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天下,光聚双流

时间:2022-10-20 03:43:47

在川西坝都市乡镇常听这样一句顺口溜:“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双流县。”这是一首民谣,却真实地道出和见证了双流的昨天,改革开放之初以及更远的时空跨越。

这句话很长时间成为双流人头上的阴影,挥之不去。同时它也成了一剂兴奋剂,刺激着双流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打拼。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现代企业、航空港、开发区、三个集中、现代田园大城市……这一系列气势如虹的改革和创新,使双流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三个集中城乡统筹发展的发源地,全国百强县第33名,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中西部第一、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3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前十名;拥有中国第四、中西部第一的国际航空港……”这时候,“叫花子版本”变成了:因为双流很富,叫花子都到双流来了。这是历史的玩笑,也是历史的无奈,更是历史的进步。

得新能源者得天下,双流具有超前的眼光

在资源极度匮乏的今天,一场新能源革命正在世界风起云涌。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普就说,世界的未来,属于领先新能源技术的国家。这一预言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世界大国为发展新能源听付出的积极的行动、不懈的努力就是一个明证:当今世界,得新能源者得天下!

双流,又一次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敏锐的察觉到,在资源极度匮乏的今天,新能源、低碳经济已置于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让双流持续快速发展。双流大胆提出了加快打造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瞄准新能源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在企业引进、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花真功夫,双流虽然较国内其他一些城市起步晚,但成效明显,尤其是双流要争做全国第一的目标,更是大气宏伟。

肩负时代使命,双流率先扛起新能源产业发展大旗

高起点规划 勾勒千亿产业路线图

双流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以太阳能、核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在新的蓝图上,我们看到了未来新能源产业功能区的远景,到2012年、2015年、2017年,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实现300亿元、1000亿元、2000亿元,擎起新能源的发展大旗。科技创新建立新能源产业制高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作为高新技术的新能源产业风险较大,如果没有核心技术作支撑,碰上外来打击,那将是致命的。而双流,早已做好了抵御一切风险的准备,从起步就瞄准这一领域的先进水平,引进的新能源企业大多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打破了多年来国际市场的垄断,引领着全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这里,初步形成了“多个研发中心齐聚、多条技术路线并进、多种品类产品产出”的格局。目前,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国技术线路最广、产业链最长的新能源产业开发区,被确定为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和全省“1525工程”重点培育的500亿特色产业园区。今年初,成都市确定以双流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随后,双流被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样的“双料基地”在全国堪称罕见。

招大引强,双流用重大项目舞动产业龙头

一个论坛,一次机遇。“无论是论坛还是峰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展的平台。”从2008年起,双流县开始承办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暨太阳能展览会,以此搭建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

刘永好来了、史玉柱来了,冯伦来了……

投资上千亿的天威新能源投产了,投资210亿元的汉能双流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开工了,投资76亿元的四川钟顺太阳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能同一天奠基了……

一个个新能源领域的龙头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民营企业巨头高度关注新能源产业的背后,是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

从无到有,经过多年发展,双流县共引进天威新能源、中光电阿波罗、汉能控股、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新光硅业、旭双科技、中汉电力等新能源重大项目共26个,协议总投资634.9亿元,初步形成了“多个研发中心齐聚、多条技术路线并进、多种品类产品产出”的格局,并成为全国技术线路最广、产业链最长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发展高地,2009年,双流荣登中国新能源百强县榜首。

日照天下,光聚双流。一座占地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年产值千亿元的新能源城正在双流崛起。

上一篇:“双面”三星Q430笔记本演绎都市白领生活 下一篇:在镇远的夏日遇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