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16:34:51

医学生培训总结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院校;非医学;学生干部

在中医院校学生组织中,我们将学生干部按照其所学专业大致可以划分出两部分学生干部。一部分是医学学生干部,另一部分是非医学生干部。在非医学学生干部的培养上,我们既要追寻常规学生干部的培养模式,又要在中医院校的大环境中为非医学学生干部搭建自己的平台,寻找新的基点进行培养。

一、非医学学生干部的特点

在中医院校中,非医学生存在着自身的特点。非医学学生干部包含于非医学生中,所以非医学学生干部也有着与非医学生同样的特点。

(一)非医学学生干部存在自卑心理

非医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大都存在着这样几种现象。高考分数较低,相比医学生的入学分数大概相差了一个或两个分数段。可见,在入学后的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成绩上就存在一定差距。这样的差距,给非医学生以无形的压力。多数医学生由于成绩的差距会影响其今后在大学的生活,产生自卑心理。在报考中医院校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医、药专业,他们认为医、药专业今后的就业前景较好。但是由于入学成绩的问题,部分学生被调剂到与医、药专业之外的专业中。所以在大部分非医学生中,部分学生不是自愿学习本专业,对自己学习非医、药专业会对今后的就业带来许多不利。同样,这些非医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情绪相比医学生就会较差。在专业学习上更能看出非医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这样也就会出现一种“学习无用”恶性循环。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景观建设上,大都会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在重点学科建设上也会大力扶持医、药学科,在校内举行大型活动上也会偏重于医、药专业学生为主开展第二课堂培养。

总体看来,非医学生在中医院校中成长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种种现象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影响。在非医学生中选的部分学生干部必然会产生自卑心理。

(二)非医学学生干部是校园中的活跃分子

非医学生所学的专业大都是管理类和语言类专业。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医学教师授课方式存在许多不同之处。非医学教师在授课时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启发式教育引出所要讲述的知识点,或是讲授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而从事医学教育教师的授课内容较为固定,授课方式较为统一。在课堂上,培养出来非医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医学生则较为传统。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医学也就表现出活跃的一面了。在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非医学生也是活跃分子。但是,非医学生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非医学生一般不会按部就班做事情,更多的时候会以发散的思维思考问题、谋划事情,更有甚者做事情、干工作时会较为激进。所以说非医学生在中医院校中是较为活跃的群体。同样,大多数非医学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也是非常活跃的分子。

二、非医学学生干部的培养

(一)加强理论培训,明确工作定位

要加强非医学学生干部在学生组织中的工作能力,就必然要加强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学生明确工作程序,找准定位。

在非医学学生干部的培训中要实施“重基础、稳巩固、快提高”的培养模式。“重基础”就是在对初期选拔上来的非医学学生干部进行常规性的培训。在“重基础”阶段的培训中,要按照“五项要求”开展培训。要求学生干部明确学生组织的内涵;要求对学生干部角色及角色转变加以介绍;要求对学生干部的基本技能(公文写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等)重点培训;要求学生干部对工作程序、思路和方法进行介绍;要求对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加强培训。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是提高非医学学生干部开展实践活动的前提。

在“稳巩固”阶段的培训中,要按照“四项加强”开展培训。加强培养非医学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加强培养非医学学生干部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加强培养非医学学生干部理论应用能力。在这阶段的培训中,应对非医学学生干部的个人定位、基础理论、技能的应用加以实践。使得非医学学生干部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得以巩固。在稳步中前进,在巩固中提高。

在“快提高”阶段的培训中,要按照“三项提高”开展培训。提高非医学学生干部的总结能力。即分类别总结校园文化活动,建立活动档案,编写校园文化活动案例分析集,总结以往校园文化活动的经验教训;提高非医学学生干部心理应对能力。即树立自信,树立大局观念;提高非医学学生干部青年领袖气质。即在非医学生学生干部培养中将修学储能作为基本前提,培养训练作为有效手段,实践磨砺作为必由之路,自我修养作为重要保障,社会责任作为动力源泉。

(二)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信息平台

非医学学生干部应及时总结过去几年来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对学生及学生干部成长成才的影响。特别要注重研究中医院校在发展中非医学生的新情况,研究非医学学生干部的新特点。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广大非医学学生干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状况,摸清非医学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状况,了解非医学学生干部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进一步增强非医学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老师与非医学学生干部、非医学学生干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利用网络、例会等形式搭建。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时,要注意沟通的顺畅性、准确性、敏感性等。在搭建信息平台时,要确定好平台的名称和管理制度,使平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能及时将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通过信息平台做好交流。使非医学学生干部能在平台中交流感情,促进友谊,沟通思想。

(三)加强社会辅导,增强实践能力

社会辅导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专业方法,它是辅导者针对辅导对象存在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和障碍,运用专业方法对其进行辅导和服务。

非医学学生干部在成长中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思想和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在培养上加强社会辅导,以便增强非医学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

针对非医学学生干部的社会辅导中要建立个案辅导和团体辅导机制。在个案辅导中,要以灵活性、针对性,多样化、艺术化,系统性、综合性的辅导方式为主。结合个案的差异有的放矢的开展辅导,帮助其解决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在辅导中可以从个案的学习、交友、恋爱等方面进行辅导。这样可以拉近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的距离。做到无话不说,无所不谈,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干部解决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在帮助学生干部解决思想和心理包袱后,学生干部才可能信心十足地开展实践活动。

在团体辅导中,要实现团体辅导的高效性、资源共享性、场景真实模拟的特点。在团体辅导中,最为首要的是将中医院校大环境中非医学学生干部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进行辅导。在辅导中要从正面的角度进行辅导,在辅导中应强调“这样做是正确的;这样做才完美;这样才是对的”。避免从反面进行辅导非医学学生干部,容易使学生干部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以负面影响,产生刻板印象。在辅导中,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将中医的理论、精髓与其所学的专业进行联系,并运用中医的理论、精髓指导学生干部学习,更好的促进非医学学生干部开展实践活动。

三、非医学学生干部培养的实用性

(一)非医学学生干部在学习中的实用性

非医学学生干部在培养中与学生干部的培养有着同样性。就是要培养出在学生群体中学习的标兵、榜样。在学生的群体中找寻榜样时,大家自然而然就会寻找学生群体中较为活跃的分子,那就是学生干部。同样,非医学学生干部的也必将冲当这样的角色。非医学学生干部要以学习榜样的身份出现带动群体进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二)非医学学生干部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在活动中,非医学学生干部经过培养教育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动态,决力所能及帮助同学解决生活生上的问题。在生活上,同样以榜样的身份出现,团结同学、帮助同学、服务同学。并且这些非医学学生干部还能将学生干部养成教育的成果传达到学生群体中去,影响和改变其他学生不良的生活状态。时时关注其他同学生活状态,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

(三)非医学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实用性

非医学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能将培养后的成果实践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并将自身所学专业的思维与中医的理论相互联系,应用到实践中去。非医学学生干部还能运用所学专业的思维去思考中医,形成多学科交融。使得其他学科的发展方法在中医上得以实施,能更好地宣传中医、发展中医。非医学学生干部能在工作中不断成熟、完善技能、提高能力,能以青年领袖的姿态出现,从正面带动其他学生投身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非医学学生干部的工作程序传达给其他同学,使其他学生能了解工作程序,为今后的就业、择业奠定基础。

非医学学生干部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非医学学生干部的培养中,要注意夯实理论知识、锻炼实践技能、创新工作思维、活跃工作思路、塑造领袖形象,为中医院校非医、药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高鹏,研究生,长春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554-02

医生能力核心内容是临床能力,而临床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的学习、教育、实践积累过程。在临床实习阶段应重点关注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因为标志着临床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是临床思维能力。现就如何在临床实习阶段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讨论如下。

1 树立科学的、系统的临床思维观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在临床实习开始阶段的岗前培训阶段,应对学生所掌握知识进行岗前系统整理,即应用系统分层、分区、分片定点的方法,对医学生4年来在校学习知识(如图书馆)进行分类、梳理、储存记忆,以利于医学生临床应用时能及时快速准确地调用。所以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知识存取效率,也就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在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前有一个关于整理知识的思维训练指导课及知识的分类总结培训,让学生运用系统观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总结,让学生大脑知识处于有序的待命状态,这样才能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快速结合。笔者曾对卫校医士班1000名学生随机分成2组各500人,其中500人进行过类似的岗前培训,与未做岗前培训的500人对比,对学生实习鉴定评分进行统计,结果:培训组平均分92.2分,对照组只有85.7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培训组临床能力明显优于未培训组。在对广西医科大学实习生、桂林医学院实习生、右江民族医学院等本科实习生80人进行类似分组试验其结果相似。经过培训后的学生其临床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诊断能力、鉴别诊断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明显高于其他学生,经培训后的学生的病历书写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每个学生抽一份病历按病历评分表进行评分,培训组平均分为96.7分,而对照组平均分只所有89.9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在实习前进行系统临床思维的培训,是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效可行的办法。

2 灵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临床理解及临床沟通能力

2.1运用形象类比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医学生对患者的沟通能力。笔者以三个类比去说明较复杂的医学问题,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1.1 把人的免疫力与国家的武装保卫力进行类比就很容易理解免疫力了。如把白细胞比作士兵警察,把抗体及免疫因子比作武器弹药,把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及内部变异的癌细胞比作外敌及内敌。学生就容易理解白细胞与细菌、肿瘤细胞之间的战争。

2.1.2用类比的方法说明心电图的导联。临床教学上很多学生不理解何为导联,从而影响其对心电图的判断。其实“导联”即相当于从不同角度看心脏,不同导联其心电图形态是不同的。所以看心电图时要先教学生辨认导联,再看基本成分,然后测量分析,学生就十分容易理解心电图了。实习期间做以下实验:在实习生选取100名进行随机分组,50名进行形象描述,50名只进行课堂式的讲述,再用实际心电图考核判断正确率。经统计形象描述组的判断准确率达92%,而对照组只有68.1%,经统计学分析,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2.1.3把蛋白质的合成与建大楼进行类比。建大楼首先从设计图资料库选取施工图纸,然后组建建设系统(包括工人、机器等),准备建筑材料(最基本的是砖头)。其实蛋白质的合成也一样,首先从基因库(DNA)调取图纸(mRNA),组建合成车间(由各种RNA组成),在各种酶作用下,把氨基酸(--十种)(相当于建大楼砖头)连接起来即成蛋白质了。这样一比较学生很容易理解:氨基酸一蛋白质一核酸(DNA、RNA)的关系了。

2.2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增强医学生的全局观察能力及整体处理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是分阶段、分类、分系统、分科学习的。在临床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系统的结构组成、系统的功能、系统的调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去解释病因、诊断、治疗等内容。如人体有九大系统,每个系统有九个器官,每个器官有什么功能,每个器官有几种性质疾病,每种性质疾病有几种类型,每个类型的典型表现有哪些。这样把知识归纳到一个人身上了,学生也就有一个整体观。这样通过从整体到局部层层分析,再从把层层片片的知识用一条主线串联折叠起来,把零碎的知识拧成一体,学生把知识分类清楚,其临床思路也就清晰了。

2.3运用横向、纵向思维方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鉴别诊断能力及临床观察能力。运用横向思维,对不同人患同一疾病进行类比。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对疾病的分类与鉴别诊断能力,预防漏诊。运用纵向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对患者病情的连续观察,逐步增强医学生对疾病的分期认识,增强学生对疾病个性的了解,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针对性诊疗水平。

2.4运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况(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提高处理问题能力。一些不符合常规的现象(如诊疗效果不佳、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等异常情况),往往是发现新问题的信号灯。如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往往能促进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其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俗语讲“习惯成自然”,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必须反复强调练习而形成,所以在医学生实习阶段要注重培养良好思维习惯。

3.1培养医学生的“专一”思维习惯。根据查房及病例讲座的规范要求,设计好实施方案,确定中心问题。每次查房(单个患者)或病例讨论时,归纳1~2个重点问题作为主题,然后围绕关键问题逐步展开提问及讨论(防止泛泛而谈或蜻蜓点水式的问答)。所以带教老师每次查房不能求全求大,抓住主要问题一问到底,既迫使学生思考,亦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

3.2培养医学生的程序化(规范化)思维习惯。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医学诊疗活动十分强调操作规程。所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遵守各种“规范”。程序化(规范化)是确保医疗行为安全的重要保证,医生的医疗行为受到“国家的法律规范”、“卫生等行政部门的规范”、“医疗的诊疗技术规范”等的严格限制。所以一定要把“程序”“规范”二词深刻印入医学生的脑海中。可举出犯规或程序差错必定会付出代价的典型事例,违犯法律有可能坐牢,违反行政法规有可能被吊销执业证,违反诊疗常规可导致医疗事故而负相应责任。让学生熟悉各种应急预案的程序,引导医学生的行为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医学生的抗风险能力。

3.3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模拟思维习惯。医学既是实验科学,同时也是临床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可以通过模拟思考训练以达到目的。临床医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不多,很多情况下是看多,亲手操作机会少。笔者曾做过比较,一个实习生对一个手术操作(如阑尾手术)一般要真实做3次才较熟练掌握了。如果是做1次真实的,再思考3次(间断进行)再真实做1次,再思考3次。虽然只真实做2次,但其掌握熟练程度要比真实的不思考做3次的要好。所以边做边想的模拟思维习惯,对提高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十分有利。要医学生克服只做不想或只想不做的坏习惯。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方法:分为应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患者组)和应用SP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SP组)。应用SP组,采用先期招募、遴选、培训、考核、让中医学生与腰突症SP进行面对面交流、实训结束后,SP向中医学生提供对交流过程的反馈意见的流程;应用患者组采用中医学生互动模拟医患交流,创造与临床真实患者交流、进行对志愿患者的接诊、进行推拿治疗、给予解答日常咨询等具体临床实践等步骤。两组进行对比以及多站累加后换算分值统计。

结果:应用SP组与应用患者组医患交流能力评分在实训前后比较均为P

结论:两组多站累加后换算分值应用患者组较应用SP组高。

关键词:推拿实训医患交流标准化病人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66-02

现代社会,医疗领域的现实矛盾主要是医学模式在向生物-心理-社会转变,以及对社会医疗制度与医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不断攀升,造成医患间责任与信任之争愈演愈烈。中医学历来重视与患者的交流,作为医生职业特性的一部分,必须从中医学生的培养抓起,这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良好的医患沟通既能促进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又能加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本研究结合推拿科特色,应用推拿科常见病标准化病人(简称SP)与志愿病人培训医学生临床医患交流能力,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的技巧和策略。

1研究方法

分为应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患者组)和应用SP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SP组)。应用患者组15例;应用SP组12例。评估模式参考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结合推拿科专科特点,在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SP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中医学生推拿实训医患交流能力多站式评估方法,具体考核站点设置:接诊时的交流专科查体时的交流推拿治疗时的交流解答日常咨询时的交流。每个站点考核结束后,立即评估中医学生交流表现。累加各站评估结果,换算成分值,根据各站在临床实际中的重要性,分值加权后再累加。评估结果及换算后分值可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医学生推拿实训后的医患交流能力。

2研究结果

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均数比较: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时采用参数检验法(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Paired-Samples t test)检验,非正态分布和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检验法(Mann-Whitney tes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1实训前应用SP组与应用患者组比较。

应用患者组与应用SP组实训前站点评估及多站累加后分值比较无差异。实训前后多站累加后分值比较,两组均显著升高。应用SP组在接诊、查体站点评估结果较好,应用患者组在推拿治疗、日常咨询站点评估较好,两组比较均有差异;两组累加后分值应用患者组较应用SP组高。

3讨论

参与受训的中医学生们进入多个SP站点,面对面交流;交流过程结束后SP给予受训者反馈意见。这样做减少了初入临床接触患者的恐惧感,锻炼了如何准确向患者传递信息,如何全面理解患者反馈的信息,形成中医学生1对1模拟推拿医生与腰突症患者间的交流。模拟后学生间讨论及实训教师纠偏,对整个模拟交流过程的总结和有益补充。中医学生开始初涉医患交流的训练,通过对志愿患者的接诊、推拿治疗、解答日常咨询等具体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与患者交流的能力。这一环节中学生接触到的是真实患者,没有固定模式,更接近复杂化的临床实际。

应用SP组中医学生在接诊、查体站的交流逻辑性强,尤其是与腰突症典型表现者交流时比较熟练;应用患者组中医学生在推拿治疗站与解答日常咨询站的交流时,获取的患者信息更加真实全面,面对各种推拿临床问题时应变能力更强。但多站点交流能力综合评估应用患者组优于应用SP组。

4结论

应用SP可根据需要设置针对性病例,降低评估偏倚,规避医学考试可能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训练中医学生的询问技巧和操作手法;顺利完成从医学生到执业医生的过渡。同时也存在不足,SP不能完全解决医学生临床实践的困境,只能模拟疾病的主观部分,难以模拟疾病的客观表现;针对能够模拟的疾病种类和症状有限,对医学生的训练可能陷入重复和固化,不能再现临床实践的复杂性。而且招募、遴选及培训SP成本比较高。

中医学生互动模拟医患交流配合与志愿患者交流的联合作用有很大推动作用,学生除了从医生的角度理解医患交流这种过程,还会换位思考;还可部分降低SP的培训及劳务费用;与志愿患者之间的交流训练更接近临床实际。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实验组采用改良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习结束后评价实习效果。其中改良带教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下。1.1入科前培训要求教学秘书在实习第一天就对医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并上好入科指导第一课。带领医学生认识带教教师,消除学生的顾虑。主要内容有:(1)介绍环境,熟悉科室规章制度、实习生纪律和职责,以及医德医风和法制建设等。(2)了解入科8周的技能掌握进度、时间安排,明确需要掌握的技能及完成的实习任务1.2提前接触临床活动传统的实习模式是多名医学生跟随带教教师接触所管病区患儿,由于儿科患者年龄特点以及家长的不配合,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方面无法让每个医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因此,很多医学生经常作为被动的听众和观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临床,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要求实验组医学生:(1)每天早上提前20分钟到岗,进入病房,了解所管患儿前一天的病情变化及各项检查结果,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行病史采集、体检等;查房时由医学生汇报患儿的病情,提出当天的诊疗重点。(2)每人分配1~3个固定的床位,跟主管医生一起管理患儿。(3)每天上、下午各巡视病房一次,随时了解患儿病情。(4)每周四进行一次大病区病情汇报,使信息互通,不拘泥于各自所管理的病种。(5)每周五教学查房,随机挑选医学生汇报病史,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检,由带教教师总结存在的问题。(6)查房时随机抽查医学生的完整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着重培养其诊疗逻辑思维能力。1.3模拟医学有助于提高技能操作水平临床技能操作是临床技能训练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法制的完善及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学生在患者身上操作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制约了其动手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现象,模拟医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重视。模拟医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学生多、病例少的矛盾,避免了患者或其家属不愿接受临床示教的尴尬,有效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了配合儿科教学,我院购进了一整套适合儿科教学的模拟患者及操作模块。结合医学生实习特点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包括静脉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等。操作前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即如何在操作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等。应用模拟医学教学时,由医学生根据理论及教学光碟先独立操作一次,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和总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1.4开展循证医学(EBM)教育,每周举办读书报告会每周挑选有代表性的病例,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等,鼓励实验组医学生按下列步骤接受EBM教育:(1)根据临床信息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2)寻找问题的证据。对文献中的证据进行检索,搜集证据。(3)对所获得的证据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4)将证据与患者的个体因素相结合作出医疗决策并予以实施。(5)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总体评价。在此过程中,实验组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共同努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和报告。

2评价

2.1病例分析测评指定两名带教教师对两组医学生进行病例分析测试,并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项目有:主诉提炼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手法的规范性、准确性;辅助检查的判读;鉴别诊断及依据(至少3种);进一步应做哪些辅助检查,目前的治疗方案。2.2病历书写随机抽查两组医学生的病历、医疗文书,并按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3技能操作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即:是否提前与家属沟通,沟通技巧,操作的手法及无菌观念,定位是否准确,操作后对患者的安排及操作器械的清理等。2.4问卷调查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家属对实验组医学生的总体评价;对实验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医学生对改良后带教方法的评价。2.5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u检验。

3结果

3.1两组考评成绩比较3.2实习结束后,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比较实习结束后对180名患儿家属及医护同事进行实习效果问卷调查,主观评价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医学生就实习效果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医学生实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高分值区间选择者较多,尤其在EBM等上有明显区分。

4讨论

(1)高校扩招后学生素质普遍下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很多医学生由于茫然而随波逐流,实习盲目而被动。为此,我们把对医学生的要求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入科实习前培训,制定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应掌握的内容,详细列出实习工作要求,使医学生心中有数。本研究表明,实验组医学生各项考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主观评价中,实验组医学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有助于医患沟通能力、临床能力及临床思维的培养,能了解更多病种,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建议这种活动继续开展。这说明改良的实习方法打破了以往集中实习的模式,患儿及其家属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医学生在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病史采集不全,由于患儿不合作不能很好地完成体格检查等。经过主管医师和带教教师的具体指导,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技能逐渐提高。通过具体管理患者,不但培养了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而且增强了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其保持对医学的探索精神。(2)模拟医学有助于提高操作技能。由于模拟人及操作模块采用了与人体近似的材料,与在患者身上操作很相似,所以学生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通过反复练习手法越来越熟练,无菌意识也逐步增强。模拟医学的应用,使医学生较早接触临床,增加了动手机会。我们鼓励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儿科内容,全组人员共同努力,查阅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最后发现,医学生对专题疾病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远不是几堂理论课所能比拟的,而且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他们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EBM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医学生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科学治病的理念。(3)调查结果显示,客观评价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与问卷设计及“人情打分”有关,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因而测评结果较模糊,需要改进;在主观评价结果中,实验组医学生的高分值区间选择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尤其在EBM教育等方面。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1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1选择优秀医师担任带教老师医学生通过对老师工作行为的观察来确定和建立工作概念,其实习质量受带教老师专业素质的影响。选择素质高、专业知识强、技术操作娴熟规范的医师担任带教老师,需言传身教,树立风险意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教学工作有效进行。医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后,因临床各科专业性较强,易产生胆怯、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带教老师应善于沟通,针对性地对具体的思想状况进行疏导和施教,消除学生思想顾虑,尽快使学生进入良好实习状态。

1.2强化带教老师高度责任心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对实习生有着潜在的影响。带教老师需从根本上对教学给予一定的重视,具备进取和钻研精神,全身心、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才可在带教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带教老师需认真细致对待工作,以自身为榜样,尊重和关怀患者,用言行举止给学生形成一种从医的概念。同时需就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向学生讲明,让其珍惜有限的学习时间,争取最大限度获得具体的医学指导和临床知识,让学生有重点、有目地开展学习,对知识进行积累。

1.3实习前对学生进行相应培训医院对刚完成学校基础医学理论学习的医学生而言,环境相对陌生。医院工作各环节的开展中,规章制度是关键环节,是医务人员依据的基本原则。医学生在实习前需就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风医德、服务态度、交流沟通等进行培训,入科后就科室的环境及专科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并让其明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物品摆放的位置,让学生明白常规治疗流程和各个区域注意事项,避免其进入临床后的无措和盲目,尽快适应学习环境,积极主动开始学习[2]。

2临床能力的培养

2.1主动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实习前医学生已对医学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掌握,但不能与临床实践中的问题相结合,临床带教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医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中的实际操作结合运用,是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医疗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阶段。带教老师通过对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临床思维方法进行培养,使医学生将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促使临床思维方式形成。临床带教与在校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的方式不同,学校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临床教学是将知识进行运用。但在医院实际操作中,需对具体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查房是对医学生临床实习和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查房时带教老师需对患者病史充分了解,行有效准备,依据严格的查房程序进行。仔细分析患者病情,讲解时需思路清晰,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性地依据病例进行询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而使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完成整合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促进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工作能力的总结[3]。

2.2强化病历书写质量的重要性临床实习过程中,病历书写是否规范至关重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现代医学各学科的进步,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患者查体和病史对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行病历书写时,带教老师需就规范体格检查的手法和询问病史的技巧对医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具备诊断和鉴别诊断、独立思考能力。并对医学生书写的病历进行详细的修改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医学生临床分析问题的能力。带教老师需让学生明白病历是对医疗行为进行记录和了解的惟一载体,相当于法律文书的重要性,需系统、全面、规范、真实的书写,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维护自我权益和患者利益。

2.3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目前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就医观念发生较大转变,医患矛盾越加明显,对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作为合格医师的前提,通过有效沟通,可使医学生对病情进行详细了解,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检查,使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实际工作中就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或医疗中出现的矛盾可首先让学生去解决,然后老师再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满意的同时,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提升。

2.4医师职业素养和医疗品德的培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是成为一个优秀医师的前提。近年来,媒体的负面报道和各行业的不正之风使医学生对医风与社会的差异存在疑问,影响正确医学生人生观、道德观的建立。带教老师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格魅力去影响医学生的潜在素养,协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树立其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意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2.5改变带教模式临床带教往往采用跟班的带教方式,中间有些环节会造成脱空现象,出科考评和业务讲课均由带教组长负责,使医学生学习效率降低,组织纪律不强。可实施“一带一”的临床带教法,每位医学生都有固定的带教老师,对老师带教进行考评并与绩效挂钩,增强老师的责任心。带教老师除上班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育,下班时间还可利用网络平台了解学生情况如QQ聊天等,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6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医学生进入医院,在进行专科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如对有菌用物和无菌用物的区分、讲授正确的洗手方法、抗生素的规范使用、病房的消毒隔离及异常性医疗用物的分类和处理等;做好工作中的强化记忆和抽查,提高其工作能力,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为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教育水平的要求,不断寻找和发掘适合我国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方法方式,根据科室多年来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提倡在C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心血管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临床诊治技能教育与科室自身医疗、教学水平提高的联系,做到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形成对学习人员和科室本身相互受益的教学—培训模式。在传统的科室查房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选取疑难病例———查找整理资料———上级医师验证———全科讨论总结”将心血管内科规范化治疗、医学生临床教学培训集成一体,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录音、PPT等原始资料集中管理,便于以后统一编辑、整理成册,这不仅可以使医学教学与临床规范治疗相统一,使一线资料完整保存得以便捷实施,更可以体现科室自身发展的成长与进步。

2CBL结合科室查房的医学带教模式的具体实施

我科室在规范化医学培训过程中应用CBL教学模式和常规科室查房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我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医师、进修医师、临床专业研究生等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法。具体内容包括:①确定疑难病例。提前一周根据科室日常查房和患者治疗情况,选定1-2名候选患者作为下次讨论的对象;②安排负责管床的医学生整理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病史、查体结果、治疗方案、目前情况以及待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带教的主治医师协助配合指导管床医师。③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病例讨论。参加人员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以及全体培训、进修人员。由管床医师采用PPT的方式首先负责病例报告,主任医师带领科室人员进行患者的查房、体检后对管床医师的汇报进行初步评价,由管床医师提出目前考虑的后续治疗方案及相关疑难问题,带教主治医师负责补充汇报。最后各级医师给予分析和建议,并由主任医师评价总结。④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整个过程由管床医师对各发言人的表述进行简要及重点的记录,会后据此以文字和PPT的形式整理成统一格式,同时利用影像、录音等设备保存现场资料,科室相关负责人员,将资料统一管理。

3教学效果分析

采用CBL结合科室查房的医学教学模式较原先的单纯CBL教学模式相比教育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我科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普遍表示由于在科室讨论汇报病史过程当中自己由原先的旁观者变成了主体,整体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了准备一份完整的病例汇报资料,在为期一周的准备期间,指定的医学生需要将疾病的基础背景知识等归纳整理,进一步与病人进行沟通,详细的采集病史,追踪并记录患者完整的病史资料(包括既往就医资料和此次入院治疗资料),根据自身知识并利用各种手段(书籍、网络等),积极的向带教主治医师请教、沟通,完善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从而分析整理出患者入院后的治疗方案、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相比较于CBL教学模式,新的模式更加体现出真实复杂的临床医疗环境。在完整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规培医师面对真实的病人和病情更能激发出兴趣,调动起管理病人的积极性。同时,以科主任牵头的全科医师的参与、发言、讨论,可以使管床医师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进一步验证自己对病例的分析和判断,得到更专业、详细的建议和解释。主任医师查房的作用不仅是作为示范教学使所有医学生有更直观清晰的感受,同时可以验证管床医师对病史和查体情况的完整度和准确度。这对年轻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促进、临床治疗经验的增长以及治疗印象程度的加深都有相当的裨益。因为面对的是真实患者,往往每次讨论涉及的病情相对复杂,但也意味着在每周的教学中可以完整学习一大类心血管内科的疾病,例如一个心肌梗死后的心衰患者,从中可以学习到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脏衰竭的预防、治疗。这样,每个规培的医师即使只能在心血管内科轮转一到两个月,如果能合理的选择病例,基本上就能掌握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手段和原则。

4讨论与小结

这种CBL结合科室查房的医学模式教学的特点首先就是既加强了学生自主思考,寻找问题,解决矛盾的方法与技巧,同时有效的锻炼了医学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能力、运用医学思维的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医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与患者和带教老师的不断沟通中,抓住重点,探寻所需的知识和内容。另外,这种学习方式,“迫使”刚进入临床的医学生克服内心的害羞、胆小和畏惧情绪,促使其从以往专注理论学习向理论、实践并重,两者相得益彰的临床医师迈进。其次,这种综合类型的教学模式又反过来不断完善促进科室本身的进步与发展。在每周进行的讨论过程中,主任医师的监督指导不仅使得患者的医疗方案得到规范和决策上的统一,突出了规范化治疗,更加强了科室内部人员日常沟通的经常性和协调性,训练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增加科室的凝聚力。规范化诊疗要求使得科室各级医师经常性的自我监督所负责病人的治疗情况,加强自身医学知识的补充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各种疾病国际治疗方案指南的理解和运用。这种集体查房集体讨论的做法,使规培医师和青年医师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第三,每次将讨论过程通过文字、录音和多媒体的方式记录保存更是将科室自身的发展纳入了教学模式当中:①完整的病例讨论记录,使得各类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案更加专业、严谨和规范,资料的保存对未来同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②科室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总结。经过长期规范的记录,可以将其整理为科室的工作成果,在回顾当中不断的总结问题、汲取经验。③当临床资料种类丰富完整后,可以将其整理成文章发表、出版,使科室成果成为心血管内科专业的宝贵参考资料。上海长征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三甲医院,医院既要保证日常医疗服务的高标准、严要求,又必须在培养医学后备人才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传承并创新与新世纪医学人才教育要求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心内科探索出的CBL结合科室查房的医学模式教学,继承了以往PBL、CBL等方法的优点,使医学生在更加“真实”的医疗环境中思考问题、增长经验。同时体现了教学的互动性,“以科室牵头负责为主导,以学生担当主体为手段,以科室查房讨论为方法,以资料规范保存为总结”,使医学生在处理真实病例中掌握知识,各级医师在沟通讨论中规范治疗,科室在积累资料、不断总结中成长进步,形成一种医学生、医师和科室三方在教学培训过程中相互受益、良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P键词] SimMan3G模拟人;临床技能教学培训;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3-0137-03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SimMan3G stimulator in clinical ski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CHENG Jun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and Training Center, Hubei Medical Colleg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linical skills was set up in the medical students who were about to enter clinical practice by simulating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platform with SimMan3G stimulator. By simulat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various real situ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medical students not only improved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with patients,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bility, first aid technology and awareness of team mutual cooperation,but also furtherly understood and mastere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of practic. the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SimMan3G simulator;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and training;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effect

临床技能教学培训是医学临床实践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环节。而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培训较为薄弱,从而使医学生缺乏临床实际的操作能力[1]。随着医学技能的迅猛发展、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改革、法律知识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限制了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使医学生从患者身上得到直接操作、实践的机会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存在着巨大的困境[2],严重影响到临床医学教学的发展[3]。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模拟教学法脱颖而出,在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运用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向临床实际操作中转化,同时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弥补了临床实际操作中无法实现的操作训练,使临床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我校于2016年引进高端的SimMan3G综合模拟人为平台,通过模拟教学法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使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及团队相互协作的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深受学生与教师的好评。

1 SimMan3G模拟人系统简介

SimMan3G模拟人目前为国外医学教育中最高端的综合模拟设备,其具备促进基本与高级生命支持的高级模拟教学培训体系,集人体生理功能性、便捷的软件操作性、理论知识体系等贯通性为一体,属于生理驱动型的模拟教学系统。SimMan3G模拟人能够模拟患者高热、呕吐、大汗等不同的生理与病理特征,可以进行静脉注射、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相关治疗,通过与模拟人连接的监护仪来观察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等各种数据。模拟人右臂下有一个智能芯片识别装置,能够识别药物成分、用量、浓度,并依据用药情况进行反馈,如果用错药模拟人将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死亡”。由于SimMan3G模拟人具备无线连接、自动化操作系统,因此可以在任何场所下能够开展各种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与操作,而不会对“患者”产生伤害,故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高等医学院校将其应用于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

2 SimMan3G模拟人系统应用范围

SimMan3G模拟人不仅能够模拟患者各种不同的病理学表现,呈现出疾病的不同阶段中的各种变化,而且能够模拟对不同疾病所作出的临床诊治操作及不同诊治操作之后出现的临床变化[4]。SimMan3G模拟人能够模拟误诊误治所造成的不同严重后果,以警示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做到仔细、耐心、轻柔,以及不同的临床操作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为今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积累宝贵的经验;甚至能够模拟到非常罕见且急、危重的病例,以弥补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不足[5]。SimMan3G模拟人还能够模拟在不影响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某项专项的技能强化练习,从而掌握操作技能,提高熟练的程度[6],同时在模拟的情境中能够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复杂的临床技能教学培训设备与仪器[7]。

3 SimMan3G模拟人系统在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的优势

SimMan3G模拟人系统具有高度仿真等优势,不仅适合临床急救综合技能操作的教学培训,而且可以适用于多学科领域的教学培训[8-10]。SimMan3G模拟人在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能够考核医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以SimMan3G模拟人为平台运用模M教学法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急救技能操作、疾病的诊治、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团队相互协作能力、临床科研设计及仪器设备操作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11]。

医学生在接受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必须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处理。而当涉及到患者隐私时,例如对妇产科疾病症状、体征等信息的获取时,许多患者不愿意向医学生甚至低年资的住院医生陈述病史,更不愿意接受体格检查的操作,并且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面对急、危重患者时,医学生几乎没有参与体验的学习机会,同时由于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不熟练、缺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等原因均限制了医学生对临床技能操作的掌握,使医学生难以体验急、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12]。而以SimMan3G模拟人为平台运用模拟教学法能够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的相互衔接过渡,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真实的模拟情境,同时可以为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技能操作中更加规范化和熟练程度夯实良好的基础[13]。情境模拟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应了法律、伦理、道德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的需要。

学习兴趣对于学好一门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心的教师有必要去激发与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多种灵活有效教学方法,使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在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运用SimMan3G模拟人对不同的临床情境进行模拟教学,显著提高了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SimMan3G模拟人对临床情境进行模拟教学中,更加注重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对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需要医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操作互相结合[14],不仅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参数的变化情况,而且还需要对病情的演变过程及时作出判断,从而使教师及时发现医学生在临床思维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进行纠正与讲解,使医学生对理论知识再次理解巩固,有利于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宋丹等[15]通过实践证明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

在对医学的模拟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指定一名学生担任指导者的角色,以掌握整个诊治过程,指导者在综合组员的意见后开始分配任务,组员各司其职,使诊治过程有序进行。最后,由教师对整个诊治过程进行现场点评总结。通过这种模拟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团队相互协作能力,并能培养独立组织管理临床病例诊治能力。臧营[16]结合这种模拟教学模式在应用SimMan3G模拟人后发现,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整体护理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团队相互协作能力。

4 总结与展望

以SimMan3G模拟人为平台运用模拟教学法有效地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运用SimMan3G模拟人模拟临床中真实的情境,能够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团队相互协作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及严谨的科研精神,为今后向临床医生角色的蜕变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我校引进SimMan3G高端综合模拟人的时间不长,今后还需要从高水平的师资培训、高质量的病例编程、课程设计、教学研究及临床科研等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靖,邓云龙,袁洪,等. 应用综合模拟人实习教育培养诊断思维的实证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14,35(3):30-33.

[2] 张薇,于亮,杨竞霄,等. SimMan智能模拟人在心内科住院医师临床综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研究,2015,28(7):970-972.

[3] Gala R,Orejuela F,Gerten K,et al. Effect of validated skills simulation on operating room performance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resid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Obstet Gynecol,2013,121(3):578-584.

[4] Lim BL,Eunice Tay ZR,Vasu A,et al. Comparing triage evaluation ofdyspneic patients between emergency nurses and doctors using simulated scenarios[J]. Int Emerg Nurs,2013,21(2):103-112.

[5] Robak O,Leonardelli M,Zedtwitz-Liebenstein K,et al. Feasibility and speed of insertion of seven 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s under simulated airway conditions[J]. CJEM,2012,14(6):330-334.

[6] Fong AW,Lam KC,Cheng BC,et al. A randomised comparison of InnoScope and Macintosh laryngoscope in simulated difficult tracheal intubation in manikins[J]. Anaesthesia,2013,68(2):167-174.

[7] Acero NM,Motuk G,Luba J,et al. Managing a surgical exsanguination emergency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rough simulation: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J]. J Surg Educ,2012,69(6)759-765.

[8] 黄四碧,刘丽华,龚向京,等. 高级智能综合模拟人对提高急诊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效果分析[J]. 重庆医学,2015,44(32)4603-4605.

[9] Badir A,Zeybekoglu Z,Karacay P,et al. Using high-fidelity simulation as a learning strategy in an undergraduate intensive care course[J]. Nurse Educ,2015,40(2):E1-E6.

[10] Semler MW,Keriwala RD,Clune JK,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didactics,demonstration,and simulation for teaching teamwork to medical residents[J]. Ann Am Thorac Soc,2015,12(4):512-519.

[11] 映霞,白军,何志晖,等. SimMan3G模拟教学法对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临床技能培训的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351-354.

[12] Johnson P,Green P,Jones P,et al. Perceptions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ir supervisors of the preparation of students for clinical placement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J]. Ochsner J,2012,12(4):348-353.

[13] Ryoo EN,Ha EH,Cho JY. Comparison of learning effects using high-fidelity and multi-mode simulation:An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care for a patient with cardiac arrest[J]. J Korean Acad Nurs,2013,43(2):185-193.

[14] 林玉坤,林琳,钟叶彬,等. 高端综合模拟人在心血管内科5年制本科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379-380.

[15] 宋丹,周月,等. 高仿真模拟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61-164.

[16] 臧营. SimMan3G综合模拟人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5):51-52.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脑血管病医学教育;脑血管病专科培训;神经科恐惧症;长期课程;临床教育者

受人口老龄化及缺血性卒中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影响,全世界对脑血管病专科医师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对神经科的畏惧以及脑血管病专科培训不足导致脑血管病专科医师相对紧缺[1]。师资配备不足,教学方法落后,治疗手段有限,职业倦怠率高,神经解剖复杂,以及神经科查体困难等是脑血管病专科医师短缺的重要原因[2]。为此,美国医学教育着眼于课程调整、师资培训以及脑血管病亚专科建设,对本科生、医学生及毕业后医学教育进行了长程系统性优化,以引导更多人从事脑血管病专业。本文对此进行介绍和总结,为我国脑血管病专科医学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1尽早开展本科生脑血管病相关教学

美国医学教育类似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需完成普通本科学习并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后,才能进入医学院学习。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与神经科学有关的大学课程多以基础科学为主,缺乏临床教学内容[1-2],仅有2.7%的本科生考虑选择从事神经科工作[1]。因此,美国神经病学会鼓励大学教育增加临床教学,特别是脑血管病专科相关教学内容,用丰富有趣的脑血管病实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多种形式,如成立脑血管病学习小组,参加脑血管病基础或临床研究相关的实习项目,促进医疗机构与大学合作,鼓励学术型脑血管病专科医师参与大学生教学等方法,增加大学生对神经科及脑血管病专业的兴趣[1]。具体实施时,强调以不与本科生日常课程冲突为原则,借助大学校园、医疗机构或是网络资源,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学习目标及评估指标。导师在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的同时,要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制订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时长、工作责任及文献阅读量等。美国弗吉尼亚科技大学开设的“临床神经病学实践”项目将每周一次的75min理论教学和每周半天的临床见习相整合[3],不仅在教学中教授学生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展背景调查等研究方法,还通过临床见习锻炼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了互相尊重、责任心和自信心等品质。该项目明显增加了学生对包括脑血管病在内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激发了大学生对脑血管病专科的兴趣。

2针对性培养医学生脑血管病相关基本功

医学生对神经科的畏惧在学完神经病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后甚至会更加严重,这与神经系统疾病繁杂,神经科解剖复杂及查体困难有关[2]。脑血管病病情变化快,工作中经常遇到沟通困难的情况,又进一步增加了医学生对脑血管病的恐惧感。因此,医学院神经科教育的调整强调以医学生需求为中心,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医学生参与度,帮助医学生领会神经科的内涵,注重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临床研究发现,上级医师在查房前对患者病情进行简单介绍,与医学生说明需要沟通交流的重点,在查房后进行简短的总结能够明显提高医学生对脑血管疾病的理解及医患沟通能力[4]。模拟教学是提高神经科查体教学效率,让医学生尽早接触真实患者,培养其对神经科兴趣的有效手段。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日(NeuroDay)”课程,将神经科查体教学与模拟查房相结合[2]。在正式授课前1周,学生先通过视频预习神经科查体内容,了解解剖知识,熟悉教学内容。模拟查房时,将学生分为10~11人的小组,针对11位患有神经科典型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真实患者进行模拟诊疗。患者分布在不同房间,每个房间还配有1名指导老师,医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病史采集及查体。通过“神经科日”的沉浸式学习,医学生对脑血管病等常见疾病有了感性的认识,锻炼了神经系统查体及沟通能力,减少了对神经病学和脑血管病专科的恐惧感。

3健全脑血管病专科培训体系

全面清晰的专科培训体系是学科储备人才的关键。美国自2003年起设置了具有专业认证的脑血管病专科培训[5]。近年来,随着大血管闭塞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又派生出了神经介入亚专科。神经科住院医师完成4年住院医师培训后,继续1~2年的脑血管病或神经重症专科培训,再接受2年的神经介入亚专科培训,最终成长为神经内科体系培养的介入医师,约占神经介入医师的1/3。与神经外科或影像科专业培养的神经介入医师相比,神经内科介入医师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全程医疗服务,包括急诊室初诊、溶栓、血管内治疗、重症监护、住院治疗及出院后门诊随访。为了进一步优化神经内科介入医师培养体系,打破职业发展壁垒,美国医学教育从导师任职、轮转科室分配及教学模式,如利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增加学员动手机会等方面进行调整,不断对神经内科介入医师培训进行完善[6]。

4强化医学教育师资培训

师资是医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吸引专业人才的重要资源。为了完善师资储备,美国神经病学会将神经病学医学教育设定为一个专门的亚专科。专科培训时长为1~2年,培训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研究等[7-8]。同时,鼓励临床医师参与教学工作,注重“临床-教育者(clinician-educators)”的培养,对医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考核,设立专门的教学晋升路线。在美国,神经科住院医师是医学生近1/3医学知识的来源[7]。因此,对住院医师进行医学教学能力的培训和考核是改革的重点。改革建议设置专门的教学课程,将教学能力如教学理论、教学技巧等作为住院医师培训核心胜任力的考核指标[8]。耶鲁大学医学院设置了住院医师长期临床教学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包括启迪式课程、核心领导力培养、床边教学以及导师能力培训等。住院医师不仅是临床课程小组学习的领导者,还可以利用情景模拟,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教学。通过培养住院医师的核心临床教学能力,实现高效率的脑血管病相关教学,增加医学生及住院医师对脑血管病专业的兴趣[7-8]。

5讨论和建议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血管内治疗的发展,我国对脑血管病专科医师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美国医学教育改革探索的经验给我国脑血管病医学教育发展提供了思路。我们需对本科生至毕业后医学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强化师资培训,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临床相关性、多样性,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针对职业核心胜任力制订规范的、面向对象的考核及评估指标。结合中国实际,将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医学本科脑血管病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9],注重医患沟通等“软实力”的培养。最终通过有效教学模式增加医学生和住院医师对脑血管病内涵的理解,激发他们对脑血管病的兴趣,吸引更多人将来从事脑血管病专科工作。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1.1动手实践能力差

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前的实践课只是临床见习和实验室模拟训练,其动手实践的对象为标本、模型人及病案。实习生进入医院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视、触、叩、听等操作检查,其操作的技巧、手法的轻重等,都需要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临床上就会表现出动作僵硬,动手能力差。

1.2组织纪律松懈

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期间,缺少了学校老师学生的管理,加之有些同学自我控制能力差,则出现纪律松懈、懒散,学习不求上进。

2影响临床实习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及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使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欠佳。调查发现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岗前培训不足

医学生实习前学校一般都组织实习动员和培训,教学医院也有岗前实习培训,但培训内容大多为医院规章制度、主要注意事项等。缺乏患者首诊的接诊、沟通交流、诊治宜忌等系统性培训,更缺少转入不同科室前该科室独特诊疗常规及注意事项培训。使实习生进入每个不同科室都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难以很快进入角色。

2.2高校扩招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地逐年增加,医学院校招生规模更是不断扩大,进入临床实习医学生不断增多,而相对稳定的实习医院承担的临床实习任务越来越重,医院教学资源则难以满足不断增多的实习生学习需求,临床老师带教也难以对成群结队实习生逐一指导。这样,通过临床实习也难以培养出技术精湛的临床医学人才。

2.3医患关系影响

由于不断增多地医疗纠纷报道,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带教老师不敢轻易放手让学生亲自操作。调查显示,1/3的实习生没有进行过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等临床实践技能的操作,1/2的学生只是偶尔操作。随着相关医疗法规的颁布,患者维权意识日益提高,有些患者拒绝实习生对其检查,甚至个别患者对医生带着成群的实习生查房也产生反感,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显得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2.4升学、就业压力

调查显示,医学生中25%的本科生放弃实习,全力准备考研;30%的专科生积极准备升本考试。他们平时加紧学习英语及医学理论知识,参加考研或升本辅导班。75%的实习生在春节前后就忙于查阅招聘信息、准备和投递个人简历、参加就业招聘会,甚至有些学生因实习期间没找到拟聘单位而焦虑。如此种种,学生根本无法专心临床实习。

3临床实习中的教学管理

为了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顺利通过由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转变,保证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下面就临床实习中的教学管理加以探讨。

3.1加强岗前培训

医学院校在学生到医院实习前进行实习动员和培训,实习动员师生共同参与,调动学生实习兴趣,了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及程序;培训为实训教师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指导,带教老师重点就临床实习中的病史了解、病历书写、沟通技巧、学习方法及相应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实训教师重点对临床实习中的常用诊疗技能进行规范化指导、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到医院的临床动手能力。带教医院培训应分阶段进行,进入实习前医院医教科对实习生进行医院管理、整个实习流程、转岗程序、规章制度等大体培训,让学生尽快熟悉实习环境和流程,避免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而茫然无措。转岗实习前相应科室应对实习生进行本科室的特色诊疗、注意事项进行培训,避免因特别沟通或特殊诊疗欠佳而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学生实习。

3.2加强实习期间管理

建立实习双重分级管理制,一是“学校-教务处实习科和系部辅导员-实-实习学生”分级管理,教务处实习科定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结合医院医教科选择患者进行现场诊疗、病历书写等考核或竞赛,组织学生开展病例讨论;系部辅导员密切联系实,对学生的出勤、心理、生活等进行管理和帮助。二是“医院-医教科-带教医生和实-实习学生”分级管理,医教科结合带教医生对实习中的病历书写、动手操作进行指导,组织医生、学生共同开展病案讨论;结合实和带教医生对学生的出勤等劳动纪律加以管理。由此可见,实在实习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医院与实习生之间的桥梁。应选用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担任实,既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可以加强实习管理。

3.3严格毕业考核

学生实习结束返校进行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应着重进行实践技能考核,也是对临床实习效果的检验。我校毕业考核是模拟临床执业医师考核的程序进行,即“笔试测试(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等)-技能操作和体格检查-机试(心肺听诊、心电图、X线、B超、CT等)三站进行。考试不通过不予毕业。实践证明,严格毕业考核,是促使学生重视临床实习、加强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

4总结

总之,针对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积极改进和探索,加强实习中的教学管理,提高医学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医疗卫生人才。

医学生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本科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39-02

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须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意见》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工作基础,将全省划分为3类地区(一类:昆明市,二类:玉溪市、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三类:其余11个州市),按照不同地区分年分类实施,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住院医师是临床医师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阶段,是医学鉴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5+3”是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昆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是我省医学毕业生最主要组成部分,今年(2015年)起我校所有本科毕业生将逐步不再直接进入医疗单位工作,而是必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种变化将对我校医学毕业生在思想、生活、工作计划、乃至人生目标等方面有巨大影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形势下,前期非正式调查显示目前我校即将毕业的医学本科生普遍存在对毕业去向的迷茫和无助,这种情境下也就普遍出现思想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等种种负面影响,急需对医学本科毕业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形势下的思想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了解。本文正是以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医学生的思想状况。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我校大一到大三各医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自行设计的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势下医学本科生的思想状况调查》的调查问卷下,本论文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问卷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各年级300名学生。问卷包括20个单项选择,20个多项选择,1个开放性问答。回收问卷890份,有效问卷884份,符合统计学标准,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在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下,将医学本科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和总结。

(一)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

我校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医学生在校内仅仅是听说过“5+3”模式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培养制度,对其意义和作用还不太理解。同时作为此制度的主体对象,医学生对此制度的关注程度不太高。同时对该制度没有正确、深入的理解。部分医学生对该制度表示理解,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表示期待。

(二)对以后就业状况的了解

近年来,医院对于招聘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三甲医院甚至二甲医院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医学生,有些还要求985、211高校的学生。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来说,本来面临的就业选择就比较窄。一般招收医学本科毕业生的是县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同时,医学生相比其他专业付出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多。医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严格把关,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等综合素质也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于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医学本科生的心里对于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不平衡感,使得他们对于工作岗位和环境的期望较高。在对未来的就业情况比较迷茫,没有规划,在对未来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较消极。仅有小部分医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对职业规划也是比较迷茫。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势下的医学生心态

在调查中,大部分本科生会考虑到“5+3”模式带来的家庭负担和学医时间成本,由此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学习心态,负面情绪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状况:(1)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多用了1年的时间,所以基于这些原因,医学院校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对今后工作的回报会有较高的期望;(2)医学类学生的培养成本相对较高,根据一些相关数据调查,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学生的学费与住宿费等每年将近有8000元。因此,对来自于农村的学生来讲负担较重,所以会对毕业后工作上的物质回报期望较高,他们的择业心理也会从一入学开始就产生变化,对以后的学习持消极态度。

二、对医学生进行教育对策研究

(一)树立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确的认识观

在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客观分析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利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有效疏导。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宣传下,帮助医学生正确看待现有的制度、认识对该制度设立的意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加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关注和了解,对以后的医学生产生的负面情绪的疏导工作至关重要。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医学生就业本身就面临难境,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启动,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加强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大部分医学生心里都会产生措手不及的感觉,面对自己的未来显得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会产生忧虑。因此如何帮助他们解除疑虑,正确的面对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其次,要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自己的能力进行对比。从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来说,确实大部分医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还无法达到要求,所以需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我们对学生思想的启发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认识发生积极性的改变,学生的思想转变了才能够让自己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为医学生进行专业、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困惑。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

负面的学习心态是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相关,该政策在时间和收入两方面的不平衡使得医学本科生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因此,在以后对其进行消极情绪的疏导和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的开导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对就业情况的了解和正确的职业规划,使医学本科生增强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医学毕业生出现的诸多思想精神负担等负面的影响会相应减少。

在进行思想疏导后,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多种形式的考核体系。其形式可以是在教学课堂上,让医学生讲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可以组织医学生自发的专题讲座,达到医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同时在交流过程对有消极心态的医学生进行开导,或反馈给老师,以保证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我校应当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帮助,尽早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配备和培养;对医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避免医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处于被动状态,帮助医学生尽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指导和帮助过程中,疏导学生的消极思想,让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着主动的关注度。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我校医学毕业生实际的思想辅导、教育和疏导的工作方法,为今后我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同时希望通过疏导工作等可以不断完善医学生教育体系,提高我校医学生培养质量,培育出一批批专业素养高,视野开阔的年轻医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贾文妍,景惠荣,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35(9):80-83.

上一篇:医护交流心得范文 下一篇:思想教育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