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技术指导范文

时间:2023-12-07 11:57:38

农机技术指导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1篇

一、工作成效

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2200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1200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617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4363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副所长、科教科科长、管理科长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我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200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120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263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今年,我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3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禾丰、师古、皂角、湔氐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80人、农民390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460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370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2300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2个,示范面积达8000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我们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名。

(六)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同志对农民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有些不理解,认为农民学理论有难度,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与各镇协调力度不够。由于本单位与各镇在工作安排和时间上的冲突,没有及时地与授课地点进行联系和协调好,使整个培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2篇

一、工作成效

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2200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1200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617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4363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刘发友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张廷禄、副所长阳昌洪、科教科科长何林、管理科长张兴建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我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200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120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263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

今年,我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3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禾丰、师古、皂角、湔氐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80人、农民390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460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370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2300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2个,示范面积达8000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我们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名。

(六)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同志对农民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有些不理解,认为农民学理论有难度,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与各镇协调力度不够。由于本单位与各镇在工作安排和时间上的冲突,没有及时地与授课地点进行联系和协调好,使整个培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3篇

一、工作成效

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2200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1200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617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4363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副所长、科教科科长、管理科长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我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200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120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263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今年,我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3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禾丰、师古、皂角、湔氐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80人、农民390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460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370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2300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2个,示范面积达8000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我们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名。

(六)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同志对农民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有些不理解,认为农民学理论有难度,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与各镇协调力度不够。由于本单位与各镇在工作安排和时间上的冲突,没有及时地与授课地点进行联系和协调好,使整个培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机科技入户;新机制;江苏泰州;姜堰区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15-02

姜堰区是江苏省农机科技入户工程首批的实施县市(区),几年来,该区通过精心的组织,深入探索,不断地对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在农机科技入户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江苏省综合评比中,连年位居前列。现将该区关于农机科技入户的新机制作一探讨。

1 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机制

1.1 创立技术超市平台

农机科技入户工作的重点是运用“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这一新体系推广农机主推技术和农机新机具,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推进科技入户的核心工作是对科技示范户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以发挥其良好的示范与带动工作。在农机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促进科技示范的有效推广,可采取典型引路,以点促面的方法。专家组应对农机主要技术的应用成果进行重点展示,组织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应用新机具、新技术[1-2]。

1.2 创设示范辐射载体

一是技术资料宣传。为姜堰区500名科技示范户免费发放技术资料,用以宣传农机实用新机具新技术。二是技术讲座。通过市广播电台《农民课堂》,进行机插育秧、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及植保机械使用操作要领、常见故障排除、日常维护保养和节油等知识讲座,示范户通过讲座接受农机化新技术、新知识。三是技术培训。2012年,区农机局组织25名技术指导员开展了6次集中培训,全区举办各类农机培训班69期,培训示范户、农民5 765人次。四是抓入户指导。各镇技术指导员克服受训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按照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入户技术指导工作。他们围绕主导产品和主推技术,着力抓好示范户主推技术指导,努力提高农机手使用农机具的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在夏秋农忙期间,全区25名技术指导员不分日夜为示范户提供维修及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保证了农机具的正常运行。姜堰区技术指导员入户率达100%,平均入户每月10次以上,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许多技术指导员成了农民机手的贴心朋友,走到哪里都受到农民的欢迎。五是发挥物化技术补贴的牵引效应。2012年姜堰区500名示范户每人获得中国石化公司200~700元的加油充值卡。发放物化技术补贴12万元(含表彰)。

2 技术指导员服务责任机制

2.1 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技术指导员队伍

首先由技术指导员对工作成效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再由专家组和领导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竞争机制,调优技术指导员队伍力量,使示范户能够接受到实实在在的技术指导;同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出台激励措施,使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能动性不断发挥,服务质量不断提高[3]。

2.2 提出“六个一”工作方法

结合多年科技入户工作经验,提出技术指导员“六个一”工作方法:优选一批示范户、力推一个主推技术、培育一个高效示范村、提供一个典型现场、组建一个农机服务合作社、反馈一份科技入户意见,进一步规范和丰富了技术指导员入户服务内容,致力于扩大科技入户成效、进一步彰显了农机科技入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2.3 明确入户入田指导目标

农机技术指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服务到户,更要指导到田。要求每个技术指导员每年每户入户指导不少于10次,举办进村培训和现场指导不少于5次;全年指导时间不少于100 d。开展分户分类指导,促进技术入户[4]。

2.4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可通过百分制的考核机制对技术指导员的绩效进行考核。年终根据考核的结果对一年中成绩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以充分调动其翌年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地开展科技入户工作。

3 科技入户推进管理机制

3.1 汇报交流制

为了使技术指导员之间更好地交流工作经验,每年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科技入户工作交流汇报会,在会上,要求技术指导员对其工作进展进行汇报,彼此交流经验,以促进其共同进步。

3.2 挂钩联系制

区农机局专家组成员挂钩到镇,负责对科技入户工作的组织指导、典型培育、检查督促等工作。

3.3 结对竞赛制

在技术指导员中开展争创五星农机科技示范户活动。一是做星级农机技术推广应用示范户,二是做星级农机创业致富示范户,三是做星级带领辐射作用示范户,四是做星级和谐农机人家示范户,五是做星级遵章守纪示范户,由此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工作动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3.4 物化培训制

为便于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的沟通与交流,在科技入户物化补贴的发放现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培训,以便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完成了补贴工作,还进行了技术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4 科技入户整村推进机制

4.1 抓好组织落实

根据区科技入户专家组统一安排,确定了整村推进的示范村2名指导员进行驻村指导,并明确1名专家组成员挂钩,协助驻村指导员工作。

4.2 抓好指导思想建设

与村组干部和种田大户面对面交谈,宣传农机新机具新技术。重点是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效能,着力示范户培植和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主推技术的“科技入户”,使广大农户乐于接受,促进全村农机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农民增收。

4.3 抓好主推机具和技术落实与合同签订及分户指导方案实施

以机插秧、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2项主推技术,确保做到家喻户晓。为了有效开展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提高示范户的生产技能,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市农机推广站与驻村指导员、指导员与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技术指导与服务合同,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促进科技入户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实施。围绕主推技术推广以及全区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示范户2012年种植规划,制定了具体的分户技术指导方案。

4.4 抓好技术培训和入户指导

驻村指导员积极开展整村推进技术培训,通过培训,示范户全面掌握机插秧、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要点。区局要求全年在村培训6期以上,对每个示范户每月指导不少于2次,指导员全年人均入户次数达到15次以上,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等手段经常性为示范户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

5 建立平安创建机制

大部分农机户和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能按照技术指导员要求规范操作、科学管理、安全生产,但有少数农机户安全意识淡薄,只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区农机局在开展科技入户检查的同时,对农机科技示范户安全生产情况同时检查,通过询问了解农机户的实际操作使用维护等情况与查看科技示范户《示范户手册》记录的情况,看二者是否一致,杜绝违章操作,并发放相关安全技术资料。同时要求镇技术指导员从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户,科学合理使用农机具,做到效益与安全同步,使农机科技示范户首先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户[5]。

6 参考文献

[1] 唐荣光.以农机科技入户工程 促进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7(2):31-33.

[2] 刘文秀,庞少欢.广西灵川县农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工作全面启动[J].农机科技推广,2006(6):15.

[3] 李莉 .省级农机科技入户项目在新都区启动[J].四川农机,2005(4):18.

[4] 李明明.京郊农机科技入户项目启动[J].农业机械,2006(13):16.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5篇

一、检查考评对象

在建农机科技入户项目一个周年的实施情况。

二、检查考评内容

(一)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项目组织机构建立及发挥作用情况。主要指项目领导小组、专家组、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等选聘情况,以及各个机构和个人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按各自职责发挥了作用。

2.项目实施的措施和方法。项目实施中采用的突出做法,技术指导服务的组织形式与模式等。

3.项目宣传情况。项目实施中利用电台、报纸等媒体宣传情况,以及现场观摩会、技术推介活动等的开展情况,科技入户启动仪式举行情况、科技入户示范方建立情况,科技示范户挂牌、宣传信息上报情况等。

4.档案建立与管理情况。包括各个机构及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等基本档案、两个《手册》填写情况、项目实施中技术资料、取得的成效等资料的整理、归档情况。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科技示范户补贴、技术服务补贴、培训和项目监管补贴使用的方式、使用明细及其它渠道资金到位情况,资金的专项核算及报账制管理情况。

(三)主推技术入户应用情况

先进农机具和农机技术应用的面积、农户数和产生的效益,以及示范辐射情况,为农民增产增收情况,培育的农机大户和作业组织的数量、服务模式和作业规模等情况。

(四)技术培训和指导情况

包括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的方式,技术人员投入情况,农民对新技术的掌握情况,技术指导方案的制定及落实情况,专家组、技术指导员入户技术指导的次数,为示范户解决问题的情况。包括为示范户和农民提供新技术信息和农机作业市场信息等情况。

(五)项目示范带动下,农机科技推广网络体系建设情况,对新型农机技术推广模式探索情况。

三、检查考评方法

检查考评分为2次进行,由省农机局组织或委托市农机局组织。一是中期检查。重点检查考评项目前期组织动员情况和技术指导服务开展情况。二是终期考评验收。对项目总体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检查验收,进行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表见附表3)。

检查考评采用实地检查和电话抽查两种方式。实地检查由有关专家组成检查考评小组,听取示范县农机主管部门汇报,审查提交的科技入户档案资料,同时对现场及实物进行抽查核实,并对科技示范户和技术指导员进行实地走访并填写调查表(调查表见附表1、2),要求至少选择2个乡镇走访2名技术指导员和5个科技示范户。电话抽查采用电话询问的方式了解科技入户开展情况。每个示范县电话抽查5名技术指导员和10个科技示范户(调查表见附表1、2)。

考评小组根据实地检查和电话抽查情况形成考评意见。

四、工作要求

(一)各示范县要认真对待检查考评工作,对照考评内容和考评指标,根据科技入户工作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将科技入户工作落到实处,并及时做好不同阶段的工作总结,整理好科技入户有关材料,以备检查考评。

(二)检查考评将采取简单易行的方式,深入农户,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确保检查考评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查考评要了解、分析农机科技入户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6篇

根据农业部200X年《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为继续开展好我市200X年农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推广农机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

(一)主推技术

1、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育秧、整地、插秧、收获全过程机械化。其中,重点推广水稻育秧技术、水田搅浆平地技术、机插秧深施肥技术。

2、大豆深窄密机械化耕作栽培技术。其中,重点推广深松联合整地技术和深窄密精密播种技术。

(二)实施规模

1、XX镇、XX镇和XX镇实施大豆深窄密机械化耕作栽培技术,总实施面积X万亩。每个镇建立X个示范村,每个村选XX个科技示范户,每户引带XX户,总培养科技示范户XXX户,引带农民XXXX户。

2、XXXX镇、XXX镇、XX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总实施面积3万亩,建立20个示范村,每个村选20个科技示范户,每户引带20户,共培养示范户数400户,引带农民8000户。

(三)示范户的确定与管理

1、示范户的选择。要选择一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种养水平较高、群众公认、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在农户自愿申报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民主程序确定。

2、建立示范户技术服务档案。档案应注明示范户的基本情况、技术服务情况、国家补贴、辐射带动和经济效益情况。技术指导员负责技术服务和示范户的信息采集,每季度末按要求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经市专家组核实后录入示范户的技术服务档案。

3、对示范户实行动态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示范户必须服从、配合业务部门指导,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示范户,由技术指导单位提出建议,经市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取消其示范户资格。200X年将在XXXX个示范户中,淘汰不合格示范户,再补选条件好的户做为示范户。

(四)效益目标

1、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增产10%,示范镇增产水稻XXX万斤,增加效益XXX万元,水稻户均增收XXXX元。

2、大豆深窄密机械化耕作栽培播种技术增产10%。示范镇增产XXX万斤,增加效益XXX万元,大豆户均增收XX元。

3、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70%。大豆深窄密耕作栽培机械化程度达到95%。

三、实施步骤

200X年科技入户工作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从200X年11月底到200X年12月底。一是成立领导组织。组长:XX,副组长:XXX,成员:XXX;二是组建专家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X;三是确定农机技术推广站为技术指导单位,市、镇、村三级农机、农业技术推广员为技术指导员;四是从XX、XX、XX个镇选出1000个示范户;五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对主推技术进行广泛宣传。

第二阶段组织培训。从200X年X月初到200X年X月底,对示范户进行系统地培训,培训方式采取到村集中培训,同时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合同。

第三阶段引进机具。从200X年X月初到X月末,指导农机户检修农机具,引进新机具,同时实行“物化技术”补贴,充分调动示范户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农户对农业机械进行检修,机械技术状态完好率98%。

第四阶段技术指导和服务。从200X年X月中旬到200X年X月底,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20个农户,并与每个示范户建立联系电话,经常保持联系,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在备耕、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必须到每个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在每个农时到来之前,帮助农民制定好生产方案。在生产中帮助使用好、保养好机具,充分发挥机械效率。累计到户工作时间达到100天以上。

第五阶段总结验收。每一个农时环节结束后都进行小结、验收,做到段段清。从200X年X月初到200X年X月底。进行项目全面总结,迎接验收和抽检。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领导,学习贯彻农业部200X年《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精神,根据科技入户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强科技入户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2、强化督查。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一是市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指导和督

查;二是由示范农户根据《科技示范户手册》对项目实施者的指导、培训等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和评价;三是配合市财政监督项目资金专款专用。3、加强动员和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科技入户项目优惠政策及主推技术,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科技入户工程试点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示范作用,大力营造科技入户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4、资金保障。为确保科技入户工程项目顺利开展,需国家投入资金XX万元,农民自筹XX万元。

XX市农业委员会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7篇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缩差共富”的重要途径。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我县水稻生产机耕、机收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机械插秧则成为了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切实加快我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步伐,经县政府同意,现就2012年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12年,在全县开展水稻“机插秧推广年”活动,完成机插秧推广面积15万亩,其中机插秧作业补贴试点面积3万亩;新增插秧机100台;技术推广范围覆盖全县316个行政村。

二、主要举措

(一)加强工作考核。县政府继续将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纳入对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农村工作考核内容,并加强工作检查和督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也应将此项工作列入对村干部的考核内容,以加大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力度,切实推进机插秧技术加快发展。

(二)落实推广经费。县政府将安排机插秧推广专项经费,用于插秧机、秧盘购置补贴及技术宣传、技术培训、技术示范等工作补助。插秧机购置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县级增加补贴10%;育秧软盘县级补贴50%;对组织实施机插秧推广的乡镇(街道)农机专业合作社,县级按作业补贴试点区域5元/亩、其它区域3元/亩的标准给予推广经费补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也应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以保证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三)创新推广机制。各乡镇(街道)要建立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中心、农机化示范村、村组干部及水稻种植大户和农机大户协作配合的推广机制,尤其要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化示范村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创新符合市场要求的推广机制;建立起注重实效,扶优扶强的考核激励机制;大力推行商品化集中育秧、相对统一水稻品种、播种机(器)播种、承包机插、代育代插一条龙服务等推广模式,切实加快机插秧技术推广发展步伐。

(四)扩大示范点规模。各乡镇(街道)要在巩固年推广成果、扩大原有机插秧示范点规模的基础上,以水稻高产创建和水稻产量提高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机插秧技术推广覆盖范围,努力扩大示范影响和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各乡镇(街道)要以高速公路、铁路、公路干线沿线及农机化示范村、水稻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为重点,在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建立起规模较大、影响突出的机插秧推广示范点。实施机插秧推广作业补贴的试点乡镇,更要以实施作业补贴为契机,加强技术宣传、强化培训指导、着力机制探索、注重经验总结,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探索农民得实惠、技术得发展的良性机制。

(五)突出能人和干部的带动作用。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动员农机专业户、水稻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村组干部、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和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带头示范、带头推广机械插秧技术,并使之成为承载推广技术的市场主体,以达到宣传群众、带动群众、争取群众的推广目的。

(六)认真开展“机插秧推广年”活动。一是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采用机插秧技术的积极性;二是要以农机化示范村、水稻种植大户为技术推广载体,努力扩大示范规模;三是要以机插秧作业补贴试点工作为契机,有效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和农机服务组织加快发展;四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机插秧技术的节本增产效果;五是要加强推广机制的探索和经验总结,促进推广技术加快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提前做好技术宣传和推广准备工作。各乡镇(街道)要提前做好技术宣传和群众发动工作,通过会议、座谈、科技赶场、发放资料、进村入户等形式,加强技术宣传和实际效果宣传,争取农民群众对推广工作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搞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要提前做好机插秧区域规划、面积落实、秧田及营养土准备、机具、人员、种子和育秧物资落实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二)认真落实推广任务和职责。县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县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履行职能,切实加强对推广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要建立组织机构,分解任务指标,落实责任人员,制定工作措施,创新考核机制,为推广工作落实提供组织、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推广目标全面完成。县农委作为推广牵头单位,要认真搞好统筹协调、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农艺技术配套落实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人员要在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和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搞好统筹谋划和指导协调工作,督促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落实好任务计划、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对比试验等各项具体任务和职责。各农机专业合作社要以机插秧技术推广为契机,创新推广机制,认真开展好技术宣传、集中育秧、连片机插、现场演示等工作,切实让入社成员得到实惠,努力推进合作社发展壮大。

(三)切实搞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是推广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县农委要认真做好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及插秧机手的集中培训工作。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和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要认真做好村组干部和技术指导人员、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的集中技术培训工作,并与村组技术指导人员一道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加强巡回技术指导;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使技术要点为广大农户知晓和掌握。要以提高机插育秧质量和减少机插空穴率为重点,切实保证育秧、机插、大田管理环节的技术指导工作全面到位,确保推广工作取得更好的带动效应。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机技术 基层农业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07-01

农机技术的普及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推动了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基层的乡镇也逐渐建立了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层农机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与政府的支撑、人员素质以及农机服务机构的建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影响农机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因素。

一、基层农机技术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速度迟缓,而且技术推广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农机技术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在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过程中,政府对于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不高,同时在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度,因此对于基层农机技术的普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却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强

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需要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由于有些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强,使得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和受到阻滞,无法促进农机技术的普及。

3.农机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不完善

为了促进农机技术的普及,很多基层政府设立了农机技术服务机构,但是在管理力度上明显不足,对于服务机构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很少,对农机技术的普及产生一定的影响。

4.缺乏专业的农机技术指导教材

对着农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农机技术指导教材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到地方条件的限制以及农机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指导教材都仅仅是从大的层面上对农机技术进行论述,却缺乏针对地区性质的专业教材,因此指导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无法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对策

为了促进基层农机技术的普及,需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主要包括:

1.明确农机技术的地位,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农机技术普及工作是一项惠农的公益性事业,其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基层政府应当明确农机技术普及这一公益性事业的地位,并且在相关的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工具促进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提供场地,组织农民学习,拓宽农机技术推广的渠道,促进农机技术的普及。

2.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素质建设

为了促进农机普及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员参与到其中,并且积极带动新加入的人员开展农机技术的普及工作,以此促进农机技术普及效率的提升。同时,对于现有的人员要加强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团队建设,根据基层农机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难度对人员进行科学的配置,以此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

3.促进基层农机技术服务机构的完善

在基层农机技术服务机构中,需要设定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人员和经费进行管理,通过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促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要争取最大的支持,以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为背景,以农村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根本目标,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另外,与基层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对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在农机技术服务中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拓宽农机技术普及的渠道。

4.加强农机技术指导教材的编制

有的农机技术教材的外延较大,针对性不强,与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现状不符,因此无法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所以农机技术指导教材的编制,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相适应,同时也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才能保证农机技术指导教材的针对性,使其在农机技术普及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结束语

农机技术的普及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的技术支撑,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政府必须要给予农机技术普及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加强对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促进相应的指导教材的完善,为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提供更多的依据,为促进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子亚.当前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2]陈群凤.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福建农机,2012(12)

[3]陈殿康.乡镇农机技术普及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09)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责任农机推广制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47-1

近年来,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众多省份纷纷推行责任农机推广制度,力求以此构建完善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众地区农机责任制推广中,均采取了基层技术推广指导服务,为基层民众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强化了基层农机推广队伍,本文着重分析了责任农机推广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并总结了具体的实践意义。

1 责任农机推广制度的落实

1.1 组织体系的构建

在责任农机推广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先建立了统一的组织体系,该组织体系中包括省、市、县及乡(镇)四级落实主体,其中前三个组织主体层次分别设置层次化的农机分中心,并配置专家及农机专业指导员,乡(镇)层级则是设置农机专业站,安排责任农机员。其中农机专家负责技术人员的分配与技术方向的选取;农机专业指导员负责传导专家的思想与理论指导;责任农机员主要是为基层民众提供技术指导,具体的人数分配要取决于地区发展情况与需求。

1.2 责任体系的构建

责任农机推广制度的落实还需要构建责任体系。责任体系的构建与组织体系的构建具有同样的层次性,落实过程中还就责任进行了量化,为每级的落实提供责任提示,如县级农机推广站负责政策精神的传达,农机推广机构与下级技术推广人员的配置;乡(镇)农机推广站直接面对民众,并为民众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

1.3 保障体系的构建

保证体系的构建包括经费、精力、人员等多重保障。在精力方面,采用专职制度,以保证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精力与专业化充足;在待遇方面,将推广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与福利纳入到全地区的财政预算中,保证技术推广人员充足的生活经济来源,为其全精力投入工作提供物质保证;在技术推广经费方面,政府应以充足的预算保证工作的开展。

1.4 培训机制的构建

在责任农机推广制度落实中,按照技术推广人员的责任制定了不同的培训内容,还就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在制度落实活动中,省级机构为市县级技术人员提供培训,而县级机构为乡(镇)级提供技术培训,且每一级机构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为一年不少于12天,全面推进技术人员的专业化以提升工作水平。

1.5 考核体系的构建

现阶段,众多省份在落实责任农机推广制度的过程中制订了三方考核体系,其中三方分别是指服务对象、主管单位、主管部门三大主体,每一方在审核中着重对技术人员的业务考核,还基于业务水平进行奖惩,以激励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业务水平。

1.6 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

以浙江省为代表的责任农机推广制度在落实过程中,着重整合了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指导组织等社会群体组织,以调动技术方面的代表来实现全社会主体积极性的调动,还为责任农机推广制度的落实提供了技术支撑。

2 实践意义

责任农机推广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意义重大的成就有农机推广体系得到健全、农机推广队伍得到强化、农机推广工作也得到促进。首先,在责任农机推广制度落实过程中健全了农机推广体系,该制度的落实首先增加了基层的农机数量,基层的农机使用技术力量也得到增强,这有助于农机推广体系的构建。责任制度中培训体系的构建还有助于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且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技术人员不断增加,推广队伍不断壮大。责任农机推广制度的落实还借助农机服务的提供健全了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整体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

3 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3.1 现状分析

责任农机推广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还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责任农机推广制度的落实进程,也进一步影响了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水平的提升。

现阶段,责任农机推广制度在落实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经费不到位、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中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表现在技术推广队伍不断壮大,但是其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现阶段,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将新技术补充进去,提升技术推广的整体先进性。

3.2 改进措施

基于现状问题,责任农机推广制度的落实还需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充足的服务经费,为制度的落实提供物质基础,还要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与业务水平,间接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与健全基层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舒伟军.以责任农机推广制度促服务体系建设[J].农机科技推广,2012(07).

[2] 任凯.天水市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2).

农机技术指导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乡镇农机技术;普及;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资,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不仅提高了农民实施农业现代机械化的积极性,也为农机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在条件允许的地区,一些与农机站或合作社联合的大型农机合作联合体不断涌现,为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了大型机械化农机具,给农机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也为农民掌握农机技术提出了相应要求。农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就是要把新型的农机技术的使用与农业实践相结合,指导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进行科技农业的发展,将农机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以最易被农民接受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是农机技术普及的首要问题。

1 目前乡镇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基层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很难做到整体普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的推广运用。

1.1 农机技术普及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在乡镇农机技术的普及中,推广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政府的投资力度也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机技术的推广使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机推广技术却没有持续跟进。

1.2 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农机站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与交流学习的机会少,而且随机抽调的情况也比较频繁,造成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指导工作严重受阻,影响了农机技术的广泛普及。

1.3 需要有利的政策进行鼓励发展

乡镇农机技术普及是一项培养现代化农民的技术措施,是农业实施现代化的必要手段,需要相应优惠的技术政策来鼓励农民进行尝试,如设立农机购买免税政策等,目前这样的政策实施远远不够。

1.4 需要编制适宜当地生产的技术教材

随着国家对农机技术的不断重视,一些相关的农机技术指导书也运用而生,但由于受地方条件的限制,指导书地方适用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编制相关地域性强的技术指导书籍。

2 乡镇农机技术普及对策

2.1 进行网络传播可加快农机技术的普及

农机站应该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建立健全相应的农机技术网络体系,网络信息的传播比较快,有利于农机技术快速普及。这样也可以对适应于当地新的农机具进行技术宣传和推广。基层农机站的这种桥梁作用,是建立在农机技术人员对会使用网络的农民进行指导为前提的,基层农机技术人员要深入农村,对种植大户进行农机技术专业指导,使农民了解到农业现代机械化的先进性,这也是进行农机技术宣传的主要途径。

2.2 加大农机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要充分利用媒介对农机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如借助电视新闻、报纸、集会、农机具专场宣传会等形式对农机技术进行有效的宣传,使农民对相关农机技术产生兴趣,并有购买与使用的热情,这样才能改善适应当地条件的农业机械化的运用,增加适用于乡镇农机的装备数量。另外,还要依照当地农机技术推广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机技术管理与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加强,随着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不断加强,不仅能够给农民提供推广农机的使用与管理技术,而且还能够针对农机故障提供修理技术,使农民在使用农机时方便易懂、技术熟练,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也是国家开展现代化农业和机械自动化农业的必要手段。

2.3 提高农机技术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指导

要不断加强乡镇农机站的技术管理水平,需要对农机站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并参加相应的技术考察与交流活动。只有提高基层农机站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才能更好地为农机技术普及提供相应技术服务,对适合当地的农机技术进行宣传推广,科学指导农业,编制农机技术使用书籍,围绕新型农机具进行信息宣传与技术指导等,能够服务农民,并促进乡镇农机技术的快速普及与良好发展。

2.4 加强农机技术普及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不断加强农机技术普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机技术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只有不断提高农机普及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才能为农机技术普及工作,农民技术需要等相关工作进行积极指导,能够规划近期工作与长远普及工作的实施。农机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农机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乡镇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并掌握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掌握到的知识与探索到的经验传播给农民,以此来促进乡镇农机技术的普及。

2.5 编写地方农机技术指导书

目前,一些关于农机技术的指导书还不适用于该地区对农机技术推广的要求。因此,编写适用于当地农机技术要求的指导书,对农机技术的指导有具有重要的意义,编写内容要适应当地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能够切实适合当地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机技术的推广。

3 结语

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乡镇农机站不断加强农机技术的宣传普及工作,是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手段。要通过不同的媒介与网络系统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强技术管理水平和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编制适用于指导当地农机技术的教材,只有不断改变农机技术广泛普及的策略,才能快速普及农机技术,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立才,陈鹏宇,等.湖北省农机推广基本现状及对策浅析[J].湖北农机化,2010(5).

[2] 陈群凤.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福建农机,2012(4).

上一篇:工程地质勘查范文 下一篇:传承非遗手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