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04 11:13:40

隧道安全管理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并给出了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众所周知,隧道工程是一项涉及学科众多的系统工程,它高度复杂,所涉领域多、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程度高、项目投资大等特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性的、突发性的、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较多,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如:由于建设施工期限较长、参与人员众多,非常有可能因为管理疏漏而出现各种突发性问题;又如:在勘察资料的局限性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多变性的综合作用下,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遇到各种意外事件。

2.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隧道工程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绩,也获得了大量的安全管理经验。但是安全警钟必须长鸣,任何的懈怠和疏忽都极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综合分析来看,我国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着下述几个方面的不足:

2.1安全管理领导体制有待完善。某些隧道工程的施工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领导体制,单纯地满足于甚至是习惯于采用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模式,没有采用或者很少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例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没有能够认真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没有进行详细的事故预想;将隧道工程分包给民工施工队,但是没有严格落实相关的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更加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检查,不仅无法保证施工工期,而且也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无法科学合理地处理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施工效益、施工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存在着多度追求施工进度、施工效益而且忽视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现象。

2.2施工秩序有待规范化与科学化。根据笔者工作经验,某些施工单位无法自始至终坚持科学施工原则。具体表现为:未能依照相关标准及时进行支护施工,衬砌与隧道掘进施工的配合性较差,尤其是没有严格依照喷锚支护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甚至有时出现在没有支护的情形下盲目掘进的情况;通风排烟不顺畅,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健康;某些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性较差,一旦出现故障,没有相关专业人员为其提供技术保障。除此之外,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未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极容易导致各种安全事故。

2.2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完整的隧道施工能够架构起“人-机-环境”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管理系统当中,“人”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同时也是最为脆弱的。众所周知,隧道施工的作业环境较差,作业空间也比较狭窄,施工人员工作负荷较大,但是工资水平却又不是很高。因此,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工人不愿意在隧道工程长期工作。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目前进行隧道施工的人员主要是合同工、农民工和临时工。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相对较低。因此,一旦出现了突发性事故,他们的应对能力、避灾能力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不仅不能够进行自救,还极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由此可见,这样的施工队伍不利于形成安全施工的氛围,必然会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2.4应急预案与措施不完善

因为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措施,如果一旦发生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容易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处理,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特点,在事故发生前如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则会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处理事故,有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工作的建议

施工单位只有从制施工、员工、制度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化的措施强化对施工安全的管理才能够为隧道施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传统的基于施工经验的安全管理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模式的方向转变,由被动处理安全问题向主动预防安全事故的方向转变。想要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工作,笔者建议从下述几个方面做起:

3.1提高施工方法运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究竟采取何种施工方法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方法,这需要综合考虑围岩级别、岩性、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设备、隧道断面尺寸、施工周期等多种因素。目前常用的隧道开挖方法主要有全断面法、中洞法、CRD法、CD法以及下台阶法等,这些施工方法能够让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封闭环,提供隧道开挖支撑力;而且这些施工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不同工序的相互干扰,提高作业环境质量和机械作业方式的操作便捷性。某些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变化较大,为此必须要充分考虑施工方法的最佳适应性,并且为了不会扰乱施工秩序、影响施工安全,尽可能不更换施工方法。另外,由于目前的施工技术发展异常迅速,一般而言,新的施工技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可以选择一些成熟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要积极落实全方位、动态的施工监督,能够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当下的施工安全系数和施工组织合理性,有利于施工安全技术的及时调整和落实。

3.2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对隧道施工安全来说,隧道地质尤其是不良地质的主要问题是岩石破碎,极易坍塌,甚至伴有大量涌水、流石、流泥,因而给施工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应首先核对设计文件,详细调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施工控制。施工中,应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应加强检查与量测,经常观察地质、地貌和地下水的变化情况,检查支护、衬砌的受力状态,防止突然发生事故。在制定处理方案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向施工检员进行交底,据以贯彻实施。

3.3提高作业的标准化程度和人员安全意识。积极推行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建立良好的隧道施工环境和秩序。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设计标准,正确指导施工;严格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正规化施工,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施工中,企业应把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突破口,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自我防护能力,扭转隧道施工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在隧道开挖中,必须严格实行光面爆破,实施正确的喷锚支护,搞好围岩量测,加快后部衬砌的跟进。同时,要搞好隧道施工通风防尘,采取喷雾洒水、机械通风和个人防护的综合措施,使洞内空气含尘浓度降低到国家标准以下。特别要搞好含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防护,来防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3.4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制,加强施工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做好安全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报批,并定期进行演练。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隧道开挖、喷锚支护、衬砌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的技术、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结束语

我国的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10。凭借着优秀的穿山越岭的能力,公路隧道在推动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公路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相关施工项目的增多,越加突显了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本文所提出的安全建议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谭少华,刘志岳.广佛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及措施[J].广东公路交通.2008(03):142-143.

[2]王明宇.关于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市政技术.2011(S1):102-104.

[3]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04):158-159.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一、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管理工作在公路隧道施工行业中是一项重点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名誉和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将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安全规则执行,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让所有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

1.安全组织措施

企业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施工方案,运用网络技术,认真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计划,要在实施中经常分析施工进展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结合现场实际,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按预计的期限完成任务。

2.安全制度措施

企业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严格制定和落实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度;要规定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制度,并设置安全机构,配专职安全员,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安全目标制度,加强目标管理,要求各工点要认真填报各种安全统计报表,分析安全动态,制定安全施工奖惩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安全教育与培训

工程技术人员和领导要学习和熟悉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案,不断更新知识,正确组织指导施工,严格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安全规则,按操作规程办事,进行正规化、标准化作业。隧道作业的机械工、爆破工、喷锚工、风枪工、电工及安全员等特殊工种必须进行岗位、专业培训,经过理论和实践考核,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4.安全风险管理及施工应急措施

建设部门要运用风险管理理论,不断加强隧道安全风险管理以及重大事故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对隧道施工科学地进行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科研和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如果事故一旦发生,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深刻吸取教训,做好防范事故与事故处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质量控制体系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加上隧道结构又是隐蔽工程,内在质量问题事后很难发现,一旦出现质量缺陷,很难采取措施弥补,导致在具体工程建设中,业主和监理部门不仅无法可循,而且没有方法可用。施工单位又由于自身的利益和水平限制,在施工检测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此,结合隧道工程实际,开展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研究,建立一个包括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共同参与的质量控制体系十分必要。

1.业主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首先从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施工图纸的设计上保证工程质量,必要时可聘请知名专家或者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论证。完善工程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变事后检查为过程控制,加大检查力度,实行全方位监督;召开施工现场观摩会,树立样板工程,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对工程质量事故要严肃处理,狠抓不放,通过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帮助承包商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定改正措施,使其它施工单位引以为戒,不再重犯:建立工程质量举报制度,鼓励所有参建人员、包括附近居民,对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内在质量问题进行举报,一经查实,给予重奖,形成人人关心工程质量的局面。

2.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隧道工程质量监理是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各道工序进行严格、系统、全面地监督和管理,为保证监理工程师能有效地控制质量和规范承包商的施工活动,使质量监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必须制定一套质量监理程序来指导工程的施工和监理。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重点是熟悉审查图纸、核查现场、检查工地实验室及人、机、料准备情况,审批总体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控制测量方面,总的目标是各项准备工作达到要求,尽早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在施工阶段,还要围

绕新奥法施工原理,超前处理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使监理工作处于主动、事前状态。

3.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质量管理,做到从资源投入和过程控制上保证工程质量。承包商的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严格在质量保证体系下进行管理,作业队以上单位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对主要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有组织的控制。配备专职的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保证工程质量真正落到实处。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针对特殊地质情况,专门成立地质预报组,以加强地质工

作和地质超前预报。在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以监控、指导现场施工,保证措施到位,预防不测。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开工前技术交底,进行应知应会教育,严格执行规范操作规程,分项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要求执行先试验再铺开的程序。

三、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是技术管理

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进行隧道施工,是预防和规避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从技术管理的角度考虑施工安全,主要就是预防和控制隧道塌方。因此,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地质超前预报,预防隧道塌方

隧道地质工作贯穿于整个隧道的施工过程,不良的地质状况对隧道施工影响很大,隧道塌方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加大施工成本,更严重的是往往形成灾难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组织施工,是隧道施工安全的制度保证。

由于隧道地质的复杂性,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在预测的准确性上距施工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探测隧道地质状况的方法有多种,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并结合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围岩观察与判断,将预报手段的适应性进行选择与优化组合,使预测的地质状况尽量接近围岩的实际状况,然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对预防及控制隧道塌方、保证施工安全还是意义很大的。

2.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注重工艺控制

随着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长足进步,新的施工方法层出不群,针对特定的隧道施工,

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是施工单位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更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有力保障。大量的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隧道塌方都与施工方案不合理有关。比如,当隧道围岩发生变化时,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或节约施工成本,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有时会存在侥幸心理,不及时改变施工方案,从而造成隧道塌方,甚至会导致劳务人员的伤亡。其次,很好的技术方案在实施的时候也有可能败,究其原因,就是施工工艺控制不严。比如,在隧道施工中,掌子面的围岩坍塌和一次衬砌的塌落有时是由于超前支护不符合设计规范及一衬背后有空洞造成的,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于质量问题,但更为准确地说应该还是施工工艺控制不严。因此,在施工中应注重工艺控制,保证施工安全。

四、结束语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隧道安全, 特征, 管理, 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highway tunnel characteristics, highway tunnel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cident, tunnel the main problems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for highway tunnel concret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tunnel safe, features, manage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速公路隧道的特征

高速公路隧道又可以分为短隧道,长隧道及特长隧道。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扩大,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也日益新增。现有隧道的特征除了长度不同以外,内部特特征基本相同,大体为路面比隧道口外少一个车道,实际要求在60-80公里每小时。隧道内部设有照明、通风防排烟设施、安防报警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隧道内壁均为防火材料或粉刷防火涂料。隧道大体现状可分为以下几点

1.隧道内墙面,地面和顶部均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建材。其内严禁放置可燃性的任何燃烧物。

2.长度超过一公里的隧道出入口均设置火灾报警装置(CO/VI测试仪)。隧道内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摄像头,隧道出入口处会放置安防监控装置(控制室),24小时不间断监视隧道内车辆运行情况。如果隧道内发生事故并引起火灾,可及时通过安防监控系统了解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状况。从而有效的,高效的组织救援。

4.长度超过一公里的隧道出入口附近均备有消防蓄水池,用来提供消防供水。隧道内会安装消防栓和轻水泡沫灭火系统,短隧道内均配置消火栓。

5.长度超过一公里的隧道,均安装通风设备和防排烟设施。

6.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内设有人行、车行横洞。如果发生事故时,以便隧道内司乘人员安全疏散。

二、高速公路隧道的事故形成原因及特点

现阶段引起隧道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这与路面设施的设计不到位,驾驶人员对于安全的不警觉与漠视,部分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部分驾驶人员存在安全意识不到位,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导致车毁人亡。有时存在与机械原因,如汽车抛锚、超载都可能引起隧道内交通事故。又因隧道内路面宽度窄小,加上近似封闭空间洞内较暗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洞内能见度较低。虽然现阶段隧道内都有照明和防排烟设施,但是洞内的情况远没有洞外好。隧道洞内外亮度差距较大,加上洞内空间的约束和压抑。容易使得驾驶员产生“黑洞反应”,出现不安的心理变化,从而使得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加,其事故发生率在恶劣天气时会更高,如大雨,雷,雾等天气情况。并且洞内行车会产生噪音一会对驾驶员带来烦躁的心情,从而使事故发生。其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下面几大特点:

1,短距离隧道带下坡拐弯处车辆雨天高速行驶,造成车辆翻车。其最大原因是车速过快造成的,一般发生在小型车和货车。车速的过快加上雨天地面湿滑,使车辆侧滑导致翻车。

2,隧道长上坡路面雨天湿滑导致翻车。

3,隧道长上坡地段导致车辆追尾,这类情况一般为车速过快,车距过近造成的。

4,二次事故的发生也是一个方面,有时隧道内已经发生事故但是跟随进入车道的后车驾驶员并不知情或是车速过快难以反应。这时后车回在事故点造成二次事故,往往二次事故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5,事故中火灾的发生往往是必然的,特别是当事故车辆装载或带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危险物品时,情况不容乐观。同时火灾会摧毁供电系统,造成隧道照明瘫痪,使得隧道陷入黑暗中。加上隧道为半封闭空间,火势将会迅速蔓延不容易控制,使得救援工作难以展开。

6,车流过大的高峰期间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由于隧道黑暗能见度较低,疏散汽车通道和人行通道有限,加之司乘人员与乘客对爆炸声、大火现场的恐惧吸心理.慌不择路而造成新的交通堵塞甚至事故。救援车辆难以赶赴出事点,滞留在隧道里的司乘人员及乘客将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及易被火烧死或烟气呛死,被化学品毒死。

三、隧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隧道交通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的需要改进,从而使交通安全得以提高与改善。本文对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控制实施操作的安全管理问题划分为以下几点。

1、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能力不强。很多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能力,发生事故各自为战。这样极容易浪费有效的救援时间,使得救援工作事倍功半。

2、维护施工期间的管理不到位,施工期间管理混乱容易出现秩序混乱。隧道内设施维护期间,因往往要封闭一个单向隧道,使得另一边的单向隧道不得不改为双向隧道使用。在这期间交通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将关系到隧道内车辆的正常通行,甚至发生事故。

3、硬件设施不全或硬件设施老化没有及时处理。

4、对驾驶员的素质规范不到位,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宣传与管制不到位。十祸九快,正因为部分的驾驶者对于交通安全的淡漠,通过隧道时速度过快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具体措施与建议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与部门要加强事故的快速反应,降低数据处理的时间。加强宣传与管理的预防,才可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应该加强宣传隧道内的消防常识,使公众了解和掌握隧道火灾的应急自救和紧急逃生知识。事故初发可能救援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施救,所以隧道遇险人员应该牢记“初起火灾、早期自救”的原则,如无法自救,应选择正确的避难通道尽快撤离火源,使受灾人员在火势蔓延前逃生到安全地方。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可分为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隧道管理机构,使得各个管理层面达到统一意见统一施救战略。对于施救的先后正确顺序应有科学的正确的步骤,严禁慌乱救援无条理施救。对于特长隧道.隧道群路段应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负责隧道的日常管理养护以及突发事件的救援执行等工作。

(二)对于事故多发地段,下坡弯角等事故高地段。应进行深化安全设计施工,加强处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比如在长下坡地段、拐弯地段的路面实施防滑减速等处理手段,路面凿洞处理或加装减速带,从车速的控制上遏制事故发生。弯角地段等事故多发地段,应考虑在墙壁安装碰撞缓冲装置,用以防止事故或防范事故级别扩大化。

(三)完善隧道安全设施建设,隧道养护、管理者要加强隧道管理的责任与意识,熟练掌握隧道设施的操作。坚守工作岗位,提高工作安全效率。要把隧道安全放在第一,禁止散漫放松,对于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切不可对于带有安全隐患车辆包容纵容其通过隧道。

(四)对于社会要大力宣传安全知识,特别是对于某类经常通行的货运车辆的司机更要加强不间断教育。有些司机因为经常通过这些路段,因其熟悉路段所以会盲目自信导致对安全的漠视,存在侥幸心理。这些车辆的事故往往在不经意中发生,所以要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提早预防事故才是最好的。

(五)应加强隧道路段突发事件的交通管制与救援能力,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当发生突发事件或交通事故时,有关单位要正确履行好自身职责,快速的、协作的、及时抵达现场。先抵达事发点的人员要采取有效避免二次事故发生的措施,后到达的人员在控制好现场,确定不会发生更大的事故时,马上进入事发现场进行救援。

(六)施工期间应当科学管理施工,应各个部门协作。对于实行单洞双向通车是高速公路各个管理部门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是施工期间的重头戏,因协商各个部门提前预订出科学的实际的时间最短的施工方案和人员调度安排,减少施工时间使双洞行车尽早还原。

(七)无论何时都要保证隧道内的供电系统正常,定期的派人检查。对于突发供电系统异常要及时解决,保证隧道内照明状况良好。供电部门要全天候的值班跟踪,不要让突发的停电给司机带来不便以及更大的风险。

(八)应严禁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擅自通过隧道,如必须穿行,应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作特殊调度安排。

结语:速公路上隧道安全管理是不同于一般路段的,其复杂性,事故多发性很多。隧道内的结构特殊,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但是有些灾难是可以通过管理的完善来避免的,所以相关管理部门的使命重大。如何安全运营高速公路隧道的课题已经摆在了每一个从事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的人员面前。现阶段相关部门的事故预防与处理能力还不太完善,部门之间的合作需加强与完善。保证隧道安全和突发事故的紧急处理,将是每一个从事高速公路隧道管理人员的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浅析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2008 -03 -26

【2】《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探索》----杨俊杰 《中国科技信息》 2007年24期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交通隧道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引 言:现代交通的拥挤现状,为公路隧道的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随着高速公路隧道的发展,其地质环境变化很大,导致了很多交通安全管理的弊端和隐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时期,针对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安全事故特征和类型进行分析,探究隧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是保障高速公路隧道正常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1 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尽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与路面设施的设计不到位,驾驶人员对于安全的不警觉与漠视,部分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有很大的关系。部分驾驶人员存在安全意识不到位,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导致车毁人亡。有时存在与机械原因,如汽车抛锚、超载都可能引起隧道内交通事故。又因隧道内路面宽度窄小,加上近似封闭空间洞内较暗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洞内能见度较低。虽然现阶段隧道内都有照明和防排烟设施,但是洞内的情况远没有洞外好。隧道洞内外亮度差距较大,加上洞内空间的约束和压抑。容易使得驾驶员产生“黑洞反应”,出现不安的心理变化,从而使得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加,其事故发生率在恶劣天气时会更高,如大雨,雷,雾等天气情况。并且洞内行车会产生噪音也会对驾驶员带来烦躁的心情,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其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下面几大特点。

(1)短距离隧道带下坡拐弯处车辆雨天高速行驶,造成车辆翻车。其最大原因是车速过快造成的,一般发生在小型车和货车。车速的过快加上雨天地面湿滑,使车辆侧滑导致翻车。

(2)隧道长上坡路面雨天湿滑导致翻车。

(3)隧道长上坡地段导致车辆追尾,这类情况一般为车速过快,车距过近造成的。

(4)二次事故的发生也是一个方面,有时隧道内已经发生事故但是跟随进入车道的后车驾驶员并不知情或是车速过快难以反应。这时后车回在事故点造成二次事故,往往二次事故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5)事故中火灾的发生往往是必然的,特别是当事故车辆装载或带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危险物品时,情况不容乐观。同时火灾会摧毁供电系统,造成隧道照明瘫痪,使得隧道陷入黑暗中。加上隧道为半封闭空间,火势将会迅速蔓延不容易控制,使得救援工作难以展开。

(6)车流过大的高峰期间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由于隧道黑暗能见度较低,疏散汽车通道和人行通道有限,加之司乘人员与乘客对爆炸声、大火现场的恐惧心理.慌不择路而造成新的交通堵塞甚至事故。救援车辆难以赶赴出事点,滞留在隧道里的司乘人员及乘客将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及易被火烧死或烟气呛死,被化学品毒死。

2 隧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隧道交通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的需要改进,从而使交通安全得以提高与改善。本文对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控制实施操作的安全管理问题划分为以下几点。

(1)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能力不强。很多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能力,发生事故各自为战。这样极容易浪费有效的救援时间,使得救援工作事倍功半。

(2)维护施工期间的管理不到位,施工期间管理混乱容易出现秩序混乱。隧道内设施维护期间,因往往要封闭一个单向隧道,使得另一边的单向隧道不得不改为双向隧道使用。在这期间交通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将关系到隧道内车辆的正常通行,甚至发生事故。

(3)硬件设施不全或硬件设施老化没有及时处理。

(4)对驾驶员的素质规范不到位,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宣传与管制不到位。十祸九快,正因为部分的驾驶者对于交通安全的淡漠,通过隧道时速度过快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3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具体措施与建议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与部门要加强事故的快速反应,降低数据处理的时间。加强宣传与管理的预防,才可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应该加强宣传隧道内的消防常识,使公众了解和掌握隧道火灾的应急自救和紧急逃生知识。事故初发可能救援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施救,所以隧道遇险人员应该牢记“初起火灾、早期自救”的原则,如无法自救,应选择正确的避难通道尽快撤离火源,使受灾人员在火势蔓延前逃生到安全地方。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可分为下几点:

(1)建立健全完善的隧道管理机构,使得各个管理层面达到统一意见统一施救战略。对于施救的先后正确顺序应有科学的正确的步骤,严禁慌乱救援无条理施救。对于特长隧道.隧道群路段应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负责隧道的日常管理养护以及突发事件的救援执行等工作。

(2)对于事故多发地段,下坡弯角等事故高地段。应进行深化安全设计施工,加强处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比如在长下坡地段、拐弯地段的路面实施防滑减速等处理手段,路面凿洞处理或加装减速带,从车速的控制上遏制事故发生。弯角地段等事故多发地段,应考虑在墙壁安装碰撞缓冲装置,用以防止事故或防范事故级别扩大化。

(3)完善隧道安全设施建设,隧道养护、管理者要加强隧道管理的责任与意识,熟练掌握隧道设施的操作。坚守工作岗位,提高工作安全效率。要把隧道安全放在第一,禁止散漫放松,对于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切不可对于带有安全隐患车辆包容纵容其通过隧道。

(4)对于社会要大力宣传力度,特别是对于某类经常通行的货运车辆的司机更要加强不间断教育。有些司机因为经常通过这些路段,因其熟悉路段所以会盲目自信导致对安全的漠视,存在侥幸心理。这些车辆的事故往往在不经意中发生,所以要加强宣传教育,提早预防事故才是最好的措施。

(5)应加强隧道路段突发事件的交通管制与救援能力,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当发生突发事件或交通事故时,有关单位要正确履行好自身职责,快速的、协作的、及时抵达现场。先抵达事发点的人员要采取有效避免二次事故发生的措施,后到达的人员在控制好现场,确定不会发生更大的事故时,马上进入事发现场进行救援。

(6)施工期间应当科学管理施工,应各个部门协作。对于实行单洞双向通车是高速公路各个管理部门无法逃避的现实。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是施工期间的重头戏,因协商各个部门提前预订出科学的实际的最短的施工方案和人员调度安排,减少施工时间使双洞行车尽早还原。

(7)无论何时都要保证隧道内的供电系统正常,定期的派人检查。对于突发供电系统异常要及时解决,保证隧道内照明状况良好。供电部门要全天候的值班跟踪,不要让突发的停电给司机带来不便以及更大的风险。

(8)应严禁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擅自通过隧道,如必须穿行,应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作特殊调度安排。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落实,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逐渐增大,科学的认识和探究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隧道交通运行安全,是发挥高速公路隧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杨俊杰,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8 .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遂道;安全管理;措施和建议

从近几年来高速公路隧道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可以得到启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交通运营确实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由于隧道自身结构、周边自然环境、行车环境、车辆状况、驾驶人员等众多因素的决定,给隧道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措施,预防高速公路隧道事故的发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必须切实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甬金高速公路宁波段概况:

甬金高速公路(G1512)是浙江省中部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干线,是内陆赣、皖、湘各省货物以宁波港集疏运的重要通道,被列为浙江省“两纵两横十连”公路。宁波剡界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管辖内的甬金高速公路宁波段,起自宁波市绕城高速公路宁波西互通,止与绍兴市新昌县交界处,主线全长42.25公里。由于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本路段设有隧道5座,分别为四角尖隧道、大庙山隧道、桕坑隧道、两头坞1号隧道以及两头坞2号隧道。其中1公里以上的长大隧道2座,1公里以下有3座。

二、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存在的主要特点

甬金高速公路(G1512)宁波段自2005年12月28日开通营运以来,与其它路段相似,也曾发生过多起隧道交通安全事故,通过对各类事故案例分析,在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安全事故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复杂性:由于隧道大部份位于远离城区,隧道内空间狭小,结构封闭,路面窄(一般只有二到三个车道),交通拥挤,一旦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极易造成堵塞,交警、路政部门难以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交通管制,堵塞车辆难以及时疏散,给事故救援带来一定的难度,事故处理复杂。

2、规律性:众多隧道事故的产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然因素,如台风、暴雨、大雾、雨雪冰冻等灾害突发造成的塌方、泥石流引起隧道结构损坏无法保证通行安全;人的主观因素,如管理不到位,设施设备缺陷或维修保养不及时,驾驶人员超速、违法停车、疲劳驾驶、不文明驾驶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车的因素,运输危爆物品车辆爆炸或泄漏、轮胎突爆和自燃、制动失灵、货物掉落抛洒等。

3、次生性:隧道本身是一个狭长的通道,因地形条件限制,路面往往处在坡道上,一旦隧道内发生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等都会受到纵向风吹和地面自然流淌影响,造成相邻车辆同样受损。由于事故往往引发长距离和全断面的车辆堵塞,导致交通瘫痪,在灾害救援或恢复通行过程中,极易造成车辆相互碰撞或追尾,发生次生事故。

4、危害性:高速公路突发性事故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其造成的危害后果严重。一是事故车辆、货物和驾驶人员受到伤害和损失,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悲剧。二是一些重特大交通事故造成了社会的恶劣负面影响。三是事故造成隧道路面、衬体、机电设施等也受到侵害,特别是火灾事故,往往将隧道内照明、监控、电器设施烧毁,短期内难以修复。

三、甬金高速公路宁波段预防隧道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宁波剡界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总结分析国内外高速公路典型案例和本路段开通营运以来隧道所发生的各类事故基础上,认真探索建立适合于本路段的隧道安全管理机制,吸取先进技术,制定有关隧道安全管理制度,隧道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隧道管理机制,组织优良管理队伍。

根据本路段隧道结构技术和分布状况,一是成立了隧道管理所。其职责范围是按照公路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组织开展隧道各类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设施设备的缺陷和安全隐患,确保高速公路设施齐全、使用正常。二是建立公司监控分中心,每班2名监控员对全路段车辆安全通行状况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把隧道内车辆安全通行状况,纳入重点监控内容,一旦发现隧道内车辆通行有异常现象,立即通知交警、路政、施救、消防等单位到现场处置。三是在监控分中心设立路况巡查队(执勤队),其职责是每四次对全路段路况和车辆通行情况开展巡查,并将隧道内路面、照明、车道指示灯、消防设施等纳入重点巡查内容。

2、健全隧道管理制度,强化月度绩效考核。

几年来,公司根据《消防法》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等要求,结合本路段隧道营运实际,先后制定了《隧道(土建结构)检查制度》、《隧道消防设施检查维护管理制度》、《机电设备日常检查及完好率统计制度》、《机电设备安全检修管理制度》、《隧道节能照明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促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公司成立安绩效考核小组,每月对公司务部门、所(分中心)执行上述隧道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当月员工资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3、提升科技监管水平,保障资金投入。

公司领导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依靠科技手段来解决隧道安全监管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不断加大隧道安全投入的力度,改善安全环境,提升安全装备。把隧道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和维修经费纳入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逐年提高隧道结构和机电(监控、通信、消防等)设施投入检测、维护、更新和改造升级经费。2015年公司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更新、隧道监控信息传输系统改造、应急救援通道设施更换及消防设备的维护等,提高安全监管科技水平。

4、完善隧道安全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为了及时、快速、有效的应对公司隧道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公司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宁波剡界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隧道结构事故应急预案》、《机电设备重大故障应急处置方案》等。并且通过每年开展预案演练并进行评估总结,不断修改和完善隧道安全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切实提高应对隧道各类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5、强化日常安全检查,确保隧道设施状况完好。

由于隧道结构和运营环境的特殊性,隧道各类设施设备经常性发生故障,特别是机电和消防设施,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几年来,公司把隧道各类设施设备的检查、隐患消除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对隧道土建结构、隧道监控系统、隧道照明、隧道通风、隧道消防、隧道应急通信、隧道各类安全标志等一系列设施设备开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规定年度、季度、月度和每周检查频率,检查的责任单位和部门。公司对隧道消防设施还作了特别规定,要求公司所有管理人员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只要通过管辖内的隧道,都有责任和义务目视隧道内消防设施设备外观状况,发现有明显的异常及时向监控分中心报告。

四、预防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发生的建议。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隧道安全管理,杜绝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发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作者结合多年来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营运期间安全管理经验,就如何预防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人是交通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各级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和企业应大力普及交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重视。

2、要建立相应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根据2012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内容第九条,已明确将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行驶界定为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高速公路隧道区域更加如此。既然在法律意义上被界定为“高度危险活动区域”,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出台一部有别于普通公路行车要求的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法律法规,并加以宣传教育,让广大驾驶人员只要进入高速公路(特别是隧道)行车就感受到有一套更严格的行车规则约束驾驶行为。

3、要做到事前管理,避免事后诸葛亮。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发生的多起重特大交通事故,虽然发生的地点、时间不同,但事故的性质和形式完全一样,已经成了系统性案例。这除了驾驶人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外,公路运输管理部门与公路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管理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互相依赖也有关连。

4、从项目的设计抓起。高速公路在建设期间项目业主就应该考虑今后营运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设计单位在设计方案中,既要保证隧道土建和隧道机电设计界面清晰,也要互相沟通,有机整合,把隧道今后营运安全的要求在整个设计方案中作为重要内容自始至终放在优先位置。

5、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是确保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营运的责任主体,在日常工作中要突出一个“防”字。一是要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建立企业自身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通行保障长效机制,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二是要加大安全投入,确保隧道安全设施设备完好。三是要做好交通安全动态控制。(1)利用科技手段,实现隧道拥有实时图像监控和信息诱导系统,基本实现隧道区域无盲区监控,做到24小时不间断对隧道内车辆运行和路况实时动态监控。(2)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路况巡查队,昼夜对管辖内隧道路况和路面车辆通行情况巡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或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监控中心汇报。

6、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集约型的高速公路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在我国现行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中,不仅涉及到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企业,还涉及到高速交警、路政、消防等执法和行政主管部门。因此,要预防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处置应急事故必须要建立“一路多方”的联动联勤机制。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例会、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避免形同虚设,共同打造平安高速。

总之,预防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只有从管理者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建立适应于我国高速公路营运发展模式的交通安全和应急管理机制,使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轨道,把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隐患和“病灶”及时消除在事故的发生之前,就一定能遏制重特大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会提供安全、畅通、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施洪乾,李培楠.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问题研究[J]. 四川建筑. 2009(06)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山区高速;隧道;安全畅通;分析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64-02

一、背景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公路交通方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通车里程不断增加,长、特长隧道也越来越多,隧道由于其呈隐蔽带状的结构特点,给交通行车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地处特殊山区地理环境和复杂气候条件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运营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已屡见不鲜,隧道已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区和控制区,安全畅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做好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意义重大,对隧道路段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隧道安全情况及特点

高速公路隧道行车与其他路段行车,其运行环境较为特殊,具有封闭性强、噪音大、视觉差、光过渡等特点。尽管高速公路隧道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也考虑到了通风、照明、安全报警和交通诱导等,但隧道安全事故还是屡屡发生。而且,一旦隧道里发生安全事故,其后果要比发生在一般路段上的严重得多,尤其是火灾,由于封闭的空间妨碍了热和烟雾的扩散,其后果极具灾难性。再者是洞内外的视觉差异较大,针对驾驶员容易产生“黑洞效应”,再加上空间的约束和压抑,心理发生变化,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其三是隧道内车辆排放的尾气在封闭空间得不到扩散和稀释,有害污染物不断积累使洞内空气严重污染,不但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而且降低了隧道内的能见度,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与其他路段安全事故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但也呈现一定的规律。在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的调研中,具体对隧道设计基础资料、交通资料、事故资料、隧道环境资料、隧道进出口行车速度、灯光照度、路面摩擦力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

(一)从事故发生的时间看,白天多于晚上,雨天高于晴天。由于地处山区,雨水较多,路面湿滑,恶劣的天气状况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

(二)从事故的空间看,大多发生在长隧道内,而且隧道内的事故既非均匀分布,也非随机分布,而主要集中在隧道出入口附近,尤其在入口200~400米路段内发生的事故比例较大。

(三)从事故发生的形态上来看,单车碰撞隧道壁或翻车事故和因制动不及追尾碰撞事故所占的比重较大,为隧道内事故的多发形态。

(四)引发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含人、车、路、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从初步调查情况分析,在所有的事故原因中以人车的因素较为突出。

(五)发生事故的车辆类型中,小型车辆占了大部分,约占总数的80%以上。本条路段的运行车辆以小车为主,旅游大巴车次之。

三、隧道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的特点,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致因因素,通过清除、控制致因因素,以防止事故的发生。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致因因素非常复杂,从控制事故原因的角度分析,可以将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表示为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多元联合,具体表现有路面附着系数、天气、驾驶员的主观疏忽和对隧道的感观适应性等方面。

(一)人的原因。主要是指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和疏忽大意等。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特点,路况好、环境美,驾驶员容易放松警惕,易开快车,违章超车,形成安全事故的黑点。

(二)路的原因。主要是指隧道内路面的附着系数低。从隧道路面营运交通事故发生率来看,高速公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长、长隧道,在经过一个时期运营后,隧道路面积聚着一层似油性的物质,手摸有滑腻感,遇水后则显更滑。这一层油性物质的形成为过往车辆排放尾气中微小颗粒沉积在路面,加上车辆行驶中滴漏及发生事故后泄漏的燃油、机油等遗留在路面上所致。这类物质附着在路面上会大大降低路面的附着系数,尤其在路面遇水潮湿后,附着系数下降更为明显,从而造成驾驶员进入隧道后方向难以控制,一旦采取紧急制动,容易发生事故。在山区高速隧道中,较长的隧道上述现象明显。而这一现象在较短的隧道因空气流通性好,尾气能及时排出,上述情况明显较轻。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干、湿两种状态下的路面摩察系数如表1所示。

(三)环境的原因。主要是指隧道内灯光照度低、环境噪声大、烟雾浓度大。由于隧道内外光照度差别大,驾驶员开车进入隧道的“黑洞效应”,司机一时难以辨认前方道路情况。如果前方有低速行驶或因故障、事故等原因停放的车辆,往往会因措施不及而导致事故。即使前方交通情况良好,但驾驶员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因“黑洞效应”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此时一旦采取制动等措施,因路面附着系数低,极易造成车辆侧滑、方向失控而发生事故。

(四)管理的原因。主要是指管理方面的缺陷和责任,导致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隧道在建设施工时,根据有关规定安装了照明、通风等设备,但由于这些设备耗电量大,运营成本高,管理单位出于节约经费的角度考虑,设备未能充分投入使用。如白天隧道四路加强灯只开启一路,通风系统几乎很长时间才开启,平时处于关闭状态,这使得隧道内光照强度不足,通风不畅,加剧了上述“黑洞效应”及路面油污的沉积。

四、隧道安全对策及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和环境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人、车、路三个因素在整个安全系统中不仅相互依赖、共同作用,而且互相协调、相互补充。当系统的协调出现问题时,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事故引起的后果,需要建立一个安全保障体系来消除引发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确保隧道内的安全运行。由于隧道边墙效应、明暗适应性和封闭性等结构特点,以及特殊的交通运行环境,其安全保障体系应综合考虑,建立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保障体系。

(一)合理限制车速。对于隧道安全,车速过快加上空间压抑感,使得驾驶员的反应特性、视觉特性、心理特性等相对下降,导致驾驶人员的操作可靠度降低,更易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特别是车辆高速驶入隧道的过程中,由于“黑洞效应”作用,驾驶员对光线的突变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视觉障碍,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在隧道中,应该通过交通标志限速、视觉诱导设施来提示驾驶人员减速或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减速钉强制驾驶人员减速。但若只在隧道内部设置限速标志,会使车辆进入隧道时骤然减速,反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减速措施应在进入隧道之前的一定距离就开始设置,逐步减速。

(二)保持路面正常的附着系数。平时要求隧道通风系统保持运转状态,以加速隧道内空气的流通,使车辆排放的尾气能及时排至隧道外,减少在路面上的沉积;其次要对路面沉积的物质进行定期的清洗;第三是对路面进行打毛处理,以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附着性能。

(三)缩小隧道内外光照度的差距。由于隧道内外不同时间亮度存在明显的落差,会给司机视觉上造成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出现眩光现象,对行车带来很大的不安全因素。为了克服这种视觉上的滞后现象,必须合理控制隧道出入口和隧道内灯光亮度与隧道外的亮度相匹配。隧道照明依据规范分成入口段、过渡段Ⅰ、过渡段Ⅱ、基本段和出口段等五个段来设计。在日常的运营管理当中,要特别注意根据驾驶人员视力适应性和天气、时间等因素,来有机协调各个部分的照明,以缩小隧道内外光照强度的差距。此外,在隧道入口处(外侧)加盖玻璃顶棚,可以有效减小隧道入口外侧的光照强度,使驾驶员在进入隧道之前有一个适应光线变化的过程,进一步减轻“黑洞效应”的程度。

(四)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在高速公路隧道中行车,一般并无对向来车,因此眩光主要来自照明灯具本身或灯光在边墙上的反光。为了减轻或消除隧道的边墙效应,视线诱导设施的作用不可小视。可在隧道的两侧边墙上安装红、黄色反光轮廓标,再在边墙上配以线形诱导标,必要时可在隧道内增设防护性护栏,用于减缓车辆的横向撞击力。

(五)建立隧道安全保障系统。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保障系统应以人为本、层层联保,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静结合的综合管理。首先,系统主机经通信电缆对设备检测功能进行巡检,并接受各子系统检测数据;再结合闭路电视监视器实时显示的交通和环境的图像,将这些信息建立在空间数据库基础结构上,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传递给中央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判断运行状态(正常、事件、事故和火灾),并与各子系统进行交互、协调;最后做出控制解决方案,下达执行指令。

五、结论

隧道是高速公路上的特殊路段,受地形、环境、地质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隧道来改善公路路线技术指标,从而缩短公路里程和行车时间,提高运营效益。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增强隧道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从隧道安全情况特点、隧道安全原因分析、隧道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做好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良好的隧道营运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清,李文贵等.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马骏.交通运输安全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瓦斯隧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transpor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gas tunnel construction will also increase, however, disasters faced by the gas tunnel is quite severe, the gas tunnel safety production work is also facing a major test.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subject matter which exists our country gas tunnel safety work in the current, and aims at these questions,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an outlet has provided for our country gas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Gas tunnel; Safety management; The mai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U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0引言

隧道工程建设在我国交通事业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有关资料显示[1],我国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领域已经建成近万座隧道,总长超过7000公里。在遇到穿越煤层或者赋存有瓦斯地区的情况时,该隧道就演变为瓦斯隧道,在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瓦斯窒息等灾害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将会修建更多的瓦斯隧道,瓦斯隧道的安全问题也将日益严峻。本文就我国瓦斯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做一浅析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1基本概念

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瓦斯比空气轻,其相对密度0.554,瓦斯有很强的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隧道内的瓦斯浓度的分布取决于其涌出源的分布和涌出强度。当无瓦斯涌出源时,瓦斯在井巷断面内的分布是均匀的;当有瓦斯涌出源时,在其涌出的侧壁附近会出现瓦斯浓度增高,隧道顶板、冒落区顶部往往积聚高浓度瓦斯。

当瓦斯浓度小于5%时,遇火能燃烧,火焰为蓝色到亮青色,浓度大于16%时,不能直接燃烧,如引到新鲜空气中能缓慢燃烧;当瓦斯浓度在5%~16%时,遇火源便会爆炸,含量在9.5%左右时爆炸最为猛烈[2]。

铁路隧道在勘测或施工过程中,发现隧道内存在瓦斯时,该隧道即应定为瓦斯隧道。瓦斯隧道分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瓦斯突出隧道3种,瓦斯隧道的类型按隧道内瓦斯工区的最高级来确定。《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将瓦斯隧道工区分为非瓦斯工区、低瓦斯工区、高瓦斯工区、瓦斯突出工区共4类,根据瓦斯绝对涌出量对低瓦斯工区和高瓦斯工区进行界定[3],当全工区的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时,为低瓦斯工区;大于或等于0.5 m3 /min时,为高瓦斯工区。

2目前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在上个世纪瓦斯隧道修建的较少,对瓦斯缺乏了解,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对瓦斯隧道合理界定标准、检测方法、预防手段等施工安全技术及相应对策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铁路部门有关瓦斯的规定分散在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之中,内容深度不够,且有些内容有不一致的地方,而使得我国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一直处于无章可循的境地。随着我国第一个完整的瓦斯隧道工程技术标准——《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于2002年7月1日颁布实施后,整体来说,我国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经过我们认真的分析,发现目前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2.1思想上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上松懈

虽然大多数施工单位都针对瓦斯问题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完善了管理制度,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对瓦斯灾害思想上重视不够,在实际组织施工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一般非瓦斯隧道进行的。一些领导为了节约控制成本,在该投入的地方投入不够或者没有投入,从而为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2005年12月22日,四川省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右线隧道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35万元,事故主要原因是领导思想上不够高度重视,在该次事故发生之前就已经发生过瓦斯燃烧现象,当被上级领导检查到所使用防爆用电设备方面、瓦斯浓度检测方面、安装瓦斯自动断电仪方面、风筒等劳动安全设施以及通风系统的设置和运行方面都不符合规定时,仍未能认真整改[4,5]。

2.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不到位

针对具体工程地质环境,准确预报前方地质情况事关瓦斯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工期,是隧道施工的首项工序。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相当重要,它可以让我们提前预知工作面前方岩体情况以及赋存瓦斯情况,来很好地指导我们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单位没能很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有做这项工作,他们认为这项工作浪费时间又没用,那么可想而知,就为瓦斯隧道的施工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当遇到前方存在瓦斯富集的地质情况时,开挖后容易发生瓦斯涌出异常,将会发生瓦斯灾害事故。

2.3通风工作做的不够

根据国内外工程事故统计,隧道瓦斯灾害事故主要为瓦斯爆炸。瓦斯爆炸需要一定的瓦斯浓度、一定温度的引燃源、足够的氧,三者缺一不可。从控制瓦斯浓度的角度,通过有效的通风手段驱散、稀释瓦斯,将其控制在爆炸下限内,即使出现少数高温火花等引燃源,也不会导致瓦斯爆炸,是最有效的防止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然而很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不惜在瓦斯隧道通风上大做文章,往往将风机调为低档,通风稀释瓦斯效果较差。在安设风筒时也有存在不顺畅的现象,这样就增加了通风阻力。并且风筒的一些部位受到放炮震动飞石的破坏也没能及时修补,增加了漏风,如此一来,真正送达掌子面的风量就很难达到要求。

2.4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

据了解,有一些施工单位虽然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但在实际工作安排上却没能按照预案来做,比如大多数单位没有给进洞工作人员配备隔离式自救器,当发生瓦斯突出或瓦斯爆炸后,涌出高浓度的瓦斯可致人员窒息而亡。从国内外事故教训来看,不少遇难者当时如果佩戴自救器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美国1950-1973年事故统计中,由于火灾和瓦斯事故死亡的728人中,就有140人死于无自救器。我国在 1978-1979 年内的6起大事故中也有81%的人死于无自救器;很多单位也没有落实好“一管两包”等救援物资。

3对瓦斯隧道安全管理的一些建议

针对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要着眼长远,寻求治本之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长治久安,又要立足当前,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扭转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严峻局面。我们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制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安全始终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保证,发展就无从谈起,从某种意义上讲,事故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安全也是竞争力。加强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决执行“一把手”责任制。领导重视,是抓好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可靠保障。进一步强化“安全第一”指导思想,强化安全工作责任意识,强化安全目标责任制度,强化安全工作的约束、激励机制。把安全工作提到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去管理,把安全工作作为领导的第一责任、职工的第一福利来抓。树立安全生产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3.2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施工单位要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做到先探测后施工、不探测不施工的原则,综合地质分析法、物理探测法和钻孔探测法等超前预报方法所得结果,对掌子面前方地质做出综合分析预报,并在开挖后进行系统总结,以提高后续洞段的地质预报准确率。建立一个地质信息系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地质信息,输入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施工现场,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参数。然后从施工过程中获取新的地质信息,更新地质信息系统,经处理后,再一次反馈给施工现场,如此往复。通过地质信息系统的及时、准确预报,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3.3加强通风管理工作

在瓦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通风直接影响到隧道内的瓦斯浓度,因此,通风工作已成为瓦斯隧道施工的关键。通风效果的好坏,通风系统设计是前提,管理是关键。为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必须加强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通风管理机构,负责通风设备、通风管道的日常使用、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以及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通风效果的检测、试验与记录等,以确保通风效果和施工安全。

3.4落实好应急救援工作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应急救援预案;二是要成立专业救援队伍;三是设置避难硐室;四是要完善应急物资;五是要加强应急演练。

3.5加强科研工作力度

目前瓦斯隧道的安全技术主要是参照煤矿的现有技术成果,但是毕竟隧道情况和煤矿还是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大在瓦斯隧道方面进行专门的研究。一是要加大对高校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科技投入;二是要重点支持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三是要促进施工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技术革新。形成三层科技发展创新工作机制。

3.6配备先进的安全装备

要真正的搞好瓦斯隧道安全管理,就要有先进的安全装备,以夯实基础。瓦斯隧道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应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瓦斯隧道安全技术水平,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按照安全生产的规律,从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上来防止事故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7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工作

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努力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工程意识,并不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

4结语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的问题相当严峻,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行综合安全治理,全面加强安全工作,实现瓦斯隧道安全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唐小兵,许模. 我国瓦斯隧道建设现状综述[J]. 人民长江,2011,(3):30

[2] 王庆国. 浅谈瓦斯隧道揭煤防突的措施[J]. 四川建筑,2008,(5):18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4] 都江堰董家山隧道所在地区曾经多次瓦斯爆燃[EB/OL]. 新华网. www.省略/chinanews/2005-12/27/content_5908363.htm,2005-12-27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制度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公路(铁路)隧道具有断面大(笔者所监理的铁路双线隧道开挖断面达160余m2)、长度较长、地质条件复杂、隐蔽工程多、施工空间狭小等特点,不仅技术管理难度较大、质量管理要求严,安全管理也显得非常重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工期延误。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建设隧道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保证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然而,在隧道施工程中,人们对隧道安全管理的认识大多都只局限于安全制度本身的建立和实施状况,其实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涉及到整个隧道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即于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相关,也要有合理的资金保证,只有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抓住关键问题,综合考虑、和谐管理、科学解决问题才是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在隧道施工中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工程进度及企业效益,而且牵连到一个企业的声誉和管理素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保证措施,保证公路隧道的施工顺利进展。

1.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要以“项目经理亲自挂帅、专职安全员直接负责、全员参与”为原则,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制度,有组织、有领导的展开安全管理活动。

项目部要制定安全目标,明确各级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项目经理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加强安全目标管理和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认真填写安全检查记录和各种安全统计报表,及时分析安全动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2做好安全教育与培训

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能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

项目不仅要大力宣传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所有参与隧道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对工程技术人员和基层施工管理人员要组织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案及工艺技术,正确组织和指导施工,要个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安全规则,按操作规程办事,进行正规化、标准化作业。对隧道作业的机械工、爆破工、喷锚工、风枪工、电工及安全员特殊工种必须进行岗位、专业培训,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能上岗。

1.3安全风险管理及施工应急措施

隧道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建筑结构,在施工工程中安全风险源比较多,如隧道塌方,突发性的涌水、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岩溶、软弱段层等不良地质灾害,都有可能造成较大的施工安全事故。因此,在隧道施工要加强安全风险管理,采取预测预防的措施,避免和控制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是,安全事故随人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可有时也是往往违背人们意愿的,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及措施。事故一旦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继续发展,将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要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故、实事求是的按照规定、要求上报相关部门,分析并弄清楚事故发生的过程,落实造成事故的安全责任,吸取经验教训并组织彻底的整改,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2、紧抓工程质量就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永远的主题,没有质量就危及安全。从广义上看,质量保函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内涵着质量,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

对于隧道工程,不合格的工程质量,不仅直接威胁着隧道的施工安全,而且对今后的隧道运营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比如:隧道超前支护、一次衬砌的质量不合格时,很有可能会造成隧道的塌方,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隧道防排水工程质量不合格时,不仅是隧道衬砌结构和运营设施受到侵蚀破坏,渗漏在路面上的水还影响到车辆的运营安全,有可能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在隧道的施工中,紧抓工程质量就是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保证隧道运营的安全。

因此,施工方要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进行质量管理,做到从资源投入和过程控制上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在隧道施工管理中,专职的质检工程师及质检人员应同时担任兼职安全员,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紧抓工程质量,强化劳务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规范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是安全管理切实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制度和措施落实,以确保隧道施工顺序、安全地进展。

3、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是技术管理

虽然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但客观的因素是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主观的因素就是人们对地址的认识能力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开挖掘进中坚持“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快封闭”的原则,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进行隧道施工,是预防和规避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4、加强隧道监控量测力度

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衬砌可靠程度,获取二次衬砌及仰拱施作时机,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在隧道施工期间实施监测,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隧道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并对可能发生危及安全的隐患或事故及时、准确地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的同时指导设计和施工,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根本目的。

5、确保隧道施工中资金的有效投入与使用

在隧道修建中,从业主到施工方,施工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安全保证资金也开始列入了建设经费中,但是,在隧道安全资金的使用上还不够规范,比如,那些安全设施要求施工方必须购置,那些安全措施应支付经费等等都没有硬性的、明确细致的规定。在今后的隧道修建中,应规范隧道安全保证资金的使用。

另外,合理的工程单价是间接地安全保证资金,业主方为了节省投资成本往往要控制工程单价,而施工企业承建工程的目的就是依靠自己的施工管理和技术能力来获取利益。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合理的工程单价,施工方有再好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也难以实施,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在施工中有时会发生偷工减料的现象,这样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以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及今后的运营单价。

6、改善施工环境、加强劳动保护

在隧道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与健康。由于隧道为地下工程,不但隧道围岩自身有时会放出有毒有害于人身健康的气体,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尾气、粉尘及噪音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改善施工环境、加强劳动保护,预防职业病,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因此,在今后的隧道施工中,要不断的改善施工环境、加强劳动保护,不但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要保护好他们的身心健康,因为他们真正才是隧道工程的缔造者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夏永旭等.公路隧道安全等级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7.(1)

[2]周文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孙佳林等.安全工程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4]王振信.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初探[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3.(1)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管理体系;搭建

引言

为进一步提升隧道运营管理水平,体现“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运营理念,参看有关技术规范相关制度要求,结合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的经验和不足,对隧道运营管理体系如何搭建进行了初浅的摸索。

1 明确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分工

1.1 组织机构

隧道运营管理工在公司层面由收费机电部、养护部、路产管理部、客服中心负责各业务板块的指导及监督,具体事务由分公司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排障中队等部门共同承担。

根据隧道交通工程等级为A、B级的隧道或相对集中的隧道群,结合隧道养护等级及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情况,并充分考虑后勤保障等相关因素,结合邻近的管理区设点组建五个隧道机电管理站。

1.2 人员配置

(1)为了开展好对管辖路段内59座隧道,近3万套的隧道照

明、通风、监控与通信、应急求助等设施设备日常巡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不定期检修等工作,根据管养每条路的新旧程度和隧道的分布状况,对每个隧道机电管理站和监控室值班人员的工作量进行了测算,并整合公司的机电维护力量,将监控维护员纳入到隧道机电管理站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大大地增强了隧道机电管理站的技术能力。

(2)隧道机电管理站管理人员由隧道机电工程师、机电技术员、专职安全员、电工四部分组成。

(3)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专门在隧道机电管理站配置一名专职安全员,其工作内容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要求对管辖路段内隧道、收费站的安全工作统一管理,特别是对隧道消防设施按国标规范开展日常巡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等工作,并对站内其他岗位人员的设备管理维护工作进行安全培训、指导及监督,其业务主要由公司路产管理部负责指导及监督。

(4)电工是依据加强供配电设备维护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专门给隧道机电管理站专门配置的,其工作内容是对管辖路段内隧道、收费站供配电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及维护,特别是按国标规范要求对隧道供配电(含高压架空线)设施开展日常巡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及不定期检修工作。

隧道机电管理站人员配置标准见表1。

1.3 职责分工

公司对隧道运营管理各版块作了明确的职责分工,收费机电部负责隧道通风、照明、监控与通信设施业务,路产管理部负责隧道供配电、消防设施业务及安全运营,养护部负责隧道土建结构及附属设施的业务,客服中心负责隧道监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跟踪及协调。

具体的隧道照明设施、通风设施、供配电设施、消防设施、监控与通信设施、土建结构、安全应急保畅等工作由分公司的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排障中队等站队共同承担;其中隧道机电管理站主要负责辖区的隧道机电设施(含消防)及信息系统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养护站负责隧道土建结构及附属设施的日常养护工作,排障中队负责隧道应急及安全保畅工作。

2 隧道机电、消防等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

(1)对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隧道管理办法建立每个隧道的基础管理台账、明确设备管理责任、故障报修流程、故障维修过程管控机制、设施设备损坏赔偿处理流程以及员工考核等6个方面做了要求,细化隧道机电消防日常巡查维护模式,以适应河池公司所路段数量多、分布散的隧道机电设施管理难点。

(2)公司每半年组织收费机电部、路产管理部、养护部、客服中心等对口业务主管部门对所辖路段重点隧道设施运行情况开展一次全面排查。

(3)为加强对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河池公司着力打造发现问题互相报送、处置结果互相监督的隧道巡查信息报送及反馈机制。客服中心、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三个单位通过QQ软件建立隧道日常管理三方巡检平台,将各自在日常监控管理或上路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平台中进行通报,由相应责任单位受理并将最终处置结果进行反馈。通过问题信息报送反馈机制,将与隧道运营管理息息相关的客服中心、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三个责任单位联系起来,互相查缺补漏,为隧道规范化管理提供有效补充。

(4)为了推动隧道设施设备日常保养、维修维护的规范化、专业化,并最大程度下节约运营成本,河池公司目前正在尝试分系统、分项目将基础设备的维修保养进行外包或外聘维修维护的模式进行。例如我们把设备的一些技术要求低、工作量大的日常清洁维护内容经过测算工程量计算工日放在了养护招标工程量里面,由养护中标单位负责实施;将一些专业性强、专有设备维修维护通过建立维护联系平台和明确的议价机制,定专业队伍进行维护等。

(5)河池公司要求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根据所辖路段内的隧道机电设施设备、土建设施的实际情况,对站内管理人员的业务进行明确分工,分系统、分隧道的将巡查及维护工作打包落实到人(要求按A、B岗每两人一组),将隧道土建、机电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即每座隧道日常管理工作由一位主要负责人A和一位协助负责人B共同承担。

3 隧道土建养护

土建养护与机电养护同等重要,区别在于机电设备大多是附着式设备,土建养护大多是固定式设施,两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河池公司隧道土建养护由辖区养护站负责。

3.1 日常巡查

按《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要求,对隧道土建及附属设施实施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并完善相应台账。

结合河池公司隧道管理际情况,各养护站对所辖隧道土建及附属设施实施地毯式排查。地毯式排查的检查频率调整为1次/季度,以步行巡查的方式,对各隧道土建及附属设施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表。

3.2 病害处理

对土建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按《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理。

4 隧道监控管理

在全面掌握“软、硬”件各类情况的基础上,“如何做好监控巡查、信息、事故监控等日常工作,发挥沟通桥梁作用”,是隧道管理的主要工作、更是关键所在。河池公司辖区管养隧道达59座,面对如此繁重的隧道监控任务,河池公司共设置河池东、都安北两个监控室,由客服中心统一管理,承担全路段隧道的监控巡查和信息任务,制定了客服管理办法、信息管理办法和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和辖区路段地方政府应急办、路政、交警、消防等部门构建了良好的联络平台,确保隧道安全监管到位,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及时有效。

5 隧道现场安全巡查管理

隧道现场安全巡查管理的重点是对路面施工、突发事件前期处置、维持秩序等方面发挥现场保障等作用。河池公司隧道现场安全巡查以客服中心监控巡查发现,主要涉路部门(排障中队、养护站、隧道机电管理站)共同协查为主,对隧道路面施工、突发事件前期处置、维持秩序进行有效管控,其内容应包含隧道安全巡查、突发事件前期处置、隧道施工审批、隧道施工监管等方面。

6 隧道安全管理

河池公司为做好隧道安全管理,凸显隧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程序性以及安全责任划分,在每个隧道机电管理站设置专职安全员1名,其职责包括隧道各业务板块安全检查及管理,特别是隧道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组织开展隧道安全应急演练等,指导隧道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其内容应包含:隧道安全检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隧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办法。

7 隧道应急处置预案的完善

将常见的突发事件处理中所涉及跨业务、多方协调的应急预案进行汇总,力求做到遇事有预案,应急反应快、处理好又准。应急预案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地方和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来制定,并积极和地方政府协调,并入地方应急联动体系。

以上是参看相关制度和规范,结合两年多的运营管理工作,对隧道运营管理体系如何搭建的初浅看法,在实际运营管理中,也存在着例如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责任主体如何区别划分及相关的人员、消防设施设备配置等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解决。

参考文献

[1]JTG H12-201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JTG/T D71-200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邱民(1979,9-),男,汉族,广西昭平人,2001年4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曾在柳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来宾分公司、桂林分公司工作,现为河池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收费机电部经理。

隧道安全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隧道安全;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迎来了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的高潮。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在这一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不仅工程投资多,而且施工难度也很大,同时,隧道工程在整个工程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加大了难度,而且风险也很大,安全事故也是频繁发生。

1、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决策科学化。例如,胶州湾海底隧道项目总投资32.98亿元,广深港狮子洋隧道投资11.8亿,可以看出投资巨大是隧道建设的一大特点。任何项目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的决策,设计、规划等方面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投资的失败。对于隧道工程项目一旦失败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将造成巨大损失。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复杂的地质情况使隧道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重大灾害事故。董家山隧道瓦斯爆炸事故、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突水突石事故、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将塌事故等一些其他的燧道爆炸事故己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对隧道工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为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科学数据,使得决策科学化以及准确化,促进工程安全程度和利益的最大化。

(2)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降低经济损失。隧道工程项目不仅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受外界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随着近几年隧道工程的不断增多,工程事故频发,通过隧道项目安全管理,可以对隧道安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宜万铁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而线上野三关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被称为“亚洲地质博物馆”。因此,铁道部要求对该隧道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并于2004年,召开了“宜万线野三关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及控制”的专家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分析出该隧道涌突水、突泥是一项对安全性影响较为严重的风险。

(3)是项目圆满完工的保障。隧道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成本、工期、质量和安全四个主要方面。隧道工程建设有其环境的特殊性,极有可能出现事故,若事故发生就会导致项目损失,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同时,严重的事故还可能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因此,隧道施工必须进行安全管理。项目之初,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制定应急措施,可以保证在施工中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将事故的发生或者发生后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了工程的成本,同时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2、隧道施工频繁安全事故分析

2.1、安全意识薄弱

因为隧道施工地质情况复杂多变,熔岩、断层、黄土、软岩等分布较广,这加大了隧道作业难度,增加了施工工序。施工人员需做好地质预报,有效测量监控变形,管理围岩,及时变更设计方案。但是,现场施工不容乐观,随意施工、随意变更设计、擅自变动施工办法、偷工减料、臆断编制测量监控资料等屡见不鲜。另外,洞内用火、用电与机械运转时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敏感性缺乏,引发事故。比如,2006年10月1日,太行山隧道8号斜井的通风管、防水板与泄水管因钢筋焊接被引燃,引起石家庄方向DK89+534处出现火灾,事故造成多人死伤。

2.2、作业人员专业素质低

铁路隧道施工因是洞内作业,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空间狭窄,但工资却很难和工作强度相适应,这使得具有专业性的隧道建设者不会在企业里长期发展,离职情况多发。所以,临时工、农民工成为铁路隧道作业人员的主体,他们并无专业性知识,操作多凭借经验,专业文化素质整体低下,不了解施工技巧与要求,安全意识较差,防范措施不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很难逃生。

2.3、安全管理体系不能很好运作

建设单位在监督检查方面存在懈怠,不能很好落实生产责任制,所以,不可能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功能。监理方在安全自控与监控上并无完善体系,风险评估机制并不健全,对风险源头不能严格管理。施工方忽视了安全部位的重点检查,未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未全面沟通,技术交底不彻底。

3、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安全的认识教育

1)安全生产方针教育。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没有安全,就不能保障施工安全;没有安全,就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安全第一”是人类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无数次血的教训得出的。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把施工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预防事故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居安思危。“安全第一”讲的是认识,“预防为主”讲的是方法,只有先解决认识问题,把安全位置摆正了,才能脚踏实地的做好事故预防;反过来,只有脚踏实地预防事故,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2)施工安全生产原则教育。有施工生产就有安全问题,安全是生产的前提,生产是安全的载体,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要坚持“五同时”和“三同时”的规定。“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评比、总结施工生产工作的时候,必须同计划、布置、检查、评比、总结安全工作;“三同时”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这两项“同时”充分体现“管施工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2、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是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控制好隧道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

3.3、做好预防工作

隧道施工工序繁杂,牵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施工之前,要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潜在的问题做好预测并提出解决方案;了解隧道工作条件,进行地质、地形或者地物等的相关调查,掌控完备的施工信息,可以在施工时,有效的指导施工工作。同时,还要能够提前或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的做好问题处理工作,还需要按相关规定认真执行,以免在险情出现时,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问题。

3.4、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

隧道施工的安全实施通过隧道技术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得以保障。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充分考虑每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执行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技术手段,了解隧道的地质情况,比如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等,这样既可以探测隧道前方地质条件又能顺利进行施工工作,及时规避潜在的技术风险。

3.5、改善隧道施工环境

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隧道内应该具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良好的照明和人行通道,营造适宜的洞内工作环境。此外,文明施工也是避免隧道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

3.6、施工应急措施

制定施工应急预案。施工中发现隧道内有险情时,工班长、领工员必须立即在该地段设计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依据应急方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结束语

隧道工程最具潜在危险性,施工地质复杂、规模较为庞大,安全隐患突出,所以,铁路安全施工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隧道安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隧道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闫志刚.浅谈隧道安全施工管理及措施[J].山西建筑,2007,28:332-333.

[2]徐刚,吴立,饶杨安.隧道安全事故分析与安全施工措施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01:70-71.

上一篇:电工安全教育培训范文 下一篇:初中培训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