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7 23:15:27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1)学生基础知识差,入门困难。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起点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原来成绩较差,基础知识积累较少,对课程学习兴趣不大,求知的渴望性不高。

2)财务会计课程中数据繁多,涉及到多个公式的演算和计算结果的分析,考虑多方面数据的筛选,并据此作为投资的决策参考,是一个严谨的有逻辑性的推理过程,往往耗时较长,工作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缺乏趣味性,枯燥冗长,久而久之,学生上课开小差,所教与所学距离越来越远,一旦跟不上进度,就很难及时跟进,对老师后面讲解的内容不知所云,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3)财务会计课程纯理论的教学内容多,但多以教学生学会各种公式、计算、分析为主,结合以后工作实际的情景案例特别少,难以解决学生处理实际财务问题能力的提高。

4)财务会计课程对学生以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导致学生不明白或不能很好的明白以后财务工作的内容、目的,财务工作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做好财务工作。

二、解决的方法

2.1提升学习的兴趣,强化主动学习的愿望

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要赢得学生的喜爱,学生才能喜欢你讲的知识,对你上的课感兴趣。其次介绍会计行业的前景,比如国家、市场和公司对会计人员的需要情况、薪酬,特别是会计这一职业有门槛的限制,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行,而我们学习了财务会计知识,具有了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后不论是参加工作,从事专职的会计工作,还是自己创业,进行个人资产负债的管理,都大有裨益。再次是将学校会计专业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通报,尤其是将身边的一些成功学姐学长的案例分享给他们,让学生明白会计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2.2采用贴近生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只有让学生们见到生活中很普通的案例,可以用财务会计学科进行系统的解释,他们才会发现财务会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我上第一堂课就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买过菜。

2.3做好计划,由易到难

在职业教育中,鼓励同学们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好,考取资格证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我们由易到难地安排好教学进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达到目的。先将最简单和最基础的知识教给学生,然后将重点放大后进行分解,增加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对于财务会计的教学,就是尊重知识的交叉性,前后内容有关联地比较学习。在学习财务报表分析时,很多同学通过前一两节课的学习认为自己掌握了,可到了需要具体运用知识分析时,又经常感到茫然,到了投资方案决策选择时更是不知所措。所以,要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目的,前面的知识和后面的知识就要融会贯通,才能充分理解财务会计的内容。

2.4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实训授课

教师需要掌握每个学生的财务会计课程学习情况,需要让学生尽快了解老师,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熟悉教师在财务会计学科中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法,并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只有充分沟通,不断修正,才能在愉快和趣味中达成我们的教学目的。利用实训教学,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真实。教育要善于利用科技成果,幻灯片和视频教学能克服传统板书的不足,一次性地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财务会计教学中有很多公式分解要展示给学生,各种凭证、票据、货币的演化等要播放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效果可让重点突出内容生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实物,比如会计凭证、账簿和一些银行单据、发票、投资分析报告、验资报告之类的东西,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会计资料强化实操能力和形成深刻印象,这种实训化教学的方法,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中掌握知识,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5帮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课堂外要给学生讲解整个会计生涯的规划,要想向上发展需要考试的各类资格证书,比如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初级资格证书、会计中级资格证书等等,让同学们有一个发展和努力的目标,定好了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专业能力。①专业技能能力。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如财务会计、公司理财、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如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②计算机技术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财务工作的条件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财务工作中已经逐步实现电算化,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包括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商务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取舍、信息存储、财务分析和报表编制。

综合能力。①社交沟通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与外界发生密切的交往与合作,企业管理型会计人才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也愈来愈多,必须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财务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②创新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会计职业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不可能满足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创新学习打下基础,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应当以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计划的制定、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等方面创新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创新性、高素质的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中坚奠定了基础。

1.专业培养计划的完善。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是管理型创新人才教育的关键,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培养计划,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管理型”人才培养计划[4]。在设置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会计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的同时,注重管理学、会计报表分析、网络技术与应用、会计师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会计行为规则与责任、会计制度设计、企业风险管理等能力拓展与锻炼类的课程,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

2.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的会计专业学习计划需要科学的教学措施和手段,应当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把文字、声音、图片、影像有机地融为一体,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理解与认识,从而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职业兴趣、专业爱好,现代教学手段也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校内实践环节上进行会计、审计、会计信息化、纳税等多模块模拟、案例分析和情境设计,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环节,采取顶岗实践、参观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以多方位的实践形式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成为具有创新性、多元性和独立性思维的人才。

3.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传统的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评价,基本离不开闭卷或笔试,笔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可以节省教师的考核时间,但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试卷成绩,出现在校时“学得好”,工作以后不一定“做得好”的现象,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课程考核方式应当多样化,例如在考核内容方面,不能仅仅考核书本上死背硬记的理论知识,应该增加案例分析这类题目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有附加题(选做题),鼓励学生扩展知识层面,发散思维,提高综合素质[5]。还可以采用口试方式,口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身素质可以表现出来,也可以考察动手能力,专业口试考核更可以考核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综合能力、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可以提升学生以表达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是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考试分数应当是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三者结合,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都占一定比例。

4.师资素质的提高。我国高校目前的会计师资学历和知识参差不齐,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快自己知识的更新,可以到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进修、学习,充实、提高自己,掌握会计领域最前沿的知识,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加强会计实务界与理论界的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一、学习计划(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 在进行了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2009年的寒假,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业实习。

二、实习单位情况

我的家在安徽,今年寒假回去,由于快要毕业了,万种思想凝聚于心,自然想着要找到一份好工作便首当其冲,但由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会计——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演练,而只是凭着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去从事会计这门行业的话,那么你的工作将会非常不适应,以至于在工作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这也就是所谓的会计专业从业的谨慎性了。

既然不能先去找工作,我想还是先实习一下吧!说不定工作就此而有了着落了呢!

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知这一消息,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我找到了离我们家比较近的固镇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想在这里施展一下我的专业手脚,开发一下我的专业头脑。

在去开发区的路上,我感慨万千,想起以前这里的景象:没有楼房,没有公路。而如今,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从开发区穿过,路的两边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远望去,和农村的土景形成极大的反差,恍如世外桃源一般。

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我来到了蚌埠市鸿源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生产育果袋纸的专业厂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02月,虽然成立不久,但已经初具规模。公司占地面积27559.3平方米,现有员工100余人,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综合生产能力3万吨,年产值6000万元。主要生产育果袋纸、木浆挂面纸等产品。

该公司生产的“鸿源”牌系列产品,凭着过硬的质量、良好的使用效果、完善的服务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在省内外已经占有一定的市场。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会计学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一种以外语作为手段,通过双语授课、采用原版教材,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的专业知识体系、思想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动态的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教学。我国高校注重双语教学的思路符合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理论与方法存在显著的国际化特征,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熟知国际会计惯例的国际型人才,因此,会计学双语教学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会计学的专业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提出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在明确课程双语教学根本目标的基础上,探讨教学方法策略及其他相关问题。

一、《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及意义

(一)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现状我国许多高校在2000年之前没有明确提出双语教学,而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一直在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专业英语处于一种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中间状态,教学手段单一落后、教学过程基本保持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随着国际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多,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软硬条件都好的重点高校中,会计专业教学开始用英语授课。2002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指明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路。在此之后,几乎所有设有会计专业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均想方设法争取开设会计双语教学课程,部分高校处于试点和实验阶段,只选择部分年级、部分班级来开展。同时部分院校积极联络境外高校合作办学,有的还设置了国际会计专业、国际通用会计考证班等,全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尚未开展会计双语教学,只在高年级设置专业外语课程。现阶段绝大多数院校并未实施《会计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理论界也大多认为,《西方会计》、《国际会计》、《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等课程,由于不带有本国特色,其课程内容和体系与国际惯例相类似,适宜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而《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等课程植根于本国现行会计实务,不适宜实施双语教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及其理由并不能成立,《会计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有其重要意义。

(二)《会计学》双语教学的意义由前述双语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在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可以得到三个层面的收获: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外文专业词汇和外文水平的提高以及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其中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是最基本的收获,外文专业词汇是最直接的收获,而先进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引入则是最深层次的收获。成功实施《会计学》双语教学,在这些层面将取得突出的收获。首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引入是双语教学最深层次的收获。从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上来说,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方法缺乏师生的互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因此,如何改进本土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思维,是会计学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会计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会计学》课程主要涉及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其内容、体系与《基础会计》基本相似,个别不同之处可以进行相应调整,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是适宜的。进一步讲,《会计学》课程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处于专业核心地位,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及高级会计学等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建设好该课程,才能提高受教育者运用会计知识的技能;也只有实施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才能让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对会计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系统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外文词汇。再次,会计学原理中文教材比较注重理论的浓缩,从理论到实务,其内容主要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比较抽象,且专业名词过于集中,较难引起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而英文原版教材则注重从实务到理论,通常对会计理论知识的阐述比较简明,能够由表及里、深入浅出,通过循序渐进式的阐述与举例使学生逐步掌握应有的会计专业知识,这些特点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学习兴趣;再者,大多外文原版教材都结合知名公司经济活动的事实,阐述相应的专业知识,并编排和设计大量的阅读资料、习题和案例等,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决策和实务操作能力,同时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会计学课程一般在会计系开设较早,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师资队伍、教学文件、教学研究以及试题(试卷)库、配套习题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目标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人才,有关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日渐深入。但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语境气氛、外语课与专业课的定位、授课过程中外语使用比例、师资、教材等方面的表层问题,对会计双语教学的目标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在会计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开展《会计学》双语教学,其目标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目标相适应。会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语言文化、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熟悉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熟练地用英语来解决会计实务中的实际问题。而会计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初步科研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培养各种基本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会计学本科培养的根本。基于以上分析,《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应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基本目标(协助学生获取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中间目标(协助学生学习运用基本的会计专业外语);最终目标(为其他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双语能力,以最终实现学生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独立运用外语,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客观要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基本目标是协助学生获取知识,而非向学生传授知识;中间目标是协助学生学习运用专业外语,而非教授学生专业外语;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能力,以经受双语教学效果的实践检验。可见上述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会计教育不是要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要使其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学期间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必然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获取会计专业知识的渠道增加、会计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增强。

(二)自主学习及能力培养关于自主学习的思想,历史上早有记载。从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过的“予人于鱼,一日食鱼;授人以渔,终身食鱼。”到《学记》对注入式教学的批判和“善喻”的主张,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创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产婆’”,到18世纪法国的卢梭明确提出的“教会学生学习的原则”,无不说明自主学习的思想由来已久。而自主学习(autonomouslearning)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由HenriHolec(1981)正式提出来的。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着重点给自主学习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虽然自主学习的定义不统一,但所有研究者都强调学习责任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激发其思维,使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既获得新知识,又学到获得知识的本领。概括起来,“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关于自主学习能力,一些学者倾向于将其定位为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和驾驭知识的能力。他们认为具有这种能力,就要能够识别问题及相关假设、可以理清问题并关注关键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对假设、资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加以判断的能力等,其中,对知识、信息的评价、评估能力是核心能力,即强调不是被动地接受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而是选择性地、批判性地汲取知识和信息。本文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人的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和学思结合能力三个方面。在《会计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系统提升。(1)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只有独立、自主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才能为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要素。随着会计学知识的迅速更新,掌握、积累的新知识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越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2)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探究式学习能力,才能真正确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真正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系的关键。(3)学思结合能力的培养。要真正获得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既要学习也要思考。学习是要广泛吸收前人经验、获取知识、积累实践成果;思考要注重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没有思考的学习只能“占有”知识与信息,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必须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的学思结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渗透至《A计学》课程的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在教学中明确这一目标,细化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目的。

三、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会计学》双语教学方法策略及实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探求问题的欲望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自主学习包含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会计学》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中介者和资源提供者的作用,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则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应切实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大都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借助英文原版教材的循序渐进优势进行巧讲巧解、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使抽象知识生动化之外,还可根据会计学课程的特点,从以下方面设置问题情境:针对教材中某单元或某节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该部分内容;提出当前正在探讨的热点问题,如会计的监督职能,给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该学科正在探讨的问题,以避免课堂教学与现实脱节;提出要学生完成的实务操作任务,如让学生完成企业某月份的简单经济业务核算,通过任务的完成带动对借贷记账法的深入理解;让学生自己选择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以扩大和加深对该内容的了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识别问题、理清问题、关注关键问题,并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机、探求问题的欲望。

(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培养有条不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信心,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适当”的目标应具备的特点是: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测量性;目标的阐述要详尽,对于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引导学生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简单的任务,目标也相应分解阐述;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自己的能力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就是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要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时间安排合理、进度安排符合个人潜能发挥要求的学习计划。

(三)选择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方法迅速而准确的将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搜集到手,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包括书本、刊物、杂志、报纸等传统方式,还可包括:通过小组讨论等,从其他学生身上获取知识,共同提高;教学与实践同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网络等传播媒体含有巨大的知识和信息量,从这些媒体中获取新知、吸收信息。其次,应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学会在阅读时迅速地捕捉最重要的知识和信息,对其有效性、可靠性、相关性和价值加以评价和评估,并完成信息的浓缩滞选和记忆。

(四)开展研究性、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和学思结合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即改变迷信权威、迷信书本的观念,树立敢于质疑书本、质疑老师、质疑权威的意识,敢于坚持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见解。其次,通过创设的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好奇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再次,学习手段、策略由学生自主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同学间合作、讨论,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多角度参与。最后,引导学生把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所获取的零乱无序的知识加以梳理,抓住本质特征进行有效归纳,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辨析式思维能力。

(五)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积累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评价必须从传统的单向评价转变为全面评价,要改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式、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评价应遵循激励性原则,要鼓励进步,通过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信心,确定新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出新的动力;评价还应遵循民主性原则,重视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进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一我评价。评价重要的是评价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认知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突出学习的主体性,看是否做到了对知识的建构,是否拥有了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中尤为重要的是自主评价、自我反思,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一次全面的反思,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今后的自主学习起指导作用。

(六)强化师资培训,改善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制定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奖惩办法等各种规章制度来激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首先,应该加强双语教师的师资培训。教师是高等学校实现其教育观和教育理念的最关键因素,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因此,应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其次,组织双语教学研究机构,加强双语教学研究,并打造优秀的双语教学团队。教师水平除了自身努力和功底外,还取决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教学团队作为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整体素质。优秀的双语教学团队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团队成员必须具有积极创新精神。通过团队的努力,在双语教学中开展创新性教学;第二,教学团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教学团队的成员既要开展教学研究,同时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深层次动因;第三,团队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团队组成人员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既能保证成员在教学交流中的各层次的全面性,又可保证团队发展人才的不断层。同时团队规模适度,保证成员之间能保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再次,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给予双语教学教师一定的工作量等补贴。进一步改善高校英语教学环境。在实施双语教学前鼓励外语水平差的学生先修《会计专业英语》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增多,对会计业务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双语教学前,进行英语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组织分类教学,因材施教。通过运用原版教材,使学生领略到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能够与世界主流技术和思想接轨。双语教师既要努力让学生熟悉西方教材的风格,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梳理知识点。帮助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其学习兴趣。建立适合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现代能力培养教育模式:要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倡导教与学的互动性,重视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个性创造和自主精神;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协调好外文教材内容的选取和国内相关会计信息的必要补充;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扩充课程信息量,提高授课效率;进行双语教学方面教改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不断地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四、结语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能力结构;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41-02

一、引言

马克思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传统的“记账、算账和报账”核算型的会计人才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管理型会计创新会计人才将更符合社会组织的要求,因此,作为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应当探索人才培养途径,提升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能力,改变会计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现状。

二、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能力结构

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学科分类,会计学是属于管理学中的一门学科,不再从属于经济学,正如会计的本质: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会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1]。管理型会计具有基础性、专业性、综合性的特点,需要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具有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1.基础能力。①良好的自律能力。会计自律教育成为会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样也影响着会计人员,包括对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严重影响[2]。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给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若会计信息的提供者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将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体,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会计职业,做好本职工作。从会计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看,一方面,从会计市场的准入方面看,国家对会计从业资格实行考试制度已推行了多年,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方法》中明确规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三门考试科目中的一门,而且唯一不得作为取得规定学历人员的免考课程,由此可见,国家已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人员上岗的必备标准[3]。所以应该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敬业爱岗,脚踏实地做好会计工作,坚持原则,不做假账。②智力能力。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包括应该具备咨询、研究、逻辑推理、判断、严密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熟悉的环境中确认和解决非常规性问题的能力等,这些智力能力可以帮助会计人员在复杂的组织环境中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2.专业能力。①专业技能能力。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如财务会计、公司理财、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如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②计算机技术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财务工作的条件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财务工作中已经逐步实现电算化,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包括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商务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取舍、信息存储、财务分析和报表编制。

3.综合能力。①社交沟通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与外界发生密切的交往与合作,企业管理型会计人才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也愈来愈多,必须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财务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②创新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会计职业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不可能满足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创新学习打下基础,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的本科教育途径

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应当以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计划的制定、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等方面创新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创新性、高素质的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中坚奠定了基础。

1.专业培养计划的完善。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是管理型创新人才教育的关键,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培养计划,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管理型”人才培养计划[4]。在设置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会计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的同时,注重管理学、会计报表分析、网络技术与应用、会计师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会计行为规则与责任、会计制度设计、企业风险管理等能力拓展与锻炼类的课程,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

2.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的会计专业学习计划需要科学的教学措施和手段,应当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把文字、声音、图片、影像有机地融为一体,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

理解与认识,从而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职业兴趣、专业爱好,现代教学手段也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校内实践环节上进行会计、审计、会计信息化、纳税等多模块模拟、案例分析和情境设计,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环节,采取顶岗实践、参观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以多方位的实践形式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成为具有创新性、多元性和独立性思维的人才。

3.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传统的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评价,基本离不开闭卷或笔试,笔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可以节省教师的考核时间,但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试卷成绩,出现在校时“学得好”,工作以后不一定“做得好”的现象,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课程考核方式应当多样化,例如在考核内容方面,不能仅仅考核书本上死背硬记的理论知识,应该增加案例分析这类题目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有附加题(选做题),鼓励学生扩展知识层面,发散思维,提高综合素质[5]。还可以采用口试方式,口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身素质可以表现出来,也可以考察动手能力,专业口试考核更可以考核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综合能力、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可以提升学生以表达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是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考试分数应当是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三者结合,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都占一定比例。

4.师资素质的提高。我国高校目前的会计师资学历和知识参差不齐,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快自己知识的更新,可以到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进修、学习,充实、提高自己,掌握会计领域最前沿的知识,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加强会计实务界与理论界的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的培育是会计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教育需要区别于核算型会计人才传统的目标模式;要从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着眼,分析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的能力结构,积极探索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计划,探讨实践教学模式,进而完善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及应用体系,为尽快培养社会急需的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聂洁.关于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3):67-68.

[2]张庆阁.会计人员自律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2,(3):150-151.

[3]赵建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J].财会通讯,2012,(6):16-18.

[4]钟振强,宋丹兵.关于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0,(4):72-73.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生对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整个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的好坏。基础会计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存在许多难点,如何让学生学好该课程,需要在教学方面做出更多的创新和努力,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

一、课程设计改革

传统的课程设计单独从本课程内容出发,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将每一门课程置于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中考虑,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设计基础会计课程体系。

(一)增设先导课程

应增设《企业(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及组织管理架构》理论课及实践课。这是由于会计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经活动紧密相关,如果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现场过程不了解,就难以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结合进行学习和理解,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通过增设此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组织管理过程,并通过实践课参观、见习企业现场,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现场的感知,有利于其对会计学科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且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课程授课内容

基础会计的内容虽然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和稳定,但仍有改革之处,课程授课内容应包括讲授课和辅导课。目前,基础会计大多数只有课堂讲授课,而缺少辅导课,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辅导课对基础会计的学习十分重要,国外教学成果较为显著的院校普遍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开展辅导课。辅导课主要对象是作业和综合练习,通过辅导教师对作业及综合练习的辅导及讲解,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三)实习和模拟实训

目前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财务会计现场操作实习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安排学生见习课程,让学生现场见习不同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过程和方法,具体由企业财务人员授课讲解,效果显著;模拟实训可由企业财务人员演示企业财务软件处理过程,校内可改用计算机模拟与手工模拟并行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四)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和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应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单元考试、期末考试。其中单元考试十分重要,但目前多数院校单元考试很少,可能是因为工作量大而学校不计算工作量的原因,教师不愿采用实施。因此,学校需在教学管理体制和人工薪酬制度上进行改革。教师可在每教授两个章节左右进行一次单元考试,每门课程累计考核四至五次,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平时努力学习,又利于改变过去进行一次性期末考试而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基础会计教材及教学内容改革

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成熟,但目前大多数教材内容受传统教材的惯性影响,保持了以往的程式化,部分内容已不合时宜。例如绪论均为会计的产生及发展、会计的任务、会计作用、会计的职能、会计方法等传统内容,另外还有如会计的目标、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假定等现代西方会计内容。笔者认为传统的“会计任务、作用、对象等”内容可少讲或有选择地将相应部分内容舍去,而应将更多现代财务会计概念内容详细地列入基础会计学教材及教学内容中。

会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章节中的分类标准本身有缺乏科学性的地方,账户借贷方所登记内容的规律性不强,有相互交错重叠之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扰,应该改进。另外,会计凭证的种类,例如单式记账凭证,账簿分类中普通日记账、卡片式、活页式,账务处理程序中的多栏式日记账和日记总账处理程序等内容,可以有选择的讲解。

基础会计教材内容应与时俱进,如今企业信息化不断推进,企业会计处理基本上已实现了电算化或信息化,因此,基础会计教材必须增加会计信息化内容的章节,简单介绍会计信息化原理,以区别信息化与手工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具体讲授程度可由任课教师根据整个专业课程计划来决定,更详细的信息化内容在专设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中应予以讲解。

另外,因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不同学校本科学生的层次水平有较大差异,建议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高层次的学校应选用理论性内容较强的教材,而独立学院则应选择偏重于实务性内容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本校学生层次水平来选择讲授课程内容及重点,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改革

基础会计内容基本上涉及财务会计学的整个框架体系内容,学习中需掌握大量生疏而全新的概念和名称,而且众多的概念名称和内容前后相互嵌套,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达到教学目的。

(一)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

在基础会计教学时不能一开始便向学生灌输绪论中的大量概念,因为这些概念较为枯燥,可能会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因此可以通过有趣的事例使其了解会计的重要性,启发对会计的兴趣。例如可让学生思考股票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富豪排行榜以什么标准为依据进行排名等。针对上述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然后指出其说法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入公司、资产、负债、资本等相应概念,让学生了解学习会计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内容流程方面进行改革

《基础会计》教材是按照学科理论的逻辑顺序和实务操作的顺序进行编写,并不一定符合学习和理解的逻辑过程。我国教材基本上首章均为会计职能、任务、会计原则等大量理论概念,如果依据书本顺序授课,其实不符合通常的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觉得难以理解。所以可以尝试先从具体会计要素、会计方法和会计技能出发,让学生掌握会计具体方法技能后,再反过来讲授会计的理论概论,这样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让学生先了解会计目标,再引入会计具体要素

会计的主要目标即会计报表,一般在教材的后面部分,在教学时可以先在会计要素之前向学生讲授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简化报表的内容向学生展示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让学生对这些报表内的项目要素有一个初步的感观印象,告知学生会计报表就是会计最终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然后提出问题,例如资产负债表的两边为什么是相等的;利润表中有什么项目;报表之间有何关系等,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上述方式可引入会计恒等式,进而引入各种会计概念要素,再以经济业务事项实例逐项演示资产负债表里的项目平衡关系。通过这种遁序渐进教学的方式,学生有了学习该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基础会计内容,学习思路更清晰,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较好的自我解决能力,也可以提高会计学习的兴趣。

(四)采用ABC法讲授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将管理学中的ABC法运用于授课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B类为熟练掌握的内容,C类为一般了解的内容。不同类别分配不同的教学课时和作业练习,A类应占总课时的60%至70%,主要应包括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将划分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按不同类别事先拟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五)教学深度问题上的思考

应改变基础会计教学中具体会计业务内容深度和难度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基础会计的内容少而浅,而将中级会计的内容加入教学中。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扰。基础会计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业务的概念及操作技能;重点是用简单易解的业务内容教授学生掌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和步骤;从凭证到报表、月初开账月末结账编制报表的会计循环的全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整个会计体系的内容,为后续会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堂组织方式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掀起了教革之风,但有些学校过分强调教学改革,迫使教师为改革而改革,为此有些教师机械地运用大量的课堂讨论等方式。然而,教学方法具有固有的规律性,大多数基本方法方式较为成熟、稳定,经常性的教改活动扰乱了正常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甚至起到负面的作用。基础会计对学生来说有太多的全新概念和内容,而且很多概念内容是前后嵌套的,在学生尚未熟悉教学内容的情况下,盲目展开课堂讨论难以得到较好的成效。如果教师提出更多的观点和方法,则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混乱,将不利于巩固其本已理解的内容,这已在教学实践中被验证。因此基础会计宜少讨论多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孟焰,李晓梅.国外大学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08,(2).

2.宋献中.关于《基础会计学》教学的几点认识[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4).

作者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th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of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course on the basis of th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theory,it believes that the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evaluate the students from three dimensions: / enthusiasm for learning,learning ability and basic knowledge,then design teaching programs according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guide students one - to - one with the networking tools,cultivat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learning capabilities.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摘要:以个性化教育思想为指导,对中级会计学课程个性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认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论文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计教学方案,借助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级会计学; 个性化教学

中级会计学课程是面向会计学专业继会计学基础( 或原理) 后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会计学专业其他专业课程( 例如《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 的基础,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十分重要。中级会计学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企业的财务会计,重点讲授企业常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报告编制,内容比较繁杂,不易掌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些学生掌握得比较扎实,而且能够融会贯通,但有些学生根本入不了门,学习效果非常差。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在中级会计学课程中引入互联网工具,开展个性化教学改革尝试,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有效学习,缩小成绩差距,达到课程学习目标。

一、个性化教育与个性化教学

孔子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个性化教育思想的论述,总结归纳起来它包括四个方面,即“有教无类”,注意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为仁由己”,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和而不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非常强调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目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1]。

在西方,个性化教育思想更是备受推崇。罗素在《社会改造原理》里谈到教育时,认为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只要教学的目标是产生信仰而不是思维,是强迫青年对于可疑的事情持有一定的意见,而不是使他们看到可疑之点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那么,防止自由发问是无可避免的。教育应该培养追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某种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2]。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实施模式化教育,对同一专业学生实行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等。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高效性等优点,但它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能力[3]。因此,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改革尝试,例如推出学分制、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等等。个性化教学是套用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概念,是个性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从属于个性化教育。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贯彻个性化教育思想,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例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准备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强调教与学的联系,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地学习并能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中级会计学课程模式化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已往中级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采取的是模式化教学,主要依靠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很少关注学生的自我学习,缺少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评价。传统的模式化教学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缺乏充分的了解,对所有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安排、方法和手段,未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及时调整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2) 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级会计学课程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在课余花较多的时间自我学习训练,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未能根据不同学生学习态度上的差异,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异非常大,有些学生能够积极自我学习,但还有不少学生课余基本不愿花时间自我学习训练,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就不认真。( 3) 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接受、理解、记忆、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自我学习方法等方面。传统的模式化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在讲授知识,忽视了学习和思维方法的传授,未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差异非常大,对于同样知识有些学生听教师讲授一遍、自己练一遍就基本掌握了,但有些学生听教师讲授了多遍,自己练习多遍还是不能掌握。另外,在自我学习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自我学习。( 4)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毕业论文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师的知识讲授,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双向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仅限于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这样一方面导致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

--> 学习反馈信息,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做出正确评价,进而有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另一方面学生学习遇到的困惑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讲解,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后续的学习。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中级会计学个性化教学探索 &nbs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p;

( 一) 基本设想

中级会计学个性化教学改革基本设想是转换教学和学生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辅助作用,主要依靠学生自我学习,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辅导,达到所有学生都基本能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专业素质和能力上都能得到提高。但是,现在高等院校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课时一再压缩,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实现以上设想。因此,引入互联网工具来辅助实现以上设想,因为互联网沟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与学生沟通联系的效率。

( 二) 具体实施

1. 评价学生个性差异

调查问卷从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来充分了解学生,关注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具体操作中按“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三个维度将学生分为八种类型,每个维度分为好与差,如图1 所示( 图中的数字 1—8 分别指大立方体中的 8 个小立方体,每个小立方体代表一个类型的学生。第 5 个小立方于第 1 个小立方体背面) 。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辅导方法,见表 1。2. 设计教学内容和进度根据以上评价,针对课程课时安排和学生平均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进度,具体做法为: 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外学习内容,同时用重要程度和困难难度将知识点划分为四类: ( 1) 重要、简单;( 2) 重要、困难; ( 3) 不重要、简单; ( 4) 不重要、困难。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1) 类知识点: 重点讲解,适当加快速度,适当练习; ( 2) 类知识点: 重点讲解,放慢速度详细讲解并反复练习; ( 3) 类知识点: 不讲解,自我学习; ( 4) 类知识点: 讲解关键点,学生自主学习.

3. 建立课程网站

建立课程网站的目的是方便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我学习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沟通。这个课程网站采取实名注册会员制,有多媒体课件、课程主要知识点、章节练习题、财税知识、问题讨论交流等几个模块。其中,多媒体课件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在线观看课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够复习课堂学习内容; 课程主要知识点的主要功能是教师将本课程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出来,并对每个知识点按重要和难易程度都标上标签,让学生清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章节练习题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教师将每一章节精选练习题放在网上,学习可以自我测试练习,并可以自我找错,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自测练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财税知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最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经税收法规等材料放在网上供学生拓宽视野; 问题讨论交流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问题可以及时提出来,教师提供解答,其他学生也可参与讨论,这相对过去一对一交流的好处是可以共享,有同一问题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解答,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4. 教师讲授与辅导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职业成功案例、美化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互动等方法来实现。( 2)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情况来控制教学节奏,循序渐进,不能让学生一开始觉得太吃力而失去学好本门课程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学习企业经济业务会计处理前,先让学生充分理解经济业务整个流程以及资金在这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然后再来分析其对会计要素的影响,论文最后讲解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 3)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教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看教材、如何练习、如何归纳总结,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后辅导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前面评价结果) ,帮助其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重点和计划,并且要及时检查其计划完成情况和目标实现程度。教师利用网络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电话及课程论坛等形式充分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和学习情况,并且及时跟进辅导。

( 三) 效果评价

中级会计学课程个性化教学在两届学生进行了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 学生学习态度明显改善,基本能够做到积极自我学习; 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成绩差距两极分化现象显著得到控制,从期中期末成绩的标准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差距有显著缩小趋势;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领会会计精髓,深刻理解企业经济业务流程和资金运动来龙去脉,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素质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模式化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个性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行个性化教育,需要对现行的教育体系方方面面进行改革,而课程改革是包含其中的一个方面。

中级会计学个性化教学改革设想就是在这样背景提出来的,并付诸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主要体现在: 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例如师生比例小、学生上网条件受到限制、教学场地条件差、缺乏教学辅助工具等,而这些仅依靠课程改革是无法解决的; 学生的学习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习惯了被动式学习,而个性化教学强调自我学习,这种转变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 教师角色转换短时间内也难以适应,模式化教学中教师只需按教学大

--> 纲要求和教学安排完成相应的课时讲授,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并批改,基本就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但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效果,这需投入相当于以前的数倍精力与学生进行沟通联系,才能实现个性化教学的设想,这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因此要达到中级会计学课程个性化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后勤部门应努力引进各种先进的网络辅助教学工具,提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转换角色,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军宁. 大学之道: 北京大学的传统[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40.

[2] 柏特兰•罗素. 社会改造原理[m]. 张师竹,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9: 89.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理论 实践 灵活 学以致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也由原来的与国际接轨转为与国际趋同,这一重大变革使税收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税务干部财务会计培训水平,使之更好的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更好的为税收中心工作服务,为建设高素质税务干部队伍服务,成为当前税务部门一个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税务干部财务会计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来源、管理体制、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原因,当前税务干部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对新的会计准则不够了解等问题,在对税务人员的财务会计知识培训方面存在着重视不够、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等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开展理论培训不仅要使参加培训人员掌握从事税收工作必要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税收实践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技能。目前税务干部培训大都是由系统外专业老师授课,由于授课老师缺乏税收工作实践,往往就理论讲理论,与实际工作联系少,很难让税务干部产生学习兴趣,让税务干部感到收获不大。

(二)培训方式较单一。目前,在税务机关培训主要还是灌输式的培训方法,虽然增加了一些多媒体课件,但还是让学员处于被动受训的状态,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其学习的需要。这种整体推进,整齐划一的培训方式,使参训人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降低了培训效果。

(三)培训缺乏系统性。税务机关组织的会计知识培训往往都是在一个低层次循环,每年都是从分录开始,年年培训相同内容,缺少计划性和个性化培训,导致一些干部学习收获不多,积极性不高。

二、对做好税务干部财务会计知识培训工作的建议

税务人员拥有较好的财务会计知识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在培训内容、方式、方法都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做到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一) 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实用性。

1.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作为税务部门开展培训,主要是为了让干部能够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因此不能泛泛的讲会计分录如何做,各税账目怎么登,会计报表怎么报,这样不仅会让人感觉人感到枯燥无味,还且对工作无益。讲课所涉及的内容一定要从实际工作出发,要突出税务工作特点,以实用、简单易学为目的。授课内容重点选择工作中常用的一些会计分录讲解,讲解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和检查的技巧,并且要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提示大家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税收问题。比如对于存货的讲解,仅从理论上讲解概念是不够的,给人印象也是模糊的,必须联系工作实际去解析,才能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比如可以从审核企业资产负债表开始,通过审查存货期初数与期末数变化情况来发现问题,如果数值变化较大要求纳税人做出明确解释,如果解释不合理就能从中发现问题。比如,我们在实习中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在对一家化工企业检查时,发现这个企业库存时常大,有5000吨之多,而税务机关在实际调查时得知这家企业的存货为液体,必须用储存罐储存,而企业的储存罐只能装3000吨,另外2000吨如何储存企业无法解释,从而发现企业销售未做销售处理的事实。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讲课,能够让学员感到听课对工作大有益处,就能充分调动税务人员认真学习的兴趣。

2.突出学习重点。在会计学习的重点往往是一些学习难点。在讲授会计知识的同时,不仅要讲解会计上如何处理,还要讲解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税收问题,这样才能让学员明白其中的道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例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取得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三个部分组成。税法在这方面和会计准则一致,但是税法和会计对于存货的计量是有差异的,需要税务人员在工作中注意:根据税前扣除的真实性原则,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必须真实发生,在判断纳税人申报和扣除的真实性时,纳税人必须提供证明支出确属实际发生的有效凭据,根据税前扣除的配比性原则,企业采购时未及时取得合法凭证,但在汇算清缴期满前已取得合法凭据的,不纳税调整。企业采购时未取得发票已作调整,在以后年度又取得发票的,应该调整原所属年度的所得额,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或抵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不得直接调减取得发票年度的所得。由于企业所得税是在次年5月31日前汇算清缴,因此在次年汇缴期满前取得发票的就无需作纳税调整了,这样的规定既是税前扣除配比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要求,也是反避税的需要,否则应税期间取得免税期间成本费用的凭据会导致税款流失。这样通过讲解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税收问题,让学员了解工作中应当关注哪些问题,让他们感觉到讲课内容对工作确实有很大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干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二) 在培训形式上要突出灵活性。

培训方法决直接决定培训效果,税务机关应根据税务人员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

1.发挥好内部培训的主渠道作用。这是由税务机关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决定的,对大部分税务人员来说主要是靠系统内部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会计知识水平,培训内容主要是以初级会计知识为重点。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作法,树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理念,根据税收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税务干部的岗位、学历、年龄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税务干部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型的培训。在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上的安排上,做到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化。要选好教员,可由近几年从财务、税务专业毕业的年经干部担任,也可由专业老师任教。

2.发挥好外部培训的补充提高作用。这主要是对一些尖子和业务骨干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更新会计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可以把兼职教师和业务骨干派到高等院校学习当今最新的和最前沿的会计知识。同时也可以有计划的派一些税务干部到现代企业学习了解现行企业会计业务,缩小和企业会计的差距。积极鼓励干部报考在职会计学习,报考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多种渠道提高税务干部的会计水平。

3.提高培训的科技含量。由于当前税务干部年龄普遍偏大,会计和税务业务功底不深,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配合案例教学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以弥补学习工作中的不足。如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检查工作底稿软件、土地增值税清表和个人所得税计算表等。通过应用软件提示干部在检查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会计科目,可以减少检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对干部在日常工作学习和应用会计知识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利用CXCEL工作表设计制作检查工作底稿,把底稿分为商业企业检查底稿和工业企业检查底稿,对于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和注意事项在表中注明,并把每项用公式列出具体要求,每一名税务干部只要按照检查底稿中的会计科目录入数据,就能正确得出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让税务人员学会用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工作,也提高了质效,减少的工作差错,做到学与用得到很好结合。

(三) 在培训规划上要体现长远性。

由于会计政策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我们对会计知识学习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及时更新知识,了解和掌握最新要求。

1.坚持会计知识学习制度化。可以借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人员每年必须拿出一定时间学习新政策、新变化的办法,要用有效的制度来保障会计知识的学习,把会计学习列入到全年学习计划,结合学习型机关建设,要把会计知识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做到在时间、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保障。

2.形成良好的学习导向。要让大家知道,学好会计知识的重要性,在一个税务部门,在想成为业务能手,一定是一个会计通。对在会计知识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和取得中级以上及会计从业资格的同志要给予奖励,对不认真学习考试不合格的同志给予批评处罚,并明确如果二年内仍不合格的要从一线税收岗位调整出来,让所在同志有一种危机感,提高大学学习好会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参考文献

1:高金平《新企业所得税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2:东奥会计在线《最新会计制度与实务操作讲解》(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特许公认会计师教学 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61-03

一、特许公认会计师及相关教学在我国的发展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简称ACCA)是当今国际上最知名的会计师组织之一。学员通过ACCA14门课程的考试可成为ACCA会员,即特许公认会计师。据统计报告分析,特许公认会计师全球人数达到10万左右,大部分在世界500强公司、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国家金融机构从事高级财务工作。

(一)特许公认会计师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于1990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全国拥有2.2万名会员、4.1万名学员,在主要城市设有30多个考点、近30个认可培训中心,60余所高校以各种形式与ACCA开展合作办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特许公认会计师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巨大的。这是因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一方面,欧盟要求上市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另一方面,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企业和一些本土的国际化企业也需要按国外的标准编制多份财务报告。因此,谙熟国际会计准则、熟练运用外语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将成为帮助外商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桥梁,同时在我国企业内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国内高校特许公认会计师相关教学概况

随着特许公认会计师国际认可度的提高,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财会类高校和综合类院校开设了特许公认会计师方向班。方向班将本科教学计划中与ACCA课程大纲中内容相对应的科目以ACCA课程代替,即学生在完成本科教育规定课程的同时,也完成了ACCA大纲要求的课程。

本科生学习ACCA课程,是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创举,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促进教学和科研;二是教材、教学模式和考试形式完全与国际接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三是节省时间,大学期间完成ACCA各门课程,可以轻松就业、大展宏图。

二、高校特许公认会计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问题

高校开设特许公认会计师方向班的理念是在本科4年时间内,将ACCA14门课程嵌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所有科目考试,为其就业增添一块强有力的砝码。但是ACCA14门课程的考试内容宽泛且难度较深,尤其是高阶段P level的课程,不仅考查会计知识技能,还涉及管理学、法学、投资金融学等学科的知识。在高水平、高难度、高标准的考试压力下,本科生专业知识底子薄、外语能力欠缺、自学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相继暴露,严重地挫败了学生学习及报考特许公认会计师的信心和毅力。据笔者统计,广西财经学院2010级特许公认会计师方向班共110人,通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学习,目前坚持报考的学生人数仅占5%。大部分的学生难以适应双语教学和全英文考试,将放弃ACCA课程的学习,转入普通会计专业。可见,过高的培养目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双语教学的问题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英语进行部分或全部学科的教学工作。一般说来,双语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子过程,即施教过程、培养过程和学习过程。下面就从施教、培养、学习三个角度来分析ACCA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施教过程中的师资问题。特许公认会计师教学对教师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然而,除外籍教师和个别有留学背景的教师外,国内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缺乏双语教学的经验。如何将外籍教师与国内教师有机地资源整合、互相取长补短,成为了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2.培养过程中“教与学”的问题。培养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特许公认会计师教育的应试性很强,要求学生在短短数月之内完成两至三门课程的学习考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教大于学”,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位置。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会受到压抑。这与高校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大相径庭的。

3.学习过程中的教材问题。学生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教材。多数高校和培训机构采用的是最为权威的BPP或者Kaplan出版的教材和习题册。这些英文原版教材虽然内容丰富,但是教材内容主要针对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大纲的应试教育,与国内高校本科生教育体系还存在许多差异。另外,较高的价格和单一的教材也难以满足学生自学和备考的需求。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ACCA课程时间跨度长,学习费用高、难度深。若学生未能在规定的学期通过全球考试,将打乱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和考试进度。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前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在学习的道路上产生厌学情绪、自卑心理,甚至半途而废放弃学习。严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就业的问题

ACCA课程的学费昂贵,学生之所以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其原因就是期望毕业之后能凭借特许公认会计师资格这把金钥匙打开理想职业的大门。但是,特许公认会计师这个舶来品在国内二线城市的认可和普及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看中的是国内的注册会计师证书CPA,这必将给中小城市高校的ACCA学员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

三、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1.课程目标设定为ACCA课程F1~F9等9门课。学生每学期进行2个科目的学习和全球统考。大三通过9门课考试的学生可在大四选修P level的高级课程(见表1)。而未能全部通过的学生可以利用大四1年的时间补考不及格科目。这样的课程设置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符。同时,灵活的选修课方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力科学地安排考试进度。总之,学生利用本科4年的学习,可通过F1~F9考试,并完成“基础职业道德模块测评”,最终可申请ACCA的“高级会计与商业文凭”。

2.对会计类专业课程开设相应的中文辅助课程。为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专业必修课除ACCA9门课外,按照F1至F9~9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和难易程度,开设会计英语、会计学原理、会计英语及其会计理论、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学、统计学等一系列选用中文教材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见表2)。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用中文理解和消化英文专业知识,更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深入了解国内会计准则。

3.强化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括课程实践和集中性实践两大模块。高校的会计专业应当以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会计原理课程实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财务管理课程实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和综合模拟实习,培养学生利用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的能力,以及以会计核算为主,兼及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建立实验室,提供模拟国外公司业务、银行业务等情景的平台,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1.优化师资结构。首先,在校内从多方面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双语教研室活动,促进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和课程信息;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特许公认会计师培训,并通过考试;加强校际合作,为本校教师与外校优秀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积极开展特许公认会计师理论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把本校教师培养成教学的主力军。其次,引进留学归国人才。海归教师兼具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英语表达能力,有利于加快双语师资培养的步伐。最后,聘请一定比例的外籍特许公认会计师讲师。外聘讲师是最高效直接的教学资源。通过组织本校教师观摩外教上课,可以促进中外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互动式教学。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丰富教学手段,扩充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课堂上可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报告、小组讨论、演讲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开放式的讨论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其目的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教材建设,推动信息化教育。第一,丰富教材资源。除英文原版教材外,任课教师应根据各门课的内容特点,归纳出学习重点、历年考题、解题技巧等,并形成教案和课件。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参考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第二,健全网络课程建设。高校可以将ACCA课程的视频录像、课件、课程介绍等资料共享至校园网络平台上,学生登陆即可在线学习。这种先进便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改善学生管理

1.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适用于特许公认会计师教学的管理模式,委派专人帮助学生解决注册和报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充分了解报考的流程,及时通报有关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的相关新闻和信息,帮助学生简化报考的程序并且减轻考试的负担。

2.改善考试制度。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公平计量成绩为原则,出台相关考试制度。第一,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成绩与相应的校内考试成绩挂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换算;第二,根据考试成绩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该考试制度的制定,能够促进学校国际会计职业资格培训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学校选拔和培养出更好更多的专业人才。

3.营造学习文化。积极开展特许公认会计师主题文化月、新老学员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倡导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首先,高校应做好就业辅导工作,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能在毕业时尽快地融入社会,学以致用。其次,可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ACCA学员通过专业实习,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和就业意识。再次,鼓励学生参加ACCA每年组织的大学生就业力大比拼活动,通过更广阔的平台与国内优秀企业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李晗.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证书ACCA与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经济师,2009(6)

[2]吴青川.ACCA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下)

[3]张雨桐.ACCA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J].财会教育与教学,2008(2)

[4]马海英,廉丽娜.对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英语ACCA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

国电力教育,2010(10)

【作者简介】朱 丹(1986- ),女,瑶族,广西桂林人,广西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成熟,但目前大多数教材内容受传统教材的惯性影响,保持了以往的程式化,部分内容已不合时宜。例如绪论均为会计的产生及发展、会计的任务、会计作用、会计的职能、会计方法等传统内容,另外还有如会计的目标、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假定等现代西方会计内容。笔者认为传统的“会计任务、作用、对象等”内容可少讲或有选择地将相应部分内容舍去,而应将更多现代财务会计概念内容详细地列入基础会计学教材及教学内容中。会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章节中的分类标准本身有缺乏科学性的地方,账户借贷方所登记内容的规律性不强,有相互交错重叠之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扰,应该改进。另外,会计凭证的种类,例如单式记账凭证,账簿分类中普通日记账、卡片式、活页式,账务处理程序中的多栏式日记账和日记总账处理程序等内容,可以有选择的讲解。基础会计教材内容应与时俱进,如今企业信息化不断推进,企业会计处理基本上已实现了电算化或信息化,因此,基础会计教材必须增加会计信息化内容的章节,简单介绍会计信息化原理,以区别信息化与手工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具体讲授程度可由任课教师根据整个专业课程计划来决定,更详细的信息化内容在专设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中应予以讲解。另外,因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不同学校本科学生的层次水平有较大差异,建议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高层次的学校应选用理论性内容较强的教材,而独立学院则应选择偏重于实务性内容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本校学生层次水平来选择讲授课程内容及重点,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改革

基础会计内容基本上涉及财务会计学的整个框架体系内容,学习中需掌握大量生疏而全新的概念和名称,而且众多的概念名称和内容前后相互嵌套,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达到教学目的。

(一)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

在基础会计教学时不能一开始便向学生灌输绪论中的大量概念,因为这些概念较为枯燥,可能会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因此可以通过有趣的事例使其了解会计的重要性,启发对会计的兴趣。例如可让学生思考股票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富豪排行榜以什么标准为依据进行排名等。针对上述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然后指出其说法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入公司、资产、负债、资本等相应概念,让学生了解学习会计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内容流程方面进行改革

《基础会计》教材是按照学科理论的逻辑顺序和实务操作的顺序进行编写,并不一定符合学习和理解的逻辑过程。我国教材基本上首章均为会计职能、任务、会计原则等大量理论概念,如果依据书本顺序授课,其实不符合通常的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觉得难以理解。所以可以尝试先从具体会计要素、会计方法和会计技能出发,让学生掌握会计具体方法技能后,再反过来讲授会计的理论概论,这样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让学生先了解会计目标,再引入会计具体要素

会计的主要目标即会计报表,一般在教材的后面部分,在教学时可以先在会计要素之前向学生讲授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简化报表的内容向学生展示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让学生对这些报表内的项目要素有一个初步的感观印象,告知学生会计报表就是会计最终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然后提出问题,例如资产负债表的两边为什么是相等的;利润表中有什么项目;报表之间有何关系等,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上述方式可引入会计恒等式,进而引入各种会计概念要素,再以经济业务事项实例逐项演示资产负债表里的项目平衡关系。通过这种遁序渐进教学的方式,学生有了学习该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基础会计内容,学习思路更清晰,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较好的自我解决能力,也可以提高会计学习的兴趣。

(四)采用ABC法讲授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将管理学中的ABC法运用于授课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B类为熟练掌握的内容,C类为一般了解的内容。不同类别分配不同的教学课时和作业练习,A类应占总课时的60%至70%,主要应包括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将划分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按不同类别事先拟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五)教学深度问题上的思考

应改变基础会计教学中具体会计业务内容深度和难度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基础会计的内容少而浅,而将中级会计的内容加入教学中。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扰。基础会计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业务的概念及操作技能;重点是用简单易解的业务内容教授学生掌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和步骤;从凭证到报表、月初开账月末结账编制报表的会计循环的全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整个会计体系的内容,为后续会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堂组织方式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掀起了教革之风,但有些学校过分强调教学改革,迫使教师为改革而改革,为此有些教师机械地运用大量的课堂讨论等方式。然而,教学方法具有固有的规律性,大多数基本方法方式较为成熟、稳定,经常性的教改活动扰乱了正常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甚至起到负面的作用。基础会计对学生来说有太多的全新概念和内容,而且很多概念内容是前后嵌套的,在学生尚未熟悉教学内容的情况下,盲目展开课堂讨论难以得到较好的成效。如果教师提出更多的观点和方法,则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混乱,将不利于巩固其本已理解的内容,这已在教学实践中被验证。因此基础会计宜少讨论多实际操作。

上一篇:学校师德师风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