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外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8:31:00

土木工程外文论文

土木工程外文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跨桥梁结构》;双语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57-02

我国地貌复杂,河谷密布,对大跨度桥梁有大量需求。近30年来我国大跨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悬索桥和斜拉桥中,我国目前分别占据了5座和6座,因此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大国[1]。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实施的大背景下,众多中国桥梁企业纷纷“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承接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和建造。在“国际化”的大形势下,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有必要开展桥梁工程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以满足学习国外桥梁工程先进技术和理念的需要、向国外宣传中国桥梁技术成就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2],从而促进中国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3]。

《大跨桥梁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其前置课程有《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和《基础工程》等,一般在大四开展。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已具备了梁式桥、拱桥和斜拉桥等多种桥型的结构构造、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因此该课程非常适合于开展双语教学。该课程是东南大学开展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之一。

一、课程建设的目标

通过双语教学这一方式完善《大跨桥梁结构》课程的教学体系,将该科目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以下目标:(1)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学习环境和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籍和文献的水平,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思考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成为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很强的有用人才。(2)构建多维教学资源,制定适合土木工程专业情况的《大跨桥梁结构》课程双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创建教学网络平台以及开放式的教学环境。(3)探索出适合《大跨桥梁结构》双语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推进土木工程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二、教材和课件

《大跨桥梁结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大跨度混凝土梁桥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分析理论、大跨度拱桥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分析理论、斜拉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和悬索桥的设计特点。

在教材建设方面,在原有校内自编中文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国内外桥梁案例的介绍,同时为了适应英语讲课的需要,适当减少理论内容。利用英文论文和原版教材相关内容讲解基本理论和国外案例;利用作者发表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期刊上的英文论文介绍国内大型桥梁工程案例。在选取英文论文和原版教材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1)要适合国内教学的需要;(2)难度要适中,不但英语文字的难度适中,专业知识的难度也要适中。

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双语,编写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中图片较少,以文字为主;而教学课件中以图片为主,配上少量的关键文字。教材与教学课件各有所侧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PPT中,部分内容直接采用国外教授提供的英语PPT。

三、教学方式

现阶段在双语教学方式方面,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4]:(1)教学中以中文为主、以英语为辅的初级形式,学生用中文形式学习专业知识。该双语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最低。(2)教学中以英语为主,仅用汉语作辅助说明。这是双语教学的高级形式,学生以英语形式接受知识,因此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文水平要求都很高。(3)教学中中英文教学并重。教师中英文相结合授课,而且尽量使用原版教材中精练又准确的英语,使学生理解和学习正确的英语表达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把关键部分展示在大屏幕上,并由教师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便于学生视听、学习和掌握。

我们选取第二种模式进行《大跨桥梁结构》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教学中加强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要求,对于可能的生词和稍难的技术词语用汉语做注释,对于技术难点也辅以汉语说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方法,两者课时比例约为2∶1。通过课堂研讨,使学生能够利用PPT讲述表达对桥梁结构的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研讨能力。学生在准备研讨内容过程中需要广泛查找并阅读相关专业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阅读参考书籍和文献、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自W能力。

在研讨题目的选择方面,结合教师讲解内容并适当延伸和扩展,使得研讨题目与教师讲解内容相关但不重复,两者互补并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为示例,下面给出“斜拉桥”部分的5个研讨题目:(1)Discussion on structural features of cable-stayed bridges.①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single pylon;②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double pylons;③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triple or more pylons.(2)How to optimize and adjust cable tensions.①Optimization objectives;②Adjustment ways i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3)How to elongate the span of cable-stayed bridges.①Limiting factors;②Solution and methods.(4)Discussion on cable vibration.①Vibration forms and corresponding reasons;②Measures of vibration mitigation.(5)FEM-based analysis of cable-stayed bridges considering erection process.①Forward process calculation;②Backward process calculation.

研讨以“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组建时以优势互补、自愿结合为原则,明确分工。组长负责领导、策划,主持人负责主持讨论等,必要时还可以轮流执政。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丰富知识。学生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明白自己的差距并培养团队精神。

五、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

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教学视频和电子教案,使学生掌握大跨度桥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大跨度桥梁的理论和科技英语相结合,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在《大跨桥梁结构》双语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重点建设以下内容:(1)与原版教材配套的讲义。在讲义中对原版的教材进行注释,可以保持英文的“原汁原味”。为了兼容中英文教材的优点,每章结尾增加中文概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要点的理解和掌握;专业术语和词汇增加中文注释,书后添加中英文词汇对照表。为了便于学生学,将这些讲义放在教学网络平台上。(2)收集音像资料和制作授课视频。收集大跨桥梁工程案例的音像资料,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英语的听力能力。将课题组成员上课的过程进行录像,这样方便学生课后的自学。(3)加强网络交流。在双语教学过程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上形成互动,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对于共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果有必要就在下次课堂上加以引导解决。

六、结语

高校《大跨桥梁结构》课程有必要并适合开展双语教学。通过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以下教学模式:(1)中英文教材的结合使用,推行新的《大跨桥梁结构》教学知识体系,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英文工程案例教学。(2)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方法,两者课时比例约为2∶1。研讨题目结合教师讲解内容并适当延伸和扩展,使得研讨题目与教师讲解内容相关但不重复,两者互补并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3)鼓励学生以分组和合作的形式就大跨度桥梁工程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展开讨论、发表看法,特别是用英文表达出来。(4)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与学生在网络上形成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参考文献:

[1]项海帆.21世纪中国桥梁的发展之路[J].科技导报,2015,(5).

[2]陈宝春,杨艳.大跨度桥梁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高等建筑教育,2008,(2).

[3]项海帆.中国离桥梁强国有多远[J].中国公路,2014,(17).

土木工程外文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双语教学 FIDIC施工合同条件 教学方法

一、工程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FIDIC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法文名称前5个字母缩写,其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onsulting Engineers。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是国际工程承包的标准合同文件范本之一,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我国施工企业参与国外大中型工程的建设活动日益加强,而且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和施工集团等也进军中国庞大的建筑市场参与到我国大中型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对于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来说,要想适应目前工程界国际交流频繁、竞争已趋向全球化的形势,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并且熟悉国际通用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规则是基本必须的专业能力。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说,要培养出能适应新形势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也是我们教学安排与改进的目标之一。而FIDIC施工合同条件教学也正是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国际合同规则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目前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开设了国际工程承包这门专业课,其中FIDIC施工合同条件教学是该门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于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文译本大多由国内学者翻译而成,有些合同条款读起来晦涩难懂。如果学生只接触中文译本,不能掌握一些重要的专业英语词汇,对于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提高不大。因此FIDIC施工合同条件采用双语教学有必要并且有一定的优势。

二、 FIDIC施工合同条件教学的难点与问题

FIDIC施工合同条件采用双语教学无疑对专业课老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外语文献阅读能力,而且对教师的口语、听力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采用双语教学对教师来讲其备课量也大为增加,包括词汇的查解、条款的熟读与记忆等。而目前各高校由于有限的教学资源提供能力,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外语培训机会和选派教师出国进修的名额还相当有限,这也使得为教学提供合格和优秀的专业外语教师增加了难度。

其次,对于教材的选择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针对国际工程承包和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双语教材非常少,大多数教材仅采用中文编写,涉及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也只是摘取部分条款翻译,而且各教材的翻译仍然存在相当多的差异,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差异。而英文原版教材价格比较贵,学生难以接受,这也是进行双语教学所面临的一个实际困难问题。再次,学生的外语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教与学是互动的,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得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由于FIDIC施工合同条件在内容方面主要以标准合同文本的条款为中心,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死板。笔者在该门课的讲授过程中发觉,如果只是单纯讲授和分析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各中英文合同条款,缺少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启发教学等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就较难提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FIDIC施工合同条件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

1.选择教材

在选择教材方面,比较权威的FIDIC读本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编译出版的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英文对照本(新红皮书)。但该教材价格偏高,学生难以承受。笔者在该门课的教学中,先选择了价格适中的国际工程承包类的中文教材,这类教材比较多,而且都会涉及到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主要中文条款。至于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英文对照本(新红皮书),电子图书数据库就能方便地查阅到全文。因此笔者认为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购买新红皮书,只需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后自己上网查阅新红皮书预习和复习即可。这样不仅为学生节约了学习成本,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查阅和学习的能力。因而笔者认为由学校购买教材电子图书数据库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解决教材问题的方式。

2.教学方法

首先,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在平时的教学与科研中要注重强化提高自己的专业外语水平,如多读一些相关的外文论文,平时也注意多加强外语听力、口语等方面的练习,也可以积极参加学校为教师提供的一些诸如出国外语培训、双语教学培训等机会以便和同行们多交流并得到提高。对于高校来说,采取积极措施为教师队伍创造培训机会也是相当有建设性意义的。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英语的读说听能力,可以采取课上问答、对话等交互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发言,锻炼学生英语表达等能力,强化学生的参与并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练习朗读FIDIC各英文条款并试着自己翻译成中文。学生开始时也感觉有些困难,尤其有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对各英文合同条款达到了触类旁通的程度,有些学生也表现出相当不错的专业外语文献的理解能力。由于一个教学班各同学的英语基础差异较大,笔者还是照顾大部分成绩中等或较差水平的同学,在教学进度、课堂发言、讨论等方面多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基本上绝大部分同学在专业外语方面都能达到预设的基本要求。

对于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教学还应注意配合案例教学。单纯地讲解FIDIC条款不能使学生更直观、深刻地理解条款,如果能配合合同条款内容再讲解相关地工程实际案例,则能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条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直在管理类专业课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工程管理专业也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国外采用案例教学(如seminar等形式)的方式十分普遍,课堂气氛较轻松活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意识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在FIDIC双语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也可适当搜集一些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较为典型的实际案例(包括全英文或中文案例)与学生探讨,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讨论小组,组织启发学生如何解决案例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这要比空讲理论条款更实在一些。但国内学生已经适应了中国教育体制多年来“满堂灌”的较为死板的教学方式。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对于西方学生更腼腆一些,授课老师意识到这一点后应努力营造比较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多给予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案例讨论不在乎得到一个所谓正确权威的答案,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FIDIC施工合同条件双语的实践摸索,为了了解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感受和评价建议,通过网络以无记名形式对一个教学小班共18名学生进行对双语教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左表所示。

总的说来,大部分同学对双语教学持肯定态度,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为0。对工程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开展双语教学是必要的,工程管理专业大四年级的本科生中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双语教学成绩也得到学生相当的肯定。实行双语教学是中国大学迈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不仅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了解国际通用规则,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力。虽然我们在双语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还尚未完全解决,但只要通过师生们的不断实践探讨与改进,双语教学工作会越来越完善,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也能为国家培养输送既有专业背景又兼通英语的土木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光泉: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第一版).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1]于歆杰:专业基础课中的研究型教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土木工程外文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土力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79-04

随着中国经济、教育等各方面体制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体系,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 [1],其中要求各高校用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5年1月,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 〔005〕 1号) [2] 。该意见明确提出: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高等学校要全面推广和使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以非英语通用语种作为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要求的院校和专业,也要根据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推进改革,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颁布了《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教学实施办法》(中矿大教字2014 〔35〕号)[3],其中明确要求全校每个专业争取至少开设2门双语课程和1门全英语课程,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双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学校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实现教育教学国际化以及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地下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最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内容贯穿于土木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鉴于土力学课程的重要性,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文件指示,在制定土木工程专业2012版培养方案中已明确将土力学课程设为双语教学课程,为此,积极探索对土力学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

一、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英语的应用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掌握国际最新专业动向,参与国际交流,直接接触本专业国际最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人才。

(一)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适应建筑工程领域国际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海外很多国家纷纷引进中国高铁技术,加之近年来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海外承担了很多的基础援建项目,这使得中国的建筑企业有了更多参与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资本和机会,因此,很多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即有机会赴世界各地参与工程建设。在国外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用英语和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直接交流对话尤为重要。而且,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不仅仅限于英语语系的国家,在世界上绝大多数非英语语系的发达国家,能够用英语自由交流几乎是发达国家国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因此,也可以说英语的普及程度能够间接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发达程度。开展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是开展国际化办学和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需要

目前,中国正处在走向国际化的时代,专业英语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和必要。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存在明显的弊端,即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几乎所有的英语学习很少涉及到专业外语,而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要来说,最有用的恰恰是专业英语,尤其是对于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专业英语在以后的外文文献阅读、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同行交流等各个方面无不显示其重要作用。掌握了专业英语这个工具,学生才能在以后事业的大道上越走越平坦。显然,对土力学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开展双语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象征着青春和活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对于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必然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外,通过双语教学,必然会使得学生花在这门课程上的精力和时间更多,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双语教学的目的

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体系。在中国,双语教学是特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双语教学的特点一是采用双语教学;二是讲授专业知识。第一点将双语教学和单纯的英语教学得以区分,第二点则将双语教学和汉语专业课教学加以区分。因此,双语教学的目的也应从这两点进行讨论。首先,双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并不以提高英语水平为最终目的,而是让学生将英语和自己学习或者从事的专业相关联,属于英语学习的一种拓展。然而,采用双语授课,学生课堂和课外学习不可避免地受到英语语言环境的重复刺激,也能起到间接提高英语水平的作用。另外,双语教学的目的也非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如果仅仅从传授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讲,相信母语的授课效果应该要远远好于双语授课,所以,双语教学的第二个目的应该是在学习到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掌握课程的专业术语、习惯的英语表达以及科技英语的写作习惯和风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习惯,形成本学科英语语言环境语感,为以后的专业文献阅读与交流做好准备。以上两个目的都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上,属于浅层改革,双语教学更高层次的目的应该是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堂也向全英语过渡,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主动性,充分理解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内和国外教材的对比及选用

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一个很大的改革措施就在于选择合适的教材。一般双语教学可供选择的教材有国外原版教材、国内自编的英文教材和国内中文教材。

由于中西方的思维习惯问题,国内教材和国外教材在语言习惯和讲述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教材一般喜欢直接给出论点,然后再加以论述,即重点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告诉你概念,接着进行简单的解释。此外,国内教材行文结构类似大纲,每个东西的定义、证明、应用、例题等所处位置规规矩矩,所以很容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结构性的了解,方便已具备相关知识的人查阅,但对零基础的人来讲,往往会产生为什么要学这个?有什么用?前后两章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学习等诸多疑问。而西方教材则习惯于采用诱导式阐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结论―引入话题”的次序进行讲述,能让学生对概念有比较清楚深入的把握,由浅入深,通过大段的阐述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即对该知识点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

造成中西方教材存在以上差别的原因在于编写体制的差异。国内教材编写基本由相关部门制定编写大纲,然后由多名教授或教师依照大纲分部编写,最后由专人统一汇编。由于参编老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讲解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极易造成部分内容的重复或者各章节的难易程度不统一。而国外教材通常并不按照编写大纲编写,编写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逻辑进行编排,书中内容前后照应,全书自成体系。另外,国外很多优秀教材的编者一般为该领域国际地位和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其对研究领域的把控能力很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刻,讲述内容时也往往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展开,

无论对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人而言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对于双语教学来讲,学生需要花费成倍的时间在课外进行学习,而课外学习的主要材料就是教材,因此,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材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土力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其课程内容涉及到的应力、渗流、变形、强度等,是多门力学课程的综合应用,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具有较强的力学基础储备。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前期基础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分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材进行授课。例如,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如果只作为试点,选择部分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授课,则可以选择英文教材;如果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对整个专业实施,可以考虑采用中、英文教材联合授课,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学习的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保证在学习到课程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掌握该课程的专业术语以及科技英语的写作方式。

四、教师队伍的培养

开展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需要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双语授课的教师队伍。首先,教师需要对土力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要有极为丰富的授课经验,能够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授课节奏和授课方法。另外,授课教师需要有较强的英语水平,能够熟练采用英语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教师英语水平可以通过在平时的科研活动中大量阅读英文文献、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与国际同行就学术问题通过邮件等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赴国外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等途径得以提高。另外,随着中国留学规模的扩大,各种留学途径不断涌现,出国留学是提高教师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教师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江苏省教育厅以及学校自己的出国留学项目三大途径赴国外深造交流。

目前学校留学规模得到空前发展,留学人数也大幅度增加。学校土力学课程主要由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研究所的老师负责授课。近年来,随着老师频繁出国学习访问,系所13位教师中,具备海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有9位。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土力学课程开展双语授课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五、双语教学的实施措施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各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都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4-8]。为了确保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应该从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多层面出台相关的措施,以确保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同时在考核方式上也需进行必要的改革。

首先,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该鼓励开设双语课程,并在职务晋升、考核评优和教师评选中优先考虑。另外,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上也应该予以政策倾斜。例如,中国矿业大学规定: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量按2倍计算。另外,为了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在双语授课教师的遴选上也应该出台有关选拔程序,保障双语授课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其次,在学院层面上,学院要认真做好双语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对拟承担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授课的教师优先安排国内外进修和培训。

在教师层面上,双语课程授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充分地了解,用英文撰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日历和教案等。教师授课幻灯片可以以中、英对照的形式呈现,充分利用授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中、英双语刺激,扩充学生的专业英文词汇量。另外,教师在授课时也要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案,将工程案例、工程图片及动画演示等通过屏幕,以中英文的形式,直观、清晰地进行形象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课程的重点和关键内容,可适当放慢授课进度或者使用规范易懂的英语进行讲授,保证教学的效果,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课外辅导。

在学生层面上,双语教学学生最好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而且人数也不宜过多,每个教学班人数以1~2个自然班人数为准。如果选课学生人数较多,可优先安排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组建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教学班,其余学生安排普通班进行教学。

最后,双语授课可采取更加系统、合理并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最终的考试成绩为依据,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教师授课时应鼓励学生采用英语进行交流。另外,教师也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用英语完成,进一步巩固双语教学的效果。教师可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期末考试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决定采用中文试卷还是英文试卷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1]4号,2001-8-28.

[2]国家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5]1号. 2005-1-1.

[3]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双语课程、 全英语课程教学实施办法 [z].中矿大教字2014[35]号. 2014.

[4]潘健. 土力学基本原理的双语教学实践[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69-171.

[5]潘健. 土力学基本原理的深入教学实践[C]//第一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

[6]潘健. 土力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实践[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 37-40.

[7]谢强,梁莉,胡岱文,吴曙光. 土力学双语教学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2010,19(6): 122-126.

土木工程外文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51-03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需要,我国高校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设置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基础英语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通常由各个高校的外语学院承担,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多不涉及各学科的专业内容。专业英语以往被列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现在越来越普遍,很多高校也将其列为必修课程,是我国高校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巩固基础英语并扩大英语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词汇、词组及习惯用法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其阅读理解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科技文献的能力。良好的专业英语基础可以使学生在接触有关专业的英语资料时不感到陌生,能够熟练地阅读相关专业外文文献,从而准确把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具有一定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专业英语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但在其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课程设置限制,难以展开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生必须通过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学习,来获得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的能力。可见二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但是,从学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师、学生的重视程度等方面来看,专业英语仍显得很薄弱。

首先,专业英语在设置上就与大学基础英语有所差别,例如有些学校将大学基础英语设置为必修基础课,而将专业英语设置为专业选修课;再如很多高校大学基础英语的学时为64学时,而专业英语的学时仅为32学时。另外,从考核制度上,基础英语通常是闭卷考试,甚至是否合格还和毕业证挂钩,要求非常严格;而专业英语从考核制度上,通常为考查,即使用交报告或者开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在要求上明显降低。因此教师、学生大多都不重视。

另外,高校基础英语一般设置在大一、大二学年,此时学生刚从高中紧张的学习中进入大学,学习劲头仍在,英语学习衔接较紧,加之基础英语课程性质、课时、考核方式等诸多因素,教师和学生均非常重视,因此,基础英语的教和学都非常容易开展。专业英语的学习的确是要具有一定的基础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因此很多高校的专业英语通常设置在大四上学期。由于前文所述的一些原因,加之此时正值学生考研、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多数同学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上只求合格就行,放松了专业英语的学习。

如前所述,目前,高校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中存在诸多问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想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也并非易事。例如,某高校专业英语为32学时,那么单单讲授课文时间已经不够,更不要提其他的扩展和补充。以本人的专业英语教学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只能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选取一些典型的课文进行讲解,另外,再加上对于大学生非常关键的科技外语翻译、写作等专题讲座,这样下来,32学时就安排得相当满了。至于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例如:口语演讲、请国外教授开展专业讲座、多媒体视频播放等,几乎无暇顾及,虽有心但无力。

(二)专业英语普遍缺乏相对稳定的师资

专业英语虽然课时少,却对教师的英语能力、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要求较高。目前,各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尤以刚毕业的年轻博士教师为主。专业课教师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外语教学方法与规律更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要想上好专业英语,对于并不熟悉外语教学的专业课老师来说并非易事,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这样一门课时少、分量轻的课程。形成老教师不愿意上,年轻教师被动上的尴尬局面。而年轻教师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这些状况都严重制约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缺乏合适的教材

有些学科的专业英语可选教材较多,或者有多年通用的教材,这样就比较便于教师备课和授课,例如:《物理学专业英语》、《医学专业英语》、《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等。但对于一些新专业,或者一些交叉学科来说,并没有现成的、适合的教材,例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等。类似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师有的采取自编教材,花费时间大,且由于并非专业人员,通常对于教材的深度、广度等把握不准,还需根据情况逐年调整教材。由于专业英语教师通常流动性较大,一旦更换教师,那么就势必面临是否要同时更换教材的问题。因为,对于某个教师编写的教材来说,另一个老师并不熟悉或者并不认可的情况也是可能的。这样就需要再次新编教材,或者寻找其他专业的英语教材进行替代。替代的教材虽然跟本专业相关,但还是有所差距,终究不够理想。对于本就专业词汇量捉襟见肘的学生来说,更是困难了。

另外,专业英语教材往往采用有关专业的一篇篇独立科技文献作为教材,选文相互之间大多没有直接的逻辑联系,这就使得专业英语教学缺乏前后连贯性。并且往往开门见山直入主体,包含大量专业词汇和长难句,缺乏和基础英语的衔接,使学生们难以接受。

(四)教师教学手段、方法单一

目前,专业英语教师的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大多数仅限于对教材的讲解以及适当的扩展和延伸,过于注重翻译与理解,缺乏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普遍较为单一,仅停留在黑板、粉笔、课本的基本条件下。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厌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一方面是受课程设置、教材、教师及学生自身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缺乏多种教学方法和思路的探讨以及实践也是原因之一。专业英语中专业词汇多、长难句较多,对于课文的理解和翻译的确占去较多课堂时间,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应该看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的教学不应停留在对于文章的释义上,而是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的能力。

(五)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应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经历紧张而严格的大学基础英语学习之后,普遍放松了英语学习的要求,对于专业英语普遍重视程度也不够。另外,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待加强。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在面对众多的专业词汇和长难句时,也通常显得捉襟见肘。如果不提前预习,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他们读懂课文,而这样一来,通常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就个人的教学经验来说,对于大学本科的学生来说,阅读外文专业文章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专业词汇量的匮乏。其次的难点在于专业文章中通常喜欢用长的复合句,或多重复合句来表达,另外,某一句子的理解通常要在特定的文章背景下才能理解出来。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以上两点,可以说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而这些问题仅靠几十个学时的课堂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改革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迫在眉睫。如何从简单的课文释义到引导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如何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兴趣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些对策

(一)专业英语课程设置需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增加一些课时,合理安排课程时间,注重与基础英语的衔接。另外,专业英语应采取分阶段教学,首先,是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提高,对于复杂句型的分析和翻译能力的锻炼;其次,是扩充专业英语词汇量;然后,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重视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英语的授课老师尽量固定,减少流动性。应尽可能为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例如,定期组织培训、进修等方式对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讲授水平进行训练,提高其英语讲课水平。也可以引进有国外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任课教师。

(三)重视专业英语教材建设,在教材选择上应多下工夫

好的专业英语教材是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各高校应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专业英语教材的摸底工作,对本学校各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对于已有教材的,在教材选择上应下工夫,严格把好质量关,为学生选出与时俱进的,符合学生外语学习规律和要求的优秀专业英语教材;对于没有合适教材的,应组织外语教师、专业教师、相关专家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并逐步完善。

(四)改革专业英语教学手段

在授课内容上,可结合教材,增加学生感兴趣又有实际用途的内容。例如除教材外,可另外讲授科技论文英文题目和摘要的写作,英文简历的制作、外文文献的查询等相关内容,并且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增加外文文献的阅读量、翻译一定字数的外文资料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能用得到的,实用性很强,很能吸引学生。另外,应探讨多种教学形式,例如: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与实物相结合,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小组讨论;在实习、实验中利用外语教学;邀请外国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专业发展动向等。

(五)改革专业英语评定方法

现在的专业英语考试,通常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或论文。而所谓的平时成绩,多是按照考勤来给定;所谓的结课考试,也无非写一篇相关论文或者对一些专业词汇、翻译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显然意义不大。

笔者认为,基础英语的教学侧重于英语基础知识,例如:词汇、语法、口语等方面的掌握,而专业英语应侧重于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例如:阅读专业外文文献、撰写外文论文等。因此,专业英语无论教学和考核均应区别于基础英语,跳出对于词汇、语法的记忆和对于某几篇固定教材文章的简单释义。

(六)增强教师和学生对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从教师到学生普遍存在重基础英语,轻专业英语的现象。专业英语是本科生在学完基础英语和专业基础课以后的外语和专业方面的强化和补充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认识到基础英语替代不了专业英语,专业英语对于学生掌握本专业英语词汇,提高科技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均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语

高校专业英语的教学,显然是不同于基础英语的,这就需要在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等方面均有所体现,而这也正是目前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难以突破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对专业英语予以足够的重视,多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协调好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才能真正提高高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伟,耿春香,刘芳.环境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2]刘永光,朱靖.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白培康,廖海洪.提高专业外语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2).

[4]刘兴波.关于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3,(6).

[5]赵宇阳.论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6]王锋,董小瑞.论基础英语和专业外语的衔接[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7]耿娟.浅谈如何提高大学基础英语的教学质量[J].海外英语,2011,(8).

[8]张家骅.也谈高校专业外语教育改革[J].外语研究,2003,(1).

[9]闫素萍.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大学基础英语与双语教学的有效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0] 刘再起.专业外语翻译课教学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

土木工程外文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研讨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102-07

一、 国际化背景下的国际工程管理课程要求

中国2001年加入WTO,成为经济全球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发展主流,走向全方位、多领域、自主式、全景式开放,这种理想愿景的实现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加入WTO也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好的契机。2001年之后,中国工程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营业额连续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践行了“走出去”战略,如图1所示。

近年来,国际工程市场出现了诸多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承包商在海外工程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端人才的主要基地,理应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规则、标准、规范,适应国际化环境,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成为当前工程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具备处理国际化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从外语能力、专业技能、思维习惯、文化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二、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探索路径

(一) 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在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定位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由老一辈工程管理专家钱昆润和杜训等教授于20世纪70、80年代开创设立,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目前,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国际工程管理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着力打造的重要方向,形成了以合同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工程经济(东南大学校级双语实验课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三大核心课程为依托,以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为辅助,以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为核心的国际工程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工程市场分析能力、掌握国际工程法律和合同体系、熟悉国际工程法律法规、熟悉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了解国际工程惯例和文化、了解国际工程研究最新动向为宗旨。

(二)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在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发展过程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一直以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为核心,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国际工程市场的拓展,国际工程管理教学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如图3所示。

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的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李启明教授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课程,主要介绍国际工程招投标体系、FIDIC合同体系和关键合同条款。这一时期,对外工程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未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承包商承接的国际工程以劳务分包、分包和少量的总承包为主,市场范围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因而,课程教学偏重合同拟定和管理过程,对市场分析、承发包模式、风险管理等问题关注较少。

2001年之后,中国加入WTO,开始推行“走出去”战略,国内承包商实力不断壮大,但是国际市场的承发包模式多样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市场争夺激烈。这段时期,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本科课程主要由邓小鹏博士讲授,课程内容逐步扩展到国际工程市场分析、风险管理、承发包模式、现场管理、文化管理等。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加强,一些国际工程内容被转移到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课程中,如FIDIC合同、国际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国际工程造价与投融资等。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教学由注重知识讲解转向注重能力培养。

2010年之后,中国国际工程市场发展良好,进入ENR225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国际工程业务遍及全球主要地区。同时受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非洲多国发生与战乱、中东地区不稳定因素等影响,国际工程市场风云变化,业主对工程的需求趋向总承包、EPC、PPP等模式,金融和政治风险加大,市场波动较大。这段时期,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本科课程主要由袁竞峰博士讲授,课程教学在继承以往精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并开始实施双语教学。为加强学生对国际工程的实际感受,增设了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由毕业于台湾大学的林艺馨博士主讲,主要介绍国际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案例,并采用了全英文的教学环境。

三、双语教学模式在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实施

为顺应国际工程市场变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在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中,不仅应强调基本的专业技能,更应让学生具备国际环境下的市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2011年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开始探索双语教学环境下的开放型和研讨型教学模式。

(一) 教学目标的设定

高校双语教学定位于“学科教学”,旨在将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相结合,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因此,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通过中英文双语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搜集和获取相关国际工程信息、学习相关知识和方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设置及教材选用

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关系到双语教学的质量。在选用教材时应关注4个问题:(1)教材必须反映国内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既具备本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又不缺乏前沿理论与发展的介绍;(2)教材必须与国际相关专业接轨,符合全球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3)教材应充分考虑国内双语教学的具体情况;(4)教材还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协调。

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引进国外高校原版教材,另一种是学校或地方自己编写教材。原版教材用语地道,但与国内的教学体系相符度较低,而学校或地方自编教材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往往与地道的英语表达脱节,不利于师生交流。因而,应尽量选择内容体系相对完整、兼容中西方特点的教材,并能在条件具备时自编讲义或教材。

国际工程管理双语课程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直接可用的双语教材,也缺乏符合东南大学教学大纲的原版教材。鉴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教学难度、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因素,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中采用了国外、国内教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双语教学。最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了由李启明教授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程管理》为中文教材,Murphy O. J.主编、THOMSON出版的“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为英文教材。选用的中文教材集中反映了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十多年来在国际工程教学中的积累,并体现了国内外国际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选用的英文教材在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新加坡、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出版,能够反映国际工程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惯例、方法和理论。这两本教材的结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既反映了国际工程管理的国际化,又坚持了本土化原则,并能体现最新研究进展,实现“洋为中用”。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授课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实践的需要,编写了适用的双语教学讲义和幻灯片,编写了词汇手册、注释手册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授课教师也向学生提供了大量外文参考书目、文献,将其中的精华部分以补充性资料的方式介绍给学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了国内外教材结合的最佳途径。

(三) 混合型教学模式的采用

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过渡型、保持型、沉浸型。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适用于缺乏外语环境,语言能力以母语为主的群体;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科语言,目标是使学生同时运用两种语言交流;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以英语为主,对目标群体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针对国际工程管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中进行了混合型的教学模式。

在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实践中,首先对2008级和2009级两届学生(共计72名)进行了英语能力调查,调查显示全部学生通过了CET-4,超过60%的学生通过了CET-6,英语能力较好;同时,由于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均较高,因此,采用了以保持型为主,沉浸型和过渡型为辅的教学模式。

(1)教学的初始阶段和一些教学的难点(如国际工程市场的准入制度、国际工程投标和标价计算、国际工程保险制度等),主要使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讲解以中文为主,仅对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用英语讲解,鼓励学生查阅专业外文词典,积累和整理有关词义的信息,以扩大学生专业词汇量和培养学生专业术语语感为主,强化英语的渗透力度,英语使用比例为15%~20%。

(2)教学的中间阶段和教学内容中的易理解部分(如国际工程市场分析、国际工程惯例/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国际工程承发包模式、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等),主要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了一定专业词汇量。在此基础上,以中、英文交叉渗透教学为主,对教学中简单的内容以英语讲解并采用全英文幻灯片,增加英语的使用频率,在教学中融入国际最新的工程管理理念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堂英语使用比例达到40%~50%。

(3)教学讨论环节和一些与国际接轨较多的教学内容(如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招标),主要采用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课堂讨论环节中,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发言,并指导学生就选定的课题(2011—2012学年的课题有中国承包商在特定地区的市场拓展分析、国际工程EPC或PPP项目的分析等)准备课堂研讨和汇报,在课堂上主要使用英语报告和交流。在授课环节,由于特定的授课内容(如合同和招标),学生的专业储备较好,能够对其中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术语词汇量也有了提高,接近全英语的授课水平,英语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

(四)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内容广泛,知识点众多,在32个课时内很难全部完成,势必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数据库搜索、教师咨询等途径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应作为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工具,引导学生学会从数据库中搜索资料、整理资料,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课程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1.互动式双语教学法

互动式双语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主要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学生间的横向互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传统课堂教学变成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互动式双语教学法包括:(1)课堂互动,如英文提问(让学生英文回答问题)、英文讨论等;(2)课下互动,学生在预习、完成作业、完成课程论文过程中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方法。

2. 研讨式双语教学法

研讨式双语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先向学生命题,学生根据命题分组拟定方向进行资料搜索、分析,形成英文报告、课堂英文汇报,通过双语研讨完成对特定选题的分析和论证。2010—2011学年中,第三次研讨的内容是“国际工程中的文化沟通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了教材中不曾提及的一些文化分层现象,并结合国际工程环境对中国承包商在海外工程中雇佣外国工人和管理人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2011—2012学年中,第二次研讨内容是“新兴国家国际工程市场准入机制的分析”,学生通过自学、分析数据库等不仅研究了南非、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更通过研讨和团队合作,完成了“金砖国家”建筑市场的分析报告,效果良好。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与讨论的方式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案例式双语教学法

案例式双语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介绍案例、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撰写书面报告完成国际工程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实例导出主题,使学生身临其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案例讲解能够降低内容难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授课内容。教师通过设定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之后,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寻找规律、解决问题。例如,通过介绍利比亚战乱和中铁的沙特麦加铁路项目,解释国际工程的风险问题,向学生提出“造成这些风险的管理问题是什么”“在投标和项目决策时如何预测和降低这些风险”等问题。学生通过课后分析,提出融资、设计、合同拟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实地考察,尽快实现设计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世界银行或中非基金政治风险担保降低风险等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给学生指导,引导学生向正确、合理的方向努力,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多种考核方式激励学生

双语教学环境中增加了较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单一的期末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并不全面,因此,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形式应该多样化,灵活应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考试形式。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考核等都计入成绩总评中,以此来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的设置包括:

(1)平时成绩10%,主要考核出勤率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2)课堂研讨30%,以小组成绩作为组员成绩(主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包括课堂英文汇报、书面英文汇报、汇报改进情况;(3)个人论文30%,考核科技论文撰写的规范性、严谨程度、专业技能的应用(如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国际工程知识的应用等)和创新性(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4)期末考核30%,考核采用开卷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试卷由案例题、论述题和分析题构成,中英文各占50%,学生需要阅读英文资料分析问题,也需要用英文论述观点。

四、 开放式和研讨式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评价

2010—2011,2011—2012两个学年国际工程管理开放式和研讨式双语教学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每学年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调查(2010—2011学年35名学生,2011—2012学年37名学生),结果如表1所示。

(一)教学的整体满意度

整体满意度反映了学生整体上对课程的认可度,涵盖了双语课堂教学、研讨、作业、考核等环节。比较分析两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稳中有升,说明课程获得了学生的认可。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发现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个人的语言能力、专业技术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均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改革过程中有较大提高。

(二)双语教学的满意度

双语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满意度直接说明了教学的成败。两年的数据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非常支持,超过90%的学生欢迎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学给予了较大的肯定。通过课堂授课、课堂互动、作业完成、课堂研讨、个人论文等多种方式构建的课程英文小环境保证了教学效果。

(三)研讨环节的满意度

研讨环节是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改革的重点,其满意度说明了学生对研讨环节的认可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研讨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此项得分直接说明了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研讨环节连续两年得到高分,充分说明研讨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通过研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学生提交的论文质量均较高,教学效果显著。

五、 问题与建议

通过2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使双语教学的效果未能充分体现,也制约了未来由双语教学向全英文教学转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一)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

尽管在双语教学实施之前已经充分分析过教材问题,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发现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国内的国际工程管理教学立足点是中国承包商开拓国际市场,而国外原版教材均没有类似的内容;因此,目前急需既能反映国际市场变化和国际工程惯例,又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已将这样的教材列入议事日程,并准备联合海外的华裔教授和熟悉国际工程的外国教授共同编写,希望保证语言的纯正。

(二)学生接受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由于近年来国内英语教育的加强,学生英语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展开双语教学有较大帮助,但是,学生的差异仍然存在,对英语部分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供专业词汇手册等工具书,也需要教师通过情景式教学使学生尽快融入教学环境。另一方面,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提出了挑战。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第三学年开设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就是考虑到课程的综合性,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还有待加强。

(三)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影响双语教学效果

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内容难度不一,对专业相关性较低(如国际工程市场准入制度)和技术性较强(如国际工程标价计算)的内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存在困难,在双语环境中更加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查阅资料等工作。

(四)语言学习可能影响到专业学习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以外语为工具学习非语言类学科知识。双语教学中,外语只是一个教学语言,是一种教师传播知识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进行语言教学。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交互。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外语的工具作用,而不是一味学习外语,否则将会对专业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六、 结语

双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适应能力的一种有益实践。随着中国国际工程的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英语的应用和英文环境中的沟通能力在未来国际工程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与步骤,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双语教学的同时,尝试结合开放型和研讨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学习、研讨与报告、互动学习、案例学习等方式,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建设一本适用性较好的双语教材;二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三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四是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外语和专业知识。

开展国际工程管理双语课程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国际化展开工程教育的新尝试,由于教师能力和经验有限,教学模式、方法和考核仍在不断摸索中,教学效果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需要继续探索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强调工程管理专业双语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闭应洲, 陶一凤. 《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5(1): 109-112.

[2] 沈学东, 王淮亭, 吉顺如.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 33(A1): 45-48.

[3] 宣永梅. 暖通空调双语教学实践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6): 81-84.

[4] 白雪莲, 刘猛, 罗庆. 建筑节能导论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 105-108.

[5] 向小林, 罗云明.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外语能力培养[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2): 25-28.

[6] 吴凤平, 王辉, 王文萱,等. 国际工程承包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3): 72-74.

[7] 李启明, 邓小鹏, 吴伟巍, 袁竞峰. 国际工程管理[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Capability-based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YUAN Jing-feng, LI Qi-ming, DENG Xiao-peng, LIN Yi-xin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P. R. China)

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urse fits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which can help student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structional objective and mean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urse were introdu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bilingual teaching resources systems including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odel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sts we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ilingual teaching can inspir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in acquir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y English method. It is propos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using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interactive teaching, research teaching and case teaching.

上一篇:土木工程造价论文范文 下一篇:土木工程安全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