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1 11:42:11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Abstract: China's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aid policies provides a fair opportunity for poor students' pursuing of their education. As one of the aid policies, the national tuition assistance system aims to promote China's education cause's fair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Since the commencement of national tuition assistance policy,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easing the economic pressure of poor students and maintaining the normal order of school.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national tuition amount, some problems appear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other conflicts encountered in the national tuition assistance operation proces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suggestion for imporving China's national tuition assistance system.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制度;贫困生;矛盾

Key words: national tuition assistance system; poor students; conflicts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08-01

1高校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基本情况

1.1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金制度现状国家助学金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发展,资助学生的金额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随着高校教育的扩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家对高校资助政策的改革,国家助学金在整个资助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有所降低,已不再具有人民助学金阶段的全垄断特点。但随着国家资助保障水平的提高,国家助学金的资助金额与以往相比则有所提升。

1.2 国家助学金制度与其他助学制度的区别虽然奖学金和助学金都是一种无偿的资助,但奖学金是向优秀学生颁发的奖金,用以表彰和鼓励先进,为优秀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经济保障。

助学贷款是为学生克服经济困难,由金融机构、学校等组织向学生提供的借贷基金,助学贷款政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一项基本资助政策。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

2当前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中存在的矛盾

2.1 现实和预期的矛盾问题一,发放延时。国家在发放国家助学金时,都希望各个地方政府和高校能配合国家按时发放,但总会出现国家助学金延时发放的现象。问题二,发放对象不准确。国家助学金在发放后,虽然让许多学生都从中获得了资助,但发放对象的不准确也成为了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许多不贫困的学生利用不恰当的手段也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这对于国家助学金的施行造成了不良的反响。问题三,使用流向不当。由于钱发到学生手上后如何使用由学生个人支配,所以国家助学金的使用流向问题也出现了与预期不相一致的情形。

2.2 判定国家助学金申报材料真与假的矛盾一是材料本身真与假的矛盾。在我国的国家助学金中,申报材料中存在不少的赝品。为了判断大学生家庭是否真正困难,教育部指导建立了认定程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贫困证明。然而,开假证明对家里有能耐的同学来说,根本不成问题。二是申报材料与现实反映的情况真假难辨。现行的执行办法要求贫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向学校递交申请,并同时递交相关的贫困证明材料。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生做递交的申报材料中,有一部分存在伪造的现象。由于大学生生源地较为分散,高校难以对每一个申请贫困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认证。

2.3 贫困认定单位如何掌握贫困标准的矛盾首先,贫困认定单位对于国家助学金的具体条款知之甚少。在目前,一般学生所填写的贫困生认定表中,有资格认定的单位一般都是学生居住地所在的居委或者街道办事处。其次,大部分的贫困认定人员认为具体的贫困标准很难把握和量化。通过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基层人员对于国家助学金了解甚少,这也许就是助学金评定发放制度存在一定问题的原因所在。再次,问题还存在于鉴定过程中居委会工作人员所遵循的原则。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知道要公平地查看每一位候选人的情况,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

2.4 高校学生面对国家助学金时的矛盾由于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的不断增大和资助学生的不断增多,高校学生在面对国家助学金时会产生不同的矛盾。有些贫困的学生因为自尊心的原因,不愿意表现自己贫困生的身份,而不去申请国家助学金;而有些家庭情况良好的学生却在面对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抵制不住诱惑,成为了“伪贫困生”。问题一:失去了原先的救济性质,让巨额金钱带给学生巨大的诱惑。同样都是高校学生,都是无收入的消费者,有人因贫困生的特殊身份得到了形式各样的补助,并且其总量远远超过同学们通过努力与良好素质得来的奖学金。问题二:制度初期不规范令人有空可钻。有的学生曾感叹到是不是填表的时候家庭收入填得少,或者是跟老师好一点的,就会有助学金。问题三:未能体现国家原本的教育功能,对学生道德水平造成了冲击。随着助学金错给次数的增加,无疑在学生当中形成了不良风气,使许多家庭不贫困且没有资格申请贫困资助的大学生,在面对每个学期上千元助学金的诱惑时变得摇摆不定,一些抗拒不了诱惑的学生就会出现伪造贫困证明,以获得国家助学金的行为。

3完善高校助学金制度的建议

在发现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问题所在后,可以分别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改无偿机制为有偿机制、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各个流程的监管、建立国家政策统筹与个人回报相协调的资助方式、发挥社会作用,减轻国家办学负担和建立具有情感关怀的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这几项措施可以提升国家助学金制度在贫困生认定上的准确性,并将国家助学金以资助为本的性质得以体现,降低了它的资助金额,与其它的助学政策相配合,使得国家助学政策在整体的功能上更加合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国家助学金制度的育人和助人功能。只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制度,提高人们对国家助学金的认识度,国家助学金制度会在整个国家资助体系中继续发挥作用,为贫困的大学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柯文进.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分析[J].江苏高教,2001(6).

[2]倪彬,倪玲.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5.

[3]赵洁.浅谈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航海,2008.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13-04

五年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资助资金逐年增加,受惠学生人群不断扩大,投入资助资金从2007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亿元,资助学生从2007年的37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43万人次。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办学灵活、学生流动频繁的特点,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线长面广、发放环节复杂的问题。如何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助资金有效及时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成为学生资助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广西努力探索和完善中职学生资助资金监管模式,逐步形成了“统一管理、银行统发、直接到人、准时足额”的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管理模式,并首先在南宁市试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广西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背景分析

(一)国家助学金发放模式常态

国家助学金常规发放模式基本流程为:中央资金预算各地学生资助资金需经过各级财政、教育、人社部门层层分解配套同级中等职业学校为受助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经由银行将资助金到学生的银行储蓄卡中。

(二)国家助学金常态发放模式的困难及问题

1.中等职业教育“复杂”,资助资金监管难度大。“复杂”主要体现为办学的灵活性和管理的多元并存。首先,中职学校普遍采取免试注册入学,从而造成学生频繁更换就读学校行为的普遍发生,使学校受助学生名单和人数呈大幅度变动状态,加大了资助金准确发放的难度。其次,中职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较多,除教育部门外,部分学校还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管辖,这些学校既提供中职学历教育服务,又提供技工培训服务,容易造成同一学生分别通过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双渠道申报助学金。

2.财政资金流转“不畅”,造成助学金发放效度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采取中央和地方分担机制,每次预算都要经过各级财政、教育、人社部门进行分解配套后,才能下达到同级中等职业学校。资金周转环节多,拨付时间长,学校往往因不能及时收到财政资金而造成助学金发放延误。

3.学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构成资金安全隐患。首先,由于少数中职学校存在对学生资助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不透、发放流程规范程度不高等问题,容易导致直接发放现金,或代管学生助学金银行卡直接抵扣学费,甚至代领助学金的现象发生。其次,少数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没有专职财务人员或经常更换财务人员,难以按规定设置账簿、会计核算不完整或账务处理不正确,导致助学金结余资金无法执行专项结转核算而在下个会计年度不按规定用途使用,对资金安全构成隐患。

(三)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具体内容

在充分借鉴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托银行系统发达的储蓄网络,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财政资金预算下达市县级财政、教育部门后,资金不再拨付到学校,而是由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根据学校上报的受助学生名单,通过指定银行集中统一发放,直接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至学生资助银行卡内。整个模式可以概括为“资金集中、管理集中、申报集中、发放集中”。

(四)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预期目标

通过助学金发放主体由学校上移到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时引入绩效管理的考核制度,通过精简程序环节、整合有利资源、降低潜在风险,力求在制度上杜绝舞弊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助学资金被截留和挪作他用,可实现资金管理高效率、高安全、高效益的目标。

二、南宁市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案例分析

(一)集中申报,归口管理

集中申报,即学生集中时间申请国家助学金,集中由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申报助学金用款计划,财政部门集中将助学金预算指标下达并拨付到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从而最后完成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1.率先成立机构,健全工作网络。2007年9月,南宁市在全区率先成立市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即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为直属南宁市教育局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备财务单独核算的法人资格。随后,明确要求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成立学生资助部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健全的机构编制和工作网络为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归口统一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奠定了基础。

2.集中申报,统一办理银行储蓄卡。南宁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各行业办学校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报、发放等环节都需通过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统一审核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实现助学金统发工作归口管理。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为受助学生统一办理建设银行储蓄卡,统一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建设银行给予免收年费、工本费等优惠政策。将每月银行助学金发生的手续费列入市本级财政部门预算,在项目支出中单独列支。2010年秋季学期,南宁市根据相关规定,推行国家统一制定的“中职学生资助卡”制度。

3.启动协调机制,明确职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管理涉及多部门及机构的协调而系统的运作,是一项跨系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为了有效监管并利用该项资金,南宁市启动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具体分工如下:

市教育局:为实施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助学金的统筹、分配和审批,安排专项督导检查,落实助学金绩效考评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筹措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本级财政配套补助经费,审批、核拨和使用监督助学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审批,汇总后向教育部门报送相关报表,以及资助政策的宣传。

市卫生局:负责卫生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审批,汇总后向教育部门报送相关报表,以及资助政策的宣传。

市监察局、审计局:负责全程监督国家助学金依法依规拨付和使用的情况,依法开展专项资金监察和审计工作。

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负责实施公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卫生学校国家助学金的集中发放工作,审核学校申报数据,向银行传达助学金发放指令,做好助学金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助学金绩效考评的材料报送工作及资助政策宣传。

中职学校:负责受理学生申报材料和初审,办理和发放银行卡,助学金集中统发基础数据维护,助学金档案管理,向学生和家长宣传资助政策。

银行:负责助学金、发放数据汇总、违规支取预警,向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成功和失败清单,助学金银行卡使用宣传。

(二)集中发放,信息化管理

根据国家助学金实行归口管理原则,南宁市将市属职业学校助学金的发放管理权限集中在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授权银行集中发放。为提高工作效能,南宁市借助现代化办公手段,开发“南宁市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信息管理系统”,与国家和银行的管理系统成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

1.实行专门账户管理。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根据上级和本级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以中职学校助学金发放(月份)汇总表列示的人数和金额为依据,统一提出用款计划申请,市财政局审批后,将助学金用款额度拨入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零余额银行账户,再划入银行专设账户,实行专账管理。

2.实现集中发放的基本路径。一是明确集中发放时间,各中职学校于每月28日前将次月的《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明细表》报送到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由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汇总后于次月5日前送达银行,银行于每月8日前将当月助学金划入学生银行储蓄卡内。二是对受助学生实行动态管理,针对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学生补录和流失的问题,南宁市实行月报制度,要求学校于每月28日前将本校受助学生人数的增减变动情况以明细报表的方式报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以此为下个月发放助学金的主要依据。三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向银行发出划款指令,在确认银行已经将助学金划入学生银行卡后,马上通知学校,由学校即刻将划款信息反馈给学生。

3.实行信息化管理。南宁市设计开发了“南宁市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与银行助学金统发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对接,三者的数据可以通过报表之间的平衡、钩稽关系进行自动校验,起到对学校申报材料的自动审核和纠错作用。同时,还实现了银行发放信息的自动汇总,做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了数据统计汇总所需时间,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三)强化监管,标准化管理

通过例行检查、专项检查和处理举报(投诉)检查,以及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使助学金管理工作日趋规范。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管理,使助学金管理工作效能日益提高。

1.明确工作计划和流程。制定年度助学金工作计划,明确月份、半年和全年工作任务,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制定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流程,设计工作进度表,标明各工作环节完工时间节点。

2.制定统一的工作报表和操作标准。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助学金申请表、受助学生汇总表、助学金统况表及助学金统况汇总表等工作报表,规定各个报表的填报标准,确保报表报送数据真实、有效。

3.助学工作力求公开透明。南宁市向所有受助学生发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温馨提示”,提醒学生不能将助学金银行卡交给学校或他人代管,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助学金银行卡。中职学校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做到“三公开,一公示”,即:公开管理办法、公开申请流程、公开投诉渠道和公示受助名单,以公示无异议名单作为本学期学校初审基数。

4.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实施助学金绩效考评制度,重在设置科学合理、易于量化评议的考核指标。南宁市通过细化操作标准,对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科学评定,按照工作量的大小和工作的难易程度赋予分值,实现量化考核。

5.做好台账整理和归档工作。台账是助学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材料,也是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印发了统一的助学金项目管理参考目录,将助学金项目材料按文件依据、发放流程、财务材料及宣传材料等分类归档,指导学校建立助学金工作台账,并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保管。

6.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助学金检查工作的目的在于防止套取财政资金,其重点在于核实受助学生的身份和在校情况,及学生助学金银行卡的管理情况,防范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截留学生的银行卡和密码。因此,助学金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查看档案和实地查访,清点在校学生人数和了解流失学生动向。

(四)集中培训,提高专职人员素质

学生资助机构是新成立的单位或部门,学生资助工作面对的是崭新的业务,从事学生资助机构业务的是一支新上岗的工作队伍。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关系到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推行。南宁市非常重视学生资助培训工作,将其列为各级学生资助部门必须完成的常规工作,借以提高专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整支队伍的工作能力。

1.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每年均将业务培训经费列入项目支出,编进部门预算,并得到通过,此外,还从中央奖补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培训经费,人均培训经费超过1000元。

2.编写培训教材。在充分理解国家、自治区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制定的政策,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组织力量编写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包括文件汇编、政策解读、讲座教案和宣传资料,等等。

3.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批量大,年均开展培训活动20余次,培训人员600多人次。培训形式多样化,有专项资助政策培训、工作布置培训、外出考察学习以及参加全国学生资助业务高端培训等。

4.成立讲师团。讲师团成员由市县学生资助机构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他们熟悉政策、业务娴熟、责任心强,承担本市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题培训授课任务。此外,讲师团的个别成员还受邀到国家和自治区级的培训班授课,介绍助学金集中发放管理经验和政策解读。

三、南宁市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比较优势

南宁市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简化并优化了各环节和整体过程,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被学校截留、挪用和套取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更有利于学生资助机构对助学金的统一管理及助学金发放情况的信息收集,发挥了助学金的资金效益,保证了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实践证明,自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银行统发模式以来,南宁市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优势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归口管理,预防重复申报

如图1所示,虽然2007年助学金政策已经实行,但中职学校仍由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进行学籍管理,且部分学校同时提供中职学历教育服务和技工培训服务,这种管理现状,无疑使得助学金发放模式复杂化,不利于资金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如图2所示,由于“归口管理”模式的积极运作,双重学籍学生分别通过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进行助学金申报的学生数量少,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能够杜绝多渠道申报助学金,或者是校方多申领助学金,而实际并未发放给学生的现象发生。此外,由于进行专账管理,因学生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所结余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在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机构,保证结余资金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用于补充下一年度的助学金预算指标,节约了财政资金,确保了中央财政资金的安全。

(二)缩减环节,提高了助学金的使用效率

如表1所示,助学金统发模式,其财政资金拨付过程减少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等环节,大大提高了资金发放的时效性。助学金银行统发的优点还在于助学金结余资金以及未用完的预算指标由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统筹安排,在上级资金不能按时下达时,依然能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及时发放。银行在银行卡办理、发放等环节对相关环节和材料进行审核,提高了发放环节和材料的准确性。此外,由于集中办理银行卡呈现的规模效应,学生办理银行卡免除了办卡工本费、年费和手续费,使学生受益。

(三)资金到位率高,“问题”投诉率低

根据与银行签订的协议,在实行统发过程中,如出现助学金发放不成功的现象,银行会及时将具体名单反馈至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每月助学金的发放信息通过“银行—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学校—学生—学校—市学生资助管理办—银行”的反馈路径进行核实及归因,并及时补发。2007年~2011年,南宁市通过统发方式为28.44万人次发放助学金,发放金额2.07亿元,资金到位率(即发放到学生手中的成功率)为100%,因技术问题导致助学金发放不到位或不及时的投诉率为0(见图3)。

(四)程序统一,节约管理成本

南宁市自行开发的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了全国中职系统助学金受助信息和银行统发系统发放信息的自动校验,解决了资助工作人员人工核对数据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同时实现了银行发放情况的自动汇总,节省了数据统计时间,提高了发放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见图4)。统一的发放流程、表格和档案则为发放工作的监督检查带来便利,也有利于数据的提取,节约了工作的管理成本。

(五)凸显专员优势,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使中职学校享受到的财政资金比重不断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银行集中发放模式的要求则对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和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集中发放模式对资助资金的管理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促使学校聘用专职工作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而促进了学校资助、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专职财务人员的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见图5),确保了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

注:2008~2009年聘用人员学校数出现大幅下降是因为有部分民办中职学校停办,全市中职学校数减少。

四、小结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和贫困学生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体现了国家对中职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承载了国家对教育、人及社会和谐发展的深度洞察和敏锐关切,是一项关切贫困学生发展与就业的重大战略和方针。

实践证明,南宁市“集中发放模式”是防范并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工作中各种突出问题的有效尝试。它更利于学生资助机构对助学金的统一管理,更利于对助学金发放情况的信息收集,更利于发挥助学金的资金效益,进而更大限度地保证了助学金的真正意义的实现,即帮助或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难上学,就业难、难就业”的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市和75个县(市)中,已有11个地市和74个县(市)采用了中职国家助学金由同级财政或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进行集中发放的模式,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效果显著。这也为全国各地开展助学金发放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和价值参考。(作者系广西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课题: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监管机制完善研究

编号:2012AA012

文号:桂教科学【2012】15号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国家助学金 考核发放 高职院校

自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为了把这一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关怀的政策用好,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受助资格认定”和“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宏观层面,对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过程,缺乏深入研究和机制性操作规程。笔者经多年实践感受到,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管理值得关注,且相关工作对立德树人之教育主旨大有裨益。

一、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现状

1.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政策。

对于人均总额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2号)第十五条规定“高校应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各省市在配套的实施细则中也有相关表述,例如《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十五条规定“高校收到国家助学金经费后,应及时补发本学年以前月份的国家助学金,以后月份的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

2.国家助学金发放的通行做法。

经了解,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能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执行,在确定了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后,即行逐月按时发放。譬如江苏地区,国家助学金经费被分成3批次,分别于新学年初、秋季学期中和春季学期初拨付到学校,杜绝高校图方便省事,一次性发放了结的情况。按月发放的举措,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助学金属于补助生活费用开支的性质,又避免了助学金被一次性大额开支的不当消费情况。

二、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发放前的资格认定,轻认定后的跟踪管理。

为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各校普遍较重视国家助学金受助资格的认定工作,一般均制定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实施办法,需要学生递交经由地方民政系统签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生认定申请表等材料。其认定过程,大多按照“学生个人申请评审小组评议院系审核公示学校最终认定”的模式实施。而且部分院校已经在如何界定贫困标准、甄别申报材料可信度、改进认定方法和完善认定程序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少方法和对策。对于国家助学金的资格认定,目前一些高校已有较成熟的做法。

然而,在受助名单经确认并上传到资助管理系统后,绝大多数高校的国家助学金工作即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财务部门依据受助名单按月进行发放,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有后续跟进的助学金受助对象跟踪认定及管理考核等工作。由于欠缺后续跟踪管理,使用助学金进行不当消费,甚至沉溺网游、生活攀比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不良影响,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2.重经济资助制度建设,轻育人管理引导机制。

国家助学金制度是以直接的经济资助为手段的助学机制,旨在为贫困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实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府承诺。为此,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绩效评价”,还是高职院校本身,都把经济资助建设作为资助工作的重点,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企业助学金、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伙食补助、公益助学基金、勤工俭学等,无不是着眼于经济资助,其相关制度建设已较完备。

但是,资助行为本身,其实具备着超越经济层面的育人功能。而现状是,众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能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即使有部分院校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尚未形成基于资助体系的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导致资助工作易偏离“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这一主题。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没有育人管理引导机制的国家助学金,只能满足贫困生一时的经济之需,无法解决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信念、学习、交往、心理等方面问题。另外,育人机制的缺失,很容易使部分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发生“比拼贫困程度”的不当行为,违背国家资助体系建立的初衷。

3.重物质帮扶单纯给予,轻人文关怀尊严维护。

根据国家助学金评定的相关规定,在评定过程中有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和校内公示等必要环节。这些环节在促进国家助学金公正透明操作的同时,往往因为会触及贫困生的家庭及个人隐私性内容,这对于内心敏感的贫困生来说,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部分贫困生甚至会因此心生顾忌,拒绝申请助学金。

另外,由于助学金是一种单纯性的资助给予,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不劳而获”之嫌,从而产生“有失尊严”的心理。所以,这部分原本应该有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往往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或者通过勤工助学获取劳动报酬。究其原因,是目前的国家助学金制度,忽视心理视角下的对受助对象的人文关怀和尊严维护。

三、对发放过程加以改进的几点思考

1.摆脱制度束缚,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

现行的国家助学金制度,要求受助对象一旦确定后,即通过“资助业务管理系统”上报受助学生名单,且系统不支持对名单进行变更调整操作。这是各校在资格认定工作完成后,在后续发放过程中就疏于管理的一个重要诱因。笔者认为,这一制度性制约因素亟待改革。应该允许校方根据后续的实际情况,对受助对象进行调整,实现动态管理。

当然,受助对象变更工作同样需要严格的规程。首先,校方应明确哪些情况要列为“受助警示”,哪些情况将导致“受助终止”,哪些情况甚至要被“追回受助金”;其次,对原受助学生进行变更处理前,应与学生本人核实相关情况,告知变更缘由,并予公示;最后,对于拟接续的受助对象,仍要参照期初申请程序,完整地履行认定申报流程。

2.进行后期督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不足。

由于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往往时间紧迫,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新生来说,入学伊始,老师对学生甚至同学之间尚未十分了解,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通常是2周)内,完成认定工作,因判断不清而影响评定公平性的情况就难免会发生。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通过后期督查,给资格认定阶段的工作提供“查漏补缺”的机会――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不仅停止发放并追回全部助学金,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给予纪律处分。通常来说,虚假及不当申报行为,只能蒙混一时,很难禁得起后期较长时间段的跟踪督查。同时,这可以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公正合理,并对不当申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3.建立约束机制,助学金逐月考核后发放。

为发挥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培养贫困学生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化勤俭节约的意识,应该对受助学生建立一个考核约束机制。该考核约束机制与每个月的助学金发放直接挂钩,即本月经考核合格,才能获得该月的国家助学金。

当然,所谓的考核,其标准不宜过高,能“守住底线”即可。笔者建议该考核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为节俭意识。受助学生应该量入为出,崇尚节约,如发现有吸烟酗酒、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经警示无效的,可以停止发放助学金。其二,为遵章守纪。受助学生应该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若违反校级校规,经警示后无效的,可以停发助学金;若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还应追回已发放的助学金。其三,为认真学习。要激励受助学生锐意进取,刻苦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努力提高职业知识和技能。原则上一学期所获学分不足应修学分2/3的,应停止发放助学金,并取消申请下一学年助学金的资格。

4.配设义工岗位,引导学生积极回报社会。

为了改变受助学生单纯作为“接受者”的角色定位,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同时落实感恩教育,要鼓励受助对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通过义工等形式,以“给予者”的身份回报社会关爱,实现内心需求的平衡。

这种鼓励“给予”,需要校方有意识地提供相关平台。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受助学生开展一些送温暖、送服务等性质的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面向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设置一些义工岗位,譬如卫生保洁、报刊取送、绿化修剪、资料打印、图书整理、秩序维护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甚至可以给出一个“义工时长”的下限,作为发放考核的一项指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义工时长”不宜与受助金额挂钩,且要求不宜过高,以免国家助学金被变相操作成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

5.政策告知家长,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

家长作为子女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有理由知晓子女获得经济资助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将资助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资助政策、考核发放的相关规定等,告知家长。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通过寄发《国家助学金受助情况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家长:“为引导受助同学自强自立,并督促其遵章守纪、勤奋学习、回报社会的关爱,学校将从生活节俭情况、遵章守纪情况、勤奋学习情况和回报社会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发放过程考核。”并详细说明具体要求。

比告知更重要的是,《告家长书》明确提出了“请贵家长知晓此事,并教育和督促您的孩子使用好国家助学金,把助学金用于必要的学习和生活开支,真正体现助学金的助学意义”。通过将家长因素引入监督机制,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的目的。

四、结语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忽视认定后的跟踪管理、欠缺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忽视人文关怀尊严维护的问题,再加上部分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尚有欠缺,确需加强督促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提出要摆脱制度上的束缚,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要开展后期督查,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可能存在的不足;要建立约束机制,使逐月发放的国家助学金实现逐月考核后发放;要配设义工岗位,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回报社会;并建议将家长因素引入发放过程的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关注,充分发掘国家资助政策中隐含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彦周,高艳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41-43.

[2]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12):151-155.

[3]胡丹蕾,刘波.浅析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贫困生的教育管理[J].科技创业,2011(4):90-92.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扬州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20-03

2014年2月28日,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文件中指出: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仍然有“培养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奖助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由此,从2014级研究生开始,研究生奖助政策与机制较以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扬州大学在研究生奖助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初步建立起全员覆盖、分类分型、多方参与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一、全员覆盖,规范明确参评对象

1.研究生教育基本数据。扬州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第一批博士、硕士授权点高校之一。自1992年合并办学以来,历经20余年的发展,学科门类齐全,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扩大和提高。根据扬州大学研究生院的数据显示,目前扬州大学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博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分布于26个学院,有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海外留学生等各类在籍博硕士研究生9000余人。

2.研究生奖助概况。为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文件精神,扬州大学对研究生奖助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学校特别制定《扬州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试行)》,对研究生奖助的经费来源、奖学金类别、助学金类别、评审标准、奖助对象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学校对研究生奖助经费予以保障,明确规定研究生奖助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科研经费、助学贷款、社会捐助、学校自筹资金等几方面予以保证;明确规定研究生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学校学院自设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助研、助管、助教)岗位津贴,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学院自设助学金。自2014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施行以来,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日臻完善,研究生奖助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面向在籍的全部博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达100%;修订国家奖学金评审细则,在全校范围内统筹使用博士生和部分硕士生国家奖学金指标,逐步形成了科研成果为导向、校院职能部门和导师多方参与的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为引领、研究生导师为主体的助研资助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学院设立院长奖学金,对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进一步予以奖励,加大对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表彰力度。如表1所列,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扬州大学对研究生奖助学金的投入总额达九千八百多万元。

总体看来,扬州大学研究生奖助标准处于江苏省领先水平,较大地改善了研究生生活待遇,有效地激发了研究生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分类分型,科学制定奖助细则

2014级是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施行的第一个年级,针对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的实际情况,扬州大学对未进行改革的2014级之前年级和进行改革的2014级及以后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校院自设研究生奖学金;奖学金和助学金等不同类型的奖助情况分类制定奖助标准、科学制定评审细则。

1.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在全校范围内依据《扬州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扬州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工作量化评分细则(暂行)》评定,标准为博士研究生30000元每人,硕士研究生20000元每人。在具体评审过程中,博士研究生不将名额划拨至学院,从综合表现、学习情况、科研成果三方面划定12个大项129个小项逐项规定分值,由各学院博士研究生填报个人成果等具体信息自行申报,最终在全校范围内依据得分高低来评定获奖者。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同时授予博士学术新人奖的荣誉称号,同时鼓励博士研究生使用不同成果多次申报国家奖学金,在学段内第二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生,另奖励20000元。硕士研究生则依据在籍人数测算各学院划拨名额,各学院保留划拨名额的一般作为获奖基数,学校将各学院划拨名额的一半统一至学校层面依据得分高低进行竞争,视硕士研究生的得分高低,成果丰硕得分高的硕士研究生最后的获奖数最高可达获奖基数的三倍,最低的学院只能保有获奖基数。国家奖学金的评定细则体现了博硕士不同的导向,博士阶段鼓励以科研成果来进行竞争、社会工作和学习情况的分值较硕士为低;硕士研究生在鼓励参与社会工作和认真学习的同时,也鼓励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多发表成果。同样等级的科研成果,硕士可获分值较博士为高。如此,在坚持科研导向的同时,也兼顾到博硕士学术水平的差异和获得成果的难易。

2.学业奖学金。主要评定依据为《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工作指导性量化评分细则(试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一、二、三等奖,金额从4000元至18000元不等,所有的无工资收入的非定向研究生均可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因评定时间是在每年的9月,研究生一年级无前一年的评定材料,故一年级博士不分等次,每人15600元;硕士为鼓励优秀生源前来攻读,学校对本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和来自985、211高校的生源给予12000元的学业奖学金,其他生源给予8000元的奖学金。对于二、三年级的研究生,从其上一年度的综合表现、学习情况、科研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打分,依据得分来划定研究生可获学业奖学金的等级。从2014级起,每位研究生入学均收取学费,博士每年10000元,学术型硕士每年8000元,专业学位硕士每年10000元。学业奖学金等级和金额的设定,在激励研究生认真学习、踏实研究方面有着显著的激励作用。

3.助学金和其他。主要设置依据为《扬州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试行)》、《扬州大学朱敬文奖学金、助学金条例(修订稿)》。目前扬州大学提供的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朱敬文助学金、导师助研津贴、“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无工资收入的非定向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朱敬文助学金依据《扬州大学朱敬文奖学金、助学金条例(修订稿)》分配名额至各学院进行评定,标准为2000元每人;2014级起研究生享受的助学金包括导师助研津贴、研究生“三助”津贴,用于资助无工资收入的非定向研究生,其中导师助研津贴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少于6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少于2000元;研究生“三助”津贴每年4000元,用于资助参加助研、助管、助教工作的研究生。

学校还设立了博士研究生申请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资助专项资金,每季度都资助博士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设立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对优秀博士给予生活补贴。此外,各学院还依据实际情况,设立各种学院特色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为例,学院自设了院长奖学金,由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中心专项经费提供,用于奖励在学术论文、知识产权、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成果的博硕士研究生,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五个等级,奖励金额从2000元至50000元不等。

三、多方参与,公正进行评定审核

扬州大学目前实施的分类分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从奖学金和助学金两个大类,兼顾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这两种不同类型,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设立了多种多样的奖助学金,牵涉到全体在籍研究生,如何公正地进行评定和审核,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和改革的重点。

在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审核过程中,从班级、学院、学校,都有相应的工作机构进行本单位范围的评审和决策;每一环节的阶段性结果都会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才向下一环节递交或公布结果。

如图1所示,在奖学金的评审过程中涉及的个人包括申报人、班主任、导师、院研究生秘书,工作机构包括班委会、院评审委员会、校研究生工作部、校评审委员,相应个人和机构都充分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作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进行奖学金评定审核工作。以国家奖学金的评定为例,申报人如实填写自己在综合表现、学习情况、科研成果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附相关证明支撑材料交所在班委会;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汇总整理本班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和证明材料,由班主任对其综合表现进行审核把关并签字证明,导师对其科研成果进行审核把关并签字证明;学院研究生秘书除对申报人学习情况进行审核外,还需整合各班上报材料从12个大项129个小项逐项进行材料审核,核定申报人各项得分;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和学院领导组成的学院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和价值、等级进行最终的评审和鉴定,依据学校下拨的名额择优上报;校研究生工作部整合全校26个学院上报的国家奖学金申报人的情况,对各项分值结果逐项进行核实整理,形成全校的评审汇总表,交由校学术委员会成员、职能部门领导、校领导组成的学校评审委员进行最终的评审,决定国家奖学金的获得人选。

四、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的成效

在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实施之后,在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受惠面、奖励力度、思想教育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成效。其一,改革之后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惠及全体研究生,使得每一位非在职攻读学位的研究生都可以享受到学业奖学金和助研津贴,博士研究生平均15600元和硕士研究生平均9000元的学业奖学金标准相对于博士研究生10000元和硕士研究生8000元的学费而言,在解决学费负担的同时,还可以解决部分生活费用,对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其二,改革之后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强化了科研成果导向,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可以兼得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此外大部分学校或学院对研究生科研成果都有奖励政策,再加上助研津贴和其他补贴,高额度的科研成果回报有利于激发研究生潜心科研,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也会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其三,改革之后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明确设置了助研、助管、助教的岗位津贴,有助于鼓励研究生自己的劳动获取所得,可以培养研究生的自主意识和自食其力的能力,同时在具体的助研、助管、助教的岗位工作中,有助于他们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五、思考

美国“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在其代表作《动机与人格》中详细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两类:其中“匮乏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这类需要的满足依赖于他人和外部环境;“成长性需要”是指自我实现需要,这类需要的满足主要通过个体的内在因素获得[1]。

在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实践中,首先要重视研究生需求,建立全员覆盖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奖助学金评审目标,科学制定和完善评审细则;同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确保公平进行评定审核,这样才能使研究生奖助体系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不仅是对研究生的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学习科研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奖励;单纯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都无法达到最完美的强化效果[2],研究生奖助学金是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正强化。

无论哪种激励理论,都是关注人个体内在精神或外显行为在外部诱因作用之下所起的变化,是对激励作用过程和效果进行的研究。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以研究生奖助体系作为诱因,不断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激发研究生求学热情,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明先.需要层次理论与ERG理论的比较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6):119-121.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一、使用现状

严格按照《“两免一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助学金管理办法》、《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管理办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暂行管理办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方案》等的要求,规范工作程序,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1、扎实做好贫困生评审、认定工作。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各校按照个人申请学校、村委会(社区)考察学校评审小组审核公示县教育局、财政局复核确定资助对象汇总上报的程序阳光操作,确保贫困生不漏报、不多报,让每一位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资助,对拟享受资助的学生,各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进行7日以上的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于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严格审查申报材料,坚决杜绝弄虚作假。

2、加强组织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一是积极主动与上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联系,根据、市下达的指标数,综合各乡镇、学校调查摸底出的贫困生数及各乡镇、学校经济困难程度,合理分配受助学生名额,将贫困生数分解到各乡镇或学校。根据中小学的实际,合理编制资金计划,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障资助资金按时发到受助学生手里。二是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联系,跟踪资金到位情况,确保贷款第一时间到达学生手中。

3、注重督促检查,不定期深入到学校及学生家中,督查资助资金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通过下发文件、平时交流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领导和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资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责任感。

二、资金落实情况

1.落实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14年春季和秋季共为2979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生活费补助资金253.4375万元。执行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秋季学期待上级资金到位后评审发放。

2.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2014年春季和秋季共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22人,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助学金121.65万元。

3.落实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政策。2014年资助考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5人,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资助金49.5万元。

4.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2014年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春季学期168人,通过中职卡发放助学金2.52万元。为4747名中职学生免学费,免除金额40.307万元。秋季学期助学金和免学费已报县财政局申请发放。

5.落实学前教育幼儿资助。2014年春季学期,上级下达了前教育幼儿资助名额256人,已发放资金10.24万元。2014年秋季资助名额244人,资助对象已确定,将于近期发放资助金19.52万元。

6.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2014年为1531名高校贫困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将发放贷款1077.045万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上级下达资助指标不及时,影响工作进度。建议上级部门及时下达资助指标。

2、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只有寄宿生生活补助,很多家长不太理解,为什么走读特困生无法得到资助,有失公平。建议出台非寄宿生贫困学生资助政策。

3、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催款难度较大,一些家庭举家搬迁外地,一时无法联系;葛个别学生、家长认为国家资助的款不还也没事,所以一拖再拖。建议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并研究出台约束制度。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资助政策 效用 分析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34-02

大学生资助政策是教育政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大学生资助政策对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高校的教育资助项目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政策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资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弊端?这些都是教育政策在具体实施中无法回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能否有效地将“资助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这一政策目标转化为“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顺利完成了高等教育”这一政策结果。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探讨,才能更加完善大学生资助政策。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

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从建国至今,其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免费加人民助学金制的教育给付阶段、以奖学金为主的利益激励阶段、以政府为主的多元混合资助――制度保障阶段。大学生资助政策总的发展趋势是从无偿资助到有偿资助,从以助学金、奖学金为主到以学生贷款为主。

(一)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这一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是免费加人民助学金制的教育给付政策,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行免费制度,并为学生发放人民助学金。在1950年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中探讨和部署中国高等教育工作,免费制度下的大学生资助工作开始形成,1952年正式确立了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大学生资助政策,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飞跃。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在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以奖学金为主的利益激励阶段。

主要特征表现在高等教育成本开始向一部分学生家庭以及委托培养单位转化。1985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吹响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号角。在随后公布的《关于改革现行普通高等院校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报告》中,大大减少人民助学金份额,增加了人民奖学金。从1986年开始我国大学生资助改革继续深化,人民助学金制逐渐被奖学金制度所替代。

(三)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大学生资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高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教育成本。人民助学金制度渐渐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首先,教育成本出现严重短缺的危机,生源的扩招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其次,容易使广大学生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鼓励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国家出台实施成本分担的有效政策,高等教育成本由国家转向依靠家长和学生承担。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国情所致,各地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均,对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学。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与此相适应逐步健全了以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以及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相关的资助体系。除此之外,还有各高校利用自有资金、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捐赠资金等机构,相继设立了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二、大学生资助政策效用最大化的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访谈并进行分析,大学生资助政策在其实施过程中的轮廓已基本呈现。毋庸置疑,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在推行实施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在保证高校贫困生们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过程中助了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教育公平精神。但是资助政策实施中也难免出现瑕疵及漏洞,我们应该看清这些问题在资助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解决问题,防微杜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最大效用。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大学生资助政策中的职能作用

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是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首先,政府应大力宣传公平正义观念,秉承服务型政府理念,促进资助主体的规范运行,按照公平正义观念来制定、推行资助政策,让国家资助制度保障社会公平,保障教育公平。其次,政府应逐步构建学生资助法律,规范工作程序。资助程序是提高资助效用的有力保障,资助程序只有在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资助目标的实现,确保资助观念的落实;充分发挥政府的整合作用,在社会范围内构建信用征集系统,政府部门根据该系统显示的信用等级提供相应的资助额度,这样能减少资助运营成本,保证资助对象的准确性,促进资助公平公正。

(二)资助信息网络化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适应时展的要求。首先,高校要及时公布各类大学生资助政策相关内容,并了解每一位有资助需求的学生的家庭情况,鼓励和指导学生自我选择和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划,以便让有需求的大学生享受到资助政策,保证政策的实施。在了解相关资助政策之后,申请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网络完善个人信息资料并及时更新,如:家庭当前状况、社会关系、在校学习情况、所获奖惩、资助方式等等。通过相关信息库资料的建立,有利于各级政府组织或机构合理配置资助资源,满足资助工作的各种需要,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资助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网络信息平台还能起到保护学生隐私的作用,避免了目前贫困生在申请资助时必须无保留公开个人信息的尴尬。

(三)严格把控贫困生认定程序,进一步完善审核制度

由于大学的扩招,贫困大学生人数随之增加,资助政策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形成“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再加上一些不良作风的影响,希望得到奖学金的学生明里暗里较劲。如何界定出真正需要资助的大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与同学访谈时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家庭的确是困难户,家里揭不开锅,但没法办理资助政策中所需的相关手续,比如:低保证明,家庭收入证明材料。而有一些同学,手里明明拿着几千块钱的手机,而申请资助的证明材料齐全,导致“伪贫困生”现象的发生。有个别真正贫困的学生,由于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家里的真实困境,不主动申请资助,而享受不到学校的资助,国家的资助政策的效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方面国家要尽快建立全面有效的公民收入申报、核查制度,实行家庭收入货币化和公开化;另一方面在贫困生认定环节,要多方面地综合动态地考察申报学生的家庭情况、经济来源,不仅依据提供的申报材料,还要通过同班和同宿舍的同学对申报学生的了解,同时学校资助主管部门每年对不同省份的贫困生家庭进行抽样走访,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一旦发现谎报家庭经济情况,就启动问责机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取消学生的受助资格,并依据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很大程度上维护了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和教育公平。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逐步完善,从无偿资助到有偿资助,再到以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相混合的多元资助的发展,高校资助政策的效用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发挥。但在资助政策发挥效用的同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助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在高校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资助信息网络化,同时严格贫困生认定程序,进一步完善审核制度,促进高校资助政策的健康发展,进而保障大学生资助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康.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以F大学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 丁光明.当代大学生多元化资助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

[3] 余秀兰.60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J].北京大学评论,2010,(8).

[4] 刘和忠,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演变[J].东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5] 韦颖.社会公平视野下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价值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7篇

本人诚信承诺书范文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讲究诚信,回归诚信,是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为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诚信人才,我庄严做出如下承诺:

1、学习诚信承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加自习,不迟到早退,不旷课,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作业,不剽窃他人作品,严肃考风,遵守考纪,不携带与考试相关的材料入考场,考试时不东张西望,自己不作弊且不协同他人作弊,勤奋学习,努力掌握最新科学文化知识。

2、守纪诚信承诺:遵纪守法,遵守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不扰乱秩序;遵守学校校园管理制度,不打架斗殴,不、不酗酒、不吸烟、不观看传播反动、书刊和声像制品,不信谣、不传谣,不浏览不健康网站,自觉抵制黄、赌、毒不良诱惑;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遵守宿舍管理规定,按时熄灯就寝,不使用热得快、电炉、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不夜不归宿,不留宿校外人员。不向窗外扔垃圾,保证教室卫生清洁整齐。

3、文明诚信承诺:注重公共文明,不高空掷物,不乱扔垃圾,不在图书馆、教室等场所大声喧哗,不起哄,男女交往文明,仪表整洁,待人礼貌;爱护公共财物,对图书馆、阅览室、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场所的设备要爱惜和保护;在宿舍不喧哗打闹,不影响他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同学之间以诚相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4、经济诚信承诺:不弄虚作假,按时足额缴纳各种费用,如学费、住宿费、书费等,不恶意拖欠;申请贷款时不提供虚假材料,如获得助学贷款,要按时还款付息,珍惜个人及学校的信贷信誉;不弄虚作假骗取各类奖助学金。

5、就业诚信承诺:认真如实填写履历和各种表格,不向学校及社会提供虚假证明;不向用人单位提供虚假的成绩单、获奖证明和资格证书等,不编造虚假的在校任职记录与社会实践经历;慎重签署劳动就业合同,不恶意违约。

我完全了解承诺书的内容,并自愿在承诺书上签字。

承诺人:

201x年x月x日

本人诚信承诺书范文二

根据国家、省、市人事职改部门制定出台的评审条件及要求,本人承诺在申报评审(或通过考试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过程中诚实守信,所提交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简表》填写的所有内容以及其它申报材料的原件、复印件都是真实、准确、有效的。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如有弄虚作假、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自愿取消本人评审(考试)资格,三年内不得再申报评审考试,并自愿承担因此造成的一切相关责任及后果,接受相应处罚。

承诺人: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8篇

为帮助镇街道辖区内的在校中小学生及考取高等学校的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推动扶困助学工作,街道决定开展“春雨助学”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政策体系,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子女上学难问题,在国家助学政策体系中发挥拾遗补缺作用,杜绝因贫失学、辍学现象发生,让受救助的学生感受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体会“春雨润心”的美好与力量,能够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社会各界的真心关爱转化为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树立远大抱负,早日成长成才。

实施步骤

(一)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下发有关文件,使广大群众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召开驻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及建议,扩大此项活动的深远影响。

(二)广泛发动,形成合力

发放“致全街道企业团体及爱心人士倡议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合力。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各级组织、各团体和个人发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关心支持家庭困难的学生,捐献善款,奉献真情,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细致摸底,规范办理

组织专门人员走进社区,走进贫困学生家庭了解详情,触摸实底,建好档案;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证明确定救助名单;在相关范围内予以公示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办理。依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及捐款者通报款项去向,形成监督机制。

(四)心灵抚慰,春雨润心

资助是目标,“志助”才是最终目的。要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教育,进行精神抚慰,心灵净化,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挫折调节能力的培养;克服自卑意识,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懂得“滴水之恩,涌泉回报”,把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化作成才之志、奋进之源,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回报社会,真正达到“春雨润心”的效果。

申请对象

1.在镇辖区的中小学生及具有镇街道常住户籍的当年考取国家计划内统招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全日制普通高校)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的学生。

2.具有镇街道常住户籍因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阶段性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及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生。

3.辖区内在校孤儿、春蕾女童和特困学生。

活动时间

每年8月份集中开展“春雨助学”活动。

资助标准

1.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学期分别给予400元、600元、800元的救助资金。

2.被全日制普通高校新录取的应届毕业生每人一次性给予5000-10000元助学金。

3.因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阶段性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在校中小学生及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学生视家庭困难程度每年给予5000-10000元助学金。

申请、审批程序

符合条件的学生按规定申请审核审批,遵照以下程序办理:

1.个人申请。在校中小学生可由家长(或直系亲属)持学生在校就读证明(学生所在学校开具)、学校出具的品学兼优证明材料、户口本、低保证等相关证明材料于每年的8月上旬向所在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春雨助学”困难家庭中小学助学申请表》。

2.高中毕业考取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考生本人(或直系亲属)持学生身份证、高中毕业证、高考准考证、户口本、全日制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等相关证明材料于每年的8月上旬向所在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春雨助学”困难家庭入学大学生助学申请表》。

3.就读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在读学生持所在院校出具的品学兼优证明材料、学生证等相关证明在每年的8月上旬向所在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春雨助学”困难家庭在读大学生助学申请表》。

4.社区初审。经社区居民委员会调查核实后,居民代表会议评议并张榜公示(时间5天)无异议后出具家庭收入评估、困难家庭经济证明,并填写《“春雨助学”困难家庭学生助学申请表》。

5.社会事务办公室及教委办审核。街道社会事务办在接到申请后,会同街道教委办在3个工作日内对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学生信息等进行调查审核,对符合资助条件的报街道领导小组审批。

6.领导小组审批。街道“春雨助学”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7个工作日内发放助学金。

资金来源和管理

1.资金来源:街道设立“春雨助学”专项资金,每年200万元,由财政拨付与社会捐助共同完成。社会捐助部分由街道教委办负责接待。联系电话:87987857

2.资金管理:教委办负责该资金的申请、受理。社会事务办负责审核把关,纪委负责监督使用,并于每年12月份将年度资金使用情况报街道办事处。

资金的使用和监督

1.所发放的“春雨助学”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学生的学杂费、书费、生活费等。

2.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由受资助学生学校负责监督。街道向受资助学生学校致函或通知,学校回函反馈受资助学生使用助学金及在校表现情况。

3.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资助或终止资助:

(1)经审核,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的;

(2)违反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等有关规定受到处分的;

(3)正在接受或已接受过其他资助(包括国家、单位、团体、个人资助)的。

社区资助

各社区根据社区财力,对本社区内需资助的学生,予以相应比例的资助。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9篇

在具体的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评定标准难以明细和量化,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怎样处理“助困”与“助学”的关系,本文基于国家助学金评定存在的问题,探讨应对之策。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评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国务院于2007年颁布了第1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于2010年国家又将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的生

均2000元提升到3000元,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0%[1],随着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的增大,受助群体比重大幅度上升,同时因为国家助学金在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标准上滞后,部分高校在国家助

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校加以应对。

一、问题的提出

1.评定标准难以确立和有效量化。通过查阅各个高校评定国家助学金的相关资料,可以总结出绝大多数高校的评定标准都是定性的,很少有定量的评价指标,即使有部分定量评价指标,比如家庭年收入

,个人消费情况,因为这些信息由申请者本人填写和当地民政部门审核,学校的核实力度有限无法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故这类指标在评定国家助学金中的参考性不大。因评选制度没有量化,很难做到公

平公正,在部分高校部分班级存在平分现象。国家助学金的设定初衷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难以负担学费和生活费的大学生[2]。目前很多高校的评定标准违背了这一初衷,部分高校把学习成绩、

科研表现和参加活动情况作为重要参考,很多贫困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在动脑和动手能力上相对较弱,由于在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指标上不占优势或者处于劣势,最终丧失了本该属于真正贫苦大学

生的助学金,这很可能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国家助学金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用。

“助困”和“助学”始终在评价标准中交织着,我们是否应当把“助学”列入评价指标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国家助学金的设定目标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免除学费和基本生活费之忧,安心学习,以

期实现教育公平,按照这一准则“贫困”才是评价国家助学金及其等级的唯一标准。在评定的实践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同学都处于同一贫困等级,比如都处于“严重贫困”或“很贫困”或“一

般贫困”,客观上每位同学的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困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由于目前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定性的,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贫困程度排名,这就造成了一个取舍问题,如果处理不

当,很可能会造成同学间关系紧张,影响整个评价体系。

2.评定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在很多高校的评定实践中都会有评议小组,评议小组一般由宿舍代表,班长,班主任和辅导员等人组成。学生代表是最了解班级同学的日常生活情况的,在评议小组中学生代

表的意见往往能够影响全局,学生代表公正客观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道德素养。在申请人中那些极度贫困、生活无着落的学生在贫困生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只有 20%-30%,其他 70%-80%的大学生

父母大多都是靠种地、打零工、小买卖来供养他们,虽然基本的学费和生活费无忧但都很辛苦[1]。按照常理家庭经济特别贫困的同学一般能拿到较高等级国家助学金,对于家庭经济一般贫困的同学而

言,有的在班级活动中表现活跃,比较善于处理和维护同学关系,在票数上自然而然占据优势,而对于那些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却人际关系不太理想的同学得不到应有的助学金额,严重的还会分文无收,

这与国家助学金设定初衷是违背的,没有发挥国家助学金的效益。

3.缺乏对受助学生有效监督。部分高校重视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而对受助学生缺乏有效监督,对受助学生的日常花费缺乏一定的了解,完全依赖于同学之间的监督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建立有效的监

督体系则是高校应当探索的。缺乏有效监督会使受助学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助学金,认为拿国家助学金是天经地义的,不会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同时由于学校

缺乏有效监督,很多同学在拿到国家助学金后大肆请客,铺张浪费,完全没有达到国家助学金的预期效果,会形成极其不好的班级风气,在同学之间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高校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体

系则是当务之急。

二、解决思路与对策

1.明细评定标准,指标量化。定性指标难以横向比较是在评定国家助学金中最大的难题,通过将定性指标科学量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本上,我们建立了较为详细的评价指

标,涵盖了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根据每个指标在国家助学金评定体系中的地位赋上一定的权重,最后综合每位同学的得分进行贫困状况排名。具体内容见表1:

表1国家助学金评审标准明细指标权重评审

主体具体内容评审标准具体标准小权重得分思想道德和参加活动态度(K)005班主

任和

辅导

员热爱党和祖国,诚信,遵规守矩;参与活动积极程度,自我要求情况热爱祖国程度02A参加活动程度04B自我要求程度04C学习态度 (T)020班级

同学,班

干部,

任课老

师自习情况,到课率,课堂听课情况,作业认真程度自习程度02D到课率04E成绩排名进步02F作业认真程度02G生活作风(L)015班级同学月均电话费用月均电话费用1I家庭经济(M)060班主任

辅导员,

班级

干部家庭经济困难一般贫困学生160困难学生180特殊困难学生1100合计100评议小组∑=005*K+020*T+015*L+060*M∑=005*(02*A+04*B+04*C)+020*(02*D+04*E+02*F+02*G)

+015*I+06*M在“思想道德和参加活动态度”“ 学习态度”两个大指标方面,可以依据不同程度d打分;在“生活作风上”我们选择了最能最直接的反映指标“月均电话费用”,月均电话费用以本校

最低

标准套餐为参考适当打分;“家庭经济”上,因为每个学校都有家庭经济贫困标准划分,可以依据具体标准选择具体的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分数。

根据国家助学金的相关要求,从设定目地出发,我们将评定国家助学金的指标体系分为四大指标,分别为“思想道德和参加活动态度”“学习态度”“生活作风”“家庭经济”,权重分别为005、0

20、015、060,从四大指标来看,均与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把学生的一些学习生活态度纳入在指标内,其目地是想引导学生平时认真上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家庭经济”的权重是

060,目地是想让那些家庭经济的确贫困的学生能拿到高额的助学金,最大限度实现国家助学金的预期效益,实现教育公平。如果在评定过程中出现两个人分数相等的情况,可以适当考虑在校学习情况

,在校表现,科研情况。在具体的评定过程中,可以将每一个小指标均赋值100分,评议小组依据相关资料进行评分综合,依据∑=005*(02*A+04*B+04*C)+020*(02*D+04*E+02*F+0

2*G)+015*I+06*M算出每位申请者的得分。可以得出每位同学的得分是低于等于100分的,分值越高的同学应当取得越高等级的国家助学金。

2.评定过程的公开透明。部分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人为操作问题可以通过公开透明有效解决。人为操作是当权者寻租的表现,原则上要求评议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客观评分,但现实评分过程

是很复杂的,评议小组成员一般会受到平时人际关系和自身利益的影响,和自己关系好的同学很可能在评分中会得高分,而和自己交情一般的同学往往按实际情况评分甚至评低分,这就很可能造成不公

平现象。通过将评选过程的公开透明,要求评分小组成员对每一项评分都要有理有据,并且公开每一项评分,实行不记名评选,每位参选同学有一个固定编号,整个评选过程都以编号代替,以编号的形

式进行加分统计,等评定结果出来后才将编号相应的同学名单公布。将评定过程和评定内容的有效真实公开,接受班级同学和学院负责人的监督,能够有效减少甚至是杜绝评定过程中的人为操作,保障评

选的公平。最后评选结果会在班级群公示三天,公示期间内如有异议可以提出,过期不候。田辉玉研究员2010年研究结论表明,多元化的评审主体,会使国家助学金的评审过程更加客观公正[3],在这

次评审中纳入了三大评审主体,分别为班级学生和班干部,任课老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各个评审主体各司其职,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公正。

3.完善核实和监督体系。参评同学如果有相关贫困证明、低保证明等材料应及时提交评议小组。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并不是短时间就能结束的,需要对相关信息和证明材料的核实和长期监督,以保证国家

助学金发放到真正需要的同学手中,并且最大限度的得到有效利用,实现国家助学金的最大效益。在很多高校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存在一小部分同学伪造贫困证明,夸大贫困事实,并且暗中组成小团

体想法设法分割国家助学金等现象,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查清的,需要学院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核实,一经发现与申报材料不符的情况,马上通报批评以树立国家助学金的权威,并且

足额缴回该同学的国家助学金。建立监督体系是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成本,更需要监督者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建立国家助学金监督体系需要以学生为重点,因为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

很长,彼此都熟悉情况,通过同学监督能够较为合理的反映现实情况。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强制规定受助学生使用学校通一的银行卡和一卡通,记录日常消费情况,通过分析学生的日常

消费情况可以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不断优化国家助学金的配置。

三、结论及应用

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评定前的政策宣传和解读,评定中的信息统计与核实,评定方式的选择,评定后的长期监督与反馈。通过把定性指标量化能够有效解决“比较难”的问题,使得

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有理有据,受人信服。建立健全国家助学金评价体系,规范评定程序,加强事后监督,使得国家助学金能真正发放到贫困大学生手中,解决大学生基本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以期实现教

育公平,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影响大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影响和谐校园建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4]。

参考文献:

[1]沈兆侠.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中的失真环节探讨[J].创新教育,2013年24期

[2]李婷婷,李逸龙.对我国高校国家助学金合理分配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8)

[3]田辉玉,黄 艳,刘术泉.学习因子在国家助学金制度运行中的作用.[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助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研究生 奖助工作 育人功能 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21

Ways of Achieving Educating Function in Scholarships

Evalu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LI Yingxia, TANG Li

(Student Steering Committee,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Abstract: Awards help assess with rich content, which melt student managem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study spirit construction in one. I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scholarships assessment work, assessment work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lative weakening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scholarships, student scholarships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conforms to educating people and promoting fair, improve quality, good people satisfied with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nd improve educational work of university funding timeliness, but also conducive to creat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 funding.

Keywords: graduates; award aid work; education; ways

1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成及加强思政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点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质量的好坏、政治觉悟的高低、思想作风的软硬、专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我国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的高低。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生活质量,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 2013]19号),及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研字[ 2013] 1号文件――《 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于2014年完善了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经调整后由国家助学金、培养单位及导师共同资助组成的博士生每月津贴至3500元,硕士生每月津贴至1600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生一等10000元,二等6000元,硕士生一等8000元,二等4000元,按照一等30%,二等70%的比例,范围涵盖了所有招生计划内的中国籍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生30000元,硕士生20000元,覆盖招生人数的3%左右;研究生“三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各类社会资助类助学金也相继评审。

新的奖助体系调整之下,研究生资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覆盖的范围更加宽广,新的形势也对新时期研究生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刘明利(2012)也明确提出奖助工作在研究生德育环节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朱大峰(2010)也对开展研究生奖助体系与思政工作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充分挖掘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实现研究生奖助学金预期功效和应有的价值,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 当前奖助评定工作与研究生思想教育的连接相对弱化的表现

(1)当前高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逐步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社会服务等因素纳入了奖学金评定的参考因素,但具体的评分标准,所占比重尚缺少明确的标准。在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的评审中,不乏出现了“唯科研论”、“唯Sci论的现象”,缺少了对评奖参评因素综合和精细化的考量。

(2)在具体的评奖评助中重视奖助工作的资金统筹和管理工作,重视评选标准的公平与公正,缺乏以其为抓手加强育人工作的进一步研究。自实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来,由于其奖项高,奖励金额大而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评奖具体组织者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评奖的公平与公正性,而对如何发挥奖学金在提升研究生德育水平的方式和方法上缺少研究和探讨。

(3)由于缺乏奖助学金使用的的监督机制。部分获奖助学生在生活上不再勤俭节约,而是拿着奖助学金请客欢庆,购买奢侈品等。高校工作人员受惯性思维影响,对受助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存在过高估计,忽视受助者的思想道德问题,没有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融入到奖助学评定中去。

(4)奖助学金评定专业的评定机构尚需确立。随着2013年国家针对研究生实施教育投入机制改革意见的实施,特别是2014级始全面收费以来,国家的奖助政策正处于调整阶段,对于学校而言,具体的奖助学金的实施办法也处于试行阶段。目前在高校中大都成立的大学生资助中心,困于大量事务性工作的处理,有些机构仅负责文件、名单的上传下达,看似统一管理各项资助工作,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程序简单,系统单一,欠缺科学。

(5)在研究生整个群体的思政教育中也相对缺乏宣传力度,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园网、微信、微平台等媒体的导向作用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在校园中,怎样通过媒体的作用来积极地宣传引导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积极的情感效应,也需进一步的摸索。

3 奖助学金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的机制构建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实现机制要建构内外合力、虚实齐抓机制。内,要完善资助体系与注重资助工作的求是与服务效应;外,要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兼有的育人功能;虚,要务求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把握高校奖助学金资助的目标定位,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实,要加强高校奖助学金评定与发放等资助工作中各环节的把握。加强高校奖助学金评定与发放等资助工作中各环节的把握(李志强2012)。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形成内外合力、虚实齐抓功能实现机制的构建,是基于当前高校学生育人工作发展的特点和许多高校资助管理现状及实践经验的总结。

进一步探讨奖助学金在研究生育人工作中的实现途径,即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也是当前体现育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在国家全面实现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之际,进一步探讨以奖助评定为抓手,充分发挥其在其在育人工作中的功能,也有利于开创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新局面。

4 实现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具体工作思路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是学业、科研、品行等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不仅仅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奖助工作育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尤其明显,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和目前研究生的奖助政策,在发挥奖助机制在育人工作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1)建立专业化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队伍,成立专业化的评定组织机构。针对目前现有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助学金,各学校基本已组成了由研究生院、学生处、研究生各培养单位组成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的组织机构,也形成了由各行政部门,及导师、学生代表组成的专门的奖学金领导小组,一定程度上使得奖助学金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针对目前的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及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广泛征求各行政部门及研究生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专业化的评定组织机构,做到权责明确,为奖助评审的专业化、制度化提供了保障。

(2)制定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客体的认定标准,做到申请条件明确,认定程序规范合理。对于奖学金的评审基本上采取了成绩绩点、科研水平及德育状况综合考量的办法。根据不同奖项成绩都会有不同的要求,科研成果根据SCI论文的影响因子及中文核心论著及综述都制定了明确的加分标准,德育状况则采取了一票否决制。申请程序上基本上是学生资助申请,学院审核,学校认定的程序。国奖及各类专项奖学金采取学生书面申请和现场答辩制相结合的而形式。为保障奖学金评审的公道性,对学生的实名申诉都予以了调查和回复。助学金的申请则基于每年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认定基础上,采取学生自由申请,管理部门审核,辅导员为其答辩的方式,既照顾了申请人的心理感受,又保障申请程序的公正与合理。

认定标准的明确性、认定程序的规范性为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做到细化、量化,促使工作有章可循提供了保障。

(3)坚持“德才兼备,学术、道德平衡发展”的评奖导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学术作风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条件。在奖学金评选中,在强调学生科研成果的同时,严格强调个人品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对违纪违法及违反学术道德的研究生,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参加下年度各种奖助学金的评选资格;在课题申请、终审环节加入学术道德与规范的审核,并通过学术讲座、诚信科技文化节等活动来增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意识。

(4)坚持以学生为本,将感恩意识、奉献精神融入奖助工作之中。奖助学金在发挥其应有的激励、鼓舞作用的同时,在具体的奖助学金评审中还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感恩意识、自强精神和社会责任。在目前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中已明确将志愿者和社会服务纳入评奖的必备条件,并采取了一票否决制;目前的助学金获得者建议他们以感谢信的形式向捐助者表示感谢。这种做法得到了很多学生的积极回应,收到了很好的育人实效。

(5)加大对各种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审核力度,建立健全各种违规惩戒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国家奖助学金申请、评定违规操作惩戒制度。由学校资助一定的活动经费,每年对各培养单位所有同学提交的各种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随机抽取一部分,派专人进行家访调查核实,奖助学金具体负责人加强对同学提交申请材料的审核,一经发现学生所提交材料与事实不符的,取消该生的奖助学金申请资格,并视情况在学生诚信档案中加以记录。同时,建立对通过虚假申报材料骗取奖助学金的追回制度和在评定环节弄虚作假的惩罚制度。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遏制奖助学金申请、评定中的一些乱象,从源头上保证奖助学金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评定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

(6)加强宣传和引导,以优秀典型带动全体研究生共同进步。为充分发挥奖助工作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要特别注意加强榜样教育,通过发掘优秀典型,加大宣传力度,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全体研究生共同进步。交大医学院每年都会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中挑选优秀者,以“师兄师姐说”、“研究生医工沙龙”等朋辈教育活动形式向下一年级的学生做经验介绍。通过后续的网络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了优秀研究生的典型示范带动效应,(下转第61页)(上接第42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上一篇:优秀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奖学金个人申报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