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07 11:10:41

医学精英教育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1篇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经历高考后,许多学生以其志愿进入医学院校学习深造,也有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阴差阳错”的进入医学院。他们对于医学这门科学的认识肤浅局限,因此,增设医学概论、医学史、疾病发展概论的课程,对于加深他们对医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必要。此外,学校将真正热爱研究且又学有余力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通过研究式、专题式的学习形式将课堂教学之外拓展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培养其专业思维能力。这样的形式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优化学术氛围,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效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大学精英人才培养可以借鉴这种教学形式,使之成为当下体制内教学的一个必要更有益的补充,成为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一种行之有效的精英教育模式。

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医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只有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品德作风等优良品质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医学精英教育的中心内容。此外,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和巩固教学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和学校水平的第一核心标准,学校的科学化管理,首先是教学质量的科学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精英教育的首要目标。与此同时,要紧跟医学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医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模式,随时适应新时代医学教育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他们的个性和专长得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优化的发展,以满足多样化精英发展的需要。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精选班,以实验室为主、以课题教学辅助理论教学的实验班,或者与国外一流大学多层次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基础的国际化培训班等,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建立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型、内容和要求都有弹性设置,以此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令精英学生的个性、兴趣自由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专业课的学习是医学生成长为医生的基础和根本,而医生的培训不能仅限于知识的牢固掌握,更在于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即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精英教育就是以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全面素质教育。

二、增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医生被患者殴打、状告,医学生被患者杀害,诸如此类新闻屡见不鲜,凸显了当前医疗环境不良、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医患关系恶化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行业内部的问题。诚信、责任、义务等价值观念日益淡化,使社会出现诸多不和谐现象。快速增长的医疗收费与人们心目中的医务人员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而医疗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将精力过多的投入在技术、规模的发展,而忽视了人文关怀和服务的建设,引起民众和社会的不满。

当今的社会环境要求医学生应当情商与智商共发展。专业过硬、心理健全、具有爱心的医生永远为患方市场所接受。情商要靠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经历来完善,目前虽无成熟的教育培养模式,但若能在此探索出一套培养方案,那么医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心智素养将大为改善。社会现状对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个人道德的培养提出了要求,要求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医生,应该具有的不只是大量的医学知识,除了高超的医术,更要是有“以病人为本”道德意识,应具有高尚的医风医德,具备诚信、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精英。

人文关怀在医学中尤为重要,其特殊性在于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统一结合体。医学科学的对象是“人”,要求医生必须有完善的人文修养。要教导学生,医疗只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却总是抚慰”。患者希望医生有技术、有能力治好疾病,同时又希望医生人品好,同情、关心、帮助他。加强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的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是精英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很多疾病都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其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正确及时的干预、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疾病的治疗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医生应善于抚慰患者的情绪,消除其精神忧虑,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实现更佳的疗效。

此外,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医生与患者的交流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也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医生应掌握一定的社会学知识,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由此,精英教育的课程设置就要求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应用性,开设各种心理研究、疾病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病人心理,有针对性地培养其沟通能力,并提倡拓宽教学知识面,增加社会知识、人文知识的教育,指导学生跳出医学专业课本,放眼于现实社会和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知人疾苦的“医生”,而不只是会背书考试的医学生。

三、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

医学生知法、懂法的必要性在于不仅自己不违法、犯法,更能在复杂的社会、医疗环境中利用法律救人且自救。医疗贿赂、红包、灰色收入长久以来的存在,是造成医疗环境恶劣、医疗纠纷众多的重要因素,医患关系紧张致使患者伤人甚至致命的恶性事件频发,进一步恶化了医患关系。而这一切现状究其原因,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有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国内医学教育对法律知识的教与学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有些医学生学习了一些基础法律知识,但医学生的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还很低。学校忽视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要性,法律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学时有限,任课老师上课随意,医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有限,更不能形成强烈的法律意识。加之,严峻的就业压力致使医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重学分,轻实效,忽视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也致使医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此外,医学生法律意志薄弱也是导致其法律意识较低的一个原因,法律意志要求医学生从求学到入社会工作,都以纯正的法律动机去规范、抑制自身非法念头。而目前的医疗卫生环境复杂,医生面临各类非法诱惑诸多,若没有坚强的法律意志,加之教育阶段没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基础和敏感的法律意识,结果导致走上违法的道路,或者不能有效使用法律程序作为武器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医学生法律知识背景薄弱的前提下,增强医学生法律意识也是医学精英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强化医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高校首先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法律教学,重视法律知识的推广和应用,着重实效。针对大学生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强调强化法制教育,使之知法、懂法、守法,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权利,指导医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思想意识。其次,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医学生的公德意识。再次,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学校应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引导医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自我调适。

当然,对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社会各部门也都负有责任。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公共教育;司法机关应与大学建立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医学生排忧解难。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加强领导教育,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综上所述,医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在他们读书和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育和给予指导。将一个医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素质与道德品质皆优的真正的精英,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目前医学院校七年制、八年制等学制的设立正是学校将医学教育推行至精英教育的初步措施,挑选更具潜力的学生,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课程学习方式,通过足够的时间训练和积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综合素质更高的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践证实了精英教育在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精英教育是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并有信心实现中国医学生队伍的精英化,推动医学教育和医学的全面发展。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2篇

1.1临床医学精英教育的特点

1.1.1社会性的教育本质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属性,但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健康、疾病与其他动物的健康、疾病之间的差别在于人的健康的社会性,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因素,与人体健康都有密切的联系,甚至经典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和防治均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J。因此,临床医师除了必须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质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那么临床医学教育明显具有社会性。

1.1.2精英性的教育规模临床医学教育在量和质上都体现出其精英性特征。在数量上,社会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医药卫生教育资源的数量决定了临床医学的教育规模;在质量上,临床医学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这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临床医学教育过程,能够培养出为人和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任的高水平卫生人才,从而给医学教育资源规划运用、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1.1.3实践性的教育过程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贯穿于临床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临床医学教育的对象是人体,最终目标是生命健康,从而要求有精细程度极高的实践;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的训练。因此,临床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长,占整个教学的比重大,必须有临床见、实习这个环节;理论授课可以传承许多临床经验但需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和验证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1.1.4高值性的教育成本临床医学教育的实践性使得临床医学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实验实践设备、实验用的标本以及实验用的试剂和药品,同时由于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趋于个性化教育,需要投入的师资力量和器材资源都要很大。因此,临床医学教育是一种高成本、高投入的教育。

1.1.5高期望性的教育结果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是要进人医学实践领域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因此,临床医学教育结果具有高期望性的特征。临床医学学生期望自己在学校学到专业、先进的医学知识以便将来为人们服务,社会上的人也期望医学专业学生学有所成,为社会卫生事业服务。

1.1.6终身性的教育模式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服务对象以及任务的特殊性等因素决定了临床医学在时间和内容上的终身性,临床医学的终身教育在时间上要伴随临床医师的整个工作生涯,在内容上要跨越临床实践和理论教育两个领域。

1.1.7国际性的教育标准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疾病的产生、发展和防治等的机理具有同一性,因此,临床医学除应具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特色外,也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的大背景下,促进医学教育标准的国际化,以提高医学教育水平,为本国医学人才是否能够跨出国门以及其发展是否可能得到国际的认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8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学科专业健康问题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心理、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同一种疾病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措施也需要多学科的参与,这些都使得临床医学在学科水平上的综合性,如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生物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结合等。而临床医学教育的复杂性表现在研究对象、学科分类和学习内容的复杂性:人体的形态和机能是复杂的,影响人的健康和引起疾病的因素更加复杂,这就导致临床医学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使其内容扩展到了医学之外的其他科学领域,导致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交叉边缘学科也越来越多,导致学科分类复杂化;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的基础及临床各个学科都取得了飞速进展,致使临床医学教育学习内容多且复杂J。综上所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性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正确把握、理解和遵循这些特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人的思考,才能切实提高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的水平。

1.2临床医学精英教育模式的要素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现代精英教育所包含的最主要要素就是高等医学院校对其量和质相关方面的要求,即对招生和培养两方面的要求。只有各高等医学院校注重在这两方面上的把握和提高,临床医学教育才能更加切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才能朝着良性轨道发展下去。在临床医学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中,招生是其首要的要素,招生过程决定着各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生源,而生源的好坏又决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以及未来医师的素质和水平。培养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各种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这一基本途径来实现的。在临床医学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中,培养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在培养过程中教学条件优,师资力量强,教学方法先进等都是临床医学精英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2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处于迷茫状态,尚未找到教育模式的准确位置。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2.1生源素质偏低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也像其他高等教育专业教育一样,过分关注招生规模的扩大,一味追求数量上达到大众化教育的标准而忽视了对入学生源质量的把关。由于录取分数线降低、入学标准不够严格等原因,致使新生的整体质量降低,部分新生的基础学科薄弱,在英语、生物等学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还有一部分新生的人文素质较差,这样就导致人学后一部分学生很难适应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为将来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留下后患。

2.2培养目标不明确

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将“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专门人才”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既简单又笼统,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专科、轻全科,重疾病治疗、轻预防保健,与《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

2.3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教育资金投入依然不足,教学基础资源的改善依然不够;对有限资源的使用率不高,甚至出现设备买来根本就没有用过,仅仅只是用来应付评估或El常的例行检查的现象;招生规模在扩大,师资队伍却没有相应补充,势必影响教学的质量。

2.4教学模式没有推陈出新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以学科为基础设置课程,出现了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理论课多、实验课少,专业课多、人文素养课少等现象;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临床医学的实践性是很强的,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对临床医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2.5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大规模的扩招导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l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35766人增长到2006年的145866人,由于多数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到基层医院或社区医院工作,导致城市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性医院人员基本饱和,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极不合理,从而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另一方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速度跟不上扩招的速度,从而导致卫生人力资源素质的下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甚低,2000年我国的医师数为1603266人,而2006年也才1610781人,增长幅度甚微j。

3我国临床医学精英教育模式的构建

3.1招生方面

3.1.1扩大招生自

扩大招生自,有利于各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招收基础好、素质高、热爱医学事业的学生。在招生过程中,政府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要赋予医学院校更多的自主招生权力,使医学院校可以招收更多既优又适合读医的学生,从而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1.2合理控制招生规模

通过规模的控制保证精英化的实现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就成为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的理由。实际上,从国际每千人口医师数的比较上看,我国总体平均数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城市相当于英国、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只是农村每千人口医师数不足1人,甚至略低于巴林、牙买加、毛里求斯和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农村的大多数医师的学历相当低,超过一半是大专和中专学历。对此,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国情结合校情采取逐年递减的办法,将招生人数先稳在一定范围之内,待各项条件都能够跟上扩招的需求时,再适当扩大招生;另外,可通过发展医学其他辅助专业,使高等医学教育的扩招比例适当集中在如药学、医技、护理等学科上。

3.1.3建立多元化的入学标准建议实行多元化的入学标准,一方面可逐步试行文理科生兼收的政策,以扩大招生范围,使更多有兴趣、有能力学习医学的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除了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外,还可通过严格的医学院校综合考试,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1—2年级学生中选拔适合学医的学生转专业进入医学院学习,社会上有兴趣、有实践经验者只要能通过严格的医学院校综合考试也是有资格成为医学院校的学生的;另一方面,应设置更加全面的入学条件,入学考试时的笔试,除了传统高考外,再设置医学院校入学基础考试以及针对社会考生的更严格的医学知识入学考试进行双重选拔,笔试合格者进入面试,最后综合笔试、面试以及通过对考生高中时期的平均分、入学前的奖惩表现等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以择优录取,从而达到好中选优的目的。

3.1.4建立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

各高等医学院校在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上,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同时要转变思想观念根据各校校情来定位培养目标,使之定位准确,个性突出,特色明显;既要突出学科优势,又要凸显办学特色,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从众和好高骛远。

3.2培养方面

3.2.1合理、规范运用教学基础资源既要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改善高等医学教育的基础设施条件,又要提高教学基础资源的利用率以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教育经费要投入到对现代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添置、网络信息资源配置以及教材、教具的不断更新上;为促进教学基础资源的利用,可以利用互联网扩大信息交流、促进师生沟通,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使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快速和直接,也为总结和分析医学发展的动态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资料。

3.2.2师资队伍结构要合理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要从师资的年龄、学历、职称及知识结构上着手,在年龄结构上以老教师为财富,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军,不断充实和培养新的青年教师;在学历层次上,要力求主干课程的专任教师要有博士学位,其f乍主干或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至少有硕士学位,加强继续教育;在职称结构上初、中、高级职称比例要合理,职称评聘的机制要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在知识结构上,教师要有广博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此外,还要提高师生比例并增强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今,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师生比都在l:16以上,而研究表明J,在我国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师生比应控制在1:8以内,甚至可以更高一些;临床教师担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为保证医学生临床教学和实习的质量,要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知识面广、工作责任心强和医德医风高尚的临床教师队伍,这也是临床医学精英教育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精英教育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38-03

[作者简介]李光,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哈丽娟,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生;王富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117)

一、国内医学教育的现状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没有找到与国际接轨的准确位置,难以适应新时期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1.生源素质偏低

生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专业培养的成效。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各医学院(校)也一度上调招生规模,某些医学院(校)甚至一味地追求学生规模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导致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学生入学后无法适应医学院(校)繁重而紧张的学习压力。同时,医学院(校)的扩招也导致了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衡,教师教学任务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其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培养目标模糊

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是规范培养方法、培养途径的基础,也为人才的培养规划了蓝图,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我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将培养目标定格在培养中医师上,即培养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不难看出,这一目标既笼统、含糊又难度偏高。诚如大家所知,在短短5年本科教育中,既要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临床技能,包括内、外、妇、儿、影像等,既脱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与医学教育的实际不符,造成很多本科毕业生无法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3.教育资源匮乏

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较之招生规模的急遽扩大,师资队伍的充实明显滞后,而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师资尤其匮乏。另外,医学院(校)的经费和设备投入没有得到适时的跟进,仪器设备、校舍建设、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若干关键的办学环节建设滞后。资源的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4.教育模式陈旧

有“临床医学巨人”之称的美国加州大学医学教授Tierney博士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讲学时指出,中国医学教育多数情况下还是以灌输为主,以传授己有知识为目的,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熏陶,极大地束缚和压抑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课程设置局限性大

在课程设置上,绝大多数的医学院(校)都过于追求学科的完整性,教学内容过多,且各学科间内容交叉重复,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一些选修课、实验课等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课程则相对较少。这样的课程安排使得各科系的医学毕业生最终只能成为只懂本专业知识的医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说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或者成为全科医生了。

二、国外医学精英教育模式的特点

在正确认识国内医学教育现状的同时,应探讨、借鉴发达国家的精英教育模式。

1.入学条件严格

国外大多数医学院(校)招生制度的制定都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学校可以根据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需求,自主决定招生计划和规模。美国现有的125所医学院中,每所医学院平均每年招生130人,在校学生仅为400~500人。在招生条件上,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的招收尺度非常严格。医学生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另一种是本科毕业生或有医学预科基础的学生。以实施医学精英教育模式较为成熟的美国为例,美国的医学生要先通过本科教育,取得学士学位后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校),并要求在进入医学院之前参与科研,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相比中国高考一刀切的做法,美国的招生制度更体现了精英性质。

2.教育制度合理

世界高等医学教育制度有四种主要类型:5年一贯制的英式、6年一贯制的德式、“4+4”年制的美式、6年一贯制的俄式,英、德、美是其中的代表国家。英国医学院的教育分为基础医学(2年)和临床医学(3年)两个阶段,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以注册前住院医生的身份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实习合格并获结业证书后才能正式申请注册。德国医学教育的学制为6年,包括3年的基础课程和3年的临床学习,分为临床前期(第1~3学期)、螺旋式教学期(第6~10学期)和临床期(第11~12学期)。美国医学院学生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后进入大学学习4年,在医学院的前2年里学习基础医学课程,二年级结束时参加美国医师执照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后2年进行临床专科训练,在毕业前参加临床知识与临床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医学院学生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

3.教学资源充足

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在教学上都有较大投入,设备完善。学校拥有多个教学医院,供学生实习,方便学生接触更多病人;每个教室均配有摄录像机、投影仪、书写板、接诊台等设施;临床基本功训练室配有大量仿真模型、电脑课件,甚至有超声仪、心电图机等供学生学习和练习用。

4.培养目标明确

英国医学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沟通、创造能力。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关爱病人、与人协作的品格。德国于2002年颁布了《改革医学执照颁发修正案》,明确要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在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合格的医学人才”,毕业生必须“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医,并完成更高层面的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实行教考分离培养,强调对学生自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美国医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认知、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便快捷、有效地为医疗保健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扩展能力、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力、对工作的科学总结能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

5.教学模式先进

发达国家当前的医学院(校)教学趋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模式转交。自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陆续开始了以案例教学为导向的教育方法改革,即以临床问题为起点,引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共同讨论,最终得到满意的答案。英国医学院(校)在授课内容上并不是特别强调所授知识的系统性,而是突出知识的前沿性,课堂上经常组织小组讨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三、我国精英医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1.更新制度,控制招生规模

相比我国高考“一刀切”的做法,发达国家医学院(校)更倾向于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并辅以其他手段对符合报考资格的学生进行严格筛选,优中择优,明显体现了精英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值得借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办学方针上实行少而精的精英教育,以“小规模、高质量、高素质、高潜能”为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多种发展潜能和医学精英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提供了国内医学精英教育的典范。对于一般医学院校来说,也可通过尝试发展医学辅助专业以分解扩招带来的压力,如目前人才匮乏的护理、药学专业,既解决医护比例失调的问题,又缓解护理、药学发展滞后的困境。在入学条件的设置方面,可以设置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项目进行多重选拔,除国家统考外,还应通过各医学院(校)自行组织的医学考试,以达到好中选优的目的。

2.结合实际,明确目标

著名的GPEP报告强调:教师应像强调获得知识一样,强调学生获得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重要性;应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事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现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知识丰富、基础扎实、工作能力强、职业素养高且具备较强竞争力、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各高校应根据校情来定位其培养目标,既突显办学特色,又突出学科优势,避免出现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的盲从观象。

3.加大投入,保证经费

掌握当代先进医学科学知识和发展趋势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前提与保障。为改善我国当前医学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一方面要求国家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医学院(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加大对现代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对教材教具的不断更新等。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鼓励教师努力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和科研工作中,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青年教师。

4.完善理念,重视实践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要不断地追踪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造思维。在教学中要以纲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开发教师与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重视医学课程,更要强调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均衡化发展,增加生物医学、癌症与细胞生物学及其治疗、心脏生物细胞及分子生物医学等选修课程,以方便学生灵活选择选修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采用以问题、案例、团队、探究等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科研并重,重视临床实践,引导学生在临床中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5.塑造能力,培养医德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4篇

高等医学 精英教育 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高等教育适学人口减少,教育培养成本加大,高等院校增设、升格等导致竞争加剧,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院校已经由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决定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关键,已成为社会、家长、学生选校、选专业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昆医海源学院为例,探讨提升高等医学“精英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路径。

一、竭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昆明医科大学和昆明富达发展实业集团及海源学院董事会的领导、支持、帮助下,海源学院依托昆医的品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党政管理,得益富达集团的大力建设,已走过了12年的办学历程。

海源学院现拥有昆明市嵩明“杨林校区”和高新开发区“高新校区”两个校区(“一院两区”),“杨林校区”为主校区。两校区已投入使用的办学用地698.2亩,建筑面积29万多平方米;拥有图书馆大楼、科技实验大楼、容纳5000余人的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和校园网、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100多间多媒体教室、两块塑胶田径场等一系列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

学院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和比较完善的院、系(专业)、室(教研室、实验室)教学组织系统。设有一馆(图书馆)、两部(人文社科部、基础医学教学部)、八系十四专业(临床一系、临床二系、临床三系、护理系、口腔系、药学系、公卫系、文理系等),拥有13个公共课教研室、13个基础医学教研室、11个专业综合教研室,17个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40万元,生均5250元;共享昆明医科大学16个专业、10所附属医院、40多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实习基地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拥有海源学院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健教所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设有十四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医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等5个学科。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口腔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7363人。

二、突出营造浓厚的“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工作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具有办学及其教育价值的导向、熏陶、凝聚、激励、认识整合等功能,对学生成长成材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海源学院建院以来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尊师重教、热爱学生,倡导“公道、正派、正气、务实、敬业、勤奋、追求卓越”的作风,努力让师生员工在主流社会价值导向和舒畅愉快的人员“生态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

11年来,学院通过“制式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并加强《海源学院简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和各类宣传橱窗、视觉标识系统的建设,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政治理论讲座、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塑造“海纳百川,博极医源”的校园精神,营造浓厚的高等医学院校文化氛围。

文化建设中尤其注重尊师重教文化的点滴具体养成。学院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起就不断教导学生尊师长、有礼貌,“要从见到老师就主动喊老师好!从上课排山倒海般地喊老师好,下课整齐地喊老师再见”做起;不断培育“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喜爱学生”的优良师生关系。

全院“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倡导党政工团学各部门学习教学、研究教学、关心教学、支持教学、服务教学;经常强调“不为教学操心的院、系领导,不能算好领导!”日常工作中叫响:教学工作是“推上坡车”,“不推即滑”!旨在不断地“推”教师,“推”学生!

三、“推教师”:以教师为办学第一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凸现教学工作中“以教师为主导”

院校教育中,教师承担着组织教学、培育人品、教授知识、带训技能等不可替代的重任。所以,教学必须“以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三本院校的教师多是“爷爷奶奶带着一群孙子孙女”,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急需提升、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如海源学院有专职专任教师222人,占全院专职专任教职工数的55%。其中20~30岁的154人,占69.4%;31~40岁的42人,占18.9%(40岁以下的占88.3%);41~50岁的7人,占3.2%;51~60岁的6人,占2.7%;60岁以上的13人,占5.9%。

根据学院的特点和实际,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退休的赶快请来!年轻的抓紧招来!社会的主动聘来!

(一)积极遴选优质教师。学院积极面向社会招聘专职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同时,面向合作办学单位聘任了1300多兼职专任教师。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分两批组织专职专任青年教师试讲,一般是7名及以上专家评委,2/3评委通过者才可以上课。

(二)切实开展师资培养。学院建立了青年教师三年师资培养制度、骨干教师评选制度、讲课(实验技能)比赛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设立了师培、科研、进修学习、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专项经费(在职获得硕士学位一次性补助学费2万元,在职获得博士学位一次性补助学费3.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师培和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坚持开展集体教研教改活动。学院每两年各组织青年教师、实验技术人员“课堂教学比赛”“实验技能比赛”1次。教学及教研教改的成绩与分配、表彰奖励、晋升挂钩。各教学部、系(专业)、教研室、实验室,按学院要求,每月均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经常备课、说课、试讲等,并根据专家、领导、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地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强化教学过程监管

我们坚信:只有过程的高质量,才会有成果的高质量。

1.抓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长期坚持了教研室、系、院三级领导、教指委专家教授听课制度和每月学生评教制度,制作了规范、统一的听课表。听课意见、建议和学生的意见,原汁原味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促进教师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

2.实行了课后基本作业量制度。为保持一定的学业压力,“拉动”低年级学生课后上自习,学院规定公共课、医学基础课各门课程,每月至少各布置两次课后作业,教师必须认真批阅并计入“教学基本工作量”,既有效促进了学生上晚自习,又促进教师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

3.有量、有质的要求,抓好实验课、见习、毕业实习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学院对各实验课编写了实验教学大纲,完善了基本实验内容(教学实验项目设置及次数)的设计,对各实验室课有了基本的内容、次数和质量要求;对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专门安排时间,提前安排学生到医院、药厂、卫生管理部门、疾控中心、医保机构、医药研发销售企业单位等参观、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超前增强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的结合,并撰写见习报告,计入学分;毕业实习有专门的“毕业实习规程”,如要求每位医学专业学生完成规定数量的“病种”和“操作”次数,严格各科目实习轮转和出科考试(政治思想、理论、技能操作等),定期组织大小讲课、讲座、教学查房、病案分析,并经常组织专家教授到各医院巡查、指导等。

(五)严格考试,认真分析考试成绩,查找“教与学”的问题

1.坚持期中考。一些高校早已不进行期中考了,我们认为针对“三本学生”,坚持期中考,“敲打”一下,促进学生“经常抱佛脚”,总比“从来不烧香”好的多。所以,海源学院一直坚持期中考试。考后,组织专家教师对学生考试情况质量分析,及时组织召开全院师生座谈会,师生面对面交流,互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很有利增进师生了解,促进教学相长。

2.坚持期末考试后教学分析制度。各课程期末考试后,均认真组织专家教授和教师对期末考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向教务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写出分析报告。

四、“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加强学风建设为基点,突出“自觉、刻苦、坚韧、诚实”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养成”

办学,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教与学”是教学工作不可偏废的两个重要方面,相辅相成,必须“两手都要硬”;只有教师的热心,没有学生的用心,何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毋庸讳言,三本医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是有较大差距的。这个差距不仅是表现在“高考”分数少几十分至百多分的差距上,更重要的是一种“自觉、刻苦、坚韧”的学习习惯的较大差距。因此,我院一直强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功夫,首先要体现在学生学风上;要围绕学风,抓教育、抓管理、抓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养成。

针对当代青年学生,尤其是90后三本医学生的实际,我院着重:

抓教育:促进学生认识、醒悟学习的意义,激起内心的学习愿景。

养习惯:创建集体学习行为和规章纪律约束的外界影响和压力。

行措施:学习表现、成绩与助困、评优、入党、提干、入选社团、就业推荐挂钩,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能评选优秀学生;各学习阶段筛选进入。

(一)抓三早(早起、早操、早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多年来,院学生工作部和团委、各系学办和党、团总支、值班辅导员,按学院要求每天检查“三早”情况,促进学生养成早起、早操、早读的好习惯,起到了较好的成效。

(二)查上课、查晚自习。海源学院建立了教务部、学工部、系学办每月至少两次随机抽查学生上课和辅导员(班主任)每晚抽查学生上晚自习的制度,并把抽查书面记录全院传阅,对旷课学生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对到课率低的班主任进行“约谈”,促进了各系、各专业、各班主任加强学生管理,督促广大学生养成按时上课、上自习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刻苦上进

家长最关心孩子,学生也最听家长的话。学院注重发挥学生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规定班主任(辅导员)定期电话联系家长,每学期给家长一封信,向家长报告学生的各科成绩、思想表现和政治进步等,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听取他们对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增进学生家长对学院的认同、理解和情感,促其关心和督促学生学习。新生报到时,邀请新生家长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参观校园、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教育教学设施和环境;邀请家长参加表彰大会和毕业典礼。对于成绩较差或者严重违纪的学生,由班主任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寻找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办法;学生延长学制、毕业实习等大事注意听取家长意见等,构建了“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四)维护高等医学“精英教育”声誉,学籍管理中严格实行“各学习阶段筛选制”

1.择优转专业。通过高考招生进校后,不少学生及家长“热衷转专业”。学院因势利导,努力把学生转专业的希望转化成刻苦学习的动力。在省教育厅帮助下,学院实行,新生入校就读一年后,考试成绩平均在85分及以上者,可申请转专业。

2.公共课、基础课补考后“挂科太多”,不能进入临床及专业课学习。学院主校区迁杨林后,高新校区用作临床及专业教学,学院据此实行了两段式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各专业在杨林校区学习公共课、基础课2学年左右后,再到高新校区学习、见习和毕业实习。学院就势规定:公共课、医学基础课,期末考及补考后,仍有3科及以上不及格者,暂不进入高新校区学习,留在杨林校区重新学习。挂科降至2科及以下,才可以进入高新校区学习。

3.临床暨专业课补考后“挂科太多”,不能进入毕业实习。临床暨专业课,期末考及补考后,仍有3科及以上不及格者,暂不进入毕业实习,留在高新校区重新学习。挂科降至2科及以下,才可以进入毕业实习。

4.毕业实习、毕业考、毕业论文不合格者,暂不能毕业。

五、取得的初步成效

很多学识和技艺的成就取得,多不在于有多少“高新”的举措,更在于对教育规律中重要基本点的坚守、平凡地不断重复与改进、持之以恒地努力!

经学院长期坚持从“教与学”两大方面各关键环节上,重过程,抓具体的一系列认真管理,加之学院多年来不懈开展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科技及社会实践活动、就业指导等,有力地保障了学院教育质量和水平,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在已毕业的七届5362名学生中,有1900多名学生在海源学院光荣入党,占毕业生的35.4%以上。

(二)毕业生中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超过46%;省一级计算机过级率超过99%;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双证”获得率超过98%;年终就业率超过92%;在海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硕士的海源学子已有300多人,平均升研率达5.1%(近三年,升研率均超过6.1%)。这些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均属同类院校先进行列。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精英教育;医学教育;八年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142-02

现代高等教育逐渐迈入了大众化阶段,使得教育产业化的特性愈加凸显。高等教育院校通过扩大办学规模以提高效益,这一趋势也波及到了仍需保持精英化教育品质的医学人才培养领域。

1 精英教育的概念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首先提出了所谓的“精英教育”。他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精英(大学在校人数占适龄人口15%以下)、大众(15%~50%)和普及(50%以上)[1]。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代精英教育所蕴含的内容更加丰富。首先,现代精英教育依旧强调其所占人口的比例,特指经过精心挑选的少数人才能够就读的一种教育形式,这样就与大众化教育完全区别开来[2]。除了在受教育人数上严格控制以外,精英教育还具有以下的特点:①精英教育的对象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大众化教育在选择学生时考虑的是如何满足更多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而精英教育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严格选拔人才,仅向一部分具有相当能力和资格的人才开放,满足特定行业专业教育的需要。②精英教学的理念倾向于研究高深的学问。精英教育专业性强,培训教学过程相对较长,对受教育对象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与大众化教育强调的“教育机会人人均等”存在很大的差异。③精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型、研究型、学术型的专门人才,使其在各个专门领域从事专业性强的工作。这与大众化教育培养“高素质公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大众化教育更倾向于“闲暇型”教育或“消费型”教育。

综上所述,可以把精英教育理解为具有某种特征和要求的、特殊的高等教育,这种特征和要求可以表述为:从适龄人口中精心挑选,在教育过程中精心培养,毕业时成为高质量人才,并在此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或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3]。

目前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有两种。一种为美国式――竞争流动模式:将选择的过程尽可能的推迟,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公开竞争,最后仅产生少数精英。一种是英国式――庇护流动模式:在学校期间实施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的精英教育。因此,只要符合了精英教育的某些特征与要求,包括医学教育在内的众多专业性强的教育都应该纳入精英教育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过去的高等教育都可以算作是精英教育。

2 在医学教育领域实施精英教育的意义

无论从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看,还是从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看,医学教育从本质上讲应当成为精英教育[3]。首先,医学教育的属性是精英教育。医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具有“专业性”和“精英性”。医学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教育的成本大,培养周期长,社会的关注高,因此,从本身特性上就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有明显的区别[2]。其次,医生的职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医学是生命科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此,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社会和医学在飞速发展,对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医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质量高于数量”、“质量决定成败”应当成为医学院校办学的基本理念[3]。此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精英教育更适合医学教育的发展,是世界医学教育的主流。从19世纪开始,大部分著名医学院校逐步改变以往的简单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的做法,开始有意识地打造精英人才。19世纪70年代,医学院校相继提高了招生标准,实行本科毕业后教育即医学预科教育,要求进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持有正式认可的大学授予的文科或理科学位,同时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医学教育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医学预科教育制度,要求学生通过为期2~4年的预科课程后才能正式进入医学院学习,此举大大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素质。纵观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做出重大贡献或在临床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医学家和优秀医生们无一不是精英教育的受益者。

3 精英教育对中国现阶段医学教育的重大意义

3.1 精英医学教育更适合中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实施精英医学教育是满足现阶段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有力保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患者越来越多,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医疗的需求迅猛增长,群众对健康水平和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但是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对好医生的有效供给量却在逐年下降,供求矛盾突出,人民渴求有高素质的医生。

精英医学教育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完成从要求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变。根据政府部门统计,中国并不缺少医生,但是严重缺少好医生。200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数量趋于饱和,特别是医生在每千人口中的数量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要求。因此,我国医学教育不宜再单纯追求教学规模的扩大,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和提高质量”上来[4]。提示精英教育更适应当今中国医疗卫生的发展。

3.2 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精英教育概念的植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医学教育必须采用精英教育模式。一项有关医学生对当前医学教育看法的调查显示,86.8%的医学生认为医学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但仅有4.4%的医学生认为国内的医学教育达到了精英教育水平[5]。现实的差距促使我们寻找深层次的原因:

3.2.1 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 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等医药类专业的招生数达到了499 582人,在校生人数达到了1 788 175人,是2000年的3倍以上,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6]。这样一来,“精心挑选优质生源”就成为一句空话。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生人数虽然有一定的增幅,但毕业率在20多年间(1955~1983年)仅增长4.3%,其规模始终保持着精英教育的特色。美国现有医学院127所,平均每所医学院年招生量为130人,在校学生400~500人。澳大利亚共10所医学院校,每年培养医学生人数为1300人,平均0.72人/(年・万人)。因此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医学教育已经沦为大众化教育,完全不符合医学教育本身的属性。

3.2.2 医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医学生的教育成本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可在中国与巨大的招生规模相比,医学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美国哈佛大学2001年学费标准为28 000美元/年,而这只占培养一名医学生所需经费的12%。澳大利亚医学院校收费标准为每年5870澳元。除了学费以外,这些国家的医学教育经费来源非常多样化,如服务性收入、联邦研究基金和政府拨款等[7]。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成本为1.5万~1.8万元人民币/(人・年),与医学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不仅如此,一些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在校医学生培养成本下降到3000元/(人・年),师生比大于1∶9,甚至超过1∶16(国外一般都在1∶2~1∶3或者2∶1)。如此一来,不但减少了医学生的操作实践机会,而且由于临床实习的床位数难以保证,大大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8]。

3.2.3 学制和人文课时不合理,不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国外的医学教育大体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本科教育,学制6年左右,包括2年预科和4年医学基础和临床学习;另一种为研究生教育,即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再进入医学院学习,学制4年左右,包括2年基础课程和2年临床课程。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则为3、5、6、7、8年不等,主体为3年制和5年制。国外的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其中,哲学、人文等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0%~26%,英国、日本最低,德国最高。中国医学教育的人文社会课程仅占总学时的4.0%~9.3%[9]。非精英教育的直接后果是中国医学生毕业后人文素质差,专业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低,在与患者的沟通方式、技巧、同情心、保护患者知情权、隐私权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7]。

3.2.4 对继续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保证医学人才培养的持续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在校教育早已不是教育的终点。重视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7]。因此,国外形成了以医学院校教育为基础,以毕业后教育为核心,并且通过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终身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的完整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但因为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经费的原因,中国的医学院校教育常常就是临床医学的最终学位教育。同时,因为我国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不健全,无法保证医学人才的可持续性培养。

综上所述,中国医学教育的大众化、国外医学教育的精英化,是造成我国与医学教育发达国家医学成就巨大差异的关键原因之一。为了缩小差异,改变现状,提高国际科技核心竞争力,必须还原医学教育的精英面目,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值得庆幸的事,中国的一部分医学教育改革者正在做有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梅人朗,陈刚.医学教育全球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2] 孔祥清,轩辕秋艳.大众化背景下维护医学教育精英属性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07-108.

[3] 郭永松.关于“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的辨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1-3.

[4] 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S].卫科教发[2001]212号.

[5] 段徐,郑明华,张宁.高校医学生精英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52-53.

[6] 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2-19.

[7] 梁茜, 张万红.浅谈中外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差异[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2-435.

[8] 郭永松,王家兰.德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1-3.

[9] 赵宏亮,许劲松.美国医学精英教育的历史成因及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73-274.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6篇

医生的职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医学是生命科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此,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社会和医学在飞速发展,对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医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质量高于数量”、“质量决定成败”应当成为医学院校办学的基本理念。此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精英教育更适合医学教育的发展,是世界医学教育的主流。从19世纪开始,大部分著名医学院校逐步改变以往的简单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的做法,开始有意识地打造精英人才。19世纪70年代,医学院校相继提高了招生标准,实行本科毕业后教育即医学预科教育,要求进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持有正式认可的大学授予的文科或理科学位,同时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医学教育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医学预科教育制度,要求学生通过为期2~4年的预科课程后才能正式进入医学院学习,此举大大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素质。纵观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做出重大贡献或在临床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医学家和优秀医生们无一不是精英教育的受益者。

2精英教育对中国现阶段医学教育的重大意义

2.1精英医学教育更适合中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实施精英医学教育是满足现阶段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有力保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患者越来越多,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医疗的需求迅猛增长,群众对健康水平和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但是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对好医生的有效供给量却在逐年下降,供求矛盾突出,人民渴求有高素质的医生。精英医学教育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完成从要求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变。根据政府部门统计,中国并不缺少医生,但是严重缺少好医生。200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数量趋于饱和,特别是医生在每千人口中的数量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要求。因此,我国医学教育不宜再单纯追求教学规模的扩大,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和提高质量”上来。提示精英教育更适应当今中国医疗卫生的发展。

2.2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精英教育概念的植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医学教育必须采用精英教育模式。一项有关医学生对当前医学教育看法的调查显示,86.8%的医学生认为医学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但仅有4.4%的医学生认为国内的医学教育达到了精英教育水平。现实的差距促使我们寻找深层次的原因:

2.2.1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等医药类专业的招生数达到了499582人,在校生人数达到了1788175人,是2000年的3倍以上,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这样一来,“精心挑选优质生源”就成为一句空话。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生人数虽然有一定的增幅,但毕业率在20多年间(1955~1983年)仅增长4.3%,其规模始终保持着精英教育的特色。美国现有医学院127所,平均每所医学院年招生量为130人,在校学生400~500人。澳大利亚共10所医学院校,每年培养医学生人数为1300人,平均0.72人/(年•万人)。因此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医学教育已经沦为大众化教育,完全不符合医学教育本身的属性。

2.2.2医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医学生的教育成本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可在中国与巨大的招生规模相比,医学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美国哈佛大学2001年学费标准为28000美元/年,而这只占培养一名医学生所需经费的12%。澳大利亚医学院校收费标准为每年5870澳元。除了学费以外,这些国家的医学教育经费来源非常多样化,如服务性收入、联邦研究基金和政府拨款等。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成本为1.5万~1.8万元人民币/(人•年),与医学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不仅如此,一些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在校医学生培养成本下降到3000元/(人•年),师生比大于1∶9,甚至超过1∶16(国外一般都在1∶2~1∶3或者2∶1)。如此一来,不但减少了医学生的操作实践机会,而且由于临床实习的床位数难以保证,大大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3.2.3学制和人文课时不合理,不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国外的医学教育大体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本科教育,学制6年左右,包括2年预科和4年医学基础和临床学习;另一种为研究生教育,即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再进入医学院学习,学制4年左右,包括2年基础课程和2年临床课程。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则为3、5、6、7、8年不等,主体为3年制和5年制。国外的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其中,哲学、人文等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0%~26%,英国、日本最低,德国最高。中国医学教育的人文社会课程仅占总学时的4.0%~9.3%[9]。非精英教育的直接后果是中国医学生毕业后人文素质差,专业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低,在与患者的沟通方式、技巧、同情心、保护患者知情权、隐私权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2.2.4对继续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保证医学人才培养的持续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在校教育早已不是教育的终点。重视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因此,国外形成了以医学院校教育为基础,以毕业后教育为核心,并且通过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终身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的完整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但因为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经费的原因,中国的医学院校教育常常就是临床医学的最终学位教育。同时,因为我国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不健全,无法保证医学人才的可持续性培养。

综上所述,中国医学教育的大众化、国外医学教育的精英化,是造成我国与医学教育发达国家医学成就巨大差异的关键原因之一。为了缩小差异,改变现状,提高国际科技核心竞争力,必须还原医学教育的精英面目,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值得庆幸的事,中国的一部分医学教育改革者正在做有意义的尝试。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7篇

>>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探索 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的精英教育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精英教育 论新时期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实现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转变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医学精英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医学精英教育模式 摇篮网:精英教育大众化 地方综合性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骨干培养长效机制的探索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意蕴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德育观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师生关系 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大众教育型高校的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和谐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中国高等教育. 从战略高度做好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访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林蕙青[EB/OL]. [2010-08-09]. /20011227/3015455.shtml.

[4] 赵致琢. 高等学校计算科学(专业)教育[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5-18.

[5] 林创家. 基于教育公平的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之关系研究[J]. 高教探索,2006(1):8-10.

On Elite Education under Popular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LIU Ren-ren, WEN Zhong-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Abstract: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now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erving the elites to serving the masses. Nowadays the students pursuing a hot major is an increasingly great amount. But one thing should be noticed that a popular major may turn to the opposite when too many students undertake it. This paper, taking the exampl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examin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an elite education manner in current mass education background.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8篇

医学八年制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本硕博连读教育,其他专业的本硕博连读都是以培养PH.D为主。目前我国八年制的培养目标定的是“MD”,但是实际培养过程中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后三年一般安排一年的轮科实习(有的学校实际落实往往不足一年,因为学生要做科研课题),两年的毕业论文和答辩,特别是毕业论文一般按照科研论文要求,发表SCI论文才能毕业。这样实际上偏离了MD职业精英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PH.D区分不清。因此必须就院校教育阶段的实质培养目标进行选择,既然我国已经明确定位与美国医学精英教育目标一致,即职业MD学位,在校期间完成在独立行医之前所需学习课程的要求和能够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资格,使学生获得成为医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医生职业的价值观,培养医生都需承担的负责治疗患者的能力。作者认为八年制MD的培养计划中的后3年以临床实践教学为主,以临床问题的解决为主,最后提交的MD论文,不要追求SCI及影响因子。这样就能在后三年集中进行临床实践教学与医学整体变革趋势的教育,改变后三年将临床教学与科研训练压缩导致变形的问题。

2八年制招生可尝试大胆改革

美国的医学生大多经过医学前的预科教育,即一般要完成4年的理工科大学本科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理学、工学(生物、物理、化学、数学、工程)学士学位,且经历过严格筛选淘汰,学医的信念和目的更为坚定,心智更为成熟,一般在入学前就充分了解了医学职业的特点,做好了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目前我国八年制的招生主要是通过高考录取的应届高中生中的成绩佼佼者,具有较高的学习素质的学生,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及阅历等方面尚不成熟,对各种专业都不够了解,对自我的人生和前途缺乏设计,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都是听从长辈的意见,对医学专业的特殊性缺乏充分了解,对于医生的工作性质和应该具备的素养知之甚少,很难保证其对临床医学专业有足够的兴趣,且学校无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征进行全面评价。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可以尝试适合我国情况的医学八年制招生选拔方法多样化。第一,试行在八年制学校中与相关专业联合招生、二次选拔的招生方法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非常热门的专业。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该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于具有报考医学院学习MD的优势。我国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在医学八年制招生时,医学八年制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共同招生。开始前四年都学习生物医学工程,到第四年时可以再一次双向选择。学生可以选择是继续深造学习医学MD,也可以选择完成生物医学工程八年制硕博连读,还可以选择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校方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择优选拔一定名额的学生进一步完成医学MD,部分八年制生物医学工程硕博连读。这样的好处是学生经过了四年的本科阶段的生物医学工程学习,心智已经逐步成熟。生物医学工程属于理工专业,不仅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专业密切相关,因此经过四年的学习就会对医学的特殊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会理智地思与考选择。目前我国招收医学八年制的学校主要为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几所水平高的医学院校,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样可以在校内实现招生改革。第二,进一步在校内试行4+4医学八年制招生,不受专业限制。我国设有医学八年制的综合重点大学,理工医和社科人文专业齐全,已经具备美国医学院招收学生的小的社会环境。在校内试行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共同招生、二次选拔的基础上,可以向校内其他专业开放二次报考医学院的试行美国医学院招生的方式。试点中,可以试行校内统一的医学院入学考试,考试成绩作为重要依据,同时还要参照:①本科生平均学分绩;②本科教师的推荐信;③对承担医生神圣职责的责任与义务的个人看法及自我陈述等。造成一种进入医学院的竞争事态,提高对医生这一社会角色的敬畏。第三,现有的直接从高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以上三种招生方式可分别试点,总结后,选择较优方式推广。

3毕业应优先到高水平的医院进一步落实精英医生的职业教育

美国医学的精英教育的周期长、投入大,从医后在美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收入,也是使美国医学精英教育能良性循环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国也要规范八年制学生毕业的出路,一方面使他们能到高水平的医院继续完成一个优秀医生的职业教育并任职,另一方面有到基层医院代职并指导医疗工作的义务。参考美国医学博士学位(MD)教育仅表示达到了在独立行医之前所需学习课程的要求和能够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资格。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还需经历1年实习医师培训、2-3年住院医师培训、3-5年的专科医师培训。而我国缺乏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以及继续教育,这就导致很多医生知识不能及时更新,由于毕业后所进的医院不同,大部分医生成才速度缓慢,水平参差不齐[5]。为了保证八年制学生能尽快成才,他们毕业后都应分配(应聘)到职业教育水平较高的高水平大医院,进行后续医院的职业教育。当然他们成材后,有到基层代职的责任和义务。美国医学院教育是在完成了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未分化的准医生,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很强,实行以医学院教育为起点,以毕业后教育为重点,通过医院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6]。因此我国要明确规范八年制学生毕业后到医院的职业医生培训体制,以便和学校的教育接轨,形成一个完整的医学精英教育模式,既包括医学院培养、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又包括继续教育,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八年制医学教育真正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接轨,培养的医学精英才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值得提出的是,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还处于以五年制为主体的阶段,因此医院的职业教育除了面对八年制毕业的学生外,还应制定五年制学生的医院职业教育体制,而且这种体制与八年制的职业教育体制既应该有机衔接,又能体现差别。以上就我国医学八年制如何实现医学精英教育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关于教育内容改革方面已经有很多好的意见[7-10],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提出重视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正面临一个新的变革———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现代医学要应对包括癌症在内的非传染性慢病对人类健康度威胁、人口老龄化及公众期望值增加所带来的挑战。由此引起的相关教学内容变革也应在八年制的教学内容中尽早规划。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9篇

政策甫一出台,各种质疑不绝。《中国医院院长》第一时间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育英儿童医院院长连庆泉,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对该政策的出台、儿科医生缺乏等问题阐述其观点。

新政策治标不治本

黄国英:首先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该政策的初衷值得肯定,是为了缓解儿科医生缺乏的困境。但是,这一政策只能是过渡性措施而非常态。我个人不赞成通过加分来录取儿科医生。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在一些大型医院或中心城市的儿童医院,其实不缺少儿科医生,因此这些医院不会录取这一批加分的儿科医生,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医院,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医院招聘到一些儿科医生。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但是决不能成为常态。

从长远来看,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生缺乏,核心问题是如何留住优秀的医生。目前,我国在各个领域都缺乏医生,不单在儿科领域,一些其他学科也缺乏人才。这不是通过降低招收门槛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何让优秀的医生能够愉快地在其岗位上工作,如待遇问题、工作压力问题、工作环境问题,乃至职业生涯,这些都需要全面考虑。从准入标准来讲,我认为无论哪个学科的医生,基本要求应该是一样的,不能因为缺少医生就降低准入条件。

连庆泉:通过加分来弥补儿科医生数量不足的做法其实并不妥当。儿科医生作为广大医生团队的一员,理应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平等对待,而不应单独给予加分以增加通过率。尤其是执业医师资格这样重要的准入性考试。这只会导致儿科行业越来越萎缩,更重要的是这不符合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律。

医学,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行业。儿科医生短缺是多年来对这一领域人才缺乏问题漠视的集中爆发。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分带来的就极可能是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从长远看,这非但不能解决儿科医生缺乏问题,反而无法保障儿科医生的质量。一个国家没有优秀的儿科医生,意味着这个国家下一代的健康无人保障。

廖新波:中国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比很多国家都严重。我国每千人口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36人,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为每千人1.46),当前儿科医生可谓“珍稀动物”。本来就稀缺的专业,比其他专科的任务和压力都重,加之社会对儿科医护人员的不理解以及偏见,致使儿科专业的发展有傲立冰峰之悲壮!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文对儿科的“冷门”专业实行降分准入政策,虽说是通过加试加分,但其实际意义则是给“落榜者”一条“绿色通道”――“降分”录取。表面看是政策优惠,而实际是政策歧视。因此,政策一出即引起医疗界和社会的广泛争论,对正在儿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起了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心理打击,使他们那种敬业度和专业精神一下子掉进冰谷。也使后来者认为,儿科不是精英要去的地方,是医生专业的最后选择。无疑这种政策决定欠缺的是对专业的尊重。

庄一强: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该政策的出台并不理想。对这一政策的另一种解读就是降低了儿科医生的准入标准。诚然,目前儿科医生数量缺乏,究其主要原因是儿科医生的收入偏低。采取降低儿科医生准入门槛的解决方式,还会产生诸如有损儿科医生形象等问题,会让人感觉儿科医生比较差、低人一等。

有观点认为,加分录取的儿科医生,生源质量会差。对此,我并不认同。因为考试是一回事,工作又是另一回事,而且分数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举例而言,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要高于一般院校,但是很多优秀的医生,包括不少名医、院士,都是从一般院校毕业的,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对业务的高标准要求,让他们成为业界精英。所以,我觉得这一政策影响最大的还是儿科医生群体的整体形象。

人才培养难在哪儿

黄国英:在我国,医学教育并未作为精英教育。通过降低标准来招纳儿科医生的教育则更不可能是精英教育。加分政策是卫生主管部门被动选择的一种解决方法,暂时性地或能缓解儿科医生缺乏的难题,但从长远看,则需要回到人才培养的根本,即从教育及行业特性入手,回到制定符合儿科医生队伍发展的政策上来。说白了,就是如何将人才留住。

我认为,儿科医生的培养途径有二。一是在医学院通过一些奖励机制,如制定奖学金政策,引导临床医学生走向儿科医生的岗位;二是在一些有条件、基础较好的医学院,定向培养儿科系的学生。但是,不论哪种途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其可以留在儿科,让其觉得在儿科有发展、受到重视及社会认可。这才是儿科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连庆泉:医学教育本应是精英教育,但我国地域广、人口多,医生缺口大,虽然近几十年医生数量已有较快增长,并且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但是远比不上爆发式增长的患者群和就医需求。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行业,中途改行的情况低于其他行业,医生基本上都是“从医而终”。因此,医学教育必须不同于其他专业――其他专业教育可以是普及型教育,而医学教育则是精英教育和终身教育。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医学院招生是无序的。医疗行业招收多少医生能与相应的患者数量匹配?我觉得有必要将患者数和医生需求量进行统计,规划好医生数量,不同专业有不同专业的要求。

解开儿科医生缺乏困局,我建议应从源头解决,即在医学院设立儿科学专门班。温州医科大学设有儿科学专门班,每年专门招收医学生进入这一行业,但现在招收情况并不理想,不如妇产科。所以,我建议先通过统计来制定5~10年的医生培养计划,再从培养时就给予倾斜性政策,如学费优惠、贷款资助等,鼓励更多医学生选择儿科医生作为职业。

廖新波:近两年,尤其是今年,医学生招生遇到前所未有的冷遇,众多高分学子不愿从医。相比整个外部世界,这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以香港地区为例,长期以来,香港的高考状元大多倾向于填报医科,除了医科自身“自由职业”、收入高和工作稳定的特点之外,最主要的是整个社会尊重医生这个职业,愿意去学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在往年,特别是内地恢复高考后的几年,报考医科的都是高分人群,都是最顶尖的学生。作为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不论中外,医学教育均被视为“精英教育”。我觉得与其说是精英教育,不如说在这些地区形成了一种精英教育的环境。高分是否意味着精英,低分是否就意味着低能?这还要看今后培养出来的结果。进校前,只能说有些专业,成绩好的才能进入,成绩不好的,根本连进入的机会都没有。成绩好只是医学生入门第一步。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医学教育是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机会教育”的,因为一开始,并不是高分者的第一选择,给次高分者机会;当读完高至天花板的书后,再进行规范化培训与考试。考完之后,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理想选择专业,而是根据行医过程中“附加值”多寡来选择。形成了“低分者”被迫选择冷门专业。一切都在机会中选择。假如中国考生高分者望医却步,而导致从医的门槛低很多时,何来精英之说?社会如此看待医生这个职业已经令人感慨了,现在连卫生部门也对自己的医生如此失去信心,其心可悲矣。

让医学生爱上儿科专业

黄国英:如何让大家喜欢当医生,尤其喜欢当儿科医生?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美国很重视引导毕业生选择专业。美国医学生是毕业后才开始分专科,而不是在院校中。他们会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专业引导。一种方式是测算,如美国医师协会定期更新医生的数量和患者数量的比例;另一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如在一些偏远地区,以优渥的报酬吸引人才。

作为医院院长,如何才能留住儿科医生呢?我认为留人才应具备三个要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让他们有职业的荣誉感、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并且要有和社会相匹配的、体面的生活。儿科医生的基本生活有保证,才没有后顾之忧;儿科医生感到职业生涯可以不断进步,才能长期坚守在岗位上。这是一个综合性因素。除此之外,整个社会也有义务营造氛围,不只针对儿科医生,而应从整个医疗领域的工作环境、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着手。政府想通过出台一两个政策就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想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医疗体系人才培养的问题,这要求从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医疗保障体系乃至社会层面上来解决问题,包括紧张的医患关系问题。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医务人员的价值,营造一个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的氛围,这才是治本之道。

廖新波:对于解决儿科医生缺乏现状,我有两个建议。一是从招生就开始“计划”未来需求量。各专业根据社会的需求设定年度需求量向社会招聘,所有专业单列考试,让考生试前选择。既可以避免歧视,又可以使考生根据供需与爱好来选择。如果考完再选择,无人报考的专业,通过以降分的方式来“处理”冷门专业,必定会使冷门专业雪上加霜。二是通过提高短线专业的最低工资或服务价格来吸引医生的扩充。尤其儿科,其“创收”能力不如其他专业,更多的是用时间和技能对待患者。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第10篇

作为我国著名的医药分子生物学专家,他长期坚守在医学科研第一线,特别是在胎儿型珠蛋白基因重新开启表达与珠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和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的研究中有过多次重要发现和成果。

而今,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他认为自己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发挥那些比自己聪明的学生的才智,而不是单纯地去教授他们知识。

2006年6月初,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我国著名医学分子生物学家刘德培院士再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同时他还肩负着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的重任。

尽管如此,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常人心态、学人理念、法人责任、凡人生活”的作风。因为,在他心目中,“终生进京赶考,永远当好学生”是持之以恒的人生坐标。

2007年金秋,《教育与职业》采访了刘德培。

协和精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协和)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其前身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医科院与协和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

1986年,36岁的刘德培获得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次年远赴美国求学,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一直从事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并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因此,当记者提及这所医学领域的重要学府时,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的刘德培深感自豪,“长期以来,协和坚持医学精英教育,以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为办学宗旨,实行高进优教严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学家,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对于协和的光荣传统,刘德培更是有着特殊的理解,他告诉记者,协和当年的创业者,是吸取了当时的发展和改革的先进思想,一开始的时候就在现代医院管理中选择了最符合当时发展潮流的思想举措,走的是改革发展道路。在这过程中,他们结合中国的国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美国的模式。所以,医学界在总结学校发展史的时候,一致认为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协和成功的关键。

创业的道路布满荆棘,而总结、继承前人的经验亦需要超人的智慧与胆识。在经过了最近几年的努力之后,刘德培和他带领的新一代协和人在前辈的基础之上总结了六句话――坚持医学精英教育,实行高进、优教、严出,注重能力素质培养,强调“三高”“三基”“三严”,开门办学博采众长,弘扬优良文化传统。

这是20世纪协和发展的思想总结,同时,结合国外医学教育的新思想,协和医学精英教育的特色在新世纪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对此,重任在肩的刘德培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感触,“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医学精英教育,即便是遇到非常大的阻力的时候也要如此。因为,医学教育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实践性很强,而且是成本比较贵、培养周期长、社会期望值高,所以协和的学子们要学许多课程,初步计算的话,八年学制需要学习一百多门课程,这显然具有精英教育的特点。而对于招生来说,实行高进、优教、严出是我们一贯的传统,对学生入学资格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例如,协和招收的八年制医学生,先后在北大、清华读预科,都是在学校里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

在他心目中,实行医学精英教育的目的是在中国创办跟欧美可以相比的高水平的医学教育。这个高水平的医学教育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培养有国际水平的医学人才,包括临床专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专家。

据悉,自建校以来,协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实行小规模、严要求,预科、本科分段教学,导师制等独特的培养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

“严谨、博精、创新、奉献”,这就是激励了一代代协和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协和精神。而对于刘德培来讲,激励之外,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除了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之外,他要带领着21世纪的协和人与时俱进,将协和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最重要的就是最基本的

谈到育人,刘德培有着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医生既要具备综合思维能力,也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还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他的人才培养理念里,最重要的往往就是最基本的,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个基本细节,坦诚地跟学生们进行交流,才能充分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早在1920年4月14日,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正式确立了协和办学理念它包括三个要点.举办可与欧美最优秀的医学院校相媲美的高水平的医学教育,包括医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进修教育;提供科学研究机会,特别是远东特殊问题的研究;传播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对此,刘德培说:“这一理念的另一表述是:在中国办一个世界第一流医学院、以培育有国际水平的医学人才包括临床专家、教育家、科学家、公共卫生专家和卫生行政专家,为中国卫生事业和世界医学做贡献。”协和建校90年来,始终坚持了这一办学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协和注重能力素质培养,强调三高(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方法、严肃态度),开放办学博采众长,传扬优良文化传统的育人特点。

在协和,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措施得力,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2,然后在临床教学中重点安排讨论课和专题讲座,适当减少课堂授课时间,增加床边教学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德培校长告诉记者,科学、严格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成为真正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协和强调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这就是协和学子的整体特点。这个特点包括什么呢?首先包括一整套自学的能力,其次是学校环境的熏陶,协和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陶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而要实现它却并不容易,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师资环境,要有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形成一个很好的科学氛围。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协和的考试的评价体系已经逐渐从注重知识的测评转向了对学生的综合测评,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因为,刘德培校长始终认为,学校培养出来是人才,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不单是专门的技术而是具有真正能力和素质很好发展前景的高层次的人才。

小规模、高层次、研究型

1997年,同志为协和题词:“严谨、博精、创新、奉献。”

在刘德培校长看来,这八个字是协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实质是医学精英教育,而最具协和特色的要数“博精”两个字,“博精即博大精深。还有一种解释,‘博’是指博学,要求学生具有‘丁’字型知识结构(‘一横’代表广博的知识,‘一竖’代表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一勾’则代表创新能力与精神),鼓励其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精’是指精英教育。”

协和一直坚持以“小规模、高层次、研究型”的办学方向,这也一直堪称是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他们在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效果、英语教学、学风建设等方面很有特色,特别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在临床阶段实行导师制。医学生进入临床后,有两位导师负责,其中一位导师全程负责学生的临床实习和学习,直到毕业。而另一位导师则负责指导学生八个月的科研实习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科研题目并且答辩,这在其他院校是不多见的。同时,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就是学位授予条例。首先规定整体表现优良,不受任何处分,各门功课分数平均在80分以上。

近年来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多挑战,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小,未能争取到重点投入和建设的机会,致使学校许多硬件、软件建设与其在国家医学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

对此,刘德培指出,学校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挑战。诸如,空间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条件与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科研与教学事业发展;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梯队及前沿学科建设需要加强;研究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社会需要,科技创新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有待延伸;医学精英教育的高投入需要与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尚缺乏机制和政策保障,教育实体化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研发能力亟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科学决策与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刘德培看来,应该抓住包括教育部教学评估在内的所有发展契机,真正做到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006年6月2日,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意见反馈会上,评估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办学思想明确,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二是教学、科研、医疗三者密切结合,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强化;三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四是积极开展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是重视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迈向一流

有专家指出,医学教育是最能够体现国际化的教育,相类似的知识、专业、标准、体系比较容易沟通,但是每个民族的特点、文化又要求与国际上结合起来。

协和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与数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教育、医疗合作关系,已有2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被授予协和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称号。自1985年以来,学校相继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订了校际交流的协议,先后有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台湾、澳门地区的学生来校学习。

在刘德培校长心目中,协和的未来就是要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的医学院校。基本的思路是立足国内,发挥优势和特色,实现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

对此,他指出,“首先要考虑医学国际标准与本土教育的关系。学习和研究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也日趋全球化,而医学是一种国际可比性和通融性比较强的专业,其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但是国际化和全球化是有区别的,全球化主要显示的是一种整体性和一体化的倾向,而国际化更多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国情,是基于国家利益出发的国际化。所以,要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现国际标准的同时,要严格遵循中国的国情和特点,着眼全球,行在当地。”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协和建立了专门的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通过与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密切合作,把国际上的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找出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而不是简单地照搬。

他进而指出,医学发展很快,所以要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并且逐步完善终生教育的体系。而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他坦言责任重大,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逐步构筑中国医学科学研究创新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教育实体化进程,开展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府;三是大力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改革发展;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开发和产业发展;五是开拓发展空间,建设院校教学科研新环境;六是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七是加强国内、国际和区域合作,提高院校国际化水平;八是营造宽松和谐发展环境,保障院校可持续发展。

惟有如此,才能实现他心中的梦想,“‘十一五’期间,将中国医学科学院不断做强做大,初步建立院校医学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成为现代医学基础、重大疾病防治及药学研究整合式的真正的部级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将学校做实做精,使之成为以医学精英教育为特色的研究型高等医学学府。”

上一篇:信息化工程范文 下一篇:旅游管理理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