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2:34:55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参加区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2.教研组长认真制定英语组的工作计划;各位英语教师认真制定各年级的英语教学计划。

3.组织教师每周三下午四点按时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4.组队参加区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

内容:英语话剧pocketmoney.

人员:五年级共9人。

负责人:陈倩倩王健施婷玉

5.组织教师组内听课,并及时进行研讨,写好研讨记录。

执教者:施婷玉

执教内容:牛津小学英语5aunit3atamusiclesson(partbc)

6.组织一次英语组教研活动。

活动内容:各年级英语教材的分析

十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第二届“春华杯”赛课,安排好参赛日程。

2.观看一节省级赛课的录像课,组织教师研讨,谈心得体会。

录像课来源:江苏省2010年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

录像课执教人:江苏无锡市李恬平

录像课执教内容:牛津小学英语6aunit5onthefarm(parta)

3.组织好校内五年级英语调研考。

调研考日期:10月29日上午8:00—9:00负责人:陈倩倩

4.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读书沙龙。时间:10月24日

沙龙主题:我心目中的小班化教育(结合英语教学谈小班化教育)

5.确定“师徒结队”的人员。

英语组一共结成了三对师徒。

陈倩倩——施婷玉;张玲——张慧超;王健——乔治平

布置师徒结队工作的主要任务。

6.做好教学“五认真”检查工作。

7.做好“十一五”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个案研究”英语组子课题“优化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个案研究”本学期的学习研讨工作。负责人:陈倩倩

十一月份:

1.组织好学期阶段检测(期中考试)。

2.观看一节省级赛课的录像课,组织教师研讨,谈心得体会。

录像课来源:江苏省2010年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

录像课执教人:江苏南京市林丽

录像课执教内容:牛津小学英语6aunit6holidays(parta)

(此节课获2010年江苏省小学英语赛课一等奖。)

3.参加区优秀作业设计比赛。

4.开展3-4年级学生英语单词竞赛。负责人:陈倩倩王健

5.组织好组内英语教师参加校第二节“春华杯”赛课,并做好每一节课的研讨工作。

6.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论文评比。

7.组织教师研讨:做中学理论在英语学科中的运用,并写好心得体会。

十二月份:

1.开展5-6年级英语阅读竞赛。负责人:陈倩倩施婷玉乔治平

2.参加第二届“区优秀案例分析”评比。

3.做好“五认真”检查工作。

4.组织好校内四年级英语调研考。

调研考日期:12月19日上午8:00—9:00负责人:陈倩倩

5.举办一次全区的英语的教学研讨活动。

日期:12月18日下午开课人:陈倩倩

6.12月下旬举行一次校内英语课件制作的比赛。

7.做好“十一五”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个案研究”英语组子课题“优化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个案研究”本学期的总结工作。每位教师撰写一篇相关的案例分析或者相关的教学论文。

元月份:

1.检查教师的读书笔记的撰写情况。数量:5篇,其中至少要有2篇是关于小班化教学的。

2.做好“五认真”的检查工作。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杭州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 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 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 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 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 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 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 他: 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地方课程《我与杭州》教学案例评比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教研组工作原则:

1.“三个符合”:工作要符合学校“二次创业”精神;研究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做事要符合真诚、尊重原则。

2.“三个有利于”:做有利于教师长远发展的工作;做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做有利于集体团结协作的工作。

二、学年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达标工作,以我校学期工作计划与小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为课程改革服务,使组内教研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效率化。

2.积极配合教导处做好各项教学指导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3.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备课组建设,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4.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为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创造机会。

三、学期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迎接达标工作这一核心任务,以我校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进一步促进组内教研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效率化。

2.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备课组建设,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工作,重视备课组内的单元备课与反馈交流,促进日常教学水平的切实提高。

3.按照教务处安排,开展“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听评课深入研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积极准备区级课题的阶段小结工作,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5.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为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创造机会。

四、具体工作描述:

(一)集体备课

1.开学初备课组集体教研,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集体备课计划。

2.每周四教研时间开展集体备课工作,进行单元备课、反馈交流或教学研讨,立足教学需要,深入扎实地研究教法、学法。

(二)大组教研

1.隔周周二教研时间开展大组教研活动,内容:(1)教研组教学研讨会;(2)区级课题组阶段成果交流会。

2.第十一周周四,召开期中语文教学阶段总结会,总结前半学期教学工作,推动下半学期教学工作的发展。

3.第二十周,召开期末语文教学阶段总结会,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假期教研工作。

(三)听课评课

1.开展“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各个备课组确定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学师傅深入年轻教师的日常课堂,及时指导,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

(四)资料共享

1.各个备课组分别完成本学期各年级语文知识汇总,初步形成小语知识资料库。

2.按照常规要求,各备课组建立阶段检测题库。

3.由青年教师组成博客维护小组,利用我校小语教研组网上博客x,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料共享。

(五)检查汇总

1.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学生作业与教师教案的检查。

2.按照教务处安排,做好期中、期末各项资料的检查、汇总。

(六)学生竞赛

期末阶段组织第十届“文心杯”小学语文(作文)竞赛活动。

五、重点提示:

1.集体备课时间必须专时专用,选取独立教研场所,保质保量完成教研工作。该项工作负责人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将不定期参与各组教研。

2.“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以各个备课组确定的时间为准,同备课组教师必须参与听评课,欢迎其他教师主动参与。

3.教研组将加强35岁以下青年教师日常课的听评课工作,与教师共同研讨日常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听课前一天通知授课教师。

4.常用邮箱:

小学教务处邮箱:目标明晰,科学务本,积极向上,和谐共进,小语组将是国际学校值得自豪的团队!

小学上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导处的工作轴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教学的各项工作。深化管理,规范学校教育行为;强化师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优化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抓核心、求突破;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教学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理念,经常温习《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为重点的校本培训。

2、狠抓教育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争做教育科研的策划者、引领者和实施者。教研组活动要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主讲人,使教研活动有针对性,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建立、健全教研活动机制,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抓好新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几个教学基本环节(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检查考核等)。

4、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管理促质量。加强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网络建设。

三、主要工作:

(一)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树立“全面、科学、均衡、协调”发展的质量观,实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抓薄弱”“求协调”即抓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步协调发展,一抓各学科教学的同步发展,二抓学生知识掌握和培养能力提升学力的同步发展,三抓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整体均衡发展,四抓年级之间与班级之间的均衡发展。

面对严峻的“抓质量,求发展”的教育形势,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攻坚克难,力争完成各种目标任务。

1、要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全面负责,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要重视每一位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要坚持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贯彻执行教学常规的重要性,要认真执行好《教学常规要求》,要强化课前准备,过好备课关,努力提高每堂课的质量和效益,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关注各层次学生。强化课后反思,反思每个环节的得失,反思每一节课的实际效益和质量,要思考调整改善的策略。强化训练与辅导,精心编制或筛选好每一次的学生习题,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测试和考试,精心评判好每一份试卷,耐心做好每一次质量分析与研究,及时为学生查缺补漏、亡羊补牢,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梳理教学思路。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督查与考核,坚决杜绝无教案进课堂、私自调课换课、不按要求布置批改作业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核心,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抓核心”即抓教师群体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增强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力,参与竞争的实力和不断攀升学校发展的潜力。“求突破”即队伍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合作氛围的进一步浓厚,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质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专业氛围,更离不开教师自身的钻研,离不开自主研究,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主研究和同伴互助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提高,在研究问题中产生智慧。本学期要开展好教师教案设计比赛活动。

1、要坚持“守球门”的理念。各年级、各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在抓好学生常规管理的同时,要下大力抓好本年级、本班教学质量的提升,既要抓好整体质量的提高,又要抓好学困生的提高,尽自己的努力让学困生的数量降到最少,学困的程度降到最低。

2、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讲座、专题讨论、案例研究、课题研究等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按照教师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通过传帮带,师徒挂钩结对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课题的选择、设计和研究,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教改课等,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能力。

(1)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校的校本培训计划,通过校本培训增强教师课程改革的能力。

(2)全体教师要强化自主培训意识,要确定自主培训目标,制定自主培训计划。

(3)广大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校本培训计划,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重视校本培训档案装档,促进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5)加强理论学习,重点要学习课改的理念和教育专家的专著,每人都要读一本书,并要写读书笔记。

3、通过考核激励,加强教研组建设,

重点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科学规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坚持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教师在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把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作为减负增效的主要抓手。积极开展说课比赛和公开课展示活动,结合教研组考核方案,开展创建先进教研组室活动,推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实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提倡电子备课,鼓励多写教后感想,加强教学反思。鼓励优秀教案、课件上网,加强共享资源建设。实行校领导和教导处推门听课,有效促进教师重视平时的日常教学。强调有效训练,课堂练习和学生作业要精选精练,倡导分层作业、特色作业,注意学科间的合作与平衡。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管理,精讲精练,重视分层次教学。力求教学成绩的新突破。

5、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教学与教师。

教导处全体人员强化责任、质量等意识,完善和健全各项考试、命题、阅卷、登分、质量分析、反馈等规章制度,使考务工作更科学,更完善,更合理,更严密,真正起到考试推动教学的作用。

6、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

继续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教师的网络管理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

1、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各教研组要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多组织开展专题教研活动,使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针对性,每个教研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并积极承担组内分配的教研任务。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发挥教师群体智慧,不断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教研组(备课组)要及时总结上学期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准突破口,在“研”字上下苦功夫,下狠功夫。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学进度,统一测评,大力提倡组内的随堂听课活动。

3、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组为组织形式,深入开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活动。每个教师要多在“说”上下功夫,教研活动多在“评”上下功夫,以“研”促“教”提升本组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全校优质课的数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教研组成员本学期必须完成每人至少一节组内公开课的任务,各教研组要发挥好组内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以人定教,以点带面开展教研活动。

4、本学期学校继续组织教学展示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和提高专业素养的舞台,并认真进行总结评比。

5、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提升我校的知名度。

6、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教研组要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培养本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加强交流使他们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7、作业布置与批改:

(1)、布置作业目的明确,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巩固个各种能力的养成。

(2)、作业设计要难易适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布置作业,以达到都有发展的目的。

(3)、作业量要适当。

(4)、教师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5)、作业批改及时认真,要给予评价,做好批改记录。

教研室小学部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根据县教研室小学部2011年工作计划要点,结合我镇的工作计划,根据教导处工作安排,深入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强教研、教改力度,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工作目标

1、继续以镇教研室教研要求来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常规管理。

2、认真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教学行为的规范。规范备课的书写,规范作业的批改等相并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

3、教研组对于镇里组织的教研要积极参与,并做好记录。

三、主要任务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养。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教师应具备以下知识储备:一是较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三是广博的知识视野。教师只有只有不断博览群书,修身养性,才能成为新世纪合格的教师。

2、提高教学技能抓好常规教学工作,促进全体语文教师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每一位教师都要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重视以下环节,实现自我专业提升。精心备课,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倡导相互交流,重点突破,备出精品,积极鼓励教师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实现智慧共享。

3、各年级要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严格抓好学生的写字质量,提高作业质量。作业的批改应及时、细致,批语具有激励性。注重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得与失,逐步提高反思能力。

4、加强研讨,提升教学能力。学校教研主任鼓励教师们上展示课,为刚毕业的新教师做好榜样。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青年教师要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请教。上课时教师尽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常规管理,正常教学秩序。

2、各年级完成语文科教学计划。

3、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要点。

4、认真检查备课(鼓励自查)。

5、随机听课,重点是进行新调入教师的听课。

6、组织好评课活动。

7、做好本月的蓓蕾读书活动。

十月份:

1、备课与作业的常规检查。

2、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

3、随机进行听课,组织好评课。

4、做好蓓蕾读书活动。

5、教学质量期中抽测。

十一月份:

1、备课与作业的常规检查。

2、做好本月的蓓蕾读书活动。

十二月份:

1、备课与作业的常规检查。

2、做好本月的蓓蕾读书活动。

3、期末复习工作、安排期末考试

4、教师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5、教研组工作总结。

市中学学会教研课题研究和教研机制创新工作计划(4)

迎来2011年,学会工作将继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服务基层、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宗旨,继续落实“进一步推动我市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进一步拓展学会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学会系统自身建设”的工作目标,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结合本届年会“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开展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的总体目标。根据上述思路,新的一年里,学会将以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文化创建为抓手、突出教研课题研究和教研机制创新两个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名师培养”、“引领帮扶”、“资源建设”三项工程,努力提升会员的教学与教研水平,推进中学化学教学、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学科组建设,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学科教研组是基层的教研组织,学科教研组工作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科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创新教研机制、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文化,将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但从基础调研情况来看,教研组工作存在工作效能不高、管理机制落后、教研水平较低等现状。为此,新一年学会工作将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教研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创建新型教研文化为目的,切实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1.认真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做好教研组工作长计划、短安排,同时对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整改活动。

2.加强教研组长业务研修培训工作。学会将根据有关相关行政、教研部门的安排,组织教研组长开展相关的研修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教研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为教研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3.引领教研组长开展教研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新的一年里,将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组织教研组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常规制度进行反思与研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与推广。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

根据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本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学习、积极研究、先行先试,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深入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因其具有规划性、系统性、长期性等特点,对推动业务学习、提升研究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课题研究将为中学化学教学带来长期的教学、教研效益。为此,学会本学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

1.进一步开展市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学科子课题“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之研究”。该课题从属于课堂教学常规机制创新研究的一项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引导老师建立起基于学习取向的课程教学。本年度将在上学年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领悟课题实施目标及意义。同时,引导我会会员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实践中如何开展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的探索。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的课题实施原则,引领参与课题实验的会员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升,深化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把握学习策略指导训练方法,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

2.继续开展“九年级化学单元整体教学”之课题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属于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设计(备课)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两个范畴,试图解决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如何从整体性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该课题是基于目前九年级“低效耗时、效率不高”的教学现状提出的,本课题研究旨在研究、揭示教材单元整体性关系,从而为一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支撑。该课题拟用一半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为使本课题研究得到较好的落实,本学年将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的初步实践”、“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总结”三次专题研究会议,分别进行理论研讨、实践尝试、阶段小结等相关工作。

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计划,结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工作,从而为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求、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教研常规与教研机制。

(二)创新教研机制

教研机制的创新是提高教研效果、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措施。然而,从目前学校教研来看,存在“手段落后、模式守旧、效益不高”等特点,甚至有些学校的化学教研工作几乎流于形式。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理论指导、活动效益很低。基于此,学会也将创新教研机制作为本学年的另一项工作重点页页。

1.积极探索构建“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研新机制。对于三位一体教研机制创建的实践探索,将以“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发挥“讲学评价的传导作用”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校本教研的效果。由于此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本年度将主要开展如下三项基础性工作:(1)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

(2)基于“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教研机制的初步探讨;(3)基于上述教研活动机制的活动实践。本年度拟开展四次的教研活动,探索活动机制、收集活动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2.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网络教研的最大优势在于克服时空限制、人人平等参与的优点。本年度拟继续通过“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继续开展基于课堂教学调研、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情况的网络教研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将利用“龙岩中学化学群”、“初中化学名师教研群”等qq群,拟将开展6-8此的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由于网络教研活动在我市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将要求会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确实发挥网络教研的贡献,发挥其在推进区域教研中的应用作用。

对于网络教研工作,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如创建专题网站、创建专题博客、创建专题qq群等),从而做到有序组织、人人参与、确保实效等。

三.继续推进“三项工程”,创建优质教育品牌

建设三个工程是学会在上一届年会工作计划中提出来的。根据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工作思路,配合国家、省、市工作规划,将用五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三个工程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三个工程的建设取得初步呈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在三个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新的一年里,学会的工作安排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于“名师培养”工程,我会一方面将继续结合市教育局“红土书香”品牌,倡导名师进一步开展“读教育名著、学教学理论”系列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教研论文;另一方面,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计划,为名师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学术交流等机会,进一步拓宽名师的视野;再一方面,积极推荐我市优秀会员参在各级各部门组的专题会议上开展学术专题讲座。

2.对于“引领帮扶”工程,学会将结合市教育局、普教室等部门的工作安排,通过名师专业引领、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系列帮扶活动,促进年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和我市高中、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合作,通过名师工作室会议,为工作室中的青年老师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的机会;此外,通过组织年轻教师参与更多的教学比赛活动,通过参与过程的指导、培训和辅导,给予专业上的帮扶。

3.在“资源建设”工程方面,一方面我会将根据相关部门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征集、教学论文与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等),鼓励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共同搞好课程资源的开展与建设;另一方面,鼓励会员在各教育网站上开设教育博客,刊载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第三,进一步办好普教室化学组《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及时刊发调研心得、教研文章、教学素材等。

学校2011年小班化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庆教研[2009]71号《关于在我县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顺应当前我县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经学校班子研究决定:学校从200年开始实行“小班化教育”试点。为了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小班化教育”上来,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分析了学校生源、师资及资源状况,讲述了学校实行“小班化教育”的意义。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小班化教育”,学校制定了“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并在低、中年级各选定了一个“小班化”教学实验班(分别是二(1)班、四(1)班)。为了更好地实施“小班化教育”,我们对“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机制保证

1、学校高度重视小班化教学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导处工作计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力推进,并在资金投入、硬件设备配置上加大投入力度。学校成立“小班化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这一工作,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班子成员、教研组长组成。

2、对进行小班化教学并取得成绩的教师,学校在评聘、表彰、奖励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三、实验年级

目前,我校初定在低、中年级各选定了一个“小班化教学”实验班(分别是二(1)班、四(1)班),根据实验情况,争取在下一学年在各年级各学科同时尝试推广小班化教学。

四、试点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9年11月):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我校“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1月):实验班级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制订本班“小班化教育”的计划等及实施办法等,同时做好学生层面的动员工作,明确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目的、要求。

第三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实验班级正式启动小班化教学。

第四阶段(2010年7月----2010年8月):召开实验班级教师会议,进行阶段总结,修正实施方案。

第五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争取有更多的班级参与“小班化教育”在我校进一步实验,逐步推广探索,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阶段。

第六阶段(2011年9月----2012年7月):“小班化教育”在我校正式实施阶段。

五、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管理策略

在我镇逐步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助于深化我镇义务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符合我们农村小学当前义务教育的实际。“小班化教育”能有效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频度和密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健康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1、“小班化教育”应坚持客观、相异、科学性原则。

与传统学校管理相比,“小班化教育”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除了要坚持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外,根据“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还要坚持客观性、相异性、科学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从学校实际、班级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出发,学校管理的措施要切实可行,落实到位。

相异性原则,是体现小班管理与大班管理的最大区别。学校对小班的管理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计划;将整体目标细化,做到参与研究的人各有责,事有人管,相互衔接,协调配合。科学性原则,是实现“小班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建立适合“小班化教育”管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科学评价方法。

2、“小班化教育”的师资管理策略

“小班化教育”的管理过程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必须调动全体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小班化教育”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强“小班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是小班人事管理的出发点,也是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小班化教育”的教师素质要求

一般标准--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事“小班化教育”,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在教育中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个性标准--小班教师应注重“三力”的培养。“学力”方面:除了要达到大专学历外,还应注重学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了解新的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努力”:是对小班教师工作态度的要求,只有“努力”,才能体现“学力”、发挥“能力”。

(2)小班教师的配备

按照扬长避短、择优选择的原则,根据教师的师德、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小班教师的组合。我校正探索学校班子成员根据教师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能力,协商任课教师;听取教师本人意见和相关教师意见;校长室根据教师的意见综合平衡,优化组合小班教师。

(3)小班教师的工作量

从“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教学流程和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素质出发,小班教师的工作量包括:

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体现分层要求。

上课--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体现面向全体、小组合作和个别化教育。

作业--布置弹性作业,要求尽可能当堂面批。

辅导--对学生进行课内、课外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辅导。

科研--每学年根据教师自身实际、班级学生实际,确立个人的“小班化教育”研究课题。

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科研动态,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展示--通过公开课、说课、讲座等多种形式,每学期进行公开展示。

(4)小班教师的培训

只有提高师资水平,才能让“小班化教育”取得成绩。对小班教师的培训必须在普通培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内容: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农村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研究,“小班化教育”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除了常用科研方法的培训,还将请来专家,专门就小班科研的方向进行专题辅导。

教育信息科技手段的培训--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教师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掌握基本的网络手段,对于目前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普遍使用远程教育培训,小班教师不仅要会用、而且还要对所下载的资源进行整合,以更好地体现小班化的教育思想。学校应尽可能提供适合制作小班课件的平台,进行媒体制作的培训,让教师尽快掌握制作方法。

其它方面的培训--除了上述校本培训,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并自觉地参与社会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小班化教育”的德育工作策略

培养“自理、自治、自学”的小班学生,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重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校内校外协调一致的德育工作网络。(1)开展小班德育工作的途径

品德与社会(或品德与生活课)课--是对小班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按照教学要求,对小班学生的品德课可以课内外结合进行: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预先搜集相关主题的各项媒体资料等。

学科教学--除了思品课的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都应渗透德育,体现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班队活动--以小队、中队、大队为活动单位,发扬少先队员的自我教育精神,开展实践性的主题活动、系列活动、公益活动、阵地活动、传统活动……让学生在班队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社会实践--是对小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为小班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小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班主任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通过集体宣传、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运用行为儿歌、具体训练、检查反馈、及时表扬等方式,进行文明礼貌常规教育。

班主任根据教育要求,针对小班实际,适时地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榜样,组织活动,开展讨论,引导行动,培养小班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

班主任应对自己的中队辅导员角色有清醒的认识,熟悉少先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在与小班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自觉转变角色,既是教师又是朋友,既当良师又当益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班主任协调科任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的关系,听取意见,参加班队活动,担任辅导员,依靠多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小班的班级工作。

学校要加强小班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安排合适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重视情感交流,经常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帮助他们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使业务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4、“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小班化教育”要注重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平等的教育,因此对小班的课堂教学管理应注重过程的管理、注重平时的管理,发挥好组织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使运行环节有机衔接,提高小班教学工作的效率、效益。

备课--教师在备课中除按照常规教学要求备课外,特别要考虑“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认真分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提问、练习,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写出适合“小班化”教学的好教案。

上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小班的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营造“小班化”教学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提问,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安排时间开展自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位学生,在教法上可运用分组合作法、个别指导法、游戏活动法、角色转换法等。

作业--作业设计精炼实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量不能过大,避免过量的机械重复。设计弹性作业,允许小班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水平和能力,选择不同要求的作业。小班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通过面批让学生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作业要做到:封面整洁、字迹端正。

辅导--小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重视个别辅导,为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不忽视成绩一般的学生的辅导,让所有的小班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有所提高。小班教师要组建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的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科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的辅导要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有效果、有记载。考核--小班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笔试、口试等多种考核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5、“小班化教育”的校本教研策略

校本教研是创新“小班化”教学手段,提高“小班化”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要扎实开展“小班化教育”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校本教研解决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教学问题,通过校本教研大胆探索“小班化”教学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学校要将“小班化”校本教研制度化,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内容、有督查、有效果。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小班化”教学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教师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成果进行评比,将优秀成果汇成文集。通过对小班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研讨,为全面培养学生积累有益的经验,探索有效的途径,发挥最佳的效益。

6、“小班化教育”的档案管理策略

一是建立“小班化教育”的学校管理档案。包括“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考核评价、奖惩办法等。

二是建立“小班化教育”的学生档案。学校将探讨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档案的内容初步定为:学生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档案内容可由学生个人记录,学或班干部记录、教师记录。

教师要定期和不定期查看学生档案,通过档案信息,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小班化教育”的评价探索

(一)小班化教育评价方法的特点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

2.多元性特点。既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也有对学习过程中各种非智力因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和意义等)的评价,还有学生创造性思维、动脑动手能力等的评价。

3.激励性特点。激励评价有三层含义:激发学生合作精神;以每一个学生的原有基础为基础,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和提高的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培养竞争意识。

4.形象性特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改变以往以分数等级作为评价的形式的做法。设计让学生看得见,能接受,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的形象性评价标志。

5.形成性特点。教学过程的评价。在每堂课中,每一项活动中进行即时评价。

6.个性化特点。个案化、个性化的评价。

(二)小班化教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1.小组评价法。以小组为主体的评价。

2.活动评价法。通过组织活动来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3.鼓励评价法。从评价形式上分:口头与书面;从评价媒体上分:语言与体态;从评价指向分: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自己对自己;从评价时效分:即时与长效。

4.形象评价法。运用一些标志、图标甚至手印等,调动学生情绪。

5.模糊评价法。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后,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6.参与评价法。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纳入评价主体的范畴。

7.无级评价法。取消分数等第评价学生的做法,以己之长补己之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

8.反馈评价法。学生在课堂中有机会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展出学生的作业、作品)。吸纳家长的反馈(比如: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数量与质量、对教师的评价、批改正误率、建议部分)。社会的反馈。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从教二十五年来,始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立足本职,乐于奉献,本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从一名普通教师做起,经过了班主任、辅导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女工委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等岗位的历练,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得到各级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赞扬,树立了一个人民教师,一个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现任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校长、书记,是衢州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开化县第九届政协委员、衢州市小学数学研究会副会长。

为了追求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作风、创新的理念投入到工作之中,努力做到乐于学习、勤于钻研、善于探索、勇于实践,逐渐形成了“灵活、实效、新颖、大气”的独特教学风格。所教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主动性高、思维灵活、数学综合能力强,连续十几年数学成绩名列年级组第一,乃至全县数一数二。特别是在天地外校小班化的数学教学中,大胆实践新课程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的期终检测成绩38人中常有十几人得满分,优秀率高达98。07学年,带了六年的班级(共39人)有两名学生被杭州外国语学校录取、4名学生被金华一中录取、4名学生被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录取,引起小县城的轰动。08学年,接了一个问题最多、素质很差、无人愿意教的班级,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辛勤培育,班风、学风明显改善,数学成绩也由原来的倒数升为年级的前茅,受到了家长的一致称赞、同仁的高度肯定。

作为一名数学教学骨干,能积极承担公开课教学任务,毫无保留地为他人提供借鉴的榜样,起到引领作用。二十余次代表学校承担了省际级、市、县、校级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均获好评。两节教学录像课、一个专题讲座被衢州市“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录用。十余次参加市、县、校级“送教下乡”活动,把宝贵的教学经验、最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模式带给农村教师,受到同行的好评。先后被评为省“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市“第四届名师”、市“教坛新秀”、 县“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县“数学优质课教师”、县“教坛新秀”、县第九届“育才奖”。

作为一名校领导,一名资深教师,始终坚持走在教科研的前列,认真学习教改精神,钻研业务知识,用新的理念充实自己。主持并参与了十余项省、市、县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分获省、市、县课题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撰写的近二十篇教学论文和案例在省、市、县级获奖,10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先后被评为市“教改之星”、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一位出色的管理者,不仅肩负着自身的业务提高,还担负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在担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校长期间,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立足岗位、一丝不苟,舍小家顾大家,不负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在思想认识上,摆正位置,明确职责,努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工作态度上,积极主动,以身作则,率先务实,勤政敬业;在方法策略上,团结协作、尊重他人、集思广益、作风民主。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工作需要的角度、教师乐于接受的角度出发,做到上对学校负责、下对教师和学生负责,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职能作用,履行好一名学校管理者的角色。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人”,始终坚持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深入教学一线,探索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精心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教科研沙龙、教师学习论坛和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如:周四教研日、“天地之星”教学比武、“名师培养”工程等活动;开辟了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的英语实验基地;与杭州和睦小学等21所学校结成了“塔式发展学校联盟”。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明显提高,获奖率不断攀升。论文、案例发表的或获奖的数量逐年增加,档次明显上升。在课堂教学比赛上,派出参赛教师的获奖率、奖级明显提高。学校也相继获得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省标准化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优秀教研组、市优秀备课组等荣誉称号。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o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认为:(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3)文化具有结构。(4)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5)文化是动态的。(6)文化是可变的。(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它可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他认为:“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描述可以和地图作个比较。地图显然不是一片具体的块,而是特殊地域的抽象表示。地图如果绘制得精确,人们看了它就不会迷失途径。文化如果得到正确的描述,人们就会认识到存在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生活方式,认识这些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办学过程中涉及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所有内容,包括了学校中所有的软硬件。黄济先生等主编的《小学教育学》认为,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在振丰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越来越感悟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真谛。

最通俗的表述:孩子像孩子,教师像教师,我们愿意浪漫地和校长一起慢慢地变老。

最原则的逻辑:实现教育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文化素养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就不会有人的文化素养现代化。

最重要的理念:以人为本,民主平等,和谐求同。

最本质的目的:三流的学校做制度,二流的学校做品牌(制度边缘化),一流的学校做文化(品牌内在化)。做一流学校就是做文化,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教师、学生、家长个性化成长搭设平台。

最直观的语言:让环境说话。

最基本的评价:学生是礼貌、诚实、好学的;教师是文雅、渊博、谦逊的;家长是责任、民主、文明的;校园是圣洁、崇高、迷人的。

最关键的突破口和制高点: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说它是深层次的,因为它不仅涉及人的行为,而且从价值观这个深的层面引导人、塑造人,使人学会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学会怎样做人。说它是高品位的,因为它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不局限于具体地规范人的行为,而是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培育人,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熔铸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

一、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独有文化的积淀,我们为什么办学,办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使学校长盛不衰,怎样用独有的教育理念来张扬学校的个性,怎样在独有的教育理念下得到师生和社会的共同认可,怎样形成富有特色又充分反映校长办学思想的校本课程?正是对这一切的深邃思考才凝聚成学校独有的文化价值取向,而这一取向又决定学校在竞争的市场中生存的状态和品牌及个性张扬的空间,同时也反映着市场的脉动和竞争的法则。学校特色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特色成就着品牌和服务,特色办学首先彰显的就是校长文化,并体现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我校的《小班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课题于2001年被确立为省级实验课题。课题的提出,校领导班子经过充分的论证,在考证学苗大幅度下滑,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高质量更优越的学习环境,现代社会更需要富有个性的人才,更需要个性的张扬之后,学校领导班子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实施小班化教育事在必行,于是在征得局领导同意,在科研领导部门的指导下,我校于2001年开始尝试小班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十名实验教师在小班化模式的构建、小班基地的确立、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重组、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具有教师个人风格,体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小班化教育模式。课题研究的实施,不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为我校的特色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在实验中采用“由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策略,按照“由点到面,由课题组到全校,由小班到普班”的辐射式轨迹运行,提高了实验效率和质量,使学校实现了建校以来从未有过的跨越式发展。

实验的实施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促进了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迅速提升。自实验以来,学校共有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20余人次在省、市、区做教学引路或观摩课。《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本溪电视台》、《本溪日报》、《本溪晚报》、《平山之声》等多家媒体都对我校的小班化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2年,我校小班又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拓宽实验范围,进行了《在小班化教育中挖掘美术教学素材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与它的龙头课题--《小班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一起,为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小班化的教育氛围中快乐地成长,加速学校文化内涵的提升。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验研究》为小班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保驾护航。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中,实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摒弃了过于注重理性传授的教学思想,探索出以诵读、直觉、感悟为最主要教学手段的符合汉语言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语文教学回归本体,返璞归真,实施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学科中落实素质教育。初步探索出以“尝试--领悟--运用”为主线,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双轨运行的课题实验框架。其中课堂教学的模式为“三阶段,六层次”--初步理解阶段(充分自读、边读边悟--学生交流、尝试解疑);重点领悟阶段(自主感悟、阐述异议--探讨方法、拓展思维);积累运用阶段(欣赏背诵、积累语言--练习说写、强化表达)。

实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自悟中形成数学模型。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探索出听--说--读--写--背的愉快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将英语视为一种乐趣。其它学科的教学,教师们都注意依据学科特点,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舞台。

3、课改课题使小班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羽翼丰满。

我校立项的四项课改课题分别是: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实验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实验研究,合作学习实验研究,发展性评价实验研究。这四项课题的研究,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小班化教学一脉相承,它的研究经验不断地为小班化的研究输送新鲜血液,使小班化教育硕果累累,异彩纷呈。

4、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特色名校、现代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我们及时总结科研成果,审时度势,适时将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其具体做法是:由课题组挂帅,将小班化研究辐射到普班及其它学科,让课题组老师带动全校所有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小班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渠道。也为学校文化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所学校的育人取向文化一旦形成,将以鲜明的个性,表现出品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难轻易改变。一所学校一旦形成了品牌,意味着特色人才的培养上占有了重要的资源,也意味着学校把握了教育规律,校长因此而具备了教育家的基本素质。

二、实现由跨跃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必须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1、物质文化--不断美化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完善各种文化设施。几年来,我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建优美育人环境。学校操场铺设了上百平米的草坪,修建了富有艺术美感的绿化带,小草、百花、绿树与结构错落的教学楼形成一幅和谐的精美画面。教学楼内分别在一楼、二楼、三楼走廊设计了富有特色的校园风采长廊、艺术长廊、德育长廊,将学校特色活动艺术照片、动感立体的美术纸团画及别巨匠心的警示语融入其中,会使人感受到 “追风赶月向未来,春华秋实在振丰”的育人氛围。

2、制度文化--构建“以人为本,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服务教师、学生、家长为宗旨,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为价值观,以适应新课程为动力,发展至上”的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出台了《教师量化考核制度》、《教师十不准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责任达标制度》等,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上水平、上台阶。向管理要质量,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坚持“严、精、细、恒”的管理理念,使教师们做到:从严治教;精益求精;细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细致对待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持之以恒的教书、持之以恒的育人、持之以恒的热爱教育事业。在人才的使用上,充分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性化管理,进而达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管理目的。

3、行为文化--创建体现学校浓厚的求知与学术氛围,形成学知识,用知识,重知识的育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充分体现学生自理、自主、自强和自律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凝结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在继承和发扬振丰小学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遵循崇尚一流、注重特色、优质高效的工作方针,我们提出了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并向“研究型学校”过渡的学校发展新思路。

4、精神文化--用高尚精神塑造人,达到培育新人,振奋精神,完善道德,提高素质的目的,追求教师、学生、家长与学校同步成长的价值观,追求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形象的理念,追求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以学校精神文化力量不断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多年来我校特别注重校园精神的提升与培育。根据学校实际和培养目标的统一要求,融合时代特点,不断反思和提升,逐渐生成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又以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等形式表现出来,展示出学校师生积极、乐观、奉献、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

5、品牌文化--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彰显学校的个性形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把学校办成“让人民满意,不让自己满足”品牌学校。课程改革的春风涤荡了振丰校园,我校通过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牟道新主任、李放教授等专家的论证,开展了“小班化教育”的科研课题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实现了小班“以人为本、精心树人”的教育精髓,真正实现了“善待孩子、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解放孩子,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赏识孩子,学习孩子身上的长处”的教育愿景。形成振丰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三、最常见的现象点评:

在学校文化的感染下,教师的教育行为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现象一:学生不小心碰碎窗户玻璃,班主任不会严厉斥责学生并要求赔偿,而是关心地询问学生是否受伤。

现象二:成绩好的尖子生不再受偏爱,品德高尚的学生才能得到普遍的尊重。

现象三:学生上学迟到不会罚站或扣操行分数,而会得到“睡过头了吗?”“路上碰到什么困难?”之类的问候和安慰。

现象四:师生踊跃捐资救助贫困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光荣院搞义务劳动……“奉献爱心”成为校园昂扬激越的主旋律。

现象五:学生上课只要举手就可以表达任何想要表达的问题。

四、批判与思考:

强势文化下一定会有强势结果。与社区文化相融合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起点。

理念、行为、听视觉。学校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行为(师生行为规范、制度)、视觉听觉(生态环境、校标、校徽、校旗、校歌等)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反映出一所学校人文底蕴的薄厚,长期的积淀与传承便养成了一所学校与众不同的气质。

一所学校有良好的文化要素,并不等于一定有良好的学校文化力,也不会必然导致学校文化品位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这些目标只有在学校成员有效运作学校文化要素,亦即形成了良好的学校文化力之后才能达成。

策划与执行是实现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核心手段。“构建和谐校园,学习型学校”是我校十一五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人为本,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育校园文化,努力建设和谐校园,进一步推动“队伍建设工程”,从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同时引导教师们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反思、总结,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构建学习型学校。

五、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

一个健全的学校文化系统应当至少包括:学校战略、学校理念、学校行为、学校视听觉、学校文化网络五个部分内容。

1、学校战略主要包括学校发展战略和战略实施与管理两个部分。应当有基于环境、资源、能力、组织等对象的科学分析制定学校自身的发展战略、实施方法等。振丰小学在过去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办学思想、办学条件、设备、师资、管理、环境等方面积淀了比较坚实的底蕴,学校“为学生创造最美好的童年,为人生奠定最坚实的起步”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振丰小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鲜明地提出坚持科研兴校的工作方针,通过激励和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初步形成小班化教育的办学特色。

2、学校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核心,是学校意识形态的总和,具备俯察学校现实、统领并指导学校行为和视听觉的功能,是学校的“上层建筑”。该系统一般内含应用理念和非应用理念两个部分。前者是学校基本价值观,包括教学理念、课程理念、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服务理念、管理理念、校训、师训、生活信念等,后者是学校的事业取向,包括核心理念、发展目标、社会使命、道德规范、经营思想、办学模式等。几年来,学校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发挥学科优势、教师优势、家长优势、学生优势、社区优势,锻造办学特色。在特色教育中,本着高远的教育理念,即:

课程改革--求超越; 艺术教育--形特色;

生命教育--寻突破; 和谐教育--永探索;

把“创优美育人环境、训精良师资队伍、育合格特长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把“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能促人”作为领导工作目标;把“铸造师魂、锤炼技能、更新观念、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工作目标;把“求知明理、实践感悟、诚信自强、做人成才”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

3、学校行为是基于学校理念系统基础上并为实现学校理念服务的,是学校师生在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中所从事的活动的规范,包括组织机构、各项规章制度、仪式、公众形象、核心层形象、教师形象、教师培训行为、学生形象、学生奖励行为、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等。它是学校经营风格、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的折射。

4、学校视觉是学校文化的静态识别符号。它以视觉传播为载体,将学校文化、学校规范等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应用在视觉的展开和行为展示,进而提升为学校文化的共识。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校视觉元素在学校物质文化中的规范应用,尽可能地将学校的个性强调出来,以便迅速扩大影响,在学校内部成员和公众中拥有清晰的形象。

视觉识别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大部分。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学校标志、校名的标准字体、专用印刷字体、标准色、象征图形与图案等。其中学校标志是代表学校形象、特征、信誉、理念、尊严、力量的一种特定符号,标志是视觉识别的主角,也是学校与公众沟通与资讯传递的核心,更是公众对学校认知、认同的代表物。学校标志可以分为字体标志、图形标志和组合标志。视觉系统应用要素主要体现于学校事务用品、办公器具和设备、导示标牌、旗帜、制服、交通工具、包装用品、建筑、环境、传播展示与陈列规划等。

学校听觉包括校歌、铃声、课间音乐、掌声、口号、校广播站和电视台的听觉设计等。

由此,学校用28个字,含概和囊括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即:振翅鹏程鸿鹄志,丰翼添羽扶摇起,小积跬步越千里,学海扬帆向文未来。

5、学校文化网络是指传递学校文化内涵和信息的作用于学校内外的传播系统。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论文写作;翻转课堂;高等数学

一、引言

高校教学改革始终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目前,教改实践活动是各个高校的教学内容之一,相关研究已经很多,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微课形式、翻转课堂形式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许多高校均有试验。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手段,有目的地针对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指导学生练习写作教学小论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运用,同时在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方面,甚至对一个知识结构的全面把握方面都会有所帮助。如果学生在学习了几章的内容后都能够进行学习体会的总结,写作具有一定深度的学习方面的论文,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将大有裨益。本文以工科学生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高等数学的教改实践为例,谈谈指导学生写作教学小论文的措施和体会。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培养学生写作相关论前期准备

因材施教是教师教学的指导原则之一。为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许多高校设置尖子班并实行特殊的教学模式。笔者所在学校从大一入学新生中选择部分优秀学生设立尖子班来组织教学。由于这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较高,并且实行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提供了较为宽广的选择空间。笔者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如学习积极性、听课时精力集中程度、平时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难度一般的教学内容就尝试着让学生在课堂上主讲。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教学过程的掌控,纠正主讲学生在讲解上的一些错误,补充一些学生讲解不到位的内容,组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研讨、互动,并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对其在讲解中的亮点与不足进行梳理,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当然,教师对由学生主讲的教学内容应该有所选择。教学难点必须由教师自己讲,但是一些教学重点部分可以尝试由学生组织讲解,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负责主讲一个章节的学生(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一组负责一个章节内容的教学)对相关内容的预习及理解比较深刻;二是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积极性较高,不拘束、爱辩论。笔者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种教改模式的持续推进,不少学生对一些重要内容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加深,为其撰写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体会的论文打下了基础。

三、指导学生撰写教学论文的目的与方法

高等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大都集中在某一章节中。比如,以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为例,函数极限问题集中在第一章,洛必达法则基础部分集中在第三章。这样当一元函数微分内容学完后,为了巩固学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如无穷小计算、洛必达法则应用等内容,笔者尝试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体会。首先对不同小组的学生布置写作不同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然后对学生完成的初稿进行审理,指出其不足或者错误之处,以及文章需要补充的内容及修改的途径,并反复多次进行审理修改,每一次修改对学生来说都是对知识点理解的一次深化。最后文章完成后抽出时间对这些文章及时进行点评,使学生从不同知识点上的学习体会中共同受益。

四、撰写教学论文实践的效果与体会

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部分学生写出了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教学论文,发表在一些公开出版的期刊上。如付梦琳、刘海峰、周庆桦的《数形结合:一种重要数学思维模式的实践认识》是一篇关于数形结合方面的教学论文,通过4道数学问题的求解,从数形结合角度探讨对数学思维模式的实践与认识。文中写道:

数学大师华罗庚曾精彩地诠释“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恩格斯也曾说过:“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利用这种手段解题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反映数量关系,有精确性;“形”反映图形性质,有直观性。数形结合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几何图形结合起来,让代数运算法与直观图像法优势互补,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共同运作,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化繁为简,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总能发现“数”和“形”是分不开的。化形为数的桥梁是解析几何,涉及到代数运算的方程组求解、变量代换、不等式的构造与求解等方面,特别是在求异面直线构成的角、线面角、面与面构成的角、判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问题中,向量的代数运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数为形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解决函数问题时,画出大致图像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判断函数单调性、确定函数零点、寻找函数最值等方面化数为形的途径常常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印象及解题途径的启示。总之,数形结合以数解形,以形助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模式。

从上面这段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形结合知识点的理解较为深刻,为以后借助该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数学基础。

岳桐、刘海峰、刘灵君《从无穷小求和、求积的计算去领悟极限相关理论》研究的是无穷小的计算问题。文章从初学者的视角对无穷多个无穷小的和、积的极限计算进行分析归纳,研究了放缩法、积分法等主要思维方法在极限计算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说明了无穷多个无穷小量极限计算结果的几种可能类型。在文章的小结中写道:

有穷个无穷小量的和或积的结果是清晰的,而无穷多个无穷小量的和、积的极限问题非常复杂。其实高等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就是无穷的思想,而无穷多个无穷小量的运算问题一定程度体现了高等数学的魅力:变幻多端,多姿多彩。更重要的是作为初学者,无穷多个无穷小量的运算中的放缩法与夹逼定理的结合、积分法、对于题型的归纳总结等多个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尝试将学到的数学思维方法在其他学科进行延伸运用,这些探索会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如果说有穷多个无穷小的计算是一维直线的话,那么无穷多个无穷小的研究便是带着我们进入了高等数学丰富精彩的二维画面。

作为大一新生,对高等数学重要知识点无穷小的理解能够达到这个层面实属不易。

蔡家昱、刘海峰、张梦舟《浅谈高等数学中的换元思想与方法》探讨的是换元法在高等数学上的应用。文章借助6个数学问题的换元法求解对该方法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作者谈到对换元法在高等数学上应用的体会时写道:

应用换元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一思想,在整个高数学习甚至于日后的现实生活应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从小的方面来看,这仅仅是我们所列出的一系列数学解题技巧;但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对待任何抽象或具体的问题,想尽方法用简便的语言文字将其描述出来,恰恰就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数学的美在于其对现实问题的模型化,而换元法是具体量化模型中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常用的数学手段。我们必须在大学学习阶段甚至今后工作生活中充分掌握换元法这种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较为深刻。

贺晋、刘海峰、谢新兴《从反证法应用体会数学的逆向思维习惯养成》研究了反证法在高等数学上的应用。作者的学习体会在文章里作了如下表述:

反证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不仅在数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而且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数学的学习中证明题是主要题型之一,往往会遇到这样现象:想要直接证明结论比较困难,可是如果运用反证法假定结论是错误的,通过逻辑推理能够得到一些与我们已知的定义、定理等一些数学常识相矛盾的结论,就说明我们的假设是错误的,从而从问题的反面论证了命题的正确性。这种逆向思维途径往往使得问题容易得以解决。反证法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的数学途径,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发散思维能力,拓宽数学视野,对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显然是有益的。

游、刘海峰、付梦琳的《浅谈极限运算中0/0型问题常见解题方法》研究了0/0不定式的极限计算问题。文章里表述了作者对该知识点的认识:

在函数极限运算中,0/0型未定式型是一类重要的极限运算题型。虽然洛必达法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手段,但是对于一些题型来说这并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应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方法。如换元法、取倒法、使用洛必达法则以及泰勒公式等等。在此对不同类型题型和方法做出相应的归纳和总结,这有助于提高解决该类型问题的能力。随着大学数学学习过程的逐步深入,我们需要逐步掌握一些过去不熟悉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实际是在逐步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对高等数学的知识点进行解题途径的梳理的先决条件是经验与基础的积累,同时题后的反思也尤为重要。对于综合题型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但是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才是能够实现一题多解的关键所在。

从上面这些学生的习作论文可以看出这种写作论文的辅助式形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结语

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探索各种教改方式、途径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对学生今后的毕业设计任务的完成,甚至对他们毕业后可能从事的科研、教学等工作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付梦琳,刘海峰,周庆桦.数形结合:一种重要数学思维模式的实践认识[J].新校园(中旬刊),2014(3).

[2]岳桐,刘海峰,刘灵君.从无穷小求和、求积的计算去领悟极限相关理论[J].中国教师教学研究,2014(1):116-116.

[3]蔡家昱,刘海峰,张梦舟.浅谈高等数学中的换元思想与方法[J].基础教育,2013(12):13-14.

[4]贺晋,刘海峰,谢新兴.从反证法应用体会数学的逆向思维习惯养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3):26-27.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上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增进内涵、提高档次”的指导思想,按照“一心一意谋发展,和衷共济树形象,齐心协力抓质量,众志成城保平安”的方针扎实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为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为我县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教育发展概况

截止七月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了协调、均衡、快速、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今年全县共有幼儿园___所,其中公办_所,民办___所。__个乡镇全部完成了中心幼儿园新建任务,____上半年全县在园幼儿(_—_周岁)_____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__.__%,比去年增长了_.__个百分点。办学水平大有提高,初步达到了办园的规范化标准。义务教育向高标准、高质量目标迈进。各层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明显提高。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___%,初中入学率达___%,巩固率达到__._%,完成率达到__%。中考各项指标较上年有大幅度的提高,今年中考总考生数____人,中考___分以上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___%,中考___分以上比例达到__%,___分以下人数比去年下降了__%。中学录取线比去年提高了__分,与兄弟县市重点中学录取线进一步接近。初中竞赛有了新的突破:省初中自然科学竞赛获奖二等奖_人,三等奖_人;市初中自然科学竞赛一等奖_人,二等奖_人,三等奖__人;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某省赛区)省一等奖_人,二等奖_人,三等奖_人,市一等奖__人,二等奖__人,三等奖__人,获奖总数名列全市第三。

高中教育质量稳步上升。高中质量有了新突破,高考再创佳绩,文科考生同学高考成绩列全省第__名,全市第_名;理科考生列全省第___名,全市第_名;上重点、本科线分别为___和___人,高考上一本、二本、三本人数位于全市第_位,上线人数位于全市第_位,按万人比计一本位于全市第_,二本第_,三本第_,上线第_。学科竞赛成绩:高中数学竞赛获省一等奖_人,二等奖__人,三等奖_人;获市一等奖_人,二等奖__人,三等奖__人。普职高协调发展,普职比达到_:_,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__%。

“四项工程”进展顺利。大力推进食宿改造工程,总投资____万元,新建校舍_万平方米,扩大校园面积_.__万平方米。拆迁、修理、改造危房____平方米。县外国语小学一期主体工程竣工。加快中学整体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初步拟定新址意向。全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实施营养餐工程和贫困学生救助工程,资助____余名贫困学生享受营养餐资助资金__.__万元,学生享受营养餐比例为__.__%,为____名学生提供免费入学,资助资金___.____万元,受资助学生比例为_.__%。

“强镇名校”工程扎实推进。镇创建省教育强镇、镇创建市教育明星乡镇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完成中学、第二教育基本现代化督导评估。目前,全县有部级重点职校_所,省一级重点中学_所,“省教育强镇”_个,市级以上示范性学校__所。

教科研工作成果显著。上半年我县教科研课题获省规课题_项,市课题__项(其中市重课题_项,市规课题__项),县课题__项,市课题量和质较去年有提升;获市四届课改论文一等奖_篇,二等奖__篇,三等奖__篇;获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_篇,二等奖__篇,三等奖__篇;获市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主题征文一等奖_篇,二等奖_篇,三等奖_篇。

二、具体做法

(一)、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快速、健康发展。

——狠抓幼儿教育规范化。

_、开展了乡镇幼儿教育基本情况调研,促进幼儿园的管理规范化,提高我县整体办园水平。五月份,局领导带头分别深入到县中心幼儿园、县机关幼儿园、蓓蕾幼儿实园、实验幼儿园等进行调研,对幼儿教育目前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要着重解决两方面问题: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为我县幼儿教育明确了下一步的目标。

_、深入开展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场所。四月份在县中心幼儿园和县机关幼儿园开展幼儿园老师区域观摩活动,全县有__所幼儿园___多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活动加强了教师对区域活动指导模式的研究,从而达到优化区域活动的质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_、认真组织开展“红心永向党”庆“六一”国际儿童节广场文艺演出。在全县各乡镇精选出__个优秀节目,组织了全县庆“六一”国际儿童节广场文艺演出,充分展示我县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成果,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

_、成立县幼儿教研大组及建立县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为继续深入《纲要》,充分发挥省示范园指示引领作用,四月份成立了县幼儿教研大组,确定了学科带头人,县中心幼儿园、县机关幼儿园在全县十四个乡镇确立了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使全县农村幼儿园办园行为逐步规范,全面提升我县幼儿园的整体办园水平。

_、组织开展了各乡镇幼儿教师教学综合技能评比活动及论文评比活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很高,其中_篇论文、_篇案例被推选参加市幼教论文评选。在各乡镇选拔推荐的基础上,__位幼儿老师参加了县首届幼儿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说、唱、弹、画、舞。通过此次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广大教师的练功热情,提高了广大幼儿教师的业务能力。

——狠抓义务教育均衡化,促使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_、开展了全面质量调研与指导。在局带领下,深入初中学校进行全面教育质量调研。一是进入课堂听课指导;二是检查教师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三是召开师生座谈会,掌握学校的教风与学风;四是召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就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工作作具体指导。上半年这样深入基层的调研工作共进行八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校的欢迎。

_、狠抓学校的办学行为。一是对农村学校存在快慢班的情况作了全面调查,搞清了农村学校的快慢班基本情况,并对相关学校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二是整顿了学籍管理中的混乱局面,对不经对方学校同意擅自接受其他学校学生借读或就读的行为进行批评纠正;三是专项整顿了城关中小学乱订滥发资料的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_、建立了按办学水平进行分片教研制度。上半年狠抓了学校的校本教研,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了同水平学校之间的竞争积极性,使全县各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抓质量氛围,各层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明显提高。今年中考___以上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___%,___分以下人数比去年下降了__%。

_、加强学校之间的“三结对”制度,特别是加强对薄弱学校扶持力度。为强校与弱校之间牵线搭桥,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弱校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_、初中学校建立了小班化教育试点,对这两所试点学校领导与教师进行了小班化教育培训,帮助两校做好小班化教学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今年秋季初一新生能顺利地实行小班化模式进行教学。

_、对全县初中、小学进行教育质量评估。根据,我们成立了教育质量评估考核组,对全县所有初中、小学进行了教育质量考核,这一工作引起全县各学校的高度关注,也激起了学校抓质量的高潮。

——狠抓高中教育优质化。

_、严格执行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执行普通高中会考证书审验制度。并以此为契机,控制高中学校的班额,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_、对前三年高考各层次学生的升学率进行测算,总结出经验公式,并利用此公式对普通高中高考升学率提出努力目标,为高中教育质量评估奖励办法的出台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_、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为下半年正式实施高中新课程做准备。

——加大校网调整力度,改善学校环境

编制____年“四项工程”的经费预算和学校基本建设统计年表,调研并制定中小学“十一五”基本建设规划,做好整体搬迁选址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在建工程监管,召开中小学基建管理人员会议。抓好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整改校园安全设施,为中小学改水项目安装消毒设施。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硬件基础。

——改善教育装备,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年初做好____年度教育装备统计、上报工作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检查总结。

大力筹集资金扶持农村学校改善信息技术装备。召开全县中小学实验员、图书管理人员会议,做好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征订汇总上报及整理发放工作,配备农村初一各班多媒体设备。

拍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录像片,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更优质、方便的教育资源。

(二)、齐心协力抓质量

——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研究抓质量

_、举办了市级名教师教学活动周和名教师送教下乡和幼儿教育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全县职高师生技能大赛和县中心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区域活动观摩活动,举行幼儿教师素质能力大赛。

_、出台《》,做好中小学生学籍变动情况汇总入册。

_、组织优质课评、市课改论文评选、中小学幼儿园各科教学论文、案例及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评比。组织省初中自然学科和全国初中数学等竞赛。

_、召开各中小学教务主任会议、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会议、各学科教研大组成员会议及高中教学工作会议,深入学校调研各学科教学,制定全县教学研究指导计划。

_、大力开展“科研兴校”工作。一是指导各乡镇的学校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强化立足学校,抓好校本教研,抓好重点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与重要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二是加强教学方法与科学管理研究,积极探索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_月__日-__日,邀请了市教科所参与我县_项省规、市重点课题的开题论证,受到了极好的效果。开展教育科研强校结对帮扶活动。_月__日中学小学签订了帮扶协议。这一活动促进了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推进我县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_、加强初中教学质量调研工作和民办幼儿园发展对策调研,出台《初中教育质量奖励评估办法》,确定小班化试点学校。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教研工作情况初评,出台《》

_、加强对学校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做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个人和县级、校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____年教科研成果推广申报工作及各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启动万名家长进课堂活动,举行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论证推荐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成果推介会,顺利完成县第三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和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评比。

——加强名校强镇建设抓质量

加强环保教育,申报迎检省绿色学校。部署民办学校工作检查,民办学校审核工作。落实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和创建市教育明星乡镇工作,完成教育基本现代化督导评估,督查实整改措施迎接省教育强镇复查,为创建省教育强县作好准备。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抓质量。重视教师全员培训,抓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继续加强教师的学历提高和继续教育工作,做好教师教学业绩认定工作,鼓励教师深入调研,参与校本科研,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教育观念,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和衷共济树形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师德建设,促进师德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兴求真务实、勤奋严谨的教风,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关心当前部分教师出现的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严禁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有偿家教、乱收费,严防教师出现受贿、教学事故、涉嫌黄赌毒等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要求广大教师在比水平、比态度、比业绩、比贡献中,使自己的师德更高尚、身心更健康、业务积极。

二是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树立教师的品牌,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帮带作用。初评、推荐省特级教师_名,评选出名师__名、名校长_名。

三是抓好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加快建立、完善青年教师增长才干和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形成一批支撑我县教育的骨干教师。推荐省市先进教研组、先进教研工作个人,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范围内考核推荐省、市教坛新秀,评选出县教坛新秀。

——加强财务规范有序管理

配合财政局编制局机关经费预算,调研市华侨教育捐赠项目执法情况,做好中小学基本建设债务调研工作,完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开展试点工作,布置落实中小学春季收费及收费自查工作。树立教育公众形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按计划召开党风廉政领导小组、_工作领导小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完成对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加强政策宣传,对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收费进行专项督查,重点制止乱收费和有偿家教。督促学校做好校务公开,重点做好工程承发包、大宗物品采购、资金安排工作的监督工作,在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在财务开支、学校收费、工程承发包等方面规范办事。

召开教育工会全委会会议、各中小学工会主席会议,对学校工会新上任的主席进行上岗培训,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和贫、病教职工。

加强师德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对十条禁令落实情况明查暗访,指导各学校召开教代会,受理本系统来信来访。

——积极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与“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的工作,继续实施贫困家庭大学生就学资助制度和“阳光工程”。_月份已经全部完成教育券发放。

——树立教育良好的社会形象

年初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和科长会议,目的在于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人心,保证局校之间、校际之间,校内部教师之间按章办事,政令畅通。以政(校)务公开为载体,理顺各方关系,讲究秩序,确立按程序办教育的工作流程。同时,出台了《教育系统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加强教育信息工作。齐心协力宣传教育事业,自觉维护教育的形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沟通,进而营造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_月中下旬深入各乡镇、各学校调研,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县基础教育工作。我县发展基础教育的举措赢得了广泛的认同与支持,成绩得到充分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四)、众志成城保平安

——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以学校文化建设统领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创建文明校园为载体,突出校园环境和秩序的整治,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速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学习型校园。在全校师生中培育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和谐、好学、乐教”的氛围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

上半年连续下发了《关于开展“三园式”学校创建的通知》、《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通知》及特色学校建设标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等三个文件,要求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校品位的提升。上半年还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具体建设内容,重点从三个方面去建设,一是学校“三园”与“三风”建设,二是制度文化建设,三是文化氛围与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建设。要求学校落实责任,提出规划与具体措施。

启动“三园式”校园建设和“两室”文化建设,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庆祝“三八”活动,在革命传统教育月活动中渗透“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与各学校签订综治安全责任状,形成保平安的机制。明确学校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坚决执行学生意外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当事人依法追究责任。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普遍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机制和预警机制,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

以综治创安工作为抓手,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全力维护教育系统政治稳定,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一是坚持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分析当前的安全形势,提出安全措施,加强安全专项整治,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小店的管理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二是加强安全检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乡镇中小学、幼儿园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按照《学校中毒事件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精神,构建了学校食品安全三级管理体系。_月份,我局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食品卫生大检查,共检查了__所学校食堂,食堂从业人员___人,发出整改通知书__份。检查后我局与卫生部门联合下发了《____年春季学校卫生监督检查通报》,收到了较好的监管效果。

_月份“全国安全月”期间,我们开展了游泳安全专题教育活动,由于认识到位,措施得力,预防效果十分明显。到_月__日止,我县今年仅发生_例学生私自玩水溺水死亡事件。同期,在举行了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加强在夏季对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检查管理。提高师生群体安全防范意识与防范能力。

三是加强安全保卫员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保卫员的业务水平。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总结 深化课程改革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依据区教育局“提高课堂质量三年工程”工作方案,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研究为依托,紧紧围绕“如何以课堂为主渠道,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一研究主题(以下简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探讨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的新的学习方式。通过此次质量工程实施,对实现我校教师教学素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引领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学习是教师发展之根本,我们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的理念,让教师成为专业化学习者。我校一直致力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探索,激发教师个人的学习力,形成新小这一团队的学习力。我们引领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起,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在自荐和指定的双向结合中扎扎实实地读一本教改理论专著,与教科研同生,与新课程共进。学校自2008年起每学期拨出千元专款用于组内自购学习资料。学校还组织教师成立读书班,将集中与分散学习,自由与组织学习相接合,教师学习成为了习惯。 通过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吸引教师们主动学习,使大家转变了教育观念,深刻领悟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使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个性倾向外显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学习方式表现为学生知识的获取方法、思维的发展途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研究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就是研究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如何把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拓展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 二、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大面积的课堂教学优化、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标志是使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自身相比,与优秀课的标准相比,不断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还必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以此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认真落实和做好。教师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是通过教师参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经验积累转化而来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目的研究和培训才能获得的。对于我校教师教师来说,要使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高,尤其重要。因此,我们主要是结合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地开展,我们加强学科组、集备组的建设,坚持“每周一研制”和“每日一备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坚持选用优秀教师承担教研组、集备组组长之职。各教研组、集备组制订了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所有的管理者都深入教研组、集备组参与活动。各研究组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要求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由此,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搭建多层交流的平台 在校本研究中,我们注重教师的自觉参与,以此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校本教研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研培训方式---教师论坛,这种形式的交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我们每学期都要有这样的活动,如:《走进新课程》课改教师论坛,参加的教师全部为课改年级教师,他们从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学习的乐趣;拓宽学习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过程评价等方面畅谈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体会遇收获,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大家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如何对六年级学生实施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六年级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提出的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课改大家谈”栏目,大家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探讨了如何更充分的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研讨,大家收益非浅,对如何更好的操作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指导作用。《我说我的故事》也是我们在校本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交流方式,大家讲自己教学实践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同时将自己的成功体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困惑等等也一起展示给大家,通过大家一起沟通,研讨,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共同商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活动有实效,受到教研室的肯定,并参加了我区校本教研研讨展示活动。以上这些研究活动,同时也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资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培训方式,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的结合,运用情感体验、互动式研讨、反思总结等多种研究方式,吸引每位教师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 3.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为了营造一支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采取以点带面的措施,抓实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理论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参加在职进修,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引路课,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追求不断的提高,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先进的教学艺术,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同时,通过其以身示范、典型引路,引导教师先模仿,后创新,鼓励教师人人成为新小的“惟一”,积极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因此发挥骨干的辐射作用,能够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每学期内每位教师都要在组内上一节以“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研究课。课后各组进行认真说课与评课,大家通过交流与沟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弥补不足,重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付诸于实践。在每位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还要推荐教师代表本组参加校内研究课交流。各组所推荐校内研究课都是在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反复试讲,不断更新,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更加突出体现学习方式改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示范课。我们还曾组织了这样的个案研究,请课改年级的教师作展示课,有意识把这几节典型的有代表性课展示在大家面前,教师们听后然在备课组或教研组研讨,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起为戒。教师参与面广、所讨论问题比较广泛、深入,这是其他研讨形式无法望其项背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学习方式的研究是课改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形成学生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我们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我们不仅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还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协作片的研讨活动及区内的各学科的研讨活动。我们认为,只有在不断引进、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来吸取营养,反思不足,才能真正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我们选出来参加片、区的研讨课多节,这些课都是在教研组教师反复研讨试讲过程中产生的。在设计课案时,教师们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认真思考:如何将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学习方式更好呈现有机结合;如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创设恰如其分情景,引发学生求知欲;如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充分自主探究,广泛交流合作,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求知欲望。因此所上的课分别得到片与区里好评,其中李靖老师、沈丽梅、万年华老师的课被评为区第十届青年教师创优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4.充分发挥专业的引领作用。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研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营造了教师与教研员平等对话的氛围,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去年末我校进行了课改实施阶段总结展示,借此机会我们邀请教研员王长义参加校本研究活动,加强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通过听数学教师试讲及评课,征求他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建议,使教研员了解执教者的已有基础和教学困惑,协助教师做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矫正,促使教师学会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同时让更多教师有机会参加听课与评课,并领略教研员在评课中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大家受益匪浅。因此更多的教师改变了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思”转为“行”,努力将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尝试,再创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沈丽梅老师在区里上的一节小班英语研讨课,得到区教研员多次指点,同组教师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并再来上一次同类型的课,学生实践听、说的机会更多、面更大、效果更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管理者的引领在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管理这与教师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话、专题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在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中达成共识,在实践摸索中找到问题的途径。 创设利于专业引领的平台。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固定时间,教师可以上网阅览,参加各类网站的教研,学习各地的教学经验,加以借鉴,提高自身。 5.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我们要求教师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还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的形式是写教学反思。为了督促教学反思的写作,我们把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示范;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此进行理论升华,写成教学论文,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故事和案例分析等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 三、完善教学的常规管理,确保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进一步强化责任人制度,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学主任是组织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年工程”的具体负责人,各任课教师是提高质量的直接实施者.理顺三级管理网络(学校-教导处-年级组),学校与任课教师签订了教学质量承诺书. 实行年级组质量把关,年级组内每位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教学实践的研究,保证每节课的质量,教导处将加大平时质量监控的力度,作好平时情况的指导与记载,学校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情况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稳步提高平时的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质量效益的意识, 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期初制定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时, 开展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现状调查,引领任课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剖析、对学生的课上学习需求的调查,班级学生学情的掌握等,从而了解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 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奠定基础。 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们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每学期对每位教师至少有两次行政参加的随堂听课,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量黄牌,实行专人帮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转变。在课改进程中,科研带动教研,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程能力,也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了实行“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突破”的策略。如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是我校伴随着课改一同实践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最终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我们注重于“小组学习的研究”、“分层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学科综合教学研究”和“考试改革的尝试”。几年来,我校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等有着新的突破。小班的优越性大大的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履,小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如今,我校课改实践活动蓬勃展开,在提高质量同时注重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深化课改实践,我们还认真办好“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展报,展板形式与内容在如何突出我校提高质量工程的成效上下功夫。一方面反映教师教学思路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及课堂面貌的改变。根据我校师生在质量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办了多块展板,更多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自己领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还有课改学校大事记、小班实验成果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板报,深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赞扬。 二是活动主题与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评价相结合。我们对参加校、片、区的研究课采取组织教师讲课、说课、自评,听课教师讨论评议,以及请教研员、教研组长点评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写文章,邀请家长听课,参与课改实践,向家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所喜欢上的课以及对具体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喜欢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促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对这些课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生活动的密度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为教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指导和建议。

回首三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备感欣慰:通过“三年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改研究中,能够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倍增: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课改实验,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从而促使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更上新水平。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引领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是教师发展之根本,我们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的理念,让教师成为专业化学习者。我校一直致力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探索,激发教师个人的学习力,形成新小这一团队的学习力。我们引领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起,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在自荐和指定的双向结合中扎扎实实地读一本教改理论专著,与教科研同生,与新课程共进。学校自2015年起每学期拨出千元专款用于组内自购学习资料。学校还组织教师成立读书班,将集中与分散学习,自由与组织学习相接合,教师学习成为了习惯。通过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吸引教师们主动学习,使大家转变了教育观念,深刻领悟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使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个性倾向外显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学习方式表现为学生知识的获取方法、思维的发展途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研究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就是研究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如何把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拓展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

二、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大面积的课堂教学优化、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标志是使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自身相比,与优秀课的标准相比,不断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还必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以此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认真落实和做好。教师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是通过教师参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经验积累转化而来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目的研究和培训才能获得的。对于我校教师教师来说,要使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高,尤其重要。因此,我们主要是结合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地开展,我们加强学科组、集备组的建设,坚持每周一研制和每日一备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坚持选用优秀教师承担教研组、集备组组长之职。各教研组、集备组制订了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所有的管理者都深入教研组、集备组参与活动。各研究组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要求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由此,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搭建多层交流的平台在校本研究中,我们注重教师的自觉参与,以此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校本教研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研培训方式---教师论坛,这种形式的交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我们每学期都要有这样的活动,如:《走进新课程》课改教师论坛,参加的教师全部为课改年级教师,他们从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学习的乐趣;拓宽学习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过程评价等方面畅谈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体会遇收获,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大家在交流中得到提高。如何对六年级学生实施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六年级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提出的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课改大家谈栏目,大家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探讨了如何更充分的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研讨,大家收益非浅,对如何更好的操作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我说我的故事》也是我们在校本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交流方式,大家讲自己教学实践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同时将自己的成功体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困惑等等也一起展示给大家,通过大家一起沟通,研讨,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共同商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活动有实效,受到教研室的肯定,并参加了我区校本教研研讨展示活动。以上这些研究活动,同时也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资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培训方式,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的结合,运用情感体验、互动式研讨、反思总结等多种研究方式,吸引每位教师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

3.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为了营造一支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采取以点带面的措施,抓实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理论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参加在职进修,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引路课,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追求不断的提高,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先进的教学艺术,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同时,通过其以身示范、典型引路,引导教师先模仿,后创新,鼓励教师人人成为新小的惟一,积极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因此发挥骨干的辐射作用,能够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每学期内每位教师都要在组内上一节以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研究课。课后各组进行认真说课与评课,大家通过交流与沟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弥补不足,重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付诸于实践。在每位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还要推荐教师代表本组参加校内研究课交流。各组所推荐校内研究课都是在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反复试讲,不断更新,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更加突出体现学习方式改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示范课。我们还曾组织了这样的个案研究,请课改年级的教师作展示课,有意识把这几节典型的有代表性课展示在大家面前,教师们听后然在备课组或教研组研讨,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起为戒。教师参与面广、所讨论问题比较广泛、深入,这是其他研讨形式无法望其项背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学习方式的研究是课改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形成学生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我们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我们不仅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还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协作片的研讨活动及区内的各学科的研讨活动。我们认为,只有在不断引进、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来吸取营养,反思不足,才能真正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我们选出来参加片、区的研讨课多节,这些课都是在教研组教师反复研讨试讲过程中产生的。在设计课案时,教师们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认真思考:如何将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学习方式更好呈现有机结合;如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创设恰如其分情景,引发学生求知欲;如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充分自主探究,广泛交流合作,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求知欲望。因此所上的课分别得到片与区里好评,其中李靖老师、沈丽梅、万年华老师的课被评为区第十届青年教师创优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4.充分发挥专业的引领作用。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研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营造了教师与教研员平等对话的氛围,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去年末我校进行了课改实施阶段总结展示,借此机会我们邀请教研员王长义参加校本研究活动,加强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通过听数学教师试讲及评课,征求他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建议,使教研员了解执教者的已有基础和教学困惑,协助教师做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矫正,促使教师学会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同时让更多教师有机会参加听课与评课,并领略教研员在评课中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大家受益匪浅。因此更多的教师改变了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思转为行,努力将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尝试,再创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沈丽梅老师在区里上的一节小班英语研讨课,得到区教研员多次指点,同组教师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并再来上一次同类型的课,学生实践听、说的机会更多、面更大、效果更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引领在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管理这与教师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话、专题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在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中达成共识,在实践摸索中找到问题的途径。创设利于专业引领的平台。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固定时间,教师可以上网阅览,参加各类网站的教研,学习各地的教学经验,加以借鉴,提高自身。

5.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成长我们要求教师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还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的形式是写教学反思。为了督促教学反思的写作,我们把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示范;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此进行理论升华,写成教学论文,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故事和案例分析等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

三、完善教学的常规管理,确保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责任人制度,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学主任是组织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年工程的具体负责人,各任课教师是提高质量的直接实施者.理顺三级管理网络,学校与任课教师签订了教学质量承诺书.实行年级组质量把关,年级组内每位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教学实践的研究,保证每节课的质量,教导处将加大平时质量监控的力度,作好平时情况的指导与记载,学校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情况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稳步提高平时的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质量效益的意识,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期初制定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时,开展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现状调查,引领任课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剖析、对学生的课上学习需求的调查,班级学生学情的掌握等,从而了解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奠定基础。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们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每学期对每位教师至少有两次行政参加的随堂听课,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量黄牌,实行专人帮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坚持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转变。在课改进程中,科研带动教研,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程能力,也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了实行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突破的策略。如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是我校伴随着课改一同实践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最终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我们注重于小组学习的研究、分层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学科综合教学研究和考试改革的尝试。

几年来,我校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等有着新的突破。小班的优越性大大的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履,小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如今,我校课改实践活动蓬勃展开,在提高质量同时注重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了深化课改实践,我们还认真办好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展报,展板形式与内容在如何突出我校提高质量工程的成效上下功夫。一方面反映教师教学思路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及课堂面貌的改变。根据我校师生在质量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办了多块展板,更多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自己领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还有课改学校大事记、小班实验成果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板报,深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赞扬。二是活动主题与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评价相结合。我们对参加校、片、区的研究课采取组织教师讲课、说课、自评,听课教师讨论评议,以及请教研员、教研组长点评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写文章,邀请家长听课,参与课改实践,向家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所喜欢上的课以及对具体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喜欢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促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对这些课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生活动的密度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为教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指导和建议。

小班化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达标课、评优课和展示课,既是三种公开课的名称和类别,也是记录青年教师在专业化发展历程中不断进步、逐渐攀高的三个里程碑。回望我的成长之路,发现自己就是这样一路且歌且行走过来的。

走向合格教师的达标课

1997年大学毕业,我随着女朋友一起来到张家港教育局报到,一位领导跟我开玩笑:“你女朋友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英语专业八级,是我们张家港最想要的大中华香烟,而你像一包顺道搭过来的火柴。”人家说的话入情入理,我既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也没有学过系统的英语课程,更没有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况且还是一个专科生。

赌气,不如争气!我给自己提出了第一个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如何站稳讲台?如何让学生接受、家长认可、同事肯定和领导信任?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这盒“火柴”擦出点燃闪电的火花?

好的外科医生靠的是一把刀,合格的教师需要上好每一堂课。当时,张家港市教育局规定,新分配教师必须练就教学基本功,上好课堂教学达标课,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观察、思考、行动和总结,是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行走方式。一开始,我就学着其他老师,把教学参考书视为圣经,备课就是把教参上的教学设计转移到备课笔记本上,只做“搬运工”。过不了几天,我就发现这种备课方式不对路,不但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根本没有什么实效,纯粹是在应付学校教导处的检查。

要想早一点走好路,就得早一点扔掉拐杖。一咬牙一狠心,我就把教学参考书给扔掉了。为找到备课的真材实料,我厚着脸皮走进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一边听,一边拼命地记录,回来后再整理,“仿制”成自己的教案,第二天再到课堂中去实践,教学效果大有改善。可是,没过多久,我心里又犯嘀咕了,这样去听别人的课,然后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自己的课堂里,感觉自己就像一支录音笔,还不是在做一个“搬运工”的活吗?

在接下来的听课中,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受益终生的听课规矩:多想少记,不允许自己把上课全过程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而是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思考上,在听课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换位思考:我要是上课老师,我会怎么办?这种教学设计适合我和我的学生吗?听课笔记上呈现的全是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路摸爬滚打,我朝着课堂教学达标课的标准靠近,工作第二年就被调入江苏省重点高中塘桥高级中学。由初中到高中,我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了能胜任高中的教学任务,我利用当年暑假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是认真研读所有的中学英语教材,做了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整理出高中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和考点。正式开学后,我把大量的时间泡在学校图书馆里,去了解学生与学法,研究教材与教法,琢磨试题与做法。在那里,我接触了对我的成长影响巨大的两本杂志《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和《中小学外语教学》。它们为我开启了两扇窗,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案例中的精神营养,一笔一划地去临摹优秀教师的课堂。

关于课堂教学的想法,在心里越聚越多,有一种喷发的冲动,我特别想上公开课,展示给其他老师看。市里面举行的公开课对评职称和骨干教师有用,想上的教师争先恐后,当然轮不上我这种小字辈。而学校里举行的研讨型公开课往往是一个“烫手山芋”,没有人愿意接。但是,对于一个急需展示和交流平台的新教师来说,却是一个香饽饽。

不论公开课的层次高低,不论听课教师人数的多少,不论别人是否在边听课边做杂事,我都认真对待每一节汇报课,因为我和我的学生在乎每一次展示的机会。一个学期不到,我在学校里就小有名气了,每逢我上公开课,来听课的同行越来越多了,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的,边听课边做杂事的老师越来越少了,课后大家也争相借鉴我的教学设计。

我在课堂上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做法,引起了争论,有人觉得新鲜别致,也有人觉得哗众取宠。在这种情况下,我特别想向专家咨询、求证。于是,我就想到写教学论文――如果得到专业报刊的广大读者的认可,那么我的这些想法和做法就不是无稽之谈和瞎折腾了。就这样,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的第一篇论文《浅谈课文教学中的任务设置》诞生了,并刊发在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上。这篇论文的发表,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肯定,让我迷恋上教研这种行走方式:先想,后做,再总结。

三年后,我任教的班级在高考中取得了这所学校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英语成绩在全市也名列前茅,还有一个学生史无前例地获得了苏州李政道奖学金,在整个张家港市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时候,一种欣慰的感觉油然而生:我的课堂教学达标了!

通向优秀教师的“评优课”

教学质量是高中教师的生命线。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但是,如果只有分数,却永远到不了明天。老实说,我工作前几年确实是为了站稳脚跟,千方百计向课堂要效益,教学目标只停留在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上,但这不是我理想中的英语教学。我又该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上谋求更多、更新的突破呢?

机缘巧合,就在这时候,组织上把我调入张家港外国语学校,这里是一个更大的全新舞台,有许多挑战在等待着我:上课班级变小了,只有20多个人,该如何有效开展小班化课堂活动?教材难度远远高于普通学校,我还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吗?课堂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等方面的能力,我能胜任吗?

思考过后,我马上就付诸行动。为提高课堂口语表达能力,托人购买《走遍美国》《老友记》等英语教学和原版电视剧的VCD,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和模仿。为保证课堂上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事先把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写在备课本上,然后背下来。在上课前,还会跟着录音机模仿课本上的单词和课文,直到发音准确、能背诵下来为止。

为使我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符合语言教学规律,我还去上海外文书店购买和研读桂诗春的《新编心理语言学》、束定芳和庄智象编著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黄国文的《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等英语教学书籍。此外,还订阅了《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等面向大学教师的杂志。

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不满足于停留在有专家引领和教授指导的被动层面上。作为一线教师,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研究素材,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研究的主体呢?于是,我就给自己树立了“教师即研究者”的新理念,开始行动起来,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去研究学生和课堂,让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考试和试题等教学过程都成为我的研究对象。

在接下来的五六年中,思考、行动和总结再一次成为我的行走方式,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陆续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课堂教学论文。这时,我又发现一个新问题:我的课堂教学研究要么零零散散,犹如一个个断篇,缺乏贯穿始终的教学主张;要么浅尝辄止,形不成合力,感觉像一个游击队员,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新问题带来新机遇,为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从县市级课题,到部级课题;先是参与别人的课题研究,再到自己独立申报主持省级课题的研究。

我的教学研究没有浮于“坐而论道”和“纸上谈兵”,而是注重实效,这对我的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我发现纯粹文本形式呈现的信息往往头绪太多,会增加记忆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保存。针对这一问题,我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语篇信息转换”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把文字形式的阅读篇章内容转换成简单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从而利于信息的加工、保存和提取。通过实践与反思,我总结出了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转换手段,如图片、简笔画、表格、树形图、网络图、流程图、时间线等。借助这些手段,可以通过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文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关系(网络图)、分类关系(树形图)、事件的发展过程(流程图)、戏剧场景(简笔画)等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为后来的交际储存更多的有效信息。

“语篇信息转换”教学模式在苏州市英语评优课上公开展示后,引起了同行的巨大反响,该课获得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后来又获得全国外语特色学校评优课一等奖,根据那节课整理而成的教学论文《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其中的核心理念被大量引用。与之相关的教学论文先后两次获得江苏省“五四杯”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

评优课凝聚了一个教师平时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实践。这两次大型评优课的成功预示着,在某种程度上,我已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潜质。在这期间,我被学校先后提拔为教导处副主任、教科室主任和校长助理,还被张家港市教育局评为英语学科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带头人。

迈向知名教师的“展示课”

随着荣誉的增多,被邀请上展示课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是,我的内心却越来越有一种“江郎才尽”的忐忑不安。我反复地问自己,该拿什么来奉献给充满期待和花时间来听我课的那些老师呢?

经过深思熟虑后,我的答案是读书,读更多的书。正如《人民教育》杂志总编傅国亮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其阅读史。我研读了大量书籍,从读国内英语教育专家的书,到直接接触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引进的《Seameo Relc Portfolio Series》等英语教学原著,再到阅读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引进的《Social Psychology》等英语教学以外的书。我边读边实践,把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巧妙地连接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011年,在苏派教育研究中心与张家港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苏派名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的展示课上,我借用漫画、简笔画、视频和音频等手段,从形式、意义和功能等三个维度来呈现语法知识虚拟语气,精彩展示了“三维语法”教学模式,获得与会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赞誉,被大家誉为“三声课堂”:课上学生愉悦学习的笑声,听课教师赞叹的掌声,课后教师排着长队拷贝课件――无声胜有声。

由于上课效果好,社会反响大,2012年,我再次受邀参与第三届“苏派名师”教学思想研讨活动课堂展示。在本次展示课中,我独辟蹊径,首创英语作文“目标分析法”,指导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如何把大的写作话题先化整为零,再各个击破,去构思语篇和发展段落。新颖独特的视角、行云流水般的呈现、轻松高效的方法再一次引起轰动,下课后,我马上又收到去多个学校讲课的邀请。

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我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我被教育局提拔为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评为江苏省高中英语课改先进个人,被苏州市教育局评为苏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我的展示平台不再局限于课堂,我的教学主张通过博客、著作和讲座等更多的形式展现出来。

2003年,我总结江苏省开展中学生口语等级测试的相关情况写成文章,发表于《中小学外语教学》上,受到江苏省中小学研究室的肯定与表扬。还连续多年为《中小学外语教学》撰写教学设计,共计20万字,惠及更多的英语教师。2008年,受省教研室的委托,我参与编写《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回顾、总结江苏省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经验。2009年,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邀请,参与编写《外语之友》。2010年,受译林出版社委托,主编《初中英语课标教材阅读精华文库》(第四卷)。2013年,浓缩自己教学实践精华的新书《做最好的英语老师》也即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7年受译林出版社委托,我先后去湖南长沙、江苏扬州、泰州、徐州、宿迁、无锡等地做了英语新课程的培训。我还多次受华东师范大学、西安教科所、苏州大学、徐州师大等单位的邀请在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做相关讲座。我把每一次讲座都视为公开课,认真备课、上课,用朴素的语言和翔实的案例诠释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先进理念,受到了一线英语教师的热烈欢迎。每次做讲座时,许多教师对我的年纪惊叹不已,看文章,听介绍,都以为我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学究,没想到却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

博客,也是展示我教学主张的一个平台。我注册了新浪博客,笔耕不辍,坚持写教育叙事,深受教师们欢迎,时间不长,访问量逼近16万。其中,部分博文还被一些报刊选用。

一直以来,我主张“把英语当成语言来教”,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异化现象,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把英语课看成数理化一样的知识课:误以为学英语主要是学英语知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拼命在知识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上下功夫;误以为学生掌握了语法知识,就会发展符合语法规范的书面和口头语言;掌握了文体和各种文章结构的知识就能写出各种文体和结构的文章;学生了解各种表达方式,他们就会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此外,我还“跳出思维的盒子”,去思考英语教学的改革,建议英语教师多去听小学语文课。我的论文《语文教学给英语教学的三个启示》发表后,在中学英语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文章指出,我国现代英语教学所倡导的理论和方法过于理性化、技术化,强调分析、分析、再分析,以理代悟。语文教学中所采用的听、诵读、模仿等这些方法看似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却是最朴素、最生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给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会他们领悟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

此外,我还积极主张英语教学应该做到“目中有人”,体现“大英语教学”的理念,因为英语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在许多场合,我都大声呼吁,“目中无人”就是当前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学及研究的通病。英语教师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把自己当成一个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注意力只停留在如何呈现语言知识、如何进行课文语篇分析等技术层面上。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要忽视,所有这些理性关注和分析都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前提之上,那就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态度端正且认真配合教师及教学的。所以,没有把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的英语教学,其实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教学效果肯定没有趋于最大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行动研究,让我从一名对教育一知半解的非师范生,慢慢体会到“为人师”的快乐,感受到“像花儿一样盛开”的教育幸福,立志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

行动研究,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幸福道路,一批有思想力的行动者正大步流星地向前迈进。

上一篇:核算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常规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