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大都治水30年

时间:2022-09-15 12:38:19

冥冥之中,郭守敬似乎已经预见到元朝将定都北京,而这个北方城市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26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郭守敬在上都(今内蒙古多伦附近)第―次见到了元世祖忽必烈,那是在今天北京以北360公里外的地方,即汗位不久的忽必烈正在酝酿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郭守敬向他提出未来的元大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复从今天北京宣武区一带到通州的漕运河道。冥冥之中,郭守敬似乎已经预见到元朝将定都北京,而这个北方城市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郭守敬于1231年出生于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他的祖父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郭守敬就是在他祖父的教养下成长起来的。

早些时候,金朝北边的蒙古人还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时常到金朝北方一带骚扰,进行的战争具有极大的掠夺性和破坏性。当地的农田水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口大量减少,生产急剧下降。忽必烈觉察了这一点,他逐渐改变了一些野蛮的杀掠方式,实行鼓励农桑增产的措施。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天时,农田排灌需要水利建设,于是对天文历法和水利工程的研究,就成为迫切的要求。

年轻的郭守敬对天文、数学等方面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跟人四处勘测地形,筹划水利方案,帮忙做些实际工作。几年之间,郭守敬已经渐趋成熟,得人举荐,如文章开头那样见到了忽必烈。忽必烈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当下就任命他提举诸路河渠,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等工作。

郭守敬修复从今天北京宣武区一带到通州漕运河道的计划得以顺利展开。那时候元大都城内每年消费的粮食达几百万斤,这其中绝大部分都需要从南方产粮地区征运而来。为了便于运输,从金朝起,在华北平原上利用天然水道和隋唐以来修建的运河建立了一个运输系统,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关系,它的终点不是北京,而是京东的通州,离开京城还有几十里路。这段几十里的路程只有陆路可通,只能靠大量的车马和役夫,每到雨季,道路泥泞,粮车往往陷在泥中,前行不得。

这一段迫不得已的旱路正是由于通州的地势比大都低,因此要开运河,只能从大都引水流往通州。寻找大都附近的水源成为金元两朝一直在做的事情,无奈不是水量太小就是泥沙太多,大运河最后的几十里依然只能靠无数车马的往来奔波。

从今天北京宣武区一带到通州的漕运河道始建于金代,但早已废弃,郭守敬要做的就是为它寻找合适的水源。

在颐和园以西五六里,有座玉泉山,是西山东麓的支脉。玉泉山下进涌出一股清泉,向东流去,其中一支注入今昆明湖的前身瓮山泊,又从瓮山泊东流,最终成为清河的上源。郭守敬的计划是使进入瓮山泊的这支泉水不再向东,劈开它南面高地的障碍而引它向南,注入高梁河,高梁河的下游在金代已被拦入运河,这样,运河的水量就得到了补充。

但郭守敬的这个方案实施的结果并不理想,引来毕竟只是一泉之水,除了增加大都城内湖池川流的水量,对于恢复航运没有多大帮助。

3年后,郭守敬又将目光投向京西的浑河,即今天的永定河。他认为可以利用金人过去开的河道,只要在运河上段开一道分水河,引回浑河中去;当浑河河水暴涨而危及运河时,就开放分水河闸口,以减少进入运河下游的水量,解除对京城的威胁。但浑河的泥沙含量高,郭守敬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在运河上建立闸坝,因为闸坝会阻碍泥沙的冲走。但是接着又发生了一个他所估计不足的问题,从大都到通州这段运河的河道由于坡度大,水流急,没有水闸的控制,巨大的粮船根本无法逆流而上。所以,这条运河在1276年开成以后,只能用于两岸的农田灌溉以及从西山砍取木材的顺流下送,最关键的运粮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1291年,从首次见到忽必烈又过了近30年,郭守敬拿出了第三套方案。这个经过实地勘测、再三研究而提出的新方案,仍然利用以前他那个试行方案中凿成的河道,但是要进一步扩充水源。郭守敬希望把昌平东南神山(今凤凰山)脚下的白浮泉水引入瓮山泊,并且让这条引水河在沿途拦截所有原来从西山流入沙河、清河的泉水,汇合在一起,滚滚而下。这样一来,运河水量可以大为增加。这些泉水又都是清泉,泥沙很少,在运河下游可以毫无顾虑地建立一系列控制各段水位的闸门,以便粮船平稳上驶。

这是个十分周密的计划,忽必烈命郭守敬为都水监,调动几万军民,在1292年春天正式动工。

从神山到大都城的直线距离是60多华里。白浮泉发源地的海拔约60米,高出大都城西北角一带最高处约10米。看起来,似乎完全可以沿着这条最短的直线路径把水引来。但实际上这条直线所经地区的地形不是逐渐下降的。由沙河和清河造成的河谷地带,海拔都在50米以下,甚至不到45米,比大都城西北地带的地势都低。如果引水线路取直线南下,泉水势必都将顺着河谷地带一泻东流,无法归入运河。郭守敬看到这一点,所以他所选定的线路就不是直通京都的。他先把白浮泉水背离着东南的大都引向西去,直通西山山麓,然后顺着平行山麓的路线,引往南来。这样,不但保持了河道坡度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且可以顺利地截拦、汇合从西山东流的众多泉水。从后来通航的事实证明,舍弃那条直线,采取这条迂回西山下的线路,确是十分合理的。要知道,在60多华里长的路程上,仅仅几米的高低起伏,那实在是非常微小,不是人眼所能直接看出的。从这取舍之间,可以看出郭守敬对大都城和它四周地区的地形测量,是下过很深的工夫的。

整个工程从神山到通州高丽庄,全长160多华里,连同全部闸坝工程在内,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工了。这条运河流经元大都,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名叫海子,那就是今天的积水潭,虽然规模已经缩减了很多。积水潭成为大都城的终点码头,南方来的粮船云集于此,热闹非常。当年,忽必烈从上都归来,“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于是命名这条运河为通惠河。

积水潭很快成为这座城市的商贸中心。北岸的斜街,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一应俱全。稍北的钟楼大街也很热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鼓楼附近还有一处全城最大的“穷汉市”,应是城市贫民出卖劳力的市场。实际上,整座城市的地理中心几乎也在这个位置,它的南面就是皇城,城市环水而居,这也许和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

郭守敬受到忽必烈的嘉奖,但通惠河和短命的元朝一样命运悲惨,由于上游各支流被权势和寺观私决堤堰浇灌水田、园圃,水源日见减少,漕运不畅,朝廷虽然严申禁令,也未见效。到了明清,积水潭则成了彻彻底底的园林湖水,只剩些游船画舫在水上荡漾。

上一篇:塔伦特夫妇 漫长的婚姻等 下一篇:我叫查理兹,不叫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