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8:35:52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由於国内对於大型企业电脑化的发展和影响已有许多详尽的研究,如张委良(民79)、赖柏乔(民84)、吴东霖(民87)等人作过资讯技术对组织结构、竞争优势的研究;许志甫(民84)、林志宏(民87)则针对资讯技术运用对企业作业流程影响作探讨;而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相关著作或报导也甚多,如彭俊华(民77)、王惠真(民86)对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程序作过研究;李馥源(民84)、张力人(民88)、詹怡婷(民89)、王长智(民89)、陈俊良(民89)、甘文政(民89)等人则针对中小企业导入电子商务等资讯科技的程序、因素及效益作过探讨;综观上述,专注在电脑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之探讨较為缺乏。

而就中小企业而言,长久以来最為人所詬病的,即是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特别是在会计制度方面,大多不甚健全,内部的作业程序也未标準化,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其财务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备受质疑,发生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加,这些都是我国中小企业在传统人工作业环境下的普遍缺失。依据资策会(民86)的调查结果,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电脑的比例约為68%,且有逐年提昇的趋势,故本研究的目的即欲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是否能藉由电脑化而建立管理制度,并在作业流程中植入关键性的控制点以提昇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而探讨在不同的电脑化应用程度下,其作业流程与内部控制的调整情况。

研究目的

中小企业电脑化的情形

包括电脑化的时间、资讯专职人员多寡、电脑作业系统的复杂程度、电脑化的范围以及资讯系统的开发方式為何。

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

瞭解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受到组织系络或电脑化情形的影响。

电脑化前是否先合理化

瞭解中小企业在会计电脑化前,是否先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以及探讨合理化与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的关系。

会计电脑化对企业作业流程的影响

探讨中小企业的作业流程是否因為会计电脑化而有所改变以及不同的会计电脑化程度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会计电脑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瞭解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对作业的效率、组织结构以及整体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共四项,以下针对各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的结论:

[1]、瞭解我国中小企业电脑化的情形

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由於资金人才的欠缺及本身业务性质较為单纯的关系,对於资讯专职人员或电脑专业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在2人以下;硬体设备与架构方面,使用中型以上电脑者佔少数,大多使用个人电脑搭配单机作业系统,部分企业可能因业务需要搭配使用工作站,并以架设区域网路居多,显示样本企业的电脑系统复杂程度不高。样本企业对於ERP或电子商务等当前的新兴资讯技术应用的普及率不高,显示中小企业由於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的不足,对於新兴资讯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意愿都不高,大部分企业仍以购买套装软体的方式导入会计资讯系统进行电脑化。

[2]、探讨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和组织系络与企业电脑化的情形有关

本研究以导入会计资讯系统模组个数衡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导入的会计资讯系统模组中,以会计总帐和进销存系统居多数,显示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不高,以帐务处理与作业控制层次居多,王惠真(民86)曾对中小企业引进会计资讯系统的程序作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採用会计资讯系统的动机,主要是基於企业本身的需要,当企业规模扩增、业务量增加时,进销存及帐款的管理能够对企业的商务往来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而且作业层次的电脑化所需投资的成本最少但收效却最快,恰能符合中小企业投资的经营特质。

在探讨组织系络和电脑化情形是否与会计电脑化程度有关方面,本研究提出组织系络、电脑化时间、资讯部门人数、电脑系统复杂度以及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等因素并形成相关的研究假说,藉由适当的分析方法验证是否与企业会计电脑化程度之间有关联存在。研究结果显示,会计电脑化程度会受组织规模、成立年数、电脑化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企业随著时间经过,业务量及规模的扩增,会计管理的相关作业变得更加复杂,為提昇效率,自然会导入更多的会计资讯系统以因应企业所需。

[3]、探讨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

有关作业流程合理化与会计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在导入会计资讯系统前若曾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其资讯系统的整体使用满意度较高,显示先合理化再电脑化成功机率较高,系统的使用满意度也会较高,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支持此一说法。

关於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本研究採用相依样本t检定验证样本企业的作业流程控管在会计电脑化前后是否有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作业流程控管五个构面下的各变项在会计电脑化前后均呈现显著的差异,表示会计电脑化对企业的作业流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会随著会计制度的电脑化,在其作业流程中建立原先没有的控制点,并强化原先并未确实执行的程序,进而提昇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

而会计电脑化程度高低与企业作业流程控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成正相关,但是,进一步对作业流程各构面进行分析,结果并无显著的情形,亦即会计电脑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整体而言其作业流程的控管越健全,但无法观察其对各个作业流程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

[4]、探讨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影响

根据个案结果可知,企业的文件表单并未因為会计电脑化而消失,大部份企业仍要求将重要的凭证和报表印製出来供审核,只有部分作业可由电脑稽核取代之,可能原因是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程度普遍较低,且大多以购买套装软体的方式进行资讯系统的开发,缺乏整体性的规画,各子系统无法有效整合,导致资料的传输和稽核无法透过电脑执行一贯性的作业,只好延用电脑化前人工书面审核的方式。

就资料处理的速度而言,会计电脑化后,资料处理的速度明显增加,為企业节省许多的时间,但并不代表输出的资讯就一定正确,资料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人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遗失、隐瞒、增加、重覆处理或其它不正当的异动,导致最后输出的并非正确完整的资讯。

就资料处理的成本而言,企业的软体若选购不当,资讯系统的品质即受到影响,如系统的维护及维修和使用不易导致错误或无效率等等,而使资料处理的成本增加。除此之外,使用者本身的素质也会影响资料处理成本的高低,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高或训练不足等都会使资料在处理过程当中发生错误,导致处理资料的成本增加。

同时,企业在电脑化后,许多资料的储存、传输方式均已格式化或标準化,导致弹性调整的空间相对变小;且电脑化省却了一些人工作业下的繁琐动作,员工的工作方式也会变得较為单调且例行化,工作的负担和责任也有所减轻,但也导致职务的分工程度降低,有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

根据个案结果显示,当企业在人工作业的环境之下已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时,电脑化并不会改变原先的作业流程,大部份仍维持原先的程序,电脑化带来的效益只是让处理的动作变得更有效率。反之,当企业在人工作业的环境之下并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时,电脑化会促使企业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并建立或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但前提是企业导入电脑时有妥善的规划,且资讯系统也符合需求的情况。

[二]、研究限制

[1]、样本取得问题

本研究的样本资料取自中华民国中小企业协会所出版之民国八十九年中小企业协会会员名册,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家数、行业眾多,加入中小企业协会的会员只佔少数,样本较不具代表性。

[2]、样本数有限

本研究的有效问卷77份,回收率仅12.83%,样本数稍嫌不足,可能原因是本研究问卷的题项过多,寄发时间又正逢企业的忙季所致。

[3]、衡量变数的问题

本研究变数的衡量有部分為主观性的指标,并无相关的文献支持,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看法上很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以致於本研究在作变数的分析时,可能流於主观或武断。

[4]、访谈深度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电话访谈方式进行资料的蒐集,由於访谈的时间有限,仅能针对简要的问题作询问,自个案公司所得的资料的品质不高。

[三]、建议

[1]、对企业的建议

1.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不高,并以导入交易处理与作业控制层次的会计资讯系统居多,显示企业会计资讯系统的应用层次有待提升,方能确实改善企业的经营体质,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竞争优势。

2.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会计电脑化对企业的作业流程及内部控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有受访企业是藉由会计资讯系统的导入而建立了较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显示企业在导入会计资讯系统之前并无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可藉由会计电脑化的进行,检讨己身的管理制度,进而促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2]、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1.本研究是以问卷调查辅以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在资料的可信度方面较為欠缺,故未来相关研究可以藉由个案访谈的方式,对会计电脑化是否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作更為深入详尽的探讨。

2.本研究探讨的是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情形以及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未来相关研究可以针对大型企业引进资讯技术对其内部控制的影响作探讨,相信可以对大型企业在导入资讯技术时,在其内部管理及控制制度上造成的影响以及因应方式提供有用的资讯。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会员名册(民89),中华民国中小企业协会。

王长智(民89),中小企业导入企业间电子商务之研究,文化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王义云(民85),会计电脑化对会计原则的衝击,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36-45。

王蕙真(民86),中小企业会计资讯系统引进程序之研究,台湾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甘文政(民89),中小企业面临电子商务发展推行企业再造之研究,长荣管理学院经研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朱文源(民85),企业会计电脑化备忘录,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27-29。

江敏志(民83),会计资讯系统内部控制之建立-以电脑化总帐会计系统為例,东海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江瑞凯(民77),台湾中小型製造业电脑化困难之探索性研究,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东霖(民87),会计资讯系统对资讯使用者及竞争策略影响之研究,政治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棕璠(民88),审计学,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吴棕璠、谢清佳(民87),资讯管理理论与实务,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吕方尧(民85),跨越会计制度电脑化的障碍,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19-27。

李馥源(民84),中小企业策略运用资讯科技的初探,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周政贤(民73),中小企业电脑化过程对组织之影响研究,中原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志宏(民87),资讯技术与企业流程再工程关系之探讨,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耀钦(民83),资讯科技对企业程序之影响研究,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

侯君溥(民87),中小企业电脑化与组织变革过程--一个服务业之个案探讨,中山管理评论,第46卷第12期,pp.1137-1170。

柯琼凤、陈专涂、谢清杰(民88),会计资讯系统。沧海出版社。

柳中冈(民83),中小企业管理电脑化指南,松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洪许智源(民89),电脑化资讯系统内部控制之研究与评估—以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為例,成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范明玲(民85),企业会计电脑化现况大调查,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12-18。

高孔廉、王约成(民72),台湾中小企业合作经营可行性之研究,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人伟(民75),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方法,台北中国预算管理学会。

张力仁(民88),影响中小企业管理者导入电子商务因素之研究,东华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淑光(民75),我国职场合理化、民主化对劳动者人格之影响,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纬良(民79),资讯技术之运用对组织的影响,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许志甫(民84),资讯科技运用对企业作业流程的影响研究,成功大学工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功源(民71),中小企业中长期资金筹措问题之研究,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吴美如(民88),企业内部网路企业内部网路(Intranet)对会计人员之影响,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俊良(民89),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彭俊华(民78),中小企业电脑化之策略性规画分析—企业制度典之构想与应用设计,淡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汤宗泰(民85),中小企业电脑化之难题、失败原因与成功因素,台北银行月刊,第26卷第11期,PP.39-55。

经济部工业局网站(民87),www.moeaidb.gov.tw/

经济部中小企业处网站(民88),www.moeasmea.gov.tw

詹怡婷(民89),电子商务资讯与环境特性对中小企业衝击之模式,元智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资策会(民76),我国软体发展环境、问题及需求之现况调查。

刘士豪(民83),资讯系统与组织竞争优势关系之研究—资源基础理论之应用,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

刘水深(民78),台湾中小企业之内部管理问题,臺湾银行季刊,第34卷第3期,pp.127-137。

楼雍仪(民86),由价值鍊观点探讨EDI在及时存货管理上的运用—以电子业為例,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千姿(民78),中小企业电脑化资讯系统发展之描述性研究,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文贤(民74),台湾地区电脑化资讯系统规划之研究,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邓泗堂(民7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之研究,政治大学财政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国庆(民80),资讯安全的门神-通行码,资讯教育丛书(三)。

萧逸之(民85),中小型零商业合理化与电脑化优先顺序之个案研究,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开平(民84),中小企业製造业内部控制现况探讨,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赖柏乔(民84),后勤资讯技术运用策略与竞争优势之研究─以电子相关產业為例,台湾科技大学管理技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钱钦嫄(民84),作业电脑化与企业再造工程,今日会计,第58期,pp.71-73。

戴西君、张家铭(民78),台湾中小企业发展之研究,经社法制论丛,第三期,PP.151-170。

闕志铭(民85),企业电脑化与合理化孰先孰后的主张--从组织程序模式来推论解释,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淑慧(民86),电子资料交换使用状况及其对内部控制影响之探讨,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耀新(民88),会计资讯系统,松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Anthnoy,R.N.andJ.Dearden(1980),ManagementControlSystem,Illinois:RichardD.Irwin,Inc.pp.6.

Banerjee,R.I.(1993),DeLong,D.W.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HowMuchCompetitiveAdventage?LongRangePlanning,pp.29-40.

Cushing,B.EandRomney,M.B.(1994),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6thE.D,pp.59.

Delone,W.H.(1990),DeterminantsofSuccessforComputerUsageinSmallBusiness,MISQuarterly,pp51-61.

French,J.A.(1990),TheBusinessKnowledgeInvestment-BuildingArchitectured,NewJersey,YourdonPress,pp.15-20.

Murray,R.J.(1991),TheQuestForWorldClassITCapability-ITISKeytoAchievingQualityGoal,Journalof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pp.7-15.

Nunally,J.C.(1978),PsychometricTheory.Mcgraw-Hill,NewYork,pp.21-23.

Porter,W.tandPerry,W.E(1987),EDPControlsandAuditing,KentPublishingCompany,5thEd.Boston,pp.176-180.

Rahman,M.andHalladay.M(1988),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Principles,ApplicationsandFuturesDirection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pp.26.

Raymond,L(1985),OrganizationCharacteristicsandMISSuccessandFailureofanInformationSystemforProductQuality,MISQuarterly,pp37-52.

Thong,JamesY.L(1999),Anintegratedmodelofinformationsystemadoptioninsmallbusinesses,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pp.1152-1159.

Weber,Ron(1988),EDPAuditingConceptualFoundationsandPractice,NewYork:McGraw-Hill,2thEd,pp.307.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企业伴随着起灵活性的同时是其自身会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企业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骗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2005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

1.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小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如在提交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综合基金混为一谈,一起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内,提取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结果,将这笔会计业务应分别在“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都在“应交税金”中核算。

1.2乱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固定资产在短期提完折旧后,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就等于了“累计折旧”的余额。对此,有的会计认为,这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同,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固定资产部分的列示己没有意义,即“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为零。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的余额填上去或不填上去,固定资产净值都为零,为了省事,会计人品干脆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部分,什么也不填,既不影响此表的平衡,又能节约编表时间,可谓一举两得。更有甚者,在下年度换新账时,总账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也被取消。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虽已提完,或已提足,但企业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有的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而将总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抹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3费用开支无标准。小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老板们也理直气壮,反正是花的我自己的钱,会计管不了。企业内部如此,企业与企业间也是这样,没有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出差费、业务费和广告费上。1.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小企业的会计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小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我们说除了亏损企业,凡是有利润的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后,会计人员都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合理、规范的分配,不但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而且也是会计核算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2.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2.1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2.2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首先,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会计制度》的及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从而使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3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索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索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超级秘书网

2.4积极开展委托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2.5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正确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符合界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只能在二者中仅选其一,既不可各取所需,也不能交叉混用。小企业同样要遵循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企业伴随着起灵活性的同时是其自身会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企业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骗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2005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

1.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小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如在提交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综合基金混为一谈,一起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内,提取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结果,将这笔会计业务应分别在“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都在“应交税金”中核算。

1.2乱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固定资产在短期提完折旧后,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就等于了“累计折旧”的余额。对此,有的会计认为,这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同,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固定资产部分的列示己没有意义,即“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为零。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的余额填上去或不填上去,固定资产净值都为零,为了省事,会计人品干脆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部分,什么也不填,既不影响此表的平衡,又能节约编表时间,可谓一举两得。更有甚者,在下年度换新账时,总账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也被取消。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虽已提完,或已提足,但企业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有的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而将总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抹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3费用开支无标准。小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老板们也理直气壮,反正是花的我自己的钱,会计管不了。企业内部如此,企业与企业间也是这样,没有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出差费、业务费和广告费上。

1.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小企业的会计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小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我们说除了亏损企业,凡是有利润的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后,会计人员都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合理、规范的分配,不但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而且也是会计核算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2.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2.1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2.2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首先,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会计制度》的及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从而使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3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索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索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

2.4积极开展委托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2.5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正确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符合界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只能在二者中仅选其一,既不可各取所需,也不能交叉混用。小企业同样要遵循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企业伴随着起灵活性的同时是其自身会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企业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骗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2005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

1.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小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如在提交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综合基金混为一谈,一起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内,提取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结果,将这笔会计业务应分别在“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都在“应交税金”中核算。

1.2乱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固定资产在短期提完折旧后,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就等于了“累计折旧”的余额。对此,有的会计认为,这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同,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固定资产部分的列示己没有意义,即“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为零。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的余额填上去或不填上去,固定资产净值都为零,为了省事,会计人品干脆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部分,什么也不填,既不影响此表的平衡,又能节约编表时间,可谓一举两得。更有甚者,在下年度换新账时,总账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也被取消。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虽已提完,或已提足,但企业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有的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而将总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抹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3费用开支无标准。小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老板们也理直气壮,反正是花的我自己的钱,会计管不了。企业内部如此,企业与企业间也是这样,没有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出差费、业务费和广告费上。

1.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小企业的会计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小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我们说除了亏损企业,凡是有利润的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后,会计人员都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合理、规范的分配,不但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而且也是会计核算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2.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2.1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2.2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首先,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会计制度》的及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从而使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3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索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索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

2.4积极开展委托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 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2.5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正确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符合界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只能在二者中仅选其一,既不可各取所需,也不能交叉混用。小企业同样要遵循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小企业的蓬勃 发展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企业伴随着起灵活性的同时是其自身会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企业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骗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2005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

1.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小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如在提交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将城建税、 教育 费附加和综合基金混为一谈,一起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内,提取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结果,将这笔会计业务应分别在“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都在“应交税金”中核算。

1.2乱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固定资产在短期提完折旧后,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就等于了“累计折旧”的余额。对此,有的会计认为,这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同,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固定资产部分的列示己没有意义,即“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为零。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的余额填上去或不填上去,固定资产净值都为零,为了省事,会计人品干脆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部分,什么也不填,既不影响此表的平衡,又能节约编表时间,可谓一举两得。更有甚者,在下年度换新账时,总账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也被取消。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虽已提完,或已提足,但企业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有的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而将总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抹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3费用开支无标准。小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老板们也理直气壮,反正是花的我自己的钱,会计管不了。企业内部如此,企业与企业间也是这样,没有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出差费、业务费和广告费上。

1.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小 企业 的 会计 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小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我们说除了亏损企业,凡是有利润的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后,会计人员都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合理、规范的分配,不但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而且也是会计核算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2.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2.1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2.2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首先,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 经济 合作组织会计制度》的及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从而使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3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索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索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教育 。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

2.4积极开展委托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2.5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正确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符合界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只能在二者中仅选其一,既不可各取所需,也不能交叉混用。小企业同样要遵循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 历史 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制度 文献 综述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67-0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小企业的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规范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建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健全我国法规体系的需要,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以财会[2004]2号文件正式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并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制度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计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加速与国际会计的接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该制度的颁布是对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重要补充,标志着以《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体系的基本形成。但毕竟该制度刚开始实施,其利弊尚需要实践的检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弥补。因此,近年来围绕着《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目前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有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现有相关制度的比较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条件下,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核算大体一致,但二者也存在一些差异。刘宇(2007)从会计科目、要素核算、核算方法及财务处理、期末计价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五个方面探讨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差异。王睿(2005)在其硕士论文《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中重点将二者加以比较,说明异同之处。他认为,二者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制定依据、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方法等五个方面。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会计制度总体设计、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具体内容等四个方面。李姣姣(2006)对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报表与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报表产生差异的必要性和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小企业应该怎样调整两种制度下会计报表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在会计报表格式、资产负债表报送内容、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方面。丁金平(2007)探讨研究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异同。比较《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相同:(1)制定依据相同;(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相同;(3)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相同;(4)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相同(5)会计核算方法基本相同。不同方面主要包括:(1)适用范围不同;(2)会计科目设置不同;(3)账务处理不同;(4))财务报告要求不同。

石银平和黄国良(2006)对《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核算上的差异进行研究,认为在固定资产核算上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核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核算、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清查、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等方面上,并用实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小企业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2010年11月1日,财政部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推进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董永峰和刘金芹(2010)在分析总结《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对制定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几点建议。

王国生(2011)对《小企业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分析了两者在总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具有精简通俗与规范化相结合、借鉴、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注重会计处理的可操作性,做到与税法要求相互协调等特点。

(三)《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

企业会计制度主要维护所有者(股东)利益,而税收制度主要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二者出发点不一样,势必在对企业(纳税人)的经济事项处理上有所差别。周德峰(2007)就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进行比较,认为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较,《小企业会计制度》与我国所得税相关法规更加协调,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1)资产的计价和摊销方面的差异;(2)在收入(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差异;(3)在成本费用的确认和扣除方面的差异。

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征及优越性

张凤玲(2006)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及结构上方面,探讨了其特征与优越性。第一,通俗易懂,简便易行。这也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最为重要的特征;第二,因地制宜,机动灵活。这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显著的优越性之一;第三,统筹兼顾,解释详尽。这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小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特殊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作了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全面指导。二是以附录的形式,分别对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应收股息、存货、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待转资产价值等小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如何编制会计分录进行了逐一举例,详细介绍,为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做了具体的指导。三是为便于小企业会计人员正确理解账面余额及账面价值,《小企业会计制度》明确了两者的定义;第四,注重实效,切合实际。在遵循会计核算原则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小企业自身特点及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会计核算要求。

沈路(2006)主要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特点主要体现在:(1)确定了会计主体。《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这就明确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主体。(2)明确了会计目标。小企业的会计目标应当以满足其主管税务部门、内部管理者以及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需求为主,以纳税为导向,更多地考虑税务管理的需要,注意会计与税收的协调,适当减少纳税调整。例如,《小企业会计制度》取消了确认预计负债,由此减少了其带来的纳税差异调整。(3)简化了会计处理、减少了对职业判断的要求。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人员数量少,人员素质比较低的特点,《小企业会计制度》力求核算简便,便于操作。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或小企业较少发生的交易事项作了适当的简化和合并。(4)会计制度可以选择和转换。《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接照本制度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在执行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也不是“从一而终”,当企业发展变化符合该制度有关规定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制度转换。这不仅体现了灵活性,而且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原因

专为小企业量身打造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小企业的特点,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其特点是简单、适用。无论从核算成本还是经济后果来看,小企业会计制度更针对小企业的自身情况,但是在实践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却没有有效地普及执行。

叶映红(2006)通过问卷调查及与部分会计人员交流对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制度转换率低。侯翠萍和韩云素(2009)在对忻州市属小企业的调查中发现63%的小企业没有进行制度转换,仍沿用分行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会计制度》不了解的占56.8%;吴敏艳和周英(2008)在对常熟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不足40%。从财政部会计司掌握的数据来看,《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由于种种原因,《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得到普及。

曹红梅(2009)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诸方面:许多小企业经营者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一味降低管理成本,致使会计机构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到位,职责分工不明确,没有足够的精力学习和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规模小,涉及的行业比较繁杂,所有制形式多样化,且大多为家族式管理,业主基本上支配了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缺乏完善的内部牵制机制,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严重弱化;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知识老化(社会上一些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大多被工作条件好、薪金待遇水平高的大企业吸引),人员来源一是下岗再就业的老会计人员或改行从事会计工作的中年人,这些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锻炼,基本能从事一般性的常规业务处理,但在学习能力、对新制度消化等方面均较差,尤其是刚离开学校走向会计岗位的年轻人,虽然他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但没有实际经验,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加之书本知识不能涵盖企业实际经济业务的方方面面,导致他们在实践中常常无所适从。

于梅(2007)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和进步入手,重点分析《小企业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不足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她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不足之处在于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反映企业未来业绩、会计政策变更调整工作量增加、与税收法规的差异仍然比较大等方面,而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相关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环境差、小企业对新会计制度的认识不足等方面。

张银芳(2009)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第一,政府的制度宣传不到位,部分小企业负责人不理解该制度;第二,制度执行的不完全确定性, 部分小企业懒于执行该制度;第三,政府相关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 导致该制度形同虚设。而内部原因主要在于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普遍不健全,难以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小企业的专职会计人员水平较低,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有困难等。

林鸿彬(2010)重点分析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问题、购买商品的采购费用的问题、现金清查出现短缺的问题、销售退回业务的问题等,显然《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四、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实施中的若干建议与对策

完善有效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是保证现代小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而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鼓励推动小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会计所需的信息等措施是完善有效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关键。赵琳(2011)认为除了实施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鼓励推动小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会计所需的信息、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等措施之外,还要不断探索、寻求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新方法、新对策,从而真正建立起符小企业特点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薛静(2005)针对《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后小企业有效执行途径进行研究,认为小企业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是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正确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制度的关键;了解《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相关规定的区别是小企业正确核算涉税业务的保证;建立上传下达,易于沟通的信息平台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小企业有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根本。

五、《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05年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以来,对促进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其中的一些潜在阻碍因素也日益暴露出来。赖盛中(2009)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1)部分会计处理方法欠妥、脱离企业实际,不利于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支持。例如,关于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购费用的规定脱离小企业实际。关于债务重组收益的规定不符合小企业的实际。资产盘点盈亏和毁损的会计处理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账实不符。(2)管理费用范围与所得税法不一致,增加企业负担。(3)应付税款法加重小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4)简化会计处理后,不能正确反映企业业绩,影响小企业的正确决策。(5)现金流量表的选择编制加剧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六、国际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研究

国外的会计制度也是从最初不成熟到不断的完善过程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和颁布财务会计准则,以指导和规范各类企业会计行为。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制定和颁布了适应本国实际情况的会计准则(如英国的《会计准则推荐书》、德国的《体系化薄记的各种原则》、日本的《企业会计准则》等),以及与此相配合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以指导和规范本国的企业的会计行为。21世纪初连续发生的安然会计事件等引发了人们对目前实施的会计法规体系的重新思考,人们认为复杂的以规范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为造假行为留下了较多的漏洞和条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席会计师罗伯特.赫得曼指出,复杂的规则可能会鼓励诈骗而非制止诈骗,因为太复杂反而易找漏洞。据说,美国国会已责成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即只设定公司必须遵守的大原则而非细则。

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会计制度针对的主要是大中型企业。而对于小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来说,他们需要的信息与大中型企业是不一样。为此,国际上许多国家已达成共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先后制定了专门适用于小企业的会计制度或财务报告准则。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AICPA)1996年专门了《关于小企业根据公认会计原则提供的报表》。1994年,新西兰的特许会计师研究会了不同财务报表的框架,包括在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方面针对小企业所做的特别规定。1996年,FASB了第126号公告“非公众公司在金融工具方面的例外规定”。1997年,英国会计标准委员会首先了“小企业的财务报告标准”,通常指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FRSSE),FRSSE主要介绍了根据现在的公告而做的一种简化方法,主要包括对披露资产和负债以及简化计量的一些例外性规定。1999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了《小型企业的财务报告》,在2001年7月,加拿大会计标准委员会又了在六个方面关于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例外性会计处理。2000年7月,英国政府专家工作组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报告,提出了在报告方面渐进发展的思路。在该会议上,讨论后规定了提出的框架中应该有以下特征:简单,容易理解,使用者易于接受;能提供对管理有用的信息;尽可能的标准化;有灵活性,可以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的潜在增长而调整,以适应国际会计标准的变化;根据征税的要求,易于调整;应该是适宜中小企业操作的环境。

七、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研究集中在以上六个方面。《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对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征、优越性,并深入实地,调查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加以修正,从而更好地引导小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是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会计学会2011-2012年重点会计科研课题(项目编号:kjkyxm1109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曹红梅.浅议《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丁金平.对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4)

3.董永峰,刘金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现状对我国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

4.侯翠平,韩云素.《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9(3)

5.赖盛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完善[J].财会通讯,2009(9)

6.李姣姣.《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报表差异的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7.林鸿彬.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8)

8.刘宇.略论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3)

9.沈路.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重大举措[J].国际商务研究,2006(3)

10.石银平,黄国良.浅谈《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核算上的差异[J].时代金融,2006(11)

11.王国生.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与会计制度的比较[J].财会月刊,2011(3)

12.王睿.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D].2005年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薛静.《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有效途径[J].财会通讯,2005(12)

14.于梅.《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

15.张银芳.《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3)

16.赵琳.当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5)

17.周德峰.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差异的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7(10)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系 天津 300384)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制度 意见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中小企业是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重要经济群体,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中小企业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第二,中小企业为大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最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综合运用了对比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小企业的特点,对我国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意见。

从研究内容上看,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问题,通过探究我国中小企业的建设现状,发现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意见。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概况

(一)我国建立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随着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趋于完善并表现出了一定的国际趋同性,该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国际会计界对于小企业会计问题的普遍重视以及我国小企业会计工作中问题的不断凸显,小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就成为了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本章中,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会计规范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来进一步说明建立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二)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问题

我们《小企业会计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转换缺乏外在强制力和内在动力。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可以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或者《企业会计制度》。这一规定表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并没有财政部门的外在强制力作为保证。从理论上看,税务部门作为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它们对于制度转换的推动作用也最为显著。但是,从各地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税务部门仅以按时、足额收缴税款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它们关心的主要内容是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可靠,也没有对制度转换提出强制性要求。

从小企业自身的制度选择倾向来看,会计制度转换面临的成本较高,预期收益较低,因此小企业缺乏内在动力选择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的清产核资、建立新的账簿和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显然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会增加会计工作负担,也会带来显性的转换成本,很多小企业单纯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制长期效益,不愿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此外,部分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小企业会计制度》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非常熟悉本单位的经营状况,公开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也会削弱自己的权利也是造成《小企业会计制度》缺乏内在执行动力的原因之一。

三、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意见

(一)明确适用范围

根据制度的规定,其适用范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并特别指出不对外筹集资金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不包括股权投资),但不包括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按照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的标准及国家有关部门制度的标准界定的。笔者认为,本制度在适用范围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应尽量与税法相一致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国家税务部门,具体来说就是国税机关、地税机关、海关等,所以从总体上看制度草案对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是从尽量符合税法这一出发点和原则设计的。但是,在制度中,仍有许多的规定与该出发点不相协调。表现在一下一些方面:

第一,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的规定不明确。税法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应税销售额全额计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区分增值税销额。而制度草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规定较为模糊。

第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管理费用的范围与所得税法不一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可在税前列支的管理费用的涵盖范围比制度草案大。可在税前列支的管理费用包括了开办费摊销、消防、绿化、外事费等,而制度规定的营业及管理费用就不含上述四项费用。

(三)正确划分小企业标准

我国的小企业划分标准应从该准则的制定目的出发,从谁是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这些使用者都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来出发,将真正意义上的小企业—那些不但符合一般意义上的经营规模小的企业,而且真正存在特殊的会计需求的企业划分在该准则的适用范围之内。

四、结论

相对于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建设问题容易被忽视,因此有必要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目前,建立中小企业差别财务报告制度已经为会计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共识,IASB已经于2009年7月9日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是适应我国小企业发展形势、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经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小企业会计制度》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汪兴元.《小企业会计制度》解读(二)[J].财会月刊,2005(2).

[2]李清如.中小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硕士毕业论文.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质量;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9-0039-04

一、引言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小企业规模的逐渐壮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税收征管,我国财政部要求所有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颁布了多条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准则、制度,都是通过借鉴、创新会计准则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所做的努力。会计准则是关于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规范性文件,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又是财务会计中需要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各国会计规范及其国际协调的重心所在,其标准如何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作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表现载体,是各利益主体关注的重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对这一表现载体产生影响。笔者采用2012―2013年小企业年报的数据,运用截面琼斯模型检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信息质量的差别,考虑会计准则之外的因素如风险、规模、损失与否等,检验结果表明2013年的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小于2012年的可操纵应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企业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迄今为止,检验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文献已有一些成果。国外学者JohnAmmer、Nathanaelclillton和GregNini以跨国上市公司为蓝本,研究了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认为US GAAP所要求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要高于ISA,而ISA所要求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又高于欧洲各国的会计准则,并运用盈余估计的分散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国内文献

国内专家、学者也有不少贡献。王建新(2005)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方面对会计盈余质量进行界定,通过比较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两种体系下的会计盈余质量差异,考察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否有利于提高会计盈余质量,探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效果。朱锐、梅世强(2007)利用Ohlson模型对2004―2009年年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证实新准则的实施确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对制造行业而言,每股短期资产、每股经营性盈余、每股净资产对股价的解释力度显著大于准则实施以前。高英(2008)指出新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为企业制定会计政策和提供会计信息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不仅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企业财务管理、人事、经营目标乃至管理决策的优化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朱悦逸、张立(2011)基于Ohlson的价格模型,通过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2006年到2010年上半年财务报表中三张主表的财务数据与股价的关系研究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各年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指出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逐年增强,达到了新会计准则的既定目标。

自2010年11月1日财政部会计司公布《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以来,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信息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陈丽娜(2012)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和统一了会计标准,简化和明确了会计核算与报告要求,更好地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有助于公平企业税负,提高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小企业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前后的2010至2013年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判断《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否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监督管理和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盈余的质量进行衡量和判断实现的。会计盈余质量的测定通常是用一定的模型和公式来推断。价格模型和报酬模型主要用于对信息质量相关性的计量,通过分析会计盈余与股价的关系来比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这种方法适用于上市公司,而对信息质量可靠性的计量往往采用盈余管理测定法。鉴于我国小企业会计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业务素质偏低、法律观念比较淡薄、会计信息失真突出的现状,本文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从会计信息可靠性方面来计量。

假设:如果《小企业会计准则》所规范的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明显高于小企业使用的旧准则,那么2013年会计盈余质量将显著提高。

(二)样本数据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手工收集了青岛市86家小企业年报数据,剔除了没有及时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数据不全、未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企业样本,获得最终样本72个,四年共计288个平衡的面板数据样本。本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变量定义

国内外最常用的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是应计项目分离法,即用回归模型将利润分离为非操纵性应计项目和操纵性应计项目,并用操纵应计项目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在变量的选取上,考虑以下方面:随着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固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应收、应付项目及折旧额等应计利润自然会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额和固定资产的规模将是影响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重要项目。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摊销额是非操纵应计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考虑将会低估非操纵应计利润额,高估盈余。

基于以上情况的考虑选择了表1的变量。

(四)模型构建

本部分运用截面琼斯模型,从会计盈余质量是否提高的角度来验证《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否有提高。

总的应计项目TAt的估计模型:

TAt=α1(1/At-1)+α2(REVt)/At-1+α3(PPEt)/At-1

+εt (1)

正常应计项目NDAt的估计模型:

NDAt=β1(1/At-1)+β2(REVt)/At-1+β3(PPEt)/At-1

(2)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变量:

非正常应计项目(可操控的应计项目DAt)=总的应计项目(TAt)-正常性应计项目(NDAt)

其中:β1、β2、β3是α1、α2、α3的OLS估计值;εt为剩余项,代表公司当期总应计项目中的可操纵应计项目。

四、实证检验

(一)总应计项目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样本公司2010―2013年度的总应计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其次对样本公司2010年与2011年、2011年与2012年、2012年与2013年每两年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表2和表3反映了描述性统计的结果。

为了比较不同年度样本公司总体应计项目的大小,选择忽视总体应计项目的方向而对其取绝对值。就均值而言,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的2011、2012年度相比,2013年总体应计项目的均值低于前两年,对2012和2013年度两者差异的T检验结果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2010年均值的绝对值较高,同时标准差和均值标准差也较大,说明2010年样本公司的数据比较分散,差异较大。

(二)截面琼斯模型回归分析

将2010年至2013年的样本数据按照模型(1)分别在SPSS17.0中分年度回归,在10%的置信度水平下,部分自变量在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因变量,回归结果见表4。正常应计项目NDA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各年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二个变量主营业务收入增量上。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模型的解释能力不是十分精确,不同会计年度样本模型变量回归系数T值存在一定差异,而且模型的拟合度在不同会计年度的差异较大,2011年的拟合度最低,2013年的拟合度最好,2010年和2012年次之。具体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利用上述回归结果与模型(1)和模型(2),分别计算出样本公司2010―2013年会计年度的操控性应计项目。为了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小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分别对样本公司2010―2013年度可操纵性应计项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对2010年与2011年、2011年与2012年、2012年与2013年的可操控性应计项目进行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

根据表7和表8的统计结果可知,2013年可操纵应计项目均值为8.4248E-02,2012年可操纵应计项目均值为1.0607E-01。在5%的置信度水平下,2013年的盈余质量水平显著高于2012年,其他年度变化较小。《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在可靠性方面有了改进,主要是因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资产类、损益类项目产生了影响,也就进一步影响了会计盈余的质量,比如:资产只有产生实际损失时才进行确认,具体的确认标准参照了税法中的相关处理,平时不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五、结论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证实了本文的假设。(2)仅在期初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增量、固定资产作为相关变量时,主营业务收入增量对盈余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3年1月1日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样本的选择受时间的限制,本文仅对青岛地区的部分小企业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进行简单的回归分析,研究结论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时间,其真正的实施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另外,本文仅对可靠性进行了检验,未对相关性进行研究,《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同时,对相关性产生了何种影响,是提高还是削弱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2(5):23-24.

[2] 柳艳.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及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翟胜宝,郑浩,盛明泉,等.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操作应计利润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0,29(4):98-108.

[4] 谢晓妮.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刘波.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3):131-132.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9篇

摘 要 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国政府也越来越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方面的关注。本论文主要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指出了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和实施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企业会计 制度 会计信息

一、我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制度问题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现代中小企业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成为构造市场的经济主体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进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指导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在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已成为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分析

在会计体制的改革进程中,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首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会计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而对不断发展壮大、地位不断提升的中小企业却缺乏合理的会计制度规范。由于中小企业经常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管理水平落后;财务管理工作问题严重。如果中小企业建立并执行完善、合理、有效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将有利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其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是由国家围绕企业会计事项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现代会计分支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本身也在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对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劳动者权益会计、社会责任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并未出台具体的准则规范。

其次,许多企业内部的核算制度不够系统、完善。企业一要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规范,还要能够根据其经营特点制定内部核算制度。是完善会计体系所不可缺少的。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核算制度,出现了帐目混乱、数据失真、信息披露不全面等问题,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二、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的原因

首先,会计制度执法力度不够。诺斯认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又将制度分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这三部分共同构成完整的制度内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执行机制其为了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是关键的一环。为了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必须加强执行机制的完成。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认真执行《会计法》对由于会计信息失真造成损失的当事人要有法必究,执法必严,才能保证企业会计制度的落实。

其次,对企业会计制度的理解不同。在我国加强企业会计改革的进行中,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差异,会使对企业会计制度的理解上有所偏差。不乏有企业领导为了达到私人的目的,与会计人员一道滥用权力,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样不但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而且偏离我企业会计改革的目标。所以,认真贯彻落实统一的会计标准和规范的会计制度至关重要。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原则的设计

1.统一性原则 任何一个中小企业在设计自身的会计制度时必须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它们为制度依据。

2.成本效益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会计制定设计比不是越完善越好,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与收益符合收益递减规律,企业偏爱一以最少的会计成本获得最多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成本主要考虑的是运行成本,要科学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制度收益最大化。

3.可行性原则。企业会计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其经营资金运动为对象,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是为企业实现其获取利润的目服务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企业的规模、生产经营方式。明确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能够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更加强调稳定性与灵活性来应对企业经济环境的变动,从而使其更具有可行性的要求。

(二)解决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机制是为了保证该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采取有效的相应的手段使会计制度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发挥其作用。

1.加强监管力度。除了财政部的督导和税务部门税收检查等国家监督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在保证其独立性的前提下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依法进行监督。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

2.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通过计算机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的手工体力劳动而把主要的精力投向财会管理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3.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素质是一个人的才干、能力、和内在涵养。尤其是会计人员内在涵养的提高,将大大增强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减少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的障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小企业会计问题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盈余管理 债务重组

我国对会计准则问题的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研究成果,会计准则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本研究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取计量学的方法对统计数据从年度文献数量、文献核心来源、高被引文献、基金资助概况、研究热点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整体反映我国会计准则研究的发展状况与演化趋势。

一、数据获取

本研究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2011年之前的文章作为数据来源,其中将“发表时间”限制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于2012年9月11日共检索到14 272条记录。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文献13 594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文献498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文献27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文献153篇。

二、年度文献数量分析

通过统计CNKI收录的国内1979―2011年33年间有关会计准则研究各年度的文献数量及占全部文献的比例,大致可以将国内会计准则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国际准则”时期(1979―1991年):1987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会计原则与基本会计理论研究组”(后更名为“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组”),1988年,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成立会计准则组,并召开了会计准则第一次会议,研究、制定会计准则的有关准备工作。“国际准则”时期也是会计准则研究的起步期,该时期研究成果很少(共90篇,占全部文献的0.63%),但刊载的文章多为“开山之作”,被引频次数很高,主要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基础性研究,也是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必要准备。

第二阶段为“旧准则”时期(1992―2005年):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部长令第5号),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旧准则”时期诞生了很多文章(共3 655篇,占全部文献的25.61%),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逐步缓慢增长,部分文章被引频次数非常高,研究内容广泛,突破以往以具体会计准则为中心,以介绍和借鉴为特点的局限性,开始涉及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性质和导向等问题。

第三阶段为“新准则”时期(2006―2011年):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这是对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因此,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在2006年突然激增,6年内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研究成果(共10 553篇,占全部文献的73.94%),标致着我国会计准则研究进入了深入和全面的阶段,研究方向既包括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盈余管理、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等的研究,也包括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调、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还有最近兴起的小微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方面的研究。

三、文献核心来源分析

根据信息计量学中的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某个学科领域的文献来源按其所载的文献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文献来源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文献的随后几区①,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的文献来源数目构成1:a:a2的关系(a>1)。我们根据期刊的载文数量,可确定《财会月刊》等17种期刊为会计准则研究领域的核心来源。17种期刊中,除了《现代商业》、《商场现代化》、《现代经济信息》、《财政监督》这4种期刊外,其余的13种期刊均为专业的会计类期刊。由此可见,我国对会计准则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专业化水准,是非常值得提倡的。然而,接下来的分析让我们比较担忧:这17种期刊中,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在2012年4月6日公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年来源期刊目录》所收录的仅有1种(《会计研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年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所收录的也仅1种(《财务与会计》),这2种期刊总共载文量仅占该领域期刊文献总量的4.39%;载文数量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分别是《财会月刊》和《商业会计》,两者载文量1 085篇,占该领域期刊文献总量的7.60%。这说明了“会计准则”的研究文献整体尚未形成核心期刊的大面积研究热点,也从侧面说明该领域没有引起国内权威学者的足够重视,这应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四、高被引文献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挖掘某一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参考价值以及学术影响力的文献,表达该学科领域当前的研究层次和研究水平,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将此14 272篇文献按被引频次从高到低进行统计,规定被引频次超过150的15篇文章作为本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这15篇文献是我国会计准则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对后面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在这15篇高被引核心文献中可以看到:(1)这15篇文献大都诞生于“新准则”(2006年)前夕,当时正处于一个对“旧准则”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些文献对今后影响至深,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显而易见,这15篇文献均发表在财会类最权威的期刊《会计研究》之上,无一例外,因而,《会计研究》足以称得上会计准则研究领域的先导;(3)这15篇文献中有5篇的作者是厦门大学会计系葛家澍教授。葛教授在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领域的杰出成就享誉海内外,曾被我国台湾地区知名的会计刊物《会计研究月刊》称作“大陆会计界的翘楚”;同时,可以看到,包括这5篇文献在内共有7篇文章是厦门大学会计系(或厦门大学)的,可见厦门大学会计系当为我国会计准则研究的核心研究机构,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五、基金资助概况分析

文献的基金资助数量是评价研究群体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获得基金的文献占总文献数量比例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个研究领域受到资助、受到关注的情况。本次统计范围内的文献受基金资助项目共有226篇,仅占文献总量的1.584%。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96项,占所有资助文献数量的42.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41项,占所有资助文献数量的18.14%,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两项基金,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余的主要为教育部基金和各省(市)相关基金项目。

六、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某个学科领域研究的主题分布,并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文章利用CNKI“分组分析方法”中提供的“中文关键词”进行检索,并规定出现频率超过58次(包括58次)以上的59个关键词为会计准则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国内会计准则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有:新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国际会计准则、差异、资产减值、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比较、对策、新准则、国际化、会计信息、债务重组、经济后果、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变化、会计制度、计量、会计、固定资产、所得税、问题、企业、应用、计量属性、利润操纵、会计核算、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质量、国际协调、原则导向、确认、趋同、准则、协调税法规则导向、企业合并、分析、信息披露、暂时性差异、投资性房地产、价值相关性、存货、利润、商业银行、长期股权投资、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观、财务报表、财务管理、特点。

将上述关键词进一步归并、整理,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将会计准则领域的研究热点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1.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2010年4月2日,财政部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这是我国对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仲宇翔(2012)认为,国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由规范性研究(包括必要性研究、障碍研究和策略研究)和经验研究(包括程度研究和效果研究)组成。今后对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研究应主要放在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效果检验上,而仅以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两方面来评价当前趋同的效果缺乏说服力,应注重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前提下,在相关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方法,成为一大亮点。通过对现有文献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操作、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公允价值与税收的衔接等问题是当前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相关热点,而对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公允价值信息与公允价值计量,则是当前会计准则研究的一个重中之重,正如于永生(2010)提到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存在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模糊、应用范围有限、指南不够充分统一的缺陷。因此,如何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规范是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3.新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企业的盈余管理是指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对企业的对外报告进行调整和控制的管理行为。新会计准则一方面在制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提高盈余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不可能消除盈余管理,甚至在某些方面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季晓东,2009)。因此,规范新准则下的盈余管理有着现实的紧迫性,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在逐步丰富。

4.新会计准则下的债务重组。新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定义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方式及其会计处理方面都作了明确的阐述。当前,关于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三个不同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研究;二是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影响的初步研究。鉴于此,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损失的确认、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等将会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5.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在旧准则基础上,新准则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范围、计提基础和减值损失的可转回等方面进行了突破性变革,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主要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内容(杨黎,2009)。近几年的研究中,新会计准则下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问题、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规定对企业利润操控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影响分析等课题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也会依旧成为会计准则研究的几个热点。

6.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调。2007年3月16日,也就是新会计准则实施3个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的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新准则及新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会税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协调,但诸多差异始终存在着,许多学者对此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学术兴趣,相关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中。

7.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众所周知,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大部分是针对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而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的会计需要以及特殊问题。崔金勋,史安娜(2010)提出,要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研究:一是现有准则体系中所规范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与计量哪些可以不纳入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二是纳入到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与计量是否可以予以简化。与此同时,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对“小型微型企业”(简称“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健全服务机制等问题,因此,对“小会计准则”的研究结论与具体措施在小微企业中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小微企业在会计准则实施时应当注意到哪些问题,应当是当前的新课题。

综上所述:第一,国内会计准则研究历经“国际准则”、“旧准则”和“新准则”三个时期之后,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第二,国内会计准则的文章主要分布在会计专业学术刊物上,但整体质量不高,研究成果重实务,轻理论,缺乏对会计准则的系统研究,绝大多数只针对某一项会计准则进行阐述、解释或问题分析;第三,一些发表在核心刊物《会计研究》上的相关文献被引频次非常高,奠定了会计准则研究的基础,对后面的研究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绝大部分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深度不够,观点略显滞后,重复研究的现象十分普遍;第四,国内会计准则研究获得基金项目资助相对较多,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仍需再接再厉,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等会计组织和团体,《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会计刊物应担当起组织之责,在课题、等环节,避免无新意、无价值的成果;第五,通过对研究主题分析,可以看出国内会计准则研究内容广泛,形成了主要的七个方面: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盈余管理、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调以及小微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今后,要更加重视理论研究,重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质量特性、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会计准则的质量评价体系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为建设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研究:性质、制定与执行[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10.

[2]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7-131.

[3]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目录[EB/OL].http:///news_show. asp?Articleid=490.

[4]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EB/OL].http:/// news_show.asp?Articleid=492.

[5]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润物细无声――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EB/OL]. http:///Article_Show. asp?ArticleID=3514.

[6] 郭云辉,乔娟.1998年―2009 年多元化战略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南京:现代管理科学,2011 (9):44-45.

[7] 仲宇翔.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综述和评价[J].上海:新会计,2012 (1):39-41.

[8] 于永生.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应用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 (6):39-45.

[9] 季晓东,徐星美.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会计准则探析[J].北京: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3):55-58.

[10] 张碧玉.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J].兰州:开发研究,2011(5):154-157.

[11] 杨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规定的国际比较[J].武汉:财会月刊,2009(11):77-78.

[12] 崔金勋,史安娜.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架构[J].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10(3):150-154.

上一篇: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会计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