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1 20:15:00

室内学习计划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2004年,笔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之后有很多同仁问笔者通过考试的诀窍、技巧和方法,当时只是结合自己的感受口授和指导了一些同行参加考试,但后来他们居然都较为顺利地通过了2005年、2006年的考试,且评价效果不错、切实可行。

回顾自己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学习迎考的经历,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在职人员,笔者感到通过考试最重要的应该是需要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学习迎考与生活休息的关系。当然,认真学习指定的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并潜心研究答题方法也是必需的。

一、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遵纲循本,学以致用

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以辅导用书为主要内容进行命题。试卷分值也是与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要求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了解的内容相关。笔者的感受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有计划地通读、精读、研读辅导用书是考试顺利过关的法宝。作为在职人员,学以致用是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以考试促进资格评审、推进会计后续教育、选拔高级会计人才,这也是国家组织会计系列高级资格统一考试的目的所在。

(一)应用管理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为在职学习,进行富有效率的自学几乎是对每个应试者的基本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网络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中的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却不为多数人所知。实际上,在自学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效果和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自主学习目的性较差、学习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缺失、学习监控和评价机制的缺失以及学习环境缺乏情感交流等。针对这些问题,汪徽(2006)论述了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提出“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等,以加强管理策略指导、实施群体在线讨论和鼓励协作学习交流等方法来指导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引进这些科学先进的方法论能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值得考生借鉴。

(二)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起来就会漫无边际,徒劳而无任何收获。制订学习计划必须要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明确考试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使学习时间的安排上能够整体兼顾、合理分配。订好计划,明确了学习任务,思想上就有了压力。考试要求面广量大,所以,各个章节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不能偏科。有研究表明:清晨和夜晚人的记忆力较好,况且在职人员也只有在这时才可能有时间上的保证,因此笔者坚持每天早晚各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温故知新。日常上班的工作间隙和午休时间较短,可以用来结合工作业务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制订好的计划一定要坚持完成,要坚持检查自己、督促自己,避免开头紧、中间松、最后空的情况出现,对于计划规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三)钻研指定教材,归纳演绎重点

考试大纲是一根主线,必须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去研读学习辅导用书,全面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与难点,切不能对考点押宝,抱侥幸心理。因为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是对高级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要根据考试大纲精读和研读辅导用书中相关的考试内容,再根据大纲对每章节内容、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进行学习。由于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相互结合进行学习。财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实务与笔者的日常工作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仔细研究以往的考题,也是一个良方。通过对2003年开考开始至2006年的试题分析不难看出,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外,主要侧重于对综合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搞条块分割,章节独立,而要前后连贯,对各个章节的类似问题进行归集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此,要引进滚动学习的方法,即在完成一个章节学习内容后,先趁热打铁,对该章内容融会贯通;再将前几章至该章的内容贯穿起来复习一遍;然后再开始学习新的章节。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持了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又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不会出现学后忘前的现象。

(四)强化学习效果,勤奋巩固练习

一本好的习题集是必需的,有一本即可,不必贪多,但其中的基本练习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检验学习效果需要多加练习。每学完一个章节,在对书中的内容已基本吃透后就可以做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前提是完全不再看课本(尽管考试开卷,但实际考试中并没有时间再看书),把每道题作为考试题,认认真真地去做。练习全部完成以后,再统一核对答案。对于做错的题,要查找出错的原因,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还有就是要举一反三,如相同知识点的题目,形式变换了一下,其实考点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有所思考,通过思考,加深理解,加深记忆。通过勤奋练习,既能了解自己对考试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在考前暴露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使自己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学习。还有,限时做练习,不仅可以演练自己的答题速度,还有利于在考场上拥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水准。

(五)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效果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强、专业性强、理论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这都要求考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把财务会计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考生记忆和掌握考点的知识。如,在学习财务会计准则体系时,就必须与现行工作中使用的准则应用进行结合。平时,笔者就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些关于财务会计准则执行的政策解答,注意研读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把实际工作运用的准则实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去理解,真正掌握了这些财务会计准则的内涵,巩固了学习成果。笔者撰写的有关财税管理和审计类论文也加深了对有关理论制度的理解深度。又如,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和报告的撰写,强化了自己对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的理解,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学习,笔者发现:在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中,财税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会计方法无处不在,只要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发现,把财会理论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认真了解考试概况,理解政策,注意技巧

(一)考试概况

根据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文件,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核应试者运用财务、会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政策

综观近几年的考试,具有如下政策特征:1.继续保持考试既有风格,进一步进行摸底和调研;2.适当增加考试难度,保持考试信誉、质量和水准;3.考试题型仍为综合案例分析题,题型特点与2003~2006年基本一致,尤其可以参照2006年;4.新增加学习内容、理论与实务的重点可能会作为考试的重点范围。

(三)答题步骤

综合案例分析题是考试的重点,这类题目主要考核应试者对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基本概念及基本公式的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考试解答时,首先要审查清楚题纲的意思,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明确提问的应答要求,弄清题目涉及哪些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然后根据题意按思路逐步列出,利用所给题纲的已知条件,按原理、公式、应用等顺序一步一步地解答。

(四)答题技巧

无论应试者水平如何,实际考试时一定要注意答题技巧:1.所有的考题都必须回答,先易后难,即使不会也要写,但不要在一道题上使用太多时间;2.以考试大纲观点为准,不要使用与大纲不一致的观点,因为考试不是学术争论;3.研究前几年的试题与答案,并将其作为自己答题时的示范;4.保持卷面整洁,因为卷面的整洁度会影响评卷者的心理状态且对其评分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五)答题方法

在答题方法方面主要应注意:1.答案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条理清晰,说明问题,因为评分是看采分点,采分点即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答案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2.如果是需要答出结论的题目,应先说结论再述理由,且直接把大纲或者法规制度中的原文规定写上即可。3.做案例分析题时,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题目。在此过程中要把关键字眼写在草稿纸上,避免看后忘前的现象发生。

三、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特别是学习迎考,时间紧、压力大,需要集中时间来记忆大量的理论原理、概念和公式等,属于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不注意思维方法,不注意学科特点,为应试而长期高度紧张,身体经常熬夜,休息睡眠时间很少,则很容易会导致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和身体素质下降等情况,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伤害,影响到考试。笔者的做法是:正确处理日常工作、学习考试和休息睡眠的关系,讲究科学用脑、卫生用脑,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和谐应考。

(一)努力做好日常工作

作为在职的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岗位工作是立身之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学习,既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利于实践理论知识。笔者始终坚持工作时全力干,工作之余抓紧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搞好学习,以学促干,以干践学,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相互促进。

(二)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人类的休息和睡眠是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学习和工作的生理基础和脑力源泉。努力做到工作与生活富有规律,不搞夜车、不搞疲劳战,按照一个比较宽松、稳定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休息、睡眠,才能消除疲劳。只要在工作学习期间,经常散散步、做做操,做做深呼吸,听听音乐,利用各种低成本、有效益的途径来放松自己,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心情,就能增加大脑的供氧量,保证学时精力充沛。另外,在家学习的间隙不妨做点家务,也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注意适当增加营养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思想建设,强化执法人员担当

大队党支部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规范支部建设、强化大队组织建设为目标,围绕学习活动,积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要点,确定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等实施方案内容,全面部署党的建设各项重点工作。

(一)强化组织建设,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一是建强班子队伍。强化支部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支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在三楼单独开辟党员活动阵地,设置支部宣传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各项制度以及党员的权利义务等内容上墙,宣传效果明显。三是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大队实际,先后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党员活动日安排表、党小组学习安排表。四是落实“”制度,按时召开党员大会及支部会议,认真讨论党建及大队各项工作,保障支部工作正常开展。

(二)加强政治学习,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以教育为载体,支部制订了党员学习计划,观看《榜样》、《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等爱国主义教育片,开展警示教育2次,主题党日活动6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故居开展“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加强党纪党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坚持从正面引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意识。

(三)加强纪律建设,行业形象全面提升。以干部作风整顿为契机,严格落实机关纪律制度。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请示报告条例》等,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苦果》,传达学习《中共纪委关于收受红包礼金的通报》《纪委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问题的通报》等开展警示教育3次。督促党员干部从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和干部人事纪律。上半年,大队无行政复议案件,无被群众投诉事件,无重大违法违纪事件,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二、突出试点工作,规范卫监机构建设

(一)领导高度重视。自被省卫健委确定为全省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大队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卫健局请示汇报,与县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就办公场地使用、执法车辆配备等重大补短事项进行沟通协调,营造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部门间通力协作的浓厚工作氛围。

(二)责任落实到位。制定了《开展县级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自查自评细则》等文件,细化分解规范化建设各项任务,形成清单化工作推进表,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具体责任人,并将自查自评结果与目标考核挂钩,确保试点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三)阵地建设完备。大队在原办公用房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根据试点建设要求,高质量、规范化设置约谈室(陈述申辩室、询问调查室)、合议室、培训室(警示教育室)、档案室、罚没物品暂存室、应急物资存放室、党建活动室、智慧卫监指挥中心和快速检测检验中心等功能用房12间,统一设置标识标牌、制度流程上墙,并按要求配齐设施设备。目前,各功能用房全部投入使用,执法手段和力度明显增强。

(四)业务技能提升。从“提素质、强队伍、促能力”入手,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大队依托日常工作任务,充分利用“智慧卫监”、“国家培训平台”等平台,以及省市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开展监督员网络培训和业务培训,目前大队卫生监督员已全部完成卫生监督网培训系统所要求的培训学时。同时拓宽监管视角,大队已顺利接入医疗“三监管”平台以及室内游泳场所、生活饮用水、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在线监管系统,全天候、无死角进行监管。在各领域广泛使用现场快速检测和执法记录仪,基本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过程全程可追溯。

(五)文化氛围增强。我县是“两德”故乡,以剪纸、篆刻、书法为主体的“三乡文化”享誉海内外,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大队秉持“色调统一、突出特色”的原则,深入发掘“两德”文化精髓、“三乡”文化内涵,将卫监文化与“两德”文化、“三乡”文化以及传统儒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以“法”“德”“廉”为主题、以蓝白红为主色调、具有浓厚特色的主体文化墙。

三、开展传染病防治监督,抓好疫情常态化工作

半年以来,为进一步做好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大队共开展春节疫情防控、春季传染病防控、疫苗接种点、诊所疫情防控等专项执法检查,督促被监管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督促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哨点诊室)管理、预检分诊落实、健康码查验、就诊流程管理、院感防控、医疗废物管理、重点人员应检尽检等工作;督促车站、宾馆、美容美发等公共场所落实室内通风换气、场所消杀、进入人员佩戴口罩和出示健康码等防控措施;督促学校落实晨午检、学生因病缺勤追踪、复课查验等工作,严把进门关;督促集中式供水单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做好水源地卫生安全巡查、消毒剂和净水剂投加记录等工作。大队共出动125人次,对214家次医疗机构、96家次公共场所、8家次集中式供水单位、116家次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管,下达监督意见书418份,查处违法案件2件。有力增强了各单位疫情防控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

四、严格监督检查,确保立行立改

(一)专项监督检查。按照大队年初工作计划,上半年共开展学校教室内部设置、学校卫生、公共场所通风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医疗废物处置、院感防控、放射诊疗等7个专项检查,共出动185人次,对328家次医疗机构、213家次公共场所、125所次学校、8家次生活饮用水单位完成监督检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47份,查处违法案件4件。

(二)投诉举报。进一步完善“办公室接收-分管领导签阅-执法股室受理”的投诉举报处理模式,落实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处置、回复群众举报投诉。共受理电话举报、上级交办、12345市民热线等举报投诉案件9件,回复率100%,满意率100%。

(三)卫生协管工作。召开协管员报告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工作培训会,对64家乡镇卫生院的卫计监督协管员就如何通过微信小程序报告日常巡查信息相关操作开展培训,确保每位协管员都能熟练操作使用,同时指导对辖区内学校、供水单位、村卫生室、诊所、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开展巡查、信息收集、信息报告等工作。上半年协管工作有序推进,绝大多数单位都比较重视,能按照协管巡查规范要求认真开展协管服务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四)内部稽查工作。开展卫生监督专项稽查3次,开展案卷评查6次,评查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卷7卷,开展风纪稽查5次,被稽查对象100余人次,签发稽查意见书6份。开展全体监督员法律法规培训5次。未发生行政执法过错案件,未发生因行政处罚所引起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

(五)活动保障工作。在元旦、春节、“两会”、中高考等重要节日活动期间,及时制订重大活动、相关节日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节前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两会”卫生安全保障、中高考卫生安全保障等专项检查,共出动76人次,对93家次公共场所、6所次学校、7家次生活饮用水单位等开展监督检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02份,及时排除卫生安全隐患。

(六)政务主动公开。充分运用日报、卫生监督网、政府门户网、微信朋友圈等媒体,及时报道大队监督执法工作动态,共编发卫生监督工作简报2期共10篇,图片信息12篇,上传政府门户网信息40条,被卫生监督网录用16篇,日报报道1次、新闻网报道2次,公示行政处罚案件信息1次。

(七)宣教广泛开展。为进一步做好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大队结合“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第33个爱国卫生月、职业病防治宣传周、饮用水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宣传《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打击非法行医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

五、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案件办理质量

大队以查处大案要案为重点,目前共立案15件,已结案11件,罚没金额合计81129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任务繁重

我县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供水单位接近3000家,各级各类信息录入平台繁多,但大队人手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相关规定的监督频次和信息的同步录入要求。

二、执法人手不够

我队作为参公管理副科级单位,行政职务晋升不易,在工作上难有发言权,开展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常常不被监督单位重视,许多年轻同志不愿到这个单位工作,在单位工作的也不安心,加上行政执法队伍编制的锁定,人员“只出不进”导致空编率较高,人员少,单位编制一直招不满。

三、执法能力欠缺

卫生健康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大多数专业不对口或缺乏卫生监督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次数较少,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工作的高效开展。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队将继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强化履职尽责,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理念,不断加强大队支部规范化建设,有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卫生计生监督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按时按质完成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

结合省卫健委关于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科学制定方案,分解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在验收前全面完成全省“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任务,确保评审验收高位次过关。

三、开展国家“双随机”抽检工作。

将按照国、省、市要求,参照2021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检计划,认真开展所抽单位抽检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及时上报抽检结果。并对2020年度实施行政处罚的单位开展“回头看”,务求整改到位,保障广大群众健康权益。

四、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

坚持疫情防控与日常监督紧密结合,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将定点医院和特殊机构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将预检分诊、探视制度落实等作为检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工作重点。

五、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一、英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做法

1997年英国大选5月2日揭晓,时年43岁的布莱尔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布莱尔首相一上任便宣布“教育,教育,教育”(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是其执政的重中之重,大举实施教育改革。其力度之大,在发达国家中堪称少有。

1999年,英国政府宣布启动“布莱尔首相计划”。该计划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吸引国际学生到英国学习,打造英国教育品牌。第二,扩大政府奖学金,资助有潜力的未来领导人到英国学习。第三,扩大留学生就业的范围,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第四,简化透明签证程序,方便招收境外学生。借助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布莱尔首相计划” 积极实施国际教育战略,其核心就是推进英国教育国际化,“打造世界级的教育”(the world class education),确保英国在国际教育中独执牛耳。

2004年,英国政府“孩童、学校暨家庭部”(Department of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DCSF),在其官方报告书《将世界与世界级教育整合》(Putting the World into World-Class Education)中进一步明白揭示了推进国际教育的方针、原则与愿景:以世界公民作为出发点,了解不同社会的文化与价值,在相互依存的共存共荣关系下贡献自己力量,使得全球经济、社会或环境得以拓展与生生不息。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其较高的国际化教育程度和良好的国际声誉。

1. 改革学校课程。首先是增补课程内容,将与国际化相关的核心概念,例如:公民权、多元化、人权、社会正义或环境永续发展等整合到学科学习之中。最为特别的是,将国际化教育与即将在2012年伦敦举办的奥运会相结合,进而宣扬运动家精神与社群凝聚力的价值。

2. 注重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定所有处于第二关键阶段(Key stage:7-11 years old)的小学生都要接受第二语言课程的学习,其它学段的学生也要达成相关学习目标。笔者所参观过的Hampstead School,学生来自78个国家,拥有68种语言;而挂职学校Lamp ton School 则存在40~50种母语。其它学校也大都如此。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学校”,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孩子们都在同一教室内学习。2010年4月,英国政府决定将汉语列入中学生必修课之一。

3. 鼓励教师参加培训。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与专业素养,英国政府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专业发展课程(Teachers’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IPD),到非洲发展中国家参加发展教育学习营(Teacher in Development Education,TIDE),参加康米纽斯(Comenius)在职语言训练。针对校长领导能力的增强,英国政府于2010年3月特别启动了“国际领导力学习计划”(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Learning Programme)。此项计划采用申请制度,在为期一年的课程内容中包含七天参访地的实地考察,三场以工作坊形式进行的座谈,辅以网络视讯的互动活动。

4. 建立国际交流渠道。英国教育部门首先架设了官方“从全球出发”网站(global gateway),作为国际教育交换信息、分享资源的网络平台。学校可通过网站寻找到与他国学校成立国际伙伴关系(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的契机,亦可从中即时了解到国际教育的完整信息和最新进展。如果学校希望重点开设全球教育课程(global education),则可加入由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剑桥教育基金会等团体所制定的全球学校伙伴计划(global school partnerships),藉以强化全球教育课程在本校的落实和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正式的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国际化的努力也被英国政府视为是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举例来说,属于欧洲联盟所主持的终身学习计划之一――葛伦特维格计划(the Grundtvig Programme),便是专为成人教育组织提供训练国际课程的补助计划,在职的个人可参加研讨会或相关课程。另外,同属欧洲联盟所主持的终身学习计划――李奥纳多计划(the Leonardo Programme)也提供职场上技能训练课程及见习的补助。这些计划除了提升职场上人力的素质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不同国家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在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场域中,注入了一股富有活力、更具弹性的国际化教育泉源。

英国政府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上述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进了与各国在教育、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重塑了留学生教育强国形象。赴英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由接受外国留学生的世界第4大国上升为第2大国。据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近8.5万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100多个合作项目在中英大学间展开。另一方面,拉动了留学生创汇市场,促进了英国经济和贸易的增长。据1992~1993学年的数据统计,英国的留学生市场使英国获得了1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是同年煤、电、天然气出口总额的两倍多。如果加上这些留学生的日常开支,英国以教育输出创汇的数字将更为可观。

二、对英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政府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成功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因为说到底,教育的输出和引进,既是文化的输出和引进,同时也是经济的输出和引进,对一个国家软硬实力的提升甚为必要。

首先,政府部门要对本国教育国际化有一个规划设计,从整体上多层次、多渠道推进教育交流和合作。

其次,各个学校要主动出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推进教育国际化,重视教育交流和合作对本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作用和激励作用。

1.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更加自信的开放心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包括语言观、知识观、人才观和公民观。犹如国际教育专家一再指出的那样:“今天的公民必须是世界的公民。他必须了解世界,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知道如何用和世界相关的语言解释世界。”

2. 以国际教育原则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学校必须根据国际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围绕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好课程分类,提出不同课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增加课程与教学中的国际内容,开发与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国际化课程形式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带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3. 发挥侨校优势,加强与侨居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广东是侨务大省,华侨华人众多、华侨文化深厚。据统计,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超过3000万,占华侨华人总量的六成以上,遍布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一张覆盖五大洲的宽广网络。在海外,有2万多个侨团、5000多所中文学校、200多家华文媒体,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弘扬传播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的体系。这是广东省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广东省的华侨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大力拓展侨务渠道,发挥广大华侨的人脉优势、智力优势和财力优势,以“传授民族语言,传播中华文化,体现民族风情,展现建设成就”为宗旨,与侨居国学校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实现师生互换互访,组织学生参加夏(冬)令营等交流活动。

4. 以本土化为前提,辩证处理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让中国走向世界”与“让世界了解中国”同为教育国际化命题中本有的题中之义。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因此,我们应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策略,把基础教育国际化看作是一种充满挑战性的机遇,只有培养出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中国灵魂的创新型人才,才能说从教育国际化挑战中获胜。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一、物质层面

1.空间上:在我们所参观的学校中,学生的活动空间很多。大多数学校都只有学生学习的教室,却没有供教师备课专用的办公室,美国学校的教室大多是专用教室,教师的办公室地点就是自己所负责的专用教室的一角,教师的全部工作几乎都是在学生中间完成的。在有的学校,全校教师共用一个不大的休息室,却留给学生若干单独的辅导室。如报考大学的咨询室、学生领袖办公室、家长接待中心等。即使学校空间十分紧张,学校也会留出充分的空间给学生开设舞蹈、器乐、戏剧等校本课程。健身房也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楼道里,教室里,包括黑板的上方、教室门上,乃至其他任何一个角落,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

2.时间上:学校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非常充实,组织得井然有序。学生每天上10节课,每节课45分钟~55分钟不等,午餐也作为一节课被排进了课表。这样,不同学生的用餐时间被依次排开,既避免了食堂的拥挤,也方便了教师的组织工作。学生没有过多的随意时间,课间也只有四五分钟。学生一天的生活比中国的学生还要紧张。但这种紧张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紧张。

3.设备上:我们所参观的学校使用的是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每个教室都有电子白板,都摆放着不止一台计算机,教师普遍拥有台式电脑或笔记本。在一些教室门口的架子上放着若干台备用笔记本电脑,供学生上课随时使用。由于是专用教室,很多实验室都将设备直接放在教室,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都可以随时动手试一试。图书馆设在教室旁边,学校把学生最常用的或最喜欢看的书籍放在一进门的地方,图书借阅没有繁杂的手续,学生在课间可随时光顾。学校同时开设两种阅览室:一种阅览室和我们国内学校的阅览室一样,室内非常安静,学生不能随便说话;在另外一种阅览室内,学生可以自由交谈,坐立随意。每个教室都有书架,每个书架都摆满了图书。有的学校的走廊内还放着钢琴,学生可以随时练习。

二、制度层面

1.国家法案。《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是2002年1月8日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的一项教育法案。这项法案要求到2014年,美国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都要达到及格的水平。根据这一法案的规定,美国所有学校都建立了让每个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的保证机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学校设专门时间、专职教师,并在专设的个别辅导室进行个别教学。有的学校发动高年级优秀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一帮一的辅导。

2.考试评价制度。美国政府增加了对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美国政府对考试规定得非常详细。出题有专门的考试公司,对组考者和考试本身也有具体规定。不仅对什么时候考有规定,而且对成绩的划分,以及监考、阅卷、评分和考试结果的使用以及补习服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最后美国政府还会对考试内容进行审计,审计项目包括考试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偏向等,并且还要进行试考,题目合格才能进试题库。考试公司要用18个月的时间制作一份考卷。他们、“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还体现在要专门为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延长考试时间,有的甚至用不同语言印制试卷。

美国使用标准分公布成绩。学校在给家长的报告单中既有成绩,也有等级,还包括学生在哪些方面有长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包括需要看什么书,上哪个网站,留意什么内容,家长能帮学生做什么等,同时还提醒家长要经常和教师沟通,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招生考试与纪律问题的处理上,他们能够面向所有学生,客观、公正、公开地严格执行程序。例如:斯蒂文森高中招生录取学生的唯一办法是考试,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不能例外。

3.学生管理制度。美国的纪律法案也是全州统一的,避免了处理问题学生的随意性。学校自身制定的针对学生的规章制度则常常吸收学生参与组织运作。有的学校设有学生政府、学生法庭,还有的学校甚至有100多位学生领袖。在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学校由学生组织制定纪律要求。

这些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学生档案中的个性化信息有几十条,基本信息就包括祖籍,家庭收入、父母电话号码、免疫信息等很多项;此外还有很多有关学习的信息,包括所修学科、各种活动表现、上课表现,包括学习状态等;还包括学生的各种作品,统一考试的成绩等。这些信息也是大学录取学生时需要参考的项目。

4.教师评价制度。“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他们对教师的考评和培训上。学校每年开展3次对教师的正式评价,他们不仅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还把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引导状况作为主要的、经常的评价内容。评价的核心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教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为什么这样教,学生的哪些表现反映出教学效果的好与差?这节课结果如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结果意味着什么?通过这节课你对学生有什么深刻的了解?如果再教这节课,你会继续使用哪些教学法?会做哪些改动?

三、精神层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这些学校非常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鼓励教师奉献,并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教育,不准在课堂上进行宗教宣传等。中小学校长和大学教授都一致认为:中小学教师没有完全的表达自由。因为中小学生不如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更容易受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穿戴要保守、传统,说话要谨慎,但思想要具有包容性,要能够接受学生的各种表现。他们要求教师树立一种理念:教学不仅是一种职责,而且也是自己从学生那里获得新思想、新视角和反馈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2.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课程。我们所参观的几所学校开设双语课都是因为学生母语非英语。学校甚至还会对学生进行很深入细致的调查:如学生早期讲什么语言,他们与家人讲哪种语言,他们与邻居讲哪种语言,父母和邻居各讲哪种语言,他们对学生使用哪种语言等,之后才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设计不同课时的语言学习课程表。他们的课表真正做到了个性化。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个学校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开设了不同的选修课。各个学校的选修课都是非常丰富的,既有舞蹈、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课,也有体育、科学课等。他们组织了校内外大量的学生活动,并且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的足迹遍及国内外,遍及各个行业,他们到过亚洲、欧洲、澳洲、非洲的很多国家。许多中学都开设了大学预科,即AP(AdvancedPlacement)课程,这给学生将来的大学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为大学录取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学校能够调动各方教育力量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如高年级学生、学生指导员、家长、咨询师以及从社会各行各业聘用的兼职教师等。

3.注重学生的能力建设。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这些学校开设全球化历史、双语课等都是这种趋势的体现。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变化的世界,他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原本以为美国的学生课业负担不重,但这种认识在这里完全被现实否定了。我们见到的学校教材,都是精装厚厚的上千页的大本。他们的理科一年的课本居然有上千页,里面有大量的阅读材料。

美国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看到他们的学生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专用本,里面有制订学习目标的指导语,有如何管理时间的指导词,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需要自己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且各科都有相应的计划用本册。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一、?学校开展精彩读书活动

最近,我们学校先后召开了学家庭小书房建设推进会,“书香溢家园,知识伴我行”家长会,“读书是福”家长会,在全校师生中掀起读书的热潮。家长会中,学生精彩的发言,家长发自肺腑的感受赢得了阵阵掌声,许多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还纷纷给孩子捐书赠款。

随即各年级老师向学生推荐读书目录,下发了倡议书、“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的评选标准。为了充分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我们要求学生利用早上到校、每天午饭后休息时间、每周一节写字课、晚上在家完成作业后的时间进行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由语文教师负责具体实施,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引领、示范、激励作用。

在“书香班级”的评选中,学校要求各班黑板报、读书园地能定期更换,班级书库里的书能在学生中进行流动,使教室里充满书香;在“书香家庭”的评选中,以“读书的孩子真棒,读书的父母真美,读书的家庭真好”为宣传口号,要求家庭内能建好小书房,藏书达到一定数量,平时家长能和孩子一起读书,并且每学期能以书面文章形式完成一份亲子共读的感想和体会;在“读书之星”的评选中,我们则将成绩优秀、平时能坚持读书并认真写读书摘记、心得体会,有文章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学生予以表彰。

“六一”节前夕,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应邀来到我校,举办了一场“少年儿童如何阅读”的讲座,并签售他的“非常神秘、非常感动、非常可笑”系列图书,此次活动更是将学校读书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家庭小书房建设红红火火

在社会普遍关注,学校日益重视的大气候下,如何进一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将是读书活动健持久开展的关键。为此,学校制定了《红领巾小书房建设方案》,提出了三类小书房建设标准。

“普及型”:有房间,有书桌,有书橱或书柜(特殊家庭可用书桌代替),有台灯,有报刊,有图书10本以上;室内干净整洁。

“提高型”:在普及型的基础上拥有图书30本以上,各类报刊三中以上(有两种适合学生的报刊);有个人或家庭学习计划,室内环境布置合理、典雅。

“特色型”:在提高型的基础上,环境布置有特色(如有书房名、名人名言、座右铭等),兴趣爱好有体现(如让人一眼看出喜欢某一类书报,喜欢某一项运动)。学习活动有成果(如在校、镇级以上读书、写作比赛、文娱、体育竞赛中获奖)

还专门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主要做到:1.?内容要健康。2.?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3.?类型要多样,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许多家庭的小书房建设颇有成就,学校还向三种类型小书房的代表颁发了证书,有了家长的支持,孩子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三、?班级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真正的与书本交上朋友呢,我的做法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着力做到:

1.?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平时,我常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我还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鲁迅、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便极力给予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同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续编故事,为主人公设计台词,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等,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3.?引导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为此,我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谈谈读书的心得,一同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使读书所获的知识派上了用途;利用晨、周会课时间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农村孩子条件有限,买书也成了难题。因此,我还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购买学校推荐的书目,进行交换阅读。一个小组共同购买一本书,买来之后,互相传阅,看完之后再与其他小组交换。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书,避免阅读的盲目性,真正读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运用语文,而运用语文的前提是积累。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在农村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让农村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他们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当学校与家庭共同携手,努力为孩子撑起一片阅读的天空,当孩子真正与书本交上朋友,必将终身受益!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近年来,为适应统计工作的快速发展和干部队伍的结构变化,北京市统计系统注重机关文化建设,以期提高统计软实力,增强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中,延庆县统计局、调查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育独具延庆特色的统计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妫水统计的精神和灵魂。“妫水统计魂”像春雨一样不断滋养和浸润着延庆统计人,激发出人们不竭的智慧和活力。

■ 创新工作理念

走进延庆局队会议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墙上的两行大字“每天进步1%,从胜利走向胜利”,设计成V字形的会议桌也昭示出延庆统计人积极向上的强烈追求。

孙占林,延庆县统计局局长,今年49岁。经历过基层磨砺的他,对统计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个没有文化厚度的民族是令人尴尬而沮丧的,没有文化积淀支撑的产业是漂而不定的,而没有文化的部门是了无生趣、没有精气神的。

延庆统计人的精神追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这其中与孙占林的管理理念是紧密相连的。他在2004年跨进统计门槛不久,就亮出了“求真务实,人勤业精”的统计精神,明确提出“做现代统计人,服务延庆现代化建设”;2006年,提出“每天进步1%”的统计文化理念,通过征文、读书等活动,大力营造狠抓细节、集腋成裘、始终如一的机关文化氛围;2007年,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并结合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统计人要“厚德尚能”;2008年,围绕全市统计系统开展的以“忠诚统计、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乐见其成”为内容的统计核心价值观学习讨论,集中广大干部的思想精华,进一步凝炼了延庆统计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即“忠诚统计、求真务实、厚德尚能、人勤业精、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同时,提出了现代统计人应具备三种精神,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精诚团结,相互协作的精神”。

他以讲党课为契机,密切联系统计中心工作,贴近干部职工思想,对大家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正确的引导和鼓励,2004年的《求真务实,勤政为民》、2005年的《做人做事与共产主义理想》、2006年的《以人文主义精神,创造和谐,推动科学发展》、2007年的《完善自我,培养党员干部的优秀品格》、2008年的《快乐工作法》,勾画出主线,形成主基调,构筑团队之魂。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一支团结向上、健康和谐、凝聚进取的统计队伍已经形成。

■ 实践“三破三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对此,孙占林提出,统计部门作为重要的综合经济部门,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统计人员要更新工作理念,做到“三破三立”。一是破除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统计,只善于做室内工作的常规工作理念,树立多走出去,多深入基层、企业、部门的工作方法;二是破除只对现行方法制度负责,只对常规报表负责的常规工作理念,要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情况,关注民意、民生,树立为区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三是破除总以管理者身份面对基层统计对象的心态,确立统计大系统一家亲的和谐统计理念。

“三破三立”的工作理念,改变了延庆统计人长期以来“报表――报表”、“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传统思维模式,树立了深入基层、深入调查对象、深入统计工作实际、深入统计方法制度、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理念,形成了“报表――基层――报表”的新的工作模式。

■ 落实“双A”计划

不久前,延庆局队被评为全县“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这一荣誉在全县屈指可数,来之不易。

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之初,孙占林就提出了“双A”培训达标计划,即用五年的时间,完成统计基础培训标准和统计分析队伍的两项建设,既让职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最基本的应知应会,又能够运用数学模型和各种经济理论开展一些重大课题研究。

自2004年开始,延庆局队机关每年制定学习计划,由科室业务骨干上台对主要业务进行培训;同时,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公文写作、政务礼仪、统计知识等内容的讲座学习;在参加局内学习的同时,干部职工还参加县政府组织的任职培训、专题讲座及MPA(公共管理硕士)知识培训学习。机关学习氛围的浓厚,使机关风气更正,团队的凝聚力更强,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整体工作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9月,在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检查中,局队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脱颖而出,受到市创建学习型组织办公室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 倡导快乐工作

通过一次到辽宁省海城市统计局的学习考察活动,孙占林深深被海城统计以人为本、倡导快乐工作的思路和做法所吸引。

回来后,他把海城统计局四谈、四访、四帮、四关心的做法照方抓药。其中四谈就是工作受挫必谈,有矛盾必谈,不及时完成任务必谈,作风涣散必谈;四访就是生病住院必访,情绪不稳定必访,重要年节老干部必访,女职工产假期必访;做到四帮:突发事件必帮,家庭生活困难必帮,无辜受欺必帮,同志们丧失信心必帮;四关心就是关心职工加班加点误餐,关心坏天气职工回家,关心职工的红白喜事慰问,关心职工的急特事情处理。此后,每逢职工生日,局队都送上一份生日蛋糕和祝福;退休职工祁桂珠生活困难,局党组及时帮助其渡过难关;每年春年及重阳节都看望退休老同志;每年组织在职和退休职工体检;机关13名党员干部和帮扶村13户最贫困户结对子等等。

润物细无声。统计文化建设是一项提升统计软实力的系统工程。孙占林说,我们要通过更加集约化的管理,逐步提高统计机关干部职工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使统计部门具有和谐的人际氛围,高效的工作机制,争优创先的精神状态,厚德尚能的人文关怀,求真务实、人勤业精的统计精神,成为工、学、研一体化的学堂,通过不断塑造现代统计形象,培育独具特色的统计文化,全面服务于延庆现代化建设。

妫水碧波向前,延庆统计充满生机。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情境教学;探究性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要能够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还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所谓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新教材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下面结合我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认识和心得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学生会学,最后达到不需要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境由心造”。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自己所处环境相近,与自己喜欢的、关心的、甚至是爱好的事情接近,那么他们会感到知识对他们有种亲切感,唤起心灵的认同,激发学习的愉,知识也就自然地接受下来。

(1)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境,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借助趣味性材料(故事、谜语等),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内容的情境,从而积极地主动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于课本中一些过时的、乏味的例子,可以改变问题情境,创设成学生身边的或所熟悉的问题,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乐学”,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分步设置问题情境。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问题设计中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阶而上,步步登高。一堂课为了解决一个大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学习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剖成一个个有序的小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向大问题逼近,直至问题的解决。

(3)运用变式重置问题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知道,“要他学”远不及“我要学”所达到的效果。只有注意问题情境的新颖性,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新颖性,是数学教学缺乏生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地去重组知识,而不是从死记硬背的角度,让学生进行重复记忆。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责怪学生考试记不住,一算就错,实际上是学生不会演变和识别。知识重复的最好办法是演变和变式。

三、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是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用著名特级教师周学祁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要进行“稚化”思维。因为有些问题,对这个学生来说,根本就不成问题,但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就成了问题。为了减少新情境下的问题,对原问题结论的反思性思考是问题解决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回顾,发现在对原问题解决中,自己还有意外的收获,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健全知识结构,完善数学思维。

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通过探索、经历、交流来获取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猜一猜”的题目,让学生在“做中学”、“想中学”、“读中学”、“聊中学”,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地来获取知识。多种方式学习并不一定都由教师组织,在适当的时候让一部分学生离开课堂,到图书馆去查询,到计算机房去浏览,到校园中去讨论和验证,而留下需要的学生按统一要求在教室内学习,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请相信:只要把数学课堂真正地交给孩子们,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侃侃.数学“情境——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4期

[2]包蔼黎.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吴也显.课堂教学模式浅谈[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年01期

作者简介: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早期学习框架》;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0-0051-04

进入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幼儿教育在增强国家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即幼儿教育是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的,因而致力于推行国家幼儿发展计划。

国家幼儿发展计划是一个系统架构,包括对幼儿学习课程、质量监管体系、专项支持制度、专业人力资源支持以及区域平衡发展和宏观调控与市场运营兼顾机制的建设等。由澳大利亚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早期儿童教育机构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并由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于2009年7月2日签发的《早期学习框架》(The 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EYLF,以下简称《框架》)则是国家幼儿发展计划中有关学习课程的规定。制定这个《框架》是为了帮助教育者为儿童提供机会以促使潜能开发的最大化,为他们的入学做准备,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业成功打下基础,从而确保在全国不同地区实行一致且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框架》反映了澳大利亚早期教育改革在课程方面的最新动向,了解其理念、内容及实施,对于促进我国的早期教育改革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框架》的主要内容

《框架》认为,儿童的生活具有归属(belonging)、存在(being)和成长(becorming)三方面的特点。“归属”即承认儿童与他人是相互依存的,并且这种依存是界定儿童身份的基础性因素。“归属”是儿童存在和成长的核心,塑造着儿童是谁,将成长为谁。“存在”认可的是儿童当下生活的意义,而不仅仅把童年生活看作是未来的准备。“成长”反映的则是儿童在学习和生长过程中发生的重大改变,包括由诸多不同的事件和环境引起的身份、知识、理解、能力、技能、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基于这样的儿童观,《框架》强调了儿童学习(children’s learning)的核心地位,注重儿童学习的动态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建构性,并从原则、实践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确立了早期儿童教育和课程决策制定的基础。

(一)《框架》提出的原则

《框架》在充分吸收当代早期儿童学习和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儿童教育课程制订的五大原则,以帮助儿童取得进步。

1.建立安全、尊重、互惠的关系

研究表明,当学习环境具有参与性、回应性和激励性时,儿童的学习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令儿童感到信赖的关系,能够为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提供安全的环境,儿童会发展起自信心和自身价值感,逐步形成认可和尊重他人感受的意识,并积极与他人互动。教育者若能与儿童建立起安全、尊重和互惠的关系,将有助于儿童发展与他人积极互动的能力,了解自身对他人所负有的责任,理解学习过程中互信合作的重要,等等。

2.与家长建立伙伴关系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老师。早期教育者与家长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工作,将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学习。要想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早期教育者和家长应做到:尊重彼此拥有的有关儿童的知识;认清各自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坦诚交流;分享各自的儿童观;共同参与决策。

3.对所有儿童持高期望且平等对待

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早期教育者认为。尽管儿童的生长环境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但所有儿童都有成功的可能。当儿童自身、家长和教育者对儿童的学习持有高期望时,他们的进步将最大化。因而,早期教育者在做出课程决策时应注重儿童的参与。与儿童、家长、社区以及其他服务机构建立起伙伴关系,努力探寻平等、有效的方式,以确保所有儿童有机会达到学习目标。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基于当代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多元性的特点,《框架》强调课程设置应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课程应尊重并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的生活、价值、信念和认知方式,教育者应保护儿童的文化身份,充分体现儿童的能力和优势,以激发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并鼓励儿童了解彼此文化的异同,学习共同生活。

5.持续地学习并反思实践

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是一种持续的学习形式,其目的在于搜集信息、获得启发,以支持儿童的学习。早期教育者应经常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自身参与、经历的事件,检验隐含在其背后的理念。反思这样的理念是否合适,是否有其他更合适的理念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已观察到或经历的事件等。在这样一种研究实践、检讨效果、产生新想法的持续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专业探究文化。

(二)《框架》倡导的实践

《框架》倡导早期教育者要采用丰富的实践方式促进儿童的学习,提倡运用以下八种具体的实践方法。

1.整体教学法

整体教学法认为,人的心智、身体和精神是相互联系的,儿童的学习也是整体的。早期教育者既要关注儿童认知层面的学习,也要关注儿童身体、个性、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整体教学法还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儿童、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应建立起相互联系的伙伴关系。此外,整体教学法亦注重人与自然的联系,注重培养儿童尊重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意识。

2.建立应答性学习关系

早期教育者的课程决策和教育行动应建立在对儿童已有知识技能理解的基础上,关注每一位儿童的优势、能力、兴趣、文化传统和认知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同时,早期教育者应把儿童不断变化的想法和兴趣作为课程决策的重要基础,通过开放性提问、及时反馈,激发儿童的思维、扩展儿童的学习。应答性学习关系的建立,需要教育者与儿童彼此尊重和信任,一起学习、共同决策。

3.游戏性学习

《框架》特别强调基于游戏的学习(play-based learning),认为游戏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机会和支持性环境。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想法、拓展思维、形成社会群体,并激发出学习动机。早期教育者在游戏过程中要扮演多重角色,使用广泛的策略,以鼓励儿童去探索、解决问题,推动儿童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4.有意教学

有意教学(intentional teaching)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的教学行动。有意教学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认为互动和对话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因而,早期教育者应灵活规划教学内容,通过引发有价值的互动和对话促进儿童的学习,使用诸如示范和演示、开放性提问、推测、解释、参与分享和解决问题等策略来拓展儿童的学习,培养儿童高水平的思维技能。

5.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

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反映并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对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做出回应,并能适应儿童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室内学习主要是支持儿童开展有关知识、方法、技能等的学习,户外学习,特别是自然环境中的游戏,则提供了大量在室内无法获得的学习机会。《框架》强调,教育者应鼓励儿童和家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创设学习环境。

6.促进文化能力的发展

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不局限于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更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有效互动的能力。文化能力包括:了解自己的世界观、形成对文化差异的积极态度、获取有关不同文化和世界观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和互动技能。教育者应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把文化和家庭背景看作是儿童的“存在”和“归属”,并视其为在终身学习中取得成功的核心。

7.连续性的衔接

这里的衔接,既包括从家庭到早期儿童教育环境的转变,也包括从早期儿童教育环境到学校的转换。成功的衔接是家长、早期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早期教育工作者应与家长和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帮助儿童了解进入新的阶段后其身份的变化,确保儿童在转换中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理解新环境中的常规和实践。此外,不同阶段的教师应共享有关儿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信息,以便使儿童的后续学习能够建立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保证衔接的连续性。

8.学习性评估

儿童的学习性评估(assessment for children’s learning)由计划、记录和价值判断三个连续循环的过程构成,早期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搜集并分析信息,了解儿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和能做什么。早期教育工作者可有计划地采用多种策略搜集丰富的、有意义的信息,记录儿童的进步,判断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所使用的学习策略,从而为做出更好的教育决策服务。

(三)《框架》规定的学习结果

《框架》提出了五项学习结果来体现早期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强烈的认同感;与其周围世界建立起联系并为之做出贡献;有强烈的幸福感;成为自信、投入的学习者;成为有效的交流者。这里的每一项学习结果又细分出若干关键因素,每个关键因素说明的是,当该项学习发生时,教育者可以在儿童身上看到的变化,也就是儿童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列举了促进儿童学习的教育实践的具体实例。当然,无论是学习发生的证据,还是促进学习的实践,都会因儿童和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框架也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以供教育者补充来自他们身边的案例。

《框架》认为,学习不总是线性的和可预测的。每个儿童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逐步达成学习结果。早期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决策时应考虑儿童以及《框架》规定的学习结果两方面因素。此外,学习结果也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即儿童当下的能力、倾向和偏好;教育者的实践和儿童的早期教育环境;家庭和社区的参与;整合各项学习结果的学习。

二、《框架》的实施

《框架》签发后,在澳大利亚得到了迅速推广,《早期儿童服务家庭指南》(Families’Guide to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和《早期学习框架教育者指南》(Educator’s Guide to the 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也随之出台。“社区儿童看护合作有限公司”还为澳大利亚政府开发了一套实践操作资源,以支持《框架》的实施。另外,每个州和地区都设立了“专业支持协调处”(Professional Support Coordinators,PSC)和地方专业支持单元(The Indigenous Professional Support Unit),为实施《框架》的机构及工作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服务。除了地方性的培训和指导外,“早教澳大利亚”(Early Childhood Australia)还为澳大利亚政府开发了全国性的“早期学习框架专业学习计划”(The 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 Professional Learning Program,EYLF PLP),为实施《框架》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此外,“早期学习框架专业学习计划”还开通了在线互动论坛。以供早期教育工作者分享交流。来自全澳大利亚的高水平的早教专家和实践者均会加入其中,回答相关问题,或开展主题讨论以及全国性的工作坊活动等。

三、《框架》的启示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寄宿生;行为习惯

一、引言

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初中,都存在着走读和寄宿混合的教学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使很多青少年在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就脱离父母的怀抱。学生平日里生活起居的照看者是长辈,因此他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纠正学生平日生活里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优秀的生活习惯。

二、寄宿生生活习惯的培养

1.安全意识的培养

人身安全是一个人一切其他行为的基础,没有人身安全也就不存在人的其他行为,因此,从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作为中学生老师必须在入学时就给学生们灌输相应的安全知识,这一点不仅仅对于寄宿生,对于走读生来说也至关重要。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的几点:

(1)在上学放学的途中注意交通安全及其他安全。青少年处于一个身体和智力双重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玩耍也是孩子们的天性,班主任尤其需要提醒走读学生在上学放学的途中按时回家,不要贪玩冒险做出十分危险的事情。同时需要教育寄宿生在上学放学的途中不要乘坐“三无车辆”,骑自行车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信号灯指示和交警的指挥。

(2)学校应当在学生在校期间经常举办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寄宿生们在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时,要严格按照活动的要求执行。

(3)学校应当加强对寄宿生住宿安全的管理。学校应当教育寄宿生在寝室内不要乱接电线,避免违规用电,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或者私自点燃蜡烛等,以免最终酿成火灾。

(4)学校要加强对校内饮食卫生的监管。所谓“病从口入”,过去的几年里,也出现过相当数量的学校内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对于学校来说,加强食品卫生监管,保障住宿生饮食安全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应当教育学生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在食堂内就餐,不买“三无食品”等。

2.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中学生尚且处在人生中一个相对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对于初中生的生活能力的养成及其教育的内容应当以“温、饱”自理能力的某些指标作为下限,同时以学习独立生活和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能够独立生活作为上限。学习生存知识,为突发状况的处理进行知识储备,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寄宿制的学生生活本来就是对学生的自理能力的一种极大的考验。在家里,由于有家长的各种照料,学生们大多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在学校里,周围只有同学和朋友这些同龄人,从叠被子到洗衣服,还有进行理财规划,这些都需要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寄宿生活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锻炼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老师和学生同处于这样一个地方,通过班级、寝室这些小集体的联系,学生学会了与人相处以及照顾自己,这些对他们的未来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仅体现出学生们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作为班主任,必须教会寄宿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方面,叠被子、洗漱、打扫宿舍和教室这些事情,是学生们的做事习惯;另一方面,学生们在食堂就餐时,应当学会自觉排队就餐,不浪费粮食,这就是学生们的就餐习惯;同时,在寝室和其他室友相处时,要学会照顾室友情绪和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最后,要教会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勤洗头洗澡,不乱扔垃圾,学会打扫卫生,这是学生们很重要的卫生习惯。

有专家的研究指出,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十分需要父母的关怀和照顾,而作为寄宿生,他们常常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父母共处,这个时候,教师尤其是学校领导和生活老师需要格外注意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初中生处于一个人生中最为敏感的阶段,情绪往往多变而且心智不够成熟,老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生活上、学习中和心理上的问题,并且积极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温暖,这样才会让学生们健康成长,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使命。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生虽然处于智力和身体双重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是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并不成熟,由于缺少阅历,他们常常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和诱惑,导致不能够专心学业。而由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缺少父母在身边的督促和管教,更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荒废学业,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作为老师,应当适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首先,老师们应当注重培养寄宿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正确而且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的时间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往往对最后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自己悔不当初。科学的管理时间,首先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其次,寄宿生们应当自觉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保证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要注意学习中必须保证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堂的认真听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会记笔记,并且在课后整理笔记,不懂的内容做出记号,课后和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这都是提高学习效率十分有效的方法。

最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实习策略。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学科兴趣和对于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初中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调整自我,改善学习方式,逐渐摸索,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策略。死记硬背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和摸索,逐渐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5.培养寄宿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寄宿生在学校中,教师们不该仅仅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对于他们精神方面尤其需要多加照顾。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需要精神支撑的,寄宿生远离家人的监督,缺少父母的陪伴,而老师们也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样说来,学生的精神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培养一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努力学习,乐观生活。

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们获得一些感性的东西,老师再通过言语的引导,让学生们进一步领悟这些外在事物的内涵和它们所蕴含的意义,最后学生会自发的模仿和坚持,加上旁人不断的约束和指引,最终他们会自发地产生一系列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三、总结

寄宿生在学校中远离父母,老师成了他们接触最多的长辈,因此老师们也就肩负了格外沉重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升华自己,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升华,为祖国和社会的未来进步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杨雪娟.延边地区初中寄宿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延边

大学,2010.

[2]杨建艳.农村初中寄宿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山西晋中学院,2014.

室内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认真做好无线电台站年检验证工作,严格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管理

今年我处与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发出无线电台站年检验证通知共50余份,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用户办理手续,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和年检工作都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到6月底,全市年检率达到80%以上。为一家新设台单位办理了设台相关手续。

严格按照新版《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和“无线电台站审批程序”,对用户报送的申请资料进行认真审核,积极指导和协助用户填写好“无线电台站技术参数表”,并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规划台站地址和指配无线电频率,做到建站合理,审批严格,办证迅速,服务及时周到。为确保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我市农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我们开展了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农村“村村通”工程所用频率的清理工作,保证所用频率的电磁环境干净无干扰。

(二)、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宣传,认真开展执法检查

年初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为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准确把握和正确运行法律、法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平、公正执法的水平。在广播电视、网站等宣传媒体上开展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对无线电管理工作涉及的相关条款和国家对无线电管理的相关文件规定为内容的宣传活动。

为维护民航陆空通信秩序正常,确保民航通信和飞行安全。在监测站和台站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开展了对广安市辖区内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调查、登记工作。联合排查了邻水县合流镇至高滩镇沿线安装使用大功率无绳电话情况,取缔了大功率无绳电话两台(套)。

(三)加强无线电监测值班,加大干扰查处力度

坚持日常无线电监听、监测,完成上级下达的监听、监测任务,及时查处无线电干扰,监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锻炼,进一步提高了无线电监测技术水平。上半年完成省无委、省监测站下达的民航无线电干扰排查任务1次,监测人员在高登山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监听、监测29天,向省无委报送民航干扰排查监测情况29次,查处无线电干扰1件。

认真开展对本辖区内无线电频谱监测,紧紧围绕全面构建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技术监管三大体系展开。完成了省信息产业厅下达的重点频谱监测任务3次,其中对民航频率、调频广播电台、电视频道进行了重点监测,共计监测538小时,按时向省无委办公室、省监测站报送了《无线电频谱监测统计报告》。通过监测月报制度实施的深入和推进,掌握了一批非法和违规台站,给无线电管理提供了技术监管依据。

(四)加大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上半年,我处在抓紧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放松业务知识的学习。为配合今年5月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省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比赛”,针对演练设定的内容,制定了无线电管理、监测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计划和内容及落实措施,印制学习资料31套,共2000多页。集中两个月时间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在全省监测技术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首先是采取前两小时学理论知识,后两小时实际操作监测、检测设备,最终达到每位同志都能熟练操作各种监测、检测设备的目的;其次是采取室内学习与室外练习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派专人到郊外放置干扰源,然后全体人员分两组开展实地查找干扰素源的模拟训练,以此提高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处理突发事件和干扰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和训练,全处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得到提高,操作能力大大提高,基本上达到了人人能完成监测、检测和查处干扰的水平,全处人员学习无线电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的兴趣更加浓厚,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高潮。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各区市县没有专门的无线电管理机构,我处行政执法人员又少,导致日常工作中对区市县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设台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2、我处广安无线电监测站,属公益性管理职能事业单位,门市出租权收走后,事业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虽然去年底解决了一部分,但还是有相当的缺口,对无线电管理和监测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三、下半年的打算

1、强化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管理工作,按照省无委要求,全面展开对无线电频率台站的清理工作,为3g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2、继续做好保护民航陆空通信频率不受干扰,保障民航飞行安全。

3、加快无线电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尽力完成监测中心的立项建设工作,提高技术管理能力。贯彻落实监测月度报告报告制度。

上一篇:编程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申论学习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