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疣状癌诊断治疗分析

时间:2022-01-09 09:16:56

喉疣状癌诊断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喉疣状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的特点。方法:报道3倒喉疣状癌,就本病的临床生去学特征、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及放疗后半年复查,肿瘤未复发。结论:喉疣状癌是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诊断依赖病理学发现,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追加放疗。

喉疣状癌是一种HPV相关肿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变异类型,是一种只有局部侵袭特点而无转移倾向的低度恶性肿瘤,在临床及病理检查中常易误诊。此病首由Ackermn(1948)描述,他强调:无论在肿瘤形态,还是在预后方面. 疣状癌都不同于鳞癌.据估计, 候疣状癌仅占喉恶性肿瘤1%~2%【1】。我们与2007年~2010年诊治3例,现予以报告.

1病例资料

病例1:男,45岁。应间断性声嘶2年,加重伴喉痛2个月,当地行右侧声带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声带鳞状细胞高度不典型增生”,转入我院。纤维喉镜下见右侧声带覆盖白色棘状肿块,未侵及前联合和声带突,双侧声带运动正常。患者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窗口一期愈合,病理报告:右侧声带疣状癌。患者于术后接受常规放疗,总量50Gy,术后1年未见复发。

病例2:男,80岁。因间断性声嘶1年,加重1个月就诊,间接喉镜下见左侧声带表面弥漫分布白色颗粒状肿物,双侧声带运动良好。纤维喉镜下见肿瘤局限于左侧声带,前联合及声门上、下未见肿物。病理活检诊断:喉角化症。患者全身麻木支撑喉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基地部质软,色红呈状,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喉疣状瘤”。术后病理诊断仍未“喉疣状瘤”。术后追加放射治疗,术后半年未见复发。

病例3:男,50岁。因持续性生嘶伴喉痛6个月,间接喉镜下见右侧声带表面弥漫分布白色颗粒状肿物,双侧声带运动良好。纤维喉镜下见肿瘤局限于右侧声带,前联合及声门上、下未见肿物。病理活检诊断:喉白斑症。患者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未见肿瘤基地部质软,色红呈状,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喉疣状瘤”。术后病理诊断仍未“喉疣状瘤”。患者手术后接受常规放疗,总量50Gy,术后半年未见复发。

2讨论

2.1发病情况据报道疣状瘤占喉恶性肿瘤的1%―3%且50―70岁男性患者多见,大部分有长期吸烟史。喉疣状癌的症状以声嘶、喉痛为主,病变缓缓生长,诊断颇为困难,常延误治疗。肿瘤好发于声门,呈外生性生长【1】。

2.2病理诊断光镜下见肿瘤表面细胞的形态学表现。肿瘤表面被覆鳞状上皮高度增生,细胞分化好,缺乏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表现。肿瘤上皮高度增生呈状结构,之间有裂隙,裂隙间有大量部全角化物及炎症细胞,上皮从表皮向深部有规则扩展,如上皮钉棚大,挤压周围组织,形成推进缘,部分肿瘤上皮增生,从表皮潜入深部形成角化栓。基底层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的增生上皮中有角化珠形成,角化脱落形成囊肿。上皮细胞分化好,异型不明显,基底膜完整。

2.3诊断依据1985年Ferlito提出喉疣状癌的全面诊断标准:本肿瘤常见于男性好发于声带:外观表现为蕈样,表面有刺状突起;细胞分化高,无恶性肿瘤的细胞学特点:有边界清楚的推进缘,基质中显著的慢性炎症反应,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上皮珠及角化珠;无转移倾向。

2.4鉴别诊断

2.4.1寻常疣:表皮棘层增生的状瘤病、角化过度的角化不全,钉突延长,表皮上部的棘细胞层和颗粒层内因病毒感染呈现大空泡状细胞【2】。而疣状癌上皮层无病毒感染引起的空泡状细胞出现。

2.4.2尖锐湿疣:好发于生殖器,外观呈疣状及菜花状,组织学上呈显著状瘤变化,角化层轻度增厚,且常由角化不全细胞组成,颗粒层缺如,层明显增生伴钉突增厚延长与疣状癌相似,但其发生部位及棘细胞上层的特殊空泡细胞易于疣状癌鉴别。

2.4.3高分化喉鳞癌:喉疣状癌组织内可见细胞空泡样变,缺少细胞异型性和浸润生长特征,一般部形成淋巴结转移,在病变基部有大量上皮突。喉鳞癌有恶性肿瘤组织学改变,异形性明显,肿瘤中无明显炎症反应,无推进、挤压边缘,有浸润倾向,病变发展有劲淋巴结和远隔器官转移。

2.4.4喉状癌:喉状癌向表面呈外生性生长,肿瘤根部常较狭窄,每一内局域血管分支状结缔组织间质构成其轴心,表面覆盖增生上皮,缺少表面呈疣状的角化和上皮钉突球形膨大。喉状瘤与HPV感染有关,难与喉疣状癌鉴别。Mickaels采用图像分析方法与喉疣状癌鉴别,喉疣状癌细胞平均面积大于喉状癌。镜下所见喉疣状癌鳞状上皮高度增生,形成皱褶深入肿瘤深部,表面过度不全角化形成角质栓塞,从表面深深嵌入增生的上皮钉内。

2.4.5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疣状癌的深部边缘由成排方向一致的鳞状上皮组成突起,细胞分化好。而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的上皮突起以不均匀、细长、凹凸不平、方向不一为特征。

2.5治疗:喉疣状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行为不同于一般喉鳞癌,且治疗尚有争论,因此,我们认为:喉疣状癌的治疗方式应与一般喉鳞癌有所区别。喉疣状癌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良好。然而,若不予以治疗,肿块可破坏临近组织,甚至毁损骨性结构,进而危及生命。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对局限于声门区的病变经喉镜切除后复发病例,惟经喉裂开术途径广泛切除肿块,方能予以控制。手术加放疗一颗控制残余病变。尽可能选择手术方式完全可以控制病变,除非患者机体状况不能耐受手术,放疗不宜作为喉疣状癌首选治疗方式。尽管我们的病例十分有限,仍可佐证Ferlito最近提出的放疗可以控制病变及放疗导致肿瘤退行性(anaplastic transformation)变机率很小的观点。

参考文献

[1]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8

[2]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0

上一篇: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海洋胃药四联疗法治... 下一篇:钩虫病致缺铁性贫血1例临床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