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智慧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25 17:00:33

医学智慧教育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1篇

1.1事实(Facts)

作为整个信息链的起点,事实就是事物在人类视野(感观/逻辑)中的原始映像[1]。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2]。事实也是人类知识的起源,人类全部知识的最初信息基础就是事实。

1.2数据(Data)

通常认为,数据是对事物纯粹的、客观的记录,是原始的未经解读的数字、文字、图像、符号、声音、计算机代码等[3]。而数据本身缺乏关联和目的性,但当数据结合一定的背景、规则、意义之后,就会形成信息。

1.3信息(Information)

作为整个信息链中的中心链环的信息,它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4知识(Knowledge)

知识来自于信息,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融合才能转化为知识,它比数据或信息更接近行动。知识必须经过学习或研究以及从信息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加工才能够获得[4]。

1.5情报(Intelligence)

情报是为实现主体某种特定目的,有意识地对有关的事实、数据、信息、知识等要素进行加工后得到的产物。情报既包含有信息的成分,也包含有知识的成分。从信息层面看,情报所包含的信息是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从知识层面看,情报是与知识的利用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情报是知识的子集。1.6智慧(Wisdom)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人类基于已有的知识,是针对物质世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演绎,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智慧是属于知识层面的,是人类大脑运用知识活动的产物———即运作和应用知识的知识。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只有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价值。

1.7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慧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客观事实的记录,信息是有意义的事实和数据,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情报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运动着的知识,智慧是运用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Intelligence)智慧(Wisdom)层层递进,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信息链,见图1[5]。

2医学信息学的相关概念

2.1国外医学信息学定义的三种导向

2.1.1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定义侧重于技术和工具,即通常强调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临床计算”、“医学中的计算机”、“医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等认识比较常见[6]。

2.1.2以角色、任务或面向领域为导向定义侧重于组织内部信息人员的角色。例如,护理信息学、牙医信息学等通过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来定义。

2.1.3以概念为导向定义侧重于如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些概念在医学领域中的特定内涵。从总体上来看,国外医学信息学的定义是朝着形成基于数据、信息、知识的医学信息学定义方向发展的。

2.2中国医学信息学定义的两种倾向

2.2.1基于字面拆分后的概念解析

第一种拆分是将“医学信息学”拆分为“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偏重于方法论层面。把“医学信息学”定义为信息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同时确定医学信息学的范围是“医学”和“信息学”之交叉。前者指其应用领域,后者指其方法学。第二种拆分是将“医学信息学”拆分为“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onscience)———侧重于学科体系层面(即理论与技术方法统一的学科体系)。把医学信息学定义为研究“医学信息”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医学领域中的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的一门科学。

2.2.3基于国外医学信息学定义的翻译与重组

此类定义大多为将国外医学信息学的定义翻译成不同形式的汉语语言并且进行重组,与国外对医学信息学的定义无太大区别。

3医学信息学研究中的信息链

3.1“数据信息”链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对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当下全球大量的公共卫生信息、电子病历信息、用药信息、住院信息、图像信息、管理信息、基因信息、医学知识库信息以及实验室数据等构成了医疗卫生大数据[7]。随着信息技术与卫生及生物医学日益紧密的结合,大数据对卫生及生物医学的研究与应用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便成为信息技术与卫生及生物医学领域共同面对的挑战。大数据在医疗行业可应用于临床、研发、公共卫生和创新商业模式等领域,在健康领域的终极应用是疾病诊断和预测性治疗。虽然医疗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如火如荼,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数据的存储、数据的整合、数据的挖掘利用和保护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利用医疗大数据的同时,变革数据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等等各种措施,利用创新的方法和模式,发挥大数据在医院行政管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卫生信息服务和疾病的控制预防中的作用和价值。

3.2“信息知识”链

这一环节主要关注医学知识库的建立。数据库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一种专门管理数据资源的系统,它有文字、符号、图形、图像、数字及声音等多种形式。而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集合区别与联系[8]。知识库的概念来自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人工智能及其分支———知识工程领域,另一个是传统的数据库领域。人工智能和数据库两项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知识库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医学知识库,需要一支多学科人才的专业队伍,并且要能够适应数字化医疗向智慧化医疗的转变需要,构建大型的一站式通用智能医学知识库。建立知识库,要以本体为建设思路和方法,不仅要构建西医学科的知识库,更要构建中医学科知识库,且重视与“大数据”医疗的整合,更好地利用临床信息,将有用的信息知识化。

3.3“知识智慧”链

这一环节的着重点在于智慧医疗的实现。2008年,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医疗”的概念。早期的智慧医疗强调物联网的作用,设想把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中,以实现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科学诊断以及公共卫生预防。而未来的智慧医疗将是以卫生信息化和信息共享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个性化、智能化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体系[9]。智慧医疗包括了智慧医院、区域医疗、家庭自助健康监护等多种服务方式,它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潮流。智慧医疗可以创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医疗产业链,并且使用户体会到更加智能化和协调化的医疗服务[10]。

4医学信息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4.1学科体系的协同融合,加速了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形成与发展

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MI)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BI)虽然产生背景不同,但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之后,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边界趋于模糊,互相渗透和结合的趋势明显。其目的就是要提供新的生物医学知识的开发和共享框架。正是两者的协同融合加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医学信息学(BiomedicalInformatics,BMI)。可以预见的是,基于相同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彼此交叉融合的研究内容,生物医学信息学一定是医学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4.2学科研究向促进“转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信息链的研究视角下,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会更加注重信息链中的要素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链环转化;其次,在医疗领域,医学信息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快速、可靠地转化为现实可用的临床解决方案。同时,医学信息学出现了新的分支学科,即转化医学信息学。转化医学信息学通常被认为是以转化医学中的相关信息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服务于转化医学的研究,其目的是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成果顺利向临床应用转化[11]。转化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医学信息的标准化和医学数据的组织与存储等。它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加快基础研究变为临床应用,有力地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4.3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4.3.1个性化

个性化意味着卫生信息管理和卫生信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围绕每个用户的状态、需求乃至兴趣爱好来采集信息或提供信息服务。可以设想,在未来每个患者都将拥有自己的个人健康中心。

4.3.2智能化

智能化意味着通过对既有信息的分析,挖掘其中的规律,利用获得的规律来处理新的信息,并给用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4.4新技术支撑和引领着医学信息学的未来发展

在未来发展中,许多崭新的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远程医疗(Telemedicine):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与医疗技术结合。移动医疗(MobileHealth):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健康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利用物联网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管理。健康云(Healthcloud):以SaaS的方式向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医院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方面的服务。医疗大数据(Medicalbigdata):大数据技术与医疗行业结合,充分开发利用医疗数据蕴含的信息与价值。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间更为直接便捷的联系。智慧医疗(Wisemedical):使用物联网技术打造健康档案和医疗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与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的互动。

4.5我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医学信息学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学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和成熟、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标准设置滞后、系统规划和人才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医学信息学的健康发展。

4.5.1亟需解决学科正名和专业名称规范化问题

医学信息学在国内的学科地位的确很尴尬,主要表现在国内的三大学科体系(目录),即“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与代码”(简称国标法)、“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教育法)中均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类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确立“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名称及其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医学信息教育在国内看似很火爆,其实是乱象丛生。此前教育部只批了中南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学院的医学信息学专业,但国内很多学校都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后面加括号注明“医学信息学方向”,然后对外宣称是医学信息学专业。与此类似的还有一种叫“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显然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宏观指导与调控力度,规范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首先,在学科及专业目录上设立独立的“医学信息学”,既不要让“医学信息学”依托(附)于其他学科/专业,也不需要在别的学科/专业后面的括号内出现“医学信息学”。根据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建议将“医学信息学”纳入到“特设专业”中的“1010医学技术类”。其次,成立全国医学信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规范指导医学信息学的专业教育。再次,协调指导“医学信息”类的学术组织,整合医学信息学的学术研究力量和研究队伍,指引医学信息学的健康发展。

4.5.2加强学科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确立

我国医学信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比较落后,学科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且专业教材缺乏,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差别很大,体现不出学科的重要性和交叉复杂性。故要求科学合理地加强学科的课程设置,正确处理好计算机科学、医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关系,参照国外已有的教学方案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去充实教学计划,扩宽教学范畴,使整个医学信息学的教育更加合理。4.5.3实现专业教育体系化,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于没有认识到医学信息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医学信息学地位不高,所以学科的科研投入、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都面临难题,教材和师资的缺乏也导致了专业教育规范化和体系化不足。为此,要深刻认识到医学信息学教育的意义,推动专业教育向规范化和体系化迈进。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水平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专业教育中实现,只有通过规范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医学信息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和对在岗人员进行进修培训,才能适应医学信息学的快速发展。

5结语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中的新型多学科交叉学科。通过信息链的角度来研究医学信息学,可以为其未来的发展重点及方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其更加重视医疗大数据、医学知识库以及智慧医疗的研究和发展,从而为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我们应将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相结合,努力克服医学信息学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快速推进我国医学信息学的健康发展。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性智慧;现代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C4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相对于全国的情况,云南的国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民族种类众多意味着民族文化事象数量富积,可以整理应用的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非常丰富。国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滞后,意味着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更有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必要。但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下,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传授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都是按国家主流文化和意识确定的,要打破教育体制主流文化大一统的格局,让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付出更大的努力。笔者在对云南的国家现代教育制度和各民族智慧成果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致力于将少数民族地方性智慧植入民族地方的现代学校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实验,希望找到使两者很好结合的途径。

二、云南各民族地方性智慧解析

云南历史上就是人类群体迁徙移动的走廊。在唐代以前,云南境内大约有16个民族的先民生息繁衍,他们就是今天的彝、白、哈尼、壮、傣、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怒、阿昌、德昂、基诺、独龙等民族。唐代以后约有9个民族先民从邻省或邻国迁入云南,他们是今天的藏、回、蒙古、普米、布依、苗、瑶、满等民族。生活于云南土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与生存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传统。这个创造过程是各民族的社会成员在对自然、社会及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经过持续不断的传递和延伸获得的。从各民族文化的结构看,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的多个层面。所以,各民族文化传统中蕴涵着的基本内核就是各民族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系统,各民族高度发达的知识成果是其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

(一)生产劳动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农业生产,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劳作经验和知识。他们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生产方式的劳动工具,如刀、斧、青铜锄、竹木锄、铁锄、犁、耙、播种工具、运输的背具、挑具、马帮、车、舟、打谷棍、连枷、掼斗打谷船等,而且还总结出了非常独特的生产技术经验。例如,壮族把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做出了几个技术环节的区分:选种、撒秧、开秧门、驱害虫和中耕、收割。每一个环节又都以民俗性的神话传说和农谚形式将它固定下来。

(二)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社会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知识成果。自然历法的知识方面,彝族有十月太阳历,傈僳族、佤族有物候自然历,傣族有傣历,藏族有藏历。

此外,在生活技能方面,苗族的蜡染,白族的扎染、白族建筑和家具的木雕工艺,迪庆藏族的木器、银器工艺、土陶制品的制作等,这些制作都有十几道工序,各个工艺环节都有极高超的技巧,凝结着各民族的智慧。

在医学知识方面,民族的医疗技术分植物药疗法、动物药疗法、矿物药疗法等方法。这些医疗手段与各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在云南民族医学宝库中有藏医、彝医、傣医、苗医、佤医几大医学体系。还有许多著名的医典,如彝族的《医算书》、《元阳彝医书》等,傣族著名的医经《腕纳巴微特》,藏医《月王药珍》、《医学大全》和《四部医典》,这些知识成果丰富了中华医学宝库。

(三)精神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创造了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了精神生活中的独特智慧。云南民族艺术种类数不胜数,主要有:歌、舞、乐器、绘画、雕刻、雕塑、服饰、刺绣、书法、戏剧、制陶、彩灯、竹草编织等。在民族村寨生活中,歌舞艺术遍布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许多民族的织布歌、纺麻歌、绣花歌都是关于穿戴制衣的歌舞;和饮食联系的有酒礼歌、醉酒歌、采茶歌。反映生产劳动的歌舞有:伐木歌、栽秧时的吹唢呐,打锣鼓;盖房时藏族有跳盖房锅桩舞;景颇族盖房时要跳祈祷舞、平地基舞。这些多是将自己劳动生产中的动作和最熟悉的动物的动作模仿再现了出来,就产生了自己的音乐和舞蹈。

以上所述内容只是非常丰富的民族知识智慧成果的一小部分,这些知识成果至今还在各民族的现实村寨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只要我们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略加留意就会看到非常丰富的知识成果。

三、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的应用

整理、发掘云南各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知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和认识上的需要,我们的目的是要努力让它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做了深入的观察探讨,从已经获得的经验来看,如何有效利用地方性智慧主要有三条基本的实践途径:

第一,通过科技部门的加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完成弃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整理出符合科学原理、具有科学指导价值的内容,通过各民族地方村社组织中的农科员、农技员加以推广应用。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云南农科院受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的委托,于1996年由云南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站、农科院科技情报所和云南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成了一个课题组,进行“在云南省创办一份土著知识杂志可行性研究”项目。其宗旨为:收集、调查云南省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有利用价值的土著知识,寻求可传播的途径,保护农民的权益,最终实现农民创办自己的杂志的目标。经过两个阶段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第二,与企业实体结合,借企业中的研究开发力量,将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在企业中进一步开发研究,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智慧知识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发生产要让民族地方知识的原创者获益,不能是企业独占民族地方知识成果带来的利益。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已先后启动了相关的项目,直接从民族地方性知识宝库中挖掘成果投资生产。问题是这种投资和生产应该与各民族主体结合,建立让各民族人群受益的机制,保护民族地方性知识成果原创者的权益,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第三,通过学校教育的努力,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具体的做法是,与科技部门结合,通过发掘、整理、研究的过程,尽快编写出符合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地方性知识教材,通过教师的教学努力将民族地方性知识推广普及给下一代。这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最有效的途径。

分析以上三条途径的可行性,笔者认为,前两条途径已经有成功的案例,最为困难的当属第三条途径。

让民族地方性知识成果进入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选择。通过编写出实用的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各民族子弟,在身边冠以民族教育名称的现代学校中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现在,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已经大量地进入民族高等教育领域,民族艺术的成果、民族医药的成果、民族语言文字的成果、民族体育的成果都已直接进入大学的专业设置,进行高层次的教学。而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中作为国家的统一的教育制度,担负着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在强调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地方性知识并不包括在此类学校的教学设计中。然而值得重视的是,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可以担起这项任务。民族职业中学的设立是中国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民族地区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就有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融入学校教育的责任。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云南石林县的彝族乡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的实验性研究。实验内容是将当地的民族地方性智慧的知识成果,植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学生学习中,让学生学到两种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地方性知识。实验开办了彝族撒尼人的传统刺绣工艺课,专门招收了传统刺绣服装设计专业班,学生既学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也学民族传统刺绣技术,学生毕业有了谋生的技能,实验取得了成功。

总结以往经验,要成功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普查工作,搞清楚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状况。与科学技术部门合作做出相应的研究、整理、提高的工作,确定哪些知识可以进入学校;(2)选择合适的专家编写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教材,组织专家研讨审订教材,做好学校使用的准备。规范有积极性进行教学实验的教学单位的教学行为,防止各行其是,影响这一工作的健康发展;(3)做出总体规划,编制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选择学校先做教学实验性研究。开展教师培训,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做好教育管理部门措施、政策配套的工作。

总之,我们的前提不是讨论做不做的问题,而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相信通过国际合作和国家、地区间机构的共同努力,此项探索性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英]大卫・布鲁尔(著),艾彦(译).知识和社会意象[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2]尹绍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上)[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生;教学实践智慧;生成

近年,随着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关注,教学实践智慧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践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这一点对于即将正式上岗的实习生而言,同样如此。但师范教育体制中传统的教育实习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顶岗实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实习模式打破传统,为师范生培养教学实践智慧提供了契机。

一、顶岗实习: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智慧的契机

(1)顶岗实习的内涵。《高级汉语词典》“顶”有“支撑、承担”、“代替”之意,“岗”即“岗位、哨位”。对应“顶岗”一词,就有两层含义“担当起本职工作”和“替别人当班工作”。显而易见,顶岗实习就是“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实习”或“替别人当班工作来实习”。目前,顶岗实习用于师范教育领域,是指学生经过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后,到农村中小学(或条件相对较差的城市中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全职教师岗位的锻炼,考核鉴定合格后计入学分,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实习模式。(2)顶岗实习对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智慧的价值。智慧来源于实践,实践智慧“不同于理论知识或技术知识那样将某些普遍的、固定的原理、规则运用于对象,而是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完成自己、实现自己。”教学实践智慧同样如此。新的教育实习模式——顶岗实习为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智慧提供了基础和平台。我们知道,师范专业如同医学专业一样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医学专业依靠临床实习保证其实践性与操作性,师范教育必须依靠教育实习来保证实践性和操作性。但长期以来,师范教育体制中的教育实习根本得不到保障,不仅经费捉襟见肘,时间更是难以保证。实习时间大约8周(其中校内强化训练占3周),且大多安排在毕业前夕,备受学生寻求职的冲击。实习生如同实习学校的匆匆过客,刚刚熟悉校园环境却即将步履匆忙地离开,刚刚进入教学状态实习又将戛然而止。在短短的五周里,实习生尚未能确认自己的教师身份,更无法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实践智慧。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不仅实习时间有一个完整的学期,学生完全参与实习基地的各项工作,包括开学、日常教学与管理、期末复习和考试等。更重要的是,“顶岗”这一概念赋予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任务一旦分配,顶岗实习生将顶替原任教师开展工作,在他们享有更多工作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他们的肩上责任和担子更重。为了履行好自己的工作,实习生们积极加强自主学习与思考、请教指导老师、与队友相互学习探究等多种形式应对他所面对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经验不断累积,智慧不断地生成,个体的个性化教学实践智慧也随之产生。

二、顶岗实习生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策略

与集中实习相比,顶岗实习具有实习时间长、实习范围宽、实习深度深、实习学生责任心强等优势。因此在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可以通过继承与超越指导老师经验、记录专业实践案例、开展合作探究专业活动以及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自身教学实践智慧。

1.继承与超越指导老师的经验。教师是一个贮存着大量缄默知识的专业人员。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总是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方式实践着自己的教学经验(方法、模式),并在不同层次、不同问题情境中运用“教学经验”。实践形态的教学经验通常是理解、领悟,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常常具有不能言传的特点,具有缄默知识(教学实践智慧)的特征。根据波兰尼的观点,缄默知识作为一种不能言说的知识只能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进行传递,通过实践中新手对导师的自然观察与服从而进行。因此,一名顶岗实习生要想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不仅要学习已经形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领悟指导老师的教学心得和各种尚未“形式化”的隐性知识和才能。对顶岗实习生而言,学习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初登讲台时就有了进行教学的“常规性武器”,这样能很快熟悉教学,少走弯路,尽快进入教师角色,教学质量也能得到必要的保障。因此,已有教学经验成为实习生们专业成长的“拐杖”。如何获得已有教学经验?这一过程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第一,指导教师的同期指导,稳定的师徒传、带。顶岗实习中每位实习生都将安排一位甚至几位老师实施教学及班级管理的指导。实习生与指导老师每天同上班、同教学、一起管理班级。在这一过程中,实习生主动观察与学习老师的行为,老师的悉心指导并为实习生示范,教学经验在师徒间流淌开来。第二,校内、校际间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经常观察他人的课堂教学并进行研讨,也是形成教学实践智慧的重要渠道。顶岗实习中校内的每堂课都可向实习生开放,每位老师都乐意为实习生解答疑难。不仅如此,由于同地区有几所学校同为顶岗实习基地,校与校之间的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优质教学资源成为几所学校实习生共同观摩的对象。在观摩的基础上,组织实习生单独或与实习基地的老师们一起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审视,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实现让实习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目的。

2.记录专业实践案例。我们知道,教师与医生的职业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医学实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实践惯例——病历记录。病历记录是医生记录自身专业实践的过程,为医生的反思和探究提供了资料,是一种有效促进反思和探究的重要方式。但教师就如同犯了个人或集体的“失语症”,在规划自身教学的同时,都很少对已进行的专业活动进行记录。没有对实践的记录和记忆系统,教师也就失去了对自己实践进行反思探究的重要工具,因此,专业实践案例的记录,如教学日志、班级管理日志,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一要求向在职教师提出,可能会遭遇很大的阻碍,原因之一是大多教师已经形成无记录的习惯,缺乏记录的意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教师的案例记录意识,要求打破这种惯习并非易事。但是作为初入教学岗位并同时作为学生身份的顶岗实习生而言,他们有着极高的教学热情,对教学实践既迷惘又向往,加之有带队老师的组织和指导,对记录实践案例的要求往往能从一开始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形成惯例。虽然一开始记录有些稚嫩,但经过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他们能越做越好。这些记录不仅成为学生实习的留念,更是成为实习生反思探究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教学实践案例的记录既是某一实践案例的记录,也是一种对教师自己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的记录。写作的过程是实习生记录和澄清自己思路的过程;写作过程中激发了实习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也引发实习生的深思,从而实现在反思中分析、认识、改变自己,最终超越自己。因此,专业实践案例记录的过程和记录后的反思、探究过程也就成为实习生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过程。

3.开展合作探究式的专业活动。教学实践智慧虽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但它的生成并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探究是教师生成和发展实践智慧的重要策略和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教师中存在着一种典型的个人主义倾向,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常被看成是一种个体的活动形式,教师常将自己的教学行动看作是一种隐私,拒斥他人的窥探,因为他们害怕暴露自己的问题。问题的暴露往往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因此,教师既也不愿他人来窥探,也不愿去寻求他人的帮助。这种保守的个人主义使教师间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缺乏真正的合作与探究。

作为对教学工作极其热情的顶岗实习生,他们有着学生的身份,他们不惧怕暴露自己的问题,他们正热忱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加之有“顶岗”的任务压头,实习队队员间的合作愿意变得十分迫切。这种合作不仅表现在同学科之间进行,也表现在同年级,还表现在跨年级、跨学科(如实习生对小学教材系统不熟悉,相邻年级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中;不仅与队友之间的合作,还有与指导老师、带队老师的切磋、探究。在合作与探究中,彼此的思想相互激发、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智慧。在与他人合作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实习生形成教学实践智慧的形式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集体备课、小团体教学诊断(如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相互听课、评课,开展专题研讨)、主题式研讨活动。

4.实施教育叙事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也提出,教师应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中小学教师做研究往往不是理论研究,而是立足于教学实践,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入手,通过不断地反思、研究,从而解决实践中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实施研究的重要表现形式。叙事,就是讲叙故事;教育叙事,就是讲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对故事进行反思,挖掘故事中的教育价值与意义。实际上,教育叙事研究就是研究者把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理念引入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经验之中,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这种研究易于被老师掌握,也符合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作为顶岗实习生而言,他们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刚进入教学实践领域,肯定有很多的困惑,如果能把困惑的发生、发展、解决过程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将是更彻底的反思、自我学习的过程。在撰写教育叙事的过程中,实习生个体会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会促动对个体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而更好地激发实习生的教学实践智慧。在实践领域,实习生也会碰到很多有意义的关键事件,如果能原汁原味地呈现事件发生的过程,包括当事人的所为、所言、所想、所感,就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当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类似情境,自然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准备。另外,由于叙事研究的叙事性,读叙事研究的成果如同读故事一样有趣,同伴在分享教育叙事过程中,能感受、体验到当时情境下教育教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内心世界受到强烈的冲击与共鸣,从而使个体的智慧播种到群体的心中,激起群体智慧的涟漪。

参 考 文 献

[1]姜勇等.论教师的专业影响力:知识、场域与实践智慧[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

[2]王少非等.教师专业发展:来自医学专业实践的其实[J].教师教育研究.2006(2)

项目基金:2009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项目“师范生顶岗实习模式实施效率及优化研究”成果(XYS09J08)。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4篇

一、民族知识与民族智慧的思辨

在少数民族各自的“陶杯”中,寓于其中的少数民族自身特有的语言、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丰富内容调控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对于这些,我们可以归之为“民族知识”。“民族智慧”包括以民族知识为沃土,以民族社会为根基,在发展演进中建构的特有价值观念和伦理规则,是少数民族在面对特定情境中求得更好的生活、生存状态的智谋和策略。例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求不杀生,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讲究与人为善,这无论是否表现为,都属于“民族知识”的内容;而这些举措背后所展现出的生态观念与伦理情怀,则属于“民族智慧”。又如少数民族丰富的谚语、寓言等文学艺术,属于民族文学知识,其中无不闪耀着民族智慧的火花。各民族成员正是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在看似朴实的人生中,践行着这些大智慧。

简言之,民族知识是民族智慧的基石,民族智慧是民族知识的升华。民族知识表之于外,是少数民族对事物的认识和意会;民族智慧形之于内,直接关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整体。

二、民族地区新课程不能忽略民族智慧

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体系。这将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学习到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对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也能进一步了解该地区主体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提高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继而促进和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有效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适应性。

为了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少数民族新课程改革应正确处理好民族知识与民族智慧之间的关系。英国著名课程社会学家M・扬曾区分了两种课程观:“事实的课程观”和“实践的课程观”。前者视知识为客观性存在,后者则把知识当作人自主构造的结果。显然,“事实的课程观”对知识持静止式观点,将“知识与人的相遇”终止于知识本身。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仅仅将知识当知识来占有,智慧的创生便无从谈起,“当把事物和自然终结于其自身之时,它们与我们的活生生的有机联系就失去了,就不再是象征性的、形象的、多义的东西,而变成一义的、浅显的东西了。”如果我们仅仅将知识当知识来占有,智慧的创生便无从谈起。由知识达到智慧,关键在于对知识的内化提升,使其与人的生命建立整体的意义联系。而教育过程理应成为知识“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成就智慧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少数民族地区新课程若只有民族知识的拼凑堆积,它必定是死的。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灵魂的教育”必定要指向人的智慧。然而,不少地方课程与教材更多地倾向于对民族生活、民族习俗片断的介绍,却看不到蕴藏于其中的民族智慧,这种现象有失偏颇。导致这种现象的潜在原因在于对新课程倡导的“地方性知识”、“教育内容生活化”等理论的肤面理解,从而使得课程的新建迷失在表面化、片面化的素材之中,丧失了对文化内容背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智慧层面的理解。此类课程资源处理方式表面上生活化,却恰恰未能触及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世界,更无法到达他们的内在精神领域。一旦在教授过程中流于直白介绍和说明,则更容易导致学生的表面认识和记忆,最终导致的是肤浅的、缺乏内在动力的课程改革。

少数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对民族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对民族智慧的认同把握。其生命力在于怀持宽容态度和平等意识,将民族智慧有机融入新课程的建构中。基于此,要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课程中民族知识与民族智慧的关系,应该从自身的意识出发,着力于课程内涵。

“从自身意识出发”,即深入洞察和理解民族成员的行为观念、价值追求与审美情趣,感受其中的民族智慧。在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系统中,人们展现出独特的行为观念,维系着特有的民风民俗,恪守着相应的。只有坚持宽容态度与平等意识,切身体会各民族平淡生活之中的智慧内涵,才有可能突破支离破碎的文化片断。

“着力于课程内涵”,指地方课程应当立足于蕴于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智慧。无论是重构还是创设,课程主题、角度的选取都应当克服片面性和随意性,针对当地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差异,在课程内容上尽可能全面透彻地介绍各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及其优秀文化,如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建筑艺术、服饰、音乐、舞蹈、戏尉、绘喷、医学、生活方式、体育、节日庆典等,使之融入现有的学科内容,成为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藏区新课程建设为例: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共享的文化。在藏区新课程建设中,一方面要使教材内容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反映整个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藏族地区的现实生活,准确把握藏族文化中的智慧精粹,达成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民族和国家的统一,科学和道德的统一。藏族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际观、劳动观、思维方式、意志品质、情感特征以及悠久的历史、艺术、建筑、医学、历算、体育、故事、传说等等光辉点,都是新课程建设中可传承发扬的内容。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典籍浩如烟海,新课程从中吸取精华为今天的学校教育所用,方能使藏族教育真正立足于藏区,面向未来,使藏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美丽、更灿烂的光辉。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慢病防治 生命哲理 健康素养 健康智慧 医学模式 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92-02

Approach to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Strategy in Comminity

【Abstact】The life expectancy of China is 73 years according to 2008 statistics, comparing to developed contries and longer living contries, there is a 10 years shortage.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shortage, chronic non- infective disease must be controled, blest public health mode should be insisted. 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ronic disease should be concerned, there are 4 reasons contribute to current situation: the lack of recognition that life lies in sports, the deluge of misleading health knowledge, 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have not yet been truly ande extensive utilized, disease prevention resources have not been conform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ze, the referenced strategies are: 1, To carry on life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increase the health intelligence and health knowledge of the community, 2, Establish a forcibly investigation system, reject misleading health knowledge, hold public opinion, to built a healthy atmosphere in the society, 3, To formulate and consummate national chronic disease guidline, to direct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4, Conform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resources sufficing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in community, 5, Improve system design, guide people take part i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activities.

【Key words】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Life philosophy,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intelligence, Medical model, System design

解放前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为35岁,经过建国60年的努力, 2008年卫生部的统计报告,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为73岁, 这主要是医疗新技术和新药物不断应用、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的成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后,营养不良性疾病控制的成绩,是政府强力主导和推行的免疫规划、普及新法接生、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水改厕等有效措施的结果,在艰苦的防病和抗病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感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经验,对今天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我国居民的预期寿命与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长寿国家的预期寿命相比,仍有10岁的差距,要缩小这个差距,除了继续坚持我们以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公共卫生防病模式外,出路还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而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象传染性疾病那样有明确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也不象大多传染性疾病那样起病急、因果关系链十分明确、危害一目了然,不容易引起人们和政府的紧急关注。虽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传染病,但是它是流行病,是流行极广且危害极大的流行病,其危害性较之烈性传染病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反应和重视[1]。

1 慢性病流行的现状、困惑及原因分析

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紊乱患者,2亿人超重,6000万肥胖患者,2000万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通过对与慢性非传染病相关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如食物消费行为、就餐行为、吸烟、饮酒模式、体力活动和营养补充剂消费行为等,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现在饮酒率为21%,吸烟率24%,居民锻炼的比例仅为14.1%,半数以上的劳动者行走时间短,大部分人的饮食达不到均衡要求。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慢性病流行的形势十分严峻,但人们对已经证明能有效防范这些慢病的积极生活方式的采纳比例仍然很低,而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仍然很高,这种巨大的反差将对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复杂,综合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一些线索和答案。

一是对生命在于运动认识不足。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应该是劳动,然而,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现代人却将运动错误地等同竞技体育运动,少数人在表演,大多数成为看客,偏离了“一切体育为大众”的奥林匹克理想,更偏离了“劳动创造人”的精辟论述。劳动是人们生存、繁殖、健康的保障。物质文明不发达时期,为了生存和繁衍,人们被迫保持了符合生命哲理的进取心和劳动习惯,但温饱和基本的生育繁衍问题解决以后,逐渐出现了拒绝劳动、拒绝运动,贪图安逸、贪图享乐的奇怪现象,并且蔓延扩散的速度很快。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出现这种现象也不难解释,虽然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保证了人的健康和种族的延续,但劳动大多是为了觅食、逃避、争斗、繁衍的需要,所以,往往伴有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伴有疲惫、受伤等不愉快体验,当人们可以不劳动或少劳动、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被推崇时,对生命哲学没有思考和感悟的人们绝对不会主动地选择对健康的维护十分重要的体力劳动,而悄然地选择了放望的享乐主义,这是造成目前很多慢性病流行的根本原因。

二是错误的健康生活知识泛滥。目前各种保健的理论、保健的方法、保健的食品、保健的药品、保健的器械应有尽有,各自都认为找到了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夸大其辞,进行纯粹谋利的虚假宣传,或只是盲人摸象式的片面认识。老百姓无所适从,深受其害。而老百姓的期望是什么?老百姓的需要是什么?大家却少有分析、研究和关注,或只是把老百姓需要维护健康的消费简单地看成一种商机。结果是各唱各的腔,各打各的调,一片混乱。反映在需要医患相互配合去应对慢性疾病的流行时,信任不足、诚信不足,大家对正确的方法依从性很低,与“狼来了”的故事如出一辙。这是造成目前慢性病流行严峻,而对正确的理念依从性很差的另一深层原因,典型的例子是高血压“三高三低”的现象。要有效地防治危害性大、波及面广的慢性疾病,难度可想而知,拨乱反正必须要有统一的纲领、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路径,并且要有符合生命哲理的理论作为指导。

三是现代医学模式还未在医疗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广泛应用。医学模式是人类获取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现代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指南。按医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生物医学模式必须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而目前我们健康事业最具话语权的主力军侧重于医疗,追求的是医术的提高,与医学目标的实现有差距。现实的状况是临床医务人员还没有把治疗未病当成自己的事业,还无法实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医师应该追求的上医梦想。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现代医学更应追求一种“道”,而不仅仅是“术”,负有“道”义的临床医师,在可以预防的慢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应该站的更高,走的更远。然而,在目前防病治病制度的设计上,还无法让临床的医务工作者去主动地履行治疗未病之病的义务和职责,而公卫医师有这个义务和职责却没有让病人信服的平台。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是防病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慢性疾病防治的长期性、艰巨性不言而喻,而目前慢病防治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机构和社区的全科医师,很显然,无论从社区医师掌握的知识、资源,还是从老百姓信任的角度去思考,都无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为人员知识的局限、资源的局限、利益诉求的局限、行政责任区域划分的局限,影响了社区慢病的防治质量,也不容易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包括患者家庭成员和患者本人,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追求健康欲望的人,根本无法强加给他健康的体魄。

2 社区慢病防治策略的思考

社区慢病防治的任务十分艰巨,对保持国家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故针对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对策进行探讨:

2.1 广泛开展生命哲理教育和健康意义教育,切实普及励志教育,提高人群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智慧。生命现象就是哲理,维持生命现象的机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规律,健康就是遵循哲理的回报,慢性疾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违背生命规律的惩罚。健康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健康追求不应只是个人行为,必须是群体行为和社会行为[2]。所以慢性疾病的防治事业应是政府、社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患者本人、和所有人群的集体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慢性疾病的防治过程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健康素质和智慧提高的过程。只有通过教育,唤起民智,才能让所有的人掌握生命的哲理,从而正确掌握慢性疾病防治的钥匙。然而,《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公布的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所以,通过正确和积极生活方式的教育和培养,真正提高老百姓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智慧,使人们都有健康的目标和追求,应该是我国目前国民最迫切需要的励志教育。因为健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3]。然而以良好生活方式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素养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必须“从娃娃抓起”,形成一种终身教育安排,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教育到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止,在社会、在单位、在家庭,都要建立一种正确、有效的纠偏机制。可以这样说,现在成功的社会、成功的单位、成功的家庭,这种教育机制和纠偏机制都比较完善。但这种教育绝对不是职业教育,不是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医学保健专家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方法论的教育。WHO认为健康素养代表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持健康[4]。从这个概念可以为我们的健康教育指明方向。其实生命的哲理与其他道理一脉相承,马克思提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将成为人民的第一需要”,既是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也是对生命哲理的解读。所有解读健康规律的智慧也都应该精辟和简单,只是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总结,或者是把原本简单的道理理解得十分复杂。

2.2 形成一种强制审查制度,坚决抵制“愚民”广告和“愚民”文化,培养一种有利于健康智慧形成的良好氛围。只有打开电视,或翻开各种各样的杂志、报刊,误导人们健康消费的广告比比皆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那种一味逐利的愚弄人们的广告宣传有它泛滥的社会、经济基础。最大的危害是让人民追求一种一蹴而就的、纯属子虚乌有的健康路径和方法,最直接的后果是毒害老百姓的健康智慧。其实,这种不注重过程和自身修养的健康追求路径和结果根本就不存在,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让人们犯方法论的错误和价值观的错误,其危害性影响深远。我们社会应该有一种强制性的机制,坚决否决那种逐利的虚假宣传和伪科学,牢固树立只有持之以恒的修养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取全民健康的理念,从而正确地掌舵好慢病防治的方向,切实酝造一种有利于健康智慧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健康的素养靠教育可以习得,健康的智慧靠感悟,必须经历。

所以,没有一个理性的社会氛围,健康智慧不可能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2.3 制定和不断修正完善国家慢病防治指南,把握正确的医学导向。生命的道理仍有很多困惑还没有解开,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让很多人失去理智。所以,我们反对什么容易,我们倡导和树立什么更难。医学研究的很多结论无法让老百姓信服,甚至南辕北辙,自相矛盾,或者因为生命的周期性,我们的研究历时不够、跨度不够,得出的结论不能涵盖所有的概率。但必须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制定出切合我国现状的、可行的、权威的、适合科普的、老百姓能看懂的慢病防治指南,以指南为依据,跟着指南走,把指南的要求变成有约束力的规范,坚决杜绝哪种互相打架的观点、共识、创新等,才能真正将我国慢病防治工作引入充满前景和希望的轨道。

2.4 整合慢病防治资源,组成包括相关专家和疾病相关方的社区慢病防治单元,真正提高社区慢病防治质量。抗病的事业,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伟大事业,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只有打破专业界限、打破行政分工界限,打破保健和被保健的界限,组成一个专业团队,形成一个慢病防治单元和健康追求同盟,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鼓励,才能够解决因为局限而导致的很多现实问题,从而真正提高慢病的防治质量。有了好的、确切的防治质量和防治效果,也可以增强老百姓的信心,有利于慢病防治工作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2.5 完善制度设计,发挥先进制度的强大辐射作用。目前,医保、医院、患者的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制度设计或制度安排的结果,使各方更多的从自身利益和局部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象大医院不断扩张,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的现实,就出现了很多无可奈何的困惑。这种局部利益的无限追求,最后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体利益的实现,不可能充分发挥攸关整体健康利益的各方最大潜力。如果,形成一个体系,指导思想明确,有正确的路线和方法,有强有力的执行组织,有广大人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以健康追求的扎实过程为基础,真正将医术变成医学,将患者变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模范践行者,将医疗保险变成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医疗保障,慢病防治工作肯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2]谭回林高血压防治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6,(27)3

[3] 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6篇

会议在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董榕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浙江大学党办、校办副主任李磊、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剑平教授为开幕式致辞。本次会议邀请了华南及港澳地区教育技术协会的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郑道林、南京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徐宁、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沈宏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朱敬东作为各专题报告的做会主持嘉宾,并进行点评。

本次会议特邀到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钟晓流教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冬明教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学资源处副处长朱永平教授、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夏强教授等围绕会议主题,为大家带来“i-时代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计”、“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环境创新”、“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慧教室?”、“高等学校智慧教室发展”等精彩的主题报告。同时,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总工何法才高级工程师、郭玉清博士、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红美博士等为大家带来“浙江大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实践”、“智慧教学环境的现状与思考”、“ARS教学应用的现状与热点”等相关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报告。

大会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全国电子白板现场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江家雷老师、杭州源清中学阙仁镇博士为大会带来“善用交互白板探索智慧课堂”、“智慧因何而来——基于智慧教室的历史情境教学”两个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优秀案例报告。组委会还安排了相关智慧教室建设的企业为大家带来目前行业最前沿的智慧教室建设方案、最先进的产品性能特性介绍。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热点问题讨论和实地参观浙江大学智慧教室等环节,在张剑平教授的总结中落幕。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物化学;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智慧职教云平台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和在线应用服务[1]。笔者所在的学校,已将智慧职教云平台覆盖在全学院的教学实践中。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信息技术充分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教与学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生物化学是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护理学、医药学以及临床医学的关联十分密切,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主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理论基础

(一)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二)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3]。

二、课前准备

本文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为例,运用信息化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探索基于智慧职教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材:《生物化学》(全国高等院校数字化课程规划教材,第二版,杨胜萍主编,书号:ISSN978-7-03-055304-1,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授课章节:第7章糖代谢第5节血糖。信息化学教学平台:智慧职教云、腾讯课堂。(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前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另外,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抓不住重点,因此,课前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教案、电子课件、视频教程、学习网络平台相关教辅参考书等,并指导学生在手机上安装好智慧职教云,教室网络保持畅通等。(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课前教师制订与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指导。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程序、课前练习及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可以参考导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第5节血糖》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程序:第1步:自主学习课本血糖的内容。第2步: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和课件。第3步:完成的课堂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不会做的题目和问题。第4步:拓展学习:观看的“高血糖、低血糖”病人的案例分析。思考:整理出答案和问题。第5步:思考《自测题》。第6步:病例讨论,请各位同学准备好发言稿。

三、高职高专医学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一)教学设计上课前一天教师《第5节血糖》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完成自主学习。教学过程记录见图1、图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见图3、表1。(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融合于教学全过程,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点。混合式教学不是由教师控制、单向影响的活动。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渗透在教学全过程。这种互动教学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在教学全过程中,师生通过教学平台,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多元化的(见图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方式:(1)双向型;(2)多向型;(3)网状型。

四、教学分析

对学生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行分析。1.在运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血糖》的教学目标测评活动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对学生掌握目标知识及培养能力有着比较直接和明显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注意力、思维能力等明显提高。(结果见文末表2)2.在《血糖》一节教学中,从学生角度了解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情况,开展了有关情况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及调查情况见文末表3。从表3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是愿意互动的,80.4%的学生认为课堂上互动效果很好。最喜欢的互动形式是小组或全班讨论。为什么呢?与学生交谈后,才知道我们多年来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师讲生听”和“师问生答”,在学生看来并不是最喜欢的方式,学生喜欢的是开放式、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多方位开发他们的多元智能。

五、反思

学校虽然已将智慧职教云平台覆盖在全学院的教学实践中,在《血糖》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在教师课前的导学案,在《血糖》信息化教学中教学过程四要素的关系都发生了转变,但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时间紧、课程任务重等各种原因,不能全程使用,使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率、重用率、有效率、更新率、互操作程度都很不理想,想要提高质量,达到理想效果,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在于:(1)生物化学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医学基础学科,而高职学生的基础较低,自主学习时,很多内容看不懂,会比较抵触枯燥而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容易出现“听不懂、学不进、记不牢”的情况。(2)网络教学缺少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眼神和情感的互动,缺少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一些不自觉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纪律,教师无法掌握。(3)网络教学缺乏面对面的课外辅导。生物化学讲解的三大物质代谢的过程难理解,缺乏面对面的课外辅导,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时间长了,会产生厌学情绪。

六、结语

本次课中腾讯课堂教学平台的使用,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通过云课堂教学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达到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资源更易获取,教学设计更易推广。

参考文献:

[1]解德渤.“重塑教学”:信息化时代对大学教学的颠覆与重构[J].江苏高教,2018(3):37-41.

[2]廖忠华.混合式教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0):65-67.

[3]曾万勇,张胜全,王宏勋.信息化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分析[J].科教导刊,2018(22):82-83.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8篇

该平台集中运用了生物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制造、环境工程等众多前沿学科的最新成果,将农机与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该平台以无锡市高效农业七大业态为核心,兼顾江苏省其他主要农业业态,主要包括水产养殖、茶园、蔬菜、果品、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牧养殖等业态节点,并尝试在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其他领域的拓展运用。针对不同业态,分别建立种植(养殖)计划系统、种植(养殖)监控系统、采摘(收获)控制系统、收购控制系统、加工控制系统、流通控制系统、销售系统、溯源系统、病虫害预警预报防治系统、安保系统等十大管理系统,并融入远程教育和会议系统,实现对无锡及网内企业的农技、农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品质。

按照规划,无锡农业与装备物联网中心将建设以“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个基地”为架构核心的、基于传感网技术的农业信息与服务领域的科技研发创新集群。

其中,一个平台是指农业与装备监管技术服务咨询平台;两个中心是指农业与装备物联网示范中心、农机与农艺研究中心;三个基地是指农业与装备传感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农机与农艺教育基地、农业科学化生产宣传示范基地。(张惠)

我国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步入“智慧”

国家林业局日前印发了《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林业”步入“智慧林业”发展新阶段。

据介绍,“智慧林业”将在“数字林业”的基础上,全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林业实现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通过“智慧林业”建设,形成信息基础条件国际领先、生态管理与民生服务质量提高、林业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的模式,

“智慧林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对林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对森林、湿地、沙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动态变化进行有效监管;对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准确分析评价;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引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对林农群众提供全面及时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市场动态等信息服务。(杨光)

淘宝网向卖家开放淘字号申请

淘宝网店铺标识服务――淘字号于近日向卖家开放报名申请。淘宝卖家可通过申请字号,申请成功后,不但享有字号保护的权利,还能享受搜索直达和开通爱淘。另外,卖家将在显著位置增加TB符号,以便让消费者更好在网上识别其字号。目前,R(商标)或TM满6个月卖家可直接提交淘字号认证,非R(商标)或TM满6个月的卖家申请的字号必须为店铺名里含有的词。淘字号是指在网上的“标识”,可以由中文、英文或数字组合组成,并且具有唯一性,总长度在4-14字节,店铺名将由淘字号和自定义区组成。

淘宝网同时推出的淘字号智能机器人,卖家输入想取得品牌字号,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帮助查询所取的字号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据悉,当出现多家店铺申请同一个淘字号时,审核将依据店铺指标分数来授予字号的归属。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小微企业及个人网店往往难以承受商标申请的长时间、精力及资金占有,而淘字号服务或是对商标的一种有效补充。此举将诞生将近数百万个淘字号,将远超过商标数。(姜姝)

厦门社保信息系统全国联网

厦门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近日正式与国家人社部养老保险待遇状态比对查询服务系统实现联网。今后,将更有效防止养老保险待遇重复领取,维护广大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保基金的安全监管构筑又一道防火墙。

现在,社保中心经办窗口在办理养老保险待遇申报时,系统将自动向人社部待遇比对查询系统发起查询,如果有参保人异地待遇领取信息,系统会自动提示;同时,输入参保人的身份证号可查询到其异地待遇领取情况。

据介绍,此前厦门就采取了多项举措防止重复冒领养老保险待遇,如对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每年定期开展资格认证。对异地居住的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会进行抽查。厦门还规划、构建了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与就业、地税、卫生、计生、公安户籍、民政殡葬、银联、银行、地理基础信息、企业法人等10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管宁静)

上海打造数字排水框架

上海排水公司近日打造“数字排水”框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按照智慧城市建设方针,积极实现排水运行实时监测、科学调度、智能运行三大目标。目前,排水公司已在32条中心城区主要马路建立了积水自动监测系统和200多个雨情采集点,动态移动与固定相结合,对水位、雨量等信息实行多方位监测和收集,防汛排水的信息化已建成网络平台。据透露,下阶段将重点抓好排水泵站自动化系统建设、排水防汛预警决策支持系统以及苏州河水质在线监测等七项重点工作,为城市防汛安全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

浙江推出微信版“智慧高速”

日前,浙江省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微信建立起便民服务平台――“智慧高速”,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搜索“智慧高速”或“zhgs0571”添加关注即可。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浙江高速即时路况,用户可以在出行之前输入高速公路名称或代码,便可查询这条高速公路的即时路况。据介绍,目前浙江各地高速公路监控报警求助中心都有“智慧高速”信息上报系统,值班人员发现辖区路段有车流量大、堵车、施工、事故、抛锚等凡是与高速通行有关的信息,会第一时间将这些数据上传至该系统。

中山医院开启物联网医学模式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医院启用“联动云加端”物联网医学诊治模式。该模式通过物联网医学技术,由一家三级医院牵头,联合若干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物联网医学联盟”,开展对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经过治疗后的跟踪管理,从而将市民“病发后到医院”的被动就医模式改为“及早预警和及早主动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目前,这一全新的医学模式已在大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漕河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浦中心医院、嘉定中心医院和闸北中心医院试行,今后还将逐步扩大覆盖面。

黑龙江启动交通信息化建设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9篇

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

3月26日南通市正式启动智慧卫生协同创新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顾健人、徐建国、高润霖、项坤三、王红阳、程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立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贾伟平教授受聘担任“智慧南通”建设高级顾问,南通市市长张国华为受聘专家代表颁发“智慧南通”建设高级顾问聘书。活动之前,市委书记丁大卫会见了受聘的院士专家。

参会的专家和学者指出,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卫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居民为根本”和“以行政为支撑”的卫生理念,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行政监督等方面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打造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大智慧、大医疗、大卫生、大发展”宏伟目标;同时智慧卫生是由政府引导,专家、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创新的一项惠及老百姓的系统工程,从城市建设整体构思出发,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智慧卫生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必将把智慧卫生系统打造成造福人民的民生工程;智慧卫生代表着公共卫生服务在信息化时展的新趋势,不仅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实举措;当前南通市委、市政府将以智慧卫生为契机,加快推进区域卫生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加快形成信息高度集成,广泛覆盖的医疗卫生指挥应急管理建构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南通医疗卫生服务的数字化、特色化、高效化。

夯实服务基础

南通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经覆盖全市80%以上的社区、乡镇和村卫生室,建立了560余万人的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和南通市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可在国内外随时查阅利用的特点使其成为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

南通的医院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已在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数字卫生、远程医疗建设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南通大学的医学信息学系和数字医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教学与科研单位之一,能够满足和推动南通市智慧卫生建设的人才培训、技术开发、科研攻关和决策支持服务。

明确服务建设目标

2014年,南通争取形成智慧卫生云计算产业基地,初步建立全市智慧卫生基础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南通全市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之间以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数据互联互通,居民健康卡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医疗服务业务的协同管理,从而有效改善和缓解南通市民“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

在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安装各种生理数据传感器,实现全面的远程医疗与应急救助,深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从而扩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2018年,力争形成完善的南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形成集共享、、调度、指挥、决策为一体的,全面、高效、便捷、快速的市级、区(县)级智慧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与共享服务。

实现智慧服务

对于医疗机构科学的辅助治疗和资源的优化及共享利用:通过对区域卫生信息的共享,方便医务人员跨机构快速掌握患者信息。结合医学专家知识库,应用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手段来辅助各类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最大化地减少医疗差错,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成本。

对于居民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无论居民身处城市的任何角落,均可以利用各类先进的感知终端、通过全面覆盖的各种网络技术,搭乘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享受全程的“一站式”医疗服务,以及个性化的健康保健服务,从而真正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而实现“知未病、治未病”。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BS结构;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框架

引言

BS结构以其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受到众多网民的好评,只要是该系统中的任意一名用户都可以通过系统对该系统下的所有计算机实行控制,只需要有一个可修改式服务器就可以完成对系统下全部计算机的控制。所有计算机使用的用户只能通过浏览的形式进行查阅,不会出现用户的违规操作和病毒入侵的现象发生,并且对系统的维护方法极其简单[1-3]。BS结构非常简单,所以在预算成本上非常低,还可以在简单的服务器上有效运行,使用的安全性极高,由于BS结构下的操作系统简单并且免费,就连承载的数据库都是免费的,所以对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来说是在适合不过的,可以说得上是物美价廉[4,5]。

1 BS结构对于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适用性

目前,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主要是针对社区的居民进行实事浏览、文化宣传、重大通知、文化文艺的在线教学以及对常规医学知识的解读等。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特别是进行重大事件的通知,常规手段是对社区进行张贴通知单或者是张贴海报,由于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通知力度和工作效率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是基于BS结构下运行的,可以把首页面设置成重大消息宣传版面和重要信息的提示信息。这样既可以解决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又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完成重要事情的通知,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不同内容的浏览方式可以同时进行。BS结构非常适合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全部需求,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基于BS结构也能更好的发挥系统的功能。

2 基于BS的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设计

BS结构下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主要有两个步骤:操作系统的结构选择和使用模块的版图结构设计。一般而言,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就是自上向下进行逐层对系统功能实施分解的过程。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框架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主旨是利用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更好改善社区人民精神文化质量,优化文化资源,提高社区的核心管理能力,同时增加社区文化的宣传力度,有力倡导普及智慧生活理念,大力提高社区居民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能够突出“文化、宣传、健康、安全、智慧”的理念。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分为两个使用层面,第一是文化教育的使用,对一些常规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可以选择不同的浏览方式进行多视角的浏览解读,涵盖的知识点也会随着系统的数据的补充而增加。第二是对社区的有效管理,针对社区的重大通知进行有效的传递,同时用户可以对社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搭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的桥梁。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运营的,社区居民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与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利用手机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连接、利用电脑通过互联网进行浏览、利用数据线对内容进行下载浏览等。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可以连接多种传输终端,并且支持WCDMA、CDMA、TD-LTE等。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还针对不同的年龄进行了有效设置,由于系统结构本身简单,所以操作方便,对于老人进行一键处理的功能,并且可根据所在社区的居民需求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3 系统设计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要从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及社区管理功能入手,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做到管理维护简单方便、执行能力强、并且有极高控制能力。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在进行教育信息的宣传中,对教育信息的播放形式、教育信息的具体内容、教育信息的分类、教育内容的解读、数据库内容都不断的升级更新。

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按照相关标准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这样可以是想数据的有效传递和分享。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在设计接口上可以选择简便的接口方式,@样可以方便数据的有效传输以及分享。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还可以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的连接,对教育内容进行索引的建立后,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查找,这样做可以节约数据库的空间,并且可以浏览大量的教育信息。数据库可以实行云端化处理的方法,通过互联网对具体非执行性内容进行在线存储,减小了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根据具体的服务器的情况设置适合的使用方式,大大提高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4 结束语

网络最方便的浏览结构就是BS结构,BS结构以实用方便、维护简单、操作性能强而著称。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是针对社区居民进行设计的一款教育系统,该系统只能以浏览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与BS结构进行组合是最合适不过。本文针对BS结构下的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为智慧社区教育信息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令群,何世钧,袁小华,等.基于J2EE和云计算的智慧社区架构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23-127.

[2]谢新翔,王驰,朱传华,等.基于移动网络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J].电信技术,2015,7(11):76-81.

[3]李公春,张庆全,郭玉.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9):48-50.

[4]罗黎山峰,杨雷,孙建军.面向智慧社区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3(5):1785-1788.

[5]余亮,罗会棣,邹荣,等.基于EMIF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的设计方案[J].中国电化教育,2005(4):82-85.

上一篇:先进生物技术范文 下一篇:传统手工艺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