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项目范文

时间:2023-04-23 16:22:22

试点项目

试点项目范文第1篇

K:中国科技教育

Z:曾筝

K:这个项目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Z:国家和政府教育部门一直强调要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的教育功能,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同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都强调要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教育服务功能,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6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共同启动了项目工作。

K:试点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Z:项目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索。一是建立机制,就是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馆与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间长期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二是要开发和整合资源,将科技活动场馆的科普资源(功能)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要求(包括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进行有效衔接,降低科普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最后是能力建设,使科技活动场馆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以根据学校科学教育的需求来设计和组织实施科技场馆的未成年人科普活动,而同时培养学校教师利用校外场馆的资源来实施学校科学教育的能力。

项目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使校外(非正规)科学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这两种教育体系的资源和力量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K:目前试点的各部分内容进展如何?

Z:在机制建立方面,项目的协调管理机制与工作开展方式逐渐明晰,从试点开始阶段顺利过渡到试点推广阶段,该项目也成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尤为重要的是,参与试点的校外科技场馆在理念和观念上发生了转变,愿意以新的思路和工作方式来拓展科技场馆的公共服务职能。跨部门合作成为本项工作的重点,科技场馆与教育部门由单次活动的协作探索向常态化合作转变。试点科技场馆的校外科普教育活动逐步向系列化发展,内容、形式和层次都更加丰富。试点单位正在逐步发挥校内校外教育衔接的示范作用。各单位利用和开发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资源的意识逐渐增强,以资源带动活动开展,为科技场馆的教育项目增添了内涵与魅力。

在能力建设方面,全国项目办每年都组织针对科技馆教育项目业务人员的专项培训,通过业务培训和不断的项目工作实践,科技场馆人员的教育项目策划能力和业务素质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加强。部分试点场馆还在开拓学校科学课教师培训的模式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力图使校外科技场馆为学校科学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使教师开始理解并主动利用场馆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科学教育服务。

K: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Z: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进行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从试点的总体情况来看,科技场馆的非正规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处于跨部门合作的弱势,校外科技教育仍然受到学生学业压力和学校管理的限制影响,校外科技场馆要与学校建立深入合作还是比较困难,一些试点单位与教育部门合作的模式还属于酝酿和雏形阶段。

其次,科技场馆项目管理能力、人员专业素质距离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教育服务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些试点校外科技场馆对自身的特色优势和未来的项目发展方向考虑得不够充分,多着眼于近期活动,缺少系列性和系统性的长期规划。面对革新性的工作,工作思路扭转慢。

最后,一些大型的试点科技场馆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投入不足,制约了项目进展。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提供部分试点经费,地方财政也为试点项目投入了一定的经费,这样虽然能调动一些试点单位的积极性,但由于不是专项资金,一些大型科技场馆重视不够,安排的专职教育项目人员较少。

K:迄今为止,项目取得了哪些重要经验?

Z:首先,省级教育行政、科协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跨部门合作机制是做好试点推广工作的重要保证。

其次,试点单位自身对于发展教育项目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对这项工作的有效进行起着关键作用。教育功能发挥和教育活动实施是科技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试点单位只有充分认可这一点,具有比较强烈的功能转型意愿和决心,只有愿意投入专门的人员和物力来发展教育项目,才能有效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

第三,科技场馆人员的教育项目策划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是项目发展最核心驱动力量。

最后,不同类型、规模的科技场馆需要根据本单位的设施和人员条件来确定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K:2011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试点项目范文第2篇

在全省上下都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八次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之际,厅里决定在这里召开全省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现场会,主要目的是通过现场参观*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建设情况,大家相互交流经验,找出自身差距,提高思想认识,以加快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作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建设任务。昨天会议组织参观了*县刁崖代燃料试点项目电源点以及项目区建设情况,刚才又观看了*县试点项目建设情况的录象,听取了*县、*县、新县、*县、*县的情况介绍,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时间虽然短,但大家普遍认为很有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度

我省自20*年开始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以来,*、*、*、*等市水利局,项目所在县的政府及水利等有关部门为试点项目顺利实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目实施单位都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试点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是试点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年,也到了最为关键的攻坚阶段,不仅直接关系到20*-20*年试点项目的成败,也关系到2009年能否有更多项目顺利启动。省厅对这一阶段的工作高度重视,为了全面掌握全省各试点项目进展情况,8月份和9月份,厅里安排水电发展中心对部分试点项目的电源工程和项目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督导,掌握了项目进展的第一手资料。这次会议又听取了*县、*县、新县、*县、*县关于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进展的详细汇报。总体来说,经过3年的努力,我省6个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为20*年完成达标验收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大家已经看到了,6个试点项目中,*县试点项目建设工作进展快,效果好,成绩比较突出,无论生态水电站工程、项目区整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目前已经基本具备验收条件,并且已经为验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也是这次现场会选在*县召开的主要原因。*县中里坪代燃料项目是我省首批试点项目中规模最大、任务最为艰巨的项目。在施工难度大、资金到位不足的情况下,项目实施单位克服重重困难,不仅保证了水库在今年5月份实现顺利蓄水,电站机组开始试运行,并且结合水灾移民点建设实现了首批示范户的代燃料供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下一阶段项目区的集中整改,*县中里坪试点项目年底前可以完成验收。新县集中精力完成了生态水电站工程的更新改造,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区建设需要加快进度,争取今年如期验收。*、*县试点项目的电源工程因种种原因进度较慢,目前主要集中精力进行项目区建设,通过选择已建电站作为近期替代电源,今年也可以实现项目区代燃料供电。淅川县谢湾生态电站项目因前期工作问题进度缓慢,目前重点是加快工程总体进度,尽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虽然我省的6个试点项目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建设总的进度还比较落后,有的试点项目生态电站工程至今还未开工,有的项目区整改到目前尚未正式启动,有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还没有到位,有的代燃料过网供电政策尚需落实等,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试点项目建设任务还面临诸多困难。各有关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一定要有紧迫感,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工作节奏,狠抓建设进度,确保圆满完成我省试点项目各项建设任务,为顺利启动2009-2015年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要充分认识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200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指示,要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从2002年中央2号文件指出“节水灌溉、农村水电、乡村道路等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要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到2003年中央3号文件要求“启动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再到20*年中央1号文件“加强农村水能资源规划和管理,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连续7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都强调要做好农村水电和小水电代燃料工作。

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也多次明确指示,大力发展小水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2001年11月,总理就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问题给汪恕诚部长的信中要求“把农村水电建设同经济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搞好治水办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002年12月,总理在全国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退耕还林地区和天然林保护地区,要开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替代燃料的试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0*年6月5日,总理批示,“小水电开发应该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走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回良玉副总理也多次对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发展农村水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富民工程和德政之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注意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和符合各地实际的发展路子”。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水电及小水电代燃料工作的空前重视。水利部党组也把小水电代燃料列为新时期水利建设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进行强调。今年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分解表的通知》明确把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作为水利厅和发改委的目标责任,要求20*年年底前完成,其中水利厅为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为配合部门。按照省政府要求,水利厅定期向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并将其列入对水利厅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的具体体现。项目实施区各级政府、水利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实施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的重大意义,要充分认识到小水电代燃料工作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中央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调整项目区农村能源结构、促进农村生产发展、脱贫致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一定要把这项工作真正作为水利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千方百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实施单位,对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领导和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全面领会中央、水利部、省政府有关政策精神,切实认识到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与一般小水电项目的本质区别,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小水电代燃料工作的要求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坚决为党和政府,为项目区人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所有从事小水电工作的同志,更要充分认识到,小水电代燃料除了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外,对农村水电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可以说,小水电代燃料是农村水电能否迎来第二个春天的关键。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试点的成败又是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能否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关键。我们只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去,才能取得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的最后成功,才能够充分发挥小水电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独特作用,才能真正迎来农村水电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实现新时期农村水电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要认真学习*县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作经验

通过实地参观*县试点项目的生态水电站和项目区建设成就,观看*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专题片,听取其它几个项目进展情况的介绍,大家应该明显感觉到,我省6个代燃料项目建设中,*县小水电代燃料工作确实进展快,效果好,成绩比较突出,无论是电源点建设还是项目区整改等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全省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建设树立了典范,很值得总结推广,也值得全省各试点县借鉴参考。这次现场会在*县召开,是省水利厅对*市、对*县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希望通过现场会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推广*县的经验,也希望通过大家的相互学习、交流、总结经验,做好全省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建设工作,圆满完成试点任务。

总结和归纳*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认识到位,领导重视。自20*年国家确定*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作为在三农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直有关单位和项目所在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的县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协调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县有关部门参加的项目建设协调会,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县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项目区现场办公,掌握项目进度的第一手资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保障。县龙源水电公司作为项目实施单位,组织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具体负责项目前期规划、资金筹措、电源建设、项目区整改等工作。*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建设,市局主管领导在项目实施前期就带领*县水利局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赴实施首批试点项目山西省实地参观学习,广泛吸取他们在试点中的先进经验,指导*县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实施方案,并定期赴现场指导督促项目建设,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二是勇于创新,措施得力。2003年启动的首批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只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和山西五个省(区)实施,大部分项目都处于发供用统一的小水电供电区内。我省目前实施的是20*-20*年全国扩大试点项目,全国总只有82个,我省就占到了6个。由于仍然处于试点阶段,无论国家和省都不可能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也没有现成经验供参考和借鉴,这就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路子。对于我省来说,由于特殊的电网体制,更给初次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增加了难度,如何争取电业、物价、税务等相关部门支持试点建设成了决定试点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与以前实施单一的水电站项目比,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作普遍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使不少地方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而在困难面前,*县县委、政府抱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新时代精神,不等不靠,明确了相关单位责任分工,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入调查研究,相继制定出了有关小水电代燃料电量上网、过网、丰枯互抵、电价以及建设资金筹措、项目区整改等方面的办法措施,完成了相关协议合同的签定,组建起了相应的管理运营机构,在我省率先实现了小水电代燃料供电,为全省试点项目开了一个好头。在这项工作中,*县供电部门,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精神,满腔热情地支持项目建设,为项目顺利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与*县各方面情况十分接近的部分项目到现在还仍然停留在电源工程建设,相关措施的出台、项目区整改还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有的甚至还没有启动。这非常值得大家反思,与*县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工作进行不下去,问题到底出在了哪个环节。

三是重视宣传,齐抓共管。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是一项为老百姓办实事、让群众得利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农村的新生事物,只有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工程的性质、目的、意义和产生的巨大效益,才能取得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才会使他们积极支持配合,自觉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去,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小水电代燃料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县一方面充分发挥项目区所在地白河、木植街乡基层政府的作用,通过实行干部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党员联系群众、民政扶持特困户的办法,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广泛利用标语、板报、座谈、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国家有关小水电代燃料的优惠政策和重大意义,使项目区群众对这项惠民工程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接受到接受、由“要”到“我要干”、由试探性用电到放心用电,从而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促进了试点项目的顺利开展。《*日报》曾三次对*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的情况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项目区群众的确从试点中得到了实惠,解放劳动力、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从而进一步影响了附近村户,纷纷要求政府尽快扩大实施范围,盼望能够早日实现小水电代燃料。

四是科学规划、强化管理。从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始,直到完工后的运营管理,*县始终坚持科学规划设计,规范建设管理、创新运营机制,切实保证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永久有效地发挥效益。在项目选点上,经过反复优化比较,大胆打破县内行政区划限制,确定白河、木植街乡两片小水电代燃料区。不仅使项目与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村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还充分考虑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居民用燃现状以及对代燃料电价的承受能力,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是时间紧、资金少、涉及面广、要求高的民心工程,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在电源点建设上,*县严格按照国家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把建设资金、工程质量作为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保证了工程的资金和质量安全。在国家资金到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股份制方式有效解决了生态水电站工程资金缺口,既保证了国有资金保值增值,又保证了工程按期投产。在项目区建设和整改中,按照国家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充分发挥项目区政府的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五改”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五改”资金,加快了项目区整改进度。

在项目区运营管理中,充分发挥代燃料协会的作用。县民政局批准成立的由发改、物价、财政、水利、电业、林业、有关乡镇、龙源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及代燃料户代表为成员的“*县小水电代燃料用户协会”,按照协会章程协调相关方关系,对小水电代燃料发电、供电、用电、生态保护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县电业局与龙源公司签订了并网协议,确保在平水期、枯水期供给项目区代燃料电量,并与代燃料电站的结算实行按季互抵,并为代燃料供电专门建立了电力营销开票系统,为代燃料户开具代燃料电价发票创造了先决条件。县代燃料领导小组制定了“五改”配套工程标准和验收办法,对“五改”验收合格的代燃料户签订协议,核发“小水电代燃料”用户证书,享受小水电代燃料优惠电价。对“五改”验收不合格者,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做到成熟一户,发展一户。

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促进了*县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得以少走弯路,顺利实施。

五是领导挂帅,团结协作。为确保试点项目成功,*县调集了县水利局、县龙源公司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精兵强将,组成代燃料项目工作班子,由水利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长期奋战在项目建设第一线。大家舍小家,为大家,不畏困难,无私奉献,为*县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成功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县试点项目为我省的小水电代燃料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为其他试点项目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也为我省明年即将实施的又一批代燃料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确实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也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当然,其他试点项目也同样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县,面对中里坪试点项目建设难度大、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由水利、电业部门相关企业共同组建的*灌河水电有限公司作为代燃料项目法人,抱着坚决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决心,自力更生、不畏困难,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不仅保证了生态电站主体工程的顺利实施,还结合水灾移民点建设,实现了首批54户移民户代燃料供电,为全面完成试点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水利、电业合作进行代燃料项目建设的典范。

希望这次现场会能够真正达到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也希望与会同志把*县、*等县好的经验带回去,大力推进本地试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不拖全省、全国的后腿。

四、要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区建设进度和试点项目验收工作

现在离水利部要求今年年底验收的期限只剩了不到3个月时间,而除*县外其余试点项目的进度离验收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项目区建设进度差距更大,有的甚至还没有起步。各地虽然原因各异,但归纳全省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水利部门汇报宣传力度不够,地方各部门对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认识不足,导致各地党委政府对小水电代燃料项目领导协调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试点项目的进度。各地汇报中也提出了不少问题困难和建议,但是针对上级的较多,查找自身问题很少,对下步工作的计划措施还不够具体,没有明确县委、政府在项目建设中应该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从目前情况看,若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区建设进度,年底前很难全部完成验收,我们就无法向水利部、省政府和项目区人民交待,2009年及以后的项目安排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对今后我省农村水电事业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尽快解决试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强力推进各试点项目建设进度,我就如何做好这次会议精神落实及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强调三点: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各项工作协调落实

这次现场会结束后,各试点县与会的政府主管领导,尤其是水利部门及实施单位尽快把这次会议精神、试点项目进度情况及存在问题困难向县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汇报到位,一定要让他们切实意识到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之所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水电工程,属于农村小型公用基础设施,是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的配套措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省政府明确的“*”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一项目标任务,是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试点项目所涉及的很多问题,如果仅由水利部门去协调,根本无法解决。只有通过党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协调,才能使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解决实际问题,使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各试点项目县要进一步加强充实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的领导机构,必须由县主要领导牵头,明确一位负责同志具体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领导小组不能只有虚名,务求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必须做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任务、责任、措施三落实、三到位,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考核办法,加强对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电业、物价、林业、环保、扶贫等有关部门与水利部门通力合作,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配合代燃料试点工作。水利部门要切实按照水利部的要求,把加快试点项目的建设和验收作为近期水利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必须由一把手要亲自抓,对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工作进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向领导小组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到位。要加强对项目实施单位和参建单位的监督指导,履行起对代燃料项目实施建设管理的职责,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债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前提下,按计划完成试点项目的建设和验收。*县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领导小组真正起到了对工程的领导和协调作用,电业、物价等部门都给与了大力支持和配合,水利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开展比较顺利,非常值得其他县学习和借鉴。

(二)克服畏难情绪,坚定信心,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从8月份省水电发展中心组织对部分试点项目的实地检查,到今天听到的几个试点项目的汇报,大家对生态水电站的建设都比较有把握,进展相对较快,效果也比较好,但大部分试点项目在项目区建设中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暴露出了对项目区建设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有的甚至完全失去了信心。这对于习惯了实施单一工程项目的水利部门来说,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确是新生事物,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再用建设单一水电站项目的办法去解决当然就会失灵。对全国来说,目前也还处在扩大试点阶段,就是通过各地试点项目的实施,探索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办法,为代燃料项目正式实施打下好的基础。而试点阶段,无论国家还是省都没有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这就更需要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依靠县委、政府的领导协调,依靠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圆满完成试点项目的建设任务。

归纳各地反映的情况,目前我省试点项目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部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代燃料电量过网供电方案和代燃料到户电价不能落实,致使在电源工程已经完成的情况下不能实现代燃料供电,这就需要县委政府尽快协调督促电业部门履行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的实施方案中所签订的代燃料供电协议,尽快落实代燃料过网供电,确需调整到户电价的尽快报有关部门批准;二是项目区“五改”资金缺乏,影响了项目区整改进度。由于国家下达的试点项目资金中只包含了生态电站建设,项目区整改资金就需要通过自筹解决。对这一问题应该针对各项目区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改路改水资金需要由政府协调有关部门结合村村通、扶贫、饮水及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解决,改灶、改厕、改圈则应该学习*县的好经验,改造标准统一制定,所需资金主要依靠代燃料户自己解决,经验收合格才开始供电。对于一些特困户县里可以适当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助。*县的经验已经证明,这种办法在实施中是十分行之有效的。三是部分生态电站项目因为项目审批问题、项目投资规模大导致工期延长等不能按时投产。对待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快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一方面当地政府应积极协调通过已建水电站作为近期替代电源的办法解决,而项目区的建设绝对不能放松,争取尽早实现代燃料供电。其他反映出来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积极协调解决。

前两个难题在*县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其他项目的情况和*县基本一样,地方党委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只要像*县一样重视代燃料试点工作,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他们能办到的事,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到。通过这次现场会,大家一定要对照*县成功的经验,找出自己的问题,努力迎头赶上,决不能影响全省的试点工作的总体进度。

(三)采取措施,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年底前完成验收

这次会议后,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出关键问题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强力推进试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各试点县小水电代燃料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协调的重任,调集一批有能力、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对目标责任进行合理分解,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单位的每一个人,层层负责,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表彰和奖励,对于工作不力严重影响试点工作者要敢于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要根据验收日期,排出可行的进度计划,倒排工期,要细化到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对照检查,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完成。对确实存在困难的项目,要认真分析,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超常规的方法,千方百计加快进度,必须争取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验收要求。

这次会议结束以后,省水电发展中心要定出全省试点项目进度安排,尤其是要排出各项目具体验收日期,定期对进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向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对于因工作不力导致不能按时完成验收的,必须由试点县的县委、政府向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水利厅作出说明。今后我厅将把试点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安排下阶段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和水电农村电气化项目的重要依据,投资要向试点完成好的县重点倾斜,对于不能按时完成验收的县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水电项目。对于试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省水利厅也将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

五、要集中力量做好2009年代燃料项目的启动工作

全国为期5年的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已经取得显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项目区群众的广泛拥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决定启动新一轮的更大规模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中央每年投资额度将比试点期间大幅度提高,预示着小水电代燃料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我省17个县(市、区)的24个项目已被列入2009-2015年全国年小水电代燃料规划,其中的8个项目申请列入2009年度国家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计划,8月份水利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对这8个项目进行了审核。这些项目的代表也参加这次现场会,就是要求他们提前学习试点项目的经验,尽早进入角色,保证2009年项目顺利启动。各有关市、县要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的文件要求,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代燃料管理办法的规定,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在保证前期工作深度和质量的基础上,抓紧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年度建设计划,让小水电更好地为我省山区群众造福,为实现我省节能减排目标服务,为实现山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试点项目范文第3篇

岸电项目当前已在我国一些港口开始得到推广应用,其主要是利用岸上电力为停泊的船只供电,以保证船舶照明、通风、通信、货船汞和其他关键设备的运行,让停泊在港口的船舶关闭辅助发动机,消除船舶在港期间使用辅助发动机产生的空气污染,实现港口环境的大改善。秭归港口作为连接三峡大坝货物转运的重要枢纽,随着长江船运物流业和翻坝客运的快速发展,船运物流业和旅游业的用电需求激增,绿色用电、安全用电呼声强烈。为进一步减少船用发电柴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港口周边噪音及水质污染,国网秭归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秭归公司)于2015年初实施了秭归港岸电试点项目,为过往停留港口的船只提供供电服务。

1 秭归港岸电试点项目运营的现状

秭归县沙湾锚地为三峡库区待闸船舶固定停靠地,停靠船舶较多,岸电消费潜力大。秭归公司将此地作为岸电试点项目建设选址,投资280万元,新建3台315千伏安配电台区,架设10千伏线路0.7千米,0.4千伏低合呗2.8千米,在大坝185米蓄水位之上安装了20个专用岸电接电箱,建成80个接电桩位。在锚地停泊的船只,可自行展放电缆,从岸电接电箱接电供船舶使用,按国家规定的目录电价交纳电费。

1、秭归港岸电试点项目运营后经营情况

该项目于2015年4月投入运行,运行后发现停靠船舶大多未配备岸电低压接入电缆,并且沙湾锚地岸电区域长江水位在枯水期垂直消落差达50米,接电电缆展放长达百米,电缆展放难度大,接电人员劳动强度高。同时,货船使用电量小,一次使用不到100度电,船主不愿意使用岸电。为促进岸电应用,秭归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以下简称银河公司),对不愿自行展放电缆的船只,由银河公司为船舶提供岸电接入服务,并按0.5元/千瓦时收取岸电服务费用。秭归公司向银河公司按1千伏及以下“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非普)”(0.87元/千瓦时)目录电价标准收取电费。据了解,银河公司自2015年5月接受委托为岸电提供服务以来,共投入低压电缆等设备18万元,房租等支出6.5万元,聘请服务人员6人,总支出近52万元。截止2016年12月,银河公司累计向船舶提供岸电1.7万千瓦时,累计收入仅1.5万余元,从目前经营情况看,收支严重倒挂,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2、秭归港岸电试点项目运营后取得的综合效益

秭归港岸电试点项目投入以后,对于秭归港周边环境的改善,减少噪音和大气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2016年底,岸电用电量达到1.7万千瓦时,替代0号柴油4.624吨,为船主节约燃油成本1.8万余元(按0号柴油6.05元/升测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15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2312吨,使港口周边和长江水域环境得到优化。但受制于电量使用过少,未能充分发挥港岸电试点项目的综合效益。

2 秭归港岸电试点项目运营存在的问题

1、投资收益存在失衡。前期秭归港岸电试点项目建设投资包括码头岸电设施、船舶接电实施等,对于投资方秭归公司来讲,前期投资较大,且在后期项目维护方面,需要人员和经营场所的投入,整体投资较大,存在收益失衡,入不敷出。而对于岸电的船舶使用者可以节约船上的燃料成本和维护成本等,是显著的收益方。

2、船主使用岸电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运营发现,很多船主对于岸电试点项目持观望态度,仍在采用原有的燃油发电模式,通过了解,主要是船舶使用岸电,需对船舶进行改造,增加岸电接入接口,而改造工作又涉及到船舶安全性,需要经过专业单位设计、政府部门审批等繁杂程序后才能实施,且单艘船舶改造费用约13万元,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岸电仅限于船舶停靠时使用,其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均有限,岸电对吨位小的船舶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尽管岸电建设与推广应用已纳入《宜昌市重点水域船舶污染管控方案》,但是未出台相关强制性措施。由于以上因素,在没有政府强制性要求的情况下,船主使用岸电的积极性不高。

3、岸电服务收费有待规范。目前岸电服务费标准由码头运营方根据市场情况自行收取,成本的核定、收费的标准等亟待规范。据初步了解,相关码头收取服务费在0.6-0.9元/千瓦时之间,差别较大,未形成统一的收费标准,不利于大范围、可持续推广应用岸电。

4、航运经营模式对岸电消费有一定的制约。目前的航运经营一般实行船长负责制的承包模式,对普通货运船舶运行中产生的费用均实行“包干制+报账制”管理模式(即船员工资、生活费实行包干制,由船长负责;船舶运行所产生的燃油费、临时维修配件费、审签费、港口锚地费、垃圾处理费等实行报账制,由船主或航运公司负责)。船舶停靠期间,使用岸电固然能降低运行成本,但节约的成本属报账部分,由船主或航运公司获得。在这种利益分配格局下,随船船长和船员并不能分享红利,况且船员还需付出接电操作、安全管理、预付电费、电费结算、拆除线缆等额外劳务,无法激励其岸电使用积极性。

3 提升秭归港岸电试点项目运营效益的对策建议

1、加强岸电推广工作的统一领导。当前国家并没有出台岸电技术的相关技术标准,接电难、缴费难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岸电技术应用的瓶颈。建议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市级岸电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市岸电推广工作方案,统筹组织领导推广工作。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负责沿江所有码头岸电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报装、电费结算、服务费收取等规范管理工作,一口对接供电公司,集中力量、大力推广岸电。

2、加强岸电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方面,由政府部门结合岸坡治理,建立岸电配套设施,通过配置轨道升降设施或督导港口、码头、锚地设立漂浮驳船平台,用于放置岸电接电设施,解决接电中受消落差影响,电缆展放难度大等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港口码头供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供电网络布点,进一步提升岸电供应能力。

3、由物价部门出台港口使用岸电服务费收费标准。建议物价部门进一步深入开展物价调查,核准岸电服务人工服务成本、间接管理成本等,出台统一的岸电服务费价格标准,规范岸电服务市场。

4、出台相关补贴政策,扶持岸电建设发展。岸电试点项目的推广应用对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船舶发电成本有着重大意义。而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对于船舶方来讲,需要对船舶进行改装,成本较高;而对于投资方来讲,项目整体投入较大,且面临投资回收的不确定性。对此,从国家层面有必要出台相关补贴政策,简化船舶技术改造程序,提高船舶岸电使用积极性;同时对于投资方在一些费用方面进行减免,进一步减少投资方成本。

5、加大船舶使用岸电监管力度。加强对船舶污染排放的行政监管和考核措施,对于不使用岸电船舶,征收污染治理费等惩罚性措施,刚性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同时加强对航运公司和船主的宣传,鼓励、引导广大船主自觉使用岸电,共同维护生态家园。

参考文献

[1]吕洋等. 建绿色低碳港 从船用岸电出发 中国交通报[J], 2012, 05

[2]徐华.岸电如何“叫好又叫座”[J].中国船检,2015(10):16-19.

试点项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森林抚育补贴 效益 政策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45-01

1 紫金县森林资源概况

1.1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紫金县地处广东省中东部,东西长88.6公里,南北宽64.0 km,总面积3627 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0′~115°30′,北纬23°10′~23°45′。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21.1 ℃,年降雨量1891.9 mm,年日照总时数1703.0 h,年平均相对湿度76%。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1.2 森林资源状况

根据2012年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数据,紫金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2575.7 hm2,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2.6%。林业用地按一级林种分类:生态公益林101644.7 hm2,占林业用地的面积36%;商品林180931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4%。全县活立木蓄积1246万m。全县森林覆盖率74.93%,林木绿化率为75.53%。

2 中央森林抚育补贴效益分析

我县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广东省财政厅下达的中央森林抚育任务,并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的通知(林造发[2012]20号);《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等的要求,严格制定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目前该补贴试点项目已取得了较大效益。

(1)增加林农收入,改善当地经济环境

参与承包我县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的林农,不仅可以取得国家按100元/亩的专项补贴资金,还可以获取间伐抚育作业的木材收益,出售这些木材能够获得一定的额外收入。据统计,2011、2012年我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的实施,增加本地林农工资性收入约1045万元,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了我县经济环境,提高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可见,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林农收入,改善林农生活。

(2)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稳定发展

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工种,需要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紫金县2011、2012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任务共11万亩,总投资1067万元,直接提供林农950多个就业岗位,受益人口7800多人。由调查数据显示,紫金县实施2011、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程总用工量为87584个工日,其中森林抚育作业总用工量为87084个工日,占总用工量的99.43%,辅助建设工程总用工量为500个工日,占总用工量的0.57%。中央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实施时间跨度长,为林农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林农参加森林抚育施工任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3)组织森林抚育技术培训,提高林农素质

为确保中央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的成效,保障森林抚育施工的质量,紫金县在实施森林抚育试点工作之前,组织施工专业队、林业工作站技术人员和当地林农开展森林抚育技术培训,学习《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1646)等学习,组织技术培训8期,培训技术人员432人。通过森林抚育技术培训与指导,有效地提高抚育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森林抚育质量。

(4)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紫金县森林抚育设计区全部属生态公益林,林分主要是:10~15年的生态公益林中人工造林的中龄林以及4年生以上人工造林中幼龄林,树种以木荷、枫香、樟树等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修枝、间伐、割灌除草等抚育,清理了林区内的杂草、灌木、藤条,对枯死枝和林下部1~2轮活枝进行了修枝,提高了林内卫生状况和林木的干性及材质;增强了森林抵御火灾和病虫害的能力,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空间,使林木质量显著提高;加快了林木生长,提高森林林分质量,提高了森林的复层郁闭水平,有效地推动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进程。

3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政策建议

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是利国利民的重大政策,结合紫金县实施的情况,为完善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扩大抚育对象

现中央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对象为生态公益林中的中幼龄林,而结合我县的实际,以近几年新造林的珠江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碳汇林的第二、三年抚育最为重要,建议抚育试点对象适当扩大至新造林的第二、三年抚育。同时,在抓好公益林抚育的同时,建议把用材林也纳入试点范围内,这对于推进兴林富民,长久解决农村就业、木材供需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2)提高补贴标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劳动力成本日趋增长,以及林区运输成本的增加,加之本县生态公益林抚育剩余物价值不高,多为杂灌,森林抚育成本较高,而现有中央森林抚育补贴标准偏低,山区县财政收入较差,难于增加配套资金,以致抚育工程施工很难雇用劳动力。因此,建议适当提高森林抚育补贴标准,以每亩180~250元(包括施肥)较为合适。

(3)实施补贴标准差异化

林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产业,又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产业。为确保我国生态安全,有必要对林业生产进行适当补贴,依据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地域的差异,提高补贴标准外,对不同地区、不同抚育类型和抚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森林抚育补贴标准。

4 结语

森林抚育补贴是利国利民的重大国策,搞好中央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有利于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蓄积量,森林碳汇、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也会进一步提高。开展森林抚育,是形成高效优质的森林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施兴全,陶琼.人工林抚育采伐作业中的几个问题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8(3).

[2] 广东省林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林〔2012〕175号).

试点项目范文第5篇

1项目运行管理模式评价分析

在工程运行管理上,由于牧民对节水灌溉工程及设施缺乏管理经验,目前,工程的维护管理均由乡水管单位负责管护。根据青海省牧区的自然特点、社会经济条件和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管理模式。

1.1水利管理所+牧委会

对于多数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移交到当地水利管理所负责管理,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为“水利管理所+牧委会”形式,产权一般主干渠(管)归属国有,支渠(管)归属牧委会集体所有。购置的大型喷灌设备交水利管理所负责维修保养。

1.2单户经营

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灌溉面积在66.7万hm2以下,实行以家庭牧户为单元的管理模式,在建设资金上采取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实行“谁建、谁管、谁用”的模式。

1.3联户经营

对于灌溉面积在66.7hm2以上的饲草料地,实行联户开发、分户经营的模式,推行经营实体与牧民用水合作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按水系、渠系组建用水协会,明确工程建设主体、所有权和受益主体,自主经营管理。根据近10年来青海省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的实际,形成了“水利管理所+牧委会+牧户”的运行管理模式。如:海晏县哈勒景乡乌兰哈达村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本着“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产权归水行政部门所有。县水利部门设立水利管理工作站,各乡(镇)成立水管站,并配备由村委会推选熟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兼职水管员,主要采取乡(镇)水管站管理模式。工程管理按照《青海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水利工程运行办法》执行,全县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工程管理实行县、乡、村、社分级管理制度,坚持专人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的原则。经过1a多运行,牧民反映灌溉省时、费用少,管理模式适应当地牧区要求。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均未征收水费,也未严格实行用水定额总量控制制度。

2项目经济评价分析

根据对青海省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的节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增产和增收效益等指标调查与分析,经筛选、分析和汇总后得到各项指标,指标统计采用相应范围内项目节水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2.1节水效益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采用的主要节水措施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及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后,灌水定额由建设前的10050m3/hm2下降到目前的7350m3/hm2,平均每公顷每年可节水2715m3左右,到2009年底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灌溉面积达到0.667万hm2,每年可节水0.18亿m3;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建设前的0.30提高至建设后的0.50。总体来说,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后,节水效益显著。

2.2增产增收效益

(1)增产效益。据共和县江西沟、都兰县查汗乌苏和贵南本龙森多等项目区的实际测算,项目实施区灌溉天然草地与未灌溉的(对照区)比较,一般灌溉区牧草返青早23d左右,平均产干草比对照区高出2430~17295kg,灌区内牧草覆盖度达70%~90%,对照区为25%~61%,平均覆盖度提高35.7%。灌区内牧草高度平均为0.65m,对照区只有0.23m,平均高出0.42m。灌溉当年种植的人工牧草,比未灌溉条件的(对照区)比较,早11d出苗,灌溉的人工种植牧草平均产干草9679kg/hm2,对照区只有2040kg/hm2,平均增产干草7639kg/hm2,是对照区产草量的3.74倍。(2)增收效益。试点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牧民贫困落后的面貌。如: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项目,实施完成草原节水灌溉面积182.3hm2,总投资300万元。通过天然草场补种牧草灌溉后,平均产草量由原来的730.1kg/hm2提高到6690kg/hm2。每公斤干草按0.43元计,每年每公顷可增收2562.8元,项目区每年可增收46.70万元。2009年底,全省牧区节水灌溉面积达到0.667万hm2,平均产草量提高(折干草)7639kg/hm2,每公斤干草按0.43元计,平均每公顷可增收3284.6元,每年可增收2189万元。

3项目影响评价分析[4]

3.1经济影响评价通过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对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牧民收入效果显著。如海晏县哈勒景、同德县贡麻和共和江西沟等地区,过去都是游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项目的实施,对区域内牧民实行生态移民,充分利用退耕地和宜草地种植苜蓿、燕麦和披碱草,积极引导和扶持牧民开展人工种草,建设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灌溉饲草料基地,从而解决牲畜草料供应问题,并结合舍饲和半舍饲等措施,对草场实行轮牧、休牧和禁牧,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发挥草原自我修复的功能,起到了“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的作用。

3.2环境影响评价

牧区水利工程建设要统筹兼顾,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青海省60%以上的草原年降水量低于400mm,呈干旱或半干旱状态。草场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加快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显得十分紧迫。在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区域草地生态特征和当地条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在充分利用退耕地和宜草地集中进行人工草地建设中,坚持开发利用一小片,保护恢复一大片的原则。在选择项目区时,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在重点分析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开发综合潜力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保证了牧区节水灌溉工程最大效益的发挥。

3.3社会影响评价

青海省牧区的主导产业是草原畜牧业,牧民收入的90%以上来自畜牧业。当前,草畜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项目的实施不仅可对草原生态保护和改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将有效地促进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为牧民脱贫致富打开了门路,提高了牧民种植牧草的积极性,要求发展高效的畜牧业生产的意愿越来越高。同时,还增强了牧民对节水灌溉工程认识和节水意识,对促进地区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具有引导作用。3.4技术影响评价根据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降雨、水资源状况、缺水程度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总结出适宜本地区实际的节水灌溉方式。普遍推广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有条件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落差,发展自流灌溉,同时有的工程项目兼顾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发展布局和技术带动上,节水灌溉技术由零散布点向集中连片、规模化建设发展,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充分体现了节水增效,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并为实现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分析

4.1水资源有保障,开发潜力大

青海省牧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02.71亿m3,其中黄河流域为176.08亿m3,长江流域为180.6亿m3,澜沧江流域为110亿m3,内陆河流域为136.03亿m3。目前各流域用水总量32.94亿m3。全省牧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75.78亿m3,重复量为50.07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67.75亿m3,占地表水资源量的28.0%;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8.1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22.9%。2008年青海省牧区用水现状:全省用水总量15.5亿m3,其中地表水为14.12亿m3,地下水为1.38亿m3。总用水量中生活用水量为1.23亿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为0.29亿m3,牧区人畜用水量为0.94亿m3;工业用水量为1.12亿m3;农业用水量为10.36亿m3;生态用水量为2.79亿m3。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6.8%,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综上所述,青海省牧区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67.75亿m3,现状用水量为14.12亿m3;地下水可利用量为58.1亿m3,现状用水量为1.38亿m3。青海省牧区现状用水量占可利用总量的8.82%,开发潜力较大。水资源条件为青海省牧区建设发展灌溉人工饲草料地,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2节水灌溉技术先进,适应青海省牧区建设发展

通过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实施,总结出适应青海省牧区的灌溉技术摸式主要有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3种节水灌溉方式,水源全部为地表水,节水效果较好,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60以上,技术先进,受到了牧民的欢迎。

4.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

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的实施,深化了牧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健全了水利管理机构,完善了管理办法,使水利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牧区水利建设管理中,结合实际推广了“水利管理所(站)+牧委会+牧户”的管理模式,得到了牧民群众支持和欢迎。

5项目综合评价[5]

(1)试点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后,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基本能够维持工程有效运行。进一步加强试点项目的用水定额管理控制;项目区不收水费,今后应加强水费管理和征收机制的政策措施研究,因地制宜地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水费征收机制。

(2)试点项目的实施,建设成优质、高产、稳产的饲草料基地,每年可使牧草增产5090.50万kg,增收2189万元,节水0.18亿m3。

(3)试点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牧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对牧户的草场实行轮牧、休牧和禁牧,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发挥自然自我修复的功能,起到“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的作用。

(4)试点项目的实施,推广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经济作物增产、增收,使牧民真切感受到节水灌溉所带来的实惠,提高了牧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和积极性。在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技术影响和辐射效果,对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带动区域节水灌溉技术普及推广,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6建议

试点项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本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于2019年底由本人构思并拟定的“现代学徒制”项目方案成功申报宁波市职业教育第三批“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工程项目现代学徒制试点。至此从2020年初起本校物联网专业在校领导的牵头和带动下,由本人主持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落地工作。

1项目申报背景

1.1学校信息。宁波经贸学校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浙江省首批“名校”建设立项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1984年始办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学校顺应宁波产业发展及布局,设有“智能化、大健康、新商科”三类专业群,其中智能化专业群涵盖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楼宇智能化两大专业。1.2专业信息。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至今,每年招收两个班级约80人(中高职一体化班,就业三年班),已招收七届学生;2013年牵头浙江省中职学校制定了“浙江省中职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专业被评为宁波市级新兴专业;2017年宁波市“工匠精神”项目—物联网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建设立项;2017年成为浙江省三名工程第二批“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单位。2015年中职物联网实训平台发明专利一件;2015.6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交流赛”获一等奖(智能水文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专业平台打造“智慧校园”,2016年获评首批“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2017年市教学成果奖《基于中高职一体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核心技能”绩效化提升实践研究》获二等奖;2017年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物联网专业“诉求整合•绩效提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一等奖。2019年宁波市职成教课题立项一项(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与人共同体创建研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路径,与三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摸索校企双元“订单课程”实施。1.3目前专业已构建的“一体化培养模式”。1.3.1打造校企共育基地,建立“学-赛-训-用”一体化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单位宁波蓝海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宁波经贸学校(物联网研究室)作为办公场地,常年驻点物联网研究室。企业将物联网学生兴趣小组学员作为学徒,师徒结对共同研发学校智慧校园项目五项(实训楼节能减排系统、中草药种植基地智能滴灌、设置产教融合的“物联网研发中心”、校园智能路灯控制、河道水质监测等系统)。聘用企业技术经理专项为物联网全国技能大赛指导两个月,并获得物联网国赛二等奖第二名成绩。2017年、2018年学校招聘会上,合作单位分别专门开设3个技术岗位为优秀学子铺设就业之路。1.3.2引入企业“订单课程”,真实再现企业实战化情境。企业“订单课程”的引入是亮点建设项目之一,与宁波蓝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届学生的第六学期专项引入每周五课时的“物联网订单开发课程”。课程由企业真实、典型订单构成(且不少于三个具体项目),课程具体由企业师傅设计实施[1]。校企双方联合出台了《宁波经贸校企合作订单课程实施方案》及《宁波经贸校企合作订单课程考评方案》,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教育质量。

2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

为响应国家“工匠精神”号召以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物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以“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为核心,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探索建立校企责任共担、人才共育、过程共管一体化育人的互利双赢长效机制。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为总目标,在学校、企业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校企共育的物联网专业实训室为载体,打造一支双元导师队伍作为师资支撑,实施工学交替、双元驱动式教学,逐步建立具有中职院校特色的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2.1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重构。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相配套的教学体系是关键。通过制订双元教学体系,重构核心课程,列出课程清单及教学安排计划,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这中间要整理出三大块课程资源,包括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实践课的课堂作品展示、以及企业课的讲座资源。最终要将这些教学资源整理成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做资源共享建设。除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外,课程标准同样是值得深究的。探索研究出一套科学且相适应的课程标准会使得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更为完善和合理。2.2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重在探索出一条符合“工匠精神”的人才培育路径[2]。该培养方案分“三段推进”:第一阶段通过组织学生下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物联网工作岗位特点,并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第二阶段通过组织学生下企业岗位实训,获得岗位实践体验。第三阶段通过组织学生下企业多岗位轮训,使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习期间每位学徒都要递交心得体会、实践报告、下企业日志各项资料填写。另外通过学校培训学习,物联网专业学生还将在高中阶段考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对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提供更多的机会。而对于学生团队,学校也是给予莫大的关注,立志于打造经贸物联网专业品牌,组建专业的学生技术应用团队,如乐创软件工作室、标点设计工作室、物联网竞赛队等,在实际项目研发及应用领域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上有所建树。最后是培养每位学生的核心素养[3],从社团活动、主题班会课,班级文化建设、技能类选修课、校技能节、人人技能、素养类选修课等诸多纷繁复杂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品德优良、技能精湛、人文扎实”的核心素养。2.3打造校企双元导师队伍。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优质的师资是关键。首先要培养“导师型”教师,组织物联网专业教师分批下企业挂职历练,获得企业项目管理经验,提升技术研发水平。而企业同样需要培养“教练型”师傅[4],学校聘请具有资质的企业师傅到校以开讲座的方式任教。最后再组织“导师型”教师和“教练型”师傅一一结对,进而促成双元导师队伍内部交流互补,形成良性闭环。这样的校企双元导师队伍组建后,就可以指导参与各类项目研发和职业技能竞赛。如市省国各级别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维护学生类赛项,智慧校园以及校企合作类项目研发,甚至还可以参加各类教师类技能比赛和教学能力比赛。通过这些赛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都能更好的提升导师的技能水平和核心素养,为物联网专业的现代学徒制顺利推进保驾护航。2.4校企实训中心建设。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建设好校内外的校企实训中心是项目实施的保障。根据实训教学与考证需求,校企共建校内实训中心。通过改造现有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为物联网竞赛实训基地,用于参加各类学生赛事。改造物联网研究室为物联网项目研发中心,用于项目研发。改造两个物联网行业应用实训室为校内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转变为学徒,下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前期准备。综合以上三部分职能,将物联网竞赛实训基地、物联网项目研发中心和校内教学实训基地无缝衔接融合为“经贸蓝”校内项目工厂,集研发、竞赛、实训、考证于一体,进一步深化校企共育基地“学-赛-训-用”一体化培养模式。除了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提升,还要组织企业师傅到校内项目工厂对学徒进行课程培训,引进真实项目案例,提供相关培训课程资料。再有,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在合作企业内部共建“经贸蓝”校外实训基地,聘任企业的高级技术员和项目经理为师傅,直接参与对学徒的实习指导与管理,组建项目组,开展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工作。为学徒下企业实习提供保障。2.5共建教学管理与运营机制。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探索建立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办法和企业教学管理办法至关重要。双元制的好处就在于对学生的塑造更加多元化,教学管理评价维度同样更为多元和科学[5]。相应的教学运营机制必须成文并能落实,如教学巡查机制,学生评教反馈都是值得去落实的。关于教学质量的监督和学徒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另一个关键节点。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如学校的学分制管理方案、企业的积分制考核方案、导师对学生的评价表、师傅对学徒的评价表、企业对学徒的评价表都是具有多重维度和现实意义的。2.6构建紧密型校企家生“四位一体”合作运营机制。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需要探索适合物联网专业的校企家生“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运行模式。需要成立校企联合办学委员会,制定《校企现代学徒制合作意向书》《企业招徒办法》《学徒、家长、学校、企业四方合作协议》《学校与师傅协议书》,构建双向选择机制。还要建设学校、企业、学徒、师傅资源库,探索紧密型校企家生“四位一体”的师徒资源库管理模式。

3试点保障

[6]为保障建设质量,学校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申报领导小组、项目工作小组、项目建设监控小组、项目资金管理小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任务顺利推进。学校专门设置了校企联合办学委员会,由校领导牵头,一方面聘请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为试点建设提供咨询和指导;另一方面由信息组教研组长负责,本人具体执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方向),制定对口的工作制度、奖惩制度、财务制度等,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进度和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4结束语

如今本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已经根据以上申报方案投入建设,建设周期计划三年。现代学徒制引导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着校企共育的方向持续推进,给各个专业的变革带来契机。本校领导团队抓住契机,调整专业布局,设置智能化专业群,组织申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成功后,积极跟进项目建设,落地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本校中职院校特色的物联网专业办学水平。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推动着物联网专业教师思考和探索未来专业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章鸿雁,赵鹏飞,杨敏,余涛.现代学徒制企业课堂的定位、构建和评价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

[2]王东梅,王启龙.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内涵、要素与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

[3]江平,俞素春.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

[4]李新泉,逯义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风,2019.25.

[5]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6]阚雅玲,丁雯.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以百果园学院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24.

试点项目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员;职业资格认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83-02

Discussing on Implementing Customs Declarant Training Pilot Program//Yuan Lingling

Abstract Along with promoting the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Double certificate of course mod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aching goal in many Universities. The customs declaran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is a kind of very good examination reflecting double certificate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advice on this program.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customs declaran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teaching reform

Author’s address Economic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01149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外贸业务的不断发展,对具备更高职业技能素质的报关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对我国外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物资学院地处北京,名校云集。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名校皆开办此专业,培养高层次的国际贸易人才。作为首都地方性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了增加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试点报关员培养计划。

2 报关员资格考试的特点

报关员是指通过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并在海关注册登记,代表所属企业(单位)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通关手续,并依此为职业的人员。我国《海关法》第十一条规定:“未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报关业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从事报关员工作的资格制度。

报关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必须熟悉与货物进出口业务有关的法律和对外贸易知识,必须精通海关法规、规章并具备办理海关手续的技能。因此,报关员资格考试体现出下面的特点。

2.1 知识面广

报关员考试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报关专业知识,包括报关概述、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贸易管制等;第二部分,报关专业技能,包括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与缴纳、报关单证填制等;第三部分,报关相关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知识、世界贸易组织、英语知识、报关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等。

2.2 专业性强

报关员的工作内容:1)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出口货物的商品编码、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实际成交价格、原产地及相应优惠贸易协定代码等报关单有关项目,并办理填制报关单、提交报关单证等与申报有关的事宜;2)申请办理缴纳税费和退税、补税事宜;3)申请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变更)、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内销、放弃核准、余料结转、核销及保税监管等事宜;4)申请办理进出口货物减税、免税等事宜;5)协助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结关等事宜。

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与缴纳、报关单证填制是报关员考试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极强的专业性

2.3 权威性强,通过率低

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由海关总署组织,全国通用;海关要求每个报关企业必须有不少于5名报关员,因此对报关员需求量大。而考试通过率低,基本保持每年10%,一旦通过,就业前景广阔。

2.4 题量大,得分难

以2011年为例,2011年报关员考试首次采用机考,考试全部采用客观性试题,包括: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5题,答对l题得1分,答错l题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四、综合实务题,每个问题2分,共12题,多选、少选、不选均不得分;五、商品归类题,每题2分,共20题;六、填制进出口报关单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6题;七、查找报关单填制错误,每题2分,共10题,选对一处得2分,选错一处扣2分,不选不得分也不扣分。学生要在3小时内完成考试,必须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和知识的准确性,因为部分题目是倒扣分的,增加了得分难度。

3 报关员培养试点项目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3.1 使学生明确报关能力要求

对学生而言,报关能力表现在:通晓海关报关业务程序,熟悉海关法规和通关的规则制度,能准确地判断进出口商品所属税则类别,能独立填写进出口货物海关报关单,核算应缴关税和应得的出口退税税额。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团队精神,能够承受工作压力,处理疑难问题;具备优秀的公关能力与表达能力,构建与海关、检疫等部门的良好关系。

3.2 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在报关员考试中存在的疑难

通过与参加报关员考试的学生座谈,了解学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在座谈中,学生普遍提出感到难度大的部分是进出口商品归类,由于没有开设商品归类基础课程,学生无从下手。

3.3 调整教学计划,将考证与教学相结合

报关员考试一般都在每年11月到12月间举行。为帮助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时,应结合相应的考证时间,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学,在第六学期新开设一门进出口商品归类学课程。同时在第七学期选修课中增加报关员考试辅导,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前半学期开课。

3.4 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教师在认真研究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并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逻辑关系重组教学内容,制定授课讲义,使学生学到系统而扎实的报关知识。在教学中,采用学习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和实际让学生答题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使学生掌握重点与难点,并注重学生应试技巧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刘华.报关员资格考试特征分析及学习建议[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2-54.

[2]张春峰.高职院校报关员培训的探究[J].辽宁高职党报,2008(12):110-112.

试点项目范文第8篇

为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号)和省人民政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现就我县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实行财政奖补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推进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行财政奖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行财政奖补,是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目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民自主参与村内公共事业建设的积极性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行财政奖补,能充分发挥财政奖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有利于引导和鼓励村民出资出劳,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和民主议事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实行财政奖补,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主要以农民筹资筹劳为主,政府投入不够,农村公益事业与城市公益事业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更显突出。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行财政奖补,有利于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行财政奖补,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种粮成本居高不下,致使税费改革的减负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实行财政奖补,能够有效地减轻农民负担,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同时,实行财政奖补,能有效动员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发行动起来,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试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探索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以农民筹资筹劳为基础、广泛争取各方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建设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通过实施财政奖补,推动村内道路、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为一体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跃上新台阶。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农民自愿,一事一议的原则。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必须尊重民意,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前提,严格执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提出筹资筹劳方案,依法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组织实施,决不允许强行向村民筹资或者以资代劳、强制村民出劳的行为发生。

(二)坚持财政奖补,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的原则。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要把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与农民筹资筹劳结合起来,增加国家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扩大财政资金在农村的覆盖面,扶助和支持村民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三)坚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要以自然村为主,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连片推进的要求,统筹作出财政奖补项目计划。要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今年的项目安排要以“三沿”(即:沿公路、沿两江流域、沿县城及乡镇中心集镇周边地区)区域为重点。集中资金,连片开发,从而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乡镇安排项目时要明确重点村,作为今年项目资金的主要投入区域。其中:蒙姑乡的蒙姑、壁山、拖坑、干冲村,金塘乡的煤炭、大洼、双河、兴隆村,白鹤滩镇的莲塘、发土、中村、杨家湾、*营、库着、棉纱村,大寨镇的海口、大寨、啰车、车坪、小寨村,东坪乡的东坪、树叶、柯都、新街村,崇溪乡的花山、河玉、共和等村,为今年项目实施的重点村;其余乡镇实施项目的村原则上控制在3个以内。

(四)坚持量力而行,合理限额的原则。

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合理限额”的原则,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规范民主议事程序,明确议事范围,确定限额标准,严防因一事一议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甚至产生新的乡村债务。

(五)坚持县级领导,部门指导,乡镇负责,村级实施的原则。

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要坚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农业、财政等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党委、政府对工作开展情况负责,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实施的机制开展项目建设。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范围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范围是: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以自然村为主的村内户外建设及与之相配套的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等村民直接受益、投资小、见效快,目前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今年,要覆盖全县25%以上的自然村。

(一)村内道路建设。主要是村内公路、村内户外硬化道路、人行桥等项目。

(二)水利设施建设。主要是人畜饮水管网、灌溉沟渠等项目。

(三)文化设施建设。主要是文化室、公共活动场所等项目。

(四)环保设施建设。主要是村集镇排污沟、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箱等项目。

结合我县实际,在项目的安排上,还要坚持以下“五个结合”。

(一)财政奖补项目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农业产业的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民增收,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必然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县财政奖补项目必须与“烟、糖、桑、蔬”等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1.烤烟产业。围绕“十一五”期间烟叶产量10万担的目标,重点解决好烟区公路建设,以及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未覆盖的灌溉沟渠。今年要按照2009年实现烟叶产量9万担的目标安排项目,为明年的烤烟生产打好基础。具体为金塘乡1.46万担、蒙姑乡1.5万担、白鹤滩镇1.02万担、大寨镇0.8万担、东坪乡0.48万担、红山乡0.28万担、新店乡0.62万担、崇溪乡1.16万担、中寨乡0.5万担、老店镇0.74万担、包谷垴乡0.5万担安排项目。

2.蔗糖产业。从巩固蔗糖产业的角度出发,主要是解决好蔗区公路和水利设施建设。今年主要是将2009年准备开发的新区和巩固老区需要实施的工程纳入财政奖补项目建设。

3.蚕桑产业。主要是要解决好样板桑的配水问题。已建的样板桑,沟渠未进行防渗处理的,今年要纳入项目建设。同时,对明年拟建的样板桑,今年也要安排资金建设,为明年样板桑建设奠定基础。

4.蔬菜产业。蔬菜产业重点要解决两江流域反季蔬菜主产区的水利设施建设,为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财政奖补项目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财政奖补项目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首先是要与整村推进点的村内道路建设、人畜饮水、道路硬化相结合,使整村推进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其次,要与产业扶贫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为产业扶贫奠定坚实的基础,注入新的活力。

(三)财政奖补项目与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相结合

财政奖补项目与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相结合,重点是解决新农村示范点道路硬化、人畜饮水、文化活动室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

(四)财政奖补项目与环境整治相结合

财政奖补项目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主要以村集镇周边环境整治为重点,建设排污沟、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箱,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五)财政奖补项目与移民开发相结合

财政奖补项目与移民开发相结合,一方面要与移民开发项目区公益事业建设相结合,推进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统筹安排,合理利用资金,避免在搬迁地点重复建设。

四、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和补助标准

(一)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标准

人饮管网、灌溉沟渠、排污沟渠、人行桥以勘测设计为依据,确定项目建设标准。其余项目的建设标准见附表。

(二)财政奖补项目补助标准

财政奖补资金主要解决项目所需水泥、炸材、沙石、钢材、管材及工程承包施工费。土石方开挖、回填、材料二次搬运等由农民筹资筹劳解决。具体补助标准为:村内公路建设3万元/公里;村内户外硬化道路31元/㎡,环形路50元/㎡;每个村级垃圾集中堆放点的补助控制在10万元以内,垃圾堆放池0.1万元/个;文化室560元/㎡,活动场所50元/㎡。人饮管网、灌溉沟渠、排污沟渠、人行桥的补助标准,根据勘测设计和预算确定。

五、项目申报程序

(一)提出项目,确定投资。

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拟建项目。一般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按照县上确定的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填写《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表》(见附件);如需要进行勘测设计的,要实地勘测后写出勘测设计报告,再填写《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表》(附勘测设计报告),确定项目投资。

(二)召开村民会议,确定筹资筹劳额度。

在确定项目及投资金额后,村民委员会召开受益区农民参加的村民会议,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云南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7〕146号)的规定,讨论是否愿意筹资筹劳实施项目,确定村民筹资筹劳额度,形成一事一议决议,并将相关资料报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三)项目评审。

1.乡镇评审。乡镇人民政府收到村民委员会的申报材料后,要组织乡镇农综站、水管站、财政所等相关站所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意见,报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县级评审。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乡镇人民政府申报项目后,首先由农民负担监督办公室对一事一议程序进行复审。交通项目由县交通局对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审查,水利项目由县水利局对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审查,最后,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评审,确定项目。

六、*年财政奖补资金计划

我县*年财政奖补资金计划总额为1110万元,各乡镇项目资金具体分配情况见附表。

七、加强领导,确保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工作顺利进行

根据省、市的部署,今年,我县将纳入国家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试点范围,启动以村为单位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机遇意识,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安排部署。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财政、农业、水利、环保、扶贫、交通、烟办、热开办等部门,要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指导,确保项目申报工作高质量完成。项目申报必须在*年6月25日前完成。各乡镇要迅速召开会议,党委书记、乡镇长要亲自研究,亲自作安排部署,迅速开展工作。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并安排一名副职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确保项目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1.*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申报控制数表;

2.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表;

3.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决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民签名册;

4.乡(镇)村社(自然村)村民(代表)会议关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决议

5.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建议书(编写提纲);

试点项目范文第9篇

关键词:森林抚育;试点项目;经验;问题;对策

丰都县三抚林场从2010年开始实施森林抚育项目,截止2013年,该场实施森林抚育试点项目任务达19000亩。通过近几年森林抚育的实施,该场积累了丰富的森林抚育实践、操作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亟待探讨和改善,以便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提高森林抚育质量和成效。

1 基本情况

丰都县三抚林场有林地面积5070.5公顷,林木总蓄积56.9万立方米。其中幼龄林1666.7公顷,占林地面积32.9%,蓄积5.9万立方米,占总蓄积10.4%;中龄林2066.7公顷,占林地面积40.8%,蓄积20.3万立方米,占总蓄积35.7%。中幼龄林均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营造的长江防护林、多功能防护林、德援项目人工林,主要树种为杉木、柳杉、日本落叶松、油松、枫香等,初植密度每公顷3335株。由于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场进入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保护天然林、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转变时期。林场缺乏经济来源,因此林场中幼龄林未实施抚育。该场中龄林林分状况主要表现为林木较密,林分生长缓慢,林分郁闭度较大,林木个体十分纤细,林内光照不足,通风条件较差,林木养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林内枯死木较多,林下植被很少或几乎没有,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潜在威胁大;幼龄林林分状况主要表现为乔灌混杂,下木密集,藤灌杂草丛生,卫生状况不良,林内通风状况差,林木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大,亟需进行抚育作业。

2010年-2012年,林场实施了森林抚育试点项目,作业面积19000亩,主要抚育方式有生长伐、生态疏伐、卫生伐等,主要抚育内容有修枝割灌、疏伐、定株抚育、抚育间伐等。根据林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森林抚育和抚育后定期进行监测,经过抚育的林分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光照增强,林木个体生长加快,林下植被增多,通风状况改善,林分抗病虫害、火灾能力增强。

2 主要管理办法

2010年实施森林抚育以来,该场就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实施前制定管理办法、作业技术规定、施工作业规程,实施后找出不足,不断完善管理办法,修正技术规定和规程,使森林抚育质量得到保证,森林抚育管理方法得到推广,森林抚育技术得到加强。

2.1 加强组织领导

主要措施有:(1)建立森林抚育领导小组,由场长负责全面工作,副场长、科长、成员层层落实任务,负责具体工作。(2)建立健全森林抚育规章制度,细化岗位职责,加强考核,落实责任和奖惩工作。(3)签订好森林抚育目标责任书,落实森林抚育工作报酬等具体实施任务。(4)做好森林抚育上报制度和档案整理、资料的收集工作。

3 加强项目管理

3.1 认真组织施工队伍

森林抚育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用工多。通过林场精心组织,解决林场富余职工就业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组织林场周围的劳动力,并对施工队伍进行组织和培训,制定详细的森林抚育方案和施工作业时间表,确保森林抚育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3.2 加强质量监督

在整个森林抚育试点工作中,搞好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管理,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特别是施工作业过程中派出现场质量监督员开展全程质量监督,保证间伐后的郁闭度不低于0.6,确保森林抚育间伐量控制和抚育作业质量。

3.3 定期开展成效监测

抚育成效监测是对抚育后的林分林木生长状况、林分结构变化、森林土壤变化、林下植被变化等进行监测和调查。按照抚育方式不同设置监测固定样地,按照半年、1年、2年分别进行监测数据调查并进行对比。

3.4 加强档案管理

对森林抚育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各小班都建立影像资料,对项目文件、作业设计、调查表、动态表、公示表、目标责任书、影像资料等及时归档成册,由专人负责管理,以便查阅。

4 主要经验

主要经验有:(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是森林抚育试点工作成功的前提。(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是森林抚育试点工作成功的关键。(3)以职工承包为主,增加职工收入为目的,提高森林抚育质量。

5 存在的问题

5.1 任务下达时间每年都是十二月份,外业调查和施工难度特别大,气候环境恶劣,造成外业调查无法按时进行。

5.2 时间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用工人员多,造成施工管理难度大。

6 试点项目工作对策

6.1 不断总结和探索好的经验、办法,从内部管理、组织实施、监督、验收环节上下功夫,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本地、本场的管理办法、施工办法、验收办法及措施,保证森林抚育有条不紊、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试点项目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3+4”试点项目;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5-0048-02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以下简称《意见》),江苏省自2012年起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于2013年与南京晓庄学院联合开办中职与普通本科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衔接班。为确保试点项目工作质量,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予以保障,挑选教师中的精兵强将从事该项目的教育教学工作,推进了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学校目前中职与普通本科“3+4”试点项目共有3个专业4个班级153人,其中2013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班43人,2014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3人、计算机应用专业31人、会计专业46人。

一、精细管理,推动运行

注重文化建设。基地实训突出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突出试点项目特点及专业企业文化要求。

注重家长参与。学校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试点项目班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学校办好试点项目出谋划策,提供有益的建议。

注重资源共享。自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多次与相关高校开展交流活动。南京晓庄学院领导、教师也经常来校看望试点项目学生,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到相关院校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对接高校。

注重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室不断加强该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和干预。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设讲座,开展心理辅导,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开朗、阳光、向上的健康心态。

注重项目宣传。对于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不仅初中家长、学生不清楚,许多初中教师也不清楚。为此,学校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到本区初中学校宣传试点项目,重点跟踪指导一些有意向性的学生。

注重素质提升。为了全面提升试点班学生素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技能大赛;成立了舞蹈、太极、吉他和摄影社团等,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青奥会期间,校团委利用试点项目学生的优势,组织参加青奥小舞台、青奥小屋和青奥文化交流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获得了广泛好评。

二、加强建设,强化技能

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学校建有计算机、旅游、商贸、机电、数控等10大实训基地95个实验室(车间),与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室等6个计算机专业专用机房;数控车、数控铣、普车、普铣、气动液动室、CAXA\CAD\CAM;ERP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财会模拟实训室、证券投资实训室等。学校合理调配实训室及设备,优先满足所有在校试点项目班级学生实训教学需求。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阶段毕业生需取得“双证书”才能获得毕业资质,试点项目专业的学生将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参加中级工考证。为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在实训前教师均需认真制定实训计划,并在实训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成果,打造特色

试点项目自开展以来,影响越来越大,促进了学校整体发展。

同行交流拓展了工作视野。近年来,学校共接待了十多批次同行的考察。2014年5月5日,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电部、数控部等一行6人来校进行“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工作调研,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课程标准的制订、转段考核等方面开展了交流。

质量提升保证了项目运作。学校根据“3+4”总体培养目标,在重视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在2014年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2013级“3+4”学年文化课统考中,学校机电技术应用班成绩名列前茅。2014年,马芬、雍雨婷2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省职业英语技能大赛,获得银牌;在省技能大赛中,双双获得金牌。

学生素质多元化发展增添了项目活力。2013级“3+4”机电技术应用班获南京市“优秀班集体”称号,袁展卓同学被选为南京青奥会火炬手,参与了火炬传递,他还在青奥村内的小舞台表演了舞蹈,赢得中外观众一致好评。该班马芬、雍雨婷、周鼎承、李欢欢、张艺珲、周宇峰、颜榕等7位同学分别参与了荷兰和几内亚比绍文化小屋的建设和运营工作,表现突出,受到好评。

为让试点项目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正在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转段考核要求,做好过程考核和终端考核的各项工作;提高全员德育理念,营造良好德育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学业水平提升;继续加强家校沟通,改变家长与学生认为三年以后都能成功转段进入“保险箱”的错误认识,促进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合作,不断提高试点项目办学的社会声誉。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3+4" Pilot Project: A Case Study

YOU Gen-di & XIONG Yu-hong & GONG Hua

(Nanjing Puk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jing 2118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During the school-runing practice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3+4" pilot project, Nanjing Puk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rengthens system construction, provides guarantees for the students' further education, selects excellent teachers, strengthens detailed management and adopts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It has formed its own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in "3+4" pilot project.

上一篇:科技与管理范文 下一篇:产房护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