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1 15:39:31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1篇

第二单元主备人主讲人:何励

第三单元主备人主讲人:安源第四单元主备人主讲人:孙小芳

第五单元主备人主讲人:胡佳昕

第六单元主备人主讲人:姜锦荣

第七单元主备人主讲人:集体

第八单元主备人主讲人:集体

第一单元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激趣导入

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释题,简介背景

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交流诗意.

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自由吟读

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交流课外积累

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2桂林山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读完全文,学生

3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4七月的天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 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二,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四,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五,班集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六,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七,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八,作业:复习词语卡

语言园地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第二单元

5,那天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学习准备:写着名言的投影片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你买过奖券吗在买之前,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中奖了,又是怎样的心情

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检查生字.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解决问题.

3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那天的情景进行描写.作者用哪几个自然段了这一天的事情

2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3文章是通过回忆的形式来写的.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

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当我们得知自己家中奖时,"我""爸爸""妈妈"各是怎样的表现用"———"画出来,并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2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读3——8自然段

1指名读.没有了汽车的父亲为什么反而特别高兴

2想象:当父亲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我"和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3小组内分角色进行对话,可以想象内容.

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理解含义:是呀,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拓展延伸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 你怎样看待诚信,自由谈谈.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以诚信为题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

6*万年牢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学习准备:

找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a)闷(men)削(xia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为什么叫万年牢

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

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

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什么是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能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课后反思:

7尊严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

质疑问难.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课后反思:

8*将心比心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习准备:字词卡片

三,学习时间:一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四人小组的同学轮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母亲又是怎样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5学习第三小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么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课后反思:

园地二

一,学习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准备:

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一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三,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简明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 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的事,或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烦恼的事,可以是欢心的事……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即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作文

一,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二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三,趣味

1联系本单元《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学习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准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

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

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

的感受.

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

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目标:

认识8个生字.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

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

听了"资料袋"的介 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

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模拟情境,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

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认识7个生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要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教学设计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台介绍.

小结:

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

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

些问题.

五,范写生字,练写字词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

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

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下列图示供参考)

嘴巴超声波天线无线电波

障障

碍碍

反射物反射物

耳朵荧光屏

(蝙蝠)(雷达)

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

12.大自然的启示

学习目标:

认识8个生字.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联系引入,板书课题.

请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你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 合搜集的资料学习,

等等.

二,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三,精读研讨,交流收获

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可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科学课,画生物链示意图等方式理解.

增增增

枯枝败叶强土壤肥力多森林,灌木,野草多昆虫,鸟类,兽类

害虫

捕食

吃,咬,钻

灌木砍了野草锄了

鸟儿飞了

害虫逞凶

树林毁灭

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受到的启发.

四,回读小结,延伸拓展

朗读全文,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收获与学习方法.

教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__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

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

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习作

一,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二,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四,誊写作文底稿.

第三课时习作评讲

一,个性展示台

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二,教师做小结

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三,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二,日积月累

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展示台

一,课前准备

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

"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

"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

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栏目.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

二,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 ""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

第四单元

13夜莺的歌声

学习目标

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二,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交流读后印象.

四,精读课文

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1,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2,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

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

二,交流,讲座内容.

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2,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炎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3,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4,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5,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桔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三,交流讲座方法.

1,逐句讲座交流.讲座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朗读升华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

3,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四,安排作业

1,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

教学反思:

14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等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含义.

4,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悟英雄本色---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一部分一部分再读课文,读后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什么.

3,再读课文,读后想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欣赏英雄本色---理解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子.

1,反复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

3,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三,回味英雄本色---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1,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2,提供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学生自选小英雄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准备召开"小英雄故事会".

教学反思: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学习目标

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2,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3,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过渡:是呀!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二,重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3)指导朗读

(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

指导朗读.

(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1)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

2)"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7,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 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爱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能样的生活呢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

(出示数据资料: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7,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国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指导实践,升化情感

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封信.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以地和平的期盼.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的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3,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课外延伸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教学反思: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学习目标:

认识4个生字.

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地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读读想想: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3,自主阅读

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升华总结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七,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

教学反思

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3,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索然无味都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4,提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2,搜集新闻.

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结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记忆"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王国时,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三课时看图写话

一,触景生情

1,播放残酷的战争录像,然后定格在书中的那张照片上.

2,启发谈话:战争给从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真情表达

1,指出要求: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和想到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希望你们通过课文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计给 你的朋友听.

第四课时口语交际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坦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车内和办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车内外发生的事情.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会吧!

二,前期准备

1,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会,你们认为做哪些准备工作

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会主持人,

B的新闻要有意义.

C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D作为必面人要对自己所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E新闻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我知道大家都惧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惧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会上有好的表现.

2,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3,召开小小新闻会

A.新闻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第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B.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交流,指导.

C.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公有优缺点,再次准备.

D.新闻发言人发言.

4,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

5,主持人宣布新闻会结束.

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会,你有一些会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二,学习重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般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像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合作研读,领悟语句: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天下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课时

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品读欣赏,背诵积累:

蝴蝶被安静神气的灵性所折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所震撼.请同学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

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拓展月的,升华情感:

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界"中的内容.

全般交流:"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回有这样的发现.

请全班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

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课后反思:

18永生的眼睛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

一课时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游乐恢复健康的可能.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回感动你.

3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

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课后反思:

19生命生命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畅谈生命,激感:

1谈话导入:"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2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

3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3)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轻声读课文,反复诵读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知道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表达方法和语言上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择自己下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的好.

2联系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浓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请你们联系背诵.

3积累名言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课后反思:

20*花的勇气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学习过程:

一课时

激趣导入:

教师导语:"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意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彩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对于千万朵在冷风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板书课题:20*花的勇气

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初读知大意:

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师生共同质疑问难.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意见什么事

细读理清脉络:

1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六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品读感悟美: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美读入情景:

1循着作者情感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回读抒胸臆:

生命是宝贵的,却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是,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吧.

课后反思:

园地五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可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a: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b: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c: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么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

1:自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批评,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踊跃,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内容具体

b:写出真实感受

c: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四: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

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三: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四:写写生字,记记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

二:品味语言

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

A: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4: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

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

B:同桌交流

C:全班交流

三:积累语言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3: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四:阅读链接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2: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的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牧场之国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照抄下来.

二:导题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和资料)

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三:读文

1:边看插图,边读导读.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映象

3: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映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同时划出你不理解的部分.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交流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指名板书

五:品味

1: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2: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六:积累

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

七:运用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用"是……也是……""仿佛 ""悠然自得"写一句话.

3:找一篇优美得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词三首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24麦哨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二:由图入题

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三: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

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品味语言

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五: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课后反思:

园地六

教学目标: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复习词语: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听写词语.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组内交流.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课后反思:

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精彩回放: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学生习作:

教师启发思路.

教师个别指导.

同桌互相交流

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独立进行修改

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

课后反思:

园地七

学习目标:

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饿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里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奋朴实的弄名.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提出: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饿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的具体.

三,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响湖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自然真实.

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 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小报,把"观察记录"和任务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习作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改正.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朗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散居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好所你的发现.

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那些特点

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并联系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课后反思: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2,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2,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填空,并说明理由.

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

集体主,引导结合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算式法10 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

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出增示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镒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4描写恰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教学反思:

26全神贯注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闻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课前准备

名人名言投影片.

课时: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生共同背诵名人名言.如: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 障碍会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出示名言,请同学仔细读并提出疑问.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二,带着问题读书,并把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检查识字,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记,多笔画字可辨形认读.(如,邀挚痴锁)

2,以自读为重点,读出全神贯注

3,默读,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做一些批注.

4,放声练习朗读,结合插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以诵读为重点,感受全神贯注

1,同一段落比赛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体会得深刻,读得动情.

(如,第一自然段,通过罗丹语言中的"偏了点儿,等一等"等诩,说明在朋友认为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能找到瑕疵,并"立刻"修改,表明他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读时应能领会到这一点.

2,第二自然段作为重点段落,要读出罗丹动作神态的变化,谳出工作的时间长和如痴如醉的状态,谳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情景.可通过多名学生比赛读,教师范读,看插图想象情境读多种开工,将这一段读充分,在评读中逐步深入体会罗丹工作时全身心的投入.)

3,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感受,加深对"全神贯注"一词的理解.

四,体会写法,积累语言

1,再次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说说自己的发现.(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2,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教学反思:

27鱼游到了纸上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三学习准备: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指名(师板书)

二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有什么联系

三重点研读

1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四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观察,,刻苦地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五讨论"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写吧.

课后反思:

28*父亲的菜园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与执着.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二)读阅读提示后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批注.

三小组内交流自读提纲中的2,3题

四全班交流,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1交流最受感动的语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2)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挑上去"

(3)第8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执着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劳,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地付出等)

五积累语言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句抄下来.

课后反思:

第八单元

29,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讨论,感悟课文.

指名读课文,正音.

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

b.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本领,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c.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写词.

识字:妻,虱.

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正音.

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讨论:

交流学生的疑问.

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得他,又会怎么想呢

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比较字形:肠,烫,汤.

指导书写:睬,蔡.

课后反思:

30,文成公主进藏

学习目标:

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述: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汇报朗读.要求:用讲故事的语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交流疑问.

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引导: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公主和其他什么人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唯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引导: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自己练习讲述.

指名讲述,进行评价.

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

课后反思:

31,普罗米修斯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以"火"导入.

导语:同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哪些事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无一处能离开火.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就开始有了技术发明,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完成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2,边读边思考: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火为人类带了了什么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与大家交流讨论.

4,初步汇报交流

5,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和生词.

6,交流思考的问题.交流时,先说一说,再读文中相应的句子和段落.试着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交流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火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忍受那样的折磨

二,结合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1,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

小结:对,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送去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间的变化时,他会怎样想呢

指导朗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2,从哪里看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

指名读六,七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结合插图,朗诵六,七自然段.

3,引导评价.升华情感

导语:尽管最终普罗米修斯结束了他的苦难,但谁又能忘记他所遭受的痛苦呢!作为人类

的一员,你将怎样评价普罗米修斯的功绩呢请写一写吧!

4,学生自主写.

5,交流朗读.

三,鼓励拓展阅读

我们不能忘记,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初步的评价.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

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32,渔夫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 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滑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二,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三,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于,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

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3,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四,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

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园地八

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译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联系修改自己的作文.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务的才思敏捷.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没译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依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译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

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一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的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读书的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好似"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生活拓展:

1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

导入激情,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全班交流:最想写什么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事实,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伤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自主习作

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在读一读.

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自己读文章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互相纠错.

读对话,了解内容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趣味

1自读二个小故事,读熟练.

2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读选读课文.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2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看又一栋楼房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直观感知三角形的形状。】

二、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画好后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课件出示:探究一: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为了表达方便可以分别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动手画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体现民主、探究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适机插入冷笑话,老师想起了一个笑话,大家想听吗?笑话内容,有位生物老师组织了一个讨论,什么样的动物是人?于是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有两只眼睛的动物是人。”这时有一位同学“噗嗤”笑了起来,老师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笑?”这位同学回答说:“按他说的,那我家的小狗狗也是人了,因为它也有两只眼睛。”生物老师又问:“那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人呢?”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没有尾巴的动物是人。”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不对,那按他说的,青蛙也是人了。”)

师:同学们,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回答问题要全面思考,不能以面概全,很显然同学们刚才给三角形下的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

师:引导学生对照板书的关键词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再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自学、对比、争辩、判断、概括一系列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了学生自学、概括的能力。】

3.三角形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义。三角形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探究二:三角形的特性)

(实验操作:教师出具教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机插入与上台操作的学生的幽默对话)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文字)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一些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完成了两个探究活动,下面进入活动三,请大家看黑板。

(课件出示:探究三: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出示房屋的画面)

师:我们只要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就知道了房顶的高度,那么这条线段叫什么,如何画呢?

(课件出示屋顶三角形的高的作图的画面)

(课件出示高和底的概念的画面)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三组底和高。

【设计意图:复习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教师有针对性地板演指导,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小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信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知识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作业

1.回家观察家里哪儿有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3篇

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紧握“讲练结合”的法宝,批阅如山,学生成绩却不如人意。孜孜以求课堂教学的精彩生动,不遗余力,学生课堂表现仍是云里雾里,一片茫然。为什么呢?这跟缺乏课前准备有关。课前准备是课堂学习的准备,课前准备抓得好,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课前准备抓得不好,就会学得被动,课堂效率就低总之,认真抓好学生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先行一步”,做到有准备地听课,既可节省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自己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指导得法,做到切实有效,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在单元整组教学中如何让孩子的合作准备活动更有效呢?

一、通过课题质疑,读文解疑,课文推荐的方式进行整体感知,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使整体感知落到实处。

翻看一下四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合作准备指导课教案,不难看出,我们都是按照一个思路上下来的,而且有些语句在八个单元都在重复使用,这也难怪孩子们对合作准备指导课失去了兴趣,从而影响了这种课型的时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使单元准备指导课上得有声有色,为了使学生对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感兴趣,我们应在情境铺垫上下功夫。

二、利用不同形式,全面创设单元主题情境,为单元主题的情境全面铺垫,唤起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打好底色。

情境铺垫,不光包括情境的导入,还包括课上每一环节的兴趣引领。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单元准备指导课设计了这样的五个闯关游戏: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心中有目标、胸有成竹、神机妙算、心动时刻。

我们都知道一提闯关,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要想闯关,必须认真提取信息,以备过关。在闯关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落实准备指导课所承载的任务。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还可根据单元课文的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诚待人”,在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看看四篇课文的题目《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猜猜每一篇课文会写什么?然后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篇课文进行默读,看看和自己猜测的内容是不是一样,同时组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练的话向同学们推荐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万年牢》一课:

生1:我想读《万年牢》,因为我想知道“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生2:我想读《将心比心》,因为我曾听过这个词语,我想是不是大家所说的人心换人心啊?

……

这样大家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读文,使初步感知的目的性更明确,感知的效果也就更明显示了。在交流汇报时,同学们的读文推荐也很精彩。

生1:你想知道父亲把中奖得来的小轿车送给库伯后自己却无比高兴,这是为什么吗?那就请同学好好读一读《那天》吧!

生2:同学们,你将来想当大老板吗?想做个好生意人吗?《万年牢》中那个卖冰糖葫芦的父亲会告诉你成功的秘诀的。

……

三、弱化准备方法和途径的指导,深化学习活动方案的策划。

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五单元《关爱生命》这一单元的合作准备指导课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根据小组的意愿,自由设计活动方案。因为学生在单元目标的引领下自主设计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成为他们内心的需求,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4篇

一、利用板书,指导背诵

背诵是促进语言内化,丰富语言和积累的重要方法。教学时,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找准课文中能起记忆支点的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背诵。例如教学《荷叶圆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时,从课题《荷叶圆圆》入手,抓住荷叶圆、绿的特点,指导学生读文时,提出中心问题:有谁喜欢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以问题为主线,引出小水珠把荷叶当摇篮,小蜻蜓把荷叶当停机坪,小青蛙把荷叶当歌台,小鱼儿把荷叶当凉伞。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躺 小蜻蜓; 停机坪 立小青蛙: 歌台 蹲 小鱼儿: 凉伞 游

这样的板书内容明确,重点提示,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进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板书。

二、利用板书,突出重点

课堂上的板书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重点,让板书真正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发挥作用。如教学《将相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当教学重点是从三个小故事中分析蔺相如的品质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将相和

完璧归赵――――机智

渑池之会――――勇敢

负荆请罪――――宽让

当教学重点是从三个小故事中分析将相产生矛盾的根源,以及将相重新和好的原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不同,板书的内容就不一样。两则板书侧重点不同,很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

三、利用板书,加深理解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思维活动去实现的。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概括抽象水平不高,他们学习课文十分需要帮助。板书直观性较强,可以为学生架起形象与抽象之间的桥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 擦火柴 火柴灭(线索)

苦难的生活 美妙的幻想 悲惨的结局(现实) (幻想) (社会)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这样的设计,层次清晰,不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还突出了教学重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板书,传授学法

对学生来说,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在此方面,板书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通过示范、归纳指示,让学习方法比较清楚、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传授学习方法。

这则板书分两个部分,左边部分说明“我”是通过“看”和“谈”两种方式来了解聋哑青年的,暗示了观察积累的途径;右边表明了“观察”、“积累”和“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告诉学生观察是积累的基础,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充分地表达。这样一来,既突出了“注意积累材料”这一重点,又教给了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

五、利用板书,发展思维

思维是语言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文字、符号、标点和色彩,塑造各种强烈的板书视觉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如教《乌鸦喝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乌鸦喝水:

这种提问式板书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阅读、解疑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这样一则探究图表,先体会问号所代表的意思,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钻研课文。

六、利用板书,激活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创造出那些无法亲自加以观察实验的事物和活动,从而扩大学生的经验范围,实现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时,抓住板书符号的想象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时,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来激活想象。

这种板书,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想象声波和石壁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会出现什么现象,从而实现对课文的理解。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赵家街道中心小学)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5篇

我们中年级(三、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我校教研室在本学期下达的关于教学工作的精神之后,同时结合我们中段语文教学实际,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的开展、实施方案设计如下:

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为基础,本学年将着重以抓好学生的阅读习惯,以读促写,全面提高三、四年级学生听、说、读、写水平为目标,加强教研组内的语文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日常备课、授课、教研和批阅作业等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和合作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关于备课教案的使用

1、做好完善备课教案和日常教学反思工作。为了使教学工作不断发展和提高,我们将在认真备课和使用教案的同时,加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反思。在实践与反思中,逐渐建立自己风格,并对随时根据授课的情况对备课教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充分发挥其服务教学的作用。我们将对本学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中的八篇教案进行统一研究和修改,并从上课后的得与失两个方面,写出个人教学反思。学期末,每位教师交一份本学期的个人教学总结,字数在800字左右。

2、不断增加优秀教案篇目。根据学校本学期的教学活动,结合上级和校视导活动、“轮教”课和教研组内的观摩交流课,不断挖掘、研究教材,争取在已有教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对其中的非热点课重点研究,整理出新的研究课教案。每人学期末至少交一份新课教案及教后反思。

二、不断完善教学研究工作

1、明确年段教学工作重点。

如:四年级下册在读写、习惯方面训练目标:

(1)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的习惯;

(2)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习惯;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习惯;

(4)认真、细致地观察习惯;

(5)主动积累词语的习惯。

2、教学工作力求有侧重、抓落实

根据学校本学期教学任务规划,三、四年级语文组将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阅读和习作教学的研究。上好习作指导课,讲评课。精讲阅读课,每单元选取两篇课文精讲精练,在理解内容后,重领会表达,发挥文本示范功能,以读引写,以读促写,把阅读与习作紧密结合。

3、日常教研与周三教研紧密结合。

为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发挥教研活动研究性、指导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在每周三教研活动时间,采用轮流备课制。备课过程实现“讲——评——看——定”四个字。一讲:每周由主要发言人分析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和习作指导的基本思路。二评:其他成员就基本思路进行评议,补充,修改。三看:明确分工,借助网络优势,搜集好的教案和课件以供参考。四定:在大家的讨论后,确定习作和练笔的内容和指导思路。在教研活动记录中具体体现。

4、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文学修养。

根据我校师资培训要求,主动阅读推荐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规定每周三教研活动时间,利用十五分钟,交流读书体会。

5、发挥“师师合作团队”力量。

为激活教师个体智慧和潜能,发挥好“发展性教师”互学、互助、互查合作小团队的力量。评价与被评价教师之间每学期互听课,促进交流,实现经验共享。

6、制定月查制度。

采用月听课,月互查备课、互查作业的方式,促进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完善个人工作。

三、作业设计与布置方案

(一)作业设计目标

根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以日常教学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减少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学习兴趣为目标,以督促、检验学生日常学习为目的,三、四年级语文教师在上学期作业布置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作业,整合练习,求同存异,争取更加科学、全面地布置本学期作业。

(二)作业种类及要求

1、常规作业:

作业要求:

(1)作业本书写格式统一(第一页空白——目录,每次作业写日期、写课题)

(2)改错位置及批阅形式统一(每个错字一遍,句子改一遍)

(3)书写统一使用蓝黑钢笔。

2、习作:

大作文以语文园地每单元的要求为主,本学期共八篇,小练笔以文本为例,并结合生活、学习、活动确定内容和主题。教师全批全改。对课外练习中好的习作内容,进行有选择地布置。

3、综合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学期我们将注意把握年段特点,有计划地整合教材,设计丰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环境调查等,以手抄报、日记形式展示。

4、读书活动:

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利用课内与课外时间,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图书。本学期根据教材安排,我们向学生推荐《一千零一夜》和《伊索寓言》等。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树立年级、班级爱书、读书的小标兵,向同学们介绍读书的经验。

5、单元作业复习纸:

复习纸以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学习思路,掌握知识要点为基础。目的在于加强平时学习,淡化期末复习,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本学期尚处于尝试阶段。内容包括:本单元讲读课文的知识要点、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出现的修辞方法及阅读训练重点。

(三)评价方式

采用“常督促,月检查,相互检验,互相学习,促进交流,促进个人反思”的方式,充分利用日常教研活动,统一进度,总结经验、教训,对节假日研究统一的作业布置。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6篇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美术学科中独具表现形式的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是中国文化、哲学、审美情趣、智慧的大综合,区别西方概念的纯绘画。那中国画继承状况如何呢?一个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美术,但外国人告诉他,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然而现在确实学习外国的美术教育多于中国画,高考的科目全是西洋画、艺术院校的国画专业课程有的结合西方课程失去了国画特有的特点,更可怕的是有的艺术院校因国画专业就业率很低,取消了国画专业,这样大部分老师对国画不够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节课40分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工具准备、知识传授、技能学习、乐趣的培养、体验实践、卫生……)。(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4)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不集中,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及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有:《彩墨游戏一》(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二》(三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鸟》(四年级上册)、《用彩墨画鱼》(四年级上册)、《娇艳的花》(四年级上册)、《动物的脸》(四年级下册)、《山水画》(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五年级上册)、《有特点的人脸》(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六年级上册)、《画故事》(六年级下册)共十二课。三年级是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运用点线面来体验趣味性。四五年级是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技法,表现自己对花、鸟、鱼、虫的认识与理解,体验笔墨趣味。六年级运用笔情墨趣来创作生活。

三、选择国画为课题的理由

1.中国画具有广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

2.字如其人,我认为画也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能对孩子的人格品行进行教育。

3.符合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让国画成为大众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途径,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国画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学习得以实现的而中小学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今天做好国画教育,明天后继有人继续做国画教育工作,相信,国画艺术会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轨迹上开出继续传承、更加绚丽的花朵。

5.我校要营造书香氛围,学生对诗歌理解水平较高。

6.教师虽然不是国画专业毕业,但认真学习、钻研、请教,相信能胜任教学。我校专任教学副校长王立峰书法、篆刻都很在行,可以随时请教。

四、我校的现状和实施途径

东方实验小学是新建5年的学校,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而且半路转来的多,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基础相对弱,美术教师有4位(王锐、乌丽雅斯、孙海珍、金萍)。

具体措施如下:

1.先从每个班级选出约2名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在每个星期二到五第七节课进行培训,最后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课程不脱离课本的意图。低年级1~2年级主要以彩墨游戏的方式接触中国画、熟悉中国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中国画时能感受到乐趣,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主要参考对象为吴冠中的作品。3年级从儿童喜欢的简笔画入手,以简单的线条画出有趣的图像和表情,同时贯穿并应用简单的国画理论(墨色、用笔、干湿)。4~5年级以具象的为主,鸟、鱼、花、动物为主。6年级根据生活创作,可以画人与人的组合、人和环境的组合故事。

2.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国画讲座(可以由优秀的学生担任,也可以聘请知名学者)。

3.多让孩子参观画展,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提高自己,为国画作品多又质量好的学生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全校师生及家长参观,增强学生创作的动力。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教师根据实验研究中总结的经验,编写专著、培训、撰写论文,成果展示,并将有价值的经验在全区推广。

结题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

1.提交科研论文、撰写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2.提交研究实践中相关的电子成果资料,集册和个册成果展示等。

3.出版专著地方特色初中校本课程《校园国画》及国画欣赏读本。

4.通过活动课、课堂教学、公开课等形式,开展国画教学实践,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整理、汇编活动案例、优秀教案及孩子的感想体会,随时随地了解各大杂志的国画比赛信息,交流、展示本校的阶段成果,为交流、提升搭建平台。

5.收集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国画作品,交流学习技法,提高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其他学生也学到了新知识。

6.整理各种活动照片,编辑国画课题等活动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1]谢文兰.粤北仁化中学国化教学实施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6.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7篇

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大多寓于数学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擦亮慧眼,充分发掘教材中直接的、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如:在编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练习十八第7题教案时,往往会把这道题当作一般性的练习处理,师生互动,得出“它们相差多少”就完了。但只要认真思考、分析,这道题完全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必须以数学教材为载体,既要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法制教育才能直透学生心田。

二、因材施教,把握好渗透时机

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到之处才能够知书达理,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法制教育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该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的思想与接受法制教育渗透的最佳心理。渗透德育的时机安排在活动前,学生有好奇心和新鲜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伊始,而情已动”。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学本节知识前,出示被污染的、缺角的、票面上写有算式的人民币各一张,在学生观察后,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第二十七条“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的法制知识。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人民币的保护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渗透法制的时机安排在活动中,学生能结合本节知识点透彻理解,达到法制、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七第7题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第四条之内容,让学生明白“非典”预防和控制的要求及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如何保护自己,也为提出数学问题奠定了基础。渗透法制的时机安排在活动后,能突出重点,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统计第9题时,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上看出,我国出生人口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条、第十一条之规定,让学生懂得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法律的要求,必须完全落实。结题点睛。

三、以数学知识传授为主,注重渗透方法

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要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法制教育为辅,教师应恰当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法制、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要求学生估算本校师生603人,每年平均每人收到15张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这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保护森林、减少水污染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四、努力加强自身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课堂上教师工整的板书、优美的语言、鼓励的眼光等,课外教师严谨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等都在无形中给学生巨大的、直接的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师德素养,要加强业务自修,切实提高教学水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图片,自制了大量的教具,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还会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学习到一种责任感,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保障,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予以渗透,持之以恒,做到润物细无声,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法制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8篇

人教版六年制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标签:作文教案 教育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

“导游是什么?”

“我知道!”迪迪“刷”地举起手来,动作之迅速差点把见风的鼻子削掉。“导游就是吃好的、玩好的、名山大川任我游!”

“对的对的,”见风也捂着鼻子(撞得好疼呀)说,“每天可以免费出入各大旅游景区,在带客人玩的同时又有大把钱赚,很风光啊。”

高斯尼教授:“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实践课的顺利开展,我们从感兴趣的职业开始吧!旅游的时候大家都当了小客人,那你准备寒假去哪里?不妨像导游一样给大家说说。”

“每个人把寒假里最开心的事情用3句话概括起来,讲给同学听。准备时间5分钟!”高斯尼教授的沙漏开始倒计时。才过了一分钟,大家就纷纷举起手来。

“我想去‘林海雪原’,参观‘哈工大航天馆’,还想探访‘船舶博物馆’,让我在过足玩瘾的同时收获知识!我特别……”

“打住!三句话!”高斯尼教授制止了迪迪的表达欲。迪迪不满地嘀咕:“我还没说够呢!”

“我要坐时光机去未来看看。”见风得意地挺着胸脯,“我要去看看猛犸象,我想看看10亿万年后的地球……”

“三句,够了。”高斯尼教授真是比机器人还精确。见风的话还在嘴巴里蹦,硬是憋了回去。

课堂渐渐沉闷下来。

“以前布置你们写作文的时候,你们都要抓耳挠腮,半天也写不出来。这次,大家都觉得有很多话要讲,一点都不觉得难,而且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高斯尼教授笑眯眯地引导大家。

高斯尼教授自动公布了答案:“因为你选择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素材,因此在文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喜爱还是向往,是赞美还是歌颂,要在细致的描写中,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自然流露。”高斯尼教授接着说,“准备一下作文,每个人回去把心里没说完的事情写成一篇作文,长短不限,但一定要精彩,需要的话,还可以贴上照片。”

第二天,同学们不约而同早早地来到班级,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侠客游”―见风的三亚行,带我们来到了天和海的交界处,看那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海鸥翱翔、点点白帆的浪漫风情;我们又和乌米共“游”了黄山―“那盘根错节的古松,缥缈翻腾的云海,巍峨险峻的山峰,栩栩如生的奇石,仿若置身人间仙境!”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9篇

集体备课让教师全面把握教材

每学期放假前,学校各个学科组先组织教师对下学期使用的教材进行研讨,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点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以便大家对整本教材形成系统的认知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苏教版语文第8册在第8课《三顾茅庐》之后才介绍名著《三国演义》。在研讨过程中,教师提出应该在一开学就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到学习第8课《三顾茅庐》时,学生已经了解课文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内容的深化与积累,进而提升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之后,学科组将教材分成若干篇目或单元,交给组内的教师分头备课,每位教师对自己所备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开学前,学科组集体讨论和交流每位教师备好的教案。备课教师可以就教案的创新点、如何突破重难点甚至备课中的困惑谈自己的想法,其他教师则可以提出建议。之后,由骨干教师作为主评人对教案提出综合修改意见。最后,备课教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比较完善的教案,学科组汇集每位教师的教案后,形成整册教材的教案。

在教学前,每位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以批注、增删的方式对于他人的精备教案进行修改或补充。这种备课方式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分析教材、研究学生个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便于教师之间相互分享和学习,将集体智慧发挥至极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主题教研解决共性问题

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学校组织同学科教师以课例分析为载体,进行主题教研。

如“情智语文”工作室将“有趣”作为年度教研主题。通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来改变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沉闷的状态。围绕主题,有的教师从导入环节入手,采用游戏、故事、歌曲、图表等方式,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教师在课堂表演上做文章,或编演课本剧,或模拟片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直观理解;有的教师主张师生角色互换;有的教师开展小组竞赛,等等。在每位教师进行探索和尝试之后,工作室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找出适合“情智语文”的教学策略。一位老师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时,发现学生将“形状”的“状”和前一课所学“茁壮”的“壮”严重混淆。针对这个问题,团队教师集思广益,探讨出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让学生自主查字典,然后分组说说辨别这两个字的诀窍,比比哪组的办法多,容易记;二是教师编顺口溜“有大不是大,无大反而大”,将枯燥的讲解化为简单的口诀,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如数学学科“统计知识”这一内容在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复式统计图”等章节均有所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学段的数学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整合“统计知识”,如何渗透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数学方法,寻找教学的共性与联系。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使各个年级的教师对教材实现整体把握。

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手段越发丰富,教学实践日趋成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持久的、整体的、本质的改变,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有的放矢。

融合式培训打破学科壁垒

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定期开展英语口语培训,所有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启动人文大讲堂,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培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开设书法、摄影工作室以及器乐演奏班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拓展教师的文化视野,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

学校还组织教师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学习吴地传统文化、锡剧吴歌、吴地方言、无锡民间手工艺制作等。

为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学校开展国际理解培训,为所有教师开设英语、韩语培训班,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培训,学习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融合式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势头,教师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跨区域联动拓展教师成长空间

基于“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理念,学校进行跨区域联动。在无锡大市内,联系宜兴、锡山、滨湖、南长等区的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提升。如六所学校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为导向,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的“同课异构”,六位教师通过“学案导学”的教学课型,引导学生在思维情境中感知体验,在自主探究中归纳发现,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议课环节,我们强调三种取向: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学”的角度评议“教”的质量,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学得有兴趣、学得自主,也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学会、是否会学;二是关注互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否都有效;三是关注生成,对哪些生成性资源应该进一步开掘、哪些应该放弃、哪些获得了预约的精彩等进行研讨。

另外,学校与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学校签署协议,结成“长三角网络结对学校”教师培养共同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校际网络结对的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各种交流活动,形成校际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

在跨区域联动过程中,通过不同学校文化的碰撞,教师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们在反思与重建中充分吸收各种资源,并创造性地让这些资源成为精神重建和实践进步的“养料”,从而走上了一条“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的道路。很多教师感慨:“跨区域联动,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外面的风景,跨越了专业成长的一大步。”

几年来,学校不断为教师搭建各种成长平台,探索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研究团队建设,教师的研究氛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文第10篇

一、教学常规执行情况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深入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省规范办学行为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谨治学,以“实”和“严”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制度

学校根据校情制定了课堂教学常规及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求等制度,细化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要求,以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

1、细化备课要求。新学期第一周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长组织研讨,教导处审查确定。备课要切实落实教学计划,课时计划中要包含目标设定、重难点分析、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不仅要求过程要完整、具体,还要求充分备生情,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学的落实。

2、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落实课时计划,达成设定目标,目标意识要强烈鲜明。教学内容要准确,抓重点破难点,关注内容的多重性、多样性、疑问性、启发性和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主题意识。重视课堂练习,以多种方式在课堂中穿插必要的训练,巩固所学,让学生“一课一得”,树立训练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了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内化、生成知识,加强教学互动。

3、实化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要以目标和生情为依据,及时、适量、适度,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推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反对简单机械、过度的抄抄写写。作业的批改要求严格,要统一批改和订正符号,明确批改内容和方法,各学科作业分类要求。作业是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过程和效果的重要衡量依据,我校对作业的常规要求是比较细的,如作业类别明确,像数学作业有口算本、课堂作业本、基础训练册等;作业书写规范,像数学课堂作业,每次作业前写清日期、次数、作业内容,每小题空一行,每次作业相隔三行,订正要写“订正”,中高年级统一用蓝色钢笔;作业批改细致,像语文作业小作文的简批要求做到:对好词好句进行标记、对错别字病句错误标点要标记明显并及时订正、不打大钩打等级,对大作文要求精批,有仅做到以上几点,还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评语,写眉批和旁批。

4、量化质量评价和检测。书面测试每学期举行两次,易中难按6:3:1比例进行安排。年级组和班内还可进行小型的单项内容的书面或口头检测。每次检测要进行严格分析,以各题的得分率等数据的分析明确对后续教学的调整或加强。

我校每学期各学科还组织一次学生的小型竞赛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或数学口算、数学综合能力,或拼音、演讲、美文诵读、语文综合能力,或英语歌曲、英文朗读,小竞赛旨在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延伸学习评价。

(二)加强常规检查,严把教学质量关

全体教师严格执行课表,临时调课需经教务处审查同意。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检查,严格教学规范性,鼓励教学创新性。

1、平时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开学初重点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期中重点检查教案设计和作业布置和批改、推门听课看课堂教学常规;期末重点检查评比优秀作业、优秀教案。平时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则由年级分管段行政领导总负责,各年级备课组长参与督导。平时检查内容有相互听评课、作业交流、课堂教学常规等。

2、单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检查,主要是听随堂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在期末阶段检查时,对每个教师的各项教学、分工等进行全面检查。教导处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情况的记录。

3、组织检查与教师互查相结合。阶段性检查,主要由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对每位教师的每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平时的随堂听课、教案、作业抽查主要以学校领导为主。平时的交流活动,主要以年级组教师间相互检查交流为主。

4、明确常规与倡导创新相结合。在检查过程中,既以各项教学常规为标准进行评价,也提倡老师们创新方法,如作业订正、补缺补差、教案设计等,老师们在工作实践可有更实用更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旦得到认可,则成为一种教学常规要求得以推广。

(三)狠抓校本研修,提高教师教研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实施新课程,“成在教师”,显而易见。在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方面,学校采取多种举措,形成开放、深入、求实效的教研体制。

1、实行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度。我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集体备课,定时召开备课研讨会,随时开展教材研讨活动。

2、实行大小教研组单双周活动制度。学校成立了三大教研组,语文、数学、综合,下设各年级语数教研组、英语教研组、非英语综合学科组。单周年组教研组(小组)开展教研活动,双周大教研组分别于周一、周二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3、实行全员上课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初制定公开课安排表,分别于每周二、周三、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开课,除年级组内教师必须到位听评课,凡空课教师均参加听评课。

4、实行学期主题研讨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主题研讨活动,或就课堂教学有效性观摩研讨、或专题讲座、或为教师专题展评,如说课竞赛、教学设计现场赛等。

5、实行城乡携手、异地联谊、送教下乡制度。我校与北岸中心校、金川学校、小川学校、森村学校、雄村学校为手拉手结对学校,我们常年开展教学交流、送教下乡、校际各项工作交流活动。自2008年秋季,我校与上海爱国学校结对,两校开展了几次有影响的教学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还与黟县实验小学常常有相互的交流。

6、实行个人研修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制度。

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三种策略。

(一)自主学习,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教学要实现主体性教学,或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首先须把握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学活动中角色的定位。为此,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或让位,应从“前台”“退隐”到“导演”(导引)、策划、组织的角色地位。同时,要帮助学生确立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学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第二,衡量自主学习的一大量标:教学时空占有量。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与空间占整个教学活动时空之比,愈大则愈趋于主体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要实现导引着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大胆实施一些“转移”,观念是教师不要做学生能做之事,变教师之说而学生能说的为学生之说,变教师之写而学生能写的为学生之写,变教师之做(说写之外的)而学生能做的为学生之做。第三,从何着手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这段话包含这几个着力点:(1)学习兴趣,(2)学习态度,(3)学习习惯,(4)学习方法。第四,实施利于主体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1)主动参与策略:教师要力求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少而精地设疑引趣,促思,并顺应排阻和追问;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2)迁移为本策略:教师要善于利用背景资料,教给学习思路方法,培养学习元认知,从而促进迁移提高迁移水平。(3)活动促学策略。(4)合作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目的性认识,确保合作学习时空,培养合作学习的技能。这样,学生的真正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二)有序组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无论哪一套版本的教材,学生作为一种学习材料,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局限性。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系统分析教材,详细掌握整册、甚至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教学内容,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要求,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实际情况,适时、灵活地对教学知识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调整,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同时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1、重组教学知识点。

例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中的句子: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c.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发现句子中带点的词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不难,因为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中就已经出现过,比如,“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等,而且让学生在说话和作文时运用这种方法,既然四年级上册就让学生学以致用,那么下册仅仅是“发现”是否有些简单?因此,教师就应该在“发现”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习作中加以运用。这一教学内容在四年级习作教学和习作点评中要加以凸显。教学内容的改变及深入并没有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相反,避免了四年级上下册内容重复出现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口语不仅得到了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还得以运用,使习作内容更形象、生动。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通常是一个单元围绕某一主题,由几个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组合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单元目标,按照教学意图,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前后衔接、连贯。

重组后的教学,紧紧围绕主题层层深入,达到了读写结合,较好地实施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有机调整教学主题。

语文教材是编者依据整册任务布局编排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把这组内容调整到九月份的第三周,与“语言文字的推普周”同时进行。学生第一步,了解了祖国汉字的文化,也明白从哪些方面去了解汉字,并制定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第二步,学生分别开展各项活动:有搜集资料的,他们了解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起源,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等;有上街查找不规范汉字并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写不规范汉字,经过调查,有的是找商业广告(衣衣不舍),有的是简化字(山里氿店)等;第三步,每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份调查报告或谈谈个人看法或制作小报办成果展示。调整后的教学,与推普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而不空,有序而不乱,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兴趣学,学中乐。

(三)有机整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语言框架,是静态的文字、简单的情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给学生呈现丰富灵活的生活语言,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充分内化语言。这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同时也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1、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

将生活实际引入教学,能够激活静态的语言,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提升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看——议——说等活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热烈讨论,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形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充分发挥。

2、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延伸到生活中,让课堂教学在生活中延续,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精彩篇章。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乡下人家》古诗《乡村四月》和略读课文《麦哨》,一个县城长大的孩子对农村的生活现象一无所知,老家在乡下也仅仅是逢年过节去一次。上完《乡下人家》后,让学生的父母带着真正走入乡下农村,看农民耕田插秧,看农民收割菜籽、养蚕,看农村的人家养鸡、养猪、养鸭等情景,特别是麦子收割的时候,让学生摘其麦杆做麦哨吹吹,到桑园地里去摘桑葚吃吃,感受田园风光带来的无限乐趣,同时,也明白作者写文作诗的喜悦,让课本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动起来,舞起来,而不是想象中的农村形象,让农村也有声有色,有苦有乐。超级秘书网

3、捕捉生活气息完成课堂教学。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只要善于发现并捕捉生活相关联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本组的难点是让学生学写研究报告。如果学生对各方面的信息都不是很了解,又怎样引导学生写研究报告呢?有心的语文老师都不难发现。上此组内容时,正逢“端午节”前后,于是,“端午前”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上街看看端午的气息,做端午鞋、买绿豆糕,准备端午用的材料,插艾叶等,同时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民俗文化的寓意。“端午时”让学生吃吃粽子,再看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喝黄酒、吃蚕豆,墙角洒石灰等,问其因说是辟邪。“端午后”让学生把亲身看到的、感受到的、搜集到的都写在研究报告中。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还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民风民俗,学生的情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语感积淀,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素养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活动,围绕什么而进行和为了什么而进行,不同学科的回答是不同的。语文以其学科特质,其活动显然是立足于语文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言文字基本功和语言素养。这种基本功从素质内蕴的角度讲,即是语感积淀。语感对于感受主体而言,是语言的感受力(对感受客体而言,是语言的感受性),是一种心智能力。研究指出,“语感积淀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是语文教改万变不离其宗的“宗”。那么,语感积淀从何获得?首先,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或能力的形成,显然也要靠训练。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肯定不合训练要求,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上把握住“训练”要义,训练也可能成为“牵制式”的,落入陈旧教学方式之窠臼。其次,要注重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感生成、积淀的基础,为此新小语大纲有史以来最高、最重、最实地要求,小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语言积累。第一,第一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是从形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的角度提出。第二,在教学内容与要求中以两条款较多叙述来要求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是150篇(含课文),并在课标后面附有古诗词推荐篇目80首。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具体而实在。再次,要“注重语言的感悟”,也就是语感领悟。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积累,但亦十分重视通过“悟”而自“得”。如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见”或“作”或“吟”等都属于悟的表现。我校小语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点拨等主导作用,可以提高学生感悟率,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也才能促进学生语感的生成与积淀,尽快形成语文素养。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下一篇:五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