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21:13:44

日语毕业论文

日语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生论文指导现状分析

为了进行此项研究,笔者对在甬高校设有日语专业的大学进行了调查和深入的研究。调查表明,设有日语专业的94%在甬高校将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即实习的同时撰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指导初期,学生们还能够准时参加导师的辅导,但是后期由于实习单位岗位责任的严格管理及时间要求等多方面原因,许多学生不能如期回校参加导师的毕业论文指导,这样就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导教师们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数字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对大四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们进行远程指导式的学习与写作。开展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系统选用合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数字技术指导毕业生创作毕业论文,演示适用于毕业论文教学的模块与资料,链接指导毕业论文写作所需要的内容。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所要求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内容,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选题,提供毕业论文学习的相关视频与文字资料,提供教科书以外的相关学习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此期间,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生论文指导的探究

我校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即多媒体与互联网络融会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营造多媒体辅助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的环境,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用之不竭的各种素材和信息,突破单个老师辅导时难以达到的从抽象到形象的难题,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论文指导,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论文写作过程,改善教学效果。但少数教师认为,大多数教师只简单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有的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共享,上网指导毕业论文写作对他们来说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设计的课件质量也不佳。故而不建议使用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综上分析,实证研究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与教学质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试图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就多媒体课堂教学来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宁波工程学院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否提高;(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时,真正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哪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性考察,也是对学院教学水平的全面检验。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的重要体现。它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同时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并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生论文指导是本研究的重点,即教师在毕业生论文指导中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毕业生论文指导的教学过程。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日语专业成立于2004年,共有9名教师。基于日语专业小班制的授课特点和研究获取数据的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必须符合以下三项基本要求:(1)该教师在2004年9月起教授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并能获取最近一次的教学评估分值;(2)该教师在2005年9月后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3)教师在本项研究期间即2004年-2010年教授本课程。经调查核实,宁波工程学院日语专业9名教师都符合上述条件,现对他们进行研究,其具体分布如下表(表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宁波工程学院本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和多媒体课堂教学传播系统评估表(学生用)。宁波工程学院本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学生用)共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21项指标,采用五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是:差、较差、一般、较好、好。第二部分,主要为三道开放式问答题。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评估表由四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等,每个部分由4-7个问题组成,采用五级评分回答,分别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

3.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由教学评估处施行,调查对象为相关班级的学生,做答前给予统一指导语,评价级别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由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共发放宁波工程学院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211份和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评估表(学生用)211份,其中回收有效量表:宁波工程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198份,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评估表(学生用)196份。本研究对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系统评估表的数据采用马尔柯夫链评估法进行技术处理,使用MicrosoftExcel2000进行统计处理进行分析。

三、相关数据与分析情况

(一)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系统评估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克龙巴赫的α系数法来计算内部一致性系数,最后得到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系统评估表的α系数,计算的结果表明本研究的信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对此教学的真实评价。

(二)多媒体辅助论文指导的效果分析

1.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的个体效果分析

本研究考察了本院的9名任课教师,以下为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质量分值表,其结果见下表(表2):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导日语毕业论文,与教学质量高低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组数值进行对比,看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教师使用多媒体后的教学质量高于未用多媒体时的教学质量。

2.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教学的总体效果分析

按照外语教育规律组织外语教育活动,通过管理,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外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体现出对祖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欣赏、尊重、领悟、理解、包容。教师要以对文化的追求和学习为内趋力,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共生,作为教学的根本追求之一,以影响和推动学生对多种文化的追求。除了要借助外环境之外,我们注意独立建造一个自我营养的个人文化环境。要拥有一定量的母语文化、对象语文化、世界文化的图书、光碟、音像资料和设备,以此来培植对多元文化的兴趣。为了考察此研究的教学效果,我们对这9名教师的总体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并作了差异性检验,其结果如表3: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这9名教师中,用多媒体时的平均分高于未用多媒体时的平均分。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好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严格按教学计划完成各个教学环节,执行情况良好。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合理,培养模式等环节又能体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

3.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的硬件模式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9位教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学生对教师的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内容较为满意。

(三)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

1.学生因素和教学质量的相关分析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赖以进行的两个并行且统一的活动体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因素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课堂语言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的语言技能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指导下的语言技能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相关,此外,教师在使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的指导后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同教学质量也都存在着极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为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数值愈大,相关程度愈高,下同)

2.教师因素与教学质量的相关分析

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对毕业论文指导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进一步加工处理教学信息,所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教学中的作用不会低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而教师方面的因素与教学质量的相关关系见表6。表6数据显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频率与教学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教师使用多媒体后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其教学质量分值也相对较高。

3.教学质量与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指导的回归分析

教学质量与教学大纲有密切的关系,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实验实习和考试的指导性文件,是完成教学工作、培养应用开发型学生的重要依据。1)教学质量与学生因素的关系分析本研究以教学质量为因变量,以学生因素的3个子因素为自变量,由回归分析建立线性模型。结果如表7:表7回归分析数据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由此表明,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研究结论

(一)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教学指导的效果分析

宁波工程学院日语专业自创建以来,围绕日语情景教学的研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自学校推行多媒体教学以来,在各专业都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9名教师的课件水平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教师对课件的内容的选择也体现出较高的水平;1名教师在校青年教师比武中,荣获一等奖。我院日语毕业生论文,在教育厅论文检查工作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全体日语毕业生,除2名没有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外,全部合格。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数字技术辅助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活动,已经被广大的日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认同,同时也得到学院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接受和扶植,这充分显示出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潜在的巨大优势。

(二)多媒体辅助毕业论文教学指导研究的欠缺

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日语教师,教师数量少,学校日语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量少,受这个现实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此项研究也仅局限于比较窄小的范围之中,不能对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传播系统的解析做更细致的描述与分析。再则,在研究中所得到的教学评估分为学生评价所得数据,由于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会给教师评估分造成误差,这给本项研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负面影响。在今后的日语教学工作中,应更加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通过学习、走访、调查、论证,实施改革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随着教学手段的革新,多媒体技术在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广大教师都投身到多媒体与电子技术中。但由于很多教师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搞此教学对他们来说不但费时费力,已有的教学资源也不能充分共享。日语专业除了要重视本科基础教学,保证学生具备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以适应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能够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地辅助毕业论文的指导,应当解决以下问题:(1)要解决教学网络中的信息资源问题,实现教师间计算机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2)对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进行课程改革;(3)重视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定期对教师进行指导及技术培训;(4)及时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评价,对优秀教师给予鼓励和表彰。

日语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日语;毕业论文;写作方式

高职教育有着培养学历以及职业两者的特点,需要两者兼顾,教育有关管理部门在对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大纲当中给予了明确的建议。作为一个三年的学习成果的考察项目,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其学习考察当中是不可忽视的,在学生们心中的重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假如照搬照抄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不能排除个别学生能够写出比较优质的毕业论文,但是对于很多学生以及老师来说则有着很大的困难。虽然有部分学校使用了比较容易完成的形式,但是距离培养计划仍旧存在一部分的距离。除此之外,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态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态度不端正、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指导教师的建议不重视等,其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也出现上述的问题。该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语言研究的人数不多,他们就业时唯一有利的也只有说明自己日语考试的级别证书,如果招聘企业没有特别说明,学生们也不会主动说自己的毕业论文情况,这种招聘形式反馈到了学校后,学校的一些老师对于毕业论文不重视的情况由此出现。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入手,从培养人才任务出发,寻求一种有着高职文化的毕业论文写作测评的方式。

一、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测评体系改变的原因

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学校期间学习日语专业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写作方面的培养,在听、说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在实际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和一直延续下来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社会当中日语能力考试的考核方法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日语的社会测评方式是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引入,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因为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所以学生一般能够在放弃听力的情况下达到有关考核的标准,这样一来就让一部分人拥有日语二级或者一级证书但是并没有达到证书的颁发要求,在听、说方面还没有达到标准,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培养全面的日语人才目标,显然这种考试并没有对于学生的全面能力进行测评,因此,需要从高职教育的培养需求入手,探究如何完善教学成果的另一种方法———毕业论文。通常的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学习之前为零基础,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日语是一个没有基础的语言学科,但是往往都采用学习英语的模式来学习日语,现在日语也没有改变“聋哑日语”的情况,但是在这三年当中,不仅仅有日语考试,还有毕业论文,今后的实践等考验,所以,就一定要求在学习和实践当中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毕业论文就是两者联系的一个枢纽。

二、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初步实践

其毕业生的日语语言使用能力,在通常情况上来看就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其毕业论文也可以从这几项能力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实施以及规划,毕业论文能够将听力能力以及翻译能力作为最基本的能力,使用“听—翻译—写综合”方法,最后使用答辩等手段来完成,这样不仅仅能够对于学生日语学习情况给予综合的评价,也能够让老师反思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角度来看,高职日语“听—翻译—写综合”的方法可以依照下面的顺序进行:

(一)“听”

指导老师所提供的题材范围应该比较广,并且主题确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内涵性,比较适用于学生采纳,也不会产生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在其录音资料所出现的内容中可以确保同学们借助网络平台搜查到相关的参考资料与文献,也可以确保其完全不抄袭。当同学们选择好录音材料之后,应将其录音内容采用相应的方式转换为文字模式。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听一译一论”的综合体现,这项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评定学生们的听力水平,也可以对其以后的深入化学习形成重要的影响,进而为指导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译”

在日语和汉语中,原本均源自于汉字文化,继而导致学习日语专业的同学们在多种情况下均忽略了对译文表达的不断训练与深化,在一般情况下翻译也仅停滞在“日式中文”中。学生们不断练习“译”,不但能够更深入的提升其自身的学识与素养,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

(三)“论”

在NHKjournal录音内容中,可以包含多个领域,并且学生们在此能够按照其想法进行选取。当完成听和译两项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并且在搜索有关的文献以及资料之后,采用“论”的模式将个人的观点与理论进行阐述,继而表明出学生个人的认知、想法与目的,使其毕业论文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乃至于上升至新的层次,得到升华。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促使学生们在搜索文献资料以及创新能力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经过学习知识均可迈向这一层次,一般均是源自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四)“答辩”

即便是在听—译时期,有很多学生也会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但是,只要正确的应用录音资料,便可以针对某一程度进行评定,继而顺利完成答辩流程。在答辩过程中,通过对其应对能力进行观察,便能够有效判断出其能否应用日语来体现出个人的思维活动。在“听—译—论”综合应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听与说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的,均受对方的影响。

三、高职日语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

“听—译—论”也是在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实际操作之后方可进行应用的,然而,其所应用的效果却为大家提供出了较多的经验与启发,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拓展。首先,一定要正确的理解高职教学和普通的本科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高职教学能够切实的尊崇职业化以及实际化的原则,进而培育出符合大众发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在最近几年以来,因为大学教育已经面临大众化,所以本科教学针对此也逐渐开始迈向实际化与职业化的模式进行发展,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下,高职院校更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善教育方案,方可得到有效发展。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难对毕业论文有所意识,所以对其指导教师而言也具备极强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此项专业自身如果没有切实的尊崇其相应原则,而学生则将会更加难以对其认真对待与学习。大学毕业生在其完成学业之后仍旧会存在很多学艺不精的现象,由此则可证明在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后,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汇报与总结的时候,日语水平测试则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毕业论文则属于一项严肃的过程,不但可以改正测试中所存在的不良之处,并且也能够体现出测试不能取代的效果。最后,“听—译—论综合”这一流程比较明确,并且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能够凭借自身的感受进行思考,进而引起无限的遐想,极其有利于加快教学改革的实施。在实现这一流程之后,学生们能够切实的掌握到一种正确的外语学习方式,极其有利于其今后各项能力的开展,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毕业论文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在日语专业中“,听—译—论综合”的论文模式在世界各地中均未对其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然而,实际结果则表明,这种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假设能够在此专业中将这一学习模式广泛推广及使用,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其本身的不足之处,也可以为教学活动增添活力色彩。

参考文献

[1]符小军.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4:46-48.

[2]王小伟.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9:34-35.

[3]刘文琪.提高商务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61-162.

[4]李慧.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电子制作,2014,6:206+198.

日语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语;毕业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35-03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与考核的组成部分。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运用所学语言,利用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知识,叙写与对象语、对象国相关的论文。它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考察,同样也是日语教学大纲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之一。但是近年来,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出现的选题重复、质量下降、不被学生重视等问题引起了业界的重视,甚至出现了取消毕业论文的呼声,诸多先行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有意的启示和借鉴。

选题环节则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暗示了论文论述的主题,“选题的发现和决定不是毕业论文研究的起点,而是贯穿于整个毕业论文研究之中”[1]。下面笔者以所在院系最近5年来的学生选题数据为例,分析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论文选题的分析,探讨日语专业的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的设定问题,进一步提高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主要特征

本校的日语专业学士论文的选题,首先是公布指导教师擅长的专业方向,然后由学生本人选择指导教师,并且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因此选题的倾向可以反映学生的兴趣所在或者说关注领域。笔者对本校日语专业近5年毕业生论文题目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是各类论文所占的比率。

(一)选题多元化

从下面表格的纵向比较来看,语言文学类选题比重一直比社会文化类选题少,且呈下降趋势。学生选题越来越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社会文化现象、语言特征解析、作品作者剖析之外,几乎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的诸方面。诸如生活中的日本化妆品、游戏、便当、最新影视作品,近年的女性婚姻意识变化、失业率、消费意识、智能手机、网络购物等社会现象,以及网络流行语、最新文学作品的解析等,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不乏选题新颖之作。除了社会文化类,经济类选题也较多,主要是对日企的成功经验、企业文化、制度模式等方面的关注。历史、政治方面的选题只是偶尔出现,这样的选题较为严谨与严肃,学生通常不去挑战。翻译类的选题则是本校学生一直所缺少的。不止本校,诸多学者对毕业文论选题的调查都同样出现上述问题,诸如陈林俊通过调查、统计指出:“在价值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生们的兴趣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管是深奥但略显艰深单调的语言学,优美深厚却难以把握的文学,还是严肃沉重的政治、历史,都已难以留住他们的目光,他们更倾向于将注意力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2]可知当今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留在日本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二)选题集中与重复

随着社会文化类选题的增加,主题集中与重复现象也随之出现。以最新的2015年毕业生论文选题为例,57名毕业生中,重复选题分别有“长寿企业”3例、“茶文化”2例、“日本的无缘社会”2例、“国民性与樱花”2例、“少子化”2例。还有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分析,诸如日本的自杀问题。而上述的选题,几乎每届的毕业论文中都会出现,被反复研究论证过。这些论文大多缺乏新意,陈旧老套,都是前人反复论证过的成果。

(三)选题大而空

每年都会出现一些较大的题目,以2015届论文为例,出现诸如“中日教育制度比较”、“日本人的国民性考察”、“日本人的情感”、“论家人间关系的疏远”等,这些题目都是足以写成一本著作的题目。或者是一些看似新颖却跟所学专业知识关系甚微,超出指导教师和学生专业知识的问题,诸如“日本建筑中套廊的考察”。因为要求毕业论文用日语表达,所以会出现泛泛而论,或者内容东拼西凑,或者词不达意的现象。实际答辩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阐释所述内容,说明学生在命题时好高骛远,并没有深入研究先行研究,把握所述内容,考虑选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实际上以学生现有的语言与学术水平是难以驾驭这样大的题目的。

二、毕业论文选题原因分析

笔者围绕毕业选题倾向及选题原因等,对2015年57名毕业生做了实际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7份,来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真实想法,并对出现的选题问题做出分析,寻求解决对策。调查发现,影响学生选题的因素依次为:“个人兴趣”(45.2%)、“资料占有”(25.8%)、“学习过的知识及疑问”(14.7%)、“往届毕业论文的启示”(5.3%)、“学校开设的讲座”(4%)、有感而发等其他因素(5%)。

可见选题中学生的兴趣占主要比重,选题的多样化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兴趣与关注对象的广泛。当今社会高度发展,价值呈现多元化发展,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接受新事物速度更快,而且利用互联网资源等能够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经济的最新样态信息,不再局限于某个语言知识点的考究、经典文学作品的探讨。因此出现了选题的多元化、社会文化类选题的集中现象,也得以出现选题新颖之作,这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资料的占有与所学知识同样是影响学生选题的要因。学生反映社会文化方面的资料较多,“容易写”,或者“课堂上教师讲过”。一方面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畏难心理,觉得“语言知识点解析太麻烦”、“文学作品高大上,深入不进去”、“历史类不会实证研究”、“政治类太敏感”等。学生对论文重视不够,只把此当作毕业前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急功近利,不去静下心来阅读某部经典文学作品,或者研习某个语言现象,考察某个历史问题,认为此类研究花费时间而且乏味。竟有85%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前不了解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的使用,只是利用网络等进行简单搜索链接,不会科学有效地进行文献的查阅与辨别。只利用手头资料与所学知识,选择“容易写”的文章,导致内容选题陈旧、重复、大而空的现象出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创新性等未被引起重视。

另外,“有感而发”等也反映出有些学生并不清楚自己选题的原因与意义何在,他们只是把论文当成了一篇长作文或者感想文,出现些自以为是的选题与结论。

三、改进毕业论文选题问题的对策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日语专业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的要求,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体完成。因此,论文选题出现上述问题,学生是主要原因,也就是内因。这也离不开教师、学校等外因,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首先学生思想上要重视毕业论文。认识到论文的写作不是作文,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具备科学性、严谨性。《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000)规定:“ 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论文要注明所引用的观点和引用的词句的出处, 文后要标明主要参考书目。”[3]“独立见解”要求论文的创新性,避免抄袭。“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选题环节已碰得鼻青脸肿,就连起码的行文表达也不尽如人意,更别提学术性与创新性了。”[4]对于零起点的日语专业毕业生来说,用日语语言就语言、文学或社会、文化等范围的某现象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并进行充分论证,是有难度的。只要文中能体现自己的新视点,哪怕只是一点独到之处都是有价值的。或者选题即使不够新颖,只要角度独特,或者说论点鲜明、论据有力,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进行论述也是可以的。所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选题之前就结合自己的兴趣所在,阅读大量的先行文献,厚积薄发。此外,学生要适当阅读论文的指导书籍,掌握文献的查阅方法。

(二)加强教师的选题指导与日常培养

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从选题至论文结束无疑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外语专业学生在总体上对论文指导教师或写作教师都表现出了依赖性,尤其是超过半数以上的同学对论文写作课本身寄予了较高期望;在资源策略的使用上,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需求,这在网络资源的利用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5]。但是指导教师往往忙于科研、教学等,对学生的指导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对论文选题方向一般不做过多的干涉,只是对具体不合适的题目做调整,重点放在论文框架的把握、层次的梳理、论证的逻辑性上等。而对于学术思维并不明了的本科生来说,如果选题阶段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之后的论文写作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或者论文水准不高。对于学生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应既尊重学生的兴趣点,又结合自己的研究范围给予调整,尽量避免贪大求全或者重复论证的选题,引导学生明白优秀选题应该具备的要素。好的选题一般来说,“需要有〈独创性〉和操作的〈可行性〉;论题需要具备〈问题意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选题时需要有〈读者意识〉,需要有〈社会指向性〉”[6]。同时又要防止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而产生惰性。当然指导教师本身应由具备一定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论文指导过程中,当面沟通自然效果更好,但是一般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在大四学年,学生同时面临考研、实习、找工作等问题,尤其是最后一学期学生经常不在校,那么这就需要借助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手段。笔者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会针对每年指导的学生建一个聊天群,一方面,就选题在群内展开讨论;另一方面,还可以上传论文格式要求、写作规范,并根据学生的选题,上传论文相关的素材、资料等信息。因为学生的知识面、学术视野都不够广泛,难以准确捕捉新的学术信息,而指导教师要比学生拥有更高的知识认知能力,可以将已知资源进行共享。

论文的写作不仅在写作阶段需要具体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引,任课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也需要有意进行毕业选题方面的知识启发,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协同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笔者在所担任班级的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除了安排日常的学习任务,每学期还组织两次全班范围内的发表会。小组从我所公布的选题中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然后分工收集资料、制作幻灯片,在班级内公开展示。这锻炼了学生整理与分析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如何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材料与语言的能力,能在交流中发现、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语法知识的教授,还要穿插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熏陶,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知识的多元化需求。

(三)优化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建议增加写作课程,并进行系统优化。目前烟台大学的写作课程只贯穿于第三学年(第五、六学期),第七学期设有“论文选读与写作”作为论文指导课程。跟大多数高校一样,写作课由日本外教进行授课,采取教师定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反馈的传统过程。题目的拟定较为随意,缺少系统性与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获得,建议第四学期开始增加写作课,并将写作课程系统化,各学年的担任教师之间的教学计划具有衔接性。大一学年由于他们的日语水平处于入门阶段,尚无法进行系统的日语写作训练,但是第二学期、第三学期,担任“基础日语”(根据学校的不同,或者是综合日语等)教授的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小短文的训练。第四学期至第六学期一直贯彻日语写作的训练,内容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类型上感想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都有包含。第六学期开始导入论文指导课,或者写作课上导入论文指导的内容,引导学生写读书报告、研究报告等。教师就毕业论文的题目拟定、格式要求、语言规范、文献引用、结构安排、写作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这样第七学期学生选题时便已经初具思路,对论文也有基本认识。因为现在为避免第八学期论文与实习、求职的冲突,论文的选题提前到第七学期进行,而这时论文指导课刚刚开始,落后于学生的知识欲求。完善一套系统、科学的写作课程体系,不仅能让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事半功倍,而且能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多元化知识需求,还应该重审课程设置,除了语言知识方面的课程,还要丰富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课程。

另外,调查可知,学生对纸质、网络资源的需求意识都比较高,却又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查阅。所以入学伊始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文献检索的培训,这可以由专业教师指导,也可以由图书馆以讲座的形式等进行培训。烟台大学图书馆日文原本资料较少,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需要有偿使用,许多学生考虑到经济成本等问题,更倾向于利用免费网络资源,这就存在知识不可靠等问题,而学生尚不具备足够的甄辨能力,知识的真实性、可靠性等受到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增加对日文图书的投入,并为学生提供更为方便的网络环境,重视学生的写作学习环境。

根据论文选题结果的分析,了解到当今大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与兴趣爱好,并针对论文选题中出现的雷同、大而空等问题,探讨了本校日语专业在毕业论文指导、培养方案方面该采取的调整对策。毕业完论文所反映的问题,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专业的语言学家、翻译学家,还要培养具有宽广视野、贴近现实的宽口径人才。虽然调查范围仅限本校,难免有偏颇之处,而且论文指导中的问题也不只限于此,但还是希望研究成果的发表可以为其他高校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资料,共同推进日语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修刚,李运博.跨文化交际中的日语教育研究:第二册

[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

[2]陈林俊.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问题分析 与对策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2).

[3]教育部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

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0.

[4]李洁.应用型本科日语毕业论文选题指导的问题与思考

[J].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2014,(9).

[5]张永军.英、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需求分析实证研究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杨秀娥.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过程研究[J].日语学习

日语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设计创新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他们走出校门时最后一次考核,也是对三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如果毕业设计的考核得当,将会使学生三年的努力得以全面的升华。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模式一定要符合高职的教育特点——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一、现状

国外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国内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近十几年来发展尤其迅速。但是,高职教育在这高速发展的背后,在若干领域内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差距,其中,高职外语教育的毕业设计就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此领域,国外的研究较国内要早而深入,但是国外的模式有的方面与中国国情存在距离;国内近写年来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且研究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做法和改革思路,为我们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只是由于起步晚,许多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整个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与学生实际有脱节之处。因此,高职院校外语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和完善,还有相当的空间。目前,大多数高职外语毕业设计模式的主流仍然是沿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主要形式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目标语完成一篇论文——可谓是本科毕业设计的缩略版,只是在字数和学术水平放低了要求。本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基本技能及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从事其它相关的翻译、外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英语专门人才。能胜任各种机构(部门)的实用类文本和一般难度科技文本的笔译、口译以及其他涉外工作。高职的学生定位和职业前景与本科明显不同。教育部高教司2004提出的目标是“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运用型人才”。2006年所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明确给高职外语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显然,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外语毕业设计的模式与顶层设计的要求、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还有相当距离。

二、不足

经过多年的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笔者认为撰写论文的模式未必适合高职学生。所谓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由此可以看出,论文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如果没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调研过程,学生是无法独立完成的。高职毕业生的定位显然并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让他们用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不尽科学。多数学生学术研究水平有局限,在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靠大量粘贴复制剽窃观点等手段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借助了翻译机,上交的论文文字质量极差,令人啼笑皆非。而高职教师则要花费很多精力去修改这些低质量,没有研究价值的文章,最后产生了一大批题目大而无当、内容空洞无物的低质量论文。结果:师生双方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针对这一情况,高职学院应该对以往的毕业设计的形式、内容、过程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根据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实际需要,为他们度身打造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模式,使他们在学校的最后考核中做到学以致用,升华自己学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毕业设计能与实际工作岗位真正融合。

三、策略

如何能使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能契合教学实际和应用实际?这需要创新策略。笔者建议应该根据各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岗位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实来安排实用化的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的形式不应该拘泥于论文的形式,应具有多元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比如旅游日语专业,这个专业以后未来的工作方向是涉外导游,服务接待等,是一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如果还是按照以往撰写论文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显然不甚科学,因为那样既体现不出专业特色,也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该专业,学院和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和职业定位设置如下的毕业设计:让学生独立用日语撰写一篇景点的描述文字,并现场进行演练模拟导游接待客人,介绍景点的场景,以这个形式来代替答辩,由教师进行赋分。这种形式与传统的毕业设计相比,可以比较全面的检查学生的语言水平,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多元化的毕业设计也需要评价体系的重新建立。根据高职教育定位的特点,在评判上应该轻理论,重实践。同时建立比较科学实际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这对学校的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为了高职外语教学健康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从实效性和科学性出发,创新毕业设计模式是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毛杰,王进满.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N].科技创新导报.2009.33.

[2]廉志刚.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设计多元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7.

日语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日语中代词的“移位”现象

顺应理论框架下的日语反语研究

汉文训读与现代日语

个人差教学初探——结合日语教学

关于日语句法中“体”的研究状况的考察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大事记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日汉被动句认知分析

高校日语专业的日语新闻听力教学探索

从日汉互译的角度浅析日语被动句的教学难点

冈田朝太郎与清末刑律革新

关于日语新闻标题中的略语

“名词谓语句”的中日对比研究

从《罗生门》四个汉译本看认知翻译学的识解观

关于中日同形词的考察

日语词块教学与电子词典的使用

汪丽影参加第三届地域日语教师网络会议

汪伪统治期间南京中小学教育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机制及其启示

论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以《挪威的森林》汉译为例

日语位相语及其研究价值李洁;2-11

关于日语连用修饰语问题的逻辑考量

我国的村上春树研究现状述评

莫言小说《蛙》在日本的译介优势

日企人才培养理念对商务日语教学的启示

中日古典诗歌中“离别意象”浅探

日语寒暄语中的道德意识

通过谚语对比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

文学视角下日本文化论的“光”与“影”——评中西进《日本文化的构造》

基于语料的日语书面语文体混用的考察

日语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功能及与汉语的对应情况

“风”在宫泽贤治作品中的作用——以《风之又三郎》为中心

日语借词对汉语影响的研究——以汉语新词语中的日语借词为中心

“赞扬表现”言外之意的中日对比研究——以访谈为考察对象

从数据看宫泽贤治童话作品的文体——以文长为中心

国际学术研讨会“语言与文化环境下的中国与日本——交流与融合”

佐藤春夫与郁达夫的唯美主义小说之比较——以《田园的忧郁》与《沉沦》为对象

日本的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态势和启示

清末留日学生与就读学校关系之研究——从嘉纳治五郎与杨度的辩论谈起

应用型本科日语毕业论文选题指导的问题与思考

当代中日大学生恋爱观对比——围绕如何看待恋爱与婚姻的关系

日语专业语音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提案

新世纪高校日语教育发展与现状研究——聚焦全国及江苏省新建本科日语专业

《逃离》与《蟹工船》在故事结构上的相似点

论近代日源科技词汇的汉译方法及对汉语体系的影响

浅析川端康成作品虚实描写的画意之美——以《雪国》中女性人物为例

基于日本人汉语学习者习得状况的情态动词多义性研究

试论日语近代文体的形成——以《小说神髓》“文体论”为中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文化人眼中的——以岛木健作的《满洲纪行》为中心

日语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07-03

作者简介:周建新,博士后,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英诗歌对比与翻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英语本科专业为例”的阶段性成果。在大学本科教育中仿效研究生的导师制度,为每个本科生选配导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这种做法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些大学里已有久远的历史,尤其是英国的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就是起源于 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这也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标志之一。在中国,在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以来的十多年里,随着与之匹配的选课制、学籍管理制度、学分互通换制等制度的逐步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也渐渐在我国大学中推广开来,至今已经有不少高校或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关于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探讨在过去十多年里已非常深入和全面,搜索中国知网,以“本科生导师制”为题的论文,包括硕博论文,约有1000篇,而与“本科生导师制”内容有关的论文则达到5500多篇,其中有理论探讨、有综述,有本土实践案例研究和总结、有对国外经验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相关个案的对比研究,林林总总,名目繁多。

可见,关于本科生导师制度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从这些论文观点看,大部分把“本科生导师制”看成是高等教育中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之一,换句话说,本科生导师制度被认为是符合当今中国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只是问题在于:如何在中国大地上,根据各校、各学科、各专业的特点,摸索出符合本校、本学科、本专业特点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实践模式?

目前,虽然全国有一些高校的一些专业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度,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遇到了种种困难,因此,目前中国大学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尚未成为普遍现象。也就是说,即使本科生导师制度在中国高校中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为一个较好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但这种模式目前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就外语专业而言,尤其是英语专业,过去曾有约10所高校尝试实行过本科生导师制,但囿于种种条件限制,往往难以持久,相继不了了之。时至今日,全国高校外语专业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寥寥无几。不仅不如此,在理论上的探讨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非常少。从中国知网查询,只有4篇论文是对本科生导师制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另有4篇论文是对英语专业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探讨。

由此可知,在大学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并非前所未有,其好处也并非罕人知悉,但如何付诸实践以及在实践中持之以恒,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说,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重点、难点不在理论上的论证,而是实践层面的可行性问题,也就是说,本科生导师制如何实施,有什么可供其他院校借鉴的做法、经验,这才是目前本科生导师制问题最值得关注的核心。

2013年 10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大兴县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英语专业的负责人、专家、学者达1000多人参加了会议。在本次会议上,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代表进行主旨发言,向与会代表们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相关情况,引起热烈反响,不少院校表示了学习借鉴、交流取经的强烈愿望。会议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一些院校纷纷来电、来信,要求实地取经、学习。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拟着重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具体实践,以资借鉴。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自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以来,制订、实施、调整、完善了一些制度和做法,以完整、恰当的实践策略保障了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有效施行,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中运转顺利,效果良好。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策略:建立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制

自2013年起,学院在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1~3年级的本科生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为每位本科生选配导师,这是一个工作量多,实施难度大、没有以往经验借鉴的工作,不仅需要在思想和理论上高度重视,而且更要在实际管理层面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并保证管理机构的高效运转及其良好效果。

为此,学院在反复研究、不断研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在学院主要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了以学院主管领导为指挥核心、以两个系的系主任及副主任为主要执行者、以教学秘书和学生工作室为传达者、以一线相关教师为具体召集者和贯彻实施者的垂直管理机构和四级管理体制,有效保证了本科生导师制度有关方针、精神的有效传达和贯彻施行,从目前实践情况看,该管理策略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方式策略:创新实施方式,多样化实践途径

在全学院几百名本科生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不仅工作量大,更关键的在于如何能使之持之以恒,长久有效。因此,必须创新实施方式,不能一味模仿、照搬以往普通本科教学的实施方式,同时还要使实施途径多样化,以符合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的切实需要。为此,学院制定和执行了一下实施方式:

1.制定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从制度上确立本科生导师制目的、意义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如:如何考核、检查等,明确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共勉人生理想、共谋学业进步、共绘事业蓝图”的宗旨。通过向老师们宣传、让老师学习,大家清楚领会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和具体实行方法,并开始执行之。

2.编制和启用本科生导师制导师手册和学生手册。为切实落实和有效检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编制了包含导师和学生信息、导师和学生心语、师生交流时间、地点、内容、收获等栏目的导师手册和学生手册,导师每人配发一本导师手册,学生每人配发一本学生手册,分别作为师生交流的记录,在学生在校四年中,手册将一直伴随学生和导师,记录师生之间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收获。同时,学院将不定期检查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情况,以保障导师制的切实执行。

3.制定本科生导师考核办法。在日常教学考核条例之外,制定了针对本科生导师的考核鼓励办法,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量界定、工作量奖励幅度、以及违规处理办法等都进行了梳理和确认。

4.确立导师参与学生竞赛工作的制度。在学生参与的各项、各级语言技能竞赛中,除了学院专门负责遴选和训练参赛学生的教师外,参赛学生的导师要全程参与指导学生的参赛事宜。

5.确立导师参与学生读书活动的制度。学院实施本科生100本图书阅读计划,要求本科生在四年内完成阅读指定及自选的100本图书,为此,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100本图书阅读计划的实施,每月举行读书分享会,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分享会上进行主题发言,共享阅读心得。本科生导师制度要求导师要具体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同时要求发言学生的导师要参加阅读分享会。

6.网页上设立专门栏目,宣传导师制施行情况。在学院网站上设立了本科生导师制的专门栏目,及时报道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各项新闻,包括本科生导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的读书分享会活动、导师指导学生获奖的新闻、导师和学生日常交流活动等。通过栏目宣传,让学生及其家长、教师、管理人员都能及时了解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的情况,营造了有利于本科生导师制施行的大氛围,形成人人了解本科生导师制、个个关心本科生导师制的大环境。

7.定期出版学生杂志,记录和反映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成果。在专门负责的导师的指导下,拟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编辑部,由学生具体策划、设定栏目和组织稿件,出版记录和反映本科生导师制度施行情况的季刊,以进一步调动导师和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季刊的平台,记录、反映、宣传本科生导师制,凝聚导师和学生的思想,创造良性的师生交流途径。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8.实行定期检查、监督制度。自本科生导师制度施行以来,学院各级领导每月定期检查和监督本科生导师制度各项措施的贯彻和落实情况。学院主要领导经常关心和询问情况,学院主管领导每月要求负责的系部负责人汇报相关工作,一起研讨新问题、新情况,实时监督和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系部负责人积极联系负责的一线教师,每月确保按预定计划完整、及时落实相关措施和活动。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计划的一线导师每月向负责的系部主任反映和报告实施情况。

三、人力策略:调动师生积极性,活跃人力氛围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每个年级有本科生100名,其中日语专业本科生3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70名。除日语专业外,英语专业每个年级都实行一生一师的导师制度,即一位导师指导一名学生,因此,为1~3年级的300位本科生每人配备一名导师,需要100名左右的教师参与工作,平均每位导师约指导3名学生,这不仅需要每一名学生的主动参与,更需要每一位导师的积极配合,可见,师生的积极性是本科生导师制度能否顺利实行的重要因素。

为此,学院对本科生导师进行了长时间的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大会、小会上多次阐明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目的、意义和宗旨,专门召开全体导师和学生的会议,向教师和学生宣传本科生导师制度,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提高了认识,让广大学生和导师们既感到新鲜兴奋,又增加了责任和使命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形成了有利于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的活跃的人力氛围。

四、资金策略:提供资金保障,稳固后勤支撑

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行,不仅需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创新、有效的措施方式,以及广大参与者的积极热情和配合,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即要制定相应的资金策略,用以支撑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现实化。为此,学院从本科生业务费中拨出相应经费额度,用以支持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确实实施。包括导师奖励、学生奖励、学生杂志的办刊经费、导师指导下的学生参与语言技能竞赛的资助、导师指导下的其他各项活动的经费支持额度,如学生阅读分享会的资助等,都有明确的资金支持和分配策略。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各项活动都得到稳定、明确的经费支持,这种清晰、明确的资金策略有力保证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连贯、有效落实。

五、结论

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上所述,至少关涉到管理策略、方式策略、人力策略、资金策略四个方面,并且不止如此。每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困难,甚至无法为继。从调研的情况和一些学校的反映来看,曾经的某些学校、某些专业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大多难以维持长久,具体原因固然可能各有不同,但共同的原因恐怕是维系本科生导师制度持续施行的各方面因素中有些因素不能健康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导致整个本科生导师制体系的弱化甚至瓦解。为此,将本单位有效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经验进行总结和介绍,纵然肤浅或狭窄,亦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因为,在现实层面上,诸多意欲施行本科生导师制度的院校或专业或正苦思良策,无门籍借他山之石,有关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成功做法或经验教训无疑可资其借鉴,如此,则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

[1]曾凡东.湖南文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与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8-91.

[2]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 (2) : 55-58.

[3]顾卫俊,胡旭阳.新加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10):142-143.

[4]黄安平,周志高,白等田. 青年教师参与英语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探讨[J]. 九江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11,(4):127-128.

[5]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 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究,2012,(2):76-80,85.

[6]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1):80-84.

[7]林嵘,何妮燕. 本科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导师制实施情况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11):195-196,205.

[8]刘洪泉,李祖明. 本科生导师制在英语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5,(2):134-135.

[9]罗国基.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4):429-434.

[10]吕忆松,李莹莹,尚建辉.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86-188.

[11]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86.

[12]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0-22,40.

[13]王辉,王卓然.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探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23-25.

[14]王倩.试论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及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3-4.

[15]王亚平,帅江云.中西方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构建的比较研究[J].成功(教育),2011,(4):42-43.

[16]肖滨,肖洪森.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2): 61-62.

[17]谢应东.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为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4):106-109.

[18]谢应东,陈丽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4):106-109.

[19]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与思考[J].高教论坛, 2010,(9):56-59.

[20]张河清.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经验探究――牛津大学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232-233.

[21]周志高,张婷娜.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J].社科纵横,2011,(11):174-176.

上一篇:电子政务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初中学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