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释放文学的慢

时间:2022-01-09 06:19:10

快速释放文学的慢

“小说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用头发写,一种是用心,还有一种是用大脑。相比之下用大脑写作,可以保证小说的基本质量,至少瞳得遵守小说创作的纪律。现在我们很多小说很烂,给人感觉是脑残了,基本的手艺都丢了。”

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着笔,2009年9月完成60万字初稿,接着应朋友之邀改编剧本,今年春节后又进行大规模改写,现在小说有g0万字,在字数上创下麦家小说创作生涯的一个之最。这就是麦家新小说《风语》的具体创作历程。他曾有句名言:缓慢是成功的捷径。但《风语》写得不算慢,甚至应该说是他个人的最快,但他说:“有的时候快也正是慢,因为快,很多枝节能一气呵成,使得小说能往大处铺陈开去,就又成了慢。这也令我想起了黄庭坚形容两同门的一句诗: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陈师道和秦观在文学上的本质都是缓慢的,只是释放的方向和方式各有不同而已。”

Q=旅伴

A=麦家

Q:《风语》这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你之前的《风声》一书,这是刻意为之吗?

A:这是电视剧的制片人给命的名。说起来挺有意思,一开始我曾经极力反对用这个标题,原因是吴宇森有部电影叫做《风语者》,有“拾人牙慧”之嫌。我提供过《蒙面人》《追风》《风之子》等多个标题,但都被迷信的制片人否决了,因为他找人算了一下,这几个标题的“笔划数”都不好,只有《风语》最好。至于我的顾虑,他们也找到了一个理由说服我:他们认为别人用这个标题也许有照搬嫌疑,而我用则不必多虑,因为我的小说一直在使用“风”字:听风,看风,捕风,风声等,“风”成了的我一个标签,用“风语”来接“风声”是最合适不过的。我也就听之任之了。

Q:你的作品被称为“新智力小说”,你觉得文学创作靠经历还是靠智力多一些?

A:经历是支撑不了一个职业作家的写作的,我已经有10多年一直宅在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经历,只有“纸上的经历”,可以用几百字说尽。我曾经极端地说过,小说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用头发写,一种是用心,还有一种是用大脑。用头发写出的是天才,这里不去说他;用心写则有两个极端:很好或很差,而且差的比例极高,那是因为大多数作家的心和大部分人的差不多,荣辱要惊,爱恨要乱,欲望沉重,贪生怕死。相比之下用大脑写作,可以保证小说的基本质量,至少懂得遵守小说创作的纪律。现在我们很多小说很烂,给人感觉是脑残了,基本的手艺都丢了。

Q:你作品的情节结构上都很特别,往往是回忆和现实呈现一种交织,因为也让读者感到陌生而新奇,这种架构是有意而为还是自然所得?

A:我说的所谓用大脑写作,其实就是要把小说当做一门手艺活来做,做不到门门绝活嘛,至少要有点新意,要留下你的手气和汗水。

Q:确实,您的小说一向以情节精巧而著称,很好奇《风语》第一部的结点您是如何设置的?

A:主人公陈家鹄结束了在山上的培训,提前进入黑室工作――这是人物承前启后的一个拐点,而其时恰逢武汉沦陷,抗战进入一个相持阶段。这么结束也许并不十分精巧,但却有某种天然的工整意味。

Q:大众媒体目前都对《风语》寄予了厚望,认为这将是今年本土原创作品中,唯一能够对抗村上春树《1Q84》的作品,甚至在某种层面上赋予了“抗日”的意味,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A:老实说,我认为《1084》在写作手法上并不难,但村上春树是一位写作高手,他深谙创作小说之技巧和读者阅读之心理,所以其成功不是偶然。我肯定希望《风语》在销量上能够抗衡甚至打败《1Q84》,但这只是我作为作者的心愿或者说野心,与“抗日”之类的说法没有丝毫关系,毕竟文学是世界的语言,只有借鉴和学习,没有对抗。

Q:你说这部小说将是你的突围之作,何以这样认为?你是想突破怎样的一种重围?

A:主要是想突破我的创作套路之围。我过去的创作,说得好听点是在锋刃上见出风雷,说得不好听点是格局太窄、太小,虽然精致却失之风云。这次创作《风语》,我刻意反以往之道而行之,成即是突破,败则回头吧。

Q:由于《暗算》的成功,我们也知道《风语》的电视剧本先于小说问世,那么这部小说在一开始就已经有剧本化倾向了吗?它和电视剧内容有多大的不同呢?您怎么看待现在传统作家编剧化?

A:《风语》的电视剧本是在小说完成初稿之后改编的,写完剧本又回头来改小说。现在很多作家都这样操作,目的就是为书做营销,可以搭电视剧宣传的顺风车。所以小说绝对没有剧本化的倾向,这个你一看就看得出来。至于你说的“作家编剧化”我不太关注,我觉得我是“编剧作家化”,因为我做了多年编剧,直到一年前才当上专业作家。我有个固执的观念:小说创作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神圣而不可或缺的灵魂塑造档案,而编剧只是一份工作,尽管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也需要才华,但意义不一样。这是一个活,给导演打工而已。

Q:我看你最近在博客更新的都是世界杯的内容,写得很有兴致。以后会不会有体育、足球类题材的创作打算?

A:没有。我是个足球迷,只会看,不会踢的那种迷,打发时间的。世界杯也算是我的节目,人高兴,写点小评论,凑凑热闹,别无他意。我不相信我会写足球小说,所以才会写这些小东西,真正决定要拿它做大文章,决不会这么随便把热情驱散掉的。我一旦要写的东西,平时连说都不敢的,就怕说多了,漏了气,真正写的时候没了热情。

上一篇:严邦平:做国际品牌的插队者 下一篇:现实中的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