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24 16:37:17

审计基本知识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10月至12月,我有幸前往南京参加了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知识结构调整培训班,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基础会计》、《审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等四门审计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让我这个对审计“隔行如隔山”之人觉得受益良多。以下即是我在受到的众多教益中感受尤为深刻的几个地方,特在此进行回顾和梳理。

一是基础要深厚。进入特派办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所以,一直很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充电,以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此次结构调整班即为面向不具备审计会计专业背景的人员开设,主要是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夯实基本功,为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打下专业基础。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我们从账户科目名称开始学起,直至对经济业务繁多的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在一点一滴中不断实现着基础知识的积累。会计知识面广量多,从分录到报表可谓系统连贯,如果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就会导致最后报表结果的失真。也只有将根基筑牢,才能在今后从事审计时从错综复杂的经济往来关系和大量的财会资料中迅速找到突破口,这才是真正的学有所获。此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审计入门的通道,但真正要做到对专业知识熟悉掌握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夯实基础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须终生不辍为之。

二是视野要开阔。此次培训还专门安排了审计法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题知识讲座,由工作经验丰富的署业务司领导担任主讲,让我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在培训班的专题讲座课上,通过授课领导的讲授和分析,我清楚地感受到视野开阔的重要性。审计与会计关系密切,但要做好审计工作,仅有财会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相应审计领域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发展方向、难点热点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面对审计项目时从容应对,才能保证在审计时切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和方法多样,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将项目做精做深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运用要灵活。在学习审计学原理时,我充分体验了学以致用的必要性。课堂上,老师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审计基本知识,把一个个孤立的财会知识点与审计业务相联系,让我感受到将学习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重要。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有意识地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积累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紧密联系审计业务工作进行分析,将微观、零碎的知识点用系统的方法加以构建整合,从而实现由点到面的提高。审计工作专业性强,内容复杂,业务技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夯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日益精进。

两个月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它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也让我更加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不辍前行、勇于进取之人,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体悟此次培训班给予我的各种教益,深入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更用心、更扎实、更高效地将工作做好,力争成为一名不辱使命的审计人。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10月至12月,我有幸前往南京参加了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知识结构调整培训班,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基础会计》、《审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等四门审计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让我这个对审计“隔行如隔山”之人觉得受益良多。以下即是我在受到的众多教益中感受尤为深刻的几个地方,特在此进行回顾和梳理。

一是基础要深厚。进入特派办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所以,一直很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充电,以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此次结构调整班即为面向不具备审计会计专业背景的人员开设,主要是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夯实基本功,为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打下专业基础。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我们从账户科目名称开始学起,直至对经济业务繁多的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在一点一滴中不断实现着基础知识的积累。会计知识面广量多,从分录到报表可谓系统连贯,如果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就会导致最后报表结果的失真。也只有将根基筑牢,才能在今后从事审计时从错综复杂的经济往来关系和大量的财会资料中迅速找到突破口,这才是真正的学有所获。此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审计入门的通道,但真正要做到对专业知识熟悉掌握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夯实基础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须终生不辍为之。

二是视野要开阔。此次培训还专门安排了审计法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题知识讲座,由工作经验丰富的署业务司领导担任主讲,让我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在培训班的专题讲座课上,通过授课领导的讲授和分析,我清楚地感受到视野开阔的重要性。审计与会计关系密切,但要做好审计工作,仅有财会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相应审计领域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发展方向、难点热点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面对审计项目时从容应对,才能保证在审计时切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和方法多样,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将项目做精做深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运用要灵活。在学习审计学原理时,我充分体验了学以致用的必要性。课堂上,老师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审计基本知识,把一个个孤立的财会知识点与审计业务相联系,让我感受到将学习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重要。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有意识地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积累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紧密联系审计业务工作进行分析,将微观、零碎的知识点用系统的方法加以构建整合,从而实现由点到面的提高。审计工作专业性强,内容复杂,业务技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夯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日益精进。

两个月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它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也让我更加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不辍前行、勇于进取之人,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体悟此次培训班给予我的各种教益,深入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更用心、更扎实、更高效地将工作做好,力争成为一名不辱使命的审计人。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一、考试目的

(一)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和综合素质。

(二)检验员工是否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三)为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全员岗位聘任制度奠定基础。

二、考试原则

(一)考试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考试内容要切合实际,难易适度。

(三)考试结果与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薪酬收入等挂钩。

(四)考试采取统一组织、分类实施的方式。

三、考试对象

上岗资格考试面向所有员工;鼓励员工通过考试取得多个专业的上岗资格证书。

参加信贷、财会专业考试的人员包括:

(一)总行和省级分行: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处(含)以下员工。

(二)地级行: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中层领导(含)以下员工。

(三)县级行:从事信贷、财会岗位工作的中层领导(含)以下员工。

(四)各级行打算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人员。

从事审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可根据业务工作的侧重,分别参加信贷或财会专业的考试;鼓励他们同时参加信贷、财会两个专业的考试。

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员工,根据业务和政策变化,应适时参加由我行组织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与测试。

上岗资格考试要形成制度,根据我行人员和业务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组织开展。

四、考试方式

上岗资格考试由总行统一编写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五、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个部分。

(一)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货币银行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行单科考试,单独计算成绩,并要求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二)专业知识:信贷、财会等专业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及技能和本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技能。

六、工作进度

(一)信贷岗位。20****年1季度下发公共基础知识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信贷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20****年4季度组织信贷专业的上岗资格考试。

(二)财会岗位。20****年3季度下发财会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2008年2季度组织财会专业的上岗资格考试。

(三)其它岗位上岗资格考试工作根据情况另行安排。

七、考试教材

(一)上岗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应尽可能利用行内外已有的教材(应指定学习内容)。

(二)各专业上岗资格考试的大纲、教材、考试复习题及试题由相应的部室负责组织编写,人力资源部统一协调。

(三)考试大纲及教材要突出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八、结果应用

持证上岗资格考试合格者,表明其掌握了在相应岗位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发给上岗资格证书;上岗资格考试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员工竞(续)聘相应岗位的工作、职务晋升、岗位交流、进入人才库以及确定其薪酬收入的重要依据。

对首次考试不合格者,在6个月内,组织一次补考。补考合格者,发给上岗资格证书。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一)主观题题量略有增加,试题难度较上年有所降低 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将近3年来试题、题型、题量的情况列表总结如表1。2008年的试题中客观题与2007年相当,主观题中虽然总题分数与2007年相比没有变化,但简答题增加了一道小题,相应的简答题的分值由20分增加至25分,综合题则减少了5分,一般来说综合题的难度要大一些,增加简答题,相当于增加了得分的机会。今年的综合题第2小题在形式上和内容与2007年的题目综合题极其相似,且综合题中有大量的需要记忆知识点,这些记忆知识点大多数考生都有所准备,综合题的得分情况肯定要比2007年好。今年的英语附加题考核的是抽样的分步计算,相对于2007年PPS抽样要容易,综上所述,今年试题的总体难度上比去年略低,考生对审计准则的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了解,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已经初步树立,所以估计2008年的合格率要比2007年高。

(二)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体现充分,考生职业判断能力得以考查 从2007年试题开始,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在试题中所占比重明显加大。2007年的客观题中多道试题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综合题第2题主要考核风险导向运用程序,分值达22分。要求考生能够站在注册会计师的立场上,运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识别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在2008年的试题中,总共35道客观题就有17道题与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直接相关。今年的审计综合题没有按惯例考审计报告,而是点出人意料的两道与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的综合题。第一道题是主要以分析程序为主考核考生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能力以及如何应对风险的知识记忆点;第二道题要求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内部控制与认定的关系。这两道综合题并非掌握了教材中有关风险评估的理论就能答好题,而是要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2008年的试题主要考核了考生是否具有分析、综合、筛选、评价等职业判断能力。

(三)以审计基本理论为重点,强化了基本知识点的识记考核在2006年以前的考试中,客观题一般会有大量与审计实务相关的内容,甚至有很多试题更多的与会计实务相关,但2007年的客观题中没有涉及到会计的内容,客观题主要以考核如审计证据、工作底稿、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抽样、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等审计的基础理论为主,并且在四道简答题中有两道题直接考核鉴证业务的分类、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的关系,这些题目都是考核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2008年的试题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均未涉及会计的内容,一改以往主观题中以单纯审计实务为主的风格,而采取以风险导向的审计实务操作形式,实质是考核基本理论在风险评估中的运用,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掌握。2008年的试题对审计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对舞弊的考虑、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期后事项等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考核;在实务方面体现对存货监盘、审计抽样、验资、审阅、风险评估等基本知识点的考核。特别要强调的是今年的主观题中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如综合题第1小题共计20分,其中要求回答“总体应对措施”、“不可预见性程序”、“应对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这些内容可能占到12分左右,还有在简答中有关“司法解释”、“审阅报告”的内容也需要强化记忆才能回答充分。

二、考试的几点启示

(一)合理利用考试时间,调整考试心态由于审计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和答题的文字书写量比较大,很多考生往往没有掌握好答题时间,导致有些题没有完成。审计考试的首要目标是先保证将题目做完,答题速度与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熟悉程度以及答题技巧有关。一是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考试。审计考试更多的是考查考生的理解,不要以为自己很多内容没有复习到,就不敢答题。实际上从2007年、2008年的试题来看,很难的内容不是太多,特别报表审计实务部分的内容很少有直接的答案。教材学习得不多,不一定不会通过,只要耐心答题,就有机会,考生的目标不是90,而是60分。所以在答综合题时应大胆答题,按自己的理解或直觉答题,不要怕写错而存有很多顾虑。假设有像试算平衡表的这样费时的题,答题速度一定要快,直接先将调整分录填写上去,数字不平衡待答完题后有时间再检查。二是考试时要沉着镇静。审计考试有时考的就是心态,考试时心平气和很重要。很多考生看到审计的综合题,由于给出的资料内容多,所提的要求也多,将题目所给材料都大概看明白后,但回答又无从说起,头脑发怵,更有甚者是自暴自弃,考试结果可想而知了。实际上只要在考试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不要急躁,综合题要先看答题要求再仔细研究资料,边看资料边答题,看一句分析一句答一句,往往就能够将题目做完。如风险分析题,所给资料都会在答案中体现,分析给出的事项在前后资料中是否有相关的项目,往往从这个方面分析风险则更准确。有关内控与认定的关系不要复杂化,分析该资料主要想引导哪个认定,不要引申出很多认定。三是合理分配时间。近年《审计》的试题总题量均在40个以上,一般简答题每年都是4―5道题,综合题每年都是2道题。这需要考生注意把握考试的答题速度和时间分配。通常2道综合题要花60―70分钟(30×2),4-5道简答题要花50分钟(10×5),剩下的70分钟,考生只有40~50分钟的时间用来做客观试题,因为必须得留十几分钟的时间检查。这意味着考生对于客观题的答题速度必须控制在每小题1分钟左右。在答题时应认真审题,适当分析命题人的意图,按要求答题,相关的内容要答充分,简明扼要,无用的话不写。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审计学; 教学; 问题; 建议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交叉性突出的应用科学,审计学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审计的需求也渐趋扩大,对高素质、高技能型审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所以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和审计实务发展需要,在既有的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优化审计学课程,培养审计人才,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目前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学应系统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专业审计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目前审计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计学教材编写体系不完善,内容繁杂

目前审计学教材没有统一的体系框架。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各知识点的介绍,缺乏审计的整个工作程序的系统阐述。教材中理论内容多,学生学习教材后,对审计实务过程仍旧不甚了解,不知审计工作具体做什么,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突出审计实践教学,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实践环节薄弱

审计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审计基本流程,对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如果对审计单位(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过程没有足够的认知,就无法真正理解学习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审计工作实践,这对学生积累审计实践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尤其不利。

(三)与考证内容、其他相关课程衔接不够

目前中级审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中均有审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考试科目,如何将这些课程的内容融入审计学课程内容中,增加该课程的实用性应成为教学中需考虑的问题。另外,审计学课程与审计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其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关,比如基本法律、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知识和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但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偏低

由于我国审计教育起步较晚,审计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审计主讲教师大多是由讲会计的老师兼任,某些教师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审计教师虽然审计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均较强,业务能力较强,但均缺乏审计专业实践能力,这样在教学中会侧重于理论教学,不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五)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

在学习审计学课程时,大多数学生主要依赖教师讲授,以“教”为中心进行学习,比较被动。由于审计学课程与“会计知识”相关联,所以学生应视自己原有会计知识学习的程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无视自身的特点盲目选择不适宜的学习方法,比如基础较差的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能都停留在解决应知应会的问题,而应有所区别。另外,学生们在学习中不能做到事先预习,事后总结、发现问题,不能将老师讲课的重点记录下来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优化审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审计学课程教学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实、完善:

(一)统一审计学教材体系

1.审计学的内容体系应以审计程序及其方法为核心内容

审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审计实务部分和其他相关业务等。

2.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有机结合

审计理论的论述应简明易懂,审计实务的操作鲜活生动。教材内容应突出实用性。一方面应以具体实例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审计方法力求讲解详尽,分析全面,提高可操作性,以方便指导学生审计工作实践,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可在教材中增设审计学专题拓展内容,结合当前改革实际,融入新信息。如应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其指南、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充分吸收国外经典教材的优点,并结合现代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另外,对审计学最新热点问题也可纳入其中,使教材内容常换常新。

3.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坚持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

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处在辅助地位。这样可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

4.教材表现形式多样化

电子教案、电子图书通过数字化使得教材的内容得以无限扩张,使平面教材更能发挥其提纲挈领的主要作用。CAI课件把动画、仿真等技术引入了课堂,让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一目了然,通过文字、图形、形象化图示、图标、图表、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形式,增强可读性,教材真正的“活”了;以真实的审计案例为主线实施教学,使学生把握内容主干,加大内容培训力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阐述,笔者认为可以将审计学教材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具体内容见图1。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要搞好实践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发挥案例(讨论)课、实训课、课外作业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案例(讨论)教学。教材各章节内容均可采用案例导入的形式,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审计情景。随着章节内容的逐步展开,将揭示所导入案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二是要重视实训课,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识别、挖掘、分析技能的训练。三是要重视课后作业环节,作业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难度适度,知识覆盖面广,同时题型多样化。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深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参观实习

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具体的审计单位进行学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学会审计实务操作的具体方法,积累相关经验。实习可由浅入深,分步完成。第一步,做好取证、复印、核对等工作,这些都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取得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复印并与原件核对;输入或抄写有关数据资料,编制明细表等工作底稿;有关账表之间数据的核对;报表之间勾稽关系的核对等。这些工作是比较枯燥、重复,但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职业习惯。第二步,做好监盘、观察、函证等工作。可在审计人员的指导下,负责具体科目某一部分的审计,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监盘工作,往来款项的函证工作等。学生必须认真对待,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第三步,做好抽查、详查、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工作。在主审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可深入到具体科目进行审计,如销售收款循环专项审计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详查等。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可从“管理费用”等科目的付款凭证抽查开始,掌握抽查的重要性、相关性原则,学会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从而进入比较“高级”的阶段。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会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和分析、勤于思考和总结的职业习惯,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相融合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尤其重要。目前,在职称和认证考试中,审计学是重要的考试科目。所以应将审计学课程内容融入考试内容中。比如可将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中《审计》中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与职业道德守则、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等内容纳入专题拓展内容体系中。专题拓展,指因限于篇幅等原因不能在教材中展开的知识点。大学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清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有更高学习要求和能力的学生可以将当今前沿性的以及与考证相关的知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在审专题拓展的形式加以引入,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审计理论与实务》考试科目中的效益审计、审计管理等内容融入教材体系中,另外在教学大纲中要开课程或讲座,融入审计专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内容,财务管理中的企业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财务分析及评价内容,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会计核算内容,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审计法、行政法、财政法、预算法、税法、公司法、票据法和证券法等内容,使学生在获取证书、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能够培养自身职业道德操守。

(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操作性强、技能成分占比重较大的实用性学科。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切实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支业务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尤其重要。

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以下步骤及措施:

1.培养专职的审计学任课教师

审计教师不应由讲会计的老师兼任,鼓励教师参加目前社会上针对审计热点问题、最新审计发展动态、审计新准则、制度等内容相关联的培训学习。

2.鼓励审计教师从事社会兼职

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或业余时间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工作或实习,这既可以丰富教师的审计实践经历,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还可以对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加工总结后用于教学,弥补实践教学资料之不足。教师在从事兼职时要注意收集以下两类审计案例:

一类是探索性的,展示不同的事例,重在展示审计工作过程,这类案例更适合教学,它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审计经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另一类是成功的、归纳性的范例,重在展示审计工作结果。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案例教学常与讨论法相结合,所以教与学双边互动性强。实践证明,案例法贴近实际,对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3.鼓励教师搞科研

针对自己讲述的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自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查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精心思索,认真研究,学校领导对教师付出的艰辛劳动要给予极大的支持、尊重和鼓励,使“教学实践—查找资料—撰写论文”这样一个实践、学习、提高的过程循环往复,保证教师的教育工作充分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之上。通过科研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改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审计学课程,学生要从把握审计学课程的特点出发,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学生应主动学习,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学到知识,增强技能,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选择学习方法应充分考虑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等情况:

1.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法

对理论性、知识性的学习内容,比如审计教材中的基础理论体系,应当运用讨论法、研究法;而对应用理论体系,应当运用观察法和操作法。

2.根据学习形式选择学法

大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四种:课堂学习活动、自学活动、创造性活动和相互讨论、启发的学习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3.根据学习水平选择学法

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首先要解决好应知应会的问题,着力培养基本职业技能;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在培养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管理技能与职业判断技能,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较高水平。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对审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一套统一的审计学教材体系,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考证内容和其他相关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相长不断完善审计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圣妮.审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洁.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 程腊梅,王宏.审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不断地努力开拓事业新局面,不断地创新谋求更大发展;为了不被社会淘汰,追赶时代潮流,引领科技先锋,追求价值最大化,都在寻求新技术、新方法,培训行业新型人才、提高人员新素质。审计工作维护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着“免疫系统”的作用;审计人员则是国家的“经济卫士”、预防和解决问题的“医师”。如果我们审计人员不思进取,不积极主动地掌握和创新高于“病原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或存在“坐、靠、等”的思想,依赖领导决策、领导指挥和行业个别能人解决问题的想法,被动地开展自已的工作,终究会“固步自封”,成为落在“鸡窝里的雏鹰”,安于现状,待到想飞的那一天,却发现已丧失了飞空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摒弃私心杂念,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改变我们的工作思路,提高我们的审计方法、技术;立足于我们的工作实际,寻求新形势、新环境下审计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再立新功;我们更应牢固树立与审计工作“同甘苦、共荣辱”的主人翁意识,强烈意识到个人与审计事业是共同发展的,审计工作是个人施展才能的平台,只有审计事业发展了,个人施展才能的平台才能更广阔。积极主动地开展和创新审计工作,以发展审计事业为已任,必将履行好审计职责,获得个人和审计事业上的双丰收。

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履行好审计职责,要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工作责任心

如果你认为“工作是饭碗”,你就有义务认真、负责地工作;如果你想在工作上有更进一步的要求,你就必须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力求完美,不能马马乎乎,随随便便应付了事。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工资那么低,为了那么点儿钱,值得那么卖力吗?”,还有人说:“现在一切向钱看,工作再努力,又能怎样……”。他们这么说的时侯,想到的是对工作应尽的义务没完没了;往往忘记了工作中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学习经验、锻炼能力、获得成长的机会,这是谁也抢不走的自已在努力工作中拥有的无形资产。不计报酬,才能获得更多报酬;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只要认真对待工作,加强工作责任心,你就能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事业上进心

一个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远大的理想。一个人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最终被淘汰。掌握本岗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实际中不止这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老化的很快,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会落后。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你想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项审计工作,查处深层次的审计问题,就必须从现在做起,进行不懈的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才可能分析、整理出领导们想知道,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审计报告;才能得到同志的敬佩,“有为才有位”,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我们现在的审计工作来看,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基本技能要熟练,基本知识要掌握,才能想办法进行拓展。拥有一颗上进的心,才能让你梦想插上翅膀,让一切成为可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勇于创新心

提到创新,好些人总认为那是专家和天才们的事,与自已无关或很遥远。但笔者个人认为:创新只是平常人做平时事时,想“事半功倍”,一转念之中的事。在工作中不要局限于“要我怎么做”,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好,结果是目的,过程是手段,偿试用更简捷、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手段去实现目的,这就是创新。运用创新思维,打碎旧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开展本职工作。审计的“十六字”方针中的“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就有效地缓解了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并转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抓住重点突击,降低了审计成本,扩大了审计成果。

四、不懈学习心

终身学习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是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人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可缺性,但总不能坚持。可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审计工作的时展趋势,要想由账目基础性审计向效益性审计转变,要想有限的审计力量检查巨大的电子数据库,要想更好更快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审计形象,履行好审计职责,充分地发挥审计职能,审计人员就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不懈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储蓄和吸纳养分的过程,这是自身的完善需要,也是履行审计职责的需要。审计人员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专业和综合知识,及时地学习和掌握财经法规,才能在发现问题时,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五、“尊上团下”心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7篇

一、政府绩效审计实施面临的问题

1、审计观念落后。由于在我国审计界,对绩效审计的认知还局限于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只是对这个名词有一些初步印象,至于它的实际内容是什么、具体该如何操作,还知之甚少。从目前仅有的一些文献资料来看,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国外有关情况的介绍。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旧的观念被打破,新的观念尚未树立,这些因素无一不影响着绩效审计的发展。

2、审计范围较窄。目前,在我国政府审计实务中,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并不太多,主要表现在:(1)对于主要的公共部门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专项资金,现在还很少开展绩效审计。(2)财政是公共资金的最初源头,目前的财政审计把主要力量放在真实和合法上,出去的资金只要符合规定的开支渠道、对方也确实收到就可以了,至于资金是否用于原定的目标、其效用如何,则往往不太深究。(3)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兴起,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审计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目前主要关注的仍是真实、合法和合规,对于整个采购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考虑不多。

3、审计标准缺乏。绩效审计实施时应该有一个标准可以依据,标准要具备可靠性、客观性、有用性,易懂性和可比性,并得到公众的认可。概括起来主要应该包括:政府标准、技术标准和经济标准。政府标准主要有:国家法律、法规,相关的政策与原则。这是我们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标准和首要依据。技术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经济标准,即实现经济目标情况。比如是否达到可行性报告有关目标要求,是否完成了企业主管部门下达的经济目标,或各年度任务指标,是否实现历史最好水平或本地区或其他地区最好水平。但评价绩效的标准非常难确定。因为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很难统一。甚至同一项目,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目前政府绩效审计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既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也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准则性质的可操作性指导文件,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导致政府绩效审计难以深入。

4、人员素质偏低。绩效审计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才能和更加专门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刻地理解政府审计工作。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全面,缺少训练有素、能运用绩效审计知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性审计人才。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

二、完善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1、加强审计宣传,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这是客观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审计机关审计使命所决定的。必须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同时要提高相关的业务水平与技能。审计机关不仅要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绩效审计,还要积极广泛地组织绩效审计知识的业务培训,让大多数审计逐步掌握绩效审计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能够结合本专业技能运用绩效审计的方法。当前,最佳的方法是配合对某一领域或行业绩效审计,进行审前培训。着重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要进行政府环境培训,使审计人员非常深刻地了解政府工作并对政府业绩形成有价值的评判。要进行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培训,重点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能力和经验。要进行具体绩效审计项目的技能培训。

2、加强绩效审计立法,完善审计法律依据。法律依据是开展绩效审计关键的一环,因为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首先,尽快健全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政府绩效审计从法制的高度上加以重新定位,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绩效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技术、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作出具体规定。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也是开展绩效审计刻不容缓的措施之一。指标的科学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绩效审计指标既要包括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技术指标,又要包括实现经济目标情况经济指标,通过绩效审计指标能完成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

3、积极探索试点工作,扩大绩效审计范围。首要是搞好试点工作,开始时,选择那些规模小,相比较容易操作,又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项目,然后再选择一两个跨部门的项目做试点,尔后可以有重点地选择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对资金投入、占用较大,政策性强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等项目,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尽可能与财务审计结合起来一起搞,这样可以利用财务审计的结果,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在客观条件受到限制、两者不能同步进行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利用以前财务审计已经取得的信息资料。其次在绩效审计项目安排上,要把人大和政府关心的财政预算执行、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专项资金项目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要逐步扩大绩效审计范围,在绩效审计实施中不断总结,为绩效审计全面开展摸索方法,积累经验。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绩效审计需要较高要求,如需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工程学、逻辑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知识。首先,要积极广泛地组织绩效审计知识的业务培训,让大多数政府审计人员逐步掌握绩效审计的基本知识,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能力和经验。其次要加强人员的经济交流,不定期地以“到大专院校、到兄弟城市、到基层单位交流”等方式取经与深造,实行异地交流和异地交叉审计,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准。

5、构建审计人才数据库,整合绩效审计资源。可根据需要积极建立审计系统人力资源数据库,储备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心理学、财会和工程等多学科精英和高端人才,以网络、论坛、座谈会等形式构造一个审计交流平台,相互学习交流绩效审计知识、群策群力,并将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力量纳入进来。这样在绩效审计实施中,可根据需要整合审计人力资源,以优化绩效审计人员组成结构。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8篇

一、审计学教学基本知识: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原理

全面施行XBRL后,审计学的教学基本知识必须加入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原理知识。而要理解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首先必须理解几个专业术语: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XBRL技术规范是描述财务信息表现形式的软件代码。技术规范帮助软件开发商和程序员创造可以相互交换的数字文档,允许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不同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即使这些财务报表最初的格式是完全不相容的。技术规范的用处不仅仅在于财务报表,还可以处理所有的数字报告、总分类账以及非财务信息。XBRL分类标准是呈现商业信息和会计报表的描述标准。XBRL 分类标准由一个XML 模式文件及在该模式文件内部包含的或由该模式文件直接引用的全部链接库组成。通过XBRL,财务报告制作者可以把链接数据元素存储在会计数据库中,以分类标准为基础利用XBRL编码成一种标准的方式。例如:一份年度报告,包括管理层的决策和分析、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审计意见等都可以用XBRL进行编码。XBRL 实例文档用来记录业务实际值,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来解释该事实值。一个XBRL实例文档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分类标准支持,不同分类标准之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链接、扩展和修改,在解释XBRL 实例文档时需要一起综合考虑多个相关的分类标准。例如,一个实例文档可以包括一个公司的年度报告、盈余披露和总分类账等详细数据。实例文档可以使外部财务信息和内部财务信息及文件归档工作更为容易,因为XBRL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和操作输出不同类型的数据供不同的财务信息终端使用者读取。实例文档还可以提供样式表单,以供用户通过浏览器或者其他格式打印输出。理解了XBRL的基本工作原理后,来看XBRL在独立审计中的应用原理,可以通过一个图形来理解,如图1所示。

二、审计学课程重点:XBRL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在帮助学生掌握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原理后,有必要对基于XBRL的审计学与传统审计学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

(一)XBRL对审计效率的影响 XBRL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扩展审计师的审计范围,使审计师能够实时监控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信息,同时由于XBRL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审计师将从繁琐简单的测试程序中解放出来,能够实时生成相应的审计报告。

(二)XBRL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采用XBRL后,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达到实时披露,并且由于XBRL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变大了。因为财务报表的编制采用XBRL后,审计师除了需要做实质性测试以外,还要对XBRL的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实例文档是否适合做控制性测试。

(三)XBRL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正是由于XBRL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审计师在确定被审计单位XBRL相应的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实例文档合适的基础上,运用XBRL技术可以减少相应的数据录入、转换、查询、索引时间,可以使审计师有更多的时间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性复核,有利于提高分析性复核的效率和效果。并可以进行大量的实质性测试,而这些实质性测试原本由于人工测试的成本时间过于高昂而无法进行,因此,应用XBRL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基于XBRL应用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将是我国企业应用XBRL后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另一方面由于XBRL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因此存在舞弊和安全性的问题,电子数据如果被恶意篡改相对于纸质文档而言更不容易留下痕迹,同时网络攻击的存在,也是影响基于XBRL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审计学课程教学难点:XBRL下审计程序改进

在基于XBRL的审计学教学过程中,XBRL下的审计程序的改进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应用XBRL后的必备知识。

(一)应用XBRL后审计准备工作 XBRL在我国的全面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公司在完全实施XBRL网络财务报告后,作为审计师一方,审计的风险主要集中于财务信息和会计数据是否准确、完全的映射到标记。因此审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公司是否为XBRL设计了一个充分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个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能够确保有效、准确的获取相关财务数据的交换,并且被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另一个审计师关注的重点是所有数据源里相关的数据是否已标记,即是否报告完成了。这涉及到在软件系统中回顾标记系统以确保信息如新数据元素或新账户包含在标记的过程,这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控制功能来实现。

(二)XBRL操作环境 除了应该对被审计单位基于XBRL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关注以外,审计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测试程序来确定XBRL的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是否适合财务报表。审计人员应该确保有与这些测试程序有相关的技术专长应用以及熟知相关行业标准和任何特定的公认会计原则适用于实体。审核程序中应着重在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的背景下进行,检查将涉及到考虑XBRL详细细节,以确保它们是最新的和适当的应用。在XBRL基础上设计的内部控制系统应着重于操作以及操作的有效性,以此来确保一个完整的、一致性、特定的分类标准被应用在一个新的实体。一般有关XBRL审计控制程序包括网络操作,应用开发和维护,及准入控制。关于XBRL的应用程序控制包括地址输入、误差校正和输出。例如,当一个分类是新制定的、修改的或添加的,审核员应当验证或检查文件分类标准的实例,以保证所使用的实例文档都从分类标准中获得。

(三)网络安全 由于XBRL是基于互联网的财务报告,并且可以提供从财务信息文件到下层基础数据库的动态链接。在这种情况下,实质性的安全风险存在于操作系统、应用、数据库被适当的配置。比如说错误的配置可能会导致未经授权的改变或者是数据的破坏从而影响到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当这些链接出现时,审核员应当考虑实体的安全政策和程序的充分性,包括设置防火墙、强化操作系统和其他有关安全控制,并备份最原始的数据。审计程序的具体改进流程如图2所示。

四、基于XBRL的审计学教学改革

在对基于XBRL的审计学的基本知识、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后,在实际教学中应对传统审计学教学设备、软件、实验室等进行改进,具体改进如图3所示:

(一)革新教学设备 应用XBRL后,审计师已经进入了基于XBRL和互联网技术的审计环境。那么在审计学的教学中,也应该模拟真实的审计环境,增加适合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硬件及配备相关的网络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学生对现代审计技术的理解。

(二)引入审计软件教学 在更新审计学教学硬件的基础上,应该购置相关的审计软件。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会计软件较为重视,但是在审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审计软件并没有投入,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应用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必然对审计师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三)建立会计审计一体化实验室 XBRL全面施行以后,审计师可以提取被审计客户的底层基础数据。在课程教学中也可以采取与会计课程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现有大部分高校都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具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模拟功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审计课程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假设独立审计这一环节,真正做到从学生模拟的会计信息系统里提取财务报表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审计,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

(四)引入实践教学模式 XBRL开始实行到目前为止,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对XBRL的应用也还在摸索阶段。市场对基于XBRL的财经人才需求肯定非常迫切,高校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加大加强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引入审计学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基于XBRL的审计学教学实习基地,帮助学生熟悉真实的审计环境,为课程知识的掌握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文件463)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级教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编号:J201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吕志明:《基于XBRL的审计流程再造》,《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3期。

[2]郁金华、和秀星、陈耿、曹其琛:《面向XBRL 的财务信息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第12期。

[3]布赖恩·伯杰伦:《XBRL语言精要——21世纪的财务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刘勤:《对当前一些有关XBRL流行观点的思考》,《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5]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论XBRL的理论框架和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Glen L.Gray, David W.Miller. XBRL: Solving real-world probl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closure and Governance (2009) 6, 207-223.

审计基本知识范文第9篇

法务会计人才是一类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该类人才涉及法学、会计学、审计学以及经济管理等知识,并将其有机的结合,综合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拼凑,不是会计专业学生学点法律或者法律的学生学点基础会计就能成为法务会计人才。此类人才注重实用性,法务会计人才主要在经济案件的调查以及诉讼支持等领域发挥其应用的价值。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具体的技能包括审计基本方法和调查技能、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法律的仲裁和诉讼程序等等,并依靠此类技能服务于其对象。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其成为具备基本的法学和会计学知识,综合应用审计方法及技巧,采用法律的程序和步骤去获得财务证据,并通过调查、诉讼或者作为专家出庭作证等方式服务于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及素质

若要达到前文所述法务会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让培养对象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知识和能力。张玲将法务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比喻成“三层大蛋糕”,会计专业背景为最底层,审计、内部控制以及欺诈调查为中层部分,对法律环境的了解为最小的上层部分,而沟通技巧就是蛋糕上的糖果。罗欢平等却将其比喻成“三明治”上下两层为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中间为法务会计的核心知识。

法务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知识及能力体系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和拼凑,形成一个体系。首先,道德素质方面,基本应当达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职业道德、独立的敬业精神以及专业的职业判断,还体现在职业上能够胜任、行为准则规范以及履行保密业务等方面,法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工作的准绳,起到方向导向作用,若其道德素质做得不好,不仅仅影响其法务会计工作质量,可能改变的是问题的性质和本质问题,对其知识应用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其次是知识结构,包含会计、审计以及经济管理知识,法学知识和法务会计专业知识等。会计知识、会计档案和会计信息是法务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对象,必须对其会计所反映的信息以及信息的产生充分理解和分析。审计技术为法务会计人员提供基本的证据搜集方法工具和技巧等,同时必须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估计等。法务会计信息表现为表达专家意见和鉴定结论的书面报告,无疑使得其工作性质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律师的调查、取证与法庭辩护联系在一起,但是,法务会计并不是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完全融合。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法务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所反映内容和核算经济内容。法学知识包含法律法规知识,诉讼知识和程序以及证据规则等,具体包含了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以及行政法等基本内容,各类法律的具体诉讼程序和如何举证等。明确证据的形式、获取、鉴定以及保全等内容。法务会计知识是知识结构的重心,需要有机融合会计审计以及法律知识同时并有其独特的内容,包含舞弊的甄别、经济案件的侦查、调查、诉讼支持、损失计量以及法务会计鉴定和专家证人制度等。

最后是基本的技能和能力,法务会计工作是一个应用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需具备综合的方法技能才能从事相关业务,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巧和能力包括与服务对象以及相关人员的沟通技巧、交流的语言工具、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熟练地应用这些工具定能让法务会计工作事半功倍,更好的综合应用会计、法律以及法务会计专业知识。

三、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根据法务会计的培养目标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分析,就其具体的课程进行设置,在设置时,充分考虑法务会计的服务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等特征。注意多学科知识之间的交融和合作。依据大学生课程类别的设置,具体课程体系为:

(一)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即大学通修课,主要是就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和计算机等相关课程。具体包含法律职业道德、马克思基本原理、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二)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中主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和传授基本的技能等。具体包含: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经济管理知识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学、审计学、资产评估、成本与管理会计等基本会计、审计以及财务知识课程;除了国际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以及宪法、中国法制史等以外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法务会计学、会计法与会计准则、舞弊审计、经济案件侦查、法务会计鉴定等法务会计核心课程。

(三)专业选修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同学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或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人发展需要,为专业继续深造或资格考试或实践应用等设置相应的选修模块,具体包含公司财务咨询模块、注册会计师模块、律师资格考试模块、经济法律模块以及法务会计师考试模块等。比如律师资格考试模块可以设置国际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宪法、中国法制史等律师资格考试但在必修未开设的课程。

(四)实践实训课程实践实训课程主要满足法学和会计等课程内容实践的需要以及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课程包含相关公文写作、数据库应用、沟通与谈判、心理学等;法学实践实训包含庭审观摩、模拟审判、司法机关见习等课程;会计实践实训包含会计模拟实训、会计软件应用、审计实训等课程;法务会计实训课程包含舞弊调查实务、诉讼支持实务、案例讨论等

四、可行的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高等院校各层次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由国家教育部认可,并列入专业目录,法务会计属新生事物,未被正式列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尚处于高校自由开展时期。法学本科(法务会计方向)模式和会计学本科或财务管理本科(法务会计方向)模式进行专业招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法务会计方向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会计职业,从事法务会计工作的很少,学生认为法律、会计两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但都比较肤浅,难以胜任法务会计职业的要求,很难将其有效地结合应用。目前可行性较强、可供选择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法务会计卓越人才实验班模式、会计学(法务会计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双学位模式以及法务会计职业培训模式等。

法务会计卓越人才实验班模式,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实验班是学分制改革的实验田;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是学校优才优育创立品牌和精英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单独组织的正式的专业方向教育,将精简相关专业课程,配置法务会计相关课程,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不是一个专业的培养,是精英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只有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感兴趣的同学,才可以参加,实施严格的淘汰制度。

会计学(法务会计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以培养懂法律的会计人才为主要目标,学习基本的会计学课程和法学课程,考虑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内容设置课程,要求学生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培养出的注册会计师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可从事法务会计工作。

双学位模式,法学或者会计学专业部分学生通过辅修第二专业(辅修会计学或法学)的方式进行培养,毕业时授予法学和管理学两个学位,但是主修一个专业。该模式若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开设与法务会计相关核心课程,比如法务会计基础、舞弊审计、经济案件侦查、法务会计鉴定等课程。法务会计职业培训模式,开展面向法律工作者、会计审计税务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各类商务调查公司工作者等在职人员的法务会计培训,对其进行直接或者间接地法务课程培训,培训对象具备一定的法律或者会计以及财务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主要就其薄弱环节以及知识点进行专门的教育,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上一篇:生物学科教育范文 下一篇:基层社会治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