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3 05:06:57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2008年建厂初期,乌鲁木齐热电厂的生产主力军由来自苇湖梁电厂分流来100人,其中包括多经非生产岗位人员60人,其余40人中20名在生产主机岗位,剩下20人在生产辅助岗位。加之同年分配来80名应届毕业大学生组成,无论是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面对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全员素质的提升都迫在眉睫。

融汇企业精神,实现人才成长通道

近年来,中国五大发电公司先后进驻新疆,并且开发建设了多个火电项目,为新疆发电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背后,是大批电力人才的缺乏,这就迫切需要迅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电力人才,以满足电厂发展的需要。乌热电厂远观这一形势的发展,在2011年初,本着“成就每一个人”的企业精神,为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促进生产运行人员岗位技能和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满足企业安全生产、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培训手段,结合培训工作实际、企业员工特点,结合薪酬激励机制,在该厂发电运行部即“每月一考”、“每班5分钟,人人当老师”、“仿真机比武”、“事故大演练”等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又开展了“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

乌热电厂全厂集控炉、机、电专业及辅控燃、化灰专业,共108人,岗位都是固定。4个班长、8个主值。岗位一般不会变动,也就意味着在一个岗位上工作3年、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势必会造成人员思想的波动。热电厂发电运行部,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通过不断研究、深入基层和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开展了“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通过“创建星级值班员”活动的开展,畅通了人才成长通道,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更高的岗位级别,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使人才在没有空余岗位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成才和上升的空间,从而激发员工学习业务技术、苦练岗位基本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巩固全能岗位培训的成果,提高运行人员独立操作及事故应变和处理能力,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控、辅控全能值班员。

形式新颖多样,实现动态管理考核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乌热电厂《发电岗位星级员工动态管理》,星级值班员评定每半年举行一次,实行动态管理考评,评定依据为员工半年综合测评成绩。正所谓“学好了上,学不好就下”,所有运行人员晋星都不受岗位限制,集控、辅控运行岗位均按十星级划分,基础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十星级。集控星级为金色,巡操基础星级为一星,副值基础星级为四星,主值基础星级为七星;辅控星级为银色,值班员的基础星级一星,主值基础星级为四星,班长基础星级为七星。参加星级员工评定的人员,晋星期间必须完成发电运行部年度培训计划内容和部门规定的专业学习内容,从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仿真机培训、现场考问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评,结合“每月一考”、“人人当老师,每班5分钟”、“每月事故演练”、“仿真机技术比武”等,分别对集、辅控人员能否完成锅机电、燃化灰专业的日常独立操作、事故处理进行测评,判断能否晋星。

“发电岗位星级员工动态管理”活动一经全面开展,班前班后惊喜的发现——身边问问题的同事多了、翻规程的同事多了、跑现场的次数也多了……一个月一度的考试、专工的现场考问,就像是在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块块青砖砌地平平稳稳。半年学习期满后,综合测评成绩高于85分者,具备晋星资格,并进入下一专业学习;综合测评成绩在70分—85分者,保持原岗位星级,继续原专业学习;综合测评成绩低于70分者在原岗位基础星级上下调一星,继续本专业学习。同一岗位星级最高的人员优先推荐晋升更高一级岗位。达到晋升岗位对应的星级及培训积分时,如没有空缺岗位,推荐成为所晋升岗位的备员,当岗位空缺时,直接推荐上岗。每次评定晋星人员比例控制在15%范围内,80%的人员保持原岗位星级,5%的人员降星。员工评星结果需经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厂长办公会审议结果,对晋星和降星人员按相应的系数发放绩效奖。以此激发员工学习业务技术、苦练岗位真功的主动性、创造性。一时间全厂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意识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思想高度重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

乌热电厂一直以紧抓员工基础培训为首要工作,在培训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此次《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即刻便成立以厂长为组长、生产副厂长为副组长、人力资源部主任、教育培训主管、发电运行部主任、副主任、各专业专工为成员的星级员工评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星级员工评定全过程的监督、指导,审查,最终确认评定结果,并经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中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坚决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星级员工评定领导小组成员中,发电运行部负责制定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培训内容及细则并加以实施,并做好员工星级评定期间日常培训内容的制定、组织各类考试、阅卷、考试成绩及培训积分的统计、上报等工作。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对员工评星期间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审核,对发电运行部上报的员工考试成绩、评定意见等进行审核、备案,提交厂长办公会列入议事议程,全程进行监督,将“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贯穿全程。最后员工评星结果需经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由此看出,该厂对促进生产运行人员岗位技能和整体素质快速提升的高度重视,该厂深刻认识到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电力人才,是满足电厂发展的迫切需要。

做细评定内容,实现由点到面的结合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以员工晋星期间的各类考试综合测评成绩为依据。其中各类考试包括月度考试、晋星理论考试、仿真机考试、岗位实际操作、现场考问等。晋星期间,每月出各专业学习计划,员工月度考试以培训计划内容为主,集控、辅控晋星理论考试包括炉、机、电和燃化灰三个专业内容,仿真机、实际操作考试为本岗位所学专业内容。

由发电运行部炉、机、电专工每月对集控主值、副值、巡操分别进行出题考试,燃、化专工每月对辅控班长、主值、值班员分别进行出题考试。考试试题理论部分从试题题库内随机抽取专业考题,仿真机部分为必考题和随机抽取考题。实际操作由部门各专业专工组织,设专业评审人员测评。

晋星期间的各类考试均由发电运行部负责组织,人力资源部全过程监督、审查。考试一般安排在每月25日后进行,15日内所有考试必须全部结束。考试阅卷工作由发电运行部负责,并将考试成绩在考试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主管审查后予以公布。因各种原因3次未参加月度考试者,则取消该阶段晋星评比资格。

员工无论是否具备晋星评比资格,都必须参加部门每月组织的各类考试,综合测评成绩达不到70分者降一星。星级值班员评定工作的开展,调动了一线员工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更加具体化,全体员工比学赶帮超热情高涨、全厂上下创争氛围浓厚。

奖惩多元化,“经济、安全、发展”多位一体

乌热电厂针对实际情况,以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经济的前提下,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给与奖励或优先晋级,对工作中安全存在失误等给以处罚和降星处理,还结合经济指标的评比,使全员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降耗、等全方位看问题,大大提高了全员素质,落实了创建“星级值班员”的实质。

《发电岗位职工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中指出参加华电集团、新疆公司及厂级专业技能大赛、技术比赛获奖的员工,在星级评定时给予一定的奖励。集团公司级一等奖晋升一星,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三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新疆公司级一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1分;厂级技术比武、知识竞赛,获技术能手综合测评成绩加3分,一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2分,二等奖综合测评成绩加1分。

评星期间员工若为人为异常、障碍责任人,予以综合测评总成绩减分或取消评星资格。异常综合测评成绩减1分/次,二类障碍综合测评成绩减4分/次,一类障碍综合测评成绩减8分/次,半年内发生2次一类障碍,取消评星资格。

创新培训模式,结出丰硕成果

随着第一批星级值班员的诞生和全厂上下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氛围,标志着“星级值班员”的评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集团公司领导也对乌热电厂这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已有7名员工成功晋星,成为了全厂员工学习的楷模。培训是企业积累人力资本、赢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资源的重要手段。而“星级值班员”的评定作为这种新颖培训模式得到了员工的普遍认同,大家在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虚心请教,工作之余不断充电,掀起了空前的学习高潮,进一步巩固全能岗位培训的成果,提高运行人员独立操作和事故处理能力,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控、辅控全能,全体员工比学赶帮超热情高涨、全厂上下创争氛围浓厚。

乌热电厂一直将人员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本着“实战出真知”的信条,将争创星级值班员与“每月一次反事故演习”“消防培训理论教授实战模拟相结合”、“小指标竞赛”等相结合,力求通过直观、鲜活的模拟培训、竞技培训模式,鼓励员工学在岗位、练在岗位、赛在岗位、成在岗位,努力锻造出一支知识扎实、素质全面、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为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人员支持。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学号:~~~~~~~~~~

摘要:为了更好的认识与了解专业知识,并拓展实际的知识面,我们先后参观了高新电厂与供热公司,武汉锅炉厂,武汉汽轮机厂和华能阳逻电厂。通过对以上各厂的初步认识,加深了对电厂及其相关行业的了解,并对其厂内设备有了初步认识。

关键词:火电厂 锅炉 汽轮机 认识实习

一、前言

进入大学三年级,我们将开始学习专业课,开学的前三周,便是认识实习。认识实习其实也不能完整的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但是作为一次大学生与实际环境的直接接触,而且是第一次,必将对以后的专业学习乃至个人发展都将有所帮助。于是,我们就先后来到了武汉高新电厂与供热公司,武汉锅炉厂,武汉汽轮机厂和华能阳逻电厂实习,其实从真正的意义上讲,就像华能阳逻电厂的游立言工程师所讲,这短短的参观也就仅仅是参观而已,谈不上实习,但是就当作参观,也未必不可,而且对我们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从小到大一直是与课本打交道,这次能直接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当然是不能错过,而且要好好的把握。

虽然只经过短短的参观认识,但是经过各电厂的介绍得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XX年12月底,全国装机容量以突破5亿千瓦,无论在装机容量还是在发电量上都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特别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7GW,使长期严重缺电的局面得到了基本缓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

但是,我们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年利用小时逐年下降。其次是我国的人均用电水平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大约是加拿大的1/20,美国的1/4,法国的1/8,全国至今还有上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而且近几年中国电力供需十分紧张,不少地区拉闸限电,可见,电力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二、对火电厂的总体认识

第一次来到的就是武汉高新热电厂,当天上午,厂内工人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电厂的基本历史,还有就是发电的基本原理。然后我们就在一师兄的带领之下去参观了电厂的各个部分。电厂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嘈杂,环境极为恶劣(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对于师兄的介绍,讲解,如果站在一米外几乎就听不到说什么,很不幸,在厂房内,我没有能靠近师兄,当然也就不知所云,不过还好,经过了嘈杂的厂房后,我们来到了中央集控室,这里可以说是电厂里面环境最好的工作场地,没有房外的灰飞烟饶,没有机器的轰轰隆隆,而且没有外面的酷热,估计在这里面工作的职工的薪水也是最高的吧,后来问了师兄,果然是差不多。在集控室,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正门对面的一排机器,上面布满了红线,红点,还有一些绿色的(我是基本上看不懂的,只能从表面上看看其电路图),据介绍就是控制电厂的机器装备等等的电路图,现在基本上都是自动化了,室中心的几台计算机就是对他进行控制的,而工作人员的人数只需要几个了,只要控制计算机就可以确保机器的正常安全运行,比起原来的旧电厂,现在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电厂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了,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直接带来的就是效益的越来越好了。

这一点在阳逻电厂也可以鲜明的看得出来,我们在游立言工程师的导引之下,穿过了电厂的厂房,其中除了只看到机器设备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很难看到一个工人,偶尔看到的是几台可控机器,据游工介绍,只需要工人在上面设置好程序就可以不管了,机器的控制全部在集控室可以观测,所以只要电厂运行出了问题,就可以马上得知,一个电话过去,维修的就马上过去,使之尽快得到解决。

谈到自动化,我们在武汉锅炉厂也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在汽包制造分厂,汽包的一些辅助制造,比如汽包上面的钻孔,焊接等全部是自动进行,只要技术工人根据制造要求事先设计好程序,然后开动机器即可;在管子分厂,无数支管子的生产,如果仅仅是人为的打磨,那是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样的,所以当然也利用机器的自动作业,工人只需要注意机器就可以了。对于锅炉,他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冷壁。水冷壁就是由许许多多的管子并排组成,管子之间都是焊接着,这些焊接也是有机器的自动完成,每次并排几只管子,调整好之间的位置,然后就是自动工作了。

现在火电厂的自动化程度都很高,人员数量必然就会减少,使得对工作的质量就会提高。据了解,火电厂的职工一般是五班三倒或者是四班二倒或者还有其他的,反正就是采用的轮流制度吧,每次只要是上班就是连续12个小时,在集控室工作的就必须严密注视着计算机,确保异常情况的出现能够被立即发觉;对于维修方面的,工作时间有有些不同,有一种开玩笑的说法,说维修工个个都患有“电话恐惧症”,只要电话一响,多半认为就是要工作了——电厂某些设备需要维修了,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必赶赴现场。当时我们听起来都很惊讶,心底里自然就想以后自己不要从事这种工作了,但是,中国有一句谚语——“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果以后真的是从事这种工作,当然是不会抱怨,更不会推却的了。但是话说回来,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机器设备哪有那么容易坏掉呢,所以维修工人的情况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艰难。总之,在电厂工作的时间概念与一般的有些不同,典型的就是不会按照正常的星期计算,也不会有正常的“黄金周”,人家最闲的时候就是电厂最忙的时候,尽管如此,但是我认为这也没什么的,还不是都在地球上工作。

火电厂比起水电厂,它的地理位置那是热闹得多。一般在城市的周边建立火电厂,比如这次参观的高新电厂与供热公司和华能阳逻电厂,一个在武汉的关山二路,一个在武汉新州区的阳逻,都离武汉市中心很近。这是因为火电厂与水电厂不同,他不需要依赖于特别的地理环境,理论上讲,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火电厂。建在城市周边,为城市的输电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不用拉很长的输电线,也不用超高的输电电压,这在输电成本上有巨大的节约,另外对城市的供电也很方便。

这次认识实习涉及到电厂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不会错过职工住宿薪资方面的问题。对于住宿,那是肯定很好的。游工介绍,阳逻的工人是住在武汉的竹叶山,如今,那可是武汉的繁华地带;高新的住在雄楚大街,也是黄金地带,都住的不错,那也是理所当然,谁让电厂的经济效益这么好?对于薪资方面,我没有顾面子,问了一些,但是几位都没有正面回答,但从住宿的介绍以及他们的表情看来(我观察了一下),应该还不错,这也是事实吧,当代的中国正在崛起,经济正在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长,电力就是其中的最根本的基础保障,作为电力的源泉,电厂肯定是扮演着大佬的角色。

总之,火电厂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工作环境不怎么样,工作时间不合大流,工作地点靠近城市,工作待遇还算不差,对国家的贡献无人能替,还有着巨大的发展!

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四个能量形态的转换过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或燃汽机的燃烧室内完成;再是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这个过程在蒸汽机或燃汽轮机完成;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火力发电厂的原料就是原煤。原煤一般用火车运送到发电厂的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原煤从煤都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送入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形成的煤粉空气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合格的煤粉经过排粉机送入输粉管,通过燃烧器喷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

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粉之外,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

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U”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经烟囱排入大气。如电厂燃用高硫煤,则烟气经脱硫装置的净化后在排入大气。

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大量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

锅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

经过以上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处理及排出。

由锅炉过热气出来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作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从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有汽轮机抽出部分蒸汽后再进入除氧器,在其中通过继续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处理后的补给水(软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成为锅炉的给水,再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偶汽轮机高压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完成一个热力循环。

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吸收乏气热量后返回江河,这就形成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缺水的地区或离河道较远的电厂。则需要高性能冷却水塔或喷水池等循环水冷设备,从而实现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以及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因此火力发电厂是由炉,机,电三大部分和各自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的能源转换的动力厂。

四、火电厂的主要设备

火电厂主要由三大设备组成:锅炉,汽轮机和电机。这次的认识实习主要认识的是锅炉与汽轮机。

4.1 锅炉

4.1.1在高新电厂与供热公司,武汉锅炉厂和华能阳逻电厂中,我们先后都认识并且初步了解了普通的锅炉,火电厂中锅炉完成就是通过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锅炉机组的产品就是高温高压的蒸汽。在锅炉机组中的能量转换包括三个过程:燃料的燃烧过程、传热过程和水的汽化过程。燃料和空气中的氧,在锅炉燃烧室中混合,氧化燃烧,生成高温烟气,这个过程就燃烧过程。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各个受热面传热,将热能传给锅炉的工质——水。水吸热后汽化变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进一步吸热变成高温的过热蒸汽,这就是传热与水的汽化过程。

4.1.2关于锅炉中使用的水,经老师介绍,极为纯净,乐百氏纯净水号称经历了27层过滤,但在锅炉水面前只是小儿科,因为锅炉水比它纯净许多。实习中认识到,锅炉的给水先进入后自下而上流动,经加热后进入汽包然后就降到水冷壁的下联箱,在进入水冷壁。在水冷壁中部分水变成蒸汽形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在汽包内分离,其中水继续留在汽包内进行下一轮循环。

4.1.3 锅炉使用的均为煤。是热电厂的原料。在阳逻电厂,游工带我们参观了堆每场,我没法形容,但我要说那是亲眼目睹的最多的一次,远远看过去,根本不能猜出来那就是煤,因为看起来它就是一座墨色的山。电厂对煤也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电厂一般采用的是煤粉炉,其原因是煤粉流动性好,可充分燃烧,使用之前,利用热空气喷入炉膛与空气充分混合,在炉内作悬浮燃烧。高新电厂的师兄介绍说煤粉的细度不到头发丝大,主要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如今的环境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人类的发展,所以在热电厂中,废气物都要经历严格的脱硫后才能排放。

4.1.4 实习期间在电厂中听到最多的关于锅炉方面的当属汽包。几经询问和看参考书,才明白汽包的大致情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其中的汽水混合物分离,蒸汽从汽包顶部引出,经加热到额定温度后送到汽轮机中做功,而水则继续留在里面进行下一次循环。这就是自然循环锅炉。

4.1.5 在参观高新电厂的时候,说实话,并没有认识到什么是锅炉,在武汉锅炉厂,又没有成品(都是锅炉的各个部分,没有组合),所以还是没有弄清楚,直到在阳逻电厂,在游工的解说下才明白那方形的就是,据说有六十多米高,周围有许多水管,也就是水冷壁。游工告知,锅炉一般是吊着的,这点很多人不明白,如此巨大的东西为何要吊着?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应付锅炉的热胀冷缩。

4.2 汽轮机

实习中在电厂内并没有直接看到气轮机,但是在武汉汽轮机厂却很好的了解了气轮机。首先见到的是叶片,只有三十厘米左右长,宽度也只有十多厘米,当时感觉很小,很不可思议,这么大的电厂怎么会是如此小的叶片,与我想象中的比起来小得多(我想象中的至少有一米多长),于是就问解说工人,她的回答是“有大有小”,仅此而已,再问也就是这些,这令我很失望,但是没有办法,我在最后面,距离前面的解说工人太远了,不过还可以接受,因为这个物质世界总是优劣并存嘛。然后就看到了一个长长的,中间缠着钢铁的东西,中间的钢铁还有六个对称的槽,很自然,这就是转子了,听另外一个解释,六个槽就是为了绕线圈用的,共三组,在定子中间飞速旋转,作为导线切割磁感线而发电,这个原理很简单,从初中学到高中再学到了大学,现在总算学到了实际。下一个就是定子了,定子很大,直径差不多三米,外面很光滑,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小的片状东西,听说就是磁铁,外面还有些玻璃窗,应该就是供观察或维修的吧。

汽轮机是电厂的一大部件,他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的设备。目前国内的气轮机代号为:

代号

类型

代号

类型

N

凝气式

CB

抽气背压式

B

背压式

H

船用

C

一次调节抽气式

Y

移动式

CC

两次调节抽气式

五、总结

这次实习认识到了许许多多的实践知识,第一次直接面对电厂极其相关行业的制造厂,了解了火电厂的大致情况。在当今的这个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电力有着起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当然也包括热力发电厂。仅就高新电厂与供热公司与华能阳逻电厂的装机容量相比而言,相差巨大:

高新电厂与供热公司

华能阳逻电厂

2.5万kW

2台

30万kW

4台

60万kW(正在启动)

2台

100万Kw(计划)

发展大容量的机组正成为一种趋势,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并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

参考文献及参考文献

1 华智明 电力系统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XX

2 刘玉铭 火电厂设备概论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5

3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 锅炉及辅助设备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XX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1、内容要求

1)实习报告内容应包括实习项目,指导教师,目的与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总结等方面;

2)具体内容格式可参照附表,要求字迹工整,填写认真。(填写时括号中的说明内容应删除)

2、评阅要求

实习报告应有教师评语,批阅教师签名,批阅日期,教研室主任意见,评语要有针对性,书写工整,红笔批阅;

3、格式与装订

实习报告内容均用A4纸填写,内容手写打印均可,左侧装订。如打印: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四号;二级以下标题和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单倍行距。

二、实习报告的写作

一)实习报告的资料收集

从开始实习的那天起就要注意广泛收集资料,并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如写工作日记等)。丰富的资料是写好实习报告的基础。主要收集这样一些资料:

1、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如何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的。比如单位组织学习,内容是什么,什么学习方式,学习后的效果如何,对自己和同志们的思想有否提高。

2、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比如法律专业,注意法官或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是如何灵活运用法律条款,深入了解优秀法官,如何运用法律以外的手段解决民事纠纷,提高结案率的;秘书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将秘书实务,应用写作等科目中的问题带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等等。

3、观察周围同事如何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实习是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将学习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所以既要体验还要观察。从同事,前辈的言行中去学习,观察别人的成绩和缺点,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观察别人来启发自己也是实习的一种收获。

4、实习单位的工作作风如何。单位的工作作风对你将来开展工作,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有什么启发;某些同事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哪些值得你学习,哪些要引以为戒,对工作对事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5、实习单位的部门职能发挥如何。对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能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和认识。

二)实习报告写作流程

去单位实习之前一定要先跟指导老师联系,相互留下联系方式。实习一段时间后,首先要提交的是报告的大纲,字数最好能在800字左右,主要是交待自己要写的报告的主要构架内容,由指导老师知道后再开始写作,具体交稿时间跟指导老师联系,最好在实习结束前10天将草稿交指导老师批改。老师认为合格后,再誊抄在学院统一印制的实习报告本上。

3)实习报告写作要点

根据本专业特点,可以全面地写:

如法律专业,去法院实习,获得的是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应该具有全面素质材料,这时,可以将所实习的全部内容,包括法律工作者的政治素质要求,业务素质要求;法律条文的运用;法官的个人魅力(言行举止语言表达等综合因素)在法庭上的效果;法官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文秘专业作为一个办公室文员,实习中工作性质内容可能涉及所学大部分骨干课程,如会议(会议之前的准备工作,会议过程中服务工作,会后的总结工作,以及整个会议涉及的文书有哪些,领导对这些会议文件的写作要求有哪些,写作者在准备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或失败的教训;文秘工作者的仪表礼仪有什么要求等等)。也可以根据实习的内容确定某一局部的工作,就一个专题作为重点描述对象。如文秘中的档案管理,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有什么,自己学的哪些知识在工作中运用上了,你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工作需要,效果如何;同事是怎么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等等。

4)实习报告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以实习时间,地点,任务作为引子,或把实习过程的感受,结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括出来以引出报告的内容。

第二部分: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环节,做法)

1、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方式方法变成实践的行为;

2、观察体验在学校没有接触的东西,他们是以什么样的面目,方式方法,以怎样的形态或面貌出现的。比如,部门职能,原先你不了解,之后从工作中由什么样的问题,引发了你对职能部门的了解。再比如人际协调方法,工作中的人际协调和你学的公关理论与实务有什么样的差异,你怎样体会公关理论等。

第三部分:实习体会,经验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文章也可以以实习体会,经验为条目来结构全文。如,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团队协作意识强;善于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挑战新工作;事后善于总结等等。从实践中看到的缺陷:政治触觉不够敏感;专业知识欠扎实;动手能力差等等,用这些,把自己实践的过程内容串起来。不过,这样的报告相对来说需要较高的写作能力。

三、实习报告写作要求

1、报告必须写自己的实习经历,可参考别人的资料,但不能抄袭,一旦发现一律作为零分处理。

2、如有引用或从别处摘录的内容要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一律采用文后注释,书写顺序为:如著作类: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期刊类:作者,论文名,刊名,出版地,出版者,卷号或期号,起止页码。

3、文章开头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语言要求简练,符合公务文书的要求。不要过多的说"我"如何如何,在第一段介绍了自己的实习时间地点和分配到的任务后,下面的文字尽量少出现人称。字数要在1000以上。

毕业实习报告格式

1、封面:写明系别、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实习报告题目等。

2、摘要:作为实习报告部分的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为150字,是实习报告的中心思想。

3、目录:应是实习报告的提纲,也是实习报告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4、正文:是实习报告的核心。写作内容可根据实习内容和性质而不同。

(1)实习目的或研究目的

(介绍实习目的和意义,选题的发展情况及背景简介,方案论证,或实习单位的发展情况及实习要求等)

(2)实习内容

(3)实习结果

(4)实结或体会(是对实习的体会和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5)参考文献:是实习过程中查阅过的,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报告有直接作用或有影响的书籍与论文。

见习报告范文(一)

在半年的学习生活以来。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从生活中没发获得到的知识和道理。回顾半年以来,从那天真的我直接到经历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到现在稳重和冷静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挫折和失败,才能通往自己的罗马大道。在这半年里,我有失落过,烦恼过,悲伤过。有时觉得自己放手让时间在自己的手里流走,可能是或者我的缺陷和不足。但我知道这是上天对我的一个考验,但在每次失落的时候我都会反省过来,告诉自己清楚自己应该做的是什么,在挫折面前我們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在学习方面虽然自己普通平凡,但是我会努力提高,做到最好,不管遇到什么困扰我都不会跌倒,我会不懈努力。从以前学习情况中,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发奋学习。

我知道,在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一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在这里我知道我的将来会有光辉灿烂的一天。

在半年的锻炼里,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学习生活除外,在假日我会积极参加社会各种实践活动,获取更多学习的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我的未来不是梦,只要自己努力过,成功是不会拒绝你的。

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里,我会继续努力,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生活上自觉从严要求自己,艰苦朴素,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各方面表现良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见习报告范文(二)

1.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1.1实习性质

认识实习是我们在完成两年公共课程学习之后,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进行的一次认识性、实践性的活动,是实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环节。

1)了解本专业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我们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有关工艺过程、系统原理和设备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有关系统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初步了解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观点。

4)培养我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我们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方向。

2.实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去热电厂参观,以及老师和工人师傅的讲解,了解水处理车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了解各个处理过程的作用和目的;了解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锅炉制气的流程、装置设备以及对烟气处理的方法和灰渣,灰粉的灰回收利用;换热站的组成设备及各自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流程,遥控室中自动控制压力、温度的控制器等;

2.1专题实习

1)通过参观热电厂和校供暖系统了解供热系统的组成及相关设备。供热系统有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构成。了解热源的种类,工作流程,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和控制方式;热网形式,各种形式的优缺点;热用户的种类,用热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热计量方式和计量设备及原理等。

2)通过对泰能集团人工制气厂的参观及工人师傅的讲解了解燃气制造及输配的有关知识。了解燃气的种类、主要成分及其特点;天然气成气机理及输配的有关知识;人工制气的工艺流程及设备组成及制气、输气和用气的相关的安全的知识。

3)通过参观校园教师公寓和贡供水系统以及徐老师的讲解了解城市给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系统。城市给水系统的组成,水处理方式及相关设备;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常用污水处理设备;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相应设备和附件。

4)通过参观阳光大厦的地下室空调制冷系统了解空调系统的有关知识。空调系统的组成,系统形式,主要空气处理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冷冻站、热力站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措施等。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有关知识。

5)通过参观阳光大厦地下室通风系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常见形式,系统特点,主要设备形式,空间气流组织形式及控制方式等。

2.2一般了解

通过听专题报告、工人讲解、参观等方式,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况,生产产品,管理模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等情况;了解专业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2.3参观校内的建筑工地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所用的教材和实验讲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煤炭行业环境工程的内容,很难应对日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可以考虑在传统环境工程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修订实验内容,在满足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矿业环境保护的行业特色;特别是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验内容。根据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不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教学方案。最可行的方法是煤炭特色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验中将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科研资源的教学共享。把学校本科教学投入、“211”工程投入、“985”工程投入和环境工程系教师科研项目投入形成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开放,逐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向本科教学全面开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教师承担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课题,积极探索将科研课题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处理研究》,将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混凝沉淀、地表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教学内容改为高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高铁锰矿井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教学原理和内容,还补充煤矿矿井水的产生、排放和水质污染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业过程、工业污染特征以及工业污染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在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化学氧化-生物强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将原来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教学内容改成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验。这个实验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防止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特别是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比增长速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参数选择,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纳米RuO2/ZrO2-Ce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废水中的POPs》,将原来的COD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污水换成煤化工废水。这一实验内容的改变,使得研究对象由生活污水变成了受氯离子干扰严重的煤化工废水,让学生系统深刻地体会到了消解过程中沉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以及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COD测试实验思考到各种环境工程原理。此类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将矿井除尘装置、煤化工厂VOCs催化氧化分解装置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将煤矸石简单制砖的内容引入到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将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将煤化工厂受污染土壤的气提修复装置引入到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通过这些来自于科研课题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开展实际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相关创新性实验

我校环境工程中心积极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重要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查文献、写调研报告等基础训练,大二和大三开展具体实验,大四开展成果总结训练,学习撰写结题报告并。我们的创新实验基本来源于科研项目,但是为了不给学生造成难度,又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先根据传统的混凝和沉淀实验,添加矿井水污染治理的内容,设计创新实验的第一个研究内容,即混凝沉淀处理矿井水。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混凝沉淀水力梯度(G值)的理论知识,将混凝部分扩充为多级搅拌混凝实验;根据浅池理论,将沉淀内容扩充为斜板沉淀池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实验名称为多级搅拌+混凝+斜板沉淀处理矿井水的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并在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发了用于实验过程的多套连续装置;独立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所涉及的实验参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提交系统的研究报告。这些改革既为教师和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基础,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既促进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3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煤炭特色

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将来主要针对过程污染控制和“三废”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典型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然后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末端控制技术。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周期,必须要到实习基地参加实习。实习基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条件;是增强学校科研活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先后同潞安集团司马矿、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华能高碑店热电厂、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北京市排水集团(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北京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和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邯郸东污水处理厂、邯郸西污水处理厂、首钢焦化厂、太原焦化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和北京市鹫峰森林实习场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安排学生轮流开展相应的工业性生产实验。如在首钢焦化厂实习时,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采集并分析焦化废水处理构筑物中水样和泥样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固体(SS)和MLVSS等参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工人师傅指导下,学会记录工艺参数、维护现场运行的工艺设备,调整水处理过程的药剂投加量、分析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处理现场,充分了解污染防治工艺设备和单元构造,并进一步掌握污染控制过程工艺参数的基本取值范围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积累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现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

4总结

通过几年的不断的探索和坚持不懈努力,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实验教学特色更加明显,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就业和考研,用人单位和科研院所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会将以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任务,持续探索,不断完善特色,争取使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更上一层楼。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实习

作者简介:卢均治(1980-),男,广东高州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讲师;刘美(1967-),女,广东廉江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广东茂名52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BKZZ201104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9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为工业化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但随着近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同时,国家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都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为此,教育部在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的省属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电气专业”)作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已经加入“卓越计划”试点行列。

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深化作为“卓越计划”中一个重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根据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及电气专业加入“卓越计划”后的发展要求,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实践教学的现状

这里把实践教学从总体上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是实验教学,包括理论课程的实验和独立开设的实验等;第二是实习教学,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第三是毕业论文(设计)。

在实验教学方面,平时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多、自主设计实验少和单科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的情况。轻实验的观念也使学生存在不爱动手做实验、抄袭实验报告等现象,使得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在实习教学方面,无论是认识、生产实习还是毕业实习,其实习时间都较短,企业普遍认为接收学生来实习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另外,在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国家层面相应的学生实习制度的规范与保障,也没有相关的鼓励政策,造成很多企业都不愿接纳太多的学生实习,就算接纳了也没有安排足够的技术指导。因此学生实习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再加上有些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整个实习结束后学生收获不大。

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由于指导教师缺少工程背景与项目经验以及学校实验场地和设备的不足,选题缺少挑战性和创新性,并且大多与生产现场、工程实际的问题脱节。在大环境下,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认为毕业论文(设计)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把时间精力用在复习考研、找工作等方面。

二、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实践教学探索

“卓越计划”采用“3+1”培养模式,其中一年为企业学习阶段,校内学习时间相应减少。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除了对理论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外,对实践教学同样也要进行改革。本文根据实践教学的现状,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专业在“卓越计划”计划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1.实验课

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使教育回归到工程教育的理念上来。同时,通过整合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的比例。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设置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使用实验室,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目标。

2.实习教学

“卓越计划”采用“3+1”培养模式,相应的教学计划要进行较大调整,以满足一年企业学习要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专业实习教学在原计划里就是在企业中进行,较容易整合到“卓越计划”中去。但这个整合是要满足“卓越计划”具体要求为前提,因此,新的实习教学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教育部已经联合多个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等,提高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在这些不断完善的政策与措施下,学校要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2]精简办事程序,满足企业高效率要求,保障试点专业与企业合作的顺畅。学校要重视企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选好合作企业,要求企业有实施保障措施,包括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科研场所和设备以及可能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的生活,并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劳动保护等等。[3]

其次,学生到企业实习前要求先完成实习计划。学生在实习之前,根据企业的生产内容,通过查找、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教材,自主完成实习计划。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对实习内容所要涉及的知识有大概的了解;对专业课程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较为全面、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重视实习,认真严肃对待实习安排,也避免学生进到企业后对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产生脱节感,对整个实习产生游离感,影响实习效果。根据已经完成实习教学学生的反馈,可以知道在实习前做了相关准备的学生要比毫无准备的学生收获大得多。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实习计划的重要性。

再者,实行集中学习、分散跟岗的模式。“卓越计划”要求参与学生在企业累计学习一年,在这一年中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运行的各项活动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实习企业主要有中石化茂名分公司、茂名自来水公司、茂名热电厂、供电局变电站等企业。其中,中石化茂名分公司是最主要的实习基地。然而,由于石化企业的特殊性,其运行要求的安全性非常高,顶岗实习和参与故障维修的机会很少。为了满足“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可以实行集中学习、分散跟岗的模式。

(1)集中学习。“卓越计划”中的实习内容包括在企业接受培训。因此,面对人数不算少的实习学生,可以让企业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讲解企业制度、生产流程、技术规范等内容。此外,还可以加入到新入职员工的集体培训,使学生接受最真实的企业培训。

(2)分散跟岗。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专业的学生实习时是以7~8个人为一个小组,分配到一个生产班组中,再由班组指定一位技术人员进行带队实习。为了遵循企业的生产、安全要求和满足“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可以进一步把小组细分为1~2个人一组,每组配备一个技术人员,然后以跟岗的形式进行实习。这里的跟岗是指每个小组的指导工程师上班在岗时全程带着所指导的学生。当工程师进行班组例会、查看技术图纸及手册、在岗巡查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时,跟岗的学生都能深度参与其中。而且,当涉及到现场动手操作时,工程师也可以在评估安全性是否满足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这样,一方面学生能深入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去,同时能保证一定的动手操作量。这些情况在多个学生为一小组时,相应的安排就不易实现。另一方面,可以保障企业运行高安全性的要求。对工程师来说,学生跟岗并没有额外增加太多工作量,而且,由于学生人数较少,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较多一对一的交流与指导。

3.毕业论文(设计)

首先,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意识到这是对其大学四年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深化。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继续深造和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益处。[4]

其次,利用电气专业加入“卓越计划”试点的契机,选派相关教师到合作企业中锻炼,加强教师的工程素养。建立一支“双师型”指导队伍,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方面,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选取学生在企业中实习所遇到的工程问题或者所参与完成的工程项目作为选题内容,让学生能够“真刀真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三、结束语

“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入“卓越计划”试点行列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专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完成“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应该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文清.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5):2.

[2]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4.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2.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未来最有希望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

“未来惟一的优势,是你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

*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国家九部委在全国职工中联合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

学习型组织理论上个世纪末风靡西方。美国学者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被誉为现代企业管理圣经。许多企业效法“五项修炼”进行组织再造,“五项修炼”已成为一条学习型组织创建道路,对于刚起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选择。那么这条道路是否适合所有企业,还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可走,这是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在“创争”中,发扬大庆“两论起家”基本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讨中国特色、中国模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学习型组织创建道路。

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是中国石油最大的电力企业,是大庆石油会战和油田高产稳产功勋集体。有成员企业11个,职工8927人。年发电能力60亿千瓦时、供电能力150亿千瓦时、供热能力1800万吉焦、主营收入60多亿元。集团七年前提出“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六年前提出“创建学习型企业”。全国“创争”之初,即派团学习考察,认真开展“五项修炼”,操作起来问题不少。

一是学者的思辩或翻译局限,实践中暴露了矛盾。彼得·圣吉写道“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你永远不能说:‘我们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文中的意思似乎明白,但从语言和行为逻辑推敲都有争议。二是许多泊来语和推演图谱费解,理解上莫衷一是。“深度汇谈”悬挂“假设”,一些人以为是“小儿科”、嗤之以鼻。当组织者大讲“深度汇谈”的“汇”是汇集的“汇”而不是会议的“会”时,省里刚下发的小册子里用的就是会议的“会”。三是认识上的偏差造成混乱。“共同愿景”好长时间不能“共同”,有的女工要当“快乐妈妈”,有的工人要当医生,有人对此大发脾气:“这叫什么共同愿景,我怎么没听说过!”有的领导甚至担心“学习着、快乐着”,会影响电力企业半军事化管理。四是感觉“五项修炼”似曾相识,“蝴蝶效应”、“煮青蛙故事”、“啤酒游戏”、“休克鱼”等个中哲理不过是“现象、本质”“突变、渐变”“原因、结果”等的演绎而已,对再搞一套很不情愿。

面对凡此种种,没法权威解释,只好请教书本。书店一次就帮我们调购900本《第五项修炼》,上上下下反复研读。读着读着我们突然眼前一亮,觉得大庆就很像学习型组织。

大庆的企业管理最早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油田开发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余秋里、康世恩以及后来的宋振明、陈烈民等大庆领导大都是从部队转业的干部,他们从会战一开始就像指挥部队打仗那样组织战役、那样带队伍、那样重视人的因素。大庆会战工委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组织职工学习的《矛盾论》、《实践论》。通过学习,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会战职工发出顾全大局、气壮山河的豪迈誓言:“这困难那困难,国家没油是最大的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要高速度高质量拿下大油田,把中国贫油帽子甩到太平洋”。由此可见大庆人的“五项修炼”早已有之,只是叫法不同。

“五项修炼”的精髓是系统思考。彼得·圣吉倡导系统思考的初衷,是让人们吸取美国现代企业兴衰的经验教训,改变“科学管理”分割地、割裂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系统思考强调整体地本质地看问题,这与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并无二致。系统思考处于技术层面,并没有超出唯物辩证法,也没有超出中国古老哲学。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文版序言中写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途径与西方文化略有不同。你们的传统文化中,仍然保留了那些以生命一体的观点来了解的、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以及对于奥妙的宇宙万有本源所体悟出极高明、精微而深广的古老智慧的结晶。”彼得·圣吉也认为中国企业的文化背景与西方不同。他还告诫我们“千万别重蹈西方人所犯下的错误”。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边缘理论,上世纪80年代就现身大庆。1986年在全国发表的论文《论大庆油田十年稳产中的辩证法》就指出,大庆油田开发不是控制论中的“黑箱”,我们对地下情况是清楚的。系统思考早已在大庆普遍应用,大庆还创新思维定式推出“换位思考”。

经过分析讨论,集团上下形成共识:大庆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基地,油田开发水平居世界前列,作为现代化大生产必然发育包括现代企业管理在内的许多前沿趋势。我们创建学习型组织,不必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应该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创新、完善提高,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理念,贯彻构建和谐、共创美好未来的时代要求。集团上下一致认为,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我们也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学习型组织创建道路。

我们从分析企业潜在危机入手,深刻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油田电力表面看来日子比较好过,实际存在许多困扰企业生存发展的潜在危机。一是燃料涨价成本加大,二是设备老化问题突出,三是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四是行业对标差距明显,五是持续发展人才不足,六是市场竞争步步逼近。我们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贯彻中央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我们摆脱困境、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现实需要,也是我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我们逐渐明确了指导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划三年内集团和成员企业都要成为学习型组织,80%的人达到知识型职工标准,实现“经营管理上台阶、安全环保达标准、外拓市场有突破、文明建设当标兵、三高人才700人、年均上交8个亿”目标。

我们坚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方针。经过反复调研、上下结合三十次修改,自行制定《学习型企业和知识型职工考核评价体系》60条,于*5年4月颁布试行,首先回答“什么是”和“怎么办”问题。

实践中我们感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活的生命体”光靠范性规定是不够的,还应该进行充满活力的弹性引导。我们发现基层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通信自动化所六个部室都有张扬团队个性的卡通名字,“群蜂队”、“朝阳队”、“泰山队”、“闪电队”、“阳光队”、“宝葫芦队”。星火一次变电所室内走廊挂着九幅洋溢青春气息的寓言漫画,《野鸭的故事》告诉人们“不思进取怎能展翅高飞”,《恐龙的自白》告诉人们“不适应变化怎能进化”。我们召开现场会总结他们的经验,推广“十项提升”。不久又推出“十大超越”、“学习培训十种方式”、“打造学习型班组十有”形成后40条,构筑了我们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框架。

二、坚持实践第一,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

什么是中国特色学习型组织,什么是中国模式创建道路,五年来我们始终在探讨摸索。*6年集团被评为黑龙江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获省“五一”劳动奖状。省总工会在我们集团召开全省“创争”工作现场会,介绍“自主创新十项提升,创建本土化学习型组织”经验。

*7年在北京“中国职工教育论坛”,我们《中国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应该从实际出发走自主创新道路》。*8年在全国总工会在大庆炼化组织的“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大庆像学习型组织”,重申“中国企业特别是有一定历史的大中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经过五年实践认识,我们认为中国特色学习型组织应该具备六个要点。一是唯物辩证互动思考,二是全员全程终身学习,三是激励职工成长成才,四是灵活应对市场挑战,五是共同奋斗和谐创新,六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我们的学习型组织创建道路概括起来主要是十项提升:青春团队、共同愿景、成长超越、终身学习、全员培训、开放心态、互动研讨、创新奉献、系统思考、生动活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我们始终坚持三点。

第一,以组织全员学习培训为第一要务。围绕高素质专业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高水准管理人才三高目标,采取十种方式组织全员学习培训,不断推动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上台阶。一是上下结合分层次技术培训,二是举办岗位技校,三是厂校联合进阶学习,四是读书自学,五是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六是“精通一个岗位、熟知一项工艺、练就一手绝活、再学一种技能”四个一基本功训练,七是师徒一帮一,八是“能工巧匠”、“行业状元”评选,九是岗位技术对手赛,十是技能大赛。我们按照十有要求全面打造学习型班组。班组有学习的规划目标、有实施计划、有组织制度、有岗位技校、有微机电脑、有网络教育信息平台、有图书资料、有个人学习手册、有组织学习记事本、有学习成绩考核。

第二,以构建和谐团队为核心建设。学习型组织必须是满怀希望、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和谐团队,否则无以真正做到开放心态、张扬个性、敢作敢为、创新奉献,无以形成生动活泼的思维方式、生动活泼的精神状态、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生动活泼的学习空气、生动活泼的环境氛围。志同道合是团队和谐的基础,也是团队进取拼搏的动力,建立共同愿景是团队建设的根本。我们联系实际开展主题教育,引导职工对企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以及市场趋势等重大问题系统思考。集团通过职代会确立“国内一流、行业领先”远景目标。各成员企业、分厂工区、车间班组按照上级要求明确任务使命。职工个人围绕单位任务使命和岗位责任制订立自己的奉献追求,如在几年内成为技术能手、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专家,拿到大专、大学文凭或硕士、博士学位,“实现岗位安全无事故、设备完好无缺陷、工作服务当标兵”等。全集团形成上下一致、荣辱与共的整体意识。

第三,以职工成长成才为根本落脚点。集团按工资总额2.5%提取培训费,每年拿出*万元用于学习培训专项奖励,出台多项促学励志和破格使用人才政策,陆续投入五六千万元建成全国石油电力系统规摸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现代化培训基地。许多单位还以设立英语角、专业实验室和“个人成长设计书”等多种举措,为职工成长超越创造条件。集团提出“今天的学习、明天的能力”学习理念,号召职工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胜利、“黑龙江省十大女杰”之一王芳等先进典型学习,以学习把握人生、用知识改变命运。*4年树立学习典型50个、*5年100个、*6年203个并将事迹编成40多万字的《超越自我、开创未来》一书下发,*7年集团命名“十大知识型职工标兵”。

三、实现人企双赢,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是否成功,所走的道路是否对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五年来的创建历程,我们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全集团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由30.2%上升到42%,115人为硕士研究生,3500人在读成人学历教育,50人在读研究生,5人在读博士生。宏伟热电厂热工分厂32名职工中75%原是技校生,现已100%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人成为博士生。油田热电厂检修分厂焊工班18名职工中,有15人取得高压焊工证书,5人取得国际焊工证书,8人在焊接大赛上获奖,该班两次获省团体总分第一名,青工杜鸿获省首届焊工大赛第一名。全集团有528名岗位工人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8人晋升为教授级高工,拥有41名集团级、14名管理局级、4名中石油级专家。涌现局和省部级及以上先优模194人、技术能手233人。在中国石油职业技能大赛中,集团取得维修电工专业个人前三名、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上升。对照国内外行业先进找差距,规划“一体两翼”百年发展蓝图,持续开展“创一流”、“一控五降”和“五创三争”等活动,上大压小关停龙凤厂11万老机组、抢上30万新机组,不断开创新局面。四年经营收入和内部利润增长分别为33%和130%,降低煤耗14.04克/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硫85.03吨,实现安全金牌三连冠,获中油集团节能型企业、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和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

外拓市场有新突破。清醒假设“狼来了”,创新升级三项亚洲核心技术,培育“大庆燃机”品牌,开发了苏丹、印尼、孟加拉、越南和广东、海南等18个国内外市场。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具有世界前沿技术的燃机模拟实验室,吸引包括尼日利亚高官子弟在内的中外人员纷至沓来实习培训,年外部收入达1.4亿元。集团获省“创新杯”竞赛优胜单位奖,并以“市场拓展先锋”业绩被授予“中国石油先进单位”称号。

知识型、创新型、专家型、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企业生存发展关键在人,职工在理想信念、目标追求、学历进阶、专业技能、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道德修养十个方面实现超越。汽车修理工何庆祥,从想看懂进口车说明书开始,数年坚持学英语。有人说他“你一个小工人,如醉如痴学英语,能看懂说明书就行了呗,你还想当翻译是咋的”。后来何庆祥果真被破格录用为专业翻译出国服务。

供电中心试验所继电保护室副主任王汀原是技校毕业生。他边工作边参加天津大学函授学习,自学大量微机保护知识,并对故障缺陷深入研究。在变电所工程验收中,他发现装置的重大缺陷并给制造厂家提出改进意见。厂家感慨地说“没想到大庆还有这样的人才”。王汀以自己高超的专业能力,给中试所带来了效益。省内外多家公司慕名而来,把很多装置调试和售后服务工作量委托给他们。王汀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称号,被中石油聘为继电保护专业技能专家。

发电工人王建当年高中毕业考大学落榜。参加工作后视学习为生命,被送出去上学深造,在校期间获得加拿大颁发的外语等级证书。回厂后被派往国外从事发电厂保运工作,他在国外仍然坚持学习很快成为值长。在苏丹官员和德国监理们的注视下,他成功地指挥了苏丹吉利电站机组投产,为中国人争了光。经苏丹电科院提名,他又被正式聘任为安全工程师负责全厂安全工作。由外国人主管安全,这在苏丹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王建“十年磨一剑、振翅高飞远”,他经常站在讲台上用流利的英语给各种肤色的中外同行讲课,由学生变成了先生。

知识型职工标兵、工人专家刘建华是个自学成才的多面手。曾获油田“燃机发电状元”、局热控专业“技术能手标兵”等称号,在全局500名高手参加的计算机大赛中连中三元、获三项第一。他参加世界最先进的燃机控制系统MARKVI创新升级调试时,主持调试的美方专家一向不看重中国人。当系统不能启动、美国人无计可施时,刘建华说“我行”。刘建华一试即通,还给这家大名鼎鼎的美国GE公司纠正技术错误近百项。美方专家不得不自我解嘲地说:“OK,你是我的眼睛。”

党政工团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给各方面工作增添了活力,集团获得多项殊荣。诸如黑龙江省先进党组织、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化学能源系统先进女工组织、省模范职工之家、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等。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____有烯烃、芳烃、炼油等专业线,为下线提供优质柴油仅200万吨,拥有最大的芳烃及衍生物生产基地,化纤部分拥有PTA、聚酯、涤纶等装置,年可生产聚酯33万吨,纤维产品9万吨。公司主导产品全部通过ISO__01体系认证,聚酯等产品荣获__省名牌产品称号。在新世纪初期,____将初步建设成为生产技术先进、系统完整配套、经营管理规范、经济效益良好的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生产基地,为发展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__公司以“产品奉献社会,效益留在企业,实惠回报员工”为经营思想,贯彻“平稳、均衡、效率、协调”的生产总要求,并在大力进行生产同时,建立人文发展理念,建立完善的住房补贴、医疗、人才培养制度。

____的发展前景是要建设国内站排头,国际有影响,以芳烃为特色的大型__基地,在2015年进入芳烃世界前三强,成为中国最大的俄罗斯原油产业基地。

__年7月22日,我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__省__市宏伟区____开始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实习____及生产设备一线体验,与公司人事负责人座谈,与北化校友座谈。

人事座谈:7月23日,我暑期社会实践团与__公司人事韩处长及各厂区、部门科长进行座谈,通过人事座谈,对于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对于大学生的招聘情况、要求及大学生在企业中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__生活:7月23日晚,我们来到宏伟区广场感受__人民的生活状况。晚上的宏伟广场热闹非凡,各年龄段的人在广场上进行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广场中央的雕塑更是见证了__的辉煌。

一线体验:7月24日,我们走进____芳烃二厂参观实习,体验__一线。通过参观__历史展馆、芳烃联合设置控制室及芳烃二厂厂区,感受了____这个赋有内涵和活力的特大型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巨大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国有特大型企业的过程和其蒸蒸日上的发展现状。

校友座谈:7月24日,我们与北化校友进行了校友座谈,校友们亲切的为我们介绍了北化校友在__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及__需要怎么样的优秀毕业生,整个交流过程气氛融洽,轻松愉悦。

__公司不仅见证了__行业改革开放历程,也充分展现了建国__周年以来祖国的伟大建设成果。作为大学生青年一代,我们通过实践,结合化工工艺流程过程和精馏吸收单元操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好的了解了化工工艺流程和大学生__行业的就业情况。我们深感肩上的重担,时刻准备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__年7月21日,我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__省__市宏伟区____开始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实习____及生产设备一线体验,与公司人事负责人座谈,与北化校友座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暑期实践团在人事杨科长及辅导老师刘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23日来到__公司芳烃二厂进行参观实习,体验__一线。

7月23日中午,我们参观了__公司的总部。那是一幢大气银白色的楼。一进大厅,一侧的相片区域立刻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经过杨科长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这面墙上的每一张相片的人都是在各种中石油内部竞赛获奖的职工。中石油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鼓励大家抓好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整幢楼清洁明净,安静有序,为职工办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进入____的工厂区,我实践团首先参观了__历史展馆。____公司历史展馆被集团公司评定为第四批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成为____公司职工思想教育、企业文化建设和展示企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场所。展馆于2009年7月建成,坐落在____芳烃厂芳烃控制室左侧,内设三个展厅,以展板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八个主题表现__建设发展的辉煌历史,再现__人秉承神圣使命、艰苦创业、奋力拼搏

、科学发展、奉献社会、走向世界的历程。展馆以图片、文字、影像、实物并配以讲解的形式,教育员工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石油__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只要骨头不散架,就要拼命建__”的创业精神。在__展馆中,我们还看到了一本共计__万字的《__志》。它由概述、石油化工化纤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企业文化、机构简介、附录等25篇构成,全面、系统、准确地记录了从1972年企业成立以来36年的风雨历程,记录了__各个时期的政治、基建、生产、组织、管理、党群和生活福利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景展现了发展的全貌。它是迄今为止最详尽的企业史实资料。捧着这本书,让我们感叹先辈们的艰辛和荣耀!在__历史展馆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__人深情的热爱着__的情怀!我们也相信,这种情怀将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激励着__人建设出更好的__!为打造以芳烃为特色的大型__基地,发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我们还观看了__历史短片《历史的脚步》,记录了35年____艰苦创业踏歌行、优化整合蓄优势、精细管理谋新篇的奋斗过程,诠释了____这个赋有内涵和活力的特大型企业已发展成为具有巨大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国有特大型企业的过程。在参观的最后,芳烃二厂的刘主任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芳烃二厂的基本情况和过程原理及进厂的注意事项。

通过参观__历史展馆,我们了解到了____的一步一步的发展和进步,看到了一座由____人用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浇注成的“____城”屹然崛起。

随后,在刘主任的带领下,我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了__公司芳烃厂芳烃联合装置控制室,这样的控制室保证了现代__企业的自动化电子操作。控制室主要有厂房各控制系统及播放厂房的现场情况的电子屏幕,时刻了解厂房现场动向,便于随时调节,陈主任告诉我们,化工企业是高危企业,在操作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一定要加强排查,随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决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控制系统是由DCS控制的系统,这让我们实践团马上想起了前不久学校安排的仿真实习课程,工厂的控制界面与课程的仿真界面原理基本相同,包括精馏塔的温度、压强、流量及液面控制等,由控制界面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芳烃厂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从反应现场情况的屏幕,控制室人员可以看到现场各个重要反应釜和操作设备系统的情况。另外,我们还得知今年1月11日,以____公司为核心区的__芳烃基地被国家科技部正式认定为“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从这次的参观,我们了解了____的控制系统,并真实在实习中体会到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对于实践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精馏单元操作和仿真实习等知识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暑期实践团在参观结束历史展馆与控制室之后进行芳烃二厂的__一线体验,刘主任一路为我们介绍芳烃厂的情况,解答我们的问题。从刘主任的口中了解到,____公司现在这套年140万吨重整—歧化联合装置是于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____向着“大芳烃基地”目标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____是中国石油重要的芳烃及衍生物生产基地,芳烃系统产能超百万吨。____年140万吨重整—歧化联合装置建成后,将解决重整原料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为炼油系统加氢装置提供低成本的副产品氢气。这个项目的开工建设,使____摆脱产业发展瓶颈,发挥资源优势,有效接续炼油和芳烃产业链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____年140万吨连续重整—歧化联合装置及配套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年146万吨原料预处理、年140万吨连续重整、年130万吨歧化和每小时5万标准立方米的PSA单元。其中,重整系统采用美国最新技术。这一项目于今年1月15日经集团公司批复同意立项,2月14日通过初步设计审查,建成后,每年为____增加销售收入12.2亿元。

走在芳烃二厂的主干路上,我们看到沿路每隔一段距离的消防栓,刘主任介绍说,这是为了应变设备的突发状况,并且每个消防栓喷头都直接对准该段的主要易发生事故设备安置。在工厂中我们可以闻到一些化学产品的味道,刚我们问及这些气味是否对于现场工人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刘主任告诉我们,现在的环保抓得很严,市区级环保部门会定期进行气体收集检验,同时厂内也有专人每天测验工厂内房产气体是否符合标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6月1日起,____将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旨在牢固树立“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理念,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建立企业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的长效机制。

____是一个实力雄厚、设备先进的企业,其能源消耗量大,就此,陈主任给我们介绍,____针对芳烃装置开展热联合技术攻关,利用甲苯塔高温物料代替蒸汽作为热源,年可减少蒸汽用量9.2万吨,减少燃料消耗880吨。这项技术被美国UOP公司作为重要节能措施用于同类芳烃装置。近年来,____先后实施热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艺系统等21个节水改造项目,全面提高水的循环利用水平,降低新鲜水用量,日用水量就由过去的24万吨下降到目前的14万吨。以己二酸装置“一水四用”综合节水措施为例,____将己二酸装置的直流冷却水全部回收利用,经过简单处理后用于循环水补水、消防水补水、热电厂机泵冷却水和热电厂冲灰水补水,实现“一水四用”,整个技术改造投资仅380万元,每天节约新鲜水1.2万吨,年创效益540万元,而且大幅减少了废水排放,减轻了环保压力。

对于我们的疑问,刘主任给我们一一解答,反应釜、人孔、控制阀,反应催化剂等等,让我们学习到许多课本中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并感官的感受课本上死气沉沉的内容,对于精馏反应等工艺流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学习相关理论的巩固和继续学习十分重要。这是我们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么大的生产产区。随目望去,有大小不一、结构迥异的精馏塔,有粗细不同、长短各异的管路等等。我们依据课上的知识,依次认出了蒸汽回流管、回流泵、人孔等,都被刘主任确认。我们当时甚是欣喜,感觉知识此时表现得这么具体。但是刘主任也告诉我们了,很多东西和课上所学还是有不同之处的。比如人孔,有的就是一个盖子盖着,有的却是多加一个罩子。前者是普通的,和大学课本中相同,后者是大学课本中没有的,功用是起到保温的作用

。说到精馏塔内筛板的结构,我们表示在课堂上有学过,可是总是觉得有些抽象、认识不是很深刻。刘主任说,这就是实践的好处了,你们只要钻到精馏塔里面一看,便什么都知道了,我们顿感醍醐灌顶。我们还结合了上学期学的《化工过程合成和分析》这门课,问到工厂的换热网络方面的节能问题,刘主任说,厂内的换热网络都是经过调优的,因为这关系到工厂的利润。我们也很深刻的感受到了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由于实践团准备阶段不断努力和积极联系,实践团于7月22日上午八点与__公司人事韩处长及各厂区、部门科长进行座谈,主要关于企业情况、企业招聘情况与大学生发展情况。

从与韩处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__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化纤生产基地之一,有烯烃、芳烃、炼油等专业线。2002年,达到550万吨炼油,并且,将新上两个大型项目:一是在__年8月末的芳烃厂的140万吨装置;二是千万吨的俄罗斯原油在计划范围为。

在____出其建立阶段,目的是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圈定我施工,建设__多光荣”、“只要骨头不散架,就要拼命建__”……这当年激情燃烧的时代强音凝聚成的拼搏精神,如今仍在____大地上薪火相传。面临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____当年最领先的技术和产业已日渐落后,“

小油头 、 大化纤 ”的产业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今的____已成功转型为“小化纤,大油头”的产业结构。

35年的发展,为____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____这个赋有内涵和活力的特大型企业已发展成为具有巨大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国有特大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展露锋芒,奠定了新的市场竞争地位。

对于我暑期实践团而言,团队成员多为大三学生,即将面临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关心各个企业的招聘及用人情况。在座谈中,对于我们关心的这一问题向____负责大学生招聘的孙科长进行了解,孙科长热情耐心的对于我们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__公司,每年从各大高校招聘的应届毕业生约100余人,主要目标学校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大兴矿油学院。__年共招收毕业生117人,在我校每年招聘5-10人,毕业生招聘专业为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对于应届生的要求为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标准,计算机获得二级标准,在招聘中存在优势的毕业生特点为1、学校综合成绩专业前30%;2、学生党员;3、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4、在学校各级组织机构担当一定职务;5、逻辑性思维强。在企业招聘方面,孙科长还表示,现在企业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另外,在交谈中,孙科长,涤纶厂、芳烃厂的曹科长和梁科长表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学生在学校里的除了认真的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当进入企业之后,有许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就是可以事半功倍,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当进入社会之后,尤其是我们的专业需要从实践中获得答案,从基层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学习实践,这就需要我们虚心的听取老工人的意见,尊重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前辈,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踏实肯干一直是科长们强调的内容,没有实践就没有知识,切忌眼高手低。

____希望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热爱中国石油,忠诚____”,热爱与忠诚是为企业奉献自己,并更好得到自身发展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做到兢兢业业;只有无私奉献,才能升华人生价值。____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就是要怀着对__的无限热爱,对工作的赤胆忠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____公司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所产生的“积聚效应”,是所有____人的自豪和光荣。大学生是一个企业的主要技术支持和基础,____作为一个优秀的国有企业,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培养。

对于新进员工,__公司拥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及培养体制,除了入厂的入职培训等例行培训机制,____根据员工实际需求不断开设培训班,如计算机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在企业中优秀者可推荐至中石油总公司进行培训。企业也为新进员工建立了培养体系,简称为“一三五八”。即工作第一年生产一线实践学习,基层工作,工作前三年厂房工作,三年之后根据员工自身特点与情况进行分流,可分为管理型或技术型,5年可评选中青年技术骨干,8年可选拔评选为专家、专业学科带头人。

由芳烃厂的梁科长口中得知,企业拥有一个优秀的蓝领俱乐部,俱乐部中有企业的高级技师、专家级操作性人才,也不乏许多优秀的大学生,这样的一个组织为员工提供的了技术交流和达到共同进步的平台;____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有效地为新进员工提供信息及帮助,一对一的快速提高__新力量的能力,为____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第三、公司建立网络平台,在公司内部网站上公司各项事务、发展目标、表彰优秀员工、分享高新技术,从而使公司员工全面了解公司的新动向及新发展,同时从优秀员工和高新技术及时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基础。

谈话中,韩处长精辟的提出了“沉下去、浮上来、发展快、后劲足”的十二个字人才发展战略,具体的说就是员工首先要在基层岗位磨练,一个人要沉得下去,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岗位与基本职责,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要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是金子总会发光;其次,人才要浮的上来,就是说在经历基层岗位的磨练之后要敢于往上走,在更好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抓住每一个机会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及技术;再者,员工们要不断学习,向优秀的员工学习,向身边的典型学习,并在理论知识上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使自己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最后就是后劲足,有激情有热血才有不断前进和奋斗的动力,才能在企业中不断成长,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7月24日,我们有幸的邀请到了____的8位北化校友,与我们进行了校友座谈,这些校友中是从91级至05级从北化毕业,在座谈中,我们主要对于校友在__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及__需要怎么样的优秀毕业生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北化毕业生在__企业工作的有24人,多为本科毕业生,其中不乏许多在__企业中非常优秀的校友,__级____研究院院长史君,91级____张总工程师,91级____王主任等。近几年毕业的校友同样也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工作,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史君院长是北京化工大学化学专业的校友现任中国石油____公司研究院院长,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QMS国家实习审核员,__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史君主要从事石油化工技术研发工作。近五年来,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9项,其中省部级奖励6项;申请中国专利27项,其中5项已得到授权,主持了部级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2006年获得“中油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在担任研究院院长之初,她率先提出了“建设一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个国内一流中试基地”的建设目标,研究院科技实力和装备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固定资产达1.8亿元。她还利用研究院现有优势,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建设硕士生培养基地,提升了研究院的地位,拓宽了培养人才的渠道。

当我们问及工作经历时,史院长坦诚的向我们介绍,她当年属于分配工作,分配到____后,__-93年在化工一厂分析车间工作了3年,随后被调至二期指挥部做化验师,96年调至聚酯车间做分析师,升为质量科长,98年为装配工程师,04年调至研究院至今,史院长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经历,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身为一名“大化工”人,

只有勤勤恳恳不断努力才能为化工事业的前进添砖加瓦。学校是半个社会,学校如何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培养学生是每个学校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那么,企业、社会需要怎么样的人才,他们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怎么样基本的素质,我们相信从校友的亲身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对于这个问题,一位刚毕业的学长告诉我们,他是在工作半年之后才开始感觉他的工作室联系到专业的,而且经常在想不到的时候会用到课本上的知识,所以在学校应该把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上,在工作中还是很有需要的。

史院长结合她的亲身经历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5点具体的要求:

第一、准确定位。作为大学生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定位非常重要,要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向着好的方向不断前进,不然只会令自己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在进入工作状态后,根据自己的特质找好自己一个适中的定位,不要过于自卑,也不要自负;

第二、善于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在工作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史院长说,她当时进入____后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别人一年学完的内容,她在三个半月就学完,年轻人就要有这样的学习劲头,一直工作也要一直学习,全国、全世界上技术科学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有可能赶超时代的脚步,使____走在全国__行业的前列;

第三、勇担责任,清醒认识。现今在社会的普遍认识是80后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社会责任感降低,不愿意担责任,而在企业中,勇担责任是一个基本条件,做好份内的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肩负起厂房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时代的责任。史院长以一个亲身的经历教育我们,当她是质量科长的时候,产品出现问题,但是作为质量科长,她不能推卸责任,因此被一个企业扣在库房4个多小时。史院长还告诉我们,在企业中,时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要因为周围那些“混混吧”、“还好吧”敷衍的声音昏了头脑,工作中要严谨认真,不能放过一个丝毫的错误,对自己严格要求;

第四、团队合作。在企业中,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需要集合多人的力量,甚至是多车间多厂房的力量,这就需要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企业中不同于学校,交流的不仅仅是学生和老师这样单一的全体,需要与各个层面的人进行交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谦虚友好的态度,与不同的人打成一片;

第五、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一个人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是让你成为成功人士的基础。它富有种种特性,比如诚实、仁爱、坚毅、勇敢、大度、亲切、等等。只有具有积极向上心态的人,才能有有较高的目标,并通过不断奋斗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消极的人则会相反,消极的心态只会会给人带来悲伤、寂寞、烦躁、颓废等。

对于这个问题,王主任表示:“要不断学习,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要在工作5年内确定自己的方向,5-15年内踏踏实实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要改变,不要心猿意马,在15年内达到事业稳定和较好的发展。王主任还指出适应环境也非常重要,快速的融入企业生活,企业文化,是顺利工作的前提条件。

作为一次校友座谈,学校是我们共同的话题,在前不久的“我们毕业20年”的活动中,和我们一起座谈的史院长和王主任就已前去参加,毕业19年的张总工程师也非常期待明年能来我们学校参加“毕业20年”的活动。校友队对于领队刘老师介绍的学校情况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经历工作的校友们,结合工作的经历,对于学校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1、加强学校宣传,打造名牌大学。学校一直以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和专业水平为主要工作,在学校的宣传力度方面有所欠缺,对于各城市高中的宣传、企业的宣传力度的提高都将对优秀高中毕业生的纳入及优秀毕业生的输送有很大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就为____所在地区的高中提供很多优惠政策,同时,____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存在优良的合作关系,吸纳了大量大工优秀的毕业生。

2、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调整。学校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时间多为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这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知识融于实践的平台,然而,在同学们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工作中有实际意义的时候,学习内容已经基本结束,无法起到激励作用。因此建议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学习型新理念,在低年级未学习专业课期间进入工厂参观实习,在理论学习前进行感官的认识,简单了解化工行业。进行理论学习之后再次进行参观实习,一线学习,真正意义上接触化工行业。

3、加强校企联系,促进校友沟通。学校和企业是生产和使用的关系,学校生产人才而企业实用人才,而生产厂家只有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友谊产品才能顺利输送。对于人才也是一样,学校和企业要多多加强沟通,互帮互助才能共同发展。平时多与企业联系,企业用得上的时候给予帮助,让学校成为企业信得过的单位,这样学校输送的人才企业也愿意培养。学校在招生时也可以为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更多的员工子女进入学校,更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对于已经在该企业工作的校友要多加联系,充分挖掘校友资源,让他们把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技术带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__公司坐落于__省__市宏伟区,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____广大员工与时俱进用聪明的才智和辛勤的汗水践行“又好又快”发展,续写亲自圈定建设__的新篇章,浓墨重彩地绘制出一幅“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芳烃生产基地”的美好画卷。

我暑期实践团进入__后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刚刚耸立的火炬塔,据杨科长介绍,火炬塔是____的象征,它的作用是燃烧工艺流程中的废气物及残渣,____的各个厂区都有火炬塔,可以以火炬塔燃烧的火炬形状来判断工厂运作的正常与否。____的朱总每天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今天的火炬是否正常,如果有异常情况,就会马上打电话到各个调度室询问工厂情况。不仅仅是朱总,____的每个员工,甚至于每一个__人,抬起头来看火炬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7月24日下午,我们在杨科长的陪同下,到了__博物馆,了解这个距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并感受城市的历史对__发展的影响。从__博物馆中,我们知晓,__市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7世纪中叶,这里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战国时期__称“襄平”,为燕国辽东郡治所,是东北地区最早出现的都城。秦汉时期襄平仍为辽东郡首府。汉魏之际,襄平为公孙氏政权的统治中心。东晋晚期,高丽占据辽东,襄平改称“辽东城”,为高丽政权在辽东的重要都邑。唐代这里曾一度为安东都护府的驻地,管辖东北少数民族。辽代,初为东丹国都城,后更置陪都东京。元代为__行中书省的驻地,统辖东北全境。明代的__是辽东都指挥使司的治所,担负安抚诸夷护卫京师的重任。明末,努尔哈赤攻占__,迁都东京城,为大清王朝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先后有6个地方割据政权在此建立国号,定都__。现今,__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包括石油化纤、轻工、纺织、冶金、化学、机械、电子、建筑材料能源、医药和食品加工等十几个主要行业。其中,化纤工业是国家重点基地之一。2.4.3体味__生活

__人拥有很高的幸福指数,这源于__公司为员工提供的良好福利及__人民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____以“以人为本,专注民生”为宗旨,在大力生产的同时,建立人文发展蓝图,给予员工住房补贴及12%的住房公积金,并且建造30万低价产品住房,14万经济适用住房,5万连用租房,具有完善的医疗制度及人才培养制度,____建立了职工医院、食堂、宿舍及培训大楼。这些都为____的员工提供了完备的生活保障。据05年毕业生介绍,____为大学生提供的住宿条件较好且价格便宜,毕业三年之后已

经贷款买房,幸福指数很高。傍晚,我暑期实践团在团内__人朱欣妍的带领下,来到附近的广场散步。令我们惊讶的是,广场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在广场上玩喷泉,几百个人在广场上自发的跳健身舞,如果你愿意,就可以加入他们,还有许多小团体唱歌跳舞。据了解,每天这个广场都很热闹,大家载歌载舞,好不热闹,这就是__人口中的幸福指数高的体现。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科学中一个极敏感的问题。观今日教育领域,较普遍的认识是:教育理论空洞陈旧,严重脱离实践。理论源于实践,理论附属于实践,理论应以实践为标尺来进行自我修剪。

现今,学校的教育理念符合实践与理论的递进关系,即先理论后实践,从实践中体味理论,运用理论的过程,比如我们专业在三集中学习理论专业学科,在大三下学期进行认识实习,仿真实习,在大四上学期进行进入工厂生产实习。不容否认,这样的过程使我们在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工作中有其实际意义的时候,然而,一方面,此时学习内容已经基本结束,无法起到激励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对于理论的感官认识,不利于学习理论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实践—理论—实践”教育新理念,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不容否认,理论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基础知识是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最基本方面,但是大学生正直青春年少,血气方刚,往往心浮气躁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学生干劲足,总觉得自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便疏忽了基础,然而基础知识在工作中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保障实践的有效性,我们在大学低年级学习基础课程,在大三学习专业课程,这都是为认识实习、仿真实习、工厂实习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我们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缺失的知识越来越多形成了知识空缺和断层我们就无法达到实践的目的,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只能进行感官的认识,而无法充分发挥到实习的作用。因此,现今学校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过程是正确的教育方式,然而这是片面的。

虽然,我们达到了实践深化理论的目的,但是,学习内容在大三下学期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无法因为知道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是有其指导意义这个现实,来促进我们的学习,这无疑是一个“马后炮”。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实践—理论—实践”教育新理念,在理论学习前添加实践环节,使同学们通过感官的认识,了解我们的专业,了解我们的所学的知识在现实中的意义,而不是课本上死气沉沉的东西,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为广大同学提供实践新平台。这就对于学校学院提出了要求。

理论与实践并不是单项箭头的导向关系,而是循环的关系,从理论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理论要研究实践,弄清实际状况;二是理论要指导实践,将实践引向符合未来趋势的理性方向;三是理论通过实践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从实践的角度看,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实践依据理论的成果,纠正自己的失误或盲动;二是实践遵循理论的指导,往理论指明的方面发展;三是实践修正理论的失误,促进理论的完善。轻视理论、轻视实践或者忽视它们之间的循环关系都是错误的做法。

在社会实践中,__人对于____深深的热爱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要骨头不散架,就要拼命建__”,“大干一百天芳烃做贡献”等口号在__可谓耳熟能详,正是对于企业的这份忠诚、热情、感恩的心,使____蒸蒸日上、不断创造事业的辉煌。对于我们的学校、学院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如何做到“爱校、爱专业、爱行业”。建立“爱校、爱专业、爱行业”教学发展新源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推动学校德育管理的开展,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大化工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

“爱校、爱专业”的第一步就是新生入学阶段,此时对于新的学校及专业,同学们具有最高的热情和好奇度,学校学院需要重视此阶段的“爱校、爱专业”培养。这种爱要由始到终由上而下,只有老师们先爱学校,对学校抱有深厚的感情,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就会不由自主的将这种爱传承下去。上行下效,虽然形成这种感情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只要长此以往,相信我校必能成为凝结力强师生一心的强战斗力大学。入学初可开展专业讲座、趣味游戏、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同学们介绍我们的学校及专业,对于我们化工学院来说,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演示、身边的化学、现代化工行业介绍等此类具有学科特色的活动使广大同学对于本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在了解专业背景的前提下有方向的进行学习。

一直以来,我们提到的只有“人文氛围”,对于我们化工大学而言,对于我们化工专业而言,为什么不能营造一种“化工氛围”呢?设想当大连新港中发生石油输油管道爆炸时,校园内讨论的不再是今天买的件什么衣服、今天吃了什么,而是在讨论大连的爆炸原因的时候,那么我们的“化工氛围”就形成了。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下,将会产生对于化工的热爱和自主性学习动力。当然一种“化工氛围”不是一时一刻可以形成的,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要产生一种氛围,就要让化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习惯性名词,就像我们每天接到手机早晚报一样,开始也会不习惯,但是慢慢的这就成为一种习惯。对于我们化工专业的同学来说,不说现今的时事政治我们了解多少,就连本专业相关的最新动向,我们都不了解。对此,学院可以定期(如每周定时两次)向本院的同学发送相关化工类的短信,刚接受这样的短信成为一种习惯,化工类新闻成为一种敏感词,同学们将会自主的去关注化工类的相关内容,这将会对我们专业的同学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化工学院是一个科研大院,培养“研究型的大化工创新性人才”是学院的人才培养方针,我们院所拥有自己的有优势和特色就是学术方面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学院自己的学术成果,在低年级举行“化工高峰论坛”类似的活动,通过学生会从实验室向同学们提供学院的研究成果的相关信息,让大家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主题,在对于这一科研成果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介绍与并大胆进行前景预测。这样类型的活动,使大家在低年级就开始了解我们专业和我们院的科研方向,更早的了解自己未来的路,使同学们更有目标的学习,同时可以减少了同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一个北区相对轻松娱乐的氛围进入浓重学术氛围的环境,身心上都有些不能适应。

除了“化工高峰论坛”的活动,我院的另一个优势是环保类活动,可联合环保社团开展。不同于“化工高峰论坛”,环保类活动可以更多的融合创新思维。这类活动可基于我院环保类科研,结合国内国际各类环保科技,让同学们谈对于某种环保科技的认识和分析,或者仅仅是对于一个环境污染现象谈自己的看法,在合理的想象下,虚拟一个产品,浅谈自己的假想。

建立与专业相关的组织机构,例如我院现已组织的环保协会社团,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依托,成立了具有“环保氛围”的组织机构,我们也可以组织类似的社团让“化工氛围”以各种组织机构为根据地,更好的发挥它们的效应。

只有学校学院时刻关注学生需求,使同学们真切的感觉到学校值得自己去爱,专业值得自己去爱,才能真正的做到“爱校、爱专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都强调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需求可分为关注学生的参与需求,关注学生的交往需求,关注学生的思维需求,关注学生的情绪需求,关注学生的价值需求等诸多学生需求。

学校学院开展工作时,可进行民意调查等方式寻求同学们愿意参与的活动或形式,并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创设参与情境,使学生做到全程参与,人人参与,多方位参与。比如,学院提供教室观看世界杯的工作就得到了广大同学认可。

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组织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在讨论中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活动;创设

新颖、巧妙、有趣味、针对性强的、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通过这次的暑期实践,不论是从人事科长方面,还是与校友交流中,我们都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学习能力很重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更是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迫切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收器,其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加工能力,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完成自身的知识。

由此可见,现代职业教育中,不仅要关注教法,更要关注学法,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更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支持者,知识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但传统的教学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多少余地,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压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开展基于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正是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为基于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来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性学习,从而唤起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目标的同时,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展基于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笔者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三环六段式教法,收到较好效果。

“三环”,就是把课堂结构分为:自我发现,选讲充实,练习转化三个环节。“六段式”就是把课堂教学分为提、学、导、理、练、评六个过程。

自我发现环节:教师提供给学生有效的自学条件,让学生自学,探索新知识。此环节由“提”、“学”两个过程组成。

选讲充实环节:教师选择新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或学生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少而精的问答式的讲解、释疑,并对新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此环节由“导”和“理”两个过程组成。

练习转化环节:学生作书面或操作式的练习或口头答辩,教师注意练习的反馈,及时小结讲评,纠正错误,并留给适量的课外作业或思考题,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环节由“练”、“评”、两个过程组成。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课堂教学只能把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教给学生,其它更多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理解。国际互联网提供了丰富学习资源,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大大拓展,学生不再仅仅是通过书本、图书馆等有限的途径学习,获得知识,通过国际互联网,能更多、更快地获取更多的资料,从而弥补学校学习的不足。例如在化工反应工程课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不同性能不同形状的反应釜,如果不知其用途和功能,没有一些数据和资料就根本无法分析其原理和流程。如果教师教会学生引用互联网中的搜索引擎功能查询及筛选信息资料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又如,在化工许多课程中,有众多物性数据需要查找,然后在课本或图书馆查找费时且未必都能查到,如果老师能教会学生物性数据查找的软件或者技巧,只要知道物质及其温度,压强即可查取其各项物性,问题就解决了。由此可见,网络在学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利用互联网,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学生要学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学科中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他们一辈子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更多、更有耐性地根据学生的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发学生潜力,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惟有如此,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当前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主体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学习能力的强弱不仅表现在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能力的强弱上,还体现在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的能力的强弱上;不仅表现在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对知识创造地运用上;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方面,也包括人际交往、环境认识等各方面。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各类平台和机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比如,开展校园“读书节”、“文艺节”,增加学生实践动手机会与教学,为广大学生在客观上提供条件。

现在很多人都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事业。其实不然,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有的工作大学生不愿去干。来到____,人事部门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大学生去__首先要在工作一线干三年,露天的工作环境,昼夜倒班制度,及不令人舒服的气味都是刚毕业大学生需要经历的。然而这些对于我来说并不知道或者说我从未想象过毕业后的工作情况会像这样。相信大部分的大学生和我一样,未曾想过要到操作一线去。坐在办公室成为坐在电脑前的白领是大家理所当然能想到的事。但是社会事实并不是这样,__如此相信以__为代表的其他企业也是如此,赴基层到以一线去才是我们的主流出路。

我校大学生大部分都想留在北京工作,盲目相信只有在北京才有好出路。其实大家并不知道现在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也不知道在北京就业究竟有什么好,只是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让留京工作成为大家就业一种趋势。其实在京外工作也有很多好的机会,以后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史院长、张总工程师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__的学术专家,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加之大城市一般房价较贵,就算工资再高,也要长时间还贷才能买的起房子。如果选择二线城市,生活不会那么紧张,压力也会适当减小。

所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必须转变,赴基层,下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但是祖国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是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践的目的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在随后的时间里,先后组织了两场赴____社会实践宣讲活动,分别针对大一新生和即将毕业就业的大四同学,向他们介绍我们在赴____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诸多的见解和理念,以达到与同学们共享我们的理念、最终促进同学们的成长成才的目的。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而大一,就是大学本科四年,甚至是人生规划大计的关键时刻。在大一期间对自身的认知、对大学学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行动,都将深刻的影响到同学们未来的发展。本着“共享理念促成长”的出发点,我们对大一新生进行了“赴____社会实践宣讲”活动,与他们分享我们的成果、交流我们的理念。在此次实践宣讲中,我们主要与新生交流了如下四点看法:

1.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实践至少有如下五个作用:①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②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③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辅助教学的全面进行;④指导我们学习的方向和重点;⑤了解大学与就业的差异,为就业做准备。

2.尽早建立大学

四年的学业生涯规划。同学们如果能早一点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就能少很多成长中的烦恼,就不会随着大好光阴的流逝只留下不该有的叹息和后悔。不在于同学们在大一期间就能做出完善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要有规划的意识。清楚自己的未来是由当下的每一步积累而来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学习才有动力!3.学生工作和科技活动的选择和发展。我们主要是提示同学们要考虑好自己的发展路线。如果想成为复合型人才,可以考虑多参加学生会、各种学生社团等的学校学生组织;如果想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考虑多参加科技活动,以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我们同时更加强调同学们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优势特长来发展自己。

4.工具软件的学习和运用。无论是大学学业的学习过程,还是毕业后的工作阶段,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建议同学们要有意识、有步骤的学习与学业相关的工具软件的用法。结合我们自身的学习经验和____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对毕业生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与我们专业相关的几种工具软件,如AutoCAD、Origin、Matlab、photoshop等,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并且学习掌握。

3.4.2着手改变理念,促进学生就业

大四,对于本科毕业就就业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既忙碌又无措的季节。为了能让同学们走好大四这一步,尽可能的找到既符合自身条件又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工作,我们结合赴____社会实践中的所思所得,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召开了“赴____社会实践宣讲”活动,着手改变同学们的旧有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就业。在此次宣讲中,我们主要和同学们交流了以下几点看法:

1.介绍目前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第一,今年的普遍企业招聘提前。往年招聘高峰在10月、11月份期间,而今年从9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有比较频繁的招聘会、宣讲会。而我院在10月初就已经有同学找好工作、签完协议了。因此,提醒大家要尽早着手准备招聘的各项事宜。第二,针对许多同学想留京就业,我们指出,现今留京要求增多、难度加大。因此奉劝同学们认真审视自身的水平或是做更加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第三,强调了今年应届毕业生将达到700多万,并指出目前同学们中普遍存在的行动少、摇摆多,盲干多、技巧少,能力低、要求高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够引起重视。

2.提出就业简历及面试的相关注意事项。第一,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总结目前同学们的就业准备意识不强烈、行动不积极,因此提出希望同学们能够提早做准备,把有关于就业的任何可能用到的材料都事先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第二,总结同学们广泛撒网、却用心不专的特点,提醒同学们要做到选择有针对性,并针对中意的企业集中的准备,这样能增加就业几率。第三,简单的介绍了简历的制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针对同学们反应的问题,对面试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也进行了详细有针对性的解答和介绍。

3.引导转变同学们就业观念。为什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我们认为,难在择业、而不是就业。所以必须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很多学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缺乏到生产一线、基层去锻炼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就业愿望脱离自身条件、就业实际和国家需要。同时,结合在____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我们向同学们提出,有志青年在基层就业的天地无限广阔,当代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这引起了同学们的足够重视,也得到了同学们一定的积极响应。

我们认真总结了这次赴____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感悟,并结合实践后宣讲的积极效果和有效作用,我们认为,必须建立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包括社会实践的成果交流、就业的经验交流、学习的经验交流、科研的经验交流以及大学生涯规划的交流等等,而交流的形式也可以是成果宣讲、座谈会、辩论赛等等。因此,我们提出了“建立交流常态化”的口号,在“常”字上提要求,在“态”字上抓制度,在“化”字上做标准,并且切实的付诸实践。以期能够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满意就业的深远目标。

结语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实习、竞赛、设计;六位一体;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63-0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省属教学型的本科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培养其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而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文献[1-5]对不同形式“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但是,鲜有文献对整个大学四年期间的实践课程进行探讨。因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竞赛、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六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很强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由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方向是空调制冷与热能动力两个方向,本文以空调制冷方向着手探讨“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一、认识实习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感知能力

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第四学期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前,对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的培养。安排学生初步接触专业方面所涉及的设备等,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讲解培养感知的能力,为此,我们按照培养计划安排了一周的认识实习。一是安排学生参观本专业的实验室,了解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将要做哪些实验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二是安排学生参观本校科技会堂的小型中央空调系统,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提问,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央空调;三是参观学校附近大型商场沃尔玛的大型中央空调系统,让学生了解大型中央空调的设备和系统组成及其功能;四是参观中石化茂名炼油厂的热电厂,了解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机构及生产工艺流程;五是去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参观各种换热器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换热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六是参观茂名的大型冷库,了解冷库的结构及制冷工艺流程。通过参观实习和撰写实习报告,可以让学生对空调制冷设备及热能设备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利于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后的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在沃尔玛商场的大型中央空调进行生产实习,目的是让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培养其实际的专业技能。在一周的生产学习时间里,首先,让学生在中央空调的主机房学习中央空调机房的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要求学生按照机房的布置把机房的平面布置图和立体全部用图详细画出来,要求包括机房各种管道及设备等,并要求每个学生画完后在指导老师处进行单独答辩,让学生讲解制冷机房冷冻水、冷却水工艺流程,以及每个设备是什么及其具体作用。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所画的图及讲解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再进行完善。在对各个学生进行答辩指导结束后,指导教师进行统一讲解,需要讲解各种中央空调机房的布置形式及相关设备的选取等知识,使学生掌握中央空调机房设备选型等全面的知识。其次,带领学生到商场楼顶的中央空调的冷却塔,同样要求画出冷却塔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图,并通过单个学生单独答辩指导和统一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到中央空调冷却塔的结构、运行、设备选型以及维修等专业知识。第三,带领学生在沃尔玛商场的二楼及三楼两个大型卖场里学习中央空调末端设备及风管的布置,要求学生把整个商场的中央空调风柜(风机盘管)、风管及末端的风口等设备全部详细画出来,同样对学生采取单个答辩和统一讲解的模式进行实习指导。

三、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工程的能力

在认识实习、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程结束之后,并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之上,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较为简单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选择冷水机组中央空调或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由于每个学生设计的实际工程图纸均不相同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指导教师讲解课程设计的大概步骤,然后让学生在看懂图纸的基础上确定空调方案;其次,让学生对房间冷负荷进行估算,确定每个房间的冷负荷;第三,要求学生进行室内室外设备的计算选型;第四,计算确定配管长度及分歧管等;第五,进行设备及制冷剂管等设备的布置和画图。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进行答辩,在答辩过程中针对学生设计中的错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与解决,同时要求学生设计过程中查阅相关知识拓宽其知识面。

四、专业竞赛培养学生解决大型实际工程的能力

“美的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在4月份启动,至8月份结束,正好专业竞赛可以安排在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学生可以利用近两个月的暑假时间认真完成竞赛作品的设计。在专业竞赛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大型实际工程的能力。下面介绍对学生具体的参赛指导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

首先,大赛要求学生组对所有空调房间的负荷采用精算的方式进行计算。为此,指导学生根据空调房间的不同热源详细计算每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再确定总的空调冷负荷。通过冷负荷的计算可以使学生知道如何计算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及分析其影响因素。其次,此次竞赛给的建筑图是较为复杂且楼层多,房间结构形式多变,故需要学生根据整栋大楼的建筑结构及客户要求,通过各种方案详细的对比确定最佳的节能的中央空调方案。通过空调方案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考虑中央空调的最佳方案,为降低中央空调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打下基础。第三,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空调方案,再详细确定每个楼层、每个空调区域及每个房间的空调形式及末端设备,并计算和选取相应的设备与确定其具体的安装位置及各种管道的布置位置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的建筑图及装潢图确定空调设备的具体参数及布置位置,培养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指导学生将中央空调设计用CAD画出来,并要求所设计图纸需要有设备编号、设备明细表及相应的设计技术参数,图纸符合中央空调设计规范、编制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等技术文件。该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第五,指导学生根据设计过程编写设计说明书以及大赛要求的申报书,因此,在说明书的规范以及申报书的撰写方面需要指导老师细心指导并使之符合大赛要求,如指导学生如何从自己的设计中提取创新点以及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如何对创新点和节能技术进行详细论述等。

以上是大概的设计过程,但教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需要善于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工程的能力。比如,需要根据大赛要求,在空调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本空调方案的创新点在哪里、本空调方案是否节能、大概能节约多少、本方案是否体现大赛的设计主题(设计生命建筑)、本空调方案的实际应用的评估性如何、本方案是否会得到用户的肯定并选定该方案、该方案的造价如何、设备成本是否经济和设备运行是否可靠、本方案的后续维护是否方便经济等等,需要指导学生具体思考和学习。另外,要求学生在参加本空调大赛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并积极查阅众多的中央空调设计施工规范等知识,以参加空调设计大赛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大型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同时通过参赛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毕业实习培养学生在企业实践工作的能力

通过前面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如何将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具体的实际工程紧密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故在第八学期初的四周时间安排学生去中央空调工程等公司进行毕业实习。首先,在中央空调工程公司实习基地的工程人员实际指导下,主要学习如何设计实际工程项目,需要去建筑场地了解空调区域的实际情况,与消防设计人员、装潢设计人员、水电设计安装人员等进行具体协商,并根据各个不同性质工程的实际要求来确定空调方案及设计图纸,比如:需要与装修人员协商空调末端设备的形式及安装位置,使之与装潢配合,形成一个漂亮的整体效果。其次,安排学生学习中央空调的施工技术,即如何根据空调的设计图纸,在空调施工现场将空调设备进行安装,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建筑结构来合理布置空调设备位置的能力。第三,安排学生跟进施工进度,培养学生如何管理整个空调工程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空调工程的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的实施,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实施过程管理等能力;第四,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与其他人员的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工程团队合作、工程运行准备、工程运行及工程运行的追踪和改进的能力。第五,通过对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六、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较高难度的实际工程的能力

在学生前面专业技能的积累基础之上,本中央空调的毕业设计主要培养学生解决较高难度的实际工程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把毕业设计做成精品工程。因此,在毕业设计培养过程如下:首先,让学生选取中央空调设计的建筑图纸,但其所选建筑图纸需要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方可作为毕业设计,通过选图可培养学生辨别并分析实际工程图纸特性的能力;通过设计题目的选题可以培养学生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工程环境分析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能力。其次,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中央空调从方案确定、负荷计算、设备选型计算及图纸绘制等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建议的作用,主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从总体上把握好实际工程,同时,可以培养对实际工程项目前期处理的能力以及制定实施计划的技能和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技能。第三,学生通过自己所设计的作品与指导老师进行共同探讨分析,哪些不符合设计规范?哪些需要改进?共同讨论分析,指导学生把毕业设计做成一个精品工程,使其符合实际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在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实际工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并可以对工程实际中的设备装置及系统流程等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第四,指导学生编制完成符合规范的毕业设计,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编制规范文件的能力,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完成毕业设计内容的编写。

七、“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果

“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下面以空调制冷方向为例来说明。从2011年开始参加美的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开始,每届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11年、2012年、2013年的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08级张飞荣同学、2009级邹承柱同学、2010级陈启政同学均获得“杰出设计奖”,同时,2008级黄学能同学、2009级陈厚馨同学、2010级黄军伟、陈军龙团队及肖学武、王明秋团队、黄凯涛同学均获得“优秀设计奖”;同时,在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中,田红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年获得杰出设计奖的同学还获得由美的公司提供的实习机会,并应邀出席颁奖大会。2014年参加美的“第十二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的作品还在评审中,希望有好的收获。另外,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每年参加“艾默生杯”空调与冷冻设计应用大赛,以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南赛区)等专业竞赛均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通过“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都很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为100%,而且多数学生都找到了非常满意的工作,如获得第十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杰出设计奖的2009级邹承柱同学在毕业前已经更换了两个设计院类的好单位,同时在毕业前已经开始为其工作单位设计中央空调了。学生毕业后的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表明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八、总结

根据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同阶段不同的培养特点,为学生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竞赛、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工程实践学习,培养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以下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实际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通过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并具备对工程实际设备及流程等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洞悉或预测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其职业竞争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能够从整体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驾驭整个实际工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态度、脚踏实地、目标远大、意志坚强、思维敏捷以及乐于创新的优秀品质。通过“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镇江,徐武彬,黄位健.实习、设计、就业三位一体工程教育服务工程零距离对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9.

[2]周锡堂,李润,宣征南.“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7-219.

[3]马慧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6):12-14.

[4]丁继斌.“三位一体”模式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9):39-41.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鹤发童颜,却一直精神瞿烁;气宇轩昂,但始终慈祥谦和。这样一位经历了几个时代的颠簸和磨难的传奇式人物,这样一位饱经沧桑、坚持真理的老科学家,却总是以一种宁静致远、云淡风轻的态度看待世间万物。在众多亲友和学生的眼中,大多数时候,徐老是内敛含蓄、温文尔雅的;然而,一旦说起专业,徐老却可以连续几个小时滔滔不绝,思维敏捷锐利一如青年。那双清澈如溪的眼睛,总是闪烁着睿智犀利的光芒。正是在这种光芒的照耀下,徐寿波克服了种种不为人所知的艰难险阻,始终一如既往地坚定跋涉在自己的科学征途上。

科学之路的前三十年

1931年,中国正值大动乱的年代,徐寿波出生在浙江绍兴城里的一个小手工业家庭。在他的记忆里,祖父是农民出身,到城里做小手工业,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父亲是老二,为人正直,但特别严厉,如果小辈们做错了事情必然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批评,是典型的传统大家庭中的“家长”。 母亲则是传统的“慈母”,吃素,相信菩萨,心地特别善良,连家门口买菜都从不跟农民讨价还价。

在这种“严父慈母”式的成长教育氛围中,徐寿波一直特别乖巧,喜爱学习,经常是自己闷在书房里看书,或帮助照顾弟弟妹妹,从不给大人添麻烦,因此在几个兄弟姐妹中,徐寿波是最少被父亲责骂的一个。当然,少时的徐寿波也有顽皮的时候,那时他最爱的闲时娱乐活动便是抓蛐蛐和钓虾。

也许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徐家之前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徐寿波的大哥、二哥都是小学毕业后就工作了。“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读大学!”徐寿波说,正是这份理想和坚持让他走到了今天。

1949年夏天,正在省立绍兴中学上高二的的徐寿波响应号召,到绍兴农村工作队工作;四个月后,他考入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学习不到3个月时间,就被直接分配到了上海市税务局工作。“捧着铁饭碗”留沪,这对于当时很多人来说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可20岁的徐寿波在工作半年后,却毅然辞职,离开上海,回到绍兴一中继续读高三。1951年9月,徐寿波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南京金陵大学电机系,1952年9月院系调整到南京工学院电机系。毕业之后,徐寿波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做研究实习员。

1956年,根据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长远发展十二年规划(1956~1967)的要求,工作才一年的徐寿波就被中国科学院选派到苏联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学习综合能源工程学,其任务是为国内开创这门新学科的研究。

在四年留学生涯中,徐寿波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先后获得两次青年科学二等奖,深得导师犹太人魏以茨院士和同事们的赞赏。

“当时我们留学生在苏联一个月的生活费有700卢布,相当于300多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收入了,一个大学生毕业工作一个月也只有56元人民币。但是这些卢布只能在苏联使用。”

作为新中国独立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四年制大学生,被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送到苏联留学的知识精英都担负着在中国开辟新学科的重任,因此“当时我一有空就去逛书店,特别去旧书店逛,只要看到是我这个专业的书都要买回来,回国的时候我基本上把自己所学专业的老祖宗的书都搬回来了,回国的路费自己承担,剩下的钱都交了党费。”说着,徐院士向我们指了指办公室里的书柜,“这里面不少都是从当时的苏联带回来的。”随意抽出一本,扉页上写着漂亮的俄语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这是徐院士在买的时候留下的名字和购买日期。虽然已经过去将近50年了,徐院士依然能用熟练的俄语读出书的名字。

这是徐寿波艰难科学之路的前三十年,从绍兴城的一个立志要上大学的普通孩童,成长为满怀报国热情的留苏青年。这条路途,这段时光,与日后的种种经历相比,实在称得上是一帆风顺、和风细雨,其中有攀登科学高峰的无上乐趣,有学成归国后的踌躇满志,有简单的快乐,有甜蜜的忧愁;但是,大概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此后的征途,充满了艰难险阴,为了中国的科学事业,他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上,这一站,就是近半个世纪。他见证着中国大交叉新兴学科的成长,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

技术经济学之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以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为了自主制定第二个全国科学技术长远发展十年规划,即《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对1958年开始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进行总结后提出,需要有一个专门研究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学科。

徐寿波永远记得那一次可以称为中国技术经济史开篇的谈话。经济学家于光远对徐寿波说,“你去调查一下国外有没有研究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学科”。调查的结果是,苏联没有,美国也没有,其他国家更没有。

为此,徐寿波建议把国家需要的这种研究,定名为“技术经济”,后经专家论证同意,采纳了该建议,并责成徐寿波起草《技术经济》科学技术规划纲要。

在国内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情况下,要完成这个艰巨任务,这对当时年仅31岁的徐寿波来说,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

“我的家乡绍兴是出师爷的地方,绍兴师爷的特点就是胆大心细,这些我都继承了,我有压力,但是不怕。”徐寿波笑着回忆道。

当时,在北京友谊宾馆一住就是四个月,徐寿波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工作以来积累的经验,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技术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任务。没有想到,1963年,《技术经济》科学技术规划纲要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技术经济》与《自然条件和资源调查研究》、《工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医学科学技术》、《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一起并列为七大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这不但在中国是首创,同时亦开启了世界之先河。

能够得到中央的肯定,对年轻的徐寿波来说,是极大的激励。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止步,之后,徐寿波加倍以更充裕的精力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新领域的研究探索中。

1963年徐寿波承担了《技术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最重要和最艰巨的一项基础研究――《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研究》。顾名思义,《技术经济》是自然科学中的‘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相结合的大交叉科学,这对于一个搞技术科学出身的徐寿波来说,要创立这个大交叉科学的理论方法有何等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由于当时没有一个单位接受该项重要研究任务,徐寿波只好下决心自己一个人承担,日日夜夜进行探索,特别是经济学几乎从头学起,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撰写出总共2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在《人民日报》(1963年9月19日)和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1964年第7期)先后公开发表《积极开展技术经济研究》和《技术经济研究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两篇开创性的技术经济学术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为我国乃至世界技术经济学的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科委可燃矿物综合利用组推荐该原创性科研成果全部正式出版。但恰在此时开始,“技术经济”出书计划泡汤――这份凝结着他心血的20多万字的研究论著不但不能按原计划出书,反而成为全面彻底批斗他“反动学术权威”的“罪状”……这种凄风苦雨、风雨飘摇的日子没想到一晃就是十年,徐寿波小家庭也为了“技术经济”批斗而妻离子散。然而,这位绍兴汉子并没有倒下,他坚信,“技术经济”的春天一定会重现。

1978年,终于邓小平引领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技术经济”重新焕发生命。1978年他创建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任首届总干事长8年,为推动该学科在我国发展做出很大贡献。1979年被国家科委聘为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专业组成员。1980年在中国社科院倡议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技术经济研究所(现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前身)为第一任负责人,并担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技术经济系(现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前身)第一任系主任。同时创办了《技术经济研究参考资料》和《技术经济研究》杂志。

1980年,徐寿波在中被批判的20多万字《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研究》报告终于公开出书了,取名《技术经济学概论》,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技术经济学的专著,受到国内外重视,他创造性地系统地提出了《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对象、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1984~1988年《技术经济学》先后出了第二、三、四版。该专著获得光明日报社全国“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瑞典学者埃里克・达克在《中国的技术经济学》一文中给与了高度评价,指出技术经济学是中国自己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苏联没有,西方没有(美国《亚洲概观》1981年9月)。国内有关专家评价:“这本书的出版在世界技术经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许多人都是通过学习这本书而步人技术经济研究领域的。1989年担任国家计委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期间,创办《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杂志,受到社会重视。

徐寿波提出的技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徐寿波还亲自应用技术经济学原理方法,在“金海工程”、中日合作开发渤海油田、宝钢二套轧机、亿吨石油合理利用、南海石化等国家重大项目论证、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规划研究、中国全面节约战略和规划研究、技术进步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革命以及技术经济学分支学科――能源技术经济学和物流技术经济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高水平成果,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科技服务,并且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根据党和国家需要,徐寿波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北京交通大学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开创我国“技术经济学”、“能源技术经济学/综合能源工程学”和“物流技术经济学/综合物流工程学”三个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方面,共取得理论和应用成果(包括研究报告、会议论文、报刊杂志文章和专著教材)400多项,其中有50多项成果获奖,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北京市以及国际学会等各种奖励。

中国的“技术经济学”普及很快,成为我国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和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从1978年开始,徐寿波先后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为领导干部、教师、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上述三门新兴学科。他还在中央电视大学为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授课,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有十几万人通过了考试。他亲自培养博士和硕士数十名。还培养美国、德国和法国研究生。

“任何一门新的重要科技的开拓、奠基和站住脚,被人们广泛承认是很难很难的,它要具备六个条件,也就是要做六件事:首先要有该重要科技的国家发展规划;第二要有该重要科技的部级专门研究机构;第三要有该重要科技的部级社会学术团体;第四要有该重要科技的专门学术刊物和著作;第五要有该重要科技的自己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并能经受住历史的实践检验;第六要有该重要科技的人才培养。”徐寿波在总结我国技术经济科技发展这六个条件时说道。

徐寿波实实在在做了这六件事,付出了巨大代价,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技术经济学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得到国内外公认。徐寿波被誉为中国技术经济学之父当之无愧。这是徐寿波院士在时代留下的传奇故事。

中国需要“综合能源”这门新科技

列宁曾经对共产主义做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这说明能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何等重要。

上个世纪50年代徐寿波到苏联留学,学的是“综合能源”,这个“综合能源”新科技是苏联当时搞俄罗斯全国电气化规划时创建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是苏维埃主席,列宁的革命战友电气工程师克尔日柴诺夫斯基是计划委员会主席,世界闻名的俄罗斯电气化规划就是他领导几百位专家完成的。当时,就发现能源问题必须进行综合研究,因为发电要靠煤炭,还要靠石油、水电和其他能源,而且挖出来的煤还要用铁路运输,电厂发的电力还得用电网送出。如果光考虑开煤,不考虑铁路不行;光考虑电厂,不考虑电网不行;光考虑电力生产,不考虑电力消费不行;光考虑技术,不考虑经济不行。因此,后来任苏联科学院第一个院长、动力研究所所长的克尔日柴诺夫斯基院士创建了这个“综合能源”新科技。”徐寿波回忆道。

“综合能源”研究,徐寿波在中国科学院亲身遭遇了“四起四落”的折腾,这对于没有坚强意志和追求科学精神的人来说,实在是无法坚持到最后的,但是徐寿波是唯一一个坚持到最后取得成功的人。

1958~1960年,第一个起落折腾。1956年,在主持制订的我国第一个十二年(1956年~1967年)长远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动力研究被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根据规划要求,中国科学院从中科院长春机电研究所派徐寿波等两人,去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学习综合动力专业。1958年中科院成立了动力研究室(所),吴仲华院士是负责人,其中有综合动力研究组(室),本来两人留学回国要到中科院动力室(所)工作,但因为1959~1960年我国经济遇到困难,中科院动力室撤消合并到中科院力学所。所以当时中科院把徐寿波分配到力学所,说怀柔有一个基地研究导弹动力经济,徐寿波考虑这与综合能源专业完全不对口,仍然回到中科院电工所工作。这是徐寿波亲身经历的综合能源研究的第一个起落折腾。

1962~1970年,第二个起落折腾。上世纪60年代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燃料动力问题严重,经常停电缺煤对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为此国家科委专门成立了燃料动力政策办公室,对综合动能问题研究十分重视。于是,1962年徐寿波等两人一起打报告给国家计委和中科院领导,要求成立综合动能研究机构,后来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党组研究同意成立“综合动能研究室”,为了节省经费,由中科院综考会代管。1963年在聂荣臻同志主持制订的我国第二个十年(1963~1972)长远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动能研究又被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1963年11月李富春、聂荣臻批准原国家科委可燃矿物综合利用组关于中科院综考会“综合动能研究室”扩大为中国科学院动能研究所的建议,但中科院没有执行。开始后,1970年中科院综考会撤消,“综合动能研究室”也一起下马。这是徐寿波亲身经历的综合能源研究的第二个起落折腾。

1972~1973年,第三个起落折腾。1972年,中国科学院把原撤消单位中科院综考会合并到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在地理所经济地理研究室第三次成立了“动能研究组”。当时,由于徐寿波的“技术经济”研究被批判,所以他全力以赴搞节能研究,得到了国家计委的重视。当年11月27日,国家计委领导给中科院领导去函,要求“动能研究组”承担我国二次能源利用、重油合理利用、锅炉改造、电能合理利用、煤矸石利用等五项科研任务,但中科院以地理所不适合搞动能研究为由,1973年11月派人通知地理所要撤消“动能研究组”。这是徐寿波亲身经历的综合能源研究第三个起落折腾。

1975年~1979年,第四个起落折腾。为了继续开展国家急需的动能研究,徐寿波等两人又一起打报告给国家计委领导袁宝华、李人俊、谷牧和余秋里同志,后来,宝华和人俊批示“动能研究、十分重要、急待加强”,(1974年1月20日),秋里批示“这个意见很好,可同意,请考虑”(1974年1月25日),谷牧批示“我认为是个好的意见”,并提了三点意见:第一、科学院应加强动能研究;第二、对动能研究应有一个统一规划;第三、保留现有科学院动能研究力量。1975年中科院综考会恢复,同年4月中科院下文保留“动能研究组”仍放在中科院综考会,这时“动能研究组”改名为“综合能源研究室”。但直到1976年被打倒以前,中科院没有执行中央领导的批示,一个20多人的“综合能源研究室”最后只剩下徐寿波一个人,但由于这项研究国家很需要,国家计委十分重视,所以也有人从别的专业转到“综合能源研究室”。特别是1978年科学大会前,徐寿波在中科院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了“加强能源科学研究”的建议,受到国家科委能源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责成徐寿波负责起草全国“能源科学技术”规划。徐寿波把煤炭、石油和电力三个能源生产部门的规划和徐寿波负责制定的得到国家计委节约办批准的能源合理利用规划综合一起,完成了“能源科学技术”规划。这个规划被国家批准列为重要科学技术领域之一。1979年徐寿波认为很有必要成立能源研究所,于是正式向中科院领导建议,但由于个别领导有不同意见最后没有成功。此时,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于光远同意在社科院成立研究所,指定徐寿波负责筹备。这样,中科院综考会“综合能源研究室”就下马了。这是徐寿波亲身经历的综合能源研究第四个起落折腾。

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能源问题越来越重要,综合能源研究获得第五次崛起。为了改变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分散管理的局面,1979年徐寿波建议国家成立统一领导能源生产和利用节约的综合部门――国家能源委员会,这个建议被中央采纳。1980年有一天中南海、余秋里要找徐寿波汇报,没有找着,结果另一个人去汇报,中央当即决定把“综合能源研究室”改为中科院能源研究所,从此,“综合能源研究室”一分为二,除徐寿波一人以外,都没有去社会科学院。后来这个能源所也离开了中科院,由国家经委领导,不久又改为国家计委领导,现是国家发改委领导。徐寿波负责的中国社科院技术经济研究所继续开展综合能源研究和能源技术经济研究。徐寿波后来到国务院能源规划办咨询研究局和国家计委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也一直从事综合能源和能源技术经济研究。

由此可见,综合能源研究或能源技术经济研究是一个大交叉科学研究,属于两栖科学动物,在人们还没有认识以前很难有立足之地,它既不被自然科学技术研究部门所欢迎,也不被社会经济科学研究部门所欢迎。因为它不是纯能源技术科学,所以徐寿波在中科院遭遇四起四落的折腾,最终还是离开了中科院。徐寿波说,这种研究只有国家综合部门才真正关心。国内外历史事实证明,能源问题始终是摆在人类面前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展这门大交叉科学的研究,即使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也很重视。正因为能源问题本身是错综复杂的,必须进行综合研究,能源技术要先进、可行,经济要合理、高效,煤油水核新能源要协调发展,能源生产和能源节约要协调发展,能源开发、运输和市场要协调发展,能源、经济、环境要协调发展,能源要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有这门科学的研究。

徐寿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能源研究,在他的积极倡议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综合能源研究室。经过四个起落折腾的考验,徐寿波始终坚持我国综合能源工程学和能源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终于成为我国综合能源和能源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上个世纪50年代徐寿波还在苏联学习的时候,他就关心中国的能源紧张问题,他对北京东郊热电厂进行调研时发现, 热电厂最大供热负荷是根据我国当时采用苏联普遍使用的蔡普林经验公式计算的, 这个公式是将历史上最冷天的温度平均获得,徐寿波发现计算的科学依据存在很大漏洞。为此, 他收集了大量北京地区的气象资料, 经过反复科学计算和论证,终于创立了新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北京地区采暖用的设计最低气温为一9℃的结论, 与应用蔡普林公式计算的一13℃相比整整相差了4℃。这个研究成果经历了数十年的实践检验,一直延用至今, 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物质资源。

回国后,徐寿波接受的第一个国家研究任务是重油的合理利用。当时, 国内将大庆石油提炼后剩下的重油全部丢弃, 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污染环境。为此, 国家号召各行各业都使用重油, 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大用重油”热潮。徐寿波认为, 所有行业都大量使用重油是不可取的, 中国不具有如此庞大的重油资源。那么究竟哪些行业更适合用重油, 并且用多少合理呢。为解决这个问题,1963~1964年间徐寿波先后到东北和西南地区各行各业进行调查。他通过掌握的大量数据, 建立了一个可行公式。利用这个公式计算的结果, 就可以判定重油的哪些用途好, 哪些用途不合适, 使大家对如何合理利用重油资源一目了然。这个资源合理分配方法不仅适用于重油,也适用于其他任何资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徐寿波根据研究提出,20多种重油用途中作为石油化工原料使用是最合理的,电厂烧重油是最不合理的。这个结论为当时确定我国发展石油化工的科技路线提供了很有力的科学依据。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第一届科技成果“优秀奖”,这是当时同类项目中部级的高奖项。

同样是,历史被切断了十年。粉碎“”之后,徐寿波迎来了他的学术事业的春天。1977年,他首次建议并负责起草了我国第一个《能源科学技术》规划纲要,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采用,和农业、材料、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一起列为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要科学技术领域。

此后,徐寿波书写了很多我国能源科技领域的“吉尼斯大全”。

他组织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能源学会――北京能源学会;

他组织创办了我国第一本能源杂志――《能源》;

他公开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能源技术经济学》、《综合能源工程学》和《论广义节能》专著;

他第一个从“狭义节能论”到“广义节能论”的创新突破,提出了中国原创“广义节能”新理论;

他第一个从“开源战略论”到“综合能源效率战略论”的创新突破,提出中国原创的“综合能源效率战略”;

他第一个提出并科学论证能源翻一番保经济翻两番的“一番保两番”重要建议,被中央采纳,取得重大成功;

他首次提出余热利用综合能源工程原理和方法,被国家计委采纳,并用于京津沪辽余热利用综合能源工程项目,节能效果显著;

他首创了全面节能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被国家采用;

……

尤其是“广义节能论”和“综合能源效率战略论”的广泛应用于实践,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邓小平为首第二代中央领导提出的中国经济“翻两番”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对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一番保两番

据了解,“狭义节能论”是基于提高能源利用设备热效率(技术效率)的能源节约理论,其节能对象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本身,是通过改造用能设备,提高热效率,回收利用余热余能来进行能源节约。长期以来,该理论在世界各国流行,中国也不例外。

“开源战略论” 是指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完全依靠能源开发供应的理论。在1973年之前,许多国家都奉行该项战略,但这样的结果是形成严重的世界“能源危机”。从中国情况看,由于当时也实行该战略,致使能源浪费严重,由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能源运输紧张、森林植被生态破坏、石油资源过采、能源投资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病态现象都由此而生,最终造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越来越高,综合能源效率越来越低。“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上升5.1%;此后“二五”,“三五”,“四五”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上升14.9%,0.8%,3.5%。综合能源效率从1952年的1635元/吨标煤下降到1978年的682元/吨标煤,年均下降3.3%。在“开源战略”时期,中国累计浪费能源35.5亿吨标煤,损失国内生产总值5.85万亿元(1980年价),严重污染了环境。

历史定格在了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徐寿波经科学论证后提出能源翻一番保经济翻两番的“一番保两番”重要建议,被中央采纳。

那一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要在20年内(1981~2000)实现经济翻两番。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摆在了眼前:作为经济增长强大后盾的能源能不能迎头赶上支持和保证经济的发展?时任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能源组负责人的徐寿波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研究任务,为我国第二代中央领导这个历史性的宏伟大略提供决策依据。

按照当时的发展状况,1980年,我国能源年消耗量是6亿吨标准煤,如果按照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时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58计算,到2000年则需消耗能源近40亿吨/年;即使按照1:1的系数,也需要24亿吨/年。由此推算,如果在21世纪中期实现人均收入4千美元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年能耗将需要100亿吨标准煤,这是个惊人的数字,比当年全世界需要的能耗量还高!当时国家计委联合几个部门进行的研究得出结论,煤、石油、电力等总能源供给量只能翻一番,也就是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只有0.5。因此摆在徐寿波面前的研究任务非常严峻。“一番保两番”到底有没有可能?按照国内外的过去实践和已有能源理论,都不可能,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一番保两番”到底有没有可能?业界在关注,中央在关注,改革决策者的目光聚焦在这儿。

单纯以扩大能源产能已经被证明了是条死路,要完成“一番保两番”的目标,就必须另辟蹊径,徐寿波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研究论证中。逐渐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概念出现在他脑海中,GDP能耗指标。这在中国当时还普遍使用工农业总产值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背景下是个有超前性的全新概念,在工农业总产值能耗指标中工农业生产成本一直都处于忽视的状态,服务业也一样被忽视。而在GDP能耗指标中,能源消耗与GDP数值之间的比值恰恰能克服这些缺点,能全面反映能源使用的技术经济效率,即综合能源效率,而这个效率正是完成“一番保两番”的关键所在。

打开大门的理论钥匙找到了,科学论证迫在眉睫。他带着一批专家奔赴山西等能源基地,实地考察,座谈,测算,研究。他仔细研究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资料,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结果发现中国的GDP能耗是全世界最高的,是日本的7倍,法国的5.8倍,印度的2.9倍……

“这里大有潜力可挖,一番保两番完全有希望实现。”徐寿波信心满满地建言中央。

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徐寿波给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者们一个坚定的观点: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一定要大于1,中国到200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使只有0.5(相当于GDP能耗要降低一半),但只要全面实行“广义节能”和“综合能源效率战略”,一番能源仍可保证经济增长翻两番的目标。这个事关重大的建议为经济翻两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被中央采纳。

与此同时,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包括“制定国家《能源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建设山西能源基地,提出开发与节约并重,以节约为主的方针,各部门、行业和企业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全国开展节能月活动,制定节能法等等,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综合能源效率战略的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六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年均降低5.2%;“七五”和“八五”期间,分别降低2.5%和5.8%。综合能源效率从1980年的750元/吨标煤提高到1995年的1476元/标煤,年均提高4.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低4.4%。从1981年到1995年的15年间,累计节约能源71.8亿吨标煤,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5.4万亿元。实践结果,1995年比1980年能源只翻了一番,而GDP翻了两番。“一番保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于1995年实现了。

“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两个词是当年徐寿波最深切的体会。他说,苦和累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只是这个任务实在关系国计民生,责任太重,压力太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和马虎。最后,他的研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这充分说明了中央决策的科学、正确和英明,同时说明国家管理能源与经济发展的能力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效,这个经验万分重要,它不仅对我国新世纪经济翻两番有用,而且对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用。

对比“开源战略”和“综合能源效率战略”,徐寿波认为后者有五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可以长期缓解能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二是可以为实现经济翻两番提供保证;三是可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保障石油安全和能源安全,避免石油能源危机在中国发生;四是可以促进能源、资源、环境、经济和人口互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五是可以不断提高综合能源效率,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力、资产力、物力、自然力、运力和时力六大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的状况。因此,该战略完全符合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新世纪“一番保两番”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又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国内经济形势发展越来越好,但是能源消费也明显加快。数据显示,“十五”时期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1.3%,这是改革开放后经历的5个5年计划中,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时期,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能源消费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5.3%和16.1%,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两个年份。如此之高的能源消费,造成了能源生产和运输供应异常紧张,石油能源进口大量增加,石油安全甚至整个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环境保护受到严重挑战。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但不能提前实现新世纪“经济翻两番”目标,相反可能会出现经济下滑,影响“经济翻两番”目标的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徐寿波认为,今后中国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中国石油需求越来越旺,净进口石油数量越来越多,石油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整个能源的安全;但是,面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呼吁“中国经济低速增长战略”,他认为绝对不可取,不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更加落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不可能选择同他们一样的‘经济低速增长战略’。因此,‘经济适度增长战略’是中国目前唯一正确的选择。”徐寿波表示,中国经济不能低速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地区需要加速发展。因此,中国当前面临的任务很艰巨,能源瓶颈制约亟需解决。

在徐寿波看来,解决的路径就是要对中国今后的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经济适度增长战略’和‘综合能源效率战略’是相互匹配的两个战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保证中国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战略,也可以称之为‘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徐寿波认为,根据这个战略,一半依靠广泛开源,一半依靠广义节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新世纪实现经济翻两番是完全可能的。当前,党中央加强了能源领导,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海工程

如果说,徐寿波在进入国家计委以前偏重于搞能源等硬技术经济研究任务的话,那么进入国家计委以后,承担更多的是软技术经济研究任务。例如:中国全面节约战略和规划研究、技术进步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革命等等。

历史走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经济出现下滑,这对党的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的实现,产生严重威胁。1992年,为理顺思想拨乱反正,邓小平进行南巡讲话,之后国家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但是1993年开始出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国际社会对此议论纷纷,国内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这一切都需要有科学的依据,以为首的第三代中央领导对这个重大问题必须作出明确回答!

为此,当时中央决定将已经停止工作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重新恢复,由同志任组长,曾培炎同志为办公室主任。马上,曾培炎主持召开由中央四个有关部门专业人士参加的座谈会。这次会议,徐寿波代表国家计委应邀参加了。

座谈会上,四个部门专业人士的发言,有两个被曾培炎同志否定了,只有徐寿波和国家统计局的发言被肯定并被要求提交书面报告,没有想到徐寿波的书面报告最后被同志采用。

徐寿波的书面报告是什么内容呢?

徐寿波在书面报告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采用“通货膨胀单指标”评价标准不可取,应该用中国自己原创的“七大指标”综合评价中国经济形势;二是要建立专门的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徐寿波根据技术经济学理论方法,以科学的态度详细评析“通货膨胀单指标”评价不可取的理由,提出了要突破国际通用的“魔方四角”评价指标体系。徐寿波建议尽快建立中国经济形势综合评价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的重大经济信息,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并经信息系统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同志很快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金海工程”――金色中南海工程。

要给世界一个回答。“关系重大,中央着急,江总书记着急。”其实徐寿波更着急。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数据,多少次分析对比……成果出来后,经中央办公厅、电子工业部、中财办“三堂会审”,最后以充分的事实和科学的分析依据,给了世界一个响亮的回答: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总体经济形势是好的!

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这是一个洪量而坚定的声音,对于一位老科学家来说,这是他对科学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徐寿波以一个纵横驰骋在技术经济、能源等多个领域专家的才识和胆量,以实力和信心做出这样的论断。一个论断,一言九鼎,维系千钧。

首提大物流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对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上,物流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被认为继降低原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之一,因此一直有“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市场”之说。但,几乎所有的企业及理论学者,都被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困忧:什么是物流?

中国最早引进物流名词是在1979年。当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代表团回国后在《国外物流考察报告》中第一次把日本“物流”两个汉字名词介绍到中国。

实际上,最早提出物流名词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国。日本的物流名词概念是1956年从美国考察回国后开始使用的,当时美国人讲的是实物配送,翻译成日文为“物流”。

徐寿波院士经过二十多年潜心研究后认为,美国对“物流”的定义实际上是对“物流管理”的定义,这个定义对研究发展物流科学技术是很不利的。物流科学不能等同于物流管理科学,至少还应该包括物流经济科学和物流技术科学。他提出了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物流的“大物流”理论,从而扭转了国外传统的“物流管理就是物流”的观念,成为中国物流科学技术的积极倡导者和综合物流工程学/物流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开拓者。

徐寿波院士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物流就是商品流通,就是做买卖,没有多少科学技术,所以物流科技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在教科书、杂志和新闻媒体上广泛传播的是西方物流Logistics定义,因此人们错误认为“物流管理就是物流”,物流科学技术就只有物流管理这门科学,与过去人们只关心物资管理一样,现在人们只关心物流管理。这种认识严重影响我国物流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与此相比,“大物流”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物流,尤其是在自然物流方面,徐院士将物流与生物、化学、物理、天文学相结合,提出了许多新兴学科。在经济物流方面,他说:“物流离不开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也离不开物流,信息管理在物流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观的努力是成功之父,客观的机遇是成功之母,努力+机遇=成功。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要善于抓住机遇,而自己的努力与知识的积累才是实现创新的必要基础。”

徐院士认为,物流科学技术与能源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等综合科学技术完全一样,是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领域,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改革开放以来,能源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等很多新兴的综合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科学技术体系。但是,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十分落后,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物流科学技术体系。所以,大力加强“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创建自己独立的物流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实在是当务之急。国外学者曾经提出,物流是经济上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徐寿波认为物流在科学技术上更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大有可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徐院士紧密联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实际,正致力于211工程―《综合物流工程学》新学科的创建研究工作与物流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发表了《关于物流科学理论的几个问题》、《关于物流科学理论的几个问题(续)》、《关于物流的科学分类问题》、《关于物流的科学分类问题(续)》、《大物流论》、《商品物流理论》等全国有影响的物流科学论文,在2004年国际物流会议上发表《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前沿》,提出了原创性的中国自己的MF物流理论和物流科学技术的学科体系,得到了国家有关单位领导和外国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好评。2004年,他作为物流规划战略研究专家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向教育部提出了“加强物流领域基础研究”的建议;向科技部、教育部领导提出了“大力加强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受到领导的重视。同年,中国物流学会领导在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指出徐寿波的“大物流论”是中国物流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创新成果。

在《中国流通经济》上先后刊登了徐寿波的特稿――《大物流论》和《大物流再论》,总结提出“大物流论”的七个主要理论。文章指出,物流是宏观物品的流动和微观物质的流动的总称,它包括管理行为在内的所有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行为,广泛使用于经济界、社会界、自然界各个领域;物流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不仅有经济物流,也有社会物流和自然物流,经济物流是大物流的核心,社会物流和自然物流是大物流的基础;物流是由物质、流动、主体、地域、时间和信息六要素组成;物流性质有固有性质和非固有性质两大类,固有性质与物流六要素相对应,有MFORTF六个属性,非固有性质有PSMTEF六个属性;物流工程是由物流六要素或物流六力组成的综合体;物流科学技术是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物流不仅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一个支柱产业,更是一个支柱产业群。

他指出:“目前物流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外流行的各种物流定义,缺乏科学的研究分析;二是对物流涉及的各个环节的研究相互脱节,不能形成一个系统,各环节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甚至相互矛盾;三是我国的物流理论大都从国外引进,自主创新少。因此很有必要加强我国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建议制定我国“物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对于我国今后物流产业的发展,一要尽快制定有关物流发展的产业政策;二要尽快建立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管理体制;三要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四要加速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运用。”

当下中国,关于物流的理论研究,对物流概念的界定、物流产业的界定、单个物流作业环节提供的服务与一体化物流作业服务的界定等问题,各家说法不一。

“我提出‘物的流动’新概念是1985年,比西方传统PD物流和Logistics物流概念出现晚七十和八十年。无论从物流概念的应用范围、具体内涵、行为性质和使用领域,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英文名词不能采用PD和Logistics,应该采用Material Flow。MF物流是由物M和流F两大要素构成的一个矛盾统一体,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物流科学就是要研究经济界、社会界和自然界存在的物和流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物流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徐寿波院士说,“物流研究的发展道路也不平坦,1984年在我负责的中国社科院技术经济研究所积极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创办“中国物流”杂志,但是由于人员和经费缺乏,杂志停办,后来“中国物流研究会”撤消,成为“中国物资流通学会”下面的一个“物流技术经济”委员会,一直到2001年“中国物资流通学会”才正式更名为现在的“中国物流学会”,这至少也有“一起一落”的折腾。但是,与技术经济研究的“大起大落折腾”和综合能源研究的“四个起落折腾”相比,物流研究的折腾还算是比较好的。”

热电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一、2005年创建工作情况(21秘书世纪网)

(一)突出创建主题,推行项目化管理

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中突出创建主题,去年,我们把建立企业共同愿景作为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在创建工作中突出抓好团队学习,将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紧密结合,根据全市学习型城市工作要点,大力推行项目化管理。上半年,我们专门召开了“学习邓建军、推行项目化管理座谈会”,大家认为:项目化管理是“以重点破难点”为基础、“以立课题破难题”为原则的。建立项目化管理机制,是突破创建中的阶段性瓶颈的有效创建方法,通过项目来推动的学习型企业,能依靠不断的创新性项目的成功,来推动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螺旋式递进和深入。为此,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将学习与企业的科研攻关、技改项目、营销策划等紧密结合,以项目促学习、以学习推进项目实施,实现学习效果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双赢。创建企业在工作中,紧密结合本单位的重点工作、难点问题,建立相应的学习团队开展学习,对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形成“项目群”。供电公司在坚持“课题带团队”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对标管理的工作要求,突出以项目带团队。结合常州的实际,围绕“业扩流程重组”、“缩短抢修抵达、修复时间”、“日负荷预测准确率”等涉及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项目,组建52个团队进行团队建设和技术攻关,提升公司的专业业务管理能力和科技含量。黑牡丹公司在纺纱、染色等全工艺流程中,组建了由200多名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参加的七个“研究小组”,一年来共完成183项改革。金太阳家电公司组成了跨部门、跨单位的攻关课题组,对服务工作进行流程创新和改进。公司品质管理部、维修公司、培训部与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标准处共同组成了学习团队——“空调安装服务规范”课题组进行攻关,创立了我市第一个空调安装服务标准,超过了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排水公司紧紧围绕事业发展规划开展创建工作,与市环保局、第一热电厂联合,通过实施污泥焚烧项目化管理,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置目的,彻底解决了填埋场地短缺和污泥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填补了全国环保领域这一空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电信公司建立虚拟团队,以客户响应中心为支点,形成前端决策、后端支撑的联动效应,保证前后端快速响应市场,打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公交集团公司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通过项目化管理,整合内部人才资源、培养技术人才,采取建立职工技术攻关小组、“党员攻关组”、开展向邓建军同志学习活动等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和组织职工技术革新,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增强企业整体创新力。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至今就诞生了“10英寸电子发光路牌”等近20项职工技术革新成果,今年又攻关研制成“大客车电路仿真故障排除操作台”,不仅节省资金2.2万,且大大强化了汽车驾驶的教学、实习和考核手段,结束了以往从事此教学项目必须动用车辆的历史。

实践证明,以项目推动的学习型企业,不仅能为本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更能进一步体现了不光是用人干工作,而是“用工作培养出人才来”这一学习型组织理念。

(二)注重能力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实现企业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作为主抓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部门,我们在创建工作中注重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根据市委、市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与市委组织部、工商联联合组织实施民企“241”培训工程(即举办2期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境外培训班;到著名高校、国家培训机构和民营企业发达地区举办4期专题研讨班;每1-2个月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工商企业管理专家和著名企业家到常作专题讲座或报告会),这一项目的实施,受到了企业的欢迎。我们与组织部、工商联先后两次在清华大学举办“清华大学——常州市现代企业家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由清华大学资深学者、教授讲课,有102名企业经营管理者赴京参加学习。今年我们与市委组织部、科协联合举办“境外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班”,17名企业经营者进行为期21天的培训、考察任务,通过学习,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从去年8月起,我委与组织部、工商联具体承办的每月一场的“企业创新与发展免费系列报告会”,引起了全市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至今已举办了“中国经济政策走势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共拓核心竞争力”等十四场报告,很多场次出现了火爆场面,250人的座位到会400多人,过道都加满了凳子,先后有近7000人次参加。许多企业的老总说:“这种高层次、高水准的报告会,对我们启发很大,这是市委、市政府为企业办得一件大实事、大好事,这种培训是越多越好”。

当前,民营企业员工的不稳定和频繁跳槽,已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流失人才,而且涉及商业秘密,这些成了民营企业老板心里深深的痛。我市众多企业老总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谁拥有了优秀的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制胜的先决条件。为此,很多企业不惜拆百万巨资吸纳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留住人才,培植企业的人才“森林”。红星集团连续多年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大手笔投入资金,组织培训学习;亚邦集团独特的科研、生产、经营模式、新颖的股份制体制和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了适合自己发展、创业的平台,使到亚邦工作的人真正体会到尊重人才、放手使用人才、让科技人才当家作主的感觉。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今年专门成立人才招聘小组,负责人才的引进;为了留住现有人才,公司出台各类补贴和住房政策,对生产、设备、营销外贸等重点岗位人才加大了政策斜力度。公司还不停地为人才“充电”,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出重金选送到相关高校或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和观摩学习,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专以上人才进行学历学位的学习深造。恒基路桥总公司通过建立三种人才绿色通道,加强企业内部人才梯队建设,着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把创建工作与人力资源开发紧密结合,是我市众多创建企业今年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加强学习交流,提升创建水平

为了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三月份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市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今年工作。会上,供电公司介绍了建立企业共同愿景的做法,公交集团交流了创建工作的体会、钟楼经贸局作为牵头部门如何推动全区创建工作作了发言。不同类型的经验介绍,使与会人员深受启发。盛建良副秘书长代表王市长到会讲话。根据宣传部要求,上半年,我委代表学习型企业领导小组向中央新闻采访团汇报了学习型企业创建情况。我市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引起相关部门的继续关注。在今年2月份市委召开的全市创建工作会议上,组织推荐的14家创建先进集体受到市委表彰,“创建学习型企业交流基地”等7个载体被评为市优秀成果奖。在全省培训工作会议上,我委作为经贸系统唯一代表在大会发言,并在六月份全省深化学习型企业会议上受到表彰;我市学习型企业创建情况应约刊登在中国《培训》杂志上;近期,还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学习型企业论坛年会。为了不断提高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水平,今年,我们组织了由创建联动部门、专家组成员、扎口部门代表参加的创建工作咨询座谈会,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组织了创建骨干参加由清华大学教授主讲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用文化力再造无限商机”报告会。为了做好明年创建工作,近日召开了由创建先进单位代表参加的创建工作座谈会,卢部长亲自参加座谈。今年我们还根据宣传部安排,在交流基地红星集团接待了新疆吐哈油田管理局一行20多人的学习交流团,通过交流,学习到了兄弟城市的宝贵经验和做法。

(四)结合企业实际,突显创建实效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达到员工的素质提高和企业效益倍增的双重效应。常州裕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市学习型企业创建单位,多年来,重视教育培训和创新精神培育,鼓励员工“充电学习”、攻坚克难,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促进了员工的学习进取心,增强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有力调动了员工参与企业竞争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为“西气东输工程”、“三峡工程”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配套的过程中,常州“裕华”完成了对防爆监控设备核心技术的攻关,先后获得13项国家专利,形成了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案,并很快生产出第一台样机。因为配套商的中标,“裕华”的产品很快被运用于“神舟”四号、五号前期装配和发射现场的监控。这次又为举世瞩目的“神六”系统工程提供监控设备。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王军认为,常州“裕华”成功突围国际技术壁垒,为“神舟”系列飞船提供配套,对我国国家安全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路运公司以流动箱的形式开展“金点子”活动以来,赋予了传统的合理化建设活动以新生命。大家提出的点子,大到征用土地、收购个体中巴车拓展经营规模,小到更换水龙头等等,迄今为止,公司共收到“金点子”485条,评选入围85条,其中73条得到落实,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百万元。企业超常规的发展速度、高科技的全面应用、高难度的市场竞争,促进了中天钢铁领导层对建设学习型企业的高度重视。“中天人”不拘形式、注重实效,着力推进“努力学习、岗级竞争”的终身学习培训法,提高了中层干部队伍胜任岗位的管理能力、干事办事的实战能力、雷厉风行的执行能力和主动工作的创新能力,培养了一大批能干、善干、巧干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该企业有望成为我市第一个营业收入超百亿的民营企业。冶金厂近几年来,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在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企业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工厂由一个单纯的备件制造厂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较强竞争力的冶金设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了具有较好声誉的“宝钢常冶”品牌,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发展,连续数年实现承接任务、销售收入、实现产值、技改投入创历史新高,常冶品牌的张力和常冶产品的市场“美誉度”日渐增强,工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

二、2005年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市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整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认识上有所动摇。一些企业产生了“创建疲惫”现象,感到创建工作已经搞了这么多年了,“差不多了”,没有认识到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个贯穿于企业发展壮大的长期过程,因此,满足于现状,创建工作流于程式、无新意。

二是在机制上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创建工作运行保障机制的构建尚未到位,配套性的制度、措施还显得不够有力。

三是在组织上尚有不足。有的企业创建工作存在应付的思想,单位领导表率作用不够强,组织措施不得要领,员工学习、创新动力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

四是在工作创新上做得不够,对创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的不够及时、不够深入。创建停留在形式上,有的企业没有与提升竞争力密切联系,致使创建工作“疲惫”。

三、2006年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的初步思路

明年是我市“加大有效投入年”,是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创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学习型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创新”这一主题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更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全民创业、自主创业为宗旨,以人力资源开发和项目攻关为核心,以民营企业创建为重点,深入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结合我市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针对目前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创建认识

深化创建学习型企业,认识是关键。目前,我市学习型企业创建有了一定成效,但要将这项系统工程向纵深推进,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引导企业从战略的高度、世界的眼光来认识创建学习型企业;克服“疲惫”思想,真正将创建学习型企业变为企业发展的自我需求和员工的自觉行为。

二是进一步强化创建结合

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根本所在。创建工作要在结合点上下功夫,要紧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大力推行项目化管理,通过创建,真正达到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三是进一步完善创建机制

建立并形成一整套运转正常、形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的重要保障。要积极引导企业一方面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学习后的能力与人员使用、岗位竞聘、合同签订等真正挂钩,使员工学有动力、学有压力、学有成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在组织领导上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经费投入上要提供必要的保证;在基础管理上要提供制度化的评价规范,保证全员的参与性、员工学习的自觉性和工作学习的兼容性。

四是进一步加强创建交流

要进一步重视新闻舆论对深化学习型企业建设的宣传报道和积极引导作用。宣传学习型企业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及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做到典型引导、整体推进;发挥市报、刊物、经贸网及有关媒体的作用,利用交流基地加强学习、互相促进,将交流基地逐步延伸到辖市、区,进一步促进全市创建工作水平再提高。

五是进一步加强创建研讨

上一篇:去实习公司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污水厂实习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