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现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16:04:46

自我表现总结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1篇

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它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较为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师生关系不够融洽。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内心里产生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师生之间增进相互赏识和了解,师生关系融洽起来了。

一.语文课程蕴藏学生自我表现的丰富资源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资源。语文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性较强,与其它课程相比,它蕴藏学生自我表现的资源要多得多。首先,它蕴藏着丰富的课内资源。语文课堂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大舞台。文本解读、课堂发言、朗读、问题研讨、作业展示、课堂情景剧表演、“课前三分钟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自我表现的资源。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允许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特点。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解读是缺乏个性化的,一般是以教参和教师的解读为准。课堂发言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学生发言逻辑性强,有的学生发言充满激情,有的学生发言谨慎,有的学生发言急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他们会在每次的发言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增强自信,终能成为一个个善于发言的学生。每个学生对课程的朗读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字正腔圆,有的富有感情,有的长于想象。学生最爱的是课堂上的情景剧表演,他们可来劲了,个个尽力挥洒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生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展现故事情节。其次,它蕴藏着丰富的课外资源。在课外,学生自我表现的语文课程资源就更多了,它们包括读书报告会、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在读书报告会上,学生纷纷介绍自己读书的体会,展示自己阅读的独特倾向,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其他同学的选择。在书法比赛中,有的学生爱好毛笔书法,有的学生爱好硬笔书法;有的学生喜爱颜体,有的学生喜爱柳体……均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在演讲比赛中,有的学生慷慨激昂,有的学生娓娓动听,有的学生幽默诙谐,有的学生情理兼备。在辩论会上,同学们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对辩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语文课程是学生自我表现的一片大天地,在这片天地里,学生通过酣畅淋漓的自我表现,挥洒个性,收获自信,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二.通过自我表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要细心呵护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

每个学生都有爱好自我表现的心理倾向,语文教师要爱护这种心理。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发言的时候,不要忘了及时给予他热情洋溢的表扬和热烈的掌声;当学生“出丑”的时候,不要忘了及时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当学生犹豫迟疑、吞吞吐吐的时候,不妨向他投去信任的目光。在课外活动中,当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不要忘了鼓励他再接再厉;当学生在活动中失利,不要忘了及时给他鼓劲打气,提醒他不要灰心。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每一个活动,在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努力营造积极自我表现的氛围,使学生乐于表现,在表现中不断成长。

(二)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我表现的流程

学生的自我表现不是随意的行为、胡乱的表现,它有一个精心组织的流程。首先,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好奇心的问题或活动。例如,对一首诗歌的朗诵,对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分析,表演一个课堂情景剧等。其次,要让学生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源,并对它们进行处理。例如,对诗歌的朗诵,要了解其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内容主题等信息,要把握朗诵时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第三,学生预先自我预演。在表现之前,学生自己充分练习,自我纠正,教师和同学可以对该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学生正式表现、展示。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表现平台展示自我。如在课堂上学生小组表演情景剧,在演讲会上发表演讲。第五,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利于学生总结经验。教师对表现活动的评价宜以正面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应客观地指出其不足之处。

(三)教师要为学生自我表现作正面的示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经过研究发现,学生能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其中榜样人物如家长、教师、同班同学对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学校提供的榜样一般来自教材和教师,学生尤其倾向于模仿自己喜爱的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善于为学生的表现作出正面的、积极的示范。例如,教师在朗读课文时应发音准确、连贯流畅、富有感情,板书应书写正确、美观大方、富有变化,在课外应积极参加各种书法、演讲、辩论、写作比赛等活动。这些细节是无声的,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语文素养。总之,自我表现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师应能善用、善待这一力量,让学生积极地自我表现,从而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我表现 语文素养 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因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缺乏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关注,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也不喜欢上语文课。实际上,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乐于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喜爱上语文课,在自我表现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自我表现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乐于自我表现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和善待这种天性。所谓自我表现,主要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借用一定的形式或方式,不断地展示自己、表露自己,以使自己或他人逐步获取对自我的认同与悦纳的过程。其目的不仅在于了解自我,更在于增强自我、发展自我。[1]青少年学生的自我表现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力量,是他们知识获取、锻炼能力、形成个性、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学生的自我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赏,希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就曾谈到:“人人都要表现自己,而且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尤其是每个人都想以一定的方式表现自己。”[2]通过满足这种“人人都要表现自己”的愿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能不断高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给学生制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发言、讨论、汇报、表演等,可以改变以往教师独占课堂话语权、“演独角戏”的状况,改变以往教学中只注重语文知识传授的状况。在课外,教师通过设计许多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朗诵、书法等,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到潜能得到发挥,能力得到提升,需求得到满足,信心得到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始于疑,终于行。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针对语文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应设计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的许多自我表现活动本身就是语文实践,如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发言、激情的演讲、激烈的辩论、优美的书法、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独特见解、读书报告等。在活动中,学生有了运用语文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机会,这些运用往往很有生命力、灵活而自然。过去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实践运用的要求。强调学生的自我表现,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和真实情境中学习,使学生通过视、听、思、动手操作中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再次,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正如西谚所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自我表现是个性化的。在自我表现活动中,学生总是力图向大家展示一个独特的自我、与众不同的自我,这能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暮江吟》这首诗,他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诗句的字词和大意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诗的美。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选择读的,读到入情处,摇头晃脑,有滋有味;选择画画的,三两笔勾勒,颇有意韵;选择说的,运用想象,境界优美;还有选择唱的,歌声动人……[4]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此外,它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较为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师生关系不够融洽。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内心里产生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师生之间增进相互赏识和了解,师生关系融洽起来了。

二.语文课程蕴藏学生自我表现的丰富资源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资源。语文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性较强,与其它课程相比,它蕴藏学生自我表现的资源要多得多。

首先,它蕴藏着丰富的课内资源。语文课堂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大舞台。文本解读、课堂发言、朗读、问题研讨、作业展示、课堂情景剧表演、“课前三分钟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自我表现的资源。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允许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特点。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解读是缺乏个性化的,一般是以教参和教师的解读为准。课堂发言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学生发言逻辑性强,有的学生发言充满激情,有的学生发言谨慎,有的学生发言急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他们会在每次的发言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增强自信,终能成为一个个善于发言的学生。每个学生对课程的朗读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字正腔圆,有的富有感情,有的长于想象。学生最爱的是课堂上的情景剧表演,他们可来劲了,个个尽力挥洒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生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展现故事情节。

其次,它蕴藏着丰富的课外资源。在课外,学生自我表现的语文课程资源就更多了,它们包括读书报告会、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在读书报告会上,学生纷纷介绍自己读书的体会,展示自己阅读的独特倾向,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其他同学的选择。在书法比赛中,有的学生爱好毛笔书法,有的学生爱好硬笔书法;有的学生喜爱颜体,有的学生喜爱柳体……均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在演讲比赛中,有的学生慷慨激昂,有的学生娓娓动听,有的学生幽默诙谐,有的学生情理兼备。在辩论会上,同学们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对辩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语文课程是学生自我表现的一片大天地,在这片天地里,学生通过酣畅淋漓的自我表现,挥洒个性,收获自信,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三.通过自我表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要细心呵护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

每个学生都有爱好自我表现的心理倾向,语文教师要爱护这种心理。在课堂上,当学生有精彩发言的时候,不要忘了及时给予他热情洋溢的表扬和热烈的掌声;当学生“出丑”的时候,不要忘了及时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当学生犹豫迟疑、吞吞吐吐的时候,不妨向他投去信任的目光。在课外活动中,当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不要忘了鼓励他再接再厉;当学生在活动中失利,不要忘了及时给他鼓劲打气,提醒他不要灰心。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每一个活动,在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努力营造积极自我表现的氛围,使学生乐于表现,在表现中不断成长。

(二)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我表现的流程

学生的自我表现不是随意的行为、胡乱的表现,它有一个精心组织的流程。首先,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好奇心的问题或活动。例如,对一首诗歌的朗诵,对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分析,表演一个课堂情景剧等。其次,要让学生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源,并对它们进行处理。例如,对诗歌的朗诵,要了解其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内容主题等信息,要把握朗诵时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第三,学生预先自我预演。在表现之前,学生自己充分练习,自我纠正,教师和同学可以对该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学生正式表现、展示。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表现平台展示自我。如在课堂上学生小组表演情景剧,在演讲会上发表演讲。第五,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利于学生总结经验。教师对表现活动的评价宜以正面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应客观地指出其不足之处。

(三)教师要为学生自我表现作正面的示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经过研究发现,学生能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其中榜样人物如家长、教师、同班同学对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学校提供的榜样一般来自教材和教师,学生尤其倾向于模仿自己喜爱的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善于为学生的表现作出正面的、积极的示范。例如,教师在朗读课文时应发音准确、连贯流畅、富有感情,板书应书写正确、美观大方、富有变化,在课外应积极参加各种书法、演讲、辩论、写作比赛等活动。这些细节是无声的,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总之,自我表现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师应能善用、善待这一力量,让学生积极地自我表现,从而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江霞.论自我表现的时代意义及对表现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1,(10):31.

[2]盛群力,肖龙海,等.论倡导学会表现[J].课程﹒教材﹒教法,2001,(9):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4]牟锡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J].陕西教育,2003,(12):37-38.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3篇

个案再现

新学期开始了,张小明被分到八年级二班。他的学习成绩一般,可动手能力非常强。一堂自习课,老师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学校刚成立创新活动小组,专门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本小组的发起人之一,我建议大家能参与进去。不过,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加入,需要先在班里竞选,每个班只有五个名额。说到创新活动,班里可有这方面的高手哦。”老师的话音刚落,张小明就举起手来,大声地说:“老师,我报名!我的想象力可丰富了。”同学们立刻把目光投向他。

“老师,我也报名,我具有创造力!”李枫也举手向老师示意。同学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李枫。

“老师,你看,这是我的作品。”李枫弯下腰,在书桌里掏了半天,终于掏出了一个飞机模型。

“你怎么把这东西带到学校来了?这是学校禁止的呀!”张小明放慢了语调,一边瞅着老师一边说,“这种东西在玩具市场里20块钱一个,到处都是!”

“你怎么说话呢?这可是我自己做的。”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老师走上前,接过飞机模型,仔细地看了看,问:“这真是你做的?”

“是啊!我还参加过市里的科技创新大赛呢!”

“别再表现自己了,照这么说,我还参加过想象力大赛呢。”张小明的嘴里散发着火药味。

“想象力大赛是哪举办的?”一个男生小声地问。

张小明不吱声了。他本想趁机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没想到碰了钉子。

老师摸了摸飞机模型,说:“这东西先交给我吧,我研究一下再说。”老师转过身,又站在讲台上。

“还有谁想报名?”

“我!”刘畅举手了。

“我也报名!”李晶晶也站了起来。安静的教室变得活跃起来,就连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项雨菲也跃跃欲试了。她对同桌说:“我也想报名,可是又怕自己选不上,唉!”

“报着玩呗,万一被选上呢?”

同学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有的甚至打开数码相机,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呈现给大家。

这时,张小明来劲儿了,大声地说:“老师,你看他们怎么这样爱表现,我只是口头上说两句,他们都把‘武器’拿出来了。”

“你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武器’呀!”李枫说。

“我的‘武器’太大了,搬不动!”

“哈哈……”教室里笑声一片。

“同学们,静一下!”老师做最后总结,“既然大家对创新活动这么感兴趣,不如以咱们班为单位,成立一个创新小组,每位同学都是组员,然后,我们再选出五名学生推荐给学校,行吗?”

“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案例分析

很多人都认为,自我表现是一种爱出风头的不良行为,反映出一个人比较肤浅。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误解,还会扼杀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如今,赏识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家长和老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适当地鼓励和赞扬,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学生,我们更要抓住机会,挖掘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特长。 自我表现体现了人的一种竞争意识,只有竞争才能激发向上的动力,才会使人产生一种努力创新的意识。所以说,我们需要自我表现,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表现会增加人的自信心,激起我们的学习兴趣。

上面的这个案例中,当老师创新活动的信息时,很多同学主动举手,积极报名,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这一方面表明了学生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说明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张小明,害怕自己竞争不过别人,还说了一些诋毁别人的话,这是没有必要的。活动面前人人平等,竞争也是公平的。李枫将自己的飞机模型拿出来,不仅展示了特长,也为自己争得了机会,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那么,如何更好地自我表现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现要适时,这一点指的是把握好时间和场合。与人交往,不仅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内容、方式,还要分清时间和地点。有些时候、有些地点,不宜张扬,如果过于表现自己,就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比如,别人召集大家,主动请客,你却抢着去结账,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诚意,下次聚会的时候可以做东。

2.表现要适度,这一点强调的是把握好尺度。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弱势,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很容易被人摆布的人。在公共场所,你可以适当地展示自己的特长,让人对你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一展到底”,那就会物极必反了,这样的自我表现不但不会给你增色,反而减少了你身上的光环。

3.表现要有依据,这是自我表现的重要环节。写作文要有理有据,说话更是如此,这样才能让人信服。上例中,张小明说自己的想象力丰富,并戏说自己参加过想象力大赛,这就是编造出的一条理由,当别人提出质疑时,他便无言以对了。所以,只有具备充分的依据,才能使自我表现顺畅进行。

4.表现要谦虚。其实,虚心请教和自我表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虚心做基础,自我表现就是狂妄自大;没有自我表现,虚心也就成了纸上谈兵。也就是说,我们既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又要很好地展示自己,这样才不会错失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4篇

“老师,我也报名,我具有创造力!”李枫也举手向老师示意。同学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李枫。

“老师,您看,这是我的作品。”李枫弯下腰,书桌里拿出一个飞机模型。

“你怎么把这个东西带到学校来了?这是学校禁止的呀!”一看到李枫的飞机模型,张小明就冲动地站起来,放慢了语调,一边瞅着老师一边说,“这种东西在玩具市场20元一个,多的是!”

“你怎么说话呢?这是我亲手做的。”

“好了好了,你俩不要吵了。”老师走上前,接过飞机模型,仔细地看了看,问道,“这真是你做的?”

“是啊!我还参加过市里的科技创新大赛呢!”

“不要自夸了,照这么说,我还参加过想象力大赛呢。”张小明立即接话说。

“想象力大赛是由哪个部门举办的?”一个男生小声地问。

张小明不吱声了。原来,他想趁机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没想到碰到钉子了。

老师摸了摸飞机模型,说:“这东西先交给我吧,我研究一下再说。”老师转过身,又站在讲台上。

“还有谁想报名?”

“我……”刘畅举手了。

“我也报名!”李晶晶也站了起来。

安静的教室变得活跃起来,就连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项雨菲也蠢蠢欲动。她对同桌说:“我也想报名,可又怕选不上!”

“先报名吧,万一被选上呢。”

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的甚至打开数码相机,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呈现给大家。

看到大家纷纷展示自己,张小明有些坐不住,他大声地说:“老师,你看他们怎么这样爱表现!我只是口头上说两句,他们都把‘武器’拿出来了。”

“你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武器’呀!”李枫说。

“我的‘武器’太大了,搬不动!”

哈哈……教室里笑声一片。

“同学们,静一下!”老师作最后总结。

“既然大家对创新活动这么感兴趣,不如咱们班成立一个创新小组,每个同学都是组员。然后,我们再选出五名学生推荐给学校,行吗?”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一般的传统观念认为,自我表现是一种爱出风头的不良行为。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误解,还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如今,赏识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恰当地鼓励和赞扬,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学生,我们更要抓住机会,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特长。“自我表现”体现了人的一种竞争意识,只有竞争才有向上的动力,才会使人产生一种努力创新的意识,增强自信心。所以说,我们需要“自我表现”。

上面的这个案例就和“自我表现”有关。当老师创新活动的信息时,很多同学主动举手,积极报名,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这说明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张小明同学因为害怕自己竞争不过别人,说了一些诋毁的话,这是要不得的,这种“自我表现”不值得提倡。活动面前人人平等,竞争也是公平的。李枫将自己的飞机模型拿出来,不仅展示了特长,也为自己争得了机会。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那么,如何更好地“自我表现”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现要适时。就是指要把握好时间和场合。与人交往,不仅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内容、方式,还要把握好时间和地点。如果在不恰当的时间、不适宜的地点,过于表现自己,就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

2.表现要适度。就是要把握好尺度。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过度。在公共场合,你可以适当地展示自己的特长,让人对你留有印象。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一展到底”,就会物极必反了,这种“自我表现”不但不会给你增色,反而会使你的形象在别人心中大打折扣。

3.表现要有依据。这是“自我表现”的重要一环。写作文要有理有据,说话更是如此,这样才能让人信服。上例中,张小明说自己的想象力丰富,并戏说自己参加过想象力大赛,这是编造出的一条理由。当别人提出质疑时,他便无言以对了。所以,只有具备充分的依据,才能使“自我表现”令人信服。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5篇

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是被动地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出反应,他们总是试图影响周围的环境,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环境的操纵总是从操纵自己开始的。他们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这种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对社会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符号互动理论[1]。该理论认为,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想象自己处于他人角色位置时的可能情形,会设想他人对各种行为的可能反应,并且选择相应的行为,最终形成或改变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如何被别人看待。对社会行为的这些看法,后来在Goffman(1959,1971)的印象管理(或自我表现)理论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扩大[2]。Goffman把人们看作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把人际行为看作是参加者的自我表现。他指出,“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通常总是有某些理由去推动他的行动,以便这种行为向他人传递出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形象。”尽管Goffman的理论被批评为降低了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3],但还是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及自我表现的一系列研究开辟了道路。

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一般把自我表现看作一个边缘概念,自我表现理论或者被看作是对研究过程的一种干扰,或者被看作主要是与广告、商业或政治有关的一个应用课题。它很少被看作是一个基本的人际过程,也许这是和自我表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是在社会学界提出和研究有关。80年代开始,对自我表现的概念分析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Baumeister(1982)首先对自我表现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且用以解释许多社会心理现象[4]。Baumeister的开路先锋作用引起了许多学者对自我表现的研究兴趣。他们把对自我表现的研究从对概念的好奇转向了把它看成一个能够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本的人际过程。这种转向在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明显地倾向于对行为的心理内解释(intrapsychic explanation),而不考虑社会关系的作用,如集中于认知的归因理论、个体的认知失调理论、公平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等等。自我表现的重新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开始向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心理内解释理论挑战。人们试图用自我表现理论来重新解释大量的实验发现,如攻击(aggression)、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自我服务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态度改变(attitude change)、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和行为[4]。可见自我表现的思想已经渗透到广泛的社会现象领域。但是这并不表明自我表现理论可以完全取代心理内的解释理论。加之人们对自我表现概念认识的不统一,有人作狭义的理解,把它看成一类仅仅发生在特殊条件下的行为或主要由某类人作出的行为,亦即伪装的、欺骗的行为;另一些人则作广义的理解,把自我表现看作是社会行为的普遍特征。这就使一部分学者开始关心自我表现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他们试图说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自我表现的方式,或者由于人格特征的不同,使一部分人参与自我表现,另一部分人仍按自己的内在动机和情感行动。

Eving Goffman,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9)中,根据符号互动的观点,强调对交互作用过程的量化分析[2]。通过微社会的分析,Goffman研究了自我认同、群体关系、环境的影响和信息交互作用的意义。他的观点尽管范围很小,但是却为社会交往和个体心理学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解释。Goffman在其研究中使用"dramaturgical approach"一词,用以表示自我在社会中的表现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并把它推广到更广的社会生活的情境中。Goffman认为,交互作用即表演的过程,它受环境和观众的影响,通过印象管理,向他人展示出别人所期望的行为。这种表演不依个体的心理状态而存在,尽管他对此缺乏信心,但是因为环境和交互作用的需要,个体经常这样做。Goffman用被迫给病人安慰剂为例说明,尽管医生知道安慰剂完全没有作用,但是应病人的要求他还必须这样做。

根据以上的研究,自我表现被认为是人们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5]。

2 自我表现的类型

2.1 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

被广泛使用的自我表现行为分类是:把自我表现分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6]。Tedeschi等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建立在别人心目中的特定的同一性的行为;因为已经形成不良的形象,所以防御性的自我表现则在于重新建立积极的同一性或改变消极的形象。

2.2 习得性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

Arkin[7]把自我表现分为习得性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习得性的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寻求社会赞许,它在很大程度上和自信的自我表现的意义相同。Wolfe,Lennox和Cutler[8]为此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持。Leary和Kowalski(1990)认为印象的建构有许多技巧,其中主要成分之一是印象形成的动机,即控制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则指谨慎的、保守的行为,其目的在于避免社会的反对,包括谨慎的自我表现、不确定性的表现、自我贬低和社会交往频率的减少,它和社会焦虑、沉默寡言、服从等相关联。

Leary和Kowalski(1990)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的分类和已经具有的人格特征无关。

然而,研究表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和社会焦虑有关。最近研究发现:自我表现的类型和自尊系统的联系,即自尊水平高的个体自我表现倾向于自信的自我表现,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这一点已经为Baumeister,Tice和Hutton所证明[9]。

学者们认为,自我表现的风格和自尊问卷的得分相关,高分者表现为自我提高的行为,引人注意其积极的特征。而低分者其实自尊得分在中等范围内,但是他们却采用保护性的自我表现,他们避免别人注意他们的能力,关心的是避免消极的印象,而不是达成积极的印象。这一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10]。

类似的研究发现:习得性的自我表现、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分别和自信、自我保护或被动的、主动的行为类型一致[11]。

这些分类尽管包含许多相同之处,但却没有系统的联系。一个整合的自我表现类型应该既考虑已有分类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又要考虑源于自我表现的一些经验,应该提高人们对自我表现类型的理解。所以,一个整合的自我表现分类应该在区分自信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的基础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2]:

第一,关于低自尊和自我表现的文献清楚地表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应该属于另外的维度。

第二,经验表明另一个有用的维度是攻击性的自我表现。例如,一些关于政治家的公众自我表现的研究发现[13],攻击被作为一种自我提升的手段。同样竞争者和第三党为了表现出优越的形象,也试图控制局面,经常使用攻击性自我表现的策略。

其他的研究同样显示,政客们对第三党的贬损可以用以自我提升。采用攻击性的手段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或推进自尊,它明显地不同于Tedeschi和Norman(1985)所描述的自信的自我表现。

第三,对一些自我表现行为的观察表明,自我表 现的行为和迄今为止文献中所描述的策略并不一致,如否认(denial)、认同(identification)、纠正(remediation)、显示力量(showing strength)、对批评者的资料来源进行批评(criticizing the source of criticism)[14]。

已有的类型描述一个从积极到消极的维度,可以广泛地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为。而在社会交往方面,积极的行为对消极的行为表示退缩行为和外显行为。与此相似,对交往行为的系统编码,SYMLOG,用向上和向下来评价统治行为和服从行为。所以,自我表现的类型可以放在被动、保守到外显、攻击这个维度上来区分。

第四,一些独立的研究者也观察到相似的自我表现形式,并认为尽可能在统一的分类体系中探讨自我表现的内容。

另一个自我表现的维度涉及到基本的行为意图。在自尊量表上得分高和低者其自我表现的动机不同。高自尊者渴望形成令人满意的印象,而低自尊者更关注不产生消极的印象。这样一个重要的区分自我表现的维度应该包括一个人给人留下好印象而不是坏印象的努力程度。所以,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应根据行为的意图:(a)不给别人留下消极的印象和(b)努力产生积极的印象,来区分自我表现行为。每个维度应根据个人实现目标的积极程度来区分。因此,自我表现可以分成4种类型:

(1)表现良好的形象:自信的自我表现包括积极的而非攻击性形成良好印象的努力。在自信的自我表现过程中,行为者把其表现归因于特定的情境。这样的归因可称作言语的(如:我得数学好)或由相关的行为证明(如:解决复杂的方程)。观察者发现行为者很难伪装,因而其希望线索更为可信。Jones和Pittman[15]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包括逢迎、举证和自我提升。同时他们还指出,如威胁、恳求因其并未表现出传达良好印象的试图,所以不被列在自信的自我表现类别之下。

(2)通过贬损别人使自己表现更好:攻击性自我表现是以攻击形成人们所期望的印象。该策略使用者尽管也通过控制或贬损其他人达到目的,但其仅仅是想以人们期望的方式表现自己。

(3)通过避免表现消极的印象使自己不致于在他人心目中形成坏印象:保护性自我表现的目的不是试图形成好印象,而只是尽量避免形成坏印象,破坏已经形成的社会同一性。和防御性自我表现比较,保护性自我表现不是积极改变不为社会所期望的同一性,而是被动的避免消极的印象。包括避免公众的注意、自我暴露最小化、谨慎的自我描述、社会交往最小化、保持沉默、被动而友好的社会交往等。

(4)通过极力避免消极的特征而不使形成坏印象:防御性自我表现是在期望的同一性受到威胁或破坏时使影响最小化的表现类型。包括否认、重构、分离和合理化等。

从上述关于自我表现的分类方法可以看出,已有对自我表现的分类存在着明显的重叠,且涉及的面极窄。所以,关于自我表现的分类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3 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个人要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最终取决于他在特定的情境中如何表现自己。他人正是综合个体在衣着、言谈、行为举止等语言的和非言语的信息对他形成判断。由此可见,自我表现是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

3.1 交往对象的特点

个体在不同的人面前的行为表现是不同的。人们的自我表现往往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某种相应的对策。如果相互关系中对方比较自高自大,则个人的自我表现也会发生自尊的倾向,表明自己也不落后于对方。这种情况在双方发生矛盾时尤为明显。

格根和维什诺夫让被试描述自己的有关特征[5]。一个月后,再安排这些被试在他人面前描述自己的特征。被试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被试的交谈伙伴很自负,而另一组被试面对的谈话者很谦逊。比较被试两次关于自我的描述发现,与夸张自大的对象交谈的被试,其第二组自我描述比一个月前的描述更积极、叙述的优点更多;而在谦逊的对象面前作自我描述的被试与一个月前相比,不但减少了优点的叙述而且强调自己的不足。

这一实验说明,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适当地、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时,往往把其交往的对象作为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会作出与对方表现相反的自我表现。如果与自己有关系的对方是自己所不喜欢的甚至是自己所讨厌的人,即使对方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所提的建议和自己相同,自己也会故意作出相反的自我表现,以显示自己与对方并不合拍,有不同的个性,从而和对方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

3.2 交往的情境

个人的自我表现往往以情境为转移。格根[16]以一群新入学的海军学员为研究对象,把他们分成A、B两组,交给每组被试同样的工作任务,但是给以不同的指导语。对A组说的指导语特别强调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对B组的指导语强调必须正确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样两组所接受的指导语不同,要求A组被试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B组被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责任感。然后要求各组每一个被试在小组内作自我介绍,这实际上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所做的自我表现。

研究结果发现,强调要有效解决问题的B组被试,较多地作出对自己肯定的自我评价,让大家知道他的才能、特长和优点,目的是让他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保证完成任务的决心与信心:而强调搞好关系的A组被试,他们在作自我介绍中表现得非常谦虚,甚至批评自己的缺点,他们估计这样的自我介绍会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便于以后的和睦相处,团结合作,把工作做好。他们认为如果一开始就表现得自高自大,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搞不好关系,从而对今后的工作不利。

俗语所言:“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即是对交往情境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真实描述。

3.3 所属群体的参照

个人参加了某一个群体,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从而会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和形象。因此其自我表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个人的行为往往以所属的群体为参照,也就是所属群体的规范对个人的自我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这种影响理解为一种约束力。

自我表现受所属群体的影响的事实,在小学生中也明显地存在。有的少先队员在马路上与同伴发生争执,进而动手扭打之前,先把红领巾解下来放好,然后再打架。说明这个少先队员意识到:少先队成员不允许作出越轨行为,而打架是少先队组织所不允许的,要受到社会的指责。因此,解下红领巾打架这一自我表现,是为了免受团体规范的约束。

4 自我表现——自觉的印象控制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去按照一定的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一个自己所期望的印象,并借此达到某一预定的目的。

自我表现的原则

4.1 角色获得

在我们与任何人的交往中,别人对我们应当如何行为都有一定的期望。当我们的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时,别人的期望得到了实现,情感上就会有愉快的感受,并自然地产生对我们悦纳的情感反应。相反,如果我们的行为不符合别人的期望,人们的期望无法实现,则在情感上就会有不愉快的感受,并自然地会对我们产生拒绝的反应,我们的行为越是偏离人们的期望,人们的失望也就越强。相应地,情感上对我们的排斥也越大。严重时,别人对我们的不愉快会转化为直接的讨厌。

大量的研究表明,准确了解别人期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角色获得”(role taking)[5],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通过角色获得,我们可以知道别人在特定条件下期望我们怎样行为,从而了解到此时此刻我们的自我表现是最恰当的。由此,我们就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我们的期望。心理学家发现,通过角色获得,我们可以十 分细致地了解别人在特定条件下对我们的感受。如果需要,我们甚至可以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姿势,用多高的声音和别人说话等等。

4.2 相互支持

交往的过程中时自我表现达到良好效果的第二个原则是,自我表现必须不侵犯别人的尊严。社会生活有如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人们通过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来实现自己的社会职能。每一个角色扮演者,对于自己的角色形象都有一种期望,如果自己的角色扮演(换一个角度看就是自我表现)符合了别人对角色形象的期望,则别人就会感到他们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就有了“面子”(face),有了尊严。当人们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角色形象要求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窘迫。如果是别人损害了人们的“面子”,使人们的尊严受到威胁,则人们就会对其持高度的排斥态度。所谓成功的社会交往实质上就是交往的双方以各自的自我表现相互支持,既使对方的期望得以实现,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的。即行为要于人有益,于己有利。许多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懂得“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一伤俱伤,一败俱败”的道理,在别人出现失误或面临困难而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期望时,不是积极帮助别人弥补失误、渡过难关,而是袖手旁观,幸灾乐祸甚至增加别人的困难。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这种方式最不利于友情的维持和发展。而在别人尊严面临威胁时给予别人最有力的支持,则可以有效地将双方的友情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相互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我表现原则。

4.3 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在实际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除了在通常的人际情境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自己的角色形象期望之外,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他们还经常有意识地使用有些特殊的方法以向别人表现自己,借以给别人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当然,这些印象不一定符合社会期望),以达到不同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E.E.Jones)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表现策略,包括逢迎(ingratiation)、恫吓(intimidation)、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显示(exemplification)、恳求(supplication)等5种[15]。

4.3.1 逢迎

这是最为常用的自我表现技术。它是用一定的策略(抬高别人、遵从别人观点、送礼等)来影响别人,以增加自己个人品质的吸引力,使自己看起来令人喜欢。

逢迎的两种常用的方法,一是赞美别人;一是赞同别人的观点。大量的研究表明,赞美只是在别人看来是可信和真诚的时候才起作用。同样,对别人的观点表示赞同,态度也必须是由衷的,否则倒反会增加别人的反感,弄巧成拙。从功能上讲,这两种常用的逢迎方法都对别人的自我价值感起支持作用,从而增加别人对自己的接纳性。

4.3.2 恫吓

与使用逢迎令别人喜欢自己的目的相反,恫吓在于给别人造成一个恐怖的印象,使对方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由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常常一开始就造成一种声势,先声夺人,让别人摸不着头脑,从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4.3.3 自我抬高。

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想使自己在别人看来有能力。在使用这种策略时,人们既可能在总体上抬高自己,也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方面抬高自己。自我抬高的人往往承认自己有一些小的不足,这样会使自己抬高的某些方面让人觉得更可信。

4.3.4 显示。

显示的目的在于给别人以正直和品行高尚的印象,并由此使别人感到其中的差距,引起别人的内疚感。领导者常常使用这种方式确立自己的形象,如故意放弃一些小的利益,借以显示自己道德上的高尚,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4.3.5 恳求。

这一策略是向别人表白自己的弱势和对别人的依赖。它和显示正好相反,目的在于引起别人的同情,进而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是人们在其他策略使用无效时最后的一种被动的印象控制方法。这也是一些人赢得别人帮助的常用手段,同时,也是一些人骗取别人信任、同情和其他物质帮助的伎俩。

琼斯等人所做的系列研究发现,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或对象选择这5种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策略也有不同的偏好。但是,可以肯定,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某种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观已有的关于自我表现的研究,我们认为自我表现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课题,国外心理学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研究缺乏系统性,仅仅关注自我表现的类别、策略等问题,对于更广泛的领域尚未涉及。

【参考文献】

[1]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1-64

[2] Goffman Erving.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Doubleday,1959

[3] Schlenker B R.Impression management:The self-concept,social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onterey,CA:Brooks,1980

[4] Baumeister R F.A self-presentational view of social phenomena.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2,91:2-36

[5] 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2-58

[6] Tedeschi J T,Norman N.Social power,self-presentation andthe self.In:Schlenker B R.ed.The self and social life.New York:

McGraw Hill,1985.293-322

[7] Arkin R M.Self-presentational styles.In:Tedeschi J T.ed.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1981.311-335

[8] Wolfe R N,Lennox R D,Cutler B L.Getting along and gettingahead:Empirical support

for a theory of protective and acquisitiveself-present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356-361

[9] Baumeister R F,Tice D M,Hutton D G.Self-presentationalmotivations and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Journalof Personality,1989,57:547-579

[10] Schutz A,DePaulo B M.Self-esteem and evaluative reactions:Letting people speak for themselves.Journal of

Research inPerson ality,1996,30:137-156

[11] Baumgardner A H,Arkin R M.Coping with the prospect ofdisapproval.Strategies

and sequelae.In:Snyder C R,Ford C E.ed.Coping with negative life events.New

York:Plenum,1987.323-346

[12] Schutz A.Assertive,Offensive,Protective,and DefensiveStyles of Self-Presentation:A Taxonomy.Journal of Psychology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1998,

132(6):611-629

[13] Laux L,Schutz A.We are good.Self-presentation ofpoliticians:Self-enhancement and credibility.MUnchen,Germany:DTV,1996

[14] Schutz A.Self-presentation of politicians.Analysis ofcampaign performances.Weinheim,Germany:

Deutscher Studien Verlag,1992

[15] Jones E E,Pittman T S.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trategicself-presentation.In:Suls J.ed.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theself.Hillsdale,NJ:Erlbaum,

1982.231-263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6篇

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是被动地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出反应,他们总是试图影响周围的环境,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环境的操纵总是从操纵自己开始的。他们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这种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对社会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符号互动理论[1]。该理论认为,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想象自己处于他人角色位置时的可能情形,会设想他人对各种行为的可能反应,并且选择相应的行为,最终形成或改变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如何被别人看待。对社会行为的这些看法,后来在Goffman(1959,1971)的印象管理(或自我表现)理论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扩大[2]。Goffman把人们看作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把人际行为看作是参加者的自我表现。他指出,“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通常总是有某些理由去推动他的行动,以便这种行为向他人传递出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形象。”尽管Goffman的理论被批评为降低了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3],但还是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及自我表现的一系列研究开辟了道路。

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一般把自我表现看作一个边缘概念,自我表现理论或者被看作是对研究过程的一种干扰,或者被看作主要是与广告、商业或政治有关的一个应用课题。它很少被看作是一个基本的人际过程,也许这是和自我表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是在社会学界提出和研究有关。80年代开始,对自我表现的概念分析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Baumeister(1982)首先对自我表现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且用以解释许多社会心理现象[4]。Baumeister的开路先锋作用引起了许多学者对自我表现的研究兴趣。他们把对自我表现的研究从对概念的好奇转向了把它看成一个能够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本的人际过程。这种转向在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明显地倾向于对行为的心理内解释(intrapsychicexplanation),而不考虑社会关系的作用,如集中于认知的归因理论、个体的认知失调理论、公平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等等。自我表现的重新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开始向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心理内解释理论挑战。人们试图用自我表现理论来重新解释大量的实验发现,如攻击(aggression)、助人行为(helpingbehavior)、社会助长(socialfacilitation)、自我服务归因(self-servingattribution)、态度改变(attitudechange)、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和行为[4]。可见自我表现的思想已经渗透到广泛的社会现象领域。但是这并不表明自我表现理论可以完全取代心理内的解释理论。加之人们对自我表现概念认识的不统一,有人作狭义的理解,把它看成一类仅仅发生在特殊条件下的行为或主要由某类人作出的行为,亦即伪装的、欺骗的行为;另一些人则作广义的理解,把自我表现看作是社会行为的普遍特征。这就使一部分学者开始关心自我表现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他们试图说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自我表现的方式,或者由于人格特征的不同,使一部分人参与自我表现,另一部分人仍按自己的内在动机和情感行动。

EvingGoffman,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9)中,根据符号互动的观点,强调对交互作用过程的量化分析[2]。通过微社会的分析,Goffman研究了自我认同、群体关系、环境的影响和信息交互作用的意义。他的观点尽管范围很小,但是却为社会交往和个体心理学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解释。Goffman在其研究中使用"dramaturgicalapproach"一词,用以表示自我在社会中的表现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并把它推广到更广的社会生活的情境中。Goffman认为,交互作用即表演的过程,它受环境和观众的影响,通过印象管理,向他人展示出别人所期望的行为。这种表演不依个体的心理状态而存在,尽管他对此缺乏信心,但是因为环境和交互作用的需要,个体经常这样做。Goffman用被迫给病人安慰剂为例说明,尽管医生知道安慰剂完全没有作用,但是应病人的要求他还必须这样做。

根据以上的研究,自我表现被认为是人们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5]。

2自我表现的类型

2.1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

被广泛使用的自我表现行为分类是:把自我表现分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6]。Tedeschi等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建立在别人心目中的特定的同一性的行为;因为已经形成不良的形象,所以防御性的自我表现则在于重新建立积极的同一性或改变消极的形象。

2.2习得性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

Arkin[7]把自我表现分为习得性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习得性的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寻求社会赞许,它在很大程度上和自信的自我表现的意义相同。Wolfe,Lennox和Cutler[8]为此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持。Leary和Kowalski(1990)认为印象的建构有许多技巧,其中主要成分之一是印象形成的动机,即控制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则指谨慎的、保守的行为,其目的在于避免社会的反对,包括谨慎的自我表现、不确定性的表现、自我贬低和社会交往频率的减少,它和社会焦虑、沉默寡言、服从等相关联。

Leary和Kowalski(1990)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的分类和已经具有的人格特征无关。

然而,研究表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和社会焦虑有关。最近研究发现:自我表现的类型和自尊系统的联系,即自尊水平高的个体自我表现倾向于自信的自我表现,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这一点已经为Baumeister,Tice和Hutton所证明[9]。

学者们认为,自我表现的风格和自尊问卷的得分相关,高分者表现为自我提高的行为,引人注意其积极的特征。而低分者其实自尊得分在中等范围内,但是他们却采用保护性的自我表现,他们避免别人注意他们的能力,关心的是避免消极的印象,而不是达成积极的印象。这一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10]。

类似的研究发现:习得性的自我表现、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分别和自信、自我保护或被动的、主动的行为类型一致[11]。

这些分类尽管包含许多相同之处,但却没有系统的联系。一个整合的自我表现类型应该既考虑已有分类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又要考虑源于自我表现的一些经验,应该提高人们对自我表现类型的理解。所以,一个整合的自我表现分类应该在区分自信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的基础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2]:

第一,关于低自尊和自我表现的文献清楚地表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应该属于另外的维度。

第二,经验表明另一个有用的维度是攻击性的自我表现。例如,一些关于政治家的公众自我表现的研究发现[13],攻击被作为一种自我提升的手段。同样竞争者和第三党为了表现出优越的形象,也试图控制局面,经常使用攻击性自我表现的策略。

其他的研究同样显示,政客们对第三党的贬损可以用以自我提升。采用攻击性的手段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或推进自尊,它明显地不同于Tedeschi和Norman(1985)所描述的自信的自我表现。

第三,对一些自我表现行为的观察表明,自我表现的行为和迄今为止文献中所描述的策略并不一致,如否认(denial)、认同(identification)、纠正(remediation)、显示力量(showingstrength)、对批评者的资料来源进行批评(criticizingthesourceofcriticism)[14]。

已有的类型描述一个从积极到消极的维度,可以广泛地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为。而在社会交往方面,积极的行为对消极的行为表示退缩行为和外显行为。与此相似,对交往行为的系统编码,SYMLOG,用向上和向下来评价统治行为和服从行为。所以,自我表现的类型可以放在被动、保守到外显、攻击这个维度上来区分。

第四,一些独立的研究者也观察到相似的自我表现形式,并认为尽可能在统一的分类体系中探讨自我表现的内容。

另一个自我表现的维度涉及到基本的行为意图。在自尊量表上得分高和低者其自我表现的动机不同。高自尊者渴望形成令人满意的印象,而低自尊者更关注不产生消极的印象。这样一个重要的区分自我表现的维度应该包括一个人给人留下好印象而不是坏印象的努力程度。所以,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应根据行为的意图:(a)不给别人留下消极的印象和(b)努力产生积极的印象,来区分自我表现行为。每个维度应根据个人实现目标的积极程度来区分。因此,自我表现可以分成4种类型:

(1)表现良好的形象:自信的自我表现包括积极的而非攻击性形成良好印象的努力。在自信的自我表现过程中,行为者把其表现归因于特定的情境。这样的归因可称作言语的(如:我得数学好)或由相关的行为证明(如:解决复杂的方程)。观察者发现行为者很难伪装,因而其希望线索更为可信。Jones和Pittman[15]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包括逢迎、举证和自我提升。同时他们还指出,如威胁、恳求因其并未表现出传达良好印象的试图,所以不被列在自信的自我表现类别之下。

(2)通过贬损别人使自己表现更好:攻击性自我表现是以攻击形成人们所期望的印象。该策略使用者尽管也通过控制或贬损其他人达到目的,但其仅仅是想以人们期望的方式表现自己。

(3)通过避免表现消极的印象使自己不致于在他人心目中形成坏印象:保护性自我表现的目的不是试图形成好印象,而只是尽量避免形成坏印象,破坏已经形成的社会同一性。和防御性自我表现比较,保护性自我表现不是积极改变不为社会所期望的同一性,而是被动的避免消极的印象。包括避免公众的注意、自我暴露最小化、谨慎的自我描述、社会交往最小化、保持沉默、被动而友好的社会交往等。

(4)通过极力避免消极的特征而不使形成坏印象:防御性自我表现是在期望的同一性受到威胁或破坏时使影响最小化的表现类型。包括否认、重构、分离和合理化等。

从上述关于自我表现的分类方法可以看出,已有对自我表现的分类存在着明显的重叠,且涉及的面极窄。所以,关于自我表现的分类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3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个人要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最终取决于他在特定的情境中如何表现自己。他人正是综合个体在衣着、言谈、行为举止等语言的和非言语的信息对他形成判断。由此可见,自我表现是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

3.1交往对象的特点

个体在不同的人面前的行为表现是不同的。人们的自我表现往往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某种相应的对策。如果相互关系中对方比较自高自大,则个人的自我表现也会发生自尊的倾向,表明自己也不落后于对方。这种情况在双方发生矛盾时尤为明显。

格根和维什诺夫让被试描述自己的有关特征[5]。一个月后,再安排这些被试在他人面前描述自己的特征。被试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被试的交谈伙伴很自负,而另一组被试面对的谈话者很谦逊。比较被试两次关于自我的描述发现,与夸张自大的对象交谈的被试,其第二组自我描述比一个月前的描述更积极、叙述的优点更多;而在谦逊的对象面前作自我描述的被试与一个月前相比,不但减少了优点的叙述而且强调自己的不足。

这一实验说明,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适当地、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时,往往把其交往的对象作为自我表现的参照点。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会作出与对方表现相反的自我表现。如果与自己有关系的对方是自己所不喜欢的甚至是自己所讨厌的人,即使对方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所提的建议和自己相同,自己也会故意作出相反的自我表现,以显示自己与对方并不合拍,有不同的个性,从而和对方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

3.2交往的情境

个人的自我表现往往以情境为转移。格根[16]以一群新入学的海军学员为研究对象,把他们分成A、B两组,交给每组被试同样的工作任务,但是给以不同的指导语。对A组说的指导语特别强调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对B组的指导语强调必须正确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样两组所接受的指导语不同,要求A组被试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B组被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责任感。然后要求各组每一个被试在小组内作自我介绍,这实际上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所做的自我表现。

研究结果发现,强调要有效解决问题的B组被试,较多地作出对自己肯定的自我评价,让大家知道他的才能、特长和优点,目的是让他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保证完成任务的决心与信心:而强调搞好关系的A组被试,他们在作自我介绍中表现得非常谦虚,甚至批评自己的缺点,他们估计这样的自我介绍会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便于以后的和睦相处,团结合作,把工作做好。他们认为如果一开始就表现得自高自大,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搞不好关系,从而对今后的工作不利。

俗语所言:“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即是对交往情境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真实描述。

3.3所属群体的参照

个人参加了某一个群体,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从而会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和形象。因此其自我表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个人的行为往往以所属的群体为参照,也就是所属群体的规范对个人的自我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这种影响理解为一种约束力。

自我表现受所属群体的影响的事实,在小学生中也明显地存在。有的少先队员在马路上与同伴发生争执,进而动手扭打之前,先把红领巾解下来放好,然后再打架。说明这个少先队员意识到:少先队成员不允许作出越轨行为,而打架是少先队组织所不允许的,要受到社会的指责。因此,解下红领巾打架这一自我表现,是为了免受团体规范的约束。

4自我表现——自觉的印象控制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去按照一定的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一个自己所期望的印象,并借此达到某一预定的目的。

自我表现的原则

4.1角色获得

在我们与任何人的交往中,别人对我们应当如何行为都有一定的期望。当我们的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时,别人的期望得到了实现,情感上就会有愉快的感受,并自然地产生对我们悦纳的情感反应。相反,如果我们的行为不符合别人的期望,人们的期望无法实现,则在情感上就会有不愉快的感受,并自然地会对我们产生拒绝的反应,我们的行为越是偏离人们的期望,人们的失望也就越强。相应地,情感上对我们的排斥也越大。严重时,别人对我们的不愉快会转化为直接的讨厌。

大量的研究表明,准确了解别人期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角色获得”(roletaking)[5],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通过角色获得,我们可以知道别人在特定条件下期望我们怎样行为,从而了解到此时此刻我们的自我表现是最恰当的。由此,我们就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我们的期望。心理学家发现,通过角色获得,我们可以十分细致地了解别人在特定条件下对我们的感受。如果需要,我们甚至可以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姿势,用多高的声音和别人说话等等。

4.2相互支持

交往的过程中时自我表现达到良好效果的第二个原则是,自我表现必须不侵犯别人的尊严。社会生活有如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人们通过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来实现自己的社会职能。每一个角色扮演者,对于自己的角色形象都有一种期望,如果自己的角色扮演(换一个角度看就是自我表现)符合了别人对角色形象的期望,则别人就会感到他们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就有了“面子”(face),有了尊严。当人们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角色形象要求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窘迫。如果是别人损害了人们的“面子”,使人们的尊严受到威胁,则人们就会对其持高度的排斥态度。所谓成功的社会交往实质上就是交往的双方以各自的自我表现相互支持,既使对方的期望得以实现,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的。即行为要于人有益,于己有利。许多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懂得“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一伤俱伤,一败俱败”的道理,在别人出现失误或面临困难而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期望时,不是积极帮助别人弥补失误、渡过难关,而是袖手旁观,幸灾乐祸甚至增加别人的困难。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这种方式最不利于友情的维持和发展。而在别人尊严面临威胁时给予别人最有力的支持,则可以有效地将双方的友情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相互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我表现原则。

4.3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在实际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除了在通常的人际情境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自己的角色形象期望之外,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他们还经常有意识地使用有些特殊的方法以向别人表现自己,借以给别人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当然,这些印象不一定符合社会期望),以达到不同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E.E.Jones)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表现策略,包括逢迎(ingratiation)、恫吓(intimidation)、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显示(exemplification)、恳求(supplication)等5种[15]。

4.3.1逢迎

这是最为常用的自我表现技术。它是用一定的策略(抬高别人、遵从别人观点、送礼等)来影响别人,以增加自己个人品质的吸引力,使自己看起来令人喜欢。

逢迎的两种常用的方法,一是赞美别人;一是赞同别人的观点。大量的研究表明,赞美只是在别人看来是可信和真诚的时候才起作用。同样,对别人的观点表示赞同,态度也必须是由衷的,否则倒反会增加别人的反感,弄巧成拙。从功能上讲,这两种常用的逢迎方法都对别人的自我价值感起支持作用,从而增加别人对自己的接纳性。

4.3.2恫吓

与使用逢迎令别人喜欢自己的目的相反,恫吓在于给别人造成一个恐怖的印象,使对方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由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常常一开始就造成一种声势,先声夺人,让别人摸不着头脑,从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4.3.3自我抬高。

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想使自己在别人看来有能力。在使用这种策略时,人们既可能在总体上抬高自己,也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方面抬高自己。自我抬高的人往往承认自己有一些小的不足,这样会使自己抬高的某些方面让人觉得更可信。

4.3.4显示。

显示的目的在于给别人以正直和品行高尚的印象,并由此使别人感到其中的差距,引起别人的内疚感。领导者常常使用这种方式确立自己的形象,如故意放弃一些小的利益,借以显示自己道德上的高尚,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4.3.5恳求。

这一策略是向别人表白自己的弱势和对别人的依赖。它和显示正好相反,目的在于引起别人的同情,进而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是人们在其他策略使用无效时最后的一种被动的印象控制方法。这也是一些人赢得别人帮助的常用手段,同时,也是一些人骗取别人信任、同情和其他物质帮助的伎俩。

琼斯等人所做的系列研究发现,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或对象选择这5种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策略也有不同的偏好。但是,可以肯定,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某种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观已有的关于自我表现的研究,我们认为自我表现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课题,国外心理学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研究缺乏系统性,仅仅关注自我表现的类别、策略等问题,对于更广泛的领域尚未涉及。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1-64

[2]GoffmanErving.ThePresentationofSelfinEverydayLife.NewYork:Doubleday,1959

[3]SchlenkerBR.Impressionmanagement:Theself-concept,socialidentity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Monterey,CA:Brooks,1980

[4]BaumeisterRF.Aself-presentationalviewofsocialphenomena.PsychologicalBulletin,1982,91:2-36

[5]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2-58

[6]TedeschiJT,NormanN.Socialpower,self-presentationandtheself.In:SchlenkerBR.ed.Theselfandsociallife.NewYork:

McGrawHill,1985.293-322

[7]ArkinRM.Self-presentationalstyles.In:TedeschiJT.ed.Impressionmanagementtheoryandsocial

psychologicalresearch.SanDiego,CA:AcademicPress,1981.311-335

[8]WolfeRN,LennoxRD,CutlerBL.Gettingalongandgettingahead:Empiricalsupport

foratheoryofprotectiveandacquisitiveself-presenta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6,50:356-361

[9]BaumeisterRF,TiceDM,HuttonDG.Self-presentationalmotivationsandpersonalitydifferencesinself-esteem.JournalofPersonality,1989,57:547-579

[10]SchutzA,DePauloBM.Self-esteemandevaluativereactions:Lettingpeoplespeakforthemselves.Journalof

ResearchinPersonality,1996,30:137-156

[11]BaumgardnerAH,ArkinRM.Copingwiththeprospectofdisapproval.Strategies

andsequelae.In:SnyderCR,FordCE.ed.Copingwithnegativelifeevents.New

York:Plenum,1987.323-346

[12]SchutzA.Assertive,Offensive,Protective,andDefensiveStylesofSelf-Presentation:ATaxonomy.JournalofPsychologyInterdisciplinaryandApplied,1998,

132(6):611-629

[13]LauxL,SchutzA.Wearegood.Self-presentationofpoliticians:Self-enhancementandcredibility.MUnchen,Germany:DTV,1996

[14]SchutzA.Self-presentationofpoliticians.Analysisofcampaignperformances.Weinheim,Germany:

DeutscherStudienVerlag,1992

[15]JonesEE,PittmanTS.Towardageneraltheoryofstrategicself-presentation.In:SulsJ.ed.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ftheself.Hillsdale,NJ:Erlbaum,

1982.231-263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7篇

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是被动地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出反应,他们总是试图影响周围的环境,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环境的操纵总是从操纵自己开始的。他们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这种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对社会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符号互动理论[1]。该理论认为,社会交往中人们会想象自己处于他人角色位置时的可能情形,会设想他人对各种行为的可能反应,并且选择相应的行为,最终形成或改变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如何被别人看待。对社会行为的这些看法,后来在Goffman(1959,1971)的印象管理(或自我表现)理论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扩大[2]。Goffman把人们看作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把人际行为看作是参加者的自我表现。他指出,“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通常总是有某些理由去推动他的行动,以便这种行为向他人传递出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形象。”尽管Goffman的理论被批评为降低了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3],但还是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及自我表现的一系列研究开辟了道路。

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一般把自我表现看作一个边缘概念,自我表现理论或者被看作是对研究过程的一种干扰,或者被看作主要是与广告、商业或政治有关的一个应用课题。它很少被看作是一个基本的人际过程,也许这是和自我表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是在社会学界提出和研究有关。80年代开始,对自我表现的概念分析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Baumeister(1982)首先对自我表现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且用以解释许多社会心理现象[4]。Baumeister的开路先锋作用引起了许多学者对自我表现的研究兴趣。他们把对自我表现的研究从对概念的好奇转向了把它看成一个能够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本的人际过程。这种转向在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明显地倾向于对行为的心理内解释(intrapsychicexplanation),而不考虑社会关系的作用,如集中于认知的归因理论、个体的认知失调理论、公平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等等。自我表现的重新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开始向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心理内解释理论挑战。人们试图用自我表现理论来重新解释大量的实验发现,如攻击(aggression)、助人行为(helpingbehavior)、社会助长(socialfacilitation)、自我服务归因(self-servingattribution)、态度改变(attitudechange)、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和行为[4]。可见自我表现的思想已经渗透到广泛的社会现象领域。但是这并不表明自我表现理论可以完全取代心理内的解释理论。加之人们对自我表现概念认识的不统一,有人作狭义的理解,把它看成一类仅仅发生在特殊条件下的行为或主要由某类人作出的行为,亦即伪装的、欺骗的行为;另一些人则作广义的理解,把自我表现看作是社会行为的普遍特征。这就使一部分学者开始关心自我表现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他们试图说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自我表现的方式,或者由于人格特征的不同,使一部分人参与自我表现,另一部分人仍按自己的内在动机和情感行动。

EvingGoffman,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9)中,根据符号互动的观点,强调对交互作用过程的量化分析[2]。通过微社会的分析,Goffman研究了自我认同、群体关系、环境的影响和信息交互作用的意义。他的观点尽管范围很小,但是却为社会交往和个体心理学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解释。Goffman在其研究中使用"dramaturgicalapproach"一词,用以表示自我在社会中的表现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并把它推广到更广的社会生活的情境中。Goffman认为,交互作用即表演的过程,它受环境和观众的影响,通过印象管理,向他人展示出别人所期望的行为。这种表演不依个体的心理状态而存在,尽管他对此缺乏信心,但是因为环境和交互作用的需要,个体经常这样做。Goffman用被迫给病人安慰剂为例说明,尽管医生知道安慰剂完全没有作用,但是应病人的要求他还必须这样做。

根据以上的研究,自我表现被认为是人们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5]。

2自我表现的类型

2.1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

被广泛使用的自我表现行为分类是:把自我表现分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6]。Tedeschi等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建立在别人心目中的特定的同一性的行为;因为已经形成不良的形象,所以防御性的自我表现则在于重新建立积极的同一性或改变消极的形象。

2.2习得性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

Arkin[7]把自我表现分为习得性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习得性的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寻求社会赞许,它在很大程度上和自信的自我表现的意义相同。Wolfe,Lennox和Cutler[8]为此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持。Leary和Kowalski(1990)认为印象的建构有许多技巧,其中主要成分之一是印象形成的动机,即控制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则指谨慎的、保守的行为,其目的在于避免社会的反对,包括谨慎的自我表现、不确定性的表现、自我贬低和社会交往频率的减少,它和社会焦虑、沉默寡言、服从等相关联。

Leary和Kowalski(1990)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的分类和已经具有的人格特征无关。

然而,研究表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和社会焦虑有关。最近研究发现:自我表现的类型和自尊系统的联系,即自尊水平高的个体自我表现倾向于自信的自我表现,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这一点已经为Baumeister,Tice和Hutton所证明[9]。

学者们认为,自我表现的风格和自尊问卷的得分相关,高分者表现为自我提高的行为,引人注意其积极的特征。而低分者其实自尊得分在中等范围内,但是他们却采用保护性的自我表现,他们避免别人注意他们的能力,关心的是避免消极的印象,而不是达成积极的印象。这一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10]。

类似的研究发现:习得性的自我表现、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分别和自信、自我保护或被动的、主动的行为类型一致[11]。

这些分类尽管包含许多相同之处,但却没有系统的联系。一个整合的自我表现类型应该既考虑已有分类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又要考虑源于自我表现的一些经验,应该提高人们对自我表现类型的理解。所以,一个整合的自我表现分类应该在区分自信的自我表现和保护性的自我表现的基础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2]:

第一,关于低自尊和自我表现的文献清楚地表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应该属于另外的维度。

第二,经验表明另一个有用的维度是攻击性的自我表现。例如,一些关于政治家的公众自我表现的研究发现[13],攻击被作为一种自我提升的手段。同样竞争者和第三党为了表现出优越的形象,也试图控制局面,经常使用攻击性自我表现的策略。

其他的研究同样显示,政客们对第三党的贬损可以用以自我提升。采用攻击性的手段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或推进自尊,它明显地不同于Tedeschi和Norman(1985)所描述的自信的自我表现。

第三,对一些自我表现行为的观察表明,自我表现的行为和迄今为止文献中所描述的策略并不一致,如否认(denial)、认同(identification)、纠正(remediation)、显示力量(showingstrength)、对批评者的资料来源进行批评(criticizingthesourceofcriticism)[14]。

已有的类型描述一个从积极到消极的维度,可以广泛地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为。而在社会交往方面,积极的行为对消极的行为表示退缩行为和外显行为。与此相似,对交往行为的系统编码,SYMLOG,用向上和向下来评价统治行为和服从行为。所以,自我表现的类型可以放在被动、保守到外显、攻击这个维度上来区分。

第四,一些独立的研究者也观察到相似的自我表现形式,并认为尽可能在统一的分类体系中探讨自我表现的内容。

另一个自我表现的维度涉及到基本的行为意图。在自尊量表上得分高和低者其自我表现的动机不同。高自尊者渴望形成令人满意的印象,而低自尊者更关注不产生消极的印象。这样一个重要的区分自我表现的维度应该包括一个人给人留下好印象而不是坏印象的努力程度。所以,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应根据行为的意图:(a)不给别人留下消极的印象和(b)努力产生积极的印象,来区分自我表现行为。每个维度应根据个人实现目标的积极程度来区分。因此,自我表现可以分成4种类型:

(1)表现良好的形象:自信的自我表现包括积极的而非攻击性形成良好印象的努力。在自信的自我表现过程中,行为者把其表现归因于特定的情境。这样的归因可称作言语的(如:我得数学好)或由相关的行为证明(如:解决复杂的方程)。观察者发现行为者很难伪装,因而其希望线索更为可信。Jones和Pittman[15]认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包括逢迎、举证和自我提升。同时他们还指出,如威胁、恳求因其并未表现出传达良好印象的试图,所以不被列在自信的自我表现类别之下。

(2)通过贬损别人使自己表现更好:攻击性自我表现是以攻击形成人们所期望的印象。该策略使用者尽管也通过控制或贬损其他人达到目的,但其仅仅是想以人们期望的方式表现自己。

(3)通过避免表现消极的印象使自己不致于在他人心目中形成坏印象:保护性自我表现的目的不是试图形成好印象,而只是尽量避免形成坏印象,破坏已经形成的社会同一性。和防御性自我表现比较,保护性自我表现不是积极改变不为社会所期望的同一性,而是被动的避免消极的印象。包括避免公众的注意、自我暴露最小化、谨慎的自我描述、社会交往最小化、保持沉默、被动而友好的社会交往等。

(4)通过极力避免消极的特征而不使形成坏印象:防御性自我表现是在期望的同一性受到威胁或破坏时使影响最小化的表现类型。包括否认、重构、分离和合理化等。

从上述关于自我表现的分类方法可以看出,已有对自我表现的分类存在着明显的重叠,且涉及的面极窄。所以,关于自我表现的分类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3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个人要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最终取决于他在特定的情境中如何表现自己。他人正是综合个体在衣着、言谈、行为举止等语言的和非言语的信息对他形成判断。由此可见,自我表现是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

3.1交往对象的特点

个体在不同的人面前的行为表现是不同的。人们的自我表现往往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某种相应的对策。如果相互关系中对方比较自高自大,则个人的自我表现也会发生自尊的倾向,表明自己也不落后于对方。这种情况在双方发生矛盾时尤为明显。

格根和维什诺夫让被试描述自己的有关特征[5]。一个月后,再安排这些被试在他人面前描述自己的特征。被试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被试的交谈伙伴很自负,而另一组被试面对的谈话者很谦逊。比较被试两次关于自我的描述发现,与夸张自大的对象交谈的被试,其第二组自我描述比一个月前的描述更积极、叙述的优点更多;而在谦逊的对象面前作自我描述的被试与一个月前相比,不但减少了优点的叙述而且强调自己的不足。

这一实验说明,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适当地、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时,往往把其交往的对象作为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会作出与对方表现相反的自我表现。如果与自己有关系的对方是自己所不喜欢的甚至是自己所讨厌的人,即使对方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所提的建议和自己相同,自己也会故意作出相反的自我表现,以显示自己与对方并不合拍,有不同的个性,从而和对方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

3.2交往的情境

个人的自我表现往往以情境为转移。格根[16]以一群新入学的海军学员为研究对象,把他们分成A、B两组,交给每组被试同样的工作任务,但是给以不同的指导语。对A组说的指导语特别强调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对B组的指导语强调必须正确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样两组所接受的指导语不同,要求A组被试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B组被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责任感。然后要求各组每一个被试在小组内作自我介绍,这实际上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所做的自我表现。

研究结果发现,强调要有效解决问题的B组被试,较多地作出对自己肯定的自我评价,让大家知道他的才能、特长和优点,目的是让他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保证完成任务的决心与信心:而强调搞好关系的A组被试,他们在作自我介绍中表现得非常谦虚,甚至批评自己的缺点,他们估计这样的自我介绍会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便于以后的和睦相处,团结合作,把工作做好。他们认为如果一开始就表现得自高自大,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搞不好关系,从而对今后的工作不利。

俗语所言:“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即是对交往情境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真实描述。

3.3所属群体的参照

个人参加了某一个群体,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从而会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和形象。因此其自我表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个人的行为往往以所属的群体为参照,也就是所属群体的规范对个人的自我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这种影响理解为一种约束力。

自我表现受所属群体的影响的事实,在小学生中也明显地存在。有的少先队员在马路上与同伴发生争执,进而动手扭打之前,先把红领巾解下来放好,然后再打架。说明这个少先队员意识到:少先队成员不允许作出越轨行为,而打架是少先队组织所不允许的,要受到社会的指责。因此,解下红领巾打架这一自我表现,是为了免受团体规范的约束。

4自我表现——自觉的印象控制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去按照一定的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一个自己所期望的印象,并借此达到某一预定的目的。

自我表现的原则

4.1角色获得

在我们与任何人的交往中,别人对我们应当如何行为都有一定的期望。当我们的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时,别人的期望得到了实现,情感上就会有愉快的感受,并自然地产生对我们悦纳的情感反应。相反,如果我们的行为不符合别人的期望,人们的期望无法实现,则在情感上就会有不愉快的感受,并自然地会对我们产生拒绝的反应,我们的行为越是偏离人们的期望,人们的失望也就越强。相应地,情感上对我们的排斥也越大。严重时,别人对我们的不愉快会转化为直接的讨厌。

大量的研究表明,准确了解别人期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角色获得”(roletaking)[5],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通过角色获得,我们可以知道别人在特定条件下期望我们怎样行为,从而了解到此时此刻我们的自我表现是最恰当的。由此,我们就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我们的期望。心理学家发现,通过角色获得,我们可以十分细致地了解别人在特定条件下对我们的感受。如果需要,我们甚至可以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姿势,用多高的声音和别人说话等等。

4.2相互支持

交往的过程中时自我表现达到良好效果的第二个原则是,自我表现必须不侵犯别人的尊严。社会生活有如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人们通过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来实现自己的社会职能。每一个角色扮演者,对于自己的角色形象都有一种期望,如果自己的角色扮演(换一个角度看就是自我表现)符合了别人对角色形象的期望,则别人就会感到他们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就有了“面子”(face),有了尊严。当人们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角色形象要求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窘迫。如果是别人损害了人们的“面子”,使人们的尊严受到威胁,则人们就会对其持高度的排斥态度。所谓成功的社会交往实质上就是交往的双方以各自的自我表现相互支持,既使对方的期望得以实现,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的。即行为要于人有益,于己有利。许多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懂得“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一伤俱伤,一败俱败”的道理,在别人出现失误或面临困难而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期望时,不是积极帮助别人弥补失误、渡过难关,而是袖手旁观,幸灾乐祸甚至增加别人的困难。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这种方式最不利于友情的维持和发展。而在别人尊严面临威胁时给予别人最有力的支持,则可以有效地将双方的友情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相互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我表现原则。

4.3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在实际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除了在通常的人际情境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自己的角色形象期望之外,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他们还经常有意识地使用有些特殊的方法以向别人表现自己,借以给别人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当然,这些印象不一定符合社会期望),以达到不同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E.E.Jones)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表现策略,包括逢迎(ingratiation)、恫吓(intimidation)、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显示(exemplification)、恳求(supplication)等5种[15]。

4.3.1逢迎

这是最为常用的自我表现技术。它是用一定的策略(抬高别人、遵从别人观点、送礼等)来影响别人,以增加自己个人品质的吸引力,使自己看起来令人喜欢。

逢迎的两种常用的方法,一是赞美别人;一是赞同别人的观点。大量的研究表明,赞美只是在别人看来是可信和真诚的时候才起作用。同样,对别人的观点表示赞同,态度也必须是由衷的,否则倒反会增加别人的反感,弄巧成拙。从功能上讲,这两种常用的逢迎方法都对别人的自我价值感起支持作用,从而增加别人对自己的接纳性。

4.3.2恫吓

与使用逢迎令别人喜欢自己的目的相反,恫吓在于给别人造成一个恐怖的印象,使对方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由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常常一开始就造成一种声势,先声夺人,让别人摸不着头脑,从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4.3.3自我抬高。

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想使自己在别人看来有能力。在使用这种策略时,人们既可能在总体上抬高自己,也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方面抬高自己。自我抬高的人往往承认自己有一些小的不足,这样会使自己抬高的某些方面让人觉得更可信。

4.3.4显示。

显示的目的在于给别人以正直和品行高尚的印象,并由此使别人感到其中的差距,引起别人的内疚感。领导者常常使用这种方式确立自己的形象,如故意放弃一些小的利益,借以显示自己道德上的高尚,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4.3.5恳求。

这一策略是向别人表白自己的弱势和对别人的依赖。它和显示正好相反,目的在于引起别人的同情,进而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是人们在其他策略使用无效时最后的一种被动的印象控制方法。这也是一些人赢得别人帮助的常用手段,同时,也是一些人骗取别人信任、同情和其他物质帮助的伎俩。

琼斯等人所做的系列研究发现,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或对象选择这5种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策略也有不同的偏好。但是,可以肯定,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某种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观已有的关于自我表现的研究,我们认为自我表现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课题,国外心理学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研究缺乏系统性,仅仅关注自我表现的类别、策略等问题,对于更广泛的领域尚未涉及。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1-64

[2]GoffmanErving.ThePresentationofSelfinEverydayLife.NewYork:Doubleday,1959

[3]SchlenkerBR.Impressionmanagement:Theself-concept,socialidentity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Monterey,CA:Brooks,1980

[4]BaumeisterRF.Aself-presentationalviewofsocialphenomena.PsychologicalBulletin,1982,91:2-36

[5]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2-58

[6]TedeschiJT,NormanN.Socialpower,self-presentationandtheself.In:SchlenkerBR.ed.Theselfandsociallife.NewYork:

McGrawHill,1985.293-322

[7]ArkinRM.Self-presentationalstyles.In:TedeschiJT.ed.Impressionmanagementtheoryandsocial

psychologicalresearch.SanDiego,CA:AcademicPress,1981.311-335

[8]WolfeRN,LennoxRD,CutlerBL.Gettingalongandgettingahead:Empiricalsupport

foratheoryofprotectiveandacquisitiveself-presenta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6,50:356-361

[9]BaumeisterRF,TiceDM,HuttonDG.Self-presentationalmotivationsandpersonalitydifferencesinself-esteem.JournalofPersonality,1989,57:547-579

[10]SchutzA,DePauloBM.Self-esteemandevaluativereactions:Lettingpeoplespeakforthemselves.Journalof

ResearchinPersonality,1996,30:137-156

[11]BaumgardnerAH,ArkinRM.Copingwiththeprospectofdisapproval.Strategies

andsequelae.In:SnyderCR,FordCE.ed.Copingwithnegativelifeevents.New

York:Plenum,1987.323-346

[12]SchutzA.Assertive,Offensive,Protective,andDefensiveStylesofSelf-Presentation:ATaxonomy.JournalofPsychologyInterdisciplinaryandApplied,1998,

132(6):611-629

[13]LauxL,SchutzA.Wearegood.Self-presentationofpoliticians:Self-enhancementandcredibility.MUnchen,Germany:DTV,1996

[14]SchutzA.Self-presentationofpoliticians.Analysisofcampaignperformances.Weinheim,Germany:

DeutscherStudienVerlag,1992

[15]JonesEE,PittmanTS.Towardageneraltheoryofstrategicself-presentation.In:SulsJ.ed.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ftheself.Hillsdale,NJ:Erlbaum,

1982.231-263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好奇心 情境 总结

好奇心是促进学习的内动力,对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是搞好数学教育的法宝。学生的头脑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蕴藏智慧火种的宝藏,需要我们去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无好奇心,与数学教师是否善于学生启发、诱导、培养有关。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一个成熟的教师,有责任有技巧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种,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多年执教的体会,要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种,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诱发表现欲望,善于总结提升等方面入手,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收效是令人满意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好奇心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就要运筹帷幄,巧妙创设与这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发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心,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当我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事先准备好三根木棍,在上课时就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刚开始听了,就觉得很简单。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我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用三根木棍给大家现场演示,看这三根木棍能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他试了半天都没有成功。当学生看到三根木棍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都感到很惊奇。这时我再把最长的木棍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这时候睁大了眼睛,困惑不解,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此时,我相机诱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棍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经过一番摆弄,很快学生就找到了答案,他们非常兴奋和快乐,充满了成就感。像这样的教学在我的课堂中还有许多,我认为这样的教法既促使学生勇于探索,又将学生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古代知名学者陈献章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也就是说,疑问是觉悟的先机。我们的思考正是从有疑问开始的。为了解答疑问,就得思考;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得学习;带着自己想急于解决的问题去学习,很快就会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诱发表现欲望,激发学生好奇心

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不仅是学习活动和一切智力活动的催化剂,而且还是学生有效掌握最佳学习方法的重要保证,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动力。为此, 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在学习上合理的心理需求。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占有一定优势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要巧妙为学生搭设自我表现的舞台,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追求和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在自我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某个问题有独到见解时,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激励,还能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在学生心里形成这样的印象:老师是看重我的,我在老师心目中是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我一定不辜负老师对我的器重,进一步努力学习,为老师争光。有了这样的效应,学生就会信心百倍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时内容比较简单,我会让学生自己预习,并给他们提出要求,说我可能会抽一位同学上来讲这堂课的内容。每一位同学都会有紧迫感,下来后都会认真去预习,做足功课,以免被抽到时讲不好。我也会根据学生平时的情况及性格特点来抽人,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这样既能让他展示自己,又能带动其他学生,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一举三得。

三、善于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知识的发现、认识、学习、归纳、概括和总结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去学习、去揭示、去探索、去发现的同时,还要善于及时总结提炼与升华,以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好奇心。

我在教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求解后,针对四种解的情况,及时为学生归纳出了这样的歌诀:“两大取大,两小取小;小于大,大于小,解在中间找;大于大,小于小,解就不见了。”这样总结后,既便于记忆,又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而且准确无误。这样一做,学生的兴趣来了,好奇心得到了培养,同时引发了他们对其他知识,包括其他学科知识的总结与归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后来我又引导学生对《函数与图像》一章中找对称点的方法归纳总结为歌诀。这样坚持下去,既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总结归纳提升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方法多种多样。哪些方法最适合自己的学生,这需师生一起共同探讨。我们还应当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把用口头与黑板难以表述的内容事先制成课件,上课时放出来可以增强立体感与动感,充分展示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教育 教学思路 教学策略

物理学是人类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科学之一,是现代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综合学科的基础。所以,物理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人口素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当今物理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在营造课堂氛围方面下功夫,通过环境氛围的熏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和课下交流来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与融洽,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在课堂上对症下药,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高二物理“电磁感应”教学中,当条形磁铁插人闭合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和有电流通过的小线圈插入闭合的大线圈而产生感应电流时,只有短暂的电流使灵敏电流计偏转一下,当时就有一位学生提出:“怎样才能有连续的感应电流呢?”我觉得这位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当即予以表扬,这就激起了班上许多同学探求问题的兴趣。有的同学认为:“条形磁铁连续插拔于闭合线圈时就会产生连续的感应电流。”有的同学则认为:“小线圈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连续的左右滑动会使闭合大线圈中产生连续的感应电流。”还有的同学认为:“小线圈电路中电键不断的闭合和断开就会有连续的感应电流产生。”这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充分说明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可以说,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一切的原理、定律、概念与公式的发展都完全是建立在科学、准确的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就必须得从实验教学人手,从实验教学开始培养,注重多种策略,注重学生心理与学科特征。首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分组就是一门比较有学问的艺术,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组,不能想当然,不能随意搭配。譬如思维缜密的学生要和动手毛躁、马马虎虎的学生分在一起,反应迟钝的要和思维敏捷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的一个互补的搭配就会完善我们的实验过程,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要注重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绝对不能出现教师演示一遍后,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实验方法,而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科学质疑,高效探究,求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当然要使用实验室里配备的各种实验仪器,但我们不能忽视另外一个问题,这些东西都是实验室的,好似为了实验而实验似的,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寻找、使用实验器材,譬如,各种塑料瓶,碳水化合物饮料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树立生活就是物理,物理就是生活的科学观念,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研究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三、帮助学生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我们教师作为学习中的主导者,需要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学会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要给学生介绍物理学史上的名人故事,经典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精华,升华思想,为他们的创新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譬如,从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我们要学生培养假设论证的思维方式,这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途径;从“电生磁、磁生电”的物理知识发展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反证的思维方法;从天平的使用方法中,总结学习的思维本质与规律。这些物理方法与方式的掌握,都是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做铺垫、打基础。

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我们就要从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两个方面人手,而无论是激发兴趣,还是培养能力,我们都需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环境与机会,进而促进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不但有助于我们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达成,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呢?首先就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能够自主提出问题,这是学生主动探究、自我表现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课堂高效的基础。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发现学生在听讲过程中的闪光点,每当意识到学生在专注地思考时,我们就要通过语言或者手势等给以鼓励,为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自己增添自信与动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本节课中的重难点自己给自己或者班级布置作业,一方面给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深化学生创新意识,扎实课堂知识学习的一个有效策略。

五、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要求学生对问题能够提出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正是由于牛顿等科学家的思维的独创性,发现了惯性定律,才使我们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新的高度重新思考已学过的旧知识,应用新观点、新方法分析问题,使学生解题时独辟蹊径,从而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开拓创新,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讲解例题和习题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扇形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从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归纳结论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辐集思维的培养;在进行课外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的特异思维、差异思维和逆反思维的培养。

总而言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欧阳国梁.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创新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自我表现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实施对策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面对“学困生”,我思考,我尝试,我探究,我总结;我再思考,我再尝试,我再探究,我再总结。为此,笔者谈谈“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因而苦恼的感情。“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方法又不对头,尽管做了努力,但学习成绩仍然不理想,表现仍然不佳,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取笑产生自卑心理。有了自卑心理,导致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评价,表现为过分夸大比别人差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终日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是“学困生”进步的最大障碍。

(二)逆反心理。在“学困生”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和学习的心理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反心理。“学困生”往往处于冷漠、歧视、嫌弃的环境中,长期得不到周围人们的信任与尊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容易导致“破罐破摔”的思想状态,整天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用怀疑和敌视的心态对待周围事物,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表现为把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当做“耳旁风”,对老师的表扬不作反应,对家长的劝导感到厌烦,他们不顾场合顶撞老师、家长,甚至还有大动干戈的。

(三)“自我表现”心理。喜欢“自我表现”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学困生”也不例外。由于“学困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长期得不到外界的肯定,常常自己找机会“逞强”以满足自我表现心理。他们把违纪行为视为“才能”而时时“自我表现”一下。在课堂上纪律涣散,有时故意把课文读错,读出怪声等,搅得老师无法正常上课。课下以强凌弱,找茬打架,不讲礼貌,损坏公物,对老师的批评,情绪激动,头脑发胀,极其反感。

(四)矛盾心理。“学困生”的心理常常是矛盾的。他们有时想接近老师,但又怕讨个没趣;想接近同学,又怕被人歧视;想做点好事,又怕遭人讥讽。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徘徊。

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教师应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剖析原因,找到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矫正不良行为,促其转化。我经过几十年的思考,总结出了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是促使“学困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消除自卑心理的最有效的方法。美国诗人爱默生说:“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决”。有了自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心境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挖掘出自身潜在能力,在学习中激起热情和力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越多,他的期望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可见,通过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强和升华。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学困生”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只要他们有优点,哪怕这些优点还不稳定、不突出,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加倍珍惜和呵护,利用闪光点,因势利导在表扬中指出不足之处,发挥其特长,努力调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创造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上进的自信心。从而使“学困生”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如:我班一名男生,其父母均是聋哑人,他一向学习成绩差,自认为笨,并以此自卑苦恼,但他却会讲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还会一些的哑语,我发现他每次上体育课都非常活跃,无论是篮球、乒乓球球、多么难掌握的技术要领,他一学就会,跳绳、踢毽也能玩出许多花样。我多次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他并不笨;剖析其学习困难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长期自认为笨的不良自我暗示的作用,另一个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他听了觉得有道理,显得豁然开朗。此后,我在一段时间的课堂上特意为他设计几个提问,每当他顺利答出,我就及时表扬鼓励,逐步帮助他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上课发言更加积极,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班会上他得到了一朵小红花,非常高兴,逢人便说:“我也能得上小红花了!”从此,他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爱心倾注,消除逆反心理。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爱能给人以温暖、信心、力量。每位学生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使学生自尊的情感得到满足,由此激发出学习热情。正因为灵魂只有用爱的真情来塑造,所以对“学困生”,教师更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以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满腔热情地为其服务,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即使是批评的语言,也会令学生感到温暖,乐于接受。“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消除逆反心理,还会把对老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学习。如:我班曾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从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他打架、骂人、不写作业,经常“光顾”游戏机厅。爷爷、奶奶管教他,他不听,还说:“等我长大了再收拾你们。”我想给他个别辅导,而他不是偷偷溜走,就是躲在男厕所不出来。于是,我多次找机会接近他,经常与他谈心,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心理活动,还从生活上关心他。为了不让他感到孤独,我鼓励同学们与他一起学习、玩耍、共同关心,帮助他。使他深深体会到:老师是和蔼的,是善解人意的。终于,他的心扉敞开了,开始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了。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均考到了“优”等。

(三)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好胜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表现自己和渴望成功的欲望,具有希望被人尊重和认可的心理需求。喜欢“自我表现”的学生,一般都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往往不惜力气,愿意为他人服务。应抓住这类学生的特点,正确引导为他们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如:我班一名学生,组织纪律性差,常常管不住自己,但他特别爱劳动,我就让他担任“环卫监督员”兼小队长,告诉他:“你现在是小队长和环卫监督员了,凡事要为同学做个榜样,首先必须管住自己。”为此,他每天很早到校,扫地、拖地,认真检查班级卫生,学习、纪律也进步了。我在班会上充分肯定他的工作,提高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变消极的“逞强”为积极的行为展示。

上一篇:阶段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骨科自我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