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阵痛

时间:2022-04-14 12:40:21

与往年的湿热不同,4月以来,武汉的天气一直温润祥和。

17日晚上10点多,中北路东沙大厦6层的一间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告诉德威公司董事长徐斌,中海油在广州的一家热电厂的招标项目开标了,德威的报价处于中间位置,中标的希望很大。就在几天前,华能集团位于江苏省的一家热电厂的招标负责人也找到了徐斌,希望德威能够参加他们一家在建热电厂的蒸汽管网项目的招标。

热电联产似乎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有投标、开标的项目。”徐斌告诉《能源》记者, “随着国家对热电联产的重视和热网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热’时代正在到来。”

“给力”热时代

热电联产作为节能工程的核心领域之一,正在迎来一个关键时期。

根据工信部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热电联产工程预计投资需求700亿元,实现节能3500万吨标准煤。

在此规划下,2012年全国能源会议已经提出,“在北方采暖城市以及热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结合淘汰分散供热锅炉和小热电,建设热电联产或热电冷联供项目。”而且,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积极推进电力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争取更多的热源点、电源点以及上网电量的指标,各电力集团也积极兴建热电厂。这一现象在江苏省尤为突出。

由于作为西电东送的落地点,江苏省相关部门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消耗西电东送的发电量,江苏省将保证热电厂的上网电量,而限制传统火电厂的上网电量。于是,一大批传统电厂不得不对存量火电厂进行热电联产改造,或者兴建新的热电厂。

除政策因素外,不断上涨的热力价格,也成为“热时代”扩张的推手。

“热力行业当前面临的巨大机会,主要是得益于能源价格的提升,以及全民对能源综合利用观念的改变。”徐斌向《能源》杂志记者说道。据其介绍,20年前,热力的价格每吨仅为几十块钱,10年前,蒸汽的价格达到了每吨100多元,而现在,这一数字变为了200多元。

“今后,热力价格还将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正是因为能源价格有了体现,所以节能才拥有了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才愿意对节能进行投资。”在徐斌看来,“热电联产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这并不是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市场有多大的意义。”

“低水平”困局

其实,我国政府也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支持建立了一批区域性的热电厂,并于1998年和2000年分别了热电联产的相关规定,推动了我国热电联产项目的发展。

但是,直到今天,热电联产行业依然困顿在“低水平困局”之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热电联产比例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的状况仍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

“很多企业都过于夸大自己的技术和宣传,很多东西应该要放在大环境中考虑。我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在热力行业,当前的技术水平是很低的。当前国内的技术,2012年与上个世纪60年代相比,根本上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与我们的热网基本上是绝缘的,新材料、新技术也没有在热网的建设中得到体现。”徐斌说。

以热能输送的热网为例,由于保温技术、信息化技术相对落后,导致热能损失总量大,约为10%-20%,而且输送距离短。徐斌告诉记者,即使是作为热网建设的领先者(比市场上其他现有技术节能20%),德威也只会向用户保证20公里以内的热网建设和蒸汽供应,因为超过这个距离,延长输送距离的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热电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缺少节能新技术,而是缺乏节能新技术的运用环境:用能观念、用能体制、能源价格。”远大能源利用公司副总经理马敢对目前中国“热时代”的“低水平困局”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中国热力市场的混乱,干扰了市场信号,进而影响了热电联产的创新和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由于部分地区还存在热电联产与分散锅炉供热“同热不同价”的问题,致使热电企业虽然节能环保却不能享受到集中锅炉同等的热价、优惠政策和补贴。而且,还存在用户经常拖欠热电厂的热费,或者相关部门经常向热电企业额外收取供热税等现象。

“而污染程度更高,效率更低的小锅炉分散供热却无此项费用,这是极其不公平的。由于政策上的不足,导致了各大电力企业对于热电联产项目的兴趣点在于装机容量,而不是以供热为根本出发点,热电联产项目的用途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徐斌说道。在他看来,政府应该从政策层面上给予热电联产企业以更多的关怀,以支持热电联产事业的发展。

“要解决我国电厂等耗能能大户的节能问题,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而是要创造出适合这些新技术生存的环境。”马敢认为,良性生存环境形成了,新技术会自然产生,迅速普及。

如果生存环境恶劣,即使有新技术开发出来,也无法得到实质的推广。因此,相关方面应致力于改变传统用能理念和割裂的用能体制,将能源价格调整到更合理的水准。

从联产到联供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热电联产供热机组装机容量和年供热量逐年增加,发电和供热标煤耗率逐年降低。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供热机组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到2010年供热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13000万千瓦,约占同期全国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8.2%。

在巨大的增量面前,未来“热-电”两联产也正在向“冷-热-电”三联产转变。

所谓“冷-热-电”三联产,是指热电厂发电,余热蒸汽通过热力管道输送到周边一定范围的单位、居民用户,在冬季集中供热,在夏季经过溴化锂机组集中制冷。

北京许继联华国际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冷热电三联产能够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燃料利用效率可达80%以上,并具有环保等优点,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如美国目前拥有冷热电三联产系统110余座,而在中国,冷热电三联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此外,现行的商业模式也将发生深刻改变。

“最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由联产向联供转变。因为,这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实则有很大差异。‘联产’表现的关注点依然是‘产’,逻辑潜台词是:‘产’出来以后就不再是热电厂的责任。而至于有没有人用,热电厂则不会关心太多了。而‘联供’表现的关注点则是‘对需求的满足’,是针对需求的整体性设计,如果没有需求,这种‘供应’就失去了基础。”对于未来新的商业模式,马敢向《能源》杂志记者解释道。

事实上,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正在一些能源企业所践行,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悉,苏州月亮湾的冷热电联供项目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奖励资金近2000万元。

上一篇:大型水库的水质净化作用 下一篇:古代中国的水力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