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14 05:01:52

心情散文随笔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1篇

被张燕玲的散文吸引,最先因为读了黄伟林教授的几篇评论。我手头上的《此岸,彼岸》就是张燕玲的散文随笔集,这部集子是批评家何向阳主编的“知识女性文丛”之一,装帧素雅清淡,纯蓝色的封面上印着“此岸,彼岸”几个字,恰如作家纯粹而清朗的内心世界。

我欣赏张燕玲的散文,主要因为其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她的散文中有女性的清新和细腻情感。这是张燕玲散文最富有生命质感的一方面,大概是女性作家天然的性情流露吧。如《此岸,彼岸》开头的一篇就非常细致如微,看似一篇游记,但作家对台湾访问的所见所闻的描述,却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对景点的推移描绘完全不同,作家的笔触好像不在景物,而在于一路心情和思想的描绘和阐发,于是随着旅行地点的移动,对台湾社会弥漫的独特文化气息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尤其是通过鬼节的祭奠这一视角来窥视风俗以及节日风俗背后人的文化心态,给人以很深的启发。还有《朝云,朝云》这篇散文,也极度地展露了女性情怀。作家写的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侍妾朝云,描述的是她对爱的非凡的坚贞,感叹的是她的红颜薄命,但这些看似哀惋的文字里,却有着对女性生命与爱的深刻思考,甚至是对女性命运的一种宿命般的认同。而在《自己装扮自己》中,作家随笔记录的是生活,但阐述的是女性的审美观念和对自我的认同感,我以为这样的散文真是来自生活,也来自个体的生命体验。在《回望来路》《家中有女初长成》《望尽天崖》《祝你生日快乐》等散文中,张燕玲的女性情怀(包括女儿情和母性)得到了充分流露,也让读者看到了作家至情至性、透明秀慧的“女儿形象”和“妈妈形象”。

二是她的散文里弥漫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读张燕玲的散文,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处处能够体会到她内心世界里充溢着的理想主义的情怀,她对美好生活、美好人性和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她对和谐的生命状态的追问和对人的本真品行的关怀,还有她对文学世界的执著和坚定。《0点废墟》是一篇令人震撼的作品,作家记录的是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去美国访问并亲身体验“9・11”之后美国人内心之痛的经历。在这篇作品里,我以为她提供的不只是一份疼痛的记忆或印象,而且是对人类自身诸多命题的思考。“9・11”到底给美国人的身体和精神以多大的打击?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无法想像的,张燕玲不仅是提供了一个视角,她笔下的“0点废墟”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沉默,而且还有另一种感悟和信仰。在《玫瑰花开》《南方的果实》和《这方水土》等文学随笔中,更可以发现张燕玲骨子里坚定和执著的文学信念和对广西这片文学热土的深情回馈。这些作品笔调虽然是散淡的,但字里行间却蕴涵着对广西青年作家群的浓浓友情和深深爱护,这是张燕玲作为《南方文坛》主编的责任感,也是她自发的生命激情、人文追求和理想境界。

三是她的散文里有着优雅而深情的格调。曹文轩多次说:美的力量甚至比思想的力量还要大。这话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美的世界的确是一个让人优雅和高尚的世界,这个世界倘若没有美,是多么地可怕!张燕玲的散文就是以美的文字和美的情感来营造的文学世界,具有优雅的格调。《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这样一篇优雅的散文,弥漫全篇的不是对维也纳森林的景物描绘,而是作家对音乐世界,对美的世界的追求。很少看到有哪位作家会这样来描写自己的欧洲之行,我觉得张燕玲完全融入了那种纯净的艺术世界,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极致的快乐。《耶鲁独秀》写的是耶鲁才女林樱的故事,但作家没有把笔墨过多地用于描述林樱的神奇经历和她创作女生碑的过程,而是聚笔于对林樱设计的建筑作品女生碑的意象性描绘。我想,这就是真正的文化散文――把“物象”书写为“文化意象”,让自然之物变成充满人性张力和生命气韵的形象。我以为张燕玲可能并没有被某些评论家标明为“文化散文作家”,但她真正理解了“文化散文”的内涵并掌握着散文的文化表达方式。

过去有人说过散文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和真诚,我想张燕玲的散文远不是真实和真诚所能概括的,这位女作家笔下的文字性灵而生动,优雅而深沉,富有理想主义者的气质,真的是值得细细品读的。阅读《此岸,彼岸》,我想读者不仅仅能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得到深刻的生活哲理,而且还能够体验到作家对文字世界的敬意――而这恰恰是今天的文学最需要的,也是今天的作家最值得坚持的!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2篇

昌国这个大别山村的孩子,在少年读书时,即有文学情结,小小年纪就博览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又曾创作过剧本《爱国粮》、抒情长诗《放歌金刚台》。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字是载于《河南日报》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散文是载于《百花园》的《簪子河边》,均发表于三十多年前的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那第一篇文字宣示了他对文学死不休的追求,第一篇散文则显示了他的文学才情。

此后,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城机关工作,时光荏苒,一去三十年。那早年的文学情结呢?早年的文学才情呢?依然埋藏在心底里。经过许多个夜晚和早晨,那埋在心底的文学情结渐渐被唤醒,于是,有了这本《心归何处》。

昌国在自序中说:“心归何处,心归山水文章。但愿,从此情有了依托,心有了归属。”此中心愿归属,是颇为感人的。照我的解读,这种心愿归属,就是归真归善归美,因为,文学的本质即是向真向善向美。“心有了依托,事业也许会做的扎实,人生也许会走的坚定。”第一本散文集出版,昌国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昌国还说:“原来的设想很好,原来的预期也很好,总想第二本书应该比第一本有很大进步,有很多提高。但是既让读者失望,也让朋友失望,恐怕更失望的是我自己……第二本书,无论是感情的倾诉,还是文字的凝练,抑或是技法的运用,都让我很不满意,除了文章涉及的范围可能扩大以外,基本上没有突破……”似乎是有点沮丧吗?我听到的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声音,那是昌国于三十多年前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是一种积极的自觉的追寻的声音。

《心有多远》所收四十篇散文随笔,共分七辑,即《故乡的枫香树》、《清明雨》、《思念交向远方》、《心动与心痛》、《学写毛笔字》、《师恩难忘》和《井冈翠竹》,从各辑的命名即可知道,多在写情,故乡之情、思念之情、师生之情、革命之情等等。诉诸情,这正是散文之要义。其文字也是真挚的。感情的倾诉、文字的凝练、技法的运用,比之他此前《心归何处》的散文集,应当说,也略有进步。昌国自己之所以感到失望和不满,只不过反映了他急切的心情罢了。

但这里,的确有个问题可以与昌国讨论一番。

在机关生活了数十年,那种话语环境中,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是偏重于理性的逻辑的。并不是说这种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好,但它与文学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两种方式,文学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是要偏重于感性的形象的。昌国在这种话语环境中几乎浸泡了半生,不可能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会影响到文学写作,会影响到文学的思维和文学的表达。这种影响是潜在的,仔细寻找,仍能看到它的踪迹。总体上说,它会影响到昌国的文字的湿润,丰沛,色彩的缤纷,个性化,感染人打动人的力量。昌国需要逐渐调整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这种逐渐调整中,充分将自己唤醒,或者说充分将自己打开。

昌国是个明白人。看那眼神,是个聪颖的人。看那精气神,是个有着生命活力的人,又是个有着多年生活历练之人。我说的这些话,昌国自己大约已经考虑思索过许多次了。那么,就算我说了蠢话,说了多余的话,说了废话,昌国也只会是一笑就罢了。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3篇

>> 文学与治国的互动 文学与影视的互动 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音乐与文学的交融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音乐与文学的契合 音乐教学的价值与独特性 试析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互动 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互动 《孔雀》的独特电影文学韵味 试论音乐与文学的异同 浅谈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小议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试论音乐与文学的相互融合 音乐与文学抒情特征的关系 追求文学与音乐的共鸣 文学与音乐的相互渗透 文学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浅谈书法与音乐文学的关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00-04- 14/2013-02-28。

[3]马慧元,孔明珠:《什么是好的音乐生活》,http:///reping_art/view/21319, 2012-07-16/2013-02-28。

[4]杨燕迪,刘雪枫:《音乐绝不仅仅是音符和音响——关于音乐聆听和阅读的对话》,文汇报,2012年7月14日,第6版。

[5]孙国忠:《爱乐文字:学院派之外的音乐论说》,音乐爱好者,2010年,第7期。

[6]辛丰年:《如是我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3页。

[7]余华:《高潮》,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8]杨燕迪:《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选自《音乐的人文阐释——杨燕迪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9]陈子善:《雅人乐话》,上海:文汇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4页。

[10]赵鑫珊:《我与贝多芬音乐——发生在潜意识深层的朦胧故事》,《贝多芬之魂》,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5页。

[11]肖复兴:《自序》,《春天去看肖邦——音乐笔记续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12]陈子善:《编后记》,庄裕安:《音乐心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13]孙国忠:《爱乐文字:学院派之外的音乐论说》,音乐爱好者,2010年,第7期。

[14]肖复兴:《音乐笔记》,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379页。

[15]陈子善:《流动的经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3页。

[16]胡向玲,钱洁:《生命与经典冉冉相照——评马慧元的音乐随笔》,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7]吴祖强:《原序》,辛丰年:《如是我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年版。

[18]青主:《乐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6页。转引自蔡仲德:反映论还是主体论?——从音乐本质的论争说到中国音乐的出路》,于润洋:《音乐美学文选》,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19][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2页。

[20]柳园(刘绪源):《谈音乐的书》,文汇报,2009年8月13日第11版。

[21]Vingt mots-clés pour Roland Barthes,propos re-cueillis par Jean-Jacques Brochier,Magazine littéraire,février 1975,?uvres compléte,tome IV,p1861,转引自黄晞耘:《罗兰·巴特:业余主义的三个内涵》,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4篇

世间之万物,无不是景。挽一缕清风于怀,掬一捧明月在手,只要心中有情,那月华淡淡,树木葱茏,山花英簇,步履所到之处,都有美丽的消息。

在时光流淌之处,荒芜古园中静坐的身影,在晨起暮落间若隐若现。在最肆意的年纪,如歌的岁月,正充满对人生的无限遐想时,一个男孩即残废了双腿,从此再不能行万里路,的确是件伤心事。但在这古园中,苍幽柏树风露绵延,野草荒藤自在坦荡,颓墙落日镇定忧郁,一切都被铺陈好,等着失魂落魄的人将这一切细细梳理。

男孩就是史铁生,不能远行,就选择读万卷书,不但要读,而且还要写,人生箴言流淌于笔端,汇于纸上,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他于病中种的莲子开出片叶,他视为上天对他的“怜”;母亲种下的合欢树,他视为童年的纪念;北海盛放的菊,是关于母亲伤痛的回忆。这一切都是种子的土壤,深埋自有其道理。

物,都有情语。每个人,每种心绪,融会于世上,交织相错,同样蔚然成景。就如男孩的地坛,那是命运的圣地!

地坛中相携而来的中年夫妇,于时光洗礼中,走向老迈;常在园中歌唱的年轻人,经年后不再来地坛;在树下捡“小灯笼”的弱智女孩和她的哥哥,还有担心残废了双腿的孩子的母亲,像一幕幕话剧,美丽动人的故事与地坛的风一起轻扬,吹遍每个熟悉的角落。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我们称得上是灵长类动物的最高级品种,已算是幸运。我们拥有直立行走的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更拥有一双富有情感的眼睛,去解读这世间风景,让心情与文字与思想与人生纠缠不清,却又壮观无比。于是因为心怀感恩,这万物更显珍贵,于是顺其自然地接受所有的磨难,即使偶遇落花流水,也能感知其中妙味。

影片《万物理论》中上演了霍金病前病后的故事。他从一个年轻活泼的剑桥才子,逐渐失去了行走、说话的能力,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内心对爱与世界的感受。好友布莱恩的关心,妻子简的悉心照顾,陌生人乔纳森的帮助,一切都让病中的霍金感受到美好的存在。史铁生在医院中的日子也正如霍金一般,因为这脉脉温情的滋养,走出了阴霾。就像他病中写下的一句诗一样:“轻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这斜阳不正是我们所拥有的美好情感吗?

林清玄说:“大地会疼痛,花草会伤心,松树会许愿,触事而真,体之即神。”花本无语,我们却为它们创造了属于它们的语言,花的美丽来源于我们所赋予的感情,这份美,涓涓流淌于心田。

美好的情感需要时间去细细品味、收藏,如此这般,看万物时,才能心怀感恩,万物才成为美景。

指导教师 叶晨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5篇

总是这样,对某个事物产生一种微妙的感觉,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书桌前,翻开桌子最上层的小本,试图记录下刚刚内心所有的触动。却往往在费尽心思地组合几个词语写下了题目之后,未下文的内容而大伤脑筋,心中原有的情感也在瞬间荡然无存。

类似的情况一直很多。许多个安静的夜晚,我还在屋子里沉默的思考着未来的生活,偶尔的侧头,却发现窗外一片黑暗,竟然对楼的人都已经熄灯了,只有我一个人呆呆坐在书桌前,望着作文本上未动笔的题目苦思冥想。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当我无意中注意到这些,我会把窗帘拉上,或许是因为黑夜下的一切变得异常阴森,内心的恐惧怂恿着我将房间之外的不相干的北京掩埋在土里。不过即使排除掉所有繁杂的干扰,我也只是撕去一页又一页的白纸,划去一行又一行的文字,直到作文本撕到一点不剩,直到妈妈在一觉之后的起身催促使我不得不去睡觉。直到心情被剥离得残破不堪,直到我翻开新的一页写下又一笔潜藏悲伤的种子。

我常想,为什么隔夜的心情会有如此大的落差,使得我留下一篇篇只能用未完待续来追悼的文字。大概真的是时过境迁,有时候还是那片天,还是那样的夜,不一样的是我日益蔓生的心绪。

一直以来,我徘徊于书店的过道与抬头低头的交替中。回想起来,除了小学低年级时在书店花费大把大把的下午时光将略感兴趣的外国名著拜读之外我已经很少能专心的捧起一本书从头到尾的翻阅一遍,现在的我,时常是走进书店,在每个楼层寻觅一番之后抓起一大把散文随笔坐在楼梯上迅速地浏览。许多的日子,我记不住道地读了些什么,就如同我不知道流失了怎样的心情那样。我喜欢观看进进出出的人们,注意他们的样子、穿着,最重要的是他们手中的书。我很敬佩那些拿着教辅习题或者杂事文摘而专心致志的人们,我做不到那样的旁若无人,无法使心沉静得宛若清水。

静谧的,每个夜晚,思绪飘摇在流逝的光年……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6篇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我们往往把能够让人轻松愉悦的情绪,叫正性情感体验,而把伤心愤怒的情绪称为负性情感体验,它们都是人们正常的生理心理感受,而且缺一不可。情绪就像心灵的温度计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一些负性情绪还会伴随着躯体症状,例如人们常说的“上火”“头痛”等,这是情绪发出的信号,提示身体需要休息、需要调整,此时,人们经常会暂时放下繁杂的工作或家务,散散心、聊聊天,休息一阵后,再以饱满的状态重新面对工作或生活。所以,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好处的。

但任何情绪都是阶段性的,如果过于持久,就会过度消耗人的健康储备,导致身心承受能力下降,催生一些身心疾病。就像发热,偶尔的发热会调动机体的防御能力,但持久的发热就会摧毁人体防御系统,导致崩盘。一般负性情绪会随着时间推移和适应程度而逐渐减轻,持续时间也很少超过一周,如若超过两周就要引起重视。因此,要及时识别负性情绪并做出调整,避免给身体带来更大损害。在这方面,李想可能做得还不够。

那如何调整负性情绪呢?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说”“学”“动”“畅”。

“说”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垃圾桶”,每天产生的大量情绪或者事件感受都会被扔进里面,即使一个人的心再大,“垃圾桶”的容量也是有限的,所以要定期清理,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去装新的“垃圾”。这种清理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倾诉,释放出我们的心结;可以通过呐喊,宣泄我们的愤懑;还可以通过哭泣,表达委屈。所以,种种不同形式的“说”,可以让我们的快乐加倍,可以让我们的委屈减半。此外,记日记、写微博、发散文随笔、找亲朋好友畅谈等,都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维持心境的平和。

“学” 学什么呢?大家都看过《红楼梦》,请大家想想,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容易被挫折打败呢?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所以,要在身边的人群中找到那些总是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学习他们积极的生活方式与处理问题的技巧,把他们的“有效资源”变成自己的工作方法,相信解决困难的难度就会降低。我们常说的“有福之人”,经常笑口常开,不是他们经历的都是顺境,而是他们总能在困难面前保持微笑与自信,总会把劣势变成优势,要快乐,就要多向这样的人学习。

“动” 人的情绪是在不断孕育能量的,这些能量需要释放,而保持适当的运动量,让负性情绪得到发泄,则是最好的情绪养生之道。从现在开始,培养一项自己的体育爱好,每周保持3-7小时的运动量,日常保持“挺胸、抬头、双肩向后微微打开”的自信姿态,一定会让你在短时间里恢复好心情,长时间里保持好身体。

“畅” 不梗阻的生活方式是保持生活和工作顺利进行的必备要素,但往往由于工作的紧张和生活的压力,让人们选择通过透支健康来获得暂时满足,结果,就变成了“前三十年用命换钱,后三十年用钱买命”。所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身心健康的保证。首先要吃好,尽可能食用水果、蔬菜、粗粮,戒烟限酒,补充身体的基本营养需求,利于身体产生“快乐物质”(5-HT,一种能够使人情绪提高的神经递质),恢复快乐心情;其次要睡好,每天根据工作量及年龄保证6-8小时的睡眠,缓解一天的疲惫,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提升快乐心情;最后要晒太阳,日光可以促进身体里快乐物质浓度升高,所以,春夏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心情愉悦,而到了秋冬季节,则会感到有些压抑。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7篇

摘 要:从80年代中期至现在,迟子建给读者带来了一百多篇小说,同时还给我们送来了散文随笔,让读者为之感叹。在阅读迟子建的小说中,我们发现她尤其善于描写女性人物,关注女性人物由于命运的无端拨弄带来了人生悲剧以及她们对待悲剧的态度。

关键词:迟子建;女性人物;命运;人生悲剧;温情

新时期的女新作家,迟子建是卓尔不群的,她不归于新时期的任何流派,她也不是一个被炒得大红大紫的作家,但是从八十年代中期直至现在,她给我们读者带来了一百多篇中长短篇小说,除此之外,还给我们送来了一些散文随笔,让读者为之感叹。她一直以一个特立独行者的姿态在文学的园地上孜孜耕耘,默默地坐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艺术世界。可以说,迟子建是勤奋的,耐得住寂寞的,尊重艺术规律、珍视创作个性的作家。在阅读迟子建中长篇小说中,我们发现迟子建尤其善于描写女性人物,关注女性人物坎坷的成长历程、悲剧命运,然而面对这些悲剧命运,这些女性人物并没有被不幸地悲剧命运所压倒,而是勇于承担,坦然的面对,凭着她们坚强的性格,刚强的毅力,凭着女性独特的视角对待着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展示温情的力量。

1.命运的无端播弄带来了人生悲剧

在迟子建的大部分作品中,作者都着力描写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坎坷、曲折的成长历程。而在她们的成长历程中,命运好像总是同她们开各种悲天悯人的“玩笑”,使她们的命运更是坎坷、崎岖,这些女性人物似乎总是被命运任意的摆布,从而带来了她们一生的人生悲剧。

我们从迟子建的中篇小说《秧歌》就能看出这些女性人物被命运无端的播弄带来了她们的人生悲剧。她描写的是女主人公女萝一生的坎坷的成长历程,她的命运好像一直在跟她开着各种“玩笑”,任意的摆布着她,也正因为这种“玩笑式”的命运造就了她一生的悲剧。这篇小说中因爹娘对“小梳妆”的过度热衷使女萝挤丢了一只虎头鞋,女萝因此冻掉了两个脚趾,使她成为了残疾人,这应该是命运对她开了第一个玩笑。命运的无端拨弄从小就伴随着她,她的丧父失母让她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王二刀对她的让她更加感受到命运的无常、生活中的无奈,他不得不嫁给跟自己父亲差不多大的王二刀。而更令人感到窒息的是,王二刀原本没有打算娶她,用王二刀的话说:“真想不开,人活一世,一男一女总是绑在一起,没意思。你要烦我,我就走。”女萝用刀逼着王二刀娶了她。命运是多么的造物弄人,她内心的苦闷和无助没人可以倾诉,难道还不是她人生中的悲剧吗?虽然说女萝婚后的日子表面看过的还算幸福,可女萝自己呢,她每次走上灯盏路时的心情会好么?那她为什么会在送干爹去墓地的路上流泪呢?这也许流出了女萝对那年正月十五的恐惧和憎恨吧。女萝的一生就这样在一件件被命运的无端播弄造成的人生悲剧中度过,她的人生无疑是一个悲剧!

2.女性人物对待悲剧命运的坦然态度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多数的女性人物有着充满悲剧色彩的命运,她们的一生就是充满悲剧的一生。可在迟子建的笔下,这些女性人物面对自己的悲剧命运、悲剧人生,她们没有悲天悯人,没有呼天抢地,没有祈求同情,更没有自暴自弃。她们面对命运的无端播弄造成的悲剧命运,她们坦然的面对这一切,勇于承担,并没有被自己不幸的命运所压垮,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用她们作为女性的独特的理性视角看待着自身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使她们充满着温情的力量。

在《秧歌》中,女萝面对自己丧父失母的处境,她没有哭,没有阻挠母亲改嫁,而是勇敢的承担着她所面临的一切。没有跟母亲同去刘八仙家,一个人居住在月牙街,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当她被王二刀之后,她也没有寻死觅活,而是用她独特的女性视角思考这个问题,用刀逼着要求王二刀娶了她,她嫁给了王二刀,与王二刀共同生活,过着自己想要的“安定”的生活,在家做一个贤妻良母,关心呵护丈夫、关爱疼爱孩子,使她充满着温情。而无比美丽的小梳妆,在有着好几方姨太太的付子玉眼里,她只是一个被赏玩、被观看的对象,父子玉并没有回来娶她,可小梳妆却把一生的爱给了他,等了他一辈子,把自己最美丽的容颜献给了付子玉,最终在一辈子的等待成为虚幻时去女萝的冷清的药店买了砒霜自杀而死。可面对这些,小梳妆有责怪付子玉吗?我们知道她并没有,她坦然得面对着自己的结局,用她独特的女性的视角看待着这一切,在她即将死去的时候以“世上没有薄情的男人,只有痴情的女人”这句话原谅了付子玉这个负心的男人,我们从她身上看到的也只是她作为女性的那份坚忍、那份宽容,那种温情的力量。

3.迟子建笔下拥有这类女性人物的原因

首先,这与迟子建所处的文学时期有关。她处在新时期文学年代,新时期文学一大突出特征就在于作家们把自己的笔触从对客观现实的关注转移到了对狭窄却格外幽深灰暗的内心世界的悉心抚摸与洞察,所塑造的人物即从高大伟岸的英雄人物回归到了普通庸俗甚至难免猥琐的芸芸众生。迟子建就是这类作家中的一员,她的小说就是给卑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写的一部心灵史。在小说中,她没有把人物简单的划分为好人坏人,更没有责备拒斥哪个犯了错误的人,她看到的是那种超越于一切阶级道德之上的基本人性。在她看来,有了这种人性,所有的人才可能变得善良,也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中的这些女性人物对曾经伤害过她们的人,她们以宽容之心包容他们,对自己的悲惨命运,她们凭着自己坚强的性格,坦然的面对。

其次,之所以会出现这类女性人物还是迟子建的性格使然。迟子建性格温和恬淡,始终与中国乡土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迟子建从踏上文坛的那一刻起,就把目光对准民间的人性、民间的人情,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她以母性情怀创造了一个温馨和煦、充满人情人性的文学世界。在她的小说中,她始终信奉温情的力量和人性真、善、美,小说中女性人物呈现着一派温馨平和的女性之美,这女性人物如她一样,性情温和、坚韧宽容,同时又善解人意,在辛酸的生活里仍不放弃对诗意的想象、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迟子建就是一个宛若月光的女子,她有着悲悯的情怀、宽容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坚忍的毅力,面对灾难降临时,她没有退却,没有害怕,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坦然的面对,她小说的女性人物亦是如此,敢于承担,敢于接受。可以说,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女性人物的结局大多不太完美,充满了悲剧色彩,有着坎坷的命运,但是她们却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生命的珍爱,以一种超脱豁达的情怀对待时间万物,她们的人生在苍凉中散发着凄美动人的温情之光。(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2] 戴锦华.涉渡之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8篇

散文女生,或者,散文男生,可以挣脱栏目的限制,可以充分舒展独特灵性的写作气质, 更可以让你的文字自由呼吸、烂漫成长。

本栏目欢迎三篇或三篇以上系列散文随笔投稿,投稿信箱:bianzijj@vip.sina.co m ,如果你自信足够实力足够特别足够优秀,《少女》下一季的写作明星就有可能是你喔。

第一季女生:孙雪晴,17岁,就读于杭四中高三(3)班。喜欢哭,喜欢笑,喜欢发呆,喜 欢将美好忧伤的事物唆唆写一大通,傻傻乐乐地看着,然后不经意地感动。

知了声绵延了整个夏天。

想起那年夏天,就想起了午后的田野上的散散落落的蒲公英,不是很丰富,却舒服得实实 在在。我穿着那双半新的球鞋跑到家附近的大操场上,这是个我喜欢的早晨(我指的是有 淡淡阳光的那种),远处油画一样的梧桐树静静地伸展。我抬头望望天,我不知道深秋的天 也能如此的蓝,好蓝好蓝的,像初夏的天空一样可爱。

不知为什么,我不太适应高中的生活。或许是这里优秀的同学太多了,有种被淹没的感觉 。而客客气气的老师又让我找不到一丁点亲近感。

我时常一个人呆呆地想着初三的夏天,那是一段紧张而又快乐的日子呵。

初三时家离学校很近,但我还是执意骑车上学,为的是每天能感受到阳光从梧桐树叶缝中 洒到脸上的感觉,那是一种很不错的感觉--懒懒的、暖暖的。记得很清楚,学校的旁边不 远处有一家小小的面包房,好小好小的那种。不过那儿的面包好吃得一塌糊涂,花一两元钱 就可以吃得满嘴留香。若时间来得及,还可以饮一杯凉凉的奶茶,浓浓的香味可以浸透整个 下午的好心情。我们时常两三个人结伴到这家小店买面包吃,这是初三不成文的规定,中午 可以在十二点以后的半小时自由出入校门闲逛一会或买些东西吃。我始终记得胖胖的校长说 过的一句话:我们学校的伙食不怎么样,初三的同学可以在十二点到十二点半这段时间自由 出入校门买些东西吃。放松一下嘛,身体不要累垮了。这个可爱的校长八成就是在初三时吃 胖的吧?

初三是个考卷飞扬的季节,特别到了下半学期。一直很羡慕别人"大考大玩","小考小玩 ",但只是羡慕而已,考试将近还是会大补特补的。这时班里就多了一本《班级日志》,一 周刷新一次,上面大多记些各门学科第一名的同学做过的复习资料名称,便于我们复习。大 家在学校做题也不必躲躲藏藏,通常经典的习题册我们都是人手一册的,这种环境真的很舒 服,根本不必为了谁的成绩超过谁而大动干戈。

老师也会在每每布置完一大堆作业后,轻轻地带上一句,这两天作业量比较大,大家要注 意身体。真的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会让我们感动老半天。在那段日子里,被感动也是 件幸福的事。

蛮佩服我们的班主任的,这个刚毕业的大男孩,竟然在中考复习前的最后一天和我们大侃 几年以后的同学会,最后还傻傻地说了一句:你们要记得,你们是我第一批从初一一直教到 初三的弟子哦(拜托,班主任当然是从初一教到初三的,真是新手)。那天的最后一节数学 课,我们也就在转得咯吱咯吱响的风扇下和笑声中度过的。也许,那节课我们都会把它放在 记忆深处那个最温暖的地方,一直保存着,直到我们很老很老的时候。

现在所读的高中离家比较远,骑车是理所应当的。有时想想,初中时为了看太阳而骑车上 学的念头还真幼稚。初中的学校与现在的学校不在一条路上,但我每天都会绕一段路去看看 原来的学校。我从来不往里张望,只是一面慢慢地骑,一面感受里面的气息,"我原来在这 里呆过。"我这样一遍遍地告诉自己,然后就觉得温馨四溢。

其实初三的夏天发生了很多事,只是我把它藏到了很深很深的地方,不愿再提起,而我的 回忆却总是滞留在面包房淡淡的香味和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撒在地上的情境中。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9篇

公司会发点儿福利吗?那个谁谁会发给你一个红包一份惊喜吗?有人会送你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吗?

这几乎是我们常常生出的小心思,有时候得到满足,有时候会有点失望,一年又一年,就在这些期盼中走过岁月的辗转交替。

可是今年,从现在开始,你决定不再等待,不再期盼,你要在每个节日里送自己一份奖励。

单位领导啊,别人啊,大家都是那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才不会记得你的辛苦,在意你的向往呢。他们看到的只是你在人前的神采飞扬,他们记得的只是你白天的自信从容。只有你自己,才真切地知道,你曾品尝过多少酸甜苦辣的滋味,你忍受过多少委屈无奈的情绪,你在黑夜独自流过多少汗水泪水,你曾经用尽了怎样的洪荒之力……

所以,何必还等什么别人呢?最了解自己的你,最爱自己的你,最心疼自己的你,在每一个美好的节日里,送自己一份最喜欢的奖励:

春节的假日最L,就买几本心仪的书送自己吧。小说散文随笔历史,各具其美,各有情怀味道,让它们与你相约那些喧嚣吵闹白天夜晚,抚慰你的心灵,滋养你的精神,丰盈你的笑容。

情人节里没有情人也不黯然,买几只不同色彩的口红送自己。将它们温柔涂上双唇,让每一天都如临花照水,光彩迷人;让每一夜都顾盼生辉,妖娆魅惑。

“三八”是女人的节日,当然要隆重庆祝。去喜欢的小店买一堆漂亮的新衣吧。赤橙黄绿青蓝紫,用最斑斓灿烂的色彩映衬你最美丽自信的笑容,奖励自己精彩生动的人生,也治愈你默默承受的所有伤痛和失败。

当然,即使没什么节日,你也可以随时随地买一袋大大的咖啡,一份精美的甜点巧克力,你的味蕾也需要满足,身体更需要奖励,让什么“饮食好习惯啊”“减肥啊”都先飞一会儿吧,用咖啡美食,为每一天带来香浓甜美的味道。

与其被动等待别人的奖励赞美,何如主动给自己颁发一份奖赏?在寻常的每一天里,你那么辛苦,那么努力,那么勇敢,那么优秀,是的,你配得起最好的奖励!

心情散文随笔范文第10篇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在这苍茫的夜色下,心情骤然格外的开朗。我似乎觉得,我会溶于这片静美之中,让所有的美,潺潺流入心中。夜晚的风轻拂而过,我嗅到了薄荷似的漫漫香气。

我要说,我看不到月下散着银光的花朵,我看不到月下和着清风舞蹈的翠草,我们这里的夜晚没有荷塘月色的华丽,没有渔歌唱晚的回音,没有江南采莲的优雅…也没有积水空明、藻、荇交横,也就没办法盖竹柏影也……不管怎么看,也就是那几棵梧桐,在这样的夜晚,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缺少美感的身躯。也许你现在再想,这样的夜,有什么好美的呢?

我还要说,我欣赏同样这样的夜色。或许以前我忽略的太多,现在才感受到一花一世界的力量,感到了单调的美也有一种震撼力。对于现在的城市里就是这样,唯独怕的就是“感受”二字。缺少“感受”,只不过是死一样灰色的钢筋水泥罢了,什么美也体会不到了。

今夜不知怎么的没有一点点睡意,反而摆弄起了我的文字涂鸦。虽然看着笨拙,但只要是最纯真的流露,我看就是拥有那份美了。至少也得来个断臂的维纳斯么。

———————————————(二)————————————

想撕开眼前的阴霾,一头扎进天空蓝色的怀抱,俯瞰大 地,尽收缥缈的浮云和下面多娇的山河;想打破思想的牢笼,一头奔向单纯的草原,远望前方,记录欲滴的青翠伴着点点色彩的光芒跟青风流水应和着;想挣脱羁绊的绳索,永远在我的天地里翱翔……

每每想起12岁以前的日子,那些单纯不加任何雕琢,折射着奇幻的色彩照着天真笑脸的时光,心中莫名有种名叫“酸楚”的东西在升华,慢慢弥漫在心房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顺着思绪的小道,磕磕绊绊的漂浮到我的脑中,然后又凝华在记忆中,一点两点的沉淀……

我在记忆中搜索着斑斓的彩蝶,想要捉住它,让它用它的双翼催化苦涩的沉淀散去。可是,无论我怎么做,都捉不住它,眼前唯闪动着微弱的光圈,我感到种冰凉的液体从眼角滑落,留下一道完美的弧线。我心想:“难道,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吗?”

遗失的美好,不再回来……

(待续-ing……)

上一篇:开学随笔范文 下一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