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3:43:01

应试教育论文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备课与上课“两张皮”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上课应以备课为蓝本。备课在前,上课在后。但是在教师的实际教育行为中,广泛存在着备一套,教一套,即备课归备课,上课归上课的现象。留心这些教师们的上课,会发现它毫不依赖于备课,甚至有先上课后备课,顺序颠倒的现象。由于备课与上课是“两张皮”,在很多学校中存在着备课好的上不好课,上课好的备课检查分数低的可笑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供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的备课需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和教育现代化的需求。而平时上课则须为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坚冰不化的应试教育服务,必须在45分钟的单位时间内体现让学生学会做题、学会考试的“效率”性(或称为“有效教学”)。两者自相矛盾。如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数学备课的“做一做”,思想品德备课的“行一行”,事实上是行不通的,真的让学生参与实践了,哪来那么多时间训练做题目?二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们普遍课务多、负担重,现实的月考、周考又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课堂教学又直接与考试成绩相联系,由考试来检验,需要优先考虑,全力、扎实而为之。备课检查毕竟是一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进行一次的事情。照着教学参考书抄一抄,突击一下还来得及。这种情况下,教师大多会选择先“务本”(上课),后应对“花架子”(备课)的策略。

二、日常课与公开课“两张皮”

按理说,公开课要与日常课一样上,这样才能实现公开课的汇报、展示、评估与研究价值。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教师的公开课常常一反常态,与日常课的风格截然相反。由于日常课与公开课是“两张皮”,使得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要进行一次又一次不惜工本的排练,甚至安排好哪个问题由哪些学生举手,老师叫谁回答,怎样回答。公开课成了造假课,成了教学生说谎的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日常课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必须应试“效率”优先。公开课以汇报、展示、评估与研究为目的,必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二者目的并非一致。二是目前流行的在学习西方基础上诞生的一些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水土不服,不符合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有的甚至根本不可能在日常课上得以应用。而公开课的听评者(包括一些“专家”)又十分推崇这些教育改革理念。他们评价一堂课好不好,看的就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师生互动情况怎么样,“新”教学方法应用得怎么样,现代化教学媒体使用得怎么样……以至于教学中出现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学生非分组、非讨论型学习,未使用课件等现象即使有效,也会如冒天下之大不韪,被乱扣帽子,大加批评。

三、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两张皮”

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科研围绕教育实践展开,教育科研产生新的理论,再去指导教育实践。而当前很多教育科研却并不遵循这条道路,往往是“做一套,写一套”。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科研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评价教育科研搞得怎么样,看的是教育科研的成果,而教育科研的成果,可简便地量化考量的就是教育论文。这使得很多教师在头脑中建立了这样的糊涂等式:“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成果=教育论文”。教师出于职称晋升、荣誉评定等实际需要,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糨糊,临时拼凑论文。二是教育科研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首先是教师缺乏由教育科研成果指导教育实践的平台;其次是教师的教育科研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偏代全、一劳永逸、主观臆断的习气造成了孤立、静止、片面的“科研成果”。教育科研不需要对教育实践负责,使得教师在论文中无关痛痒地泛泛而谈,甚至文过其实地夸夸其谈,都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教师教育行为的“两张皮”现象体现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尖锐矛盾。我们惟有实事求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方能破除这种害人的“两张皮”现象。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教育异化;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36-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为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是这些成绩的背后却存在一些隐患:

场景一:六年级的小明刚放学,妈妈给送吃的过来,因为他要赶着去上“小升初”冲刺班,没时间回家吃饭……

场景二:某高三教室,学生课桌上的书堆的很高,几乎埋没了学生的脸庞,仔细观察,他的桌仓里也满是书,甚至连椅子旁边的纸袋里也放满了书……

场景三:化学早自习,老师说:“同学们,把我昨天给大家划的那些方程式拿出来背,课堂上我要抽查,那可都是考试的重点……”同学们开始背诵……

场景四:体育课上,老师让学生练习800米长跑,说是下周要体测,有点发胖的佳佳在跑步过程中摔倒了,旁边的同学袖手旁观,不但没有去扶起佳佳,反而有几个男生在那嘲笑:“胖子,跑不动,摔倒了吧?活该,谁让你吃那么胖……”

这四个场景投射的是应试教育对人的摧残,所谓“应试教育”,是我们对那种单纯由考试来决定入学或升学机会的教育现象的简称。[1]当今的教育一直在围着“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转,一切都以分数衡量,不管学生心理是否健康、道德是否高尚、创造力是否突出、自理能力是否合格,所有这些都不重要,教师、家长、社会都看重的是成绩,好成绩代表一切,这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它是一种异化的教育,即教育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失去了教育的“美”。

“教育异化”在本文中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培育下一代使之更好的创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教育的作用被歪曲地发挥。[2]教育异化表现在教育内容的异化、教育方式的异化、教育评价的异化,这些异化的现象都是背离了教育的真实本质,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使教育成为了一种“非教育”。

一、“应试教育”中教育异化的表现

“应试教育”导致了教育异化,在这种现象下,教育异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三方面的异化。

(一)教育内容的异化

1. 超负荷的学习。所谓超负荷,就是指学习的内容在数量和难度上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3]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知识的掌握与其身心发展紧密相连。所以说,一名学生他所能接受的知识量和知识的难度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教育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应试教育中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家长也通过不断为孩子报补习班助他们“一臂之力”,而学生真正能承受得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们看到的普遍现象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学生的想象力却越来越匮乏,创造性越来越少,这都归因于超负荷的学习对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过多的负面影响,学生无法消化学习的内容,教育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 无意义的学习。超负荷的学习主要是指学习的内容数量过多、难度过大,而无意义学习则是指学习内容的内涵缺乏充分的合理性和意义性,大多内容较为枯燥无味、脱离现实,也就是说,学习内容的“含金量”不够,这主要体现在机械性的学习活动中。虽然教育改革一直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现实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老师教、学生学”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为了考好成绩,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记忆知识,没有感受到知识的意义、知识的价值,无法将知识内化,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是和考试大纲密切关联,对于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关注的不够。大量的无意义学习,对我们的教育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学生无法将知识与现实联系,一些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不明白学习的意义,所以“书呆子”一样的学生越来越多。

3. 片面的学习。马克思很早就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在当今社会我们更是把这一内容丰富化了,要求人能够全面、和谐发展。如,身体与知识的和谐发展,知识与道德的和谐发展,智能与情感的和谐发展,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和谐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在这种结构性存在中,各部分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中,学生这些本来要和谐发展的要素却失衡了,只能是片面性发展。学生注重了知识学习,忽略了身体锻炼,轻视了道德修养,这种片面学习的结果就是:学生道德失落日益显现、身体素质日趋低下、生活能力日渐缺乏、创造力极度匮乏。这显然不是成功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它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反而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人的发展。因而,这种片面的学习,也是教育异化的一种表现。

(二)教育方法的异化

1. 灌输式的学习。杜威曾指出:“普遍的即外部的灌输,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4]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老师对学生依旧是空洞的说教、单纯的灌输,他们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使得学习失去乐趣,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受到了摧残,妨碍了他们智慧和道德的发展,他们渴望自由与快乐。真正的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彰显学生的个性,并且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明白学习的意义,主动地去学习。柯尔柏格说:“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5]由此,单纯的灌输式学习也是教育异化的表现。

2. 教学方式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实施教育必须尊重这些规律、符合这些特点。皮亚杰提出过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与教育内容。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年龄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这一提法很科学,教育就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发展安排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如,处在低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具体图片或实物进行教学,到了高年级,教师就可以用逻辑性强的演绎推理等进行教学。总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有序进行。

(三)教育评价方面

教育评价要追求多样化。应试教育中,教育评价的方式就是考试,一切以分数为主,人们根据分数的高低判断学生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畸形的评价方式。我们的教育要追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综合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际生活常识、生活自理能力、创造力等进行评价,让教育的评价反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非只是学习能力。评价的方式可以多元化,比如融合平时生活中的表现、周围同学、老师的评价等等,这需要社会、老师、家长正确的看待教育评价,全面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和积极作用,全面看待考试的作用和分数的价值,既重视过程的评价,也重视结果的评价。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它所培养的人应该是快乐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而当今的“应试教育”却背离了这种目标,使得教育异化了,如何让教育返璞归真,实现其真正的目的,让教育变得越来越美,需要我们共同思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彭军.教育竞争的异化――“应试教育”的哲学反思[J].平原大学学报,2007(2).

[2]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3]李晶.教育何以异化[D].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4]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9.

[5]伍香平,岳伟,王慧.教育异化问题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7).

[6]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51.

[7]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39.

[8]曾黎.关于教育竞争与应试教育的理性思考[J].天中学刊,2000,(4).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166-02

一、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要面向学生整体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为了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实施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就是培养目标,应试教育单纯的重视智育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其次就是所针对的学生群体,应试教育只针对小范围成绩优秀的学生,而素质教育面向的是所有学生;再次是教学内容,应试教育只教授考试考查的内容,素质教育则注重全方面素质的提升;再有就是教学过程,应试教育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性不强,素质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活泼思考的能力;最后就是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对所有学生都是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机械被动地做题,加重心理负担,而素质教育强调师生互动,重视能力的提升,由传统的知识提升向提高能力发展。

二、分析语言教学规律,完善教学目标,做好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基础准备

有八成以上的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英语课堂教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完善英语教学内容及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英语课堂教学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成果,这是教学实施的基础和最终目的,整个教学过程都要以此实施。

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认真分析认识到之前的教育弊端,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目的,设定教学目标层次。要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从情感出发,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多方面的培养,实施形象具体的教学,着重分析全体学生的层次和性格的差异,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三、完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以此提升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主动求知,掌握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自行选择,会审美,能健体,还要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发展、创造和实践的能力,所以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强调有关学习方面的探讨,将教学转向学教,争取最大限度的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1.要着重推进启发式和探讨式教学的实施。提倡实施启发式和探讨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将要讲授知识的过程通过交流学习和互相探究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出高效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够自主发现,提出并独立解决问题。

2.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和性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形成课前预习,认真听课,主动实践的课堂学习习惯,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听说两项共同提升,按时复习的好习惯。

3.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记忆语音和词汇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记忆难、忘记快的现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并向其传导学习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运用提升记忆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从点到块的记忆方法,还有瞬间强化,集中专注,比较归纳以及结合遗忘周期记忆等多种记忆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充满自信的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其在成功心情的鼓舞下刺激学习热情,减轻英语学习中的畏难心理。

四、构建英语交际情景,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一次实现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力构建能够听说英语、提升交际能力的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各种各样的民族风情,悠扬动人的英文歌曲,能够主动探索的人物和新时代背景下的语言教学方式的运用等都是英语教学中丰富的素材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问路指路,商场购物,求医看病,通话邀请等多种题材内容展开交流教学,可以运用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和影像播放,角色扮演,故事表演,诗歌朗诵,情景对话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沟通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五、提高教育力度,加强教师素质,以此作为英语教育重素质教育的保证

现在有一部分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不够高,对英语教学中涉及的规律掌握不够详细,不能吃透知识规律,拿不准教学内容,另外,在使用英语进行英语教学方面的实施还不能熟练进行,再有在研究学生心理方面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成果,这样对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就有很大的影响。

1.要提升教师的思想和职业素质。教师的思想政治认识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新环境下的教师要热爱岗位和学生,要有积极探索教育内容和规律、主动追求教学改革的发展精神,要通过实践证明教书育人的实质。

2.要强化初中英语教师的个人文化素质。要保证初中英语教师能够完全理解教学大纲,充分掌握教材内容,明确语言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方法,另外要提高对英语国家的背景、历史、人文等内容的了解,要分析中西方文化的明显差异,拓宽知识面,提升知识层次,能够合理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

3.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积累教学经验,分析教学方法,不断依照课改要求进行新的教学尝试,撰写教育论文,通过教研提升教学水平,强调科研先行的意识,争取实现从经验到研究的教学形式的转化,实现科学化的英语教学。

六、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方法,构建情景环境,提升个人素质几方面入手,实现科学化的英语教学,全面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争取能够顺利实现英语初级教育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忠莉.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8).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应试教育;专业化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直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在19世纪时欧美学者注意到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过于细化,专业性太强,知识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对其它的学科不涉猎,缺乏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长此以往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进步形成阻力。通识教育的观点在这种局面下被提出来。通识教育的构建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大学博雅教育和自由教育,其目的是首先教导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然后才是教授专业知识为进入社会所从事的职业奠定基础。通识教育最终目的是“育”而非“教”,不对专业进行硬性的划分,充分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自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作为通识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美国通识教育经过百余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总结出完整而明确的课程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标;二是,培养学生人格和道德目标。通识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数理统计和分析能力、逻辑和批判思维能力以及综合推论能力等,还要通过理性训练、启发心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如哈佛核心课程强调,引导学生掌握“有教养的人所必备的学识、智能以及思辨方法”,使“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课程是要“致力于使学生在科学、技术和人文基础方面得到强有力的训练和熏陶……,使他们成为非同一般的工程师、科学家、教师以及科研工作者,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领导地位”[1]。

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本科全部课程中占35%左右,如芝加哥大学是50%,哈佛、斯坦福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耶鲁占44%,哥伦比亚大学较低也占到20%-22%。通识教育备受重视,除了开设写作、数理统计、外语等基本技能课程外,还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多门课程和科目。许多大学在通识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侧重于人类最基本的知识和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俄亥俄州立大学专门开设所有学生都必须选修的写作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流畅、逻辑性较强的写作能力。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使得综合课程、跨学科课程在通识课程中的比例日益提升。如美国西北技术学院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至少修满两门课程,使学生对人类历史、人类所处的世界、人类思想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则对跨学科课程极为推崇,认为跨学科课程能够巩固特定领域及学科的知识,强化批判性思考与交流能力,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国大学普遍设有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通识课程的规划和执行,并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来确保通识课程科行而有效的实施。在课程考核方面,覆盖范围广,题型、答案灵活,考试次数多,成绩评定相对客观全面。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改革的推进,美国大学逐步以等级和文字评价来取代数字评分的做法,力求做到评定的科学、客观。新华网伦敦2005年9月16日电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文章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美国的大学汇集了世界上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44%经常被引用的论文,都出自美国的大学。在美国,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口比例高于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独占世界鳌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由通才教育向专业教育转变,很长一段时间里,“专业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这种专业教育在当时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急需人才的困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专业分科过于细化的弊端开始显露,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薄弱、素质较差,适应性差。20世纪80年代末期,高校逐渐认识到拓宽专业、学科渗透、素质培养这些加强学生基础的措施更有利于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可持续性发展[2],大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对其进行通识教育显的愈加重要。

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引进时间较短,我国部分高校在开设一段时间的通识教育课程后,现面临着目标不完整、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全面等困境。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大学确立了通识课程目标,如北京大学通识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的最基本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从而成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武汉大学通识课程目标是“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各门知识及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不同分析方法,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强调的是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从上述两个高校可以看出,其通识课程目标在于拓宽专业面,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在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善尽作为“人”和“公民”职责方面并未提及,其中心思想仍是专业化教育的委婉表述。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或被表述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完备的人性”,总而言之,并没有脱离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的依然是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3]。邓小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提出面向四个现代化,号召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1世纪的教育是全方面的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五育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德育是被列为首位的,由此高校不仅要担负学生的知识培养更应该重视健全人格的养成。很难想象一个满腹经纶却心理扭曲或道德低下的人,会成为一个广受尊重的科学大师,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清华才女朱令“铊”中毒案、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刘海洋两次向动物园狗熊泼硫酸、云南大学马加爵不堪忍受欺辱石锤砸死四名室友、今年4月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毒死案件,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一要求,仅仅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具备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和一个正常的人格。对于这一点,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年学子自己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

从古代的八股文选才被废除改为科举制度,再从应试教育演化成今天的素质教育,然而从目前的开展状况来看,几百年的教育改革到最后实质上还是原地踏步,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内容的单一性、教学方式的填鸭式和投机性等特点,泯灭了一个民族的创造性。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绩仍是高校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地位重要。各大高校高喊着通识教育的口号,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通识教育课程通常被设置成选修课,成为了额外的、次要的、捞取学分的课程,在必修课的挤压之下名存实亡,从而导致学生对选修课的轻视。相比欧美国家,我国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学分占本科总学分的比例达到22%,而我国大学的通选课一般只占10%左右[4]。

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几乎均未设立负责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除复旦学院外)。教务处作为全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通识课程的开设、选课报名、教师安排、资源配备、成绩管理等工作主要也由教务部门负责。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被默认为重要课程的前提下,增加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与实施的随意性。

教育不应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样模式、同样思维的“产品”,它的最终目的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使个体的创造力发挥到最大值,将“制造”改为“创造”。

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前进步伐,而这种情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我国开展通识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国家教育部门从根本上摒弃应试教育体制,通识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楠,周建华.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比较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学术研究:十年磨一剑

张瑞芳:查老师,通过拜读您的著作,了解到您涉足的学术领域很广,除我们熟知的“教育系统论”和“教育建模”外,您在人才学、物理学、科学史等方面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您能谈谈您的学术研究吗?

查有梁:良好的早期教育培养了我多方面的兴趣。我父亲虽然是四川的一个大商人,但对我的职业设计就两条:要么是医生,要么是老师。解放前,父亲还给我请了家庭教师。我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他经常用《论语》中的话教育子女。

从小我就对科学比较感兴趣,这主要归功于我的小学老师。我小学就读于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那是一所创办于1908年的老校。那个时候,小学老师就总让我们做一些科学试验,如大气压的测定、电学的试验等。我中学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那所学校既有2150年的悠久历史,又有现代化的办学意识。我在石室中学进步很大。我永远感谢我的中学和小学老师。那个时候没有分文理科,我的文理科都学得很好,所以高考前三个月我还没有决定考理科还是文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进入了西南师范大学的物理系。

我在物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物理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觉得与我付出的努力不相匹配,成效不大。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学物理教师,所以学生对前沿的物理知识接触不够。我很喜欢当老师,物理课教得很好,我写过一本《物理教学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教育学方面的自学。

一进大学,我就认为自己要当老师,需要学习教育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就按照教育史,把教育经典著作从头至尾都读了,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的著作都认认真真地读过。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了很多遍,做了十多万字的笔记。1980年,我从教育研究部门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从事研究。我将自己研究和学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成果应用于教学论研究,撰写了论文《教学辩证法》。《教育研究》将此文发表在《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一辑的首篇,此文被许多地方转载,给了当时还很年轻的我以极大的鼓舞。这奠定了我决心不离开教育研究领域的强烈信念。1984年我撰写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及其对教育科学的意义》在《教育研究》上分三期连载,我后来得知,正是因为这篇论文,我被推荐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基本理论组”的成员。这些为我进行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从这里我悟出用新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的教育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我首先研究的是系统科学与教育,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期间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建模,用建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从数学、物理研究中发现的。然后我又花了近十年时间研究教育建模。现在国内教育学界比较认可我的就是教育建模和教育系统论。后来有人来请我参与教师培训工作,我发现教育教学的经验对于教师培训来说更有实际效用,也更受教师的欢迎。我有过8年的中学教师的经历,在教科所也工作了8年,在教师培训中,我把“理论”和“模式”的内容融入到教学经验的介绍中,这也是我的《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①写作的基础。

这么多年的研究经历,我发现,要在“社会需要的、自己可能研究的、别人没有研究过的”三个方面的交集上来选研究项目。而且,搞研究应该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一个方面,不要分散到太多方面,同时还要在这一个方面坚持下去。我研究过人才学,经过统计发现,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出一流的成果,平均要花十年的时间。所以要超功利地、认认真真地去研究,感悟某个理论的一切东西,你的成果才是有深度的,才是有创新的、一流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多。

对当前我国教育热点问题的看法

张瑞芳:研究教育自然要关注教育的现实问题,您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教育呢?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查有梁:我之前有过对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教育和“学校精神”的分析。我认为,小学应该是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习惯,运动习惯,这些都要从小养成。小学要有“游乐园的精神”,要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小学的孩子掌握基本的读写算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学业压力。中学则应是公民教育,培养国家的合格公民,中学要有“博物馆的精神”。我国目前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大学教育,所以对于中学生,要尽量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人生。而大学教育则应是创业教育,大学生毕业后要能自食其力。尽管现在强调大学要走出象牙塔,但我认为大学的精神还是“象牙塔精神”,要宁静而致远。在大学里,学生要认认真真地看一些书,一定要精读一些经典的原著。

我非常喜欢我们那个时代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国家的提法也是很好的,同样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对于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决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来概括。当然,“应试教育”的弊端确实存在,但这个全世界都会有,美国也有,日本、韩国更严重。“应试教育”的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但这并非靠教育自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与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关系。“应试教育”的弊端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要渐进地去努力。

现在大家对“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认识是混乱的,有人认为升学率高就是“应试教育”,这是不对的。想考好的心态是好的,如果没有这种上进心,那岂止教育,各方面都会弊端百出。况且,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搞“应试教育”吗?我觉得不是。广大的农村学校,有多少是在搞“应试教育”?还有很多的城市学校,它们的升学率很高,但一样是“素质教育”,因为孩子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快乐的,孩子们在多方面得到发展。我认为一所学校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升学率很高,这不能被认为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层次上的小概念,而“素质教育”是教育哲学层次上的大概念,没有必要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作为平行的一对矛盾来研讨。

“素质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要求人们改变过去对教育目的之纯功利主义观,不要以“升官”“发财”“出名”“得利”等为教育目的,而要以不断提高和完善人的各种素质为目的,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是建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的,而“应试教育”则是在很短的一个阶段内存在的。单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就大大降低了“素质教育”的理论意义。

“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所以素质教育必然是“有差异”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要有个性,对于学校来说,每个学校都要进行文化建设,办自己的特色教育。我研究过差不多一百多所中小学,他们的特色教育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觉得,整体上来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很不错的。好学校不少,好老师很多。

但是,当前的教育中科学和人文是分开的,这是很大的一个弊端,我们一定要解决科学与人文割裂的问题。过早的文理分科――在高中阶段分文理科,是非常不合理的。实际上,大学一二年级都应当是通识教育。美国的大学要求文科的学生必须要选一门理科的课程,并且要读到大学二年级水平。我觉得中学阶段文理科不应该分开。当然要允许学生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与擅长的科目;要把中学的知识水平适当降低,不用太深,一定要广,这样大学的教育才容易适应,容易改革,容易发展。

当前,我们国家很缺高级技工,我觉得课程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应该是要重视技术。我国的劳动力70%~80%都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的,但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将“综合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列为正规课程、正式课程,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综合技术课程标准”和“综合技术通用教材”,真正体现出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这是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力保证。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不要搞“运动式”的“全面出击”。语文、数学,在这些基础学科领域,广大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要珍惜他们的经验,没有必要来一个“突变式”的、“运动式”的“”。欲速则不达。

张瑞芳:对于新课改,您的一些看法很受关注,2007年的《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的影响很大。两年过去了,您现在怎样看新课程改革呢?

查有梁:我提出新课程改革“软着陆”,是借用“航天学”的词汇,意思是课程改革要“放慢速度,调整方向,确保安全,确保成功”。新课改不应该搞成运动。我认为《纲要》(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同)的主体精神是正确的,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方法是要让广大教师好好直接研读《纲要》,认真研读各自学科的《课程标准》,深入研读各自学科的教材,结合各地的教学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要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课程改革;要相信广大教师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要允许对《纲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渐进地、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这是课程改革“软着陆”的基本保证。

课程改革要“吸取经验,逐步完善”。中国从1905年开始的一百多年以来的课程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的课程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课程改革,包括2001年以来的课程改革,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课程改革是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吸取经验,逐步完善”。用系统科学的术语说,教育是一个“慢变量”,是“序参量”,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操之过急。

诗意生活

张瑞芳:查老师,我知道您一直在写诗,诗的内容很丰富,人生感悟、自然科学知识等,您把您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写了出来。您甚至还研究概括了从古到今的诗歌的八种模式。有诗的地方自然有诗意、有温情,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查有梁:我的最大特点是保持着童心,我的第一本诗集就是《教育诗:童心》。我认为诗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净化心灵。诗,用真善美充实人生,提升感情。二是,珍惜生命。诗,使你度过的时间、空间都很有意义。三是,纯洁语言。诗,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思想。四是,学会创新。诗,让你捕获灵感,发现诗眼,层出不穷,变化万端。我在进行科学研究、教育实践、人生探索中,一直伴随着诗的创作。

我给女儿写过诗②:

日记,日记,日记,

必须天天都要记。

记下一天最有意义的事,

会给你带来美好的回忆。

日记变成月记、年记,

那就没有什么意义。

今天的事,今天作小结,

“等明天”就浪费了时机。

……

以此来鼓励她写日记。

我写过《祖冲之求圆周率》③,是讲祖冲之的“缀术求π”,纯知识的,用诗的形式简洁地表达了出来。我更多的是写一些人生的感悟。我认为科学、教育、艺术是息息相通的,我将科学、教育、哲学与诗歌融合,进行了创新的尝试。

写诗是一种生活态度,我特别喜欢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我很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仍然在不停地写诗。我现在所在的工作单位环境非常好,没有太多的压力,所以我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这也许是一些单位所不能给的。

张瑞芳: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后记:采访结束后的当晚,我就收到了查先生的e-mail。查先生在信中说,“办好《中国教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做好一件事,是很快乐的”。这让我倍受鼓舞,更感动于查先生的细致。查先生顺寄2009年新的诗作,现选登其中一首,让我们一起追寻人的“诗意栖居”。

诗歌的殿堂

我飞翔在诗歌的殿堂

内心跳动着清晨的阳光

血液里放映进行曲旋律

爱情之舞曲异样嘹亮

蓝色天空中自由漂流

蜿蜒河流里随波翱翔

密密森林在沙沙歌唱

我如痴如醉的美梦幻想

驾着极地的雪橇航行

深海里从潜望镜中观赏

同狼群一起马拉松奔跑

一直奔向了十五的月亮

如同孙悟空的几个跟斗

还是没有飞出诗歌的殿堂

2009.2.28

写于北京

注释:

①查有梁著《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②编者注:此诗写于1976年。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等教育人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一种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考试不仅是一种结果,而是对教学效果评价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掌握学生对所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考试制度对教学评价至关重要。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大学生经过应试教育后,继续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从而限制了知识在主体接受过程中的运用、创造、更新和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大学生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关键所在,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推进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以培养挑战性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社会文明良性发展的人的知识潜能的有效发挥。因此,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课程考试,不是书本或课程知识简单的再现,也不是局限于对现有知识的简单理解。

但是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主导型考试体系,特别强调知识的继承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很快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虽然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课程考试体系依然陈旧,没有适时而变,背离了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是科学的发展,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阻力。理解记忆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前提,是课程考试目的的初始层次。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对现有的知识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独创性地运用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才是课程考试的目的的更高层。因此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为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做为高校考试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的有效切入点,其根本是对应试教育的彻底否定。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推行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才的竞争。高校做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基地也就成了这种竞争的关键。所以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只有在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侧面地推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确保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效果。

传统的考试制度常见问题表现在:

(一)考试内容局限性强。一般以统一的课程或教材为基础考试。命题原则和方法简单,结果导致教师在课程上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给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进度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或介绍学科前沿的和发展动态带来困难,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死记硬背,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过分夸大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负面强调考试的结果和评判。标准型、规范性的试卷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智能、个性等方面的水平,没有考核能力。由于传统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一刀切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一考定终身,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以牺牲素质教育为代价,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推向极端,形成所谓负面追求及格率的应试教育,这种考试制度带来了多种负面的效应,作弊就是其中一个,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发明了许多作弊方式,带纸条,抄袭别人答案,替考。更有甚者还专门制作作弊工具,要以此挑战不及格的考试模式,这更引人深思。

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与评优挂钩,加剧了学生功利化倾向,低层次上满足了学生虚荣心理。

一般高校课程考试都集中在学期末进行,并且拖延时间较长,使学生平时不学,只要短时间的集中复习就能应付,甚至得高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投机行为。

(三)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在当前考试制度导向作用下,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和分数,而不注重其他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也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把上课死背书本知识作为学习任务,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而忽略了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涉猎更多的知识,去看与专业相关的书刊,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三、新型考试制度的改革途径——共四个方面创新

1.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出发,树立科学的考试理念

科学的考试观念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着重强调人才培养效果。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伪科学的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树立考试并不是标志着一门学科,或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而是对上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一种互动式总结的观念。同时要科学地创建考试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考试本身的权威性、公平性、公认性原则,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效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确考试目的。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水平,教师的教育能力,学校的培养水平,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而传统的考试制度更是片面侧重于考,教育成了考试的附属,严重地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教育轨道。所以考试改革,必须 要明确其为教学服务的原则,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考试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

2.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不断丰富考试形式

目前一般高校的考试形式还以单一的书面考试为主,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不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入手,采取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措施,将单一的考试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考试形式。如:理科可以笔试和实验环节的考试结合起来;文科可以把笔试与论文、口试、作品、设计、调查报告等形式结合起来。

不同的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比较重要的基础课、专业课可以采取闭卷和一页纸开卷的考试形式,通过强化学生记忆或强化学生的归纳与综合能力,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

对于某些选修课,即使是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应允许学生根据其学习的侧重点的差异,追求的发展目标的差异等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有的学生将来从事文案工作和研究生工作。可以选择论文形式进行考试,有的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选择口试形式,有的学生侧重于全面掌握该门课的知识体系,可以选择开卷形式。当然这样会给老师命题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假如我们的任课教师能够对所任课程整理成一套包括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试题库,形成智能化题库,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既能体现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改变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考试分阶段进行

教学是动态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就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课程结束后出若干个综合题,有学生自主选择或以开卷形式考试。教师在学生完成章节小论文后,安排论文回顾,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做解答或者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小论文的形式理清概念,逐步消化所学的知识,学会查询资料,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同时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体验。

4.根据学科特点,合理配置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重点突出学科的特点,变学生死记硬背式的被动学习为以灵活掌握知识为目的的自主学习。如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出题或以结合实际讨论等方式出题,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提高,真正发挥了考试的实际作用,达到了提高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考试制度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推动考试制度改革必需经常性地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既要解决思想开拓创新,又要科学分析、实事求是不断修改和完善各种考试有关的制度规定;推进考试改革的健康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达到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姜艳萍.高校考试制度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7).

[2]李剑.高校课程考试改革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考试制度 改革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大学生经过应试教育后,继续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从而限制了知识在主体接受过程中的运用、创造、更新和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大学生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关键所在,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推进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以培养挑战性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社会文明良性发展的人的知识潜能的有效发挥。因此,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课程考试,不是书本或课程知识简单的再现,也不是局限于对现有知识的简单理解。

但是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主导型考试体系,特别强调知识的继承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很快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虽然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课程考试体系依然陈旧,没有适时而变,背离了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是科学的发展,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阻力。理解记忆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前提,是课程考试目的的初始层次。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对现有的知识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独创性地运用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才是课程考试的目的的更高层。因此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为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做为高校考试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的有效切入点,其根本是对应试教育的彻底否定。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推行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才的竞争。高校做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基地也就成了这种竞争的关键。所以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只有在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侧面地推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确保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效果。

传统的考试制度常见问题表现在:

(一)考试内容局限性强。一般以统一的课程或教材为基础考试。命题原则和方法简单,结果导致教师在课程上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给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进度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或介绍学科前沿的和发展动态带来困难,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死记硬背,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过分夸大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负面强调考试的结果和评判。标准型、规范性的试卷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智能、个性等方面的水平,没有考核能力。由于传统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一刀切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一考定终身,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以牺牲素质教育为代价,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推向极端,形成所谓负面追求及格率的应试教育,这种考试制度带来了多种负面的效应,作弊就是其中一个,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发明了许多作弊方式,带纸条,抄袭别人答案,替考。更有甚者还专门制作作弊工具,要以此挑战不及格的考试模式,这更引人深思。

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与评优挂钩,加剧了学生功利化倾向,低层次上满足了学生虚荣心理。

一般高校课程考试都集中在学期末进行,并且拖延时间较长,使学生平时不学,只要短时间的集中复习就能应付,甚至得高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投机行为。

(三)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在当前考试制度导向作用下,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和分数,而不注重其他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也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把上课死背书本知识作为学习任务,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而忽略了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涉猎更多的知识,去看与专业相关的书刊,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三、新型考试制度的改革途径——共四个方面创新

1.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出发,树立科学的考试理念

科学的考试观念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着重强调人才培养效果。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伪科学的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

树立考试并不是标志着一门学科,或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而是对上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一种互动式总结的观念。同时要科学地创建考试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考试本身的权威性、公平性、公认性原则,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效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确考试目的。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水平,教师的教育能力,学校的培养水平,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而传统的考试制度更是片面侧重于考,教育成了考试的附属,严重地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教育轨道。所以考试改革,必须 要明确其为教学服务的原则,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考试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

2.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不断丰富考试形式

目前一般高校的考试形式还以单一的书面考试为主,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不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入手,采取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措施,将单一的考试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考试形式。如:理科可以笔试和实验环节的考试结合起来;文科可以把笔试与论文、口试、作品、设计、调查报告等形式结合起来。

不同的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比较重要的基础课、专业课可以采取闭卷和一页纸开卷的考试形式,通过强化学生记忆或强化学生的归纳与综合能力,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

对于某些选修课,即使是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应允许学生根据其学习的侧重点的差异,追求的发展目标的差异等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有的学生将来从事文案工作和研究生工作。可以选择论文形式进行考试,有的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选择口试形式,有的学生侧重于全面掌握该门课的知识体系,可以选择开卷形式。当然这样会给老师命题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假如我们的任课教师能够对所任课程整理成一套包括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试题库,形成智能化题库,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既能体现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改变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考试分阶段进行

教学是动态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就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课程结束后出若干个综合题,有学生自主选择或以开卷形式考试。教师在学生完成章节小论文后,安排论文回顾,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做解答或者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小论文的形式理清概念,逐步消化所学的知识,学会查询资料,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同时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体验。

4.根据学科特点,合理配置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重点突出学科的特点,变学生死记硬背式的被动学习为以灵活掌握知识为目的的自主学习。如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出题或以结合实际讨论等方式出题,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提高,真正发挥了考试的实际作用,达到了提高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考试制度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推动考试制度改革必需经常性地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既要解决思想开拓创新,又要科学分析、实事求是不断修改和完善各种考试有关的制度规定;推进考试改革的健康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达到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姜艳萍.高校考试制度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7).

[2]李剑.高校课程考试改革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3]郭思棉.浅析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j].科技信息,2009,(8).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考试制度 改革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01-02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大学生经过应试教育后,继续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从而限制了知识在主体接受过程中的运用、创造、更新和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大学生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关键所在,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推进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以培养挑战性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社会文明良性发展的人的知识潜能的有效发挥。因此,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课程考试,不是书本或课程知识简单的再现,也不是局限于对现有知识的简单理解。

但是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主导型考试体系,特别强调知识的继承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很快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虽然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课程考试体系依然陈旧,没有适时而变,背离了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是科学的发展,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阻力。理解记忆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前提,是课程考试目的的初始层次。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对现有的知识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独创性地运用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才是课程考试的目的的更高层。因此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为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做为高校考试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的有效切入点,其根本是对应试教育的彻底否定。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推行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才的竞争。高校做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基地也就成了这种竞争的关键。所以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只有在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侧面地推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确保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效果。

传统的考试制度常见问题表现在:

(一)考试内容局限性强。一般以统一的课程或教材为基础考试。命题原则和方法简单,结果导致教师在课程上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给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进度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或介绍学科前沿的和发展动态带来困难,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死记硬背,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过分夸大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负面强调考试的结果和评判。标准型、规范性的试卷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智能、个性等方面的水平,没有考核能力。由于传统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一刀切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一考定终身,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以牺牲素质教育为代价,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推向极端,形成所谓负面追求及格率的应试教育,这种考试制度带来了多种负面的效应,作弊就是其中一个,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发明了许多作弊方式,带纸条,抄袭别人答案,替考。更有甚者还专门制作作弊工具,要以此挑战不及格的考试模式,这更引人深思。

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与评优挂钩,加剧了学生功利化倾向,低层次上满足了学生虚荣心理。

一般高校课程考试都集中在学期末进行,并且拖延时间较长,使学生平时不学,只要短时间的集中复习就能应付,甚至得高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投机行为。

(三)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在当前考试制度导向作用下,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和分数,而不注重其他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也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把上课死背书本知识作为学习任务,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而忽略了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涉猎更多的知识,去看与专业相关的书刊,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三、新型考试制度的改革途径――共四个方面创新

1.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出发,树立科学的考试理念

科学的考试观念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着重强调人才培养效果。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伪科学的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树立考试并不是标志着一门学科,或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而是对上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一种互动式总结的观念。同时要科学地创建考试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考试本身的权威性、公平性、公认性原则,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效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确考试目的。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水平,教师的教育能力,学校的培养水平,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而传统的考试制度更是片面侧重于考,教育成了考试的附属,严重地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教育轨道。所以考试改革,必须 要明确其为教学服务的原则,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考试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

2.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不断丰富考试形式

目前一般高校的考试形式还以单一的书面考试为主,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不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入手,采取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措施,将单一的考试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考试形式。如:理科可以笔试和实验环节的考试结合起来;文科可以把笔试与论文、口试、作品、设计、调查报告等形式结合起来。

不同的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比较重要的基础课、专业课可以采取闭卷和一页纸开卷的考试形式,通过强化学生记忆或强化学生的归纳与综合能力,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

对于某些选修课,即使是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应允许学生根据其学习的侧重点的差异,追求的发展目标的差异等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有的学生将来从事文案工作和研究生工作。可以选择论文形式进行考试,有的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选择口试形式,有的学生侧重于全面掌握该门课的知识体系,可以选择开卷形式。当然这样会给老师命题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假如我们的任课教师能够对所任课程整理成一套包括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试题库,形成智能化题库,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既能体现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改变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考试分阶段进行

教学是动态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就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课程结束后出若干个综合题,有学生自主选择或以开卷形式考试。教师在学生完成章节小论文后,安排论文回顾,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做解答或者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小论文的形式理清概念,逐步消化所学的知识,学会查询资料,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同时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体验。

4.根据学科特点,合理配置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重点突出学科的特点,变学生死记硬背式的被动学习为以灵活掌握知识为目的的自主学习。如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出题或以结合实际讨论等方式出题,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提高,真正发挥了考试的实际作用,达到了提高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考试制度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推动考试制度改革必需经常性地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既要解决思想开拓创新,又要科学分析、实事求是不断修改和完善各种考试有关的制度规定;推进考试改革的健康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达到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姜艳萍.高校考试制度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7).

[2]李剑.高校课程考试改革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 课改 坚定地走在课改路上 课改看“课” 实践课改 享受课改 坚持课改 着力改课,给力课改 ,课改激辩 山区咚咚咚地响起新 课改的声音 重建课改共识 浅谈高效课改 浅谈课改体会 感受“121”课改 课改之路 浅谈教学课改 课改初探 学生需要课改 课改风雨路 浅谈课改 课改三要 课改实验总结 课改前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课改绝非简单地改课 课改绝非简单地改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肖龙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课改与现实教学的矛盾。学校文化系统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显性的)和师生精神世界构建。搞改革就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和“管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胆识。 关键词:课改;改课;自主研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27-02

自2012年起,我和学校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开始了网络自主研修之路,目的当然是为了踏上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提高自身课堂驾驭能力――在实践中,能有更多的有效方法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无论是在网络研修活动中,还是在一线课堂教学中,与我想法相同者甚多――大家将更多的关注点多放在了“课堂教学方法”上。网络研修中,我们观看名师课例,名师讲座,集中研讨改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实际教学中,我们听课、评课,组织集中学习与研讨。渐渐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认识:课改就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却一直感到有一种困惑于心:即使我们努力学习了很长时间,却总也跳不出教育难题接踵而来的怪圈,总也说不清教育教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总也很难改变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的现实。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啊?前进路上的障碍到底在哪里?是应试教育?是教育体制?思之良久,也许不完全是因为这些,也许从开始我们的认识就过于单一,太过肤浅了――我们简单地认为:“课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并试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来改变当前教育现状。

实际上,“课改”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系统,而“课堂教学改革”也只是组成“课改”的一部分,绝不能等同看待!

无论是一线普通教师,还是热衷提升自身能力的教师,恐怕都意识到了当前教育存在的几个矛盾:

一、应试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矛盾。

可能众多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认识:整天学这学那有什么用?到最后还是赶不上我以“题海战术”取得的分数高!

每次检测之后的教师排名,丰厚的奖励,很自然地将老师们推向了“追逐利益”的风口浪尖。而追逐这一利益最简单、最有效、每个老师都会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而研究呢?由于正处在学习、改革、摸索的阶段,自然效果不会明显,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如此“现实”的状况,如此“现实”的社会,老师们自然都会选择!

但它终究不是教育,或者说是“畸形”的教育!

二、应试教师与研修教师生存现状的矛盾。

在应试教育之下,“分数”成就了无数的“英雄”,也一次次让个别教师的研修热情遭遇寒冬。可以说,在应试教育下搞“课改”的教师是孤独的,更是无助的――没有好的成绩,也就基本上失去了“话语权”!研修需要氛围,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可操作的课堂这一阵地。但是,看着一张张考试成绩单,想当“英雄”的冲动让他们的情感天平一次次倾斜!

于是,很多参与研修的老师选择了“平时的课堂进行课改,复习阶段的课堂回归应试”。更有甚者,则学习归学习,课堂归课堂,完全两回事!

三、学校文化氛围与课改精神的矛盾。

我们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大部分已经成了聋子的耳朵――学校宣传、学生活动都在以“考试”这一圆心展开。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则早已淡出了教师的视线。黑板报、宣传栏不断更新的是“英语练习”、“诗词积累”、“奥数题库”,而“图书角”、“美术作品展示”早已灰尘满布,年久失修!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在这些矛盾仍未解决之际,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也就只有无奈罢了!

如果我们不能认清当前教育现状,仍然坚持认为“课改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仍然天真地认为“我的课堂我做主――觉得自己、自己的课堂能独善其身”,也就只能慢慢走向“研而不修”,或者“修而无果”的尴尬境地。

我觉得:“课改”是一个教育文化系统的重构过程,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来逐步完成。

第一步、以“考试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这一点,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做,我们无须担心。

第二步、学校教育文化系统地重塑。

提及“学校文化”,我们可能更多想到的是那些“张贴物”等硬件设施,其实不然。学校文化系统应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显性的)和师生精神世界构建(隐性的)。

1、学校文化设施建设:

和谐、健康、发展、全面的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营造,更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指引。

它涉及到学校整体规划设计和班级文化建设两个“主阵地”。

(1)学校整体规划:“基于孩子成长,面向国家未来”的学校布局,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更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图书角、运动场地、文化宣传栏;音体美微课程的开设;主题班会、生活课、少先队活动等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出发,构成了学校文化设计的整体布局。

(2)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要符合学校整体布局的要求,同时也要反映出不同班级的不同特色。在班级里,班主任无疑是这个团体的“灵魂”――他的精神将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同时,由于学生的不同,对于未来发展需要的不同,也会使得班级文化的呈现形式、内容不同。它既体现了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意志,也起到了引领学生发展方向的作用。

2、师生精神世界的重塑。

在应试教育下,提出“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理念是不理智的;在应试教育下,要求面向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不现实的;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妄图“以课堂教学改革”来推进全面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分数,已经被我们推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它已经占据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全部精神世界,已经成为“成长与发展”的代名词,是不容更改,更不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亵渎”的。此种背景下,教师成长、课堂改革、学生发展、创造性人才的诞生,都成为了永不可实现的“梦想”!

为此,实现“课改”,绝非简单的“课堂教学改革”所能代替!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每一位教师放宽自己的视野,切实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

角色转换,才有可能将研修到的内容付诸于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理念,发展教学理念。

而教师的转变,也一定会发散到学生身上,进而影响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对成长的渴望。

完成了以上两步,我们才铺垫了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而此时的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也才是基于课改精神的,才有可能是具备可发展性的。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课改”绝非简单的“改课”,而是一个全新文化系统的建构过程!

应试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法学教育的本质是精英教育

近年来,关于法学教育的性质问题,法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归纳起来,主要是围绕这样一些问题而展开的:一是法学教育究竟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二是法学教育究竟是通识教育,还是学科教育,或是职业教育,或是兼而有之?三是法学教育究竟培养的是通才,还是专才?对于上述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我的观点是,若从本质上看,法学教育乃是一种精英教育。为了便于我们讨论问题,有必要对于什么是精英教育作出界定。从字面看,所谓精英,有两层意思:一是精华,二是出类拔萃。所谓“精英人才”,乃是指人才中的佼佼者,人群中的出类拔萃者。其实,“精英人才”的概念是一个具体、历史的范畴。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刚刚恢复高考的头几年,能够考上本科的学生,就被社会称之为“天之骄子”,因此,那样的本科生才能算得上“精英人才”。如今,高等学校本科大扩招,似乎只有硕士以上的人才才能称得上“精英人才”。“精英人才”不仅是一个具体、历史的范畴,而且也是一个现实的范畴。即便在处于大众化教育过程中的今天,我们总是把每年在高考中成绩优秀、处于高分段的考生看作考生中的“精英”,这批考生,成为各个高校竞相争夺的对象,有些高校不惜以高额奖学金作“悬赏”,吸引这批学生报考。可见人们不知不觉中存在着这样的共识:大众之中有精英,或者说精英存在于大众之中。法学界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现在法学专业逐年扩招,法科在校生逐年增加,因而法学本科教育乃是大众化教育。(如霍宪丹先生认为,法律职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二是抽象与经验的统一,三是同一性与复合性的统一,即专业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四是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统一。他指出:“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方面,社会必然进一步提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任职条件和要求,进一步严格法律职业的准入标准,要求推进法律职业的精英化;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人才需求的不平衡,社会各方面也同样需要大批法律人才。与此相对应的是,法律职业的精英化与法律事务的大众化相统一,法律本科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精英化相统一。”应当说,这种观点颇具代表性。参见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即目前各个高校的法学专业仍然是众多考生追逐的热门专业,至于一些名校的法学专业,考上就更不容易了。可见,法学专业的学生,相对而言,他们乃是同批次学生中的“精英”。仅仅从词义上来说明法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我们必须对此作出学理上的阐释。

1.这是法律文化的特质决定的。“从社会的角度看,法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文化的角度看,法是一种文化要素。”(梁治平:《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法律文化可以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法律文化应该能够囊括所有的法律现象: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行为、法律的机构和设施、法制制度和作为符号体系的法典、判例,以及不成文的惯例和习惯法等等。狭义的法律文化则主要指法(包括法律、法律机构和设施等)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包括知识、信念、判断、态度等),与此有密切关系的人类行为模式也应该包括在内。”(梁治平:《法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然而,不论是广义的法律文化,还是狭义的法律文化,它都是一种与俗文化相对

应的雅文化,或曰精英文化。而高层次的法律人才,乃是法律文化的载体,是法律文化的创造者、研究者、运用者和传播者。理所当然,这样的人才应当是社会的精英人才,这样的人才只能通过高等学校的法学教育来培养。

2.这是我国社会转型引动的社会管理模式转换的需要所决定的。任何社会的管理和治理,都需要精英人才来完成。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的管理模式也由集权式管理向民主型管理的转变,由人治型管理向法治型管理的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管理走向大众化民主化的同时,社会管理的专门化、精英化的趋势也在发展,精英管理不但没有被削弱,相反还得到了加强,只不过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更大改变:精英的作用不再是为了维护精英的统治和服务于精英自身的利益,而是服务于大众的利益;精英的选择有了更多的民主的成分,精英的活动有了更多的社会监督。”(黄建武:《法学教育中的精英模式与大众模式》,载《学术研究》2002年第10期。)在我国社会转型引动的社会管理模式的转换过程中,承担着社会管理任务的主体也必将发生极大的变化,他们将由军事精英、工程技术精英向管理精英、法律精英的转换。这也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在政坛位居要职的领导人多具有法学知识背景,从一个侧面也观照出这一世界性的大趋势。3.这是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从共性来看,它要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个性来看,它应当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人员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参见赵相林:《中国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第909页。)这就决定了法学教育要培养出社会的精英。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应当是社会的精英。

二、法学精英教育的基本要求

法学的精英教育,是指针对高层次法律人才的素质教育,其任务是培养法律精英人才的品质。其基本的内在要求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霍宪丹先生认为,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统一,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统一。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应当掌握法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知识,应当具备法律职业的基本素养,必须具备从事这一职业的基本技能。参见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我认为,这种界定是很有见地的。)

1.专业知识。高层次法律人才应当具备系统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他们不仅要掌握法学专业所涵盖的由十几门二级学科所构成的课程体系,包括核心课程、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等必备的专业知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原理等知识的教学。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法律的存在状态、结构、属性、关系以及运行规律有深切的把握。专业知识是否系统扎实,是法律人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基础和知识背景。

2.综合素质。人的素质是人所具有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有机统一。高层次法律人才既是专家型法律人才,也是复合型法律人才。这种专家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1)具有复合性的知识。它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既懂法律,又懂经济、人文、社科知识;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懂其他专业科学知识;既懂中国法律,又懂外国法律;既懂中文,又懂外文,完全能够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谷春德:《中国法学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第347页。)我认为谷春德先生对复合性知识的理解是正确的,不能仅仅把复合性知识仅仅理解为人文科学知识,因为人文科学通常是指文史哲学。也就是说,”作为法律人,在面对日益完善和纷繁的法律关系、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时,不仅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法条和诉讼程序,而且要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则和法律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历史、文化、社会、道德、伦理和传统等背景;不仅知道法律是什么,还要知道法律为什么如此,在此基础上,还要求进一步创新思维,提出法律应当是什么。“(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诚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前大法官弗兰克福特指出的那样,出任司法高位者,必须具有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先知的素质。(参见贺卫方编:《中国法学教育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法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养成坚定不移的法律信仰、强烈旺盛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刚正不阿的思想品格、为民服务、献身法律事业的人生价值追求。总之,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于“培育出传授法律精神、促进民主政治、维护社会正义与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法律家和法学家。”(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3)具有良好的行为特征。高层次的法律人才应当具有这样的行为特征:运用法律服务社会大众,不计得失维护公平正义,一丝不苟严格实践法律,严谨求实坚持依法办事。

3.基本技能。高层次法律人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技能:沟通、协商能力;谈判妥协能力;辩论的技巧能力和方法;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获取、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制定规则的能力;起草合同的能力;审核、鉴定和有效运用证据的能力;等等。”(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三、法学教育理想目标的实现

基于法学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精英教育的特点,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应当实现的理想目标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矛盾冲突,即法学教育的“应然”和“实然”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一是法学教育行业应有的严格的准入标准和法学专业设置的相对无序的矛盾;二是法学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实际办学水平的矛盾;三是法学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模式僵化的矛盾;四是高质量法学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和实际的投入状况严重不足的矛盾。

因此,为了实现法学教育的理想目标,我们应当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改进:

1.严格法学专业的准入条件。在教育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各高校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这是高校的法定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人为地限制乃至剥夺他们的权利。但是,我完全赞同教育

主管部门应当设置新增专业的准入条件。绝不能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通过关系“创造”条件也要上,坚决杜绝一哄而上,无限制地扩张。孙笑侠教授认为:“法学院设立的最低标准有三个方面,一是法学师资,二是法学图书资料,三是法学教育设施。”(孙笑侠:《法学院标准化建设的政府调控》,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他认为,上述“三要素”构成法学教育的主体、内涵、时空和气氛。不具备“三要素”的法学教育也就不能提供真正的法学教育的条件,不可能真正承担法学教育的任务。

2.定期进行合格检查评估。对于现在各种类型的高校所设置的法学专业,要按照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法案》规定的各项指标体系和测评标准,进行严格评估,对于核心指标不达标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通过这种机制,把一些师资队伍量少质差、教学条件严重缺乏、课程设置随意、教学管理失范、教育质量低劣的高校淘汰出局。对于达不到考核标准的高校,则对它采取限期整改、限制其所发文凭的法律效力、不允许该校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甚至撤消该法学院(系)等强制性措施。

3.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和追求的理想目标。然而,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搞素质教育?对于这些涉及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前提的问题如果搞不清楚,我们就很难去实施素质教育。现在,学界和教育界的流行而普遍的看法是,主张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即简单地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我认为,这种主张是片面的。(我赞同胡旭晟为应试教育申辩的观点,他认为,考试具有永恒的价值,应试教育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参见胡旭晟:《为应试教育申辩!》,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第137页。)试想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和相应的职务、职称考试等各种考试,你能说他就是高素质人才?因此,我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成才教育,而不是制造和培养“经济动物”、“政治工具”、“科技奴隶”、“考试机器”的教育。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我们应当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即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人才。根据这一教育理念,法学教育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宽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基础、系统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优化课程体系。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4年就正式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各专业都参与了这一改革行动,并制定了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等在内的课程体系,应当说,这一课程体系,是适应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的。然而,各学校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核心课程重视不够、选修课程任意性较大(主要是因人设课,而不是因需设课)、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开设等状况。因此,进一步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已成为法学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下列课程群所构成:(1)专业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法学以外的文理渗透的课程);(2)专业核心课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规定的14门课程所组成);(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法学二级学科设置的若干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定,一旦选定,就列为必修课程);(4)选修课程(根据各校的特色和优势和法学人才素质教育要求所开设系列课程,可允许学生任意选修);(5)实践课程(包括法庭旁听、模拟法庭演练、教学实习以及其他法学实践课程)。现在,大家对这五类课程的结构框架没有什么分歧,但是对于如何优化这一课程体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主张,拓宽平台课程,强化核心课程,遴炼方向课程,精设选修课程,重视实践课程,以此来支持高层次法学人才培养的需要。5.改进教学方法。关于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广大[!]同仁的普遍重视。方法(approach),意为沿着正确的道路运动。正确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手段和桥梁。在一定意义上看,方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法学教育而言,科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意义特别重大。因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确定之后,教学方法自然就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坚决克服灌输式、填鸭式、经院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双向互动式、启发式、辩论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诸如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法、课堂辩论研讨法、社会调查法以及目前大力推行的诊所式教学法(参见“诊所式法律教育与21世纪法学教育改革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组论文,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第703—776页。)等等。关于这一问题,我认为,关键是广大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下气力付诸实施,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一篇:教育类型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技教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