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01:06:03

器乐培训总结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 总则

1、“天籁之音”器乐社团宗旨:陶冶艺术情操,丰富校园文化。倡导新世纪高校年轻个性。与时俱进;给同学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2、“天籁之音”器乐社团口号:琴声悠扬、青春激情。

3、“天籁之音”器乐社团组织及目标:本社团是以器乐为主题性质的社团,社团有自己专门的口琴队和小乐队,在学校有专门的七月训练教室,并组织社员利用课余时间(如星期三,星期五7、8节)进行培训,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挖掘同学们的潜力,培养同学们的艺术情操及特长为工作目标。

4、“天籁之音”器乐社团团规:刻苦学习,听从指挥,团结活泼,健康向上。

二 社团范围

主要以87中学6、7年级为主,按照“天籁之音”器乐社团宗旨进行相关活动,举行比赛,并进行节目制作。

三、入会条件:

1、自愿为原则,遵守学院规章制度;

2、具有87中学正式学籍,承认本社团章程,均可申请加入本社

3、对本社团开展的活动感兴趣,有热情和责任心,思想端正,积极向上;

入社程序:

4、提出入社申请;

5、由社团执行机构发给会员证;

四、社团成员权利:

1、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对本社团的工作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3、参与本社团活动;

4、入社自由与退会自由;

5、社团成员有权获得社团提供的有关技术、经济信息资料;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优先培训权:即在相同的情况下,凡是“天籁之音”器乐社团的社员具有优先培训的权利;

(2)参加活动权:即“天籁之音”器乐社团的会员,可以参加舞蹈社团近期举行的各类文体活动;

(3)获得节目制作权:即凡是“天籁之音”器乐社团的会员,如果训练刻苦,都有权进入主干培训部制作节目。

五、义务:

1、遵守本社团章程及有关规定,执行本社团的决议,参与社团开展的活动;

2、按规定交纳学费作为社团经费。如有其他情况或各项活动需另行收费的,再根据实际情况,向学院申请获批后另行收取;

3、维护社团的合法利益;

4、社团成员应维护社团团结,并积极为社团服务;

5、社团成员不得私自以本社团或团总支名义在外活动;

6、社团成员需遵守社团的规章制度;

7、必须按时参加“天籁之音”器乐社团安排的各类活动;

8、每学期按时交纳社团费,为社团尽自己的义务;

9、佩戴社员证件按时参加举行的社员大会和有义务练好要求的每一个曲目。

六、财务制度:

为保证“天籁之音”器乐社团工作的正常运行而又不违反任何相关集资制度的前提下,特规定以下事项:

凡本社社员每学期必须交纳社费,社费主要用于社员证件的制作,社团器材购买,社团活动的举行和其他活动相关的费用;(凡本社社员交纳的社费一律由社团常务会统一管理;

每次购买活动器材由常务会统一决定购买。相关收据需上交以便日后向社员公布相关数据;

社员可以监督社团制度

1、社团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全体社团成员大会,由社长向大会宣读该学期工作总结。

2、社团实行集体领导,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实行表决,由2/3以上人数通过方可生效。

3、活动总结:每次活动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互相交流经验,并对本次活动作以总结。

4、自动退出被取消社团成员资格者以及自愿退出者,社团将不会退还任何费用。

5、本社团经费主要用于每年大赛奖金和每项活动的支出。

七、社团活动

1、本社团的活动必须按照依据《87中学“天籁之音”器乐社团管理章程》及有关规定精神,依据本社团章程表有计划地开展和组织。

2、本社团在组织面向全校的大型活动前,必须提前两周上交详细计划。其他中、小型活动应提前一周上交详细计划,并说明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组织负责人及经费预算等,经学校社团部或校团委批准后方可进行。

3、社团活动必须在不影响学习,不违反学校纪律的前提下进行,原则每学期参加比赛或者演出一次。

4、每年度由本社团举行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优秀社团干部和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八、其它

1、理事会的人事确定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的决定必须经过理事会大会审议表决后,并以书面的形式报学校团委或社团部审核批准后生效。

2、各部门必须定期的向理事会汇报工作。

3、本章程的修改、补充和终止将根据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决定。

4、本章程解释权归87中学“天籁之音”器乐社团。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专家引领,明确器乐教学研究方向

课题的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线教师不乏实践经验,亟需理论层面的指导。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求助了多位部级的课程专家。通过专家的引领我们认识到:课堂器乐教学有别于一般的器乐教学,其“大众性、学具性、辅”的特征,要求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课堂器乐教学只有在不断研究、实践、反思、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一套融于常规教学、凸显自身优势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我们还认识到,有效的器乐教学比“本能的歌唱”更有益于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器乐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应以“班级合奏为主”;器乐教学可以融“识谱教学”于“演奏表现”的过程之中。

二、提高技能,保障课堂器乐教学实施

考虑到器乐教学实施的可行性,青岛市选择“竖笛”作为普及型的课堂乐器,它的演奏要求“轻轻吹”,具有很好的德育功效;它的品种繁多,为课堂器乐教学延展到课外创造了条件。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音乐教学的直观性特征,要求音乐教师除了具有教师应有的素养以外,还要掌握学科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示范好教学内容,才可能感染学生,从而引领他们走上艺术实践的道路。为了尽快达到这一目的,各级教研员首先统一了认识,在紧接着进行的各级培训中协调方方面面,为竖笛培训创造条件。培训是综合的、系统的、渐进的,从认识欧洲八孔竖笛开始,不仅观摩了竖笛大师的演奏,学习了竖笛演奏的基本方法,随着培训的进一步深入,还对竖笛乐队的排练及竖笛在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互动式的培训与研讨。教师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参与课题实验,完美音乐课堂”已成为我市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共识。

三、立足课堂,提升全体学生音乐素养

根据课标理念和音乐教学与器乐进课堂的规律,我们将竖笛教学的主阵地放在音乐课堂上。为尽快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练习演奏、尝试识谱、辅助学唱、记忆主题、参与律动、为歌伴奏、融于合奏,从而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学习音乐的无穷乐趣,并始终处在“我感兴趣――我要参与――我很快乐――我能成功”的良性循环中。加入乐器演奏的音乐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课堂情绪热烈高涨、师生互动有声有色、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更多的教师积极地加入到这一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妙招层出不穷:“竖笛操”使学生精神愉悦,“二声部”变得易学,“一起来”让课堂活跃,“唱伴配”在实践中提升。课堂内外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

四、师生同行,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器乐教学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将课堂器乐教学延伸到课外,融音乐教育教学于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中,树立大音乐的观念,调动校内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在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社团建设、选修课程开设、教师专题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各课题实施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班主任、任课教师、青年教师参与演奏的方式,为“器乐教学奏响校园”提供多方面的条件,使器乐演奏成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

以青岛市李沧区为例,为了在全校形成人人吹笛、班班笛声的局面,青岛永宁路小学教师先行,学校出资成立了由16位各学科教师组成的“‘笛韵’教师竖笛乐团”;湘潭路小学也成立了十多人的“‘春梅’教师陶笛乐团”。在教师乐团的影响,李沧区的多所中小学校的学生竖笛乐团也纷纷建立。这些乐团都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由一些竖笛爱好者自发组成的学习型组织。这些社团每周都会有固定的合作排练时间,音乐教师会适时给予指导。大家在竖笛技能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这小小竖笛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五、拓宽思路,构建音乐教育教学殿堂

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青岛市借助器乐课题实验阵地,积极推动“器乐进课堂”的教学研究活动。

吴斌老师指出:竖笛教学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要局限在一种模式上。器乐教学应有独立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使竖笛教学的实施更规范化、系统化,也便于总结经验和改进竖笛教学的方式。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杭州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 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 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 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 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 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 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 他: 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地方课程《我与杭州》教学案例评比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从一节生本数学课中得到的启示

曾听过本校邝老师的一节生本数学课,课堂可以简单描绘成这样:学生共分为10个组,每一个组的组员可以以自愿的形式到讲台讲述课前老师布置的新知识小研究的成果,并举出例子进行阐述,而这个时候在听的其他同学可以提出疑问或不同的意见,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如此类推。而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老师就“挺身而出”了。器乐课堂可以采取上述这种形式吗?笔者围绕着这样的课堂学习形式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最后把近似于这种形式的器乐课堂称为“沙龙式”。根据资料记载,沙龙是法文Salou的音译,即是“会客室”、“客厅”之意,是指17世纪起,西欧特别是法国上层社会中谈论文学、艺术或政治问题的社会集会。后泛指文学、艺术、政治等方面的小型聚会活动。这里借沙龙之名,谋主动积极、互相合作、自觉探究、民主平等、自由热烈的学习之实。笔者所指的“沙龙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等活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

二、“沙龙式”的器乐课堂

1.组织阶段。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教师在班干部的协助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的程度、除了葫芦丝以外的器乐特长、擅长的表演等等,对原来的班级座位作适当的调整,随后将以学生自由组合,结合老师调整的四至八位同学组成一个沙龙,沙龙名称可由沙龙成员自由命名,并选出每一组的小组长,美其名曰“**沙龙小主人”。他/她的任务是组织自己沙龙的成员进行集中学习和创编将要学习的歌曲的表演形式。当然,必须与成员共同探讨什么形式的表演最适合并最能展示自己沙龙的特色的表演形式。

2. 培训阶段。

(1)小组长培训,也即是每个沙龙小主人的培训。一个有名的沙龙往往会有一位优秀的小主人,而一位优秀的的沙龙小主人会得到很多的锻炼,他们甚至可以主导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所以,沙龙小主人的培训是非常重要而且有必要的,利用下课的时间或下午托管课的时间集中每一个沙龙的小主人,先对他们进行培训,把将要学习的歌曲和以之相关的知识技能让他们先学会,提前布置他们回去练习好,以备在举行沙龙活动即上课的时候能对自己的沙龙组员进行辅导。

(2)小组员培训,也即是全班同学,利用一至两节课的时间培训他们在举行沙龙活动中如何提问,如何回答,对其他沙龙成员提出的好建议该怎样表示谢意,对表述得不对的或表演得不到位的沙龙,如何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一学期下来通过怎样的评价方式评出最出色的沙龙等等的常规进行培训。

3. 活动阶段。

(1)沙龙活动。每一位沙龙小主人主持自已沙龙的课前学习和排练情况,同时请其他沙龙的成员提出宝贵的意见;有些沙龙还会利用唱、跳、演等的形式进行表演。对吹奏技能较低的成员可安排一些简单的动作或角色,必须保证每一个成员都能参与到表演中。

(2)评价反馈。每个沙龙结束表演后,各沙龙成员之间互相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教师总结本次沙龙活动的开展情况,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沙龙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好。

(3)教师指导。对沙龙之间在表演、互评、交流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就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其实,学生提出来的就是本节课的重点或者难点,因为一些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沙龙小主人已经在课前教会了沙龙成员。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内诸多高师院校对器乐的教学目的不是很明确,属于一种冷处置状态。鉴于此,加强对器乐教学的认识,转变观念是推动器乐教学的关键。那么我们可尝试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教学目标明确,重视器乐的日常教学。2.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艺术实践。3.开展专题讲座,对器乐中某些乐器的特性做科学性的分析,消除他们对器乐学习的误区。4.积极引导器乐教师潜心施教,教科并重。

二、调整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教学内容的具体文件之一……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有力保证,是编写各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主要依据……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各项活动的行动指南。”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2004年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器乐(中外乐器各一种共6学分)作为必修课开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的高师院校却因为主客原因得不到实施。客观原因:随着逐年学生的扩招,教学师资匮乏,学生与师资不成比例,导致器乐教学得不到保证。主观原因:主管层面不重视,片面强调声乐钢琴,即便配备有少数器乐教师,但都是属于附设,有演出就凑数,没演出就放大假的局面。没有宏观调控教师比例。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

高师是培养中小音乐师资的基地,培养目标的不同,如果教学模式一味的模仿,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忽视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停留在教会几首作品。第二,教学对象单一。第三,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四,教师上课随意,上课内容没有整体规划。第五,扩招与教师的反比例,教师教学任务太重而导致对教学的敷衍。科学的高师器乐教学模式为单人课,小组课,集体课,三合而一的模式。单人课使得教与学的地位相对稳定,其教学常能较容易做到因材施教,师生交流也比较便利,学生也能在较短的时间习得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能力和观点,为学生音乐技能的学习与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小组课将音乐素质相近、技能水平相近的同学分成一组,使得同学之间增加了交流,拓展了视野,加强了竞争,同时也为教学节约了资源。集体课重在利用集体授课的优势,培养学生从教的能力,运用齐奏、重奏、合奏等不同的表演方式培养学生的相互配合的能力;这三种教学模式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对高师器乐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四、规范教材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在器乐教学方应具备独立组织器乐教学和编排器乐节目的能力,因此,高师器乐的教材应具备以下几点特性:1.师范性。2.实用性。3.浓缩性。4.精练性。5.分类性整理。教材的内容分:1.乐器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2.练习曲与乐曲。3.实践部分。

五、资源配置优化

高师器乐教学乐器种类繁多,从教师资源配置上不可能一门乐器一个教师,加之高校扩招,师生不成比例,导致了器乐教学停滞不前,从而出现不开或者少开器乐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因此为了妥善解决器乐师资相对不足的矛盾,我们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入手,力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益。1.在编在岗教师。建立评聘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动性、(下转第18页)(上接第17页)能动性。2.设立流动编制,外聘专业教师。3.优秀学生助教。

六、结语

高师器乐教学是音乐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且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门技能课。高师器乐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合格音乐师资的培养。因此,对器乐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永远是教师锐意进取的课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器乐教学研究与实践, 把握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科学教育理论,认真分析,不断总结、改进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高师器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晓勇.《谈高师器乐课教学》.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中国分类号]J6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3-365392005005-0078-03

2.樊国生.《高师音专器乐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南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第四期

3.廖丹.《关于高师民族器乐的思考》. 《美与时代》.2005年6月(下)

4.田晓娜主编.《中国学校教务工作实用全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5.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499(2001)02-0051-06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徐文武《有关高师音乐技法集体课实践与研究的若干问题》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 坚持以市支教办提出的要求为目标,充分发挥我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支持和帮助乡镇学校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尽快改变乡镇学校面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效益。因此我校决定全力支持乡镇教育工作,促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支教活动的意义:

第一,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第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第三,激发教师工作活力;第四,实现优势互补,双方互动,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第五,淳朴的道德理念,净化心灵,促进师德发展。

三、支教点具体情况:

我校支教的学校是汤阴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又名岳飞中学,该校位于安阳南15华里的汤阴县城,地处城乡结合处,是一所半封闭式管理的学校,校园占地10亩,现有教职工69人,教学17个班,图书阅览室一个,仪器室两个,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体育器材室一个,电教器材室一个,音美器材室一个。校园干净整洁,学生朴实、单纯、有礼貌。在电教方面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计划及实施方案

时间

内容

形式

采取的措施

要达到的效果

2012.9

1.与支教学校结对教师见面,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2.了解支教学校学生情况,互相学习新教材,指导备课。

面对面交流

对支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与结对教师共同学习新教材,制订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指导结对教师进行备课。

制订教学计划,统一思想进行备课。

2012.10

1.与结对教师交流新教材培训理念,确立教学研究的课题;

2.听结对教师六年级(初一)的课并评课,指导备课;

3.根据条件开展器乐进课堂,学吹竖笛。

面对面交流和蹲班听课

面对面与结对教师交流自己参加的新教材培训理念,确立本学年的教学研究课题,因为初一年级是新教材,所以重点听初一的音乐课,一起分析课,共同找出该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如果条件允许,准备器乐进课堂的准备工作。

将新教材理念运用于教学中,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提高开展教学实验的能力。

2012.11

1.专题讲座;

2.听结对教师六年级(初一)的课并评课;指导备课。

讲课和蹲班听课

组织有兴趣的老师和学生参加音乐专题讲座,落实音乐教学大纲中器乐教学占音乐教学总课时的20%的精神,帮助结对教师学习竖笛,同时将器乐引进课堂。

使嗓音条件差一些的学生以演奏乐器的方式参与音乐学习,重新树立信心,逐渐产生兴趣,实现器乐进课堂。

2012.12

1.做示范课并评课;

2.听结对教师六年级(初一)的课并评课;指导备课。

讲课和蹲班听课

做示范课,和结对教师共同研究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

2012.3

制定本学期音乐教学计划,共同备课。做示范课

面对面交流;

班级授课。

制定出本学期的音乐教学计划,进一步指导结对教师备课,做示范课,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统一思想,认真备课,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

2012.4

指导结对教师教学课题研究和听课,指导备课。

面对面交流;班级授课;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科学地解疑并形成特色;蹲班听课,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结队教师能够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课题化”。

2012.5

做示范课;听结对教师六年级(初一)的课并评课;指导备课。

蹲班听课;面对面交流

相互听课,分析课,征求听课小组和学生的意见,进一步改进教学,使学生都能主动而自如地参与音乐学习,提高音乐修养。

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

2012.6

撰写一篇培养帮扶教师的过程性报告;培养结对教师情况的汇报。

面对面交流

交流后,自己撰写一篇培养帮扶教师的过程性报告和培养结对教师情况的汇报。

对一学年的支教工作进行总结。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根据特长搭建艺术表演组

首先需设计制作一份《音乐教师发展性业务档案》(下称《档案》),用它来记录教师学习、教学、培训、成果及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等情况。《档案》的意义还在于能个性化地关注教师的成长过程,使教师在体验成功、享受进步中得到激励,也为组织者策划艺术实践活动或业务培训提供参考数据。 组别设置从教师特长爱好及相近片组两方面考虑,教师即演员,组成声乐组、器乐组、舞蹈组及戏曲组等艺术组,教研员和各组组长再组成导演组。之后,大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声乐、器乐、舞蹈及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实践活动。 《档案》由九项内容组成。表中“艺术组,职务”栏指该教师所属艺术组和组内所担任的职务;“每届成绩”栏主要填写参加艺术实践后所获得的奖项与级别,栏次根据需要可增添;“艺术特长”栏主要记录该教师最初的专业强项和经培训后的情况。表中的每项内容可视实际情况需要和变化做增与删、重与轻的选择。

由于“艺术特长”栏记录了该教师的专业强项,这对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人员选择、人员搭配和艺术形式安排带来极大的方便。此《档案》全体音乐教师人手一份,以作为临时性节目替补队员的备用。《档案》既可用来记录每位教师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情况,又可作为组织者对教师业务培训与再提高的参考;既可作为艺术实践活动的考核管理办法,又可作为向有关部门提供该教师提薪升职时的参考依据。

因地制宜制订学期节目单

根据教师特长及全体教师的专业起点,结合本地区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和目前所能承担的经费开支,制订__一份既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又适合舞台表现的节目单,是此项活动成败的关键,也是音乐教研员必须进行的首要任务。

节目内容可以现行部编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为主,辅以其他。可重点针对某一册,也可按需将各册内容灵活重组。节目编排的原则是通过教师的舞台实践和学生的现场观赏,使现行音乐教材综合价值最大化,同时完成教师的业务培训计划,达成音乐教研的目的。如先安排口琴齐奏曲《剪羊毛》,目的旨在通过排练来增强培训活动的娱乐性和实效性,又通过舞台实践,激发学生对口琴的学习欲望。再次安排口琴合奏曲《剪羊毛》,旨在让教师在齐奏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型乐队的编配技法,进一步掌握高、中、低音口琴的配器方法,是一种纵深的业务培训。作为学期或学年教研和培训计划,节目单须在开学前由“导演组”精心制订,并在第一次教研活动时向全体教师公布,再按实际情况做微调,形成最终的演出《节目单》。《节目单》的内容除目录外,还可配以排练照、教师简介等,起到榜样作用。节目单分发对象为各级领导、各校教师。

节目单的制订过程,是“编导”(教研员)对教材深入细致再研究的过程,也是了解音乐教师现有业务水平,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设计培训计划的过程。教师情景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既拉近了教师与教材的距离,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既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又激发了同伴的学习欲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实践,教师们以音乐教材为基础,同唱一首歌、同奏一首曲、同编一支舞,将歌唱、器乐、视唱练耳、音乐欣赏、舞蹈创编及专业知识与现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会弹、会唱、会编配、会编舞,进一步梳理教材、熟悉教材。

试想,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能为学生唱上一首优美的歌,弹上一首动人的曲,跳上一支扣人心弦的舞,说上一段幽默的小品……那将会让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一份丰富多彩的节目单,其实就是一份严密的学期教研计划和培训计划。

开展灵活多样的排练活动

由于大组教研受活动次数约束,容易影响教学(节目)计划的完成。为使艺术实践活动既能保质保量完成,又不影响其他教研计划的实施;既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又不增加教师过重的压力,我们采取以下活动形式:

大组形式:以大组教研的形式开展排练活动,包括合唱、合奏、舞蹈及各片组已成品的节目等。有条件时还可邀请行家或当地专业乐团著名演员进行艺术辅导,以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和教师的艺术水平。

片组形式:以片组或家庭式的形式展开排练活动,包括器乐独奏、独唱、小组唱奏及小品等小型节目。有条件的可结合本校学生或教师,进行对既定节目内容改编性的排练。活动时间可由相关人员自行协商解决。

边培训边排练:以培训的形式开展排练活动,包括口琴、竖笛、口风琴等进课堂乐器,小型乐队的编配,京剧唱腔培训,集体舞培训等在较短时间容易掌握的内容。笔者十分提倡此类形式,因为它能促使培训深入持久,增强培训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培训形式的娱乐性。

送“戏”下校,汇报演出

经过―定的艺术处理,将平时教师们排练的节目以音乐会的形式,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向基层学校巡回汇报演出。送“戏”下校,让台下十年功不限台上一分钟,让艺术成果不以比赛获奖为最终目的,并充分发挥基层学校现成的舞台、现成的观众和现成的劳务人员优势。

每学期应事危制定汇报演出计划,该校音乐教师负责落实演出所需器材、场地布置等,以确保艺术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导演组”根据该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将音乐会的观摩与音乐的普及教学结合起来,组织节目内容与相关音乐常识、知识的抢答,演员与观众形成现场互动,以增加音乐会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

作为对教师基本功考核的一项制度,此活动规定每学年举行一次。同时,应力邀各级领导参加,以形成一种强大的感召力,激励和鞭策音乐教师的信心与热情,以保证此项活动的落实。另外,对艺术实践中的节目单和演出录像,应及时整理归档,及时上传下达、反馈信息、总结分析,为制订下学年节目内容提供参考依据。

以演代研活动模式深受广大音乐教师和基层学校的欢迎。无论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还是学生对教材的情景式体验;无论是教师对自身基本功的提高,还是通过舞台实践展示教学成果,该活动都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竖笛教育

器乐教学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在音乐学习理论指导下,掌握乐器基本演奏技能,学习乐理基础知识,运用乐器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自我感受力,使学习者具备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一、竖笛发展的历史

竖笛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石器时代的骨笛,然后慢慢向木质笛演变的,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在欧洲兴起,在巴洛克时期就被广泛使用,木质材料,故也称“木笛”。总体来说,木笛分为两类:文艺复兴木笛和巴洛克木笛。不同木笛的设计差别很大。木质笛到塑胶笛的改良起源于20世纪初,初衷是为了降低制作成本、工序和购买成本,促进基础音乐的推广和普及。按总类划分竖笛分为六孔竖笛和八孔竖笛。我们中国中小学常见的塑胶笛制造,在经历了近20年的竹笛改良竖笛、6孔笛、国产山寨款后,现今逐渐走入正轨。现在较为常见的是八孔竖笛,拥有两套不同的指法:巴洛克指法和德式指法。其中巴洛克指法的木笛是国际上最为认可的专业演奏指法。但德式指法的木笛由于运指方法简单,但音准和音色有缺陷,所以推荐作为幼稚园的启蒙学习。八孔竖笛属于十二平均律乐器,可以任意转调,音域在两个八度以上,音色温润淳朴,吹奏省力,是音乐入门很好的选择。巴赫、莫扎特、维瓦尔第等大音乐家都曾为其写下大量流芳百世的名作。如:维瓦尔第的竖笛协奏曲。八孔竖笛是系列乐器,适合独奏、合奏,目前已经有九种之多,常见的有五种,分别是超高音笛、高音笛、中音笛、次中音笛和低音笛。八孔竖笛在许多国家的专业音乐院团特别是中小学被普遍使用,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

二、竖笛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音乐课程也得到了推广与发展,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器乐教学内容。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往都是以唱歌为主,大多数同学都是喜欢唱歌的,但也有个别同学就是不愿意开口,任凭老师怎样鼓励和教导,他们还是不愿意歌唱。竖笛教学进入课堂之后,就可以让那些唱歌唱不好的、不愿意唱歌的同学先吹奏竖笛,从竖笛演奏中找出学习音乐的乐趣。音乐教学就可以唱歌与器乐演奏相结合,也使音乐课变得有趣。

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由于它结构简单、音色优美、携带方便、简单易学价格优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农村音乐教育由于环境艰苦、资源匮乏、资金紧缺,导致音乐教育落后于城镇。但是竖笛价格便宜,且简单学习,具有固定音高,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掌握固定音高、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引导学生从器乐教学走向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在此情况下,竖笛理所当然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器乐教学的首选乐器。竖笛教学是中小学器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如此竖笛教学现在被编入了中小学的音乐教材。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把竖笛教学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不断强调它的重要性。木笛作为欧洲最流行的民间乐器,在欧美各著名音乐学府都设有木笛演奏专业。在亚洲,塑胶竖笛与七八十年代率先进入日本的音乐课堂,并得到广泛应用和好评。在宝岛台湾,木笛在在中小学的推广和运用以有近20年之久了,台湾每年都会由教委举办各类木笛的个人和团体比赛,尤其是台湾中小学木笛团的教学成果相当突出。今年3月,在四川音乐学院举办了内地第一场“海峡两岸木笛乐团交流音乐会”。尽管如此,国内的竖笛教育远远落后于台湾、日本以及欧洲地区。

三、竖笛教学的问题

(一)课堂器乐教学与审美教育脱节

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也许是旋律美、情感美、思想美,也有可能是教态美、教学设计美。之所以说课堂器乐教学与审美教育脱节,是因为课堂教学中缺乏美的体现,有些教师只想到树立自己威严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僵硬,表情严肃,音乐课上成了历史课、政治课,教师们生硬的把竖笛乐曲一句一句的教给学生,学生们只能反复的吹奏练习。没有音乐课中学生们本该有的欢声笑语、没有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提问的现象。这样的一节竖笛课,完全与审美无关。

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音乐家,而是在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之后,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学生美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通过竖笛教学,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在课堂器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好教学方法,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才能保证课堂器乐教学顺利的进行。在一些年长的教师中,他们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太深,对新的教学观念理解上有偏见,不愿接受。其实这些教师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加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定会使教学丰富多彩,效果也会有所倍增。

竖笛教学的方式方法长期以来都是比较单一、不外乎就是在课堂上教授口型、指法,教点简单的乐曲,全班能合奏出几首乐曲。而这种教学方法早以不能适应现当代的教育理念,以不能满足中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个难题,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往往不那么紧凑,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分散,使教学显得比较乱,不能成为一个系统。此外,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偏难,基础较弱的学生很难接受。有些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简单,又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把音乐课上的过于活泼,反而导致秩序混乱,难以控制,有的教师又把音乐课上的过于沉寂,没有生机。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值得中小学教师认真反思和探讨。

(三)师资与乐器的质量问题同在

目前在很多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大多数是声乐或者钢琴教师,所以缺乏专业化、系统化、基本功过硬的器乐教师。很多教师认为竖笛是很好吹的乐器,所以自己看书或者参加几天的培训班就觉得可以了,这样的教师不能适应现代器乐教学的水平,教给学生的知识都是些零散的、简单的,而他们的观念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

乐器的质量问题也是教学中所反映的一个现象,学校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选择了竖笛作为课堂乐器,大批量的采购,但在质量上却不尽人意,采用劣质产品者大有人在,于是出现音不准的问题,特别像中音“fa”和中音“si”经常吹不准,就会影响竖笛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对策与思考

(一)以音乐为本,注重竖笛教学的审美性

《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应该在音乐课程的各个领域都有所表现,以审美因素考虑,课堂竖笛教学应该体现出情境美、音色美、曲调美。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创造审美情境,渲染艺术氛围,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有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使学生在情绪的带动下享受音乐的美感。其次,在教学中首先保证乐器的质量,乐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音色的好坏。教师还要耐心地教与学生们正确的演奏技术,在演奏过程中,学生的吹奏角度、用气的大小、指法的正确与否,都可能造成音色的好坏。再次,在选择教授的乐曲时,教师尽量选择曲调优美、旋律性强、学生耳熟能详的乐曲。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的表现乐曲的情感。

(二)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成效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可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且四个领域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在竖笛课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歌唱。有些同学竖笛吹的不是很好,可以先让歌唱,多看看或者多听听其他同学的演奏,慢慢融入到吹奏当中。还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同学吹奏竖笛,另一组同学在竖笛固定音高的伴奏下进行视唱练习,交替进行,互为伴奏,久而久之会在脑海中形成固定音高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吹奏。在欣赏教学中,把竖笛加入到欣赏课中,让学生通过手、眼、耳、脑的协调运用,在听觉、视觉、触觉的帮助下得到情感升华,这比单纯的讲授获得的情感更丰富。音乐是与其他艺术紧密相联系的,在竖笛课中,多注意与艺术以外的相关学科相联系,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政治的关联,把音乐课堂变成丰富的大世界。

当代的学生心理发展都比较快速,比较有主张、独立的意识也逐渐增强,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多制造创造性的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放开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创造音乐来升华情感体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不管是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还是音乐编创,学生只有在亲身参与过程中,才能获得对音乐的直接体验和丰富的情感。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一同与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共同完成。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只有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和求知欲,才能让学生爱上竖笛。

(三)对教师进行专门严格的训练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教师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加速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教育出德才兼备、事业心强的各种音乐教师,满足当前各类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器乐训练,所以要对器乐教师进行专门化、系统化的培训。学校应该定期让教师出去参加竖笛培训,从竖笛的历史、构造、发音原理、以及呼吸、指法都应该系统的学习,还应该参加管乐的培训,了解更多乐器。或者聘请资深教授、老师或本地优秀的中小学生教师授课,对现有的音乐教师进行短期的集中培训。再者,以音乐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研究会经验交流会,或外出观摩教学等,这种教学交流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强化自觉学习的意识。

而且器乐教师应该要会两到三门乐器,不管是钢琴还是其他乐器,都应该熟悉一些简单乐器的指法。在音乐教学中,竖笛教师应当学会在行动中反思,即器乐教师立足于自己的器乐教学,有过硬的器乐基本功和演奏功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练习和反思,将专业的理论研究与自身的演奏实践相融合,并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和形成个人的知识与教学体系。

五、结语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与突破,它能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做出重要的贡献。就竖笛教学而言,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师对该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进而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克坚.八孔竖笛――小学课堂乐器之首选[J].中国音乐教育,2012(01):52-53.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顾天亮.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M].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名师引领、官校互补、创建品牌”,正是杨浦区民乐教育特色所在。

关键词:杨浦区;民乐教育;特色

当前青少年学习民族器乐活动蓬勃开展,上海市各区县都在积极努力地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青少年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杨浦区学校各民乐团队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学生发展,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在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的全过程中,使广大的少年儿童,从小学习民族器乐技能,领略民族器乐文化,升华民族精神思想,逐步成长为热爱民乐、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优秀学生,并形成了杨浦区民乐教育特色。

一、名师引领,夯实基地

众所周知,开展民族器乐教育培训活动师资是关键,他们的艺术素养直接决定了民乐活动的质量。在开展各类民族器乐教学的同时,杨浦区注重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艺术修养。

1.依托高校乐团聘任专家任教

区教育局、艺教委、少年宫等部门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师大艺术系等单位聘请闵慧芬、夏飞云、王永德、何占豪、顾冠仁、朱晓谷、徐超铭、左翼伟、刘瑗等专家教授为民乐培训班的导师,定期开展民乐知识讲座、观摩研讨、专家点评、演出比赛、带教指导、课题研究等工作,指导教师们的民乐综合能力,培训单项技能。专家们课程设置多样,既有集体指导,又有个别教学,还有团队实践排练。通过与顶尖的音乐大师一同交流、释疑,使受培训者受益匪浅。

2.发掘资源优势聘请名师指导

除了聘请高校、专业乐团专家之外,杨浦区特聘请特级教师上海市民乐二团指挥曹建辉老师深入到各个民乐基地从乐队的管理、活动的编排、指挥的规范等方面手把手地教授各学员,并让学员们参与、观摩民乐二团的重奏、齐奏、合奏等多形式的排练,主动为教师学习掌握民乐知识技能“引路子、架梯子、压担子、搭台子”,帮助他们成才。

3.强化民乐基地组建研究机构

2005年起上海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民乐基地落户杨浦,在民乐基地的基础上杨浦区成立了中小学民乐教育研究室,以普及青少年民乐教育活动为目的,以研究中小学音乐艺术教学、民乐教育方法为重点,研究民乐活动规律、技能基础训练、乐队合奏排练、合奏总谱编配、民乐梯队衔接等影响学校民乐进展的情况,寻找破解问题的方法。研究室老师们汇聚在少年宫民乐室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开展民乐基础训练课、排练公开课、团队展示课等交流活动还有,大家找到了各自学校民乐活动特点所在,扬长避短,为形成团队特色找到了努力方向。

二、宫校结合,团队共建

杨浦区民族器乐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本着“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宗旨,在区少年宫的支持下创建区民乐研究室、建立学校民乐分基地。通过上海市青少年民乐文化培训、上海市音乐学科名师培养基地等平台,将民族音乐的普及弘扬,推广到了大中小各类各层次的学校,形成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民乐教育一条龙衔接,宫校联合、团队互补的有效机制,使各乐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对区域青少年民族音乐文化的普及与教育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1.宫校结合修改民乐课程设置

杨浦区的13所民乐分基地注重课程设置,以“校外课程打基础,校内课程促提升”的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在民乐教育过程中,与少年宫互为补充、互相合作、相得益彰。作为“孵化基地”杨浦区少年宫每学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针对性较强的民族器乐培训课程并细化为“单项训练、综合能力训练、艺术实践训练”。其中单项训练内容有:竹笛、、唢呐、二胡、中阮、筝、扬琴、琵琶8个项目的演奏训练;综合训练分重奏、齐奏、合奏、协奏四种形式;艺术实践训练包括各类外出展演、比赛。这些课程分别由音乐学院专家、名师以及少年宫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各所民乐分基地的学校因地制宜地开设活动课、选修课、拓展课并逐步形成各校校本课程。校外打专业基础,校内重团队实践,较好的兼顾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乐队的融合。

2.宫校结合实现民乐师资共享

在民乐师资方面,杨浦区以少年宫专职教师为骨干,民乐研究室教师为基础做到了有效衔接,资源共享。少年宫安排专职教师到各基地学校担任专业指导,协助常任指挥一同排练,基本做到每个团队都有少年宫的指导教师进行蹲点式指导。每学期少年宫都聘请上海市的专家到部分基地进行排练,民乐研究室成员都积极参加,通过观摩学习提升了实践指挥的水平。随着民乐研究室成员水平的提高,骨干成员也逐步向基地以外的民乐团队拓展,成为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了民乐研究室团队的辐射作用。

3.宫校结合完成民乐教育连续

民乐分基地的各所学校每年都有专项的“招生”工作,通过自愿报名、专业测试,招收喜爱民乐的学生,使大、中、小学民乐学生凝聚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主旋律中。由于门槛低,师资强,团队多,以及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优势,吸引了市、区的优秀民乐学生,每年都会招收到近五百余名民乐爱好者。通过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条龙的培养,各团队推荐优秀队员参加少年宫的民乐二团。而少年宫民乐二团的团员们以专业的技能、团队的意识在各团队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有效地形成了杨浦区特有的宫校互补的“金字塔式”学生梯队培养模式。

三、各具特色,创建品牌

上海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民乐基地拥有杨浦区少年宫、控江中学、杨浦高级中学、同济一附中、上音杨浦学校、复旦二附中、国和中学、凯慧初级中学、杨浦小学、建设小学、杨浦小学分校、复旦小学、控江四村幼儿园13个民乐分基地,使5000余名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每所学校根据乐队的编制、乐器种类、队员年龄结构,因地制宜地建立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乐队。

1.普及型团队拓宽民乐教育对象

建设附小民乐队将民乐课程普及融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每天固定7:30-8:30为学生练习课,每周固定2节合排课,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民乐训练模式。在一年级招收队员,开设琵琶、竹笛、二胡、中阮、扬琴课程,全校每个班级都有1/3的学生学习民乐,通过大课集体排练,小课专项指导,乐队的学生进步明显,五年级毕业时大多学生都通过5―7级的专业考级。

2.特色型团队突出民乐教育特色

复旦二附中在众多的民族器乐学习中以中国打击乐为载体,建立鼓乐团,以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开展各种中国打击乐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民乐教学在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桥梁作用。教师选择《龙腾虎跃》、《安塞腰鼓》、《老鼠娶亲》、《鼓诗》等作品将中国打击乐的各种音色特点、各种节奏的组合、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中国打击乐特有的表演艺术形式等因素有机地融合。杨浦高级中学民乐队创办于1998年,作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品牌特色项目,开设了专用民乐教室,确定固定时

间进行训练,设立专用经费供购置大型乐器,学生的演奏水平稳步提高。目前有队员四十余人,每周2个小时的集中训练,从不间断,雷打不动。从高一到高三各年级层层衔接,业余考级都在九级以上,能演奏合奏、重奏、独奏曲目多首。历年来,在市区各类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区大型演出和中外联欢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3.综合型团队体现民乐教育水平

上音杨浦民乐队充分依托上海音乐学院资源,聘请上音的专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学校开设民乐校本课程,将民乐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中,每周安排乐理课、专业课、练习课,每个年级都有60余名学生学习民乐,学校乐队声部齐全,乐队编制整齐,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每学期乐队都有专项的汇报演出,并由音乐学院的专家点评,较好的凸显出上音杨浦学校的民乐教育特色。

4.示范型团队担当民乐教育先锋

杨浦区少年宫民乐队,于1991年被上海市教育局命名为上海市学生艺术团民乐二团,成立已经十五年。乐团在多年的教育改革中,逐步形成了“以民乐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优秀学生。乐团以综合性乐团为特色,面向全区,开展吹奏、拉弦、弹拨、打击、低音五大类近二十种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几百名少年儿童,在杨浦区少年宫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形成了乐队声部齐全、普及率高的特色。乐团采用“突出群体,加强小组,鼓励拔尖”的策略,以点带面促进乐团的整体提高。乐队的队员在不仅专业技术优秀,在各所基地团队担任起挑大梁的骨干作用。民乐二团以扎实的基本功、优良的团队意识在杨浦区乃至上海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功能。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一)有针对性安排教学内容,“表演唱”形式喜闻乐见在教学训练当中,本着“基础性、针对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精心选择曲目来展开教学。以声乐教学为例:并不刻意追求歌曲难度,而是选择一些知名度高、音域跨度不大、易于演唱的军旅歌曲如《我是一个兵》、《一二三四歌》等作为教学曲目,来努力夯实这些文艺骨干的声乐基础。由于歌曲耳熟能详、简单易唱,故而学员较易领会诸如气息运用、共鸣方法以及情感表达等技术技巧性的学习内容。另外,针对普通战士喜爱军营民谣的特点,我们也重点选教一些如《军中绿花》、《兄弟情深》等军营民谣类作品,以便在注重歌曲思想教育内容的同时兼顾娱乐性、调剂性的功用。在乐理、器乐、舞蹈等项目的教学也与之相似。比如器乐教学注重基本演奏姿势、技法及基础曲目的教学;而舞蹈教学则往往与声乐结合起来,采用部队文化生活中常见的“表演唱”形式来展开教学与训练。

(二)培养“文艺骨干”,建立特色文艺小分队在这些学员初步学成之后,就能以“文艺骨干”的身份来着手建立各种形式的基层文化艺术培训班,面向普通战士开展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以此为基础,在每个中队建立起特色文艺小分队,开展实践性的文艺活动。

(三)建立专业讲座,教师示范等教学机制支队文艺骨干的培训教学形成一定规模后,我院教师也会把握合适的时机,赶赴部队举办一些专门性的讲座,在文艺骨干的配合下,对练习声乐或某类器乐的普通战士进行集中地讲授与指导。在部队举行的文艺汇演中,教师亲自示范,登台表演,对学员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

二、对武警衡水支队军营文化艺术建设的展望

音乐是传情达意、陶冶情操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音乐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重视发挥音乐的这一功能,对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重要意义。衡水学院音乐学院与武警衡水支队的军地结合文艺教学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结合军营生活进行创作发扬我军“兵写兵、兵唱兵、兵演兵”的优良传统,鼓励学员运用所学的音乐技能来创编表现军营生活的歌曲、乐曲、表演唱乃至小型音乐剧,以期进一步增强军地结合文艺教学的实践性、功用性和创新性。

(二)建立军营音乐教学资源库打造基于局域网的音乐教学资源库,增强教学的时代性特点。并使音乐教学资源库成为传播先进音乐文化的“桥头堡”和“主阵地”。

(三)引进衡水地方传统音乐将衡水地方传统音乐引入教学中来,增强教学的地域性色彩,使战士“守一方土,爱一方乐,恋一方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军队文化艺术建设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大官兵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提升和优化,为我军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提供了强大文化支撑;思想道德文化与时俱进,对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在衡水学院教师与部队文艺骨干的努力下,衡水武警支队的基层文化生活现已有效地活跃起来。各中队的文艺小分队都发展出了唱、奏、表演等方面的个性化“拳头”项目,初步形成了“一队一品”、“百花齐放”的局面。通过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革方法,在今后就有望促成军地结合文艺教学项目创新性的长足发展,并成为部队基层文化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艾灸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建材培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