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2:13:21

涂鸦文化论文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现在,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亦然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后来798工厂的兴起,聚集了世界众多艺术家,涂鸦成为了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这里的涂鸦风格多样,更新很快,且经常与其它艺术形式搭配在一起展示。也成为了众多艺术展品中的一员,在其发展变化中涂鸦也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视觉艺术的图形语言。涂鸦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在不断变换和进步,使得涂鸦被国内外众多人士所接受,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种种表现证明涂鸦也越来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已经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视觉艺术图形语言。

二、街头艺术

街头艺术是在街头巷尾展示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包括街头涂鸦艺术以及街头行为艺术。在国外的街头,有一些艺术爱好者会把自己装扮成雕像,摆出各种姿势,在游客的注视下静静的站立着,还有的会在地面上创作,而他们所需的只是一盒粉笔和每个人的目光,那些地上的画作充满了立体感,给人们一种在视觉上的震撼。这些人的创作往往让人看不出真或假。街头艺术是反映了群众生活的外在表现。街头艺术主要是以街头为主要场所,主要以群众参与为主,年龄不受限制,风格呈多样化,其作品能带来一定的影响力。

三、涂鸦艺术的存在价值和图形语言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对枯燥乏味的文字艺术感到厌烦,人们想追求更简单、醒目的视觉感受,图形这个时候就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图形语言是图形与色彩的结合,传达传播信息。涂鸦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独特的视觉语言特征,并且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发展。目前,涂鸦被应用于众多设计领域,包括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等。创新、自由、夸张的特点迎合众多年轻人的需求。在城市大街小巷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涂鸦,这些涂鸦通常是在墙壁上,涂鸦不仅装扮了城市,也为枯燥的市井马龙都市节奏增添一抹缤纷的色彩。涂鸦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图形语言。涂鸦讲究视觉冲击力,无论从色彩、线条以及造型上都极富有特点,浓重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夸张的造型,这些都是涂鸦艺术的一种独特的图形语言。特别是最近在大连流行的一种涂鸦艺术延伸作品—一树洞画。沿着正仁街,原本丑陋的树洞和电线杆现在已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街边涂鸦形式不同的是树洞里的每一幅涂鸦作品都是按照树洞的形状和大小量身打造的绘画内容,这些涂鸦和周围的景色自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树洞画里的涂鸦起到了装饰效果,让涂鸦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自然。这让涂鸦艺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原始破坏式画法受到人们的诟病,人们为此争论了几个世纪,一直排斥这种“污染环境”的艺术。但是,现在看来,涂鸦不仅不是一个环境的“破坏者”,反而是个环境的美化师。

四、总结

涂鸦艺术的不断兴起,现在已经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视觉艺术图形语言,涂鸦原本是人们对生活习惯以及心中喜好作以表达,而现在,夸张的图像、粗犷的线条,绚丽的色彩都已成为涂鸦艺术标志性特点。涂鸦艺术也已经从众多街头艺术中脱颖而出,涂鸦艺术正在用自己独特图形语言改变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树洞画的出现,让涂鸦的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涂鸦现在已经抛弃原来“破坏者”的身份,正以一种图形语言的高姿态昂首阔步在艺术设计领域。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议论文;理性思维;清晰;规范;片段写作

学生写不好议论文,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理性思维训练,导致写出的议论文存在“不说理,不讲理,讲理却不在理,说理却不合理”的问题。而理性思维训练,关键在于论证过程的清晰、理性、规范。因此,议论文教学应该“回到理性思维原点”,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议论文之惑。

以2011、2012年江西卷语言综合运用题的样式为例。该题型的特点是紧扣教材、读写结合,提出了若干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的具体要求,为一线作文教学提供了读写训练的范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片段式议论文写作训练模式。

一、读写迁移训练

新教材的模块教学以某项能力为编写目标,有效整合读与写资源,强调阅读文章的典范性、技法的可学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挖掘教材的读写资源,让学生活学活用。

如由《劝学》《拿来主义》的典型论证方法迁移的一道题目:“中国狼爸”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严厉体罚。他的4个孩子中有3个被北大录取。请你就此事发表评论。要求:观点鲜明,必须使用对比、因果分析、比喻论证。200~300字。

例文:“中国狼爸”通过棍棒式教育将子女培养成为卓越的人,然而在看似成效不小的情况下,其教育方式有点不近人情。(观点)父母为孩子好固然可以理解,但用体罚来逼迫孩子学习,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并可能造成心理阴影。(原因一)如果父母采取一种温和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一株“向日葵”,永远追随知识的“太阳”,岂不是殊途同归?(对比与比喻论证)不打不成材的教育实在应该摒弃了,不然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何营造?(原因二)孩子整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屁股随时有挨板子的危险,何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原因三)

二、时事素材生成训练

这是常规训练方式,属“一事一议”时评文写作。学生要围绕时事素材所提及的现象有针对地论证,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信马由缰,东拼西凑,也可以检验其表达的严谨性、思维的严密性,并“注重同一材料的发散训练”。

例题:今年时值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从课本上马不停蹄地跑向网络。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这被网民戏称为“杜甫很忙”。要求:就此事发表你的看法,观点鲜明,必须使用例证。200~300字。

例文: 杜甫如此“穿越”令人啼笑皆非,让人无法还原其真实形象,更无法理解其精神内核,尤其对于青少年正确认知杜甫形象产生误导。(观点)《步步惊心》《宫》让雍正“应接不暇”。两剧把人们心目中威严、神武的皇帝演成了一个情种,如果青少年借此了解历史,得到的只是扭曲的戏说历史。(例证一)表现历史人物,是要有现代眼光,但要少点歪曲,多点回归。(总结)

三、围绕某观点论证或驳论训练

学生写议论文往往只摆出事实,却不清楚论点与论据的内在关系,不知道怎样讲理和讲什么理。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强论据与观点的吻合意识,防止论点加材料的简单化,提高学生整合各种论据的能力。

例题:对于“杜甫很忙”系列涂鸦画,有人认为这不仅不尊重历史名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请你反驳这一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先破后立,有事例论据、事理论据。

例文:对于此惊天之论,我并不觉然。我们是要尊重文化名人,可是尊重的应是其“神”而非其“形”。涂鸦根本达不到亵渎文化名人的地步。它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驳斥――破)法国画家杜尚曾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印刷品上用铅笔画上了胡子,从而使这幅画变成了自己的作品。这幅画不也流传至今?涂鸦杜甫的性质不也与此相同?(立论――事例论证)涂鸦者只是改变其“形”,无损其精神内核,更无法颠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成就,这样有何不可呢?(引用论证、总结)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看着那些被网友们戏称为“杜甫很忙”的涂鸦之作,我不禁感叹:古有杜甫忧国忧民,今有国民涂鸦杜甫,这是何等荒唐的一件事情啊!

杜甫何以成为了网友们娱乐的工具呢?细细想来,这背后的缘由的确引人深思。

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忙”的确可以总结“诗圣”杜甫的一生。他忧国忧民,尽管个人曾遭遇在仕途上的种种不幸,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与时局的发展;他笔耕不辍,一生写了近1500首诗,很多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他诗艺精湛,沉郁顿挫的铿锵诗句无不透露出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他疾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评。

但为何时至今日,已经1300岁的杜甫又开始“忙”了起来呢?杜甫的形象真的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吗?诚然,闲暇时刻,随意在语文书中的杜甫画像上涂上几笔也算不上是什么严重的错误,仅仅是一种消遣而已。可能许多人的学生时代都是在这种自娱自乐中度过的,也许这也能算得上是一种创新精神,毕竟年少不更事嘛。

可如今竟有人大力宣传甚至炒作这些对杜甫进行涂鸦的画作,这便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玷污,无疑是一种暴殄天物的行为。正如专家所说,这种行为已经成了“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也许,网友涂鸦杜甫并非出于恶意,但如果太多的人都来拿杜甫等文化名人开涮,各大网站争相炒作,这种看似消遣的方式,其实已经越过了尊重传统文化的底线。

杜甫等文化名人本应是我们敬仰的对象,我们怎能一味地把他们视为娱乐发泄的工具,通过涂鸦的方式来恶搞他们为自己减压呢?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源泉,而今我们却扭曲杜甫等文化名人的形象,把他们的形象夸张化、娱乐化,甚至恶意丑化,这不仅抹杀了他们在历史中的地位,也颠覆了他们的文化功劳。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太过头了。

生亦忙,逝亦忙,杜甫确实需要好好歇歇了。就让我们停下手中疯狂的画笔,让伟大的“诗圣”安息九泉之下,长眠在那片伴有墨香的净土上吧。

素材运用:

作者认为杜甫成为“微博红人”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但却没有直接举起批判的大旗,而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对整个事件进行解读。首先作者简述了杜甫在历史上的贡献与地位,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有力的支撑;接着分析学生在课本上涂鸦并非严重错误,为文章增添了理性色彩;最后才旗帜鲜明地指出,自己反对的是对这些涂鸦之作进行刻意地宣传和炒作,故意对杜甫的形象进行丑化。整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极具思辨性,是篇难得的议论文佳作。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调研论文开题报告书格式

目 录

导言

一、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二、调研情况介绍

调研的内容和步骤

市场调查,这部分应包括对方案实施地点进行分析调研,分析出其地理位置优势与恶

劣、周边环境情况、所在区域商业发展情况、所在区域政策、经济及产业环境、经营目的与范围、消费对象、顾客心理、设计定位、市场预测等。

三、课题考察归纳总结

1.课题存在的突出问题

2.课题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

四、主题思想定位

五、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二号黑体)

导 言(三号黑体)

从卡通的词源上,我们就能够确切地获知,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欧洲。 而在近代欧洲,有两个促使卡通出现的重要历史条件:首先,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的力量,导致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其次,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由开放的艺术理念开始为社会所接受。这两个条件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绘画走下了中世纪的神坛,日益接民的审美趋向,给以简御繁的卡通画提供了产生的社会基础。在二战前后,虽然欧美卡通产品依然占据着世界卡通市场的主流,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变革,卡通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无可否认的是,一股卡通业的新浪潮正在兴起,并将席卷全世界。(小四宋体)

调研时间:(前面空两个字符) 2009年11月23日2010年2月28日。

调研地点:

郑州市二七商圈、小商品城。

调研方法:

实地考察、问卷、网络搜集、阅读文献资料。 考察内容: 包装设计类及包装设计发展。

调研目的:

在确定调研课题开始,就必须明确自己要做的课题,从而在调研设计阶段明确调研的目的。了解市场上的各种形象设计,收集各种资料,为自己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作好准备。

一 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我选择的课题是角色设计,即通过自己的调查独立创作完成一款卡通形象。具体内容是自己设计一款可以涂鸦的卡通形象,并结合自己的手绘加以自己的想法附加卡通形象以设计感。我希望能突破市面上出现的各种卡通形象的设计特点,设计出有我自己的特色。我要通过自己的TOY卡通形象设计让大家了解的这款卡通形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上面进行涂鸦,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赋予卡通形象以生命力。(小四宋体)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

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

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 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 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 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选题来源包括:

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

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 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1涂鸦文字对网页设计的影响

网页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即是将文字按照视觉规律进行整体的精心设计与安排,文字作为网页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它的设计与组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网页在视觉上的传达效果。因此,好的网页文字设计能够增强视觉传达的效果,提高网页的诉求力。作为涂鸦,它最初的形态就是签名,所以各种文字作品在涂鸦的作品中占了绝大多数比例,且文字在一幅涂鸦作品中是整个作品的焦点与灵魂,涂鸦艺术家们在文字的美化上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们经常会将文字的拖尾拉长或缩短,改变笔触粗细、扭曲字体使其达到令艺术家们满意的形态、在字体的细部做装饰,或者将这些特点综合在一起等,用这样的手法来完成心中理想的视觉效果,这样的文字不但准确的传达了信息,更赋予了文字强烈的装饰感,在平面设计中,文字以优美的造型和被赋予装饰效果出现,有更多更新的表现力时,它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能使文字传达的含义更加深刻。涂鸦文字创作方法被现在的网页设计师们所借鉴,带着似是随兴的、自由的感觉,通过软件的手段,以网页的主题和内容为基础将原本呆板的文字外形加以变化和创新,令文字出现一种新的面貌,这些文字大多线条流畅,能给人一种洒脱随意的感觉,且颇具现代感。

2涂鸦色彩对网页设计的影响

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里高曾说:颜色知觉对于人类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部分,它能够深刻影响人们的情绪状态。它的含义是人类视觉接收到外部色彩刺激后产生的思维活动所赋予的。例如,红色传递出喜庆、兴奋同时也能传递出恐怖、危险的负面感觉;橙色传递了光明、成熟、快乐;蓝色给人一种冷静、内敛的感觉等。在涂鸦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们对色彩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颜色越纯表达的感情也就越纯粹越直接,这种认识与传统艺术中推崇典雅和高贵的用色方法形成鲜明反差,所以涂鸦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一般都会采用鲜艳的纯色来进行创作,而低纯度的颜色使用相对较少,纯黑、明黄、鲜橙、深蓝,这些色彩都是他们所钟爱的,这是涂鸦作品带有强烈视觉冲击且充满感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高纯度,且丰富的色彩被运用于网页设计中,首先在视觉上,对比强烈且纯度高的色彩会让人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其次在色彩传递到观者眼睛的同时能够让观者产生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设计者与接受者之间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更好地完成网页的诉求。

3涂鸦图形对网页设计的影响

图形它的本质是一种人为设计的且具有传达信息的涂画类符号。图形不单纯被作为用来传递信息的语言符号,它更是创作设计者以具体的物化的视觉形态来传递自己感情的中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跟随一起改变的还有人类的审美意识,这时必须要有符合时代审美且跟随潮流的艺术形式从各种艺术中脱颖而出,涂鸦艺术以其时尚、动感、绚丽的形象成为这一时代的焦点,首先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图形取代了传统艺术图形中崇尚高贵、典雅特点的图形。其次涂鸦的图形总是原创的、来自生活的,涂鸦艺术家们将生活中的元素根据自己的阅历、理解和作画方式创作出自己风格的图像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它既符合了时代特征又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并与现代人在心理上产生了共鸣。涂鸦艺术以有别于传统的观念来审视生活中的事或物,并以一种反传统的绘画方式来进行创作,这是涂鸦有异于传统艺术的原因之一,它将造型塑造的夸张新颖、营造图形间的空间感和赋予图形极强装饰性的特点被现代网页设计师们所借鉴,他们在网页设计中创作新颖且富有幽默感夸张且生动活泼的图形让网页从视觉上先引起浏览者的注意,以激发浏览者继续在网页上停留且继续阅读,这是网页成功且完成诉求的关键一步。

4涂鸦的构图形式对网页布局排版的影响

网页中的布局排版和平面设计一样都是以最适合浏览的方式,将文字、图片和导航这些页面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视觉规律和美学原则组织并安放在页面适当的位置,让页面除了能传达信息以外,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常规的网页版面通常有国字型、拐角型、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等,这样的版面模式比较固定,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层次简单,让浏览者一目了然它常常用于特定的网页设计中,但由于层次单一,所以缺乏灵活性,给人呆板的印象,所以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网页。除了以上几种框架式的网页版面还有一种变化型版面,这种版面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以网页的主题与信息内容为基础在排版上进行自由发挥,这种版面设计形式为涂鸦艺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涂鸦艺术在构图上不用受空间限制,这与它起源时承载的载体有关,让涂鸦艺术家在创作时不用受空间上的限制,一面墙上会同时出现几个艺术家的涂鸦,有些甚至是相互覆盖着或是用新的涂鸦更改前一个涂鸦,涂鸦就以这样的形式丰富着墙面构图,制造出新的感觉和信息,来吸引路人的注意,有时一个墙面会吸引很多各自独立的涂鸦艺术家的加入,汇集几十上百个涂鸦图案,这是艺术家们对其他艺术家的回应。因此,无论是从构图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着呼应和关联。即便他们在构图上会比较自由,但图与图或字与字之间又有呼应和一定的连续性。涂鸦艺术的这种构图特点被运用于网页设计的排版设计中,这样的版面有时虽然会让人觉得杂乱无章,但根据其页面上的提示或细节能找到其内部的连续性与规律性,运用这样版面设计的网页不但能让网页更加生动、活泼和吸引浏览者,更是在无意间增加了网页与浏览者的互动性,达到充分传达信息的目的。

5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到来,数字技术主宰了信息社会,技术与时代的飞速发展为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如今的社会,从各种设计作品与学术论文期刊就能看出,设计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去思索与研究,同时这也对年轻设计师提出了要求,它要求设计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够把握设计市场的风向标,在这个充满个性与挑战的时代,为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做好准备。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儿童涂鸦发展特点心理基础

儿童大约从14个月开始就会自发性的乱涂乱画,这种行为一般要维持到3-4岁。由于儿童此时的“绘画”行为表现得不系统、无秩序,我们把它称为涂鸦。有研究表明,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具有跨种族与跨文化的普遍性。正如苏联教育家德廖莫夫所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做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儿童的绘画反映出儿童的肌肉协调性、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内容与行为方式的深入观察,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儿童。因此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儿童涂鸦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心理基础,从而引导儿童在涂鸦过程中获得绘画的基本兴趣与技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儿童涂鸦的发展特点

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发展具有阶段性,涂鸦行为是儿童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研究几百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张儿童画的基础上,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这些理论详细说明了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年龄、涂鸦的主要内容以及涂鸦的动作方式。

1.儿童涂鸦的年龄差异

儿童开始涂鸦的年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于研究者观察视角的不同,也有儿童自身条件的不同。柯思修泰纳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此时的儿童只会画事物的局部,整幅画面无系统、无秩序。白特认为,2-3岁儿童处于涂鸦期,3岁时为涂鸦期的巅峰。赫伯特?里德认为,4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阶段是错画期,即乱涂乱画的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杜玫认为,1-2岁的儿童就开始会画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的儿童,会出现无目的的乱笔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还有人基于更为细致的自然观察后认为,儿童在15-20个月时开始出现无规则、无目的的乱涂乱画。贝利量表测量的结果显示,有90%的儿童会在10-21个月期间出现了乱涂乱画的现象。

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儿童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论国别、性别,儿童涂鸦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绘画的刺激因素不尽相同,如儿童接触绘画工具的机会不同、家长引导状况也不一样,所以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时间自然具有差异性。当代绘画治疗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出现涂鸦的时间过晚或者4-5岁以后仍然处于完全无控制的涂鸦水平,那是值得家长引起注意的。

2.儿童涂鸦的主要内容

根据儿童绘画内容的不同以及动作的灵活程度,研究者们对儿童从一开始有涂鸦行为到基本有能力绘图之间划分了更为细致的若干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将涂鸦期细分为几个子阶段:未分化涂鸦,即无控制的涂抹;经线涂鸦,重复性地上下方向涂直线;圆形涂鸦,即重复画圆,并用它来表现一切事物;命名涂鸦,即认识到绘画内容与外界物的关系,受画面象征符号启发而命名绘画内容。陈鹤琴认为涂鸦期可以分为波形图、乱丝图和圆形图三个阶段。波形图是一种从左到右的连续弧形线条,而且这些线条总是略微向上的;乱丝图是由于儿童无法表现不同方向的直线和曲线而画出的类似于乱丝状的涂鸦;圆形图是在儿童执笔作画有了相当经验以后出现的,儿童画圈的方向一般是顺时针的。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儿童,无目的的用笔乱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在涂鸦后期,已有简单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的变化,常常使用单色笔,偶尔换一种颜色笔涂画。杜玫认为涂鸦的儿童开始画出的线有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者认为儿童涂鸦内容也存在差异,但儿童涂鸦内容一般都会经历从线(直线、弧线)到形(有缺口的圆、封闭的圆)的发展,从单一形(圆或连续的线)到形的组合(圆表示太阳、两条交叉的弧线代表鱼或圆上添加线条表示蝌蚪人)的发展。

3.儿童涂鸦的动作方式

儿童涂鸦动作的进行依赖于儿童握笔与运笔的过程。所以从握笔与运笔两方面可以了解儿童涂鸦的特点。

从儿童握笔的手姿势的发展来看,最早握笔的动作包括整个手和手臂的运动,表现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动作”,即儿童在握笔的时候,手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动来抓握笔。用这种笨拙的握笔动作形式,儿童很难进行有目的的绘画动作。随着在绘画活动中偶然的尝试以及在家长与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调整握笔动作,儿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笔动作逐渐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动作所代替,拇指和其他四指开始在绘画技能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儿童运笔姿势所调整的部位来看,刚开始学会握笔的儿童一般会通过手臂和肘部的运动来调整笔的位置。在手指的协调运动能力发展后,儿童逐渐习惯于用手指来调整握笔姿势和笔的位置,手臂和肘部的运动频率下降。赫伯特•里德分析4岁以前儿童绘画时运笔的情况:一是无目的的笔画,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赖肩部的肌肉动作。二是有目的的笔画,依赖肘部与手臂的运动,能说出所画线的名称。三是模仿的笔画,手腕的动作代替了手臂的动作,手指的活动代替手腕的动作,通常努力模仿成人作画的动作。杜玫也认为1-2岁的儿童作画时大部分由肘部、腕部用力,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进行。

儿童涂鸦时,无论是握笔还是运笔,都遵循从大肌肉到精细肌肉的过渡,从躯干中心运动到远离躯干的肢体运动,遵循“经济性原则”。研究表明,2-3岁儿童就可以握住靠近笔尖的部位,主要运用肩关节的活动来进行绘画,然后逐渐发展为用肘部来控制笔的运动,最后发展为用手指的活动来控制笔的运动。

二、儿童涂鸦的心理基础

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生物遗传的因素,也有文化教育的影响;既有儿童个体动作发展的原因,也有儿童认知水平的状况所决定。我们试从心理学对婴儿早期的研究结果中寻找儿童涂鸦的心理学基础。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人类这一物种生来就对新奇刺激感兴趣。在研究婴儿知觉过程中,研究者就发现婴儿对新奇刺激具有天生的偏爱,这是人们所称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学习。当出现一个新奇刺激时,婴儿最初是一个强烈的反应,然后刺激重复出现时,婴儿就逐渐减少对它反应的强度,也就是不再引起他的注意。这表现为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等,即为习惯化。习惯化发生后,当刺激发生了改变,再次变得新奇时,婴儿兴趣重新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即为去习惯化。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表现了婴儿惊人的学习能力,婴儿不是被动的听从成人的摆布,而是非常敏感的注意周围环境事物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立即做出反应,他在不断地习惯新刺激,并把注意力不断地转向更新的刺激,这就保证了他不断地汲取环境中的新信息,从而扩展他对环境的知识,提高了认知的能力。与麦独孤的观点一致,一般认为这种学习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儿童大概在1岁的时候第一次握起了笔。笔,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刺激。儿童握笔乱涂乱画的时候会被涂画出来的各种出人意料的线条、图形所吸引,对儿童来说这是非常新奇、好玩的。儿童在乱涂乱画之前确实没有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一种游戏而已。但儿童对绘画的运动会感觉兴奋,对纸上出现的线条从视觉上感到愉悦。由于涂画在不同材质上的绘画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正是儿童在墙壁上、床单上、家具上乐此不疲地涂画的兴趣所在,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到了笔带给他的快乐。

2.模仿与强化

人们发现,新生儿对成人的面部表情有惊人的模仿能力。国外研究表明,出生2-3周的新生儿对人类面部表情就具有模仿能力,如成人伸舌头,婴儿也跟着伸舌头,成人张嘴,他也跟着张嘴,成人笑了,他也表现出高兴的表情,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婴儿模仿的精确性并不高,但世界上许多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婴儿都具有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及头部姿势的能力。婴儿在1岁半左右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的能力。皮亚杰对他女儿学会发脾气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学步儿已经学会了延迟模仿。学步儿已经能够记住和再现过去看到过的原型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一定是记住了过去经验过的事件,并产生和保持了有关的心理表象。

人们不难发现,儿童在1岁半左右就会很频繁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当一个成年人在扫地、搬椅子、写字……的时候,儿童就会模仿成人的动作,甚至会与成人抢夺有关的用具。与此同理,当儿童看到别人绘画或写字时,他也会从事与此相仿的动作,握起笔开始乱涂乱画,甚至能够画出类似他曾经见过的事物。由于动作技能较差,所画的“原生态”的作品往往非常抽象,但也总能引起家长的兴趣。家长此时表现出来的兴奋、喜悦与鼓励,恰恰强化了儿童的这种涂鸦行为。所以模仿是儿童的又一种强有力的学习手段,而家长的强化促使儿童更投入的从事涂鸦活动。

3.动作与认知建构

皮亚杰认为,动作图式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基石,个体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遗传,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环境,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主体为认知客体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动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改变、相互适应,从而使得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改组与重建。他指出,个体与环境最早实现的平衡是以最初动作——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个体从出生到1岁左右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以及协调阶段。在1岁到1岁半的时间里,儿童已经能够通过尝试错误发现新的动作方式。此时的儿童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已经出现象征符号机能,可以凭借符号对所指向的客观事物进行象征性表达,儿童绘画——涂鸦就是象征性表达的一种具体方式。

儿童最初的无目的的涂抹以尝试错误的方式增加了动作经验。当儿童手与眼的协调能力得到加强的时候,就有能力画出类似于经线的线条,随后又以连环弧线的方式画出了半封闭或封闭式的圆。儿童会画圆形的时候并会用圆来指代具体的事物,这说明儿童已经进入命名涂鸦阶段,其象征符号的机能得到了发展。但是儿童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以圆形来指代一切事物,这也说明儿童绘画的符号象征机能相对比较弱,这种绘画活动还是属于涂鸦行为。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9.

[2]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7.

[4]陈梵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宜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6.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虽然街头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的真面目从未在大众媒体上亮过相,但并不妨碍全世界都对他的作品了然于胸。当我们在优衣库的T恤上,见到美国涂鸦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和凯斯・哈林(Keith Haring)创作的熟悉图像时,可能会不以为然地觉得,那便是街头涂鸦成为亚文化潮流的辉煌源头。

而今年年初,我在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看过布拉塞的法国街头涂鸦摄影展后,便知道街头涂鸦有着更为深层的源头,那便是城市的潜意识。

不寻常的巴黎之眼

布拉塞所拍的涂鸦,与我们现今所见的涂鸦都不同。或许,那只能说是一些刻在墙上的记号、图画和刮痕。那些涂抹,是任何未经艺术训练的人因心灵和情绪表达的需要,而自发进行的、任性的、神秘的涂鸦之作。

即便看起来粗糙、幼稚,但出于一种平等的表达意愿,这些与商业毫不沾边,还可能会因此举破坏社会公物,甚而触犯法律条文的涂鸦之作,不仅表现了暗涌于城市的想法、意见和创造力,也显得非常脆弱。

最显然的脆弱在于,若不是布拉塞从1933年开始对其进行持续20多年的记录,这些涂鸦可能不会在今天如此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们避免不了随着巴黎城市变迁而消逝殆尽的命运。

作为早期对巴黎街头和流行文化怀抱无比热忱的街头漫游者,1933年出版的摄影书《夜巴黎》,不仅让布拉塞声名鹊起,而且奠定了其在摄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在那之后,布拉塞将注意力转到巴黎街头墙面上的绘画、图案和刮痕等,亦即“涂鸦”系列。

布拉塞一开始并不从事摄影,他一开始也不叫做布拉塞。

1924年从柏林抵达巴黎的匈牙利人久拉・阿拉兹(Gyula Halász),延续着他自1920年开始便在柏林从事的工作:给当地的匈牙利报纸当记者写文章。混迹于巴黎蒙帕纳斯年轻艺术家圈子的久拉・阿拉兹,在那时认识了来自美国的作家亨利・米勒。亨利・米勒在其日后所写的文章中描述,1930年他第一次见到久拉・阿拉兹时,久拉・阿拉兹还没有将摄影作为职业,但令亨利・米勒印象深刻的是,久拉・阿拉兹有双很不寻常的双眼,不但流露着善意狡黠的幽默,而且能在一瞬间将所有东西细致入微地吸收。

这位作为记者,同时也是巴黎漫游者的久拉・阿拉兹,就是日后的摄影家布拉塞。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布拉塞(Brassa?)以发表摄影作品,这名字来源于他的出生地,当时还位于匈牙利境内的Brasso(布拉索夫)。

布拉塞后来成为现代摄影史上最早一批用摄影进行直觉思考,第一批将相机作为解剖城市生活工具的摄影师。作为陶醉在夜巴黎的漫游者,巴黎那些不体面的角落,时刻召唤着布拉塞去观看。而他也在那些墙上,发现了当时的流行文化。他的持续观察和拍摄,让那些不重要的刮痕变得重要起来,成为动态地进行社会人类学研究和社会日常生活观察的一扇窗口。

在超过25年的持续系统性拍摄中,布拉塞记录了巴黎墙上的记号、图画和刮痕,还按照其内容分门别类,由此建立了一份“一手市民涂鸦档案”:一本流行文化的图像纪录。

记录城市潜意识

这本图像纪录,可以被当作城市的潜意识表达来阅读。布拉塞也曾在1958年说:“通过这些墙上的语言,我们不仅得以了解一种无法从他处得知的重要社会现实,更看到了艺术最有力量和直接真实的表达。”

涂鸦抓住了布拉塞的想象,他也在拍摄涂鸦这件事上挥洒了无尽的热情。他能在一面墙的图案前等上好几个小时,为的是等待最好的光线打在上面。他也会在多年后返回同一个涂鸦前,记录下时间留在上面的痕迹。这些刻在墙上的原生、粗鄙的涂鸦痕迹、孔洞以及人像等,都让布拉塞展开了想象:在这些原始的痕迹背后,都是一些怎样的意义和动机?

涂鸦系列一共有500多张照片,这次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名为“布拉塞:涂鸦”的展览中,展出了约100件布拉塞的摄影作品和文档,包括一些至今都未公开展示的作品。

虽然以“夜巴黎”闻名于世,但布拉塞的涂鸦作品展览也办过不少。早在1951年,涂鸦系列便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过,而其在1956年的展览,规模更是扩大了一倍,由当时的摄影部主任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亲自挑选了约120张照片。

对于当时纽约的观众来讲,布拉塞20多年来所记录的巴黎街头痕迹,像一种天然的证据,展示了过去近1/4 个世纪巴黎人的生活细节、习惯和日常所想。代表着那个时代巴黎人原生、野蛮式表达的涂鸦,因其转瞬即逝的脆弱性,而增加了观看性。

爱德华・斯泰肯在当时的展览评论上说到:“经由这些照片,布拉塞打开了摄影的新视野。可以看到,布拉塞不仅被因自然风化而破旧的墙面刺激了想象力,也看到了年轻人因对生活产生想法而刻在墙上的图案。我相信年轻人在电影、杂志、报纸上见过的视觉图片,一定对他们的涂鸦产生了影响,除了在形詈屯及阜矫妫在情感表达上也是。 ”

由此可见,布拉塞的涂鸦摄影成了美国人观看巴黎的一个窗口,看到那些痕迹,就如同看到了刻下它们的人,以及其背后所在的社会。不仅如此,斯泰肯还看到了大众媒体传播的意见和思潮对巴黎社会的深刻影响。

超现实主义的激越

时隔60年后,巴黎如何看待布拉塞的“涂鸦”系列?当布拉塞的涂鸦摄影再次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得以展出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在这个时代,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什么要以如此大的热情,来关注上个世纪巴黎民众在街头的一些情绪?相较于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它要以什么来唤起当今观者的兴趣?

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意图当然是明显的,而且,没有其他博物馆有更合适的理由来策划这个展览。那便是将布拉塞作为上个世纪源于法国,且在1920至1930年代盛行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份子,一窥法国文化曾经活跃的盛况。

蓬皮杜艺术中心借由其他杰出的收藏品,将布拉塞放入一个更宽广的语境中进行展示,这语境便是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运动。蓬皮杜的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布拉塞的作品、其作品所处的时代氛围,也展示了布拉塞与其同时期亲近的作家、艺术家的对话和呼应。这些人包括画家毕加索、诗人及剧作家贾克・普维、艺术家让・杜布菲等。这次展览,是要将布拉塞的涂鸦作品,放在一个广阔的语境和时代背景下,进行全新的观看。

在蓬皮杜的布拉塞作品的展厅内,仔细看过一圈下来,发现他涂鸦作品的拍摄始于1933年,到二战前中断,在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又继续开始。这契合了当时的局势,也契合了英国历史学家托尼・贾特(Tony Judt)对巴黎的描述。

在托尼・贾特的巨著《战后欧洲六十年》的第一卷中,可以看到这位学者对当时巴黎的看法,“自1920年代起,随着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落入独裁者手里,政治难民和流亡知识分子投奔法国。” “尽管法国于1940年惨败,尽管其很不光彩地臣服于德国四年的占领,但法国文化仍再度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法国知识分子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巴黎再一次,且最后一次,成为欧洲的首都。”

在上个世纪上半叶享有世界声誉,且辉煌于欧洲大陆的巴黎,正是滋生布拉塞创作的土壤。因此,作为与巴黎超现实主义运动核心圈子交道紧密的布拉塞,无论是其作品,还是其与作家、艺术家朋友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影响,都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巴黎文化盛况,掀开了重要的一角。

展览将布拉塞的作品放在超现实主义的语境下进行重新观看。无疑,诞生于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是法国值得一再展示的骄傲。瓦尔特・本雅明在1929年写的一篇文章《超现实主义――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中,曾如此落笔:“自巴枯宁(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巴枯宁,1814~1876,俄国思想家、革命家,著名无政府主义者,有“近代无政府主义教父”之称)以来,欧洲就缺乏一种激进的自由概念,超现实主义是例外。”

布拉塞一开始就参与了这场运动,其涂鸦作品第一次展出,便是在一个超现实主义主题的展览上,他的街头涂鸦被观者理解为街头无意识的反映。而早在1933年,布拉塞开始拍摄不久,其涂鸦作品便刊登在了超现实主义杂志《米诺托》(Minotaure)上。作为现成物被拿来拍摄的涂鸦影像,因其原生性违背了现代的理性,而符合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安德烈・布列东对其含义的界定:“纯粹的精神的自动性,不得由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

布拉塞对街头涂鸦的特写,成为孤立于现实的碎片,将事物从其原生的语境中剥离出来,放入一个新的引发思考的语境中。作品也透露了布拉塞对“自然”形式的兴趣,如城市墙面上随机生成的人脸或姿态等。不管是偶然遇见的图案所得,还是因墙面的破裂、风化、霉斑等形成的图案,不仅激发了布拉塞的创作动机,也引起了布拉塞的超现实主义者朋友们的兴趣。

一开始,布拉塞便与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法国诗人、超现实主义运动发起人之一保尔・艾吕雅等人都关系甚好。在蓬皮杜的摄影展厅内,除了布拉塞的涂鸦照片和书籍,还有法国作家贾克・普维曾就涂鸦系列写过的评论,以及艺术家让・杜布菲、毕加索等取材于布拉塞涂鸦作品的创作。

正如着迷于城市潜意识幻像世界的布拉塞,1930年代与其关系亲近的一些超现实主义者们,有好些人都对巴黎墙上的涂画感兴趣。最先是一些作家,如克劳德・西蒙(Claude Simon),罗伯特・德斯诺斯(Robert Desnos),贾克・普维(Jacques Prévert)等,他们一些人或是收藏了布拉塞的作品,或是给这些作品写了评论文章。 也有一些人跟随布拉塞一起,到工人阶级的居住区拍摄涂鸦。

跟布拉塞讨论得最多的艺术家,是毕加索。毕加索将这些影像看成是原始创造力的表达,且具有吸引人的破坏性冲击力。在毕加索当时的创作中,有好几幅是基于布拉塞的涂鸦摄影。

布拉塞与作家、艺术家贾克・普维也早在1930年就认识了,他们共同走向了超现实主义,且在城市的流行文化方面有着同样的兴趣。贾克・普维喜欢通过拼贴、删减、叠加,将旧报纸、杂志、旧货店以及摄影师朋友照片等元素综合在一起,激活其超现实主义精神。1945年夏天,贾克・普维开始用一张布拉塞的涂鸦照片放在其限量版的作品上,从那之后,每一本贾克・普维的书,都会用一张涂鸦照片作为元素来当封面。

直到1945年,布拉塞才与画家让・杜布菲相识,那时他们常就涂鸦系列的想法进行交流。在杜布菲看来,墙上的涂鸦正好是他提出的“原生艺术”的例子,即未经传统艺术训练的艺术。之后不久,布拉塞的14张涂鸦摄影作品,就出现在了杜布菲出版的第一本以“原生艺术”为主题的书中,和一些神秘的原始雕像以及一些从警方档案中找出来的纹身图案编辑在一起。

涂鸦中的政治意味

布拉塞的作品不仅包括一些原始、幼稚、粗鄙的涂画,也包括反映时代情绪的图案。正如古代市集的墙面成为市民表达和斗争的空间,巴黎的部分涂鸦也具有时代的政治意义,这在当时同样吸引着布拉塞。

在1945年之后的拍摄中,布拉塞偏向于寻找口号和象征性的图案。如代表爱与和平的心型图案,代表危险的骷髅图案,象征自由法国的洛林十字架,标志犹太人的六角星,或象征共产主义的镰刀和斧头,等等。

战后的法国局势不稳定,执政内阁连番更换,而处于冷战世界格局中的法国,也同时陷于法越战争和阿尔及利亚的去殖民化、独立等问题。这触发了巴黎人民在市区墙上进行书写的欲望。跟政治有关的涂鸦占据了布拉塞拍摄系列的不小篇幅,这也表明,布拉塞当时花了大量精力来关注紧张的社会时局。

布拉塞无疑从摄影的角度渗透进巴黎的发展进程,从而成了那个时代文化漩涡中心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展览地点位于蓬皮杜艺术中心负一楼的摄影画廊,是继该中心200平方米的新摄影画廊之后的另一摄影画廊,于2014年11月开始运营,目的在于对其摄影馆藏进行更为全面的运用。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摄影收藏,以法国摄影居多,且辐射欧洲摄影。虽然馆藏缺少美国现代摄影,但值得骄傲的是,它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欧洲超现实主义摄影的重要收藏,如曼・雷和布拉塞的作品。

运营才两年多的摄影画廊,其展览一般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包括:从1920到1930年代的现代摄影、从1980年代至今的当代摄影,以及对20、21世纪艺术领域的主要议题进行主题性和横切面展示的摄影。如此看来,摄影画廊肩负了宣传法国文化和展示美术馆馆藏的使命。

在抵达巴黎前,布拉塞曾在布达佩斯和柏林系统性地学习过绘画和雕塑,他不但有着极好的艺术基本功,也有着长期作为报社文字记者的历练。那么,布拉塞为什么最后坚定地选择了用摄影进行表达?

在布拉塞与其父母长年书信回忆录一书前言部分,布拉塞提及了作为其密友的毕加索。毕加索曾愤怒与遗憾地对他说,“你有天分而不去用它,这简直说不通,你本来有一个金矿,但你却选择去挖一个银矿。你为什么放弃画画而拿起了相机?”对此,布拉塞的回答是:“我并没有将摄影看作第二职业,或者只是一个糊口的工作,而是我意识到,摄影正是表达时代的主要方式之一。”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柏林是欧洲最特立独行的城市,它没有那么古典,大量20

>> 欧洲城市的灵气 欧洲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铁轨上的冬日欧洲行 西欧行:别样欧洲的精彩 中国的手艺 欧洲的风 华山行VS欧洲行?爸妈才是旅行的主角! “工·艺·行” 艺行无疆 孔子文化欧洲行 2010欧洲航海行(Ⅱ) 2010欧洲航海行(Ⅲ) 长假欧洲行――瑞士 篮球欧洲行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手艺…… 评剧旦行流派艺木的特点 一个品牌顾问的欧洲行 欧洲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旅游发展 欧洲城市的低碳策略 适合女性独自旅行的欧洲城市 恋旧与求新:欧洲的城市建设和生活(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欧洲城市的行与艺 欧洲城市的行与艺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柏林Friedrichshain艺术区

柏林是欧洲最特立独行的城市,它没有那么古典,大量20世纪中期的方正建筑,让我感觉它像极了北京,某些街区里甚至有跟北京一模一样的花坛、丁香花以及叽叽喳喳吵个不停的麻雀。柏林会让北京人平添不少乡愁,在灵魂上,某种层面它们是相通的。

华沙大街附近的Friedrichshain艺术区很像北京的798,古老的大厂房,充斥着一种生猛的力,一如德国的音乐和艺术。到处都是嬉皮士feel的涂鸦,连附近居民区的外墙上都是,艺术、独立、另类不羁,好看极了。在这里能深切体验什么是德国艺术的开放、自由、包容,这种精神气质,一直吸引着艺术家们前仆后继。据说也有不少中国艺术家受到德国政府或民间组织的支持。一个尊重、重视艺术家的城市,必定是美的。

特色看点:涂鸦们,它们是柏林的一个标志。

请注意:柏林人的英文虽没那么好,但都很友善,遇到问题不妨大胆求助。 布鲁塞尔大广场

我住在老城区的步行街附近,这条街没什么好逛的,精品店的时髦程度不如北京。最棒的体验是前往布鲁塞尔大广场,当时零零星星下着小雨,居然有人热热闹闹地举行婚礼,削弱了天气的阴郁。新娘穿着设计复杂的白色婚纱,伴娘们都是一身大红礼服,饱满的大红和刺目的纯白,在古老的哥特式大广场中分外夺目。这里常有婚礼举行,新人对游客大都很热情,常有游客与他们合影,沾沾喜气。

我打听到当地的古董市场时,距离关门还有一个小时。从电子地图上看,从布鲁塞尔大广场走过去大概需要33分钟,但一路上到处是可圈可点的门和门环,我几乎挪不动步,赶到市场时摊子都收得差不多了,但我还是斩获了一本古董牛皮宗教书和一个大理石外壳的小首饰盒。

特色看点:布鲁塞尔大广场、撒尿小童、丁丁博物馆。

请注意:古董市场15:30关门,须提早前去。 布达佩斯链子桥

没有布达佩斯的欧洲之行是不完整的。

一次,我正在拍老城一栋老建筑的门环,门突然开了,我来不及闪躲,像偷窥者被人发现一样羞赧。那是一个戴礼帽的老先生,他冲我点点头,很绅士地一侧身,伸手做出“请”的姿势,又脱了脱帽,径自走了……那一刻我爱上了布达佩斯。

看过电影《黑色星期天》(又名《布达佩斯之恋》《忧郁星期天》),会φ庾中欧城市的忧郁气质有一些预设。电影里,“二战”背景下三男一女的爱恨情仇满溢着人性,其中的经典镜头就发生在著名的布达佩斯链子桥。

这桥名字朴素,却美到无法形容。因为它,布达佩斯成为我心中与纽约并列的最爱的城市。踏上链子桥,四周堪称360?无死角,蓝色的桥身上坐落着巨大的蓝色青铜狮,背后是硕大的宫殿式建筑;对岸的右侧是连绵的彩色建筑,中间对应一座小山,我所见过的世界上最美的缆车正在缓慢地上上下下;向左看,低矮的远山上有一尊硕大的女神像;俯瞰多瑙河,邮轮驶过,鸣笛声与旁边路上的电车声此起彼伏……这是我第一次为了风景而感动落泪,不仅是这座桥,这个城市的周身都发散着一种叫作“命运感”的东西。

特色看点:链子桥的无敌视野。过桥去坐缆车,让人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当然,电影里的缆车是用模型拍摄的。

请注意:大部分店铺不能使用欧元,记得要兑换当地货币福林(HUF)。 维也纳Naschmarkt市场

住在Naschmarkt市场附近,出门就是地铁,街对面则是足球酒吧,非常方便。看网上酒店的点评页面,很多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游客评语是:住在这里,仿佛到了唐人街。是的,这片区域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有很多中文招牌,大部分是餐厅,还有书店和商店,甚至有“沙县小吃”。随便进了一家在网上口碑甚佳的中餐馆,主打烤鸭,用餐的80%是华人,大都是家庭聚餐,有老有小,其乐融融。他们大多是二代或三代移民,已经不大讲中文,但仍有乡愁,排遣乡愁的方式往往就是吃点中餐,尽管那烤鸭对于像我这样的北京人来说算不得正宗,但还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乡愁的范本。

这个街区离卡尔大教堂很近,走上二十多分钟,就能看到这座纯正的欧洲古典教堂的风华,内饰非常精美,我去的时候正在修缮,相信修缮后会更美轮美奂。

特色看点:Naschmarkt市场的“小中华”(街区)。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时代;标志设计;风格;多元化

随着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标志设计的风格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将原本枯燥的语言以富有趣味的视觉效果展现给观众,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观众的好奇心。

一、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标志设计

标志作为一种符号,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民族、国家和地域的不同特征,数字媒体时代的标志设计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代表,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由于过去制作技术和印刷技术的限制,标志设计在20世纪受现代主义影响,追求简约单纯、色彩单一、几何化的风格。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设计突破了制作和印刷方面的限制,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今,标志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设计风格,许多以前想不到或者做不到的设计逐步得到实现,标志设计的发展空间正不断扩大。在数十年的精准设计风格之后,设计元素中加入了重复的图案和鲜明的色彩对比,设计在风格上更加注重表现设计者的感性思维,追求在视觉感官、心理感受和情感意境等方面对大众的影响和引导,作品风格更加体现出设计者个性化的特点,因此,设计界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每一年度标志设计流行趋势的机构。

二、数字媒体时代标志设计风格多元化表现

1.色彩多样化

色彩元素是能够吸引群众视觉焦点和引起情感共鸣的重要元素,所以色彩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地位很高。数字媒体时代下,标志的色彩设计不是单一的色彩运用或简单的色彩组合,而是更加注重色彩搭配的绚丽多彩和对色彩的处理,尽可能直接、细腻地体现设计对象的特点,给大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所以,设计者设计出了以往不常见的色彩组合,也创造出许多以往没有的色彩。在色彩的运用方面,设计者巧妙地以生活中物品的色彩和形态为原型进行标志的设计创作,使设计出来的标志富有联想性和生活情趣。此外,设计者运用一些设计软件对色彩的组合进行处理,展现给我们另一个色彩世界。尤其是对色彩的渐变处理、透叠处理,运用数字媒体软件对色彩进行渐变处理使设计表现出循序渐进的空间,对色彩的透叠处理使设计表现出相互渗透的空间。

2.图形空间维度多样化

以往的标志设计基本上是在二维状态下进行的,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设计软件,这些软件的普及和应用丰富了设计手段,打开了设计者的思维空间,使标志设计逐渐越来越趋向三维空间、四维空间。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功能的不断提升,有力地提高了三维标志设计的效率,这些技术软件可以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展现出不同的照明效果、色彩效果、透视效果、3D效果等多种效果。在三维空间中加入时间这一维度,就形成了具有时空运行特征的四维空间,四维空间的标志设计再加入数字媒体技术的处理,可以将原有的标志形式进行矛盾、叠加、错位等各种各样的处理,使设计变得更加立体,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表现出设计风格多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内容主体元素多样化

(1)自然绿色风格

进入21世纪以来,不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更加注重自然绿色、环保健康的意识理念,这种思想也慢慢延伸到标志设计中。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在标志设计中加入自然成分及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地位,与其他企业进行区分。

(2)涂鸦艺术风格

涂鸦艺术是一种街头文化,是艺术通俗化、大众化的体现,能够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很多青年喜欢以涂鸦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内心的情感。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为了表现自身的与众不同,也会选择涂鸦风格的标志代表自身形象。

(3)浪漫复古风格

物极必反,简过必繁。在设计风格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环境下,标志设计领域吹起一阵浪漫复古之风。当代复古风格的标志设计以经典风格,如哥特、文艺复兴等古典风格为借鉴,在素材方面,常用一些具有古典风格的字体或古典花纹、卷轴等进行设计。

三、结语

数字媒体时代下标志的数量呈指数式增长,标志之间很难不出现雷同的现象,如创意、名称、图形和色彩搭配上的雷同等。所以,设计者在进行标志设计时,可以对创意图形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赋予标志代表自己个性的设计理念。其实,表达自身真正想表达的理念往往可以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标志设计效果,得到大众的认可。总而言之,技术的进步推动艺术的发展,影响艺术的风格,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数字媒体时代下,标志设计风格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越来越能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当代社会的精神面貌。

作者:柳标 单位:仙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静,杜煌.数字媒体时代标志设计风格的多元化.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

[2]朱琪颖.数字化时代标志设计发展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基础文明教育;校园文化;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20-01基础文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和交际的各种行为处境中所应有的品行和礼仪。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智慧和优越的化身,但由于其复杂的生活环境,近几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持续滑坡,上课迟到、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当代大学生生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差异,这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笔者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与老师走访、学生交流,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一到大五1383多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1.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62%的学生在教室课桌上看到课桌涂鸦,其中包括情感宣泄类、恋爱通告类、异友类、考试答案等;27%的学生曾因觉得"好玩"而参与到课桌涂鸦的行列。79%的学生将垃圾随手放在课桌上,没有将其带走的习惯。"无人灯"、上课睡觉、课堂上吃东西、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小学生都知道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大学校园里反而变得常见。这反映出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出现大幅度滑坡,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2.遵纪意识薄弱

在被调查者中,高达81%的学生在临近考试之际选择长期占用自习室固定的座位备考,由此造成其他同学没有座位可用来复习备考;此外,校园内盗窃事故频发,5%的同学曾有过在校园内被盗窃的经历,包括电脑、手机、自行车、钱包等;大学城以及兄弟高校安全事故亦是频发。

3.勤俭节约意识淡薄

"90后"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家长过分的宠爱往往表现为对其经济上的支持,由此造成大学生勤俭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计后果。在餐厅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被遗弃。此外,大学生彼此间的生活攀比也时有发生。

4.诚信意识薄弱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考生考试行为规范及惩罚条例,一经发现有考试作弊行为,立即取消其毕业学士学位证书及大学期间评优评先资格。即使如此,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更为甚者,部分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寻找,撰写论文时随意更改实验数据。有的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而伪造病历内容,求职时伪造简历,随意更改成绩,毕业后还贷欠费时有发生。

5.综合素质总体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26%的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以宅在寝室打游戏、看电影为主,37%的学生表示自己曾参加过一些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学生大一时参加各项校级、院级活动积极性较高,热衷于加入校内各个社团,但大二以后(包括大二)学生们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骤降,更多的则选择宅在寝室。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管理、团队合作、组织等综合能力便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丽至,不为而成。"大学对于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诚信监督机制明确,校德校风良好的大学必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面简要谈谈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综合素质。

5.1利用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团体,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防止"二八"现象的出现。"二八制"即20%的学生参加80%的活动,这些能力突出的20%的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校级院级等80%的各项学生活动。而大部分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造成"二八"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校学生会、社团、院级学生会等应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组织方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同时举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增加活动类型,尽可能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锻炼。

5.2建立大学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心情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自然校园环境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如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广场中布置一些雕塑,它们或具有纪念性意义、或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大学校园的"隐形"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5.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班级和宿舍为重点,具体到个人。发挥班级、宿舍的作用,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如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科研小组,晚会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出节目,在班级、宿舍形成竞争中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5.4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一个校风优异的学校里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的精神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深入到他们的头脑和心灵,直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校作为医学院校,一直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严谨求实态度,德才兼备的医学生。老师以身作则,将诚实守信、大医精诚的思想渗入到学生的大脑中,校园中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大学文化的驱动力作用。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这种校园文化理念深深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行动中去,影响大学生终身。参考文献:

[1]刘晓萍大学生养成教育刍议[期刊论文]-绥化师专学报 2002(3)

[2]阎华荣大学生养成教育初探[期刊论文]-琊台学院学报 2003(1)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07

作者简介:

刘建峰(198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团总支办公室。

上一篇:语境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视觉艺术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