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3:06:08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1.1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在“主题”字段或“题名或关键词”字段分别检索“PBL”AND“护理”AND“本科”。结果共显示144篇文献,删除无关和重复文献后,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108篇。

1.2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文献信息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收集文献相关信息。文献基本情况: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发表期刊、发表年份、引文情况、基金来源、文献类型等;文献主要内容:研究地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文献使用研究方法等。对每篇文献的以上信息进行整理并提取,将相应信息录入数据库。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Excel软件对检出的文献从文献发表时间、作者、作者单位、发表期刊、研究内容、引文情况、基金资助情况、被引用频次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文献分布

共检索到108篇论文,其中硕士、博士论文8篇,会议论文10篇,其余90篇发表于40种期刊上,平均发文量为2.25篇。其中发文3篇以上的期刊有11种,共发文57篇(63.33%)。分别是:《护理管理杂志》3篇(3.33%),《中国保健营养》3篇(3.33%),《中国护理管理》3篇(3.33%),《中华护理杂志》3篇(3.33%),《中国高等医学教育》4篇(4.44%),《中国医药导报》4篇(4.44%),《国际护理学杂志》5篇(5.56%),《护理学杂志》5篇(5.56%),《护理杂志》5篇(5.56%),《中华护理教育》6篇(6.67%),《护理研究》16篇(17.78%)。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总体呈稳健上升趋势,2006年7篇,2007年5篇,2008年12篇,2009年8篇,2010年16篇,2011年16篇,2012年23篇,2013年12篇,2014年9篇。2014年发表9篇,仅占发文总数的8.33%,估计与网上期刊发表滞后有关。

2.2作者分布

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模式研究的相关论文涉及作者357人,含外籍作者1人。有93篇论文为2名或多名作者合作完成,合作率为86.11%,篇均作者数量为3.3人。作者单位以临床医疗机构和本科高等院校为主,但单位分布较分散。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地区进行统计,108篇论文分别由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者完成。按地区发文量前10位分别为:上海市20篇,黑龙江省15篇,广东省15篇,四川省9篇,北京市7篇,河南省7篇,辽宁省7篇,山西省6篇,吉林省4篇,广西壮族自治区3篇。

2.3文献类型

108篇文献中,科研论文数量较多,其次是经验总结论文,在临床科研文献中以实验性研究为主,设计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占39.81%。2.4研究内容108篇文献中,综合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模式的研究34篇(31.48%);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各个护理基础学科课堂教学及临床实践教学应用:内科护理学(血液、呼吸等)18篇(16.67%),急危重症学15篇(13.89%),妇儿科护理学7篇(6.48%),外科护理学6篇(5.56%),社区护理学5篇(4.63%),基础护理学4篇(3.70%),神经病学3篇(2.78%),健康评估3篇(2.78%),眼科护理学3篇(2.78%),护理管理2篇(1.85%),护理科研2篇(1.85%),护理与法、护理心理、问诊教学、解剖学、传染病学和内分泌疾病学各1篇(0.93%)。2.5被引频次108篇文献共引文847条,其中中文引文622条(73.44%),外文引文225条(26.56%)。所有文献中,被引论文共90篇,被引用1次者10篇,被引频次为2次者11篇,被引频次为3次~9次者64篇,被引频次10次以上者共5篇,其中最高被引频次为18次,为2006年《护理学杂志》发表的1篇文章。2.6基金资助情况108篇文献中39篇(36.11%)论文受基金资助。其中受部级科研基金资助者(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面上课题)2篇,受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者(如省卫生厅科研基金)11篇,受市级科研基金资助者6篇,受军队、院校各类科研基金资助者20篇。

3讨论

3.1护理学本科专业

PBL教学模式相关研究稳步发展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发展已拓展到护理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从发文数量来看,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总体呈稳健上升趋势,特别在2012年论文数量达到23篇;文献作者分布地区较广泛,分布于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北京、上海、广东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布较多;登载其论文的40种期刊中有16种是护理专业期刊,其他为医学综合性期刊。

3.2应用范围逐步由学校教学扩展到临床实践教学并举

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有效提高护理学科教学质量,并与护生素质教育融于一体,有效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并重培养。正是由于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灵活性、动态性和科学性,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由学校教学延伸到临床医疗机构的实践教学。但由于PBL教学模式对教学设备资源、教师资源储备和学生自主学习性等要求较高,在开展过程中不免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传统教学法凭借教师清晰的讲授和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力可有效规避PBL教学模式某些难题。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倡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继而将优势资源整合优化,从而使护理基础及临床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国外研究成果引用有限,缺乏深入研究

引文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期刊论文理论来源和作者吸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体现。它反映作者科研的严谨态度、检索文献的能力以及对科研动态的了解状况,体现论文的起点深度和科学依据。经文献计量分析,从事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模式研究的学者对中文文献的引用率较高,而对外文文献的引用率偏低,说明国外有关的先进理论和研究成果尚未被我国学者充分利用,从而可能会限制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从作者统计情况来看,高产作者较少,发表单篇论文的作者较多且分散,说明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模式相关研究的核心群体虽显雏形,但优势研究力量尚未形成。从期刊分布情况表现出少量期刊发表较多文献的堆加效应和多数期刊发表其余文献的分散现象,说明我国在该领域尚未有专属期刊。

3.4合作研究是未来护理学本科专业

PBL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科研合作对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有“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并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种主流方式。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模式研究的高产作者之间合作均较少、合作度低且网络范围小,研究者多在本单位或是本地区内部展开合作研究,国际性的学术合作研究也较为稀少。因此,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要加快科研合作的步伐,尤其是国际间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

4小结

PBL教学模式是我国护理教学新的发展方向,作为护理教育人员应树立PBL教学理念、加强PBL教学研究,逐步建立起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评估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在有条件开展PBL教学的单位优先开展,以点带面,扩展研究范围,加深纵向发展,探索出适合我国本科护理学生的PBL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为护理基础及临床教学提供循证依据。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93-02

医学统计学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医学研究中,由于生物现象的变异较大,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实验或观察结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医学统计学运用统计学原理,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索其规律性,并以适当的方式将研究结果表达出来。对于医学本科专业学生来说,医学统计学不仅可以提高其专业学习能力,而且能加强其临床实践中阅读文献和进行科学研究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高等院校都把医学统计学设置为本科专业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是医学知识与数理统计相结合一门学科,逻辑推理性强,教学内容抽象。因为本科专业医学生没有较完备的数学理论学习,所以学生反映较难掌握这门课程,不懂怎样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如何调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笔者对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观点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医学统计学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没有将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很多学校没有认识到扎实的医学统计学基础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保障,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与医学专业没有直接联系,从而忽视这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

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强调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注重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高校通过对学生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学统计学是从事医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经得起检验的医学科研结果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统计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推断的基础上。高校应指导学生提高对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从而使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二、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

1.增加开设医学高等数学、医学数理统计等相关数学课程。医学统计学是一门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学科,然而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却不在医学本科专业开设数理统计这门课程。这使得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缺少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深刻理解统计学理论内容,只会生搬硬套,滥用医学统计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适当地设置医学高等数学、医学数理统计等相关数学课程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有助于拓展学生考虑问题方法,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准确的理解和运用医学统计学的相关知识。

2.适当增加或删减医学统计学相关教学内容。(1)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包括很抽象的理论知识,如烦琐统计学公式推导。同时,这部分内容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时,而且学生感到这部分内容非常枯燥难理解,降低了学习兴趣,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概念混淆的现象。所以应适当调整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删减烦琐冗长的统计学公式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重点介绍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原理、应用条件和应用范围。(2)有关学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期刊医学论文对统计学的误用率高达30.25%。在教学内容中恰当增加的这种错误案例,使学生深刻了解科研实例错误根源,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用统计学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避免在科研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不同医学本科专业相对应的实际例子,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更深刻理解相关医学统计学知识。

三、倡导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而且实践性强的课程。传统的LBL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直接接受知识。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课程内容条理清晰地传达给学生,但学生感到这门课程内容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建了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到新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从而主动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医学统计学中非常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和复杂逻辑关系的统计方法,同时占用学生的大量的课余时间,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用LBL教学法讲授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使学生深刻理解内容的内涵和应用方法。对于学生有一定基础可以理解的内容,尤其是案例分析内容,可以采用PBL教学法。在采用PBL教学法时,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布置案例作业,教师课上多利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通过讨论、自学指导等多种方法,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工作中能科学地搜集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书写科研论文。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统计软件、网络教学等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

目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发展迅速,充分利用多媒体、统计软件和网络教学等计算机技术,处理复杂冗长的统计计算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手段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传授给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医学统计学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首先,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呆板的表现形式,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等资料来进行教学,能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楚的医学统计学中抽象、生涩、陌生的难点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课件演示代替传统板书,不仅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多媒体课件可放在学校公共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反复学习相关知识。

2.统计软件的应用。医学统计学有大量以数学为基础的统计算法,学生数学基础较弱,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难以掌握。而医学本科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掌握对医学统计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更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统计算法。但实践中如果没有统计计算,就没有办法得出统计推断结果。目前,使用广泛的统计软件(如SAS、SPSS和STAT软件)只要了解统计分析的原理,无须了解统计方法的各种算法,即可得到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在统计软件的教学过程中,不是重点介绍统计算法或编程,而是重点围绕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讲解,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通过统计软件学习,使数学功底不够的学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学习和应用中,更好地应用医学统计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大量期刊中存在误用医学论文误用医学统计学知识,越来越多的医学高等院校和学生开始认识到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以上总结的四点改革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使学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相静,王玖,孙红卫.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及数理统计衔接教学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

[2]包红,徐娜,刘建平.运用“PBL+LBL”方式进行医学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10,(8).

[3]李康.医学统计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赵晋芳,刘桂芬,郭明英.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07,(9).

[5]伍亚舟,易东,张彦琦.探讨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教育教学的困境与改革[J].重庆医学,2013,(33).

[6]伍亚舟,张玲,张彦琦.如何提高医学统计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09,(11).

[7]马修强,陆健,吴骋.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2).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信息工程;课程体系;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39-03

地方高校转型改革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为指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实施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个背景前提下,作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产业,高校如何应对信息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开发信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达成产教实质性融合,我们认为制定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基础,也是核心。其能从培养方案的多方面体现出“以人为本、质量领先,以生为本、追求卓越”的人才质量理念[1]。

一、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只有10多年的历史发展记载。2003年,四川大学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在全国首次开办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教育。2010年,教育部批准为第七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隶属于新一代信息产业。2014年8月统计,全国现有24所院校开办本科专业教育。其中,一分类是大学牌头15所,学院9所;二分类是综合院校13所、中医药院校7所、其他类院校4所。从表述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来看,许多院校认为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具备医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医学信息技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等能力,能在医院信息化、公共卫生工程、医药电子商务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及维护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自发稿前,笔者到中国知网搜索文献,关于专业课程研究论文报道仅有6篇,表明医学信息工程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还是处于初期,权威性报道少见。

二、新兴产业视野下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的重新定位

工程教育是当代中国技术经济发展的基石。而新兴代的信息产业则是振兴技术经济的重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化解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明确专业规模体系,在当前高校转型发展中,质量与规模、质量与资源的矛盾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径选择上与有效实施的矛盾仍然突出,要勃兴新一代信息产业,必须做好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工程、制定发展战略。

专业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标准及其学科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制约教学内涵的核心因素,也是国家、社会、行业及高校内部评估的基本标准。作为新兴产业视野下的专业人才培养,应借鉴高校转型发展机遇,做好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人才“定位”,以适应国家、社会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突出人才规格与行业岗位的对接,应用技术与教学服务相融,体现地方性、行业性、产业性需要及其特征。

从直观角度上看目标的解析,目标是被“活化”的思想、文化、身心等方面的素质要求与融合点。在知识结构方面涵盖专业学科的知识、技术、技能的规定性。教育者应学会在目标内涵中找发展机会与优势,在专业特色中找差异性,在共性标准中,找教育教学发展规律,这就是活化目标的主体路径,也是定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点。

三、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课程体系如何改革,涉及两方面。一是改革方向问题;二是如何定位,是规范、标准问题。也就是说,课程体系改革以定方向为先,以定位为本,明确课程理性,以人才培养战略为课程体系的主导定位,以专业目标定位为课程体系的主体定位。面对信息产业,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笔者从四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研究。

一维在国家教育宏观维度上,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育司新增的本科教学目录中列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范要求,奠定了本科专业的方向标。

二维在社会行业中观角度上,要求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满足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等,借鉴国内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体系的建设经验,力求解决好知识、能力与素质,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2]。同时吸纳陈娜[3]、蔡晓鸿[4]、张颖[5]、肖晓霞等人[6]研究的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主干核心课程与信息工程软件开发与应用平台课程,突出应用技术型本科与应用技术产业型本科教育相结合。最终以突出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现代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差异化特点,倾注于应用技术本科专业转型实质性改革。

三维在地方高校微观维度上,符合现实办学条件,课程体系设计以多维性、多层性组建体系框架。首先是以知识构建的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计算机类、医药卫生信息源类课程组成知识体系;其次是由公共基础教育课、学科大基础课、专业课的性质、类别组成具有渐进式层级体系;最后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验、实训、见习、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形式为核心,著力于基本素质能力、理工基础技术能力、医药学技术能力、专业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 培养方案 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将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的形势,重构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是摆在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校于2013年开设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改革,回顾对重构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的体会与思考。

一、明确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

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方向培养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传统的医学三阶段论,即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按顺序、分阶段进行,其优点是以学科为中心,循序渐进地教学,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这种课程体系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医学检验教育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巨大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医疗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并且在未来的医学检验教育中还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学制短、任务重,要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完整的知识传授,又培养学生岗位基本能力,需要在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避免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必修课程学时过多,让学生能够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适应临床第一线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校的四年制课程设置如下:

1.注重人文教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论、邓论、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卫生法学等。

2.公共基础课为专业学习打基础,主要开设课程有: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用物理学等。

3.大类基础医学课,为专业学习打下医学基础,主要开设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外科学总论等。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开设基因诊断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

4.根据检验专业特点,开设专业教学课程,包括:血液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检验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学,寄生虫及检验,检验专业英语,输血与输血技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覆盖医学检验各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临床实习,增强实践技能

根据医院检验技师岗位的要求,现在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系列,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归于医学技术类就是适应这一实际需求。加强临床实习,有助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适应新的医学检验发展形势的人才。具体分阶段进行:

1.在第二学年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可以以各医院检验科及试剂、检验仪器生产企业为依托,时间2周左右。在第三学年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CBL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好常见的检验指标,使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接触临床,对临床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了解医学检验内涵及发展。

2.强化临床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安排在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前进行。针对专业实习要求、医学检验综合技能培训等项目进行。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3.临床实习强化检验的综合技能。在第4学年进入临床实习,时间52周。其中10周设置为临床内科实习,使学生对临床对检验的需求有初步的感性认识;32周检验专业的轮转实习,在此期间加大力度训练检验的操作技能,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验结果及掌握其临床应用的能力。10周设置为毕业论文撰写,在临床实习开始,针对每位学生安排一对一的实习指导老师,在进入专业实习时即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践课题设计,提交开题报告,由实习单位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估。让学生经历从选题方向、查阅文献、确定方案、着手实验、反复验证,再到论文的写作与修改一系列过程,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严格专业出科和毕业综合考核。各专业出科考试安排在某个专业轮转结束时,如该生轮转完生化检验,则在出科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入实习综合考评表。实习结束返校后进行毕业综合考核,毕业考核主要为论文答辩,成立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论文实际工作,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设性建议,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论文设计,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培养基本的科研思维并巩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

四、结语

检验医学是现代精密的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医学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之一,其外延已经扩展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和产品营销等[3]。

对于新形势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培养,尤其原来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必须进行高效的课程体系整合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借鉴较早开办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学院校的先进经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4],为全面推进医学检验四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候振江,李红岩,李吉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4-7.

[2]陈敏,胡建达,林孟戈,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7(2):66-67.

[3]刘辉.从科技发展的多元化探索检验医学教育模式的多样性.检验医学教育,2007,14(4):10,25.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社会需求

本研究利用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查找相关图书,以及通过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输入“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关键词进行搜索,共获得66篇有关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文章。其中,期刊论文57篇;学位论文8篇;会议论文1篇。通过分析和归纳,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关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目标方面的研究

关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目标方面的研究有22篇,分别是:刘平江等(2002)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的《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陈永军(2006)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颜秉峰(2007)中国成人教育的《体育院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思路》、梁旭鹏(2008)中国成人教育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白莉芳(2008)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研究》、王宏东等(2009)考试周刊的《课程设置与体育人才市场需求错位差研究——以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例》、高雪梅(2009)苏州大学硕士论文《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现状研究》、唐吓建(2009)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现状的吻合性研究》、罗代华(2010)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的《湖北师范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戚白云(2010)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的《安徽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研究》、汪爱平等(2010)遵义医学院学报的《遵义医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规范性研究》、杨建设(2010)价值工程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王瑞茹(2010)湖南大学硕士论文《湖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唐金根等(2010)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剖析》、王云富(2010)文艺生活·文艺理论《关于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思考》、文烨等(2011)《对非体育类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有关问题的思考——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柳春梅(2011)运动《社会需求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庄永达(2011)浙江体育科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调研——以浙江省高校为例》、房强(2012)阴山学刊《苏北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分析》、沈雪(1012)南京体育学院学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思考——对培养对象的调查》、赵艳峰(2012)青春岁月《山西大同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胡勇卿(2012)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广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二、关于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与课程设置的研究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共用 16 篇,分别是: 陈杰等(2002)煤炭高等教育的《“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与课程设置》、冯晓丽(2004)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的《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陈章玉(2006)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尚宁宁(2006)山东体育科技的《综合性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张英建,王利明(2007)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的《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思考》、刘强,戴金彪(2008)内江科技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特征匹配的研究》、谢红春(2008)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的《社会体育本科课程设置研究》、叶林娟,吴晓俊(2009)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的《从沪上全民健身发展浅析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徐斌(2009)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我国长三角地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黄瑞霞(2010)福建体育科技的《陕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夏东明等(2010)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孟丽梅(2011)黑龙江高教研究《职业分析视角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龚红(2011)体育科技文献通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董婧涓(2011)体育科学研究的《社会体育专业开设预防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思考》、刘成香(2012)湖北体育科技《湖南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研究》、陈美琴(2012)体育研究与教育《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探析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之研究》。

三、关于国内外社会体育专业的比较研究

关于国内外社会体育专业的比较研究有3篇,分别是:张细谦(2005)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的《中日美英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比较研究》、秦强(2007)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对国内外高校社会体育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王琳(2011)科教导刊《中外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比研究》。

四、全国各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全国各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有17篇,分别是:吕刚(2007)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的《试析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华东师大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李壮志(2007)教育与职业的《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程晖,胡锦业(2008)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的《天水师范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李志宏,周振华(2008)中国科技创新导刊的《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樊翠红(2009)科技信息的《长江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研究》、杨建辉(2009)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社会体育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对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类专业的调查》、高雪梅(2010)四川体育科学的《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与设置比较研究》、郝小刚(2010)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的《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比较研究——以江苏省普通高校为例》、冯晓霞(2010)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的《从山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看课程设置》、陈松(2010)辽宁体育科技的《对东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对策分析》、秦海生(2010)运动杂志发表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案例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黄瑞霞(2010)福建体育科技的《陕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李琴秀(2010)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昌吉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张晓林(2011)四川文理学院学报《重庆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马振东等(2011)运动精品(学术版)《对新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宋荣凯(2012)铜陵学院学报《安徽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姚卫(2012)金田《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

五、关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有8篇,分别是:卢竞荣、胡水兰(2006)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关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刘善云等(2007)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从社会岗位需求状况分析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金燕(2008)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论文《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及其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王向东(2009)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的《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河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为例》、徐丽,吴秀(2009)中国科技博览的《我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崔邯鹰(2010)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的《对我国城镇居民健身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赵东平(2010)中国科技纵横的《湖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改革研究》、彭筱(2012)西昌学院学报《浅谈西昌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

六、结论与建议

从统计结果反映出,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这方面的研究内容有22篇,而全国各院校也从自己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共有17篇相关的研究文献。从研究时间频率来看,2010年关于社会体育体育的研究达到一个高峰,共有16位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值得关注的是从2008年开始,出现了关于社会体育课程设置硕士学位论文,共有3所大学的研究生选择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纵观各位学者的研究内容,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就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和理论的改革措施。站在前人研究实践基础上,作者就“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提出一些新方向,与各位学者共同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深入下去。

1.新型体育人才需求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研究

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评价研究

3.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进入社会体育主干课程设置可行性研究

4.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产业组织管理知识体系研究

5.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反馈研究

以上命题仅仅是作为一个参考,关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改革研究是一项需求持续坚持和不断与时展同时更新的研究课题,在研究命题设计上,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定位。

[参考文献]

[1]刘平江等. 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2(2)

[2]陈章玉.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

[3]金燕.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及其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唐金根,徐鹏,李北来.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剖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动物医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2-0043-02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不断探索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被提了出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中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由处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针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学校建设特色而提出来的。为适应高校转型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推进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培养一批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能够在未来畜牧兽医领域发挥实际作用的应用技术型兽医人才为目标。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职业技能证书制度、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等方面[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应用技术型兽医人才的根本保障,开拓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1.1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

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主要与人才培养层次、学生就业行业、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服务等4个方面相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服务生产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一定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但必须能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不仅拥有能解决专业岗位技术问题的素质,而且要具有沟通、交流和组织的能力。

1.2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及实施过程的具体操作方案。在“压缩理论、强化实践、优化专业内涵”的思想指导下,以“能力为宗旨、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广泛开展兽医行业人才需求的社会调研,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改革小组进行了充分论证,在原有的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修订(修订理论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修订实践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制定企业阶段学习培养方案)。

加对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研究。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按新的专业目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通过课程重组,加强不同学科与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改变原有教学计划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列性和完整性的状况[2]。将原先过细与过分独立的课程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重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大公选课和实践课教学的比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拓宽实践教学途径,使调整后实践教学比例达到50%以上。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完善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夯实动物医学本科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础。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应用型兽医人才。

2.1 强化校企合作,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

即累计有3年时间在校学习,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由校企双方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和制定企业学习计划和考核办法。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前三年的课程学习,最后一学年在企业学习与实践,实行双导师制,并完成毕业论文。

2.2 构建“平台+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专业人才的要求,构筑公共课平台,基础课门类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选修课平台。

采用“层次+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即由实验课、劳动课、社会实践与调查、科研与技能训练、教学实习、相关专业的生产实践、临床诊疗实习、毕业实习构成基本技能与素质训练模块;由综合专业实践课构成柔性方向拓展模块和由动物医学相关临床实习和综合实习等构成柔性方向综合模块[3]。其中基本技能与素质训练模块均为必修内容,柔性方向拓展和综合训练模块中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工作趋向、兴趣和爱好选修。

2.3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涵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合理优化的知识体系、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动物医学本科专业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中应包含有《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劳动课》、《社交与礼仪》、《形式与政策》、《安全教育》、《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等课程。思想道德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做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应当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4]。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3 强化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的改革

实践教学基地是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教学、科研和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

3.1 课程体系的改革

动物医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等。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原则,强化基础课教学,拓宽专业面,尽量选用统编教材、21世纪教材和规划教材,同时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使授课内容与国际接轨。

3.2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措施,是本科生育人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3.3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需要,应采取多种激励和引导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打造“双师”或“双能”(既能讲授理论,又能指导实践)型教师队伍[5]。通过引进、送出去培养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去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提高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可以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4 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质量保障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目的在于使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来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实施[6]。首先修订完善实践教学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特别是应用型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另外通过设置创新学分、设立创业基金,以及推行“多证书”制度,激发学生参加实践训练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训练的主动性,从而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其次应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对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都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4 改革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变课堂灌输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其次,在考试方法上,改变着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课程(如动物外科手术学、动物解剖学、动物临床诊断学等)进行考试改革,把理论考试转移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上。

5 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学生业后主要从事畜牧养殖类工作,利用现有养殖场在大三、大二学生群体中挑选优秀的学生担任畜牧场厂长助理、禽病诊断员、猪场技术员等职务,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创造开发创新能力。

参与各级、各类动物医学相关专业的比赛,多次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为重点的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有计划地实施了大学生助教助研计划,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延鸣,何高明.高技能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3):19-23.

[2] 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4] 蔡远满.试论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技,2006(7):210-211.

[5] 金光明,李升和,蒋传好,等.畜牧兽医本科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2):50-54.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四年制 医学检验 毕业论文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1]。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3],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语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毕业论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论文写作更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良好途径;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科学素质得到提高;结合对毕业生的调查回访,学生实习期间经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毕业后受益匪浅,懂得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能快速促进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因此,我们认为,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毕业论文对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我校已将毕业论文要求归入四年制医学检验培养方案重点。

参考文献::

[1]杜鸿,朱雪明,张萍,等.重构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的体会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3,62:176.

[2]曹向红,徐敏,王佳.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71-2772.

[3]秦雯,胡大春,钱净.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培养的体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39-1140.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我校药学院成立于2000年,自2001年起招收四年制药学专业本科,药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学生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药物分析专业与药学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是在毕业实习环节上有较大差异.药物分析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监管及研究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分析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4],药物分析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毕业实习来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则是实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是药物分析专业学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需要通过毕业实习来完成毕业论文,并最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位.药学院从专业建立之初就依据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要求,遵循“提升能力,推动就业”的理念,结合学校及学院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周密的实习方案.除了确保优良的实习内容、实习条件、带教老师等关键因素外,还建立了易于操作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来保证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质量.在多年教育实践中,通过抓住毕业实习各阶段的关键节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举措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初步探索出适合我院实际的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模式.

2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实践

2.1优选校外实习基地,创建高水平实习平台.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完成毕业实习的前提与基础,药物分析专业的毕业实习对分析仪器设备及实验室要求较高,考虑到校内现有的大型分析设备、科研实验室及带教老师现状,一时难以满足近百名学生的实习所需,因此在加强校内毕业实习教学环境建设的同时,药学院在筛选现有药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依托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药物分析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我院原有药学专业实习基地主要是以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等为代表的各级医院,其中只有部分医院开展了治疗药物监测及体内药物分析等工作,除了利用这一部分实习基地外,学校又拓展了一批具有高水平药物分析仪器平台及带教老师队伍的实习基地,包括以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实验室,以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为代表的药品检验机构,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药物研发企业,以常州制药厂公司、丰原药业为代表的药品生产企业,这些实习基地所具有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实验室为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2.2遴选实习带教老师,推行双导师制.优秀的带教老师是学生能够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根本保证,学校与实习基地共同对带教老师的带教经验及科研经历进行综合考评,聘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责任心强的人员作为带教老师,优先选择研究基础好、项目经费高的带教老师.原则上每位带教老师每年只带教一位实习学生,避免带教老师因分身乏术而导致实习带教质量下降.每届毕业实习完成后,由药学院组织实习单位及实习学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考评,及时掌握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校外毕业实习是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衔接,对于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通常缺少学生管理经验,药学院还为每一位实习学生指定了校内老师作为带教老师,实行毕业实习双导师制,校内带教老师还最终负责毕业论文格式审定及毕业答辩辅导工作.2.3开设相关课程,实习前强化培训.毕业实习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学校教学有很大差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毕业实习,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则是非常必要的.药物分析专业培养方案在实习前的第6学期设置了《药学综合知识》、《药物分析实验技术》两门课程,前者由高职称教师围绕毕业实习相关的文献查阅、论文开题、论文撰写等内容对同学进行指导;后者则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通过开放实验室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各种分析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以期让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更快更好地投入实习工作.2.4利用网络论文管理系统进行毕业论文管理.考虑到学生多在校外基地实习,为了便于对毕业论文的过程进行管理,药学院采用了基于互联网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审核、提交、修改等工作均可在系统中实现,校内带教老师与校外带教老师均可通过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带教老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拟定实习项目后通过论文系统递交.由药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审批,项目经审批后即可通过系统向实习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在获知自己的选题后,在校内外带教老师指导下制定毕业实习计划、查阅文献、设计试验方案等,并于指定期限内录入论文管理系统,也鼓励有条件的实习基地进行开题汇报.2.5利用中期检查关键节点,及时掌控实习进度.对于为期一年的校外毕业实习,除了平时通过校内外带教老师对实习进度进行监督管理外,在中期进行实习检查也是对毕业实习及论文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步骤,通过实习中期的检查可以对学生毕业实习进度进行检查监督,及时调整试验进度,确保能够如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中期检查通常安排在每年11月份左右,由学校向实习单位发送书面的中期检查通知,再由药学院选派年级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至实习点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由实习学生作课题进展汇报.通过中期检查还可以加强学院与实习基地间的沟通交流,方便学院更好地掌握学生实习及教师带教情况.2.6重视论文答辩及论文成绩复审.毕业论文答辩是对学生实习过程和实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的关键环节.在实习结束前,要求学生必须于规定时间内通过论文系统提交毕业论文,由校内外带教老师对其论文质量进行审核评分,每位同学的毕业论文除了由带教老师评分外,还要求另外两位评阅老师对其论文进行评阅评分,提交评阅意见,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进行预答辩.药学院内成立答辩小组,实习学生返校后在校内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所有毕业答辩材料,并提交至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严格的答辩资格审查,对于达不到要求的论文一律不给予答辩资格,对于经修改后达到答辩要求的论文给予安排延期答辩.学生分组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小组专家对学生答辩过程进行打分,最终的实习成绩由带教老师评分、评阅老师评分及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为了保证论文的严肃性,避免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保证毕业论文质量.药学院对所有评定为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会组织专家进行复审,对于评定为其他等级的论文也会抽取其中的10%进行复审,如有成绩评定与专家组评审结果差别较大的论文,则要进行更正并予以公示.严格执行论文评阅与答辩,把好论文答辩关口,能够提高毕业学生对论文质量的重视,并对将要开始实习的下一届学生具有警示作用.

3结论

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处理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还可以从侧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科研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全国药学类本科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中“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18个二级指标之一[5].我校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经过6届药物分析专业的实际运行,均顺利地完成了毕业实习任务,递交了较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高水平的实习平台还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就业.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自2010年至2015年已有1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药物分析本科专业,我校药学院对于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和实践也为兄弟院校本专业的实习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胡颖廉.监管和市场:我国药品安全的现状、挑战及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07):38-44.

〔2〕毕井泉.用“四个最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J].行政管理改革,2015(09):17-22.

〔3〕刘维蓉.供给侧改革: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3+X”路径[J].亚太教育,2016(30):200-201.

〔4〕梁颖,刘浩,张小红.如何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151.

〔5〕黄泽龙.从全国药学本科专业试点评估谈专业认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6):53-55.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医学检验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医学检验学的教学模式仍然局限于课本固有知识和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的传授,忽略了科研能力方面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根据医学检验的学科特色,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关键词】

医学检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医学检验学又称为临床检验诊断学,以检测和分析人的血液、体液和组织为基础,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检验诊断学一般分为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体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输血等专业学科。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多以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要求对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学习,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却往往被忽视,这样不利于学生今后科研能力的养成[1]。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将临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具有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2-3]。本文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1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医学检验专业主要是4年或5年本科制以及3年大专制,大专学校往往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而忽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校时只重视专业理论,却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并且,由于医学检验专业起步晚,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也明显不足[4]。医学检验人员缺乏科研能力,会大大影响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导致一些先进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不能及时运用到临床实际应用中。另外,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5]。

1.2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科研相关知识和流程缺乏了解医学科研的一般流程包括:首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是查阅文献,了解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根据文献查阅结果,确定拟要研究的内容,并进行课题设计,同时注意设计方案的意义、合理性、可操作性;试验完成后,收集整理实验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由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较少,对上述科研流程缺乏了解,以至于对科研产生畏惧心理。另外,进行医学科研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及时了解各种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要求掌握科研相关知识,包括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知识等,这些都是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所欠缺的。

2如何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2.1引导和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关键,医学检验专业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也不要忽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医学检验教学基础上,增加最新的国际检验学术动态,在每节课中利用一定时间介绍一些前瞻性科研成果或进展,并对这些科研成果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介绍,目的是让同学们逐步建立起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在课程设置上可增加一定次数的医学检验诊断学进展专题讲座,由医学检验诊断学教师主持并邀请科研专家进行报告,让学生了解目前科研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医学检验诊断学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科研差距问题等,注重现实问题的客观存在,提高学生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可以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使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实验室操作,了解一些医学科研工作,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科研的认识,为进一步进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2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训练,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创新过程[6]。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综合能力较薄弱的普遍现象,医学院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各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技巧和科研论文的写作等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

2.2.1加强文献阅读能力的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要对本专业领域有非常充分的了解。教师可适当布置课前或课后的一些小任务,这种小任务应该是不以学习基础知识为目的而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为目的,教师在课上提出探索性问题,学生在课下思考问题并学会查阅文献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总结。在阅读文献方面,要结合提出的问题,了解问题相关领域的科研前沿,要选择在国内外本专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的近几年文章进行精读,通过阅读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相应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培养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文献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加强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学习。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发展,统计学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医学科研人员分析和揭示医学的内在规律[7]。医学统计学是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巧相结合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推理性和实践性。鉴于医学统计学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其已成为医学研究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8]。但是在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中,我国医学院校却很少开展医学统计学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应该适当在医学检验专业中设置一些基本的医学统计学课程。该课程不需要太大的难度,以免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医学统计学知识即可,比如:统计设计(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SPSS统计软件的简单应用、数据正态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等。

2.2.3加强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训。医学论文是以医药科学及其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为理论指导,经过科研设计、实验与临床观察或现场调查后,将所得到的数据材料经过整理、分析、统计学处理后写成的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文章。医学论文是科研过程的总结,论文的写作水平是科研能力的体现,撰写医学论文是医学人才的基本功之一,写好一篇医学论文与论文的选题、内容质量和写作的技巧等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在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中,医学院校很少开展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应该在医学检验专业中设置提高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或讲座。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医学论文写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包括论文题目、摘要、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等的撰写,以及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3结语

总之,随着医学检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是医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检验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同时具备优秀临床检验技能和科研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是医学检验诊断学的发展趋势。如何不断地加强医学院校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郑凯,彭云珠,李锐洁.论医学本科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3):58-59.

[2]贺文慧,李光龙.教研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究,2012,9(l):67-70.

[3]高锋,杜艳,杨翠霞,等.精英式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20-21.

[4]徐克前,李登清,龚道科,等.多模式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培养[J].检验医学教育,2011,9(4):3-4.

[5]赵艳华,张文玲.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5):72-73.

[6]董海龙,熊利泽.关于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22-623.

[7]纪卫东,胡大林,吕嘉春,等.浅议医学统计学教学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国热带医学,2006,6(4):746-747.

[8]施红英,闫洪涛,杨新军.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64-1166.

医学本科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高校;宽口径;厚基础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0-0098-04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ular science of

kinetic human body major i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HE Yu-xiu1,CHEN Yu-juan1,2,LI Li2,DENG Shu-xun3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16,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26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which have set up the “regular science of kinetic human body major”, and perform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primary aspects in current major construction, such as major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curriculum setup,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 practice. The science of kinetic human body major in China is in general a 4-year educational system, and a bachelor of science or bachelor of pedagogy degree is conferred on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 of the institutes; the teachers have a high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but their academic origin relation is too close; the opening of theoretical courses for the major is rational, but the textbooks used are quite different, and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s sufficient, but there is a sign of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udent practice contents are exuberant, but the institutes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wide caliber” of practice bases; all the institutes actively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nd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es are well developed. At present, the science of kinetic human body major i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has fully embodied the “wide caliber, profound foundation” feat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of kinetic human body major in such aspects as teacher team, curriculum setup, cultivation objective, degree conferment, student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major constructi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is good, maintaining a upward momentum, having a promising development prospect.

Key words: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science of kinetic human body;major construction;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wide caliber;profound foundation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类中所设置的一个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自20世纪末始创以来,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据教育部信息中心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国设有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有20余所,多数院校认为教育部及时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发挥体育院校的特长与优势,培养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向与体育、健身相关的各个领域进军[1]。但由于是新兴专业,各院校之间在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交流还较少,从全国范围看整个专业的建设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各地区专业的发展也不平衡,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选取全国26所开设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的体育院系、师范类和医学类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并于2008年2~6月利用会议座谈、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1份,回收25份,回收率为80.6%,其中有效问卷23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2%。其中师范院校4所,体育院校14所,医学院校4所,综合大学4所。调查涉及人员年龄在40~55岁,均为教授,教龄基本都在10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建设。结合调查情况,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实习等开展讨论。

1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定位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一般学制为4年,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授予理学或者教育学学士学位,医学院校也未设医学学士学位,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教育部1989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使本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体育科学、人体科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体育保健与康复的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实际工作能力”,侧重于培养从事体育保健与体育康复的专门人才。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作了较大的调整与修订,整合了部分相近相关专业,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明确了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及运动员群体为本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2]。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设立正式的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一般学制4年,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授予理学或者教育学学士学位。各校的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授予的学位也多样,但是要求各校的办学规模要严格控制,不宜太大,做到各尽所能,着力培养适应需要的专才。各高校课程设置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紧密结合区域、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3]。特色定位上要走出三种误区:一是重“医”轻“体”,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临床医疗康复上;二是重“体”轻“医”,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体育教育、科研和竞技上;三是培养目标脱离运动人体科学人才属性,类同于体育类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人才的培养[4]。上海体育学院坚持的“三个课堂”协调发展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是值得借鉴的措施[5]。

2师资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师资主要来自3个专业,按所占比例依次为:体育、医学、生物,还有大约10%来自化学、物理等其他专业,显示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所需师资的多面性与专门性。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都很高,约有58%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教师约占68%,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高。但从学缘结构来看,运动人体科学的专职教师来自本校体育专业或者其他专业毕业的大约有39%,而一些欧美国家的高校来源于同一所高校的教师大多在百分之十几,最高比例也不到30%,说明我国的师资学缘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此外,有些院校有外聘的运动人体科学教师,这样既可节省资金,又不至于加重学校的人事编制负担,是比较好的做法。但是外聘师资可能对学生的知识层面不甚了解,可能造成授课内容的重复或遗漏[6]。因此,在师资引进方面,应采取学校自身培养与引进外聘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本校培养与外校引进的比例应减小,同时加强外聘人员对授课内容的衔接与学生掌握知识的了解,多注重加强专业技能。

专业师资是专业构成的主体,是专业构成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专业构成的关键。对专业师资的要求,也向着“宽口径,厚基础”的方向发展。一是要有宽厚的学科知识:宽是就知识面而言,学科知识不仅是学科以内及学科边沿,还包括学科以外与本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厚指学科知识的深度,也就是要有较高的学科学术造诣和渊博的学科知识,尤其是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了如指掌;二是对本专业要有全面较深入的了解,对本学科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授课中做到有的放矢,深浅得当;三是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是一个专业特色的体现,也是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的核心。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与学科建设同步进行,在进行学科建设的同时,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3课程方案制定与实施

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总学时中,公共必修课约占36%,公共选修课约为8%,专业必修课约为35%,专业选修课约为21%。在所调查的院校中所开设的专业理论科目差别不大,几乎包括了所有专业基础理论课,个别院校还包括医学、康复等相关课程。其中主干学科所占比例大约在20%~25%。一些基础课程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运动处方、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运动按摩、医疗体育等。医学类院校中一般不进行保健学和测量学等内容的教学。在体育与医学的有机结合上,这些课程将发挥极大作用。如果很好地把握能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7]。各校所用的教材各异,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分别使用体院类教材、师范类教材、医学类教材、国外相关教材及各院校的自编教材。说明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还没有统一的教材,且教材建设严重滞后,这一问题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过程中一直被提出,但始终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也意味着这个专业还不成熟,应该尽快加强本专业的教材建设。

在对各类院校的调查当中还发现,医学院和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有较大的差异,造成医学院学生的体育技能素质较差,而大部分体育学院课程却缺乏临床医学专业的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医学知识过于简单,再加上大多数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偏弱,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8]。为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更测重实践能力,各院校在此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均设有相应的实验课,且有少数院校单独开设综合性的实验课,所占比例更多。实验内容也充分体现出与运动实践相关,有些院校还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开设了医学类、保健康复类的实验课程,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8门主要课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验课时不足的问题[9-10]。在课程方面也有一些差异,如运动生理学、保健学和解剖学3门主干课程还可以保证,而像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科目就相当欠缺,反映出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的不协调。实验课的内容侧重于与运动相关,而人体生理学中的经典实验在很多院校中已不再开设。伴随新专业的产生,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的内容有所扩展,但与运动人体科学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相比,实验课的发展又显得相对滞后,如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缓解师资矛盾、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是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学术发展空间,课程内容也是多样化,充分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特色,但仍在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以专业目标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构成了专业的基本框架。所谓专业课程体系,是指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组织专业教学,把相关的课程(学科)按照一定的结构、功能要求,组成的的集合体。课程体系依据目标来构成,同时又将目标具体化,使目标贯穿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之中。课程体系的结构可以大致分为4个层次:(1)基础课(公共课),其功能在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质,为人才提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如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研究方法等。(2)专业基础课,主要特点是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是本专业为了奠基的课程。总体上可以分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3)专业主干课(必修课),体现专业的方向,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多种需求。

4实验室建设

专业设备是专业构成的物质要素,也是专业构成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水平的提高,专业设备在专业构成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其中的专业实验设备包括实验用房、用地、实验工具、仪器、仪表、试剂、材料等,专业实验设备的建设,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1]。

我国高等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实验室,每所院校的数量约在5~9个,主要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保健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实验室,力图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和科研的需要。但也有极少数院校没有专门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验室,或实验室建设出现了不协调发展现象,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和体育保健学实验室建设较完善,可能与这些课程是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办学历史和建设时间较长等因素有关。从重要性而言,多数教师认为以运动生理和生化实验室的建设最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多院校的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等实验室配备不足,这对组织实验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应加强实验室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效,还可以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依靠校园网络实现网上实验、设备数据查询、实验教学和设备日常运作管理、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信息查询等[12],达到教学和科研双提高。

5学生实习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一般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在后3个学期,根据情况实习的时间一般为2~4个月不等。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较充足,且实习的内容也很丰富,实习基地一般设在定点学校、健身中心、医疗机构或者运动队等。一般实习的形式多为学校集中安排,也有学校集中安排与个人分散定向实习相结合的。教师的指导方式也采取在校集中辅导和全程听课指导相结合,实习基地一般设在定点学校、健身中心、医疗机构或者运动队等,并以定点学校和医疗机构居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或自己就业的需要到学校参加体育教学,也可以进入健身俱乐部从事健身指导,还可以去运动队或者医院进行实践,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多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经验,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充分体现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办学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进一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

6学生科研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所属的院校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术和科研生活,能更好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各院校也鼓励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如参加挑战杯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论文写作、实验操作、学术报告和本科论文报告会等。充分体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灵活的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

综上所述,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授予学位、学生实习和科研情况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在建设时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色,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虽然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保持上升势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姚鸿恩,李宗珊,周军,等. 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思考[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1-5.

[2] 韩立民,辛赣海,漆艳春,等.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5):666-667.

[3] 刘平清. 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体育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7):80-83.

[4] 滕青. 医学院校培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探析[J]. 理论界,2007(4):115-116.

[5] 陈佩杰.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5):87-89.

[6] 姚鸿恩,李宗珊,荣湘江,等.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 体育学刊,2006,13(1):82-84.

[7] 张国华,钟霞,邓晓岚.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 体育科技,2002,23(4):58-61.

[8] 王小敏,李伟. 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之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672-673.

[9] 邰崇禧,汪康乐,高凤明,等.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2):89-92.

[10] 高峰. 高师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现状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643-645.

[11] 周占军. 高师体育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其优化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上一篇:非医药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师职后教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