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00:14:31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第1篇

一、本学期实际授课时间(扣除“五一”假期一周)只有16周(包括复习、考试),望各校妥善安排,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事宜:

1、课题及参赛学校安排:

课题年级科目参赛学校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五年级语文北山、平二、西一

《看图想象作文》(积累·运用五中的习作)三年级作文中心、富一、街道

《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四年级数学上洋、烟场、塘厦

以上学校确定的人选应于3月30日前报中心小学,以便安排比赛时间和地点。注:和兴、平三、许佳、西二、黄田、中心六所学校将在下学期参加另外两个课题的课堂教学比赛。

2、各校要把此次评优活动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理论,挑选素质较高、肯钻研的教师参赛(不一定是原任课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设计能让学生充分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或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的评优课。要注意积累资料,包括:①原始教案;②试教后的讨论会记录;③修改后的教案;④参赛后的教学反思。获优胜课学校应将上述材料交中心小学一份。

3、设奖:每一个课题,评一节“优胜课”,相应评一个“优秀教研组”,不设指导老师奖。

4、听课、评课事宜待后安排。

三、高陂中心小学《高陂春苗》学生小报出版事宜:

1、各校要把组织、指导学生出版手抄报作为扩大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使手抄报活动成为所有学生的经常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全体学生普遍参与的基础上,每期优选5份以内的手抄报交中心小学,作为《高陂春苗》学生小报出版的稿件来源。

期次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

截稿时间3月30日4月22日5月27日

2、学生手抄报名称自拟,但设置4个固定栏目:①“我的得意之作”(展示学生习作);②“金点子”(学习方法介绍、交流);③“知识黄金屋”(百科知识);④“实践天地”(发表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小绘画等活动的作品;各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介绍、小论文;家乡风土人情趣谈、经济生活和自然条件情况调查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另外设置栏目,充分发挥创造能力,认真编辑,力求内容有意义,版面新颖、美观。学生小报一律采用4开纸单面编辑。

3、中心小学将在期末对各校所交的学生手抄报进行评奖,评奖依据主要是文章在《高陂春苗》学生小报的入选率和手抄报是否美观。此外,还将根据手抄报活动开展情况设优秀指导奖若干名。

4、负责出版《高陂春苗》的学校根据中心小学提供的各校优秀手抄报素材,精选内容,重新排版、修饰,并根据学校实际,补充若干栏目(内容自主解决),形成《高陂春苗》学生小报,然后复印14份交中心小学分发各校。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第2篇

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务任务,取得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和可喜的成绩:省级德育课题顺利结题,五年级数学抽测各项指标均居全县第一,六年级毕业综合质量检测我校人均分仍居全县之首,师生各级各类获奖捷报频频,达300余人次。下面就教导处本学年度的工作作一回顾:

一、夯实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1.拓广天地长学识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还坚持每两周一次校内业务学习与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本学年学校安排全体教师学习了《人民教育》刊物中立足校本教研,发展教师队伍文章,各教研组开展了观看优秀教学课例光盘、听专家名师讲座等业务学习活动。本学年学校还先后组织了二十人次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培训、听课、观摩活动,同时,暑假我校全体教师参加市师训部开展的第三轮继续教育评好课网上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活动。

2.有效教研促成长

3.龙头课题立成效

学校以省级德育课题为龙头,积极要求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争取阶段性成果,并做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率,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该课题以起始一年级的5个班级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参与研究人员不仅有一年级所有学科教师,校长还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和总务处等多个部门管理层参与研究。同时,该课题历经六年之长,每两年组织一次阶段成果验收,第一、二阶段由县教育局组织专家阶段评估,第三阶段由池州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阶段评估验收。该课题对每一次取得的阶段研究成果随即进行全校推广普及,真正做到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推广中再研究、再提炼、再普及。目前,该课题研究的大部分成果不仅全校推广,且辐射城区和周边乡镇兄弟学校。特别是建构了本校的德育特色成果最有价值:

(1)建立了《我能行学生一周学习生活评价表》让评价有了标准。

(2)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实行多元评价,彰显人文。

(3)德育实践活动系统有序:一、二年级亲子运动会,三年级消防队科普基地参观,四年级祭扫烈士陵园和到自来水厂考察,五年级慰问敬老院和气象局科普基础实践,六年级模拟长征军营一日体验活动。

(4)编写了学校德育系列校本教材:《青阳县实验小学学生手册》、《养成教育手册》、《安全教育手册》、《礼仪教育手册》、《成长的足迹》等。

省课题鉴定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成果,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加强对同类课题相关主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1.经典书香润人生

2.品牌活动增才干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不但使学生学到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我校每年都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学校的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体育艺术节、校园文化节就如同一条美丽的珍珠链让师生全员参与,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成功自我。本学年度里,举办了教师第三届读书沙龙和首届新经典朗诵比赛;举办了第三届校园数学节,本届数学节的主题是:弘扬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体验数学乐趣。在为期一周的数学节中,同学们畅游数学王国,在节徽口号设计、讲数学故事、数学计算、数学知识竞赛中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中,领略了数学的奥妙与乐趣,还涌现出一大批热爱数学,肯动脑筋的数学学习积极分子。活动发现了人才,培养了人才;举办了第二届校园英语节,本届英语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全校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增强开口讲英语、动手写英语能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英语走进每个孩子,使他们想说,敢说,能说,乐说。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三六年级的英语书写比赛、三四年级的英语听力竞赛、三年级的英语诵读比赛、五六年级的英文打字比赛和限时写单词比赛。英语节为期一周,三六年级的学生都参加了英语节的活动,达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有收获的效果;举办了首届科技节,活动内容有参观科技大篷车、自制滑车比赛、魔方比赛、科技小发明展览和科技小论文比赛。在活动中,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科学、玩科学的快乐,体会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明确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让科学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除了以上几个大项活动节外,学校仍然坚持六项年级常规活动:一、二年级亲子运动会,三年级消防队科普基地参观,四年级祭扫烈士陵园和到自来水厂考察,五年级气象局科普基础实践和野炊劳动实践,六年级模拟长征军营一日体验活动,接受国防教育,锻炼体质、锤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每一次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针对活动特点,有序进行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安排,活动后的总结,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教师在演绎着职业的幸福。每一位学生有了这些经历,不仅没有影响学习,反尔促进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文明素养得到提升。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学生获奖面广、等次高,学校先后荣获池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书画比赛优秀组织奖、《安徽青年日报》小记者辅导总站、全国环保科学实践基地等称号。

三、细化教学常规过程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管理严落实

本学年度,学校继续执行《青阳县实验小学教师一日常规》,重新修订了考勤请假制度,对照学校总课表、班级课程表、教师个人小课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与当面指正,此举有效地保障我校能够严格按照省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要求,开齐学科门类并上足学科课程。同时,我校实施的校长室请假教导处调课代课人签字调课人补上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在有教师请假的情况下班级课程的落实。

2.业务检平时

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抽查,期中期末各一次普查,并能做及时反馈。按照检查 反馈改进复查四步走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求实创新,为教学服务。继续进行推门听课制度,我们采取听课评课捆绑制,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听课务实有效,

3.规范常规做保障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教学常规最薄弱的几个环节:如教学计划中的学情分析、优差生辅导措施,试卷分析,教学反思、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等。学校教学部门分别作出明确细致的指导与规定。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教学部门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课外辅导与作业批改要效益。经过全体教师的协作努力,本学期我校在全县教育教学大检查中,学校在执行教学常规、落实课程计划方面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4.教学管理提质量

本学年我校重点抓课堂教学管理,拟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求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一是学校教导处加强日常教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二是不断创新质量监控方式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质量;三是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交流反馈教学情况;搜集、整理、研究学情;四是加强作业、辅导、检测管理力度,避免大量重复性作业,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五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六是重点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为毕业班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

5.学生评教促发展

学生评教工作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进行的一项常规测评工作。第一学期末学校开展了一次学生评教活动,教导处精心设计了问卷内容,围绕十个教学常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一共有78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我校教师教学常规整体较好,体现了较高的职业道德。但也存在某些学科和部分年级问题较多,集中表现在不能按时下课、部分学科作业负担重、作业批改不及时和教师课堂接手机坐着上课等现象。通过这次学生评教活动,进一步鼓励教师备好课、讲好课,不断提高讲课艺术,克服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使学习中双向的信息反馈更加活跃,师生同心提高学习质量的气氛浓厚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公平、公正、全面和客观的评价能力。

四、教务工作感悟及反思

1.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意识

教导处的日常工作确实很多,学年初,当学生们还沉浸在暑假的惬意中时,我们教导处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从课务、班务安排到制定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学生活动;从统一安排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内容到制定各类教育教学计划;从一年级新生编班到分发各年级师生书本,无一不需要周密考虑、精心安排。开学后,巩固学额、各类统计报表的填写,召开大大小小的会议,承担各类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任务,各种学生的常规检测又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头戏一项项繁杂的工作纷至沓来,而又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只有高效地开展工作,才能使教导处工作能够稳步而有序地开展。直到期末复习,我们也在实施捆绑跟踪的策略,下沉到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帮助老师们一同督促学生有效做好期末复习,在中等生与学困生中开展螺旋式层层过关的措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扎实打好 攻坚战。累并快乐着,累并收获着,我们教导处的同志都有这样的共识,尽管工作是琐碎而又繁重的,但是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工作的辛苦,更多的是充实与快慰,因为只有当你能够正确审视自己价值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所以直到年终岁尾或假期过半,我们也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工作,而是周到细致地做好了期末的收尾和假期临时工作。

2.建立边工作边反思边改进机制

尽管我们教导处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的教学成绩也是斐然,但是我们的教导处工作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科、个别班级教师的主动性及责任意识较差,对学生缺少长期而扎实的训练,没有形成良好的训练计划,开展班级活动抓得不够细、不够实,个别工作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导致学生能力提高迟缓。还有的是一些班级只顾抓学习,而忽视了班级管理及学生思想等变化,班级学风不浓,一些学困生明显掉队,教师尽管用了很大的力气抓学习,可学习成绩仍然提高不了,可见班级细致的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在教学管理中,还有因为杂事多导致的落实不够的地方,这也是应该避免的。如听课听得少,由于教研组缺少工作的主动性,造成教研较为拖拉,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得不够扎实。这些都是今后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进一步加大教学检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检测力度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制度,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从我们今年的教学成绩来看,通过与去年的纵向比较,虽然一些学科,一些班级进步了,但是,还有的学科和班级提高幅度小或只在原地踏步,甚至有的学科成绩下滑,这是我们的薄弱之处,也是我们的死角。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如何提高教学成绩,是摆在我们面前,契待解决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课程整合;千山路小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008-03

[作者简介]刘静,山东省威海市千山路小学教师。

一、课程整合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层面

问题:课程门类不断增多,现行地方课程增至四种,同时,学校也在着力打造体现特色的校本课程,而总课时量的固定导致课时分配紧张,并且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存在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课时浪费。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地方课程创造性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的基础上,使课程量与课时量能够合理配置,构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环境,形成与学校文化特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学生层面

问题: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生存、适应能力普遍较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比较认真,但在创新意识、合作能力、人际沟通等方面较为薄弱。目标:通过课程整合,让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个性品质得到彰显,做最好的自己。

(三)师资层面

问题: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的青年教师队伍,但相较于学生数量来说,教师人数少、工作量大,存在一人兼授多科的现象。教师精力有限,对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书本理论上,对课程的钻研不够深入,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促进教师对各级各类课程的钻研,同时解决部分学科师资薄弱的问题,实现学科均衡发展。

(四)管理层面

问题:学校课程门类多,导致分管部门、分管领导多,存在交叉管理或重复管理的现象,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和负担。目标:通过课程整合,精简课程管理部门,使之系统化、专门化、专业化,实现管理的科学、高效。

二、课程整合的方法

(一)同学科课程的整合

1.学年的教材整合

学年的教材整合即跨越年级、册别,将内容相关、主题相似、形式相近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实现课程的优化。整合原则:就“低”促“高”,即以较低年级的内容为主,适当整合高年级内容,以辅助低年级教学。如语文三年级上册选读文章《字典公公家里的吵架》采用儿童诗的形式对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了区分,极富情趣,读来朗朗上口。二年级教师在进行写话指导时就选择了与《字典公公家里的吵架》进行整合,设计了《如何在写话中用好标点符号》一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的教材整合

单元的教材整合即同一年级、同一册别中对不同单元或相同单元中相似的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原则:详略得当,整体推进。如四年级语文下册有两篇林海音的文章――《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分属于第一单元“我爱读书”和第七单元“童年生活”两个不同的单元。教师在教学时就将两篇课文整合,从林海音的生长、生活背景入手,切入主题,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详,以《窃读记》为略,整体推进。

(二)跨学科课程的整合

1.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1)社会主题课程――环境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整合

我们把环境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整合起来,力求通过品德课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使其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2)人文主题课程――传统文化与语文整合

“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传统文化教材突出了原典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我们将传统文化课程与语文阅读积累、经典读本整合起来,让学生领略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安全主题课程――安全教育与班会课整合

安全教育的很多内容都与班会课的主题活动相关,我们结合学校班队会活动,将安全教育与学校的班会设计整合起来,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留心身边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行动上时刻注意安全。

(4)环境主题课程――海洋教育与科学整合

科学大都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辅线进行构建,而海洋教育在编排上也恰恰体现了小学科学的特点。于是,我校把海洋教育和科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在海边的幸福,并从中体会海洋文化,学到科学知识。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1)修身课程――礼仪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整合

礼仪教育一直是我校的校本课程,在编排礼仪操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进行整合,将学生一天在校的礼仪整理汇编,配以形象的图片,编写了校园修身课程“礼仪,让你的形象更美好”。

(2)启智课程

这部分课程的整合包括两部分,一是劳动基地教育与综合实践、科学的整合。劳动基地教育一直是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科学、综合实践教师结合学校劳动基地中的农作物种植,编写了《“躬耕”体验行 快乐你我他》校本教材。二是数独教学与数学、信息技术的整合。数独是我校的经典校本课程,一至五年级每周都开设单独的数独课,教师依据校本教材《快乐数独》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探究的乐趣,锻炼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测等综合能力。现在,我们又将数独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探索开发了数独课的新形式。

(3)怡情课程

怡情课程的整合包括两部分,一是口风琴与音乐的整合。口风琴一直是学校坚持开设的音乐校本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音乐教师精选难易适中、学生喜爱的曲子,按年级段编写了《琴声飞扬》校本教材。每天下午上课前的十分钟吹奏已经坚持了6年,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二是田园美术教育与美术的整合。美术学科依托基地里丰富的资源,开发了田园美术校本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麦秆画、玉米皮画、五谷画等艺术形式,为学生长期、系统、科学地学习田园美术提供了保障。

(4)立德课程――德育和品德与生活(社会)整合

我校对德育课程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进行了整合,围绕“德”与各年级相应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分年级确定了不同的重点,从“立德、礼德、力德、历德、理德”五个方面开发了不同的德育课程。

(三)课内外课程整合

我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实践平台,每月开展整合后主题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将课内所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的整合。学生以手抄报、卡片、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将研究内容呈现出来,并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在级部层面、学校层面展示、交流。以一年级数学为例,每月的整合活动主题如下:

三、课程整合的效果

课程整合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通过课程整合,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学习力、思维能力、实践探索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我校近几十人次在省级、市级、区级各类科技创新、艺术素养、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中获奖。

以下是对全校低年段(一、二年级)320人、高年段(三、四、五年级)360人课程整合前后的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经过课程整合,低年级学生会合作、敢表达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高年级段学生自主合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课程整合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为教师一专多能充电;建立课程体系,为学校体验特色增彩。学校的课程整合与教学工作得到了家长、同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参考文献:

[1]张德红.小学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小学主题模式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3.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第4篇

用这样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学校教育,我们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很大压制,很多事情都无法自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都是被成人预先安排好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选择,即便有选择也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意愿。这促使我们深刻反思,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看教育。只有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成长的课程、学习方式和校园生活,学生才能从内心生发出自主成长的意愿和能力。

让每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能力,都需要经由自身的不断选择和体验,才有可能被发现和培养。学校应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选择性需求,开发出更丰富、更具个性化的课程,给予学生最大限度选择课程的权利。

中关村一小的课程改革,突出特点就是强调选择性。我们基于学校“会学习、懂生活、敢负责、能担当”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品德成人,学习成才,做事成功”的学生文化,构建了由国家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组成的特色鲜明的大课程体系,在中高年段进行试点,每周抽出一定课时,为学生提供了36门选修课。

如果说,我们原来提供给学生的是“大锅饭”,那么现在开始供应的就是“江南小炒”,有本事的学生还可以吃到“满汉全席”。

以语文选修课程为例,在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师每两周抽出一课时,针对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开设了阅读与欣赏、活动与习作、国学启蒙、思维与表达,喜欢阅读的孩子可以选择阅读与欣赏课程,热衷写作的孩子可以进入活动与写作班级,对国学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国学启蒙课程,而对公众演讲感兴趣的孩子则可以挑战一下思维与表达。

在四年级数学选修课“统计中的学问”这一模块中,学生可以选择8个主题的学习内容:统计与身高、统计与体重、统计与运动、统计与家庭理财、学校兴趣小组种类的调查与分析、北京月平均气温变化的调查与分析、北京降水量的调查与分析、学生上学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此外还有6门艺术选修课程、6门科学选修课程、4门体育选修课程、5门英语选修课程,学生可以和家长协商、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规划自己想学、有能力学、学得好,而且能够发挥自身潜能的最佳课程结构。

我们努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识字量和阅读量远超过课标和教材要求的学生,可以到图书馆阅读;有创作想法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一起探讨。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数学小研究、小调查报告寻找身边的数学,甚至还可以自编数学小报。感觉背英语单词枯燥乏味的学生,可以选择阅读教师提供的故事书,在故事情境帮助下理解单词,也可借助教师设计的词汇游戏来记单词。在音乐赏析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身体律动来感受乐曲旋律,可以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来演奏乐曲,还可以和同伴一起填词演唱来演绎对曲目的理解。

就这样,中关村一小三到五年级的学生,由原来全班一张课表到现在一人一张课表,由原来一个年级开设9门到现在36门课程,由原来72个到现在288个学段课程,由原来9位教师任教到现在学生可以和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有相处机会,由原来只和班上40名同学上课,到现在可以和全年级400多名同学结成学习伙伴。

更主动的选择、更多的学习伙伴、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广阔的交往范围、更多的群体接纳……这一切让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有更多自己安排时间、选择爱好的能力,有更多独立思考、挑战教师的空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悟自学、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学会研究,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深层次快乐。我们从多角度来丰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使之成为中关村一小学生的常态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进课堂。科学课上,老师把编写“科学书”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究,把研究过程通过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在自制的科学书上。在学习东北虎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资料、访谈研究专家、分析视频资料等方式,研究东北虎数量减少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由于环境污染、过度开发、树木被大量砍伐,致使东北虎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的破坏,不法商贩收购虎皮、虎骨,也让东北虎不断被猎杀。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提出了若干条保护东北虎的措施,编写了科学教材――《中国珍稀动物之东北虎篇》。自制“科学书”,既让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也让学生学会了科学方法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研究性学习进选修课。“巴金教室”是五年级的一门选修课,孩子们在阅读巴金作品时,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有着优越生活的少爷、小姐们纷纷走出自己的家,投身革命”?在教师引导下,他们积极地去查阅巴金的生平事迹,了解巴金生活的时代背景,最终理解了巴金文字中蕴藏的真意,即有学之士对自由、民主、和平的向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学生既感受到文学带来的快乐,也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巴金。

研究性学习进生活。借助研究性学习方法,美境俱乐部的学生开展研究,调查校园里“哪棵树最高?哪棵树最老?”他们运用参照物和阳光折射的树影比例计算出校园里最高的树是18.5米,并在不损伤树木的前提下用中空铁钎取出树芯计算出校园里最老的树木年龄是60岁。在研究树高、树龄的基础上,美境俱乐部的同学画出了校园树木分布图,并得出结论,目前校园树木分布存在着三个问题:种类单一、分布不均、枯死待换。为营造更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学生们制订了校园树木种植规划。类似的研究还有“烧水中的节能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这样减少”“买保险更合算”“从商场打折转变为赠券的思考”“论泡腾片分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一篇篇研究小论文,承载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承载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执着,呈现出了可贵的探究事物本质、寻找解决方案的科研意识。

从这些鲜活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的一种成长方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学会独立地去发现并建构知识,获得学习的方法,形成严谨的态度,在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的过程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这不但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快乐指数,而且影响学生的做人之道。

以学生为主角的多样化的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为学生自主成长服务的,一个真正着眼于学生自主成长的学校,活动方案、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评价,必定是以学生为主角。学校活动的内容选择、流程组织、情境设置等,不应当是学校管理者基于角的安排与布置,而应当让学生去讨论、去设计、去展示、去呈现。

学校科技节,我们一改过去由老师组织、以最具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和以主席台为中心的组织形式,除了每班学生共同参与的集体项目“纸船水中竞速、水火箭留空竞赛、DI无懈可击承重比赛”之外,还有由学生自己设计的“81个挑战小屋”的个人项目供全校学生自由选择。艺术节,我们不再以特长学生单独表演为主要形式,孩子可以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还有我来做主持人、今天我主讲、对话中科院院士、学生心理疏导小委员等活动;读书节也不再以口齿伶俐的孩子的集中汇报为主,学生可以选择和同伴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也可以选择和家长共读一本书,还可以选择和著名作家共话学好语文的奥秘等。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在校园生活中作主角的那种被关注、被期待、被信任的积极情感体验,学生的话语权渐渐回归,维护自身成长与权益的意识逐渐增强。

这样的舞台还有很多,这些选择的机会也有很多,如葵园戏剧社、葵园漫画社、小记者团、志愿者联盟、DI小组、天文俱乐部、排球校园赛等。以葵园戏剧社为例,从第一部戏《威尼斯商人》的演员招募开始,学生自当考官挑选演员,自己选择角色,自主进行角色的二度创作,到今年自己选择、创编并导演第二部戏《中关村一小版灰姑娘新传》。孩子们在不断的选择中学会了沟通与妥协,包容与理解,学会了统筹管理时间。

学生的自主选择,选择的是自主成长的责任,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每学期的学生提案征集、挑战天下的学生裁判、我的世界我做主的学生个人秀场、一小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采访大院士系列主题活动等,无不体现着孩子们充满智慧的自我管理。学生拥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就能够自己选择和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作为自我成长的主体身份就得以确立。

从课程选择权到建构适合自己成长的学习方式,再到学生的自我管理。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未曾意识到的潜在的自我,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和自主成长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校长是学生成长的首席服务师,要不断研究孩子的成长需求,发现孩子的生命潜能,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和体验平台,并使孩子合理的想法在校园中变成现实,让孩子在选择中学会自我管理,在选择中学会为自己的一生负责。校长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以一种儿童视角去理解学生,珍视童年价值,并把自己也融入到儿童的学习中、生活中、心灵中,以自身示范让儿童领悟到平等、民主、自由与爱。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第5篇

一、夯实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1.拓广天地长学识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还坚持每两周一次校内业务学习与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本学年学校安排全体教师学习了《人民教育》刊物中“立足校本教研,发展教师队伍”文章,各教研组开展了“观看优秀教学课例光盘”、“听专家名师讲座”等业务学习活动。本学年学校还先后组织了二十人次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培训、听课、观摩活动,同时,暑假我校全体教师参加市师训部开展的第三轮继续教育“评好课”网上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活动。

2.有效教研促成长

教研组建设是学科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关键。我们向各教研组提出了关注课堂,结合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各教研组活动规范有序。各教研组能以“研修课”为主要内容,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认真落实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同时各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研究,能采取“互助式教研”方式,商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办法。上研修课和参赛课的老师都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本学年度,全校共有教师22人次执教了县级以上的公开课、课堂竞赛课、示范课、送交下乡课、录像课等,其中获得省级等次以上的有8人次;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文章在国家cn刊物发表13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县级以上等次的有24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文章发表的有159人次。学年末,学校评选出了21名教师授予“先进教研个人”荣誉称号,对8个教研组进行了综合考评,评选出综合组、六年级组和三年级组为优秀教研组。

3.龙头课题立成效

学校以省级德育课题为龙头,积极要求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争取阶段性成果,并做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率,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个性品质养成机制的研究》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研究课题,该课题于3月开题,4月结题。经青阳县实验小学课题组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该课题以起始一年级的5个班级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参与研究人员不仅有一年级所有学科教师,校长还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和总务处等多个部门管理层参与研究。同时,该课题历经六年之长,每两年组织一次阶段成果验收,第一、二阶段由县教育局组织专家阶段评估,第三阶段由池州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阶段评估验收。该课题对每一次取得的阶段研究成果随即进行全校推广普及,真正做到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推广中再研究、再提炼、再普及。目前,该课题研究的大部分成果不仅全校推广,且辐射城区和周边乡镇兄弟学校。特别是建构了本校的德育特色成果最有价值:

(1)建立了《“我能行”学生一周学习生活评价表》让评价有了标准。

(2)“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实行多元评价,彰显人文。

(3)德育实践活动系统有序:一、二年级亲子运动会,三年级消防队科普基地参观,四年级祭扫烈士陵园和到自来水厂考察,五年级慰问敬老院和气象局科普基础实践,六年级模拟长征军营一日体验活动。

(4)编写了学校德育系列校本教材:《青阳县实验小学学生手册》、《养成教育手册》、《安全教育手册》、《礼仪教育手册》、《成长的足迹》等。省课题鉴定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成果,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加强对同类课题相关主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1.经典书香润人生

我校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的基础上,又成为了新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并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经典”诵读实验子课题研究任务。“新经典”诵读实验的前身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该实验于进入结题阶段。但经典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也不能随着一项实验的结题而结束,实验只是一个载体和依托,更重要的是要把经典诵读常态化,变为学生读书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根据新时代孩子的阅读需要,不断突破,创造新的运行平台,就成为教育者一项重大责任。总课题组根据课程改革进程和学生实际,提出了“新经典”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整合众多专家的智慧,打造了“新经典”诵读课程体系和操作策略。可以说,“新经典”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新一轮实验,是该课题的延伸和深化。目前我们正在组织人员对过去几年来经典诵读做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针对“新经典”诵读总课题组的开题报告要求,准备着手新经典课程体系和诵读常态化两个领域的研究。关于如何全面解读新经典和我校如何进一步落实经典诵读工程以及开展新经典研究,我们将结合我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在下学年度的“新经典”诵读实验开题动员会上进行详细阐述和布置。12月,学校派段厚利、钱进和潘檀老师参加了在杭州由《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与“新经典”诵读实验课题组主办的“育华杯”全国第二届新经典朗诵大赛决赛暨“新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工作会议,三位教师回校后给全体教师就“新经典”实验做了解读和培训,并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和打算。4月,学校开展了首届新经典朗诵比赛活动,此项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分设低中高和教师四个组进行预赛和决赛,历经一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次活动推进了我校新经典诵读研究的开展,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师生的朗诵兴趣,培养了师生品读经典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活动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新经典”教育理念: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好的,适合孩子的成长需要才是最好的。真正的经典应当是一条河流,在悠悠岁月里穿行,不断吸纳最新的思想小溪,荡漾着生活的真实浪花,让我们共同来全新解读经典,让孩子们感受到新经典的新魅力。

2.品牌活动增才干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不但使学生学到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我校每年都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学校的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体育艺术节、校园文化节就如同一条美丽的珍珠链让师生全员参与,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成功自我。本学年度里,举办了教师第三届读书沙龙和首届新经典朗诵比赛;举办了第三届校园数学节,本届数学节的主题是:弘扬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体验数学乐趣。在为期一周的数学节中,同学们畅游数学王国,在节徽口号设计、讲数学故事、数学计算、数学知识竞赛中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中,领略了数学的奥妙与乐趣,还涌现出一大批热爱数学,肯动脑筋的数学学习积极分子。活动发现了人才,培养了人才;举办了第二届校园英语节,本届英语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全校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增强开口讲英语、动手写英语能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英语走进每个孩子,使他们想说,敢说,能说,乐说。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三—六年级的英语书写比赛、三—四年级的英语听力竞赛、三年级的英语诵读比赛、五—六年级的英文打字比赛和限时写单词比赛。英语节为期一周,三—六年级的学生都参加了英语节的活动,达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有收获”的效果;举办了首届科技节,活动内容有参观科技大篷车、自制滑车比赛、魔方比赛、科技小发明展览和科技小论文比赛。在活动中,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科学、玩科学的快乐,体会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明确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让科学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除了以上几个大项活动节外,学校仍然坚持六项年级常规活动:一、二年级亲子运动会,三年级消防队科普基地参观,四年级祭扫烈士陵园和到自来水厂考察,五年级气象局科普基础实践和野炊劳动实践,六年级模拟长征军营一日体验活动,接受国防教育,锻炼体质、锤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每一次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针对活动特点,有序进行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安排,活动后的总结,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教师在演绎着职业的幸福。每一位学生有了这些经历,不仅没有影响学习,反尔促进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文明素养得到提升。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学生获奖面广、等次高,学校先后荣获池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书画比赛优秀组织奖、《安徽青年日报》小记者辅导总站、全国环保科学实践基地等称号。

三、细化教学常规过程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管理严落实

本学年度,学校继续执行《青阳县实验小学教师一日常规》,重新修订了“考勤请假制度”,对照学校“总课表”、班级“课程表”、教师“个人小课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与当面指正,此举有效地保障我校能够严格按照省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要求,开齐学科门类并上足学科课程。同时,我校实施的“校长室请假—教导处调课—代课人签字—调课人补上”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在有教师请假的情况下班级课程的落实。

2.业务检平时

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抽查,期中期末各一次普查,并能做及时反馈。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复查”四步走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求实创新,为教学服务。继续进行推门听课制度,我们采取“听课评课捆绑制”,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听课务实有效,

3.规范常规做保障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教学常规最薄弱的几个环节:如教学计划中的学情分析、优差生辅导措施,试卷分析,教学反思、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等。学校教学部门分别作出明确细致的指导与规定。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教学部门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课外辅导与作业批改要效益。经过全体教师的协作努力,本学期我校在全县教育教学大检查中,学校在执行教学常规、落实课程计划方面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4.教学管理提质量

本学年我校重点抓课堂教学管理,拟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求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一是学校教导处加强日常教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二是不断创新质量监控方式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质量;三是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交流反馈教学情况;搜集、整理、研究学情;四是加强作业、辅导、检测管理力度,避免大量重复性作业,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五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六是重点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为毕业班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

5.学生评教促发展

学生评教工作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进行的一项常规测评工作。第一学期末学校开展了一次学生评教活动,教导处精心设计了问卷内容,围绕十个教学常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一共有78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我校教师教学常规整体较好,体现了较高的职业道德。但也存在某些学科和部分年级问题较多,集中表现在不能按时下课、部分学科作业负担重、作业批改不及时和教师课堂接手机坐着上课等现象。通过这次学生评教活动,进一步鼓励教师备好课、讲好课,不断提高讲课艺术,克服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使学习中双向的信息反馈更加活跃,师生同心提高学习质量的气氛浓厚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公平、公正、全面和客观的评价能力。

四、教务工作感悟及反思

1.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意识

教导处的日常工作确实很多,学年初,当学生们还沉浸在暑假的惬意中时,我们教导处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从课务、班务安排到制定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学生活动;从统一安排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内容到制定各类教育教学计划;从一年级新生编班到分发各年级师生书本,无一不需要周密考虑、精心安排。开学后,巩固学额、各类统计报表的填写,召开大大小小的会议,承担各类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任务,各种学生的常规检测又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头戏”……一项项繁杂的工作纷至沓来,而又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只有高效地开展工作,才能使教导处工作能够稳步而有序地开展。直到期末复习,我们也在实施“捆绑跟踪”的策略,下沉到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帮助老师们一同督促学生有效做好期末复习,在中等生与学困生中开展“螺旋式层层过关”的措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扎实打好“攻坚战”。“累并快乐着,累并收获着”,我们教导处的同志都有这样的共识,尽管工作是琐碎而又繁重的,但是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工作的辛苦,更多的是充实与快慰,因为只有当你能够正确审视自己价值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所以直到年终岁尾或假期过半,我们也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工作,而是周到细致地做好了期末的收尾和假期临时工作。

2.建立边工作边反思边改进机制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生活;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品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24-03

【作者简介】王文忠,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江苏丹阳,212300)副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镇江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师德模范,江苏省德育先进个人,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义务讲学团特邀讲师。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举行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图画式应用题(图略):

集体照收费标准:6.5元送4张照片,另外加印每张0.8元。五(1)班有48名学生,2位老师。每人一张,应付多少元?

结果,学生的错误率很高。在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时,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提到: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对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不清,“蒙”“猜”的情况比较普遍。的确,这道题难度不大,但学生对题材情节比较陌生,理不清数量关系,自然只能连蒙带猜。

四年级数学试卷中也有一例:

奶糖每千克24元,水果糖每千克18元,巧克力每千克48元。商店把这三种糖取同样的重量混合成什锦糖出售,360元能买多少千克这样的什锦糖?

由于不理解“什锦糖”的含义,许多学生将算式列成了360÷(24+18+48)=4(千克)。

上述两个问题,考查的都是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以来,“重视联系生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可以说:课改中的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味”空前浓郁,“生活题”已成常态。可为什么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甚至问题解决能力“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严重呢?

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客观上,生活现象包罗万象,不是所有的生活素材、题材都能进课堂,不是所有的生活经历学生都能亲历或体验。但同时,我们认为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虽然课改后我们大谈“联系生活”,但始终只是把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联系对象”,想用的时候用,不想用的时候扔。比如:我们只是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作为引入新课、揭示概念或呈现例题的“敲门砖”,用完就扔。再如:我们在设计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只是把生活的题材或素材当作“壳”,关注的仍然只是其中的“题”。换言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并没有重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体验,并没有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背景作为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或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提出:要把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我们的实践

数学生活,顾名思义,就是指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就要善于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品数学。

1.在生活中“学”数学――“给予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

生活既是数学的源头,又是数学学习的天然大课堂。生活中几乎包含着小学生所要学习的全部数学知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堂上的数学学习之间又有着许多交集。如何把这两个世界融合起来,“给予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是关键。

首先,我们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字信息的敏感性。从小学一年级起,我们就重视让学生背诵“数字诗”,如北宋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从中年级起,我们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数字新闻。一段时间后,学生对数字信息的敏感程度大大增强,有的学生在电梯的楼层按钮上认识了负数,有的学生在食品、衣服的标签上认识了百分数。

其次,对于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概念,我们将学生的学习准备“前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进行体验性学习。例如:教学“千克和克”“升和毫升”之前,我们布置学生进厨房或超市寻找以“千克”“克”“升”和“毫升”为计量单位的物品,通过“掂一掂”“提一提”“比一比”“量一量”“记一记”等多种方式开展体验性学习,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我们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拓展性学习。相对于数学课堂,生活这个大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例如:苏教版六上《购物问题》一课,课本中只有“打折”,而生活中还有“买几送几”“购物满多少元送(减)多少元”等多种促销手段。它们与“打折”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哪种方式最省钱?我们借助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细细体会,从而发现其中的奥秘。通过这样的拓展性学习,学生不仅收获了额外的数学知识,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节俭消费、理性消费的意识。

2.在生活中“做”数学――“数学学具我来做”。

数学学具是学习数学必要的辅助工具。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倾向于为学生提供现成的学具,这样的学具既标准又统一,避免了各种各样的意外,便于学生快速认识新知、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但剥夺了学生制作学具的乐趣,也剥夺了他们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发现、探索与创新的机会。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下《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其教学难点是认识“三角形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上由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我们则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寻找能围成三角形的材料并发现其三边之间的关系。具体做法是,布置学生课前完成:(1)找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要求能围成一个三角形。(2)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没有不能围成的情况?举一个例子。(3)怎样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最终学生明晰了:两根短小棒的长度之和若等于或小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两根短小棒的长度之和必须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才能围成三角形。

通过做学具,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制作与发现,然后交流汇报,明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规律。这么做,改变了固有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效果非常明显。

3.在生活中“用”数学――“我是家庭记账员”。

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让数学知识像货物一样堆积、存储在学生的大脑里,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让学到的数学知识“活”起来。“用”数学是感受数学学习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的重要途径。比如:我们分别在中、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开展“我是家庭记账员”的活动。

中年级学生因为学习了小数加、减法,我们就让他们当一个星期的家庭记账员。请家长给予配合,学生每天放学回家记录下各家庭成员一天的支出情况,然后算出一天支出的总和。这样连续记录一个星期,最后算出一个星期的总支出。

高年级学生因为学习了负数、统计图等知识,我们就让他们当一个月的家庭记账员。在家长的配合下,每天的支出情况用“-”来表示,收入情况用“+”来表示,坚持记录一个月,最后算出一个月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再根据一个月的总收入和总支出情况,估算出一年的总收入和总支出,以及每个月大约能结余多少钱。对总支出情况,我们还引导学生从“食品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运动支出”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并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通过开展“我是家庭记账员”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让学生应用了数学知识,还使他们切实体会到一个家庭开销之大、父母挣钱养家的不容易,收到了多重教育效果。

4.在生活中“品”数学――“我是体育老师的小助手”。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语)数学在生活中有着许多精巧的运用,如:商场的打折、促销活动,商品的标价为什么很多都以“9”结尾?歌唱比赛中,计算选手的平均分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等等。我们把这些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提炼成学生力所能及的数学小课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将研究过程撰写成数学小论文。对于较大、较复杂的生活实际问题,则组织学生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通过小课题研究和“综合与实践”活动两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品味”数学。

例如:学校运动会前夕,我们会组织学生开展“确定起跑线”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我们首先带领学生走进学校椭圆形的田径场,让学生观察田径场的结构和特点,进而发现外侧跑道的长度明显大于内侧跑道的长度。然后提出问题:学校要举行400米赛跑,起跑线能不能划在同一个位置?为什么?那么,应该怎样确定起跑线呢?最后,我们组织学生测量直道的长度、每个弯道的半径等,并开展探究活动。通过测量、计算,学生算出了椭圆形田径场上各条跑道的长度(如表1)。

表1 学校椭圆形田径场各跑道长度一览表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跑道宽为1.25米的400米标准跑道,相邻的两条跑道之间的长度差为7.85米。因此,举行400米赛跑划起跑线时,从内往外,每一个跑道的起跑线要比前一个跑道提前7.85米。

通过开展丰富的小课题研究和“综合与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增长了数学能力,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观察世界,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动力。

三、我们的思考

1.不要让学生倒在“经验”与“常识”的门槛上。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现在无论是小考还是中考、高考,都十分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甚至成为压轴题、拉分题。这种趋势不会逆转,只会越来越强。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当顺势而变,要切实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世界,要把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多方面齐头并进,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体验,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要让学生倒在“经验”与“常识”的门槛上,以免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引“生活之水”灌“数学之田”。

生活既是数学的源头,也是开放的数学课堂。要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就要破除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实现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真正融通。当下,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虚拟的世界很宽,现实的世界很窄;旁观的世界很大,亲历的世界很小。在这种背景下,引“生活之水”灌“数学之田”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3.打开生活数学之门,和儿童一起寻找有意义的数学材料。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第7篇

一所建于1998年的年轻学校,用什么样的办学魅力赢得了教育专家和领导的如此评价?在花香飘逸的初夏和天高云淡的初秋,我们两次专程到鸡西市和平小学寻访,以期找到萦绕在心头已久的答案。

从传统阅读走向“大阅读”

“哎呀,尹传梅老师的文章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老师们争相传阅着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一期《人民教育》。这是继去年岁末,其名校扫描栏目以题为“为了孩子的明天”刊发的长篇报道之后,再次刊发了该校尹传梅老师的文章“巧用‘激励式评价’”。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有两篇文章发表在部级教育主流媒体上,这在一般学校可是不多见的。当我们向陈景利校长问起这件事时,她不无自豪地说:“这都是我们秉持阅读传统,继续发展延伸所带来的结果。”我们的这次专访就从陈校长的娓娓而谈中开始了……

“我是2008年来到这所学校的,初来时,看到学校在阅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积累了许多好经验,一方面感谢前任校长为学校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一方面也深感肩上的压力,主要是担心能不能传承发展好学校的特色。”

尤其是陈景利校长任后的第一个学期所发生的两件事对她触动很大。一件是开学初,她认真翻阅着老师们上交的工作计划,看着看着不觉得心情沉重了起来。如果说阅读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一种输出。但有的老师,甚至是语文学科的老师上交的材料中也文不通、字不顺,且没有逻辑性。另一件是小学数学教师出身的她,为了考察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008年11月初组织了一次数学测试。四年级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豆科植物生长的高度最高不会超过2( )A.cm B.km C.m 。 批卷时这道题的答案五花八门,选择A和B答案的学生超过了70%,竟有如此高的比例!老师们非常无奈,有的抱怨题出得太难:“现在城市里的学生很少知道豆科植物是什么样,没法判断嘛,学校不应该出这样的题。”到底该不该出这样的题?这只是一道再平常不过的判定准确长度单位名称的选择题,因为学生缺少对农作物的基本了解,所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陈景利感到这恰恰暴露了平时教育教学中的缺失。数学学习应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脱离生活学习数学又有何意义?又怎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这些问题与思考,陈景利感到学校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阅读不放,这个特色和传统不能丢。她与校委会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寻找新的策略,确立了从传统阅读走向“大阅读”的发展思路。

什么是“大阅读”?看着我们疑惑的目光,陈景利微笑着给我们做了这样的诠释与解读:“我们提出的‘大阅读’,即在阅读的理念上,确立了‘阅读即思考,阅读即育人’;在阅读的范围上,从书籍拓展到文本、声音、图画、自然和社会等领域,从书籍一个点的阅读向多维空间阅读转换;在阅读的内容上,秉持‘童蒙养正’的原则,实施经典教育,力求让学生从进入和平小学校园的那天起就见到精彩,阅读国内外经典,欣赏中外名曲名画,学习国粹知识;在阅读的态度方法上,改变被动应付、只读不思、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阅读边行动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目标上,让学生的阅读实现从‘器’的层面转到‘质’的层面,达到‘虔诚阅读,明理力行’的目的。”

思想虽是行为的先导,但推进并不一帆风顺。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刚开始老师们对“大阅读”并不完全认同。一些教师认为,学校以前不是一直倡导师生读书吗,现在活动这么多,学生管理、课堂教学、课改教研、作业批改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教材、课程标准、辅导资料、考试用书我们都读不过来,现在又提什么“大阅读”,而且这么宽泛,瞎折腾啥?一些教师认为,中考高考都是看成绩,把学生成绩看住就行了,读书来得太慢,费力不讨好。还有一些教师认为,阅读了很多新课改的书籍,好像能用上的不多,读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而年轻教师则普遍认为,现在网络发达,需要什么,想看什么,手机网络上都有,点击即可。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这些不同声音和阻力 ,学校领导感到要有效实施“大阅读”,就要先解决好老师示范领跑的问题。

如同植物有趋光性、趋水性一样,小学生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因此,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校长、教师,无论怎样对学生讲读书的意义,制订多少读书的制度,都不能有效唤起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在从传统阅读走向大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师生守规则,自己先要做好榜样。“陈景利校长,请你站起来背诵《孟子》前十条。”老师们窃窃私语、面面相觑,心想,韩道春这小子,胆儿肥了,敢这么提问校长啊!大家的目光瞬间集中到陈校长身上。只见她神态从容地站了起来,高声背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罗校长紧接其后背诵《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学校领导的表现,赢得了老师们阵阵掌声。在陈景利的建议下,学校成立了旨在促进全体教师素质的群众性组织“师友会”,取“良师益友”之意,平时喜欢经典诵读的韩道春老师当选为会长。上面就是一次师友会组织的校长与教师同台展示的场景。

一次,两位老师书写的阅读体会由于是从网上下载的别人的文章,受到了陈景利指名道姓的严肃批评,并宣布,今后一经发现类似情况评优、晋职将一票否决。“校长动真格的了!”这件事后,老师们再也不敢因忙而弄虚作假了。

陈景利是一位学习者、实践者,我们感到她更是一位时刻站在思想前沿的思考者。

为了把“大阅读”这本经念对音,读准调,她和她的团队经过反复思辨和论证,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的切入点,教师成功的着力点,学校发展的落脚点”,把学校特色办学的理念确定为“让阅读成为每一位学生精彩的人生的基石”。至此,在这些思想理念的指导下,便有了后续围绕“大阅读”展开的阅读课程开发、“阅读・活力”课堂建构、阅读能力评价等一系列延续至今的组合动作。

“明理力行”的阅读课程

“如果学校仅仅将读书定位于一种活动,没有进入到课程中,就很难实现全员阅读,也不会实现学生主动阅读、深入思考、明理力行、完善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陈景利对阅读的理解总是让人感到那么深刻。

为构建具有阅读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平小学“大阅读”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没有拘泥于文本这一层面,而是把文本、声音、图画、自然、社会等方面都作为阅读课程的资源,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底线”,秉持“取法乎上”的原则,开发了4大类校本课程。

阅读经典的诵读课程。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不仅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内涵得到滋养,明白事理。陈景利随手拿出办公桌上的一本《笠翁对韵》递给我们,说:“在经典诵读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是花费了一番心血的。选什么内容、怎么选,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和校长齐动员,整整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才把内容确定下来。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又请一些有小学教学经验的校外专家、教师,帮我们定向、把脉。”

在内容的选择上,他们颇费了一番思量。为使孩子们可以在各个不同年龄的阶段,进行最为适宜的阅读,他们把不同内容安排在不同学段上。面对一摞散发着书香的经典阅读校本教材,我们看到,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背诵量和识记规律,在学前班以《笠翁对韵》和《千字文》为主,一年级以《弟子规》和《三字经》为主,附加相关故事阅读;二年级以唐诗为主,附加《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部分内容;三年级以宋词为主,附加20首《诗经》吟唱;四年级以《论语》选读为主,附加《论语》故事等;五年级以《大学》《中庸》节选为主,附加了现代美文。这些课程内容无一例外地都列入了学校的课程表。他们把周一、三、五定为经典诵读日,早晨30分钟为全校诵读经典时间,每周还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同时,他们在固守国学经典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根脉的基础上,在阅读经典和诵读内容的选择上,还把现代经典和西方经典纳入诵读课程之中。低年级以童话和寓言故事为主;中年级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高年级以人物传记和名著为主。如今,和平小学的经典阅读正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我是个很要强的小孩儿,如果考试不如他人,我会很气愤,甚至对超越我的同学很不服气。当我读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才使我恍然大悟。我们少年儿童应当重视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当自己不如别人时,应当自我反思,寻找不足加以改正,奋发图强,努力地赶上去。学习不是争强好胜,而是德才兼备、循序渐进、取长补短的一个过程。呵!好在亡羊补牢还没晚啊。以后的日子里,我可得虚心向同学们学学他们的优点啊,我要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感谢圣人教诲!”这是我们在和平小学“经典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所听到的四年四班学生郑焯文的一段演讲。

和平小学的经典阅读,已多次在鸡西全市的教学工作会上进行展示。现在学校已经有5套年本、班本教材,学校、年级、班级3个层面的课程发展态势越来越完善、系统。

阅读名曲、名画、国粹知识的赏析课程。没有读过经典的心灵是粗糙的。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赶上了学生午间放学,学校的广播里播放着《拉德斯基进行曲》,学生伴着欢快的乐曲迈出校门。这些乐曲的播放也是他们阅读课程的一部分。如果把经典阅读定位在传统阅读范畴的话,他们把阅读名曲、名画、国粹知识作为对经典阅读的进一步延伸。

在与《中外名曲欣赏》课程负责人孙海伟交谈中了解到,学校的《中外名曲欣赏》课程主要包含80首名曲,每学期欣赏8首曲目,在每节音乐课中,加入5分钟中外名曲欣赏,使学生在校的五年时间能够完整、系统地欣赏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名曲。他们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提升要求,有效弥补了教材上的欣赏作品大多是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来确定欣赏曲目,有一定局限性的不足。在我们读到的孩子日记中也印证了这一点。三年四班刘叶暄课堂上欣赏了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童年的回忆》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曲,由法国浪漫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理查德以琴键间流淌的爱与浪漫感动了世界,也感动了小小的我……这首曲子真是太美妙、太动听了,我迫不及待地和妈妈上琴行买了琴谱,练习着把这首曲子弹奏下来,虽然弹得不好,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弹得很好,让更多的人也从我的琴声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音乐神奇的力量!”

王凡老师是《中外名画欣赏》的课程设计者,他向我们介绍,在这本教材里,按照画作风格及表现手法的繁简,由低到高,一共收集了50幅中外名画作品。不同年级每学期欣赏5幅作品,主要学习欣赏这些名画的表现形式、作者、创作背景及画面当中的色彩表现等等,既有课前阅读,课中师生探讨,还有课下的迁移性阅读。这门课除了让学生接受到作品的艺术熏陶,审美影响之外,更让学生感受到画家伟大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美术赏析课所无法企及的。

和平小学从三年级就开设了京剧演唱课,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体验京剧魅力,增强民族气节。他们还将京剧、中医和书画等国粹基本知识、故事进行编辑整理成《国粹精编》,供学生阅读欣赏。通过阅读,对经典艺术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精选了小学生常用的100多个汉字编辑成《汉字的秘密》,分为汉字与动物、汉字与民生、汉字与天地、汉字与人类、汉字与战争等5个类别,通过感受汉字从图画演变到字的过程,增强对汉字文化的热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了硬笔和毛笔书法校本教材,每周一节,通过学习书法,让学生初步感悟中国书法的气韵。就连中国武术也被纳入体育课程中,让学生从内到外都始终置身在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这种浸润和滋养,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精气神由内而外地发生变化。

阅读社会、亲近自然的实践课程。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是和平小学倡导大阅读中“力行”的重要内容。他们通过开发、开设实践类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让学生读好大社会、大自然这两部无字之书。

他们从尊重孩子天性、遵循成长规律、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妙、激发生命意识和环境意识、弥补小学阶段课程的缺失出发,先后编写了《阅读鸡西》《阅读中国》《阅读世界》3种实践类校本教材,并把重点放在了《阅读鸡西》上《阅读鸡西》主要分为阅读家乡的山水和阅读家乡的生活两部分。在课程的实施上,他们主要采取两个步骤:课堂内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家乡的人文历史、经济文化;课堂外,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按照学年段,每月集中开展“拥抱家乡、亲近自然”活动,让学生走进山林、田园、农村、矿山,领略家乡的自然景色之美,体验劳动创造财富之美。

阅读社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开阔了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此,张云军老师感受颇深。去年秋季,他在讲授完校本教材《阅读鸡西》中有关“家乡的母亲河――穆棱河”一课后,在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中安排了一次“关于鸡西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质下降问题”的课外实践活动。他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水质、收集样本、上网查找资料和阅读有关水污染的书籍,并结合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提出如何减少水的污染,如何节约用水等合理化建议。这项作业,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们在节假日走出了校门,去野外找水源、去图书馆查资料、去有关部门咨询专家……活动结束时,张老师收到了800多篇调查报告,有板报形式的,有漫画形式的,还有科技小论文形式的。其中,三年一班的王修鑫同学还将被污染的河水样本取回来后,在家中进行了这样的对比实验:即将金鱼分别放到污染水和清洁水的器皿中进行养殖。在同样的温度、同样的水量、同样的饲料中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观察,最后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这期间他还通过网络和书籍查找了大量的关于水污染情况下鱼类的生存现状的资料,最后撰写了科技小论文《鱼儿为什么都死掉了》。这篇小论文在2012年鸡西市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科研课题成果研究会上获得了一等奖。

阅读自我的心灵导行课程。“吾日三省吾身”,阅读的佳境在于在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同时,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地净化自我、修正自我,使自我真正成为一个既知书又达理的人,也就是和平小学所说的不仅要明理,更要力行。为此,他们设计了以“阅读自我”为主题的微型课程,主要是每周班会课15分钟的“真情告白”。让学生向老师和同学、向自己说心里话、讲述真实想法、反思自己的行为,形成自我教育的正能量。采访中,我们一同参与了四年一班的一节阅读微型课。观看了“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广西桂林小学生何的事迹深深打动着同学们。何在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后,就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如今,她的多个器官已分别存活在受捐者体内。中队长刘芳茗同学一边眼含泪水复诵着“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的颁奖词,随后向全班的同学问道:“对照何,回想我们自己,可曾为父母、同学、老师、学校做过些什么?”听到这样的发问,孩子们有的仰着脸,有的低着头,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身边的老师也被现场氛围所感染,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掩面而泣。我们也曾看过“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现场直播,但仍然再次被感动,虽然下课的铃声响了,但大家还久久没有回归神来。他们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不断蓄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积极、阳光、向善的力量充溢在每一名学生的心中。鸡西市电视台还把他们的这种微型课程,向全市进行了全程展示。和平小学的这些校本课程,也在全市产生了积极影响,市教育局还专门召开了“和平小学校本教材推介会”,把他们编写的四类校本教材向全市小学进行了推广。

充满“阅读・活力”的课堂

课堂是最能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地方。和平小学认为,阅读光进入课程还不够,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去培养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这样的阅读才会有实际的成效。为达到这一目的,和平小学构建了“阅读・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突出3个方面,强化阅读能力培养,这是课堂教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强调师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形成系统思考问题的习惯,关注知识结构,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能够在宽阔的视野下看问题。

模式上的总体要求,是为了在教学中有所遵循,在实际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破模”,让每个学科、每名教师都能最大程度地释放自身潜力和创造力。在这一点上,和平小学的团队在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分门别类进行了规划。在语文学科,他们重点改变无效的、肢解课文的阅读教学方式。课堂采取“一带几”的方式,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增加阅读量,淡化课文分析,重视生活体验,强调概括能力。艺术学科,强化学生阅读美的能力。在音乐课的教学上,重点强化节奏阅读、旋律阅读、歌词阅读和音乐记号的阅读,通过比较、听辨、体验、表达等方法,培养学生音乐情感,感知音乐形象。在美术课教学上,对美术教材采取速读和品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要求的同时,体会到作品中传递的意境美;对于名画的赏析教学,主要采取立体阅读和艺术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

为感同身受地体验和平小学“阅读・活力”课堂,我们事先没有打招呼便早早就来到了学校。“希望是帆,理想是船,我们是水手。我们信奉勇气、智慧、思想、信念;我们追求诚实、善良、勤劳、勇敢。”这是早自习的铃声响过之后,我们在走廊上所听到的五年二班学生起立背诵的班级格言。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悦耳童音,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随意采访。

在以往的印象当中,诵读课大多比较单调、乏味,尤其是《论语》的背诵,小学生更是提不起兴趣。可是,当我们走进韩道春老师教授的《季氏第十六》节选一课时,却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原文是这样的: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韩老师先带学生认读生字并领读了两遍后,对学生们说,其实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的,而且竖排,这样的文字你会读吗?老师将没有标点竖排的这段话用课件呈现出来,学生纷纷皱起了眉头,但仍然都很认真地读着,因为老师已经领着他们读过,尽管难度很大,但孩子们还是比较顺利地读下来。这时候,韩老师又说,其实古人写文章,不仅竖排,没有标点,而且是繁体字,这样的文字你会读吗?老师又打出繁体字的课件,在唏嘘声中,孩子们尽管断断续续,但还是都读了出来,喜悦之情,洋溢在脸上。这时,没想到韩老师接着又说,同学们,这段话不仅竖排,没有标点,是繁体字,如果用的是2 500年前的金文书写的,这样的文字你还会读吗?平静的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他们跃跃欲试,谁都不肯服输,但是金文实在是太不好认了,很多字连我们记者都认不出,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虽然难以辨认,孩子们还都读了出来。当得到老师表扬时,在得意的欢呼声中,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这堂课,孩子们在层层突破老师设置的“阅读障碍”中,不但轻松愉悦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感受到汉字文化的艺术之美。

课后韩道春老师对我们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诵读课的活力不过是诵读课教师本身的活力使然。亦如海德格尔所说, “让”者,“使”也。既可以是逼迫、强制,也可以是激励、诱导。

这一点在李老师讲授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上,我们有了更深的体会。

新课前李老师激发学生进行背诵《弟子规》《三字经》比赛,比谁背的字数多,引出怎样计算背诵字数的问题,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课堂上顿时热闹了起来。“老师,我是这样数的,《三字经》每句都是3个字,所以我就用3+3+3+3+3……但背诵的同学背的速度太快了,我还没算完呢!” “那还有别的好办法吗?”李老师问。“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每句都是3个字,我就在心里给背诵的同学数着:1个3,2个3,3个3,4个3……看这两个同学谁数的3的个数多,谁就获胜。而且我用两种评比的方法评出的优胜者是一样的。”一名女同学抢着说。“你太了不起了,其实你用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数学课要研究的‘乘法的初步认识’,看来我们每天在阅读书籍时,也能遇到很多的数学问题呢!”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学习例题时,李老师又巧妙地将计算《望庐山瀑布》一首诗字数与计算8个7是多少联系了起来。通过实际计算,使大家感到8个7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比较麻烦。对于更简便的写法和算法这个问题,老师却问起了学生,让他们通过阅读教材解决。学生汇报自己解决办法的时候异常热闹:他们不仅知道可以把7+7+7+7=28写成7×4=28,还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知道了为什么“4+4+4+4+2”不可以写成4×5。老师则加入了“不懂”学生的行列,时而和同学们一起提出质疑,时而为学生们的精彩讲解喝彩。而“小老师”们则不仅对照教材说明着,还不由自主地跑上讲台一边写,一边讲,其他成员不时站起来补充。

看着孩子们争论得红扑扑的小脸,我们想,这不就是通过激发阅读兴趣生发的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精彩迸发的本真、质朴、超然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吗!

灵活多样的阅读能力评价

“好不容易盼到暑假了,我与爸爸、妈妈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阔别多年的农村老家。爷爷、奶奶早早就站在村口,焦急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他们住在墙壁已斑驳残破的平房里。看到一起到来的儿女和孙儿,收到爸妈同时递上的红包,爷爷奶奶是那样的开心。但是,寒暄之后,大人们开始打麻将了,孙儿们也拿出手机、ipad各自玩起了游戏。看着孤独地坐在角落里,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爷爷奶奶,我仿佛看到了大大的红包上泛着阵阵凉意。我走了过去,握着爷爷奶奶的手,我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意的不是红包的大小,而是来自儿女的温暖。”

孩子读到这时声音哽咽了,教导处几位主任的眼里也浸满了泪水。这是在进行朗读比赛吗?不是。是在上语文学科公开课吗?也不是。原来,这是学校教导处正在按照《和平小学学生阅读能力检测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中关于第三学段学生理解能力方面,抓住心理描写法和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法进行的检测评价,这是五年四班学生颜瑾在接受考核时,朗读自己写的作文的场景。

阅读能力决定了学习能力,陈景利始终坚信这一点。“学生好就是老师好,学生精彩就是老师精彩”,这也是和平小学上下的共识。以往的期末一张综合试卷的评价方式注重的只是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并不能全面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必须要改。在校委会上,陈景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保留原有的期末综合试卷测评,增加平时的阅读能力检测。每个项目的检测成绩和期末成绩将按照一定的比例权重成分数,所有的成绩之和将是这个班级最终的分数。”

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因为,单单对全校近两千人的朗读能力检测,工作量之大便可想而知。不过,这种测评方式的的确确能够及时了解到每个孩子的阅读状况,尽早发现学生存在哪些阅读障碍,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大家又怎么能不支持呢!于是,几位教学管理人员也提出了增加数学学科计算能力、读题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音乐和美术学科名曲名画欣赏能力的检测建议。按照这一思路,陈景利主持制订了《和平小学学生阅读能力检测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以下简称《阅读考核办法》),低学年段的检测内容涉及23项,中学年段涉及12项,高学年段涉及10项。

《阅读考核办法》一经出台,在老师当中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我习惯于一张试卷的测试。”有的说:“如果不固定测试时间,又不提前通知要测试了,我们就没办法领着学生复习,学生的成绩能高吗?”还有的说:“唉,这么多的单项能力检测,还要权重成分数,让我们怎么抓得过来呀……”尽管老师们有着不同的声音,但学校没有停止改革的脚步。

在二年一班的班级里,同桌之间正在有序地进行着分工,一个学生负责按照顺序叙述刚刚阅读过的短文内容,另一名学生负责在检测卷的句子前标上序号。原来,班主任徐振芹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进行回想能力检测。“其实,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虽然读完了书,却不知道是什么内容,读完书后,还分不清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无法集中精力阅读,找不出核心内容等问题。”刘丽艳主任拿着二年一班刚刚检测完的统计表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必须对学生进行回想能力检测。通过这种检测,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遗漏重要内容。”

和平小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包括阅读态度、朗读和默读能力、朗读速度、回想能力和理解能力五项内容。在检查阅读态度上,主要观察学生声音是否稳定,姿势是否正确,视线是否平稳等情况,进而判断学生在阅读方面偏差产生的原因。在检查朗读和默读能力上,主要评价学生阅读文章的流利程度。一般情况下,一、二年级采取朗读的方式,三年级以上采取默读的方式。在检查朗读速度上,他们根据学段的不同,渐次设定不同的速度标准。在检查回想能力上,主要检测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对文章的内容回想完整程度。在检查理解能力上,主要是检查词汇能力、对事实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把握主题的能力。对于各项能力的检测,学校采用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测试,有些项目仅提供给教师作为平时测试的参考。

“请2号选手即兴演讲,题目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辅导员王亮老师用轻快的声音说道。事先毫不知情,抽取题目也仅仅5分钟,这么小的孩子能行吗?“我是三年一班付祉宁,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夏洛的网》,它是一本关于生命、友情和爱的赞歌的书。最打动人的是小猪威尔伯和夏洛之间难得的友情,当朋友遇到危难时不顾一切出手相救,用友情和生命编织了一张闪烁着大爱光芒的网……”条理清晰的讲述,有理有据的分析,这难道是出自一个三年级男孩之口?当他讲完鞠躬走下台时,评委们才恍然回过神来,会场即刻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愧为“读书小博士”的参评选手!他阅读之深入,表述之顺畅让我们惊叹,同时让我们感动。这是和平小学进行读书小博士评定即兴演讲的活动现场。

随后还要进行现场作文和行为考核。这种梯次阅读评价不止是看阅读量,更看重阅读的质,尤其是看学生行为的变化。所谓梯次评价就是根据阅读的量、质、行表现,评定标准梯次递进逐步提高,即在学生先后获得“小硕士”中级、高级、超高级、特级证书后,申报“小博士”还要经过5分钟即兴演讲、现场即兴短文创作、行为表现综合认定之后,才可获得“读书小博士”称号。凡获此称号的学生,在开学典礼上由校长颁发证书,并在学校学生风采墙上张贴戴着博士帽、穿着博士服的照片,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相关竞赛活动。

这两套不同形式的阅读评价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们以往仅凭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将关注点放到了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学生们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通过阅读所带给孩子们的内在深刻影响,在当下,更在未来。

徜徉在阅读的广阔天地里,和平小学的学生内在潜能得到了全面的激活,涌现出了一大批校园读书小能手、小硕士、小博士。学生金若熙、郭书阳、颜谨、何智骏等为代表的一批省、市级阅读能手,他们读书已经达到二百本以上。2009年金若熙在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果展示会上,代表阅读能手作大会发言。今年1月,在北京由中国少年科学院组织的,来自全国各地1 5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的“小院士”答辩中,和平小学就有两名学生参加。四年一班何智骏同学在限定40分钟中的笔试“怎样看待肯德基白羽鸡出现的问题”答题中,获得了98分的好成绩,位居第18名。在面试环节中,何智骏研究的“鸡西市景观绿化候选苗木研究”课题,又以精彩流畅的论述,科学、严谨的论证,征服了现场评委,得到了他所在组唯一的一个满分,连同笔试成绩获得一等奖,并被聘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在本篇通讯付梓之前,我们获悉,在鸡西市首届新华杯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上,5所学校近200名学生参加,和平小学的学生独揽了所有的奖项。还传来了和平小学学生毛赫霆,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少儿京剧大赛决赛中获得金奖的好消息。

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滋养,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成就了一支有思想、有内涵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国学经典教育,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司和中华书局举办的论坛上两次交流经验。他们还为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送视频课106节。刘丽艳老师在全国说课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徐振琴老师在全省精英杯语文教学大赛上获得特等奖,刘转红老师因为阅读教学的成功,还在《语文教学研究》杂志上,作为语文教学新秀进行了风采展示。

在阅读中同样受益的还有家长。通过参与和平小学组织的家长课堂、亲子阅读、经典诵读、社会实践等活动,家长不仅改掉了以前闲来时打麻将、好喝酒、忙应酬等不良习气,还主动为学校各项活动献计献策,各尽所能支持学校工作。许多家长对陈校长说:“今后,你就把我们当成学校的员工。”家长们不再是原来的旁观者、挑剔者,变成了合作者、责任人。这种和谐的家校合作经验,去年《人民教育》还专门进行了报道。

阅读,同样给和平小学赋予了更加厚重的办学底蕴。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全国写字教育示范校、省级文明单位、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省群众满意学校等多项殊荣,并被相关部门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学校、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实验示范基地、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少年宇航技师和平小学考核培训站。 “和平鸽”京剧社团多次在全省小梅花京剧大赛中获得金奖,还为“韩国忠北地区青年会议所访问团”、俄罗斯海参崴小学生访问团进行了表演,现已成为鸡西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 下一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