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时间:2022-01-03 08:02:48

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摘要:单片机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好该课程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实践。依据典型的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过程实施课程教学,构建优良工程实践环境,有助于学生掌握单片机设计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单片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99-02 一、课程设置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专项能力课程之一。先修课程有:模电、数电及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能力课,学完本课程可继续学习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控制等技术课程、进行毕业设计,参加顶岗实习。所以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正确理解单片机系统组成、硬软件设计;能够进行单片机控制系统开发、现场维护,诊断故障;培养独立、负责任、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取

设计教学内容之前,需要先深入企业调研,明确就业岗位群以及培养目标;然后分析职业岗位的需求,形成了工作任务分析表,确定课程目标;接着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核心设置项目内容。[1]具体设置项目内容时,一方面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典型电路为载体设置项目任务。另一方面遵循认知规律及高职人才培养规律,项目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能力要求。教材选用江苏省精品教材,训练项目共九个[2]。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建优良工程实践环境,教学流程主要依据典型的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工作过程进行制定。[3]典型的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工作过程主要有:项目任务书撰写、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硬件设计制作、程序设计、系统调试、功能改进、交付使用、项目总结等。由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先明白做什么(下达任务书、分析需求);再考虑怎么做(方案设计);然后学中做,做中学(硬件设计制作与程序编制调试,深化知识,边学边做,不断完善功能);接着提交作品,总结;最后完成项目。下面以“项目四模块2[2]采用定时器计数方式的转速测量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做什么。教师先通过播放流水线计数视频,展示手机定时功能来展示定时/计数功能。然后教师发放任务书,阐明任务1的工作目标,介绍本设计需实现的功能。通过ppt展示转速测量电路功能,详细讲授定时/计数器用途。

2.怎么做。教师以独立工作法、扩展小组法方式组织各组学生制订、讨论、修改、完善转速测量电路设计方案,即学生先独立设计方案,接着再2人一组讨论,最后4人一组完善方案。

3.学中做,做中学。用案例教学法与示范训练法,教师提供电气原理框图,在PROTEUS软件上示范操作任务1转速计数器。学生通过自我负责的搭档合作,学习定时计数器结构、工作方式,专用寄存器TMOD、TCON、IE、IP的设置。教师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重点与难点使用课件FLASH动画进行讲解。学生通过组内交流,讨论设计电路,然后绘制硬件电路图,合作编程。

教师在这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引导学生解决软硬件调试中遇到的问题;深入讲解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特点;使用课件演示讲解16位定时/计数器T2;采用卡片复习法,即让学生抽取写有关键词的卡片,向其他人简短清晰的阐述有关该词的信息,然后全班一起评价并补充答案,帮助学生加深了解本项目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4.完善。通过小组拼图法,各小组派两位同学到其他两个小组参与讨论学习设计方案、电路设计图与程序,然后回到自己小组继续完善方案、电路设计与程序,将程序下载至开发板调试。

5.总结。学生进行作品演示,总结完成此次工作任务的经验,并进行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接着教师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分。此外,因为我们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所以要求学生评估教学效果,提出修改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老师根据反馈意见修改教学方法。

6.项目完成。学生按照6S标准做好安全与卫生工作。教师检查器件整理、卫生清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并评分。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组成,分别占课程考核的20%、30%和40%。过程性考核有常规考核和任务完成质量考核两部分组成。常规考核是考核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安全意识、卫生状态。任务完成质量考核需要针对不同任务制定详细的表。阶段性考核是在每个项目结束后,考核学生对本项目中涉及新技能的掌握能力。综合性考核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在本课程结束时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能力。

五、总结

课程教学实施一段时间后,获得了学生、行业企业专家好评,2010年本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生与教师也在学与教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江苏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2011年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评选中获得一等奖2个。不过本课程还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不断深入开展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与时俱进,保证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耿永刚,陶国正,等.单片机与接口应用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石铁峰.基于CDIO理念的三级项目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5).

作者简介:许文稼(1983-),女,江苏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及自动化类专业教学工作。

上一篇:锅炉供暖节能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下一篇:高职技能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