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2:53:27

土木新材料论文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1篇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员“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的培养要求,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应地划分为“教材知识、拓展知识、科学知识”三个层次。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考核四个阶段的课程设计,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实现学员获得学习、实践和创新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分层;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课程教学

知识是基础,是载体;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升华。知识、能力、素质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将三者的教育与培养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高等教育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升华其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布卢姆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1]。其实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智慧能力的欠缺并不是主导因素,未能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才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最大原因。因此,笔者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采取知识分层的方法,将课程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预定目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员实现获得“知识、能力、创新”不同层次知识的目的[2-4]。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分层的教学设计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主要介绍各类建筑材料的成分、生产过程、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应用等基本知识。材料种类繁多,内容繁杂,各章自成体系,而且概念多、术语杂;经验性的东西多,逻辑推理性内容少;文字叙述多,公式计算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对知识的理解并不难,难的是抓不住重点,感觉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不能将繁杂的内容梳理出条理清晰的层次,以致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效率不高。 依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来源及其特点,将该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教材知识、拓展知识、科学知识三个层次[5]。(1)教材知识: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等材料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等;(2)拓展知识:指教员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和拓展,主要内容是教员在科研、工程等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课本以外的专业知识等[6];(3)科学知识:与土木工程有关联的一切材料知识与实践,重点介绍材料科学发展的最前沿知识,及其在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如泡沫铝、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相变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新材料的功能开发和应用研究,主要作用是激发学员的创造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知识,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7]。通过任务—问题,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实现学员获得“知识、能力、创新”三位一体课程知识的目的,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分层的教学实践

为了深入贯彻理工大学精英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引导学员全面成长,更好地对学员因材施教,拓宽学员视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2009年开始,笔者尝试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中将导师制与课堂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衔接、互补,并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逐步形成了“知识分层”的教学思想,在探索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前预习以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为载体,引导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自学,时间以10分钟至30分钟为限。课前自学能使学员对概念性知识有初步认识,对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或各类疑问带到课堂上反馈给教员。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目标。

(二)课堂教学教员对学员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获得学员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或各类疑问,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确保学员能够掌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掌握的知识。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员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介绍真实的工程案例或事故,重点是军事工程。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拓展知识为目标。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大型工程涉及的材料:包括国内外各类典型工程及本地区的重点工程,如青藏铁路、水立方、鸟巢、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永兴岛建设等工程中涉及的各类材料,体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的紧密联系。(2)工程事故:包括各类媒体介绍的工程事故及环境污染实例,如重庆彩虹桥垮塌事件、家庭装修带来的“装修病”等,以此作为切入点介绍材料性能对工程结构质量和使用性能影响的重要性。(3)特种材料及技术:如“耐高温—高寒混凝土”“耐海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抢修加固材料”“再生混凝土”“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员针对工程实践特点,根据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材料创新设计。

(三)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作为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9]。1.基本实验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完成六个验证性实验。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目标。2.自主实验即开放式“三性”试验,实行自主选题、自行设计、自主操作。采取“本科生导师制”[10],引导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或科研团队自行选择试验内容,合理利用实验室已有设备制定试验方案,并得出实验结论。遵循“引导—自学—辅导—实践”四个环节,激发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把综合理论知识和技术融入到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研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为培养优秀学员创造条件。本过程以让学员了解科学知识为目标。在自主实验的基础上,教员根据学员的选题提供研究思路,以国防工程新材料研制俱乐部为平台,带领学员进行各类实践活动,如面向学生的科研立项、开展学科竞赛、参与教员的科研项目等。主要成果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论文类、发明类、竞赛类。(1)论文类,包括科普类论文和学术类论文。从材料角度对大型工程进行材料设计,或从工程事故分析报告等角度撰写论文,要求正式发表,包括会议论文。如论文《‘美国911事件’中钢材对火灾产生、蔓延的影响》《建筑环境污染事件中材料的决定因素》等;也可以根据国家战略或国防战略选题,如《设计南海、西南高寒地区所需要的特种建筑材料》等。(2)发明类:以土木工程建设、国防工程建设或军事需求进行选题,包括材料发明、材料结构设计等,通过试验进行发明创造,并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3)竞赛类:以材料的创造发明或论文形式,参加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如每年一次的理工大学“卓越杯”科技创新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比赛”“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甚至可以参加相关学科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混凝土结构大赛”等。

(四)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包括教学不同阶段的全过程评价,既考核结果,也考核过程。一是考核学员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70%,具体包括预习单、作业本、实验报告、考试成绩等。二是考核学员对拓展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20%,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创新选题等。三是考核学员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10%,是课程成绩评定为优的重要依据。主要以课外创新作品的呈现程度来进行评价,如撰写论文5分,如果了(或有录用通知)就10分;发明创造有作品的5分,申请了专利的10分;正式参加了比赛的5分,已经获奖的10分。

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知识分层教学成效

在“土木工程材料知识分层”教学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先后获得学院“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本科精英教育的探索———课外实践导师制”“基于建筑材料课程的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等教学科研项目的支持,获得一些教学改革成果。在课程考核方面,近几年学生通过率都达到100%。优秀率从5%左右提高到10%以上。在撰写论文方面,学员团队在教员的指导下撰写了《泡沫铝的特性及其在防护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分析与评估》《基于金属热工艺“四火”原理实现铸强兵之“剑”》等多篇学术论文。在创造发明方面,在教员的指导下,学员自主开展“寒区单兵多用途自热包”“一种高强陶粒混凝土的研制”“K-15快速高强抢修加固材料”等材料研究,并申请了专利。在参加竞赛方面,学员连续四年组队参加理工大学“‘卓越杯’科技创新竞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大赛”,多人次获奖;参与“本科生导师制”课外创新学习的学员,有多名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

四、结语

在理工大学实行“一导五法”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员和学员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学员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校院多级政策支持,“本科生导师制”也在各学院深入推进。今后应将全国或兄弟院校的更多有价值的学科竞赛引入学校,并将参赛的组织模式固定下来。此外应进一步加大学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成效与学分、评优、保研等评价体系的联系,为学员的成长创造更加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玲,熊健杰,韩玉梅.西方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构建我国教师素质标准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65-69.

[2]王泽文,徐定华,乐励华,刘唐伟.大学数学教学规范及其知识体系与课程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3):95-97.

[3]李爱平,郝英.论分层教学在计算机课中的应用[J].高教视窗,2009(3):183-184.

[4]方岚.高等院校本科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途径[J].当代经济,2009(6):116-117.

[5]徐家良,陈晓峰.分类分层次的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56-59.

[6]杨湘.应用处方式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0(10):89-90.

[7]吴红耘.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现代心理学基础[J].教学与管理,2010(10):8-9.

[8]邹斌.教师知识与教师专业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8.

[9]史平,胡方慧,李红梅.浅析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结构[J].消费导刊,2009(8):177.

[10]胡永辉.本科生导师制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48-50.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120042-01

1 土木工程的定位

土木工程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科学、技术、工程的概括,是利用建材、设备进行勘测、设计施工、维修等的技术活动;也指直接或间接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等服务的工程设施。土木工程作为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古老行业,真实的反应了各个时期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尤其是建国以后土木工程飞速发展,无论是力学分析、设计理论方法还是施工技术都有很大突破。特别是近年来与新材料的结合应用、超高层建筑等发面发展尤为惊人。但是客观来讲,土木工程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土木工程现状

建国以来,土木工程建设一直没有停止且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的会展中心、高层建筑、桥隧、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及大坝在全国各地不断建造,新的科技新建材的应用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经济风向标的建筑业也搭上了经济快车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等数据都很可观。根据一些统计报告,目前我国已经建成600多座超过100m的建筑,70多座超过200m的建筑,超过300m的建筑竟有20多座,占世界的20%多。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为在建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该项目为南北塔楼。其中,裙房高度不低于40米,南塔楼高度设计为150200米,北塔楼设计高度不低于450米。上海中心大厦,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建筑主体为118层,总高度632米,是目前我国在建的第二高楼,它是由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较为先进的钢结构的混合。在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预期到2014年竣工。大厦的设计高度超过台北101,建成后为中国第二高楼。世界上,超过400米的14座超高层建筑中有8座在中国大陆,这个数量足以让世人惊叹。

同样作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大基础建设的铁路、公路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目前的铁路网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以及拥有世界上总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网。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铁路的总里程已经达到11万多公里,其中时速在200公里的铁路总里程突破了1.2万公里。截止去年年底,全国高速公路达9万余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5.7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54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车道里程为32.86万公里,主要的部级公路全部建成,并完成了拓宽改造。

桥隧建设也取得惊人成就。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以及长达20公里的乌鞘岭隧道等一批工程都代表了世界的最先进水平。

在关系民生国本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方面,建国以来,共建成上百个大型水电站及水库。南水北调、三峡水电站等工程的建设更是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添了浓厚的一笔。

3 土木工程的发展前景

3.1 新材料及高性能材料的应用。传统土木工程耗能高,材料不能循环利用,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建材肯定会被可循环利用的性能优良的材料所替代。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大,比如现在广泛应用的钢材将向着高强、质轻、韧性好等方面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及其他复合材料也将向这方面发展。相关材料性能将进一步提高,新材料的应用将进一步广泛。

3.2 空间上的更广泛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口膨胀,城市规模扩大,现代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用地紧张。由此带来了生存空间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土木建设将向地下和高空发展,以开拓更多的活动空间。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基坑深度越来越大。因土地使用费用低,地下空间的开发有很大吸引力。土木工程的建设实也例证明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城市是有地下开发的必要条件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

3.3 预应力技术的更大发展。自上世纪预应力混凝土被发明以来,其在我国的发展相当迅速。随着科技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计算理论将更加完善,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将推动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开发出“智能混凝土”等。预应力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3.4 环境友好。土木工程的产品大多是直接与自然环境相接触的。自然环境的恶化,其中有一部分即为土木工程产品的影响,其中无论是所需建筑材料对环境的间接影响还是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直接破坏都对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影响。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土木工程与自然环境友好协调时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3.5 新管理及运营模式。管理也是生产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相关企业虽经过一系列的整合改革,但相比国外的先进模式仍有差距,只有在硬件及软件上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发挥最大效应。

4 结语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已取得很大成就,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已代表了我们的技术水平。但我国的土木工程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全球化时代,如何迎接新的挑战,更好的发展土木工程,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及加强竞争力考虑,我们不仅要对土木工程理论及其实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还要强化土木工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实现土木工程的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蓉;浅谈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11)

[2] 周小涵;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6)

[3] 方从严;梁有峰;吴庆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期刊论文]-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3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面向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课程具有以下特点[3]:内容庞杂零散,课程很多,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需要记忆的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相对于工科的其他课程而言,土木工程材料的各部分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不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不大,故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强化记忆,形成对材料的常识性认识,上述特点,使惯于通过逻辑推理来领会,掌握知识点的工科学生较难适应。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一般模式为[4]:老师先介绍实验原理、目的、仪器设备、注意事项等,学生按教师或教材所讲的步骤重复实验,读取数据,验证规律、公式或性质,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从属的地位,缺乏实验主动性和兴趣性:以验证理论为目的,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数据少,分析无对比性,不能对课堂理论融会贯通进行分析;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2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途径

2.1理论教学体系改革

2.1.1根据材料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跟踪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新材料知识。考虑到土木工程材料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新材料,因此选择当前市场容量大的、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比较大的,而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进行跟踪并补充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中,同时淘汰已过时或者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材料。为此在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调整:1)墙体材料淘汰黏土砖等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产品,相应地补充了建筑砌块、灰砂砖及复合保温墙体材料等。2)针对市场上大量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增加了聚苯乙烯泡沫板及塑料泡沫塑料板及其内外保温技术的内容。3)根据市场需求,淘汰沥青油毡的内容,加强SBS、橡胶改性沥青卷材与高分子聚合物卷材的教学。

2.1.2鼓励学生深入建材市场了解最新建材行情,撰写调查报告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当地比较大的建材城,了解最新市场行情,了解市场上不同用途的建材的价格、产地、销量等信息;对市场上最新出现的建材进行记录、拍照,通过询问商家或者查阅网络等方式了解这些材料的用途、性能等信息,并撰写调查报告,将其作为期末考核的内容。通过以上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当前工程上使用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技术,而且提高了学习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

2.1.3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授课时可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解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质时,先提出生活中的抹面砂浆表面开裂这一常见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讨论中通过点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来推理砂浆的变形性质特点;再通过与混凝土组成材料差异性的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混凝土和砂浆的技术性质。在讲述石膏和石灰的特点时,可以准备好这两种材料及两个烧杯和一根捣棒,告诉大家这两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石膏和石灰,如何用一种简易的办法区分,然后请两位同学分别向烧杯内加水,大家就会看到其中一个烧杯内反应剧烈,同时请另一位同学在另一个烧杯内用捣棒快速搅拌,大家就会看到开始可以快速搅动,逐渐就慢了下来直至停止,且整个过程在数分钟内完成,这样不用多讲,同学们对于石灰的剧烈水化反应及石膏的快速凝结特性就会一清二楚且印象深刻。在讲解混凝土内容时,先讲解混凝土性质和配合比的理论,再带学生参观现场混凝土的配置、搅拌、运输、浇筑、捣实等过程,对混凝土的性质、配合比设计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再布置题目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个配合比的设计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1.4改变刻板的传统板书模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图、文将课堂内容形象地载入到学生面前,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思考老师的问题,甚至当堂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在课后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也比较深刻。在讲授过程中,除了简单扼要地在课件中显现本课堂的主要知识点外,老师还需要恰如其分地加入一些“辅助材料”,以帮助学生对材料及其性能形成直观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传统实验教学以验证性试验为主要教学内容,且多以课堂上教师先讲解、演示、学生再模仿、操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探索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1)结合工程实例突出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与工程材料应用能力。土木工程材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因此通过实际工程实例讲述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工程概念,即将不全面、不规范的直接经验用科学规范的术语表达,全面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如在讲述“水泥体积安定性”时,列举了“国内某建筑施工时,底板混凝土浇筑后10d左右,表面局部隆起、开裂”这一典型工程实例,在此基础上介绍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导致的危害,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国家水泥标准对其的规定等。学生通过实例直观地认识到了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危害性,因此对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非常关心,同时很容易理解国家水泥标准有关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相关规定。

2)保证既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添加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验项目。除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基础性能外,可适当添加相关新材料、新理念、新技术的实验。例如目前人们普遍关心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关系到节能、节约资源等),以及建筑材料生产应用带来的生态问题(涉及到环保、温湿效应等),可以考虑设计相关的实验内容(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保温砂浆、防水卷材、环保涂料等),加入到已有实验教学中,使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内容与时代进步相适应[5]。

3)采取多种考核形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最终的教学检验,采用何种考核形式对学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指导着他们的学习方式。教师如能利用好考核这种手段,也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材料的规范在不断更新,新材料、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而教材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并不能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获取最新和有用的信息。单纯的一张试卷定终生的考核方式并不足以反映这种目的,而采用多种考核形式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更为有效。例如最终成绩可由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小论文成绩按比例构成,其中小论文的撰写训练尤为必要。当学生独立地完成了选题,查找资料及撰写论文全过程后,那么他们对于如何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获取信息,更新知识的方法将有一个初步认识,而这种方法的掌握必将使之受益终生。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改革;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材料”n程是土木工程等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材料力学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学习内容是介绍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范围、检测方法,了解材料的性质、结构以及改善的途径,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合理选择并且使用土木工程材料,并为学生今后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随着建筑行业专业经营模式的变化,社会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土木工程材料课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为适应大土木培养的要求,传统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需要对土木工程材料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一、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现状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涉及内容种类繁多,材料之间的逻辑性不强,而学时相对偏少,记忆内容偏多,导致学生对材料课程理解不深。考试结束,学生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最终使得学生在材料的选择使用方面知识欠缺,给以后工作带来困难。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建筑行业的分工也在细化,国内专门从事新材料开发与提供施工服务的企业已参与到设计与施工中。但是,水泥和混凝土依旧是当今社会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并且在将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结构相对稳定,对理论课程的依赖性比较强,致使实验课程和时代脱节,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先由实验教师讲解实验任务和实验过程,然后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验证性实验。实践证明,这种“验证式”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已经不适应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高等教育体制。

现如今,随着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课程的调整,材料实验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很难去做一些有意义、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创新型实验,不但减少了学生的试验次数,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是实验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书本中的理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进行科研的能力。我们积极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及时调整更新实验课程内容。针对上述现状,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教学内容提前发放给学生自习,在实验课时教师做重点以及难点的讲解,通过预习和讲解,减少赘述时间,从而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实验。实验前不再重复讲述课程内容,节省了时间,更多的是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增加实验内容。由于实验课大幅减少了实验内容的讲授环节,实验时间大为增加。在原来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钢材实验多方案设计、水泥性质多方案实验、混凝土性质多方案设计等实验,使实验内容能够覆盖大多数的材料。

增加了设计性实验。改变之前的验证模式,将水泥、砂、石、混凝土和砂浆实验合并起来,作为2个设计性实验。通过设定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各类指标,让学生对原材料进行性能检验、配合比设计等任务,并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经验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时间能力,根据我校提出的实验课程要具有“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要求,提出了开放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设立综合性实验课程。初步设想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配合各类专业课进行综合性实验。

随着科技生产力的提高,各种新型材料也在不断应用于工程实际当中。所以,在之前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可以组织一些实验设计大赛,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内容形式不限,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比赛内容,并写出实验报告或论文的,可以得到课外活动学分1~3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并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也促进了老师与学生的相互提高。

2.开设研究型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学生参加研究型项目需要和学生自身的能力一致,所布置的任务或者实验不要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找不到切入点,这样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将横向课题或者纵向课题加入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中去,授课老师在课外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们进行科研项目,并给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及其设备,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根据其纵向或横向课题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学生可以协助老师解决与科研项目相关的科学难点,并且为自己以后的毕业设计选题确立方向,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做良好的铺垫。

三、结语

通过对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大纲,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减少赘述时间,增加做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并给出相应的奖励。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科研项目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参与授课老师的科研项目活动,让学生不但能够很快的理解并吸收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们真正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冀晓东.“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9(6):10-11.

[2]杨医博,梁松.《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04-105.

[3]安明矗吴萱,潘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2):89-92.

[4]曾志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11,33(3):82-86.

[5]孙家瑛.将科研活动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63-165.

作者简介: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5篇

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源泉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如何在大学四年切实有效做到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尽量带动每个学生创新积极性,仅仅靠学生自己或学生参加一两项大学生创新计划,是远远不够的。我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小组多年来一直注重探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能力,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积累,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课后作业、科研训练计划多方式并行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划如图1所示。其中,课堂教学及课程作业侧重于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实验课及科研训练计划侧重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知识传承、传授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和引导在一门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往往教师的一句话、一种思想会深深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以后的工作。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土木工程材料讲课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的培养。具体做法是: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实际工程提出问题、提出想法,请学生思考、分析如何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课堂上形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创新思想培养方式,学生们也从被动思考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思考,创新的思考。思考如何创新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为了带动每一个学生都去想、去创新的想,课堂提问会辐射到每一个学生,同时把课堂回答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中,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对于有创新性的想法,鼓励学生去写文章、申报专利。

(二)在课程作业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是课堂以外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知识的另一个途径。作业除了布置让学生巩固掌握书本知识的作业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同时布置大作业。如:让学生自己去发明创造一种新材料,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地去思考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新材料;结合自己身边的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去看、去调研、去寻找工程中存在材料腐蚀、破坏等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修复加固的方法。通过大作业,促使学生去看、去想、去深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理念。作业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路及做法具体如下:一是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布置创新作业的同时,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查阅与作业内容相关的科技文献15篇,目的是通过查资料、看资料,培养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奠定创新及科研基础。同时了解材料科学发展的现状。二是完成作业,培养创新能力。通过查资料、看资料,分析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问题,结合布置的作业,鼓励学生创新,去想解决的办法,去发明创新新材料。同时,通过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科研写作能力。三是课堂讨论,促进创新思考。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中安排了一定学时的讨论课,结合学生提交的课程作业,让作业完成较好、有创新的学生在讨论课上把自己完成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同学们一起讨论,相互学习和借鉴,形成讨论促进创新思考的学习氛围。多年来,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本科学生发表的论文中,有许多是和材料相关的。如:有一个学生,看到宿舍卫生间墙体开裂后,查阅了大量的砌体开裂文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宿舍卫生间墙体开裂原因,撰写并发表了一篇论文。

(三)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校一直重视的问题,多年来从政策层面上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组教师结合学校政策,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申请项目,同时吸纳二三年级学生参加。几年来,申报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课程组教师上过土木工程材料课的学生,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也不错。在科研项目中,采用分两阶段的能力培养模式和每阶段各有侧重的方法。开始,主要从科研思想、科研手段、科学思路方面引导培养,鼓励学生多看科研著作,同时指定阅读书目,让学生去看,重点进行理论教育和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培养,奠定科研基础。这阶段,以教师为主,学生重在学习。然后,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研究内容。这一阶段,重点鼓励学生创新,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及动手、动脑能力。

三、结语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后作业、科研训练计划多方式并举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另外,利用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实践的实验方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短期所能及的,是在平时教育和学习及实践中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而成的。高校是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各专业各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这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的特点,不断探讨和琢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6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工作。

(一)*年6月召开了“*土木建筑学会理事会”,自治区科协领导及建设厅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学会理事长甫拉提·乌马尔做了工作报告,总结了近几年学会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学会人事调整方案并对学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二)配合*建设科技大会,受建设厅委托,*年6月28日承办了“*建设科技成果展览会”,展览会突出了节能、环保主题,展示了区内外建设领域的各项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为促进自治区建设行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配合建设厅积极做好建筑节能的宣贯培训工作。*年1月—3月在各地举办建筑节能宣贯培训班7期,培训人数700多人,提高了全疆各地建筑节能相关单位及人员对建筑节能的认识、政策水平及技术能力。

(四)配合建设厅科技处完成了*年全疆16个地、州、市的建筑节能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检查过程中,专家针对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积极指导各地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好的效果。

(五)举办了“建筑节能暨干混砂浆技术研讨会及建筑节能热计量等相关问题的座谈会”,充分发挥了各专业委员会专家作用,为政府决策、制定政策、提高管理水平及效果提供支持和帮助。

(六)在项目论证及标准编制方面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年配合建设厅相关职能处室完成多项涉及城乡规划、勘察设计、城镇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化建设、建筑节能等课题、示范项目论证工作和标准编制工作。

(七)提高学会刊物的编辑质量。学会刊物《*土木建筑》设置了专家论坛、学术带头人等栏目,突出了论文质量、技术信息量,树立了刊物的权威性和技术水准。*年编辑出版《*土木建筑》四期,发行量为4000册,增刊了一期学术论文集,发行量为300册,共刊登专业论文186篇。

(八)积极组织或支持地方分会和各专业委员会开展活动。地方分会和各专业委员会活动范围大,在全疆各地和各个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咨询、人材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土木建筑学会在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使他们的工作开展的更好。

二、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建筑师分会(建筑学专业学术委员会)

1、组织建筑师分会学术年会,*年10月27日在乌市举行了以“人居环境”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参加学术报告会的*各建筑设计院的建筑师共计100多名,学术会上有8名专家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2、积极组织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建筑创作理论水平及设计水平。

(1)组织建筑师对*年度建设部评优秀设计汇报与思考。

(2)对宁波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建筑考察汇报。

(3)举办《住宅规范》的学习、讲解。

(4)进行住宅性能标准的学习讲评。

(5)对上海、苏州等地区的住宅设计简介。

(6)点式玻璃幕墙专题技术报告。

(7)举办“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学习班,计80人次参加。

3、积极采取开放性的学术活动,参加国内外重大的建筑师会议,建筑师分会学术委员计12人参加*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建协——建筑师大会”。

4、王小东会长8月参加在沈阳举行的建筑创作委员会“关于工业建筑遗产”的学术研讨会;11月参加在安徽举行的“海峡两岸第11次建筑技术交流”大会。

5、积极撰写论文,加强学术交流,建筑师分会各学术委员积极向《新建筑》、《建筑师》、《建筑学报》、《*土木建筑》、《*建筑设计》等各类学刊发表撰写论文,并组织建筑师勇跃投稿,提高建筑理论水平。完成“*建筑设计”学刊全年6期。

6、加强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加强新技术、新规范、强制性条文、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学习。

(二)建筑电气专业学术委员会:

1、*年11月17~19日,*建筑电气学术委员会、*工程电气专业技术委员会、*智能建筑技术委员会、*建筑电气设计协作及情报交流网联合召开了*年年会。副主任委员、副理事长丁新亚副总工做了*年工作报告,审查通过*年会编辑印刷出版的《建筑电气选型手册》。对年会论文集优选编辑的38篇学术论文进行了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7篇。对*年第七届学委会理事会换届工作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换届选举方案。

本届年会所研讨、交流的问题都是当前建筑工程电气界所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课题,如智能建筑技术及抗干扰问题、配变电、防雷接地、特殊场所的接地、谐波、防火漏电等,并进行了热烈有效的讨论,代表们各抒已见、互相切磋、认真研究、以求进一步提高电气设计水平。

2、*建筑电气学会、情报交流网、工程电气学会紧紧围绕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学术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学术活动与参观、考察、咨询等结合、内容丰富、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受到各地州广大建筑电气科技工作者的好评,提高了*建筑电气、情报交流网的学术权威性。

3、工程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提高人的技术素质,开展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是学会的一个工作重心。按照“学会”*年工作计划的安排,重视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继续再教育工作。

4、按照全国建筑电气学术委员会安排,积极参与支持全国建筑电气学术委员会各项工作。完成的工作主要有: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送审稿的反馈意见表并参加了北京专家会议

(2)《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本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表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报批稿的反馈意见表

(4)《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表

(5)参与并审查建设厅标准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建筑施工工艺标准》及《智能建筑施工工艺标准》

5、我区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在《建筑电气》杂志上共5篇,6篇在全国情报网*年会论文集。

6、积极支持本地区电气工厂企业研制开发的新产品。

(三)暖通空调专业学术委员会、热能动力专业学术委员会:

1、积极参加*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种技术咨询和学术交流工作。特别是对建筑节能工作,学会有关负责同志,认真负责地对当前节能工作的若干问题及新技术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供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制定正确决策。今年在推进既有建筑采暖系统改造上,学会做了积极具体富有成效的工作,如:八中家属楼与实验楼改造、设计院办公楼改造。在此工程中,平衡阀、温控阀、压差控制阀、气候补偿器、温度阀热计量、楼栋热计量等新型节能设备得以采用,特别是设计院十八层办公楼仅设计一套双管热水采暖系统,打破了以往常规设计中的禁忌,实现了一个技术突破。通过以上工作,使学会在建筑采暖供热系统节能的前沿技术上采用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使政府相关部门的认识统一到建筑节能成效的关键是供热采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管理。

2、积极组织全疆暖通空调工程技术人员撰写论文,参加*年度全国暖通空调学会学术交流活动,共收到全疆3篇论文,有2篇论文进入大会资料集。有来自全疆各地6名设计技术人员参加了大会。

3、*年9月,协助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在*召开“既有建筑供热节能改造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建设部的司局领导、全国各地暖通空调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相关设计院总工80余人参加。我们积极配合自始至终做好服务,取得了好评。

4、8月份,在克拉玛依市,学会支持特灵空调公司召开“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研讨会”,会上对大温差、小流量冷水系统进行了特别详尽介绍与讨论,使设计人对空调节能设计的前沿技术又有了新认识。

5、协助建设厅宣贯《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住宅建筑性能评定标准》、《绿色建筑评定标准》。

6、学会的一些主要同志还参加了*系列标准图补充图集5项。

(四)工程勘察专业学术委员会:

1、积极履行义务,按时缴纳会费,积极参加*土木建筑学会组织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2、*年6月,专委会邀请中国工程勘察大师张苏民教授就岩土工程勘察等一系列问题作了专题讲座。这次讲座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着深远影响。

3、*年6月,专委会派人参加了由*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主办,*建设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土木建筑学会承办的大型展会活动—“*建设科技成果展览会”,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院在建筑环保节能、建材产品和建设工程检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展现了我院的综合实力,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

4、*年6月,专委会人员参加了*土木建筑学会*年年会。7月参加了由自治区民政厅、科协、社科联主办的首届*民间组织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论坛活动。8参加了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年学术交流大会,会议主要开展了*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

5、*年1月,专委会组织申报的项目“乌鲁木齐市河滩路排水工程K9+764~K9+839段顶管地下工程软弱、松散围岩小导管注浆超前预支护”获自治区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库北-1井基础沉降治理岩土工程”获自治区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

6、*年11月,专委会秘书长参加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赴德国、法国学习考察的活动。

(五)规划与建筑环境专业学术委员会:

1、*年9月委派人员参加广西北海市总体规划评审,增

加了*建筑师与内地的交流;11月委派人员参加中日医疗建筑学术研讨会,增加了*建筑师与内地的交流。

2、组织会员成立和田市城市立面研究课题小组,对城市更

新及策划作专题研究,填补了建筑设计理论的空白。

3、*年11月组织会员参加天正建筑及暖通节能软件学习,并热情邀请天正公司专业人员对浩辰软件的使用作详细的介绍以及使用天正软件对整个工程设计演示,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在使用天正软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并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为天正软件的今后开发研和研制提出宝贵的意见。

4、配合*土木建筑学会,更好的做好《*土木建筑》杂志的编写、发放等工作。

5、继续巩固本专业信息体制,收集、本专业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动态等信息。

(六)给水排水专业学术委员会:

1、*年4月派专业人员参加了上海等地举办的新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以及《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培训学习,并在会后组织参会人员进行新规范的讲解。

2、*年4月派人去北京参加由奥地利瓦伯格公司组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技术交流会;5月派人去北京参加了清华同方组织固体废弃物的技术交流会;8月结合工程项目组织去欧洲考察城市污水处理厂,开阔了眼界,加强了交流;9月组织成员单位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水大会”;10月派人参加了在厦门召开的“中国土木建筑排水专业委员会*年年会”,加强了与国家相关方面的交流并派人参加了在湖南株洲召开的“中国水网—给排水技术动态网*年会”。

3、结合乌鲁木齐市城市生态防护体系的建设规划,从水资源的保证上提出了良好建议与设想。

4、不断加强专业软件的学习,参加了新版的鸿业给排水软件推广会以及浩辰*绘图软件的学习。

5、去外地考察学习医疗废物处置的技术途径并积极吸纳自愿加入我团体的新会员,向《*土木建筑》编辑部推荐优秀论文。

(七)风景园林专业学术委员会:

1、对乌鲁木齐市生态防护体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对需要重点保护、恢复、建设的生态防护绿地提出治理措施方案和合理化的整改建议;对乌鲁木齐市南胡广场绿化和河滩公路绿化现状开展详细调查,对植物搭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继续开展“干旱区盐渍地景观绿化措施研究”的课题,采取科学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绿化景观的形成。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计划通过2—3年的跟踪调查、分析,为干旱盐渍地的景观绿化提供科学依据;继续开展对全疆6个城市(阿克苏市、库尔勒市、伊宁市、塔城市、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查,设计了14块样地。对*城市绿化中树种选择与配置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找出它们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总结阶段。对*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哈萨克民族乡进行调查,提出在解决好风景区内牧民安置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解决好民族特色旅游开发问题方案,使*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更具魅力。

2、协助建设厅标办对“*广汇液化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L—CNG汽车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3、组织会员参加相关学术团体的会议(如*风景园林学会,*植物学会),与其他学术团体联合,为*的风景园林建设事业更上一层楼提出科学合理的见解。

(八)市政工程专业学术委员会:

1、各会员单位派专业人员参加市政专业新的设计规范的学习,并在会后由参会人员向各院讲解新规范。

2、积极参与各学术学会的设计作品评比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

3、不断加强专业软件的学习,参加了新版的鸿业市政软件推广会以及浩辰*绘图软件的学习。

4、在乌鲁木齐市考察新型路面材料的设计和施工情况。

5、在兵团团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为兵团的项目审批部门积极推荐专家,同时会员单位中的各设计部门对兵团团场的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九)建筑经济专业学术委员会:

1、为全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积极配合自治区工程造价总站对没有推行清单计价的地、州、市根据当地具体要求,于*年3月—4月份赴博州、吐鲁番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实际操作培训。

2、配合自治区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参与编制了《自治区建筑工程措施项目消耗量定额》(征求意见稿)

3、配合自治区工程造价协会于*年7月—9月份完成了自治区*年造价员换证培训授课工作。

4、配合自治区工程造价协会,参与了*年全疆造成价师继续教育培训授课工作。

5、*年6月29日组织建筑经济专业学术委员会会员参加了*土木建筑学会第七届一次理事会。

(十)建筑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

1、新产品、新工艺及施工方法技术交流

(1)组织参观了三建施工的项目《昌电/玛电/独山子乙稀动

力站主厂房》,针对大跨度柱梁,做到截面尺寸标准,楞角线条规范,混凝土色泽一致等施工方法进行了技术交流。

(2)组织参观了三建施工的区高级法院办公楼,应用新工艺

针对剪力墙结构的支模方案上选择了外钢模内竹模的施工方案,并且制定了合理的拆模顺序,使标准层(26层)只用了两层墙模备料。

(3)组织各会员单位学习*一建盾构施工,并讨论在*

地区特定环境下的施工安全。

2、节能检查

针对会员单位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节能产品等

进行检查。

3、进行了“绿色施工”研讨会议,会员单位研究了绿色施

工技术,与会专家认为,绿色施工技术要注意几点:一是科学性,要符合中国工程建设的实际;二是注意关联性,绿色施工不仅只是生产,还要牵涉工程质量与安全;三是注意普遍性《标准》应该适用国内所有的施工企业;四是操作性,要做到实用、操作简单。

(十一)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产业化专业学术委员会:

1、积极参加建设厅科技处组织的*地区建筑节能专项检查,检查了南北疆30多个大中小项目,主要针对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经过建筑节能50%专项检查,*南北疆地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开始贯彻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工作方针和政策,城镇建筑节能工作已经进入推广和普及阶段,个别地区的建筑节能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较好。

2、配合建筑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对进疆的新材料、新构件、新技术进行评审认证工作,严把质量关,为*的建筑市场规范化施工、选材提供可靠的保障。

3、为《*土木建筑》推荐论文,严格控制论文的质量和素材水平的可行性。

4、为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供咨询服务和现场指导。

(十二)建筑节能专业学术委员会:

1、继续宣贯采暧居住建筑节能50%的标准。

根据国家在三北地区继续贯彻执行采暖居住建筑节能50%的标准,在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举办的各种建筑节能培训班上继续进行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宣贯,宣贯的重点为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达到50%节能标准常用的外保温体系及构造做法及外墙外保温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标准的宣贯对推动*采暖居住建筑节能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配合建设厅及乌鲁木齐市举办的各种建筑节能专项培训班中,积极进行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宣贯,专题宣贯班12期,约有1000多人参加了培训。

2、积极进行了《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标准》、《绿色建筑性能评定标准》的宣贯

根据建设厅的安排,到目前为止,已在乌鲁木齐市及主要地州市组织七期培训班,对上述规范、标准进行了宣贯,约有600多人参加培训。对推动公共建筑节能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会同建设厅科技处在昌吉特变电工“世纪花园”住宅小区及库车县天山花园小区进行了建筑节能65%及低能耗建筑的试点、示范,确定了节能65%的主要性能指标及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方案。现已完成了建筑的土建施工,今冬将进行测试。

4、建筑节能专业学术委员会配合建设厅科技处在乌鲁木齐市及南疆、北疆、东疆各地区进行了“技术公告”的相关内容及“建筑节能”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检查。同时进行了建筑节能技术的交流及信息反馈,起到了督促检查,总结经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5、进行了建筑节能实施细则的编制

在*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的组织下,为配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贯彻执行,编制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年底将出台。对修编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6、在建设厅设计处的领导下,完成了采暖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要点。

7、配合乌鲁木齐市建委完成了乌鲁木齐市达板城区生态建筑小区项目向建设部的申报书及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课题向建设部的申报书。

(十三)网络信息技术专业学术委员会:

1、召开了网络信息技术专业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和落实工作重点。组织专家对信息技术在我区建设领域中应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开展建设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建议。

2、开展了建设行业信息化的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组织专家参加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工程建设信息技术高峰论坛,协助开展了建设系统电子政务培训活动。

3、配合厅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适用于全疆建设行业的信息技术软件产品的测评和推广应用鉴定工作。

以上是*年学会取得的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秘书处专职人员较少,其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业务素质、组织管理能力还有欠缺;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企事业单位改制,学会的工作环境及条件也发生许多变化,如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对学会的工作支持弱化,部分理事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和业务,对学会工作关心和支持不够,由于市场竟争,部分骨干专家的工作压力增大,相对投入学会工作的时间、精力减少;三是学会传统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学会工作的改革意识及力度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缺少为会员服务的有效办法,对专业委员会及地方分会工作管理指导不够;四是经营学会的理念不明确,还停留在依托政府开展工作的状态,致使学会经费创收不足,影响了增加专职骨干工作人员及有些活动的开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学会工作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努力将学会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年工作计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增强土木建筑工程的创新能力、促进土木建筑工程领域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为中心开展工作。一是加强自身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形势发展的需要,充实专职工作人员的力量,搞好制度建设,改进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使学会工作的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做好两个服务。即结合政府部门中的工作,积极开展活动,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为广大会员及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搭建好学术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围绕土木建筑工程建设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学术活动,引领土木建筑的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一、*年土木建筑学会拟开展的工作如下:

1、协助建设厅进一步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及建筑节能等具体措施的认识,提高相关人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在宣传和培训方式上有所创新,取得实效。同时积极组织做好学会会刊《*土木建筑》的编辑出版工作,要严格论文评审的公正性,提高编辑素质,并将视野推向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逐步提高期刊影响力。

2、加强技术的研讨、交流活动。一是从技术角度,学会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地方分会要充分发挥学会专家优势,要以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为抓手,针对“四节一治”、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节能建筑检测、洁净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关键技术,加强研讨、交流,筛选出一批适用于*的先进、成熟技术。通过引进、吸收、二次创新及推广,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发挥学会专家的引导作用;二是从管理角度讲,要针对各项工作发展过程中,在管理及政策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如节能建筑的质量问题、供热改革问题、热计量收费问题、节能建筑标识及检测问题、既有建筑和供热管网改造问题、能耗统计问题等加强研究,提出好的建议和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加强管理提供支持;三是为企业、投资商、开发商做好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3、继续做好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编制、新技术及节能示范工程的技术指导等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4、加强学会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争取得实效。一是印发学会工作指导意见,对专业学术委员会、地方分会的工作加强管理指导;二是建立秘书长例会制度,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沟通,使学会工作纳入规范管理渠道,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三是规范会员登记管理制度,为广大会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向会员征询意见和建议,接受会员的监督和管理。

5、搞好自身建设,搞好学会经营,为专家及会员创造好的开展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学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建立和完善自立、自强、自律的运行机制,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推动学会成为满足广大建设科技工作者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活动规律的现代科技团体。二是努力提高学会工作质量。只有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得到主管部门、广大会员及业内同行的认可,有为才能有位。咱们的工作和办事质量如何?学会作为促进建筑学术发展的组织者作用发挥得如何?主管部门交办的工作和任务完成得如何?对学术活动对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或课题抓得如何?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和活动质量以及政府部门和广大会员的认可,因此我们要提高学会活动尤其是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和科普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会活动“精品化”;三是要在坚持学会非营利性的基础上,树立经营学会的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如:开展技术服务咨询业务、承接政府和企业的委托任务、向社会募集资金、吸收捐款等积累学会的资金,为学会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支撑条件;四是会员是学会发展的基础,我们要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使会员获得许多受益和提高,真正感到加入学会值得,真正体验到“会员之家”氛围,以此调动学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开好*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完善学会章程,加强体制改革、健全组织机构、按照民主办会的原则,将学会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年各专业学术委员会拟开展的工作:

(一)建筑师分会(建筑学专业学术委员会):

1、继续做好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加强新技术、新规范、强制性条文,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学习。

2、继续做好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建筑师理论创作水平。邀请国内著名建筑师、规划师作学术讲座。

3、在*组织一次全疆性的建筑与城市研讨会。组织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的专题进行针对性的研讨。

4、要争取开放性学会活动,同国内外加强广泛联系,同国际接轨,组织建筑师走出*、走向世界,进行更多的建筑学术考察。

5、做好“*建筑设计”学刊工作。

(二)暖通空调、热能动力专业学术委员会

1、我们将按照上级学会的要求,为*年西北地区暖通空调学术交流大会召开做好筹备工作。

2、密切配合上级学会做好分会的组织管理工作,支持上级学会的各项活动安排;

3、协助有关方面,共同组织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交流活动;

(三)建筑电气专业学术委员会:

1、响应党中央号召,建立节约、节能型社会。推广铝导体和铜包铝及铜包铝/铜复合导体电线电缆。推广各种节能型、绿色环保产品的应用。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技术培训的专题讲座,提高建筑电气设计人员的素质。

3、树立全疆建筑电气设计人员积极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及学术论文质量的新风,推动*的建筑电气行业健康向前发展,要求电气学委会、情报网的常务委员、常务理事每年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4、根据国家工程注册委员会的安排,组织搞好每年*地区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工作,为应试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5、积极支持自治区建设厅、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搞好行业管理、科技进步及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组织设计人员参加新技术、新产品介绍会、演示会,推进*建筑电气事业的发展。

(四)建筑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

1、建筑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于*年3月份召开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由学委会主任委员、*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席建立主持,会议主要讨论落实*年建筑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工作计划,对委员会学术活动的开展,今年年会的召开时间、地点、论文的征集等进行了讨论,并完善组织机构。

2、召开*年建筑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年会。组织各地从事结构设计、施工人员进行交流、研讨,组织专家解决设计与施工中存在问题,征集论文,把优秀文章推荐给《*土木建筑》发表。

3、根据XJJ012-2003《细则》执行之后发现的问题,以及各地执行02系列结构设计规范中存在问题,参照内地《细则》组织班子重编*地区设计规范的执行《细则》。

4、积极组织再教育活动,邀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在*举办新规范应用培训班。

5、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设计事业的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充分发挥结构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助勘察设计协会进行优秀工程设计评选活动。

(五)市政工程专业学术委员会:

1、继续巩固本专业信息体制,收集、、本专业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动态等信息。

2、参加全国第九届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

3、。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和组织会员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六)风景园林专业学术委员会:

1、继续开展“干旱区盐渍地景观绿化措施研究”的课题,分析采用*原生植物种子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为以后干旱区盐渍地绿化提供借鉴。

2、对乌鲁木齐市生态防护体系现状进行调研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需要重点保护、恢复、建设的生态防护绿地提出治理措施方案和合理化的整改建议。

3、以天山天池三工河谷哈萨克民族乡整治改造为例,继续开展对“民族文化村参与体验式旅游的建设和经营方式的研究”,探索*民族特色旅游建设和经营方式。

4、对国道314线和硕至库尔勒高速公路建设绿化工程进行分析,提出优缺点,为以后南疆高速公路立交桥绿化提供借鉴继续完善《*园林·景观标准图集》编制工作。

5、对乌鲁木齐市南胡广场绿化和河滩公路绿化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

6、继续巩固本专业信息体制,收集、本专业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动态等信息。组织会员积极编写论文,参加中国风景园林学术年会。

7、召开风景园林专业学术委员会年会。

(七)规划与建筑环境专业学术委员会:

1、参加*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会。

2、举办全国第九届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

3、继续巩固本专业信息体制,收集、本专业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动态等信息。

4、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组织会员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5、召开规划与建筑环境专业学术委员会年会。

(八)给水排水专业学术委员会:

1、参加*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会。

2、继续巩固本专业信息体制,收集、本专业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动态等信息。

3、组织会员积极编写论文,参加全国性学术年会。

4、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和组织会员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5、积极做好已经开始了的各项目的后续工作和较大工程的回访与总结工作。

(九)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产业化专业学术委员会

1、召集学会会员研讨*年学会所要做的工作及努力的方向。

2、邀请建材方面的专家进行国内建筑材料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学术交流会。

3、配合建设厅进一步开展*地区新材料、新技术的宣教和检测工作及参与建筑材料评估工作。

4、组织建筑方面的技术人员参加新材料厂家和新技术应用的观摩会。

5、组织会员评定建筑材料和技术工作,总结一年的工作情况。

(十)建筑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

1、召开*地区施工技术水平发展与观摩学习计划的研讨会议。

2、组织各会员单位分阶段对*地区在施工技术方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大型项目进行参观与交流经验学习。

3、组织*地区从事施工技术管理的专家进行施工技术知

识更新、培训专题讲座,提高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技术水平和经验。

4、进一步做好宣贯《自治区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的工作。

5、由会员单位组织评选出2-3项较突出的施工项目。就快速施工、创优、组织实施、新工艺、新标准的执行及推广进行交流介绍。

6、举办*地区*年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年会。

(十一)建筑经济技术专业学术委员会

1、拟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召开座谈会,研讨计价依据改革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

2、向学会会刊积极推荐本专业学术论文。

3、计划在第四季度召开建筑经济专业学术委员*年年会。

(十二)工程勘察专业学术委员会:

1、根据*土木建筑学会章程,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内部机构建设,积极发展新会员。

2、加大科研力度,注重技术创新,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质量技术水平,利用我院综合勘察优势,涉足地热资源(地温中央空调)开发利用等项目。

3、继续加强技术、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建设,科技人才成长。专委会拟7-9月邀请国内岩土工程勘察专业领域的大师、博士和教授讲授岩土工程勘察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动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工程勘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技术水平。并适时安排组织委员和部分专家赴内地及疆内考察调研。

4、继续做好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专委会拟定于10-12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活动,聘请知名专家讲课,举办注册岩土工程师考前辅导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十三)建筑节能专业学术委员会:

1、*年9月召开一次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2、配合建设厅有关部门组织好对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及《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标准》、《绿色建筑性能评定标准》的宣贯工作。

3、配合建设厅科技处做好对昌吉特变电工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世纪花园”建筑节能65%及建筑低能耗的总结工作。

4、协助建设厅科技处、标准定额处做好对节能新产品的推广认证工作及企业标准的审查备案工作。

5、配合建设厅标准定额处进行民用建筑节能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的修编工作。

6、配合建设厅有关部门做好对全疆各地、州、市建筑节能的检查工作。

(十四)网络信息技术专业学术委员会:

1、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研究信息技术在我区建设领域中应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积极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建议。

2、组织测评和推广适用于全疆建设行业的信息技术软件产品。逐步建立行业应用软件产品的测评和推广应用工作平台,组织技术含量高、质量有保证、服务好的信息技术企业参与自治区建设行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协助建设厅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技术软件产品测评和推广应用工作的规范化。

3、开展建设行业信息化的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组织举办全疆建设行业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应用活动。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43-02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材料试验检测的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今后在专业设计和施工工作中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建筑材料,也为今后在工程第一线从事建筑材料的科研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土木工程材料》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材料试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土木工程材料的重要方法[1]。21世纪是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几年国内许多院校对其进行了教学改革。笔者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其重点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工程素养与研究性学习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一、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常规实验主要加强对水泥、混凝土及建筑钢材等核心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检测方法的训练,满足工程第一线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要求。(2)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突出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编实验讲义,在已开出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研究性内容,开出研究性实验。编写了《土木工程材料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指导书》,目前已开出两个综合性、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项目:普通混凝土绿色高性能化配合比设计实验、新型绿色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实验。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40%。在指导研究性实验项目《普通混凝土绿色高性能化配合比设计实验》、《新型绿色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实验》时,采用的方法是: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分别研究探讨所设计的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或砂浆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矿渣粉、粉煤灰取代不同量的水泥时对其强度的影响规律。每个小组的实验参数都不一样,最后把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实验数据共享,进行分析研究,据此写出研究性实验报告,有能力的学生还可写出试验研究小论文,如2008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段邦政据此写出了一篇实验研究小论文。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得到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获益匪浅[2]。

二、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严谨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与作风

每学期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案,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实验课表等,减少实验小组每组人数,每个实验组由过去的4~5人缩小为2~3人,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并加强实验的考勤与考核,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满腔热情地精心指导,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实验以及实验报告严格要求。若实验结果达不到有关标准,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原因,不得对试验数据进行修改,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与作风。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达到优良,受到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好评以及教务处的通报表彰。

三、加强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规范学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根据以往历届学生的实验报告的书写比较混乱、不规范的现象,编写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的规范格式与表格,对学生加强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经过几届学生使用,效果良好,学生的实验报告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改革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全方位考核学生的能力

以往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为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这种考核评价方法,考核方式不全面,实验成绩所占权重较小,学生的工程素养、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未得到很好的培养与训练。近几年对考核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改革,课程成绩由作业、实验成绩、课程小论文及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其中作业占10%、实验占30%、课程论文占10%、期末考试占50%。课程考核加大了实验成绩权重,加强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增设课程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全方位考核学生的能力,初步探讨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全方位能力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增设课程小论文,是为了尝试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小论文的选题如下:(1)对某一研究性实验的探索与分析。(2)对某一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3)对某一课题的文献综述。(4)对建筑材料学科前沿的某一问题的思考等。

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在课内实验教学之外,采取下列措施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1.实验室开放,鼓励大学生搞科研。如2008级土木工程专业段邦政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科研项目《再生骨料对砂浆力学性能探索研究》,在学术期刊《粉煤灰综合利用》发表了论文《再生砂对砂浆的施工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若干学生参加了教师的湖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轻质保水隔热屋顶绿化层的研究》等。

2.学生的毕业论文均采用研究性课题,提高其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2004级土木工程专业王晓阳的毕业论文《22.5级建筑砂浆新型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2006土木工程专业庙诗祥的毕业论文《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建筑砂浆的研究》,2005级土木工程专业李济林的毕业论文《绝热材料与建筑节能》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3.给学生做学术讲座,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近几年,每年给学生做专业学术讲座,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创新性学习能力,如:①建筑材料研究中的科学实验方法;②粉煤灰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简介;③解决建筑砂浆胶凝材料目前存在问题的技术途径;④低等级粉煤灰的活化处理与应用技术等。

4.土木工程施工实习中加强建筑材料的实习。在近几年的土木工程施工实习中,课程组都尽量派出任课教师参与协助,在实习中注重指导学生把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了解工程中使用的新材料与新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开展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验技能培训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比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专业技能,课外开展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验技能培训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比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宪臣.土木工程材料实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材料学科;协同培养;特色研究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18-03

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正迅速崛起,高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1,2]。2011年,我校制定了“十二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水利特色、世界一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和多方共赢。继教育部率先认定14个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后,江苏省亦认定了59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12个培育建设单位,其中我校牵头建设2个。秉承我校办学理念,材料学科充分利用“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等的建设,针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革,逐步形成了“产、学、研、训、管”五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培养了大批适应于现阶段我国水利、海洋、环境等行业急需的材料类创新人才。

一、材料学科发展沿革及五位一体协同培养体系的构建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材料科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旨在开发新材料,提高材料质量,合理使用材料,并降低其成本、减少污染。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首先上天,美国认识到自身材料研发之劣势,就相继在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中成立材料研究中心(实验室)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材料科学的形成,可谓是多学科融合、交叉的结果,从产生、形成、发展,都离不开相关科学的基础和协同作用。固体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对物质本质的了解;冶金学、陶瓷学、金属学、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对材料制备、组织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大大加强,各种先进分析测试手段的涌现为材料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材料是21世纪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我国170多所高等院校设有材料类本科专业,因各校发展历史不同而各具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当前,材料学科飞速发展与演化,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科交叉日益深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基础产业亟需改造升级,也对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材料学科始建于1952年,1983年开始招收水工材料研究生,1986年获全国第一批“建筑材料”硕士点,1996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改为“材料学”硕士点,2005年开始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2012全国专业排名进入前15%),现有“土木工程材料”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材料”等硕士点。本学科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全面开展水工材料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水工全级配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的少数研究单位之一,曾是全国高校建筑材料学科教研会的理事长单位。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了水泥基材料耐久性、修复新材料新技术和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通过“211工程”建设,学科梯队更趋合理,研究条件提高明显,在国内建筑材料特别是水工材料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同时,为拓展表面技术在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满足各类大型水利机械修复、汽车轻量化等社会急需,近年又加强了抗汽蚀涂层、功能梯度涂层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水工新材料方面已有较高学术地位;在非晶/纳米晶材料制备及其性能表征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协同创新是提高本学科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本学科审时度势制定了“多元协同,结合我校行业特色,加强与力学、水利、土木、环境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策略;坚持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解决我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及环境工程中的材料问题为目标,加快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建设,保持以往优势特色,面向海洋工程培育学科增长点,构建“产、学、研、训、管”五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建成材料领域有国际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有力支撑了本校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

二、多元协同提升师资水平、促进一流团队建设

科学自身的高度分化,使得科研活动日益规模化。当代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往往都是协同创新的结果。只有不断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形成衔接紧密的梯队组织架构,才能汇聚起可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创新团队。我校材料学科加大手笔,多渠道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优秀人才,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科研团队交叉融合,确保团队生命力、创造力和活力;对已形成一定优势的团队进行适时调整,保证其成员数量、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以激发创新活力、提供创新舞台为重点,大力培养中青年创新人才。依托于力学与材料学院,现已成立河海大学“先进材料与力学研究中心”,“中心”定位为高水准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全面试Tenure-track人员聘用体制,“高起点、高待遇、高标准考核”。“中心”成员是我校今后推荐申报(青年)千人、长江学者、杰青、优青及其他各类省部级人才计划的重要候选人。近五年来,双聘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从国外引进“”获得者和江苏特聘教授各1人,选派青年教师13人出国研修;在学院的引导和支持下,2013年以来正式成立了5支材料类学术创新团队,以建设和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提升战略思维和研究能力为重点,加快了青年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成长。通过与力学、水利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材料学科现已有研究生指导教师45人(不含兼职导师),其士生导师9人;各类省部级人才计划21人次(占全职导师总数46.6%),其中国家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江苏省“333工程”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4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6人。具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和1年以上留学经历的专职导师比例分别为86.7%、40%和49%,本学术队伍规模适中、团队稳定、梯队优势明显、知识结构合理。

三、多元协同促进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

结合我校水利行业背景,根据学科研究方向“入主流、有特色”的要求,材料学科协同校内传统优势学科以及国内外其他科研院所、行业部门,开展了本学科前沿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深入研究。在科研工作中同时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研究队伍建设,以平台和基础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科研能力稳步提升。我们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科研创新实验基地”为目标,将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与特色实践教学平台相结合,通过对校内实验软、硬件资源的不断整合,现已成功建成“江苏省水工新材料及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水泥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牵头建设“江苏省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共享了“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校内部级科研平台,形成基础综合创新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本学科坚持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解决我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及环境工程中的材料问题为目标,已签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0余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家。并逐步形成了五个稳定的特色方向:(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2)防蚀耐磨材料及防护技术;(3)微/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4)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应用;(5)材料计算与模拟设计。在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五年,本学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新增科研经费约20万/年・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科研成果转化效应明显。2013年度,河海大学与东南大学、南京派尼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科研成果“混凝土裂缝分龄期防治新材料和新技术及其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就是材料学科坚持协同创新的典型成果。

四、多元协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河海大学材料学科依托水利特色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产、学、研、训、管”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体系。“产、学、研、训、管”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体系涵盖生产实践、理论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创新训练和学生管理。理论和实验教学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训练、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管理制度是创新氛围营造的保障,师资队伍是创新能力的主导因素。材料学科目前已形成了与多元协同创新型培养理念相匹配的三个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新体系,即:基础理论实验、综合课程设计、科研创新活动三个层次,大幅提高了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数和优秀学位论文入选率,“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表现突出。近年来几经修订后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方案,实施了具有较强前沿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建设计划,并结合留学生培养开设了系列英语、双语课程。如:“高等材料学”和“结构材料的高等物理与化学”为双语授课,其中“高等材料学”被列为河海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入选“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在正常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开设高水平的博导讲座,进行材料专业的专题介绍,2013年至今我院学术讲座多达24场,学生反映良好。为加强国际教育与合作,我院成立了国际合作与教育专项办公室,积极开展多形式、深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幅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能力、水平及学科国际影响力。学科每年定期遴选数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深造,与海外学术骨干、学术大师等展开深入细致的合作研究,定期邀请国际知名专家、青年精英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根据合作意愿或聘为兼职导师或全职引进;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推荐学生去国外学习交流、接受国外留学生(2013年接受加纳留学生2名)。2012年聘请1名美国国家工程院和印度国家工程院院担任了本学科点的兼职导师;2013年引进1名日本东北大学助理教授且入选第四批江苏特聘教授;2014年引进中组部第八批“”获得者1名。现已与美国西北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等30余家院校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我们先后同与中国水利水电集团、江苏省交科院、中交四航局、中铁建集团、南京锋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航金城集团、梅山钢铁集团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中水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力共建联合培养与实践教学基地。我们充分利用合作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生产与科研设备、紧密结合市场的信息资源等条件,建立实践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利用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又充分了解企业,增加了就业机会。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学术素养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突出能力,材料学科毕业研究生近五年的年度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比例达到90%以上,位于全省同类学科前列。其中,很多毕业生已成为部门骨干,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近5年来,在校研究生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率高,入选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省优硕士论文3篇、校优秀硕士论文10余篇。

五、多元协同凸显特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材料学科主动与水利、土木等本校传统优势学科交叉融合,以解决水利、土木和海洋工程中急需解决的材料科学关键问题为目标,在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牵头申报的江苏省“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获准立项建设,在水工新材料和海洋新材料等研发方面逐渐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了我校的水利特色。材料学科主动与力学学科交叉,追踪本学科发展前沿,在材料计算与模拟设计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了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融入最新的工程技术和科研成果,按照“重基础、强实践、多层次、求创新”的原则,开发了三大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中包括“专业实践型”实验、“创新研究型”实验和“基础扩展型”实验。紧扣我校“水利”特色,实现了大型科研成果向优质教学资源的直接转化,大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优化和重组,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和主动创新的能力。坚持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和社会服务紧密相结合,材料学科师生几乎参与了所有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科研项目,为葛洲坝、三峡等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天生桥、二滩等6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大量的关键技术难题,其中“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岩质高边坡稳定分析与治理研究”、“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研究”和“高混凝土坝整体稳定安全控制新理论及工程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本专业毕业生中现已涌现出许多高级人才和先进事迹。

材料是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类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土木、水利、交通、机械、能源、航天航空等工业领域等的传统材料升级改造、新材料研制开发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目前社会急需的通用性强、适应性广的专业,学生毕业分配形势看好。办好本专业,对实现我校“立足水利特色,拓宽行业领域,满足社会需求”的基本定位,办出自身特色十分重要。为早日建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特色专业,本学科根据河海大学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水利、海洋、土木行业建设对材料类人才的需要,以创新人才的多元协同培养为契机,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通过这些年的协同创新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了一定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绍芬.协同创新与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12,6(6):16-19.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9篇

1征文范围

1.1CAE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1)计算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仿生力学、爆破力学等新进展;(2)新材料与新工艺、生物材料、微纳米、复合材料的CAE应用技术;(3)高性能计算与CAE;(4)智能化CAD/CAE集成;(5)多学科、多尺度CAE仿真技术;(6)可靠性分析与CAE工程稳健设计;(7)非线性有限元进展及应用;(8)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技术.

1.2CAE专项技术应用探讨

(1)产品结构强度分析、疲劳寿命分析、振动及噪声仿真分析、碰撞仿真;(2)机构动力学、多体动力学与控制仿真技术;(3)跌落以及冲击、多物理场耦合分析;(4)结构轻量化设计与拓扑优化技术;(5)先进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技术.

1.3CAE的平台技术与应用

(1)虚拟产品开发平台;(2)分布式仿真平台技术与协同仿真;(3)产品研发仿真流程和数据管理平台建设;(4)企业级仿真和多学科联合仿真.

1.4CAE技术的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

(1)CAE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2)CAE在海洋工程、核工业及特种行业的应用;(3)CAE在汽车制造、铁道机车行业中的应用;(4)CAE在装备制造及通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5)CAE在电子、材料、土木工程、生物科技中的应用;(6)CAE技术在国家重大工程与装备中的应用.

1.5CAE技术的人才培养

(1)社会对仿真分析工程师的需求及要求;(2)高校CAE课程的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3)社会科技中介及培训机构的CAE人才培训项目开发.

2征文要求

(1)围绕主题内容、充实、数据准确、文字通顺,字数在5000字以内,未在正式刊物发表;(2) 会议收录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仅供业内人士交流参考;(3)文章的格式编写要求请访问.cn或;(4)论文结束页后另附论文全部作者详细信息,包括作者职称、学历、职务及主要专业方向,联系方式,并标明按上述5个专题论文应属的类别;(5)论文请务必在7月10日之前发送到()邮箱里.

3论文评审

组委会将组织专家组对征集的论文进行严格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向论文作者发出录取通知和参会通知,并选出优秀论文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优秀论文将推荐给专业刊物正式发表.

4联系方式

如需了解年会详细信息,请致电010-88145675/51717085/62024309或发E-mail()咨询.

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第10篇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N:37-1378/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发内容涉及材料科学、信息与控制、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建筑及基础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学术论文。

上一篇:岩土工程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土木工程系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