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职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9:33:19

幼师职业论文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写在前面

我们现在是合肥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就是从事教育工作,我也不例外,我的志向就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我立志于幼儿教育,并相信我有对这个职业高度的热爱和热情,我会将我的能力在幼教事业上尽情展现。在求职的路上会有鲜花暖日,但也会有荆棘风雨,我们要时刻做好面对机遇和挫折的准备,也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那就必要做好职业的规划,找准职业生涯的道路,为日后能拥有阳光大道做足充分准备。

二、自我分析:

(一)性格分析:我是个比较开朗活泼的女孩,但我并不缺乏稳重,平时态度积极、认真,责任心强有一定的原则。和同学、老师能相处融洽,在做事时的独立性和自制力较强。好奇好问求知的要求高。但在做事为人时可能有考虑不周全的问题。我同时也是个勇敢、坚强、勤奋、无私的女孩。

(二)职业个性分析:我在学校担任过不少职务,在组织和动手等能力上有过培养,在工作中一直耐苦耐劳、主动积极、认真负责、为人正直、自信、有创新思想,并有一定工作方法和能力,我相信我在从事幼教职业中一定可以保持我的优点,发展我应有的水平,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的事物,跟上时代的脚步,做个有计划、有目标、有学识的优质老师。

(三)我的优点:

1、责任心强,有爱心、耐心;

2、态度积极认真,工作努力负责;

3、学习成绩好,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乐于学习;

4、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积极上进乐于思考和行动,并有创新的能力;

5、在文学、唱歌、画画等方面有一定的特长,舞蹈和表演突出,兴趣比较广泛;

6、身为学生会成员能以身作则,管好自己;

7、为人自信、正直、想法多。

(四)我的缺点:

1、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做事不够果断;

2、有时比较任性;

3、个性较强,固执;

4、缺乏时间观念,做事易拖拉。

(五)家庭环境分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入不高,姐姐毕业已工作五年,工作稳定,已组成家庭。我是家中最大的经济负担。家庭成员没有太大的社会关系,只在教师这个职业方面有些关系。家中父母对我相当关心和爱护,但不过多的过问我的学习和活动情况。父亲由于在家时间较少,和我关系相处不太融洽,母亲给我的影响较大,我学会了诚恳待人,诚信做事,敢于追求为,热爱生活。

(六)社会环境分析:现在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需要是很大的,大量幼儿园的兴办,还有一些办园较早的幼儿园也开始办分园,这样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给我们很多选择的机会。现在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要求提高了,专业化的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但院校的学生毕业率高,所以对工作的竞争也是很激烈。

(七)职业环境:幼儿园的环境很单纯,和社会无太多关系,无危险、无职业病危险,环境状况舒适,在园内无勾心斗角的现象,无权力的争夺,而且富有童趣,职业从各个角度来看都还算轻松,但责任重大,孩子是我们服务的主要对象,对幼儿的教育是全面的,那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全面发展,对这个职业要有爱心,本职业的就业前景还是十分可观的。

三、SWOT分析:

优势:

(一)我的优势

1、各科成绩都较好,比较全面,并在艺体、文学等方面有特长,兴趣广泛;

2、做事特别认真、踏实,态度积极,责任心强;

3、在班级曾担任过团支书,在学校曾担任过学生会文体部副部长,国旗班负责人及成员,组织管理能力较强,且敢于尝试新的事物;

4、多次在校活动中及评优中获得荣誉证书;

5、多次实习,拥有丰富经历。

(二)优势的使用

1、知识掌握较为全面,并有一定特长,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2、做事的态度能受到大家的信任;

3、组织管理能力对于幼儿园十分重要;

4、大量证书在面试及申请工作时能够突出,很占优势;

5、丰富的经验能很快适应工作及环境。

劣势:

(一)我的弱势

1、有时比较固执,情绪化;

2、考虑事情不够周全;

3、自我反思不够;

(二)弱势的弥补

1、多听听别人的意见,稳定自己的情绪;

2、遇事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

3、多找找自身过失,改正不足。

机会:

(一)机遇

1、姐姐是园长,我得到她的肯定,并表示欢迎我留园;

2、毕业前的各种招聘活动;

3、进修拿本科学历;

4、实习给老师和园长留下较好的印象。

(二)机遇的把握

1、我会慎重考虑是否要靠关系,这所园对我的发展有帮助吗?

2、利用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充分展示自己,参加一些好单位的招聘;

3、参加多种考级,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知识;

4、认真考虑所实习单位是否值得留。

制约点:

(一)我面临的威胁

1、幼儿园工资不够高;

2、学历不够高;

3、英语水平较差,影响国际交流。

(二)威胁的排除

1、多学习,参加高校的高考,进修本科;

2、将心态平和,以学习及积累经验为重;

3、从现在开始就开始好好学习英文,多和别人用英文交流。

四、对职业的认识:

我认为幼儿早期教育是个要求全面发展的职业,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而且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了,大量幼儿园兴办,用人单位对幼儿教师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但自己必需不断充实自己,否则很难在这个领域长久待下去。对孩子要有爱心,有耐心,有管理的方法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应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在教育行业中遨翔!

五、近几年职业生涯路线:

1、近期目标:好好学习,多积累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我的英文水平,并着力发展自己的艺体能力,在毕业汇演中积极表现;

2、中期目标:毕业后我将选择在北京发展,为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要不断努力,扎实我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考核;

3、长期目标:不断充实自己,敢于尝试新事物,参加本科考试,在事业上大展鸿图。

六、结束语: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幼儿教师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瓶颈。从我国幼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八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法守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尊重幼儿,热爱幼儿;严谨治学,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拒腐防变,廉洁从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全部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对幼儿教育给与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广大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成为一个社会共同瞩目的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在幼儿教师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一师德规范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

突出问题目前,国家制定并颁布了统一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尚未制定出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做出了本地区、本部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但这些规定极不统一,其内容也不尽科学,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识片面,许多与幼儿教师职业紧密相联的道德要求没有被反映出来;②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定位不准,规定中的一些内容反映的是幼儿教师岗位职责或社会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并非职业道德;③主题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内容分类不尽科学,甚至存在逻辑错误;④部分内容陈旧过时;⑤表述形式不规范、不简洁,因而不便记忆、不够实用。

当前,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统一师德规范缺位是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瓶颈

(一)统一师德规范缺位导致幼儿教师职业活动无所遵循

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职业活动无所遵循,这必然给幼儿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消极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乘虚而人,在幼儿教师中压制创新精神,助长不良学风,异化师幼关系,影响团结协作;第二,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大肆蔓延,在幼儿教师中涣散敬业精神,导致腐败现象,败坏师表形象,滋生自由主义;第三,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大行其道,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致使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无所适从,导致幼儿教师道德建设误人歧途。

(二)统一师德规范缺位导致幼儿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不一

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意味着幼儿教师道德评价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由于善恶标准混乱,评价结论不一,使作为评价对象的幼儿教师常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导致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和矛盾。诸如:幼儿教育应该以知识传授为主还是以素质培育为主?幼儿教师应该主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还是保育者的角色?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评价应依据什么标准?幼儿家长对教师的各种赞扬或指责是否公道合理?教育单位对教师的评价与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经常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二者孰对孰错?......这一系列的困惑和矛盾都函待解决。

因此,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步人规范化道路的瓶颈。

三、制定统一师德规范是加强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关键

针对目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缺位,幼儿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不一的状况,笔者从我国目前幼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广泛考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参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多家单位制定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尝试性地提出如下八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供协策部门参考。

(一)学法守法,依法执教

学法守法、依法执教是指幼儿教师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学法守法、依法执教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其基本要求是:自觉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爱岗敬业,保教并重

爱岗敬业、保教并重是指幼儿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幼教事业中。爱岗敬业、保教并重是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基础。其基本要求是:对教育事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教育,热爱岗位;尽职尽责,保教并重;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传播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思想;牢固树立保教并重的教育理念,努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三)尊重幼儿,热爱幼儿

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处处尊重幼儿,关心幼儿,爱护幼儿。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全面了解幼儿,关心爱护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幼儿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幼儿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保护幼儿合法权益,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锐意创新

严谨治学、锐意创新是指幼儿教师在研究学问、钻研业务、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严肃谨慎,一丝不苟;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做到推陈出新。严谨治学、锐意创渐反映了幼儿教师探求科学真理的端正态度。其基本要求是:学习知识自觉主动,孜孜不倦;教学工作亚格认真,一丝不苟;钻研业务刻苦勤奋,持之以恒;对待问题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五)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是指幼儿教师要正确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是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其基本要求是:谦虚谨慎,尊重同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幼儿中的威信,维护集体荣誉,共创和谐园风。

(六)尊重家长,热情服务

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是指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家长,热情为家长服务,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是做好幼教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本要求是:尊重幼儿家长,对所有家长一视同仁,不训斥、指责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强化服务意识,时时处处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

(七)拒腐防变,廉洁从教

拒腐防变、廉洁从教是指幼儿教师要正确处理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做到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拒腐防变、廉洁从教是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其基本要求是:培养高尚人格,坚守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牟取私利,为幼儿做出表率,达到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八)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高尚的言行为幼儿做出表率,从而影响幼儿,教育幼儿。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其基本要求是: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语言健康规范;衣着整洁得体,教态端庄大方;生活检点,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关注幼儿教师生命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完善幼教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教师生命异化的实然状态是必须高度警惕的教育危机信号,应该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转换思维范式,重新全面构建幼儿教师的生命体系,让教师的生命可能性得到健康发展。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关怀生命是使个体实现生命可能性的教育需要,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必须由教师来实现,因此教师对于生命意义的体悟,要比一般人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关注幼儿教师的生命,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完善幼教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教师生命的异化

放眼国际,幼儿教师的地位一直不容乐观,“我们对这些在儿童能学得最多的时期教育儿童的教师太不重视了。公正地说,这些教师做得最多,得到的却最少”。聚焦国内,幼儿教师的生命意义更是遭到严重忽视,生命异化问题令人堪忧。

(一)生命的泛道德化与工具化

受职业传统观念的影响,幼儿教师一直被视为利他主义的职业,泛道德主义影响至深至远,似乎只有无私奉献与辛勤耕耘才配得上“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与“托起太阳的人”之类的美誉。然而,这种道德预期“并未涉及到教师职业劳动对教师本人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并未涉及到教师是否在日常的职业生活中感受到对自己的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对自己生命发展和生命力展现的价值,感受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满足”

受职业偏见的影响,幼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仍被视为母亲或保姆职能的一种替代和延伸,是一种纯粹为幼儿和家长服务的工具,并未被当作专业人员给予必要的尊重,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均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有的幼儿教师也把这种职业纯粹作为赖以谋生的手段和工具,精神生命式微,教师职业对其生命而言只是一种异化的存在。

(二)生命的机械化与超载化

在目前的幼儿教育改革中,教师往往被教学模式所囿,认识不到教学模式背后的教育理念,更逞论根据教育理念灵活地选择、反思和创造教学模式。同时,大多数幼儿教师也没有真正领悟到园本课程开发的真谛,只是习惯了传统模式中按部就班的传授,批判意识与创新能力乏善可陈。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幼儿教师生命的机械化,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幼儿生命的发展。

随着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固然为他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不小的负担。此外,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我国接受幼儿教育的主体,而师幼比例偏小与幼儿园班容量普遍超标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幼儿在园的安全、生活、发展等方面的直接责任人,幼儿教师生命的超载化程度可想而知,“忙”和“累”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职业幸福感正与他们渐行渐远。

(三)生命的低效化与钝化

多元化的幼儿教师来源直接导致教师岗位竞争日趋激烈,职业稳定性面临消解。在专业发展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这些新要求、高期望与重大的安全责任意识已日益成为幼儿教师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教师与其职业之间出现严重分疏。同时,大多数幼儿教师对主动提高自身心理素养的意识也处于混沌状态,这种生命的低效化使生命价值很难在教育活动中得以实现。目前,对新信息的敏感、接纳以及运用已成为幼儿教师成功的关键,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幼儿教师却只是满足于复制性劳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加上教师职业的低回报和成功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与长期性,幼儿教师生命的钝化现象也日益凸显。

二、幼儿教师生命异化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由于尚未纳人国民义务教育范畴,幼儿教育的实际地位一直不明确,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未将幼儿教育纳人地方教育发展规划和列人教育财政支出的专项预算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问题更是无法真正纳人政府解决的范围。如今,把幼儿园推向社会,并在幼儿教育中引人市场机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细致的论证以及后续监管的不力,社会劳动保障配套措施并未适时跟进,从而造成幼儿教师的编制、工资、医疗、培训等均缺乏应有的保障,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体现其劳动价值的报酬,这就大大影响了幼教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组织因素

作为幼儿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是兼具规范性和功利性的组织。目前,在组织宏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专制管理(即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和外行管理(即非专业化管理)。这两种管理都只是把幼儿教师视为“物”的存在,缺乏对他们的生命关怀,其中,专制管理正在剥落着教师的生命尊严和压抑着教师的生命个性,而外行管理则使其丧失了专业成长中的成就感。在组织的常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混乱与角色冲突。职业角色混乱是指幼儿教师所在组织未能对其职责做出明确规定,或未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而导致的幼儿教师不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目标、地位和应尽的义务;角色冲突则是指幼儿教师对组织所提出要求的一致性与合理性提出质疑。在幼儿教师的评价考核方面,组织长期奉行以幼儿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倾向于把教师的价值外在化,即教师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的需要,而非教师自身的发展。这种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外部评价方式,势必造成社会评价导向的偏差与教师生命的抽象化,进而弱化幼儿教师的职业自主性,阻碍其职业成长和职业专业化的实现。

(三)个人因素

尽管幼儿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幼儿教育市场比较混乱,准人方面把关不严,门槛(师资、场所、设备、资金等条件的要求)较低,教育质量监管不力,所以仍有相当多的幼儿教师存在生命意识缺席、专业成长困顿等问题,总体素质亟待提高。生命的受动状态是造成幼儿教师生命异化的内在因素,教师自身的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专业水平和应对变化的能力等)就是导致职业压力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普遍存在,但是由于职业主体性较差,加之自身的生命个体意识淡薄,又缺乏调节或舒缓这些压力的能力,所以,过度的职业压力一直是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坚定性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有59.5%的幼儿教师具有比较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而疲惫感和对事故的担忧,更是成为困扰绝大部分教师的突出问题。对于个体在精力过度消耗状态下的职业倦怠现象,在缺乏自预或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许多幼儿教师并未认识到这只是人人都可能体会到的正常心理现象,而是往往陷人“角色超载”的恶性循环之中,产生很多悖论性的行为和心理。

三、幼儿教师生命的重建

就幼儿教师的生命现状来看,若想提高其生命质量,外部环境的改善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重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转换思维范式,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重建。

(一)自爱反省:生命的关怀

作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自爱体现了个体对自身生命的一种关怀。生命关怀是哲学思考的重要命题,因为,“从狭隘功利目的和占有欲望或外在强制和自我否定的现实活动中超越出来,进人理想地表现自身自由的生命活动,是解决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根本出路”。幼儿教师的自爱主要包括:认识并悦纳自己的生命状态、实现自己的生命需要和价值。教师自爱不仅能促进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推动教师主动地追求德性的完善,而且有助于教育爱的生成,最终转化为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以及对幼儿的理解与尊重。反省是对自我的重新再认识,这种心灵力量的烛照标志着人类超越了动物界其他物种,可以自觉地修正自己的生存状态。繁忙而琐碎的日常工作使幼儿教师几乎时时处于“赶路的行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很多人生的乐趣被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被大大地压缩了,生命的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学会做一名反思性实践者,形成自己关于生命价值实现的负责任的思考和行动,进而获得职业活动的永续动力。

(二)职业认同:生命的返魅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是克服了职业的外在性、异己感而把自己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同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它所形成的职业工作的动力更具有自觉性、主动积极性”。由此可见,职业认同是职业生涯成功实践的核心,是促进幼儿教师生命返魅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对他们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认同越高,对本职业的情感依附和规范掌握程度就越高,从业坚定性也就越强。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教师待遇,实现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健全幼儿园管理体制,创造一种关怀教师生命的管理文化;幼儿教师应发掘教师职业之美,把幼儿教育工作视为“值得追求和托付的事业”,力争成为一名“生命型教师”,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幼儿教育的新元素。

(三)专业发展:生命的提升

专业发展是以个体的生存为基础,是通过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以实现生命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它是教师生命在教育生活世界中的动态显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发展核心、主题和问题,每一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程度如何对后一阶段有很大影响,这决定了后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所以,必须对处于不同成长过程中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育措施,提出相异的目标要求,从专业发展角度探讨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历程。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在幼儿园大力倡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完善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实行资源的优化组合,鼓励他们以团队形式经常性地反思、质询以及合作,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我,最终实现生命的丰富与提升;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和意识,拥有专业发展的自,通过积极的研究和反思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让生命发展成为推动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四)职业幸福感:生命的完善

“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幼儿幸福的引路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称心如意,由于在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从而获得了精神满足感”。作为情感互润、生命相拥的深切感受,职业幸福感是幼儿教师完善生命的核心动力,它主要来源于: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师幼之间真挚的爱与关心;社会与组织的信任、尊重与肯定;良好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幸福就意味着幼儿的幸福,我们应该让教育回归自我,使生命从异化的状态中走出,重建幼儿教师的生命内涵,引导其生命旨趣和生存范式,让他们都能够发自肺腑地说出:工作着是快乐的。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社会发展的需要呼唤优质的幼儿教育,呼唤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这给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影响中职幼师生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学术生命,首先取决于它的专业化程度。从理论上讲,幼儿园教师职业应该被视为专门职业。因为它要求教师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作支撑,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要求教师以“儿童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行动的原则;要求教师能“专业自主”。然而社会公众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根本不能像医生、工程师那样享有社会声誉和地位。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这样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降低了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1、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的问题及原因

1.1基础文化素养较低,制约专业成长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多是初中毕业后经过三年中职学习直接就业的中专生。近年一些学生因考大学希望渺茫,上高中吃力的情况下才选择幼师,使得幼儿教师的基本文化素养较低。学习上出现了学习习惯差,自制力薄弱,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问题。有的学生,除了艺体类的课程,对语数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兴趣。这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职幼师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制约了他们的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艺术化倾向。多年来,在中职幼师课程以至于大专课程设置中都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化倾向。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往往被当作幼儿教师能力结构的突出特色而夸大。而事实上 ,艺术技能并不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许多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 ,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一定是技能型的。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功不仅仅是艺术技能 ,除了唱、弹、跳、画之外 ,还包括说、写、字、操、编、做等,涉及到多个学科。事实上,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艺术技能并不是很高 ,要求高的恰恰是怎样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幼儿的学习。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而不是自身的艺术技能。教育水平并不必然取决于艺术技能水平,艺术技能水平也并不必然决定教育水平。因此,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当扭转“艺术化”的倾向 ,跳出只重技能技巧的 “技工型” 培养模式。

1.3中职幼师生专业发展目标的缺乏。幼师生从入校之日起,即确定了将来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但随着环境和学习内容的改变,尤其从初中的老师喂养式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放养式自主学习,许多幼师生进校后感到很不适应,茫然无措,无所事事。这些问题延续到职后就是将自身发展视为管理层的任务,这样的状态必然影响他们投入幼儿园新课程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无论职前职后幼师生哪种缺乏学习动力情况,都是属于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依据工作要求和自身特点进行规划与设计。结果在中职学习阶段影响了幼师生基础知识、业务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在就职阶段影响了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投入,都不利于个人专业成长。

2、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2.1不断地专业化学习。作为一个专业教育者,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活的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与需求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改革中,教师的学习首先是作为一种终身学习的形式而进行的。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为儿童一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师生在中职阶段就应该树立这个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理念。

2.2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欲望,其表现形态为兴趣、情感、信念、理想等,它们构成一个人的行为动力系统。中职幼师只有在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方面的素养才是教师专业成长恒久的动力。

有些人认为职业规划就是职后规划,这有失偏颇。对幼师生来说职前规划也很重要。因为大多数中职幼师生初中毕业后就进入到中职幼师专业或幼师学校学习,年龄普遍偏小,作为未成年人尚有很大的身心发展或学业发展空间。所以与一般中职生不同的是,幼师生自我完善、自我定位的任务更重要,必须重点设计好学业阶段的路程,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业任务,做到在身心健康、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全方位进步与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师生要将职前规划与职后规划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来看待做好职前规划。

2.3调整中职幼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升准教师教育能力。首先,不能按大学艺术专业的要求进行艺术技能训练,避免艺术技能类课程的过分细化。其次,通过设立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培养幼儿教师的一技之长以适应市场需求。第三 ,应在幼儿园实际运用的艺术技能上下功夫,加强其 “幼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 ,重点放在学生创编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如幼儿歌曲创作、幼儿舞蹈创编、游戏创编、幼儿健美操创编和幼儿手工制作及幼儿科技活动设计等。第四,要切实加强艺术教学类课程,尤其是要加强学前美术教育和音乐、舞蹈教育等相关艺术教学类课程的建设,关注这些课程对教师艺术技能养成的作用,注重教师怎样教的学习,而不仅仅是自身艺术技能的获得。

总之,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幼师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忽视一位学生的成长就可能影响一批幼儿的发展。而作为幼师师资的培育者,必须要认识到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的重大意义,致力于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工作,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幼师生教师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03,211.

(2) 刘秀珍.中等师范学校幼师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东北师大课程与教学论,2007.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幼儿园新教改的推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章从分析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不适应幼儿园教改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剖析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训练项目、训练途径和训练评价设想。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改革学前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式.并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贯彻落实《纲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幼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由此势在必行。

一、幼师生不适应幼儿园改革的主要问题

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委员会主任钟启泉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偏重书本知识,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强调老师在课堂上的控制,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式。”于是,用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幼师生无法适应幼儿园的教改,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改革滞后,忽略复合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进行了八次改革.而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高师还没开展力度较大的课程改革,影响了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目前,高师的课程设置忽视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幼师生的知识广度不够,且缺乏前瞻性。加上,针对幼儿冈实际的教育类课程少,导致技能单一,缺乏复合性.适应性较差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基本技能训练不够长期以来.高师课堂教学把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幼师生缺少主动、互动、讨论式学习,忽视了幼师生肢体表达能力训练。由于受传统高校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高师对新形势下幼师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缺少深入研究.使技能训练实效性不强。

再次是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实习实践较少。由于高师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传统教育思想引导下成长起来的.在学生时代他们受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模式的教育,教学中缺乏批判精神。缺乏创新精神幼师生在学习中也必然形成依赖性。幼师生缺少在幼儿园体验、适应、熟悉、提高和自我培训的过程.尤其是缺少对幼儿园教改的感受,导致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弱.实践能力不强。

二、新教改对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一是综合性。《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幼儿提出的问题来自于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技能应涵盖文学、科学和艺术技能等领域,切忌传统的教育内容学科化和片面化。

二是示范性。《纲要》要求幼儿园杜绝“小学化”的倾向.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向幼儿传授知识,而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所以.幼儿教师要增强示范性,向儿童展现可供模仿的行为.使幼儿发现和获得新经验。切忌传统教育以向幼儿传授知识为主倾向。

三是趣味性。《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他们主要凭兴趣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尽量直观、生动、具体,多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学习.增强趣味性和艺术性.切忌传统教育让幼儿死记硬背的弊端。

四是操作性。《纲要》要求教师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就要求教师杜绝传统教育照本宣科.脱离幼儿生活经验的做法.让幼儿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五是实践性。《纲要》提倡:“幼儿同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活动”,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学会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六是情感性。《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老师每天和幼儿在一起学习、活动、生活.教师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和知识的广度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幼儿.甚至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为此.幼儿教师还要具备情感性和人文性。

三、加强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项目

1.口语表达技能。幼儿教师加强el语表达.主要目的是要与正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幼儿进行交往,与幼儿进行情感、心灵的沟通。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师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诚恳、温和、妥帖、幽默和语言的规范。

2.“写”和“画”的技能。“写”是写字和写作,由掌握规范化汉字、书写技能和常用文体写作技能三部分组成:画”主要是绘画和简笔画。教师应该会写一手好字.会画幼儿喜欢的图画.还要善于在各种绘画素材中寻找优美的作品.提供给幼儿欣赏.塑造孩子的审美情趣。

3.唱歌、跳舞和弹琴技能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加上幼儿园活动大都伴随着音乐旋律.所以应该把唱歌、跳舞和弹琴等音乐技能作为幼儿教师的主要技能。

4.组织幼儿在“玩”中学习的技能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是儿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纲要》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习教师与孩子一起玩.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

5.幼儿园教具制作、计算机操作技能。《纲要》要求教师根据本地、本园的条件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具制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尤其是掌握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深受幼儿喜爱的自制玩教具和计算机课件制作技能。

6.科学探索、观察技能。《纲要》要求:“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问、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与科学”幼儿教师应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教师还应善于指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应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7.护理、保健技能。《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身体、心理各方面比较稚嫩.容易受损,儿童需要运动.儿童热爱运动。为此.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健康意识、护理和保健能力.包括对幼儿常见及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能力。

(二)训练途径

1.特色学科教学中增加技术训练的内容特色学科是与幼儿园联系紧密的学科,例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指导》和《学前教育学》等课程涉及幼儿园教法的内容较多.要把有关课程整合起来.并增加技训练的内容。

2.一般学科教学中体现技能训练的环节这里着重阐述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可以首先让幼师生进行课前练教.即课前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专题演讲。其次是幼师生课中阐述教师要创设幼师生回答问题的情景,比如让幼师生讲解习题的解题方法.总结学习的主要内容等:然后是幼师生“题讲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讲授教材中难度小的内容.还可以安排学生讲解习题课。

3.教育实践活动中增加技能训练的课时幼师生的见习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贯穿整个学程.实习可以安排在毕业前一年半开始.先讲课一周.使学生尽早知道讲课的重要性和难度.从而自觉提高教学能力要增加教育实践基地的数量.集中组织见实习.便于学校对学生的检查和指导。

4.学生课外活动时安排技能训练的时间要关注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是每天的早自习、下午上课前以及晚自习的时间.要根据年级不同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5.鼓励幼师生进行家教家教不仅是勤工俭学.而且是学生教学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不论学生家庭条件如何.都要尽可能尝试家教家教的时间最好在寒暑假或双休日,以免影响幼师生上课。

(三)训练评价

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要按年级、分阶段、分类别(专业)层层考核.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评价的方式可以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班级评价、院系评价与学校评价有机地相结合。

二是建立技能考核的长效机制要使幼师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每天有指导、有检查.每周有评比.并将技能训练纳入幼师生一日常规管理之中。幼师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与方式的确定由教务处负责.常规检查主要由各院系负责.也可以由学工处领导学生会干部来完成。

三是在考核项目上探索刚性科目和弹性科目的有机结合刚性科目是必考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要全部考核。弹性科目是选考技能.学生可以任意从中选择几项。同时,鼓励学生特殊技能的发展.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训练帮助和培训.把达到学校的统一要求与因才发展学生的特殊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职业口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幼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式。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也是幼儿教师组织日常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的职业口语应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幼儿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亲自看、听、尝、闻、摸、动,需要依赖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以及其他感知形象来认识事物。所以,给幼儿传授知识的话语要有鲜明性,从而有助于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熏陶。”与此同时,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提供正确的言语范例,而正确的言语范例也应该注意“口语清楚明确,文理通顺、有文学修养,富于表现力;在表达方法上要适于幼儿的接受水平。”

幼师生虽然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前语言教育、听话与说话等课程的学习接受职业口语的训练,但是收效普遍不明显。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幼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式。

一、以真实感与信念训练为基础的职业口语训练模式

“真实感与信念”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中的术语。真实感与信念由此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并同时存在。“演员在舞台上和镜头前的每一瞬间都会充满信念,相信所体验到的情感的真实和所进行着的动作的真实”。在教育情境中,我们可以把“演员在导演的启发引导下”变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想象等心理手段相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物,相信所体验到的情感的真实和所进行着的动作的真实,从而进一步理解角色,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加真实、生动、形象。运用“真实感与信念”这一表演技术,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分步骤的职业口语训练:

1、原位坐姿进行不同角色口语的分解训练

一般来说,可以首先进行不分角色的一般口语训练,即教师指导学生用成人正常的音色、语气和语调,而不必考虑儿童文学作品中角色的性别、年龄等来朗诵或讲述,而后进行分角色的口语训练,如可以选用小班故事《下雨的时候》中的小白兔角色,让学生用较为稚嫩、急切的语气练习故事中的两句对白。接下来,可以根据人物的不同性别与年龄进行角色训练,如要求学生用柔和的语调但不同的音色、音高、表情来表现不同年龄的白兔,仿佛自己就是兔妹妹,或兔阿姨,或兔奶奶。然后,可以进行不同性别、年龄的角色对比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幼师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儿童文学中常见的对比明显的角色进行训练,要求学生达到从音色、语气及语调上把各个角色区别出来的水平,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些不同年龄、性别和情绪体验的人物角色。

2、移位站姿进行分角色的口语与体态语配合的分解训练

在前面描述的、原位坐姿进行的不同角色分解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移位站姿的不同角色分解训练,这就需要一块方便学生伸手动腿的、相对较大的空地,如教室的前面、后面或过道等。这一训练要求学生将口语与体态语配合使用,以使角色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作为准幼儿教师,学生也应该善于自然、得体、适度地运用体态语。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体态语与无声语言来配合体现角色的年龄。如对白兔的“萝卜真好吃啊”这句话,可以先让学生只动口型但不振动声带来说,不过要求有适宜的体态语,以使看者明白这个白兔形象的年龄:在姿态上,身姿应由白兔妹妹的挺拔到白兔阿姨的略微前倾,而表现白兔奶奶时则应是明显前倾并微微弯腰;头部应从表现个头矮小的半仰头到成年个头的逐渐微微低头;在手势上,从竖起放在头部一侧的表现激情的上区的食指逐渐变成放在中区表现平稳的竖在胸前的大拇指;表情上由于面部表情的中心是目光,所以在目光上,由表现年轻活力的视线短而硬到表现年高体弱的视线长而软;嘴部则从年幼的嘴角上翘甜美地微笑到年老嘴角下垂嘴巴干瘪包着牙等。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体态语与有声口语配合的训练,以使表达效果绘声绘色、鲜明生动。

3、原位坐姿进行完整作品的训练

前面个别角色的训练旨在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增强其口语的鲜明性,但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并非只由对话或形象化的语言组成,还有其他描写、记叙或议论性的语言,所以还应对作品的情节发展、角色性格进行整体把握,以全面熟悉并分析作品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采取原位坐姿的方式全面熟悉作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从一开始就带着真实感与信念去朗读。如对“突然,下起雨来了,小白兔连忙摘了一片大叶子顶在头上当作伞”这一情节,虽然作品采取的是陈述语言,但是学生在朗读时应体现情节转折的突发性及小白兔的灵活可爱。

二、运用“真实感与信念”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训练中应鼓励学生学好相关的艺术类课程

相关的艺术类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对口语训练很有帮助,如舞蹈、音乐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它们可以使学生的肢体动作、面目表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2、教师应根据条件创设“虚拟现场”

教师应该对训练场所进行精心的布置。从墙壁装饰、桌椅摆放到播放音乐等全方位地创设虚拟仿真的幼儿园,以使这些“准教师学会以幼儿的视野看待事物……找到‘童心’”,同时更易获得幼儿教师角色的职业口语体验。

3、教师在训练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训练中如能利用微格教室或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时看到或听到自己的训练情况,根据反馈调整训练的角度和内容,将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

4、教师在训练时应考虑幼师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对象的年龄特点

由于幼师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对象是幼儿,所以在训练中对消极情绪的表达应适度,有时还要主动把程度减弱一些。如果将恐怖的、悲伤的、痛苦的等消极情绪表现得太过真实,会使幼儿受到刺激而产生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姜勇, 朱素静. 新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 2005,1.

[2] 王君琦, 裘天锦, 等. 幼儿语言教育法[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2.

[3] 祝士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9.

[4] 王衍, 等. 阅读和写作(儿童文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11.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7篇

幸福感 职业幸福感 幼师生

职业幸福感,是指个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由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而快乐体验。

幸福是一个古老永恒又与时俱进的话题,对幸福的追求是每个人生活的动力,也是每个人奋斗的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愈来愈强烈。幼教职业是一种长期育人的工作,既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教师劳动的过程中是否拥有职业幸福感,既是对教师职业的满意程度、忠诚度的体现,又是教师本人生活质量的一个衡量,更是焕发职业激情,创造性的投入职业活动的需要。然而,由于近年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压力大等原因,使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幼儿教师感受不到工作的幸福,厌烦幼儿教师的工作,这种状况势必也会对在校的幼师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据一项对在校生的调查显示,67%的幼专生是出于好找工作或出于无奈而选择了幼儿教育工作,这种无奈的选择怎么会有工作的激情和幸福感呢?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幼儿教师的幸福感是他们在教育儿童的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感是幼儿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教育事业取得成绩的坚实基础,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育需要幸福,幸福需要教育。但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教师幸福的教师还为数不多,主动去追求教育幸福、创造教育幸福的教师则更少,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对幸福的认识,提升幼儿教师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教师的幸福感,就要从幼师生开始培养。

要培养幼专生良好的职业幸福感,首先就要提高他们对幼儿教师角色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初专起点的学生对幼儿教育和幼儿的热爱要远远好于高专生,原因就是初专生在初中毕业时由于喜欢、自身特长不愿意接受高中教育、无法上大学等因素而选择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而高专生则是在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更理想的大学,出于无奈而选择了幼儿教师,很多高专生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于所学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例如,有的高专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就是看孩子的,是家庭妇女干的事情,不学都会;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幼儿教师是女孩子的职业,是吃青春饭的,没有多大的出息等。这些错误的理解多是来源自于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偏见和歧视,但是却严重挫伤了幼专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要通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帮助高专幼师生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定位幼儿教师角色。

在高专幼师生入学教育阶段,就要开始对高专生进行专业教育和专业意识的培养,并且贯穿在校学习的始终,让他们明白自己即将要担负的责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幼专生认识到自己将要担任的角色,绝不是保姆和阿姨,也绝不是家庭妇女所能够承担的,而是一个“能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有安全感,能够安排一个适合每日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得计划课程,教导儿童和他们建立关系并提供学习的来源,在一天之间,你既是个朋友,又是个母亲、同学、护士、管理人员和教师。”同时,幼儿教师还应该是家长的合作者,要能够积极引导并影响他们,与他们相互交流学习,使家庭教育能与幼教园配合一致,共同担负起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此外,幼儿教师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积极的社会宣传,创造有利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大环境,为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法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如果能对幸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就算工作再辛苦,他们也一样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幼专生培养过程中,学校的各位教育者要通过言传身教,在日常与幼专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专业思想观念,通过课内外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优秀幼儿教师、校友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跟学生交流,以榜样的作用促进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逐步树立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从单纯的关注物质生活过渡到关注精神生活,逐渐实现职业上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激发幼专生对于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不把幼儿教师的职业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当作一种事业来经营,树立起坚定的职业信念。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幼师生,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教育他们学会享受学习的快乐。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求的动物,人类的需求主要有五个方面,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构成了一个体系,同时也是有层次的,任何一种需求的出现都是以上一层次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期望,当个体的期望与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产生幸福感。幼专生在高中学习的阶段,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导致他们受到了许多歧视和打击,进入幼专院校以后,这种影响往往使他们背上了心理包袱,再加上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使他们在学习舞蹈、声乐、键盘等课程上有难度,因而他们常常很自卑,有许多学生还出现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反正也学不会,干脆就不学了,要改变幼专生的心理现状,剥去他们自卑的阴影,就要发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及学校的管理者要协同一致,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幼专生,给予他们心灵的关怀,关心他们的成长,让学校成为他们积极学习、快乐成长的乐园。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心灵的温暖;要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宽松、和谐、奋进的学习氛围,通过优美的环境、良好的人文关怀,实现环境育人;广泛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幼专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舞蹈、钢琴、美术等单科比赛、摇篮杯综合比赛、学习标兵评比、运动会等活动为每位学生崭露头角提供平台,使每位学生的特长都能被发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以充分的肯定,使每位学生的进步都能被置于阳光下,满足他们被尊重的需要,满怀幸福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事业中,为祖国的幼教发展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秦奕.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教育,2007,(5).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8篇

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南昌市6所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幼儿园的幼师(特指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执教者,不包括保育员和园长)作为被试。研究工具是采用了陈利平在硕士毕业论文《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研究》修订韦有华、汤盛钦(1995)的COPE量表编制的《南昌市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问卷》。6所幼儿园共有134名幼儿教师接受本次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12份,保留有效问卷102份。

二、幼儿教师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现状分析

1、幼儿教师压力现状与压力应对方式

初步统计,幼师压力源按降序排列依次是:工作,经济待遇,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家庭,健康状况,其他因素。这类似与前人研究结果:女性最大的压力来自经济和工作。幼儿教师多数采用的应对方式是集中资源行动、工具性社会支持,更多地会采用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有时会采用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克制性行动、行为解脱;很少采用精神寄托、否认、心理解脱。

2、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差异分析

(1)青年幼儿教师应对能力不足

通过对不同年龄的幼师压力应对方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笔者发现幼师压力应对方式在行为解脱因子上差异性极其显著,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因子差异显著。经事后检验,在行为解脱因子上,年龄在35岁以上的教师与25~30年龄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得分明显低于25~30年龄段的教师,这说明25~30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选择该应对方式的人最多。在伴随情绪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因子上,31~35岁年龄段教师选择该应对方式的人数最多。从教师的职业特点角度分析:25~30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中处于成长期,往往积极主动、热爱工作。但教师职业生涯中很少有晋升的机会,长期固定在一种工作上,从而限制了教师成就动机的满足。

(2)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更倾向于采用工具性社会支持

本文参照辛星的理论,把教师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0~2年为新手教师、3~5年为熟练新手教师、6~9年为胜任型教师、10~15年为业务精干型教师、16~20为专家型教师、21年以上为杰出教师”。调查得知,幼师压力应对方式教龄水平上差异为工具性社会支持。事后检验异显示:教龄1~5年的幼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段的幼师,其次为16~20年、20年以上、11~15年、6~10年。5年以内教龄的幼师多为新手教师,由于教学经验及生活阅历较少,教学基本功薄弱、问题颇多决定了他们采取此应对方式最多。16~20年教龄的幼师已成为专家型教师,不管在专业还是心理发展上都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到达高原状态,而要顺利度过这种状态,就需要在专业和自身的阅历上进一步提高和扩展自己,所以此时期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否定自己,接受别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向有经验的人求助。

(3)幼儿教师学历越高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越积极

对幼师压力应对方式学历水平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极因子和心理解脱因子呈显著性差异,在否认和精神寄托因子呈极其显著性差异。在积极认识与直接行动因子上,幼儿教师的学历越高,采取这种应对方式因子的教师就越多;在心理解脱因子上则相反。从学历角度分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接受过更多理性的世界观、方法论,有更高的理论素养和成熟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效能感普遍都优于专科生,更能理性地认知与评价压力。

(4)已婚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比未婚教师更具有适应性

对不同婚姻状况的幼师压力应对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幼师压力应对方式在婚姻上的差异惟有行为解脱因子,即未婚的幼儿教师比已婚的幼儿教师应用更多。这可能与个体的成熟性有关,己婚幼儿教师觉得自己是成年人,面对压力应该自己独立解决,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而未婚教师具有更多的不独立性,认为自己还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选择,当面对压力时选择逃避或放弃。

(5)公办园教师压力应对方式优于民办园教师

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园所类别差异主要有行为解脱、情感性社会支持和集中资源行动因子,公立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比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要更积极、更具有适应性。公办园拥有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更易采取集中资源行动。民办园因为老师都是外聘的的年轻教师,人际关系微妙,她们往往对自己的岗位、对儿童、对家长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期望高,一旦碰到与家长或其他教师摩擦等就会感到气馁,出现心理问题,从而选择用行为解脱或是寻找其他情感性的社会支持的方法来舒缓自己的心情。通过对不同职务幼师压力应对方式的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在职务水平上九个应对因子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教师内部是一个不平衡的社会生态,其中有着各种力量、因素所导致的社会分层。在班级教师中就存在着因分工所导致的分层,如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主班教师是幼儿半日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配班老师又称副班老师,是协助主班老师的活动。所以两位老师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其压力应对方式并没有显著差异。另外,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男生人数远远少于女生,因此无法做性别的差异比较。

三、建议

1、幼儿教师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幼师要认识到压力是自然存在的,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压力。面对种种挑战和压力,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人生观,通过广泛地学习来拓宽自己的眼界。此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不单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应对压力,也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2、加强专科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管理制度

在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和应对指导以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幼儿园建立教师身心健康管理制度,这样既可为幼师提供社会支持,又可防患压力对教师的影响负面。

3、关注青年幼儿教师的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幼儿教师采用的应对方式较之年中年教师更消极。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适应性应对方式具有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园应充分挖掘青年幼儿教师的优势,为青年幼儿教师搭建一个不同发展的平台,如创作条件鼓励她们参加各类研修班,充分发挥青年幼儿教师在园本研修、幼教改革及专业引领中的作用。

4、增加社会支持

社会要对幼师的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与理解,提高幼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研究表明,工具性社会支持是幼儿教师常用的压力应对方式。因此可通过短期培训、在职进修、园本培训等途径,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洛阳市幼儿园;男教师;生存现状;职业困境:职业优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37-02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前教育”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良幼教师资的支撑,而在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幼儿教师的生命质量也应得到社会的关注。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幼师生命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其生存现状的改善。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在幼儿教师这一女性掌握绝对发言权的职业领地,在女教师的柔性教育下,孩子们勇敢、独立、果断、刚强的性格品质越来越鲜见。由此,西方教育界提出“双性化人格教育”理念,呼吁成年男性的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一方面,幼儿刚强与勇敢意志品质的培养离不开成年男性榜样;另一方面,男性平等、粗放的教育方式也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健康个性,男女教师协同教育,有利于幼儿人格均衡发展。因此,社会逐渐认识到男性群体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影响。

就洛阳市而言,目前,男教师逐渐成为各大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争抢的“香饽饽”,然而,这些幼儿男教师生存现状如何?专业发展是否顺利?其男性优势在幼儿园教育中是否得以发挥?职业认同感如何?这些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针对洛阳市在岗幼儿男教师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幼儿男教师职业困境

1、整体学历不高与专业不对口并存

教师文化程度高低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与水平,经调查得知,本科及以上的幼儿男教师共11名,占27.5%,其余都是专科及以下学历,大部分学历偏低。通过访谈了解到,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男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更自信,而专科及以下的男教师一方面认为自己理论知识匮乏影响其专业自信,另外学历问题也或多或少导致其被缺乏重视。专业背景会影响教师教育理念与观念,更关系自身专业发展。调查得知,23名(57.5%)幼儿男教师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其余17人分别是教育管理、体育、音乐、英语、美术、小学教育等专业毕业。访谈得知,非学前专业毕业的男幼师表示自己比较缺乏幼儿心理学及幼儿教育学相关知识,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更是“一窍不通”,这给其一线教育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入职适应。

2、经济压力大

调查发现,40名男教师中,仅有2名收入高于3000元,甚至有4名(10%)教师收入低于1200元,属于低收入人群。结合访谈得知,男教师工资低于2500元的幼儿男教师满意度较低,因为他们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人事关系问题也会影响经济待遇与工作状态,调查发现,仅9名(22.5%)男教师有正式编制,其余有28名(70%)仅签订劳动合同,而3名仅为临时工,未签订劳动合同。访谈得知,有正式编制的男教师认为拥有了“铁饭碗”,对工资收入持乐观态度,而大部分男幼师都表示,工资、住房等经济问题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经济压力非常大。

3、男幼师身份影响择偶

在对“男教师对择偶难易度的看法”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发现,18名(45%)的幼儿男教师认为男性从事幼师职业找对象比较困难。访谈得知,其中有两位单身幼儿男老师都是因为工作选择了幼儿教育而与当时的女朋友出现分歧,最终导致分手。可见,因为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不高,而男性从事幼儿教育更被看作是“没出息”的表现,男幼师较低的社会认同度影响其择偶状况。

4、职业认同整体不高

待遇偏低、专业技能不足、社会认同度较低等因素的出现,导致被调查的洛阳市幼儿男教师中有22名(55%)表示对幼儿教师这份职业“爱不起来”,仅有18名表示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满意。而另一方面,经访谈得知,一部分男幼师对工作满意并不是因为待遇或社会认同的问题,因为深受幼儿、同事和家长的喜爱,比较享受当“孩子王”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一个老师表示,“如果不是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我,可能我早就不在幼儿园工作了。”

二、幼儿男教师职业优势

1、人际关系较融洽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得知,洛阳市幼儿男教师整体人际关系较融洽。有36名(90%)男幼师认为其与园长、同事、幼儿家长及幼儿的人际关系比较融洽或很融洽,有一些老师认为,80后家长比较重视男老师对于孩子勇敢、果断等性格品质的积极影响,所以对男教师在照料孩子方面的劣势不是特别在意,总体上比较支持他们的工作。而在人际关系中,其中与幼儿的关系是男幼师最看重的,23名(57.5%)教师表示,自己工作中最愉悦的事情就是源于“孩子喜欢我、崇拜我。”

2、自我提升意识较强

统计发现,在40名幼儿男教师中,37名(92.5%)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培训。在访谈中发现,参加过职后培训的男教师认为参加培训能提升个人能力,极大提升自身工作积极性,并且能够使自己得到更多重视。其中有13人(32.5%)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更是有明确的规划,如参加职后培训、参与各级教科研课题、开设公开课、等。另有18名(45%)男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大致思考。这说明幼儿男教师对于提升专业水平的活动比较感兴趣,有较强的自我提升意识。

三、摆脱职业困境,提升幼儿男教师生存质量

1、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与整改力度,多出台一些扶持幼教行业尤其是男幼师的相关政策。首先,政府需要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待遇;其次,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幼儿男教师的基本权益;再次,招生、就业、培养与考核的相关政策应适当向幼儿园男教师倾斜。建议政府出台一些吸引和保护男幼师的相关政策方法,可以对于第一志愿选择幼师行业的男生进行将分录取或者提早录取等优惠政策。这方面可以借鉴常州市为男幼儿教师培养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及规定,如“订单式培养”、男幼师免费培养等相关举措等。

2、社会舆论宣传亟待加强

要改变男幼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大众对他们的认知偏差,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有效媒介进行宣传教育,逐渐改变大众的社会偏见。并且对于男幼师在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出色表现要进行表彰,努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存现状。只有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男幼师在教育行业的重要性,才能提高男幼师在家庭以及社会的地位,使他们得到充分尊重。

3、幼儿园建立男幼师职后培养机制

男幼师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与教育质量。幼儿园为了提高男幼师的职业认同感,首先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体现对男幼师的人文关怀与成长激励;其次要多鼓励男女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再次,幼儿园必须根据男教师不同的个性和特长,帮助他们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更多锻炼、表现的机会,搭建提升男幼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平台。

4、高校抓好男幼师职前教育,帮助其树立专业理想。

在男幼师的职前培养上,高校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入学初,做好专业思想建设;专业学习过程中,丰富专业活动,树立男幼师专业信心;同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能力培养。

第一阶段:疏通心理障碍,帮助男生放下芥蒂。

大一是专业思想教育的“关键期”。本阶段,由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入学教育,介绍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就业前景等,由专业教师利用“学前教育入门”这一课程介绍学科的发展前景,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及需要进行细致、具体、个性化专业指导,尤其是针对本专业男生,要帮助他们认识到传统观念及社会偏见对幼儿发展的不利影响,认识到男性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发展意义,从而初步建立起专业责任感;最后,加强与高年级学长的交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并及早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点。

第二阶段:丰富专业活动,帮助树立专业信心。

(1)充分发展优势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思维活跃、执行力强、敢想敢干,这对于专业学习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优点,正是这些优点也使得他们成为班级活动的核心力量。他们在组织策划参与活动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积聚了宝贵的财富,更是增强了自己的专业归属感与使命感。

(2)有意识弥补不足,变劣势为发展特色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等用人单位在录用学前教育毕业生时较关注学生的说、画、弹、唱、跳等艺术技能,而这几方面往往不是男生的优势所在,同时,传统观念普遍认为男生天生这些方面发展逊于女生,所以,在这些技能课的学习上不少男生会有较强的挫败感,这并不利于专业信心的树立,久而久之,男生就逐渐缺乏了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针对这一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对本专业男生的专业发展进行重新审视与规划。在技能课程教学中对男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例如舞蹈和音乐本身就是男生的薄弱方面女生的优势,学校可以开展针对男女生不同的专业课程,男生主学武术,书法,等,女生主学音乐美术等。在技能学习上,强化课后练习与定期考核,考核标准改变过去的单一模式,发挥男生创造力强的优势,以多样化评价标准在保证基本达标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个性化发展。

第三阶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能力培养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更多从女性角度出发,而当为数不多的男生参与其中时,会出现种种不适应感,因此,需要从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如上述在艺术技能课程方面,针对男生的生理特点,对其提出不同要求,激发其创造力的发挥;同时,更重要的是发挥男性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学习优势。如利用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加设体智能、动漫设计、体育舞蹈等课程。

5、男幼师自身应加强专业学习,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综合文化修养与幼儿教育教学知识,并且需要修炼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与教育机智。这些能力不仅需要在求学阶段进行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本着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学习,关注学前教育前沿动态,与时俱进地工作学习,才能真正胜任幼儿教育工作。与此同时,男幼师应当清楚自身优势,再以此确定发展方向。如,男性可以承担具有个人特色的体育教育活动,可以承担幼儿园计算机硬软件及动漫设计等方面工作,承担幼儿园网络宣传工作,另外,男教师应顺应当前“行动研究”趋势,立足幼儿教育真实情境,发现问题,通过教科研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开拓理论视野,为自身专业成长积蓄能量。

参考文献:

[1] 范 勇.蒲永明.成都市幼儿园男教师生存状态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4.

[2] 李金英.大连市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8.

[3] 王艳芝.王欣.孟海英.收入状况对幼儿教师安全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及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2(B1).

[4] 杨 斌.男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以济南市5所幼儿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幼师 语文 朗读教学

当前,幼师语文课程被边缘化,重技能轻文化现象的存在,使得许多幼师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艺术类学科教学中,忽略了文化课对于幼师学生就业的实用价值,对语文、数学等学科采取应付的态度。除此之外,一些幼师校重点强调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对文化课程关注不高,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致使语文学科无法发挥教书育人的积极作用。要实现高效的幼师语文朗读教学效率,就要改变这些错误的观念,除了要了解幼师专业的培养需求,还应对语文学科的一般特点进行细致研究,结合幼师学生实际,上有特色的幼师语文朗读课。

一、针对幼师学校女生人数多的特征开展语文朗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幼师语文朗读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与品味,同时也要以敏感而细腻的感悟能力,去感知文章内容,读出真情实感。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语言能力方面,男性与女性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但总体上呈现出女性语言能力高于男性的现象。具体来说,在词汇积累上、Z句表达上,女性掌握词汇更加丰富,表达过程更加流畅,对于事物的叙述与描写能力也比男性更胜一筹。基于女性在语言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幼师学校女生人数特征,朗读教学的开展应更符合女性心理特征,帮助幼师学生完成语文以及知识积累,提高朗读教学效率。

在幼师语文教学中,读、背、写是最为常用的知识储备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在幼师语文课本中,有非常多优秀的名篇佳作,通过引导幼师学生对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进行朗读,对相关篇单与片段进行背诵,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幼师学生群体中,女性学生多偏于感性,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这些特征主要源于女性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女性侧重于形象思维以及情感记忆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文本的记忆。通过对文本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幼师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些文本形象进行虚拟还原,在这一过程中,深化朗读感情,自然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兴奋状态,完成语言以及知识的积累,提高朗读效率。

二、创造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在幼师语文朗读教学中,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过程之中,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幼师语文朗读教学过程是将平面文字转变为立体有声语言的过程,在朗读中,通过语调的转换,或轻、或扬,将文本内在情感进行生动的表现,有效的弥补了平面文字对于情感表现的不足,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幼师朗读教学中,几种常见的朗读方式如范读、齐读、点读等都有不同的功能与适用范围,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朗读方式选择,创造出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师进行示范性朗读时,教师要着重朗读技巧与朗读情感的示范,在范读中,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引感上的共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进行齐读时,根据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安排朗读能力较强学生进行主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伴读,针对一些朗读热情不高或者羞于开口的学生,要进行适应的鼓励与锻炼,使之更多的参与到朗读中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齐读的方式,可以使课堂氛围得到活跃,尤其是在读一些感情充沛的散文与议论文时,学生将产生强烈的共鸣,极大的提升了朗读教学效率。在进行点读时,选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对其朗读能力进行肯定同时树立榜样效应,从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朗读中来。同时,适当的点读不同朗读水平学生,及时发现较为普遍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提高朗读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形式丰富课堂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扮演文本中的不同角色开展朗读,以带表演性质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直观理解文本内容,极大优化了氛围,吸引学生参与热情。除了上述几种朗读方式,还可以通过轮读、接读、对读等朗读方式运用,结合不同文本特点,不同教学环境,选择适当的朗读方式,实现最大限度的朗读教学效率。

三、强化朗读职业能力,

幼师学校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幼儿教师,其职业要求幼师学生必须掌握标准规范的普通话,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满足幼师职业教学需求。在幼师语文朗读教学中,要关注幼师生的职业特点,关注朗读教学中学生的语音练习情况,强化其朗读职业能力。在幼师语文教学中,文本中的字、词、句中包含了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轻重格、儿话等语音现象,在朗读教学开展中,教师要积极正视学生的朗读状况,对学生朗读中的语音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与纠正,在朗读中达到提升幼师职业技能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幼师学生学校的性别特征以及就业特征,在幼师语文朗读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到朗读教学对于学生今后就业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教学,积极创造多种朗读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通过大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朗读水平提升,满足时展下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敏. 幼师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2]孙静. 幼师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教学方法探微[J]. 文学教育(中),2013,02:115.

上一篇:幼师自我论文范文 下一篇:幼师教师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