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4:22:15

社科经典论文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典美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 实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11-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生认知都起着积极作用。

由于高中阅读教学受教材篇目及课时的限制,它基本上只能是经典美文的赏析指导。而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实际上也就是经典美文赏析能力的检测。所以,探索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规律与探索经典美文阅读的规律实际上是两相兼容的问题。

一 研究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激发学生“经典美文阅读”的兴趣

所谓高考命题特点,说到底就是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首先是一个语料选择的问题,对此《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一般社科类、科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三类文章在第I卷、第II卷中的安排有着显著的特点,2001年以前,第I卷选文一般都是科技类文章,从2001年开始,选用社会科学类文章。第II卷1999年以前是以社科类文章为主,在1999年开始为文学作品。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语科选用的情况看,已形成第I卷科技类、社科类轮考,第II卷考文学作品的格局。这种语料选择上互补的特点,体现了对学生阅读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导向性,也体现了高考命题“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

而第II卷所考的文学作品,就是经典美文,又主要是以散文和小说为主。因此,在教材文本经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散文和小说的学习规律,可以让学生带一些“高考现代文阅读”得分的功利性去对待“经典美文阅读”,一定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高得分与“经典美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双赢工程。

现代文阅读考什么?语料选择仅是一个前提,最重要的应当是考点的定位。高考现代文阅读,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概念,而是考阅读能力,对此《考试说明》有明确的要求。

1.理解语句

包括两个考点:(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考查是很频繁的,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指代词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2)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3)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4)和词语的表达作用相关的意义等。

所谓文中重要的句子,是指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全文,把握全文。这类句子在文中通常有以下几种特点:(1)结构比较复杂,较难把握;(2)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3)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4)使用了特殊的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2.把握文意

包括两个考点:(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此点由原先的“删选并提取文中信息”改变而来,这样提法比原来更明确,要求考生在删选的基础上还要重新组合语句。)(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所谓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获取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字、图形等;尤其是指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知识,也可以是最能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

所谓筛选、整合,包括阅读过程中对一段信息的搜寻、判别、筛选、转换、组合、概括等。

所谓观点和态度,是作者在文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思想倾向,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等。

所谓概括,就是或摘录组合,或提炼概括,在内容上要求准、求精。

3.分析文章

包括三个考点:(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在试题中主要以归纳大意的形式出现,层次划分正确了,归纳大意也就水到渠成了。

分析、归纳文章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它可以是某一段落的内容,也可以是要求对整篇材料中心的归纳。它是文章的写作目的,或赞成什么,或批判什么,或宣传某种思想观点,或驳斥什么思想观点,或介绍什么事件,或传播什么知识,或抒发某种情感……总之,整个文章都要围绕它选材组材、构思、行文。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就是指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抽象的能加阐发,含蓄的能加以解说。

4.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做初步的评价、鉴赏。

这是现代文阅读考查中的最高要求,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

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评价、鉴赏,主要是看其思想是否健康,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的内容是否传播了新的信息,是否有介绍和推广价值,表现的人物是否有高尚的品格,叙述的事件是否有积极意义等。对文章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主要是看实现中心思想的角度、技巧;使用语言是否准确、生动、鲜明;论述事理之间是否合理严密的逻辑联系,表现的人物和事件是否形象、生动、具体等。

二 掌握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及答题技巧,提高“经典美文阅读”的赏析能力

在对现代文阅读试题命题特点作些分析后,进而指导学生掌握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及答题技巧是十分必要的,这同样也是提高“经典美文阅读能力”的技巧。我认为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指导是使学生将解题技巧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可以从考点入手,可以从试题材类型第I卷、第II卷入手,也可以文体入手。

1.从考点入手,按每个考点的要求和出题特点,指导学生解题技巧

第一,对词语的理解。解此类题,需要借助有关词语知识,根据特定语境,对考查的词语加以揣摩、辨析。有几点解题技巧:(1)看与这个词语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看词语与词语之间和搭配关系。(2)理解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中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找。(3)是比较抽象的词语,作者往往在提出后,要对其进行阐释,这些阐释的句子往往在该词语后,就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第二,对句子的理解。(1)从句子结构入手,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指示句子内涵的作用。(2)注意句子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比如说,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找,如果句子在文章、语段中是起小结的作用,那么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上文去看、去找相关信息,总之,要看句子的“管辖”范围。(3)有的句子不是总起或小结的,要注意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抓住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上下句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此外还可以结合中心思想来理解句意,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可以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提示记叙的目的意义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作为论证材料,证明论点。

第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具体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记叙文(包括散文)的结构特点:(1)抓住时空变化划分。时间、地点是记叙文的主要因素,许多记叙文都是按时空的变化组织材料的;(2)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3)按照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按逻辑关系划分;(5)还可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方式来划分。

议论文的结构特点:(1)按逻辑思维划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2)按篇章结构划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第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现代文阅读在思想内容方面的重点内容。分析是就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有几层意思;而归纳是就具体的现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抓住各个文段中的中心句,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2)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有些过渡句不仅概括了前文的要点,也指出了下文的要点;(3)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4)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

归纳中心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文体,各种文体的文章表达中心的方法是不一样的;(2)研究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3)研究主旨语句。

2.侧重于文意的提取和概括

从试题类型入手,我们就第II卷阅读题来谈谈。第II卷阅读命题侧重于文意的提取和概括。命题者围绕一篇内蕴较深、文字有一定难度的社科文、文学作品的中心意思,运用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展开由局部到整体、梯次递进的全面考查,以检测考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选择题,筛选――比较――排除,是此类答题的基本步骤。填空、简答题,筛选――摘要――表述,是此类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在阅读解题中,我认为强化对步骤的体验,是十分有效的。

下面,我就“筛选――摘要――表述”的分层分步来详细谈谈。

第一,筛选。首先要养成把握语境、通过上下文对材料的限制来准确选择的意识和眼光。

第二,摘要。是阅读答题的第二步。筛选出原文材料后,要把筛选出来的材料“来料加工”:根据试题的要求,认真分析思考、区分主次、权衡轻重,或紧缩摘引或添加补全、然后将提取出的信息点略加组合连成答案。

第三,表述。简单的阅读题到“摘要”就可以完成了,但复杂的阅读题还要向前跨一步,这一步就是“表述”。表述不仅要求筛选原文、提取要点,而且更进一步以原文为素材,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可以说,表述是高于摘要对原文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提炼。近年来,高考社科类高考阅读命题进一步加大了表述力度的趋势,而且形式多样,或要求把筛选的内容分成若干条,组织表述,逐一作答;或要求依照原文中的特定格式作答;甚至完全开放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述”要注意三点:(1)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2)要注意准确性、恰当性;(3)要注意简练性、通顺性。

当然,教师还必须强调:无论是考点解题技巧,还是分类题型解题技巧,都必须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高考现代文阅读是读文章解题目,但眼睛仅仅盯住题目或文章的局部是失策的。教师是让学生在通读文章,把握全文思路和整体意思的基础上,再教学生一些具体的解题技巧,把宏观驾驭与具体解决相结合,解决学生答题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

三 精选“经典美文”进行阅读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说文本有专家推选了如下的篇目:肖铁的《壶口的黄河》,韩少功的《土地》,李汉荣的《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方令孺的《在山阴道上》,丰子恺的《杨柳》,林清玄的《阳光的香味》,冯杰的《乡村的瓦》,阎连科的《说村落》。

具体的阅读训练步骤如下:(1)学生阅读时,先不出现题目,只读文本本身;(2)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标出文章的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3)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然后讨论文章的中心主旨,讨论文章的写法,并试着让学生命题;

(4)最后出示高考题目的设置,组织讨论并总结解题方法。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2篇

主持人简介:姚文放,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文学评论》杂志编委。担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与教学,发表论著600余万字,出版专著《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学导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评述、转载、摘要和复印近300篇次。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主持人话语:关于“什么是文学经典”的问题,自从19世纪英国两位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义以后,似乎已成定论,前者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最好的东西”,而后者则用“成熟性”、“广涵性”、“普遍性”等特性来界定文学经典。他们都是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来确认文学经典,而未曾考虑过还能有别的衡量标准。这一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却被彻底打破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发现,在谁能入典、谁不能入典的问题上体现着文化权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学经典几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种的、欧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着的、有色人种的、非欧洲的、女性的作家则被一道无形的障壁阻挡在外。显而易见,这一“经典壁垒”是建立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级歧视、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见之上的,它体现着性别、种族、穷富、地缘等等之间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政治色彩。由此看来,决定着文学经典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本身,更在于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的力量。

这一案例说明,在固有的理论中往往存在着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现出的“症候”,昭示着体内某种病患,从而读者必须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患一样,依据这种“症候”去查找和解决这一理论中隐含的问题。阿尔都塞将这种阅读方法称为“症候式阅读”(symptomatic reading)。譬如马克思在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时,发现了他们在“劳动”问题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脱漏,导致了对劳动力买卖、剩余价值生产等实质性问题的遮蔽。马克思在查验和诊断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些“症候”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概念、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可见,“症候式阅读”将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作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的契机,恰恰显示了一种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对于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论采取的正是“症候式阅读”,发现了在其背后潜藏着一个被遮蔽的巨大理论空间,围绕文学经典的重建推动了文学批评模式的更新、文学理论观念的深化、文学概念范畴的陶铸和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显示了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还值得注意的是,阿尔都塞不仅高度赞赏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所作的“症候式阅读”,而且指出对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从而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对已经颇有时日的“文学经典之争”再作一番“症候式阅读”呢?是否可以从根据文化权力来求解文学经典的流行见解中寻得某种沉默、空缺和脱漏,进而发现更大问题的入口和起点呢?如果说从凭借文学本身的特质转向根据文化权力来确认文学经典显示了一种“向外转”的趋势的话,那么,是否可以从这一趋势对美学、诗学、细读和批评的遮蔽而为文学经典找到向文学的家园“归去来”的路径呢?

以下这组笔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的文学经典论做出“症候式阅读”,并从而进行新的理论生产和建构。姚文放的文章对乔纳森·卡勒文学经典论的关键性概念“表征性解释”进行阐释,通过对这一概念在正面意义上的理解以寻求它与“鉴赏性解释”的互补和双赢。蒋继华的文章认为在文学经典问题上相互对立的两种意见,其背后都隐含着因身份诉求而产生的焦虑感。易华的文章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众多与经典相关的文学事件和现象,其生成原因都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学生态的权力结构。朱晏的文章以茅盾文学奖为例,指出当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针对获奖者文化身份的“承认的政治”不无干系。王雅琴的文章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例,认为在世称“文学经典摇篮”的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东方和女性的作家始终是作为西方人想象中的“他者”身份而出现的。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3篇

>> 传承经典,时尚表达 经典与运动的传承经典与时尚的冲撞 穿出来的经典与时尚 论唐诗中酒的文化表达 唐诗“无理而妙”的情感表达 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 微电影:弱势群体信息表达的“心”途径 城市微电影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和传播 复活的情韵,电影里的唐诗 电影与时尚盛宴 微电影广告:电影与广告的“微”跨界 历史经典与现代时尚的撞击与结合 微电影营销经典案例扫描 唐代诗人个性品格与唐诗经典接受 微电影:营销3.0时代的选择 面部刮痧,经典与时尚的美丽约会 经典风格的时尚再造 永不褪色的时尚经典 微博表达的快乐与误区 唐诗经典影响史的三个层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05-04.

[12](美哈罗德・布鲁姆斯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J].译林出版

社,2005.

[13]张毅.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兼论明人的学诗路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3(1).

[14]张高评.同题竞作与宋诗之遗妍开发――以为例 [C]//张高评.宋

代文学之会通与流变:近世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

司,2007.

[15](清)叶燮.原诗[M].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6]尚永亮.“诗中有画”及其相关问题[A].尚永亮:经典解读与文史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12.

[17]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J].艺术评论,2012(11).

[18]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

报,2014-04-22(1).

[19](美)达恩顿.阅读的未来・封底[M].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0]马承五.唐诗传播的文字形态与功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

作者简介:苗贵松,山东单县人,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与审美文化。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4篇

本科毕业开题报告步骤/方法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指论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果是什么。理解了这个就能把我研究的方向,而不用做无谓的写作。

论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意义是对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实践研究意义是对当前工作开展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简要介绍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技巧有: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并且,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路线是论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综述法,调研法,实证法等。具体的内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内容而定。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第二步的文献综述里,也会涉及到参考文献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开题报告的格式

开题报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参考文献

[1]、[2]、[3]、[4]

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的写作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具体研究来写,不能太偏理论化,要把论文拟采用的方法具体到点上去。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5篇

将智慧与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教育事业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邓小平理论研究独有建树,尤其是在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方面,是业内公认的资深教授、知名专家、省级教学名师。三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在中央和省级报刊上共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和译文。他独撰、主编、主译、主审、参编、合著过20多部专著(含译著)、教材和工具书,并多次获得甘肃省社科工作者优秀个人、省委宣传部先进工作者、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优秀个人、甘肃省大学生课外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甘肃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并荣获40多次奖励。事迹先后收入《时代足迹》、《当代中国学者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辞典(英文版)》、《当代中国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辞典》、人民网甘肃频道等媒体和辞书之中,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贾教授的篇篇论文,本本专著,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一个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这与他广阔的知识面、吃苦耐劳、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勤于钻研、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分不开的。三十年来,培养的桃李数以千计,许多都成为学术骨干、行政领导和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他坚持走中外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道路。向学生们讲授《思想与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列经典著作导读》、等课程。他一方面从事着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又专心致力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并应邀到部队、基层及大学校园宣讲马列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党的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等研究情况,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到实践基层、带进学生课堂、带给部队战士、使青年学子深受启迪。上个世纪70―80年代贾教授发表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的理论论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先后有五篇论文和译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贾教授“论一国两制”的论文,被国内最高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全文发表,多家杂志、报刊予以转载,后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事典》收入并作为该书“一国两制”专题的首选观点加以介绍。1994年他的论文《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光辉指针――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被《人民日报》摘发了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并收入编著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巡礼》一书中,该文获得“甘肃省社科最高奖――兴陇奖一等奖”、“全国优秀论文奖”、“国家课题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其中《邓小平民族理论比较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纪念诞辰110周年全国67种重点出版的图书之一,并获三等奖。《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与贡献报告》一文,2002年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大奖;《关于云贵川等省民族关系的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2005年获得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甘肃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三等奖;2007年《民族精神研究专论》荣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研究》一书,2009年获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

同时他的《东干学在国际汉学中的地位》、《“列宁关于‘两个民族’的论断对于分析东方民族文化的意义”》牵头主译的《中亚各民族文化艺术史》均获得学术同仁的好评,并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在世界史的研究方面,先后参编和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纲要》、《世界民族学史》、《中国近代史学纲要》等专著,史学专著《法国大革命史研究》及论文突破了前苏联专家的许多观点,其中《法国大革命中的杜木里埃叛变事件初探》一文,获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世界民族学史》教材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贾教授在理论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建设上,创造了“五个第一”:在全省高校中第一个成立了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后来该社团获国家民委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和甘肃省“优秀学生社团”的荣誉称号;1997年又在全省高校中第一个成立起“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率先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000年在全国民族高校中第一个开办了“应用心理学专业”,成立了心理学系,兼任心理学系第一任系主任;2000年第一个在西北地区高校中申请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硕士研究生点,2002年被国家民委批准为部级重点学科,成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2002-2005年在全国民族高校中第一个申请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点,短短几年,不到20人的两课部发展起了“五个硕士点”,在全国民族高校学科建设中是首屈一指。为了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带领青年教师积极申请各种课题,先后承担和完成了省社科规划办、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等重点课题、重大攻关项目招标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重要课题共十余项。2003年与校内几位青年学者合作承担了教育部“西部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重大攻关项目的三个子课题,共获得课题经费20多万元,为学校争得了荣誉。200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民族关系与边疆安全问题研究》15万元的科研经费,再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他兼任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兼高校民族理论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务。目前,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委托,修改早在1989年出版的《史学概论》(第1版,60万字)教材并担任《甘肃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一书的副主编,承担的中央民族大学“国家985工程项目”《中国历朝民族理论政策变革鼎新》成果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审核并于2010年出版(60万字)。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贾教授组织人力撰写《我党政治文明建设创新研究》、《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新发展和贡献》。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6篇

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也是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从我们选取的几所开展通识教育有代表性的大学来看,可以看到大家仍然在探索中,

每家的设计也都体现出了各自学校的特色。

上期我们介绍了大部分学校通识教育是在两个层面开展的:

实验班(院系)和全校,

本期我们也从这两个层面来看看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

一、 全校层面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大学的通识教育领域可以分为四大块:人文、社科、理科和工科,各个学校大致都按这些领域来开设课程,但有着差别。

上海交通大学的设置最接近这个模式。从2009级开始,上海交大推出四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共一百多门课程。

人文学科课程――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让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则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主要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上的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数学或逻辑学课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时间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

复旦大学则偏重于人文社科,人文社科的内容也分得更细更专。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模式的一大亮点,其在通识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复旦大学根据人文精神之传承和学问基础之展示的要求,构建了包含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涉及中国文学经典和中国历史经典方面的研讨性课程。“文学经典”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历史经典”指中国历史上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是关于哲学和思想经典的研讨性课程。进入此模块的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和西方哲学经典。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思想境域的门路。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是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开阔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是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培养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精神。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是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等。第六模块是“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类的课程。进入此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

以上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向本科学生展示人类的基础性学问与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并帮助学生获得在祖国语言实践中的生命体验,以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

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近似,核心课程四大类中文科类占了四分之三。

中山大学通识课程,将共同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类,包括“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每个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每一类都不能落下,一共16学分。比如“中国文明”大类,包括中国古今的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课程。“全球视野”大类,包括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与国别冲突、国际法等。

浙江大学则偏重于理工,四大模块中理工数学模块占四分之三。

自2008年起,浙江大学创建本科生院。新生按大类招生,入学不分专业,并按照专业相关性修类平台基础课程。工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数学模块课程、电类模块课程、力学模块课程、生化模块课程。理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生化模块课程、数粒模块课程。文科大类平台包括:经管模块课程、人文模块课程、法学模块课程,以及数学模块课程。

二、 通识教育实验班(院系)的课程设置

既然肩负着探索实验任务,这些实验班或者院系的课程设置就比全校通识教育的设置更深入,难度更大,还有些特殊的要求。

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得比较早,很想闯出一番天地。它的博雅学院的课程设置透露出学校教学上的雄心,学生读下来,应该要很花些功夫。

除了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之外,博雅学院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学习”。开过的课程包括《荷马史诗》《史记》“四书”等,这都是最经典的经典学习。第二部分是“古典语言”,包括一年级的拉丁文、二年级的希腊文以及贯穿始终的古代汉语的学习。学院有时候会开专门的古代文字的课,有时候会借助经典的学习,比如通过《诗经》、《左传》,学习古代汉语的课程。这是博雅学院比较突出的特点,非常强调古典语言的学习在博雅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博雅学院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有最基本的英语研究能力,所以在学校的公共英语之外还特别为学生开设了学术翻译课程,作业量是每周翻译五页的内容,由任课老师进行逐字逐句的批改。第三部分是“古典研究”,开设过的课程包括“古代希伯来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典政治哲学”“佛教治国与教化传统”等课程。第四部分课程是“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开过的课程包括“民主与”等。另外博雅学院非常强调学生的艺术修养,有许多艺术修养课程,比如书法课,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写书法作业,有老师批改。另外还有“外国美术史”“绘画技法”“电影欣赏”等修养课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很有雄心,它和中山大学一样,有一些致力于通识教育探索的老师,而且它的课程设置显然是借鉴了国外的成熟做法,极力按照通识教育“应该”的样子来设置的。

北航知行文科实验班最核心的课程特别强调最经典的阅读、阐述和读书报告的书写,可以概括为以阅读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知行文科实验班一年的通识课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是各4学分的中国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旨在让学生对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有个整体的理解;第二是各16学分的中国经典研读和西方经典研读,分别需要读8本经典著作,每学期中西各一本,经典著作的选择偏古典时期和近代早期,旨在培养学生解读文本和书写的能力;第三是4学分的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以中西绘画为主,旁及摄影、建筑、陶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想象力。

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验院系新雅学院的课程设置则透露出浓浓的文史意味,也许是为了给占学校大多数的工科同学熏陶些人文气息吧,但这些课程的难度并不低。

新雅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旨在探索通识课程与养成教育协同的综合改革。新雅书院拟在两年内开设20门左右通识课程,以“文明与价值”为主线,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为基础,推及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播,培养清华学生对文明和价值的综合理解与有效表达,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方面达到融会贯通的高度。每学期要求学生选修1门,两学年内修完4门(每门3学分,共12学分),同时学生还需完成所在专业自身的培养方案。

2014年秋季学期,新雅书院开设了“史记研读”“早期中国文明”“法律与文学”“艺术的启示”4门课程。2015年春季学期的通识课程则是“西方经典与现代社会”“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艺术”“器物与生活”“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等。新雅书院认为,通识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最高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只有当学生每学期的课程总数比较少时,通识课才可能有高要求并达到一定强度,也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 北京大学

北大的通识教育独具特色,与上面的学校都不太一样,它的“元培计划”,实际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元培计划”内容主要包括:⑴全校公共课:包括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国防教育与军训、数学、语文。⑵通选课:包括五个基本领域,即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和艺术。⑶平台课:学科大类的课程,其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共同基础(理科: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文科:高等数学、人文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⑷主干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高年级在确定专业方向后,修学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7篇

姓名:杜小帅

报考院校:北京大学

报考专业:传播学

成绩:406 分

2013年,北京大学59个招生院所无一指定参考书;清华大学的招生的专业方向也大多不指定参考书目,有部分方向指明了考查范围,具体参考书依然付之阙如;再如人大、北师大、复旦、厦大……各院系,不指定参考书的所在多有。而且,不指定参考书的院系专业似乎越来越多。

我一直对所谓“想考×大不指定书目的专业至少要看××本书”这样的话极其不屑。

首先,看书多却学而不化的人,只是书呆子,没有任何可以骄傲的;其次,看××本书绝非考上不指定书目专业的必要条件;最后,我很想大声质问他们:你考过吗?你了解过考上的人吗?这样以讹传讹,真是太坑人了!

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当晚,在一个新闻传播考研QQ群里,又有几个2014年的考生发起关于北大传播学不指定参考书的讨论。一位女生说,她有一位考北大的师姐,看了200本书,可依然觉得看得太少,并很有经验、很理所当然地解释原因说:北大就是上不封顶啊!然后是可想而知的一片惊叹、困惑、恐怖与佩服。几个考北大的研友,纷纷感叹,“就是坑”“都是泪”……

其可气复可笑也欤!

考研是一门应试考查,如果找到专业课出题的源头参考书,自然事半功倍,胜券在握了。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尤其如此。于是乎,学校不指定参考书与学生“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追查参考书,似乎成了乐此不疲的猫鼠游戏,当时自己从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复试现场出来,被守在教学楼门口的学弟学妹们围堵时,被追问最多的问题也是:学长,你都看了哪些书?每次遭遇这个问题,都会有些犹豫,生怕自己的一不小心误导了她们一年的青春。后来经过再三斟酌的总结,将答案定为:精耕细作三五本,浮光掠影三五十。

循迹“秘而不宣”的参考书

不指定参考书,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而找到这些“秘而不宣”的参考书,其实很简单。如下几个原则可供参考:

相信经典的力量

为什么要“拥抱”经典教材?因为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佛家讲,一颗沙里观天下,很类似经典教材的意义。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像传播学领域,国内比较通用的教材无非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国外翻译过来的像《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等;新闻学领域,公认较好的像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书,一般都会选2本,一本是袁方老师《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一本是国外艾尔巴比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其他学科或专业国内公认的教材,应该也是屈指可数,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这些经典教材,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都会口耳相传,有着良好的口碑。一般而言,网上都会流传一些书单,对本专业的经典书目进行点评与分析,可以参考;此外,像清华北大等学校,导师都会给自己的学生指定“本专业必读经典书目”。

选教材别抱门户之见

在选择经典教材时,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比如,经常有同学会问: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或者人大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清华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当然要看。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所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明确的“学派”(像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等,都是以高校为阵地,围绕某位核心人物的核心主张,聚拢一批教授学者,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流派特征),相互之间良性竞争,而是像今天的流行电视剧或选秀节目一样,哪块领域热了,纷纷上马,你未唱罢我已登场,属于重复建设。所以,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尽情去看就好!

导师“导”你的考研

就研究方向而言,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比如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胡泳老师,每年都会有各种演讲、研讨会,这些发言和会议的主题就成为每年考生寻寻觅觅的蛛丝马迹,有可能透露出当年考题的热点,这一点似乎屡试不爽。如2013年考题中,就出现了胡泳老师历次演讲和《众声喧哗》一书中经常提到的主题――“网络意见与主流民意”和“网络意见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的异同”。

另外,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等,都需要适当关注。说适当关注,是因为有些导师的研究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过于高深和超前,对于这样的领域,考生就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是简单了解,还是“沉醉”其中?如果导师的活跃度比较低,不经常发论文、N年不出一本书,那他写的××学概论、××学教程、××学新编等书籍一定要留心,因为这样的材料往往已经俯拾即是,论调、内容多有重复,属于老生常谈,为了让自己这本××概论有一定价值,往往会在书中加入自己的论述或新的观点,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是需要格外关注的!

真题会说话

不指定参考书,那真题便是终极的参考!如果说,经典教材和导师写的书,是一纵一横的经纬网,那真题便是数据分析里的热力图,它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我不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历年真题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产生分数的地方。

善用新媒体找前辈

其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师兄师姐取经。每年学校都会公布录取名单,拿着这些名单,去人人网一个个加;或者去微博搜索你想报考院校专业的关键词,一搜索,在读研究生师兄师姐全出来了,一个个加,一个个聊,一个个要资料,求经验,说几句好话,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但给大家一个建议,在问“前辈”之前先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最忌讳这类让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师兄(师姐),我该怎么复习?

别在热点里陷太深

相对经典教材而言,专业期刊时效性较高。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即使对初试没有直接的帮助,在复试中也有可能考查到。如果自己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没有订阅这些杂志,可以通过校园网登录中国知网(cnki)或其他学术期刊网,在本学科目录下检索相关期刊资料即可,一般大学校园网络都可以免费下载相关杂志论文。但与此同时,如今学术出版的“大繁荣”给跨专业考生造成很大困扰――琳琅满目的期刊,多到让你无从选择。像新闻传播学,人大考生一定要看《国际新闻界》,复旦考生必看《新闻大学》,北大考生则要重点关注《北大新闻传播评论》……虽然这几本期刊都是本学科经典的学术刊物,但不同学校都有不同的侧重。所以,到底要看哪几本?对于本专业学生,这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对跨专业考生则是旱鸭子下水,无所适从。建议考生一定要多看看前辈的经验帖子,多跟本专业考研的同学交流,多找几个研友问问。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期刊、杂志、论文是个无底洞,目的仅在于开阔学科视野,千万不要陷得太深。

别被网上书单唬住

正是有许多学校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网上便流传着形形的书单,问书目、晒书单也成为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传的一个传统。这些书单既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当这个书单过于庞大时,会给后来者唯有叹息的沮丧感和挫败感。考北大传播学的同学想必都知道一位叫做“逆转录猴子”的师兄当年开的书单,书单共推荐了39本书和1套丛书。见到这份庞大的书单时,梦想慢慢碎裂的声音,我记忆犹新。

我显然是不会推荐参考书的。究其原因:说多了,会让学弟学妹们感到沉重;说少了,又害怕他们过于轻敌,不好好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本篇文章显然不是仅仅给考北大的传播学的人看的。但是有些原则还是通用的。

从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上文中那位师兄推荐的书单,开始时完全不相信自己能读这么多,到最后自己真的看了甚至不止那些书,发现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从现实的角度看,相当一部分教材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虽然学长推荐了几十本书,但主要用心看好几本核心的书,其他书目只是一个补充,绝大部分内容是不需要费力看的,或者说,大部分书只需要对照着看看表述上的不同,意义仅在于查漏补缺。

所以,笔者建议:从最核心的书开始看起,通过这几本核心书目搭建起学科的知识框架,然后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填充、修正、完善、乃至框架。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辨识力,像李敖所说:如果我尝了一口,发现是个坏蛋,嘛还要整个吃下去呢?坏书翻几页就看得出来,好书一品唇齿留香。后来,自己每看一本新书时,都有一个习惯,看完书名,先不着急翻看内容,而是给自己出一道命题作文:假如我来写这本书,我会从哪个角度入手,分哪几个板块哪几个章节。大致有个轮廓后,打开书的目录,如果跟自己的思路差不多,直接合上,看下一本;如果跟自己思路不一样,就看下去。一本本看下来,在比较中视野和思路会有很大的提升。

概而言之,如上文所说:精耕细作三五本,浮光掠影三五十。精耕细作是为了打基础、建框架,浮光掠影是为了拓眼界、广视野。

书目相差不大,功夫更在书外

事实上,不指定参考书目,每个人看的书也几乎相同。就我了解而言,我们学院不论考上的,没考上的,看的书目都差不多。大可不必担心谁有绝密书单,像“核武器”一样天天觊觎着。我们的起点都是相同的,不会输在信息不对称上。每个人看的书都差不多,最后的成绩却天差地别,原因不在书目,而在书外。

不指定参考书目,出题必然开放。题目开放的好处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缓冲或转换空间。我见过中传的考题,与北大完全不一个套路,北大出题活泼、主题很多,中传抠课本、考查点具体而微。我跟朋友说,如果考中传,我一定落榜,因为我不喜欢去记那些零散的知识点。相反,北大给了我很大自由,让自己可以“放纵”地去答题,而不必考虑课本上是怎么说的。

兹举一道题目为例。北大2013年传播学考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分析“鸟叔之风靡全球”。这是一个很好的考查时事热点与专业理论结合的题目,有许多角度可供分析,似乎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要想把问题说透,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带上传播学的眼镜,以学科视角来审视分析。既紧贴社会关注,又有理论延展的空间,这样的题目,参考书自然不会给你答案。

这正是我要说的:思考远远比阅读更重要。参考书,不是灵丹妙药;知识点,只是组织答案的材料;通过阅读和思考,形成学科思维、开拓学科视野,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的“功夫在书外”,我的经验或建议是,知道学校的考查范围和深度,然后努力让自己掌握的知识面超过考查面,让自己掌握的知识深度超过学校考查的深度。

回到“鸟叔”那道题。2012年12月,北大英杰文化交流中心有一场弗里德里克・詹明信的讲座,主题是“晚近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新阶段――奇异性美学(Singularity)”,然后在一个月后的考研中,我就从奇异性美学的角度切入,论述了鸟叔style的流行。答题时自己感觉有些冒险,因为这完全不是所谓“传播学”经典理论,但从传播学批判理论的立场,也没那么多禁忌,就冒险尝试了。最后的结果是出乎意料的专业课总分第一名。

要回答这些开放性的题目,不是说看多少本书就能回答,也不是说不看那么多书就完全没办法应对。看了多少本参考书与能不能答好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有时候看透一本书,比泛泛的阅读10本书更有效。还是我反复说的那句话:思考远远比阅读更重要。

当然,也会有读者恨恨地说:谁不知道思考比阅读更重要,问题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思考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没有一定之法。我记得在香港书展交流中,许知远批评“80后”不思考,遭到“80后”读者强烈反击,许知远回应说,每个人都会说自己在思考,问题是浅尝辄止的所谓“思考”,事实上是以思考之名的拒绝思考。一刀见血。所以,自问一下“我在思考吗?”

如果一定要有所建议,我的建议就是:要有问题意识,拒绝似是而非。每门学科都会有自己的学科问题,某个理论你是否真的懂了?对某门学科热点问题你是否有真正了解并理解?对学科知识脉络、流派谱系是否真的捋清楚了?……真正理解问题才是根本,方法上可以“不择手段”。很多同学对许多知识其实是似懂非懂的,而这是考研的大忌――上文所说,不指定参考书的学校出题往往灵活,不会干巴巴考你背诵,而是通过各种比较、各种案例来考查你对问题的理解,似懂非懂的同学往往会左支右绌,现了原形。

具体来讲,找一张白纸,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一张学科知识脉络图,标注出不同理论、代表人物之间的纵横交错的关系,对照着教材修正完善,以俯瞰的视角对整个学科框架有个理解;然后每一个知识板块,都按此方法,越做越深、越做越透。方法很简答,但很有效。不妨试一下。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栏目内容策划;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23-02

目前有一种思维定势,似乎名学报只能出在名校,这是有害的误解,扼杀了许多学报的创造精神。事实是普通农业院校学报,只要充分发扬编辑的创造精神,能动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优势,肯定可以逐渐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学报就是办学校”,而栏目是学报的骨架,应致力于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发挥它与学校学科建设的互动作用,使农业院校学报真正体现出“办学校”的宗旨。在自然科学氛围浓厚的农业院校,如果只关注科学,忽视人文,会让师生的视野变得狭隘。打个比方,科学好比河岸边的树,人文好比水里树的倒影,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树,而不知道有水里树的倒影,由此做出来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简单、片面和单一的价值判断。故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作为综合性期刊,内容丰富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肩负传播人文思想,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应该持续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展,展示最新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和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人文知识。

一、文史哲类栏目内容策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适应时展,不断更新编辑理念,整合多种媒体,积极探索各自的特色发展之路,但是在栏目内容策划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文史哲类栏目内容庞杂,缺少针对性。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大多设有文史哲类的栏目,虽然发稿数量有所控制,但栏目一直保留,刊发的文章涉及多个人文学科,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可谓“大杂烩”,其大多没有针对农业院校自身的特点、现实和农业学科发展进程去组织来稿,也没有对文史哲类栏目进行统一策划,没有有效的约稿机制,大多刊发的是自然来稿,缺少涉及农业发展的相关文章,如农史、农法、农业信息推广传播等。

其次,文史哲类栏目重视程度低,发文质量普通偏低,缺乏高质量稿件。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农业经济管理类稿件上,像有些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在综合性期刊竞争中处于劣势,无法进入核心期刊队伍,为了迅速进入核心期刊行列,往往另辟捷径,想尽办法,不再刊发文史哲类稿件,去掉文史哲类栏目,只保留农林经济相关栏目,整个学报内容全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文章,已经演变成了专业性期刊,瞄准核心期刊农业经济分类,认为这样可以迅捷地进入核心行列,和学报社科版的综合性定位越离越远,文史哲类栏目越来越边缘化,有些甚至处于凑版面的目的不得不刊发文史哲类文章,稿件质量可见一斑。

再次,文史哲类栏目策划缺少创意,缺乏持续性。创出品牌的栏目往往离不开强有力的、富有创意的策划,好的策划是栏目成功的先导,现在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虽然开设文史哲类栏目,但没有认真研究栏目,缺少富有创意的策划,从栏目名称的确立到栏目内容的界定再到栏目在整个期刊中的定位和创办的目的都是模糊不清的,这样办栏目很难出精品,也吸引不了读者的关注,有时随着自然来稿量的降低甚至出现暂停栏目或者隔期再出的问题,没有持续的办栏目的动力,自然无法达到形成精品栏目的目的。

最后,文史哲类栏目编辑素质亟待提高,缺少创新能力。编辑素质的高低与否是办好一本期刊的关键。编辑素质高,掌握较高的编辑技能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有助于其在众多的来稿中发现高质量的文章,提升刊物质量和影响力。当前,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编辑应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栏目创新思路,创造品牌栏目,研究如何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去提高刊物质量和扩大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很多编辑疲于应付日常事务,不关心业界发展动态和最新进展,缩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闭门造车,不了解文史哲类研究的最新方向,自然刊发的稿件质量也是堪忧。

二、文史哲类栏目内容策划具体定位

人文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文”“史”“哲”几个大方向。农业院校学报哲学令人们的视野与思维开阔。科学要求专业性,哲学则鼓励综合性。对人类充分性和完整性的认识恰恰是科技工作者忽略的东西。因此,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应关注哲学研究与发展动态。当前所处的社会,尤其是近些年来的社会现状,价值观多元混乱,好似处在一个历史的迷宫里。农业院校社科学报可以通过设立哲学类栏目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引导农业大学里从事自然科学的师生多用哲学的眼光考察人生,认真思考行动背后的原则和理由。而对哲学经典的研究不是因为好奇新鲜,也不仅仅为推动文化多样性,而是因为哲学可以使人们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以便采纳更好的观点,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龙应台曾说,哲学就是,我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我从迷宫里抬头往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来的天问。例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刊发清华大学张和合的论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要内容的存疑与释疑》,对剑桥大学出版《斐多篇》中关于灵魂问题的论述提出一些疑问并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哲学著作。

文学有很多所谓的“功能”,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文史哲栏目选择的是一种最重要的,即:德文有一个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这就是文学语言最重要、最实质和最核心的一个作用。农业院校社科学报选择“文”是因为文学语言使人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活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既有深刻的理性,更有人们对“美”的体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例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刊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汉英移就的心理动因与修辞效应》探讨“移就”这一特殊的、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并指出恰当使用“移就”修辞格,增加了语言的情趣,增强了描述的形象性,创造出奇妙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成果《大连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思考》指出大连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切实对策,研究城市语言环境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具有创新性。刊登的王恩全《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友谊关系辨正》,针对学术界在评价李白与杜甫友谊时始终存在的一些传统偏见,对李、杜的友谊关系给予了新的界定与评价。另外,文化研究重点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对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农村信息需求与传播的最新动态给予关注,可以多组稿刊发有关乡村传播学研究论文。

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非常之大。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这是历史的独特价值所在。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对历史的探索势必要加强原典的研究,刊发用比较成熟的、参考系比较广阔的眼光探究历史的学术论文,特别是研究农业发展史的学术论文,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刊登吉林省“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中国辽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鉴往知来,为当前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这对于高等农业院校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来说尤其重要。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实践中,法学研究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法的本质,有助于国家的立法活动,有助于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有助于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法律和法学的经验。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应该重点刊发涉农法律研究论文,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刊发了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成果《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议。

三、结 语

其实,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文史哲类栏目涉猎文、史、哲、法等,要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即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长期以来,在农业院校里教职员工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经影响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科学文化整体素养的提高,因此,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应该通过长期的编辑实践,探讨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不仅为扩大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传播与社会影响作出重要贡献,也直接地推动教职员工的人文素质,强化了农业院校人文氛围形成和文学品位提升,社会科学不断浸透到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使教职员工的人文素养在教学、科研、生活各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广大作者、读者和编者人文素质的逐步提升,不断提高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兰,吴守凤.栏目策划:彰显期刊的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 陈北宁.理工类大学学报栏目策划的约束条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4).

[3] 李艳.高校学报栏目策划研究[J].中国出版,2009(z3).

[4] 吴天德.浅议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与创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6).

[5] 焦薇缜.论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策划的意义及作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6] 王树槐.期刊栏目如何策划成市场卖点[J].编辑之友,2015(6).

[7] 郑泽永.教育期刊栏目策划与设定的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1(8).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9篇

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省级精品课,由“唐诗宋词名篇导读”、“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红楼梦》导读”和“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组成,每门课程均为36学时。该系列精品课除为中文专业学生讲授外,主要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中“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最早开设于1993年,已有20年的讲授历史;“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开设于2005年,“乐府诗导读”开设于2006年,也有七、八年的历史。5门课程联系紧密,相互补充,从不同侧面讲授中国古代诗词、乐府、小说、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课程。在中文系专业选修课教学乃至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类教学中,该系列课程都有重要的地位。系列课程依托于“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于2010年入选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教学团队。团队(课程组)成员有23位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博士18人,占总人数的78.3%,大多数为学界著名学者的弟子。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年富力强,富于发展潜力。团队负责人为教育部优秀人才,山东省首届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批首席专家。其他成员有30余人次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和市校级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教育先锋等各类教学奖励与表彰。

二、系列课程的整合优化

2010年,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承担了青岛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从已经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选择了上述5门课程,并把这些课程的优化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5门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其目的是使课程能够形成一个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体系,更好地发挥其整体优势。第一轮的整合优化工作主要依照如下的基本思路展开:一是重点选取了诗词、乐府诗(配乐演唱的歌辞)名篇,小说名著《红楼梦》,并从魏晋文化和佛教的视角切入,对相关作品进行导读。二是选择这5个专题,既与主讲教师个人的研究专长有关,也考虑到5个专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如唐诗中有不少名篇本身就是乐府诗,宋词原本可歌,与乐府诗有很多共性;乐府诗主要集中在汉魏至唐代;《红楼梦》与佛教关系密切;《红楼梦》中的诗词与唐诗宋词有继承关系,唐诗宋词名篇明显受到魏晋文化的影响,其中也不乏佛教禅宗的内容等等。因此,5门课程在知识和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课程平台建设方面,有很多相互交叉的东西可以共享。三是建设5门课程整体设计、相互补充的课程平台。经过努力,我们现在已初步建成5门课程共同组成的联合课程网站。学生既可以登录任意一门课程的网站,又可以从该课程网站进入到联合网站,或进入5门课程中的其他任何一个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网站之间的贯通。整合优化也对各门课程的一些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我们不仅充分考虑了各门课程之间的互补和呼应,如原“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中涉及到的乐府诗全部放在“乐府诗导读”中来讲,“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红楼梦》的内容,则转入“《红楼梦》导读”;同时,也根据个人科研的重点和特长,对各门课程的组成成员做了相应调整。至于不同课程在平台建设、课件制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也是整合优化中考虑的重要内容。这使得每一门课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收到了如下几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5门课程的网络平台,各自汇集了某一方面较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和资料,并且都可以向选修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资料库;二是课程的联合建设,带来了主讲教师、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思想及方法等方面的重组和变化,这对于课程的互相促进、教学效果的同步提高,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三是联合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在形成优势课程群的同时,也凝炼了学术方向,对教学和科研团队的优化整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的课程整合,把已经开设的11门课程也纳入到精品课程群的建设范围中。2013年,“《老子》导读”、“《金瓶梅》导读”、“《聊斋志异》导读”、“中国古文名篇导读”、“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被批准为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至此,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精品课程群达到10门。另有“中国神话与诗歌导读”、“《诗经》《楚辞》导读”、“《论语》导读”、“中国诗学导读”、“元明清戏曲导读”、“《文心雕龙》导读”等6门课程,也正在根据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思路进行全面整合。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是建成涵盖文、史、哲、文论、艺术、宗教等多领域的16-20门系列课程。

三、课程的内容、特色与地位

5门省级精品课程都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延伸,也是我们在长期讲授的过程中,逐渐发掘、精心选出的5个专题。其中,唐诗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以短小精粹、情韵并茂的优势,长期流传,脍炙人口;乐府诗本是配乐、配舞的歌辞,是表演艺术的一种,与一般徒诗相比,其特点极为明显;《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白话章回小说的代表,自诞生数百年来,“红学”早已成为显学,学界向有“开口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学术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当时的文人和文学也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吸引了后代学者和读者的注意,20世纪初叶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对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文学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化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魅力;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广泛影响到中国的文人和文学创作,荷兰学者许理和就曾写过《佛教征服中国》的名著。因此,5门课程讲授的文学与文化专题,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均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总体上说,系列课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取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的典型个案,立足社会、文化、宗教发展来分析名篇名著,通过名篇名著的重点导读,带出文化及典章制度的讲解;二是每门课程均有长期的科研作支撑,课程内容都与作者已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就现有5门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言,也是各有其特点的。总体来看,这5门课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现对各门课程的特点分别举例简要说明如下:“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和“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是第一类。这3门课都是以广泛流行的名篇、名著,或学术界特别关注、一般读者也很感兴趣的魏晋文学和文化为讲授对象。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深受学生喜爱,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我们的这几门课程都是建立在长期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因此我们的讲授思路和内容,在众多的同类课程中,仍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以“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为例。该课程立足中国诗词发展过程,以题材和主题分类选讲的方式,选取10类典型的诗词,重点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政治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入手,对唐诗宋词名篇进行导读。每类诗词的导读,都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每一类诗词从先秦到宋词的发展简史,作出提纲挈领的描述,把握该类诗词类型化特点;二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的名篇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讨论该类诗词独特的艺术美与题材、主题及文化之间的特定关系。导读特别注意把诗学理论与具体作品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力求讲出我们长期研读和讲授唐诗、宋词的真切体会,达到将知识、审美与思想融为一体的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特点有三:

1.在按题材和主题对唐诗宋词分类讲解的大前提下,注意从文化发生、发展的角度,发掘诗词类型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对诗词类型化的共性特点作出文化学的解释。

2.注重在同类诗词发展历史中,把握诗词名篇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魅力,从名篇讲解入手,把文学史、诗人生平、诗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力求对学生学习、理解、分析诗词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在深入浅出的诗词艺术分析中提高文化素养。

3.多年来,课程组主持完成的一批科研项目和成果,如“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名篇导读》、《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等专著,都与本课程有密切关系。因此,课程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红楼梦》导读”侧重于小说悲剧意蕴、哲学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挖掘;“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从哲学、宗教、政治制度、社会现象、民间习俗、文人生活方式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等多角度入手,对魏晋文化与文学进行导读,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是第二类课程。这两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也不是很多。而我们的这两门课开设时间较早,系统性、前沿性也比较强。“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在介绍佛教文学起源、种类的基础上,对佛教基本教义、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佛典翻译文学、释氏辅教传说、僧人赞佛诗颂、文人护法文学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并以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轼、李贽、袁宏道等涉佛较深的著名文人为例,对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一个特殊的侧面阐述了佛教与中国文人和文学的关系。这样的课程内容,截至目前为止,在全国高校中还不多见。

这门课也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1.把对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基本知识的系统介绍作为课程的重点。因为只有深刻地了解佛教知识、体会佛教的精神,才能明白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读懂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而这在一般文学史中是不讲的。

2.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典型个案,包括佛典翻译文学、释氏佛教文学、僧人赞佛诗颂、文人的佛教文学作品等四大方面切入,并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对佛教与中国文学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既把佛教基本知识作为理解与佛教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前提,同时也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反过来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教义及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获得更为感性的认识。

3.所讲授的内容与主讲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几位主讲教师从事佛教文学研究多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印佛教文学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明代心学、禅学与文学研究”、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出版《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等著作;在《文学遗产》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榛与佛教》等论文,很好地保证了该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乐府诗导读”则紧紧抓住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在强调表演性、歌唱性的前提下,讲解乐府歌诗。其思路与以往把乐府诗等同于一般徒诗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我们已完成的“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已出版的《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等专著,均与课程密切相关。需要说明,本系列课程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重要分支,而后者在2005年就通过了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建设的经验对于本系列导读课程的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由笔者主持完成并获2005年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汉语言文学试点(本科)专业改革”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002-2005)及我校汉语言文学省级品牌专业(2007)和部级特色专业(2009)等教学项目中,本系列课程组的成员也都是主力,这为本课程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使本课程在长期建设及教学、科研的结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本科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本课程涉及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宗教、音乐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诗、文、乐府、小说等多种文体。在教学方法上,每门课程虽有各自的特点,但5门课程也有不少共性,这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我们在对课程群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中比较一致的体会。

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重视文学作品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作品与宗教、艺术,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把立足文学史和文化史阐发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作为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2.强调主讲教师必须以科研为基础,不断为教学增加新鲜内容,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授课质量。为此,我们已经根据教学需求,制定了相关的科研规划与教材写作计划。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讲授内容将会不断更新,始终切近和追踪学术前沿。

3.把培养学生理解、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重点,通过理论讲授、范例解读﹑个案分析、课堂讨论﹑学生登台主讲、名篇背诵、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手段方面,则尤其重视三点:

1.建设互动的课程教学平台,使课下阅读、讨论、答疑和在教学平台上提交作业、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与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每门课的课程网站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为学生课后的扩展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师生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之外获得了有效的延伸。

2.高度重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本课程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还使用了大量非文字的教学资料,如图片、音乐、绘画、影像等。主讲教师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通过课堂上的使用,显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通过课程网平台交流、答疑,课后阅读,及在考查、考试中突出文学经典阅读的比重,实现从课堂导读到学生自己阅读的扩展延伸,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能力。五、几点理论思考本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工作,既是在特定的理论前提下完成的,同时也引导我们对课程群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其中,有些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中思考较多,或是有一定疑惑的。这里仅就其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稍作梳理,供同仁批评,也希望能得到方家知音的指教,使相关的理论思考进一步深化。

其一,高等学校传统人文学科教学体系与教学创新的矛盾问题。随着国家重视创新之指导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高校人文学科的创新也被频繁地提出来,与之相关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则常常受到政策指挥棒的干预,尤其是在总体课程设置变化和学时数的双重限制下,不得不经常作出调整。有时候这种调整对原有教学传统的冲击非常大,以至于一些实行多年的好的教学传统不得不放弃。但实际上,人文学科,尤其是传统人文学科的课程,其内容与理工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像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大都已基本定型,不同的只是根据材料和观念的变化对之进行重新的解读,而这种解读一般来说不会对原有教学体系和课程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与中国古代文学系列导读课程相类似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较而言,更需要的恐怕是在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下,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整体教学体系的大调整,则需要特别谨慎。即使不得不调整,也必须充分吸纳已有教学传统中的合理成分,而不可一味追求创新。

其二,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在人文学科的学习和教学中,阅读传统经典,“尚友古人”,与历代各领域、各学科一流的名人对话,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就近年来各种有关读书的调查报告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了解来看,目前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一年里读书的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凭自己的兴趣选修人文学科经典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很难系统地阅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这一点我们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也有非常深切的体会,所以经典阅读实际上成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在经典阅读方面有了突破,则学生的欣赏、写作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不再仅仅是一句空话。但问题是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对此缺少应有的重视,这使得经典阅读在教学中不易落实。因此,要解决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环节。如果缺了这个环节,课程教学的质量肯定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其三,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相互促进问题。在高校里,这是个常识问题,似乎不值得特别提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常常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成为两条道上跑的马车。在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由于导读系列课程的选定,首先是以课程内容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主讲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积累和优势,所以,就这一系列课程而言,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是更为紧密的。如“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魏晋文化与文学,近年其出版的《魏晋五言诗研究》,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魏六朝诗体研究”(2011-2013),都与课程有直接关系;又如“《红楼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红楼梦》与中国诗性精神研究”(2007-2012)、出版的《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及发表的一批学术论文,也都与课程密切相关。其他课程也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因此,这一系列课程的建设较好地做到了与学科建设的深度交融。

五、结语

总之,我们在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精品课程群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一方面在专题的选择方面尽可能地考虑到了课程内容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使课程本身具备了鲜明的经典性;另一方面,课程所讲授内容的设计,不仅有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也充分发挥了各位主讲教师在科研方面的专长。因而,系列课程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又能与学科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探讨和理论研究。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第10篇

有关高等教育中网络平台的实施和应用,目前学界已经有颇多研究,而对于国外大学相关经验的借鉴,也已成为反思我国当前相关现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此类研究多着眼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或者是力图构建某种能够针对多学科普遍适用的技术性和服务管理性平台,或者是从外国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来讨论网络教学的可能性模式。而具体到从各个学科的特点出发来反思学科教育的特点与大学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之间关系的讨论,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学研究中并不多见。在网络化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大势所趋的今天,对于网络教学的研究和讨论,就必然要更加细化到各个学科层面,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高校网络化教学的思考和建设。

人文社科类课程视角下的网络化教学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的优点在于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即借助网络,倡导自主学习,基本上属于开放式教学。网络教学,尤其在今天许多学术资源(包括期刊和书籍)都已经电子化的情况下,无论是资源共享还是信息沟通,都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在世界许多高校之中,网络教学方式的应用早已普及,而国内的许多高校也开始尝试开展网络教学。

以北京大学教学网为例,它是由北京大学推出的专业网络教学平台,旨在推动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策略”(blendedlearning)试点实验与教法研究。其主要目标是:实现教学的立体化和信息沟通的便捷化,推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改革,促进研究型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服务于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事实上,无论是在北京大学,还是在其他大学,如鲁东大学,即使不运用教学网,绝大部分教师也都早已在教学中运用公共邮箱等网络方式来共享资料和教学信息,与学生交流沟通。北京大学教学网的应用,首先在基本层面上解决了信息时代大学教育的技术性问题。不过仅有技术性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保证在教学上的突破。

笔者发现,在不同的大学里,网络化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教学网使用上得心应手的,大部分是理工学科的教师。对于理工科性质的课程来说,由于作业管理和平时考核都主要以量化的原则进行,教学网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极佳的教学辅助工具。然而,对于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来说,教学网的使用和效果就值得进一步讨论了。以“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程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社会学历史上经典作品的思想史脉络,并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书籍,同时要求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持有一种多元的视角,既能够结合传统思想的脉络来加以理解,同时又能提出基于当下社会经验的新问题。作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此课程试图通过上述训练,为新入校的本科生提供一种社会学的眼光和感觉,而非仅仅给出一种标准答案。这一点恰恰是人文社科类课程与理工科类课程在教学性质上不同的地方,也构成了其网络教学的基础。

网络教学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理论课程”为例,笔者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1.教学网如何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加深对于阅读材料的掌握

人文社科类理论课程常常有大量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其中许多都已经被制作成电子版,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获取。此外,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网络教学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多元化和常态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之外,大多是通过预约的“办公室时间”(office hour)来进行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频次低,时间和地点都受到限制。而在网络教学的条件下,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极大地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常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地去阅读艰深的理论原典书籍,是大学中人文和社会学科共同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通过网络获得大量阅读材料、进行留言互动和答疑解惑以外,更应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面对面的互动更能让教师获得学生及时的反馈,发现学生真正的问题所在,并能通过互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强调网络教学,必须要以重视课堂教学为先导。

2.教学网如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当下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社科类理论课程兴趣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明白,理论研讨并非虚无飘渺、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与个人生活和社会现实都息息相关的思考。所以,如果能够通过网络教学,将现实生活与经典的理论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一定能够收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网络时代的学生对于在网上讨论现实问题并不陌生,而且现今的年轻人也更喜欢通过网络的方式沟通和交流,如北京大学未名BBS上经常会出现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教师应善于抓住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特别是通过网络讨论的方式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北美的大学教育中,本科基础类课程基本上都有“讨论课”(tutorial):在正式的课堂授课之外,将选课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由助教带领,每周进行若干次讨论。讨论课上的表现同样被记入期末分数,而最终论文和考试的批阅也都由熟悉本小班的助教来进行。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艰深的学术问题可以在小班讨论课上得到充分的讨论和理解。目前,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推行小班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结合北京大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网的使用上考虑引入类似于小班讨论课程的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学习。改进可以从以下诸方面着手:在教学网上设立分组讨论版面,并将其建设成某种课程制度,进而建立各个学科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与交流平台等。笔者认为,在尚未开展小班教学的学校中普及上述措施,同样会对教学提供极为有益的补充和帮助。

3.教学网如何能够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对照和互补提供支持

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各种学科为基础的分科目教育,学界对于学科不断分化和细化趋势一直有着深入反思。在人文社科领域,对于这一趋势的反思和批评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学术传统。就本科生教学而言,上述反思的一大指向是引导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学习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培养出专业性的感觉,又能够照顾到更为宽泛的视野,避免片面狭隘的“学科帝国主义”倾向。然而,这一宗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实践。在这一情况下,网络平台有可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平台支持。例如,可以向授课教师咨询意见,请授课教师提供与其所授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并在教学网设置上将这些课程互相链接起来,形成一种对照关系,使得那些没有选修相关课程的学生也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

进一步来讲,对学生来说更为有效的做法,也许是建立一种跨学科的网络资源平台,在实现各个学科核心经典书籍电子化的基础上,实现书籍的网络化和资源化。以北京大学为例,困扰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许多原著经典书籍很难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数量有限,或某些书籍只能够在某个特定的院系图书馆找到,而许多院系图书馆并不对外开放或者是借阅手续比较复杂。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能将某些核心经典书籍电子化并整合成网络资源平台,将为传统教学模式提供重大补充,大大方便师生的学习和研究,并对高校教学资源整体分配与利用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笔者认为,就人文社科类理论课程教学来说,教学网的使用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网的使用与人文社科类理论课程无缘。如果运用得当,教学网或许可以成为在当前的资源配置体系之下,为人文社科类理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新的尝试途径的一个好的选择。这或许是高等教育网络化平台建设的一个亟需研究的方向。

上一篇:养老保障论文范文 下一篇:全球变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