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09 21:49:37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1篇

夯实基础,全面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全市现有扶贫工作人员580人,比2014年末增加192人。市政府批准成立赤峰市贫困监测与扶贫发展中心,并增加事业编制10个;12个旗县区有8个旗县区扶贫办主任进行了调整,班子得到了充实,同时,通过增加编制、借调等多种方式配强了扶贫队伍;重点贫困旗县的苏木乡镇均成立了乡级扶贫机构,并安排2-3名工作人员,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进一步强化市旗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职能,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围绕建立扶贫攻坚“1+N”配套政策体系,切实落实各行业部门的责任。严格落实《赤峰市脱贫攻坚重要工作分工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深化改革,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模式。以精准识别为基础,积极探索资产性收益扶贫,因地制宜实施杠杆扶贫、先建后补、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扶贫模式。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积极探索推进“政银保”金融扶贫模式。搭建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社会扶贫信息对接平台,建设赤峰市贫困监测与扶贫发展中心,主动适应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需求。

加大投入,建立财政预算增长机制。2016年,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预算8000万元,较上年增加3倍;各旗县区预算达2.7亿元,较上年增加6倍。紧紧围绕脱贫措施精准投放使用扶贫资金,1-9月全市已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5亿元。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2篇

(一)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哪一项难度最大,为什么?

答:最难的应该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中医疗保障难度最大。因为穷人怕生病,特别是大病与慢性病费用高时间长,保障困难。

(二)脱贫难度大的乡村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的比例?

答:脱贫难度大的乡村是绵虒镇,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的比例是30%。

主要措施

(一)2017年以来,县里得到的政策支持比以前有哪些明显变化?有哪些资金支持?比2017年有哪些变化?

答: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项目四到县”,产业扶持周转金、危房改造(藏区新居)、易地扶贫搬迁等相关政策已实施顺利,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深入推进,为藏区农户专门优惠实施的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受惠群众达到11600户;林业扶贫政策正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大部分的贫困户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二)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情况如何?遇到哪些问题?

答:今年全县财政扶贫资金共年度计划投入6072.48万元,年度计划整合资金3918.88万元,其中今年计划退出16个贫困村,在脱贫攻坚项目整合投入资金1.57亿元。

存在的问题:扶贫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需要,贫困县统筹整合资金用于脱贫攻坚的难度仍然很大。

(三)县里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有哪些?是如何落实的?

答: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1.积极推动“农民夜校”工作,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重大方针政策,帮助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措施。2.根据所驻村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帮助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3.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协调落实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4.引导村民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的主导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组织开展农户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6.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村道、农田水利、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7.帮助贫困户解决危房、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8.协助做好村“两委会”班子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社会管理工作,积极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9.全面总结驻村帮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注重培育示范典型,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努力提升扶贫攻坚整体水平。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3篇

1.工作重点

(1)村级建档资料:村级扶贫工作室建设制度牌上墙,梳理精准识别“七步法”流程资料,完善工作队帮扶规划、年度计划,上级下发文件(尤其是规模分解文件)的存档,梳理贫困户脱贫流程资料(含会议、公示、公告、照片)。

(2)工作室“一户一档”资料:完善贫困户的识别“七步法”表格(表1-8)资料,国办系统再识别、再认定信息采集表要对应国办系统信息一致,贫困户退出调查认定表(要签字、盖章、落款时间),贫困户享受分红与合作社签订的协议复印件。

(3)贫困户档案袋资料:贫困户家中档案袋要求的证件全部复印一份放入档案袋,政策手册、一本通、连心照全部发放到位,享受政策分红的协议全部复印一份放入贫困户家中档案袋。对贫困户资料信息进行全面检查,信息牌、一本通、脱贫荣誉证书上的信息、计划脱贫时间要与国办系统标识的相一致,不一致的要以国办系统为准及时进行修正。

2.工作要求

按照《进一步明确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的通知》(筠字〔2017〕98号)文件精神,已经全部落实了责任领导和责任干部,所有问题要求在9月12日前全面整改到位。

(二)针对工作队、帮扶干部作风不实

1.工作重点

(1)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选派村“第一书记”、常驻队员。选派的“第一书记”、常驻队员要与原有业务工作完全脱钩,不能出现“两边跑”现象,要保证他们的驻村工作时间每月不少于20天,以便更好地掌握村里的情况。

(2)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履职要到位。巡察发现部分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没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应付检查、过关了事的心态,对挂点村的基本情况不熟悉;有的村“第一书记”对帮扶政策掌握宣传不够,如对帮扶政策不太了解,对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不清楚。

(3)工作队走访要到位,提高群众知晓率。“第一书记”不仅仅要走访自己所帮扶的贫困户,还要对全村的贫困户进行走访,要让大部分贫困户说得出名字。有的第一书记因工作调整变动,工作衔接上要到位,新任的第一书记要加强走访,及时掌握贫困户情况。

(4)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巡察发现有的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工作纪律观念不强,离岗不请假;有的乡镇常驻工作队长或常驻队员认为因公外出办事半天不需书面请假;有的履行请假手续不规范,有的第一书记请假未经批准就擅自离岗。若今后发现类似问题,纪检部门将对当事人直接进行处理。

2.工作要求

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第一书记、工作队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各第一书记、常驻队员,全体帮扶干部要履行好工作职责,如因工作作风不实导致后果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三)针对扶贫项目的管理不规范

1.工作重点

(1)严格标准程序。各村对照文件要求开展自查自纠,严格开展本村“四议两公开”,所有项目“三重一大”会议研究制度落实的自查整改,规范整理相关会议记录、影像材料。

(2)确定施工资质。根据县委会议要求,针对房建、桥梁类建设项目,以终身质量责任制的原则,承包方需有该类项目施工资质,其他类50万元限额以下的项目可发包给私人(自然人)承包,各村对照要求重新审核确定施工方施工资质签署合同。

(3)规范合同签订。根据脱贫攻坚项目计划表,各村对照每个项目的建设内容及政府性投资金额,明确施工承包合同具体内容,规范双方责任。有施工图的以施工设计工程量为依据,无施工图的村委会要提出具体施工内容、工程量。

(4)严抓施工质量。再次明确项目业主单位职责,业主单位要随时掌握项目工程进展、质量监督,对建筑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进行把关;监理单位严格执行按图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发现问题要及时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否则追究监理单位(人)的相关责任。凡发现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施工方要立即按要求整改到位,已无法实施整改的,视工程质量问题程度,采取拆除重建、不予验收或核减工程量验收处理。

2.工作要求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阿昌族;产业扶贫;脱贫

一、阿昌族人口及分布

阿昌族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2015年德宏州阿昌族总人口3.18万人,占全国阿昌族总人口的80%,占全州总人口(127.9万人)的2.49%。德宏州阿昌族主要分布在全州11个乡镇的28个村委会261个村民小组中,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约有2.26万人分布在梁河县曩宋、九保和陇川户撒三个阿昌族乡的25个村委会174个村民小组,占全州阿昌族人口的72%。其中,梁河县曩宋乡涉及9个村委会39个村民小组4400多人、九保乡涉及6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3800多人,陇川县户撒乡涉及10个村委会107个村民小组14200多人。其他阿昌族人口散居在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的部分乡镇。

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阿昌族大多生活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半山区(海拔1000米~1500米),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2014年,阿昌族农村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749元,比全州7152元低2403元,与本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梁河县低1524元、陇川县低1313元。据2014年德宏州扶贫办建档立卡数据统计,阿昌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4187人,其中梁河县2645人,陇川县1330人,芒市108人,盈江县90人,瑞丽市14人,占全州建档立卡120803人的3.47%,占全州阿昌族总人口的13.29%,比全州高4个百分点。

二、阿昌族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历史上勤劳的阿昌人以善种水稻著名,水稻的品种多,质量优,梁河地区的“毫安公”,曾号称“水稻之王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阿昌族已由过去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逐步改变为粮食作物的种植与甘蔗、茶叶、油菜、烤烟、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多样化发展的新局面。1980年,阿昌族地区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1992年,户撒乡以发展烤烟作为经济发展的起点,1997年又推广高产新品种“大油菜”,平均每户增加纯收入1000~1500元以上,2005年户撒全乡种植油菜面积达34000亩。户撒乡现已成为陇川县的优质稻米、优质油料作物基地,也是德宏州的草果、板栗、猕猴桃之乡。梁河阿昌族历史上长期缺粮,1980年以后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实行以粮为纲,坝区以甘蔗为主,山区以茶为主,根据各个村寨自然地理条件,实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推广“杂交水稻”、“杂交苞谷”,并实行多种经营,村民们逐步脱贫致富。户撒阿昌族人民打铁、制刀的技术很高,打制的铁器经久耐用,特别是长刀、尖刀、砍刀、菜刀、剪刀、拒斥镰刀等锋利美观,以“户撒刀”著称于世,颇为附近傣、汉、景颇、德昂等各族人民所喜好。生产的长刀还远销到怒江的傈僳族、临沧的佤族、中甸的藏族地区和邻邦缅甸。改革开放以来,户撒刀曾多次在国内获奖,产品远销、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少数民族省区及东南亚国家。

三、三个阿昌族民族乡产业发展现状

1.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产业发展情况。2015年,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有耕地面积22173亩,人均1.4亩,其中:水田10423亩,人均0.66亩,旱地11750亩,人均0.75亩;经济林果面积18313亩,户均4.6亩;经济作物面积7414亩,户均1.87亩。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315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82元,粮食总产量64.89吨,人均占有粮食461公斤,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甘蔗;养殖业以饲养母猪、生猪为主,猪存栏数7137头,大牲畜存栏3223头。

2.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产业发展情况。2015年,曩宋乡全乡耕地面积27055亩,其中:水田16479亩,旱地10576亩,人均耕地1.09亩(水田0.66亩,旱地0.43亩)。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617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3元;粮食总产量9018吨,,甘蔗总产量33563吨;茶叶总产量160.65吨,烟叶总产量620.7吨。全乡种植白花油茶10020亩、核桃4494亩、滇皂荚5951亩,除此之外,小芒丙村的蔬菜,平山脚的葡萄,曩宋村的韭菜,大水平的黑木耳也都初显规模。 “十二五”期间,全乡生猪出栏74961头,牛出栏4687头,羊出栏2491只;家禽出栏33715只。有年出栏肥猪300头以上规模户8户,500头以上的4户,1000头以上的1户,存栏100头以上的有20户;奶水牛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年产奶20吨,产值80万元。

3.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产业发展情况。2015年,陇川县户撒乡全乡共有耕地面积67771亩,人均耕地面积2.8亩。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964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67元。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39694亩,玉米种植24811亩,烤烟种植16370亩。全乡畜牧业总产值7176.23万元,肉蛋总产量3495.04吨,肉猪出栏30293头,肉牛出栏2239头;家禽存栏61292只,出栏111572只。种植油茶1100亩,油茶9957亩,核桃5500亩;引进脱水蔬菜项目―陇川大通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厂,已建成蔬菜基地240亩;引进云南戈菲庄园猕猴桃产业有限公司建设猕猴桃种植基地290亩,带动全乡种植猕猴桃4000余亩。

四、阿昌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十二五”期间,通过上级各部门的扶贫开发,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等,阿昌族聚居区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夯实。但因受自然环境限制,阿昌族地区农业产业仍然显得十分脆弱,发展后劲仍然不足,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产业。现有产业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单一,粮食种植主要为水稻、玉米、薯类,坝区经济作物主要为甘蔗、烤烟,山区经济作物主要为茶叶。畜牧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山区,多数农户仍然按传统养殖方法养殖,产业无法形成规模。

2.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阿昌族聚居区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农田机耕路、农业生产道路建设严重滞后。水库数量少、分布不均,灌溉渠系衬砌率低,大部分水利工程均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修建,设计标准低、部分功能丧失,缺乏持续维修养护经费,水利工程失修失管,多为病险水库,老化损坏,灌溉效益衰减,部分村寨工程性缺水严重,“靠天吃饭”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耕地中旱地占比高,基本农田地建设有待加强,机耕机耙机收条件有待改善。

3.农业经营规模细碎化。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阿昌族聚居区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占经营耕地农户总量的80%以上,专业合作社少,规模较小,发育不健全,合作水平低,带动的农户不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尚未得到普遍推广,总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小。

4.农产品市场竞争弱。阿昌族聚居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农资生产缺失,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致使农业劳动成本、农产品外调运输出成本和农用物资输入成本较高,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阿昌族聚居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问题在阿昌族地区更加突出。阿昌族聚居区区域性小气候差异显著,旱、涝、冰雹、霜冻、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突发的自然灾害往往给涉农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5.畜牧产业面临的动物疫病威胁大。德宏州特殊的地理位置,邻国、州外动物疫情传入几率较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在州内发生的风险较高。阿昌族聚居区受基层动物防疫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落后、检测人员不足、执法监管力量薄弱、协检员队伍不稳定等的制约,疫病防控力量薄弱,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

6.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资源开发、资本利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工,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阿昌族聚居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严重缺乏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导致各产业在发展中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处于初加工阶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小,市场竞争力不足。

7.农村人力资源外流严重。随着改革开放浪潮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阿昌族聚居区也一样,素质相对较高、能力相对较强的阿昌族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以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为例,2015年全乡共有劳动力9887人,常年外出务工的有1596人,占劳动力人数的16%,而且外出务工的都是头脑灵活、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农民,素质相对较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农村的“精英人才”。留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或是一些自身素质偏低的劳动力。农村“精英人才”的流失使劳动力严重匮乏,农村产业发展乃至整个阿昌族聚居区的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五、加快阿昌族产业发展的对策

1.大力发展优质粮食。高度重视优质粮食产业的发展,巩固提升梁河九保乡、曩宋乡和陇川户撒乡优质稻种植成果,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争取相关扶贫政策支持,增加对优质粮食作物育种的投入,把优质育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优质品种的审定,鼓励引进、推广和种植优质品种,使粮食品质有更进一步的提高,以提升粮食的市场竞争力。

2.打造优质茶叶原料基地。在户撒、九保、曩宋三个阿昌族民族乡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高的茶叶专业村。着力实施高优生态茶园建设,建设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发展优质红茶生产基地。发展茶叶深加工,在茶叶系列产品深加工、树品牌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茶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茶保健品、茶饮料、茶食品、茶多酚、茶多糖等深加工产品。

3.做大冬季农业开发。在阿昌族聚居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冬季农业,巩固提升以冬早蔬菜、高山蔬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冬马铃薯、西甜瓜、鲜食玉米、冬油料(油菜)等作物为重点的冬季农业,以陇川县户撒乡为发展重点发展冬油菜。

4.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发展野生菌和森林蔬菜种植,以市场为导向,稳妥发展石斛、草果、魔芋、胡椒、绞股蓝、滇皂荚、薯蓣、萝芙木、重楼、美登木等中草药种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中草药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开展种植、科研、生产、营销。

5.着力发展养殖业。充分利用阿昌族聚居区气候环境优良、饲草饲料及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猪禽生产,推进以肉牛为主的草食家畜发展,做强草饲,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推进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推行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实现养殖小区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培育集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一体化龙头企业。

6.培育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整合兴边富民、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整族帮扶等资源,把旅游发展与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改善民生等紧密结合,在阿昌族聚居区建设阿昌族特色旅游村,在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同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阿昌族群众就业增收。以旅游特色村建设为依托,建设一批精品农庄、休闲果园和休闲庭院等,以阿昌族一家一户为单元,推动形成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精品、一院一故事、一院一传说的庭院旅游;以提升改造农家乐,着力打造具有更高档次和水平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

7.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阿昌族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着力发展产地加工,促进产业集聚;着力推进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着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阿昌族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实现同步发展。支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用技术成熟、经济适用的产后贮藏、保鲜、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5篇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厅字〔2017〕33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云发〔2017〕38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16个州(市),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24个县(市、区)党委、政府以及省级有关部门脱贫攻坚责任的落实。

第三条 脱贫攻坚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州(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

第二章 省负总责

第四条 省委、省政府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结合全省实际统筹制定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根据脱贫目标任务制定全省脱贫攻坚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省委书记和省长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省委、省政府每年向中央报告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第五条 省委、省政府根据脱贫攻坚任务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扶贫资金增长机制,统筹使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企业集团帮扶等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第六条 省委、省政府加强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项目实施管理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及时纠正和处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

第七条 省委、省政府加强对贫困县的管理,组织落实贫困县考核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督查巡查机制。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第八条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省脱贫攻坚的综合协调,统筹省级行业扶贫考核,组织实施对州(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第三方评估和贫困退出评估验收,有关情况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

第九条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结合全省特点,拓展应用领域,建设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的精准扶贫管理机制。建立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完善农村贫困统计监测体系。

第十条 省级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运用行业政策和资源,按照《〈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重要举措实施分工方案》的要求制定配套政策并组织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每年按照有关规定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本行业、本部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 省纪检监察机关对脱贫攻坚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省检察院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进行集中整治和预防,省审计厅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第三章 州(市)县落实

第十二条 州(市)党委和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制定本地区脱贫攻坚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做好脱贫目标任务落实、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州(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向省委、省政府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确保脱贫责任层层落实,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本级和年度计划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第十三条 州(市)党委和政府应结合本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需要,科学安排、精准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统筹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企业集团帮扶等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第十四 条州(市)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所辖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按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督查巡查、贫困退出以及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推动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组织落实有关工作,有关情况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

第十五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负责制定脱贫攻坚实施规划,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第十六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指导乡(镇)、村组织实施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退出工作,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第十七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制定乡(镇)、村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并监督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推动基础工作,保证贫困退出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第十八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指导乡(镇)、村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注重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第十九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强化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确保基层脱贫攻坚力量的稳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驻村扶贫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第二十条 县级政府应当建立扶贫项目库,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建立健全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对扶贫资金管理监督负首要责任。

第四章 合力攻坚

第二十一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建立精准对接机制,强化产业带动、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落实帮扶措施,提高帮扶成效。

第二十二条 定点扶贫单位应当紧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细化实化帮扶措施,督促政策落实和工作到位,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不脱贫不脱钩。要主动配合、支持派驻地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本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驻滇和武警部队应当发挥组织严密、突击力强等优势,积极参与地方脱贫攻坚,并承担定点帮扶任务。

第二十四条 各派应当充分发挥在人才、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做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

第二十五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履行社会责任。

第五章 奖惩

第二十六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可按照有关规定,对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到位、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并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第二十七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对在脱贫攻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帮扶主体,予以大力宣传,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各州(市)应当参照本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对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作出部署。

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具体解释工作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6篇

【2017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1】

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北镇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原则,认真落实扶贫攻坚十大措施百大示范基地建设等,使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按照通知要求,我代表北镇市委、市政府将扶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做到工作重视到位。年初以来,北镇市委、市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扶贫攻坚工作,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了5次全市性扶贫攻坚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实施扶贫攻坚十大措施的决定》等多份重要文件。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工作制,对扶贫攻坚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参与。在乡镇设立专门扶贫机构,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升格为正科级单位,由市政府办主任兼任扶贫办主任,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制定了扶贫考核办法,由市扶贫办、市机关作风监督局、督查室等部门组成扶贫考核小组,将于年末对各乡镇扶贫工作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到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之中,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扶贫资金的拨付挂钩,按照考核结果确定扶贫资金拨付比例,增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力。全市上下形成了物力人力集中倾斜、项目资金优先保障、工作部署优先安排的工作机制,为扶贫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实施十大措施,做到精准扶贫到位。北镇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扶贫攻坚十大措施的决定》。《决定》紧扣扶贫攻坚任务目标,结合北镇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等实际,确定了生产扶持、订单扶持、设施扶持、就业扶持、经营扶持、教育扶持、医疗扶持、住房扶持、养老扶持、低保扶持十大扶贫工程。《决定》中详细列举了十大措施的内容及实施办法,明确了责任主体,使扶贫攻坚工作措施更加细化,职责更加具体、明确,整合动员了社会各方力量,确保了精准扶贫全面有效落实。通过十大措施的实施,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民生得到了保障,打牢了扶贫基础。在生产扶贫上,全市共为贫困户栽植果树3000多棵,养羊500多只,养猪1000多头,打井80多眼,大大提高了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在住房扶贫上,我市将扶贫建房资金和住建危房改造资金进行整合,确保了每户不小于50平方米,全市今年共计解决412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在教育扶贫上,投入资金50余万元,解决了全市307名贫困学生的读书难问题,其中为小学、初中、高中200多名困难学生免除了学费、食宿费、校服费以及高中的课本费等相关费用,为专科、本科近百名贫困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在医疗扶贫上,市扶贫办与人民保险公司协商为每户贫困户参保了大病保险,贫困户新农合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80%,全市7502名贫困户全部免费参加了新农合,所在乡镇卫生院为贫困人口免费进行了一次体检。在低保兜底扶贫上,已将30余名符合条件的非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中,另外,市民政部门按照上级规定,提高了低保金补助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025元提高到3663元。

三是建设百个示范基地,做到示范引领到位。我市将百个扶贫示范基地作为项目扶贫的重要抓手,要求各乡镇利用各自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种植、养殖、中草药、旅游休闲业,每个乡镇至少建设5个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由市扶贫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标示,通过村集体和贫困户入股的方式,确保示范基地所在村的贫困户增收。各乡镇积极引进项目,示范基地不断壮大。在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建设上,将柳家乡做为光伏扶贫的试点单位,利用市扶贫办扶贫资金,已经在乡敬老院屋顶,建成一座20KW的薄膜电站,带动贫困户7户,户均年增收2500元,现已并网发电。广宁街道汪家坟村做为地面光伏试点单位,正在建设一座40KW的多晶硅光伏电站,并办理相关手续,手续完成后,即可安装入网并发电,预计带动贫困户15户,户均年增收2300元。大市镇高林村在山坡地上,建设一座20KW的多晶硅光伏电站,电站已经建成,正在办理入网手续。预计带动贫困户7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在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上,与沈阳蒲兴禽业公司合资建设的北镇市桂兰先锋养殖有限公司标准化养驴小区项目,占地43亩,引进基础母驴400头,育肥仔驴800头,是东阿阿胶集团东北首家扶贫养驴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带动贫困户61户年均增收2000元。项目于明天正式开始开工,预计今年4月份建成使用。北京大北农集团在北镇建设生猪产业化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养猪协议,对养猪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提供仔猪,并实行保护价回购,目前新立农场基地已基本建成,青堆子镇基地即将开工,大市镇和中安镇2个基地已完成选址,预计年底可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示范基地项目15个,带动贫困户400多户,户均年增收2000到3000元。

四是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做到资金保障到位。今年省市下达我市的扶贫专项资金计划为674.5万元。其中,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为561.5万元,锦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额113万元。各项扶贫资金已按要求下摆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各乡镇根据工作实际都制定了详细的资金使用方案和计划,重点使用到扶贫示范基地重点扶贫项目、危房险房改造等各个领域,发挥了引领示范的作用。为切实解决扶贫资金来源渠道狭窄问题,我市在锦州市率先与农业银行签订了《金穗扶贫惠农贷合作协议》,市财政部门将扶贫项目资金500万元拨入农行作为风险抵押金,可放大10倍达到5000万元的贷款规模。协议将有劳动能力且有经营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符合农行贷款条件的帮带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的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到借款主体,在贷款额度、期限等方面给予了适当倾斜,目前已有30笔贷款启动了申报程序。

五是落实对口帮扶,做到责任包保到位。制定下发了扶贫攻坚责任包保工作方案,由市委书记、市长直接负责,目前已组织453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村由市四个班子领导、重点部门和规模企业直接帮扶。市政府积极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从项目和资金等多方面,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现阶段各帮扶团队共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切实保障了贫困户扶贫。由市委常委会决定,全市抽调精干力量,向16个省级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各工作队由相关市直机关一把手亲自挂帅,并任命一名副队长主管日常工作。16个驻村单位的局长亲自带队,带领驻村工作队的帮扶领导和队员,对所帮扶的贫困村进行了深入了解,结合工作实际落实扶贫措施,目前已落实扶贫项目10个,争取和投入扶贫资金100余万元。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落实各项扶贫攻坚措施,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来抓。做到工作力度不减,措施方法有所突破,序时进度圆满完成,确保今年年底2005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圆满完成,2019年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部脱贫销号,

二是继续在项目扶贫上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养驴扶贫示范基地、大北农生猪养殖基地、光伏发电扶贫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保障,到明年底扶贫项目覆盖面达到50%。

三是继续在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上提供强有力支持。继续实施扶贫攻坚十大措施,重点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生活保障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全面巩固扶贫成效。

四是继续实施严格的责任包保措施。市四个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做到动真格、使真劲、见实效。对那些在扶贫攻坚上走形式、走过场、不能完成脱贫任务的领导干部启动最严格的问责措施。

总之,北镇有信心有能力完成省、市下达的扶贫攻坚任务,我们将用更大的干劲、更实的措施,推动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锦州市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7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2】

一、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双河镇是全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全镇辖21个村街,4.6万人,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5个(春光、六岭、晁仓、许楼、百洋),贫困户1997户、贫困人口4696人,贫困发生率7%。其中一般贫困户711户2288人,低保户贫困户900户2008人,五保贫困户386户400人。2014年全镇减少贫困人口743人,2017年减少贫困人口719人,目前实有贫困户1527户、贫困人口3234人。

二、脱贫攻坚推进情况

按照区委、区政府三年集中攻坚,二年巩固提升的总要求和户脱贫,村出列的总目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真正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队伍。及时召开党政联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调整充实镇扶贫工作领导组、成立双河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确定各村(街)扶贫专干,明确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全面工作;设立镇脱贫攻坚工作站,分管领导担任站长,配备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党政班子成员落实包村联户制度,及时调整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联村干部兼任工作队队长;各村统一成立村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绘面,镇、村两级书记亲自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根据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到2017年底实现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到2018年底全镇4500多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基本目标。进一步细化措施,镇党委、政府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和四项清单,把脱贫攻坚列入镇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压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摸清底子、落实包保。通过为期3个月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退出不符合贫困条件157户418人,新识别贫困人口461户668人,在回头看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精准核查月活动,规范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建立贫困户9大类管理台账。机关站所全体人员全部包保贫困户,每季度至少一次进村入户开展核查,了解贫困户扶贫需求,与贫困户共商扶贫措施,拟定贫困户脱贫时间,完善《扶贫手册》填写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召开全镇脱贫攻坚推进会,具体部署工作,与21个村(街)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制定《双河镇精准扶贫手册》和《双河镇脱贫攻坚规范档案培训指南》,解读业务培训要点,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纳入学习教育活动计划。印制双河镇到户扶贫政策明白纸和户用扶贫手提袋等,由各驻村帮扶人员入户走访时张贴发放。此外,通过建立双河镇脱贫攻坚网站、脱贫攻坚工作微信群、刷固定宣传标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各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和相关政策,营造人人重视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舆论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内生动力的总体局面未根本解决。

2、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扶贫工作难以有成效。全镇贫困人口的存量比较大;村干部对扶贫政策认识不足,思想上还没有真正从数字脱贫转为走精准实新路子;有些包户干部由于自己所在部门没有项目、资金,无法给贫困村、贫困户带来具体的变化,在扶贫工作上似乎并不能发挥很大作用,难以受到村民欢迎。

3、脱贫项目与脱贫计划、实际操作的匹配有难度。如有些村在落实项目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成效甚微,严重挫伤了村级脱贫积极性。

四、今年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主要目标:推动全镇上下全面行动起来,形成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十大工程全面实施起来,精准帮扶取得新成效;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精准脱贫取得新突破;实现1个贫困村(六岭村)脱贫出列,再减少贫困人口608人。

(二)工作重点:为确保打好年度攻坚战役,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做好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确保对象精准,致贫原因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包保责任精准,扶贫手册填写规范,帮扶措施全程记录,完善四项清单和年度滚动计划,实现系统、台账、手册三线合一。

2、多举措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脱贫效果。

一是突出抓好产业脱贫。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帮扶,选择有潜在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通过技能培训,干部包户,政策扶持,能人带动等组合手段,编制双河镇产业脱贫发展规划,因户因人扶持发展脱贫产业,扶持贫困户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促进产业脱贫。

二是突出抓好就业脱贫。选择劳动力状况相对较好的贫困户,通过定向推荐,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脱贫。特别要发挥中小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优势,提供多种岗位,引导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三是突出抓好光伏扶贫脱贫。对贫困村和三无贫困户分期分批实施村级和户用光伏电站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60kw村级电站1个(六岭村),户用电站完成193户,其中六岭30户、祁塘40户、雨淋岗40户、九十铺40户、孙岗43户。下半年完成60kw村级电站3个(春光村、许楼村、晁仓村),户用电站160户,分别是春光30户、街道9户、许楼40户、草堰10户、谢郢30户、友爱16户、晁仓25户。

3、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脱贫攻坚主动性。完善镇村两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发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激发镇村干部抓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发挥出来,增强主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防止被动扶贫,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氛围。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7篇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安排,牢固树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都是重大政治任务思想,客观评估影响,化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切实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歼灭战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强烈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牢牢掌握脱贫攻坚工作主动权,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分类施策,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把疫情对全镇脱贫攻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降到最低,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抢时间、补损失,努力实现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目标。紧盯“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总任务,聚焦“一户一策”到户扶持措施落实,做好春耕备耕、脱贫攻坚项目开工复工、短板弱项梳理、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年度考核和年度普查、遗留问题解决等工作,同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坚决把既定的工作任务迅速落下去,把延误的工作进度抓紧抢回来,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拼搏的干劲、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工作,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歼灭战的“双胜利”。

三、坚持原则

统筹兼顾,服务大局。科学评估严重的疫情对脱贫攻坚的整体影响,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把脱贫攻坚作为没有退路的底线任务,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

科学应对,分类施策。按照前期准备到位、管控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推进到位要求,加大资金保障、强化技术支撑,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因势利导,分企分业、分时分段,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有序推进,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目标导向,持续发力。不以疫情为理由,不以防控为借口,坚决杜绝盲目乐观、松劲懈怠思想,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各项举措,坚决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确保剩余37户131人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做好防止贫困人口返贫、新识别人口脱贫和易致贫人口的巩固工作,与全国同步小康。

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班子成员、科级干部、包村组长要带头到联系包抓的村察实情、办实事,绝不允许借故疫情影响出现新致贫和返贫的现象。

四、重点工作

(一)严格落实三级网格管理制度。坚持把网格化管理作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的长效之策,实现疫情防控管理网格化、全覆盖、全天候、无盲区。一是构建完善三级网格体系。推动关口前移、触角延伸、重心下沉,织密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责任网,构建镇、村(社区)、组三级网格体系。二是延展第三级网格覆盖面。农村三级网格延伸到各个村民小组,根据居住聚集程度,以10户为基准,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小网格。坚持三级网格化管理要向各类市场主体扩展延伸,将所有商场、超市、企业纳入网格管理,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等要参照实行网格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控。三是靠实网格长和网格员工作职责。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职责、定时限”要求,划定清晰网格图,落实精准管控要求。选优配强网格长、网格员,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排查、疫情防控管理、疫情防控宣传、群众情绪疏导、疫情防控服务、疫情信息报送等工作。

(二)全面排查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围绕全面稳定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迅速排查摸清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影响。一是科学研判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统筹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力量,以“两类户”和剩余贫困人口为重点,全面摸排贫困户务工就业、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和需求,准确把握不同帮扶对象受疫情影响致贫返贫或如期脱贫风险问题。二是积极研究落实相关应对措施。结合实际,对排摸发现的影响贫困户生产发展和稳定增收问题,建立工作台帐,认真分析研究,及时与县直相关部门衔接沟通,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疫情防控不漏一人、精准脱贫不落一户。三是切实做好扶贫项目开工和扶贫车间开工防护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强化日常管控,做好应急处置。在项目点、车间入口处设立测温点,采购充足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红外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确保项目点和餐饮生活区消杀到位。强化用工人员登记排查,准确掌握务工人员健康状况、外出情况和接触情况,落实精准管控措施。

(三)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务工就业难题。有组织、有计划促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一是鼓励支持贫困劳动力积极务工、主动就业。鼓励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建筑工地、基建项目、“五小”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和未纳入整合使用的省以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吸纳用工补贴政策。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按30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50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对用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培训费,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等直接奖补给企业。二是鼓励支持工程类项目和商贸流通行业优先吸纳就业。鼓励支持村组道路、安全饮水工程、农村中小学校等项目建设以及农产品收储物流项目、农产品交易市场、电商等优先吸纳带动本乡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四是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根据贫困劳动力返岗滞留情况和实际需要,积极衔接对口部门,争取岗位30个。

(四)积极解决贫困群众生产发展难题。强化农用物资、种苗供给和质量监管,下功夫解决生产发展难题。一是抓紧抓实春耕备耕。对秋覆膜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充分调动人力和机械,开展顶凌覆膜工作。围绕大棚建设、供水保障、道路畅通、电力供应等蔬菜产业园区设施配套工程,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切实加以解决,确保蔬菜产业园区正常生产。加大对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供应、配送力度,确保春耕物资充足供应、服务到位。二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组织合作社、农贸市场积极开展生产组织、良种化肥等生产资料提供和技术服务,确保贫困户能够按期种得上、养得上,脱贫产业规模不缩减、效益不降低。三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组织龙头企业为合作社和贫困户提供春耕生产物资调运、种养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统一销售农畜产品,解决“卖难”问题。四是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组织各级扶贫产业产销协会、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充分应用线上对接市场,切实防止农产品积压,着力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确保贫困村生产的肉蛋奶、蔬菜、果品等农产品运得出、能销售。四是进一步加大金融保险扶贫支持力度。对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在金融贷款、信用修复、债务延期和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扶贫小额信贷对发展生产需要贷款的贫困户给予支持,适当延长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贫困户的还款期限。按照“能保尽保、愿保必保”的原则,在做好中央和省级保险品种承保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农业保险对有投保意愿贫困户的主要增收产业全覆盖。五是持续加强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以规模养殖场户、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屠宰企业、贩运车辆等重点环节,安排专人做好畜禽健康状况排查工作。养殖场和生产经营户要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大清扫、大消杀活动,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五)切实解决脱贫攻坚项目开工复工问题。加快扶贫项目复工开工,紧盯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统筹调度,提前准备,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严格复工开工程序。按照具备开工复工条件,不限开工时间、不限用工人数、不限投资规模要求,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项目施工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镇联防联控办报备的程序,支持和组织推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能复工的尽快复工。二是靠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属地监管和行业监管双向发力,指导督促相关企业,制定严密科学、细致规范的防控方案,提前做好防护物资储备,落实外来人员隔离观察、生产场地预防消杀、集中食堂分餐配送、健康状况日常检测、出行出工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三是做好复工复产服务。一时还达不到开工复工要求的,要提前备工备料,为开工复工创造条件。在项目建设期间,优先聘用本村、本乡镇务工人员参与项目建设,注重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务工就业,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

(六)全面推进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立足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抓紧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一是做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对2019年底全镇剩余未脱贫贫困人口、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进行挂牌督战。各村党支部按照“一户一计划”的要求,对未脱贫人口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退出工作计划和督战工作方案,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二是开展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工作。紧盯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发现的重点问题,进一步查缺补漏,全面排查“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方面的问题,扎实做好整改落实工作。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村组道路建设、兜底保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专项行动,确保6月底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认真分析研究全镇排摸识别出的边缘户潜在的致贫因素,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有效防范致贫现象发生。切实做好全镇返贫风险户监管工作,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全面落实精准监测、动态管理、查缺补漏、固强补弱措施,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四是落实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精准掌握未脱贫人口,新识别贫困人口及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情况,紧盯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及因病因残等各项支出较大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落实落细农村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五是抓实脱贫攻坚各级各类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国家、省上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等反馈的问题整改工作,确保问题按期整改清零。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对“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方面排查出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整改落实,力争6月份全部整改到位。六是强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明确流程、标准和监督等要求,落实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度要求,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七是动态管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认真研判分析肺炎疫情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带来的影响,切实摸清制约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短板风险,准确把握“一户一策”动态管理具体要求,在确保防护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因地因时、积极稳妥推进动态管理,扎实推进“一户一策”帮扶计划落实落地,实现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五、保障措施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在当前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全镇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战时状态投入工作,以非常举措攻坚拔寨,以责任落实保证工作落实。要压实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重责任,实行科级干部包村负责制,真正把责任传导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要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等机制和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制度,定人定责定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

二要强化工作统筹。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科学评估疫情带来的影响,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完善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案和有关专项行动的实施办法,科学安排好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要统筹协调力量,特事特办,与时间赛跑,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调,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确保2020年圆满收官。

三要强化分类施策。坚持以村社为工作单元,因地制宜、科学防控,在做好外来人员登记留观、当地人员流动监测、开工期间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认真分析研判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具体影响,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有序推进脱贫攻坚项目复工开工,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8篇

金鸡报晓人勤早。今年初,以“走基层、送温暖”为契机,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督促各地及早动手抓好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发起脱贫攻坚的“春季攻势”。

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省领导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务实作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担当精神,躬身践行、亲历亲为的为民情怀。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工作的头等大事,强化党政主导,一把手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将专项督导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有效推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落实。

去年,我省脱贫攻坚工作首战首胜。全省5个贫困县、2437个贫困村、107.8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摘帽,退出贫困村和脱贫人口分别超计划数87个、2.8万人。今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带着责任、带着目标走基层,推动工作资源、工作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聚焦,明确了16个贫困县摘帽、370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人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从严从实做好脱贫攻坚的专项督导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意义重大。

专项督导工作,既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又是监督。一方面,以各级党委政府为主导,促进基层责任单位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加强对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责任等方面的领导;另一方面,又聚焦到每年的重点任务,对各地是否抓好已退出村、已脱贫人口动态跟踪监测,易地扶贫搬迁、就业促进、“四好村”创建、“农民夜校”建设和省内对口帮扶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落实,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向前。

专项督导工作,既推动发现问题,又促进整改落实。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得实不实、帮扶干部选派得行不行、扶贫对象识别得精不精准、帮扶措施到没到位等,都P系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进展情况。此次督导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在重点环节关键点位上,通过采取基层调研、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研商工作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最真实情况,查漏补缺、研究对策、攻坚克难,增强了脱贫攻坚的落实成效。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9篇

脱贫任务艰巨而紧迫,亟须硬政策、实措施

摆脱贫困,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联合国“千年宣言”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都是重中之重。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推进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首要任务。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部署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全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辽宁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十二五”时期初,辽宁有国家扶贫标准线下农村贫困人口214万人,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年复一年,落实力度只增不减,到2015年末,扶贫对象减少至81万人。未来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脱贫,因为我省扶贫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现象仍然突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扶贫成本越来越高,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见效越来越慢。

《决定》正是适应时代要求而生。省委省政府还同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辽宁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办法》等文件,大力完善了脱贫攻坚的配套政策。

目标针对性更强、理念更新、责任更明确

《决定》提出:到2020年,确保全省81万现行国家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5个省级贫困县和179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着重瞄准对贫困人群基本生活的保障,同时明确了对贫困地区脱贫的要求,有利于引导扶贫资源特别是公共服务资源向贫困地区配置,提高对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的保障能力。

坚持了新常态下发展新理念。《决定》明确“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推进改革创新,加强政策扶持,采取超常举措、过硬办法,尽快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强化了党和政府的责任。《决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程。

精准的措施服务精准脱贫

《决定》安排“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先注重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部署“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实施产业推动行动,让贫困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同时注重改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部署大力实施就业、移民和住房改善、教育、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社保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和人居环境整治7方面扶持措施。为保证扶贫措施的落实,《决定》提出健全推动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包括精准识别、财政投入保障和监管、金融支持、科技人才支撑、资产收益扶贫、定点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7方面保障措施。

措施精准性大大提高。《决定》围绕贫困人口设计了发展产业、就业、移民和改善住房、教育、医疗等系列扶持政策,对不同原因致贫的群体分类施策,特别是安排了“社保兜底脱贫”措施,使扶贫措施有了兜底保障线。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是贫困地区发展最缺乏的。《决定》部署“大力推进金融扶贫”,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增加贫困地区、贫困户信贷投放;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担保金和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等等,都极富含金量。

《决定》出台仅1天,1月13日,全省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长、主管副省长分别讲话,部署全省加大工作力度,狠抓任务落实,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定的意志、更自觉的责任担当、更精准的思路举措,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向全省公开宣誓了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以接受监督。

脱贫攻坚措施范文第10篇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深深鼓舞着我们。2017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攥紧拳头攻坚。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区域,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打好攻坚战。研究制定《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方案》,针对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20个重点乡镇和200个重点贫困村,按照“一个目标、一位领导、一支队伍、一个方案、一套机制”的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目标。

二是瞄准靶向发力。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扶贫、社保政策兜底、基础设施建设这四场硬仗,科学制定脱贫方案,全面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进小康社会。

三是撸起袖子实干。将2017年作为脱贫政策落实年、脱贫质量提升年,以实干求实效,以精准促攻坚。在全省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活动,看贫困识别退出是否真实、看脱贫攻坚责任是否落实、看重大政策措施是否落地、看贫困群众是否满意,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水平。春节前,全省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带头深入扶贫联系点开展调研慰问,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强力推动工作落,发动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四是压实责任推进。制定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督促引导贫困县党委和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主要精力抓扶贫。印发实施《设区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组织开展贫困县、设区市党委和政府、省直单位、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扶贫成效考核,以严格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加强督查巡查,实现第三方评估常态化,建立暗访常态化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工作落地。

上一篇:扶贫工作成效范文 下一篇:脱贫攻坚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