患腹泻,且病程长,症状重。

IgM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产生较早,且出生前就能合成,可作为产前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IgM的作用与SIgA类似,但在肠道中的浓度比SIgA低20倍,因此对肠道的保护作用较SIgA小得多。但在轮状病毒性腹泻早期SIgA缺乏时,IgM可代偿性增加,起到暂时保护作用。Trajman等首次发现了在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病人肠黏膜中产生IgM的浆细胞密度减少,使病人体内IgM显著降低。因此,IgM在病毒性腹泻时发挥作用早,可减轻感染症状,为后来SIgA的作用打下基础。慢性腹泻时IgM的减少可能与体液免疫功能缺乏或损伤有关。

婴幼儿腹泻与细胞免疫

GALT中的T细胞、K细胞和NK细胞都可参与黏膜局部的免疫应答作用,这种作用可分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自发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肠道Peyer淋巴结内的细胞毒T细胞(Tc)的前体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Tc分布于肠道。Tc可直接杀伤带有抗原的靶细胞,但这种杀伤作用有高度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可调节和促进某些浆细胞产生IgA的能力。NK细胞无需抗原刺激,在没有抗体和补体参与下能杀灭被病原感染的靶细胞。

目前临床用测定CD3、CD4、CD8来了解T细胞的情况。有免疫缺陷(特别是艾滋病)时CD4细胞明显减少,CD4/CD8的比例明显降低,从而影响免疫功能,使B淋巴细胞受抑制,造成免疫球蛋白低下。某些免疫缺陷病患者体内CD8细胞计数增加,从而导致CD4/CD8比例下降,影响其免疫功能,最易并发慢性腹泻。

Molback通过对380例儿童的研究发现,腹泻的发生与CD8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的比例有明显联系,即CD8≥30%的儿童较CD8<30%的儿童发生腹泻明显增加。但CD4细胞的增加对腹泻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而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与慢性腹泻有明显联系。

婴幼儿腹泻与免疫防治

由于腹泻的病因多,发病机理各不相同,除针对病因和对症治疗外,应充分考虑腹泻时的免疫功能并作相应处理。特别是慢性腹泻病人多有免疫功能低下,同时可能伴有微量元素缺乏、肠功能紊乱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腹泻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国外近年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研究较多。Ventura等研究了54例1~36个月龄的婴幼儿腹泻的治疗,认为口服免疫球蛋白虽然不能缩短急性腹泻的病程,但能缩短轮状病毒的排泄时间。口服免疫球蛋白对免疫球蛋白缺乏合并慢性腹泻的患儿有明显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的作用;口服免疫球蛋白还对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期的非腹泻住院儿童有免疫保护作用。Kus等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各种免疫球蛋白缺乏引起的慢性腹泻也收到显效。

在治疗慢性腹泻时,除针对病因和病原治疗外,还应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锌。补锌可防治肠道功能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治疗腹泻。

益生菌制剂有免疫保护和免疫调节作用,它不仅可改善肠黏膜表面细菌和酶的平衡,而且可刺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Araneo等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双歧杆菌能刺激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疫苗的研究和使用对腹泻的防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已成功和安全地将轮状病毒疫苗用于预防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口服霍乱疫苗可预防产毒型大肠杆菌引起的旅游者腹泻。(据《国外医学》)

上一篇: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快照” 下一篇:胺碘酮与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