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2 02:40:13

找春天教案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1篇

那天下午,是一年级语文课《春天来了》,我照旧拿着教材和教案走进教室,学生也很安静,课堂教学马上开始,我正准备按照课前的设计出示春天景色的挂图,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走到了他的跟前,他说:“老师,春天来了,让我们去外边看看春天好吗?”我正为这位学生打断我的教学设计而生气,其他的孩子也嚷了起来:“是呀,让我们出去看看春天吧!”我想,这一节课肯定是上砸了,怎么完成教学目标呢?算了吧,反正孩子们也无心学习了,索性就随孩子们去吧。

我把孩子们带出教室,来到校园的草坪上,孩子立刻如脱缰的野马,好似放出笼子的小鸟,在草坪上跑呀、闹呀,那种情景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看到孩子们恣意地欢笑,毫不理会我的存在,我顿时傻眼了。突然,我想起了课前准备的录音机,于是,我放了一首歌曲《春天在哪里》。也许是优美的音乐吸引了学生,也许是他们跑得有点累了,学生慢慢地靠近我。

我连忙将学生组织好,顺势提了个问题:“谁愿意说一说,自己刚才在草坪上奔跑的感受。”学生立刻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接着说:“春姑娘不仅有温暖的阳光,她还有许多的礼物要送给小朋友呢!可是,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草坪上立刻安静了下来,我会心地一笑,说:“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美丽的校园内,找一找春姑娘的礼物吧,比一比,谁最用心,找到的礼物最多,最有价值!”孩子们欢呼起来,我就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成小组,每小组推荐出一名小组长,然后共同商量本小组用什么办法找春姑娘的礼物。

学生分头行动了!

花坛里、草坪上、操场边、小树下,到处都是孩子们充满生机的笑脸和清脆的童音。我来到每一个活动小组,听着他们琅琅的笑声和真情流露的话语,我知道,春姑娘把最好的礼物送给了每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回到教室,孩子们展示了自己找到的礼物,教室里立刻成了欢乐的海洋。

第一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找到了春天的这些特征:

1.小草发芽啦。

2.柳树也发芽了。

3.草地很松软。

4.听见小鸟在唱歌。

第二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找到了春天的这些特征:

1.黄花苗(蒲公英)长出了嫩芽。

2.桃花开,小蜜蜂在采蜜。

3.小燕子飞来了。

第三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找到了春天的这些特征:

1.看见小蚂蚁的窝了。

2.迎春花打苞了。

3.小蜗牛也爬出来了。

孩子们,真棒呀!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吗?

我是通过用眼睛仔细看到的。

我是通过用鼻子闻大地的气息发现的。

我是通过用耳朵听小鸟的叫声发现的。

我是用手摸土地感到松软发现的。

……

你们真聪明,用不同的方式,观察到了春天里这么多美丽的现象,真了不起!那么,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

你们那么喜欢春天,让我们唱一唱《春天在哪里》这首儿歌好吗?……

这节课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暗自庆幸,多亏孩子们打断了我的教学设计,没有按照课堂设计上课,否则,怎么会有这么精彩的一节课呢?生活大世界,课堂小舞台,我们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真实的生活体验,不然,课堂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放学的时候,我抬头看看天,天那么高,那么蓝,在蓝蓝的天空下,到处是诱人的春色,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哦,原来春天可以更美的!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2篇

师:请找同桌读读笋芽儿和其他人的对话,体会一下笋芽儿的感情变化!

生:老师,我能找其他人读吗?我想边读边表演。

(学生说这话的时候,旁边有一大群学生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笔者,看来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烈。)

师:可以啊,但是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得把笋芽儿的感情变化也融入到朗读表演中去!

(这时,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了,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都找自己的好友讨论去了,有的跑到了教室后面,有的趴在了桌子上,而笔者只是静静地在边上旁观,偶尔也参与到他们中间去,略显喧闹的教室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声音。)

汇报的时候,同学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连平时不敢举手的学生都一反常态。于是笔者便指定一组同学来表演。

(几个学生在一位同学的旁白中演开了。)

春姑娘:(学生做飞翔状)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学生的声音柔和)

笋芽儿:(揉揉眼睛,扭动身体)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学生大笑,因为该生表演滑稽,而且声音奶声奶气的。)

春姑娘:(摇摇手)不能睡懒觉啦,孩子!快出来看看吧,地面上多美呀!

竹妈妈:(一个劲地摇头)你的身体这么娇嫩,能到地面上去吗?寒风会把你吹坏的!(笔者看到此时好多学生都在不自觉地学着该生的样子,小声地念叨着。)

笋芽儿:(害怕的,蹲下身子,低下头)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精彩极了,那在坐的同学能评评他们表演中的精彩之处吗?(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觉得春姑娘表演的好,她的声音柔柔的,很关心笋芽儿。

生:我觉得笋芽儿读出了“撒娇”的语气,而且动作表演的也很好,特别是听了竹妈妈的话后笋芽儿害怕的样子,他表演的像极了。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笋芽儿的害怕,那么她就躲在地底下不肯出来了吗?

生:不是,听了雷公公的话后,笋芽儿终于沉不住气,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变得很坚强,很勇敢。

师:是的,那谁接着来表演,感受笋芽儿感情的变化!

(学生又是跃跃欲试,透亮的眼睛里投射出迷人的光芒。)

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学生不仅根据课本表演,甚至还加进去了自己的创意,这是笔者在同意他们表演朗读时所没有想到的,看到男孩子们粗声粗气地学着雷公公的样子,笋芽儿因为有了男孩子的演绎,而多了几分阳刚之气,笔者的心里不禁为自己的不加干涉而感到庆幸!

表演在掌声中结束。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3篇

2002年10月10日下午第三节,学校二楼电教室里听课的老师济济一堂。这是学校公开教学周的一堂研讨课——《春》的第一课时,这是一堂品读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开始上课了,导入新课后,学生上台利用投影仪展示积累的有关描写“春”的古诗文,四个字的美词、俗语等。内容可丰富了,使得课堂教学容量增加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的对象,爱春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感受篇优美散文的构思之美。然后要求学生自由发问,互相解答。这下可热闹了,学生提的问题可多了,请看下面颇为精彩的镜头:

生:作者为什么不说小草光明正大地长出来,而是“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生:这里的“偷偷地”不是小偷的“偷”,而是说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长出来了。

生:“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能否换成“叫”?

生:不行,因为“叫”只有听的意思,而“闹”字不仅有听到,还有看到的。

师:解答得非常好。“闹”字写出了蜜蜂嗡嗡的叫,还有蝴蝶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的景色。如古诗文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这个意思,真是一字传神。

生:文章最后三段用了三个比喻句来赞美春天,为什么分成三段,而不是一段呢?

生:因为三个比喻句按人的成长过程来排列,这样排列整齐,很醒目。

生:“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的含义是什么?

生: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充满了希望,但要抓紧时间,把握时机。

生: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为什么还要写到人?

这时全班学生沉默了,老师笑着说:“怎么样,没有同学会解答吗?需要老师帮助吗?”学生们高兴地说:“需要。”

师:写景中写人是为了表现人们热爱春天,在春天里,人们以充沛的精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更好地表现春天的奋发向上。

一个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来,又一个个问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解答,学生们争着抢着提问,各抒己见,同时还兴致勃勃地听着别人的见解,老师的点拨。下课时间到了,学生还迟迟不愿结束这堂研讨课。

〔分析与反思〕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习惯于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一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语文课越来越索然无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呢?这节课,我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也是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这比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案走,效果不是更好吗?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4篇

A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子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作者提出他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把这句话对你们说十遍、百遍,你们相信吗?应该怎样你才会相信?

2.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要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3)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要用警枕?他想提醒什么?

(4)小结。

2.走近童第周。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①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②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③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2)抓住重点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3)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让同学们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4)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5)练读第三段。

(6)小结。

3.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自由读第四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司马光只有(),才能()。童第周只有(),才能()。()只有(),才能()。

4.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在生活中,这些观点常常让我们充满困惑,下面就这些观点同桌讨论,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看法。

(1)天资聪明的同学也许稍微认真一些就能取得好成绩,难道一定要很勤奋吗?

(2)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如果非常勤奋,能赶上那些天资聪明的同学吗?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B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例子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说勤奋》,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并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边读边画下有关词句。

(3)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了解成就之大。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怎样读好这一句?

(4)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5)换句对比,体会具体描写。(出示: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

(6)对比中体会勤奋: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等关键词来体会。

师生对话,指导朗读: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

(7)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他想提醒什么?

(8)小结。

2.学习童第周的例子。(用第二段找关键词,读悟勤奋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2)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的勤能补拙的故事。

3.小结。

4.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总结引出第四自然段。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将积累的勤奋名言说一说。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教后感悟:

一、引入要实效,直奔勤奋

用A教案教学,师谈话导入风趣自然,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举名人事例论证最有说服力,但是本班级均为乡镇学生,阅读和积累较少,所以说法不一,耗时7分钟。经修改后用B教案教学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用时2分钟,有效地把握了导入时间,为下文的学习空出更多的思想空地。

二、品读感悟,探寻勤奋

A教案和B教案的教学都经过精心设计,把第一个事例作为重点来教学,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来体会勤奋。但B教案在A教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换句对比,用“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和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对比,让学生体会了具体描写的重要性,这样对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更有效。B教案设计了一个情境对话:“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样回环复沓的引读,司马光的勤奋在学生心中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三、训练需扎实,勿成课堂的虚设

A教案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看似不难,可是学生的说话都停留在表面上,可见训练没有立足学生实际水平。练习填空部分,学生都能填“勤奋”和“成功”二词,这样不经思考能解的答案有何意义。所以B教案在修改后省略了这两个训练,不刻意地追求读写,显得简洁、朴实。

四、拓展有度,延续勤奋

在课尾的拓展中用A教案教学,我设计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观点又结合书本,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勤奋的重要性,但是学生为了讨论而讨论,三言两语用书中的例子就解决了问题。讨论应该是多人的智慧生成,应该设计有难度的或有异议的问题,让学生头脑动起来,嘴巴说起来。没有效果、没有生成的讨论是课堂的“花枪”。修改教案后B教案中直接让学生说勤奋名言,念名言。让勤奋名言成为学生的积累,收尾简洁干净。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教案;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2―0133―04

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对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电子教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什么是电子教案

传统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主要是纸质的。电子教案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来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它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新生产物[1]。

笔者认为电子教案是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教学组织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并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现代教学设计方案。其中的内容不仅教师自己上课要看,更主要的是要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也能看,包括了教师上课的全部板书、相关图片和一些用语言所难以表达的动感情景等。由此可以看出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不仅仅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变化。电子教案的内容不仅包括供教师教学用的具体教学方案,还包括供学生学习用的课件、资料库等。所谓课件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反应某种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2]。从电子教案的内容来看,电子教案不仅可以用于教师备课,而且可以用于课堂教学。

电子教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电子教案是指一切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包括字处理软件在内),在计算机上制作出来的多媒体教案。狭义的电子教案是指利用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和演示工具(如PowerPoint)在计算机上编写的图文并茂、有声音、有动画效果的多媒体教案。本文就针对狭义的电子教案来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电子教案。

二 有效运用电子教案,精心制作是前提

电子教案的制作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案的内容输入到计算机里,将其以Word、PowerPoint等形式呈现出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从电子教案的内容上看,电子教案的制作应该包括具体教学方案的编写,学习资源的搜集、整理、学习资料库的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加工、制作。下面将从电子教案的制作格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和多媒体资源的选择三方面论述电子教案的制作。

1 电子教案的格式尽量规范

虽然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之间教案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各学科还是应该制定一个学科规范,至少教案的格式项目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模式。笔者参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及部分学科的样例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电子教案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模块。①教案题目和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授课教师、学科、年级、对应教材、课时。②学习者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包括:知识结构、重点、难点。③教学目标,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和信息素养目标两部分内容,学科教学目标又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④学习环境与资源描述,学习环境即教室环境,资源描述包括:硬软件资源、实验(演示)教具、教材与参考读物、多媒体课件、网上(网站)资源以及其他资源。⑤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顺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三部分内容。⑥教学过程,即所有的教学活动,如:教学活动1、教学活动2、教学活动3等。⑦教学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⑧教学反思,包括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改进措施以及教学感悟。[3]

2 教学设计应尽量的详尽和灵活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切忌蜻蜓点水,只笼统地说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有具体详尽的过程和方法。对于诸如情境是如何创设的,知识如何呈现的、如何操练的,怎样真实运用的,这样的细节也要在电子教案中展现出来。下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页至第4页例1、例2的教案节选。

“教学过程:

(1)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2)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① 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② 学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讨论,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

③ 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

④ 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3)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① 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② 用东、南、西、北这四个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4]

从上述教案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本节课的情境是如何创设的,知识是如何呈现的,如何操练的,怎样真实运用的。这样的电子教案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虽说教学过程设计的越详尽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教学重点、难点的每一个环节加以细致、具体的安排,实际上,理清整体思路框架要比细节设计更具条理性,更有助于提高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感染力,有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进度并发挥教学灵感,因此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教师只需要设计出教学活动的环节,至于每一个环节中的小细节,教师可以根据讲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活起来了。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案节选。

“教学过程:

环节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播放录像,进行全班交流活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环节2: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进行‘土电话’游戏,引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个课题。请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教师总结,启发学生思考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环节3: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以击鼓为例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并将此过程和水波的产生过程进行比较。

得出: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5]

上述教案中的三个环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师在借鉴这份教案时只需把握住这三个环节的逻辑顺序,至于每个环节中知识的呈现方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方式,不同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灵活的改动。

3合理使用各种多媒体资源

教案反映和传递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学科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等,因此好的教案需要教师花费心血,对内容不断进行凝练[6]。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电子教案时,一定要精心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音频资料、课件、网页、flas及一些拓展延伸的资料。利用各种媒体资料很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即将课程内容中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呈献给学生,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以促进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找春天》教案节选。该教案教学过程的设计包含五个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画春天、议春天、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几个环节。下面是创设情境环节的节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① 利用声、像创设情境。教师拿出教学前准备好的录音带(如录下流水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等),准备好的幻灯片(清清的小河,刚发芽的柳树,嫩绿的小草,飞翔的燕子等),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训练。训练时,让学生耳听录音、眼看图画展开想像;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耳、眼、脑多种感官参与。

② 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春之声》《春光美》等名曲。听着美妙的音乐,看着真切的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7]

上述教案的创设情境环节中,教师将春天的美借助多媒体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春天的美进行了多感官全方位体验,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三 有效运用电子教案,合理使用是保障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这里我们就针对在课堂教学中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进行教学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1 在没有黑板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教师即兴板书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控件有效解决。通过“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启动控件工具栏,选择“文本框”,在幻灯片上画出文本框区域。再在文本框控件上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窗口“Font”中可设置文字字体、字形和大小;“Fore Color”可设置文字颜色;“Multi Line”通常需将默认“False”设置成“True”使文本框多行显示;“Enter Key Behavior”通常需将默认“False”设置成“True”使“Enter”键实现移行;对于案例等长篇文章或需多行文字显示者,还可在“Scroll Bars”中选择“1-fmScrol1BarsHorizontal”水平滚动条,“2-fmScrol1BarsVertical”竖直滚动条,或是“3-fmScrol1BarsBoth”两者都选择。其它可以根据教学课件情况再做其它属性设置。调整完后关闭“属性”窗口,在教学状态下,鼠标点击文本框,可以随意键入文字或拷备文字,使PowerPoint变成可输字的电子黑板。

2 如何解决好学生长时间看屏幕所引起的视觉疲劳

首先PowerPoint中的文字不应过多,切忌满屏全是文字,在PowerPoint中插入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影音资料或是动画可有效缓解学习疲劳。其次在PowerPoint模版的选用上不能过于单调,在保持主题风格一致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内容模块选择不同的模版,以此来缓解长时间看一种模版引起的视觉疲劳。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教师在利用电子教案时注意适时地利用黑板板书,黑板板书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及师生情绪交流的手段,在教师板书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由于长时间观看屏幕所引起的视觉疲劳。

3 如何安排好课堂的容量与节奏

恰当的讲课节奏,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必需的,因此教师在使用电子教案时要安排好课堂的容量与节奏。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时,课堂的容量与节奏其实在电子教案设计、制作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而控制课堂节奏的主要因素是电子教案的内容。因此电子教案素材的选用一定要遵循详略得当的原则。如对于重点问题的表现,材料要丰富,可用图片、视音频图像等多种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解、分析,而对一些非重点问题有时可以一带而过。[8]

4 如何应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

这里所说的突发事件包括下面的情况:文件打不开、插入的超链接打不开、插入的视音频和flash无法播放。

文件打不开可能有多种原因,有可能是软件版本的兼容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文件被病毒感染了所致。(1)如果是版本兼容的问题,最好能下载一个兼容包,然后再打开。其实教师在制作电子教案时最好考虑到软件的通用性。如果是在高版本的软件上制作电子教案,在保存时最好将文件格式保存为低版本所支持的格式。(2)如果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可在安全模式下启用杀毒软件查杀。由于文件大都是在U盘中保存的,那么预防文件被病毒感染最好的办法是防止U盘被感染,定期对U盘进行杀毒,不乱插U盘,养成良好的使用U盘习惯。

文件中插入的超链接打不开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路径出错,要链接的文件找不到,所以最好将要连接的文件和讲课时使用的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里,这样文件不在同一个计算机上时,路径也不会出错,也能防止教师在拷贝电子教案时将有些内容遗漏。

文件中插入的视音频或是flash打不开,很有可能是本地机上没有相应的播放器。这就要求教师在插入视音频资料的时候尽量选用或将文件格式转换成Windows media player 能够支持的文件格式。对于因缺少播放器而导致的flash无法播放的问题,现在有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可以实现将PPT与flash文件完全融为一体,而不需要考虑播放器的问题。方法如下:首先,将flash影片生成可自运行的“.exe”动画文件。生成的方法是这样的:打开flash影片文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创建播放器选项,取名并保存。原有的flash影片文件,就生成一个可自运行的“.exe”文件。众所周知“.exe”文件不依赖于任何的程序可自执行。然后采用“插入对象法”将“.exe”文件插入PowerPoint文档。可先插入一个按钮,在该按钮“动作设置”中的“单击鼠标”选项中选择“运行程序”,指向文件路径和名称。注意:用这个方法时,一定要把在PowerPoint“工具菜单选项安全性宏安全性”的“安全级”选项设为“低”。不然的话,每次演示都会弹出个警告框,影响效果。

总之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很多,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为了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不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包括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养成将电子教案提前打印,将电子教案打包,做多重备份的习惯,而且在使用一些软件编制电子教案时最好使用通用的软件等。

四 结束语

电子教案是信息时代下应对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编制开放的个性化电子教案是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9]。如何制作出开放的个性化电子教案;如何将电子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恰到好处,充分发挥其优势;如何利用电子教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反思。

――――――――

参考文献

[1] 何新凤,刘代汉.论电子教案的研发[J].教育信息化, 2004,(12):68.

[2] 彭绍东.电子备课与电子教案[J].中小学电教,2004,(1):80.

[3] 罗李,裴纯礼.Word电子教案模板的编制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0):80.

[4][5][7]教师与学生[EB/OL].

[6] 刘曼西.集成式多功能“生物化学”电子教案的设计、研制和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8,(5):47.

[8] 宋桂青,李鲁华.浅谈PowerPoint电子教案在电视编导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6,(2):47.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6篇

(一)面向全体学生。

(二)利用百度搜索相关资料。

2. 教学课题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课《春》。

3.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它写出了春天给我们每个人的感受,朱自清先生把它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充分表达了作者得思想感情,春天尚未到来,热切盼春,春到人间,尽情欣赏,感春生情,讴歌赞叹,思路清晰,脉络连贯。

本篇课文语句优美,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典范,应把课文阅读与重点语句赏析做为重点,将品赏文章的语言美与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独到的再现。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品赏课文优美的语句。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读为主,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精彩写法,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以读为主,通过百度搜索朗读课文,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优美语句和精彩写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的写法。

4. 教学方法

(一)利用百度搜索范读课文,让学生反复朗读品赏课文的优美语句。

(二)问题引导法。教学中我利用问题引导法,创设诸多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品赏文中优美语句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法。

5.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百度搜索相关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本文语言优美,清新生动,让我们来尽情品赏吧!

放幻灯片

朱自清

(二)听读课文,欣赏语言美。教师引导:本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行文如行云流水特别适于朗读,要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领会课文内容。下面我们就利用网络资源来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朗读节奏,注意重音应放在哪些字词上。

教师指导搜索课文朗读:要求学生戴耳机,打开“百度”首页,搜索“朱自清春课文朗读”

(三)自读课文,欣赏结构美。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

放幻灯片:

(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请找出相应的段落。

(2)“绘春”部分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依次描绘了哪几幅春光图?

指名学生划分段落。

放幻灯片:

盼春(1)

绘春(2-7)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8-10)

(四)再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

1.找10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

2.小组讨论回答如下问题(放幻灯片)。

(1)盼望着,盼望着,两个词连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迫切心情)

(2)第一段中哪个词准确的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近)

(3)在描绘中作者用无比喜爱的眼光去看春天的一切,用拟人的手法去描绘春天。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如“一切都像刚睡醒得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把春天写得既像顽皮的孩子,又像重逢的朋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写小草那种清新可爱的神韵如在眼前。

(4)文章最后作者用了三个独特、新颖的比喻拟人句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三个比喻句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充满力量并不断成长的特点)

(五)精读课文,赏析景物美。

1.教师引导:课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典范之作,写景时作者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写活了春天,具有景物美。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概括整理作者在课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2.指名回答。

放幻灯片:

春草:钻、嫩、绿、满、软

春花:满、红、粉、白、甜味

春风:不寒、抚摸、酝酿

春雨:细、密,树绿、草青、人静

迎春:人多,天上、地下、老老小小

3.小结,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本文主要是通过写春天的景物来描绘春天。在对五幅画面的描绘中,每幅画集中描绘春天的一景一物,并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写活了春天,是写景散文的典范。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

(七)板书设计 。

朱自清

盼春(1)

绘春(2-7)

春草图,春草:钻、嫩、绿、满、软

春花图,春花:满、红、粉、白、甜味

春风图,春风:不寒、抚摸、酝酿

春雨图,春雨:细、密,树绿、草青、人静

迎春图,迎春:人多,天上、地下、老老小小

赞春(8-10)春天新、美、力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7篇

刚接手三年级这个班时,我担任本班的语文课,一次上语文课堂活动课,要求孩子们说说你认识的风是什么样子的。绞尽脑汁地备好教案后,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但面对孩子们的时候,我觉着有些局措,不知该如何让孩子们准确地认识风。忽然,有一孩子大喊:“看,燕子!燕子!春天来了!”小家伙们顿时个个都竖起脑袋朝窗外望去,个个小脸都洋溢着快乐与兴奋的气息。“在哪儿呢?在哪儿呢?”“在那,我看到了!就在那儿,看呢!”

看到活跃的孩子们,我顿时感悟到:春天来了。我透过窗户放眼望去,是啊,春天来了,看,学校操场后面的桃花开了,粉红粉红的,远望就像一片美丽的云彩。再看校园中的树木,都绿了,我怎么就没觉察到呢?春天是多么美的季节啊。何不让孩子们出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换一种教学方式呢?想到就做。于是我放下精心所备的课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喜欢!”“那我们今天就到外面去找找春天,看看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怎么样?”孩子们一蹦三尺高,冲出了教室,跑向校园的每个角落。原来,他们是这么地渴望外面的世界。

天蓝蓝,和煦的春风带来一种活力,孩子们一下子就散开找春天去了。自由观察后,孩子们将我一下子围住,争着告诉我,他们心中的春天,而他们明亮的眼睛,活跃的思维给我带来了一次次不小的惊喜。

“老师,瞧,小草绿了,是春姑娘将他们染绿的吧?那春天就应该是绿色的!”一位扎着两小辫的小姑娘天真地望着我,略带自豪地说。

“不,小草的颜色不都是绿的,瞧,那边的小草,绿中还带有黄呢!”一小男孩伸手指向远处小坡上的草地说。

“哦!是吗?那你是发现了一种新的颜色啊,那你认为这应该是什么颜色呢?”我启发道。“它应该也是一种绿,嫩嫩的,略带黄,应该是嫩绿?”他略有迟疑的告诉我,我微笑着点点头,表示认同。他兴奋地跳着去告诉伙伴:“我发现了嫩绿色!我发现了嫩绿色!”

“老师,我发现你的头发变成金色的了!”

“真的吗?”我不禁摸摸自己的黑色长发。

“真的!真的!”小家伙们都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肯定。

“咦,老师的头发成金色的了,怎么会这样呢?”“瞧,你的头发也成金色的了!”“看,你的不也是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那你们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吗?”我顺势问下去。

“老师,我知道!一定是太阳光将黑黑的头发染黄了!那光一定是金色的!所以照在大家的头上都会变黄了。”

“那也就是说春天的阳光是金色的咯!”一位戴眼镜的小女孩歪着脑袋说,“春天是金色的!老师,我知道了,春天是金色的!”小女孩高兴地抱着身边的小伙伴又蹦又跳。

“有道理!”我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表示认同。

“老师,老师,我觉着春天是粉红色的!”一个心思细腻的丫头小声地说。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摸摸她的头发,低下身轻轻地问。

“老师,你瞧!”她手指远处一片桃园,满园的桃树开着粉红的桃花,煞是美丽。“老师,桃树在春天开花,开的是粉红色的花,那一定是春姑娘的带来的粉色,所以我说春天是粉红色!”她一本正经地跟我解释道。

我震撼了,多么敏锐的感觉,多么奇特天真的想象啊。不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超凡的审美观察力吗?

当孩子们沉醉于大自然那美丽风光之中时,那风,那云,那草,那涓涓的河水,那踏上了脚印的泥土,那嬉戏的小鸭子……甚至环绕身边的空气不都尽显生命的本色、生命的多彩吗?这不也是我们所要赋予孩子的吗?

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正准备整队回教室时,孩子堆里又发出了争执声:“春天不一定是粉红的!”几个孩子嘟着嘴很不服气地对质着。

“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瞧,那里有棵梨树,开着满树雪白的梨花,梨花是白色的,所以,那春天就是白色的!”

“不对,瞧,泥土是黑色的,阳光是金色的,桃花是粉红色的,我手中这小花却是紫色的,我想春天应该是彩色的!对,就是彩色的!”

“那我们可以用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这些词语来形容哦。”

“对,对!春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又是一阵欢呼。

……

这样一堂毫无准备的课却是这么的精彩,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但从这样的一堂课中,让我感悟到:孩子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些想象里有着他们无穷的快乐。有些时候,请不要用固定的课堂形式去限制孩子的想象。放手让孩子去自主学习,让他们畅所欲言,让他们去观察发现,让他们展开想象,发挥创造力,这样的课堂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体会,更会让孩子们越发地喜欢课堂,喜欢大自然,喜欢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备课 文本 课堂 作业 有效教学

课程改革已经五个年头,生活语文、诗意语文、简单语文等各种教学理念,如千树万树梨花般令教育界为之兴奋,为之呐喊,也为之炫目。在如此炫目般的背后,作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课堂教学改革实效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回顾近年来备课环节中的一些现象,做一点反思,更有助于我们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备课

现象:新学期伊始,学校图书室、档案室总是热闹非凡,老师都忙着找教案,以便利用假日闲暇时间对本学期的教材进行超前备课。正常,慢者,超四、五课时;快者,个把月,一本教材已经备完。

问题:这是在备课吗?身为教师,大家都明白,这只是体现在新笔迹,新备课本上的“备课”,它只能是“原版”或称“旧版”的复制品。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利用假日闲暇时间去做这样对教学实质并无多大意义的事呢?

一位青年教师的论述,基本反映目前多数学校的做法:学校检查备课,一看备课是否超前,二看书写是否工整、规范。笔者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十几年的教学的确有同感。教案不需要思考,当然比独立备课的教案工整得多、规范得多,而且还容易受到领导好评。近几年,新教材的使用,为了备好一节课,了解学情、查找资料……往往需要几节课的时间。在实施过程中,面临新生成、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教师再次修改、反思。这样做,无疑对教者本人教学水平大有益处,但教案的工整程度、教学进度却受到影响。在业务检查中,不但受不到表扬,有时反而受到批评。在中心小学或规模大的学校,班级生数多、课务重,应付检查的事项多,老师真正能做到静下心来忙于备课是很难的。

反思:备课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前提,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目标、重点、难点,才会在备课中进行深刻的全面的预设,才会在教学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精彩的生成,才能真正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达成教学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多数学校在业务管理上普遍存在只重形式,只抓表面,不注重过程,不注重实效的做法。要扭转这一怪现象,就要改革现行的业务管理评价方式,变偏重形式评价、资料评价为形式、资料评价为辅,过程、实效评价为主。学校领导要多听“随堂课”,多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测试,淡化教案超前、书写工整性的评价。多开展现场教案设计,教学案例评析,说课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备课、处理教材的能力,真正实现备课的预设功能,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落实新理念,为提高教学的有效。

关于文本

现象:《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师:请你谈谈对狐狸的看法。

生1:狐狸很狡猾,它与乌鸦的对话,一次比一次动听,以致乌鸦上当受骗。

生2:与生1发言大致相同,师点头认可。

生3:我认为狐狸很聪明,它善于察颜观色,投其所好,而且有耐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师(带头鼓掌):你的见解与众不同,有创新,值得表扬。

问题:时下有人提出要“超越文本”,上面的案例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用花言巧语骗人究竟是聪明、还是狡猾?“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吗?

我们知道,“聪明”与“狡猾”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创新”与“与众不同”也是有区别的。凡创新都有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不就是创新。如我们的平时教学都如上面教师所曰,将来会从我们的学校走出多少个“小狐狸”呢?

反思:文本的内容多元解读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课标指出“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什么去熏陶感染?这就是文本中先进的思想,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学生的精神家园。如此,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才能感受崇高的精神和博大的智慧,才能如课标所说:“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才能“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课标同时又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时常有人这样说:一个课堂有多少个学生,就应有多少种声音!不错,这就是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多元化阅读、创造性阅读。但提倡多元化阅读、创造性阅读,不等于可以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随心所欲地信口开河。课标倡导的“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如果违反这个前提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者须以“平等中的首席”发挥导航、引领的作用。由此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应正确解读文本,把握实质,做到多元有据,独特有理。用智慧引领智慧,用人生感召人生,用真理去启示蒙昧,既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于课堂

现象:《燕子》课堂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穿上纱裙扮做春姑娘,学生戴上头饰在“飞翔”。教师读白:春天来了……

问题:春天是什么?教师如果想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感受,就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做不到这点,也可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勾起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积累。可我们的老师花了多少精力,去转入一个多大的圈子呀!你说结果怎么样?春天是如老师表演这般,这太抽象了!

时下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谈得很神秘,制造各种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般,结果,什么都想到了,这样出台的课只能让人欣赏,它是空中楼阁、水中月。我们一般学校老师望尘莫及,能够模仿也无多大价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究竟该是什么?是初夏般繁花似锦?还是早春般小草青青?

反思: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课堂教学的所谓创新,让人眼花缭乱。许多学校、老师跟着感觉走,跟着潮流走。今年这样,明年那样,缺少自己的分析,结果语文教学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雾里看花。更多老师为了能“课改”,在教学设计中故意与学生兜圈子,设计重重“陷阱”,忙于“煽情”、忙于“造势”。

特级教师于永正关于语文教学曾有这样的论述:我们要把语文课上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没有人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就这么简单地教,为什么不行?

前不久,一份教育杂志上曾刊登了一位从国外考察归来的特级教师的感受,他说:人家(国外)总是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而我们却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小学语文教学,其实并不复杂,首先学会识字,写字,然后学会读书,当心中有了要表达倾吐的需求、愿望时,就模仿学过的文章、语例,依葫芦画瓢学写文章就行了。

以上二位专家、学者之言说得多明白、简洁啊!他们的话中折射了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怪现象:无病,矫揉造作。指出要简单地去教语文,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简单就是“冗繁削尽留清瘦”,就是在课堂上教者要学会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无关的东西。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单的语文、真实的语文,必然是精彩的语文。简单、真实的语文课堂,带给我们的必然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美,是充满生命活力和成长气息的真实美。

关于作业

现象:(课堂实录)

师:今天学习《××》一课,回家请同学们抄写生词三遍,把这课的练习册全部做完。

问题:这样的作业布置方法,多数教师一定不陌生吧?省心、省事、批改方便。家长、领导来评论也挑不出毛病。然而这样作业到底效益如何?学生乐趣如何?老师们估计很少去思考。显然这样的作业是既辛苦了教师,更辛苦了学生。少则几遍,多则几十遍的反复抄读,逐步抹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了厌倦感。

反思:语文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的厌倦,没精打采,使教师失去了教学的激情。师、生相互抵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能力,发展自己。何谓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设计作业,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和不同要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作业设计上要注意作业的分层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在作业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提高语文能力。其次,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这就要求教者在布置作业时,要丰富作业内容,变换作业形式;要加强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联系;要对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要关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融洽,把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及多样的作业形式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师.山西教育报刊社.

[3]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河南教育出版社.

[4]周成平.新课程名教师100条建议.中国科技出版社.

[5]江苏教育(小学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9篇

1.以现代化教学为手段:我们本着方便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辅助教学的原则,倾力打造,教学手段上的现代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分阶段:1、普及电脑知识,强化新技术过关。08年春天,我镇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时间,举办了普及电脑技能培训班,从电脑结构、电脑使用,技术升级诸方面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打造新技术团队,扫除电脑科盲,掀起了一轮新技术攻关热潮。2、于08年春,组织各个学校组装宽带和光纤上网,使全镇247个教室的前方,487张教师办公桌的上方都留有网线端口,只要教职工愿意,可随时直接联线电脑、电视、投影仪。3、09年春,为教职工配备手提电脑,同时中学全部,小学二分之一的教学装备多媒体。4、10年春,我们开始废除低质教案,提倡电子教案,同期开始电子教案,课件制作的检查和评比。5、11年开始筹划组建校域网和多域网,有了自己的网站,本单位评出的优质课,优质教案,优秀课件,优秀心得论文均可以贴到网上,加快上网速度减少中毒机会,且积累学校信息和资源。多媒体作为一个教学手段,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使课堂能量成倍增长。

2.以“十六字”教学法为突破口,探求课改创新之路,在经过新课标的多次探究研读,在多方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10年冬季确立“目标先行,学教结合,当堂训练,堂清日结”十六字毛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每一步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每一步都致力于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从去冬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四个步骤:

1、模式探求:我镇多次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外地观摩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攻关组攻关,确立了“十六字”毛庄教学法,然后培养实验老师,讲探讨课,组织中小学教导主任,骨干教师观摩,研讨和修改,确立课堂模式和教学流程,在此基础上,我亲自执笔制定实施方案,包括对十六个字逐字的解读,课堂流程的规划,发放到各学校,宣传到群众中。2、典型示范,去年10月,我们组织了一场由各校十分之一骨干代表参加的新教法探索大比武,然后选拔出各科优胜者,在同一学校,不同教室,分年级,分学科,同时上示范课,接着集中开全体教师会,结合课例大型动员。3、抽样检测:今年三月,中心校用抽签的形式,抽选中小学教师50名,讲普及课,然后和去冬的方法一样举办第三次动员会和推介会。4、专家出招:在初步普及的基础上,今年四月中心校特请教研室、教育股、配送中心、进修学校等股室的地方专家,为新教法把脉会诊,帮助我们策划和设计,经过了一冬一春历时一年的努力,毛庄镇教学法已经全乡推广。

3.以“一碟五问,一测五评”为激励措施,开展争名师,讲名课活动,旨在把校本研修群众化、全面化。在今年四月份的第三次新教法推介会上,中心校提出了本期和下学期的新阶段计划:即“一张光碟五个问,一个检测五个评”的激励措施。一张光碟五个问:(1)一张光盘:每个教师6月底之前,由校方帮助,录制一张能够体现自己最好水平的光盘,自己观看,自己发问。(2)五个问:一问教师的三关(语言关、形态关、情绪关)过了没有?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二问教学法掌握了没有?三问新课改理念树立了没有?四问课堂上有创新没有?五问我的定位确定了没有?离名师还有多远?每个教师在自问自测中,总结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陶冶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自我。然后再改再录,再录再改,直至向学校交出一张代表课光盘为止。

一个检测五个评:学校作为教研课题,组织学科组,放录像作测评。第一、自我测评:通过五问找差距,写反思报告;第二、同仁互评:即同级同科中开展四个一评估活动:比一比找不足,点一点找亮点,学一学搞借鉴,试一试再来一次。第三、同学测评:学生欢迎的课才是最好的课,让学生参与评课,就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尊重。第四、学科点评:学科鉴定,成败计入综合考评。第五、学校考评:通过学校考评,把好的课例贴到网上,把最好的教师评出来,挂牌首席教学明星。另外根据每个教师的个性特点,分别评出:最具成长力,最具潜质,最有才华,最有人气,最有创新的教师,给每个教师贴上名片,带上光环,树其信心,为成名给力。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10篇

案例一:学生要有良好情绪

伴着铃声走进教室,发现一些男生一脸愤怒,小维则哭丧着脸,去年拔河比赛得冠军,今年只得了第二。小郁等一些啦啦队员把失败原因归结到了小维身上,责怪他的摔倒让几乎到手的冠军给丢了。膝盖上皮也摔破了的小维,顾不得查看伤口,就忙着揉眼泪了。当时,笔者责怪了小郁,安慰了小维几句,就急匆匆地准备上课。

是按原计划上课,还是先调节一下学生的情绪?经过短暂权衡,笔者决定从复习关于“团结”的谚语开始这节课的教学。笔者说:“俗话说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今天学课文前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谚语。先说几句关于团结的。”很多学生举起了手。笔者却让没举手的小郁先说。小郁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人心齐,泰山移。”笔者追问:“你觉得今天拔河比赛时同学们的心齐吗?”“齐!”“那为什么没能取得冠军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说绳子没拉直的,有说重心不够下的……“大家都想取得好成绩,但由于一些失误导致没能实现愿望。你能用些谚语安慰鼓励一下他们吗?”“失败乃成功之母!”“胜不骄,败不馁!”好多谚语学生们脱口而出。再看看小郁他们,脸上的阴霾已消失无踪。

反思 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情绪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好处的。相反,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节课,许多学生带着失落、埋怨、气愤、伤心的情绪进入了语文课堂。如果视而不见,只顾按原计划上课,他们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临时安排复习谚语这一导入环节,这样的教学安排,达到了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二:及时捕捉课堂信息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练习6中有一首关于四季的小诗。小诗后要求思考:“这首诗歌为什么能把四季写得充满生机?”在教案预设时,对这首诗歌教学,笔者打算读一读,说出运用了拟人手法即可,时间预计不超过10分钟。

课堂上,抛出问题“这首诗歌为什么能把四季写得充满生机”时,一个学生回答:“诗人把春天当作人来写了,是从一个‘笑’字看出来的。”受他影响,其他同学纷纷找出了拟人词,如“唱歌”“赶来报到”“跳起舞蹈”。小韩说:“我还能模仿几句。”看着他自信满满的表情,笔者意识到这是个“随文练说”的好机会,同意他模仿创作,他脱口而出:“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布谷鸟唱起了歌儿――布谷,布谷,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很快,又有学生有了创意:“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春雨唱起了歌儿――淅沥,淅沥,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学生口头创作,笔者在电脑上输入投影。读着自己编的小诗,学生们满脸兴奋。

反思 这节课舍弃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关注并及时捕捉了课堂上师生活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从而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了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这种“舍”,不是不负责任,而是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责任。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案例三:把学生思绪带回课堂

语文课上,和学生赏析课文《秦兵马俑》。笔者设计了“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俑”环节。小章说:“我最喜欢骑兵俑。因为在战场上,骑兵骑着战马,英勇杀敌,很厉害。”说完这句话,他似乎还想说什么。看着他拿欲言又止的样,笔者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我觉得骑兵如果打了败仗的话,骑着马可以逃快一点。”此言一出,如同平地一声雷,班里马上炸开了锅。

等学生的笑声平息后,笔者问:“你们笑得这么开心,是什么原因啊?”有学生发言:“小章说得太好笑了!打仗还想着逃跑呢!”还有学生说:“小章说的跟文章中的内容是矛盾的!”笔者顺势引导,“你们觉得小章说的和文章中的哪些内容矛盾?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有学生很快找到了一个句子:“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笔者问学生:“秦始皇所向披靡的大军中会有时刻想着逃跑的骑兵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再问:“秦始皇大军中的骑兵心中想的是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想的是杀死更多的敌人”“想的是并吞、消灭其他国家”……

反思 这节课小章的发言令人意外,学生们哄堂大笑在情理之中。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笑声扰乱了老师的正常教学节奏。当笔者让他们说说笑的原因这一出其不意的处理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学生们愿意敞开心扉,自己说出问题所在。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说教,他们也能心领神会,思绪回归课堂。

上一篇:火烧云教案范文 下一篇:核舟记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