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审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5 12:02:21

专项审计报告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1篇

第一,确立主题。主题就是报告公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报告公告思想内容的核心。一般说来,一篇报告公告只能有一个主题,围绕确立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结构,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论述,使人们特别使上级机关、政府领导,有关部门接受同意你的观点或结论。特别是我们审计机关上报本级政府要求批转的报告更是如此。切忌一个报告多个主题,什么都想说,结果什么都说不清楚,说不透彻。

第二,结构要合理。报告公告的结构是报告的布局。如前所述,我们的专题、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两部分,三部分或四部分。两部分是:问题和建议。三部分是问题、原因、建议。四部分是成绩、问题、原因和建议或情况、问题、原因、建议等。公告的结构一般包括五部分:情况、问题、原因、建议、整改等。无论写几部分,结构布局要合理,要以有利于表达主题为原则。结构布局如同量体裁衣,裁得好,缝制出来的衣服才会穿着合身。有的报告“问题一大篇,建议一点点”。有一个报告问题写了四五页,建议只写三点12行,每一点三、四行。从结构上看有头重脚轻之感。还有一个报告在表述问题时共写了五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写了四五页,其他四个问题写了不到一页。结构比例很别扭。这种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在我们的报告中常常出现,我们要克服这一问题。

第三,逻辑性要强。专项、行业报告要用严密的逻辑性去说服人。好的报告应象链条一样,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起草的报告在逻辑性方面常常是有毛病的,有的报告问题与建议不相干,有的报告成绩、问题、原因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有的报告反映的问题有四点,原因分析有三点,分析原因中说的是问题,原因表述中说的还是分析时说的那些问题,甚至讲的还嗦。

第四,反映问题要客观,不能以偏概全。审计的工作性质主要是刘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从中发现、揭露和处理问题,我们的专项、行业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反映问题。目前在专项、行业审计报告中反映问题的写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用结论性语言表述问题;二是综合统计数字少,用问题举例子多;三是用部分的综合数字来说明全局,如有的只审计、汇集了部分市、部分县区的情况,表述时却以全省、全中的定性语言来表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报告、公告反映问题,表述问题应正确处理州个关系: 是一般问题与个别问题的关系;二是普遍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的关系;三是综合全部被审计对象的问题与综合部分审计对象的问题的关系;即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四是综合表述与举例的关系。对问题定性的表述,如果是全部的问题就定性为全局的问题,如果是个别问题就定性为个别问题。具体表述时,对每一类问题,首先,应先用综合统计数据说明自己得出的总概念;其次,再用比例结构说明问题,看这一问题占的比例,用比例来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程度,这像统计学的结构分析。再次,然后再举典型例子,这样就可以克服以偏概全的问题。

关于报告公告中反映问题的点名问题,一般多用综合数字,少点名,报告公告中的事例点名,如果转发全省全市或向社会公布等于通报批评。因此举例点名,一要慎重,二要把事实绝对核对准确。

第五,要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上下功夫。这是写报告公告的重申之重。报告公告问题反映的再多、再尖锐,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就不能发挥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和审计的参谋助手作用。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提出问题,不提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于零。审计工作,不光是要查出问题、反映问题、揭露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微观审计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一个专项审计、行业审计或审计调查,问题归纳汇集起来之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目前这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这一点往往表现的特别突出。因为,情况和问题有现成的资料、有统计报表,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没有现成的东西,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动脑子去想。只有想全面了,想正确了,才能提出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每个专项审计、行业审计或审计调查报告公告的建议如何写,要依据审计的具体问题来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六,语句要短,文字要平,要善于画龙点睛,报告公告的文风要朴实无华,平中见功。不要用华丽的词句去描写,华而不实,更不能说大话、空话、套话、假话、无用的话。语句要短,标题和正文中的词句都要短,不能几行写一句话或一个标题写两、三行,语句不仅要短,而且还要通俗易懂。特别是上报的报告公告尽量避免用审计会计业务中的专业术语去叙述,报告揭示主题或结论性的语言一。定要深刻,要有力度,要有新意,要有很强的思想性,举例要有典型意义,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报告公告的语言表述上,要善于用简单明了浅显的语言打动人,要用浅显的语言打动人,必须想得很深很透。实际上,只有那些想得很深很透的人,才能用最浅显的语言打动人。报告也应如此。

第七,起草的报告公告要不厌其烦的修改。报告公告通常要经过起草人、处科室负责人、文秘人员、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的修改,上行文一把手还要修改签发。从这个公文的运转程序上来说,绝大多数好的报告是改出来的。但是,作为起草人,报告公告初稿出来之后,先要自己反复推敲修改,再让身边的同志看了提意见。有条件的话,还可请身边有经验的人一起商量修改。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写成的报告公告,有意识放上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再修改,就可能会有新的提高。再修改一次,报告公告的质量都会有新的提高,实际工作中,修改稿子的人和被修改稿子的人,常常对修改部分有不同意见,面对在改稿子当中发生的矛盾,最好的办法是修改的人和被修改的人坐下来,很好的研究一下,统一思想,达成一致,以改好为准。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边防部队;专项审计;审计监督

[DOI]10.13939/ki.zgsc.2017.10.293

当前,边防部队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专项审计工作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发挥专项审计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财经管理秩序,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等方面职能作用,边防部队各级党委首长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这既为审计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又对专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适应边防部队发展的要求,就要用改革的精神重新审视和研究新时期的审计工作,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指导审计工作实践,要不断发展、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专项审计工作针对性、时效性和广泛性强的特点,为边防部队的转型发展保驾护航,推动边防部队审计工作创新发展。

1 边防部队专项审计的特点

公安边防部队专项审计是指公安边防部队审计部门经单位党委或主管首长批准,按照特定的目的、范围和时间,依法对某一审计对象某一环节问题或就某一问题对众多审计对象进行的审计。公安边防部队专项审计有利于相关部门了解专项资金、物资的全面情况和问题,有利于从宏观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实事求是地处理带有共性的问题。

(1)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专项审计不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全面审计,而是根据掌握的线索和疑点,审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确定审计的对象和范围。边防部队经费、物资虽然数额较大、涉及面广,但违纪违规多发生在某个方面、某个局部、某个环节或某个问题上。按照这个特性,通过对某个项目资金或物资的专项审计,就可以做到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查深查透。由于专项审计可以对多个单位共有的某一特定项目实施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审计覆盖面。

(2)重点突出,时效性强。边防部队审计工作面临的现状是工作新、任务重,对象多、人员少,作为审计依据的法律不够健全,审计理论不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全面审计困难较多,也难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而边防部队专项资金、物资的征集、管理、使用以及产生的效果如何,是部队党委首长和官兵都比较关注、关心的问题,对此进行专项审计具有针对性,且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审计,使用的人力较少而成果显著,易于引起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审计意见和处理结果对规范经济管理也更加及时、有效。

(3)选项灵活,广泛性强。公安边防部队具有公安和部队双重性质,涉及的行业多,经费来源渠道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多。按照部队现有审计人员配制,很难做到审计的全面覆盖,必须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弥补人力的不足。专项审计可以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和上级审计机关或本级单位的要求,结合实际,可以从众多的项目中选择典型的或带有普遍意义的事项实施审计,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以查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高审计的内容广泛性,同时又能达到各方面的要求,产生较大的影响。

2 边防部队专项审计的重点

(1)各种专项资金、专项物资是否专项专用,有无挤占、截留、挪用、虚列支出、转移及浪费损失现象。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超标准、超范围使用和浪费、损失、挥霍国有资产现象,有无侵占、损害国家利益和虚报冒领等问题。

(2)各种专项资金、物资的筹集、管理、使用是否符合边防部队有关规定。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现象,有无收入不入账和私设“小金库”现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3)各种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国家政策、公安现役部队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各种专项资金、物资的使用效果、效率如何。

3 边防部队专项审计工作程序

(1)专项审计准备。一是制订专项审计工作计划。对年初可确定的专项审计项目可在年度工作计划中确定,报单位党委或主管首长批准后,按计划进行审计;临时确定的专项审计,经单位党委或主管首长批准后,按要求进行审计。二是拟定审计工作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审计对象、审计方式、审计依据、审计目的、审计内容、重点和范围、计划工作时间、审计组织。三是发出专项审计通知书。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事项、审计类型、审计的依据、审计范围、内容和时间、审计组组成的成员名单、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和工作条件,配合审计工作的相关要求、抄送有关单位或被审计对象。

(2)专项审计实施。一是围绕专项审计内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二是进行实质性检查,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收集、鉴定有关审计证据。在具体实施审计时,一般按照“检查―取证―分析―评价”的过程进行。为了核查、确认某些材料,可根据需要视具体情况循环进行这一过程。虽然进行专项审计有明确的时间、内容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能把这个范围孤立起来,应该用连续的、全面的观点,对不同时期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三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专项审计工作底稿,在内容上要做到资料翔实、重点突出、繁简得当、结论明确;在形式上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标志一致、记录清晰。四是汇总、分析、评价并形成初步审计意见和建议。

(3)专项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向党委、首长或审计部门提出的专项审计报告。具体是指:分析、整理专项审计工作底稿;起草专项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意见,修改报告;审定、报送专项审计报告;下发审计意见书等。

(4)专项审计总结及归档。对专项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专项审计资料进行归档,建立审计档案。

(5)后续审计。专项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送到被审计单位一定时间后(一般为3个月),要组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后续审计,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情况;审查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审计意见和建议情况,并将执行情况和检查情况书面报告党委和首长。

4 边防部队专项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适当的专项审计项目和范围。对一些重大、复杂或基本情况不清楚的问题可先进行审计调查,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专项审计项目。专项审计范围的确定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审计的效果,范围过宽会影响专项审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范围过窄又会影响专项审计的广泛性、代表性。只有项目得当、范围合适,才能突出审计的重点和效果,也才能达到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要求。因此,在确定审计范围时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确定好审计的对象范围、时间范围和内容范围。如果是对某一单位进行专项审计,就应该选择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作为审计对象。如果就某一问题对众多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就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审计对象。对选择单位有关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账簿、报表资料进行审计,也要确定具体的范围。

(2)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专项审计一般是在较大范围对某项资金或项目实施审计,其组织、协调工作量较大,这就要求各级审计部门特别是具体负责的审计部门应认真准备、周密安排,根据专项审计的具体情况进行组织。分组进行审计的,要组织好各审计小组之间的情况通报,认真研究处理意见,做到认识协调一致。

(3)选择准确的审计方法。根据专项审计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审计方法。由于是对专门项目进行审计,可以由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也可以发动财务部门的力量,采取上带下、交叉审、联合审等方式实施专项审计。具体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也因审计对象而异。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3篇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20**〕2号)和《**市商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政办函〔20**〕238号)的有关规定,加快推进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提高我市商贸服务全行业的现代化水平,现就20**年度商贸服务业发展项目财政资助的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资助范围

在**市范围内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并在市国税局、地税局登记、纳税的独立法人,其实施的商贸服务业发展建设、改造项目,重点资助:

1、**市重点培育的现代服务业商贸大企业大集团、市重点财源企业的重点改造建设项目;

2、列入省、市、区、县(市)重点扶持企业的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及连锁网点信息化建设项目;

3、具有行业特点的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交易平台建设项目、新型业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4、重建和修复商业企业“老字号”的项目以及在技术创新、经营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取得显著成绩的商业“老字号”企业的项目;

5、生猪定点屠宰、“菜篮子”、“三绿工程”等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改造项目。

已享受过市级财政其他专项财政资助政策的不再重复资助。

二、申报材料

1、项目申请文件,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绩效分析等;

2、《**市商贸重点项目资助申请表》(附件一);

3、项目实施批准文件或核准、备案文件;项目竣工审计报告;

4、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复印件;

5、完成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提供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需附项目投资明细表)等相关资料;

6、《商贸发展项目完成投资财务清单》(附件二)及资产转帐的相关财务凭证复印件(已提供项目专项审计报告的,此表可不填)。

三、申报程序

各项目企业的申报材料须经企业主管部门(资产经营公司)或区、县(市)商贸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确认无误,并签署同意与否意见后,再报送市贸易局和市财政局。附件1、2表格可在**商贸网n政策法规库或**财税网中下载;或由纸质文件附表复印。以上申报材料和申请文件一律以打印或印刷形式填报(勿手工填报),并装订成册于11月5日前分别送市贸易局、财政局各一份。

未明事宜可与市贸易局政策法规处联系。

**市贸易局

**市财政局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4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投资强度即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额÷项目总用地面积,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额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设备投资和地价款。

第三条投资强度监管是指工业项目从立项到项目竣工验收期间,依照项目批准文件、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等,对建设项目进行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认定实行社会专业机构审计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结果予以审查认定相结合的综合确认制度。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项目(以下简称工业项目)。

第六条市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市长负责,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环保、商务、工信、统计、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对企业落实投资情况进行全程监管,领导小组组成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履行监管职责。

第七条在市区产业集聚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项目规划要提交市规划技术委员会、市规委会审核确定。新上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不得低于4200万元/公顷(280万元/亩),单位土地面积平均产出达到6240万元/公顷(416万元/亩),工业用地建筑密度高于60%,容积率大于1.2。市级产业集聚区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占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总面积的25%,建筑容积率高于1.6。

第八条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要做到事前把关。项目在开工前,项目建设单位需排出项目建设形象进度计划,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监管领导小组对经市规委会批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项目业主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联合审查,重点审查地块开发强度、项目概算及建筑、设备类投资清单等。

第九条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要做到事中预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日常监管,重点检查项目规划执行情况,是否存在批多建少或不符合规划的情况;检查项目建设形象进度计划执行情况,是否存在不按计划推进的情况;检查项目财务支出情况,是否存在投入与支出严重不相符等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条严格分期建设项目用地供应管理。对用地规模需求较大的大型工业项目,应按照整体规划、总量控制、分期供地、限期开发的原则,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分期实施、层次推进。对于分期建设的重大项目,根据项目总体规划合理预留用地,对预留土地设置开发时限,若超过规定期限未开发建设的,不予继续供地,并视情况将预留用地按照规划配置给其他项目。

第十一条土地出让成交后,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具体明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强度、容积率、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依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付清宗地全部出让价款、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可证》后,国土资源部门依申请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十二条对投资额度在亿元以下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严禁向淘汰类、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项目供地,重点保障投资高、效益好、就业多的国家鼓励类项目及我市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用地需求。

第十三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委托社会专业机构编制项目投资专项审计报告。

第十四条社会专业机构从事工业项目投资专项审计需符合下列资质标准和条件:

(一)具有乙级以上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并具备注册会计师技术力量的独立法人单位;或经批准设立并具备注册造价师技术力量的会计师事务所;

(二)具有工程造价咨询或工程预结算审价等相应经营范围;

(三)工程造价单位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或者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造价工程师注册资格,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不少于10年;会计师事务所行政和技术负责人具有主任会计师以上资格;

(四)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必要的技术装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五)从事过同类建设项目的造价审核,无任何不良记录;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第十五条社会专业机构应参照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制项目投资专项审计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投资专项审计报告表;

(二)工程概况;

(三)审计依据,主要包括项目核准(备案)文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可证、建设工程规划可证;施工合同、设备购销合同;有关财务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四)审计结论,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情况、建设用地履行产业政策情况、投资完成情况、投资强度情况;

(五)社会专业机构资质证书及营业执照、审核咨询人员签名、资格证书及资格章;

(六)项目建设单位营业执照;

(七)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六条工业项目按规定竣工、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项目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国土部门申报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和提出工业用地项目评价审核申请,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工业用地项目完工总结报告;

(二)建筑工程规划核实证书;

(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四)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文件;

(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六)社会专业机构出具的项目投资专项审计报告;

(七)建设用地单位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八)根据相关规定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经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统计、工信、环保、审计、监察等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联合初审,县(区)政府(管委会)审核后,将相关汇总材料一并报市国土资源局。

第十八条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审查项目建设单位上报的项目投资专项审计报告等,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承担项目投资专项审计的中介机构及其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格;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指标是否符合核准(备案)文件要求;

(三)项目建设内容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要求;

(四)其他应审核的内容。

第十九条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市国土资源局组织项目竣工土地检查核验。

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限期整改,整改后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市国土资源局组织项目竣工土地检查核验。

第二十条经批准分期实施的建设项目可以实行分期审核,分期实施的项目,一期建设投资强度达不到出让合同约定投资强度的,二期建设不予供地。

第二十一条实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履约保证金制度。土地成交后,项目建设单位与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履约保证协议书》,并由项目建设单位向国土资源部门按亿元以下成交宗地其成交总价款10%的比例、亿元(含亿元)以上成交宗地其成交总价款5%的比例缴纳保证金。项目建设单位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期限开工的,经国土资源部门验收确认后,在15日内返还50%的履约保证金(含银行利息),按约定开发建设并按期竣工的,经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监管领导小组组织验收确认后,15日内再返还项目建设单位缴纳的50%的履约保证金(含银行利息)。项目不能按期开、竣工的,履约保证金予以没收。

第二十二条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等主要指标不能按期达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投资协议约定的,三年内不得享受地方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已获得的扶持资金由相关部门予以追回。

第二十三条实行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违约责任追究制度。项目未如期达到约定条件的,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责任。由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实际差额部分占约定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指标的比例,征缴项目建设单位相当于同比例土地出让价款的违约金,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继续履约。

第二十四条未经国土资源部门项目竣工土地检查核验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不予受理项目竣工验收备案,不予通过竣工验收。

第二十五条项目建设单位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导致投资强度审核数据失真的,由建设单位负责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六条有关工作人员在投资强度监管过程中、、的,由市监察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各县(市、区)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审核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5篇

一、在审计周期上,实行集中性审计与日常性审计相结合。由于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7月,而审计机关要在每年的1月至7月对上一年度本级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又受到时间上的局限,因此,可以根据一般在每年7月受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的实际情况,把每年上半年和上年下半年(刚好一年)作为一个审计周期。每年上半年的集中性审计,按照为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上一度本级财政决算服务的要求,主要审计“上一年度”的、“本级”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与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财政决算的年度、级次保持一致;对上年下半年的日常性审计,则将相关事项审计至审计实施当月,主要通过分析、归纳,把与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有关的审计情况作为每年上半年集中性审计的有效补充,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大整个审计揭示的力度。这既能较好地保证审计的时效性,又能适当地丰富“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并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走上经常化的轨道。

二、在审计方案上,实行统一性与特色性相结合。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工作方案起着确定和分解审计目标、分配和协调各专业审计力量、规划和落实审计内容、设计和规范审计过程的作用,对整个审计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为此,在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时,要针对预算执行的系统性、专业性特点,对整个审计内容、具体审计分工实行有效组合。在方案的文字部分,从财政部门、预算部门两个层次的“对接”上,将整个审计内容归纳为若干个方面,使财政处对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执行省级预算的审计与其他业务处对预算部门执行本部门预算的审计形成整体合力,体现审计的统一性;在方案的表格部分,以区分每个业务处,将具体审计分工细化到审计哪些预算部门、哪些重点资金(或项目)、哪些主要问题,充分发挥各业务处的专业优势,突出审计的特色性。在实施审计工作方案过程中,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特色性的关系,既抓好总体协调,实现步调一致,又根据新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实践证明,这一结合可以成功地实现对财政收支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系统性揭示,有效地提高审计的整体效能。

三、在审计内容上,实行横向审计与纵向延伸相结合。从审计对象的主体看,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主要是审计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财政部门、参与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税务、国库等部门、组织本部门预算执行的各预算部门。但从审计对象的客体看,由于本级预算资金存在与下级财政部门的下拨和上缴、本级税款需要通过各级税务部门和国库分解和划拨、本部门预算资金包括本部门和所属单位在内,仅审计本级的这些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提高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效果,还必须对与本级预算资金运动有关的下级部门进行必要的延伸。延伸的内容,可以是某项预算资金在下级有关部门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也可以是下级相关部门涉及上级预算资金的分解和划拨情况。延伸的方式,可以是单独的审计调查、专项审计,也可以与下级财政决算审计、有关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只有适应本级预算资金运动的特点,采取对本级各部门的审计和对相关事项的延伸相结合,才能较好地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保证审计质量。

四、在审计报告上,实行宏观着眼与微观入手相结合。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充分占有各种审计信息基础上的审计分析过程。“审计工作报告”是在各类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在形成“审计工作报告”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单个审计报告、行业或专项审计报告、“审计工作报告”之间的层次性,正确把握各层次之间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着力层层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进行审计分析或再分析,是提高“审计工作报告”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实行层层从宏观着眼与从微观入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审计分析,不但能从更高层面和视野上揭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从完善制度和机制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只有在各层次的审计报告上正确把握这一点,才能使行业或专项审计报告在相应的领域发挥各自独有的功效,又使最后形成的“审计工作报告”更具全局性,从而发挥促进加强宏观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的高层次作用。

五、在审计整改上,实行直接督促与函式督促相结合。对“审计工作报告”所列问题进行督促整改,是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保证审计监督职能最终实现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所有审计查出的问题都由审计机关逐一督促整改,不仅难以做到,而且效果不见得都好。特别是对某一行业或专项资金审计中查出的问题,相关主管部门也有督促下级部门进行整改的责任,并且有组织本系统全面进行整改的条件。因此,在督促整改中,适当区分不同的审计类别,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两方面的作用,不失为一种现实而有效办法。对部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采取直接检查执行审计决定的方法进行督促,有利于提高整改的到位率,直接效果显著;对行业或专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采取发函责成有关主管部门在本系统组织整改并反馈结果的方法进行督促,有利于增强整改的时效性,整体效果明显。两种方法共同作用、相互补充,可以较好地解决“审计工作报告”所列问题“整改难”的问题,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向规范化的迈进。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6篇

资产清查工作审计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顺利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任务,会计师事务所应组织业务的骨干参与资产清查工作。根据资产清查的目的及特殊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资产清查工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按财务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财政部将成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组织开展中央级资产清查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体组织机构和职责,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执行确定。

二、审计目的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相关文件的规定,资产清查的审计目的是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现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在行政事业单位以20xx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全面清查资产、负债及收支的基础上,对相关会计记录和资料进行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溢、资金挂账的准确性、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出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

三、审计范围

(一)被审计单位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相关文件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纳入本次资产清查范围的单位包括:

1、20xx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上报相关数据。

(二)审计资料范围

1、资产清查基准日的会计报表。

2、各单位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内部控制制度。

3、各单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及相关文件等。

4、各单位按照资产清查文件规定编制的基础表、报表及申报清查损溢的相关证明材料。

5、资产清查审计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

四、审计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协助、配合资产清查部门做好政策、规定解释;协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工作。

会计师事务所要完成对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审计工作,并出具各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和汇总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和单位申报的损溢及经济鉴证意见的准确性、可靠性承担责任,对个别事项出具经济鉴证意见。

五、工作要求

(一)资产清查工作机制

财政部门与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固定联系人制度与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1、定期沟通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具体按照本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执行)将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通过电子邮件或书面形式进行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各参审所(审计小组)目前的工作进度,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需要资产清查部门协调的事项。

如遇重大问题,财政部门可随时召集会议。

2、建立固定联系人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应明确资产清查审计工作的总负责人和对各单位进行审计的项目负责人。?

3、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各项目小组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紧急的、需及时与有关各方沟通及协调处理的问题,经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清查审计总负责人提出初步意见后,以重大问题报告的形式随时向财政部门提交。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职责

1、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咨询和指导;

2、按照资产清查部门制订的总体审计方案完成专项审计工作;

3、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交事务所经济鉴证证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等有关资料;?

?4、完成资产清查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审计主要依据

(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1、《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4、《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5、《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6、《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 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有关规范性文件:

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2、组织资产清查的组织单位制定的相关文件

七、审计方法

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主要采取盘点、函证、检查、计算、询问等审计方法。

1、银行存款、往来款项、投资及借款主要进行函证,对于银行存款及借款要求全部进行函证。

2、实物资产主要进行盘点。

3、资产损溢主要进行检查、复核、鉴证、盘点等,对资产损溢要求一笔一审。

八、重点审计领域

(一)资产类

1、货币资金

主要是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

(1)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当查看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核对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户余额是否相符,如有差异,应说明原因;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及现金倒轧表;对库存外币依币种清查,并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市场汇价的中间价折合为人民币金额。

备用金余额加上各项支出凭证的金额应等于当初设置备用金数额,对单项备用金余额较大的,应由持备用金的相关人员予以签字确认。

(2)对银行存款,主要清查各单位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以及经常项目外汇账户、资本项目外汇账户的情况。检查各单位在开户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种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中该单位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询证函、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查对、核实银行存款金额。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外汇市场汇价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a.?存款明细要依不同银行账户分列明细,应当区分人民币及各种外币;

?b.?定期存款应当索取银行定期存款单予以检查,并取得复印件;

?c.?各项存款应当由银行出具证明文件如询证函回函、对账单等;

?d.?外币存款应当按外币币种及银行分列;

e.?银行存款列有利息收入时应当详加注明。

2、应收款项(暂付款)应收款项的清查内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1)清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暂付款)时,索取各单位与对方单位金额核对一致的对账确认单或向对方单位发函询证;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对长期拖欠款项,要查明原因,了解催收情况。中介机构要做好有关取证工作;

(2)索取各单位职工个人借款明细表,对借款金额较大的应由该个人签字确认;

(3)分析应收及预付款项的账龄、检查回函确认或不确认的情况以及坏账损失的确认情况,索取坏账损失的相关依据。

3、对外投资

(1)对国库券、各种特种债券、股票及基金进行清查,取得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盘点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

(2)对其他单位投资的清查,索取有关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以及有关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成本、所占股权比例、历次分红情况等;

(3)对已纳入汇总、合并范围的法人主体,需单独进行资产清查,编制资产清查报表并出具资产清查报告。

?4、存货(库存材料)

存货的清查范围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1)要求各单位配合中介机构认真组织清仓查库,原则上要求对所有存货全面清查盘点;

(2)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存货,可以进行实地盘点或向对方单位实施询证,并查明未收回原因,检查各单位催收情况及是否按规定作价转让;

(3)代保管物资要各单位提供代保管单位确认的清查明细表;

(4)重点核实存放时间长、闲置、毁损和待报废的存货。

5、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要求各单位配合会计师事务所认真组织清查,原则上对所有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

(1)对固定资产要检查固定资产原值、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关注固定资产分类是否合理;详细了解固定资产目前的使用状况等;

(2)对出租的固定资产要检查相关租赁合同;检查各单位账面记录情况,检查是否已按合同规定收取租赁费;

(3)对临时借出、调拨转出但未履行调拨手续的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资产,要求各单位收回或者补办手续;

(4)对清查出的各项账面盘盈(含账外资产)、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工作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5)检查房屋、车辆等产权证明原件并取得复印件,关注产权是否受到限制如抵押、担保等,检查相关取得的相关合同、协议;

(6)对批量购进的单位价值低的图书等,如果被资产清查单位无法列示明细金额的,按加总数量清查核对实物,按总计金额填列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并注明总数量。

(二)负债类

负债的清查包括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账外负债,要求核查负债的性质、种类、金额和合法性。对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作为本次清查资产损溢处理。

1、借入款项

借入款项包括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借入款项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向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单位发函询证;索取相关借款协议或财政部门、上级单位的相关文件;核实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日期、借款利率;测算借款利息计提是否充分,有无欠息与逾期未还情况,如有欠息是否已足额预提。

2、应缴预算款

应缴预算款主要包括应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如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规定上缴预算的款项。应缴预算款清查时重点关注是否按照财政规定的缴款方式、缴款期限及其他缴款要求及时办理缴库,有无缓缴、截留、挪用或自行坐支的现象。

3、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种预算外资金,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列示明细。核点同“应缴预算款”。

4、应付款项(暂存款)

应付款项(暂存款)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应按暂存款项的类别或单位、个人列示明细;与对方单位进行对账,核实金额和性质。重点关注是否将应纳入单位收入管理款项列入暂存款项,是否存在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结算的情况。

5、应交税金

应交税金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应交纳的各种税费,按应交纳的税费种类列示明细;查阅相关纳税认定、纳税通知、纳税优惠等文件;核对有关会计期间完税证明,对期末未交税金余额复核其是否正确,列示是否允当;关注是否存在税收罚款的情况。

(三)收支类

收支类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资产清查期间的收支数额是否真实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情况,对重大跨期现象予以调整。

(四)其他事项

1、各单位资金往来

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要求各单位做好内部账户结算和资金核对工作。要做到内部各部门之间、上下级单位之间往来关系清楚、资金关系明晰。

单位内部往来款项原则上不能作为资产清查损溢申报。但为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控制单位的“家底”,如实反映单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资产状况,内部的单方挂账在同时取得下列证据时可以作为资产清查损溢:

(1)单方挂账产生的内部证据,包括: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形成单方挂账的详细原因;

(2)债务方提供的不承认此笔挂账的理由;

(3)中介机构对该笔挂账的经济鉴证证明。

2、资产损溢

中介机构在资产清查中发现的资产损溢,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有关政策的规定予以确认;

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制度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3、文物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固定资产,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管理和收藏的单位负责清查登记。对文物原则上只登记实物量。一些有价文物可以按照国家文物局、财政部(89)文物计字第877号文的《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第28条的规定办理:“对现有文物藏品,凡能够估价的都要估价入账;无法估价的,可登记品种、等级和数量。对于新征集的文物,应按实际收购金额入账;对接收捐献的文物可估价入账”。

4、或有事项

审阅对外借款合同、协议等,以发现对内或者对外的或有负债、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线索,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编制情况说明。

九、审计关注的重点

为确保此次资产清查审计质量,确定本次资产清查的审计重点如下:

1、按申报金额排序,重点关注盘盈及报损额较大、证据不全及特殊的拟个案处理的项目

资产清查的重点应放在单笔报损金额较大、证据不全及特殊的拟个案处理的报损项目上。具体操作时可先对各单位通过初步自行清查提出的拟申报盘盈及报损清单中按金额及证据情况分为abc三类,a类是金额较大、影响较大或比较特殊可能需个案沟通处理的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应予以重点关注,督促各单位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取证,收集材料,并积极与资产清查部门沟通;c类是金额不大或性质不重要的项目,对于此类项目,可予以适当关注;b类是界于a类与c类之间的项目,予以一般关注。

2、保证时间进度

会计师事务所按资产清查时间进度和审计内容制定审计计划,保证资产清查工作按期完成。

3、其他关注方面

会计师事务所关注已交付使用但长时间未转固的基建工程、以及已报废、毁损或丢失未销账的固定资产情况,同时应对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等情况进行必要关注。

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

1、为了控制审计风险,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的质量,资产清查部门向各会计师事务所就有关事项下发审计工作要求,各会计师事务所应按要求及时提交有关资料。

2、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工作总体进度,各会计师事务所及时就审计工作进度、重大事项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部门沟通。

3、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重大问题的及时反馈、汇报机制,资产清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一些资产损溢,与规定的标准不相符的,要及时将问题反馈、报告给同级财政部门。

重大问题主要包括:

(1)?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人员意见不一致的重大损溢申报;

(2)?难以评估确定价值的资产;

(3)?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产权归属不清、有争议的资产等问题;

(4)?与资产清查部门要求报告不一致的事项;

(5)?任何影响资产清查报告期限的事项;

(6)?其他重大问题。

?4、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要求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如未申报任何清查损溢,参审所仍应按要求出具报告)、管理建议书和重要事项报告等上报资料及时报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部门(包括纸版、电子版和报表数据库)。报送的资料要求签章齐全、装订成册,索引号、页码标示规范、清晰。

5、各会计师事务所项目负责人必须有相当的审计经验,熟悉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熟悉资产清查政策,能充分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将负责审计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及其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等资料及时报给同级财政部门。

?十一、审计费用

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所需费用,由财政部统一支付。参与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所需费用,由财政厅统一支付。

二0xx年二月十二日

中介机构审核鉴证

1、会计师事务所对各单位清理出来的各项损益及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核实确认;

2、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社会中介机构对个别事项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会计师事务所对申报有资产损益的单位出具《资产清查事项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内容及要求

(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的情形

1、单位虽然取得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

2、单位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财款和不良投资损失;

3、单位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位存货、固定资产、在行程(如适用)的报废、损毁;

4、单位各项盘盈和盘亏资产;

5、单位各项资金挂帐损失。

(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应实施的必要程序

1、督促和协助单位及时取得相关损失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2、在单位难以取得相关损失及资金挂帐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时,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要求单位单位提供相关损失的内部证据;

3、社会中介机构赴二作现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相关调查资料;

4、根据收集的上述材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相关损失的发生事实和可能进行鉴证;

5、通过认真核对与分析计算,对单位相关损失的金额进行估算及确认;

6、对收集的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形成经济鉴证材料;

7、出具鉴证意见书。

(三)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应符合的要求

1、对于单位的相关损失应按照类别逐项出具鉴证意见;

2、鉴证意见应当内容真实、表述客观、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7篇

电费是供电企业的主要营业收入,是供电企业从事生产和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抄核收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抄核收管理,是供电企业深化改革、强化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作为内审部门,应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从更高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更好地履行内审部门评价和服务的职能。 一、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 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所涉及的事项,大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所约束,这些审计本身都有一套系统的或者说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可以说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认真学习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把握好政策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 同时还要认真研究企业内部的有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吃透精神,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二、制定周密实用的审计方案 对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来说,制定好专项审计方案尤为重要。 一是要认真细致地搞好审前调查。 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被调查单位(客户服务中心、电力营销部、财务部),请被审计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单位的特点、管理体制和有关政策法规,详细了解被调查单位的情况,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为制定好专项审计方案打好基础。 二是制定周密实用的审计方案。 在做好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围绕调查目标、范围、内容、时间和人员分工等制定好审计方案,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应详细,使审计方案真正做到切实可行。 作为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电费抄核收情况,了解公司在电费管理和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完善抄核收的管理提供依据。 实施方案中要着重关注如下六个方面: 1、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1)抄核收业务管理、线损管理、电费回收、核算管理、电费资金管理、已核销电费管理、电费违约金管理、电力销售基础管理、供用电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2)对内控薄弱环节要重点关注。 2、抄表管理 (1)抄表工作流程、抄表工序优化情况、抄表岗位工作责任制的建立和抄表工作岗位目标管理实行情况。 (2)抄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抄表新技术的应用。 (3)抄表到位管理,是否存在抄表不到位、有无估抄、漏抄和少抄的现象,抄表到位监督检查组织、措施、分析情况。 3、核算管理 (1)核算工作流程、核算工序优化情况、核算岗位工作责任制的建立和核算岗位目标管理实行情况。 (2)电费核算基础管理资料、台账的建立,账目与相关资料的吻合情况。 (3)电量电费差错处理情况,电费票据管理情况。 (4)电费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执行情况。 4、电费资金管理 (1)电费资金是否专户存储,了解公司财务开立的银行账户情况;用户除了上缴电费外是否发生其他支出;营销部门的电费帐户是否由公司的财务部门直接掌管?帐户资金是否并入公司财务报表? (2)营销部门各类电费回收方式。如:托收方式(银行托收、牡丹卡划帐)、网点收费方式(银行代收、本公司网点收费)和非托收方式的业务流程;各种电费回收方式分别适用哪类用户;针对各种电费回收方式,财务和营销部门分别依据什么凭证或单据来确认用户的电费已收回到帐。 (3)电费账户是否存在较多的长期未达帐项及形成未达帐项的主要原因,对于未达帐项如何进行帐务处理和清理。分析未达帐项形成原因时应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如:从银行、客户、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等方面分析各类未达帐项形成的责任主体;从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划分、票据传递和会计核算等环节分析原因。 5、应收电费余额 (1)审计中应核对营销部门的应收电费帐面余额与财务帐面余额是否相符,应收电费帐面期末余额存在差额的,应分析形成差额的原因。 (2)是否存在垫付电费的情况,如存在垫付电费行为,应查明垫付资金的来源渠道。 (3)有无将应收账款转入其他往来科目、当年核销电费数额大于年初应收账款余额的情况,以及收回以前年度核销电费的帐务处理情况。 (4)已核销呆坏帐是否按要求建立台帐、清单。 (5)电费回收奖励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 6、电费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等管理 (1)是否按规定收取电费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有无违规减免行为。向用户收取电费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时是否出具专门的收据凭证。 (2)营销部门对收取的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是否建立明细清单备查,是否全额及时上交本单位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否将所收款项全部列入营业外收入项目,建帐汇总后按月汇缴省公司,营销和财务部门有无截留和自行开支所收款项的行为。 #p#分页标题#e# 三是扎扎实实搞好审前培训。参审人员要提高对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熟悉所审计单位情况,了解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办法,吃透专项审计方案的要点,在全面掌握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专项审计方案的理解。 四是积极争取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做好与被审单位的沟通,争取配合和支持,搞好自查自纠,是专项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使被审单位认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而接受审计建议。要做好有效沟通,内审人员除了要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外,还应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1、组织好谈话内容,做好沟通前准备工作。 2、营造和谐的氛围,是取得信任的基础。 3、沟通结束前要给访谈者时间进行必要的补充,并尽可能详细记录。 三、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在开展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时,应按电费抄核收流程顺藤摸瓜,一环扣一环展开。 具体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同级审与上审下、交叉审相结合。 审计部门特别是上级审计部门,在安排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时,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在搞好同级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时,进行上审下,亦可安排下级审计机构开展交叉审,这样更便于发现问题。 二是重点审计与延伸审计相结合。 针对抄核收管理系统内容庞大、核算复杂的特点,应采取重点审计与延伸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在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过程中,对内控制度薄弱环节、经营管理中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展开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对其他审计事项进行延伸审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审计与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相结合。 针对目前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少、审计工作量大的突出矛盾,在计划安排时应考虑审计与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通过审计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提高专项审计的质量。 四、搞好综合分析,强化成果运用 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发现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综合分析,从政策、制度、办法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完善抄核收的管理提供依据。 一是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应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从更高的角度对审计事项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二是写好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报告。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报告是反映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意见建议的载体,是反映调查成果大小的关键。因此,要写好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报告,首先要从实施阶段做起,按照内控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抄表工作管理、电费核算管理、电费资金管理、电费违约金管理、临时用电管理、应收电费余额等,对各事项不仅要查深查透,而且要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其次是要注意搜集各方面信息资料,善于从繁杂的资料中提出有价值的东西,最大限度的反映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的成果,更好地履行内审部门评价和服务的职能。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8篇

一、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

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所涉及的事项,大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所约束,这些审计本身都有一套系统的或者说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可以说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认真学习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把握好政策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

同时还要认真研究企业内部的有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吃透精神,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二、制定周密实用的审计方案

对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来说,制定好专项审计方案尤为重要。

一是要认真细致地搞好审前调查。

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被调查单位(客户服务中心、电力营销部、财务部),请被审计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单位的特点、管理体制和有关政策法规,详细了解被调查单位的情况,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为制定好专项审计方案打好基础。

二是制定周密实用的审计方案。

在做好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围绕调查目标、范围、内容、时间和人员分工等制定好审计方案,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应详细,使审计方案真正做到切实可行。作为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电费抄核收情况,了解公司在电费管理和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完善抄核收的管理提供依据。

实施方案中要着重关注如下六个方面:

1、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1)抄核收业务管理、线损管理、电费回收、核算管理、电费资金管理、已核销电费管理、电费违约金管理、电力销售基础管理、供用电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2)对内控薄弱环节要重点关注。

2、抄表管理

(1)抄表工作流程、抄表工序优化情况、抄表岗位工作责任制的建立和抄表工作岗位目标管理实行情况。

(2)抄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抄表新技术的应用。

(3)抄表到位管理,是否存在抄表不到位、有无估抄、漏抄和少抄的现象,抄表到位监督检查组织、措施、分析情况。

3、核算管理

(1)核算工作流程、核算工序优化情况、核算岗位工作责任制的建立和核算岗位目标管理实行情况。

(2)电费核算基础管理资料、台账的建立,账目与相关资料的吻合情况。

(3)电量电费差错处理情况,电费票据管理情况。

(4)电费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执行情况。

4、电费资金管理

(1)电费资金是否专户存储,了解公司财务开立的银行账户情况;用户除了上缴电费外是否发生其他支出;营销部门的电费帐户是否由公司的财务部门直接掌管?帐户资金是否并入公司财务报表?

(2)营销部门各类电费回收方式。如:托收方式(银行托收、牡丹卡划帐)、网点收费方式(银行代收、本公司网点收费)和非托收方式的业务流程;各种电费回收方式分别适用哪类用户;针对各种电费回收方式,财务和营销部门分别依据什么凭证或单据来确认用户的电费已收回到帐。

(3)电费账户是否存在较多的长期未达帐项及形成未达帐项的主要原因,对于未达帐项如何进行帐务处理和清理。分析未达帐项形成原因时应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如:从银行、客户、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等方面分析各类未达帐项形成的责任主体;从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划分、票据传递和会计核算等环节分析原因。

5、应收电费余额

(1)审计中应核对营销部门的应收电费帐面余额与财务帐面余额是否相符,应收电费帐面期末余额存在差额的,应分析形成差额的原因。

(2)是否存在垫付电费的情况,如存在垫付电费行为,应查明垫付资金的来源渠道。

(3)有无将应收账款转入其他往来科目、当年核销电费数额大于年初应收账款余额的情况,以及收回以前年度核销电费的帐务处理情况。

(4)已核销呆坏帐是否按要求建立台帐、清单。

(5)电费回收奖励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

6、电费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等管理

(1)是否按规定收取电费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有无违规减免行为。向用户收取电费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时是否出具专门的收据凭证。

(2)营销部门对收取的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是否建立明细清单备查,是否全额及时上交本单位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否将所收款项全部列入营业外收入项目,建帐汇总后按月汇缴省公司,营销和财务部门有无截留和自行开支所收款项的行为。

三是扎扎实实搞好审前培训。

参审人员要提高对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熟悉所审计单位情况,了解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办法,吃透专项审计方案的要点,在全面掌握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专项审计方案的理解。

四是积极争取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和支持。

做好与被审单位的沟通,争取配合和支持,搞好自查自纠,是专项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使被审单位认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而接受审计建议。要做好有效沟通,内审人员除了要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外,还应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1、组织好谈话内容,做好沟通前准备工作。

2、营造和谐的氛围,是取得信任的基础。

3、沟通结束前要给访谈者时间进行必要的补充,并尽可能详细记录。

三、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在开展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时,应按电费抄核收流程顺藤摸瓜,一环扣一环展开。

具体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同级审与上审下、交叉审相结合。

审计部门特别是上级审计部门,在安排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时,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在搞好同级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时,进行上审下,亦可安排下级审计机构开展交叉审,这样更便于发现问题。

二是重点审计与延伸审计相结合。

针对抄核收管理系统内容庞大、核算复杂的特点,应采取重点审计与延伸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在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过程中,对内控制度薄弱环节、经营管理中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展开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对其他审计事项进行延伸审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审计与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相结合。

针对目前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少、审计工作量大的突出矛盾,在计划安排时应考虑审计与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通过审计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提高专项审计的质量。

四、搞好综合分析,强化成果运用

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发现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综合分析,从政策、制度、办法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完善抄核收的管理提供依据。

一是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应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抄核收管理专项审计。从更高的角度对审计事项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1+N”模式;四责联审;整合;监督

作者简介:张继香(1978-),女,山东莱芜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莱芜供电公司,会计师。(山东 莱芜 27110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91-02

一、 推行“1+N”模式下四责联审经济责任审计的背景

1.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采取的手段有限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广、涉及的事项多,既要审计被审单位的情况又要核实个人的材料,由于审计职能和手段有限,只能通过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资料财务收支查询来取得证据,并通过审计情况来评价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还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而当前财经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更加隐蔽,一些个人经济方面的问题通过财务收支审计不一定能暴露出来,经济责任审计中仅依靠审计手段难以发现查实。

2.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间有限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时间比较紧,任务比较重,审计力量有限,给审计调查取证带来了很大困难,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风险。

3.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协作性很强、关联度很高的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部门配合协作不到位。审计部门常常“单打独斗”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监督的效力和效果。开展经济责任制审计仅仅依靠职能部门单兵作战不仅难以深化和拓展,也影响工作效率和成效。

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需要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项目管理模式出发,将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企业统一调控,组织部门牵头,审计、人资、监察、办公室参与,联动实施,构建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龙头,其他专项审计同步实施的“1+N”模式四责联审的经济责任审计大格局。

二、推行1+N模式下四责联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方法

1.按照“1+N”的模式统一安排审计项目计划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后才能确定,因此可以按照“1+N”模式安排项目。所谓“1”是指经济责任审计,即先与监察、人资、办公室等部门密切沟通协调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项目。所谓“N”指的是各专项审计,即待经济责任审计确定后再考虑将与之相关的其他专项审计项目纳入统一的计划安排。

2.整合审计资源统一组织实施

整合人力资源,形成合力。在审计实施上采用“五通五分”的形式。“五通”指统一工作实施方案、统一审计前公示、统一审计动员、统一审计情况反馈、统一分析结果上报;“五分”指审计工作人员分别派出、审计具体事项分别检查、审计时间进度分别掌握、审计检查报告分别形成、审计结果运用分别落实。这样不但有效整合有关监督力量,又充分尊重各部门的法定职能。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大格局需要打破各科室界限,按照大格局各项目的需要,结合审计人员的特点和专业情况统一调配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3.整合审计内容,减少不必要的交叉重复

根据各审计项目内容既有交叉重复,又有各自工作要求的实际情况,使经济责任审计中涉及各专业领域的工作内容合理地编入各专项审计的工作方案,同时各专业审计在兼顾总体要求的情况下编制具体的工作方案。

以四责联审为基础、四个重要方面使用权力的行为和责任为监督内容,监督检查的针对性较强;各部门根据分工同步实施,监督检查的力度更大;上级组织、管理部门、责任单位、审计对象、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实施监督检查的公认性较强。所以四责联审不但是一次执行政策法规、实施用权为民情况的纪律检查,也是一次领导履行职责、推动经济发展情况的效能评价,还是一次工作业绩认定、德才表现情况衡量的干部考评,是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的一项综合措施,将取得明显的综合效益。

三、 实施“1+N”模式下四责联审的主要做法

根据各审计项目内容既有交叉重复又有各自工作要求的实际情况,使经济责任审计中涉及各专业领域的工作内容合理地编入各专项审计的工作方案,同时各专业审计在兼顾总体要求的情况下编制具体的工作方案。

1.把经济责任审计与企业重大事项专项审计相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中之重是经营决策审计。经营决策审计审查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对内对外投资、大额采购、经济担保、资产和股权变动转让等重大经营决策是否严格执行了内部审批控制制度,决策程序是否民主、科学,是否存在企业负责人由于管理不善和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损失。企业重大事项审计调查涉及查阅办公会会议纪要、财务年度预算等资料,以了解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发生的重大事项,可从重大事项审计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共享基础上选择与该领导任职期间有关的事项重点审计。对资金量比较大的经济事项可延伸查阅相关的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原件,对决策程序实施跟踪审计,查证领导决策者在实施决策程序中是否做到论证充分、程序合法、过程民主、结果科学。对任职期间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事项进行重点抽查,从重大决策的形成、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实施和实施结果进行全面了解。

2.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制度建设检查审计相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的首要环节是内控审计。领导干部经济管理行为涉及企业全方位的经济活动管理。要从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方面入手,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及执行效果,分析和发现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一是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主要涉及设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其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关系,主要了解企业重要的内部管理措施,企业内各部门的职能设置是否清晰,有无不相容职务混岗现象,领导人员是否兼任不相容职务,是否在业务关联单位兼职取酬,内部各项管理流程是否清晰、执行顺畅,财务制度是否健全,能否执行到位,资金支付、出借及融资决策是否经严格授权审批。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检查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促进领导人员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3.把经济责任审计与企业业绩专项审计相结合

业绩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内容。领导干部工作业绩涉及企业的发展状况、管理效益和经营成果、有关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审计要以真实合法性审计为基础,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资产质量的检查审计,核实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确保被审计单位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数据的真实性。

要紧紧围绕经济效益目标加大审计监督执法力度,从检查财务经营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入手评价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和经济责任,促进企业领导人员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4.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廉政监督检查相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查事而评价人,廉政监督检查的对象范围比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大,但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廉政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经济责任审计与廉政监督检查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重点监督对象的问题。要重点围绕财务方面突出问题,大胆揭露侵占挪用国有资产、损害职工利益、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一是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廉洁规定的情况;二是被审计领导任职期间本人遵守廉政制度的情况。通过一定范围内公告、座谈会和延伸调查的形式取得证据,严厉查处,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利益。

四、实施四责联审,保证审计质量,严格把握四个关键

1.严格把握审前调查关

审计之前严格审查被审计对象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及廉洁从业情况,组织调查并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个别谈话,掌握其执行财经纪律的情况。

2.严把审计评价关

通过正确区分前任责任和现任责任、主要责任与一般责任,正确区分清领导责任和执行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达到保护改革创新者、查出违纪者的目的,保护干部的积极性。

3.严把审计重点关

不但审计本级单位,还延伸到有关联业务的关联单位,把审计重点放在具有资金流向的关联单位,深查细究。

4.严把审计结果审定关

审计报告必须在各专项审计结束后分别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组负责汇总各专项审计报告后综合分析、梳理有关问题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必须由集体讨论审定,以确保审计质量。

五、实施四责联审的优势

1.抓住了监督领导干部权力的重心

通过对用物、用财、用人的核心权力的监督明确了监督的重点,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力创造了条件。

2.整合了监督审计资源

在实施审计监督过程中,虽然各管理部门职能不同、任务不同,但存在许多相关、相似的地方,所以四个部门联合起来,工作方案统一、监督重点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最后做出完整的审计报告,这对于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3.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增大了

由上级组织部门牵头参与整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给审计机关撑了腰,在这种环境下审计人员的工作环境更加宽松,职工对审计的认知度更高,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专项审计报告范文第10篇

一、清产核资审计计划阶段

(一)清产核资专项审计阶段的工作内容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全面了解清产核资公司的基本情况。由于清产、核资的审计及提供经济鉴证等工作涉及的资产庞大、情况复杂、审计风险高,在审计计划阶段必须对客户基本情况作全面了解。

2、主审所与参审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组织协调。鉴于清产核资投入的人力及参与审计的事务所较多,时间上也有要求,故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好进度及人员的搭配,同时要与参与各方进行很好地协调,要发挥好作为主审所的组织协调作用。

3、主审所与参审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传递。为加强沟通,以利于统一思想、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建立起一套信息传递办法。这套办法应保证审计过程中公司内部、公司与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之间、中介机构项目组成员间、相关职能部门间的信息畅通。信息传递与反馈贯穿于清产核资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

4、明确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工作小组、主审所与参审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等的工作职责。

5、制定总体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总体方案是整个清产核资审计工作中起指导和控制作用的。

6、掌握清产核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文件,主要包括国资委下发的五个文件,包含清产核资办法和清产核资工作规则。

(二)清产核资审计计划阶段工作内容

1、组建确定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工作小组,确定领导小组的组成(包括副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

2、向公司相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的主要内容为: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经营情况及经营风险;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核算办法(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等)、内部控制制度、具体的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图、业务流程图、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到达所需时间等)、行业特殊情况说明等。

3、建立信息传递与反馈相关工作机制,如:例会制度、工作周报制度与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等。

4、制订《清产核资审计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及设计清产核资程序和审计工作底稿,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讨论。总体方案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清产核资的目的、清产核资工作范围;损失认定及经济鉴证的相关技术标准(应按报表项目分项列示参考标准及相应应获取的相关证据);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人员、进度的安排及工时的预算;具体审计计划及总体方案的调整或修改程序、权限;项目的监控办法及证据索引号的编制要求等。以下对某些项目作出具体说明:

(1)关于确定清产核资工作范围。一般应包括客户总部及所属全部的子公司(含下属二级核算单位、分支机构等),除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规定可以不列入清产核资工作范围的单位外,全部列入清产核资范围。

(2)关于设计损失认定及经济鉴证的相关技术标准工作底稿。为了便于审计人员和客户相关人员掌握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应根据《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分别按坏账损失、货币资金损失、存货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损失等设计认定及经济鉴证的相关技术标准,设计工作底稿。

(3)关于对公司参与清产核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作实施方案、总体方案及清产核资软件的使用等。

(4)向被审计单位下发《所需资料清单》等工作资料。应按照清产核资专项审计的特点设计《所需资料清单》。并说明清产核资范围及确定依据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产权证明;企业清产核资清查明细表及申报资产损失相关证据(包括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出具的专项说明);企业认为有必须提供其他资料,包括与清产核资基准日相关的、以前年度会计及其他资料。

二、清产核资审计实施阶段

1、项目监控及现场审计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领导小组及项目工作小组负责人,应对项目总体方案的调整、审计人员的调配、进度的推进、重大问题的把握、技术标准的解释、是否需要出具经济监证证明等进行监控。

2、在清产核资审计实施过程中,参与的审计人员及协作所应按总体方案的要求,及时将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至项目领导小组。由项目领导小组定期与客户清产核资办公室人员召开例会,进行充分地沟通、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同时,对遇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一些共性但现行政策又不明朗的问题及时与国资委进行沟通,取得权威部门的意见并及时反馈至各项目组。

3、项目领导小组及时完成审核,并及时书面反馈意见(EMALL、传真等方式)至项目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现场执行领导小组的意见。

4、各项目工作小组现场完成工作底稿的初步整理、获取审计证据、出具资产损失经济鉴证证明、完成一级复核。在无法获得满意的外部证据情况下,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考虑是否出具资产损失经济鉴证证明。其中,我们认为对原制度损失挂账鉴证,可按以下原则把握:

(1)资产损失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尚未发生的不能确认为损失;

(2)当年发生的会计技术性差错不能确认为损失,以前年度发生的,经核查确认为损失,可以作为资产损失申报;

(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确认原则:一般不能确认为损失,如果是破产清算的子公司、已不存在的子公司其投资损失通过核查,取得合法证据的可以申报损失;

(4)企业内部往来不能确认为损失;

(5)违规经营的损失不能作为损失申报;

(6)有问题的负债比照资产处理(如外欠债长期无法支付的一潜盈;长期挂账的赤字,如:应付福利费);

(7)专项固定资产报废和毁损可以以企业内部技术部门鉴定为依据,但其必须是集团级的;

(8)盘亏、报废和毁损的存货应转出的进项税,应该随同资产损失一同上报。

5、各项目工作小组现场完成审计总结、清产核资报表(含清产核资软件内报表勾稽的审核及电子数据的拷贝),撰写审计报告草稿。

三、清产核资审计终结阶段

(一)清产核资审计终结阶段应考虑的问题

1、对于申报损失的证明材料不足的,与客户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进行沟通。对疑难问题向国资委进行请示。

2、撰写专项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

3、协助客户按国资委的要求完善相关制度。尤其是对经同意核销的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协助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对同意核销的各项实物资产损失,制订资产处置制度。

(二)清产核资审计终结阶段工作内容

1、协助客户向国资委申报清产核资结果并按国资委反馈意见进行回复。虽然清产核资的主体是企业,向国资委申请的主体也是企业,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我们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助客户撰写清产核资报告与国资委进行沟通,主动地向国资委汇报资产损失,准备并回答国资委在审核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完善证据或补充材料。

2、完成各审计客体的工作底稿的整理、装订,二级、三级复核;完成并出具审计报告,对有必要专门出具管理建议书的出具管理建议书;完成公司的汇总与合并工作,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完成合并及汇总

工作底稿的的整理,一、二、三级复核;完成公司的合并及其他需要出具报告的公司审计报告、管理建议、内部控制制度审核报告,并与公司沟通定稿。

3、指导客户根据国资委批复进行账务处理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4、撰写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资产损失的确认和处理,涉及到国有资本的核销,必须有合法合规的依据,必须分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因此我们采取详式报告的形式,分别反映客户申报核销资产损失总额,及本所审核确认的资产损失总额;分别反映按原制度申报核销资产损失总额,及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及《集团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办法》的相关规定申请预计资产损失总额:分别反映按汇总口径申报核减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总额,及按合并口径申报核减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总额。

上一篇:出具审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工程结算审计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