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02 06:06:08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范文第1篇

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动机揭示了企业管理当局为什么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当局利用盈余管理的动机一般来说有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监管动机。除此之外,还有政治成本动机,税负动机等等。在这里着重讨论前三种。

公司是契约的集合。基于公司盈余的薪酬契约下,管理者会追逐红利,进行盈余管理。债券契约下,违约会限制管理层行为,因此,盈余管理就作为降低违反借款合同可能性的一种手段而出现。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基于此,满足盈利预期与维持声誉就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虽然不同,管理者当局会根据二者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情形下加以运用,但是动机应该相同,都是影响公司盈余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

(一)应计盈余管理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准则所保留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对应计项目进行调节。应计盈余管理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是应计项目倒转。对应计项目的调节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应计项目倒转,即对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并不会增加企业价值,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只是改变了盈余的期间配置,如果增加本期盈余,那么随后期间的应计项目倒转就会使得未来盈余下降,未来盈余下降正好等于本期盈余的增加。其次是这种盈余管理具有不可持续性。如果本期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那么未来期间的盈余会下降,如果未来期间的实际盈余下降,要想进一步进行向上调节,就需要更多的应计调整,所以管理当局不能进行无限期的应计项目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所涉及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选择相应的折旧方法与减值计提方法。二是研发费用资本化、财务费用资本化。三是资产计价方法的选择:如成本法与公允价值之间的选择。四是选择收入确认时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不过上述方法在审计中很容易被识别,这就产生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第三个特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具有较好的识别性,容易被审计师识别。

(二)真实盈余管理

实际活动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通过构造经济业务交易事项,或者调整业务交易的发生时间,调节盈余的行为。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是构造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然而具体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销售操控,操控产品价格或销量,费用操控,对于费用的发生时间与金额操控,生产操控,过量生产来降低边际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关联方交易(关联交易销售、关联方应收款项、关联方贷款),许多公司都通过关联方之间的资产销售或商品销售来操纵盈余。

真实盈余管理相比应计盈余管理有不同的特点。真实盈余管理因为其真实性,所以不容易被识别,但是其对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真实活动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利益。如:过度的销售折扣会降低消费者对公司未来产品的价格预期、提供过度的商业信用会增加公司的潜在坏账损失、过度生产会增加公司的存货管理成本、而削减研发广告费用则是以牺牲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性为代价。这些决定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三、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

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有着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一,总经理在不同任期内会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林永坚(2013)认为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可“一举多得”,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却可能会“损公不利己”。说明管理者当局会在初上任事会较多的应用应计盈余管理,而后期则会较多的运用真实盈余管理。其二,媒体关注也会影响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于忠泊等(2011)发现大量的媒体关注给管理者带来了强大的市场压力,迫使其为了满足市场预期而进行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其三,IPO过程中公司会基于发行价最大化进行不同的盈余管理。蔡春等(2013)认为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同时,会计师事务所的选取也会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除此之外,盈余管理的选择还会受到管理层的决策偏好,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政策环境,审计水平的影响。关于这一方面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前文分析中,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有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影响,这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会对公司造成不同的经济后果。应计盈余管理相对会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影响企业的长期业绩。而在不同的情形下,具体对企业有何影响还需要深入探究。如在IPO、增发、退市过程中,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不同特点,不同方式,不同的经济后果,总结了众多学者关于二者的研究。过去较多的研究应计盈余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真实盈余管理开展进一步研究,加深我们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蔡春.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J].会计研究,2012(9):31-39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9):37-42

盈余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产生;动机

一、引言

盈余管理这一行为很早就在企业中产生并得到了应用,但是,关于盈余管理理论的产生却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对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等都会有不同层度的影响,适度的盈余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盈余管理过于严重的不仅仅会影响到企业,也将可能会扰乱经济正常运转。因此,盈余管理问题也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下面我们首先认识下何为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含义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得企业本期的盈余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水平,但是,这里的手段和方法是在不背离会计准则和相应的法规前提下所进行的,是有别于会计造假行为的。关于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下文会有详述,这里不过的多分析。通常认为盈余管理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者的区别是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的方法不同。前者主要是利用现有的会计准则中较为灵活的规定进行的,例如,利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等,灵活的准则使得企业有选择的余地。企业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盈余管理为应计盈余管理,在该种盈余管理的方式下,企业的真实现金流量不会改变,这也是该种盈余管理的特点。后者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手段和方法构造一些真实的交易或者有意识的控制交易的发生时间等进行的盈余管理活动。但是,这些交易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这一点也是区别于会计造假的。例如,控制本期的研发费用、出售长期资产、进行促销等活动。

(二)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

会计造假是企业在违背相应的会计准则或者相应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对企业的利润等方面进行“调控”的,它与盈余管理具有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是否是合法的。这是区分会计造假和盈余管理的关键,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相应的法律法规认可的范围内,采取的灵活选用准则或者法律允许的正常交易等方式进行的。调节手段方式以合法为前提。会计造假则是通过虚构交易、虚构凭证、伪造数据等方式进行的,这些活动不论是会计准则上,还是相应的法律法规都是不允许的,这种方式下的“调节”将会严重误导投资人,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投资人血本无归。②两种方式下调节的手段不同,盈余管理可以依据准则中灵活的规定,尤其是现有准则多为原则性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对自己有利的会计处理,例如,折旧方法的的选择,企业是选择直线法?还是加速折旧法?另外也可通过一些真实的交易达到控制盈余的目的,使得企业的盈余能够达到预期水平。例如,股票回购等。会计造假则不同,会计造假最常见的手段是虚构交易、捏造数据为代表的无中生有的方式。③最终受益者不同,盈余管理通常是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一些方式达到进行合理的避税、拓宽融资渠道等目的,不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其产生的最终的结果是使得企业能够良好的运转,基于此方面,盈余管理的受益人应该为企业的股东,虽然管理层基于薪酬进行盈余管理,也有可能造成企业损失。但是,整体上看盈余管理最终还是能够使股东收益。会计造假恰恰相反,会计造假的进行一些列的虚构,最终结果往往使得企业无法经营,最终使得股东受损,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众多造假的案例悲剧的收场也能说明此点,通常而言会计造假是由于管理层掩盖自身的经营业绩的需要或者是为了获得高额的薪酬等目的而采取的,受益人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大多数的股东是受害者。④两者导致的后果不同,一般而言盈余管理仅仅是将企业的盈余进行时段上的分配,不影响“真实”的盈余的情况下,树立企业更加良好的形象,所以,整体上而言,合理的盈余管理是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会计造假则是对盈余进行虚构,仅仅能得到短期效用,对企业和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

三、盈余管理的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理论

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规模逐渐变大,企业的业务也逐渐扩大,面对的情况也日益复杂,在这种背景下现代企业制度应运而生,投资者与管理者不再是同一人,两者的分离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股东仅仅作为投资人角色,不参与企业日常的运营管理,企业的运营以“契约”形式委托给了职业经理。这种制度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经济的大幅度前进。但是,随之产生了委托问题。委托人和被委托人都最求自身的利益,由于两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有冲突,从使得管理层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选择,从而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些对企业和股东都是不利的。基于委托关系企业的管理层需要以公司业绩证明自己的工作,为了达到“合格”,管理层会进行盈余管理,这是委托关系诱发的。同时,如果企业的盈余关系到股东和管理层时,双方也会进行暂时的联合。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委托理论是诱发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由于资本市场的日益壮大,企业股东日益分散化,美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为典型,基本上都呈现分散的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已经使得股东脱离了企业,无法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近些年来加上股权的分散化,更加让很多股东难以接触到企业的内部,如果这些股东想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根据企业的财务报告,这使得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与委托理论一样,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也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为股东只能根据财务报告进行了解,而不知道管理层具体做了什么,如果管理层有意进行利润的调节,即我们所说的盈余管理,股东是无从得知的。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盈余管理能够出现,信息不对称是其必要的条件。

三、盈余管理产生的具体原因

(一)企业的内部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应该有一下几点:①融资的需要。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或者进行相应的配股等是期融资扩张的主要途径,根据我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或者进行相应的配股,都有需要满足一定的利润指标。例如,首次IPO上市的企业必须有连续三年的盈利。而且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差的还将面临着退市的风险。公司能够上市,对于公司而言意味着可以套取较多的资金进行发展,为了保住上市融资的地位,为了能够发型新股融资,企业进行相对应的盈余管理成为需要。即使是非上市公司也会面临融资的问题,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也是其融资的关键所在,相信每一个债权人都不愿将钱借于毫无利润可言的公司。②进行避税。一方面,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很多,企业只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努力促成即可,例如,税法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允许研发费用150%税前扣除。加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利润出现,企业可以选择对于自身有利的规定合理避税。③薪酬因素。在当今的企业中,管理层人员的工资大都跟企业的业绩挂钩,当然这也是较为合理的薪酬体系,因为管理层是否努力的工作很难判定,只能选用参照的标准,判断其是否努力工作,股东利益最大化无疑是更好的选择。管理人员为了能够获得高额的报酬通常将企业的盈余调到理想的位置。④基于政策原因产生企业因素,例如,企业规模的大小。

虽然政策因素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但是,是否满足政策的规定则是企业自身的问题,那么我们在这里将其归入企业的内部因素中。较为容易理解的是下面这个例子:美国的反垄法,一个企业如果规模过大、利润过高很容易就达到了垄断法上规定的限额,面临着被拆分的风险,例如,微软公司处理。企业如果不想遭到被拆解的命运,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将企业的利润调低。此外,像保险企业等特殊的行业还需要保证财务的安全程度,这些政策上的规定也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⑤其他的因素。例如,企业内部进行新的管理层选举的时候,新上任的管理层通常都会将以往旧账进行清查、核对,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在降低以往盈余前提下进行,这样在自身任期内使自己更能有所“作为”。

(三)企业的外部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造成企业盈余管理众多因素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会计准则的灵活性造成的,会计准则的灵活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首先,我们知道现有的会计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之上,权责发生制下强调的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问题。如何进行配比?在那个时间段进行配比?如何分摊?何种方式进行分摊?在现有会计准则中,在这些问题上,企业是有相应选择余地的。其次,财务会计中一些基本原则的运用。①稳健性原则,何为稳健?事件不确定性是大还是小?这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种判断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企业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项减值的计提,从而操控利润,进行盈余上的管理,可见财务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也是盈余管理得以进行的因素。②与稳健性具有一样效果的还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等,不论是其中的哪个原则都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判定,尤其是重要性原则,何为重要?这并没有数量上的界定,因为有些事件尽管在金额上较小,但是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原则的存在也是盈余管理得以进行的因素。最后,会计准则的可选择性,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关于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如果企业处于避税方面考虑的盈余管理时,可以选择加速折旧法。虽然总体缴纳所得税税额是一样的,但是加速折旧法的选择能够推迟纳税的时间,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这是众所周知的,企业可以利用节约的资金在投资。

五、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盈余管理一词并非是贬义词,盈余管理理论的出现有着较强的理论依据,也有着深厚的环境因素,本文的分析局限于盈余管理是什么?盈余管理诱因是什么?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尚未具体分析。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增多,企业数量的增加,尤其是在现在取消了注册公司金额上的限制后,相信企业数量更会飞速增长,认清企业盈余管理以及其产生的因素,对于今后盈余管理的应用是非常有帮助的。(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侯佳欣.盈余管理动机、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顾振伟,欧阳令南.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39-144.

[3]李文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盈余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 形式 应对措施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经济学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课题。在会计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盈余管理定义,按照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的定义,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而另一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P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舞弊性盈余管理和舞弊性盈余管理。当管理人员根据职业判断,在公认会计原则范围内选择对会计利润产生有利影响的会计方法或会计政策时(如存货计价方法以及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非舞弊性盈余管理就发生了。舞弊性盈余管理并不是在可接受的会计原则范围内操作的,是一种通过伪造、更改和故意操纵利润的非法管理形式。

二、舞弊性盈余管理的形式

近来,许多知名的财务舞弊案(如美国的尚彬、废品管理公司)都归因于更大范围的盈余管理实务,因此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 157 条和第 158 条的规定 , 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将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若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且‘在限期内未能消除 ,不具备上市条件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对亏损特别的敏感可想而知,因此管理人员们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种种的盈余管理手段来避免亏损或连续三年亏损。其中,最常用的两种盈余管理方法是 “平滑利润”和“巨额冲销”。

1) “平滑利润”是指在“丰年”采用能使收益减少的会计政策(如坏账准备金),而在“歉年”采用能使收益增加的会计政策(如完工百分比),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年销售额超过18亿美元,分部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 的W.R.格雷斯化学公司也曾因为首席财务官运用一个被用来累计过多增长盈余以平滑随后各年盈利下降的准备账户来进行盈余管理而爆发出舞弊丑闻。

2) “巨额冲销”法是将“歉年”的收益尽可能地减少以冲减未来经营成本,实现未来盈利的目的。“巨额冲销”经常涉及一次性夸大重组费用或采用创造性并购会计(如对正在进行的研发活动提取过量的一次性费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Arthur Levitt也对盈余管理发起了猛烈地战役,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盈余管理手法清单,列出了5种常见的“会计诈术”:

1) “大清洗”费用(Big bath Charges):为提高未来的报告盈余,冲销重组费用,

2) 收购业务的创造性会计(Creating Acquisition Accounting),为保护未来盈余而采取各种技巧。

3) 各种“准备”点心盒(Miscellaneous “Cookie jar Reserves”):高估因销售退回,贷款损失或维修成本而产生的未来负责,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业绩下降。

4) 重要性(Materiality):故意发生一些对自己有利的错报且错报金额达不到重要性水平。

5) 收入确认(Revenue Recognition):过于冒险地定义收益的确认时间,以便在账面上获得本期的收入与利润。

三、应对措施

1997-1999年3年期间,HBO医疗管理软件公司通过数亿美元的盈余管理虚增利润;尚彬公司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使用不当的售后租回的盈余管理手法舞弊,使公众投资者遭受几十亿美元的损失。为保障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应对措施的制定迫在眉睫。

1. 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标准和执行规则

会计的主观不确定性和客观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会计不确定信息无法避免,因此合理的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和格式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形成抑制盈余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

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一股独大”现象明显,股东大会形同虚设,中小股东无力对公司施加影响;监事会未能发挥监督作用集权的董事会或总经理没有受到有效地监督。在我国,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必须进行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其次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及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3. 规范政府行为,营造消除盈余管理的外部环境

为清除诱发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就必须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树立市场化的监管理念。就上市发行政策而言,一方面由证监会充当审核批准的角色,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为优胜劣汰创造条件。证券监管部门应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和改革趋势及时调整监管政策,这样才能有助于消除盈余管理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期刊文章:孙红梅.《论公司盈余管理》[J].山东商业会计,200601

[2] 专著:扎比霍拉哈•瑞扎伊.《财务报表舞弊预防与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期刊文章: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

[4] 专著:罗伯特G伊克利斯 罗伯特H•汉斯等著.《价值报告革命――远离盈余游戏》.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01

盈余管理范文第4篇

一是降低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可能。过去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均规定资产应建立减值准备(资产发生减值时计提,资产升值转回)。但事实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这一核算规定被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频度及深度均很大。如何有效遏制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舍弃了过去与IASB趋同,即允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做法,转而向FASB靠拢,采取了在长期资产存续期间只计提不允许转回的做法,这样就使资产减值的调节功能大大降低,从而反制公司滥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另外,对流动资产计提的准备(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新会计准则虽然允许计提和冲回,但对其计提和冲回也进行了严格限制,如应收账款作为一项金融工具,要求必须有“客观证据(如债务人发生严重灾害、财务困难、即将倒闭或财务重组等)”表明发生减值才能计提,减值准备的大额冲回也必须提出证明原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适当性和资产价值于本期确实大幅回升的充分适当的证据,否则视为调节利润而建立的秘密准备,必须按“重大会计差错”来处理。

二是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过程进行了适当限制。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我国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这既是对我国过去曾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也是基于我国国情,确保公允价值不被滥用的现实选择。如在基本准则第43条中就明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第10条明确规定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非货币换准则中规定了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确定换人资产入账价值和换出资产价值损益的首要条件是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同时还明确指出:“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此外,公允价值使用的限制性规定还在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股份支付、套期保值等会计准则中得到体现。新会计准则的这些规定向企业传达的信息是严肃而鲜明的,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基础上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

三是消除了死角。过去有不少经济业务,要么会计准则、制度未作规范,要么准则、制度虽作规范,但规范粗糙、模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成为企业进行盈余操控的最佳选择。新会计准则基本上消除这些会计规范的“盲区”,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企业盈余管理。如企业合并业务,过去各企业在如何确定合并成本及其分配、如何确定作为对价付出的相关资产的相关损益、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等方面一直很混乱,影响了盈余的核算口径。新会计准则第20号对此作了专门规范,要求企业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两大类,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规则进行处理。又如,对传统金融企业出现的创新金融业务和一般企业的套期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年金基金等新业务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进行了统一规范,减少了企业会计处理上的随意性。

四是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新准则对损益披露的要求随处可见,除“财务报告列报”准则外,各具体准则几乎都有要求,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及确认的损益金额;债务重组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债务重组双方的重组利得或损失的金额;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确定的依据和方法、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房地产转让的情况和理由、当期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对损益的影响等;关联方披露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等;分部报告准则要求在附注中将企业的损益按地区分部或业务分部进行分部披露等。这些会计报表列报要求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较好判断企业损益的构成、风险币Ⅱ报酬的主要来源,增强了决策科学性。

二、新会计准则客观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由原来仅限于“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扩大到“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由于企业的借入资金借入后是混合使用的,企业上述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到底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资性运作、产生了多少投资收益,企业外部人很难准确了解,因此借款费用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数量上如何分配,企业管理层选择的空间有所增大。

(二)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拓展

新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如能在上述经济业务事项中得到正确运用,将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不能排除公允价值不被滥用。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关系密切,其可验证性相对较差,加之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审计、监管手段、方法等又不尽完善,所以企业管理层有意识地借助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极大。

(三)资产减值中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

资产减值准则中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折现率的选择”,“资产组的认定”等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主观判断,若企业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将更难查证。

(四)研发支出的非完全费用化处理

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过去一直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新无形资产准则则将企业的研发费用分成两个阶段,并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然后分期摊销。由于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大大降低了开发费用对发生当期利润的冲击,对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但由于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技术的研发难度大,风险高,且其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界限也较难准确划分,因而可能被企业管理层用于盈余管理。

(五)预计负债计量的新规定

新或有事项准则对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增加了“……如果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同时还增加了后续计量的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作相应的调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些新规定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增加了余地。

(六)新债务重组的三大变化

一是债务重组利得的会计处理由“资本公积”科目回归到“营业外收入”科目,而且由此增加的利润只需在附注中披露,勿需在计算每股收益指标时扣除;

二是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既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又确认转让非现金资产损益,而且用以抵债的资产的转让损益应根据资产的性质确认为正常情形下的出售损益,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投资收益等;

三是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未来应收金额或应付金额由过去以协议中规定的未来的本利和确定,改为按未来现金流量的公允价值确定。新债务重组准则的这三大重要变化也给企业盈余管理留有一定空间。

此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交易类别划分和不同类别相关损益的不同处理规定,存货准则有关存货与投资性房地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理规定,企业合并准则中有关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界定及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等,都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

三、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差异分析

(一)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同

由于新会计准则主要是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进行调查研究后设计的,而且出台后其实施范围又暂定于上市公司,所以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必然大于非上市公司。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随时都可能扩大,因此其对非上市公司的影响在1—2年后也会逐渐显现。

(二)对境内公司和境外公司的影响不同

新会计准则对设立在我国境内的公司影响较大,而对设立在境外或设立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由于其必须遵守所在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体系,所以新会计准则对其影响也小。但是,对于内地企业设立在境外或港、澳、台等地的子公司,因其财务会计报告要与大陆的母公司合并,其会计信息需要遵从新会计准则进行折算、调整和合并,所以新准则对其的影响也不亚于境内公司。

(三)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

就上市公司而言,不同行业板块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其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冲击是不同的,对其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冲击也不尽相同。如经营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不再为单纯的成本计量模式,而可能完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将随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而调整,调整的金额要计人当期损益。这意味着过去市价大幅上升或下降带来的资产价值和潜在利润波动不予反映的情况将不复存在。总体上讲,新准则对石油、天然气、金融、保险、农业、房地产、特许经营服务等行业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产生较大影响,其盈余管理的空间也随之变大。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面对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这些影响,应采取正确态度和方略。

第一,不能将新的盈余管理行为完全归咎于新会计准则。因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深层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不存在因果关系。会计准则只不过是盈余管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加以利用的工具,而不是唯一可资利用的工具。实际上,早在会计准则产生之前,盈余管理即已存在。会计准则并不影响盈余管理的存在,影响的只是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

第二,应正确理解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约束企业盈余管理不力,甚至还使盈余管理可利用空间有所扩大的情况。中外过去的盈余管理研究证明了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但由于会计准则并非完全为防范盈余管理而设置,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会计准则时,经常陷入是更多顾及准则的科学性、适用性,进而扩大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范围,还是更多顾及反制盈余旨理、压缩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空间而牺牲会计准则的科学合理性与广泛适应性的矛盾之中。新会计准则在追求会计准则的科学、合理性和广泛适用性以及增强制约盈余管理的针对性,减少盈余管理可能性的两难选择中,适当调整增加或减少了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内容,从而在客观上引起盈余管理空间的消长。

盈余管理范文第5篇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刊文章所揭露的盈余管理案例多发生于以下一些涉及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费用资本化,成本分摊和存货计价,投资收益核算的会计方法选择等。另外,有报道显示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补贴收入也成为一些公司的调节盈余的手段。

二、统计分析根据盈余管理以上的两个特点,本文设计了三类统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1.统计目的本次统计目的有二:①对于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和具体方式是什么?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接受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其运用特点是什么?

2.统计方法本文以易富网()到2001年4月21日为止收录的我国深圳股票市场410家上市公司的2000年年报为样本总体,以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标准,将这410家上市公司分为6个盈利区间:亏损区间(21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0到6%之间(7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6%到10%之间(14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0%到11%之间(35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1%到20%之间(113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大于20%(27家)。而后,对每一类公司的年报进行大比例的等距抽样:亏损区间,区间(10%,11%)和大于20%区间的抽样比例为50%,(0,6%),(6%,10%)和(11%,20%)区间的抽样比例33.33%,这样,实际上共统计150家上市公司年报,占深圳股票市场504家上市公司总数的29.8%。通过比较不同盈利区间的3种指标的明显差异,而非单个数值来衡量盈余管理水平。

样本选择,区间划分和抽样方法的依据如下:(1)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总数近1300家。在相同的监管背景,近似的监管措施下,深圳市场的上市公司与上海市场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选取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总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净资产收益率是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标准。按照证监会1999年7月28日年的《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配股要求“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因此,本文划分净资产收益率从0到6%和从6%到10%两个区间,以分别考察其盈余管理的不同特点。另外,为了重点考察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为保住配股权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划分区间(10%,11%)。

(3)由于一些区间公司数目较少,为减小偏差,统计中增大部分区间的抽样比例到50%。

3.指标设计本文设计了三类指标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情况。第一类指标衡量了可操纵性会计利润的比例,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衡量不同区间的盈余管理整体状况。第二三类指标调查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和政府补贴的状况,以考察这两种可能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运用特点。

(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构成:该指标分为个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个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为负数的公司数目/公司总数目×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平均数指标=某区间公司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的算术平均数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200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00年度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收项目—应付项目+存货应收项目=2000年应收账款+2000年应收票据—1999年应收账款—1999年应收票据应付项目=2000年应付账款+2000年应付票据一1999年应付账款—1999年应付票据存货=2000年度存货总额—1999度存货总额解释:本指标意在衡量不同区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如前所述,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整体上看,如果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则此差异不是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和所处地点所致,而是因为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采用了或调增或调减的不同盈余管理方式而已。由于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别,只有可操纵程度上的差别,为保险起见,本文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只考虑可操纵性相对较小的应收付账款,应收付票据,存货总额。另外,因为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等并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而列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列在筹资活动中,然而由于这些项目均反映在会计净利润中,所以指标考虑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以统一计算口径。

评价方法:两种指标结果的评价都必须区分亏损公司和盈利公司。

对个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的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负,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负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减盈利。如果是盈利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正,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正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增盈利。

对于平均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指标越小,说明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例越小,指标小到变成负数,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减盈利。对于盈利区间,指标越小,反而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增盈利。

无论个数指标还是平均数指标,不同区间的指标差异越大,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越明显。

(2)资产减值指标:构成:资产减值指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资产总计解释:本指标用来衡量不同盈利区间的上市公司四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总额之比。如不同区间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表明不同盈利水平上的公司可能在计提政策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

评价方法:本指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调减了利润。本指标越低,说明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虚增了利润。不同区间的指标的明显差异则表明盈余管理方式的不同。

(3)补贴收入指标:构成:本指标由个数和平均数指标构成个数指标=接受补贴收入的公司/公司总数×100%平均数指标=某区间(补贴收入/会计净利润×100%)的平均数解释:一些报道反映补贴收入也在企业的扭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指标意在考察有多少上市公司接受了多大程度上的补贴收入,即补贴收入的频率与幅度。

评价方法:个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有越强的倾向给予企业直接支持。平均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扶植企业的幅度越大。

4.统计结果分析(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如表所示:个数指标由高到低分为三个档次。亏损区间构成第一档次。(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指标值几乎相同,构成第二档次。(11%,20%)区间和大于20%区间的指标指构成第三档次。

一些文章指出:按照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规定,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上市公司才可能具有配股资格。上市公司为了保住这个筹资资格,采取盈余管理以虚增盈利,纷纷不遗余力往(10%,11%)和(6%,10%)区间挤是很自然的。同时,上市公司无疑也存在强烈的避免亏损的愿望。本次统计支持了上面的说法。在盈利公司中,(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公司个数指标最高,与第三档次指标数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这三个区间的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高年报中的会计盈利。

(11%,20%)和大于20%两区间的指标相差无几,均处于最低水平。这一方面表明两区间公司的盈利质量较好,同时也不能排除存在隐藏部分盈利以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的可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暂停股票上市,之后,若在限期内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最终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有研究表明部分公司在亏损的当年或第二年采用割肉(takeabath)的盈余管理方法,剔除以前年度的潜亏,并预计一些以后年度的费用和损失,为以后年度扭亏为盈储存一部分利润。如此的会计处理,从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亏损,目的是为将来扭亏作铺垫。本次统计中亏损区间高达82%的个数指标(仅两家公司指标为正)不仅支持了这一推断,而且表明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在亏损区间中可能非常普遍。

分析平均数指标可以发现:对于亏损区间,指标表明该区间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些公司可能利用对于(10%,11%)区间,其最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一些公司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虚增盈利。

对于(10%,11%)区间,其不高又不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公司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十分明显。

以上区间的平均数指标与个数指标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但区间(0,6%),(6%,10%)的平均数与个数指标发生了背离。

由于个数指标反映某一区间有多大比例的公司可能调减盈利,即盈余管理的频率;而平均数指标则反映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幅度,所以,在某些时候两种指标会发生背离。而这种表面的矛盾恰恰反映该区间两种盈余管理行为并存。

对于(6%,10%)区间,因为要满足证监会“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规定,一些上市公司无疑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增利润。然而,对于另外一些净资产收益率距10%所差较多的公司来说,盈余管理隐藏部分盈利则是“上策”。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下一年冲击10%的目标。如果利用少提准备和折旧等盈余管理手段强把净资产收益率拔上10%,则很可能影响下一年的盈利。因此此区间的平均数指标反映部分公司可能存在储存盈利的行为。此区间个数指标与平均数指标的背离是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共同结果。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0,6%)区间。

(2)资产减值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仅考虑盈利的上市公司,(0,6%)区间的指标最高,是最低指标的三倍多,说明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此区间的一些公司可能存在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的行为。次高指标值1.56%出现于(6%,10%)区间,表明了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本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两个最低指标值出现在(10%,11%)和大于20%区间,表明了两区间的某些上市公司很可能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调高利润。

令人惊异的超高指标值16.96%出现在亏损区间。它竟然是(10%,11%)区间指标值的近16倍,这表现出资产减值计提的巨大差异,表明一些亏损公司很可能在大幅度的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

但是,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亏损公司资产质量原本就不高,多提减值准备理所当然。但是比较一下亏损区间与(0,6%)区间的指标值,前者也是后者的4倍多。实际上,这两个相邻区间的公司的资产质量不应有如此大的差别。

总体上看,本类指标统计结果与第一类指标结果一致。同时,亏损区间的结果显示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可能是亏损公司存储利润的重要手段。

(3)补贴收入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区间补贴收入指标个数指标平均数指标亏损54-1.070~6%2065.726%~10%505.110%~11%598.5611%~202373.09大于20%502.39先看个数指标,个数指标,即接受补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区间(10%,11%)亏损区间,区间(6%,10%),大于20%区间,(11%,20%)区间和(0,6%)区间。总的看来,政府对亏损区间,(10%,11%)区间的扶持意向较强。

再看平均数指标,最低指标值出现在大于20%区间,表明该区间的公司由于盈利丰厚,政府补贴幅度很小。次低点位于亏损区间,这表明该区间尽管政府补贴的频率很高,但幅度并不大,这与前两个指标的统计结果一致。(11%,20%)区间和(6%,10%)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均居中游,说明在政府并未表现出对两区间公司特别的增加或减少补贴的意向。

(10%,11%)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都位居第二位,表明政府对该区间一些公司获得配股资格的支持较为明显,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幅度上都比较大。

(0,6%)区间的平均数指标让人一惊,高达65.72%,是最小指标值的65倍多,而且接受巨额补贴收入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将大于零,一般不超过1%。这说明尽管该区间政府补贴的频率不高,但是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补贴幅度和力度都极大,政府补贴在一些上市公司避免年报亏损的挣扎中起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上看,补贴收入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的运用特点是其明显倾向于避免年报亏损。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就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来说,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1)部分亏损区间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净亏损比真实亏损大很多,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利用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以图将来扭亏的现象。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中的避免退市动机。而这正是对连续三年亏损退市的规定所做的反映。

(2)(0,6%)区间上市公司总体上有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避免年报亏损,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避免将来亏损或用来冲击6%配股底线。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既有筹资动机又有公司形象动机。

(3)(6%,10%)区间同样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维持公司的配股资格,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便将来冲击10%配股平均线。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4)(10%,11%)区间部分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5)(11%,20%)区间上市公司在统计中未发现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

(6)大于20%区间的部分公司可能有在一定程度上调增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为公司形象动机。

第二,统计分析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有较大可能是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而亏损区间较大的资产减值准备指标加强了这种可能性。

第三,对政府补贴的统计显示当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时,明显倾向于保证上市公司年报盈利,对上市公司获得和保持配股资格帮助不是很大。

针对统计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本文有如下建议:第一,扩充配股的盈利指标。建立与多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仅以净资产收益率一个值作为盈利指标会更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

第二,改进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规定。这一规定事实上促使一些上市公司在亏损头两年通过虚减盈利进行盈余管理,其结果是该规定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三,在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统计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应该制定更明确的会计准则减少利用其盈余管理的空间。

第四,制定政策规范政府补贴行为并且对补贴收入的会计报告列示作出进一步规定,以防一些上市公司鱼目混珠。

第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审计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审计。

盈余管理范文第6篇

国内外会计界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共识,1989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Katherine•Schripper)发表了《盈余管理的评论》一文,雪普在文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诸多定义中笔者认为比较全面的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方交易的适度调节来修正财务报告,以期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从而更好的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标以及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盈余管理的特点归纳以后又以下几点: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

2、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决定权都在企业管理当局。

3、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同时,交易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

4、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利用财务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通过改善企业的财务报告,实现管理当局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1、限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调节盈余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必然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而减少当期利润,转回则相反,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可以将企业的全部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重新分配。《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除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以外,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新准则的这一规定,限制了上市公司使用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观随意性。

2、限制上市公司利用编制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调节盈余

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范围的确定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母公司需要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而不是以投资比例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一变革使得一些企业以往通过降低经营状况不好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将其从合并范围中剔除,或提高盈利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比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以此来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操纵盈余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三、新会计准则给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

1、资产类别的划分

新会计准则中,需要在划分资产类别的基础上再进行计量的主要有固定资产的分类、资产组的划分、生物资产的类别划分、金融资产的类别划分。不同类别划分会出现不同的计量方式和计量结果,会计处置和列报也有差异。因此,虽然准则通常都规定涉及类别划分的,需要先履行内部控制甚至公司治理层面的各种程序,且规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不得随意变更毕竟不是不得变更,管理层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操纵资产类别划分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资产类别划分会是一种比较隐形的盈余管理方式。

2、借款费用资本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一方面,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资产,新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另一方面,新准则扩大了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可以资本化的借款,不再仅仅局限于专门借款,还可以包括为生产、制造“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一般借款。这两项规定可能会导致企业为了达到增加盈余的目的,扩大利息资本化范围,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或者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长期作为在建工程核算,既延长了利息支出计入资产的时间,又减少了折旧的计提。总之,新准则更为宽泛的资本化条件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带来了更多的空间。

3、债务重组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规定,债务重组中以现金、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等方式偿还债务,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是作为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同时,债务人转出的非现金资产也要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处置收益。对于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特别是ST、PT公司),一旦获得全部或部分豁免,其重组收益将会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其利润有大幅上升的可能。因此,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出于维护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通过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新会计准则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提供了这种可操作的空间,比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投资性房地产等,企业都应该注意。

四、防止过度盈余管理的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内部约束机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内部要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使其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互制衡,对经理的财务报告行为实行有力的监督。要健全董事会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形成牵制和监督机制;建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负责CPA聘任与交流等。

2、提高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在会计实务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却远远落后于会计准则改革的步伐。通过对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和业务能力,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要注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能正确理解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特别要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不同意义和后果,对于操纵会计利润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将会严格依法惩处。

3、加强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主要是指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1)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证券监管部门应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的企业进行严惩。(2)有效的外部审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发现并遏制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其提供的有效审计报告也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我国外部审计目前存在缺乏独立性和风险意识的问题,因此,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加大对审计机构违法违纪的处罚力度,加大其法律风险刻不容缓。

4、加快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

盈余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 动机 防范措施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理解

对于盈余管理会计学界很多学者都给出了它的定义。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盈余管理是在GAP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Paul M. Hyaly和James M. Wahlen赋予了盈余管理更加全面和完整的概念,他们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从上述盈余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合法的利润调节行为。它是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为基础实施的利润调整,如果运用得当会到提升企业价值等积极作用。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有必要区分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利润操纵是一种不合法的利润调节行为,是在超出制度允许范围的情况下,凭空对企业的业绩进行人为“创造”以粉饰财务报表,将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的后果,严重损害了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从此可见,盈余管理决不等同于利润操纵。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具体动机如下:

1.资本市场动机。资本市场动机主要包括:为了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而进行的盈余管理;为了进行收购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当公司的业绩与证券分析师或投资者的预期有较人差距时为缩小这种著距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等。

2.契约动机。企业与管理当局之间有报酬契约,报酬契约中绝大部分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而会计盈余数字是由管理当局提供的,管理当局为了获得高报酬,便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操纵会计盈余。企业与债权人往往签订债务契约,对企业进行限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3.政治成本动机。会计信息常常用来支持政府的法令。由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成,其高层管理者直接由政府任命,如果高层管理者业绩优良,就有机会得到政治上的升迁。同时,企业经营业绩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企业所交税收也为地方财政做出了贡献。所以高层管理者会出于政治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

4.避税动机。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国家,为避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有时,企业为了避税需要,会在既定的会计准则及有关的法规下,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行为进行盈余管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盈余管理的手段与方法

1.人为调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营业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来提高当期盈余;反之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

2.利用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之间由于存在控制关系,往往不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进行交易,以达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或是将企业的一部分抽出来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资源的稀缺,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调节利润。

3.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准则规定,当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变更会计政策是允许的。由于在同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会计政策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就使得企业可以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来调节盈余。另外,企业可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等会计估计的运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4.利用非正常性损益。.企业可通过债务重组、出售或置换资产、政府补贴与税收减免等进行盈余调节。

四、防范盈余管理消极影响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在制定会计准则和制度时,应考虑尽量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以进一步确立公允价值的地位,从制度上明确禁止内幕交易和自我交易以及滥用关联交易等,从而限制内部人盈余操纵的空间。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健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负责CPA的聘任和交流;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书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同时加强内部控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经理的财务报告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3.加强审计与监督。一方面,通过审计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减少虚假会计信息,起到抑制过度盈余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承销商等社会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

4.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会计人员应加强对会计理论,特别是对基本会计概念框架的学习,真正做到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

5. 建立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有利于抑制过度的盈余管理。如:平衡计分卡便是一种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的较科学的新的业绩评价系统,将驱动业绩的重要因素也纳入评价系统,因而使得“不通过实实在在劳动改变业绩”的盈余管理不能奏效。

参考文献:

[1]王琦:公司治理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6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00

盈余管理范文第8篇

【摘要】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不确定性事项的审计质量偏低。利用不确定事项操纵利润是某些管理当局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法。对此,本文提出中国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的相应对策。

财务丑闻的不断爆发,使得财务信息的质量和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不确定事项审计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症结所在,以期有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规避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危机。

一、不确定事项和盈余管理

现代审计理论中将“不确定性”划分为不确定事项和与持续经营有关的不确定性两种。1988年SASNo.58认为,不确定事项包括:(一)或有事项,如企业涉及到的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的确认问题;(二)管理当局所作出的重大会计估计,如计提的各项资产准备、折旧政策等。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或有事项根据发生可能性大小可以划分为:极小可能(<5%),可能(<50%),很有可能(<95%)和基本确定(>95%)四种。我国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区别处理:对于“很有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需以“预计负债”入账,与“预计负债”相关的或有收益在“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确认为资产;对“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和“很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作为报表附注披露。

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达到某种目的的活动。这些目的包括美化自己的经营业绩、逃避债务契约约束、避税以及提高自己的薪酬等。或有事项和会计估计的发生有赖于管理当局的主观判断,最容易被管理当局操纵、组织盈余管理:通过增加对资产减值的估计,提高对外提供担保等或有负债的预期值,管理当局可以很容易降低当年的利润水平,平滑利润,规避税收;而通过减少对资产减值准备的估计和降低或有负债的预期,企业当期的利润就会上升,从而达到规避债务契约限制、逃避政策约束以及提高个人业绩、增加报酬等目的。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不确定事项审计的现状

大量研究表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严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意见分析报告》指出,注册会计师以不确定的强调事项段代替发表意见、以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混淆会计报表中存在的不确定事项的错报漏报等现象突出。2001年,一些研究者已发现注册会计师对我国上市公司为实现“保牌”和“保配”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并不比其他公司大,注册会计师没能揭示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审计质量的低下可以从从业人员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探求原因:一方面,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职业经验不足,风险意识不强。在审计过程中,和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相比,我国注册会计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了对具体账户和交易层次的详细审计,而在制度基础审计所要求的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上和国际水准相差较远。中国注册会计师缺乏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把握,只关注微观上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是否在形式上违背了准则规定,却没有去顾及业务的实质,为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行业发展的不完善同时带来了制度建设上的缺陷,从而给注册会计师本身提供了逃逸监管、规避审计责任的空间。修改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描述的措辞,纵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研究证明,在注册会计师没有清晰审计意见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往往存在着会计处理上的错报漏报。如果将客观上注册会计师素质低下造成的审计失败归咎为审计“错误”的话,主观上有目的地帮助管理当局掩饰盈余管理则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上的“舞弊”。注册会计师“舞弊”的存在同样也印证了从业人员审计风险意识不够,素质低下。“错误”和“舞弊”二者合力造成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低下。

三、不确定事项审计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一)严格执行不确定事项审计准则

不确定事项的审计报告,一般以1988年SASNo.58的修订为界分为两种处理方法:SASNo.58修订之前,对不确定性的报告要求是:公司存在对财务报表有重要影响的不确定时,审计人员应发表“Subjectto”(鉴于……)型保留意见;如其影响非常重大,审计人员应发表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1988年美国SASNo.58修订后,不确定性问题的审计要求为:审计人员应对发生可能性大,且金额重要的不确定性进行关注。当公司存在发生可能性很大,且金额重要的不确定时,审计人员应收集证据检查管理当局对不确定性的估计的披露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准则。如果审计人员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认为管理当局对确定性的估计的披露符合公认会计准则,审计人员应发表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如果审计人员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认为管理当局对不确定性的估计的披露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审计人员应根据其重要性水平,发表“Exceptfor”(除……外)型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当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时,审计人员应发表“Exceptfor”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采用的就是SASNo.58修订后的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加大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责任,同时加大了对不确定事项的披露力度。修订前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决定因素是不确定事项的性质:根据不确定性事项的重要性来决定审计报告类型;SASNo.58修订之后,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则更多地由注册会计师对不确定事项会计处理的公允性和合法性的判断决定。有判断就需要承担责任,注册会计师要“在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对会计报表整体的意见,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可是,审计准则的实践情况却差强人意。准则中强化对不确定事项的披露在实践中变异为“以信息披露表意见”,表现为以不确定事项的强调事项段代替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只要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事项,就不加区分地在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中加以说明。这种审计处理方式其实和1988年SASNo.58修订之前的处理方式不谋而合:对重大不确定事项的会计处理情况,注册会计师没有加以判断,从而准则对强化审计责任的约束流于形式,注册会计师仍然没有承担起足够的审计责任,准则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应严格按准则的规定办,不要打球。

(二)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

独立审计准则的作用有赖于完善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包括健全的行业自律、外部监督和完善的惩罚机制。如果将独立审计准则看成是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约束的契约的话,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督的缺失则会引发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危机”:注册会计师消极审计,准则成了花瓶,徒有其表,从业人员按照准则要求的格式编制审计报告,在强调事项段中披露所有的重大不确定事项,而不对其发表任何审计意见,借以逃避责任,使得审计报告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同时,缺乏必要的惩戒措施,监管就会苍白无力,起不到应有的警戒作用,因此,约束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照准则执业,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健全的惩戒措施缺一不可。这方面,应开展以下工作。

1.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的特点是: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市场约束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依赖于市场中存在各种可能的制衡力量。“第三人”———外部投资者在“厄特马斯主义”的保护下,积极维护自身的利益,形成约束注册会计师的制衡力量;同时,普遍采用的合伙制组织下的事务所,使得注册会计师完全暴露在承担无限责任的风险之下,注册会计师只有谨慎执业,才能规避巨额赔款的威胁。我国外部投资者据以保护自身利益、要求赔偿的法律规章不健全,“第三人”不能对事务所形成有效监督,从而审计失败被发现的概率低,容易使得注册会计师产生懈怠;此外,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后,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均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企业类似,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所累,内部监督不足,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承担自己的审计风险。内外监督的缺乏,引发“道德危机”的产生:注册会计师不加区分地在强调事项段中披露重大不确定事项,代替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组织合伙制事务所,让注册会计师承担无限责任,用切身的审计风险来约束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同时,需要健全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和注册会计师巨额赔偿的法律规章,形成中小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有力监督。

其次,审计行业需要有健全的外部监督体系。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督主要由财政部和证监会来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情况受到证监会的检查,而对于事务所的整体质量控制则长期接受财政部的监督。这本身就容易在权力界定上产生模糊:上市公司审计质量上的问题到底该由谁来管?由谁来监督、惩罚?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管乏力的现实证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外部监管的架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财政部的外部监管职能由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代为执行,外部监管不能真正独立出来。虽然在财会(2002)19号文中,财政部办公厅将一部分职能从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剥离,但这种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划分不清的状况造成外部监管的独立性减弱,监管的效力也就大大降低。因此,改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外部监管,我们需要统一外部监管主体,明确监管的目标;同时,彻底分清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改善外部监管的质量。

同时,完善惩戒机制也有赖于明确的监管主体。近年来我国颁布的不少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中,都有专门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条款,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惩罚也有民事、行政和刑事等多种形式。但我国注册会计师遭惩罚的情况却远远少于审计失败的次数,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明确的监管人员,没有人站出来去主动发现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而往往是通过其他途径曝光的审计失败才会遭到惩罚,是一种被动的惩戒方式,缺乏主动性,因而惩戒效果不佳。

可见,缺乏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督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道德危机”情况严重,只有完善监管体系,才能使惩戒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强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谨慎性。然而,低质量的审计报告的出现,除注册会计师本身执业不够谨慎的原因外,审计市场———被审计单位对低质量审计“产品”的需求同样也不容忽视。

(三)进一步完善被审计单位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上的普遍缺陷,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本身不能形成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而“内部人控制”的公司中,管理当局很容易利用对不确定事项会计处理的调节来实现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目的。因此,在公司缺乏对管理当局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管理当局提供的低质量财务信息便直接暴露在注册会计师面前。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当局就有了得到低质量审计报告的动机。同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费用是由被审计单位承担的,在“内部人控制”的被审计单位中,注册会计师的收益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决定。可见,在这种扭曲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依存性,从而为二者相互勾结提供了可能。

因此,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还必须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相结合。完善股权结构,形成股东之间利益和表决权的相互制衡;理清委托关系,使人处于股东的监督之下,真正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为全体股东而非个别股东的利益着想;完善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使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全体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彻底改变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由国有股一股独大所形成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杜绝低质量审计报告产生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政旦等.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Will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M].PrenticeHall,CanadaInc.,2000.

[3]Healy,P.M.TheEffectofBonusSchemesonAccountingDecision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85,(4).

盈余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盈余质量

一、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

(一)盈余管理

早期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突出公司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数字的干预,过分强调盈余管理是对会计盈余数字的人为干预,对这种干预是否超越会计准则的限度却未加明确区分。Schippe(1989)定义盈余管理为“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披露管理”。Wahlen和Healy(1999)认为盈余管理指的是“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的过程中,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达到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

另一观点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对盈余数字的控制。斯科特(2006)明确提出了盈余管理的“度”是不能超越国际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要求,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目前,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对会计盈余数字的管理”,已经得到了会计界的普遍认可。

(二)盈余操纵

相对于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不仅包含管理层在会计准则要求的范围内所进行的合法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且包括那些超越会计准则的要求、故意通过滥用会计政策来改变会计盈余数字的非法行为,即通常所称的盈余舞弊、盈余欺诈或会计舞弊、会计欺诈等。

(三)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都是对会计盈余数字的人为干预。无论是盈余管理还是盈余操纵,都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这种谋求私人利益的行为是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相对立的。

(2)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性质不同。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契约成本和成本,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利用盈余管理研究中难以把握的灰色地带,通过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措施,人为干预盈余数字,以增加公司的价值。盈余管理钻了准则和法律的空子,是一种投机行为。而盈余操纵包含的是投机性的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盈余操纵中的“会计造假”与盈余管理的区别在于是否超越会计准则这一“度”的限制。如图1所示,A表示盈余管理,B表示盈余操纵,C是A与B的交集,代表投机性盈余管理,那么A-C是合理的盈余管理,B-C即为会计造假。

图1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关系图

(3)对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采取的监管措施不同。对于盈余管理,监管部门主要采取规范引导的方式监管。而对于盈余操纵中的会计造假,是会计各种法律法规严令禁止的行为,要进行处罚。

二、盈余质量

盈余质量是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对投资者、债权人而言是最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学术界对盈余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标准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目前主要有经济收益观、决策有用观、现金流量观、盈余管理观、盈余特征观五种主要观念,比较分析见下表:

观点 代表人物及定义标准 评价

经济收益观 Bricker等(1995)认为:报告盈余最能反映所发生的交易和情况时,具有最高的质量;Hodge(2003):将盈余质量界定为“报告净收益与真实收益的差异程度” 由于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的限制,报告收益无法衡量经济收益。由于经济收益在实务中无法准确计量,只能通过选用中立无偏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会计收益尽可能趋近于经济收益。

决策有用观 Wild等(2007)认为:盈余质量是指盈余在衡量公司绩效时的相关性 用信息质量特征来衡量盈余质量,符合盈余作为一种会计信息的“天然属性”。盈余质量摆脱不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依赖,只能结合盈余的特点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补充和完善

现金流观 Siegel和Shim(1981)认为:高质量的盈余应该有现金的支撑,盈余实现所基于的交易应该非常接近现金的实现;Mikhail等(2003)将盈余质量界定为公司过去盈余与未来现金流量相联系的程度 盈余若不能转化为现金的流入,该种盈余就是低质量的;将盈余界定为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

盈余管理观 Balsam等(2003)、Myers等(2003)、Aboody等(2005)研究认为:盈余质量与盈余生成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盈余质量越低;反之,盈余质量越高 影响盈余信息效用的因素很多,包括公司环境、管理层选择正确会计准则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层的主观盈余管理动机和行为多个层面,只从是否存在盈余管理来界定盈余质量,有失偏颇

盈余特征观 Healy(1989)Kormendi和Lipe(1987)认为:非预期的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越强,相应的ERC就越高。越是能够持续发展的盈余就越是高质量的盈余 将盈余是否平稳作为评价盈余质量的标准具有片面性。管理层会为了特定目标而平滑盈余,造成盈余平稳的假象,通常会通过“收益平滑”来进行盈余管理,反而降低了盈余质量

三、盈余质量评价

本文重点从盈余质量的可靠性、盈余质量的现金支持度两个方面对盈余质量量度和评价。

(一)注重对盈余质量的可靠性分析

投机性盈余管理质量是盈余质量的核心部分,是盈余管理的“灰色地带”,因此盈余质量的可靠性分析应突出企业交易事项的性质与质量分析,重点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交易是否具有有效的经济实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持续、稳定,是否存在平滑收益现象;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时点是否遵循一贯的会计估计与判断。分析评价指标有:关联方交易率、资产减值准备率、应计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等。

(二)利用现金支持度评价盈余质量

盈余管理范文第10篇

盈余欺诈?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所谓盈余管理,就是指企业管理者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一方面,盈余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战略工具有其制度合理性。现有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导致企业没有绝对确定的盈余数据,只有相对合理的盈余结果。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有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为了完成赋予管理层的盈余期望,使他们有着选用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和方法的强烈倾向。因此,盈余管理在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管理者调节盈余结果的常用手段之一。

盈余管理一般是秘密进行的。公司一般不会披露盈余管理的真实情况、盈余的实际数量和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等,盈余管理只能秘密进行。

当盈余管理失控时易演化为盈余操纵、盈余造假或会计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也就是接近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过度盈余管理或盈余欺诈。存在盈余管理的财务报告是相对真实的, 但相对真实的财务报告绝不允许盈余欺诈的存在。经过过度盈余管理的会计信息 ,其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的特征不再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识别,对发现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给予严厉治理。

常用手法

按是否影响企业现金流可将盈余管理工具分为实质性盈余管理和应计性盈余管理两类。其中,应计性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方法、会计估计和会计时点的选择来管理盈余不改变企业现金流量,只是影响企业应计利润;实质性盈余管理通过次优商业决策,如通过削减研发支出,过量生产,以及给予较大的商业折扣等手法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实施效果明显,而且隐蔽性强。可见,是否影响企业现金流是区分两类盈余管理工具的关键。(见表1)

盈余管理工具选择主要取决于对弹性空间、隐蔽程度和机会成本三者的综合考量。首先,在弹性空间方面应计性盈余管理往往高于实质性盈余管理。在弹性空间方面,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现象:(1)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未给企业政策的“再选择”设定太高的“门槛”,这种高收益、低成本的机制使得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2)现行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理论, 自然产生很多待摊项目和应计项目,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递延确认费用来调增利润,相反亦然;(3)上市公司可在会计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在某年作巨额冲销,然后在后续年度连续盈利的盈余管理策略。其次,在隐蔽程度方面实质性盈余管理往往由于应计性盈余管理。最后,在机会成本方面实质性盈余管理往往高于应计性盈余管理。由于实质性盈余管理按照次优决策原则,往往会损害企业价值,自然其实施成本高。可见,应计性盈余工具可以常用而实质性盈余工具要慎用。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掌握盈余管理的技巧是CFO业务水平的体现,究竟选用哪种工具要视企业情况而定。

过度盈余管理就是超出了准则和制度许可的范围的盈余管理,近似于盈余欺诈。过度盈余管理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首先,过度盈余管理将破坏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会计信息按照其管理目标的需要进行“加工、改造”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使所反映的企业业绩同企业经营实际相脱节。其次过度盈余管理将会形成一种反向激励导向。会形成一种不良行为定式,即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创新努力而获取高额利润且极大损害了资本提供者的利益。最后,过度盈余管理近似于盈余欺诈,会导致犯罪行为。

识别方法

IPO盈余管理方式与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密切相关。我国企业IPO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实施相应的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以实现上市。与传统的成熟资本市场不同,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处于“政策市”向“市场市”转变的进程中,股票发行制度的对于公司IPO行为影响较为明显。随着保荐人制度的推行,发行公司盈余管理的约束由单一的政府行政监管,转向包括证监会的发行审核、市场机构专业辅导和监督,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的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不可忽视的是,保荐人制度的推行提高了IPO公司使用应计性盈余管理的成本,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方式从透明度较高的应计利润管理转向隐蔽性更强的实质盈余管理。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审计实践表明,IPO 公司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和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普遍存在IPO前盈余管理行为。梳理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主要有两类:一是对既有资产或债务科目转出的处理,如转出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准备的计提或直接冲减坏账准备以降低管理费用,转出债务少计利息以减少财务费用,通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出等减少费用摊销以增大盈余等;另一类是虚构并不存在交易收入科目,如对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等事项及金额的调整。更为一般都是,上述两类盈余管理涉及科目常备交叉混合使用,进一步增强了盈余管理的隐蔽性。

如何识别IPO前盈余管理行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这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要按行业具体特性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盈余管理手段的差异。如制造业类上市公司在 IPO 前既可能利用诸如管理费用科目也可能利用如营业外收支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而农业类上市公司在 IPO 前更多地利用管理费用进行盈余管理。

其次,要以IPO前一年财务报告为分析对象。上市当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并没有包含上市当年全年的盈余管理数。这是因为根据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IPO 公司需要向证券监管部门报送三年及一期的财务报表, 所以上市当年在IPO 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上列示的只是上市当年一期的财务报表, 而不是上市当年全年的财务报表;在计算盈余管理时要用到研究年度与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额,因此上市当年的那一期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市前一年的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不具有可比性;IPO公司在发行股票时的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均是以IPO 前一年的净利润为计算依据的。

最后,销售净利率是衡量IPO后业绩“变脸”的更为接近事实本源的指标。对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梳理发现,关于发行公司IPO后经营业绩下滑的研究文献对经营业绩的衡量基本上都是使用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这些指标来衡量业绩下滑的前提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当期建成并产生收益来源,而事实是募集资金尚未使用或者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期间,当期增加的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并不能为IPO公司带来当期收益。由于IPO公司公开发行上市后其募集资金会同时增加发行上市当年和以后年度的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导致IPO公司上市后的2~3年内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总资产周转率等业绩指标自然低于IPO前的相应指标。因此,发行公司IPO后业绩指标诸如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等指标的下滑并不能必然证明IPO前盈余管理的存在。而使用销售净利率指标作为经营业绩度量指标,在IPO公司上市后的2~3年内一般不涉及募投项目形成的资产及相关收益等因素。因此,销售净利率 IPO前后变化能更为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否进行了IPO盈余管理。

应用实例

近期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频现业绩“变脸王”,成为资本市场一大焦点。在与上市公司、券商、机构投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格局中,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家企业在IPO的过程中,投行负责忽悠人,而律师和审计师就是告诉别人,投行忽悠的都是事实。那么,这些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实际情况到底怎样?接下来我就选用IPO重启的首个年度——2009年度成功上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进行IPO盈余管理检验与分析。这一分析对象的确立主要有以下3点考虑:(1)用六年的周期来考察,以2009年成功上市为临界点,考察2009年的前三年以及后三年的业绩表现,这样可以进一步规避企业短期内非认为因素的干扰程度;(2)考虑中小板与创业板公司可比性,并去除中小板中金融、房产、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3)收益数据采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这样进一步消除了非经常损益的影响。IPO重启的首个年度—2009年度成功上市的99家公司,纳入我们这次分析对象的有88家。

经对这88家公司2006年-2011年3年逐期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如下(见表2):

(1)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表示IPO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并以2011年销售净利率除以2008年表示IPO后三年业绩变化程度T2,以2008年销售净利率除以2006年表示IPO后二年业绩变化程度T1;

(2)当0

(3)TI是对T2结果的进一步验证,其中:当0

(4)鉴于样本只要88家,本文没有按行业进行分析;

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在企业成长生命周期中,若从一个相对长的时段(假设5到10年为一周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假如样本88家企业中有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则2006到2011年6年过程中,理论上2006起加快粉饰业绩至2008年一般会到达阶段高峰,然后下滑,是一个近似于两头低中间高的倒V型。从表2和表3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88家企业中,19家IPO企业具有过度盈余管理的特征,占总比例的21.59%。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13家、9家;具有适度盈余管理和轻微盈余管理特征的IPO企业分别为45家、24家,占比例分别为51.13%、27.28%;

(2)部分企业IPO盈余管理痕迹较为明显。从表2看,精艺股份、莱美药业、太阳电缆、新宁物流、宇顺电子、乐通股份这6家企业的IPO过度盈余管理特征较为明显;

上一篇:写作素材范文 下一篇:物业管理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