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03 16:56:46

设计工作方案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土壤质地

土质由山地和山前冲积平原组成,土壤为褐土,PH值在6左右。

(二)气候条件

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云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206天,年降雨量556毫米。

(三)种植业结构

沿路两侧除部分村庄占地以外,全部为农业用地,主要以杂粮、果树种植为主。

二、绿化工程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提高城整体形象为指导,突出“显山露水透城”效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将公路绿化、荒山绿化、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以及村镇绿化美化工作融为一体,把生态绿化美化建设同沿线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内涵向纵深发展,形成生态怡人,环境优美,瓜果飘香的绿化带、风景带、致富带。

(二)原则

1、区域设计与全县总体规划相吻合,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景观绿化林带。

2、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举。

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花、果相结合。

4、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

(三)目标任务

适宜绿化长度单侧10.36公里,两侧按50米规划设计,县政府每侧需增租22米。每侧50米扣除路肩及排水沟8米,规划设计绿化42米,两侧计划栽植各类经济林树木3万株。

三、工程规划设计

(一)建设期限

2015年5月

(二)建设标准

1、林带宽度

沿公路外侧,公路路肩及排水沟外沿设计42米绿化林带,构建生态经济林绿色长廊。

2、林带构成

林带总体分三层,路沿石外延4米为路肩,路肩范围内栽植1行行道树和小型花灌木,路肩外延4米为排水沟,排水沟外延42米栽植各类经济林小乔木(10米)和育苗基地(32米)。

3、树种选择

选择易于栽培管理,树种适应性强且生长周期长,具有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树木,柿子、香椿、石榴、山楂、枣、板栗、核桃等为主要树种,配以花灌木龙柏、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金叶槐等,行道树规划栽植蜀桧、银杏,形成特色生态绿化观光林带。

4、苗木规格

路肩花灌木20—30厘米高;经济林苗木胸径5厘米以上,控制高度2米以内;乔木胸径10厘米以上。

5、栽植密度

经济林株行距2×3米;行道树株距6米。

四、绿化投资概算

绿化工程概算总投资810万元。其中:苗木费600万元;栽植费150万元;养护费60万元。

(路肩整理、排水沟建设等土方工程、新租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需另行计算)。

五、保障措施及工程管理建议

(一)县政府成立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由县政府领导任组长,交通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林业局、水利局、审计局、财政局和相关镇办领导任成员,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林业局、交通局、规划局牵头负责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二)为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实行招投标制,从选苗、运苗,到打窝、栽植、管护等环节建立严格的全程质量监理制度,把通道建设列入工程造林管理,严格验收标准。提高造林绿化档次和景观效果,确保绿化成活率。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大幕是观众厅与舞台之间起分割作用的幕,是舞台的门户,也是舞台的主要幕布,主要用于会议或演出开始和结束时的开闭,有时也可用作场幕。位于镜框舞台台口的内侧,镜框舞台与假台口之间。大幕有多种闭形式,例如:对开式、升降式、串叠式提式、单侧开闭式以及斜拉式等。对其操作控制系统也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形式。本海宁文化中心大幕设计为均匀伸缩对开式,此方式为时下较流行的一种,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大幕的颜色和面料可直接影响观众的视觉,要求庄重而典雅。本方案大幕采用紫红色麻绒带本色衬里做面料,通过三折一的艺术制作,给观众以强烈的立体感。

(2)前沿横帘幕

前沿横帘幕是大幕前上台口上的横幕,用它作舞台上沿,挡住观众对舞台前沿上空的视线柱,它起装饰美化舞台的作用。前沿横帘幕与大幕形成配套,因而衬托了大幕,前沿横帘幕也称会标幕,可要根据不同的会议、演出,自如更换标语。

(3)二道幕

为独唱、独奏、曲艺等节目服务,起突出主角,烘托氛围的作用。位于舞台大幕之后,与第二道沿侧幕相近的一道幕。通常是以三倍打摺制成对开幕,本方案由于升降空间不够,只能为对开或提升两种形式供选择,从经济角度出发,本方案选择滚轮对开式。

(4)三道幕或会幕(供选择的)

主要为如开会议作后场的隔断作用,突出会议的重要性,烘托会议气氛。

(5)横帘幕(横条幕)

常用墨绿色,悬挂在普通吊杆和加长杆上,位于镜框舞台台口上方的幕布。与左右两侧的侧帘幕相配合,起到控制演出空间的视线的作用。

(6)侧帘幕(侧条幕)

侧帘幕位于舞台左右两侧,颜色与横帘幕一致,其对舞台表演区域起限制作用,其平行、正“八”字、倒“八”字等吊装方式可以改变舞台表演区平面的开头对舞台后部空间进行遮挡,引导、控制观众的视线集中在规定的表演区内。其主要是美化舞台,遮挡观众对侧台的视线。

(7)白天幕

白天幕位于镜框舞台演出空间最后部位,作为表现演出背景环境的幕布。其高度和宽度通常大于台口尺寸,可根据演出需要,将其设计成平面幕或弧型宽幕。白天幕朝向观众席的内侧,可用天排灯、幻灯等进行照明或投射各种色彩形象,与整个舞台空间形成一个整体的画面。本方案采取白色细帆布为材料,色白、吸光性能好。黑底幕黑底幕位于舞台后部天幕之前,适合于表现为黑暗的场景空间,在歌舞伎戏剧中表现室外以及夜或者虚无状态,同时杂技表演时作背景幕用。采用黑麻绒三折一艺术制作。)

(9)纱幕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编制 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质量

审计工作方案是一份说明开展审计业务时所应遵循的步骤的文件。设计和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是开展审计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对全面指导审计工作、规范实施程序、提高审计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

根据《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规定,一个标准的审计实施方案应符合下列条件:审计目标具有可行性;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具有合理性;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具有适当性;审计步骤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时间安排具有合理性;审计分工具有恰当性。

一、如何才能编制一份切实可行,又能高效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实施方案,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就是审计的方向,它不仅影响审计方案的制定,还影响审计的实施和报告,在一个审计项目中,只有确定了审计目标,审计人员才有了审计的方向,审计最终才会得出结论。

(二)确定审计范围

根据审计项目的总体要求及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再根据确定的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所要求的工作量和工作标准,确定可操作性强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以及合理的工作时间,然后,根据确定的审计方法、步骤及工作时间,结合审计组成员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等情况,恰当地进行审计分工。

(三)确认应该检查的技术、风险、过程和交易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对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审计人员的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但要从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综合评估总体及总体各组成部分错弊的严重程度,还要充分考虑审计目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其所关注的事项;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审计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审计测试措施,以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四)建立在测试内部控制基础上的审计工作程序

建立在测试内部控制基础上的审计工作程序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劳动,对审查经营活动的每个方面都进行实质性测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反而会增加工作量。测试内部控制的审计方案应该:被调整以适用于每种经营活动审计。在初步调查以及编制审计方案后,应评估时间预算以确定是否进行修订。

(五)记录内部审计师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收集、分析、解释并记录信息的步骤

制定审计方案时间应在完成现场调查后,着手进行审计工作方案的制定。制订审计工作程序属于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一部分,应当在计划阶段进行。

二、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一)采用标准化的内部审计方案,未根据项目所处环境变动和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应在审计工作程序上进行考虑

审计工作方案应该:针对每项经营活动审计的具体情况而专门编制。因为通用的方案不能针对由于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导致的会计核算变化。经济环境和条件是千变万化的,对所有场合都适用的通用程序是难以实现的。在经济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不存在太多不可按的因素,适用于标准化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如在多个地方进行类似经营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方案和步骤可以通用,适合采用标准化的内部审计方案,而经营环境比较复杂多变,则不适用采用标准化的内部审计方案,因为审计目标和相应的工作步骤可能不再相关。

(二)工作实施方案的制订未将企业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重大决策等方面纳入调查范围,难以快速发现重大问题线索。

制定审计工作实施方案应将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重大决策程序作为主要的测试内容。这样才可能根据测试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审计重点,同时将对测试后,将内部控制健全、执行有效的环节简化,只需要检查那些可能消除问题和差异的部分。

(三)执行与编制脱节,审计工作盲目性强,随机性大,凭经验办事问题突出。

(四)审计工作方案的调整随意性大,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同时也存在审计工作完成后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的问题

三、如何发挥审计实施方案的全面指导作用

(一)以充分利用审计资料为出发点。审计就是通过资料查找问题,审计的成败取决于占有资料的多少,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各类资料,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也可以锁定审计调点。

(二)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提纲为切入点。如同战前侦查要有一个好的侦查方案,审前调查同样要制定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调查提纲,保证审前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内部控制测试为突破点。内部控制测试着重审核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从中了解内部控制的缺点或薄弱环节,发现重大问题线索。

(四)以分析性复核为关键点。分析性复核是审前调查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是落实“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首要任务,是发现案件线索的重要方法。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以审前调研为先导,认真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关系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非常重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要以深入细致的审前调研和试审为基础。审前调研务必做到行业专项管理体制机制及底子基本摸清、行业专项制度政策基本吃透、审计目标及内容重点要求明确。最好由牵头组织者先行试审(如农村低保),采取解剖“麻雀”和以点带面的方法,从宏观面深入调查研究和把握专项资金管理运行特点、问题类型和选择恰当的审计组织形式及方法。这样编制出的《审计工作方案》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起到行动指南和操作指引之作用,节约实施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在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中,要特别注重审计报表的设计,因为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要通过审计报表反映出来,近几年来我处组织开展的专项资金审计一般要设计5―7张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充分反映审计的主要内容,体现审计目标所要获取的宏观数据。报表设计要本着科学、严谨、便于填报和汇总的原则。必要时要制定旨在解释《审计工作方案》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具体操作方法的《操作指引》,实现市计方案精细化。

二、以审计实施为核心。加强面上指导和重点抽查

(一)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一是社保审计重点要紧紧围绕资金的流向,突出资金的专用性、政策性、程序化等关键环节展开;二是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兼顾一般审计。如在2008年抗震救灾款物审计中重点突出汉中、宝鸡重灾区审计;在2010年抗洪救灾款物审计中,省厅重点抽查占全省救灾资金总量80%的陕南11个重灾县区。兼顾其他市县审计,就能总体把握全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面上协调和指导,掌控项目进度和质量。自2008年抗震救灾审计以来,我处与各市审计局都建立了社保审计专用电子邮箱,以审计简报或审计动态的形式,及时传达省厅工作要求、传输有关审计数据,交流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通报各地审计动态。解答各地在实施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力促进了整体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

(三)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审计疑难问题。主要是各地审计发现需要省厅协查的重大案件线索和带有全局性的突出问题。

三、以审计成果为依据,认真撰写有价值的审计综合报告

审计综合报告是审计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审计成果的提炼和升华。因此。要在认真组织实施好全省性专项审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专项审计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站在政府宏观管理的高度,对审计掌握的情况和查出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着力解决整个“链条”上突出问题为重点,撰写具有宏观性、针对性、建设性和时效性较强的审计综合报告,为政府宏观决策和部门加强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审计依据,使审计报告“源于审计,高于审计”,提升审计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充分发挥审计服务宏观决策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此次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涉及资金规模大、工程项目多、范围广、技术含量高,为做好这次审计,陕西省审计厅做了精心准备。一是提早动手,深入开展审前调查。6月5日,陕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印发了《陕西省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与汉中、宝鸡等五市政府编制全省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省审计厅及时确定专门处室,负责日常与各相关部门联系,了解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和项目制定进度及资金落实等相关情况,并负责收集、整理国务院、审计署和省级有关部门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及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的相关资料,做好编制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方案的准备工作。二是认真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在陕西省各类灾后恢复重建方案陆续出台,恢复重建项目逐步确定之后,省审计厅及时编制了《全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派专人到审计署和对口援建陕西宁强、略阳的天津市征求意见,按照要求修改后,又分别征求了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及省级相关部门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批转全省实施。三是加强组织领导。陕西省审计厅成立了以屈方方厅长任组长、周新生副厅长李健副厅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领导为成员的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集中组织和监督指导全省审计机关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研究处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的重要问题。涉及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的各市、县(区)局也相应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辖区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四是专门召开会议安排审计。8月21日至22日陕西召开了全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审计工作会议,省审计厅有关处室领导、10个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和部分涉及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的县、区审计局局长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方案,选定了恢复重建审计项目,安排布置了恢复重建审计工作,明确了审计目标、对象、范围、内容、重点和要求。五是整合审计资源,配备骨干审计力量。省审计厅整合了社会保障、行政事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四个口、六个业务处室和相关综合处室的审计人员,组成三个综合审计组和一个专项审计组,三个综合审计组分别负责对受灾的五个设区市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的监督、指导、协调,并选择部分项目进行“上审下”,专项审计组对全省的水利、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选择部分项目进行“上审下”,并负责全省专项审计的监督、指导、协调。

此次审计的范围是从灾后恢复重建开始至结束的所有建设内容。包括在总体规划下的实施规划编制、建设标准确定的合规合理性;国家有关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落实和执行效果;恢复重建资金统筹、分配和管理使用过程;恢复重建的农村民房、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水利设施、交通、城镇体系建设等项目的确立、实施和建设效果。

审计重点:一是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实施情况。要注重对政府资金投入、税费、金融、土地、产业、对口支援、社会募集、转移安置等恢复重建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重点放在政策的落实效果上。检查各级政府投入是否足额到位;政策优惠是否落实,执行效果是否良好,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二是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落实情况。检查恢复重建工作是否遵循总体规划要求;是否执行了国家有关建设的强制性标准;是否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进行建设,有无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改变建设标准、搞计划外工程等问题。三是恢复重建工程质量。要对恢复重建中涉及影响质量的勘查设计、项目管理、施工、材料采购供应、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关注农村民房、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城乡供水和水利设施、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设备、材料供应和工程质量达标情况。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建设质量问题,要分清责任,严肃追究。四是恢复重建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统筹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公开透明;分配计划和资金下拨是否及时,满足灾区重建要求;有明确意愿的捐赠资金是否优先安排用于意愿项目;是否有交叉、重复安排问题;资金是(下转第11页)(上接第4页)否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是否存在截留滞留、欠拨少拨、挤占挪用、贪污私分克扣等违法违规问题。要全面检查和客观评价恢复重建资金使用效果。

此次审计采取“五统一”的组织方式。即由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安排部署,统一审计方案、统一问题定性和处理标准、统一汇总上报审计结果。根据审计署关口前移、事中介入、全程跟踪审计的要求,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共分三个阶段进行:从2008年7月起到年底为第一阶段,主要是根据省政府下达的首批灾后重建项目和资金安排,对年内需完成的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审计。2009年为第二阶段,全面开展各项恢复重建项目审计。2010年为第三阶段,主要是总结前两阶段审计情况,查缺补漏。具体项目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分段、分次审计的方法,定期审计,全程跟踪。事前审计主要是摸清恢复重建项目的前期准备情况。事中审计主要是对概(预)算执行情况、施工、采购、供货、项目结算等情况跟踪监督,随时掌握动态情况。事后审计主要是全面核实项目建设情况,对项目竣工决算、项目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目前,第一阶段第一次审计已经结束。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效益审计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大。为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提高投资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很多企业都对工程造价进行了全过程审计,由原事后审计改为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做法

在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积极探索全过程跟踪审计新的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对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和施工单位充分沟通,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重要性认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才有成效。在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前期,集团公司召集全体内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进行讨论,统一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改善项目投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性;确定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对象、范围、重点和难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法和时间要求;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进行认真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理解;在思想上为全过程跟踪审计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精心组织,拟定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重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组织内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重要性讨论过程中,发挥全体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审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对全过程跟踪审计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综合讨论意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经集团公司审计监督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主要领导批准后执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规范性文件,方案明确审计范围与对象,审计方法,审计中介机构选择办法,审计费用结算及支付方式,组织、协调和监督。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按实施方案进行,配合审计工作;审计人员按方案开展工作,有的放矢,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

(三)精选中介,提高审计工作执行力。根据审计工作方案,委托招标机构对工程跟踪、决算审计进行公开招标。招标文件经招标机构、审计部共同修改,确认后对外公开。

(四)关注过程,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关键是审计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从购进土地开始,审计人员参与项目立项论证、图纸设计、施工和设备招投标过程,参加有关业务会议,发表自己的专业意见。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要求中介机构委派具有相应资质和从业经验的审计人员驻点工程现场;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更换具有相应资质的审计人员;审计部每月定期派人深入审计现场,检查现场审计情况;审计人员每月向法规审计部书面报告审计情况。检查结果和书面报告等作为对中介机构审计费用支付依据之一,并作为要求更换审计人员和中介审计机构的依据。加强审计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确保编制审计报告质量。

(五)沟通协调,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顺利进行。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协调一致,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请求解决;及时传递相关信息,请业务部门人员参加审计会议,共同分析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建议。项目审核结束后,要求施工单位或业务单位核对人员及时在审计定案表上签字确认,审计人员及时报送审计报告,结束项目审计工作。

二、建筑工程项目中全过程审计的重要内容

1、工程收入确认的审计

根据建设合同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建设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计算,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成本。目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由于受客观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建设合同会计准则的要求计算收入,具体表现在:

(1)确认的工程完工程度可靠性较低,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者为了完成利润目标、承包指标、更充分地得到实惠和利益等目的,可能操纵收益多计收入;有的为了以长远打算,将当期完成的工作量隐瞒不报留在下期再报,造成人为的少计收入,或待工程决算以后再冲回或再计收入,

(2)建设单位或业住按形象进度审定的工程量不及时和不准确(仅作为支付工程款的参考依据)。

(3)与建设单位或业主工程决算审定严重滞后。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由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员编制工程形象进度预算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2、工程成本确认的审计。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过程中搞好成本控制,达到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目的,是工程项目经济活动特别重要的环节,对施工过程中成本审计主要通过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构成成本的各要素审查,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和建议。

3、安全、质量、工期的审查,审查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拖延工期,拖延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办理了工期延期签证,是否存在只抓进度而放松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有无违规操作而导致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三、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几点经验总结

1、领导重视是做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前提。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审批审计工作方案,并明确纪律,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领导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视,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2、取得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支持是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原则。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依据是相关法规、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工程联系单等。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中,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个态度”,对事不对人,没有亲疏之分,顶住各种压力和阻力,就能得到领导和施工单位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3、发挥全过程跟踪审计作用是建立审计工作常态化。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要形成常态机制,形成“重在过程、重在实效、重在促进”的审计思路。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应是“运动化”,而应是“制度化”。内审人员要做个有心人,要运用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形成动态的、常规的、实时的控制,在更大范围寻求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有效监督,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并严格考核,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7篇

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法规政策、标准、技术、应用模式,提升实施能力,促进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上规模、有水平、能推广、可持续,确保完成应用示范工作各项任务目标。

完善相关政策方案。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步伐,我市选定了中城建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支撑单位,并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完成了《市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规划》,编制了《市建筑节能总体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

编制下发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任务、技术路线和资金安排等事项;制定下发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申报、组织实施、资金补助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程序和要求;制定下发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了使用范围、补助标准、拨付程序和监督检查等方面要求。

加强检测能力建设。今年3月,我市年至年被国家评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5个项目全部通过国家检测,安装了能效监测系统,成功将数据上传至建设部。自治区建筑能效测评总站也对我市的示范项目进行了能效检测,均达到了要求。为做好建筑节能监管工作,6月初,我们编制了《市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完成了79项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审计工作,目前正在进行58项在线监测项目设计工作。6月19日,建筑能效测评东部区分站在我市成立,这对提升我市建筑节能展开能效测评和标识水平,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深入开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强化工程技术监管。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管,初步形成了设计审查及备案、施工许可、质量监督、验收备案等全过程的建筑节能闭合式监管体系。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制度、建筑节能施工监督检查制度、节能产品和新型墙材备案管理制度、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得到较好的落实。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针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集中供热负荷急剧增大的情况,我们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对工业余热进行回收,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幅提高工业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当前城市供热紧张的局面。及时引进一批太阳能光热光电、地源热泵等生产企业,促进了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规定自年6月10日以后,全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12层以下居住建筑和需要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公共建筑必须统一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这些新技术、新标准的采用,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水平。

强化示范引导功能。注重发挥示范工程的引导功能,以国际会展中心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和天骄西苑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为样板,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8篇

有一次,我率审计组对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设计审计方案和人员分工时,我从国家、集团大局出发并考虑该公司的特殊情况,改变常规审计模式,制定了周密的审计程序,做出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以真正监督者的态度和眼光从多方面、多角度审阅和分析被审事项的每个具体的相关资料和细节;为确保审计深度和广度的审慎充分,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逐个项目地审查和操作,并通过具体事项的审查和每一步骤的操作,发现、归纳和总结出电力经济活动中带普遍性、典型性的若干重大问题。被审单位个别领导由于害怕问题被披露,所以采取了各种办法来为难审计组,审计工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我及时召开审计组会议,提出了改进审计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不要认为被审单位就是审计组的对立面,并流露在语言和行动中,造成审与被审的关系紧张的意见,同时也强调了审计组纪律。紧接着,我主动找那位被审单位的领导沟通,从国家财经法规到集团大局、再到被审单位自身的规范化管理要求,明确审计部门是“以查处为手段、以防范为目的”,使对方明白了内部审计并不是以找问题为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审计,发现、指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尤其是苗头性、共性和热点问题,从而使企业及时整改和不断规范管理,实际上是帮助企业领导班子和财务负责人。最后,在审计组的共同努力下,审计报告最终得到了被审单位的认可,并做出了“报告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的评价。之后,集团公司认为报告中的若干问题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审计组所作努力表示肯定。不久,集团公司组织人力对下属有关单位进行了类似问题的专项审计调查,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外勤审计工作中,审计组长实际上既是审计组的行政领导,又是业务领导。因此,合格的审计组长必须保障审计项目顺利、高效和高质量地完成。从接到授权开始,要认真领会审计项目的目标、范围和要求,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审计项目相关的情况和背景资料,对被审单位(项目)的现状进行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编制全面细致、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工作方案;选择能够胜任的主审及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组织审计组成员讨论完善审计方案和进行审前培训;向审计对象发出审计通知书和工作方案。实施审计时,要加强现场审计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了解与内审工作有关的情况与问题,重视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以进一步确定下一步审计重点,收集完整、充分、相关和合法的依据;组织审计人员整理讨论审计发现,综合及整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写出真实、合理且恰当的审计报告;根据对方意见完善审计报告,并提交给审计部门负责人审定,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下发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书。发文一个月后,审计组长应组织力量对其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得到落实,并视情况组织开展后续审计。在整个过程中,审计组长要善于总结审计项目管理工作经验,找出不足,以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9篇

一、 在审计准备阶段控制审计质量,认真做好审计前的调查工作

审计实践表明,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必须搞好审前调查,提前做到摸清家底。当前我国的国家审计工作正在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国家审计要适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审计理念,转变原有的审计思维定式和方法。当前,在审前调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习惯做法。例如,部分审计人员对审前调查认识模糊,准备不充分。没有充分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对审计项目的了解仅限于上级提供的计划内容,不能有的放矢的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审计方案编制简单粗放、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审前调查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忽视计算机审计在审前调查阶段的充分应用,势必增加审计阶段的工作量,不利于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发现大案要案线索。

笔者深深体会到,凡是审计效果比较突出、审计质量比较高的审计项目,都进行了充分的审前调查。审前调查不仅是一个必须完成的审计程序,更是日常工作中就应当密切关注的量的积累过程。因此,加强对审计方案编制前的审计前期准备的审查非常必要,这一阶段主要审查审计组审前准备是否充分,是否编制调查方案,所调查的内容是否与审计方案所规定的审计目标相符,是否认真参考以前年度的审计资料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点,是否充分利用媒体报道和互联网等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情况及特点,是否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确定审计重点,是否利用审计署开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中“审计抽样”功能,对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行抽样,依据调查情况和分析结果,从审计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及业务分工等方面为细化审计实施方案重点侧重于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提供必要的第一手资料,是否组织审计人员在审前准备阶段再次对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审计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同时广泛收集该行业的法律法规,为实施审计过程中对查出问题定性准确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从审计总体目标角度控制审计质量,对审计方案的编制进行实质性审查

审计方案是对审计项目实施的全面规划,是整个审计实施工作的行动指南。审计方案包括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由不同层级审计机关或多个审计组参加的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或者其他统一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相关审计组具体承办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也就是说,由多个审计机关或者审计组共同完成一个审计项目的,统一组织的审计机关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具体承办的审计机关或者审计组要编制各自的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方案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起到 “龙头”的作用,是落实审计任务确保审计项目计划、检查考核审计项目质量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审计作业的重要措施。详细周密的审计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审计项目进度,保证审计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审计查证,完成审计计划所确定的审计任务,保障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方案编制质量直接影响审计实施的质量,应当切实加强对审计方案的审查,从审计实施的总体目标上控制审计质量。审查审计方案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审计方案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审查。主要审查其收集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是否完整、真实,特别是工作职责、业务范围是否清晰,其使用的财务会计制度政策及变动情况是否叙述清楚,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是否调查到位,是否了解清楚关键控制点及其内控薄弱环节等。

(二)对审计目标、内容、重点线索的审查。主要审查其编制的审计目标是否明确而具体,审计内容是否符合审计目标的要求,时间范围和具体事项范围是否准确,审计重点是否突出等。

(三)对初步分析性复核,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进行审查。

1.对初步分析性复核的审查。对审计方案编制人根据审前调查所掌握的信息,运用其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揭示其财政、财务收支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错误所进行的初步分析性复核要进行认真审查。主要检查其是否掌握并取得了相关的资料,如同行业资料、被审计单位前期同类资料、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定额等资料、审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估计的数据资料等,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指标研究分析和对重大支出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是否恰当。

2.对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审查。审计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未被揭露的错弊信息是否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是指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重要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工作量也越大,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还应当利用审前调查的结果,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以决定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3.对评估的审计风险的审查。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评估的审计风险,一方面成为设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的直接根据,另一方面,用以指导审计人员开展抽样审计。对评估的审计风险的审查主要检查方案编制人是否将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写入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风险评估的评估是否合理,评估的数据采集是否准确、充分等。

(四)对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审程序与内容的审查。编审程序的审查主要反映审计实施方案是否由审计组具体负责编制,是否进行集体讨论、审议,是否有主管领导审批,方案调整是否经过批准等。对审计实施方案内容的审查主要审查下列审计方案必备的内容是否健全:编制的依据;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审计目标;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范围、内容、重点以及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审计程序应当能够切实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最大限度的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预定的审计工作起止时间、审计组长、审计组员及其分工及编制的日期等其他相关内容。

(五)对方案所列审计人员适当性的审查。主要审查审计人员是否配备具有专门技能和相当业务水平,并考虑审计的范围和复杂性、审计人员的资格和专业特长、有无需要回避的人际关系和审计人员的定期轮换等。还应当在明确审计目标、内容和相关审计程序后,审查审计组成员个人能力差异和审计工作事项的客观要求是否进行合理分工。

三、在审计的实施过程中控制审计质量,全程跟踪审计方案的落实情况

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对审计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对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促进审计目标全面实现具有重大作用。这一阶段主要审查审计组是否按审计方案所规定的审计内容实施审计,该实施的所有审计程序是否完整无缺地实施等。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检查审计组是否按审计准则的要求,确保审计实施方案所定的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实施到位;

(二)检查审计组当实际情况与审计方案产生差异时,是否围绕审计目标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并办理编制调整方案并上报方案审批人审批等相应的手续等;

(三)检查审计人员的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及时、规范编制,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组长和项目主审是否逐日编写审计日记,审计日记是否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的工作轨迹和专业判断,该实施的程序和审计的内容在审计日记上是否完整无缺地记载,是否存在遗漏、隐瞒和虚构,违规事项是否逐项编写底稿,对违规事项的取证是否合法、充分、完整,事实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法规是否适当等;

(四)检查审计组是否建立健全内部的指导、检查与监督制度,对审计组质量是否采取完善的控制措施,是否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审计组长、项目主审是否对其他审计人员的审计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充分地指导、检查与监督,是否形成审计组会议记录等;

(五)检查审计组是否建立健全分级复核制度,检查一般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日记是否有审计组长或具有较高技能的审计人员复核并签署意见,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日记是否有审计项目主审人员复核并签署意见,整个审计项目的全部审计工作底稿是否有审计组长或项目主审人员复核并签署意见,对复核人员签署要求补充审计程序的审计事项是否进行补充审计等。

全程跟踪审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可以采用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同期控制等方式进行。通过运用多种控制方式对多项有关审计质量的内容进行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四、从审计的结果角度控制审计质量,对审计方案实施的结果进行系统性复核

主要审查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及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可信,逻辑性是否严密,是否存在取证材料与问题定性之间相互矛盾,是否按审计方案规定的内容有效实施审计,是否存在审计方案和审计报告“两张皮”的现象等。同时对补充审计程序进行再审查,主要审查对审计组未按审计方案实施的审计事项要求其重新补充审计程序,并对编制的相关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明材料进行复核审查等,以此来促进审计目标的进一步实现,进一步规避审计风险

五、从严格审计纪律的角度控制审计质量,对审计方案的实施进行实质性审查。

设计工作方案范文第10篇

一、在审计周期上,实行集中性审计与日常性审计相结合。由于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7月,而审计机关要在每年的1月至7月对上一年度本级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又受到时间上的局限,因此,可以根据一般在每年7月受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的实际情况,把每年上半年和上年下半年(刚好一年)作为一个审计周期。每年上半年的集中性审计,按照为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上一度本级财政决算服务的要求,主要审计“上一年度”的、“本级”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与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财政决算的年度、级次保持一致;对上年下半年的日常性审计,则将相关事项审计至审计实施当月,主要通过分析、归纳,把与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有关的审计情况作为每年上半年集中性审计的有效补充,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大整个审计揭示的力度。这既能较好地保证审计的时效性,又能适当地丰富“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并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走上经常化的轨道。

二、在审计方案上,实行统一性与特色性相结合。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工作方案起着确定和分解审计目标、分配和协调各专业审计力量、规划和落实审计内容、设计和规范审计过程的作用,对整个审计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为此,在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时,要针对预算执行的系统性、专业性特点,对整个审计内容、具体审计分工实行有效组合。在方案的文字部分,从财政部门、预算部门两个层次的“对接”上,将整个审计内容归纳为若干个方面,使财政处对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执行省级预算的审计与其他业务处对预算部门执行本部门预算的审计形成整体合力,体现审计的统一性;在方案的表格部分,以区分每个业务处,将具体审计分工细化到审计哪些预算部门、哪些重点资金(或项目)、哪些主要问题,充分发挥各业务处的专业优势,突出审计的特色性。在实施审计工作方案过程中,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特色性的关系,既抓好总体协调,实现步调一致,又根据新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实践证明,这一结合可以成功地实现对财政收支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系统性揭示,有效地提高审计的整体效能。

三、在审计内容上,实行横向审计与纵向延伸相结合。从审计对象的主体看,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主要是审计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财政部门、参与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税务、国库等部门、组织本部门预算执行的各预算部门。但从审计对象的客体看,由于本级预算资金存在与下级财政部门的下拨和上缴、本级税款需要通过各级税务部门和国库分解和划拨、本部门预算资金包括本部门和所属单位在内,仅审计本级的这些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提高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效果,还必须对与本级预算资金运动有关的下级部门进行必要的延伸。延伸的内容,可以是某项预算资金在下级有关部门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也可以是下级相关部门涉及上级预算资金的分解和划拨情况。延伸的方式,可以是单独的审计调查、专项审计,也可以与下级财政决算审计、有关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只有适应本级预算资金运动的特点,采取对本级各部门的审计和对相关事项的延伸相结合,才能较好地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保证审计质量。

四、在审计报告上,实行宏观着眼与微观入手相结合。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充分占有各种审计信息基础上的审计分析过程。“审计工作报告”是在各类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在形成“审计工作报告”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单个审计报告、行业或专项审计报告、“审计工作报告”之间的层次性,正确把握各层次之间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着力层层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进行审计分析或再分析,是提高“审计工作报告”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实行层层从宏观着眼与从微观入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审计分析,不但能从更高层面和视野上揭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从完善制度和机制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只有在各层次的审计报告上正确把握这一点,才能使行业或专项审计报告在相应的领域发挥各自独有的功效,又使最后形成的“审计工作报告”更具全局性,从而发挥促进加强宏观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的高层次作用。

五、在审计整改上,实行直接督促与函式督促相结合。对“审计工作报告”所列问题进行督促整改,是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保证审计监督职能最终实现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所有审计查出的问题都由审计机关逐一督促整改,不仅难以做到,而且效果不见得都好。特别是对某一行业或专项资金审计中查出的问题,相关主管部门也有督促下级部门进行整改的责任,并且有组织本系统全面进行整改的条件。因此,在督促整改中,适当区分不同的审计类别,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两方面的作用,不失为一种现实而有效办法。对部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采取直接检查执行审计决定的方法进行督促,有利于提高整改的到位率,直接效果显著;对行业或专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采取发函责成有关主管部门在本系统组织整改并反馈结果的方法进行督促,有利于增强整改的时效性,整体效果明显。两种方法共同作用、相互补充,可以较好地解决“审计工作报告”所列问题“整改难”的问题,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向规范化的迈进。

上一篇:后勤保障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资产清查工作方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