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2-04-22 04:29:56

《水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和思考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环境监测》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做法,并总结了实施过程的经验与不足,提出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想法,希望给同行一定的参考,目的是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整合专业理论和实践,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相关性,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项目化教学;实践;优势;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56-02 一、前言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工作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得以实现。为此我对水环境专业1024AB班水环境监测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施,为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水环境监测项目化教学实践

1.教学工作项目的确定。确立教学项目首先要对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调查,目的是找到适合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工作项目。工作项目分析是教学项目确立的基础,工作项目主要是来源于实际工作岗位。教学项目是将工作项目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载体,其转化的桥梁是工作项目中的能力、素质、知识分析,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项目都能转化为教学项目。我利用寒暑假对企业进行调研,对课程涉及到工作岗位、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和对象、监测仪器、方法、要求等调查,提炼出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完成项目的岗位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我把水环境监测分为四个项目,即水环境监测工作流程所具备基础知识、地表水质监测、城市污水监测、化工废水监测。每个项目由具体的任务组成。如项目三——城市污水监测,我们就选择离我院比较近的贵阳市金阳污水处理厂作为我们的学习研究的基地。通过调研,同时根据金阳污水厂污水的来源和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要求确定项目任务,即污水中COD、BOD、NH3-N、T-P、SS、T-N的测定6个任务,学生能够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获得够多的专业知识,形成过硬的职业能力。

2.各种资料准备。要很好完成好项目化教学,须准备以下资料: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案)、项目所用的参考素材、项目评价素材、项目实施过程课件、课程所用的统编教材、项目考核标准、各项目涉及到的材料图片、项目拓展用各种案例、项目涉及到的实训条件准备、网络资源准备、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环境等。

3.项目组织。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工作组。每小组4~6人。由学生自己给工作组命名,如水之天使、轩博毅韧、很深的脑海、智慧5+2、爱情连连看组等。小组成员间知识、技能和素质各有所长,通过互相学习、评价,让好的学生发挥示范、辅导作用,互相讨论与切磋,共同提高技术水平,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实训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大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4.建立工作情境。以授课教师为项目委托方,授课班级工作组为项目接受方的工作情境,并就项目内容签定任务书,借此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并构建师生行为动作与结果的分解图,明确师生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头脑灵活、好奇心强、勇于探索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项目实施。每个项目按项目(任务)布置查阅资料、现场资料调查和收集方案拟定PPT汇报师生点评教师总结方案修改方案实施项目报告等过程加以实施,并在课程结束前对所有项目所涉及到理论知识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详细的系统的总结归纳。

6.项目评价。良好的评价体系具有激励学生、促进教学的功能,是学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本课程的考核标准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水环境监测中级工),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应职应岗能力,并推进“双证书”制。在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为主要衡量指标,以知识的积累为辅。具体实施时,整个课程的考核以项目化项目的考核为主,而项目的考核以实践过程考核为主。课程总成绩由每一个项目的考核结果综合而成。每个项目的考核和评价以方案设计、原始记录、数据分析与处理过程记录、工作报告、操作过程、文明操作、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的总结与反思等作为依据。即最终成绩由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水环境监测项目化教学思考

(一)项目化教学优势

1.项目化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水环境监测项目化教学中采用的是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以项目为核心,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据来完成教学项目。如项目二——地表水的监测,教师布置项目任务书给每个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自主选择观山湖、南明河、花溪河等地表水作为研究对象。学生首先对所监测地表水进行实地考察分析,然后拟定工作方案、PPT汇报、教师和学生讨论、监测方案修改和确定、监测断面的确定,采样、样品处理、样品监测实施、项目报告、水质评价和建议。这一系列工作过程全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工作组独立完成。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三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协作精神和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和积累,并通过对项目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实现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突破。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2.项目化教学更有利于高职教学目标的实现。如项目三——城市污水的监测,学生工作组选择了贵阳金阳污水处理厂作为项目完成的基地。在污水处理厂,工作组首先了解城市污水监测岗位的职责、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方法和手段。然后确定工作任务并实施完成。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探索创新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在项目中获得的知识更贴近于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项目化教学所凸显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使学生可以明确、概括性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并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从整体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确立工作的信心,并培养对职业的热爱。从而有利于高职教学目标的实现。

3.项目化教学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提高了就业率。项目化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从课堂组织形式来看,它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这些也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员工的基本素质。如项目四——化工废水的监测的实施通过校企合作完成。我们选择了贵州瓮福集团作为实施基地。学生亲自深入到企业一线,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独立完成任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能做到与企业的磨合,提高了就业率。

(二)项目化教学建议

1.完善师资队伍。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项目教学法的引入,教师的职业经验凸显不足。教师在课程项目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教师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才能做到“教最新的”,保证让学生“学有所用”。

2.完善教学内容。要组织教师和企业的团体来共同开发适合项目化教学的优质教材和教学项目。更好的使企业项目与课程转换。水环境监测教学中的项目任务主要是从各类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中心实验室及技术监督部门中从事水质监测等工作中提炼出来的,由于不同企业的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差异性很大,对众多不同企业,要用统一的工作任务来涵盖,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从企业收集来的项目任务并不都能够简单的转化成教学项目。所以需要不断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3.完善教学条件。良好的实训条件是提高项目化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为保障项目更好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应开放实训室,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动手的机会,提高他们独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多个生产企业成为学生的实训基地。让每个学生感受企业氛围和了解工作环境和岗位职责,从而完成和企业无缝对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总之,《水环境监测》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当前化工行业对化工类高职人才的需求,所以教师应积极推行项目化教学,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向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体会[J].职业技术,2009,(111):44-45.

[3]杨洁,安翔,李青.“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9-32.

[4]王衍.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9,(1).

[5]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2).

作者简介:蒙桂娥(1965-),女(水族),贵州贵阳人,工程硕士,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工程。

上一篇:为技术图样绘制的学习设计教学 下一篇: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实施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