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会议汇报范文

时间:2023-03-19 04:03:02

医学会议汇报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1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8月5日子山西省太原市顺利召开,编委、通讯编委共计14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领导莅临会议进行指导,会议对第二届编委会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第三届编委会的工作展开探讨,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未来作了规划。

会议由编辑部主任马岳峰主持。首先,江观玉总编辑代表第二届编委会作了工作汇报:在第二届编委的努力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在同行中的声誉、来稿的质量、刊登的论文影响力都不断提高,已被国内所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并进入国外多种重要数据库,成为我国急诊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展示学科成就的重要平台。杂志的发展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编委们的智慧和心血。本次换届,部分编委因年龄等原因不再担任编委工作,鉴于他们多年来对杂志发展的贡献,中华医学会特颁发表彰编委的证书,并期待得到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编辑部沈惠云副主任代表编辑部汇报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发展情况:过去的5年间为满足我国急诊科医学的快速发展,编辑部在人员不增、出版文字量增加近1倍的情况下,实现了量、质“双”突破,完成了历史性跨越;在2009年123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质量评比中列22位;连续4年获得“中国科协的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并于2010年获中华医学会第24次代表大会优秀期刊奖;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更多的国际专家进入了编委队伍;编辑部成员秉承团结、拼搏、敬业、创新精神,主持并承担了!个省级传播学课题,自主开发的“在线投稿、审稿系统”不仅提升了稿件的处理速度,更为作者跟踪、专家约稿提供了有效路径,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多家科技期刊中有偿使用;实现了第二届编委会目标任务,体现特色、创建精品,将期刊建设推向更高阶段。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游苏宁社长兼总编辑宣读了第三届编委、表彰编委、通讯编委的名单,发放证书,并就今后编委会的工作展开作了指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管理制度、编辑规范化建设、期刊评价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已经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任务不仅是办好一本期刊,还要搭建平台,与医学科技期刊界的弟兄们一起飞,共同组建中国最好的医学期刊群体。之后,第三届编委会江观玉总编辑就《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未来发展提出目标任务,廾要求第三届编委继承、发扬第二届编委会的优良传统,继续为期刊组织、推荐优秀稿件,努力提高审稿质量,对编辑部的建设与发展给予更多的帮助;在新一届的编委会工作中,将采用量化指标考核,以实现编委会队伍的优化。编辑部何小军、邵菊芳和张斯龙就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编委会进行探讨:针对编审过程,编辑部将加速流程,重点策划、优化内容;针对我国急诊医学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的现象,编辑部创设了英文期刊――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希望广大编委能像当初支持《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一样,支持英文版的发展;针对编辑部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实现路径。

最后,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副总编辑李春盛教授代表编委发言:《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是我国急诊医学分会的“中华”牌杂志,兄弟专科分会的著名专家、教授也参加了我们的编委会,体现了当今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的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急诊医学在快速发展,与此相应的急诊医学期刊也在迅速地成长起来;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设了急诊学科,这是学科发展的标志。也是我们创新的动力,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希望急诊分会委员、编委们为进一步加速本学科与杂志的发展,将与本学科有关的,有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论文投到《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与急诊医学同仁分享;2011年世界灾害与急救医学会议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一个展现中国急诊医学发展状况与抗灾能力提升的机会,希望大家积极地专题投稿、组稿。(何小军 整理)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2篇

*年在中华医学会上级学会领导和关心下,在自治区科协、民政厅的监督、管理下,学会团结和组织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园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部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政治思想工作

今年7月,国家卫生部党组下发了《关于卫生系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卫生厅党组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学会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本学会实际出发,制定了“学会办主任会议规则”。进一步明确了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问题集体讨论、议事内容规定等。

(二)学术活动

*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如期完成了学术活动计划。47个分科学会共举办各类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和学术活动95次,全国性会议3个,西部会议2个,学术年会18个,学习班21个,学术活动51次。结合*地域辽阔、人员分散、信息闭塞,基层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差异大等情况,部分专科分会组织专家到南北疆进行巡回专题讲学,有效地推动了全疆地、县两级医务工作者技术水平的提高。

1、心血管分会与老年病分会在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团结两个学会的委员和同道,积极参加、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曾先后在广东、武汉、杭州、成都、北京、济南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使*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与疆内外先进水平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同时,组织疆内专家先后在全疆各地进行学术讲座,得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机会。

2、眼科分会举办学术活动6次,学习班4期,成功举办全疆年会,均以自办为主,请外地专家讲学为辅,对广大眼科医生基础知识的巩固,高新知识的了解,各专业的业务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使全疆各级医师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广泛,受到全疆同仁的一致好评。

3、消化病分会与消化内镜分会合作,分别由4家医院围绕消化病和消化内镜新进展、新技术分别举办了4期学术会议;多次下基层举办专题讲座4期及进行查房、会诊、手术;邀请疆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课4期;举办了西北五省区消化内镜沙龙会,学术活动内容丰富,受到同行的好评。

4、传染病学与寄生虫学分会积极筹备并召开了第二届年会。同时首次与内科学分会共同举办联合学术年会,本次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与*同行加深了友谊,扩大了合作,提升了*医学会传染病学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的影响。在疆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班、临床小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将新知识、新理论及时传送到基层。

5、耳鼻喉科分会年内召开6次学术活动,并首次下地州进行学术活动,基层参加的人员踊跃,学术气氛浓厚,得到同行的好评。为加强与内地的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耳鼻喉专业的学术水平,在各地举办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学习班或培训班,并邀请疆外专家来疆讲课、手术及学术交流,了解国内近期开展的工作及专业领域研究水平。缩短了与内地的差距,同时,逐步提高我区耳鼻喉专业的整体水平,受到各地州同行的欢迎。

6、血液学分会年内在疆内举办各种血液学沙龙6次,提供了全疆血液病同行学习的机会,加强了交流与协作。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疆进行多次授课,对国内外血液学的最新进展有了全面的了解。

7、内科学分会开展了面向全疆、西北地区、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各种学习班、研讨班,以加强内科学专业医师对内科学各疾病诊疗的认识,了解内科学疾病诊治新技术、新进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内科学疾病的诊疗水平。先后举办了4次大型学习班及培训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8、病理学分会在疆内举办了一期全疆病理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由*学有专长的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受到基层病理工作者的欢迎。对以往多年坚持的乌鲁木齐地区疑难读片会继续坚持,并且队伍逐渐壮大,吸引了远至乌市以外的各医疗单位病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并对每次读片的内容进行了按系统分类进行,深受广大病理工作者的好评,解决了临床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大家的诊断水平。结合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检查中新查出的一些问题,通过和*病理质控中心一同,制定了*地区的病理质控标准,为今后各医院病理科规范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9、血气学分会在疆内举办了3期学习班,专家讲课应用大量临床范例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授课方式,受到学员们的欢迎。

10、急诊医学分会召开了第八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特邀疆内外专家就急诊医学和危重病医学专业领域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分别做了高水平的学术讲座。通过此次活动,活跃了我区相关专业的学术氛围,使大家了解了目前急诊医学国内外的新进展,对*急诊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指导和推进作用。同时,带领疆内专家进行南疆巡回学习班。专家们就急危重病的诊治作了9场专题讲座,内容科学实用、新颖先进,对基层医护人员提高技术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邀请疆外专家,开展了2期专题讲座,收到良好效果。

11、危重病医学分会于*年4月21日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学术会议,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家关注的临床问题上,充分体现互动性,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各位参会代表在学到先进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有机会与全国及疆内的重症医学专家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本着不断务实危重病监护与综合救治基础为目的,大力加强我区各地的中小医院危重病救治人才的培养,远赴地州进行讲学活动,达到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带动发展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神经内科分会每季度举办一次疑难及罕见病例讨论,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先后举办了全疆学习班4次,邀请疆内外专家进行授课,大大提高了专业学术水平,活跃了学术气氛,受到广泛好评;举办了有关睡眠、癫痫、动脉硬化、眩晕4次专题学术讲座,以期开阔专病诊治视野。

13、烧伤外科学分会承办了全国烧伤学习班和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多,专题讲座范围广,学术氛围好,讲座热烈,发言踊跃,安排有序,参会代表满意,增加了学会的活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常性组织座谈会,达到相互交流沟通和共勉,并多次选派人员到兄弟省区学习、参观。

14、胸心外科学分会成功举办了全疆第五届胸心外科年会,邀请内地专家讲座、手术演示,此次会议收获甚佳。并在年内召开了4次常委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增补一名常委及委员的决定。

15、检验学分会举办学习班及培训班4次,邀请疆内外专家进行授课,将新技术、新方法、新管理办法及注意事项重点讲解,使与会人员收益非浅。开展了*乌鲁木齐及周边二级、三级医院实验室间的比对工作及配合临床检验中心验收PCR实验室。

16、内分泌、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疆内专家前往南北疆进行专题巡回讲座,为推动全疆地、县二级医疗机构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举办了2期学习班,并认真组织*年《糖尿病指南》、《甲状腺疾病指南》的推广工作,组织内地、疆内专家多场次的专题讲座,受到了广大西部十省市专科医生的一致好评。

17、皮肤性病学分会组织并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西部地区皮肤性病会议,邀请了全国本学科享有盛誉的知名专家、教授参会并做精彩的讲座,会议获得圆满成功;同时,还举办了全疆皮肤性病继续教育学习班,来自全疆各地的皮肤科医师从本次学习班上学到了皮肤性病领域最新的诊治进展,受益匪浅。

18、妇产科学分会召开了第七届妇产科学术年会。会议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及历年学术会议内容安排,重点交流我区产科临床新进展、新技术应用及产科孕产妇死亡难点、热点问题,推动我区产科临床工作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会议特邀请疆内专家进行了讲座;同时,妇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主持,召开有关妇科内分泌、激素替代疗法、老年医学等沙龙活动,参加人员反映良好;并选派代表参加了在贵阳召开的西部地区第二届妇产科学术会议。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1、认真学习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制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中华医学会每年举办的工作研讨会。在实际工作期间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提倡依法、效率、公正服务,向数千名来访、电话咨询者认真、热情、耐心、细致的解释他们提出的问题。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在向领导汇报的同时及时、妥善处理,不推、不拖,不激化矛盾,真正发挥了中介组织作用。

2、根据中华医学会医鉴办文件规定,按时完成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片区2人次的专家增补推荐工作。参与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修改工作。按时上报本地区、本年度医鉴情况统计表。

3、*年医鉴办正式受理78例医疗纠纷,在本办公室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49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其中包括医鉴办两例近期复杂、疑难案例的答复和结案工作)。其余案例均在受理鉴定程序之中。组织专家赴地州调查取证多余次。

4、由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组成的卫生部调研组一行5人于今年5月31日参加了我会医鉴办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旁听了鉴定会的全过程。会后,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领导对我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5、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业设置及专家分布,切实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经各地州医学会及医疗卫生单位推荐,*医学会常务理事会严格审核,吸纳了民族医、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专业的69名专家完成专家库录入工作。

6、在全疆各地巡回举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强化培训班5期,培训8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得到了各地州卫生局、医学会及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好评。

7、为更加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程序,与司法系统搭建一个相互了解、交流、沟通、提高的平台,经常与其他兄弟省区医鉴办同志进行交流、探讨工作;与司法界同仁相互交流意见,加强共识,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防范与处理医疗争议的水平与能力,达到了与区内外、法学界共同交流、沟通信息的目的。

8、*医学会医鉴办根据工作需要经常与地州、市医鉴办联系,指导地州工作开展,准确及时的把中华医学会医鉴信息传达到各地、州、市医学会,使学会发挥了上传下达的作用。

9、根据要求逐渐建立、完善医鉴办制度。

(四)继续医学教育

1、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顺利完成今年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工作。今年评审的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430项。其中Ⅰ类项目399项;Ⅱ类项目31项。对通过的项目经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予以公布,对未通过项目,及时向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反馈了专家意见。在今年审批的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医学会申报的项目有41项,在乌鲁木齐举办的有27次;在各地州举办的有51次。

2、完成了我区51项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初审和网上申报工作。

3、成功召开了首届*医学科技奖及*医学会优秀专业委员会、优秀学会工作者表彰大会。共27个项目获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5个)。15个优秀专业委员会和65名优秀学会工作者受到表彰。

4、完成了*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推荐工作。

5、举办了全疆第二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

6、完成了*年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培训考试工作及免试人员的换证工作。铁梅副主任在此项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培训考试工作先进个人”。

7、完成了向卫生部科教司推荐卫生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的工作,从自治区所属医疗科研机构推荐的220人中评审出180人上报卫生部科教司。

8、举办了*医学会首届全疆医学科研项目管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所属医疗卫生单位、各地、州(市)卫生局及医疗卫生单位科研管理人员、自治区级医药卫生学(协)会和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代表100余人。

9、组织专家对卫生部制定的《设计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书面修改意见。

(五)组织建设

1、根据中华医学会《章程》规定及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要求,按时完成中华医学会20个专业委员会*片区21人次的委员候选人推荐工作。为配合中华医学会工作,积极上缴省区团体会员单位会费。

2、根据民政厅《社团管理规定》要求和*医学会《章程》规定及新医会字[*]47号文件的精神,本年度召开了医学会*年由12个专业委员会相关人员参加的换届前会议。今年完成了围产医学、肿瘤、医学教育、神经外科、影像分会及内科心电学组换届改选工作。本会换届改选及成立工作本着“民主选举、等额分配”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进行换届。尚已筹备就绪的换届分会有血气分会、影像麻醉分会。其他9个分会换届正在筹备过程中。

3、年初召开了*医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10次会议,会议研究通过《*年(首届)*医学会科技奖表彰大会暨*年*医学科研项目管理研讨会》、《学会优秀专业委员会、优秀学会工作者表彰》、《新成立*医学会专科分会名单》、《*年应换届分会名单》、《通过专家库补充人员名单》、《汇报*年医鉴工作》、《通报*医学会*年工作总结与*你那工作计划》等。

4、为了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扎扎实实作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组织*医学会47个专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秘书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分会联席会议,会议期间要求各专业委员会认真分析,查找不足,不断促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深入全面开展。

5、学会工作是联系医疗卫生行业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的桥梁和纽带,为加快医学技术信息化进程,与国际医学领域相接轨,结合*实际情况,在各方积极努力配合下,成立危重病分会、疼痛分会等。

(六)医疗美容医师考试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9号令,关于《医学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中介组织对主诊医师资格进行认定”,卫生厅于*年委托*医学会组织开展全疆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认定工作。为做好医学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认定工作,*医学会下设*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认定工作办公室。在厅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各方通力协作,圆满完成了467名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考试人员名单的交接、资质审核、出题、交费、考场安排、组题、考试、阅卷等一系列工作。该项组织工作的程序、制度、严谨性已受到参加监考、阅卷老师及考生的好评。

(七)期刊出版工作

1、《*医学》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编辑出刊工作。《*医学》截止目前已出版6期,共计800余篇稿件,约400万字;

2、因*无护理专业杂志,为解决《*医学》杂志护理稿件积压,影响护理学术的交流和护理人员职称晋升等问题,经《*医学》编辑部和学会办领导同意并报*新闻出版局同意,出版发行了《*医学》*年增刊1期,共计95篇稿件,约22万字。开拓了*护理人员学术交流渠道、为护理人员晋升职称等工作提供了方便,得到大家的好评。

(八)学会管理工作

1、不断加强学会工作管理。

2、学会办组织召开了2次区级医药卫生学(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医学会积极参与。学会办对学会的组织管理、会议管理都提出了要求。同时,将卫生厅的有关决议、要求及时传达到各个学会,使学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法规、政策要求健康发展,真正起到参谋、助手、纽带、桥梁作用。

3、医学会在规范化管理方面,加强公文处理、文档和学会公章管理等,强调了公文运转的审批程序和发文规范。

(九)科普活动

为了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医学会积极参加了由自治区科协组织召开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动员大会,并积极倡导,将此项活动列入明年工作计划。

二、存在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工作量大,人员少。医学会将争取编制,增加医鉴办工作人员。

三、*年学会工作

*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学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学会财务管理制度,协调各分会关系,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对各分会的鉴管力度。

(二)加强学术会议的管理,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三)做好一级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四)继续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议质量。完成医鉴办专家库专家的审核、启聘及增补符合入库条件的专家入库工作;做好医疗事故咨询接待工作;继续在全疆各地举办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为主题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学习班;组织召开全疆医鉴工作人员研讨会议;由*医学会牵头,统一组织前往内地省市进行考察、学习,不断促进和提高我区医鉴工作的质量。

(五)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续做好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和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工作;举办第三届全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培训班;申报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疆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考试培训班》、《设计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研讨会》;做好*年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培训考试工作和考试换证工作。

(六)开展第二届*医学科技奖评奖暨表彰工作。

(七)以送学上门为宗旨,面向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养人才。

(八)继续做好“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推荐申报工作。

(九)在卫生厅的委托下,继续做好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认定考试相关工作。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3篇

一、学会组织建设方面:

1、元月5日进行了*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预备会议。

2、元月6日进行了*康复医学会第四届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

3、四月份学会开始了正式移交,办公地点由自治区干部疗养院变更为自治区人民医院,拟定只进行文件及资料交接,不进行财务交接。

4、五月份整理原学会移交的文件及资料,进行分类管理。

5、五月份自治区人民医院给学会无偿办配备了自动化的办公设备:电脑、电话、打印机、传真机等。医院为学会开展工作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给学会工作以极大的支持和援助。

6、六月份进行了学会各种证件(执照、收费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及学会公章的交接。

7、七月份进行了学会财物手续交接,并完成自治区发改委办理受费许可证的变更手续。

8、为了更好地发展*康复医学会,进行区内外信息交流,八月份由自治区人民医院出资建立了*康复医学会网站,并于十月开通使用,为学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开辟了绿灯。

9、收取了新加入康复医学会会员*6年的会费。

10、九月初召开了一次会长联系工作会议,讨论和安排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1、九月份拟定了学会的各项制度及职责,逐步建立健全学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会员制度、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12、完成了自治区统一要求的税务登记本换证工作。

13、编写和收集了*康复医学会网站的相关资料。

二、学术活动与继续医学教育方面:

1、积极支持卫生厅学会办的工作,六月底学会派一人参加了

在伊宁市召开的由*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继续医学教育研讨会。

2、七月份进行全疆《康复医学新进展》学习班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向全疆各地洲医院下发了第一轮通知。

3、九月份由*康复医学会委托自治区人民医院举办的《康复医学新进展》学习班,为期四天。这是学会换届移交后的第一次办班,参会人员有二百余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4、在*康复医学会网站上了*康复医学会委托自治取人民医院举办的全疆《康复医学新进展》学习班的概况及邀请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简介及论文。

三、承担政府职能工作方面:

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各项号召,当好政府的助手,认真协助相关部门所开展的各项宣传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1、五月份学会派人参加了由自治区残联和乌鲁木齐市残联举办的“爱耳日”活动。

2、六月份参加了由自治区科协主办的首届《*民间组织发展与构建和协社会论坛》会议。

3、七月底参加了自治区科协举办的学习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座谈会。

4、九月份参加了由自治区科协举办的自治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动员大会及讲座之一《运动与健康》。

*7年工作计划

*7年是我国全面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实行“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康复医学会做为自治区的一级学会,有义务为*康复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实现“国家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为进一步做好学会来年的各项工作,现将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认真执行自治区卫生厅学会办的指示,积极完成所下发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

二、全力支持和协助科协开展的大型科普活动,广泛宣传康复医学知识,增强广大民众的健康意识。并积极贯彻执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三、积极参与和协助自治区残联所举办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全国助残日”活动、“全国科普法宣传周”活动等。

四、继续扩大*康复医学会在疆内的影响,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在*6年的基础上,再吸收一批新会员。

五、积极开展疆内康复扫盲工作,在康复医学工作薄弱的地区发展几个康复医学会理事。

六、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条件成熟时,准备在全疆成立1—2个康复医学会的分支结构,即运动创伤和小儿脑瘫康复分支专业委员会,不断扩大学会的实力。

七、认真做好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工作,重视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在继续完成*6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同时,准备在年内再举办2—3期全疆康复医学学习班。

八、积极发挥康复医学会的作用,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学会的网站大力宣传康复医学科谱知识及*康复医学会的动态,加强信息反馈与沟通。并与中国康复医学会建立合作关系。

九、严格执行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的要求,及时进行收费手续的审理工作。

*康复医学会*6年大事记

1、*6年元月召开*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规范》研讨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机构成员。表彰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会上特邀请了全国康复医学专家进行讲座。

2、*6年4月*康复医学会办公室进行变更交接,主要是移交文件资料及书籍。

3、*6年5月参加自治区科协举办的“助残日”及“爱耳日”活动。

4、*6年6月参加*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部举办的全疆第二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

5、*6年7月由康复医学会原挂靠单位自治区干部疗养院与现挂靠单位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财务交接及证件交接。

6、*6年9月由*康复医学会委托自治区人民医院举办全疆《康复医学新进展》学习班,特邀请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励建安等国内康复医学界的知名专家教授及美国学者授课,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7、*6年9月*康复医学会新建立的网站正式开通,在网上已了*康复医学会的相关信息等内容。

8、*6年7月参加了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及自治区科协联合举办的首届*民间组织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论坛。

9、*6年7月、9月及11月分别参加了自治区科协举办的关于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动员大会及讲座。

10、收取了*6年部分新入会会员的会费。

11、办理了学会税务登记证的换证手续。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 管理 制度

江苏省医学会()前身为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成立于1960年3月,是江苏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现有会员6.5万多名,56个专科分会,74个专业学组,5个工作委员会,荟萃了全省乃至国内一大批知名的医学专家。医学会以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学普及、科技项目评审和承担全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等职能,是党和政府联系全省医学界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是展示江苏医学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也是江苏医学各专业学术交流的重要舞台。医学会的工作面广量大,任务很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医学会既要按照事业单位的要求严格管理,又要按照学术团体的规律积极开展工作。学会的财务工作成了学会管理工作的基础,成为医学会坚持公益性,发挥学术性,调动积极性的导向和杠杆。为了促进学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江苏卫生事业作贡献,加强学会的财务管理就成了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几年来,省医学会在卫生厅和省科协领导下,在厅规财处的具体指导下,针对医学会基础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重视学会财务监督与管理,在预算收支、资产管理、日常业务活动经费管理、和政府集中采购方面建立健全了学会活动中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医学会近几年财务工作有了明显的改进和加强。现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一汇报:

一、强化预算管理,树立勤俭干事业的理念

我们十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强化财务职能上做到了管理与服务并重,在管理方式上做到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检查并重,逐步形成了规范、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并完善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基本上达到了以财务管理带动全面管理,以全面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事业单位财务运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在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事业单位的医学会也不例外。医学会要建立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能促进全省卫生事业发展与事业单位改革相配套的,与学术团体的任务相适应的管理办法是学会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抓主要矛盾去一一解决。由于学会业务活动的特殊性,财务预算的编制是我学会的难题之一。每年度的学术活动和继教培训工作预算收支很难掌控,学会业务活动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参会人员及经费收支在前期预算时不太容易掌握,主要是人为因素及其他不确定因素较多、不可预见性情况每年都有发生。近年来,成功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数量及范围不断扩展,华东片区、全国性“长江论坛”及各类专科国际性会议,规模达到500至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次。会议规模不断扩大,而每年的预算工作编制时间较紧,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在这种情况下,学会财务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发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主动协调财务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预算前与各部门认真讨论,分析形势、了解行情,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一般规律,分析可能发生的支出需求,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做好统筹安排。尽量做到预计充分,尽力为来年的预算考虑周全,留有余地。这几年由于工作细、分析透、要求严、管理紧,较好地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并能严格地按照预算编制计划,为单位管好资金,用好资金,树立勤俭干事业的理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全面落实责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为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办公室牵头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人,科室积极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固定资产信息化的运用,极大提高我医学会的资产管理效率,使我们医学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学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费用,由此造成成本核算不完整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与核算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学会由于历史原因,编制有限,无独立的设备管理科室和专职人员,所以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是学会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这几年,随着事业的发展,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的实施,高档电教设备不断添置、更新,学会的固定资产在大幅度增加。加上我学会科室全成本核算工作的推进,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和成本分摊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最近我学会开展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参照绩效工资的管理办法,对科室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人员按照上级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固定资产电脑信息系统管理。学会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抽调人员,组织清查班子对学会家底进行了清查,对各部门各科室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登记,对已经报废及待处理物资进行清点整理,履行报批手续。督促此项工作逐步跟上管理要求,改变以往三账一卡工作不落实的状态。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办公室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人,科室积极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使我们学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

三、依法实施制度,强化对学术活动的经费管理

目前,举办学术活动是我们学会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对学术活动的经费管理采取的原则是“以会养会,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同时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规财发[2007]117号文件的精神,以争取社会资助捐赠为学术活动和科普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加强与医药企业的沟通和联系。针对学会业务活动频繁,财务账目较多的情况,学会制定了一系列学术活动的管理规定,既要争取企业对我们的支持,又不能被企业所左右,我们坚持原则,把握分寸,透明公开,执行规定,互利互惠,达到双赢。

我会经费管理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单位全部依靠国家拨款到人员经费定额指标事业经费补贴,后曾一度脱离事业单位的管理,经费自收自支。又由于形势的发展、事业的需要,学会恢复事业编制的过程,几度变化,医学会逐渐从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转向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学会事业的道路。除争取政府经费支持外,积极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渠道,也是做好学会工作的重要方面。

举办学术活动是我们学会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同时对学术活动经费的管理怎样做到取之有度,用之得当,勤俭办会成为学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我们从学术活动入手,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学术会议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不断提高学术活动质量,扩大学会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各专科分会的积极性,拓宽我们的经费来源。

首先,每次活动项目负责人要做好活动经费预算,活动进行中规范报销手续,完善审核制度,遵照学会有关“学术活动经费使用及管理”的规定履行职责,本着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对会议的住宿、餐饮、交通、会务等一系列支出都是由分管项目负责人、分管项目的秘书长及财务审核,层层把关。学术活动结束,项目负责人及经办人与财务人员一道列出决算明细表,核算出收、支、余的全部账目。

对于企业的赞助费用学会也制定了相关规定。每次会议的捐助都有负责专项活动的人员和专科分会负责人参与管理,且全部入我学会的财务账目。

对56个专科分会,财务科也专门独立设置科目进行收、支、余的明细核算,建立收支经费的审核财务制度,建立主任委员负责制。各专科分会与学会财务人员共同监督、实施学术活动牵制的全过程。以上各项管理我们体会到,对学术活动经费的合理使用,关键是管理,重要是制度,核心是落实。

四、创新管理方式,加强集中采购管理

随着我学会的会议数量扩大,印刷宣传材料的需求量激增,由于缺乏集中管理,印刷成本参差不齐,财务支出相应增加,为了规范管理,加强对印刷支出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研究制定了实施计划、选择印刷机构、组织实施、确定中标单位、签订采购合同、履约验收、支付资金等,规范了流程,保障了资金有序使用。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5篇

12月2日,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以下简称“出版资助计划”)2013年申报著作终评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沈爱民出席会议并指导评审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终评会议评审专家组组长林群,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主任孙志禹,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出版资助计划”办公室主任苏青和副社长、副主任吕建华,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国家天文台、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等单位的21位评审专家出席了终评会。会议由苏青主持。

吕建华代表“出版资助计划”办公室汇报了2013年申报资助计划著作的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10月15日,办公室共收到申报稿件86部,经办公室审核,共有68部稿件符合申报条件,这些稿件通过至少两位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后,提交至终评会。

终评会议采用分组评审、集中讨论的方式进行评审,与会专家分别从政治性、学术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对入选稿件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在集中各小组评审意见的基础上,以表决方式确定是否予以资助出版。最终,《静脉腔外科》等46部科技作品获得拟资助资格。拟资助作品名单近日将在中国科协网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网站以及其他有关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获得“出版资助计划”资助并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撰写高质量的著作,确保出版资助计划学术著作的出版质量,结合2012年申报、评审、出版工作的实际情况,2013年上半年,中国科协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修订了《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管理办法》,拓展推荐渠道,适当扩大资助范围。同时,瞄准目标人群,加强“出版资助计划”宣传,不断扩大出版资助计划在科技界的影响力。通过不懈努力,2013年申报资助计划的学术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高,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

会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沈爱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主任孙志禹研究员对进一步做好出版资助计划实施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要结合2013年申报、评审工作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出版资助计划”管理办法,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出版资助计划”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学术著作出版知名品牌。(中国科协 学会学术部)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重度窒息;抢救;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68-01

在医院新生儿科室中,新生儿窒息属于一类急危症,比较多见,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实施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方式对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出现也属于引起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进行及时的抢救护理能够显著的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1]。本文选取10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复苏方法对患者实施抢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技术对患者实施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10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全部符合新生儿重度窒息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体重、性别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复苏方式进行抢救;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技术,患者在确诊之后,马上为其实施气管插管,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倘若患者没有心跳,将肾上腺素滴入到患者的气管之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使用纳洛酮0.4mg以及氯化钠2ml实施静脉注射,之后实施静脉泵入多巴酚丁胺、多巴胺以及立其丁,之后为患者清理口鼻异物,进行保暖护理,为患者实施抗氧化治疗,使用丹参、地塞米松以及维生素C,治疗全部为微泵泵入,不能够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对患者的血气指标实施观察,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精神、脉搏、尿量、瞳孔以及中心静脉压,倘若发生异常需要马上向医生报告,新生儿重度窒息会引起缺血以及缺氧性脑病,因此需要严格观察患者的四肢肌张力、瞳孔以及意识等,倘若患者发生抽搐,需要警惕是否出现颅内出血,此外,重度窒息患者容易发生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需要观察患者的皮肤弹性,是否出现水肿等[3]。针对羊水粪染窒息的患者实施插管以及吸痰等操作,会刺激患者的喉头出血以及水肿,需要使用地塞米松1滴滴入到患者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以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46例,占总比例的92.0%,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41例,占总比例的82.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者的大脑停止供养4分钟就会出现不能逆转的危险,所以对患者实施及时的供养非常主要,需要将患者口鼻内的异物清理干净,引起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主要原因是不嫩吸出深部羊水和分泌物,实施气管插管可以充分暴露患者的气管,使用呼吸机能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4]。本文选取0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复苏方法对患者实施抢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技术对患者实施抢救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46例,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41例,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实施综合技术抢救方式显著优于传统复苏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使抢救成功率提高,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宝君,张旱愉,张韵.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1 ,19(7) :74-75.

[2] 杨辅直,钟汝玲,杨敏,李伟生,冯哲.新生儿重度窒息不同复苏方法的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 ,03(8) :171-173.

[3] 张祥生.气管插管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与价值.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国际妇幼保健学术会议暨2009全国妇幼保健学术大会论文集[J] .中华预防医学会,2009 12(6):12-14.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7篇

[摘要] 回顾福建省泌尿外科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奠基、发展初期、发展以及发展壮大等阶段,并且展望我省泌尿外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泌尿外科 发展

西医外科技术于19世纪60年代传入福建,随教会医院的兴起而不断发展提高。20世纪30年代,技术方面仅能做腹部小手术,到40年代外科最大的手术是胃切除。我省泌尿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奠基、发展初期、发展以及发展壮大等阶段。

1 奠基阶段

福建泌尿外科技术的开展,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解放前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外科技术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几任院长均为美籍医生,最后一任院长Dr.young对泌尿外科有所专长。但在当时,手术方面只能进行膀胱镜插查、包皮环切、尿道扩张、鞘膜翻转及膀胱切开取石、肾切除等手术。祖籍福建惠安的李温仁在1941年自北平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校北平协和医院,此后先后到私立中央医院、山东潍县乐道医院任职,1947年到青岛山东大学医学院,任副教授,后到德国人开的青岛福德医院任职,成功进行结核肾切除及前列腺切除等手术。

2 发展初期

1949年,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原福建省立福州医院和原福建省立厦门医院外科已开始开展各种泌尿系方面的手术,由于当时外科尚未分出专业,这些手术均在大外科中施行。此阶段只有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有膀胱镜与简单泌尿外科器械。在Dr.young回国之前,协和医院董事会于1950年聘请李温仁到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担任院长兼外科主任,开展了常见泌尿系疾病的检查,如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并开展了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及肾切除等手术。1950年7月魏维山医师自福建省立医学院(旧六年制)毕业后就职于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为外科住院医师。50年代初期,协和医院已经开始施行肾切除、前列腺摘除和半肾切除等大手术。魏维山1952年8月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1953年回国。1955年李温仁院长将外科分为普外、泌外、心胸外、骨科及肿瘤5个专业,魏维山专职泌尿外科。1955年,该院划出15张病床设立泌尿外科,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泌尿外科专科,并由魏维山任泌尿科主治医师。1956年陈振龙(1959年后调福州市一医院)、1959年陈梓甫开始专业泌尿外科。50年代后期,该院泌尿外科病床扩展至28张。50年代泌尿外科病种以肾结核占首位,就诊病人多为晚期肾结核,患肾无功能、对侧肾积水及结核性膀胱挛缩。在李温仁院长指导下该院首创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获得良好疗效,此期魏维山、陈梓甫就肾结核、肾肿瘤及乳糜尿进行临床研究并发表数篇论文。1963年黄玲专职泌尿外科并在男性计划生育方面进行研究并向全省推广男性输精管结扎技术。此期魏维山、陈梓甫分别至广州、北京等地进修学习,同时亦开始接收进修医师。1949年福州解放后原福州市合组医院命名为“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拥有郑师资为首的数名泌尿外科专业医师,并相继派外科医师前往省外学习进修。但回院后多数只在普通外科中兼职泌尿外科工作。50年代时,当时协和医院拥有2台先进的美国产膀胱镜,开展膀胱镜检查、泌尿系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等技术,开展了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泌尿系结石切开取石术、膀胱部分切除等各种手术。50年代末协和医院在省内率先开展肾上腺手术。1955年,张仰奎(南京中正医学院47届本科毕业)由总医院调入93医院(现福州总医院)组建泌尿外科,床位15张。随后数年引进并培养了2名泌尿外科专业医师,即许灿华(后调总医院任泌尿外科主任)和欧良明(福建医学院63年医学本科毕业)。在张仰奎主任带领下先后开展了结核性膀胱挛缩的肠代膀胱手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及输尿管膀胱再植等手术。1953年初林挥年主任及蒋鼎新医师在原厦门市中山医院即成功施行结核肾切除、膀胱部分切除及膀胱切开取石术。1956年蒋鼎新为专职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成立泌尿外科专业组,周祥迟医师是主要助手,1956-1966年此阶段发展迅速,具有膀胱镜检查设备,施行多种泌尿系造影检查,开展了肾上腺手术、全膀胱切除手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尿、肾部分切除及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创建于1881年的泉州惠世总医院,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命名为晋江专区第二医院,即今日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52年起泌尿外科作为外科的一部分,叶神嘏等医师己开始诊治泌尿外科病例,如女性尿瘘、肾结核、膀胱结石、鞘膜积液、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等。1956年收购一套旧膀胱镜(德国产)经维修后开展膀胱镜检、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1958年叶神嘏至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泌尿外科,回院后组建泌尿外科,并开设泌尿外科专科门诊,此期女性尿瘘、肾结核病例多发,开展尿瘘修补、结核肾切除及挛缩膀胱行输尿管腹壁皮肤造口是当时常见手术。此后开展肾盂成形术、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肾囊肿去顶术及重复肾部分切除等手术。60年代起,邹世民、王庆祥等在叶神嘏指导下开展前列腺摘除手术。此阶段,省内各大综合医院为地方及军队基层医院培养了多个泌尿外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福建城市医疗单位曾组织巡回医疗队去农村支援农业生产或救灾、防疫。到60年代中期,城市医疗队除继续组织派医疗队外,还组织流动医院去农村。流动医院配备的医务人员较多,随带的医疗设备也较齐全,医务人员在农村驻扎的时间也较长,流动医院到农村一般是以当地公社保健院(卫生院)为依托,除分组外出巡回医疗外,还开设简易病床,开展门诊和住院医疗工作,此期一些简单的泌尿外科手术开在农村得到开展,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对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指导与培训。

“”时期,省卫生厅及各级卫生机构领导班子瘫痪,许多有专长,有名望的中西医专家以“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被打倒,科学的规章制度被废除,本省的高等医学教育遭受严重的摧残和破坏。1969年秋后,因“备战需要”,福建医学院两所附属医院撤消内迁闽西北八县,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迁址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原址。福州、厦门有些医院也迁往山区农村,大批卫生技术干部下放农村劳动。1970年3月,福建医学院与福建中医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迁往泉州东郊原华侨大学校址。在这些医院和学院的搬迁中,大量器材设备和医疗、教学、科研等宝贵资料散失殆尽,几十年积累的标本、病理切片,医院X光片和病历档案亦毁于一旦,损失之大,难以估计。有些医院院址亦被别单位占用。仅福州地区到1969年底便减少病床2000多张,下放卫生技术人员1000多人,泌尿外科亦受到严重破坏。到70年代,泌尿外科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陈梓甫于1972年自协和医院调至省立医院,创建泌尿外科,在外科系统中设泌尿外科专业组,泌尿外科业务由泌尿外科专科医师集中管理,同时开展肾上腺手术等。在这十年中,地方医院受“”冲击,但由于对军队医院影响相对较小,泌尿外科仍得以保留,如93医院当时还开展了一些新技术,如多种复杂肾结石的取石手术、淋巴管造影诊断乳糜尿、复杂尿道成形术等。

3 发展阶段

进入70年代后,各项卫生事业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10月,高等医学教育工作开始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安定团结,使全省卫生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1978年5月,省革委会批准福建医科大学迁回福州办学,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福建中医学院复办,同时全省泌尿科专业技术亦逐步发展。1978年省立医院、福州总医院先后购入血液透析机开展尿毒症的血液透析治疗,建立人工肾室,为晚期尿毒症病人的血液透析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省立医院于1979年设立泌尿外科(二级学科),并开展泌尿外科专科门诊,泌尿外科专科医师从1972年的一人逐渐增多,陈文榜、詹汉雄、詹天棋等专职泌尿外科。多名医师先后至国内泌尿外科权威科研机构进修学习。1981年何延瑜泌尿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至省立医院专职泌尿外科,1984年赴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研修。于1985年9月在省立医院成功进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成为福建省地方医院中最早开展此技术的医院,并且在利用SPECT监测移植肾功能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福州总医院于1979年成功开展临床尸体肾移植,10年累计236例,居全国前10名行列,其中1980年进行的1例肾移植病人至今健康成活。1987年成功进行全省首例儿童肾移植(12岁)。1990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军透析与肾移植大会,肾脏移植和血液净化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5年进行首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获得成功,1995年首次将HLA组织配型技术应用于肾移植的供肾选择。福建协和医院自1976年以来,泌尿外科专职医师逐渐增加,除原有魏维山、黄玲外,先后又有陈仕平、陈春光、李启镛、岑和及许恩赐等医师,且均经国内先进泌尿外科进修培训,成为泌尿外科有力的业务骨干。病床增加到46张,诊治了大量泌尿外科病人,开展了许多高难手术。并先后获得8项科技进步奖。1981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成立,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魏维山当选为全国委员。1985年在成都召开第二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继续当选为全国委员。1983年开展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狭窄,1984年对一例复杂肾结石患者行工作台手术后自体肾移植成功。1986年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魏维山主持的省卫生厅课题《福建省尿石症调查》获1987年度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重新组建后当时泌尿外科仍未独立设置,但已有独立的专业组,拥有15张床位,专科医师4人,诊治了大量泌尿、男生殖系和肾上腺疾病的患者。“”结束后,曾明泉(1985年至泉州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罗义麒、潘志训及曹林升先后至国内知名泌尿外科及男科进修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泌尿外科实力。科室除开展常见的手术外,还进行系列临床研究,如“自体肾移植的临床研究”、“全膀胱切除与回肠膀胱术的临床应用研究”等,并诊治了大量男科疾病,如真假两性畸形、男性不育等,并获两次省科技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邹世民等开展肾上腺肿瘤切除及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尿,1980年开展血液透析,1988年进行腹股沟淋巴结与大隐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1994年行自体肾移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漳州市医院1978年进行了自体肾移植。1988年2月泉州市一医院成功完成首例自体肾移植术。

腔内泌尿外科最早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1980年在香港梁智鸿教授指导下行TURP术。1980年底添置了一套Storz电切镜设备,11月邹世民自行开展首例TURP,至1987年5月共施行168例,获满意效果,无一例死亡。随后省立医院、协和医院及福州总医院相继开展TURP, TURBt及经尿道狭窄冷刀内切开等腔内手术。1987年福州总医院引进了省内首台ESWL机。1988年始省立医院、协和医院及厦门市二医院及漳州市医院等相继购买国产ESWL机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1988年,全省大多数地、市、县级医院已能在外科中开展泌尿外科手术。另外在小儿泌尿方面,省立医院对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一期修复进行了系列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1985年在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持下召开了福建省第一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与会代表56人,会上交流论文60篇,邀请了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马永江教授指导并作专题演讲。此时我省专职泌尿外科医师43人,兼职67人。1987年4月召开福建省第二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时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泌尿外科学会,选举魏维山为主任委员,陈梓甫、张仰奎、蒋鼎新为副主任委员,刘昌荣、黄玲为秘书。1989年11月我省第三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泉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顾方六教授莅临指导,并做了《泌尿及男生殖系肿瘤的治疗现状》专题报告。本次会议重点是肿瘤、ESWL、肾移植、肾上腺外科及前列腺增生症。1991年5月我会举办了泌尿外科讲习班,主要内容为男科学及泌尿外科新进展,邀请国内专家薛兆英、鑫、陈赐龄、彭轼平以及蒋鹤鸣作专题讲座,参加学习班的我省各地泌尿外科工作者51人,印有讲习班讲义。本省于思庶、魏维山、陈梓甫也做了专题报告。1992年11月省第四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召开,邀请了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章咏裳教授参加本次会议,并传达了第十届国际腔内泌尿外科及ESWL手术会议的主要内容。本次会议进行委员会换届改选成立第二届委员会,魏维山连任主任委员,陈梓甫为副主任委员,张仰奎为顾问,陈春光为秘书,学会挂靠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96年11月在莆田市召开了省第六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会议期间进行了学会的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魏维山为名誉主任委员,陈梓甫为主任委员,杨其修、曾明泉、陈仕平为副主任委员,陈文榜、高祥勋为秘书,学会挂靠单位是福建省立医院。1992年起陈梓甫教授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四、五、六届全国委员,自1989年始至今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第三、四、五、六、七届编委会委员,1995年成立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任第一届及第二届男科学会委员。

4 发展壮大阶段

这一阶段是福建省泌尿外科发展最快的时期。1996年11月,福建省第六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莆田召开。1997年经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成为泌尿外科新药临床试验基地,2005年顺利通过SFDA复审。为了响应郭应禄院士于1998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二次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上提出的“2020年中国泌尿外科专业达到国际水平”的号召,福建省的泌尿外科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使人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加强了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的管理,各种先进的泌尿外科检查设备以及各种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应用和推广。2000年福州总医院率先成立了泌尿外科微创诊疗中心,拥有全套腔内诊疗设施。泌尿外科中心实验室拥有基因芯片扫描仪,IMX快速免疫分析仪、荧光定量PCR分析仪等设备。科室主任谭建明教授为“吴阶平医学奖”获得者,现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常委、全军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科室成立器官移植研究所,2005年成了全军器官移植中心。肾移植的相关技术,如组织配型、免疫状态监测、移植肾病理等达全国领先水平。自1995年至2005年施行肾移植2268例,居全国前列。2003年1月成功施行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肝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2005年6月再次在亚洲成功实施首例肾脏一一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几年来全科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7项,其中“中国汉族人器官移植基因配型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等二等奖(2001年)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累计获资助课题经费800余万元。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于2001年在省内最早成立独立的泌尿外科腔道手术室,添置了一系列先进的腔内手术设备。在临床研究方面,陈仕平教授主持开展了《膀胱灌注N-CWS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研究》、朱绍兴副教授主持了《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福建省立医院在尿石症成因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等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亦获得有价值成果。2002年与肝胆外科合作成功进行了我省首例肝肾联合移植,开了我省联合大器官移植先河。2004年引进了EMS Litho-clasterⅢ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使我省的尿石症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肾上腺疾病诊断方面,利用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象技术诊断嗜铬细胞瘤具有安全、特异性强、确诊率高等优点。同时在省内最早利用PCNL治疗尿石症取得满意疗效。在男科学研究方面,曹林升教授在异常研究方面卓有成效,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委员。另外,1997年厦门中山医院首次在省内开展X线透视下经膀胱镜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治疗UPJO成功。随着腔内泌尿外科设备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才培养的增加,目前全省地市级以上医院大部分都已开展腹腔镜手术,部分县级医院已在上级医院指导下成功开展TUR技术,在省级医院中腔内手术比例已达50%以上,技术不断成熟。

另外近年来省立医院、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及厦门市一医院等成功举办了泌尿外科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为全省泌尿外科专业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全省泌尿外科研究生培养以及高学历人才引进机制更加灵活,泌尿外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更加频繁,学术讨论更加热烈,亦更加倾向于临床实践。自2004年以来福州市每季度举办的泌尿外科沙龙活动中,每期均有一个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主题,将最新进展以综述形式汇报,同时各参与医院将各自临床医疗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共同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保证,同时并可以加强年轻泌尿外科医师的培养,活跃学术气氛。近年来我省泌尿外科国内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无论是国内的年会或者专题会议,还是国际会议,如AUA, EUA都有我省代表参与交流,也带来了泌尿外科方面的前沿信息。

2002年11月第四届福建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龙岩召开,陈仕平教授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学会挂靠单位是福建协和医院。陈梓甫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何延瑜、谭建明、罗义麒、刘为安任副主任委员,许恩赐任秘书。2004年何延瑜教授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七届全国委员,曹林升教授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委员。自2005年以来,在武汉同济医院张旭教授、广州中山三院高新教授以及中山二院黄健教授指导下,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漳州市医院等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肾肿瘤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膀胱再造术。2006年11月第五届福建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福建省福安市召开,何延瑜教授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学会挂靠单位是福建省立医院。2007年11月在河南省郑州举行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七届全国委员换届选举大会上何延瑜教授连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八届全国委员。

展望我省泌尿外科的发展前景,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以及福建省医学会的领导下,在全省泌尿外科同仁的努力下,将在泌尿外科微创领域以及泌尿外科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不同手术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指急性胰腺炎伴器官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 或两者兼有。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程较长、病死率高是本病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手术时期治疗效果,笔者对本院救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及分级标准 SAP的诊断[1] :符合1997 年全国胰腺外科会议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因突发性上腹剧痛伴腹胀和腹膜刺激症状入院, 血尿淀粉酶升高, 腹穿或术中均有血性腹水, 淀粉酶检查阳性, CT 检查胰腺肿大, 胰实质密度不均, 胰周有大量渗出和腹水。

分级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2]:APACHEⅡ评分8分或8分以上,Balthazar CT分级系统Ⅱ级或Ⅱ级以上,无器官功能障碍为I级;有1个或1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为Ⅱ级。

1.2 一般资料 2002年10月至2009年5月本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8例,女24例;年龄24~75岁,平均41.5岁。发病时间4 h~7 d, 平均2.6 d。病因:因胆管疾病11例,高脂饮食19、爆饮饱食12例、大量饮酒8例,胰腺创伤18例;不良药物诱发2例,其他不明原因2例。APACHEⅡ评分I级42例,Ⅱ级30例。

1.3 方法:

1.3.1 非手术治疗 所有病例均采用持续吸氧、禁食、禁饮、持续进行胃肠减压;应用氟尿嘧啶、甲氰咪胍、生长抑素等抑制胃酸及胰液分泌药物;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改善胰腺微循环。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选用针对肠源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并能通过血胰屏障的药物[3],如喹诺酮类、头孢类、甲硝唑等预防或控制感染;积极抗休克、液体复苏、补充血容量、重要器官功能监测,早期特别注意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防治,稍晚应特别注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及急性肾衰竭(ARF) 的防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3.2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胰包膜松解加腹腔引流术28例,单纯胰周引流术2例,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22例,胰腺部分切除术11例,三造瘘术9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7 d 42例。

1.3.3 观察内容 观察所有病例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并比较。

2 结果 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死亡15例,病死率20.83%;并发症发生30例,并发症发生率41.66%;治愈57例,治愈率79.16%。各组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具体见表1。

表1

各组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并比较(例,%)

手术时间例病死率 治愈率 并发症发生率

3~7 d组185(27.77)13(72.23)10(55.55)

>7 d组 42 4(9.52)38(60.47)11(26.19)

注:7 d组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 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近年来虽有所下降其病死率仍在23%~56%,从90年代始,对SAP的治疗有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即从80年代流行的SAP一旦诊断明确立即手术的观点,到90年代的对SAP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4]。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早期,由于胰腺组织发生重度炎性反应使的胰腺组织大量破坏,大量胰酶和毒性物质渗出,引起全身中毒反应使内环境发生紊乱,使肠道功能下肠麻痹使大量液体丢失,毒性大分子物质更加重全身中毒反应,在发病早期内进行手术,可以由于麻醉、手术的创伤,更加重了机体内环境紊乱,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加重了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4],增加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笔者对本组病例进行观察,7 d组病死率9.52%,治愈率60.47%,并发症发生率26.19%。可以看出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后进行手术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治愈率明显提高。充分验证了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应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有效的抗休克和联合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维持保证循环和呼吸功能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然后进行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91,29:496.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 1996 年第二次方案).中华外科杂志, 1997, 35(12):773 -775.

[3] 严律南, 张肇达, 刘战培,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证.中华外科杂志,1997,3:135.

[4] 孙家邦,朱斌.暴发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1):23-24.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9篇

本次会议以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PCT专题交流论文40余篇,主要报道PCT指导急诊临床诊断的病例;其他会议交流论文30余篇,内容涵盖心脑血管急重症、心肺脑复苏、多器官功能衰竭、灾害与院前急救、急性中毒、重症感染、急诊学科建设等方面。

大会首先邀请《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总编辑江观玉教授发言,江观玉教授感慨于本次办会期间遇到的种种困难,对所有来参会的代表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部马岳峰主任接下来对过去一年编辑部的工作情况作了详尽的汇报。编辑部在过去一年中除了完成基本出版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征文活动,重视临床指南、标准和专家共识的策划和及时刊出。而编辑部过去一年的另一工作重点是中华急诊网的改版,改版后的网站与新版在线投稿审稿系统相结合,进一步改善了数据的完整性,注重用户体验,新增了不少实用的功能。改版后的网站上每月初提供最新的杂志内容全文免费下载,同时提供完整的过刊查询、下载及丰富的急诊学科学术资源信息。马岳峰主任还进一步讲述了编辑部今后的工作重点。

会议的主题发言首先从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开始。李春盛教授结合一个个翔实的病例,着重讲解了急诊科医师在临床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从而变更诊断,如何根据患者特殊表现等进行诊断,以及如何根据相似的临床表现做出不同的诊断等。同时李春盛教授也讲解了急诊科医师如何规避医疗风险及纠纷。

结合本次会议主题和PCT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北京博爱医院的陈云霞博士详细讲解了PCT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她主要从PCT概述、PCT水平监测在脓毒症中的应用、PCT水平监测站急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建议,以及影响PCT水平的非感染性疾病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这让急诊科医师对PCT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层、治疗和预后评估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的实用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何新华教授通过分享包括:感染中毒性休克、腺病毒肺炎、细菌性感染并真菌血症和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这4例病例的具体诊治资料,与大家探讨了PCT的临床意义,让急诊科医师对PCT监测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詹红教授的报告主题为“急诊高危胸痛早期预警与危险性分层”。詹教授通过胸痛的病因、分类和分层,急诊胸痛诊治思路和急诊高危性胸痛这几方面,结合具体病例和ESC、ACC/AHA的指南,总结了以下几点:随着床旁心酶标志物的普及,院前启动胸痛患者ADP程序成为可能,院前急救对致命性胸痛做一般处理,快速送胸痛中心;胸痛患者院内评估,完成加快诊断方案(ADP)程序,诊断分流,对致命性胸痛患者做进一步处理,对诊断困难的胸痛患者进行特殊检查;对经过以上程序仍留在胸痛中心的患者进行救治;经过随访观察,对ADP组成,分层对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预测仍有很大的调查空间。

本次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一线急救工作者围绕大会主题,开展了积极的交流,期望能为急诊学科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医学会议汇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重型肝;自拟清肝退黄汤;临床疗效

重型肝炎(简称重肝)是肝细胞广泛坏死或肝功能迅整严重损害所致的凶险临床症候群。是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约占全部肝炎的0.2%~0.5%,临床上内科综合治疗疗效欠佳,病死率高,预后极差,病死率国外报道为80%~90%,国内报道为50%~78%[1]。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清肝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89例。男69例,女20例。年龄19~71岁,平均(41.5±15.6)岁,病程为8 d~128个月,平均病程(54±25.5)个月。

1.2 临床诊断及分类、诱因 全部病例按照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及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2]。临床诱发原因:酗酒25例、过食刺激性食物12例,女性怀孕8例,药物中毒5例,余无明显诱因。分类:急性重型肝炎6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肝炎69例。

1.3 肝功能指标 TBILl 75~791 μmo/L,平均265 μmoL/L,DBILl45~367 μmoL/L,平均232 μmoL/L:ALT 51~1841 u,平均684 u:AST 199~1518 u,平均515 u;PT 21~38 s,平均28.6 s;胆酶分离48例;A/G倒置29例。

1.4 方法

1.4.1 分组 89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9例和西医治疗组40例。两组性别、年龄、既往史、并发症、发病到医院治疗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4.2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组采用卧床休息、常规支持治疗、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腺昔蛋氨酸、前列腺素、维生素、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思美泰、前列腺素E、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及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组联合自拟清肝退黄汤大黄、茵陈、金钱草、柴胡、泽泻、桃仁、丹参、泽兰、红花、郁金、茺蔚子、白茅根、板蓝根。里热炽盛者,加黄连、黄柏;湿邪较甚,纳呆、舌苔白厚腻者,加苍术、陈皮; 痰盛加用瓜萎、浙贝母、法半夏;寒湿内蕴,口淡不渴、便溏者,去虎杖、桅子,加干姜、白术、附子;气滞加佛手、香椽。1剂/d,水煎服,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

1.4.3 疗效判断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要进行肝功、血脂、血糖、凝血酶原时间检测,且治疗过程中要每周定期监测一次。以有效或无效进行疗效判断:(1)有效:①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TBil低于17.1 μmoL/L:白蛋白超过35 g/L)PTA超过0.8;②临床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肝功能明显好转(TBil下降50%以上,自蛋白超过30 g/L),PTA超过0.6;(2)无效:未达到临床治愈及好转标准,患者死亡或因病情加得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者。

2 结果

两组经过连续治疗6w后依据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综合治疗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77.55%,西医治疗组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5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表1

两组疗效评定(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综合治疗组4924141177.55

西医治疗组4012101855.00

3 讨论

重型肝炎病势凶险,变化快,预后极差,可在短期内死亡。重型肝炎根据临床症候属于祖国医学“急黄”、“黄疸”、“瘟黄”、“肋痛”、“呕吐”、“膨胀”范畴。古人说:“疫疠瘟黄杀人最急。

湿热瘀毒是导致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病机,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湿、热、瘀、毒贯穿疾病的始终[3]。温热交蒸,湿邪阻滞,气机受困,则见胸痞腹胀,肢酸倦怠;湿热交蒸,胆汁外溢,则见身目发黄;湿热下蕴刚小便色赤。肝失条达、气机失常、瘀血内停故见面色灰暗、舌质紫绛。

治则:祛湿清热、利胆退黄、通腹解毒、活血祛瘀。方用大黄[4]清热解毒、泻下通腑、活血祛癖、利胆退黄,可清除肠道有毒物质,减轻内毒素血症,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从而清除肝细胞炎症和胆汁淤积;茵陈、金钱草、柴胡疏肝利胆退黄;虎杖、桅子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茵陈、郁金、金钱草、柴胡疏肝利胆退黄; 丹参养血活血偏于养血;赤芍、自茅根凉血活血;红花、茺蔚予活血化瘀,偏于调理气血;郁金乃虹中气药,活血化瘀偏予行气,达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泽兰能舒肝脾之郁而活血破瘀,具有活血而不伤血,补血而不滞血的特点[5]。

通过本组病例进行观察,应用自拟的清肝退黄汤联合西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7.55%明显优于单独的西医治疗。充分说明了在治疗重型肝炎时应积极应用综合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承柏.中西医结合诊治重度黄疸肝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9.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3] 毛德文.肝衰竭毒邪病因学说辨析.中医药导报,2007,13(1):8.

[4] 刘学军.大黄佐治亚急性重型肝炎28例疗效观察.新医学,2001,32(10):607.

上一篇:年中总结汇报范文 下一篇:经验材料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