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传统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9 23:17:12

小班传统文化工作计划

小班传统文化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识别;民族平等;国家行动

【作 者】覃乃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012-010

Ethnic Identification:A National Action to Implement Ethnic Equality Policy

Qin Naichang

Abstract:In the mid-20th century and the late,under the unified arrangements of Chinese government,Guangxi launched ethnic identification,which is a national action to implement ethnic equality policy,an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system,to protecting the equal rights of all minority ethnic groups,to implementing nations various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minority ethnic groups,and to enhancing national unity.

Key Words:ethnic identification;ethnic equality;national ac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制度,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就要求弄清楚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哪些民族?这就需要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因此,民族识别是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的一项国家行动。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识别常常受到一些人特别是西方学者的非议。本系列论文以广西民族识别为研究对象,意在说明,中国的民族识别对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同时说明,民族识别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一次重要实践,它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识别使广西历史上形成的族群变成为12个世居民族,他们由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而这种民族认同是建立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之上的。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了人类平等思想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归纳起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第一,主张和坚持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也就是说,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先进或者后进,都应该一律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履行相同的义务。主张对于各民族之间发展上的客观差距和文化上的差异应该持科学的态度,认为民族之间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只有发展上的先进和后进之别,而这些发展上的差距不是天生的。对于发展落后的民族,只要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提供发展的机遇,他们就一定会获得进步。

第二,主张和坚持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平等,并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也就是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切权利平等;同时通过对于少数民族的特别保护以全面体现民族平等,这种特别保护在社会生活中一般表现为对少数民族的优惠和照顾。列宁为此曾经指出:胜利了的民族的无产阶级,甚至不惜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现实生活中实际形成的不平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

第三,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与资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根本区别。私有制是造成民族剥削和压迫关系的制度根源。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为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的真正平等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第四,主张和坚持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①列宁也认为:“法律上的平等还不是实际生活中的平等”。②

第五,主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当代中国,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只有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国家才能长期稳定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想成果,理所当然地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二、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民族识别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我国的民族识别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我国民族的自然地域、语言文字、经济生活、文化和心理素质等要素,进行历史的综合考察和分析,科学地确定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从而使国内各民族能够更好地拥有平等的地位和享受民族平等权。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形成了一个平等、团结、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们共同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逐步消除。少数民族要求自己的地位得到确认,权利得到保障。于是除了那些历来被公认的少数民族外,许多长期受压迫、受歧视的少数民族纷纷提出确认自己的族称和公开自己的民族成分,迫切要求承认为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员。比如,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国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多达400多个,其中仅云南省就达200多个。广西也有20多个。这众多的民族名称,除一部分是早已公认的外,绝大多数都属于新中国成立不久才为人所知。因此,民族识别势在必行。

民族识别是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新中国建立后,在各级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落实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帮助发展民族经济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中国有哪些民族。如果民族成分不确定,势必影响到这些民族充分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各项权利,影响他们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会妨碍这些民族在建设新生活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8月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都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是少数民族。因此,只有对自愿申报的民族单位进行民族识别,才能确定它们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单一的少数民族还是某个少数民族的一部分,还要确定其族称以及人口数量,从而为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基础。

(一)1951年中央访问团的民族调查及识别

1951年7月,中央访问团中南分团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访问,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基层政权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情况的初步调查,记录了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初期的实际情况,撰写了《广西少数民族历史资料提要》及一些地区少数民族情况的调查报告,对壮、瑶、苗、彝等民族的名称、支系、姓氏、分布状况及历史活动等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为政府确定部分人们共同体的民族成分提供了依据。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也组织力量配合中央民族访问团做好民族调查工作,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民族识别调查活动,这是广西民族识别的开始。

1951年11月21日,中南军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做出《关于开展少数民族工作的决议》,强调各民族不分大小,都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决议精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批判和地方民族主义教育。同年11月29日,中共广西省委召开少数民族干部会议,强调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民族平等的教育,正确对待自己的民族和其他民族。一些原来不敢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的群众大胆承认自己的民族成分。如武鸣县原来自称为“汉族”的数十万“土人”、“板人”,都改为壮族。一些原来为了得到照顾或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要求改为瑶、苗、侗等民族成分的群众,也主动把乱报或错报的民族成分改正过来。

(二)1953年到1956年的民族识别

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中央访问团对广西各民族的来源和变迁只能作初步的考察,所提供的材料仍有不确之处,例如把仫佬、侗族均归属于壮族,把仡佬称为苗等。为了全面弄清广西的民族情况,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创造条件,从1953年到1956年,广西再次组织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民族识别工作。1953年8月17日,广西省民委制订了《调查民族成分工作计划方案》。方案指出:我省少数民族据初步调查及自报情况,目前计有壮、苗、瑶、侗、仫佬、毛南、傣、倮倮、仡佬、、回、越南、偏、水家、黎、伶、?民、六甲等18种。其中大体可分为3类:(1)可以肯定为单独民族的,如壮、苗、瑶、侗、回、倮倮(彝)族等;(2)少数民族,但因与其他少数民族特点相近,尚待科学辨别其是否能单独成为一个民族的,如仫佬、毛南、偏、傣族等;(3)过去或仅依据初步材料,或只凭“报名”尚待依据科学定义进行研究确定的,如越南、水家、黎、伶、仡佬、、?民、六甲等。为此决定成立研究室,以调查民族成分为主,邀请张景宁、刘介、黄现等专家参加工作,广西省民委、广西民族学院各派4人,并请中共广西省委统战部、桂西壮族自治区派干部参加,会同中南民族学院研究室派来的学员组成民族识别调查组,分3个小组分赴3个地区:(1)防城地区,了解越南、偏族;(2)龙胜、三江地区,了解黎、伶、六甲;(3)隆林地区,了解仡佬、、倮倮等。

从1953年下半年起,在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派出调查人员,对广西未确定民族成分的人们共同体开展识别调查工作。调查组共20多人,由著名语言学家严学窘教授和历史学家张景宁教授领导,成员有广西民族史专家刘介等。各有关地区的统战部、县人民政府派干部参加调查。调查工作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从1953年9月到12月,调查了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的伶人、黎人和苗人、罗城县的仫佬人、环江县的毛南人、南丹县的水家和隔沟人。第二期从1954年2月到5月,调查了平果县的陇人、防城县的越人(即京人)和龙津县的傣人。

1954年3月10日,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印发《识别民族成分调查参考提纲》,对民族识别调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1)调查所识别的民族在一定历史范畴下形成的过程,认识他们的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特征,并与汉族及接壤地区其他少数民族进行比较,求其异同,说明可否构成一个民族。(2)了解所识别的民族现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水平,指出在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新型民族构成的远景。关于调查方法,《提纲》要求,在县和区获得资料和全面情况后,深入中心及接壤地区农村实地调查,再回县和区进行补充了解;调查每一项目,都要吸收其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资料,了解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详细询问,反复对证,尽可能地要求一致,期以正确。询问对象偏重年老博识并感兴趣者,但须注意其阶级性和各阶层的影响与看法;细心搜集足以说明特征的资料,并指出解放后新的变化和发展;分题分目现场记述,并且注明时间、地点和对象;就地研究讨论综合材料,求得一致的认识和初步结论,并及时作出呈报材料;摄影绘图,抄写材料和购置文物说明特征;每一阶段工作完毕后,举行总结会议并进行工作鉴定。

提纲规定了以下方面的调查内容:

人口和分布地区。包括所识别的民族的总人口数(占当地总人口和少数民族的百分比),主要姓氏及聚居散居的情况(附地图),历史记载对该民族的称呼、主要姓氏分布地区;重点调查村的人口数及成分比,并对地理环境和地区形势类型进行概括的了解(附地图);收集一些有关建政、优抚、救济、行政区划、移民、婚姻和社团登记等情况。

历史来源。(1)民族名称。包括本民族的自称及其意义;当地汉族对该民族的称呼及其意义;当地其他少数民族(特别是接壤的少数民族)对该民族的称呼及其意义;本民族对当地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称呼及其意义。(2)源流。包括有关本民族各主要姓氏历史来源的传说、故事、神话、族谱、家牒及宗祠、石牌、庙宇、族坊等;现在各主要姓氏居住的村名、年代及迁移的出处路线和原因;当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对该民族的历史来源和迁移过程的传说与看法。

社会情况。(1)家庭组织。包括家庭成员的分工和关系,是大家制还是小家制;财产关系与继承和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父母与儿子和女儿的关系及对他们的态度和教育。(2)血缘关系。包括血缘聚居同姓的族和房的组织形式,族或房的祠堂,公共建筑物;宗法体系的具体表现;民族单位的内婚制或外婚制;族长、房长或头人及自然领袖的形成、职权和威信。(3)政治情况。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习惯法(如杀人、奸淫、偷盗和纠纷的处理等)的产生、规范和作用;过去的保甲制度和解放后基层组织的形式;封建的社会组织(如反动会道门);各阶层对所有制(公有和私有财产)的态度和劳动人民的社会道德。(4)文教卫生。包括解放前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情况;解放前后卫生机构、医疗、主要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预防防疫、妇幼卫生情况;民间医疗和药物。(5)民族干部。包括民族干部的数量、质量、来源、训练、培养、提拔、福利、待遇以及与汉族干部的关系等。

民族关系。包括本民族共同民族意识和性格的具体表现,对汉族和接壤少数民族的态度;历史记载和本民族传说与汉族及接壤少数民族间的压迫、歧视或劳动人民民族间的友爱互助事例;目前本民族与汉族及接壤民族间的文化影响、生活习惯、通用语言、劳动互助和通婚情况;过渡时期本民族与各族人民的友爱和它的巩固。

语言。包括本民族共同语言的统一性和方言性与使用地区、场所、阶层与程度;本民族通晓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语文的范围、阶层和程度;语言、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特征;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和系属;借词系属、特征和使用汉语情况。

风俗习惯。(1)服饰。包括各阶层男女老幼平日季节性的服装的质料、颜色、织锦、样式和爱好,过去和现在有些什么变化,自制或购置;节会礼服盛装的质料、颜色、织锦和样式,自制或购置,过去和现在有些什么变化;男女发式头饰、佩饰和靴袜、草鞋等;新婚夫妇的服饰。(2)饮食。包括主要粮食、肉类、蔬菜的种类和来源;特殊嗜好和被禁止的食品;过去和现在每日进餐的次数、时间、地方和方式;节令、婚丧、宴客、生育的宴会和菜肴;茶酒饮料和吸烟品制作方法。(3)居住。包括各阶层住屋的大小、形式、质料和修建方法,自建或雇工;室内间隔、陈设和使用、门窗位置;祖先神位及厨房用具与位置、牲畜棚位置;各阶层常用家具及被褥蚊帐;照明、用水和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等。(4)婚姻。包括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的情况;求偶方式――自由恋爱或父母包办;自由恋爱采用何种方式(走坡、坐妹、玩婊、偷妈……);一般男女婚龄是否相等(男大女小,或女大男小),通婚范围(含与何民族通婚及原因,本民族同姓是否通婚、五代之内能否通婚);解放前后的结婚费用(订婚费用、结婚费用、实物、货币、招待酒席等)、男方聘礼、女方嫁妆;婚期、结婚仪式和禁忌;对离婚及再婚的看法;对“不贞”、“野仔”和男女肉体关系的看法等。(5)生育。包括分娩方法及规定在室内或在室外;对初生男女婴的处理,叫名、宴贺及其他习俗;四、五岁以前男女婴的喂养、卫生和催眠歌等。(6)丧葬。包括过去和现在的丧礼――男女入殓、择地、出殓、祭奠的仪式;丧后纪念方式和防止死者作禁的仪式;有否买水、重葬等风俗。(7)节会。包括过去和现在一年中的主要节日的历时、举行和参加者。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异同;公共性民间节日的发生、作用、举行、领导和参加者,并注意与祭祖及历史来源有关的节日。(8)禁忌。包括生活上衣食住行的禁忌及其意义;生产上的禁忌及其意义;婚姻、丧葬、节会、生育、宗教仪式和病者的禁忌与标记等。(9)文艺。包括一年中群众文娱活动与集会的方式、作用、意义和性质(宗教或社教意味);各阶层口头的民间创作――歌诗、谚语、俗语、俚谚、谜语、历史故事、讲故事者和民间歌手;过去和现在的音乐、乐器、歌唱队和人民对它们的要求;舞蹈、游戏的创作和组织表演的时间、地点;实用艺术――建筑、工具、刺绣、编织和首饰的民间形式和价值等。(10)宗教。包括信仰什么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和算命、卜卦、佩带护符、看风水;主要信仰的神、庙宇和传说;神或祖先诞期祭祀的节期、仪式和戒规;宗教职业者及其社会地位;各阶层的遗留(如还愿、依皈……)和对它的态度与斗争等。

经济生活。包括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经济形态(农业、林业或渔业);耕地面积、类型和水利情况;主要物产、经济作物、果品、蔬菜、狩猎、养畜、捕鱼、养鱼和工矿产品等;土地占有情况和阶级关系;生产特点(生产工具和耕牛情况、生产技术如选种、播种、施肥、中耕、收获、碾磨粮食等和经验,劳动习惯、种植季节、男女老幼生产分工等);生产情况;互助合作组织;一般生活水平;工商业和交通情况等。

结论。包括民族成分问题;经济问题;文教卫生问题和民族政策执行问题。

各调查组根据《调查民族成分工作计划方案》《识别民族成分调查参考提纲》开展了调查工作。调查结束后,各调查组给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呈报了调查报告,为人民政府确定民族成分提供了依据。广西省民委将这10份调查材料印成9册(其中南丹县水家和隔沟人调查合为一册),送有关部门作内部参考。这9册资料共约93万字,另有各种统计资料113份,地图16幅,房屋衣饰图18幅。这是继1951年中央访问团访问之后,广西组织的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民族识别调查。

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我国民族政策,经过省级主管部门的识别,最后确定全省的民族成分。大新县第八区板价、板录、念典3个乡群众自报的苗族,确认为壮族;平果县第二区乐尧山区布尧、陇色、岜陇、陇匠、天南、品黎、孟养等7个乡的群众要求改为瑶族,经桂西民族工作队和平果县民政科调查,确认为壮族;马山县第四区里民、安善、上级、桥老等4个乡群众要求改为瑶族,确认为壮族;龙胜各族自治区太平乡自报的“伶人”,确认为壮族;龙胜各族自治区第三区甘甲乡自报为“黎族”的群众,确认为汉族;南丹县的“隔沟人”,确认为苗族;南丹县木栏乡自报的“水家人”,确认为水族;三江侗族自治区的“六甲人”,宜山县建安乡的“阳山人”均确认为汉族;龙津县第六区的苗族,确认为壮族。同时还确认了罗城县的仫佬族,环江县的毛难族(1987年改称毛南族)和防城县第四区江平乡的越南族(1957年改称京族)等等。

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确认和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省选举委员会的认定,1954年,广西全省计有汉、壮、瑶、苗、回、蒙、满、越南、倮倮(彝)、(未定)、仫佬、偏(壮)、毛南、侗等14个民族成分。1956年2月,国家民委正式批准仫佬、毛难为我国单一民族,并报国务院备案。这样,到1957年广西省确认的少数民族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倮倮(彝)、水家(水)等9个民族(越南族因1955年防城县随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辖而从广西省少数民族名单中消失),尚待调查确认民族成分的有人等。

1958年3月5日,韦国清省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宣告:广西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水家族、倮倮(彝)族、仡佬族等11个世居民族,人口有1900多万。

(三)主要回应民众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追求的民族识别:1981年到1990年的广西民族识别

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工作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些自报民族成分的人们共同体未能作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未能确定其民族成分。以后由于各种政治运动,特别是“”对民族工作的干扰,民族识别工作被迫中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政策,如计划生育、招工、招生、入党、提干、经费补助等,因而,过去报了汉族的一些人,要求更改为少数民族。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广西区民委于1981年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民族识别调查工作。这次民族识别,实际调查识别65847人。其中自报为苗族的35046人,通过调查认定归并壮族34518人,归并瑶族153人,归并汉族375人;自报为瑶族的22645人,通过调查认定归并壮族18818人,可归并壮族也可归并汉族542人,归并汉族670人,认定为瑶族的2615人;自报为侗族的1585人,通过调查认定归并汉族80人,可归并壮族也可归并汉族的1425人,认定为侗族的80人;自报为壮族的3076人,通过调查认定归并汉族564人,认定为壮族的2512人;自报为水族的780人,通过调查认定全部归汉族;自报彝族的208人,通过调查认定全部归并壮族;自报为黎族的1994人,通过调查认定归并汉族的1697人,可归并壮族也可归并汉族的297人;自报为满族的92人,通过调查认定全部归并汉族;民族不洋421人,通过调查认定归并汉族219人,归并壮族的202人。

1990年5月,广西区民委在广泛征求区内外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各级领导干部、“人”代表、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民族干部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确认“人”是仡佬族的一支。1990年6月,自治区民委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确认“人”为仡佬族的报告》,同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并报国家民委和国务院备案。以“人”族属确定为标志,广西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结束。

三、民族识别的成就和意义

(一)顺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民族平等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进入了一个民族平等的新时代。随着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许多少数民族群众明确了自己的民族成分,也明确了自己应该享有的民族平等的权利。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有步骤地开展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工作,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和自治权利,推动广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1951年8月,全州县东山瑶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0月,隆林县成立4个区级民族自治区和35个乡级民族自治区。紧接着,在防城、大苗山(今融水)、富川、恭城、凌云、贺县等地,也先后建立起一批区、乡、村级民族自治区。据统计,从1951年8月到1958年,广西先后建立18个区级民族自治区和260多个乡、村级民族自治区。

1951年8月19日,成立广西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从1952年到1958年,先后建立县级大瑶山瑶族自治区(1952年5月2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区(1952年11月26日)、三江侗族自治区(1952年12月5日)、隆林各族自治区(1953年1月1日)、都安瑶族自治县(1955年12月15日)、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年3月6日)、东兴各族自治县(1958年5月1日,当时归广东省管辖)、钦北壮族自治县(1958年5月10日,当时归广东省管辖)。1955年9月18日,根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经广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备案,凡称为自治区的县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改称自治县。1966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大瑶山瑶族自治区改称金秀瑶族自治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改称融水苗族自治县。

为了满足广西壮族人民当家作主的迫切愿望,进一步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2年12月9日,又在桂西、桂中壮族聚居区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宜山、邕宁、百色三个专区、34个县(后扩大到42个县)。1956年3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和国务院的决定,桂西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1956年9月,中共中央鉴于壮族自治州的建制与壮族在我国应有的地位不相适应,并根据壮族人民的要求,倡议建立省一级壮族自治区,得到各族人民拥护。倡议提出以后,广西各级党政机关、各派、各界人士和人民团体,对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若干问题,进行充分酝酿和讨论,在城镇和农村中进行广泛宣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西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广西委员和在北京等地工作的广西籍人士,广西各级人大、政协,为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协商工作。在酝酿和讨论过程中,除了个别人士提出不同意见外,绝大多数都赞同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7年4月至5月间,广西当时的5个市(其中1个为县级市)和70个县均分别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17747名代表,经过讨论,作出赞成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定。

在充分酝酿讨论和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1957年6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51次会议就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做出决定。同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撤销广西省建制,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议。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宣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根据195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广西于20世纪50年代曾经建立了11个区级自治区和156个民族乡(1955年和1956年都安、巴马两个瑶族自治县成立后,全省还有7个自治区和135个民族乡)。1955年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的指示撤销区级自治区,改乡级自治区为民族乡,加上新建的一批民族乡,全省共有230个民族乡。民族乡不是一级自治地方,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补充。1958年实行乡政府与合并以后,民族乡被取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思想政治战线上的拨乱反正,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工作重新受到重视,广西先后建立富川瑶族自治县(1984年1月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4年1月10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1987年12月23日)、恭城瑶族自治县(1990年10月15日)。此外,于1991年和1995年,分别给瑶族、苗族人口较多,但又不具备成立自治县条件的西林、凌云和资源县享受自治县待遇;因建立地级防城港市而撤销自治县建制的该市防城区和东兴开发区原享受的自治县经济政策待遇不变。至此,广西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任务基本完成,全自治区共建立12个民族自治县,有8个少数民族在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域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使各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调动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广西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根据宪法规定,从1982年起,广西除恢复部分民族乡外,还新建立一批民族乡。到1996年,全自治区有民族乡63个。2001~2005年,乡镇机构调整时,撤销了5个,至2007年底全自治区有58个民族乡,其中瑶族乡46个,苗族乡8个,瑶族苗族合建民族乡1个,侗族乡1个,仫佬族乡1个,回族乡1个。

(二)实行各项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1.贯彻落实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工作,帮助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和帮助已有文字需要改革的少数民族改革文字。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帮助下,广西开展大规模的壮语调查,在此基础上于1955年4月制定以拉丁字母为主要拼音符号的《壮族文字方案(草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后,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转报国务院审批。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这一方案并同意在壮族地区推行使用。

1954年7月23日,成立桂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1956年,成立广西省壮文工作委员会,1957年春,桂西壮族自治州和百色、宜山两专区及武鸣等49个县分别成立壮文推行办公室和壮文推行委员会,开展壮文的推行工作。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开展,1956年3月19日成立桂西壮文学校,主要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1957年5月1日成立广西民族出版社,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字书籍的出版工作。同年3月10日建立广西民族印刷厂,7月1日创刊《壮文报》,1958年3月3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设立壮语节目。

从1958年到1965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广西的民族工作在曲折中取得发展。这一时期,培训壮文工作干部和壮文教员、壮文扫盲、壮文研究和编译、出版壮文读物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自治区成立了自治区、地区、县三级的壮文学校52所,先后培训壮文专业教师8000多人、群众扫盲教师40000多人,农技人员16000多人。编译出版壮文农村扫盲课本、中小学和干部教材、马列著作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各种普及读物等430多种,1044万多册;出版《壮文报》1028期,最高发行量每期15000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区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新闻、翻译、出版及电影工作。1982年恢复“”期间停办的《壮文报》,1986年改名为《广西民族报》;1980年成立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壮语编辑部,后改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主要用壮语广播新闻、社会、科技等节目;1986年1月在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设立壮文翻译室,用壮文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1981年恢复“”中被撤销的广西民族出版社,1981年到1990年,共出版壮文图书215种,210多万册,汉文图书1200多种,5600多万册;1986年成立《三月三》杂志社,出版《三月三》壮文版和汉文版两个少数民族文学刊物。

2.贯彻落实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广西境内聚居着11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都有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1949年以前,封建统治者曾以节日文化活动“伤风败俗”为由,下令禁止和取缔,但因它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始终生命不息,屡禁不衰。1949年以后,这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文化活动得到恢复。壮族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歌圩、开耕节、尝新节、牛魂节等,由于各地节日的内容和名称不同,共有30多个,其中以歌圩最为普遍和著名。1983年,由广西民族学院和广西群众艺术馆在首府南宁联合举办第一次壮族“三月三”歌节活动。1984年,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自治区文化局在南宁举办规模盛大的壮族“三月三”歌节,并举行色彩班斓的文艺大游行,在公园、广场搭起歌台,三天三夜的对歌和各民族文艺表演吸引数十万群众。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广西民歌艺术节,自此,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各壮族地区都举行歌节活动。从1993年起,广西民歌艺术节改为国际民歌艺术节。瑶族的传统节日有盘王节、祝著节、三月节等,其中以盘王节最为普遍和著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瑶族盘王节的时间不尽相同。1984年8月,全国有关省、自治区的瑶族代表参加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在南宁主办的盛大的盘王节活动,并讨论决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统一的节期。以后这一天,许多瑶族聚居区都举行盘王节活动。苗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斗马节、苗年、跳坡节、新禾节、踩花山、跳香等;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冬节(即侗年)、花炮节、艾粑节、四月八乌饭节、姓氏节等;还有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分龙节;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京族的哈节;彝族的火把节、跳弓节;水族的端节;仡佬族的拜树节等,这些民族在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期间都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如壮族的抛绣球、扁担舞、高台舞狮;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上刀山、下火海、跳云台;苗族的拉鼓、赛芦笙、斗马、赛马;侗族的抢花炮、芦笙踩堂;仫佬族的“独角秀”(舞狮);毛南族的“条套”(师公舞);回族的摔跤比赛等。

3.贯彻落实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政策

在民族文化工作方面,加强了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充实民间文学艺术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展对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的广泛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到1994年,全自治区共收集、整理、出版了广西各民族民间的长歌(含创世史诗)15种,民间歌谣集122种,神话、传说、故事集155种,寓言、笑话、童话集38种,民间文学论著20余部,广西各民族文学史、概况、概论10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出版了《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等10部文艺志。挖掘整理壮剧传统剧目300多个,壮师剧及苗剧、侗剧、毛南剧等传统剧目一批。收集整理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山歌、小调、风俗歌、儿歌等,其中收入《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的就有1600首近8万行。

广西世居民族都有丰富的古籍,这些古籍用汉字抄写或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构造的土俗字抄写,记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此外还有丰富的口传文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批示》(中发〔1981〕48号)、国务院《关于古籍整理出版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82〕185号)和国家民委1982年179号文件精神,1986年3月1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和实施全区少数民族古籍的调查、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1986年6月21日,自治区卫生厅发出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医药古籍的通知,成立自治区少数民族医药古籍领导小组。到1987年11月,全自治区有50个县(自治县、市)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在部分县(自治县、市)成立了民族医药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的范围包括古文字、文学、艺术、宗教、碑刻、文人著作、医药、科技等8类。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遵循边搜集、边整理、边出版的方针,充分调动自治区有关部门及各地、市、县的积极性。到2007年,全自治区普查到散失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近1万件,搜集11个世居少数民族古籍600多种2000万字,整理出版《古壮字字典》、《布洛陀经诗译注》、《评皇券牒集编》、《壮族民歌集成・嘹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中国瑶族布努支系――密洛陀古歌》、《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还盘王愿》、《田林盘瑶民歌》等40种共1000多万字。民族医药古籍整理方面,出版《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壮医药线点炙疗法》《壮医药线点炙法临床治验录》等。同时还开展《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广西各民族卷》的编纂工作。

4.实行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经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财政方面,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实行专项财政照顾、民族自治地方预备费高于一般省、市,设立民族机动金;设立少数民族补助专款;设立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设立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贴息贷款。税收方面,对不同类别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税收减免。民族贸易方面,对民族地区的民族贸易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留成和运输价格实行照顾(即民族贸易“三项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方面,对少数民族用品生产企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和减免税。此外还组织经济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等。广西各级政府认真执行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稳步开展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

1981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始对南丹县里湖、八圩两个公社实施扶贫工作;198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了里湖、八圩等30个贫困公社(1984年后改称乡)为重点扶贫对象;198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155个贫困公社(1984年改乡后为211个乡)为重点扶贫对象;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48个“老、少、边、山、穷”县(1987年成立大化瑶族自治县后为49个县)为重点扶贫对象,通过设立专项扶贫经费、实施以工代赈工程、组织区内外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对口支援,组织工作队挂钩扶贫等措施,开展扶贫工作。1986年到1990年,全自治区49个贫困县(自治县、市)工农业总产值增长43.7%,人均有粮增加50.5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8元。从1991年开始,自治区组织解决500万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攻坚战,重点解决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石山地区和水库淹没区群众的温饱问题。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全自治区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500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70万人。

6.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乡除了享受和汉族地区同等的教育权利外,国家还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如设置民族教育补助经费;创办民族院校培养民族干部和民族师资;在没有高中的县办完全中学;在没有完全小学的行政村办完全小学;在山区增设小学教学点;各类学校向工农开门,少数民族子女可以优先入学,优先享受助学金等。从1950年起,相继开办广西民族学院以及桂林、南宁、百色、巴马等民族师范学校。推行壮文教育,除建立广西壮文学校外,还在田阳、来宾等52个县建立壮文学校。

1958年的“”给民族教育造成很大的破坏。1961年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以后,对民族教育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例如,放宽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年龄;自治区内民族师范学校招生采取择优选送和统考相结合,并按专区分配名额的录取办法;在高校招生中,对苗、瑶、侗等民族和边远的壮族地区,按地区和民族照顾,分配一定名额,并注意吸收一定名额的女学生;鼓励并分配一部分外地优秀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对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外地教师,除一般福利外,还发给津贴等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如恢复和新办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民族高等学校以及在小学、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中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班,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在壮族聚居地区的小学逐步推行使用壮汉语双语教学和在壮族聚居地区农村开展壮文扫盲工作;增加少数民族教育补助经费;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中向少数民族倾斜,增加录取名额,适当降低分数录取;特别贫困的县、乡开办的小学、中学民族班,学生可以享受一定的生活费补贴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实施“希望工程”,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帮助贫困地区创建希望小学,解决失学儿童上学读书的生活费用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家设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加快广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到2007年末,自治区独立设置的民族高等学校有3所,民族中专11所,民族中学67所,11所普通高等院校办有民族预科班。24个山区贫困县(市)办有寄宿制民族高小班136个,17个山区贫困县办有寄宿制民族初中班50个,16个县和9个市高中办有民族高中班116个。各类民族学校、民族班的学生享受国家的学生生活补贴。

(三)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固化和强化,加强了民族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屈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帮助下,随着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也得到发展;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等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自治区的差距在逐步缩短。以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的百色市为例,1985年该市(当时为地区,1995年改市)工农业总产值占全自治区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0047%,到2006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的6.15%,增加6.14个百分点;1995年,该地区财政收入占全自治区财政收入的1.17%,2006年该市财政一般预算占全自治区财政一般预算的5.58%,增加了4.41个百分点;1995年,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自治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40%,2006年该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全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6.14%,增加11.74个百分点。当前,随着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成功举办、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把广西民族地区推向了对世界开放的前沿,将进一步推动广西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

经过民族识别,使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得到顺利实施,各民族享受到当家作主、平等自治的权利,经济社会也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民族认同也得到固化和强化。1957年6月12日通过的《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赞同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议》中说:“应该建立一个省一级的壮族自治区,首先是壮族人民表示热烈的拥护,他们十分感动,感到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表示要主动和汉族人民进一步搞好团结,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水、仡佬等少数民族也一致表示赞同,他们由自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体验中,深切地认识到建立壮族自治区的意义。汉族人民认识到建立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民应当享有的自治权利,是团结少数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措施。因此,汉族表示拥护和支持壮族人民根据宪法规定实现这种权利”。③1957年6月7日广西省副省长陈再励在国务院第五十一次全体会议上作的《关于酝酿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情况的汇报》中说:听到要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消息后,“玉林县有一些壮族聚居村,解放前被统治者禁止讲壮话,企图汉化,他们被迫长期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份。这次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听说要讨论建立壮族自治区问题,高兴到了不得”。④

民族识别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实现其自主、自治的主体性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少数民族享有的各项权利是实体性的权利,因此必然要求各少数民族作为一种客观实体而存在。通过民族识别,对于民族群体进行确认和分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民族识别以后建立了一套新的民族关系框架。新中国的民族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要求实现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应该看到,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的民族关系正是依照这样一种基本准则而运行的。而民族识别对于这种关系的建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不仅“划分”出了不同的民族,而且促成和强化了各民族内部的认同。

注释:

上一篇:工程项目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