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审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2:51:13

专项审计论文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清产核资程序与一般年报审计程序的对比,简略论述了清产核资审计的程序、重点,与年报审计的异同以及难点等。

一、清产核资专项审计

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所谓清产核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的活动。清产核资的内容包括帐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益认定、资金核实和完善制度等。清产核资工作可根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要求或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申请实施。例如,企业分立、合并、重组、改制、撤销等经济行为涉及资产或产权结构重大变动情况的;企业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情况的;均可进行清产核资工作。

企业要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和对有关损溢提出鉴证证明;社会中介机构根据企业清产核资的结果,出具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编制清产核资后的企业会计报表。所以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是特殊目的审计,作为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认真核实企业的各项清产核资材料,并按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对企业资产损溢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损溢确定标准,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合规评判,提出经济鉴证意见,并出具鉴证证明。

二、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与年报审计的区别

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与年报审计不同,它是在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着重对企业清产核资的范围、内容、过程、法律依据、清产核资资料和资产产权真实性以及财产损失依据进行鉴证。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是伴随着清产核资工作而展开的,主要与年报审计有以下区别:

1、审计目的不同

年报审计的目的是对公司或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一贯性等“三性”发表审计意见:即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而清产核资审计的目的是对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的相关资料进行审计核实,并对企业核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及申报待核销净损失的处理预案的真实性、合规性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范围不同

年报审计的范围为公司或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帐簿及凭证等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包含合并报表及母公司报表;清产核资审计的范围为国有企业的基准日会计报表以及涉及资产管理、财产损失认定、勘查、资产产权、价值鉴定和资金核实、债权验证等多方面的资料。即清产核资所审计的范围要比年度审计范围更加广泛、更加细致和明确。

3、审计依据不同

年报审计的依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应会计制度、审计业务约定书等;清产核资审计的依据除上述依据外,还有《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的通知》(、《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政策问题的通知》、《企业财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文件。4、审计的重点和要求不同

清产核资审计中,我们在计划时不确定重要性水平,而是在基准日会计报表帐面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对企业实物资产的清查和企业债权债务的核对、询证以及对企业损失挂帐进行核实,协助和督促企业取得损失挂帐所必须的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以及提供特定事项的内部证明,并对其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具体审计重点包括(1)货币资金:帐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帐外现金;银行未达帐是否正常。(2)应收款项:是否真实存在,坏帐损失按新、老制度确认依据等。(3)存货:帐实是否相符,存货所有权认定,是否有积压、残次存货等。(4)固定资产:帐实是否相符,清理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对盘盈、盘亏、租出、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报废或转让出去的资产的清查等。(5)在建工程:长期挂帐但实际已经报废项目等的清查。(6)对各项待处理资产损失形成的原因,申报审批程序及处理意见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清查。(7)资产损失、资金挂帐的认定工作。

5、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多

年报审计是按照业务循环或会计报表科目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测试,采取抽查方式对会计报表余额进行认定;清产核资审计,主要是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帐务清理审查,资产核实清查,重估价值鉴证,损益认定审计,结果申报审计,资金核实审计,帐务处理审计,完善制度审计等。特别是对资产损失按原制度和新制度分别就确认证据、条件等要进行认定。

6、重视资金核实、实物资产的盘点、价值鉴证工作

年报审计时,由于时间等因素,我们通常依据公司或企业提供的资产盘点清单认定帐面的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重视实物资产的抽查盘点工作,关注因实物资产的毁损、报废及其他原因形成的潜亏情况,同时,年报审计时对往来款项一般是函证部分大额款项,在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要对往来款项逐一函证,落实款项的真实性和存在性,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确认债权关系。

7、审计调整

年报审计中,我们对于超出重要性水平的事项提请公司或企业调整有关帐目,并相应调整年度会计报表。如果公司或企业拒绝调整,我们将视未调整事项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出具不同意见的审计报告;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不考虑重要性水平一律按要求调整,但企业要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文件以及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帐务处理,处理完毕后要上报处理结果。

三、结束语

清产核资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清产核资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摸清企业经营性资产“家底”;全面清查核实各项资产损失情况,依据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创造条件;全面清查核实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已改制企业剥离、托管的国有资产;做好资不抵债或难以持续经营企业的清查工作,为国有企业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打下良好基础。严格地说,清产核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和必经途径,是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的基础。随着清产核资的广泛开展,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业务也将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的新拓展。在国有企业分立、重组、改制和主辅业分离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过程中,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也将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资料】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项审计;公益事业;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2.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217-02

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总裁段德峰这样和《公益时报》记者分析:我国当前来讲,第三方在对各家公益组织内部的风险控制、监督方面,专业力量较弱。而就国内的基金会规模来讲,让它内部有个专门的风险控制、监督的机构是很难的。有专业人员认为,引入第三方监督审计对大的公益项目,尤其大规模的募资,或者有些购买项目的评估,是比较中立的,也是公益事业监管的一个发展趋势。

1我国公益事业监管面临的挑战

公益事业是政府通过公益性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法人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群众的某些需要,而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活动。经济学家厉以宁称之为“第三次分配”,即以自愿、道德、互助为动力和基础的分配,体现责任和奉献。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程度,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生平的稳定程度。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蓬勃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趋势。但是,我国公益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监管上时刻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1.1我国公益事业监管主体不明确

我国公益事业由于主办方、发起人的各异,而且在公益事业中各级管理和申报机制不完善,导致的监管中主体不明确。当公益事业的受益人和捐赠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或者公益组织活动受到不良动机者操作时,当事人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有关监管部门来解决问题。出现问题无人解决,这对于公益事业的参与者来说,可以说是最担心的问题。

1.2我国公益事业监管缺乏制度保障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公民道德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这种发展中,我们发现我国相应的与公益事业相关的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保障是不完善的。我国虽然也出台过相应的公益事业的行政条例、部门规章和法律法规,但是在监管实施过程中,各地区的行政条例、部门规章、法律法规之间严重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这样的监管制度上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1.3我国公益事业监管缺乏方法创新

近年来,我国公益事业频繁曝出一些监管方面的漏洞,使得社会公众对于公益事业信心受到影响。这种慈善公信力危机的爆发和我们国家公益事业自身的特点有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经济能力有限,公益事业需要发动全民经济支持。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需要公益事业扶持的人口也是众多的。特殊的国情导致我们的公益事业不可能像国外一样依靠几个大型的慈善基金会来管理。所以,我们需要利用经济管理中的新方法和新理念,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监管的方法。

2专项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专项审计,是针对具体项目的审计。专项审计中受托审计机构采用常规或特定审计的方法,对有关地方政府、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审计内容依据受托责任不同,可涉及常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亦可涉及社会组织受托的特定事项,或者突发性公共事件等。专项审计调查具有以下特点。

2.1审计目标的特定性

由于专项审计是对经济领域中带倾向性的特定事项进行系统调查了解,通过综合分析,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揭露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组织决策提供依据,为组织健康运行服务。因此专项审计调查的目标具有特定性。

2.2审计范围的广泛性专项审计范围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资料来源的广泛性两个方面。从对象上看,凡是与被调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属于专项审计调查的范围。从资料来源上看,专项审计可以运用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利用其他非报表资料,如社会民意调查报告、专业机构鉴定证明,或是其他被调查机构或人员社会公信力等调查资料。

2.3审计方式的灵活性

从严格意义上讲,专项审计是审计和调查的有机结合,因此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审计调查。专项审计调查既可以运用常规财务审计方法,亦可根据审计目标的不同采用其他综合调查方法,如民间走访、听证取材、跟踪随访等方法。从技术方法上来说,可在传统的财务审计方式上采用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等。

2.4审计结果的时效性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是为有关机构或组织的快速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作出审计调查结论和提出审计调查建议必须要在有关组织作出决策之前,否则就会错过时机,使审计调查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3专项审计在公益事业监管中的可行性分析

在分析了我国公益事业面临的挑战和专项审计的特点后,我们可以看到专项审计在各种专业事项管理中有其独特的优点,将专项审计引入到公益事业监管是完善公益事业管理中第三方监管机制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3.1专项审计目标的特定性可以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最具公信力的鉴证保障监管不足导致的社会公信力下降是近期我国公益事业管理中的面临的严峻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在管理上可以借鉴专项审计自身严谨的审查机制和独立的审计报告来真实反映某项公益项目的实施情况。公益事业专项审计目标可依据社会公众、政府监管机构、社会团体与组织的特定要求进行确定,可将某一机构全年慈善事业运营情况为审计目标,也可将某一阶段性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为审计目标。这种审计目标的特定性为鉴证公益事业有效运营以及增加慈善事业社会透明度和公信力提供了合理保障。

3.2专项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可以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披露专项审计调查的披露事项十分广泛,主要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行业经济活动情况;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以及上级人民政府、社会慈善组织机构、独立捐赠人受托审计的其他事项。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可以提供多侧面、多视角的信息资料披露。这不但为公益事业监管的全面性、立体化提供了合理保证,也为各级政府与社会公益事业监管部门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3.3专项审计方式的灵活性可以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了方法上广泛的选择在专项审计运行中可以利用传统审计中的技术方法,如资料抽样审计技术、对公益物资进行监盘、对公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函证等;也可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方法,采取对公益事业组织环境的了解、调查走访、民意调查等方式对公益事业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依据特定的审计目标来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在公益事业监管活动中,专项审计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配合其他管理行为进行。所以专项审计方式的灵活性,为将第三方监督机制引入公益事业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3.4专项审计结果的时效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了快捷的反馈机制由于我国公益事业投入方零散,公益资金和物资投出方向分散,特别是对于突发性事件公益捐赠的监管不严密,通常使得公益事业项目信息披露不及时,使得社会公信力下降。为了能使我国公益事业坚持长期及时地向社会捐赠机构和个人公开其公益资金及物资的运营信息,我们将目光投入到专项审计这种能在节约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上,快速形成鉴证报告的审计方式。专项审计从目标的确定到方法程序的设计都是“量体裁衣”的,削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审计程序,能够保证在第一时间,快捷地向有关组织和社会公众传递反馈信息。

4结论

公益事业可以加大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国家将长期坚持发展下去的一项重大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监管机制,目前众多学者认为引入第三方审计机制是国内外公益事业监管的大势所趋,是最经济和快捷的传递监管结果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专项审计可以在节约审计成本,简化审计程序的前提下,为公益事业监管提供合理、快捷、有力的鉴证保障。专项审计形式无疑为公益事业的政府监督,或是社会组织和团体独立监督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颜志敏.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应把握的几个重点[J].审计月刊,2005(3).

[2]孙尚涛.我国专项审计调查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刘京.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姚俭建,黄丹.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监督体系[J].社会科学,2004(10).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清产核资程序与一般年报审计程序的对比,简略论述了清产核资审计的程序、重点,与年报审计的异同以及难点等。

一、清产核资专项审计

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所谓清产核资,是指国有资产监视治理机构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的活动。清产核资的内容包括帐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益认定、资金核实和完善制度等。清产核资工作可根据国有资产治理部分的要求或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申请实施。例如,企业分立、合并、重组、改制、撤销等经济行为涉及资产或产权结构重大变动情况的;企业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情况的;均可进行清产核资工作。

企业要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和对有关损溢提出鉴证证实;社会中介机构根据企业清产核资的结果,出具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编制清产核资后的企业会计报表。所以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是特殊目的审计,作为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认真核实企业的各项清产核资材料,并按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对企业资产损溢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损溢确定标准,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合规评判,提出经济鉴证意见,并出具鉴证证实。

二、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与年报审计的区别

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与年报审计不同,它是在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着重对企业清产核资的范围、内容、过程、法律依据、清产核资资料和资产产权真实性以及财产损失依据进行鉴证。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是伴随着清产核资工作而展开的,主要与年报审计有以下区别:

1、审计目的不同

年报审计的目的是对公司或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的公允性、正当性、一贯性等“三性”发表审计意见:即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而清产核资审计的目的是对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的相关资料进行审计核实,并对企业核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及申报待核销净损失的处理预案的真实性、合规性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范围不同

年报审计的范围为公司或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帐簿及凭证等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包含合并报表及母公司报表;清产核资审计的范围为国有企业的基准日会计报表以及涉及资产治理、财产损失认定、勘查、资产产权、价值鉴定和资金核实、债权验证等多方面的资料。即清产核资所审计的范围要比年度审计范围更加广泛、更加细致和明确。

3、审计依据不同

年报审计的依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应会计制度、审计业务约定书等;清产核资审计的依据除上述依据外,还有《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关于印发中心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的通知》(、《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政策题目的通知》、《企业财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文件。

4、审计的重点和要求不同

清产核资审计中,我们在计划时不确定重要性水平,而是在基准日会计报表帐面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对企业实物资产的清查和企业债权债务的核对、询证以及对企业损失挂帐进行核实,协助和督促企业取得损失挂帐所必须的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实,以及提供特定事项的内部证实,并对其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具体审计重点包括(1)货币资金:帐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帐外现金;银行未达帐是否正常。(2)应收款项:是否真实存在,坏帐损失按新、老制度确认依据等。(3)存货:帐实是否相符,存货所有权认定,是否有积存、残次存货等。(4)固定资产:帐实是否相符,清理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对盘盈、盘亏、租出、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报废或转让出往的资产的清查等。(5)在建工程:长期挂帐但实际已经报废项目等的清查。(6)对各项待处理资产损失形成的原因,申报审批程序及处理意见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政府部分的有关规定进行清查。(7)资产损失、资金挂帐的认定工作。

5、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多

年报审计是按照业务循环或会计报表科目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测试,采取抽查方式对会计报表余额进行认定;清产核资审计,主要是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帐务清理审查,资产核实清查,重估价值鉴证,损益认定审计,结果申报审计,资金核实审计,帐务处理审计,完善制度审计等。特别是对资产损失按原制度和新制度分别就确认证据、条件等要进行认定。

6、重视资金核实、实物资产的盘点、价值鉴证工作

年报审计时,由于时间等因素,我们通常依据公司或企业提供的资产盘点清单认定帐面的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重视实物资产的抽查盘点工作,关注因实物资产的毁损、报废及其他原因形成的潜亏情况,同时,年报审计时对往来款项一般是函证部分大额款项,在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要对往来款项逐一函证,落实款项的真实性和存在性,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确认债权关系。

7、审计调整

年报审计中,我们对于超出重要性水平的事项提请公司或企业调整有关帐目,并相应调整年度会计报表。假如公司或企业拒尽调整,我们将视未调整事项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出具不同意见的审计报告;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不考虑重要性水平一律按要求调整,但企业要根据国有资产监视治理委员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文件以及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帐务处理,处理完毕后要上报处理结果。

三、结束语

清产核资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清产核资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摸清企业经营性资产“家底”;全面清查核实各项资产损失情况,依据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题目,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强国有资产监视治理创造条件;全面清查核实非经营性国有

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已改制企业剥离、托管的国有资产;做好资不抵债或难以持续经营企业的清查工作,为国有企业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打下良好基础。严格地说,清产核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和必经途径,是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的基础。随着清产核资的广泛开展,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业务也将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的新拓展。在国有企业分立、重组、改制和主辅业分离的不断深进和发展过程中,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也将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资料】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2016审计工作述职报告(1)

今年以来,我局审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围绕十项重点工作,按照全面转型、提升价值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审计监督活动。

一、上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揭露和反映问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上半年,我局共开展了23个项目的审计,已完成审计项目15个,查出违规资金 320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3008万元,应上缴财政311万元。移送纪检部门案件线索1项,有2名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党内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提交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28篇,被批示采用18篇。

一是关注财政全口径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本级财政和部门单位预算执行进行了审计。反映了县本级财政和部门单位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没按预算执行的5个项目预算安排经费154万元予以收缴财政。

二是关注民生资金的管理。对财政教育投入及资金使用情况、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进行了审计。着力反映民生政策落实、惠民政策目标实现和民生资金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反映的问题引起了县政府的重视,落实了4500平米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促使有关部门及时发放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

三是关注金融风险、税收征管和资产管理。关注金融风险,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反映了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建立了抵质押管理细则、拨备制度、信息披露等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对税收征管的监督,对我县2012年印花税征管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反映了印花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地税部门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加强了同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堵塞了印花税征管漏洞,并补缴相关纳税人漏缴印花税24万元。开展政府性房产管理审计调查,反映了政府性房产管理、政府性房产出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有关部门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了对政府性房产的管理。

四是关注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问题。对管道安装队财务进行了审计,查处了该企业违规发放奖金补贴、漏缴税收等问题,并按照有关规定做了严肃处理。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进行了审计,查处了该单位私设小金库、委托检验回扣款收入不入帐及套取现金等问题。有关线索移送纪检部门进一步查实后,2名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党内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

五是关注政府投资建设的管理。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反映了我县政府投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洞头县城南污水处理厂工程、状元南片市政一期工程等10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决算审计。开展了便民服务中心工程跟踪审计,加强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

六是关注经济责任的履行。召开了经济责任联席会议,通报了2012年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进一步明确了部门工作联动机制。认真落实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制度、经济责任告知制度。今年以来,对3位离任局长开展了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对新任的4位正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告知,促进了工作衔接,提高了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责任和廉政意识。根据组织部门和国资办的要求,目前,已组织开展了对2位离任局长和1位在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二)着力推动审计整改,努力推进审计成果的利用。

一是进一步加强推进审计整改的机制建设。把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列入我县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点工作内容,对推进审计成果利用,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注重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力求见微知著,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体制、制度性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以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问题的解决,避免屡查屡犯。

三是着力推进问题的整改。今年以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汇报,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促进了一些问题的整改。如县政府成立了市政公司,解决水务公司与管道安装队长期以来存在的关系不顺问题;税务部门完善印花税征管机制,补缴了漏缴的印花税;等。

此外,根据今年5月份县政府常务会议在听取财政审计工作汇报后提出的要求和董县长对5个审计报告的批示精神,目前,正就今年以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以提出更加具体的整改措施,推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三)加强内部建设,着力夯实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着力提高干部素质。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等各种学习方式,开展了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开展了领导作表率、作风抓促带活动;不断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开展廉政教育,加强了廉政风险的控制;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推进了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年度计划的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审计质量意识不断提升。有3篇论文在市审计系统评比中获奖,有2篇调研论文获我县2012年度优秀调研成果,有1篇调研论文获浙江省审计厅优秀调研成果。有5个审计项目获全市优秀、表彰审计项目。

二是着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按照早安排、早部署的原则,在年初安排审计项目时充分考虑计算机在审计实施中的利用,今年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了印花税征管情况、部门预算情况审计。积极组织审计干部参加AO-OA计算机培训班。今年以来有2篇AO-OA应用实例分别获审计署AO应用实例应用奖和鼓励奖。2013年4月我局被市审计局授于2012年度审计信息化组织推进先进单位。

三是着力推进内审指导工作。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探索创新内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完善内审运行机制,出台了考核奖励政策,引导内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按照创新、务实、重质的工作理念,积极主动开展内审工作。2013年2月我局获全市2012年度内审业务指导工作二等奖和进步奖。5月,《洞头县供电局新农村电气化表箱改选工程审计》等6个内审项目获市内审优秀和表彰项目。

半年来,我县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准则、经济责任审计创新、协调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重视和加强。

二、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继续实施十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五型机关创建。

一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按照以权定责、以责定评、以评定审的思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量化指标,完成东屏街道、原规划建设局、供销社等9个单位10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力争经济责任告知对象经济责任告知率达到100%,经济责任报告对象年度经济责任报告率达到90%,离任交接对象离任交接率达到100%。

二是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完成状元南片围涂工程竣工决算、城南污水处理厂工程竣工决算、元觉卫生院竣工决算、新洞二中(大门镇中)一期工程竣工结算、杨文三期市政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9个投资项目审计。

三是继续围绕民生审计、国资经贸审计等重点工作开展审计。开展社保资金审计重点资金跟踪审计、三公经费专项审计调查、第二自来水厂财务收支、大门中小学财务收支、洞头县实验中学财务收支等项目。

四是深化五型机关创建。以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推进机关工作提速提质提效。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不断提升服务型机关建设。进一步推进学用转化,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不断深化廉洁型机关建设。

2016审计工作述职报告(2)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审计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审计监督活动,较好地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上半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0个,查出违规资金629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5277万元,应上缴财政619万元,核减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398万元,移送有关部门案件线索3项。提交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23篇,被批示采用15篇。

一、上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全部政府性资金、本级财政、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政府存量资金进行了审计,进一步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来源,分析了收入结构、可动用资金、负债等情况。在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反映了预算编制不完整不准确、预算追加项目没执行、部分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收入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绩效不够明显,房改资金挤占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等问题,处理上缴财政462万元。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反映了预算不准确、基本支出挤占项目经费等情况。政府存量资金专项审计反映了财政存量资金的存量不适度,大量的财政资金顶着项目沉淀在财政部门和各预算执行部门,增加了政府负债等问题,并提出了审计建议。

(二)开展税收征管情况审计。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反映了企业没有分类别适用相应税率造成少预征税额、企业已申报但由于管理原因没有及时缴纳入库、部分企业没有按实申报预缴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清算不及时等问题,要求地税部门收回漏缴税款88万元,并堵塞征管上的漏洞。

(三)开展清风肃纪审计。对公务支出公款消费进行了专项审计。反映了公务支出公款消费中存在的公务接待不规范、违规列支会议费补贴和伙食费、未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经费等问题,并督促26家主管部门进行整改。对办公用品政府集中采购进行了专项审计,反映了办公用品采购没有编制预算,部分办公用品采购存在无序性和盲目性、部门自行采购办公用品存在价格虚高等情况,存在部分采购价高于网上协议价、同种型号设备不同供应商价格不同、不同单位向同个供应商采购同种型号设备价格不同等问题。

(四)开展民生资金审计。对xx县2012年度新渔村建设整村推进工程进行专项审计,反映了重复申报或虚报整村推进工程项目套取财政补助资金、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同类型项目价格差异较大、工程验收把关不严、后续管理维护缺乏等问题。目前已追回被骗取财政资金27万元。此外,组织开展了森林xx建设项目实施和资金资金管理跟踪审计。

(五)开展政府投资审计。对xx县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反映了个别项目没有落实规费减免政策、公积金收益提取未及时上缴财政和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促使住建部门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规费减免政策,收缴住房公积金收益67万元用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环岛公路半屏大桥至长坑段公路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核减工程造价398万元。开展了110KV新城(xx)输变电海堤段电缆沟工程结算审计、法院扩建及整修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后寮标准农田提升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等4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决算审计。继续积极探索固定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开展了大门镇至小门大桥公路工程、便民中心工程等跟踪审计。

(六)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召开2015年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议,明确2015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务,强调部门工作联动机制,落实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制度、经济责任告知制度。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式方法,逐步由离任审计转向任中审计,全年7个审计项目中共有4个是任中审计。根据组织部门和国资办的要求,目前,已组织开展了对4位在任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七)继续加大内审指导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继续把内部审计工作作为我局2015年十项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并将内部审计工作经费列入年初预算。3月份已将《xx县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申报作为县政府行政规范化文件,有望于下半年出台。二是加大对内审机构的指导。围绕内部审计计划制定、企业审计重点、内控制度完善等方面内容,组织内审机构内部业务交流学习3次,并帮助指导浙江省诚意药业有限公司健全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助推企业上市。帮助指导教育、计生、住建等部门做好公务支出公款消费资金内部审计。三是积极组织6个内部审计项目参加全市内部审计优秀项目评比,《xx县内审机构加强业务交流》等2则信息在《中国审计报》刊登。

(八)狠抓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探索创新审计报告格式和审计方案编制方法,进一步规范了审计业务内部管理流程,着手研究审计项目质量规范化管理办法。开展审计项目评优活动,鼓励审计干部树立大要案意识,争做优秀审计项目,推荐6个审计项目参加全市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坚持以人为本,鼓励新进审计人员7人参加审计师资格考试,努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按照早安排、早部署的原则,在年初安排审计项目时充分考虑计算机在审计实施中的利用,今年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了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审计。今年被市审计局授于审计信息化组织推进先进单位。

(九)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活动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局路线教育工作,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学习教育。开展了理论中心组、读书班、我有一套审计技术方法交流、专题学习会、微型党课、审计价值观主题发言以及大讨论等形式多样学习活动,观看了《焦裕禄》、《南平红荔》、《信仰》、《党的纪律》等电教片电影共13期。三是广泛听取意见。就问题广泛征求基层农村党员群众、被审计单位、行风监督员、退二线领导干部、内审机构等部门意见建议,发放及回收征求意见表110余份,共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90条次、梳理分类成79个具体问题。四是开展基层走亲活动。对霓屿上郎村、正岙村两个结对村5位困难对象进行走访,帮助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开展审计进社区活动,到岭背社区开展卫生共建活动,并为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学生建立5个小书架工程。帮助银海社区和上郎村16名困难群众实现16个微心愿。五是开展即知即改活动。加强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帮助指导浙江省诚意药业有限公司健全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助推企业上市,对教育、住建、计生等单位开展公务支出公款消费专项审计指导。强化考勤、学风会风问题,加强审计组在被审单位现场实施的上下班考勤检查,严格执行离岗请假登记制度,做好考勤结果公开。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开展干部职工谈心谈话活动20余次,缓解审计一线干部精神压力,激发审计干部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精神。

半年来,我局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准则、经济责任审计创新、协调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重视和加强。

二、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1.开展审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原有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事业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乡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实行审训结合。坚持岗前培训、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措施,结合审计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审前集中培训,做到以老带新,逐步解决具体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定期组织乡镇农村审计人员学习《审计法》和有关廉政工作规定等,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公正,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审计工作紧迫性和自觉性的认识。三是坚持持证上岗。各乡镇应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并通过严格考核领取农村审计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乡镇领导应积极支持乡镇审计人员及时参加业务培训,并提供所需经费。

2.加强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针对当前机构不健全,审计力量薄弱的实际,县政府要从组织上、制度上为乡镇审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当前主要抓好乡镇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健全,解决好人员的编制问题。审计机关要遵照《审计法》的规定,充分利用优势,加强对农村审计的指导。对一些重大的审计项目,或是初次开展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应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还可以通过有关工作会议和例会,交流经验,沟通信息,座谈讨论,排除疑难问题,促进整体素质提高。此外,要协调各方关系,加强与各乡镇领导联系,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倾听他们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建议,使他们支持和重视审计工作,将农村审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确保审计工作有专职人员,有组织领导,经费落实。

3.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针对当前农村审计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参照国家审计准则,结合农村审计实际,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农村内部审计规范或指南,并在此基础上汇集成一本《农村审计监督工作手册》,使之成为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工作指南,同时要共同制定农村审计发展规划、农村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等规章制度,从计划管理、项目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着手,在宏观规划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加以规范,使农村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农村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4.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和服务的能力。农村审计要为乡镇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在严格查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为乡镇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对审计发现的经济犯罪、严重损失浪费等现象,要发挥职能作用,进行移送和处理,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减少农民负担。

5.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农村审计氛围。营造和谐的审计氛围离不开法律的完善、领导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是努力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涉农部门等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二是农村审计部门要与纪检监察、政府审计、司法机关、财政等有关部门单位加强联系沟通,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现象及时进行移送,构建资源共享的审计监督机制;三是通过宣传与结果公告等措施,努力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民群众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努力增加乡镇内部审计投入;为农村审计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苍南县农村审计现状与阶段性成果

浙江省苍南县有36个乡镇共776个行政村,现有农村人口116多万人。2008年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值192097.98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9804.9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3622.5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当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有154个,其中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29个。为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早在1995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苍南县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总站”,与县农业局农经总站合署办公,业务上接受县审计局和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的指导。2002年10月《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颁布实施,农村审计步入了法制化,县财政将农村审计项目纳入年度预(决)算,经费10万元。多年来,在县委、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按照“三年一轮审、离任必审、有访必审”的要求,积极开展以村集体财务收支为主的各项农村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全县已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539个单位,审计资金总额达123124.08万元,查出违纪违规案件69件,查出违纪违规资金837.78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18件,受党纪处分35人。并向被审计单位及各级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1220多条,大大地促进财经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农村审计的良好效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1.通过落实政策,实行村务公开。为加强对农村审计和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苍南县委、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农村审计工作要求,健全农村审计机构,配备合格审计人员,并且将审计结论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归入个人档案。2003年县政府主要领导还专门为加强村极财务审计、实行村务公开方面作重要批示。通过贯彻落实上述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审计工作,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对审计出来的财务收支、资产运行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等如实地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增强民主理财意识。

2.通过规范操作,提高审计质量。在执行《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和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示范文本的基础上,具体制定了《苍南县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试行办法》、《苍南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操作规程》、《苍南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办事指南》等文件,编制一套适合本地实际操作的审计通知书、审计记录单、审计查询单、审计签证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承诺书、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等标准文本。为确保审计质量,在坚持按章审计、统一文本操作的基础上,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被审期间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情况如实陈述并承诺;强化审计复核制度,审计组长必须对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审计主要事实的清晰性、完整性及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必须复核;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审计档案是审计监督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检验审计质量的主要依据,在对审计事项做到认真整理的基础上,按国家规定实行“一审一档”制,做好装订年度归档,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备查。

3.通过拓宽审计,强化村财监督。在制定和实施农村审计工作计划中,要求各乡镇对村级财务实行“三年一轮审”,县农村审计单位实行抽审;在坚持例行审计的基础上,拓宽思路,积极探讨,接受委托审计;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开展了村级债权债务专项审计、村级货币资金管理情况专项审计、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土地征用款落实专项审计、村集体组织征订报刊情况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及村集体经济财务循环审计等。通过以上各项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和核实,对村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进行评价,确保村集体资产的安全运行,实现了对村集体财务的全方位监管。

4.通过查处案件,促进廉政建设。农村审计是以行政执法者的身份介入对村集体资产及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特别是对农民上访案件的专案审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查处了一些经济大案要案,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追查,依法制裁。如龙港镇柳江村某出纳员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贪污村集体资金275000.00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金乡镇某村在2007年审计原村书记和村主任时,发现该员工及其他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转移村集体资金63.45万元于账外开支和挥霍,并向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行贿送礼,受县纪委处分5人,2年处分1人。同时为配合村级换届选举,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集体财务收支循环审计及有关专项审计,有力地扼制了一些村干部的腐败现象,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论文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对策建议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科研经费来源的审计高等学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按其项目来源不同,可分为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校内科研项目三大类。纵向科研项目是指国家和有关部委、省政府和厅局、地市等有关部门以文件形式下达的各类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是指受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而开展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且有研究经费汇入高校的科研项目。校内科研项目是指由学校发文立项或使用其它纵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而开展的列入学校科研计划的研究项目。从审计的角度看,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其使用的要求是不同的。纵向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其使用要求必须符合相关制度规定,防止出现科研经费有寻租现象。横向科研经费大多来源于企业资金,只要项目符合企业要求,经费的使用相对较为灵活。

(二)科研经费管理状况的审计主要是针对科研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手续是否严密、科学,是否做到了互相制约牵制等。具体应该包括:科研经费使用是否依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开支标准;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是否按照全额成本核算制度以及相关管理办法、合同的要求进行确定,其支出比例是否合适;用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时是否依据实际需要,相关资产是否安全完整,其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如何;是否存在因盲目购置而导致固定资产闲置或利用效率偏低、使用效果较差等变相损失浪费科研经费的情况等。

(三)科研经费结余情况的审计主要审计科研项目结题后经费是否结账,科研项目的支出是否与经费概算相一致等。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预算总额是否合理,是否造成过多闲置资金。对于科研经费的结余情况进行审计,这样既可以督促科研人员在进行经费概算时要严格谨慎,又可以避免结题不结账、科研经费长期闲置沉淀、效益丧失的现象。此外,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内容还应该包括科研经费投入后的成果回报情况,如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情况;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及级别,尤其是被SCI、ISTP、EI、SSCI、A&HCI收录论文和国内核心期刊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科研成果的获奖情况等内容。

二、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程序及方法

(一)科研经费的审计程序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准备环节、计划环节、实施环节和报告环节四个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由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要求出具审计委托书,学校审计处选派人员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科研管理部门向被审计的课题组发送审计通知书,并要求课题组提交所有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包括课题合同书、课题进展情况记录、课题的研究报告等书面材料,财务处提交课题经费使用的购置资产清单、相关账簿、会计凭证以及需要填报的财务报表等作为审计依据;审计组根据所提交的相关材料实施审计,填写审计工作底稿,通过整理、归纳、汇总、分析审计依据,出具审计检查报告报送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针对检查报告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相关制度规定,下达监督检查意见书。被审计课题组应在监督检查意见书的规定时限内整改执行完毕,并将执行结果书面报告科研管理部门。对监督检查意见书中认定问题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审核确认。

(二)科研经费的审计方法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主要采用的方法:(1)专项审计法。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将科研经费作为专项资金来审计,不定期的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以及财务收支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价。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都是统一归属财务处负责核算。纵向科研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其使用更多地受财经法规的制约。横向科研项目是与企事业单位协议进行的,需要较多地遵循委托方的意愿,经费使用的灵活性较大,对其控制不像纵向科研那样严格。但横向科研资金在高校科研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专项审计法对横向课题来说,能够提高经费管理的规范性,特别适合于对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审计。(2)事后审计法。由于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特殊性,因此在审计整个科研项目时。不宜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而应该在实施审计工作前,给被审计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如果审计科研成果的成效,只能在科研项目结束一段时间后才能够得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因此,对科研项目进行全面审计应该采取事后审计的方法。(3)绩效审计法。主要是针对科研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的审计方法。具体的组织实施可按照财政部《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财教2005149号1和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对科研项目绩效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以及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此外,在科研经费的审计过程中还应当综合利用财务报告、巡视检查、财务验收、受理举报等多种方法。

三、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的问题

(一)认识上的误区目前我国高校对科研项目大多实施课题制管理,课题负责人主管科研经费的整体使用情况。多数人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课题负责人花的是自己的钱,自己拥有对课题经费的绝对使用权利,甚至学校的一些领导也给予认同,从而导致了从课题经费中提成用于人员奖励,购买私人资产等违规现象,不按预算开支,不合理、私有化的开支时有发生,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很难完成。项目负责人对项目预算的法律意识淡薄,无形中给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造成很大障碍。

(二)科研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大多高校都是南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出台科研项目管理方法。科研管理部门仅仅负责科研项目的申请,课题立项后,对课题的进展情况、经费是否到账、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课题是否按时结题等并不关心,与课题的后续工作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而财务人员对科研项目的来源、类型不熟悉,导致科研经费开支的合理性很难判断。对于科研项目开支的某些物品,要达到一定的金额才要求附清单,而低于这个限度的则不用列示实物清单,从而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能确认是否属于项目开支范围。财务部门缺乏与科研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沟通的平台和信息共享,是在不熟悉科研项目运作过程的情况下监管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科研人员的摩擦经常发生。

(三)高校内部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高校目前都拥有独立的审计部门,但与外部审计相比,还存在着审计人员少、不够专业、独立性较差等问题,从而使得科研经费审计的独立性很难保证,作用也很难发挥,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对科研创收和排名方面的考虑,从而引起对科研经费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四)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缺乏依据虽然国家已经加强r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科技部于2007年8月1日首个专门规范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规定――《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科技部(或委托相关单位)对科研经费

进行专项审计,很多高校也制定了自己的科研管理办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如在编制经费概算时,普遍都是由项目负责人自己编制,学校的有关部门并不进行审核,造成经费来源不真实,经费概算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审计依据很难把握。财务、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参与管理与监督的机制尚未形成,容易造成违法、违纪等现象。

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误区,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学校的科研工作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好国家和部门的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等财经法规的宣传培训丁作,使学校科研人员熟悉国家、部门和学校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形成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正确认识。适当开展关于科研经费的培训工作,从思想上改变对科研经费使用的错误认识,促使项目负责人加强自我约束能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经费审计氛围。

(二)树立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意识,加强资产管理高校应该引人合理、有效的课题成本核算机制,将科研活动中直接支出的材料费,燃料费、外协测试等费用直接计人科研成本,占用学校资源所产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实验设备折旧费、科研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确实无法准确区分的,要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分摊,计入科研成本,减少科研项目支出挤占高校日益紧张的事业经费,严格控制科研投入与产出经费的使用比例。与本项目无关的内容不得在科研经费中列支。同时对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版权、实用新型发明等,应及时提供鉴定和认证资料,纳入学校无形资产的核算,确保学校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科研经费审计力度学校审计处应该不定期的对科研项目进行审计监督,实行定期检查与抽查来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对课题组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学校在其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及今后科研经费的配套和支持方面应给予严格的限制。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学校在有关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上应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倾斜,逐步建立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7篇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年,县审计局共审计财政、地税及一级预算单位19个,包括对县财政局具体组织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县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5个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个乡镇财政财务收支和决算情况和对乡镇财政状况和支出结构等8个项目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查出各类违规违纪金额662万元,应交财政216万元。

改进审计手段年,县审计局根据省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要求和审计县经济责任审计试点经验,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围绕政府负债问题进行审计,积极探索政府负债预警机制,提出加强和改进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的建议和措施,并且从个人绩效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月份审计局共完成17个单位17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336万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被作为审计领导干部管理使用重要参考依据,列入干部考核廉政档案。

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年,县审计局安排时代广场竣工决算等4个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在对县汽车西客站投资绩效审计中发现,作为1997年县重点十大工程之一的汽车西客站至年底实际已投入资金达万元,其中银行贷款资金占95%,但由于站前民房至今未能拆迁,致使该站的主要功能至今还不能投入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得到体现。审计结果在同级审报告中披露后,县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整改方案。

突出专项审计调查年,县审计局按照审计署和市局五年规划精神,围绕政府工作重点、经济工作难点、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审计局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力度,取得较好成效,月份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个,其中省定同步项目4个,市定同步项目2个。在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低保对象名额指标化、补助金额平均化和低保审批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县政府专题研究出台《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有效地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公用经费审计调查中发现,全县业务招待费、公车费用、差旅费三项费用已占公用经费支出的47.22%,部分单位业务招待费严重超支。审计调查所披露的问题,引起市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刘奇市长为此专门做出重要批示,章方璋县长责成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整改。县政府已就公用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控制公用经费支出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扩大预算会计集中统一核算范围、对业务招待费实行总量控制、制定公车管理“三统一两定点”规定以及严肃查处挥霍浪费公用经费的案件等。

注重查处大要案年,县审计局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审计局在审计工作中注重发现违法违纪线索,大力查处大案要案,以来已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案件3起,涉及领导干部多人,审计为维护经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指导年月份,县审计局组织55位同志参加市内审协会业务知识培训,月份召开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推荐市级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选送优秀项目参加市级评优,组织内审科研论文撰写和评选。审计局还于月底组织召开县内审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杨立祥会长作了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内审工作向前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一年来内审工作取得成绩并对今后工作提出要求,大会还安排了典型发言和论文交流。

审计项目的试点工作年,县审计局根据年初计划安排,每个业务科室均安排审计署号令试点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试点,经责科和投资科还分别安排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试点和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试点。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并就试点的经验召开业务会进行交流探讨,逐步加以完善和规范。

建立健全审计复核制度年,县审计局为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审计行为,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审计局配备了总审计师,并在7月初出台了《县审计局审计复核工作办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三级复核制度,有效促进审计人员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年,县审计局根据省厅《关于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审计县实际,审计局于月份出台《县审计局关于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对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范围和内容做了规定。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8篇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年,县审计局共审计财政、地税及一级预算单位19个,包括对县财政局具体组织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县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5个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5个乡镇财政财务收支和决算情况和对乡镇财政状况和支出结构等8个项目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查出各类违规违纪金额662万元,应交财政216万元。

改进审计手段年,县审计局根据省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要求和审计县经济责任审计试点经验,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围绕政府负债问题进行审计,积极探索政府负债预警机制,提出加强和改进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的建议和措施,并且从个人绩效方面进行综合评价。1-11月份审计局共完成17个单位17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336万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被作为审计领导干部管理使用重要参考依据,列入干部考核廉政档案。

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年,县审计局安排时代广场竣工决算等4个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在对县汽车西客站投资绩效审计中发现,作为1997年县重点十大工程之一的汽车西客站至年底实际已投入资金达3039.72万元,其中银行贷款资金占95%,但由于站前民房至今未能拆迁,致使该站的主要功能至今还不能投入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得到体现。审计结果在同级审报告中披露后,县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整改方案。

突出专项审计调查年,县审计局按照审计署和市局五年规划精神,围绕政府工作重点、经济工作难点、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审计局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力度,取得较好成效,1-11月份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11个,其中省定同步项目4个,市定同步项目2个。在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低保对象名额指标化、补助金额平均化和低保审批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县政府专题研究出台《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有效地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公用经费审计调查中发现,全县业务招待费、公车费用、差旅费三项费用已占公用经费支出的47.22%,部分单位业务招待费严重超支。审计调查所披露的问题,引起市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长为此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县长责成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整改。县政府已就公用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控制公用经费支出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扩大预算会计集中统一核算范围、对业务招待费实行总量控制、制定公车管理“三统一两定点”规定以及严肃查处挥霍浪费公用经费的案件等。

注重查处大要案年,县审计局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审计局在审计工作中注重发现违法违纪线索,大力查处大案要案,以来已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案件3起,涉及领导干部多人,审计为维护经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指导年7月份,县审计局组织55位同志参加市内审协会业务知识培训,8月份召开内部审计工作座谈会,推荐市级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选送优秀项目参加市级评优,组织内审科研论文撰写和评选。审计局还于8月底组织召开县内审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杨立祥会长作了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内审工作向前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一年来内审工作取得成绩并对今后工作提出要求,大会还安排了典型发言和论文交流。

审计项目的试点工作年,县审计局根据年初计划安排,每个业务科室均安排审计署6号令试点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试点,经责科和投资科还分别安排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试点和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试点。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并就试点的经验召开业务会进行交流探讨,逐步加以完善和规范。

建立健全审计复核制度年,县审计局为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审计行为,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审计局配备了总审计师,并在7月初出台了《县审计局审计复核工作办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三级复核制度,有效促进审计人员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年,县审计局根据省厅《关于推进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审计县实际,审计局于10月份出台《县审计局关于财政审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对财政审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范围和内容做了规定。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已发展成具有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世界500强企业。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业务涉及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对内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化和专业化。公司内部审计要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监督和服务职能。本文从内部审计中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入手,结合油品销售企业内部审计实践经验,论述了内部审计中监督与服务关系的三种具体体现,提出了内部审计在履行好监督职能的同时,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强化服务职能。

一、内部审计中,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传统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查错防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审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其地位不具备独立性,审计结果也没有强制性,如果审计部门一味地强调监督,强调查错防弊,而且总是事后算帐,会使内部审计的路越走越窄。另一方面,企业财务部门开展的各种稽核、评审、检查等,实际上也相当于财务审计,如果内部审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领域,内审机构将逐渐失去存在的必要。这种形势下,内部审计只有创新审计理念,拓宽审计领域,从以监督为主转向以监督与服务并重,从财务审计拓展为管理审计,以防范风险、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为目的来开展审计活动,从而建立起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内审体系,内部审计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当然,我们在强调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其监督职能,监督始终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监督不仅包括对企业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检查督促,更包括对企业内控系统的监督、对企业经营战略与规划执行的监督、对经营管理者遵纪守法、履行职能的监督以及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经济信息完整真实的监督。从根本上讲,这些监督都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为企业自我制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服务,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最高目标服务。强化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并不会削弱其监督职能,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反而可以促使监督职能的到位,而监督职能的到位又可以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二、内部审计中。监督与服务关系的具体体现

1.审计监督服务管理。查问题、找错误、抓舞弊只是内部审计的工作手段,堵漏洞、防风险、促管理才是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和内审价值的真正体现。2010年1-3月,各油品销售企业按照销售事业部的统一部署进行了修理费管理及使用情况专项审计。湖北石油分公司内审部门,经过近两个月的审前准备、调查和现场审计,摸清了全省修理费管理及操作模式,了解了全省修理费管理使用现状,分析了修理费开支基本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并对全省各预算单位在修理费制度建设及执行等八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检查,查出问题20项,问题金额达1118万元。内审部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全省修理费管理水平提出了十点建议。公司领导高度评价了这次审计工作,将其定位为“为流程把脉、向管理献计”的有益之举。目前各地市公司及省公司各职能部门、各专业中心正在按照领导批示落实整改。另外,企业内审部门组织的全面预算管理审计、内部控制独立审计评价、工会经费专项审计、安保基金收支及使用情况专项审计等,都是通过审计监督揭示企业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从而促进企业落实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管理,构建企业发展的“防火墙”。在审计监督服务管理方面,内部审计起到了“决策参谋长”的作用。 审计监督服务经营。作为现代企业的“第三只眼”,内部审计不仅要在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方面作用显着,更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风险预警,进而提出可行化建议,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如何向管理层提供最正确的风险导向,引导企业做出最正确的经营决策,成为内审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责。而内审部门要在审计监督中更好地服务经营,就必须重心下移、贴近一线。湖北石油分公司自2009年8月审计体制改革以来,内审部门相继开展了对非卡油站调价风险、水上油站经营风险、直批配送业务风险以及片区me经营管理情况等四个专项审计。内审人员分别从非卡油站的调价管理操作流程、水上油站进、销、存、发各环节及电子台帐录入程序、商业客户部内控执行、销售收款及调价管理、片区me履职情况等方面入手,对全省非卡站、水上站、商业客户部以及片区me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全面揭示和深入剖析,共提出改进建议38条。省公司领导对这几项内审成果给予了极大关注,由各分管副总组织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专题研究整改措施,一把手还亲自和相关部门及地市公司负责人面谈,要求限期整改。各处室、各领导在传阅审计报告后,一致认为内审工作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内审的作用不可低估。借助审计推力和审计结论的共享,湖北分公司系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防范经营风险的办法和措施,包括《成品油直销分销规范经营相关禁令及管理办法》、《武汉石油分公司关于提升片区整体功能的意见》等等。在审计监督服务经营方面,内部审计起到了“保健医生”的作用。

1 2 3 下一页

3.审计监督服务效益。利用在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专业特长,内部审计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如:开展工程预决算审计,可以准确核定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成本,减少资金流失;开展成本费用专项审计,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进清廉、加强管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可以发现漏洞,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效益提高;开展联营企业、承包单位目标责任审计,可以及时发现效益不高、指标不实、兑现不力的问题,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堵住出血点,维护企业利益;开展经济合同审计,可以预防合同风险,防止经济纠纷和效益流失;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可以找出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筑牢效益大堤……。在审计监督服务效益方面,内部审计起到了“经济卫士”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在履行好监督职能的同时,如何强化服务职能

1.强化思想观念的转变。首先,内审人员要转变观念。要将内部审计的目的提高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层次上来,要为决策者和管理层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内审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将自己置身于事情之外、凌驾于单位之上,应将自己视为管理部门的一员,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实行再控制;其次,企业领导者要转变观念。企业领导是否重视内审工作,能否接受和采纳内审部门的建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审职能的发挥。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促进完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内部管理的切实需要,要善于运用内部审计这把“刀”;另外,各被审单位也要转变观念。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内部审计仅仅是来查问题、挑毛病的观念,变被动接受审计为主动配合审计,重视审计建议的落实。 强化综合素质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面l临着多元化的经济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内审人员具备高度的技术素养、抗压能力、审查舞弊能力以及良好的交际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因此,内审机构应着力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采取集中培训、以审代培、鼓励自学等方式’或者通过专题研讨、横向交流、交叉审计等活动,使内审人员掌握职业发展所必需的会计、管理、税收、工程、经济、计算机、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廉洁从业品质,从而更好地履行服务企业的职能。 强化工作质量的提升。内审工作的质量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其判别标准不是单纯地看查出违纪违规问题的多少,而在于其是否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是否为促进企业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内部审计要用创新、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审计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同时,归纳、分析、总结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和提出整改措施,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决定书》。必要时,可针对性地开展审计查出问题的后续整改审计,立足于帮助企业彻底整改,杜绝类似问题的重犯。通过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真心诚意地帮助企业,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

参考文献:

[1]聂子轩:浅谈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j],科技资讯,2007,(15)

阚文艳: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专项审计论文范文第10篇

(一)财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根据《财政局关于开展“预算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对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重点关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非税收入、公有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等情况,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扩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比重,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6月份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要同时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力争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部门占所有预算单位的40%以上。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公”支出、公务卡使用、镇级财政改革、土地房屋产权集中管理以及《财政局开展预算管理年活动实施意见》所规定的其他与部门预算执行相关事项的审查,促进部门预算执行和内部管理控制不断规范完善。

(三)地方税收征管情况审计。摸清全市地方税收规模和结构,分析行业税收贡献变化情况;延伸审查房地产建筑企业和社会中介的纳税情况,跟踪检查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和企业主辅分离政策执行情况,审查先税后证政策落实情况。根据计划安排,对地税局本身经费收支进行审计。

二、强化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绩效审计和评价,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省审计厅关于印发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参考格式的通知》和《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的要求,以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行动审计为基础,对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规和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和调查,对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及工作绩效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要继续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对截止2012年底任职满3年,且属于《市领导干部分类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必须定期审计的领导干部安排实施任中审计。

三、围绕提高财政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

按照“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继续加强城建、交通、水利、民生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政府投资项目规划、立项、审批、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监督审计,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要继续做好农村住房建设及危房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的跟踪审计调查;要创新审计方法,开展标前审计和合同审计,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要进一步完善现场跟踪审计和工程结算审计,加强对中介机构审价质量的监督,保证工程造价真实准确;要以资金管理和造价管理为主线,积极探索开展投资绩效审计,在促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上发挥更大作用。

四、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大专项审计和调查力度。

围绕市政府2009年以来出台的与财政资金收支有关的政策措施,重点开展以下专项审计和调查:

一是对中小企业担保专项资金、临时还贷资金及其他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二是对镇级和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情况进行审计调查。

三是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货币补贴发放情况进行调查。

四是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情况进行审计调查。

五是对强农惠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

以上专项审计和调查可结合本级审和经济责任审计同步进行。

五、围绕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内部审计,继续深入开展“内审提升年”活动

一是提升领导服务水平。重点实行局党组定期研究内审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内审协会领导联系重点内审会员单位、会长办公会议、内审片组联系制度等项制度,不断创新内审指导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审计机关指导内审职能和协会的纽带作用。

二是提升队伍专业素质。积极组织内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定期开展审计预警培训活动、精心组织内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活动等,计划培训内审人员200人次以上。

三是提升规范管理档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内审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督促各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优化内审工作的组织环境,不断提升内审规范化管理档次。

四是提升内部审计活力。积极引导内审机构紧密围绕中心,突出经济效益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经营决策审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充分发挥内审在增收节支、加强管理、维护法纪等方面作用;通过深入开展“五个争创”活动,即:“争创优秀内审项目、争创优秀内审论文、争创内审先进单位、争创内审先进工作者”活动,鼓励内审人员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佳绩;通过创办《内审专刊》、策划组织“单位领导谈内部审计”活动、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交流等,不断扩大内审的宣传影响。

六、围绕提升审计质量效率,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审计队伍素质。通过健全完善集体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审计业务知识、时势政治理论、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分期分批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组织的投资审计和计算机审计等专业培训;组织到全国全省先进审计机关对口参观学习;邀请投资审计、计算机审计、效益审计等方面的专家来我局授课;激励审计人员参加与审计工作有关的职称和资格考试等全面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效能。以审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核心,推动机关后勤、审计业务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不断提高审计管理工作效能;深化审计管理系统(OA)和现场实施审计系统(AO)的交互运用工作,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实例征集活动,争创省级优秀AO应用实例,努力实现审计信息化建设新突破。

上一篇:制作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专科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