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07:17:39

写景的散文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1篇

一、抓住特点,具体描绘

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特点。以花为例,就有牡丹的艳丽多姿,荷花的亭亭玉立,腊梅的清香四溢……写花就要抓住各种花的特点,写出此花与彼花的不同之处。写景,也是如此,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作时要善于抓住其特点,具体描绘,使所写的景物特色鲜明,形象生动。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点呢?除了要善于观察,充分调动我们的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外,亲身体验也是常见的方法之一。有些景物,其特点会表现在形状、颜色、声响、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朱自清的《春》就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从而把充满生机的春之景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描写景物特点时,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景物特征更加突出。例如朱自清的《春》中这样写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寥寥几字,就把桃花的红艳、杏花的明丽、梨花的素雅写得十分生动。那五彩缤纷的景象,栩栩如生。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这样写松:“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小山上青黑的矮松在小雪的装饰、映衬下,显得更加清幽、恬静,活灵活现。

二、言之有序,角度多样

描写景物犹如摄影师摄影,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这就要求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和篇幅。顺序的安排可着眼于空间,也可着眼于时间,还可以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写。朱自清先生的《春》,就是按春天生物的生长顺序安排的。文中先写春草,是因为它是春的使者,第一个报告春的到来;随后,春色渐浓,春意更加盎然。我们看了文章,就知道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过程,觉得是那么的真实、可信。这样的写景,用前人的话说,也就是“言之有序”。

写景还可以采用分层描述的方法。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先写月下荷塘上的月色,最后写四周景色。在大层次的前提下,各自然段再分层描写。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叶,先全体后局部;写荷花,先个别再整体。忽远忽近,似总又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逐层展开,让人如身临其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地点的景物,由于观察的角度、方位有变化,会看到不同的美景。描写景物时,注意变换写景角度,或俯视仰望,或前后内外,或远近高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描绘,便可全面准确地表现出景物特点。如陆定一的《老山界》,文中先后两次描写火把,前一处描写,从山脚向上望,火把“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山的高峻;后一处描写,作者已置身于“之”字形的火把队列中,又以先仰后俯的角度描写景观,表现出山势的陡峭、山路的艰险。令人惊心动魄,如在景中。

在描写景物时,注意及时地、不断地变化描写的角度,可以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也可把近景描写和远景相结合,使景物更有深度;还可把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的描写相结合,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使景物更有活力和生活气息。

三、有感而发,融情入景

写景的文章,不是为写景而写景,写景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景物是骨肉,情感是灵魂,在写景的时候,作者要有感而发,如果在写景中,融入作者的感受和思想,就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中心明确。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的第五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江南丰腴的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在写景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使景物变得生动、立体起来。

写景中,表达感情的方法很多,例如精心描绘经过选择的景致,就能营造出某种氛围,即使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够传达出来。同时写秋,郁达夫笔下的天空是“灰沉沉的”,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折射出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内心的忧郁。史铁生为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的信念,把破败和荒凉写得饱含生机:“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落便出来高歌,把田地都叫喊得苍凉。”前人的诗文中,有许多固定的有代表性的物象,例如用“长亭”、“杨柳”等表达离别,用“明月”暗示团圆或相思,用“杜鹃”、“猿鸣”寓示心中的悲苦……选择不同的景致,不同的色彩明暗,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朱自清 写景散文 修辞美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91-02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或工笔细描,委婉含蓄;或粗笔勾勒,饱含至情;或细细道来,自然淳朴;或面叙家常,风趣间出。总之,“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尤其是他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更是笔中有画,文里含情,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善于用“缜密漂亮”的笔法,描写“满贮着诗意”的散文,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纯正质朴的情思。他的散文,不愧为中国现代散文艺苑中的奇葩。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成为读者久诵不厌的美文佳作,这是与他善于调动娴熟的语言艺术技巧,恰当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表现其至情,从而使作品产生耐人玩味的修辞美感分不开的。

大致说来,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修辞美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形象美感;(2)音乐美感;(3)画面美感;(4)情韵美感。

1 形象美感,是朱自清写景散文最明显的修辞美感

在他的写景散文中,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勾画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幽深静谧的“荷塘”,心醉神迷的“梅雨潭”,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以及充满生气、花枝招展的“春”姑娘,这些无不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借助于语言表现出来的,作家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锤炼,以最准确的文字反映事物的形态。散文是文学中最讲究语言锤炼的文学体裁之一。可以说,散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说,“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杰出的散文家都是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

朱自清就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一旦经过他笔炉的加工,也会变得鲜活起来。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些自然景物经过他语言的修饰润色之后所具有的形象美感:

“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他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服服帖帖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白水祭》)

风本是无形的,影子也不可捉摸,但作者却把风吹飞烟所形成的飘忽不定的样子,说成是微风“用手挽着影子”,把风停烟聚说成是手一松,“像橡皮带儿似的”“服服帖帖的缩回来”,或者是另有双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作者用“挽”“缩”“织”“夺”等动词,将无形的东西有形化,将无情的事物拟人化,这就维妙维肖地描绘了又薄又细的瀑布被微风吹起的奇异景象,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2 音乐美感,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修辞美感

“散文是心灵的歌。”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语言,有一种声情并茂的音乐美。他像演奏家善于调整琴弦那样,善于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因而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匀齐和谐的诗意,读他的散文,仿佛沐浴在清澈的山泉,通体舒畅。朱自清写景散文的音乐美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叠音词的运用,突出了词语的意义,加强了对事物的形象描绘。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叠词这种修辞手法用得极为普遍,朱自清继承了这一修辞传统,把它用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写作中。他的散文,由于大量运用叠字叠词,语言显得活泼生动,韵味无穷。如:“夜幕垂垂地下来,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又如何载得起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垂垂”表示幕色渐渐降临的过程;“黄黄”形容灯光透过玻璃所呈现出的清淡、晕眩的色彩;“黯黯”表明夜色笼罩下的秦淮水色的幽深、浓密;“缕缕”形容微波起伏的情状。这四个叠音词的运用,不仅把夜幕方垂时,秦淮河灯光水色的朦胧美景描画了出来,而且增添了一种舒缓的语气,读起来音调和谐,琅琅上口。

(二)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形成了他散文语言舒疾相间,高低错落的回环美。

双声叠韵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利用语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形式。他在创作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双声叠韵词,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请看下面的句子:

(1)在圣马克方场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中国人到此,仿佛江南的水乡。(《威尼斯》)

(2)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荷塘月色》)

(3)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荷塘月色》)

(4)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绿》)

(1)、(3)句中的“仿佛”、“参差”、“斑驳”都是双声词;(2)、(4)句中的“苍茫”、“晶莹”都是叠韵词。利用特殊的语音关系,朱自清将之用于作品中,使文章的语调显得委婉通脱,清丽自然。

(三)轻声和儿化词的运用,使语言活泼轻快,婉转流畅

轻声和儿化是现代汉语的一种语流音变现象,文学作品中适当运用一些轻声儿化词,可以使语言变得活泼自然,增强作品的亲切感。朱自清在《春》中使用了大量的轻声和儿化词: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然而,纵观初中语文各级考试,课外现代文阅读得分率偏低,这反映了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解题能力都不太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在教材文本解读时过于功利性,紧扣教学参考书,细致琐碎,不注重文本阅读方法的指导,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成为知识点的积累者,而非知识的运用者。当然,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中考考查内容的变革上意识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已是教学首要任务。于是“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热门词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笔者结合九年级下册《雪》和2010年苏州市中考阅读《寂寞的月亮》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状物散文。

一、 认识写景状物散文特点

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以描绘优美的景物,刻画感人的景物形象,并以此为抒情的依托物,进而达到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之目的。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中,无论是描写自然界的景和物,还是描写人文的景和物,它们都是基于刻画这些景与物的外在形象,并以此为依托,进而来抒发作者的情思。其中刻画景与物的形象是抒情的手段和途径,而抒情则是作者创作欲达到的目的。

就此而言,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有以下特征:突现景物鲜明的外在特征;蕴含景物人格化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作者高远的志趣,寄托作者美好的愿望。例如,鲁迅的《雪》,作者突现江南雪滋润美艳、朔方雪蓬勃纷飞的特点;蕴含江南雪的生机活力、朔方雪的旺盛执著的内在品质;抒发鲁迅对江南雪的喜爱赞美、对朔方雪的敬佩之情;表达他以笔代枪、永不妥协,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也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怀念,改造旧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再如,《寂寞的月亮》,作者突现月亮寂寞的特点;刻画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对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表达他希望自己也具有这样无私孤傲的高尚品格,能够在寂寞中不屑于自己的寂寞;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在功名利禄的社会中能拥有像月亮一样无私大度孤傲的高尚品格。

二、 指导学生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根据对散文特点的分析,散文阅读的思路非常清楚,笔者在数十载散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找景物——析特征——悟情感”阅读简单三步法,并行之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找景物

这是最简单的一步,主要通过这一步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明确写作对象,初步体味情感。

例如,《雪》一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在文中要勾画出描写对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通过第一步的阅读,学生可以初步体会两种雪的不同和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1至3节写江南的雪,4至6节写朔方的雪,由此激疑,作者为什么写两种雪呢?所以,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再如,指导学生迁移阅读《寂寞的月亮》,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明确歌咏对象:月亮。

(二)析特征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主要通过这一步让学生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字词品味语言,分析景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深入体味情感。例如,《雪》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句,江南雪景“滋润美艳”“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血红、隐青、深黄、冷绿”“忙碌、闹”“洁白、明艳、闪闪、目光灼灼”“拍手、点头、嬉笑”“消释、褪尽”等;朔方雪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品读江南的雪主要是扣住“滋润美艳”,赏析景物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生机活力但同时又有软弱的特点,品读朔方的雪主要扣住“如粉如沙、蓬勃奋飞”,赏析景物外在的干燥纷飞和内在的旺盛执著。通过这一步的阅读,学生对景物的形神全面了解,对作者的情感体味会更加深入,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再如,指导学生迁移阅读《寂寞的月亮》,学生在文中勾画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句。“月亮是寂寞的”“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学生在勾画的基础上品读出月亮是寂寞但又不甘于寂寞的特点,赏析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品质。作者对月亮的那份赞美敬佩之情也蕴涵在景物特征的描写之中,学生在这一步的阅读中对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刻到位。通过对景物特征的赏析,也便于理清行文思路,学生将月亮特征圈点勾画之后,不难发现文章1至4节描写月亮寂寞的特点,5至7节描写月亮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特点,也明白月亮的寂寞是衬托月亮的无私大度。

(三)悟感情

这是散文最重要的一步,“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文中往往把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互相交融,达到山水有情,草木知意,散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品味作者的感情,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是读懂文章的关键,也是学生在中考课外大阅读中必须做到的,否则阅读题目很难准确把握。笔者将品悟情感分为两步,首先是品悟作者对景物的情感,鲁迅通过描写江南雪的滋润美艳,表达对江南雪的喜爱赞美之情,同时对江南雪的易融有着淡淡的哀愁和无奈;通过描写朔方雪的干燥纷飞,表达对朔方雪的敬佩赞美之情。《寂寞的月亮》作者描写月亮的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品质,表达对月亮这种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这一步是最容易的一步,学生在赏析景物特征的过程中就可以感悟出来。其次是品悟作者自我的情感。《周易》中说“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就是讲当作者无法用理性来阐释自身,就会借助物、景来表达、再现自身。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状物散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散文常用的方法:物我合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明白“我”变为物,物亦变为“我”。如指导学生阅读《雪》时,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雪的象征意义,这里的雪是鲁迅的化身,江南的雪是童年时代的鲁迅,朔方的雪是现在的鲁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仿佛那雪地里堆雪罗汉的七八个孩子中有鲁迅、有闰土……冬花烂漫的百草园里,鲁迅在折梅花、踏绿草……这样,学生不难品悟出作者借江南的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读朔方的雪,想象北京四合院外大雪纷飞,惟余莽莽,四合院内鲁迅在奋笔疾书、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战斗檄文…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虽然身处孤独却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读到这里,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能准确把握,鲁迅通过描写两种不同的雪,并进行对比,表达他不屈服黑暗、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改造旧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正如朔方的雪“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初读课文时的疑问“为什么写两种不同的雪?”也就迎刃而解,作者用江南的雪衬托朔方的雪。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阅读《寂寞的月亮》,将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那轮月亮不仅是月亮,她是作者的化身。学生再读课文,透过文字背后,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寂寞的作者;他也许没有显赫的名声,也许没有过人的才华……但他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他希望将全部的才华献给社会,他不与世俗同流、心静如水,他希望保持着世人很难再拥有的那份孤傲、清高……“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志趣,批判世人身上无私大度孤傲品格的丧失,也呼吁世人能保持这些高尚的品格。

通过《雪》课内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技巧,再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快速读懂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明确写作意图。这样在分析考题时入手更容易,回答更全面。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三步法“找景物——析特征——悟感情”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对阅读有成效。特别是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快速读懂课文,理清思路。当然散文的阅读不仅仅这么简单,作者精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巧妙的构思等需要学生一定的鉴赏能力。笔者所做的就是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写景状物散文的钥匙,让学生更好地在大门内丰富美妙的世界中畅游。

[参 考 文 献]

[1]巢宗祺.解读语文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冯晓丽.写景状物散文的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2010(1).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春》 感情基调 典型景物 人参与其中

说起写作文,学生就发愁,尤其是写景的散文更是无从下手。今天,我就以朱自清的《春》为切入点,教给大家几点关于写景散文选材的实用且简单的方法。

一、 奠定感情基调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要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的。在写文章前,我们通常会确立文章的中心主题。写景的散文也不例外。在动笔之前,要确立自己的写景目的,奠定一个想要表达的感情基调。所谓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彩。感情基调既可以是愉悦赞美,也可以是感伤忧郁。这完全取决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感情基调贯穿全文,它将是文章的一条主脉络。如朱自清《春》作者将感情的基调设定为对春天的赞美喜爱。所以这种情感始终流露在全文的字里行间,喜爱之情成为了全文的线索。

二、 选取典型的景物

当我们奠定下写景散文的感情基调后,就要酝酿文章了。该怎么写呢?写文章一定不能离开对景物的描写。因此,我们首先要选取典型的景物。就是选择的景物能够表现所描写场景的特点。如朱自清的《春》是对春天的描绘,春天就是作者要表现的场景。哪些景物能体现南方春天的特点呢?嫩绿色的小草,柔和的微风,滋润的细雨等都可看出这里的春天。所以,小草、微风、细雨就是典型的景物。同时还要考虑所选景物是否能表现出我们所确定的感情基调。无论是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抒悲情,还是以乐景表悲情……景物都要为作者的情感服务。如朱自清的《春》,作者将感情基调设定为对春天的赞美。他要表现春天的生机、活力、美好……所以在选取景物时力求要让景物表现此特点。如嫩嫩的小草不顾大地的阻碍也要从土里钻出来,这就是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充满生机的一种表现。再如,赶趟儿似的的花儿们,便是春之美丽,春之活力的外在表现。若作者希望抒发哀伤之情,肯定不能这样写。如《故乡》的开头,鲁迅选取深冬, 阴晦的天气,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索的荒村,是要表达内心的一种伤感,这就是说我们在选取景物时不仅要让景物符合所描写的场景,也要让景物烘托出作者的情感。

三、 人要参与其中

若一篇写景散文只是罗列几个典型的景物描写,它还不能算是一篇成功的文章,充其量这只是一幅风景画。虽然美,却不乏有些呆板。若要给这幅画中添加一笔使之变活的话,那这一笔就是人物的活动。其实在大量的古诗词中早就出现了这一表现方法,如《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将奇寒之境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一下子将这无生命的山中之境给写活了,整个诗句如一幅充满意蕴的山水画呈现在我们眼前。再如朱自清的《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由点到面已经将春天美丽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但“人迎春”却是点睛之笔,使文章的景致变活了,情景之中添加了更多的活力与生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 苏官金. 写景散文因彰显美学而精彩[J]. 甘肃教育.2008,(20).

[2] 戴建洲,王更生. 朱自请《春》的美感分析[J]. 文学教育(上). 2008(2).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5篇

关健词:写景散文 情感 艺术

一.从情出发,了解情意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到底要表达对故都秋景什么样的情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很容易找到表现作者对北国之秋总体感受的句子:“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接着作者又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由此可见,作者对“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的故都秋味是充满喜爱之情的,因此才会不远万里来尝秋。其实文中有不少传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如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说是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眷恋。此外,在内容安排上,作者在第2自然段和倒数第二段并不是描写故都的秋景,而是描写了“江南的秋”,说它“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引导学生沉思力索,学生不难明白这是运用对比手法,还是为了表达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受是故都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到十足。循此线索,可以把握文章大意,作者要带我们来看,来尝,来赏玩故都的秋味、秋色、秋韵,来感悟他的独特感受:“清、静、悲凉。”通过情感的领会,再引导学生去鉴赏作者独具匠心地遣词造句,欣赏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进而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与情感。

二.咬文嚼字,还原情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这段话的意思是:写作的人因内心有所感发,而通过文辞表达出来;读者则由文辞来把握文章情意。沿着文辞寻求作者情感,即使幽深也会变得显豁。年代久远的作者不能见面,但读了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到他的心情。因此我们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要引导学生咀嚼“文辞”,把握作者的情感内涵。

以第三自然段的写景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中那些与我们通常的审美倾向不一致的细节。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赏景的方式为什么是“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其中的“破屋”、“破璧”、“浓茶”、“细数着”、“静对着”如何理解。2、故都的秋景,可写的很多,可挑选的景物为什么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和“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等。3、牵牛花为什么要进行颜色对比?还要“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教长着”如何理解,为什么用“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来修饰秋草。学生通过之前对作者思想情感的领会,不难体会出这是赏秋人的悠然、闲情,而这些景无不是体现作者独特感受:“清、静、悲凉。”可谓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寄寓其中的独特情怀的同时,体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其实,作者接着写槐树等秋景,都是边观察,边赏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学生在把握了文章思想情感,欣赏完作者情感的景物后,不难体会文章的主题:秋天的“清、静、悲凉”在作者看来是好的,作者沉浸在其中,并没有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境界。

因此,写景散文教学不妨引导学生先把握文章中思想情感,在获得对文章情意的深切了解后,再引导学生欣赏作者为表达情意自然形成的景物和艺术手法,并进一步体味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54页.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00页.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微课程;写景类散文;类结构;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47-03

作榭纬痰氖凳吆涂发者,我们可以把目光集中在以主题单元为内容的读写课程开发上,进行“1+X”大单元阅读教学整合研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写景类选文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写景类散文是以景物或景象为描绘对象, 以发现美、感悟美为主题。如一、二年级的《月亮湾》《鸟岛》等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三年级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庐山的云雾》,让学生了解总分的段落结构,描写景物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会更生动;五、六年级四册教材中《黄果树瀑布》《音乐之都维也纳》《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文章结构特点更明显,学习要求侧重于篇章。宏观视野下审视四年级的教材,我们备课组选择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这三篇典型的写景类课文组成“写景类散文的读与写”微课程。在教学中,我们发挥这一单元在小学阶段写景类文章中承上启下的文体特征作用,强化帮助学生了解写景类散文的特点和阅读的方法策略,实现能力的有效迁移。

一、“写景类散文读与写”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这三篇课文描绘了泉城、九寨沟、荷兰的自然风光,在结构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运用“总―分―总”的结构。依据“写景类散文的读与写”微课程教学主题,我们对学习内容进行“1+X”大单元阅读教学整合研究:“1”指教材(精读+略读),用来示例读写方法;“X”指群文拓展阅读或整本书阅读+读写迁移练习,用来举一反三达成写景文“类结构”。

“写景类散文的读与写”微课程教学目标为以下三方面:

1.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济南、九寨沟和荷兰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诵读课文,能欣赏文中精准的语言,经典的语词、句式、段落,并内化积累,尝试在表达中灵活运用。

(1)学习《泉城》,比较、品味形容泉水流动的词:“涌、汇注、喷吐、冒”用词的巧妙,学习用精准的动词描写喷泉。

(2)学习《九寨沟》,品读课文的3―5小节,并能背诵积累。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动物的活动画面。

(3)学习《田园诗情》,积累优美句段。搜集资料,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荷兰是花之国”。

3.掌握本单元课文“总―分―总”的结构,体会文章结尾在文中的作用。能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描写校园秋景;能按一定顺序描写自己的游览见闻,参加游记交流的实践活动。

二、“写景类散文读与写”微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写景类散文的读与写”微课程分为课内阅读、群文阅读、读写迁移等板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1.课内阅读教学

在教学课内阅读的三篇例文中我们既要抓住文体特点又要落实好读写链接要求,可以采用以下阅读教学模式。

(1)激趣导入,感知景物整体美。在教学写景类散文时,可让学生浏览课文,用语言概括景物美;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用语音感知景物美;并利用多媒体让美丽景色呈现在眼前,让学生感知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整体美。如《田园诗情》一课,教师可以范读课文,播放荷兰田园风光图,让孩子们能感受这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诗情画意。

(2)精读品味,感知结构匀称美。在文章结构方面,写景类文章通常采用按照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描写。教学课文时,先从总体上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之美,再去了解段落,词句的结构之美。如《泉城》一课,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文章第一部分先总写济南泉水的多而美,用形象贴切的比喻介绍泉水的形状“像银花盛开,像明珠散落”,泉水的声音“如虎啸狮吼,似秋雨潇潇”。后面的部分结构大致相同,先介绍各种泉池的位置,再抓住泉水的特点,名字由来进行介绍。最后总写济南被冠以“泉城”美誉。在朗读中,学生体会文章结构的美。

(3)赏析写法,感知语言表达美。写景类散文对景物的描摹是比较细致入微, 指导学生涵泳文字,欣赏藏在文章字里行间里的情趣。如《九寨沟》教学珍稀动物那一节,学生在赏读中会发现这语句多么有特点:“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多么清新的语言啊,这金丝猴仿佛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躲在树丛中窥视游客。读着这段文字,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进行仿写练习:让我们展开想象,让更多的珍稀动物来这里安家落户。写景类散文中丰富的词句,既是学生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中介,也是他们表情达意的材料,应通过诵读积累,在生活语境中运用,提高阅读水平和习作水平,发挥好课内教学指向课外的功能。

2.群文阅读教学

我们使用《小学语文互动阅读四年级卷》中的第三单元――《走,我们去旅游》,指导学生阅读多篇中外写景类散文,加大阅读量,实现学习性阅读、滋养性阅读、发展性阅读的整合发展。学生群文阅读,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初读知大意。四年级学生所学的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两类:一类是描写生活中风景常见的自然现象 ;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风景,如《 绿色的千岛湖》。如果我们在初读时,就了解这篇写景文章的大意与类别,就可以根据文章特点,采用相关的阅读策略。

(2)细读明顺序。当前学生在进行写景作文时常有层次不清的问题,因此阅读时要指导学生了解这一篇写景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写景类散文除了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还有其他的结构类型,写景文章常用的几种顺序描写:①按空间顺序写。②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③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④按景物的不同类别写。文中一般有明显的语句,学生阅读时,关注了这些句子,有助于理清层次。

(3)精读品词句。品读欣赏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并主动积累。我们可以推荐好书――《名家写景类散文精选》。组织本年级的学生大量阅读写景类散文,每周五的阅读课或午间阅读时间,推荐一篇散文集体欣赏,做“阅读写景类散文记录单”。

3.读写迁移教学

我们通过读写练习,强化写景文“类结构”,帮助学生了解写景类散文的特点,实现能力的有效迁移。

(1)仿写范段,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写景类散文的段落结构,有时体现了作者的特别用意。一些典型的段落,可以指导仿写。如学习《泉城》后,仿写第一节或学习用精准的动词描写公园里的喷泉。

(2)学写游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在假期中,许多孩子跟随家人游览风景名胜,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写游记,交流旅游见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 “写景文类结构”,描写一处自己游览过的自然景观,突出它的奇特之处。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写景散文 乐景酸情 文字画面 散文笔调 和谐统一 文章的社会使命

本文将以曾任湘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作家――刘剑桦先生的经典写景散文《野水之湄》[1]为例,剖析“乐景酸情”型写景散文中画面与深意的和谐统一,并同时为大家解析其“文字画面”的塑造技巧。以期从另一个维度为大家提供写景散文的写作及分析的方法。

一、“乐景酸情”的和谐统一

由于写景散文的写景真实细腻,加之作者在景物的取舍及景物特征的刻画描写上都并非是纯客观的,即不论叙写的是何种客观事物,必有真我的情思一以贯之。所以,很多教师、学者在分析写景散文时,都强调它的借景抒情。这点,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却是值得商榷的,并非只有传统说法中的“乐”与“哀”两大种。

笔者以为,还存在第三大类,即“酸”。酸的开始是乐的,酸的结束及余韵却是哀的,《野水之湄》便是如此。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开始是哀,而后是乐,这也可算作一类酸。这种酸法,让写景散文状身边琐物而不觉其轻,抒深远之情而不觉其重。[2]既不流于单调,也不陈陈相因,典雅却不雕琢,庄重却不板滞。

《野水之湄》不同于一般对城市钢筋水泥中存在的冷血、孤独、自私等恶习进行正面抨击或者举例分析的文章。

它首先以欢快而又丰盈的笔调选取了一系列明快优美的植物、温顺灵巧的动物、和谐欢乐的人物等欢乐之物的互动来刻画乡野之趣。最后用一神来之笔,突然解释这是三年前自己偶然邂逅得来的一次“桃园经历”。虽然笔调依旧灵动,但是仔细看来,却可以发现作者的情感突变,一种钢筋混凝土下压抑的人类灵魂真实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此篇散文最令人津津乐道之处也便是作者将自己的观点以及心中的仲裁性言论用圆熟的方式表述出来,欢乐恬淡中尽显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感悟。从野水之湄延伸到当今社会。我们可以明显对比出: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迅速,很多人已将对生活的热情转化为对提高物质生活的热烈追求,尽管和谐,却透着一股急躁。尤其是成年人,他们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疲于生计,缺乏与自然亲密接触,与他人真诚互动的时机。而本文之情思之所以如此“酸楚”,便是由于作者在欢快的画面之余透露出的那股强大的无奈、空虚和孤独感,以及对轻松欢乐的生活状态的深切渴望。

回忆是美好的,所以画面是欢乐的;回味是苦涩的,所以深意是悲哀的。二者结合,便是酸涩的。

二、文字画面的塑造技巧

前面提到,刘先生的这篇散文之所以好,是由于作者首先选取了一系列灵动欢乐之景,再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画,将文化思考、历史沉积融入观游之中,使沉积了三年的景物依旧得以焕发新的光彩,在我们眼前展现出高于自然原形的艺术之美。可谓是“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情是酸涩的,那为何说景是乐景呢?因为纵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几乎所有的景都是由作者那“莫名蹦出”的“一串笑”而引发的,这串笑声几乎为随后而来的所有景物都抹上了“一团蜜”。自然画内画外,所有人的心里都被它们贮起了一团蜜。笔者接下来将细致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出如此欢乐而又充满意蕴的画面的。

其一,真情实感分量足。

文中欢乐的画面并不是纯客观的再现,而是主观的抒发,重在印象式的描叙。我国现代散文家徐蔚南在《倥偬・序》中曾指出:“呆板板地说明对象的文章,是死的,不论你写得怎样美丽漂亮,至多不过像纸扎的花;至于跳荡地写出那印象来的文字,是活的……如果写得好,那真是又芬芳,又妍美,像自然的山野里的蔷薇花一样”。[3]

散文的取材可以是诗歌、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不便于或不宜于表现的生活内容,如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只飞鸟……散文美的基础在于它的情韵美,而构成情韵美的基础就是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它是最具个性化色彩的。《野》便是一个良证。其取材贴近日常生活,都是细小、片段、零散而易引发共鸣的事物。例如溪流、水磨、山野、光、溪桥溪水、石子、矮墙、蜜汁般的空气、农舍小院、普通母子和那随风而过的袅袅炊烟,等等,天地间的景物之于作者似乎是随意撷取。这些温柔、宁静、传统、自然的事物奠定了画面欢乐闲适的基调。

当然,一篇散文是一幅完整的画面,而不是多个画面的交叠和掺杂。本文虽然取景丰富但是琐碎却不见凌乱,华丽而不做作,朴实而不贫乏,丰富而不堆砌,它们或单独成篇,或引用穿插,同类中又有新的集合。不虚幻、不飘渺,画面真实,情感动人。

其二,“散文笔调”的巨大张力和浸润在文字中的画面美感。

散文作为一种负载人生体验况味的文体,由于个人性格、气质、修养和审美趣味的不同,散文语言也呈现出纷繁不一的感调。有的峭立冷峻,有的冲淡平和,有的雄浑刚劲,有的空灵温婉。散文的魅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取决于语言的优美凝练,好的散文总是与优美的文笔联系起来的。例如《野水之湄》,它充满的便是乡野之气,如同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蔬菜,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令人身心舒畅。借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便是:“宛若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朱自清 写景散文 三美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一直以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绘著称,那么这种写作特征具体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如何体现呢?本文试着做一些分析。

“真”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核心。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

我们以《温州的踪迹》中的《绿》为例,说明作者怎样追求那“逼真”的艺术境界的。全文四个自然段,首尾各一句为一段,点题和照应,做到了首尾圆合,结构紧凑。中间两段文字是顺着第二次到仙岩时观察梅雨潭的足迹写的,层次井然,观察细腻,景物描写达到了逼真的程度。先听到声音,再看到“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是梅雨潭。到了梅雨亭上,正对着瀑布,山岩、瀑布、亭台、草丛、潭水便尽收眼底了。作者写踞于岩上的梅雨亭,薄阴天气的岩面与草丛,直冲而下的瀑布,流水撞击岩上的飞花碎玉,纷纷落下的如白梅、似杨花的水花,都是那么形象逼真。这都是作者实地静观之所得,没有夸张和雕琢,如同一笔笔的写生画,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它是写实之作。接着,作者写梅雨潭的绿色,这是全文最生动逼真之处。奇异的绿色招引着游人,“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过了一个石穹门,到了潭边。望着这一碧潭水,作者展开奇思异想:潭水象一张极大的铺着的荷叶,想张开两臂抱住它。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这动人的绿色,“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肌肤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西湖的波不能说不明丽;秦淮河的水,不能说不旖旎。但是在作者的眼中,作者的笔下,它们不是太浓,就是太淡,不是太明就是太暗,都无法与梅雨潭那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绿相媲美!至此作者的感情迸发而出,变为直接的呼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进而再次展开了奇异的联想:“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真挚柔美到了极点。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一切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描写景物形似逼真,一是源于他对事物观察的细致真切;二是他丰富多彩的语言,善用博喻,从多个角度去比拟景物,使人们似见其景,如睹其物;三是他独特的构思,他善于采取移步换形之写法,先有铺垫,后有集中而突出的描写,在穷形尽相仍恐不足之后,又加之以比较对比,让人通过想象去领会,从而达到极其逼真的艺术感受效果。

朱自清在《论逼真与入画》一文中强调:“真”就是自然,要使景物显得自然逼真,还要写得“气韵生动”,“惟其‘气韵生动’,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逼真’等于俗话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成功的写景,在于写得活,能传神,如画一般美。朱自清在创作实践中,在精雕细刻的同时,在“活”字上下尽功夫。譬如在《荷塘月色》里,他也把那一角荷塘写活了:那田田的叶子中间,花儿“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还送来了缕缕清香;忽而微风吹过,叶上便呈现一道凝碧的波痕,加上叶下脉脉的流水,于是那荷塘“却更见风致了”。在作者笔下,花叶含情,流水有意;写形传神,臻于化境。

朱自清的散文追求“逼真”的艺术境界。在朱自清的笔下,无论天地、山水、花木,都描绘得逼真自然,写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形成了他写景散文的率真的特色。

优秀的散文常常兼有诗情与画意。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自然逼真中,还追求一种绘画美。

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他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等,都是极美的山水工笔画。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画,以比喻丰美、想象超拔取胜。他所创造的画面自成一格:笔触细腻,但不是浓妆艳抹;构图简洁、但相互间显出风华,平淡中显出腴厚;他的笔墨挥洒自如,把自然景色、物体状貌勾画得栩栩如生;明净的色彩,素雅的风致,把读者引入奇妙的画境。

譬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作者游南京秦淮河所见景色。水色、天光、日态、灯彩人影、船形、树姿、琴声、歌音等都是人们常见而易于忽略的事物,但作者善于把它们错杂起来作“加倍”的描写,因此写得很细腻,精密确切地写出了当时秦淮河上那种灯月交辉、画舫纵横、笙歌彻夜的景象。写夏夜泛舟游秦淮河,自然离不开水,也离不开写天上的月、船上的灯。所以作者特别注意对月亮、灯光、河水三者关系的变化,作细针密线的描绘和渲染,逼真地表现出当时当地所独具、又是作者凭着自己的审美趣味最能领略的美的境界。

你看,这是夜幕方垂、灯火初明时的情景:“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这是着意灯光,描绘灯光在水中的投影。那么水呢?水在天未断黑时,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不是灯光初明时,“阴阴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这是着意水态,展现灯明前后水的色泽意态的变幻。作者还通过那水中灯影和灯下水光的描写,表现了当时化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图景。因为这时皎月初升,光量不大,所以灯光压倒了月色,灯火透过玻璃投射至黯淡的水波里,河里便呈现一片“朦胧的烟霭”,构成一种梦幻般的迷离境界,从而引起人们思古之幽情。

但是,船到大中桥外,却是另一番景象了。这时“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照着“空阔”的江面。因此,秦淮河的水在这里变为“静静的,冷冷的绿着”,如“茵陈酒”一般,“在每一只从那一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里是空着,且显着是静了”。这是写水。接着写灯火:“渺渺的”灯辉与“缠缠的”月色相互交融,此时与前面不同的是,灯光已夺不了月色,因此,在月光的映照下,河面上纷然的灯都“黄而有晕”,“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这“光雾”便是灯光、月色、水气杂糅辉映形成的。写了灯,接着写月。由于这里比较宽阔,月在中天朗朗照着,所以灯光是浑的,月色却是清的。那一弯素月,“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那渗着月光的垂杨的柔细的枝条,“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搀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垂柳枝条的交叉处偷偷窥视着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在月光下,“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这些都是近观细察,从垂杨老树完全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作拟人化的描写,来表现出月色的光感和意态。接着作远景勾勒:“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那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里则通过远天的白云和远处黑黑的一带轮廓在月下的状态,写出了另一番月色的光感和色感。

随着游览时间的推移,地点的不同,心情的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也不同,使整篇作品就像是许多幅以秦淮河风景为题材连缀成的组画。开头以虚景来衬写实景。作者从想象中明示秦淮河上“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衬染出由桨声和灯影构成朦胧而迷人的眼前景色。文章紧紧扣住那河上的灯影,汩汩的桨声、沉沉的河水、清辉的月色、悠扬的笛韵……这一切都与河上的灯影组成一幅幅和谐和多种色调、多种情味的画面。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之所以能做到“文中有画”,有赖于他对事物作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一处胜迹,一幅景色,一个事物形态,他能从不同角度作多方位描绘,有话可说,有画可做。同时,也有赖于他的艺术处理,他不是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机械临摹,而是发挥了奇妙的想象,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艺术手法,变静止为飞动,赋予自然物特有的情趣。

注重创造富有诗意的画面美,可以说是朱自清的一个重要的山水风景审美意识。朱自清山水意识中的核心是发现与挖掘山水景物的自然美。也许山水本身不一定那么美,但在朱自清的游记里,他却能如高超的摄影师一样,选择最佳角度,拍下最美的画面。

情感是散文艺术的生命。

朱自清很重视感情这个因素在创作中的作用。他的写景散文情浓似酒、意酣如饴,写景融情于景,情与景相映成趣。这就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特色――即在描山画水的同时追求一种“情趣美”。

朱自清描山画水的散文中,举世盛称其美,誉为“美文”,或赞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①。诚然,他的写景散文最擅长重彩工笔,真所谓“漱涤事物,牢笼百态”,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人化的自然”之类的神髓,给人以舒坦的美感享受。尤其可贵的是,这类饱含诗意的美文并无士大夫式徜徉山水的闲情逸致,而往往是“融情入景”,深蕴着个人忧国忧民的寄托。郁达夫论及“五四”以来现代散文的主流色彩时曾言:“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写了风花雪月,也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抒怀抱”。是的,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洋溢着他“个人”的情调。

朱自清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处处渗透了他的感情。他无论是写春花,状瀑布,记秦淮河歌,染荷塘月,无不融注入自己的情思,他笔下描绘的正是人化了的自然。

在《荷塘月色》里,通过月下荷塘的描绘,把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表现得十分曲折含蓄。文章从“我”因“心里颇不宁静”而独步塘边开始,写到独自“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再遥想古代采莲美景,最后独步回家结束,展示了“我”当时抑郁苦闷的心情,表现了“我”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又寻求不到出路那种徘徊惆怅的矛盾心理。例如其中写到月色时说:“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些地方场景的移动都反映出作者心中微妙的变化,这些都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在《荷塘月色中》,处处有画意,而时时曲笔写衷肠,怅惘郁闷之情融化于细腻的景色描写之中。那月光下的淡淡荷塘景色。那愉快得片刻消遥的淡淡情趣,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既不愿群居,又难于独处,既不满于现实,又不能从个人的小天地里突破的徨、苦闷心情。

如果说《荷塘月色》的情趣在于将情景交融在一个“淡”字上,那么《绿》整篇的韵味和基调,正是集中在这个“绿”字上。“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他“惊诧”于梅雨潭的绿,写出了对岩石作急剧撞击的充满着强劲生命力的瀑布的陶醉,那蕴蓄着鲜润和奇异“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梅雨潭的绿,如同向自己襟怀送进了春天的温暖,激荡了他的感情的波涛。这表明囿于一泓死水般生活中的朱自清,他是多么酷爱着绿。绿,是生命力,是美好未来的象征,它撼人的心灵,给人启示,激起希望,鼓舞奋斗。正因如此,朱自清嫌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又嫌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水太暗,因为,那些只是古雅的颓丧的或者是矫饰的绿,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朱自清面对梅雨潭的绿感到“惊诧”,流露了他向往崭新的生命的难以抑制的激情!总之,朱自清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掩饰,不造作,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一切的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他说写文章“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全部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刻意追求自己的独特发现,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特色。

马克思和巴尔扎克都颇赏识法国自然科学家布封那句名言:“风格即是本人。”②诚然,文章的风格即是作者的个性、情趣和气质各方面修养的艺术表现。朱自清散文那饱蕴醇厚情意的清隽简约的风格是他独有的,它不同俞平伯的绮丽,也不同于冰心的轻柔,更有别于许地山的空灵。读朱自清的散文,总觉得和他那温文尔雅的品性、一丝不苟的德行、沉静的生活态度是水乳融洽的。

朱自清在他的协警散文中处处融注“自己的声”,那就是通过缜密的艺术构思,创造自然和谐、诗画俱美的意境;通过描写抒情有侧重的交融,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构成了他写景散文独树一帜的创作个性,富于真挚美、绘画美和情趣美。

注释:

①朱乔森:《关于父亲的创作》、《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自清》2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

②布封:《论风格――在法兰西学士院为他举行的入院典礼上的演说》,转引自《文学概论参考资料》439页,中央广播电视大示出版社,1985版。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9篇

一、目的不同

《故都的秋》写于20世纪30年代,作品着力表现的是作者在特定时代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并以此来折射那个时代的某些特征。所以,写景本身不是目的,即非要表现景物之美和自然之美,而是借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和趣味,表现内心的忧郁和感伤。作品描写故都秋天的风物,着眼于“清、静、悲凉”,“清、静、悲凉”如其说是景物特征,不如说是作者内心的一种体验,所以,作者写秋,虽也状秋形,绘秋色,摹秋声,但处处突出的是自己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即秋在自己心中所引起的“味儿”。作者的思想情感,独特的审美情趣在秋景里得到了曲折而充分的体现。《瓦尔登湖》这篇散文,作者抓住了瓦尔登湖的静谧、纯净、博大、深厚、富于生命力的特征,以极细腻的笔法对瓦尔登湖上的景致做了具体而又独到地刻画,生动地表现了瓦尔登湖令人神往、使人陶醉的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作者也借对湖的描写,完成了他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塑造。换句话说,瓦尔登湖在作者笔下不仅是一处优美的所在,更是借瓦尔登湖完成他对生命本质与灵魂生活的深刻关怀。

二、手法不同

《故都的秋》以景写心,景因情设,《瓦尔登湖》则景在眼中,情因景现。一个重主观,一个重客观,一个重虚,一个重实,一个物我交融,“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一个静静欣赏,景在眼里,景中自然有我的喜悦。郁达夫这样来写:“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自然而然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其中“一椽破屋”、“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训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萧索的意象、冷冷的色调、静寂的氛围,不仅是故都秋景的特征,更是作者心灵的映现,“十分的秋意”不过是作者在“看”、“听”、“细数”、“静对”时“感觉”到的,因此,作者心中那一份惬意、那一份恬适、那一份孤独落寞随着几个简单的意象倾泻而出,并氤氲整个庭院。秋姿、秋色、秋声不是来自作者的笔下,是从作者那颗秋心中汩汩流出,因而都渗透着“清、静、悲凉”的味儿。再看《瓦尔登湖》中的描写:“划桨到了那些地方,我才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被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个小小的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在这样透明的、似乎无底的、反映了云彩的水中,我好像坐了氢气球而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下,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此段描写把成千上万的鲈鱼在水中游泳、嬉戏的情态生动而逼真地刻画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作者用笔极工,鱼形、水色、水面上的小水涡小水泡,都逃不过作者的眼睛,都那般地诗情画意,而小鲈鱼游泳的情态,更让作者凝神聚力,并心生快慰。无疑,这里的描写渗透了作者泛舟湖上的无限喜悦之情,甚至直接用比喻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其目的还是为了状写湖水的清澈、透明和鱼儿在水中游泳的轻快神态,以表现瓦尔登湖的美和生机。

另一方面,《故都的秋》选取片段、零星而平常的景物来写,表现故都之秋无处不在、味浓、味永、味烈的特点。而《瓦尔登湖》则立足于全局,对瓦尔登湖上的景物做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画,给人以整体印象。再者,《故都的秋》把描写与叙述、议论、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情生景,借景,“物”“我”交融,作者深沉的情绪情感得到了充分体现。而《瓦尔登湖》在融情入景,借景抒情之外,还常常在绘景之中直抒胸臆,情随景生,情景亦浑然一体。

三、效果不同

《故都的秋》犹如一幅写意画,含蓄、深远,味之无尽。《瓦尔登湖》则是一幅工笔画,工稳细腻,形神毕肖。郁达夫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的修养,也深得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不用浓墨重彩,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副深远的图画。一株槐树、几丝日光、几朵牵牛花就让故都的庭院中充溢着浓浓的秋意。而在小小的庭院之上,再加上一抹青天,青天下再点缀一两只飞翔的驯鸽,就把人的心神带到广袤的天地之间:连绵的山峦,寂静的原野、萧疏的山林、清幽的湖水、野花枯草在秋风中摇曳……真是“拢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从全文看,作者也是惜墨如金的,他选取了兰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鸣、果树奇景以及雨后斜桥影中的都市闲人这些极为平凡的故都风物,并把它们融为一体,形成一副立体的阔远深邃的故都风物画卷,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瓦尔登湖》用的则是工笔,既有整体形象的描绘,更有细节的雕琢。湖周围的峻峭的山崖与茂密的山林、玻璃似的湖面、湖面上的掠水群与水蝎的滑水的动作、梳理羽毛的野鸭、梭鱼跳跃划出的圆弧以及其在水面制造的小小水涡和水泡,无不形神毕肖,每一细节,每一处刻画,都因为作者情的浸润而生动感人,令人忘俗。

写景的散文范文第10篇

一、方法论

我国古代文论曾强调文章格调来自心胸、气质;语言、气韵、内心,三者构成相互呼应的关系。因此,内心情感丰富、气韵充沛,语言自然水到渠成,文成之后会透露出作者的世界观,所有这些内容均要借助形式予以表达,古代诗、文多如此。放到当今,散文已是常见的文学样式,而作者的这种内心、气韵也会寄寓在某件具体的物上。透过这物表达内心情感和世界观。正如佛家所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因此,我们在解读散文,尤其是写景状物类散文时,从具体描写对象、作者的内心情感、作者的世界观三方面来解读应该是合理的解读方法,在解读的过程中,这三个角度往往是逐层深入的,从这三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找到解读文本的不同切入点。

二、以《紫藤萝瀑布》为例

《紫藤萝瀑布》写于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自己深深受困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痛苦之中,由于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徘徊在庭院中,见期间被人杀戮的紫藤萝今日却枝繁叶茂、繁花盛开,对于作者一家来说也未能幸免,但看到流动着生命的紫藤萝,作者心中的忧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文中的花,是贯穿全文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心的寄托;而对于作者,文章以“我”开头、结尾,中间或隐或现,又以“我”收文;在世界观上,作者从花的世界写到内心的世界,并慢慢走进生命的世界,三个世界中,作者的世界观清晰可见。从这三个维度上来讲,我们可以比较全面、逐层深入地解读这篇文本。

1.花:饱受摧残但又枝繁叶茂的春之花

紫藤萝花是作者的直接抒写对象,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我们要来认真读“赏花”“忆花”部分。十年前的紫藤萝“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十年的紫藤萝是胆战心惊地开着生命的花朵,却从来都稀落,似乎整个春天完全可以不需要它的存在。

再看今天的紫藤萝,它枝繁叶茂,表现出勃勃的生机,是万花流动的瀑布。作者从形状、气味、光彩、神情几个方面来表现、塑造眼前这株紫藤萝。形状:“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作者从整体写到局部,花舱里装满了生命的酒酿,“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气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这里作者闻到的芳香也有了颜色,移觉的使用使得紫藤萝幽香四溢,“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酒的醇香在花中弥漫,赏花似在品酒,作者这种不同寻常的体验,使得文字的内蕴余味无穷。光彩:“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作者将花写得不但浓密而且水灵精润。即使在下文,作者由花想到生命时依然说“闪光的花的河流”,在作者眼前,这花就是满帆生命光彩的生命之花。神情:十年前的紫藤萝是依傍着枯槐,今天的紫藤萝自己有着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作者将花写成人,十年前是“察言观色”“东一穗西一串”;今天是“花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他们会笑、会嚷嚷。一切都与十年前截然不同,一种生命之歌在今天的庭院中奏响。

赏花、忆花,作者自然从饱盛生命酒酿的花儿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2.我:从“无我”到“我思”再到“大我”

开篇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接下来的第二到六段的第五句(第六段一共六句话)仿佛没有“我”,直到第六段最后一句和第七段,作者才说“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而且在第七段中作者连用了6个“我”。八、九两段作者又通过对比两株紫藤萝来引出自己的思考,最后第十、十一段,“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明白“它是万花丛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字字写花,却又字字写人;最后“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时的“我”绝不是停下之前脚步的“我”,作者已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大我”。

在“无我”的部分,有的只是眼前的“花”,宗璞从拟人的角度在写花,让这种“无我”变成“有花”,而且这些花一定要用人格化的方法表现出来,这正让表面“无我”,而与花对话的正是“我”。“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虽然这是在写花,但无不是人的语言和表情,或许这就是另一个作者。在第八、九两段中,作者又通过10年前的紫藤萝和眼前的紫藤萝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仅是枝叶的对比,更是命运的比较。10年前的紫藤萝:“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今日的藤萝花“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对比之中作者在“思我”,10年前的“我”或许就是眼前的这株藤萝10年前的稀零凋落的花串。这10年前的一朵,放在生命的长河中只是一瞬,正是这不同的一朵才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生命。最后,作者悟出“大我”而加快人生的脚步。

通过从“我”的角度,我们读出了一个停下脚步,被生死疑惑和疾病痛楚困扰着的“我”,一个感叹10年命运的“我”,一个加快脚步,由花悟出生命真谛的“大我”。

3.世界:现实的世界――内心的世界――生命的世界

作者在文中对个人情感的宣泄含蓄而深沉,对世界观的表达超脱而豁达。现实世界中有盛开着的、饱含生命色彩的紫藤萝,有对弟弟身患绝症的焦虑和痛楚。通过对10年前藤萝的回忆,回忆起了期间的现实世界:“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作者虽言辞轻微,却对的世界进行了声色俱厉的批判,不仅给花儿带来了劫难,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劫难,也给生命带来了劫难。作者由花到人,由现实的世界转入内心的世界,“这一株紫藤萝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它带走了作者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作者从“手足”的悲伤中走出来,从“生死的疑惑”中解脱出来,“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从内心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即使生命中有各种劫难,但生命的长河生生不息,幸福总会战胜劫难,时间的洪流会给生命以公正的评价。“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又将这生命的世界留给了未来……

《紫藤萝瀑布》一文,从花、“我”、世界三个角度我们都可以得到较好地解读。当然,这三个角度不一定是并列的,也可能是逐层递进的。从花的角度,可以这样解读课文:赏花――忆花――悟花;同样,我们可以从“我”的角度来解读课文:无我――有我――我思――大我;或者从世界的角度来解读:花的世界――内心的世界――生命的世界。这三个角度也是有很明显得层次性的:作者通过写10年前紫藤萝的被毁、今天盛开得如此繁茂,表达自己内心由对疾病的痛楚和生死的疑惑变得精神宁静、生的喜悦,并告诉大家一个生命的世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三个角度的区分不但使文章结构、思路非常清晰,也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更全面、深入。

三、余 论

绝大部分的写景状物类散文都可以用此种方法解读,比如: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采用这种方法解读,读者可以读出半含半露、如孩子般笑语、可以发出很多层次声音的山泉无处不在;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山泉的喜爱和赞美,并借此表达了对生命世界的感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其他如鲁迅的《雪》、郭沫若的《石榴》、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等等。有时可能三个要素不全部出现,比如朱自清的《春》解读出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就可以了,至于作者借此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春之世界,可能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不必强求三个因素全部深入挖掘。

上一篇:冰心的散文范文 下一篇:雪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