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7 11:01:00

医学思考

医学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近现展史;临床应用技术;临床思考

前言

在已经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医学飞速发展,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日益健康长寿,同时也更期待一个逐步消灭各种疾病的美好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作为与病患直接接触的现代临床医学已成为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缓解病痛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综合体系。

1.临床医学发展史

1.1临床医学理论发展进程

要想深刻理解临床医学的现状,首先需要大致了解临床医学的近展史。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临床医学相关的巨大变革是生物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重要成果。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显著标志则形成于19世纪后期,此时建立了一批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学科,如细胞病理学、遗传基因学、实验生理学等。

1.2临床医学技术发展进程

(1)外科技术突飞猛进

而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在20世纪初攻克了几种困扰外科手术的难关后,外科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同时带动了临床医学的飞速进步。在20世纪后期,外科因感染、失血等问题的解决取得了质的飞跃。其中标志性事件有,1944年,美国的布雷洛克和托马斯经过多年的准备和研究,对一个已经生命垂危的“蓝婴”女孩成功实施了心脏外科手术。1960年,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移植业已成型,技术日趋成熟。1954年全球第一例肾器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启了器官移植的全新时代。

(2)细胞生物学等学科建立

20世纪中叶以后,细胞生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科的建立,使人们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和疾病本身,这极大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为如肿瘤、遗传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3基因工程的建立与应用

(1)基因工程的建立

上世纪另一重要里程碑就是基因工程的确立和发展。为新药物、新疗法和新技术的诞生铺就了一条全新的道路。1985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了破译人类遗传信息。

(2)基因工程的应用

80年代基因工程就开始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英国伦敦大学的医学哲学博士阿密特等人研究发现基因治疗对B型血友病有一定效果效。

2.临床医学现状

2.1与各门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现代临床医学技术发展与医学与各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20世纪,人们想到医院时首先想到的是各种各样先进精密的医学器械,繁杂的检验,而不是过去的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和针剂药品。近几十年来临床医学开始应用的X射线、二维超声、血管动脉造影、CT扫描、磁共振(MRI)、核医学显像、内镜技术等,使诊断结果的各项标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临床诊断变得越来越精确、标准、动态。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的进步,微创外科使得许多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

2.2药物学迅猛发展

同时,药物学的迅猛发展也成为临床治疗进步的中流砥柱。在此我们必须一提的是祖国的精萃—中药学。在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对青蒿素研究40余年如一日,,终于迎来了巨大的成功。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进入21世纪,基因组学、生物学及纳米技术被广泛运用在中药研究中,辉煌指日可待。中医药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医学的独特之处,而中国医药学要有更大的发展,需要搭上世界科技这艘大船,运用现代科学的一切先进手段进行研究和发展,使祖国的这块瑰宝放射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造福于人类。

3.关于临床医学的深入思考

3.1清晰临床医学的最终意义

临床医学的终极意义在于治病救人,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临床医学面临的问题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3.2临床医学现在面临的问题

(1)主要疾病的变化

在20世纪中后期,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各种慢性病、职业病逐渐成为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虽然慢性病与职业病的防治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人类对这类疾病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明确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了生物学因素外,还与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活动、环境污染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目前已进入慢性病、生活方式病、现代文明病或各种职业病时代。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医学界晰的定位与思考。

(2)医学技术进展缓慢

医学技术进展相当缓慢,医生与学者凭借有限的药物,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竭尽全力解决病。

(3)人群对医学产生不现实的依赖性

在21世纪,这种局面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医学掌握了控制疾病的武器,而且对操纵生命的密码有了最基本的认知。现代医学在为增强人类健康交付越来越多的好处的同时,许多棘手的问题也随之而至。人们陷入了一种人类万能的不切实际幻想中:医院万能,医生万能。先进的技术、高效的药物,克隆技术,移植技术等等,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没有什么疾病是无法治愈的错觉。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很多所谓的治疗只是延缓死亡的过程。单就治疗而言,这一过程对病患本身而言也许只是痛苦的延长,对病患家庭和社会而言则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做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质疑与批评。

3.3在质疑中前行

努力寻找高精尖技术与药物与适宜的技术与药物之间的平衡点;了解病患心理倾向与治疗疾病之间的矛盾,是现代临床医学与社会需要共同面对并联手解决的问题。

4.结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发展必然伴随着怀疑,发展要在质疑中成长,在批评中寻找方向。上个世纪医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前路依然渺茫,医学何去何从始终是盘桓在我们心头的难题。本文希望通过指出医学的困境,拨开迷雾,共同探讨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阐述临床医学的目的所在,不忘初心。

参考文献:

[1]陈抗生.香港中医药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中医药,2007(03).

[2]白一,龚云辉,刘希婧,周容.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2).

[3]赵露,任成.新医改背景下临床医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08

医学思考范文第2篇

1•1调查对象:全国28个省的全科医学培训机构。

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0份,回收28份。问卷内容涉及省级中心建设、开展培训情况和相关工作等3个方面,共列举33个问题。

2结果

2•1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建设情况

2•1•1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建立情况:截至2002年底,在28个省份中已有25个省成立了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占89•3%。另外还有1个省已经开始起步,2个省尚未列入议事日程。

2•1•2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临床培训基地中有88•5%的是建立在二级以上医院,7•7%的是建立在社区医院(见表1)(26个省的数据,包括已起步的省,下同)。

2•1•3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社区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社区培训基地有42•4%的是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4%的是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或)社区卫生服务站。

2•2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2•2•1有65•4%的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同时拥有理论课、临床课、社区实习3种师资,19•3%的中心仅拥有理论课师资。

2•2•2承担培训的主要师资来源: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有19个省为本机构的师资,有7个中心聘请了校外师资及国外师资参与培训工作。

2•2•3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师资接受全科医学培训情况:有1个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师资未接受过培训,6个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100%的师资接受过培训。

2•3开展培训情况

2•3•1培训类型及培训人数:各省均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全科医学培训,2002年共培训各类人员20915人。

2•3•2计划完成转岗培训情况:26个省中17个省预计到2005年可以完成转岗培训,6个省明确表示到2005年不能完成转岗培训。

2•3•3培训教材使用情况:在开展全科医学培训中各省使用培训教材情况。

2•4其他工作

2•4•1培训中心日常经费来源:省级培训中心日常经费主要来源于主管行政部门、挂靠单位、举办培训班、社会资助等方面。其中有18个省培训中心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2•4•2转岗培训合格证书的颁发单位:各省转岗培训合格证书的颁发单位有所不同。

2•4•3培训存在的最大问题:开展培训遇到的前3位的困难是:(1)培训经费不足,不能保证学员的学习和差旅费;(2)无配套政策,无论在培训与上岗、培训与职称晋升还是培训后待遇问题方面均无相应的政策,导致学员学习无动力;(3)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培训需求。

3讨论

3•1培训中心及网络建设情况:根据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中关于“逐步建立起以部级培训中心为龙头,各省培训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全科医师培训网络”的要求[1],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全科医学培训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各省均建立了相应的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为推动全国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一些省份尚未列入工作计划中,这必将影响整个工作的进程。

3•2师资队伍建设:各省培训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全体师资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的仅有6个省,其他省份均有部分师资尚未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有近20%的省份一半以上的师资未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利用这样的师资开展培训显然很难胜任岗位的要求,也是造成全科医学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目前缺乏对全科医学师资资格认定和管理的措施,亦没有持证上岗的相关规定,这是造成目前师资队伍管理混乱、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师资队伍是确保培训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力量,是教育培训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建议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师资资格认定和管理的办法[2],对师资的组成、培训、资格认定和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质量。

3•3培训情况:已成立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省均按照卫生部的文件要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科医学培训工作,但在培训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3•3•1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不规范: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深圳等地进展较快,培训工作开展顺利,而一些边远地区进展缓慢,有的地方尚未开展培训工作。在开展培训的省市中,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考试考核、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例如,有的地方培训时间仅为2~3天;有的地方仅开展理论培训而未开展临床实践或社区实践,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开展全科医学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合格的师资,缺乏对培训质量的监督管理。

3•3•2培训与职称考试相脱节:目前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统一考试的制度,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中级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但此类考试并未与全科医学培训接轨,考试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考试内容也与培训内容相脱节,因此,大部分在职在岗人员忽视培训工作,仅通过复习理论知识应付考试,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并未达到要求。管理制度上的不协调严重阻碍了全科医学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3•3•3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目前,对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师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在上岗、晋升、工资待遇等多方面的管理上,存在培训不培训一个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另外有些人员参加了培训但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造成培训不足与人员浪费的现象并存。

3•3•4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有18个省培训中心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经费支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开展。但面对大量在岗人员转型培训任务和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培训经费仍显得十分不足。在调查中有15个省培训中心认为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是开展培训遇到的最大困难,部分地区因为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致使一些医师无法参加培训。

3•3•5培训教材不统一:卫生部科教司组织全国专家编写并出版了全国全科医学培训规划教材,并推荐各地使用。调查显示,仅有46•2%的省使用了规划教材,38•5%的省使用自编教材,这些自编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质量较高的教材,但有些教材编者对全科医学一知半解,既没有认真研究过国内外全科医学教材,又没有亲身实践,仅靠东抄西抄,致使培训教材质量大打折扣。有的省在开展培训中没有培训教材,培训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医学思考范文第3篇

1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学教育的内涵

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可概括为:以医疗为核心,集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以一级预防(即无病防病)和二级预防(有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主;服务对象不受性别、年龄、病因、病种的限制;服务空间突破医院门诊和病房可深入患者家庭。所以全科医生是在拥有通科医生实力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综合素质的社区医生,主要解决社区里常见的健康问题,必要时还能够提供专科转诊意见。据世界各地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所有病人中5%的患者需要专科医生治疗,而95%的健康问题可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引起了人民群众对健康水平的重视。与此同时迅猛更新的科学技术也快速提升了我国的医疗诊治水平,这使得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利用卫生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是全科医生的职责,在我国经过正规教育或培训的全科医生数量无法满足公众所需的社区卫生服务。1999年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2000年我国基本构建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框架。卫生部和人事部在2001年举行了全科医师资格认证考试。2004年“全科医学专科医师会员资格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出台,试点工作启动。同年,卫生部针对本科医学毕业生制定了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标准,即为时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以后,由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并作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的资格认可。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临床医学教育,再接受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现阶段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借鉴了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即医学基础教育、毕业后的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有:

(1)医学基础知识教育,主要以本科阶段学习的医学生为教育对象。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核心知识、技能为必修或选修的理论课程,以完成医学基础知识教育。但大部分的医学院校仍以开设临床医学课程或中西医课程来完成基础知识教育。

(2)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以本科应届毕业生为对象,培训结束以后需考取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这类似于国外毕业后专业教育,是现阶段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主要的方式。

(3)岗位培训,分为两种:一是在岗专科医师转向全科医师的转岗培训,一是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我国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主要是指对已经从是全科医师工作的人员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新信息、新发展和有关政府在管理上的新政策、制度、规定方面的教育。是现阶段开展全科医学教育重要的方式。

2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开展情况

强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科医学改变了传统医学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我国各大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截止2010年,在我国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的128所医学高校中,仅有63所高校在理论课程中开设有《全科医学概论》,其中14所院校将其设为必修课程,其余均设为选修课程,而设置全科医学系或教研室以承担理论教学的高校只有27所,大部分院校的全科医学课程是由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或其他学科负责承担。而全科医学实习课的开设在63所高校里仅仅只有12所。1989年全国首个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首都医科大学建立。2000年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成立于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将全科医生培训与学位教育接轨,制定了全科医生规范化“5+3”和“3+2”模式综合方案,前者与临床专业硕士接轨,后者与成人学历专升本学历学位接轨。2001年广州医学院开办了全科医学专业方向选修班并开设全科医学实习课。2004年山东滨州医学院成立了全科医学系,初步建立起以教授、博士为学科带头人,硕士为主体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全科医学“临床医学硕士培养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建设”,探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四证合一”的课程建设。2011年广州医学院首创国内与国外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同年,广西医科大学成立全科医学学院,实行了“3.5+1.5”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即三年半理论学习,一年半实践教学。

3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国基层保健服务者和社区卫生服务者的业务素质还普遍偏低,而地方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办学目的应该首先满足基层、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壮大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促进基层卫生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地方医学院校要培养出全科医师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各地方医学院校结合实际条件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方式主要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岗位培训两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在校临床专业本科医学生为对象,先接受5年临床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而言,地方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问题存在于培训以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这与专科培训没有太大的区分,因此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存在误区,比如:认为全科医学是多个专科的简单叠加或拼凑、中医教学可以替代全科教育、全科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成为专家。面对规范化培训耗时较长与当前急需全科医学人才的矛盾,全科医生岗位培训成了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最主要的过渡性措施。其培训对象大部分为专科在岗医师,小部分为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提升业务水平的全科医师。其培训目的是为其开阔思路,让其掌握新概念,了解全科医疗思维和临床全新的诊疗模式。可是岗位培训能否强化不同水平医师的薄弱环节,这是存在很大争议的问题。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过于片面,甚至存在误区;岗位培训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全科医师相关配套政策目前并不完善,其从业环境不太理想,发展前景不如专科医师明朗,其待遇、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大部分接受过全科医师培训的医学生、医师最终并选择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数量也并不多。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医学院校应怎样进行全科医学教育上的改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各科室应派专人接受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互动,将全科医学的理念与原则切实带到实践教学中,并对岗前培训的专科医师、全科医师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满足不同需要的进修课程;除此之外让医学生在专科科室里实习的同时,带学生到社区开展医疗、预防、康复等服务及各种宣传活动,使学生尽早接触社区卫生服务,加深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学校还可邀请社区医疗卫生人员举办讲座,请卫生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学术会议,使学生了解怎样在社区开展六位一体的社区服务。地方医学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利用有限的资源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在促进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地方医疗卫生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医学思考范文第4篇

目前,肿瘤学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即以教材为主体,以教师在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和考评机制不合理等缺点。应用到临床中,这种教育模式是存在很大弊端的。首先,除却基本的理论知识,临床应用中更注重实际的操作技能。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爱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也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量的理论课程和较少的技能训练往往与临床脱节,以致学不能致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实际的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切为了应试死记硬背,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限制了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肿瘤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涉及面广。肿瘤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多系统多个信号通路。在肿瘤学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全面系统地对肿瘤的阐述和理解,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不能找到有效的研究方法,也不能对肿瘤学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肿瘤学教学中加强转化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转化医学有利于肿瘤学教学中教育观念的更新。肿瘤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肿瘤的表现千差万别,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各种形式的肿瘤层出不穷,呈现多样化和年轻化的状态,而肿瘤的治疗方法也处于不断更新中。面对转化医学的发展和新时期对临床医师的要求,肿瘤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具备较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也是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转化医学的过程,不仅是临床医学生利用临床上所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临床诊治的过程。这样就对现阶段的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也要紧跟世界医学发展的节拍,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前沿,动态和科学研究成果。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未来合格的复合型医疗人才。转化医学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转化医学要求学生以临床为指导,将临床上所遇到的问题带到基础研究中去,同时要求学生主动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收集最新最前沿的科学资料,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要实现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成果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背景,查阅大量的英文文献,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更新和补充修订,以使教学内容更趋完善和实用。此外,转化医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学,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带着问题去学习,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3肿瘤学教学中加强转化医学教育的措施

在肿瘤学教学中加强转化医学教育,首先要强化师资队伍转化医学的意识,这是在肿瘤学教学中建立转化医学模式的关键。所以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和掌握转化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在肿瘤学教学中贯穿转化医学教学思想。教师应认识到,转化医学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趋势。要充分认识转化医学的本质、意义和价值,熟悉转化医学的基本内容、精神及主要程序,掌握实践转化医学的各种知识和技巧,从而改进临床教学工作。其次,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临床转化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肿瘤学本身涉及面广,其教学内容包括多方面的医学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固掌握理论基础。肿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且病种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转化医学的概念,能增强学生的转化医学和临床科研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能以临床问题为基础开展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成果能够成功应用于临床,从而推动肿瘤学的发展,造福广大肿瘤患者。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案和步骤进行具有转化医学意识的复合型肿瘤学医学生的培养:第一,在临床医学生中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进行临床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可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有利于医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第二,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这样,学生在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联系起来,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第三,学生参加临床病例讨论,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中,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在遇到临床问题时也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答。第四,加强灵活多样的教学查房,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患者的认识,不再停留于死板的书面知识,而是直观的面对患者的交流与认知。第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多了解国内外同行的研究现状,加强学术交流,培养科研思维,进而成为肿瘤学的高端人才,既可以围绕临床问题展开基础研究,进而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

4肿瘤学转化医学研究的方案和步骤

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肿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肿瘤仍是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从目前临床角度看,肿瘤学中主要的问题还是如何预防肿瘤的发生、如何鉴定肿瘤高危人群、如何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如何开展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等。而国际上目前关于转化医学业已出现不良倾向,如仍坚持脱离医学实际的高精尖研究;炒作概念,将其泛化,有追风现象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和步骤进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和应用:一方面,通过基础研究提高肿瘤的确诊率,如通过肿瘤(正在研究的鼻咽癌)GWAS研究,研制出能从遗传学角度预测肿瘤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以期将来能比较准确地鉴定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加强临床研究,在临床中强调诊疗规范的制定,增加新病人入组临床试验的比例,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出口。另外,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肿瘤生物样本库,为未来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5结束语

转化医学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肿瘤学教育中引入转化医学理念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肿瘤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系统全面地使学生把握了解肿瘤,提高肿瘤医生的临床素养,也要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转化医学意识,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把握肿瘤,培养出具有转化医学素养的肿瘤学高端人才,推动肿瘤学的发展。

医学思考范文第5篇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是实习教学的首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以被动教育为主,学生大多被程序化操作所禁锢,忽视对问题的发现和思考,因而在整体能力上存在不足。

1.1分析和处理异常检验结果能力不足

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非正常结果,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判断其原因。例如,很多学生不知道溶血标本对血钾和转氨酶的影响,脂血标本对酶类测定和比浊项目结果的影响。因此面对这些结果时,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不清楚处理程序和步骤。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相互矛盾的检验结果的能力明显不足。比如,当微生物检验的药敏报告中出现产ESBLS的细菌对所有头孢类抗生素均敏感的结果时,学生都会熟视无睹。

1.2解读临床检验结果能力不足

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学生不知道如何联系临床来解读检验结果,不知道异常检验结果哪些是由疾病引起的,哪些可能是由检验过程导致的。例如,多数学生不知道脾切除后血小板会升高,某些药物使用后会影响凝血功能测定结果。由于解读临床检验结果能力欠缺,实习时学生在回答临床提问和咨询时往往无话可说,也无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3排除仪器故障能力不足

现代医学检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动化仪器的使用。虽然仪器种类很多,但其工作原理无外乎几种。然而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仪器的日常操作,并不了解其工作原理,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仪器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当仪器出现故障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更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排除。

1.4与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沟通能力不足

临床检验工作服务对象是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然而,学生在与其沟通时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交流内容匮乏,无话可说,另一方面沟通技巧欠缺。前者主要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后者则表明平时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缺位现象。无论何种原因,沟通能力不足都有可能对解决临床问题带来影响,有的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2原因分析与思考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存在的上述问题均可能为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同时也与现代医学检验专业培养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我们在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要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2.1学校课堂教学有待改革

目前,学校课堂教学与临床检验实际工作有一定脱节,主要表现在:

(1)教学计划和内容中公共科目所占课时过多,临床课程比重太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明显不足。

(2)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课堂教学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没有把临床实例很好地引入到教学中来。此外,现代医学检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动化仪器的使用,而当前课堂教学中这部分内容明显偏少。

2.2临床带教教师观念有待改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1)临床带教教师观念有待改变。在医学检验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往往重视集中授课,而忽视平时的临床带教,认为平时临床带教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操作流程。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导致带教教师教学主动性不够,带教手段单一,影响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临床带教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带教教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日常工作,对教学研究较少,理论知识也有所欠缺,这使得其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力不从心。

2.3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1)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仍需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虽然经过学校的培训,但需要进一步强化。许多学生对于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常用培养基的制备、血涂片的制作、移液器及量筒的使用等仍然不够熟练。

(2)学生人文素质和沟通技能有待提高。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主要是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际交流能力培养。这种缺位,使得学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

3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和多种临床教学手段的运用加以改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1)改革授课内容和形式。通过以临床实例为基础的分专业组的授课形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各专业组以月为单位针对本组学生安排“异常结果的判读与处理“”如何解读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仪器的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等内容讲授,要求授课教师联系临床实例,科室随机抽查授课内容。

(2)引入主动教育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各专业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本组学生讨论会,以学生为主导,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3)通过讲座、沙龙等形式提高学生临床沟通能力。在实习前教育中增加临床沟通技巧讲座,邀请心理专家对实习生临床沟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4)提升临床带教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带教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教学的网络课程培训,鼓励年轻带教教师参加教师资格培训,加大对带教教师理论培训和考核力度,以提升临床带教教师综合素质。

(5)改革考核模式。改革以往重评语、轻考核方式。科室在各专业组的出科考试中增加40%左右的综合能力考试内容,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计入学生实成绩,作为实习评定的依据之一。

医学思考范文第6篇

关键词:“和”;中医学;哲学

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16.02.060中图分类号:R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999(2016)02-0214-03

中国人对“和”思想的认识和研究由来已久。《辞源》对和的解释是:“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的本身意义是“协调和谐、适度之义”,人们习惯将“和”与“谐”并称。“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内容涵盖了人们对自然地理、社会环境、人世道理、中医诊治疾病等诸多方面规律的探寻和认知,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以来的人生经历与理性思考的汇结。“和”思想渗透在浩瀚中华文明历史中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样式,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也具有文化与思想品格双重上的意义[1]。

1中国哲学之“和”

中国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而为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和谐、平和等思想观念。中国哲学家们把“和”作为自然界的本质或特性,“和”既可以看作是自然界的起源,同时也是自然界运行的动力。老子哲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道”提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这是老子的理论创造,也是中国哲学思维一步步抽象的结果。这其中,共分为三步,其一,由道路的“道”上升为规律或法则的“道”;其二,由具体的法则上升为普遍的法律或法则之“道”;其三,由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上升为宇宙的本原之“道”。《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老子的“道”之本原,只能说是一种原始的混沌状态,没有具体的规定性,无法直接把握。它的存在只有通过它的作用来表现,它的特征也只有通过它的作用来把握。而老子正是从“道”的作用中发现了宇宙及其万物的辩证法,也发现了宇宙及其万物的辩证规律。由此,老子还提出了“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谓的“道”,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自然万物演变的规律。《礼记•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这里谓“和”为“中节”,并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中庸讲的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当适度,强调对欲望、情感和行为等有所节制,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儒家思想认为,如果人人能够“文质彬彬”“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做到行为有度,进退有矩,那么,整个社会与宇宙的和谐,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自然万物要保持生机,必须各安其位,顺应自然,才能秩序井然,这种井然有序就是“中”就是“和”。只有做到“和”,天下才能“达道”,“达道”即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相一致。这里,中国哲学将“和”看作是自然界运行的日常状态,“达道”的前提和基础。人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和”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易经•乾》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4]。”说的是随着世间规律变化,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包括人都将获得各自的属性,这些属性可能存在着冲突和差异,但是最终在差异的同时又将要向融合走去,即趋于太和,这是由天地万物变化规律所决定的。

2中医“和”的思想

古人把人看作是天地万物自然综合的产物,因而需要遵循自然界“和”的规律。而现代生理病理学已经证实,人的躯体与心灵达到协调平衡也就是“和”的状态时,才能够保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中医从气血阴阳、脏腑津液等各个基本方面都能够看出“和”的影子。阴阳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既可以用来阐释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也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等具有指导作用。用中医学的语言来讲,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二气,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达到一种适度的状态,互相交融,万物便由此而生,即新的和谐体,千姿百态的和谐体逐渐累积成多样性的世界。《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意思是说,阴阳是交感互藏的,既相互对立,同时也相互制约着,不断发生着消长变化,只有当阴阳处在相对平衡,也就是阴阳和合的状态下,人体才处在正常的生理状态。身体要想健康则必须阴阳调和,阴阳一旦失和就会产生疾病。阴阳在生理上的和合又可以分为内外之和,内在的和就是人体生理物质与机能之间的相互协调,外在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内外是互相影响、相互感应。气血津液是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中医学认为,血属阴,气属阳,气与血与阴阳的辨证是一种从属关系,二者互根互用,互为转化,表现在生理和病理两个文面密切相关。气血和则百病不生,气血失和而百病由生。《素问•调经论》认为:“血气不和,百病乃生。”《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临床上诊治疾病时多从气血调和的角度考虑。《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强调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和的法则,使阴阳达到平和的重要性。《灵枢•终始》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可以看出,人体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和,调整机体阴阳失和的情况,使人自身内部与外界环境阴阳调和,和谐共处,是使人体重新恢复健康状态的关键。气血津液的关系可以用阴阳的辩证关系来类比,双方同样是相互关联依存、相互转化滋生。如气旺则血足,气虚则血亏,气行则血畅,气滞则血瘀,同样的道理,血充则气强,血虚则气弱,血行则气通,血瘀则气滞。气血调和则身体康健,气血失和则百病暗生。《素问•调经论》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治疗中,也应着手于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临床上治疗各种气血病证时,常常采用气血双调并治的方法,如补气养血、益气摄血、行气活血等。五脏六腑包括肝、心、脾、肺、肾与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五脏六腑共同生理特点是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功能,同时又各有特点、各有所司,并且整体上与人体多器官孔窍保持特殊的联系。脏象学说主要对五脏六腑及其与人类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也称之为“藏象”。“藏象”观点将五脏作为中心,配合以六腑,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沟通人体内外,最终形成人这一个活动的整体。这个整体系统不但体内气血阴阳与外界天地四时之间相互影响,各个成份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脏与腑与形体和窍、阴阳表里、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最终在人体内各脏腑器官达到和谐的情况下,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够正常运行。再则,脏腑方面,人类的五脏六腑以及其他器官都是通过经络相互交流沟通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制约。一个或数个脏或腑发生疾病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脏或腑,在应对脏腑发生的病变时,阴阳失调与五脏六腑以及气血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同步考虑的,使其各方面恢复平衡和谐状态是最后目的。如肝主疏泄,所以在日常生活保养中应保持其条达疏畅的“和”的特性,如果肝的疏泄失常,发生太过或疏泄不及,病变均可发生。具体方法可从脏腑功能配合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五行之中的生克乘侮规律等进行和调。治疗原则有补母泻子,或脏腑表里同治、互治,或虚实补泻,也可以从五脏论治形体官窍等。此外,“和”是中医诊治疾病独特的方法,有学者根据道家“和”的观点,将“和”法区分成为广义的“和法”与狭义的“和法”[5]。尤其是在治疗半表半里证,邪犯少阳等有独特疗效,张仲景《伤寒论》中小柴胡汤为治疗此病的代表方剂。因为伤寒邪犯少阳,病位在半表半里,发汗、吐下均不能直接应对,唯有和解。可以说“和”既可看作为机体、事物所处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又可作为“适度”范围的基本标准[6]。

3中医“和”思想的哲学思考

3.1吸收与借鉴

综合人们对“和”思想的理解,除了强调自然、人、社会三方面自身的和谐之外,同时更加注重各方面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人、自然界、社会这三者之间自始至终处在一个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同时又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断运动变化的,但也是不断趋向于平衡的,其得以井然有序运转的保障就是“和”。可以说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就是“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孕育起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医学,从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的《黄帝内经》到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理论,都包含了“和”的理念,其内涵丰富,深刻影响着中医理法方药。我们知道,和法属于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治疗法则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来源于《黄帝内经》,经过《伤寒论》发展,定型在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等著作中[7]。当“和”的状态或者其关系被破坏的时候,“和”能够作为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或原则。由此,深刻认识、理解、传承中国哲学之“和”的思想,就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中不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中医“和”思想在疾病诊疗方面的特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3.2“和”以“达道”

古人把对哲学的思考寄予对生命的理解中,古代的思想家,多为精通延命养生之道。《庄子•在肴》认为,黄帝问广成子何为养生之道,其曰:“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8]。”就是说,让人的身体保持处于“和”的状态,保持守志凝一,人体就可以长寿至一千多岁并且形体不衰老。这里,固然有不小的夸张成分在内,但是,也凸显了“和”在机体健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中认为:“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八百岁的彭祖对养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中或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攻其以患,心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其存。觉其气运行于体中,起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平和也。”主要运用运气学说,强调气血在体内外周身毛发散布运行,处于气血“平和”,才可能身体康健、生命长久[9]。《礼记•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3]这说明,性情是人们天生由来的禀赋,顺应人最原始的禀赋而被称作“道”,接着再按照“道”的路径修行称为“教”。没有表现出怒喜思悲恐等情绪的情况,叫做“中”;表现出来的但是有节有度的,称为“和”。“中”可以看作是大家都具备的本性,而“和”则是人人需要遵循的法则。趋于达到“中和”的境界,人的情志在顺应自然属性天性与外界环境法则共同的规律下,才能达到各司其位。故此,洞察中国哲学之“和”与“和”思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方能做到修身与养性的结合,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平和的心态。总而言之,中国哲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医学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对“和”思想的发挥和运用独具特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保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意义。中国哲学的“和”涉及本体,包括自然界、人本身和社会的“和”,还包括三者之间相互的“和”,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社会与自然的“和”。中医学“和”的思想重点强调了人本身、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统一关系,并将其归纳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哲学之“和”是中医“和”思想的源头,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依据。中医学“和”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内涵,是中国哲学之“和”的具体运用和体现。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无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克诚.中国和思想的内涵及其正义探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2,28(1):31-43.

[2]老子[M].饶尚宽,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05,63,5.

[3]周礼•仪礼•礼记[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9:31,55.

[4]黄征.易经直解[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5]李德顺.用道家“和”的观点审视中医“和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622-624.

[6]宋镇星.论“和”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666-669.

[7]李笑宇,王志红.析《黄帝内经》“和”的思想与中医“和法”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131-133.

[8]南华经[M].周苏平,张克平.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139,172,26.

[9]腾修展.神仙传神仙传注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167,163.

医学思考范文第7篇

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是相对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而言的。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十分显著。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其次,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内涵。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的依赖非常明显。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人文属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之为人,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仅要与外界交换物质,而且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动、与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必须建立在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认识、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的基础之上。其次,人文科学也是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依赖于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在内的许多学科也是医学发展的基础。这些学科已经或正在为医疗卫生活动、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和途径,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还突出地表现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是以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为基础的,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治病救人,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永远是医学的永恒目标,是医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与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共存于医学活动之中,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交融,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人的健康和疾病是自然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健康和疾病的自然性质和人文性质,并积累了含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方法在内的诸多预防、诊治疾病的方法。

2新医学模式的确立与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重新发现

综观医学发展的历史,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主动自觉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略了。时至今日,仍存在模糊认识,仍有人仅仅看到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将医学限定为自然科学。原因何在?这主要根源于医学的内部,是医学自身发展的结果,确切地说,与医学在近代以后的发展直接相关。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医家认识和预防、诊治疾病的具有笼统模糊猜测特征的整体观念中是包含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这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带引号是因为当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还不是16世纪以后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观念和方法的。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强调“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具有“利他主义、热心、谦虚”的品质,人的疾病与人的生活方式相关;中国唐代药王孙思邈强调“大医精诚”,都是很好的证明。尽管古代医家的人文观念、他们借助当时的人文知识认识健康和疾病现象与医学的原始形态(尚不独立)相关联,在本质上,是一种被动和无奈,但融自然科学萌芽和人文科学萌芽于一体的古代医学注重整体的观念无疑是正确的。

近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武装了医学,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医学日益成为沿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思路和方法认识并解决问题的学科,使医学形成了生物医学的观念和模式。与古代医学比较,精确、清晰成为近代医学的特征。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近代医学在注重精确、清晰的同时,不经意地忽略了古代医学的整体观念。其中,包括对社会、心理因素致病作用和预防、诊治疾病的人文科学方法的忽略。用历史的眼光看,这是一种必然,是近代医学发展的代价。因为,当时医学的独立和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发展,激发了医生们的兴趣和热情,占用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看不到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忽略、甚至远离了人文科学。当然,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被忽略也有医学之外的原因,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水平低下有关。提出并重视医学人文科学研究是以当代人文科学研究为背景的。应当说,当前的人文科学研究为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终于得到应有的关注。笔者认为,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凸显与医学模式的转换直接相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取代,使人们重新发现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模式转变是在根本的意义上即在关于医学本质的意义上对医学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结构的反思,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原则、方式的反思。

这一反思既是对现代医学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层面的总结,更是对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过分强调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技术性质,忽略甚至无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倾向的纠正。医学模式不仅植根于医学活动,而且反作用于医学活动。在近代医学基础上建立的,促进了近、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由于其显著的片面性最终成为制约医学发展的桎梏。而以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科学进步、人文科学进步特别是医学自身发展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医学进入了人文科学的视野,人们重新看到了医学的人文性质。新医学模式的建立揭示了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成为落实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推动力量。但是,正如新医学模式的落实不尽如人意一样,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新医学模式的确立和在实践中的实施是一个过程,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被普遍认同也是一个过程。令人欣慰的是,新医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实施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重要理念和指导思想;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也在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

3当代科技进步、市场经济建设与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凸显

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关注还与当代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建设相关。严格地说,是在对医学活动中存在的科学技术至上、市场至上的思潮反思和纠正中,引发了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的关注和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医学发展的两个重要背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提供了层次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宽阔的平台。人类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组研究、干细胞移植前景喜人,医学影像技术、内窥镜技术、微侵袭手术方式、新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广泛运用且效果显著。医学对人体健康、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方法与日俱增,都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迅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了并仍在改变着中国的面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直接间接地促进了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果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竞争机制引入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医院和医学工作者的积极性。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无论是科学技术进步,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医学的作用都不是单向的。科学技术令人震惊的发展和在医学中的应用强化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科学技术万能”;市场经济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宣扬着“市场万能”。在科学技术的视野里,人是静态的“物质”、动态的“生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属性的人;科学技术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现象的认识不断微观化、精确化,向基因水平深入,但这种深入并不深刻,因为基因仅仅是健康和疾病的自然基础,基因组和基因组后研究都不能揭示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科学技术武装了临床诊断、治疗,不断为疾病的诊治开辟道路,也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医疗高新技术应用上的无序甚至滥用,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拜金主义、道德滑坡,成为医学发展的障碍。科学技术至上、市场至上的思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能不引发人们对这些错误思潮的批判。但笔者认为,科学技术至上、市场至上思潮之于当代医学的发展还只是外在的东西。医疗活动接受错误思潮的影响,根源于医疗活动自身。在医疗活动中本应给予强调、重视的东西未得到强调和重视,才抵挡不住错误思潮的侵袭。这就涉及到对医学的基本性质的认识。人们终于发觉,已有的关于医学性质的认识是片面、陈旧的。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其实是个模糊概念,仅仅将医学判定为自然科学是片面的。

4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研究与当代医学进步

明确医学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性质事关对医学的基本认识和医学的基础性的理念,意义十分重大。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任何一项医学研究、任何一种医疗活动就既要符合自然科学的规律和原则,又要符合人文科学的规律和原则;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医学的成果就不仅是自然科学进步,还必然是人文进步;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无论从事医学研究还是从事医疗活动都必须具备自然科学精神和人文科学精神;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医学家的科学探索使命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就必然是合二为一的;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那么,医学教育就必须以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可见,关于医学的人文评价、关于医学的人文精神的研究、关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建立在医学具有人文科学性质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

在强调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发现、发掘、阐释医学自身具有的人文科学性质,至关重要。医学具有人文科学性质提示,要重视人文科学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深入开展医学人文科学研究,实现医学人文科学在当代医学发展中的价值。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自然科学技术进步而发展,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工程学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医学工作者关注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工作者关注医学问题,医学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联合攻关,开展以解决医学问题为目的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经达到基因水平,人们认识了许多以往未全面认识甚至根本未认识的疾病;人们创造了许多诊断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但医学的进步并不尽如人意。许多疾病病因不清、机理不明;即使未来的基因组后研究、蛋白质组研究能够揭示作为生物体的人的先天遗传特征,也无法说明与人的后天社会、心理状况直接相关的人的健康水平。

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医学的基本理念上。在“医学是自然科学”这一根深蒂固的医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机械地、片面地还原成为医学的基本逻辑思路,医学的基本目标仅仅被设定为找到疾病发生的物质原因和治疗疾病的物质手段,疾病发生的社会、心理原因和治疗疾病社会、心理方法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划定在医学的基本目标之外。尽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理论上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在医学实践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仍然是“盲点”,心理、社会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原则仍未落实[1]。只见健康、疾病现象的生物学基础,不见医学的心理、社会基础。在医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里,医学人文科学没有地位,也很少建树,是本该结实粗壮枝繁叶茂却发育迟缓瘦弱无力的分支。其实,正如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是医学的基本性质一样,医学人文科学是医学的重要学科群。关于人的健康、疾病现象的研究,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思考,不引入医学人文科学概念,就会偏离本质。近年来,医学人文科学得到学界的重视,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但不能进入医学的主流,只在边缘徘徊。

医学思考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49-02

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看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基础和临床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前者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后者是医学教育的实践。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哪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发展。比如,在某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有时瓶颈是基础研究,有时瓶颈属临床问题,矛盾的主次会发生转换,但本质的问题是难以分割的,任何造成分割的一些思想、瓶颈、障碍,客观和主观上的不足,都是阻碍学科发展的。

我们要正确把握这两个角色的方向,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好他们之间的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一个整体,一些临床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可以通过基础研究这条途径来解决;基础医学研究的问题大都来自于临床,而研究的结果和成果又回报于临床,应用于临床。临床也不仅仅是提供问题和病例,更应该是提出问题、提出研究方向的根本。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脱离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医学教育都不会得到长久、完善的发展。

一、基础临床医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基础和临床医学相脱节、分离

目前医学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与临床教学相互脱节,各医学学科的教师仅教授自己负责的学科的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仅仅只去了解和掌握自己学科领域的内容,没有广泛地去主动学习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其他医学知识,即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少,甚至根本没有交流,基础学科教师由于长期的只讲授理论课,导致缺乏对临床相关知识的丰富、了解与延伸;临床课教师在长期繁重的医疗工作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因此出现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分离,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这种相脱离的状况偏离了医学的教育宗旨,对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基础课程繁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受到影响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几乎所有医学课程的课时也在减少(现约为20世纪80、90年代的■,每节课的时间也在减少)[1],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却在增加。我国医学教育目前仍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为主,各学科的教师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导致教学内容和新课程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学生自学时间减少,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对所学知识加以认知重组的自学时间减少,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数太多、其他课建设不足和选修课结构不十分合理现象,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三)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较晚

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只看重基础理论知识,看重考研和医师资格考试的分数,导致接触临床晚,实践能力低下、临床经验过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医学生毕业后(甚至是博士和硕士)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不会看病的年轻医生不在少数。在我国,医学院的学生通常要学习2年左右的基础医学课程,才能进入临床进行见习和实习,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这就与医学教育的“四早”目标违背,即早期接触医疗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医疗工作环境、早期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早期深入医学专业领域。美国哈佛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就要学习会见病人,设置病人/医生关系课程,贯穿整个4年,就是为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医学社会问题。

二、基础临床医学教改的国内外的一些做法

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rgan-system Based Learning,OBL)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3]。随后的五十多年间,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实施了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措施。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最早提出围绕临床问题组织相关医学学科内容为课程,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试行New Pathway课程改革,旨在综合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内容,并加强对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教育。英国医学教育中心的Ronald M Harde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课程整合阶梯[4]。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医学院在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课程上改变传统前、基础后临床的教育模式,打破二者的界限,有机结合地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Clinical Anatomy and Women Health)”课程。

在国内,中国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特别是基础医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New Pathway)课程体系,首先成立一个领导实施小组,小组组长由核心学科教研室的主任担任,原有的教研室建设制度不变。由实施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模块体系,并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了几轮的实验教学。在整合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效果大大提升[5]。

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值得借鉴。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课程内容和课时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医学课程的能力。

三、建议及措施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体现在观念和认知有差别。国内大多数临床医生可能会认为只要看好病就行了,从而把基础理论的学习忽视了,而国外的临床医生更重视通过与基础医学的合作来研究他们的患者,比如在病理科,几乎每天都有临床医生到病理科同病理医生研究他们所经治的病人案例[6]。在国外一些较好的杂志也经常会见一些文章中会有临床和基础医学共同研究解决的病例案例分析。因此无论是高校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还是临床医生都要在心里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医学发展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部分,而且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不可脱离和分开的,为了使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更好的融合形成一个体系,我们必须要做好教育改革的规划工作。

(一)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课程体系

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可以体现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基础性、连续性,方便教学实施和管理,但是它已经不能反映当今医学科学高度分化有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有的课程的内容陈旧、重复,学生负担过重,又不能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综合化课程,以某一器官或者组织系统为基础,将相关的基础、临床医学知识相融合,利于精简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对实施以PBL为代表的多样化主动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整体备课组成员为核心,建立课程整改小组

课程整改是要把相似、相近、之间又有联系的学科进行融合整改成一门或几门课程,然后进行讲课传授。我们可以在已有的集体备课组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固定的课程整改小组,小组的成员不仅要包括备课的教师,还要有熟悉基础和临床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务人员、课程规划人员。集体备课组由备课组所有课程教师组成,组长由核心课程的带头人担任,共同讨论同一器官、系统或知识点在各自学科的授课情况,共同讨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衔接,进而整改修订各学科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革课程,编写相关的教材,最后进行实验教学应用并由整改小组定期对整改课程的教与学进行评估。这种方式结合的团队教室成员能够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利于突破单课程的封闭性,推动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和链接,淡化各学科知识的界限,使教师形成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临床和基础医学教学的交流,既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

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二者应紧密结合。学科团队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比如在美国,一些医学院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是由在职的临床医生授课,而在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及科研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流和合作。可以组织中青年基础课教师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几周的见习,有计划地组织基础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查房,以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不断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病例、开展床边教学的途径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这样不但做到了基础联系临床,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的整改过程中,要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首先,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上会出现新的变化,无论是校领导还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转变以往的观念,二者是不能相互脱离,是相互融合的。第二,教学内容、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整改,包括基础医学课程的相互整合、临床医学课程之间的整合及基础和临床知识的交叉融合。第三,对师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加强合作。整合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博学的教师。最后,设计新的选修课程。对选修课程提出新的要求,制订新的选课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洪海,龚卫娟,傅奕,等.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

[2]贾巍,买买提・牙森.新疆医科大学与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5).

[3]Kligler B,Maizes V,Schachter S. Core Competencies in Integrative Medicine for Medical School Curricula:A Proposal[J].Acad Med,2004,79,(6).

[4]Harden RM.The integration ladder[J].Mde.Educ,2000,34.

[5]乔敏,路振富,孙宝志.等.学习哈佛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4).

[6]吕立宁.分久必合――关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讨论[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

医学思考范文第9篇

八年制学生总体自身素质高、思想活跃、自学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在八年制学生的机能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思想,可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率。在思考八年制机能实验教学模式时,基本理念是以能力、素质、创新为核心,因材施教,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促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基本思路是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全程参与指导的教学模式,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思想。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规定的实验项目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自主完成;基本内容是将整合后的机能实验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经典的、基本实验:由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占整个教学计划学时的40%,由10-12个实验组成。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学习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经典实验方法为主。第二部分为自选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在规定的18个实验项目中选择8-10个实验,自主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占整个计划学时的30%。这部分主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部分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设计方案、自主整理实验资料,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并在年级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部分约占计划学时的30%(其中:医学实验研究基本知识讲座占6-8学时;实验方案讨论占8学时;实验答辩占4学时;实验方案的实施主要以课外为主)。这部分主要为研究性学习,通过这部分教学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优点

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有实验室开放,同时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是学习的主体。开放式实验教学最主要形式有学生自选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探索未知事物和主动摄取知识的原动力,传统的实验教学从实验内容的选择、材料的准备、试剂的配制,大都由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完成。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是按教师讲解、示范来完成。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开放性实验教学则把学生推到了实验教学的主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自选实验项目,自行制定实验步骤,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做解惑、答疑工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求知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2.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性实验

中学生根据文献,或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并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写出实验研究报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使学生文献查阅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探讨分析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学生自选实验,或自主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甚至涉及到跨学科问题,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熟悉相关专业的内容,不仅自身要有扎实的科研功底,而且要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复杂的实验技术。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知识,不断的学习。因此,这一教学方式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当好导师,主导好整个教学过程,对其教学组织能力也是一种考验。所以,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思想活跃的学生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设想,也可能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起到一些启示。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机能实验教学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非常好的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方式,但由于其对学生素质、实验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故开放性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学生要想独立、自主的进行一些实验,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且能够熟练掌握。因此,系统的、基本训练是必须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只是八年制机能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的补充。机能实验需要大量的动物、药物、试剂以及实验空间,故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对于人数众多的大面积医学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若采用这种模式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所以,这种模式仅对人数较少的长学制、小专业医学生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自身素质高、自学能力强、思想活跃,故开放性实验教学仅适合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群体,如:八年制学生和学有余力的拔尖学生。开放性实验教学必须具备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如:充足的资金、充足的设备、充足实验空间和完备的实验预约、门禁管理、监控管理等。开放性实验由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所带来的教学对象、内容、时间等因素不确定的问题,完善的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网络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实验方法及实验技术指导和实验设备的图文说明等,以方便学生随时查询。

四、结语

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多年运用,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理的应当保留,不足的应该改进,在机能实验教学中针对学习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较好的模式。

医学思考范文第10篇

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沟通、教导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促进活动。互动应包含几层意思:相互主动、相互能动、相互促动。

2.“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方式

2.1教学方式、原则

将能够进行互动教学的内容尽量进行互动教学,同时强调学生的说、学、思、动能力培养,并使之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概念认识,养成一种正确的临床思维。对教学内容的主要采用:以临床疾患为主线,指导学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然后进行系列教学,如1)课堂提问;2)课堂辩论;3)病例分析;4)课后设问小组讨论总结;5)设问自学课堂发言、老师点评;6)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医学网络平台讲解该疾患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等方式。

2.2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已经接受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感性认识和应用临床思维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是连接临床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促使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际的转化。为贯彻临床实习的目的和任务,采用了“以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课前尽可能选好比较典型的病例,简单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后,先让学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再由教师针对学生在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病病因,病变过程,具有专科体征的检查方法等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信息的反馈,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了解,以此来启发学生对骨科疾病的记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实习的重要任务。所谓临床思维,即医生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材料(如病史、体征、实验室及各种器械检查结果等),结合理论课所学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法来综合、分析从而达到正确诊治疾病的理性思维过程。临床思维的出发点及终点都在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个体差异性。即使是同样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可以有不同表现这就可以用辩证法的精髓,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让学生把见习前所学的零散的、分散的知识点置于不同的病人身上进行体验。因此,对每个病人疾病的具体诊断和分析,是在学生自己询问病史,进行检查并得到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后,先由学生提出自己的诊断及诊断依据,如为骨肿瘤,还必需由学生通过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来推论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做到每一步都要有依据,为什么要考虑诊断该疾病,还需要作何检查进一步证实该诊断,为什么不诊断另一疾病,还需要作何检查进一步排除?从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培养了正确诊断疾病的逻辑思维。

2.3利用各种手段,使抽象知识具体化

在骨科实习中,还充分利用教具如骨骼解剖模型,指出肌肉附着和神经血管的解剖位置,并通过分析骨折发生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提示根据骨折的位置不同由于肌肉的牵拉从而出现骨折的不同表现分型,根据骨折的位置从而判断有无神经血管的损伤,从而使学生对骨折疾病的发生机制有了具体的认识。在骨科急诊的教学中,体现了“现学现卖”的特点,例如:在处理急诊手腕切割伤的病人时,先教学生如何判断伤情,如何从症状体征推知损伤的部位和结构,如何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诊断,如何在短时间内作出病情简单处理、控制病情恶化等等,同时灌输外科无菌观念和示范清创步骤,从而使实践的传教职能与理论的精髓达到更深层次的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临床上有些少见的、疑难病例的诊治,实习时较难遇到或者超出实习范畴的病例,如关节置换的教学中,除了利用X线片的分析外,还应该具体示教如何对假体的选择、假体的安放、假体角度地调节等等,同时可以选择性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各种术中数码图片及各种手术过程的VCD光盘,让学生观看,从而可以深层次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方式、过程,关节周围结构,术中假体与肢体力线的关系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理性认识,使疾病在脑海里系统化,形象化,具体化。

2.4使学生主动参与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

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从查房、开医嘱到手术中的消毒、铺巾、手术及术后处理等临床的全过程中去,在临床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外科手术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每天的临床早查房后,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下达医嘱,学生下达医嘱后,由带教老师修改及讲评下达医嘱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病历的特点,提出改进意见。在手术前的消毒、铺巾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提问该手术需要消毒、铺巾的范围及铺巾方法,然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讲授。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2.5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互动模式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有的单一的灌输式、验证式、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探索一套崭新的、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到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我们始终将问题式、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教与学互动全程,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其次,我们采取小组式、临床示教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多环节多层次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次,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在临床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科研思维,比如,在一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教学中,在总结归纳临床特点后,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利用医学网络平台去更深层次的研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因,总结其特点,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的了解该类疾病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3.“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

上一篇:楼房规划设计范文 下一篇:数字经济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