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19:28:17

日语毕业总结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江苏省独立学院;日语毕业生;就业问题;特点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一、就业概况及前景分析

随着中日两国在各领域交流的日益扩大,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一直名列前茅,是我国一般高校就业热门专业。具体到江苏省来说,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区域内投资的日企数量众多,特别是经济发展保持旺盛势头的无锡常地区,为日语毕业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就业条件,各高校的日语专业都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江苏省独立学院日语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也基本呈现出相似的特征。

但另一方面,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2006年以来日本对外投资结构进行调整,对华投资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再加上中国社会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的上升,客观上提升了日本企业在华的经营成本,上世纪末期日本对华大规模投资的盛况将可能无法上演,这就会对我国高校日语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冲击,逆转此前一直持续的日语毕业生的就业顺境。同时,和其他省份类似,目前江苏省日语专业人才的供需关系中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失衡现象。这种失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难”社会问题,与社会上出现的“用工荒”企业和用人单位面临的“人才难求”现象的供需矛盾,这一矛盾在各种专业的毕业生身上都有所体现,就业热门专业的日语专业也不例外。在整个社会严峻的就业大背景下,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一样,江苏省独立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是不容乐观。

二、就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鉴于苏锡常地区日语毕业生在江苏省省内就业方面的样本师范作用,本文拟通过对江苏省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0-2013届日语毕业生的实习信息及就业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总结江苏省独立学院日语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探析独立学院日语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对该校日语毕业生实习及就业信息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该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显现出以下的明显特点:

一是就业率四年来持续较高。很明显,毕业生持续的高就业率现象,是和苏州地处江苏省内经济发展最为平稳快速的地域这一经济社会条件分不开的,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了数量众多的日企前来投资,客观上为苏州乃至江苏省及全国高校日语毕业生创造出优良的就业环境。该校乃至省内高校日语毕业生例年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就业率,是这种地域优势的明显体现。

再者,从就业区域来看,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呈现逐渐扩大趋势。由于该校地处苏州,生源主要为地理位置较近的无锡常地区。从就业区域来看,令人意外的是,在本地就业毕业生的比例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到苏锡常以外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区域不断扩大到省内各个地方城市,并逐步延伸至杭州、上海等周边城市,甚至扩展至宁波、厦门、烟台等沿海城市。其中2013届毕业生的这一趋势最为明显,到南方沿海城市就业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往届毕业生的总和,这充分说明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已不再仅仅限于一地,就业视野和就业市场相比以往明显拓宽。

第三,从就业行业领域来看,日语毕业生在保持较高水平就业率的同时,就业行业领域范围较窄,毕业大部分流向企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局限性。通过数据也可以发现,2010-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行业领域,随着年份的发展,不但没有变宽,反而有越来越窄的趋势,绝大多数的日语毕业生的就业局限于企业(日企、中日合资企业、中企),或者是比较偏远城市的日语培训机构,考取公务员、进入大中小学校等事业单位的日语毕业生人数极少。

这其中的原因不难分析:首先,受到专业设置的限制,日语毕业生在中小学校的就业几乎为零,虽然日语毕业生也对中小学教育领域心存向往,但这一条路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大门紧闭;独立学院毕业生属于本三层次,学历较低,也远远达不到高校招聘教师的学历要求。再者,由于受日语专业本身特点的限制,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对日语毕业生的需求相对较少,日语毕业生在事业单位的就业也就受到很大影响。面向教育领域、事业单位的就业之路被堵死,这样就造成日语毕业生就业领域的面就越来越窄,可供毕业生选择的选项屈指可数。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基于目前独立学院日语毕业生存在这种特点及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学校、社会(企业)、毕业生等三方应加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学校与毕业生本为一体,要为毕业提供强有力地帮扶,提供更为周到完善的就业服务,而毕业生自己也要找准就业定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应该给予包括日语专业学生在内的毕业生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了解企业的人才具体需求信息,可以邀请、组织企业到校举行专场招聘会,这是学校、企业、学生等三方共赢的重要举措。目前阶段,独立学院每年组织的用人单位招聘会从数量方面来看似乎已经不少,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面向日语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仍旧较少,并且来校招聘的大型企业也是寥寥无几。对于刚毕业的在校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强有力的坚强后盾,学生势必会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独立学院也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教育,以往的教学课堂纯粹是教师一人表演的舞台,“一支粉笔一杯水,一本教材教到尾”。进入新世纪后,学校与时俱进,充实软硬件教学措施,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扎实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了解日本文化,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就业练好内功,打好内部基础。

再者,从学生层面而言,江苏省内截至目前具备过硬语言能力的毕业生在日企谋到一份工作并不难,但由于国内增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不断增加,日语学习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学习日语最多的国家。再加上社会上的日语培训机构的增设,日语人才逐渐出现饱和的倾向,日语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也受到相应的挤压。现实地来说,目前日语专业多局限于“语言”方面的培养,经济社会所需实际操作方面知识的教授有所欠缺,这也是导致毕业生整体陷入就业难窘境的重要因素。

面对如此环境,毕业生也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充分了解自己和社会的需求,找准自我定位。一项校内统计数据显示,语言专业的毕业生,有将近一半以上的人认为语言能力最重要,五分之一不到的人认为社会经验很重要,只有极少数人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很重要。从这点上来说,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虽然意识到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但普遍认为学习外语就是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没有理解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进行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达交流的功能上,而没有注重母语和外语两种文化的语言交际,这也是为什么独立院校的毕业生能进日企,但是却无法上升至日企管理层的重要原因。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自2012年日本大地震之后,在华日企呈现出规模缩小的趋势,近年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就业形势,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借此对日语专业的教育、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就业提供一个参考。

2调查过程

笔者通过对智联招聘、前程无忧、JHR.网站、等四大招聘网站招聘信息的整理和分类,针对日语人才的招聘方面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调查:

①对应届日语毕业生的招聘岗位总数;

②所招聘的岗位;

③以及对招聘者本身的要求。

3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我们从4大网站做得到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3.1招聘岗位种类繁多

智联招聘专为国内应聘者提供求职平台,此次以北京提供的招聘信息为例,进行统计整理。共计3016个职位,其中可供日语专业学生选择的有1944个职位,约占64.5%。其中包括翻译、销售、教育培训、管理、财政、金融贸易、广告、科技等方面。

在前程无忧招聘网站提供的招聘数据来看,今年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职位共计有177个,其中可供日语专业学生选择的有38个职位,占21.5%。其中包括翻译、教育、管理、贸易、助理、广告媒体等方面。

JHR网站提供的日企招聘信息中,提供职位共计2026个,其中可供日语专业学生选择的有355个,约占17.5%。其中包括翻译、教育、销售、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

登载日企招聘职位共计411个,其中针对日语专业学生可供选择的职位有56个。包括日语翻译、管理、教师、金融贸易、广告媒体等方面。

据相关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

可见,日语人才不仅可以活跃在翻译、教育方面,更可以在各行各业大展拳脚。

3.2日语人才需求及就业出现多元化倾向

3.2.1日语人才需求出现多元化倾向

先以3.1中所提到的前程无忧网站的数据为例,且不论翻译、教育等偏文科的职位,光是管理职位占10%、贸易职位占37%,两方面的招聘职位就已达到将近总数的一半左右。再看JHR网站提供的日企招聘数据,销售职位占32%,管理职位占43%,两项就占据了总数的75%。日企招聘所登载的职位中,金融贸易、管理两项占总招聘数的一半;智联招聘是更以销售34%,管理13%,金融贸易13%,法律、科技等其他方面31%,以89%如此可观的数据,向我们反映出当今社会对日语人才多元化这方面有较大的需求。

3.2.2企业用人标准提高

在总结4个招聘网站的数据后,我们总结出企业对于求职者的能力要求。

①本科以上学历,日语能力水平达到N2—N1,口语表达流利;

②“日语+第二门外语”的能力,二外多要求英语;

③熟悉office办公室软件应用以及相关计算机基础操作;

④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各种公关谈判技巧。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⑥有工作经验及留学背景者优先。

从以上总结出的6条结论不难看出,企业最看重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有的企业可以接受N2水平的应聘者,但据调查资料显示,88.57%的企业要求招聘者达到N1水平。资料显示,要求英语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的企业占12.5%,对英语水平无限制的占87.5%。熟悉office办公室软件应用以及相关计算机基础操作,则是顺应科学进步而必须掌握的技术。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招聘者的要求会更加苛刻。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各种公关谈判技巧。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有工作经验及留学背景者优先。最后三条是社会人所共识应具备的基本或优先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军.关于我国高校日语教育的思考——基于长三角地区日资企业日语人才需求现状的调查.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47.

[2]郝杰.日语人才就业及发展前景透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8).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方式

高职教育有着培养学历以及职业两者的特点,需要两者兼顾,教育有关管理部门在对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大纲当中给予了明确的建议。作为一个三年的学习成果的考察项目,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其学习考察当中是不可忽视的,在学生们心中的重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假如照搬照抄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不能排除个别学生能够写出比较优质的毕业论文,但是对于很多学生以及老师来说则有着很大的困难。虽然有部分学校使用了比较容易完成的形式,但是距离培养计划仍旧存在一部分的距离。除此之外,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态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态度不端正、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指导教师的建议不重视等,其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也出现上述的问题。该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语言研究的人数不多,他们就业时唯一有利的也只有说明自己日语考试的级别证书,如果招聘企业没有特别说明,学生们也不会主动说自己的毕业论文情况,这种招聘形式反馈到了学校后,学校的一些老师对于毕业论文不重视的情况由此出现。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入手,从培养人才任务出发,寻求一种有着高职文化的毕业论文写作测评的方式。

一、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测评体系改变的原因

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学校期间学习日语专业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写作方面的培养,在听、说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在实际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和一直延续下来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社会当中日语能力考试的考核方法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日语的社会测评方式是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引入,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因为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所以学生一般能够在放弃听力的情况下达到有关考核的标准,这样一来就让一部分人拥有日语二级或者一级证书但是并没有达到证书的颁发要求,在听、说方面还没有达到标准,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培养全面的日语人才目标,显然这种考试并没有对于学生的全面能力进行测评,因此,需要从高职教育的培养需求入手,探究如何完善教学成果的另一种方法———毕业论文。通常的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学习之前为零基础,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日语是一个没有基础的语言学科,但是往往都采用学习英语的模式来学习日语,现在日语也没有改变“聋哑日语”的情况,但是在这三年当中,不仅仅有日语考试,还有毕业论文,今后的实践等考验,所以,就一定要求在学习和实践当中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毕业论文就是两者联系的一个枢纽。

二、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初步实践

其毕业生的日语语言使用能力,在通常情况上来看就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其毕业论文也可以从这几项能力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实施以及规划,毕业论文能够将听力能力以及翻译能力作为最基本的能力,使用“听—翻译—写综合”方法,最后使用答辩等手段来完成,这样不仅仅能够对于学生日语学习情况给予综合的评价,也能够让老师反思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角度来看,高职日语“听—翻译—写综合”的方法可以依照下面的顺序进行:

(一)“听”

指导老师所提供的题材范围应该比较广,并且主题确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内涵性,比较适用于学生采纳,也不会产生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在其录音资料所出现的内容中可以确保同学们借助网络平台搜查到相关的参考资料与文献,也可以确保其完全不抄袭。当同学们选择好录音材料之后,应将其录音内容采用相应的方式转换为文字模式。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听一译一论”的综合体现,这项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评定学生们的听力水平,也可以对其以后的深入化学习形成重要的影响,进而为指导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译”

在日语和汉语中,原本均源自于汉字文化,继而导致学习日语专业的同学们在多种情况下均忽略了对译文表达的不断训练与深化,在一般情况下翻译也仅停滞在“日式中文”中。学生们不断练习“译”,不但能够更深入的提升其自身的学识与素养,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

(三)“论”

在NHKjournal录音内容中,可以包含多个领域,并且学生们在此能够按照其想法进行选取。当完成听和译两项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并且在搜索有关的文献以及资料之后,采用“论”的模式将个人的观点与理论进行阐述,继而表明出学生个人的认知、想法与目的,使其毕业论文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乃至于上升至新的层次,得到升华。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促使学生们在搜索文献资料以及创新能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经过学习知识均可迈向这一层次,一般均是源自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四)“答辩”

即便是在听—译时期,有很多学生也会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但是,只要正确的应用录音资料,便可以针对某一程度进行评定,继而顺利完成答辩流程。在答辩过程中,通过对其应对能力进行观察,便能够有效判断出其能否应用日语来体现出个人的思维活动。在“听—译—论”综合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听与说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的,均受对方的影响。

三、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

“听—译—论”也是在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实际操作之后方可进行应用的,然而,其所应用的效果却为大家提供出了较多的经验与启发,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拓展。首先,一定要正确的理解高职教学和普通的本科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高职教学能够切实的尊崇职业化以及实际化的原则,进而培育出符合大众发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在最近几年以来,因为大学教育已经面临大众化,所以本科教学针对此也逐渐开始迈向实际化与职业化的模式进行发展,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下,高职院校更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善教育方案,方可得到有效发展。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难对毕业论文有所意识,所以对其指导教师而言也具备极强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此项专业自身如果没有切实的尊崇其相应原则,而学生则将会更加难以对其认真对待与学习。大学毕业生在其完成学业之后仍旧会存在很多学艺不精的现象,由此则可证明在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后,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汇报与总结的时候,日语水平测试则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毕业论文则属于一项严肃的过程,不但可以改正测试中所存在的不良之处,并且也能够体现出测试不能取代的效果。最后,“听—译—论综合”这一流程比较明确,并且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能够凭借自身的感受进行思考,进而引起无限的遐想,极其有利于加快教学改革的实施。在实现这一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切实的掌握到一种正确的外语学习方式,极其有利于其今后各项能力的开展,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毕业论文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在日语专业中“,听—译—论综合”的论文模式在世界各地中均未对其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然而,实际结果则表明,这种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假设能够在此专业中将这一学习模式广泛推广及使用,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其本身的不足之处,也可以为教学活动增添活力色彩。

参考文献

[1]符小军.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4:46-48.

[2]王小伟.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9:34-35.

[3]刘文琪.提高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61-162.

[4]李慧.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电子制作,2014,6:206+198.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 日语专业 毕业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22-02

日语本科毕业论文集中体现了学生日语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知识素养、逻辑分析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是对日语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最后一次综合性检验。多项研究(乔莹洁2008,冯裕智、谢渊2010,邱雅芬2000等)表明,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堪忧,研究者从选题、论文框架、语言运用、课程安排等方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试将语料库应用到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中来,以期能够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一个方向。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料库语言学已经在外语教学领域崭露头角。语料库语言学的应用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的自主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能提高学习者的独立研究能力,符合强调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现代教育理论,这和日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不谋而合,对培养新世纪日语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1 语料库应用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的现实基础

1.1日语语料库建设的现状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日语语料库的建设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为常见的语料库有《太阳语料库(太陽コーパス)》《京都大学语料库(京都大学コーパス》《日语口语语料库(日本語話し言葉コース)》《青空文库(青空文庫》《KY语料库(KYコーパス)》等。这些语料库根据自身的定位,内容涵盖广泛、有不同文体语料库,有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料库,还有专为习得研究服务的学习者语料库。我国国内也出现了大批语料库建设者和研究者,由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于2002年完成的《中日对译语料库》是近几年来国内日语研究者使用较多的语料库。这是一个双语平行语料库,日语原文语料为244万字,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选材上着重收录了中日两国著名作家的知名作品以及较好的译本,从而保证了语料的质量。张麟声(2011)在其著作《中国日语学习者常见误用分析》的《汉语版序》中提到已于2010年开始和湖南大学合作,用作文和采访两种方式对该校日语系学生的习得过程进行记录,该项目结题后将以“中间语言语料库”的形式无偿向学术界公开。这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相信该语料库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日语语料库与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进程。

1.2日语语料库研究和应用的现状

由于语料库能够提供大量的真实语料,检索方便快捷,研究者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得诸如构词、搭配、语境等多方面的语料与信息,这为语言研究和教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方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这一领域已涌现出大量优秀成果(徐一平、曹大峰2002,毛文伟2009等)。

日语专业多为“零起点”,写论文确实难度很高,很多学生甚至不了解选题论点该如果确立,论文的框架该如何构建,论据该如果寻找和分析阐述。在大量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后,学生就能够初步了解这类论文的写作和研究方式。比如,汉日对照类论文,有中文内容,有日文内容,有语料库例文及分析,学生往往不知该如何展开论述。学生查阅相关论文,寻找适合其选题的论文框架和研究方式进行模仿,往往能事半功倍。有些教师把学生抄袭归结到态度问题,笔者认为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写好论文顺利毕业的,但学生不能把握引用、模仿和抄袭的度。有时候超过了这个度,大量罗列引用文,不进行深一步的分析说明,或不标明出处,就成了抄袭。我们提倡的模仿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学术造假,是对论文构成和对研究方式的模仿。

另一方面,语料库语言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得到了众多高校教师的认可,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英语专业已经付诸实践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虽然在国内高校日语本科专业的教学中,日语语料库的应用还不普遍,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适合日语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的少走弯路。

2 应用语料库解决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2.1论文选题不当、内容空洞无新意的问题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科论文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即要具备一定的独创性。但学生的选题往往过大,观点陈旧缺乏新意,几乎每年都有学生提交诸如《授受動詞について》《曖昧な日本語》这样的题目。这类选题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难以驾驭,学生往往只能对某些语言知识进行总结,大量罗列引用参考文献,面面俱到但内容空洞全无创新观点,充其量不过是一篇总结报告,几乎不能称之为一篇论文。

应用语料库指导毕业论文写作,有助于学生寻找较小的切入口,深入挖掘某一语言知识的本质,提出新颖有益的结论。由于语料库能够快速查询词频、前后接续项、语境共现等语料和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详实的数据,深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的使用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异同分析。比如“ぜひ”“必ず”“きっと”对应的中文都是“一定”,但其实这一组近义词在使用范围上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日文原文字库中检索出相关语句建立“搭配词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找出常见搭配形式、分析其使用规则,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ぜひ”“必ず”“きっと”的用法和不同所在。在深刻理解和详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写作,就可以避免选题过大、内容流于空洞的问题。

利用对译语料库还可以进行汉日语言对比研究和翻译研究。从语料库中抽取词汇和语法项目的中日对译语料,以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和归纳中日文在使用上的差异。比如日语“はず”和中文“应该”一般认为在语义上是相对应的,但两者在实际的使用中会有很多差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日文原文库和中文译文字库中检索日语“はず”的使用语句及其对应的中文译文,同时从中文原文字库和日文译文字库中检索中文“应该”的使用语句及其对应的日文译文,将找出的原译文语句对应地放入EXCEL表格中,并对其意义的对比情况进行分析。还可对“はず”和“应该”的否定形式单独列出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查找分析,学生对日语“はず”和中文“应该”的对应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检索出的语料数据结果,分析数据、展开讨论并用日语总结成文,最终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2.2研究方式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

冯裕智、谢渊(2010)指出有些学生的初选题目从选题看并非完全不可行,例如《日本企业人才的本地化研究——以某公司中国分公司为例》。但这样的论文需要切实的调查研究,实际操作时往往会陷入困境、无法拿到第一手资料。笔者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初选题目,但是“零起点”学生的本科课程大部分精力耗在语言文化的学习上,没有经济学知识作为论文写作的基础,学生只能在网上寻找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这样的弊端就是:(1)时效性不够。往往找到的资料是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数据。(2)资料不全。有些只能查阅到部分资料。(3)可信度不高。网络资料随意性较大,出处无从考证。(4)无针对性,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于学生的论文选题,往往导致学生简单引用资料后,或不再分析,或照抄原资料分析说明。不仅是经济类论文,很多需要调研的研究,前期都要求阅读大量理论知识,根据这些知识准备调查问卷,确认问卷的可行性后才可进行实际调查,而在实际调查中也有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研究方式对本科生来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展开。

语料库较多的应用于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和研究中,这也是学生最熟悉的领域。比如上一节提到的“ぜひ”“必ず”“きっと”的近义词异同分析、“はず”和“应该”的汉日对比研究,从抽取数据到编写“搭配词表”、意义的对比,直至最后的分析和归纳,这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目前很多语料库带有检索功能,这样大大的减少了学生检索数据的时间。例如笔者指导的学生中有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研究,题目为《オノマトペの中国語訳を探る——「吾輩は猫であるを中心に》,该文对《吾輩は猫である》的拟声拟态词及不同译本的相应部分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寻找理想的翻译方式。选题具有可行性,但手工查询原文和译本的拟声拟态词及各个译本的相应部分,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出现漏查的现象。此外,仅就《吾輩は猫である》一部作品,数据显得有些单薄,如果能对夏目漱石的其他作品或不同时代日本作家的作品也进行分析,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会更高。应用对译语料库,就可以解决轻松的检索出ABAB型、Aっ型、~然型等各种类型的日语拟声拟态词,并且能巩固直接得到译本的对应之处。

2.3其他问题

国内高校大多存在日语资料匮乏的问题,这对学生和指导老师都是一个考验。语料库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比如《青空文库》提供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供学生查阅。

此外由于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为学术造假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笔者在指导过程中也经常发现语句过于流畅优美,完全不符合学生现有水平的遣词造句,确实存在随意黏贴拷贝网络上的论文词句的现象。利用语料库进行研究,数据是针对自身论文的,根据语料库数据进行的分析和论证也是独创的,基本上可以杜绝抄袭现象。

3 语料库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独立完成语料库检索分析的能力有所欠缺。学生们只会简单的检索语料库,对检索出的语料库数据还不太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和处理。大部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应用语料库分析解释某些语法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语言语法知识和语料库检索出的语料数据结合起来分析解决问题。乔莹洁(2008)提出毕业论文渐进式教学模式,即把初级写作课程纳入到毕业论文系统中来。笔者十分认同这种整体系统的构想,在中高级的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中积极应用语料库资源,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语言调查研究。学生通过语料库的检索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使语言达到内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好铺垫。

语料库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和学生对这门学科还很陌生,甚至感到畏惧,害怕需要高深的计算机能力,可以预见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由于近年来计算机的迅猛发展,语料库的入手和使用相较于过去已经方便了很多。只要稍加指导和培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顺利掌握语料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师是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者,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论文质量。一方面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为学生把握方向,另一方面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激发其创造力,甚至可以把学生吸收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4 结语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新的时代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把语料库语言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应用到日语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中来,能够在一定程度解决现有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更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本科毕业论文是综合性能力的体现,内涵深刻意义深远,语料库语言学的应用是一种尝试和改革,但不是完全的依赖。走出现在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窘境,并非一蹴而就,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冯裕智,谢渊.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对策[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9(3):93-96.

[2]毛文伟.日语语料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乔莹洁.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新思路[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30):76-78.

[4]邱雅芬.日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6(20):83-86.

[5]徐一平,曹大峰主编.中日对译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研究论文集[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张麟声.中国日语学习者常见误用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日语就业;人才发展;市场需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增长,出口贸易额逐年递增,中国已成为一个对外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逐步深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单位进入中国,一方面开拓了中国市场,另一发面,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日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倾向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当今国内对日语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学生就业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本次调查主要是让大学生认识到国家以及社会对日语专业的需求状况,进而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主义发展相结合,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在被誉为大学生就业“最难一年”的就业困境下,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的实证调研分析――长三角地区为例

1.1 日语专业本科生就业需求人才岗位调研

日语专业本科生目前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日资企业(进生产性企业,可以做翻译、总务、人事、采购等工作,进贸易公司一般是直接做业务的);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公务员等);一些综合性高校、文科院校、专科院校招聘日语老师;像酒店之类的服务行业也招集管理和日语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旅行社招聘日语导游;劳务输出公司和软件外包公司也在招聘日语人才;像孔子学院之类的对外语言学校也急需日语人才。

1.2 近年来市场对于日语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及发展形式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相关日企、旅行社以及相关高校的市场调查研究及实地走访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因为事件,两国关系略显紧张,但是对于日语人才需求和就业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日本企业仍有着强劲的招聘需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日本企业越来越看重在中国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上海的日本公司和代表处已达到7000余家,而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日资企业数量已达到3万家,遍及金融、贸易、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另外,IT企业对软件人员需求量也很大,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觅,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养。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渗透中国的各行各业,此外,企业也从以往的只懂日语的单一人才向掌握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发展。

2 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倾向实证调研分析――江苏几所高校为例

我们在调查中采取了问卷调查形式,以江苏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内容包括自身的发展憧憬及对市场需求认识两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2.1 对日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进行调查数据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相关高校日语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发展前景主要分布情况如下:进入日资企业工作或者从事翻译类工作的学生占总比例的55.2%,这是目前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趋势;继续进行深造,考研的比例约为10%,进入旅社从事导游工作的学生占据总比例的20.3%,到院校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比例有7%,对于未来工作迷茫不清晰的学生比例有5%左右,而将来跨行从事其它工作与日语不相关的比例有3%。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就业方向明确,希望能够从事和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工作。

2.2 日语学生对于社会需求以及自身能力调查数据分析

调查中我们发现,半数以上的日语专业学生意识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只有8%的学生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多数日语学生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没有了解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对于其它能力的要求。其次,日语专业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的调查中,30%的学生有实习经验,15%的学生只重视了学习成绩,另有20%的学生重视于考取各种资格证,另外一部分学生关注自己理想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要求,积极完善自我,根据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的学习,加强口语交流能力,在专业基础上强化了解其它能力培养。

3 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与学生就业倾向的对比分析

3.1 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存在衔接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就业能力是紧密联系的。在日资企业的招聘广告中,“日语能力1级”或“日语能力2级以上”是最为常见的语言要求。然而,在对企业进行实地采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都能通过相关考试,手持日语二级甚至一级证书者并非就能满足日资企业所需。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日语实际运用能力更为看重。大型日资企业招聘员工时主要考察标准还是个人的专业能力,而且企业也渴望市场能提供全面的复合型日语人才供企业挑选。除了日语人才总量不足,文化差异已经成为本土人才与日资企业“亲密接触”的阻碍。很多人日语能力考试考分很高,可是连日语书信的格式也搞不明白,不少拿了日语证书的人实际商务技能较弱,有的人甚至连日文的输入系统也用不来。再者因为目前日语能力考并没有口语考试,造成的“哑巴”日语现象也十分普遍。

3.2 文化差异明显导致就业储备不足

日语能力考1级、2级证书是进入日资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工作的敲门砖,而了解日本文化,增强对人文环境的了解,是立足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能力储备。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社会文化发展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仅表现在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交流和冲突上,而且表现在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储备,就业时难于应付由此带来的各方面的困难,如和日本人交往过程中的社交礼仪等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无形中给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形成了障碍。因此,日语专业毕业生应多方面学习中日文化交流差异,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及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尽可能多地学习理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3 慎重决定个人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理想的职业规划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学习知识尽早规划自己的长期目标,是日语专业人才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作,要结合自身能力、专业特色、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形势、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统筹规划。做好职业规划就是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确定未来职业行为的实施方案。尤其是对于时常受到中日政治关系影响的日语专业就业,更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通过职业规划,能够促进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结合社会实际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周荣.后金融危机时代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7)

2 程玲.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

3 周军,隋吉原.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在日资企业就业现状的调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现状;情景教学;运用

1 当前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的高职类院校从上世纪末开始,纷纷开始开设商务日语专业。虽然高职院校开设的商务日语专业为目前的市场提供了很多的日语人才,但是由于整个商务日语专业开设的时间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短暂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是存在的,很多学校的商务日语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从高职院校商务日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对于商务日语的含义很多院校都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仍是将商务日语课程和普通的日语课程混为一谈。这样就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认识商务日语的真谛,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商务日语的学习单纯商务理解为用日语来表达相应知识,并没有从商务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去进一步认识和钻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能够让师生共同体验商务日语的语言学习环境,也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商务日语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商务能力的作用。

2 情景教学法的优势

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又被称之为情景视听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展形成,帕尔默和霍恩比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在研究了前人的理论基础之后,结合自己对于语言方面的实际理解,最后创造出一整套的教学理论。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书本所描写的内容,创设出需要的情景,将书本中的情景表象展示出来。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作用。课堂教学情景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角色的分配扮演等新颖的手段来进行设置,从而起到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学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变单纯的被动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作用的教学方法。

学者常林在《中国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命题教学与素质教育》中明确引进情景教学法这个重要的教学法。情景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境环境,真实的情景模拟可以通过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多媒体软件来实现,真实的模拟环境可以让学生真实地融入在商务日语的环境中。通过与人交流,模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情景教学可以在课堂中模拟商务情景,适合的商务情景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商务场合,切实的感受商务会谈的气氛,以此来达到学生对于商务知识的理解。

学生思维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来实现。传统的商务日语课堂是学生处于单纯听,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情景教学的引进可以改变传统的学生无奈听,教师努力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体会到思考的乐趣,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主动获取商务日语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情景模拟也可以根据目前商务场合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设置的内容应该和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吻合,进行适当的变更。情景教学可以让以后的商务日语课堂教学不再无聊,在愉快的氛围下,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将寓教于乐的学习内涵充分地体现出来。

3 商务日语课程中情景教学的引用

3.1 模拟情景的创设

目前学生在商务日语的学习中常常忽视了对商务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没有什么商务经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中要引入商务相关知识,让学生能掌握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好相关的商务情景,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分组。在学生进行模拟情景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情景中所涉及的商务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必要时老师要先进行模拟。学生要根据情景的要求安排好分工,在情景模拟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进行演示的过程中适时的进行指导,对于模拟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该提前做好应对。让学生在情景中掌握从事日本商务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需的商务知识,将“教、学、练、做”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做。在设置情景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设置的情景应该与日常商务场合相吻合;第二,情景中所运用的日语语法应该符合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才能确保让学生全面的参与课堂教学,达到调到学生积极性的作用;第三,创设的情景内容应该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过于深奥的商务知识不适合于学生。

3.2 进行角色扮演

在商务日语的教学内容,商务会谈是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务会谈内容多是日资企业中日常工作时经常遇到的话题,会谈者根据某个话题进行交谈,学生通过对会话内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企业的基本知识,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商务相关的单词语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完会话内容以后,邀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会话中的角色,通过让学生朗读或者以教室为舞台让学生演示会话的内容,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会话中所出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于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模拟结束后,教师要围绕情景教学内容进行效果评价和总结,同时引导班级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及时的总结本次模拟情景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一次的教学情境设计提供借鉴。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用先进的教学软件,通过播放视频等手段达到学生对商务知识的强化和巩固。

情景教学能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商务知识,便于学生的掌握和理解。该模式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日本文化习俗及商务礼仪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日资企业文化中所需要的内容,并加以演练将其变成自己的基本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商务日语交际能力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来就能更好地适应日资企业的工作,很快进入职场角色。

参考文献:

[1] 何旭.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语法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2] 周林娟,潘幼芳.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日语教学研究,2009(02).

[3] 陈馥郁.从日企人才需求谈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4] 李巧,李彦波.基于实践教学的《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06).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是以科技为基础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时代。面临这场国际竞争,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作为交际的工具,外语就显得更加重要。随着WTO的大门向我们敞开,对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学科综合化、人才复合化和培养融合化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作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语种――日语,我省的日语专业发展方向如何应对日趋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日语人才的培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课程如何设置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河北省日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也和全国一样,对外交往和贸易往来日趋频繁。河北对日本的经济贸易以及在文教卫生、工农业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也在逐年增加。其表现形式除了贸易往来、独资、合资企业外,还有官方及民间互访、互派留学生、研修生以及学术方面的合作研究等。这样,河北就需要大批的日语人才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截止到上世纪末,河北省只有河北大学一所高校设有日语专业,迄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它一直承担着河北省日语人才的培养任务。70年代初组建专业初期,单纯把为国际政治关系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国际交流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口语过硬,适应各种经济谈判、对外交流的翻译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数量从开始的每年招收15人到后来的40人,直至现在80人左右。毕业生大多分配在河北的政府机关、高校、旅游局、企事业的外事部门,从事翻译、教育、旅游、等工作。为河北与日本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桥梁作用。

9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外语人才更是炙手可热。日语专业也连年升温。面对着巨大的人才市场,这一时期,全国各地高校不分文科、理科,纷纷成立了外国语学院,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同时,除了英语专业外,许多学校还新开设了日语专业。河北省也是如此,于90年代末起,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相继成立了日语专业。如果以每年平均每校30名毕业生来计算,那么加上已有的河北大学,河北每年的日语毕业生将达到230人左右,是以往的10倍还多。这样,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不得不令人担忧。河北的状况如此,全国其他地方的高校也一样,日语专业突然增多,毕业生也随之成倍增长。我们的市场虽然大了,但是同时竞争也在加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日语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据调查,河北各高校的日语专业,主要还是以语言文学方向为主。课程设置也是围绕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设置,兼顾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因为五所大学几乎同时新上了日语专业,所以其课程设置等基本上模仿的是河北大学等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现行河北这几所高校日语专业课设置包括三类课程:(1)语言技能课;(2)专业知识课;(3)公共课。这种课程设置基本类似,谈不上有自己的特色。语言技能课基本上采用综合性大学或外语类大学的教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而也是共同的,即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使其适应各种交际目的的需要。课程内容也缺乏更新。现在的问题是新上的日语专业所模仿的院校正在试图通过加进经贸、法律、科技等专业,以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外语复合型人才,而模仿这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之时就更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从90年代中期开始,河北大学就增加了日本经济专业,河北经贸大学也新加了经济方向课程,正在探索新的模式,但从全省总体来看,基本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全新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缺乏一套既能跟上国际潮流,又符合我省现状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显然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未来日语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要。这种办学观念急需转变。

二、21世纪对日语人才的需求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这就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有关人士指出,21世纪合格的外语人才应具有5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扎实的基本功主要指外语的基本功,即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规范,词汇表达得体,听说读写译等实际运用能力熟练。宽广的知识面是指应多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除应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如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法律、新闻、计算机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指除外语专业知识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知识,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面。能力主要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见解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外语专业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外语专业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修养,提高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20世纪90年代末,一次有关外语专业毕业生需求的问卷调查显示,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对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而希望外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宽泛知识的则占了66%。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对多年来的外语专业教育敲响了一次警钟。据“2005年上海、长江三角洲名企优才洽谈会”传来的信息,精通日语、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各家企业的抢手货,因为通晓日语的中国专业技术人员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适应中国国情。目前,我国已成为日本在海外最大的软件外包制造基地,仅北京2003年即实现对日出口1.5亿美元,并且贸易额预计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4年我国大约需要新增3750名日语软件工程师,而每年对日语软件工程师的需求量将会以大约1.5倍的速度增长。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许多学校对21世纪的人才在外语方面的需求做出预测,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对各自学校的外语教学逐步地进行调整和改革。日语的需求量虽然远远比不上英语,但面对的形势是一样的。事实上据市场调查,小语种的需求量相对来说比较走俏。因此,探讨我省日语专业面向21世纪的改革和发展战略,对于

构建新世纪我省日语专业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的日语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日语又不同于英语,因为我国学生普及的是英语,将来各类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可能会大幅度提高,这对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但日语人才却不会有类似问题存在。所以培养出懂专业的复合型日语人才,将具有更高的竞争力。这也是日语的一个优势所在。

三、河北省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学科建设,要以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来考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优势、特色、创新、重点”。通过分析河北省日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明确日语学科定位,注意“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时期,各外语院校、系都在规划未来,寻找各自的位置。因此,定位非常重要。它包含几层意思,包括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规模效益大小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以及面向市场的定位问题等等。研究和确定定位要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从本校的师资队伍、生源、专业状况、就业市场、地区需要等具体条件出发。根据河北的情况,目前可以进行的模式有:日语加语言学、文学,这是传统的、目前使用的模式,各校都可以保留;日语加专业方向,河北大学和河北经贸大学实验的是日语加经济的模式。其他院校除此以外也可以考虑日语加新闻、法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国际政治、计算机应用等等,总之,要利用本校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优势;日语加英语,也就是双语模式等等。但无论实验和推行何种模式,日语专业的优势是日语,要在基本不降低专业日语水平的前提下探索适合本校和本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切记不顾实际条件,盲目追求市场效应,效仿他人,否则将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

(二)进一步更新拓宽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专业的更新与拓宽要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学校现实基础为起点,遵循逐步建设、注重质量、巩固升级的方针,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知识、边缘学科知识、交叉学科知识的加入,并充分考虑加入WTO后的产业结构和行业人口的变化,适度拓宽专业领域,逐步实现文理渗透、方向交叉、突出素质的目的。在优化课程体系上要把加强日语语言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在减少部分语言理论性课程基础上,增加应用型知识课程,达到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目的。由于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在教学计划中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设计好每门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和计划落实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未来日语专业发展的方向,一般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中除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外,设有各种语言基础知识、语言技能、翻译基础知识等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体现日语专业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高年级学生除继续学习相关日语课程、日本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外,还应跨系学习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选修课一部分可以是学校根据定位指定,一部分可根据个人志趣选修。不过,无论是日语基础语课程还是公共课、选修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均要从学校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出发。未经论证盲目开设课程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还可以采取压缩课时的做法,实行“弹性学时”,做到减时增效。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拓宽知识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应用和交际能力。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也要把握好内容的质与量,注意教学内容在教学整体中的作用,力求内容新,切合需要。我们的日语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陈旧和更新缓慢的问题,学校应给与人力财力支持并依靠基层教学单位抓紧逐步更新,以满足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在日语专业课程内容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化、国情、科技、经济、国际政治等方面内容,尽量体现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最新信息成果。所以优化课程体系,也要注重教材的编写。由于教材是反映教学内容的主要渠道,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使教材能较好地反映语言规律和其它必要知识。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外,还应注重计算机应用的培养,使学生在加进专业倾向或双语的同时,再增添一个翅膀。这也可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指的是日语,两翼分别是专业倾向(或英语)及计算机应用。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才能飞的更高更远。

(三)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在基础知识上,要求具有宽厚性、系统性。宽厚的知识基础,不仅使我们培养的日语人才具有更宽泛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也更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在学习能力上,要求具有能动性、持续性。鉴于传统的日语教学中主要运用大量的机械思维,较少运用辩证思维,学习方式单一刻板,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之后,才能形成创新精神,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道德品质上,要求具有全面性、发展性。对日语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际意识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这是他们未来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交往中做出创新贡献的保证。

单一语种的教学模式,早已经落后于时代。21世纪对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要迫使我们改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代的潮流把我们对日语人才的培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河北省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内环北京、天津,构成京津冀经济区。对外贸易、国际交流频繁,日本是我省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培养高质量的日语人才是我们教育部门的重要责任。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

四、总结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疆涉外旅游;日语导游;人才培养

近年新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在来疆观光调研的国内游客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入境和出境游客人数也在迅猛增长,新疆的国际旅游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涉外导游作为联接国际旅游市场的桥梁,直接影响着新疆国际旅游的服务质量。旅游人才资源问题也越来越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所谓涉外导游(guide - interpreter)是指“从事国际入境旅游服务和中国人出境旅游服务的导游人员,通常包括接待国外旅华团队或散客的中方‘全程陪同导游’和‘地方陪同导游’、中国人出境旅游团队由中方派出的‘领队’以及旅游景区(点)从事涉外旅游讲解工作的‘景区(点)讲解员’”。根据不同的语种,涉外导游又可以分为英语导游、日语导游、俄语导游、法语导游等其他语种导游。根据新疆近年旅游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欧美诸国、中亚五国及日本等国家仍为主要客源国。据此新疆涉外旅游对英语、俄语、日语导游的需求仍居首位。然而,在新疆地区,相较于英语、俄语语种,日语语种的学习者较少、就业面较窄、教育培训力量比较薄弱,日语专业被定位为尚待发展的小语种产业。由本地高校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数量不多,高素质的日语人才更是屈指可数,这已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旅游市场对日语涉外导游的需求。为数不多的日语使用者却成为了本地涉外导游队伍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日本游客入境游和新疆游客赴日出境游的主要接待任务。

如何为当地旅游机构输送合格的日语涉外导游是新疆各高校的旅游专业、日语专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但目前有关新疆日语涉外导游方面的资料少之又少,缺乏对其基本状况的调查,此项数据的短缺直接影响涉外导游培养机构对市场的准确认识及对培养模式及课程的定位。因此,开展对日语涉外导游状况的调查和对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新疆蒸蒸日上的旅游业来说是当务之急。

一.新疆国际旅游市场及日语涉外导游相关调查报告

(一)旅游业对新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据中国新疆网2013年1月23日统计,2012年新疆接待入境旅游者149.8万人次,创汇5.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06%和18.35%;接待国内旅游者4710.8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41.75亿元,同比增长了23%和32%;旅游总人数突破4860.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76亿元,同比增长了23%和30%。高速发展的新疆旅游业为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再创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新疆旅游总收入约占新疆GDP的5.6%,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直接创业人员2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00万。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于2011年5月25日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新疆旅游业呈现出大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新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完全具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新疆旅游业“十二五”蓝图为:2015年接待国内游客8000万人次,入境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初步建成我国西部的旅游胜地;到2020年,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二)新疆旅游机构对日语专业人才需求扩大,要求提高

笔者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疆内20家大中型国际旅行社、四星级以上涉外酒店以及重点旅游景区(点),对近5年来日语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和素质要求的情况展开调查。

上表显示,新疆各大旅游机构招入的日语专业人才数量逐年递增,持有全国导游资格证的日语人才比率也逐步上升。分析可知,新疆地区对日语专业人才,尤其是日语涉外导游的需求正在扩大。同时,根据语言能力、业务能力、知识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提出23项考察标准,对行业所需的日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要求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外语听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新疆本土旅游知识;而被认为不太重要的则是学历学位和工作经验。相较于2008年以前,行业对所需的日语专业人才的各项要求都有提高,行业期待的是具备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三)新疆地区日语专业人才数量少,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

新疆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培养日语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由于本地区需要使用日语的岗位多分布于旅游、酒店、外贸行业,因此高校日语教育往往与旅游、商务专业相结合。现对近3年来新疆日语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基本状况进行调查,总结为下表。

由表可见,新疆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导游资格证的通过率虽有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就业人员当中仅有近半属于专业对口就业,并且在导游行业中,存在转业率高,流动性大的现象。

二.新疆日语专业用人需求与人才素质的矛盾点

(一)新疆日语涉外导游需求尚未满足

将上文中表1和表2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新疆地区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人数低于各大旅游机构招入的日语专业人才数量,日语专业毕业生当中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人数与行业所要求的持证人数也有很大差距。新疆本地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数量尚无法满足旅游行业用人需求,新疆日语涉外导游缺口较大。

(二)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日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注重日语听说能力,以求达到导游接待服务过程中与外宾语言沟通无障碍。但由于学校的日语专业教育往往侧重于文字语法知识,而缺乏实际外语交流环境,因此日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低于读写能力。

(三)日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

调查表明,在新疆各大旅游机构对日语涉外导游提出的要求中,对新疆本土旅游知识的要求位于前位,而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位于后位。这说明用人单位可以给缺乏工作经验的日语专业人才提供机会,使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得到培养锻炼。但这样的日语人才又必须具备丰富知识储量,这既包括取得导游资格证所需的知识水平,还包括能够为旅游接待服务的时事敏锐度,甚至包括除日语以外的其他外语能力。丰富的学识和广阔的视野是对一名日语人才综合素质的衡量标准,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日语涉外导游的必要条件。

(四)学校教育难以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比起学历,更注重人际沟通能力,这既是新疆用人单位对日语涉外导游的要求,也是当今企业对社会人才工作能力的普遍要求。学校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灌输,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因此接受学校单方面教育的日语人才难以同时拥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

三.新疆高职院校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一批有社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学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新疆地区高职院校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应以旅游及其相关行业为就业方向,从而为新疆旅游机构输送高素质的日语涉外导游,为地方经济输入新鲜优质的血液。

针对日语涉外导游用人需求与人才素质之间的矛盾点,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有所调整。对于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和导游这一职业要求相吻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应适应岗位的要求。这就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群的需求,做到学以致用。

(一)将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纳入高职日语专业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

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标准之一是必须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能力证书。针对新疆地区日语涉外导游尚未满足的现状,可将本地高职日语毕业所须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定为全国导游资格证。开设现场模拟导游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导游培训班,督促学生取得导游资格证书。通过提高日语专业的导游资格过考率,充实新疆的日语涉外导游队伍。

(二)增设校内实训室,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

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离不开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只有场所的不断丰富,才能为其提供有利的条件。目前,新疆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正在使用的校内实训室主要分两类:一是数字化语音实训室,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的日语发音和听力水平;二是翻译实训室,通过提供同声传译资料和景点描述,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日语听说能力,需要提供更接近真实生活的外语交流环境。建议增设两类校内实训室:一是模拟涉外导游实训室,通过提供三维立体景点视频,学生在仿真情境下使用日语演练导游接待、景点讲解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导游能力;二是跨文化沟通体验室,通过提供客源国视频、服饰、餐饮器皿等设施,帮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与礼仪,学生在仿真演练过程中学习跨文化交流技巧,并了解客源国礼仪和价值观。

(三)调整公共课程体系,增加实用型课程

现有公共课程科目少,单门课程课时量大。某些课程内容对培养日语涉外导游人才而言无需深入研究,而过多的课时造成了授课内容重复、学生听课质量下降的问题,同时也浪费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增加有关历史、文学鉴赏、美学等课程,将单门课程过多的课时量平均分配给多门公共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同时起到启发学生自主钻研新知识的作用。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质量日语涉外导游

加强与新疆旅游机构、旅行社、酒店的交流和联系,建立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鼓励教师下企业,深入一线,切身感受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风云变幻,树立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对旅游企业优秀的涉外导游人才可以采取正式引进、短期聘用或临时兼职等多种形式充实师资队伍。

与各大旅游相关行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通过义务导游、临时讲解员、随团见习导游等形式,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也可以考虑进行分层教学,对部分经济条件许可的学生,通过组团到疆外或国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旅行社外联、领队业务的了解,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五)不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修养

职业道德不仅是反映社会道德的需要,而且是反映职业、行业以及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当今社会中存在着导游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个别导游人员有侮辱祖国的言行等问题,这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不良表现,同时也反映出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无论何种教育形式,传授知识都要与育人同步而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事非的能力。

我国的旅游专家对导游工作者提出身心健康的条件,导游工作中接触的人多而杂,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要求导游工作者应该有健康的心理来抵制不良诱惑,同时学会心理调适排解压力。成功的学校教育应在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帮助学生早日成为适应岗位需要的优秀涉外导游。

参考文献:

[1]2011年新疆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A ]. 新疆年鉴[M ]. 新疆: 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新疆年鉴社,2012.

[2]新疆教育厅. 新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Z]. 2011.

[3]丹尼逊·纳什. 宗晓莲译. 旅游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卫青,王慧,于娜.广西涉外导游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 2

[5]陈乾康,袁静. 论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 J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32卷第5期,2005.9.

[6]曹华.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对导游人才的培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4.

[7]魏小安.旅游热点问题实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8]陈德广.从旅游研究博士论文看旅游学学科发展[J]. 旅游学刊,2004,(6).

[9]张晓艳.2012年新疆旅游接待再创历史新高[R]. 中国新疆网[OL]. 2012.1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二外日语;日语教学;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精通英语外,还应掌握第二外语,而第二外语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中日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不少学生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院校的二外日语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在教材选用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还是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1 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选用单一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对学生的培养。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采用的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虽说比旧版增加了说的部分和日本文化部分,但内容较少。且新版教材单词量较大,语音部分知识的讲解较分散,声调部分讲解缺乏与工具书的统一性。在语法讲解中,动词的词尾变化不是以原形为基础的,容易引起混乱。

1.2 课时安排偏少

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教学课时基本上为两个学期,一学期30~60课时,相对专业英语及大学英语,学生对于二外日语基本是零基础,课时少、内容多,这使得学习难度加大,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听说读写的训练,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部分老师为了完成任务,加快教学进程,使得原本对已教知识就不是很理解的同学学习起来更加困难。

1.3 学生对二外日语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不重视二外日语课程的现象,因为没有日语过级要求的压力,他们只把日语作为一般辅修课程看待。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很低,只求考试及格,毕业前修满学分为最终目标,学习积极性也差,不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刚开始接触日语时,由于新鲜感和对日语的兴趣,大多数学生能按照教学安排完成语音阶段的学习,差距不大。然而,随着单词、句型、语法的增多,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吃力,课后再不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就会开始产生畏难情绪。到最后,大部分学生已听不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上课无精打采,师生无法产生互动。

1.4 教学方法及手段简单,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多数二外日语的课堂还是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授课,基本上仍是“填鸭式”教学。忽略了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变成了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几乎整堂课都是在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奋笔疾书在记笔记的形式。而且普遍存在注重语法讲解,忽视听说训练的问题,课堂互动偏少甚至没有。在教学手段方面,也没有合理运用多媒体,即使有PPT,其作用时常也只是作为电子版书。这样就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高职高专院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2.1 针对学情,合理选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应根据教学大纲需求选取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各院校都选用的《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虽然比较经典,但是弊端在前文也提到过。现在市面上的二外日语教材多种多样,但未必都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二外学生普遍都是零基础,且二外课时又少,所以选择贴近生活、口语性较强、随学随用的教材更适合二外日语教学。所以在选择时尽量选择内容丰富、直观形象的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已有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层次自编教材,这样更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外日语教学。

2.2 适当增加二外日语的课时

课时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容易做出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两个学期的日语学习时间,无论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日语教学的展开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日语毕竟是一门语言,两个学期的教学也许只能触及皮毛,刚入点门道就已经结束学习了,这对于学生对日语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起不到作用,二外日语的学习就变成了鸡肋。根据教育部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颁发的《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二外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能适当地增加课时,想必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3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外日语是一门语言,难免需要有很多记忆和理解的东西,这也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可以传授些自己当年学习日语的方法供学生参考,例如日语单词有很多音读发音,很多偏旁部首相似或者汉字发音相似的,日语发音也很相似,老师们在讲到这类词的时候可以总结地教给学生,使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学习和记忆这类单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布置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或者日语学习网站来解答问题,这样既可以学到额外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于沉闷地灌输知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多与学生做做日语猜谜来学习单词、教唱日语歌曲、看些日语电影短片、讲解日本文化来学习日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开发和实践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①情景教学法:教师先讲解背景知识及单词,根据情景抛出一个主题,让同学分组围绕主题进行会话训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②日英对照法:日语中有大量的外来语,片假名单词。这些外来语大多来自英语,教师可以在讲解这类外来语时,与英语发音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英语转换成外来语发音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③在课堂中导入日本文化:每种语言都依托它的语言环境,日语也不例外,同样一句话、一个单词,在中文和日语里表达的方式也有所差别。例如“日曜日、[びに行きましょう(周日一起去玩吧)”,如果回答是“ちょっとね”,中文翻译过来是“稍微、有一点”,但是在日语中是表达不方便,不去了的意思。如果了解日本文化,知道日本人说话暧昧的习惯,就能更好地掌握句子的含义。

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也可以向多元化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日语电影、歌曲、动画片、图片、文化介绍等相关音频及视频,使学生不仅能听到纯正的日语发音,也可以学到日语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制作日语微课分享给学生,针对一个细小知识点的全面讲解,使学生花很少的时间能充分理解日语知识点,既有针对性,又能随时巩固复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 结语

二外日语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相对于现在还是相对传统的教学大环境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上是对二外日语教学改革提的几点建议及对策,其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柳玲,新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12(50): 86-87.

[2]李春杰,赵华.二外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94.

日语毕业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理工类院校 基础日语 教学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66

Abstract With respect to the Basic Japanese of Japanese major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article did a series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definite measures about execut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After analysis, excepting for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it also showed some concrete improving measures on explora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personally.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Japanese; New teaching methods

0 前言

在全国现有的2000余所普通高校中,①共有400余所开设了日语专业(修刚,2011)。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国内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理工类院校也逐年增多,而基础日语课程普遍被各高校视为学科基础课而重点培养,目前国内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方面追求的目标总体来说一致,即均将其视为实现日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理工类院校的学科体系特点使然,本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与一贯重视人文综合素质培养、文科体系齐全的传统文科类院校不同,易陷入过于强调语言技能、固守以语法为核心的传统教材体系、缺乏人文含量等窠臼,种种原因易致使W生语言学习后劲不足,影响进一步提高。因此,探究理工类院校中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就成为一项十分有必要的工作。

1 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总体来看,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依然大多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目前普遍的问题与不足集中表现为:

(1)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在理工类院校这一大环境内,对积淀尚浅、远不如理工类传统学科发展成熟的日语专业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而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够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并充分满足基础阶段的教学需求这一问题有待深思。

(2)从学生的角度看,理工类院校区别于传统文科类院校的日语学习环境(包括师资、学术氛围、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学风等)使得学生不得不更紧迫地面对基础知识的获取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何在本课程上有效地统一这一问题。比如,如何摆脱传统的“句型式”学习法从而开拓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多途径、多方式地自主学习,是值得探究并尝试的。

山东理工大学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类院校,近年来注重专业日语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尤以全面修订2013级培养计划为开端。与此同时,基础日语教学也需要在承前启后的基础上打开新的局面,具体到教材的遴选与整合、国内外同等教学内容的挖掘与参考,网络环境下海量教学资源的妥善取舍与跟进,学生学习情况考核体系的完善与修正等,无一不需要反思与琢磨。

2 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基础日语是一门综合课程,其中包括词汇、语法、听力、会话、阅读、概况等诸多基础知识,是实现日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也是关乎高级阶段的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日语专业致力于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旅游、科技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日本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科学研究能力,而基础日语课程的学习将成为这所有一切的基础,只有积跬步才能行千里,才能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好基本功。正因如此重要,才恰恰使得基础日语的教学日渐趋于模式化、套路化,因为任何不当的调整或变动都将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因牵一发而动全身。笼统说来,很多理工类院校的日语专业上至教学大纲、下至课程设置,都几乎是参照已有成熟经验的文科类院校相关办法拟就,这无疑会造成理工类院校在教学上对于既定的模式更加亦步亦趋。

天津外国语学院院长修刚(2011:2)指出:“中国的日语教育同其他外语一样,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经历两个重要阶段后,迎来了第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由于培养的数量、教师等方面的原因,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其中读和译的能力格外受到重视。第二阶段主要置重点于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把运用日语进行交际作为日语学习的目标,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提高。而现阶段是把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作为重点。”

并且,目前的现状是随着设置日语学科的院校的增加,“必然带来学生人数的增加,大量增加的毕业生与增加不多、甚至减少的就业岗位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日本经济的低迷和东日本大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影响着日语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间、学校间教学水平、学生质量的不均衡、专业教学的时间很难像过去那样充足等等,也都是巨大的挑战(修刚,2001:2)。”

在此背景下,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句话:因其重要性,使得既定的传统教学模式徘徊在改革的边沿,比如被较多采用的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这一满堂灌的模式就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有选择的取舍采用,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想法也激励着广大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不断整理教学理念,促成教学模式的变革。

3 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可行性

下面以笔者所在的山东理工大学日语系所做出的四年实施规划为例探讨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实现教学新模式的可行性。

(1)以年级为单位、各年级并行的方式统筹整理各兄弟院校同类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包括已使用、使用中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不单一倚靠某一本书或某一套书,避免过于语法化或过于口语化的偏颇学习,及时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广泛取材,丰富课堂。

(2)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调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基础日语中涉及的词汇、语法、听力、会话、阅读、概况等诸多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各知识点能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使学生建立覆盖力强、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开发学生的自觉性。可分别按三个自然学期,在一、二年级中同时进行。

(3)丰富学生课堂内外的相关学习,加强学习内容的即时实践,依托海量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语境。具体操作可视教学内容而灵活制定,随时补充,并在有效实行后做好回顾和总结,力求活用于同类课堂。本部分的内容依托在前面项目(1)、(2)的基础上,是其在实践中的活用,本着交叉进行的原则,故此执行时间可按学期和自然学年分3个阶段进行,以观后效。

(4)有针对性地对此前的作业模式、考核模式进行整改,适当增加主观内容的比重。同时在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不应忽视对具有思辨性的内容的吸收,避免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深入学习更深层次内容时本专业学生仍停留在“这是桌子”、“那是椅子”的低幼语言阶段,“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教学对象为高校本科专业的学生,此年龄段的学生已受过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训练,逻辑记忆力在学习中已具有某种主导作用,而形象记忆力与儿童时代相比已退居次要地位,与此相应就必须制定新的教学方法”(肖书文:2005:58)。

(5)根据需要,酌情支持并组织相关教师的校内外研修等活印H缭诮彩谌毡纠褚鞘笨裳请相关资深外教师资对相关知识薄弱的基础日语任课教师进行先期培训,以图缩小文化隔膜带来的违和感。加强校际交流,避免因闭门造车而导致的学术体系老化等问题,且如若以讹传讹,必将贻害学生。鼓励并支持任课教师以学促教。本阶段内容的实施可根据情况持续较长时间,并随时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6)在加强国际认可的日语能力测试与国内认可的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宣传与推广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日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传统文科类院校经过多年积累,对各级能力考试已不再只是重视通过率等枯燥的数据,而是更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运用语言优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以学习日语为目的走向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从培养学生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能力走向培养学生适应任何相关工作的能力。”(修刚,2001:2)“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具有日语+ ,即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修刚,2001:5)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客观认识各类考试的作用,不以学生考级为目的,仅视作基础日语学习效果的一项客观评价参数,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在就业阶段的综合竞争力。适当程度以考促学,达到强化本课程基础性的目的。

(7)总结阶段。对前期实施的各项内容逐一重新检视、前后对比,统计数据、归纳经验,为指导今后进一步的教学实践服务。

4 山东理工大学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具体举措

至此,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在理工类院校有计划地循序展开基础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尝试来完成。

在教学改革方面,整合基础日语教学资源,在兼顾人文素养与语言技能的前提下重新探索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的分化、重整与衔接。

在教学效果方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由课本知识走向课外相关知识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基础日语综合性强的特点。

在教学团队方面,在巩固现有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做好师资力量的加强建设工作,鼓励并支持任课教师参与校际交流或短期研修等学习、科研活动。

在教学内容方面,合理取舍,在不失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下,丰富既定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妥善利用网络资源,为不同水平和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空间,将学生课上的语言活动与课下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在教学方法方面,讲授法、分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并用。不随意摒弃或偏废其中任意一种,好的传统要坚持,好的新方法也要积极吸收。在教学资源方面,借鉴各兄弟院校的成熟经验,对国内外基础日语阶段的教材进行整合、加工,形成贴合本校学生实际的特色学习资源。同时,利用网络技术,跟进新信息,确保学习内容的鲜活准确,避免出现固守成规、照本宣科、知识陈腐的僵化课堂。

在课程考核方面,改革此前的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课堂、作业、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的配比,如可试行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按照3:3:4的比例做起,循序渐进,提高日常学习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避免一部分学生出现习惯性临阵磨枪的消极学习态度。

在实践教学方面,增加真正属于学生的参与环节。在妥善协调好课时不影响进度不偏离学习主旨的前提下,使学生意识到积极参与、贵在参与、参与有得。如讲解茶道、花道时教师、学生均可亲身示范,真实、近距离地感知文化,讲解和服、日本料理时情同此理,在有限范围内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生动而有益的无声语境。当然以上仅为例示,真实的课堂并不只拘泥于感官上的视与听。

在课程研究方面,定期组织相同或不同教学进度的教师灵活参与固定或不固定课题的讨论与研究,不定期组织基础日语的任课教师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师M行沟通。鼓励并支持教师撰写相关科研论文,将第一手的教学资料转化为理论为进一步指导好实践服务。

在课程管理方面,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做好课程监控和评价,协调好跨课程的交叉内容衔接,既不能搞重复建设,也应避免学生厚专业主课轻专业辅课式的单一学习方式。根据授课内容酌情采取范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等新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能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5 结语

理工类院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的探究是个很有意义的课题。2012年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及大韩民国政府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在北京正式签署。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已于2013年3月26-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对于全国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尤其对位于山东半岛、环渤海湾地区的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如何帮助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把握这样的机遇,是许多同类高校面临的课题,本文所做的探讨,将会在今后的贯彻与实践中,及时修正,及时改良,及时总结,及时完善,以求得最佳效果。教学新模式探究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思路,将是笔者今后的新课题。

注释

① 教育部网站发展规划司公告: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

参考文献

[1] 井上敬子.日本Z教の役割D『学者趣肆つということの意味を考える[J].e科日本Z教育,2006.8:16-27.

[2] 梅田康子.学者の自律性を重した日本Z教育コ`スにおける教の役割D学部留学生にする自律学コ`ス展_の可能性を探る[J].言Zと文化,2005.12:59-77.

[3] 国H交流基金2012年度日本Z教育Cv{[R].2012.

[4] 陈潇.理工类大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特点[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20.

[5] 冷丽敏.关于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以《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对象[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04-25.

[6] 李小俞.基础日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9).

[7] 刘军.加强日语实践类课程建设的思考与举措――以上海海洋大学日语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23.

[8] 彭广陆.日本学校语法批判――兼论我国日语语法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08-25.

[9] 王佳音.基础日语课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7-30.

[10] 王秀文.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09-25.

[11] 王秀文.日语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7-02-28.

[12] 肖书文.对现行日语基础语法教学体系的反思及改革设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9-01.

[13] 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10-25.

[14] 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08-25.

[15] 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2-30.

上一篇:应届生毕业总结范文 下一篇:毕业班长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