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服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8 18:11:14

纳税服务方案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1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优化纳税服务系列活动,推进全员全过程纳税服务,促进纳税服务“做全、做实、做细、做强”,提高税务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和自主办税能力,提高征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主要内容

“优化纳税服务系列活动”突出服务主题,从三方面着手,做好九项工作。

(一)优化办税厅服务

在坚持办税服务厅原有制度基础上重点开展以下三项服务:

1、实行领导座班制。市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科室负责人每月到办税服务厅坐班的时间不少于1天,实地参与并督导办税厅具体工作事务,防范化解涉税争议,调查研究纳税服务热点、难点问题。

2、实施导税服务。导税员由大厅工作人员兼任,轮流值班,导税员值班当天负责全天的综合工作,指引办理各种涉税事项,辅导填写各类表单,提供纳税咨询服务,以及及时进行“疏导服务”。

3、强化一次性告知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首问责任人应主动向纳税人一次性告知所办事项的办理程序、准备材料和注意事项,避免纳税人反复咨询、来回奔波。

责任单位:办税服务厅

(二)深化专业化服务

根据不同企业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定制服务:

4、贴身服务。对重点税源企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A级信用等级纳税人实行领导挂点,税管员贴身服务。市局领导不定期下户与纳税人沟通,时刻关注其动态,帮助其解决特、急、难涉税问题;税管员贴近引导、辅导纳税人,及时解答提出的疑点、难点问题,并提供申报征收、发票管理、减免税、涉税审批等基本业务的“一条龙”服务。

5、解读服务。对重难点政策类企业,实时解读新出台的税收政策规定,通过上门宣传讲解、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引导企业用足用活政策,规范企业财务核算,解决具体涉税问题;对新办企业提供基础辅导,采取税前纳税辅导、办税流程演示、税收政策宣传等举措,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少出差错。

6、跟踪服务。对在辅导、评估、检查中发现的财务管理混乱、账制不健全的企业,为企业量身制作《税收政策服务建议书》,建议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调整账务、健全制度并对建议书的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回访。

7、风险规避服务。对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规避服务,通过提醒、警示、建议等方式,促使中小企业规范账制、提高申报水平,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对纳税人在申报过程中连续出现零申报、低申报或负申报等非正常申报行为进行警示,防止税收违法行为发生。

责任单位:各基层单位、稽查局、各业务科室。

(三)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8、畅通纳税人需求获取渠道。建立完善纳税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制度,确立我局纳税服务调查定点单位。发放《纳税服务需求调查表》和《纳税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利用调查问卷、税收约谈、召开纳税人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纳税人在纳税服务方面的诉求,开展纳税服务需求调查1次,开展纳税服务满意度调查1次。加强调查结果分析,形成纳税服务需求分析制度。

9、畅通纳税人涉税诉求渠道。围绕维护纳税人权益,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认真分析纳税服务投诉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加强纳税服务投诉的管理监督,依法解决税务行政争议,建立纳税服务投诉处理结果反馈机制。

责任单位:纳税服务科

三、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优化纳税服务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市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系列活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纳税服务科。其他各单位也要指定专门负责人,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优化纳税服务系列活动”是“依法行政深化年”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各干部职工要切实把开展“优化纳税服务系列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力求通过推进纳税服务工作使全局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行业风气有较大的改观。

二要搞好协调配合,实行分工负责。总局肖捷局长强调“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是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需要全市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纳税服务科负责全市国税系统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市局相关科室要各负其责,大力支持;各分局、直属单位要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把纳税服务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要做好工作记录,强化反馈宣传。各责任单位应注重日常纳税服务工作记录,做好工作资料、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分析报告的收集整理,及时反馈工作动态,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整个活动向纵深开展。各单位要在每月终了5日内向纳税服务科报送活动进展情况,年终纳税服务科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市局。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方便纳税人办税为出发点,以办税服务厅建设为抓手,以落实服务制度、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效为根本,以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标,着力构建规范、便捷、高效、文明的纳税服务工作平台,全面提升全系统纳税服务工作水准。

二、检查内容

(一)税法宣传情况。是否在国税网站向纳税人提供办税指南,告知办税流程、办理时限、报送资料等信息;税收政策变化,是否及时编印税法宣传材料,免费提供给纳税人,并将电子信息在网站上同步;主管国税机关是否存在未及时、全面向所辖区域内纳税人宣传新的税收政策等。

(二)培训辅导情况。对企业管理层、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是否分类组织培训;对低风险纳税人、新办一般纳税人培训面是否达到100%等。

(三)12366热线运行情况。是否及时向纳税人发放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宣传资料,扩大热线影响;12366远程坐席答复是否及时、准确;坐席人员是否准时在线等。

(四)服务厅建设情况。总局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及服务规范手册规定的内容是否全面落实;规范窗口设置、功能区域划分和标识是否清晰;应提供的表证单书是否齐全;是否在醒目位置公布办公时间;是否提供必要的便民设施;显示屏、排队叫号系统、服务评价系统、自助办税系统、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是否配齐,能否正常使用。

(五)服务制度落实情况。全程服务、限时服务、首问责任、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是否全面落实;办税服务厅是否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并有局领导带班,厅主任值班,能及时接待纳税人咨询、来访;工作人员是否遵守作息时间,不无故脱岗、迟到或早退,窗口人员不在岗是否放置“暂停服务”离岗提示牌;工作时间是否一律着装,不混装,不玩游戏,不进行其他娱乐活动等;接待纳税人是否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行为规范;是否按照统一的办税服务流程提供服务,不擅自增加报送资料内容或数量;内部流转传递需调查审批的文书是否及时传递并办结;在征期、认证高峰等时段是否出现纳税人排长队现象。

(六)税源管理及税收执法情况。税收管理人员、评估人员、稽查人员在开展评估检查过程中,税收执法是否公正税收执法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态度粗暴现象;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检查工作是否存在重复下户情况;税务人员执法中是否存在故意刁难或存在吃拿卡要行为;主管税务机关是否定期对已开展或正在开展评估、稽查或其他检查的纳税人进行了回访等。

(七)税务网站服务情况。政务公开、法规查询等版块内容是否及时更新、应予公开的信息是否按规定全面公开;网上咨询互动及投诉举报版块是否有专人负责;咨询和投诉举报是否按规定时限办理并及时回复纳税人。

(八)防伪税控服务情况。防伪税控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收费依据和标准是否公开;防伪税控维护单位是否存在强行收费、搭售通用设备情况;防伪税控维护单位培训是否及时,系统出现问题时是否能够及时提供维护服务。

(九)网上办税服务情况。是否提供网上办税、上门办税、自助办税等多种申报方式供纳税人选择;是否有对网上认证、抄报税系统的操作说明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专人指导;网上申报、网上认证、抄报税系统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国税机关或软件服务单位违规收取费用的现象。

(十)中介服务情况。税务收费依据和标准是否公开;国税机关、税务人员是否有为纳税人指定税务的;纳税人对收费和服务是否满意等。

(十一)投诉举报处理情况。稽查、监察、纳税服务等部门是否指定专人负责,受理、调查和处理纳税人投诉举报事项;对确实因为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原因,违反工作纪律或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是否及时按规定予以处理;是否及时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投诉举报人。

三、实施步骤

(一)召开座谈会。根据纳税人的规模、行业等不同类型,按照适当比例随机选择部分纳税人,在2012年5月20日前,分期举办纳税人座谈会,区局不得少于80户、县局不得少于50户,其中2011年以来的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对象不得少于20户。对纳税评估、税务稽查、风险提醒户由主管部门开展调查,借此发放《纳税人服务需求调查表》、《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表》和相关宣传资料等,认真收集和切实解决纳税人反映的涉税问题,同时做好汇总统计、资料整理装订等

(二)开办纳税人培训班。在2012年5月20日前,为2011年到2012年5月10日前所有新办一般纳税人企业办税人员开展培训。就税收执法、优惠政策、网上办税、发票领购、工会经费征收等问题进行释疑解答。培训辅导实行登记制度,并同步开展培训辅导效果、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调查,培训结束,纳税服务部门应将培训辅导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三)开展网络调查。采用网络平台的方式同步进行服务需求调查和纳税人满意度调查,针对收集到的纳税人需求和满意度,为今后更具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四)全面自查自纠。各县区要抽调人员,依据纳税服务专项检查自查情况汇总表上列举项目,重点围绕办税服务厅基础设施建设,纳税服务软环境建设,纳税服务制度落实,简化办税流程,提高办税效能等方面开展检查。深入查找办税服务“硬件”、“软件”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营造良好办税环境,提供优质纳税服务。

(五)督查验收整改。市局将适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采取明查暗访、走访纳税人等方式对各地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将其列入当年目标管理进行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市局成立以靳小丰副局长为组长,市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纳税服务科),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考核、督促检查等。

(二)提高认识。纳税人满意度不仅反映了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感受与期待,也反映了全市国税系统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总体状况,关系到国税的整体形象,务必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加强协作。市局相关科室按照各自职责抓好落实,加强指导,加强督促,合理安排分项自查工作,做到边自查、边整改、边规范、边完善。

(四)注意方法。在征求纳税人意见时,要突出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在走访纳税人或召开座谈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加强对纳税人的解释说明,避免引起纳税人的反感和不满情绪等。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3篇

一、当前优化纳税服务的现状

1、税务人员纳税服务意识淡漠,认为纳税服务是完成税收任务的附属工作,可抓可不抓,如果强调纳税服务势必削弱管理,影响执法。

2、全面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纳税服务行为尚未完全融入征管工作,一提到服务,往往认为是征收服务厅和服务窗口的工作。

3、税务宣传力度尚需加大,把税收宣传工作真正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4、税务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提倡为纳税人服务用和谐语言。

二、抓好纳税服务的做法

1、抓好全员教育培训,即: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培训提高约谈水平,征管实施细则,政策法规岗位等培训。

2、简化服务程序,实行纳税进服务厅全程办税服务,让纳税人确实感受到办税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3、日管工作中,建立纳税人意见征求函和信息反馈表制度,拓宽纳税服务改进渠道。

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激励每一位干部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同志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意识明显加强了,增强了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执政为公、勤政为民意识,为纳税人办税的效率提高了,使纳税人满意了,履行纳税服务承诺,拓宽服务方式,向纳税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人格化、零距离和最真诚”的服务。

三、优化纳税服务需改进措施,不断强化人员素质。

(一)作为一名基层的税务人员,常年与纳税人打交道,自身形象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代表着分局乃至整个税务局的形象和服务水平,如果我们这支队伍的素质不高,基础不牢,就难以适应现代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依法征收,服务至上、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让我们的工作离纳税人的期望值越来越近。

1、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

2、摆正位置,认清自身与纳税人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纳税人的信任。

3、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和本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税收管理

近期《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的作者费拉尔*凯普所说,“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作为一个单位,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要看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公里方法是否得当。俗话说严格管理出成果,出效益。农村税务分局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其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办税效率等公里是否严格。

1、始终把“定好位、收好税、带好对”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注重从带思想、带作风上入手,生活上关心体贴,工作上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服务质量和办税效率的管理,以严密的规章制度管理人、约束人,以科学的措施和办法规范服务。

3、大力加强和改进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养成自觉服从管理的习惯,增强自我管理、相互管理的知识。

(三)充实完善纳税服务体系

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样,纳税服务要发展只有不断赋予其文明化服务,规范化服务,信息化服务,超前化服务的新内涵,只有不断去探索,去创新,才能使我们的税收事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应努力做到“两及时,一回访”特色纳税服务,即:两及时(纳税人只要在纳税中不方便的地方,我们就及时改善,只要在纳税中有困难,我们就及时帮助)。一回访,(定期到纳税户进行回访)通过理解其服务需求和服务意见建议,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充实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为实现最优纳税服务理念迈出扎实的一步。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4篇

一是突出中心工作。争做税收管理的模范。认真开展季度税源分析会。提出组织收入工作的具体措施。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加强重点工程、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详细分析税源变化情况、分析组织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存在问题。合理分解落实税收计划。将年纳税5万元以上企业和所有建筑工程列入重点税源进行严密监控,对建筑工程实施项目管理,认真落实管户巡查制度,瞄准全县“四大园区”等重点工程建设,突破“小产权房”征管难点,实施项目登记、跟踪管理,从立项、招投标、签订合同、转分包、结算价款、工程决算等环节入手,保证税款全额征收到位。大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充分发挥房地产建筑业、饮食娱乐服务业、矿山企业、大企业、车辆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职能作用,强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进程,不断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是加强税收征管。争做改革创新的模范。认真总结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适合地税发展实际的建筑业、不动产、矿山、大企业、个体等专业化的税收征管制度体系。将征管股发票管理岗和计会股票证管理岗下沉到办税服务厅,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征管工作。逐步健全以分行业分类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对全县纳税大户进行纳税评估。负责受理全县所有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征收解缴、税收票证的领用、保管、发售、缴销等涉税事项。对大企业、重点税源企业大力推行VIP服务、上门直通服务、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和财税库银联网;对中小纳税户继续实行简并征期管理,定时定点服务,有效提高了征管效能和质量,为全面推行税收征管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

三是转变工作理念。争做纳税服务的模范。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细化工作职责。广泛征求纳税人意见建议,创新服务举措。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继续办好纳税人学校。为纳税人提供“订单式”个性化税法宣传。深入开展纳税服务“三访”活动,定期对纳税人进行走访、随时对纳税人投诉进行接访、聘请第三方不定期对办税服务厅和纳税人进行暗访,不断提升纳税人对地税工作满意度。扎实开展“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每位税务干部每月至少为纳税人办一件实事,真正把纳税服务落到实处。整合纳税服务平台,拓宽纳税服务内容,创新纳税服务载体,丰富纳税服务形式,提升纳税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满足纳税人各项正当需求,积极引导地税干部争做服务纳税人的模范。

四是强化行风建设。争做服务群众的模范。结合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改进服务态度。切实增强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税收征管、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优服务、促发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和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模范履行“聚财为国、收税为民”责任和使命。详细询问企业生产、职工生活的突出问题,积极征求对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解决好纳税人反映的实际问题,切实为纳税人办实事、为纳税人解难题。组织干部深入包扶村十里坪镇三河村开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践行执政为民宗旨,改进地税干部作风,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解群众所思所盼,破解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困难群众帮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税收筹划 税收服务 服务体系 创新

一、税收服务与税收筹划的基本涵义

税收服务主要指的是税务单位根据行政法规、税收法律以及自身的职责,并且以国家的税法作为主要的依据而完成相关税收任务。在对税收的征收、检查、管理以及展开税收法律救济的全部过程中,税务单位还必须通过既定的科学管理方式与征管手段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加以维护,同时,还要指引纳税人及时且正确地履行好自身需要纳税的基本义务,为他们提供综合性的工作与服务。

税收筹划主要指的是纳税人为了减轻或者规避税负在完全符合相关立法精神以及遵守有关税法的基础上来减轻、化解或者防范纳税的风险,从而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最终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而展开相应的策划与筹谋活动。税收的基本本质主要是以国家为重要主体的分配关系,这对于普通的纳税人员来讲也是把他们所具有的相关资源对国家进行无偿的让渡,并筹划好自己的纳税事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源生于税收本质的基本权利。为此,税收筹划与逃税、偷税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二、税收服务与税收筹划的具体关系

(一)税收筹划促进纳税服务的形成

纳税意识与税收筹划的加强有着同步性和一致性,在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应的规模与水平时,企业则会注重税收的筹划活动,并且还会运用有关合法形式对筹资、设立、投资、采购、重组以及N售等行动展开税收筹划工作,也是运用有效的税收杠杆来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调控,从而取得一定的效果。就拿当前税收筹划活动特别活跃的一些企业来说,它们大多属于那些规范纳税且非常积极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对于纳税活动有着非常高的遵从性,其纳税意识也比较强。为此,税收筹划能够有效促进纳税服务的形成。

(二)税收筹划能够加强纳税服务观念

指引纳税人展开正确的税收筹划活动还需要税务单位具备完善的纳税服务观念,把纳税服务由传统的精神文明范畴转换成相应的具体行为,并且由只考虑征收成本转换成兼顾了纳税成本的基础活动,由关注纳税人基本义务转换为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要想成功转换过来则需要税务单位在具体的纳税服务中对税收筹划工作加以尊重与正视,把此工作当成纳税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税收筹划促进纳税服务水平的提升

对纳税人的基本税收筹划活动进行规范,这就需要税务单位的工作人员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业务水平,他们不仅仅对税收政策完全了解、熟悉相应的税收法规法律,同时还必须掌握金融、会计、贸易、工商以及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在处理相应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了解到纳税人的情况以及他们筹划的意图、涉税环节等有关筹划事宜,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为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给出完整、真实且可靠的判断。随着相关税收筹划工作的深入,税务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将其业务水平以及政策水平提升上来,以此来提升相关的纳税服务水平。

(四)税收筹划能够对纳税服务的基本效能加以改善

为了将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工作掌握到位,税务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机构来展开调查与分析,同时配备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采用技术方法创建相应的税源监控体系,经过不同渠道的了解、调查、收集来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税收筹划情况掌握到位,同时,通过对纳税人在税收筹划中的具体活动展开合理、科学的评估与评定,并对它做出正确的预测与分析,提高税收监控能力,且增强纳税服务的风险预警能力。

三、我国税收筹划的基本情况

我国税收筹划目前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中,但是它却慢慢被纳税人所运用。就税收筹划的实践来分析,外商投资与国外企业的步调一致且超前,他们的具体经验对相关内资企业具有一定的提醒作用,合法且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很好的保护其税收利益。分析税收的筹划空间,我国当前税收制度具有非常多的税种,国税与地税的有关业务出现交叉的情况,有些税收业务甚至还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状况,且多变的税务政策还为纳税人展开筹划活动而提供了相应的条件与空间。从税收征管的情况来分析,我国税务稽查的基本力度也在逐步增强,偷税逃税的基本行为由于不断加重的处罚条例而逐渐减小,执法环境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纳税人选择税收筹划而不是偷税漏税的形式提升其企业利益。

四、纳税服务体系基于税收筹划角度的创新

从理论到具体的实践可以看出我国税收筹划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市场化程度非常低,为此,我国必须对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选择性的借鉴,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对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加以尊重,从而发挥出税收筹划的有利作用,使服务环境得到优化,让我国的税收服务以及税收筹划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

(一)纳税服务体系中融入相关的税收筹划工作

税收筹划也就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规定的基本范围所展开的合法活动,它必须获得相应的法律保护以及社会尊重。从《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中我们可以知道税务师的基本业务范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涉税鉴证业务与涉税服务业务。涉税服务中添加了涉税培训以及税收筹划等新的业务,这让税收筹划业务也以正式地名目成为了纳税服务以及税收征管体系中的基本内容。为此,在纳税服务时必须将纳税人所能够享受到的税收筹划权利进行保护,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加以维护,同时,还要把相关的税收筹划融入纳税服务体系当中去,以此来促进纳税人自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二)把纳税服务伸展至税收筹划中

当税收筹划工作与纳税服务体系相融合之后,在确定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基础上,税务单位还可以增设一些业务项目,以此来为税收筹划提供更多的服务,并把纳税服务伸展至税收筹划工作中。从加拿大的税收筹划工作来看,他们的服务项目共分为三部分,第一,审核回复,纳税人通过自愿的方式来对税务单位报送有关筹划方案,当收到这些筹划方案之后,并于限期内对其展开审核,同时给予书面的答复。第二,分析上报,税务单位定时对纳税人报送的相关筹划方案加以汇总分析,再对其进行上报。这能有效完善当前的税制。第三,责任承担,在税务单位对筹划方案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案有误导致纳税人少缴税款的行为出现,那么,税务单位必须根据有关法规将其责任承担下来。纳税服务伸展至筹划工作中可以增强税务单位的税收征管,推进税务单位重视对企业的了解,并从根源上预防税收流失情况出现,此外,它还能有效提醒企业发现一些不合法的税收行为,从而指导企业税收筹划能够做到合法运行,最终避免企业造成一些损失与产生严重的后果。

五、结束语

作为一名合法的纳税人,他们对于国家的税法必须做到合理的反应,而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能够保证涵养税源,并调节好相关的产业结构,从而合理配置社会的经济资源。这对于税务单位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税务单位必须在纳税服务的过程当中约束、监督以及规范相关的税收筹划行为,同时,还要向纳税人员普及国外的税收筹划成果以及经验,与我国的经济环境相结合,创建具有本国特点的税收筹划理论。

参考文献:

[1]胡绍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税收筹划与税收筹划风险[J].中国商贸,2012,23:89-91

[2]高寿松,戴家启.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并购纳税筹划的影响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2,20:17-18+24

[3]邱吉福,张仪华.基于税收执法视角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财政研究,2012,09:25-28

[4]王天明.融合四方接地气凝合力量求发展――中国税收筹划研究会第六届年会综述[J].注册税务师,2012,11:7-9

[5]姚丽慧.如何利用税收政策做好企业纳税结构与税收筹划[J].中国外资,2013,03:184-185+187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为核心价值,以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总体思路,以促进征纳平等、征纳互信、征纳和谐为行为准则,发挥纳税服务文化对内凝聚人心、指引方向,对外塑造形象、增进和谐的重要作用,为地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总体目标

围绕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创业服务年”等工作部署,按照“比对落实、比对创新、比对贡献”的“三个比对”要求,通过实施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大服务、一体化、大格局”的服务体系,培养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高效、务实创新的服务队伍,塑造文明高效、重诺守信、和谐奋进的部门形象,创建纳税人满意、创业者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现代服务型地税机关,努力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税收服务环境最优、服务创业水平最优的政府部门。

三、主要内容

地税纳税服务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纳税服务的核心价值、总体思路、行为准则三个部分。

(一)核心价值: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税收与国家相伴而生,税无国不存、国无税不立,“为国聚财”是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直接体现。国家是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其强制力是取得税收的客观保证,“为国”是税务机关代表政府向公民收取固定标准赋税的权力源泉;税收又是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政权存续的象征之一,“聚财”是现代国家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民收税”是税收工作的落脚点和本质属性。税收来源于纳税人为公共利益而作出的个体利益的无偿牺牲,体现了公民对国家的信任与支持;税收又被国家运用于改善民生、服务发展、保障稳定、促进和谐的各项事业,实践了国家对公民的责任与关爱。地税部门必须承担起“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时代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两大核心业务为支撑,发挥沟通国与财、民与税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为国”与“为民”的协调统一。

(二)总体思路: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始于纳税人需求”是指纳税服务工作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工作导向,理解并尊重纳税人的主体意识,关注和满足纳税人的办税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是指地税部门要建设高效的服务平台,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提升纳税服务质效,从而提高纳税人满意度。“终于纳税人遵从”是指通过地税部门的努力,使广大纳税人在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尊重、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不当行为得到及时纠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税法的遵从度,实现自觉遵从。纳税人需求是工作起点,纳税人满意是关键环节,纳税人遵从是最终目标。

(三)行为准则:促进征纳平等、征纳互信、征纳和谐。纳税服务工作必须坚持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在法律面前没有例外和特权,征纳双方都应遵从税法,各自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分别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地税部门一方面要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摒弃对纳税人的“有错推定”,改进税收征管模式,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帮助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并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强化严格执法的意识,对拒不履行纳税义务的不守法纳税人进行依法处理,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在征纳平等的前提下,通过优质服务和严格执法,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纳税人,提高纳税人对地税部门的信任度,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

四、工作措施

(一)树立核心价值

1.建立宣传阵地。

结合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创业服务年”活动,市局将利用宣传栏、干部论坛、《瓷都地税》专刊、地税网站等宣传平台上开辟纳税服务文化宣传专栏、建立纳税服务文化展示室(区)、制作并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多角度、持续性地加强纳税服务文化教育,促进纳税服务文化的内部认同和社会认同。各级地税机关要在办公场所和办税服务场所进行纳税服务文化的专题宣传,每年至少制作两期,将地税在新时期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宣传到位,市局将对各级地税机关的宣传工作适时检查相关文字、图片和录影资料。(市局办公室牵头,机关党委、监察室、征收管理科、办税服务厅协助)

2.举办学习讲座。

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省局组织的专题讲座,适时邀请专家学者阐释文化理论,宣讲文化精神,提高干部职工文化理论素养,将纳税服务文化理念导入干部职工的思想中。各级地税机关要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大讨论,通过“我为纳税服务献一策”征文、演讲等方式,广泛交流开展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对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认识,进行思想发动,掀起一场全系统讨论纳税服务、重视纳税服务、提升纳税服务的热潮,使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提升纳税服务品质。充分利用市局五个文化教育基地,加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做为人民服务。(市局培训中心牵头,机关党委、征管科、办税服务厅协助)

3.组织文化论坛。

各单位要积极参加省局举办的“地税纳税服务文化论坛”和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的论坛活动;市局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和各县(市、区)地税局负责人要积极做好参加论坛准备,认真组稿,市局将对各单位送审稿件评审选稿后,举办“地税纳税服务文化论坛”,邀请专家学者、纳税人代表和地税干部一起进行交流,沟通思想,促进对纳税服务文化认同。(市局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科室协助)

4.开展专题调研

。及时响应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部署,主动深入开展调研,掌握我市县域经济、个私经济等经济体的发展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努力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服务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求得新突破。(市局税政二科牵头,法规科、税政一科、国际税收科、征收管理科、计划财务科、地方税务研究会协助)

5.开展巡回宣讲。

迎接好省局宣讲团的巡回宣讲;紧紧围绕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创业服务年和“三个比对”的主题,认真组织市局宣讲团到各单位宣讲相关政策、服务措施,传播服务文化。(市局税政二科牵头,法规科、税政一科、国际税收科、征收管理科、办税服务厅、监察室协助)

6.展示文化成果。

适时组织纳税服务文化展览,以图片、文字、实物和视频等形式,展示全市地税系统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开展纳税服务主题摄影大赛、征文比赛等活动,编辑《地税纳税服务文化年册》,记录纳税服务品牌建设与发展的进程,宣传纳税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文化理念、工作成效等。(市局办公室牵头,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科室协助)

(二)贯彻总体思路

1.开展需求调查。

组织走访纳税人“三送三问”活动,适时委托第三方开展需求调查,及时有指导性的需求分析报告,协调有关方面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市局征管科牵头,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科室协助)

2.建好服务平台。

进一步规范办税服务场所,抓好网上办税、12366热线建设,将纳税服务的文化理念融入流程设计、日常管理中,并体现在地税的票证、表单等载体上,让纳税人充分感知纳税服务文化,并使征税人也受到教育和熏陶。(市局征收管理科牵头,办税服务厅、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发票所、信息中心协助)

3.改进征管模式。

建立从纳税服务开始,到评估、约谈、检查、稽查的通畅征管链条,提高信息管税水平,努力避免不必要的下户检查和不必要的资料报送,减少征纳矛盾。从纳税人角度审视地税工作,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整理,进一步简化程序、缩短时限、规范执法,减轻纳税人负担和基层负担。(市局征收管理科牵头,法规科、税政一科、税政二科、国际税收科、稽查局、信息中心、办税服务厅协助)

4.健全服务制度。

按省局安排,重点从纳税服务的平台建设、税法宣传、纳税咨询、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等六个方面建章立制,完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构建科学的服务机制。平台建设方面:各级地税机关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优化网点设置、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技术水平,建立工作便捷,服务及时的纳税服务平台;税法宣传方面:建立税法宣传长效机制,将税法宣传常态化,构建各部门紧密配合的立体宣传体系;纳税咨询方面:加强市局门户网站咨询服务功能,做好办税服务厅咨询窗口的设立工作,为省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的设立提供先进经验;权益保护方面:积极宣传《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对纳税人权益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加强日常考核和评议;信用管理方面:加强纳税人信用体系建设,将纳税信用等级融入和谐社会的信用体系中;社会协作方面: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第三方涉税信息的交换和应用,实现信息管税。

编制《地税纳税服务制度汇编》,并印发全系统干部职工,促进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市局征收管理科牵头,办公室、监察室、发票所、信息中心、办税服务厅协助)

5.整合政策措施。

针对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决落实《省地方税务局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60条》,积极争取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并配套完善服务与管理措施。(市局税政二科牵头,税政一科、国际税收科、征收管理科、办税服务厅协助)

6.完善服务考核。

研究完善纳税服务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考核窗口单位的服务效率、质量和形象,而且要明确支撑服务的各部门的相关职责,硬化责任约束,强化激励手段,促进工作落实。(市局计划财务科牵头,机关党委、征收管理科、发票所、办税服务厅、信息中心协助)

(三)强化行为准则

1.推进政务公开。

严格按照规定公开政务信息,定期梳理应予公开的事项,探索建设地税服务手机台,及时更新地税网站、办税服务场所公开栏和电子触摸屏等政务公开载体的内容,探索推行“透明式办公、近距离服务”的办公模式,提高工作透明度,消除服务障碍,促进征纳和谐。(市局办公室牵头,法规科、税政一科、税政二科、国际税收科、征收管理科、计划财务科、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办税服务厅协助)

2.创建服务品牌。

积极参加“地税纳税服务”的品牌标识(图标)征集活动,在配套设计服务品牌的识别系统后,对办公用品和环境识别进行应用试点和全面推广,按时按质完成地税形象标识建设工作,以简洁、明了的视觉形象,展现纳税服务的文化理念;抓好对服务品牌的宣传,加强与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地税纳税服务的品牌文化,增进地方党政、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地税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市局征管科、办税服务厅牵头,办公室、发票所、信息中心协助)

3.增强服务体验。

组织机关干部到办税服务厅当一天导税员或咨询员,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亲身实施纳税服务行为,实现换位思考,加深体验,触动思想,增强机关为基层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市局人教科牵头,机关党委、培训中心、征收管理科、发票所、办税服务厅协助)

4.提高服务技能。

举办纳税服务业务培训,组织办税服务技能竞赛和纳税服务知识竞赛,以训促学、以赛促学,提高服务技能。(市局办税服务厅牵头,培训中心、法规科、税政一科、税政二科、国际税收科、征收管理科、发票所、计划财务科、信息中心协助)

5.实施典型教育。

深入开展“三个比对”活动,各单位要对本系统立足本职岗位、真诚服务纳税人、得到广泛认可的先进典型给予关注和大力宣传。组织干部职工实地观摩五星级办税服务厅,向地税系统先进个人和老一辈模范人物开展比对学习,用先进典型事例教育人、鼓舞人,树立正确导向。规范干部行为,继续抓好《干部行为守则》和《廉政文化手册》的贯彻落实,不断规范地税干部的税收执法、纳税服务行为,树立地税公众形象和社会形象,推进和促进我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市局人教科牵头,办公室、机关党委、征收管理科、办税服务厅协助)

6.推动创先争优。

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地税”为主题,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星级办税服务厅”、“星级办税人员”等评比活动,并将“星级办税人员”评比活动推广到全系统,按月评选“纳税服务标兵”,各单位日常要加强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年末推选到市局参加年度“纳税服务标兵”的评选。引导地税人员积极主动地为纳税人服务。(市局人教科牵头,办公室、机关党委、征收管理科、办税服务厅协助)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各级地税机关要充分认识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市局成立纳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市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和各县(市、区)局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统一领导纳税服务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征管科设办公室,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纳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纳税服务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各级地税机关领导要带头参与,征收管理科和办税服务大厅要加强督导,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精心谋划,分步实施。各级地税机关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加强管理协调,确保稳步推进。各县(市、区)局的实施方案在7月15日前上报市局纳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局工作措施中各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由牵头单位的在7月15日前上报市局纳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逐步落实全年工作计划,12月10日前上报此项工作的年度总结。

(三)强化保障,创造基础。强化对纳税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各级地税机关要为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将资金、设备向为纳税人服务的第一线倾斜,为建设纳税服务文化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各单位要在市局纳税服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工作中要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对需要解决的确问题,属于一个部门职责内的,要尽快解决落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确保工作实效。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7篇

一、加强组织建设

为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征管分局纳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制定《征管分局纳税评估工作实施意见》、《征管分局初步纳税评估系统应用工作实施方案》和《征管分局初步纳税评估报表采集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组织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和负责纳税评估的抽样复核。。

领导小组下设纳税评估工作组,组长:伍旭春,成员:杨岚、张传东、欧阳升、姚红兵、王仕田。负责专业纳税评估工作。

二、初步评估流程

(一)风险提醒:依托初步评估软件,对系统产生的高、中、低风险等级的纳税人,纳税服务股通过纳税服务平台进行“告知”处理(风险提醒),提醒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反馈。

(二)案头分析。在收到纳税人的反馈信息后,评估工作组进行集体案头分析,并拟定后续处理对象、处理方式。分析时要综合考虑“疑点指标结构、生产经营规模、纳税人反馈信息、系统计量风险等级和实际管理经验”等多种因素。案头分析的过程应有相关的工作底稿。

(三)应对措施:评估工作组将案头分析情况每周五分局例会上向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提交拟定的后续处理对象、处理方式。批准后,由评估工作组组长在系统中进行“筛选”,管理股股长分配后续处理任务。明确“分析排查时限”、“汇报审定时限”和“本期初步评估任务完成时限”。后续处理期间,评估工作组应履行监控派事职责。

(四)及时总结:当期初步评估任务完成后,评估工作组应针对初评中存在的问题,草拟《征管分局期初步评估工作报告》,并就加强征收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完善软件功能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三、专业评估流程

(一)评估工作组以初步评估系统为主要案源渠道,“筛选”重点税源纳税人做为专业评估对象(上级局选中的除外),开展专业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组负责“专业评估案例”的编写,及时报送县局纳税服务股完成宣传、推广工作。

四、责任追究

未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开展纳税评估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县地税局征管分局岗位责任制综合考核细则》处理。

附件1:征管分局初步纳税评估报表采集管理办法

附件2:征管分局初步纳税评估系统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县地税局征管分局

年六月二十九日

附件1

征管分局初步纳税评估报表采集管理办法

为强化税源监控,降低税收执法风险,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更好地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根据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及县局开展初步评估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的要求,为保证初步纳税评估系统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针对报表采集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双平台”开通。纳税评估岗(综合股)负责开通“纳税人服务平台”,管理股按月将需要开通“纳税人服务平台”的纳税人名单传递给纳税评估岗(综合股)。

二、确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涉税资料。对开通“纳税人服务平台”的纳税人,由纳税服务股和管理股负责修改完善ahta登记的初始资料,确定会计制度和报表报送时限,其中市局级以上重点税源纳税人按月报送(金融企业除外)。

三、采集报表流程。

1、每月上旬由纳税服务股负责短信通知开通“纳税人服务平台”的纳税人按要求报送会计报表,并审核上门报送报表(电子)的完整性,通过“税收管理平台”导入报表,完成报表申报工作。纳税服务股在每月上旬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将已报送报表的纳税人名单(分管理小组)导出并放入分局临时文件夹中,通知管理股。

2、每月中旬,管理股根据纳税服务股提供的名单,对未报送报表的纳税人进行催报(必要时可上门辅导纳税人如何报送报表),并于中旬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整理出《未报送报表的纳税人清册》(含微机编码、纳税人名称、报表所属期)转综合股。

3、综合股根据管理股转来的《未报送报表的纳税人清册》,并依据《征管法》第25条和62条的规定,一日内制作《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转管理股送达纳税人。

四、责任追究。各职能股未按上述要求采集纳税人报表资料的,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县地税局征管分局岗位责任制综合考核细则》处理。

五、本办法自6月1日起施行。

县地税局征管分局

年六月八日

附件2

征管分局初步纳税评估系统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强化税源监控,降低税收执法风险,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更好地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根据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及县局开展初步评估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的要求,为保障推广应用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征管分局初步纳税评估系统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实现税源管理“四位一体”的有机互动,提升税源监管能力,有效地防范执法风险,持续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建立一个指标科学、手段先进、监控有力的纳税评估体系。

二、工作思路

以税收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规范评估行为和提高评估人员素质为重点,以规避纳税人遵从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为着力点,以强化监督考核为保障,实现初步评估与专业评估的有机结合,积极稳步推进纳税评估工作。

三、工作内容

(一)采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 财务会计数据;

(二)对初步评估系统筛选推送的疑点,按系统提示选择处理方式,进行调查核实;

(三)对疑点进行调查核实后,做出相应处理;

(四)针对疑点核实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加强征管建议。

四、初步评估推广应用实施步骤

(一)“双平台”开通。完善已开通“双平台”,确保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全部开通纳税服务平台。

(二)确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涉税资料。对所辖查帐征收纳税人,由纳税服务股和管理股负责修改完善ahta登记的初始资料(会计制度、报表报送时限:市局以上重点纳税人必须按月报表,金融企业除外),纳税服务股负责短信通知纳税人按要求报送纳税人并按《县地税局关于报送<会计报表>及启用纳税服务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样式以书面通知的形式通知上门办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期报送的,管理股负责落实催报并送达相关文书。(4月25日-5月15日)

(三)前期评估数据的采集。根据初步评估系统提示,各管理小组负责采集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报表;要求纳税人登录纳税服务平台后对未报送的都要求按时报送。(5月3日-5月25日)

(四)操作培训。

1、管理股负责对纳税人上门开展操作培训,培训内容有:纳税人服务平台的功能、各功能模块的操作、会计报表模板选用、录入、报送的有关要求。(4月25日-5月25日)

2、综合股负责对分局所有人员进行“双平台”及初步评估系统的操作培训。(5月6日)

(五)实施“评估号02”初步评估。

1、评估对象的确认。由纳税评估岗负责对系统计算筛选的初步评估对象进行确认。(5月4日-5月5日)

2、评估任务的分配。各税收管理组长分配初步评估任务。(5月6日)

3、评估人员(税收管理人员)根据系统计算的疑点及风险等级实施初步评估,管理股应对评估情况于每周分局会议上通报。(5月7日-5月25日)

(六)评估总结

1、各管理小组对初步评估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以书面材料报送综合股。(5月27日前)

2、管理股对日常检查、巡查、纳税辅导的工作底稿等纸质资料,按户序时整理。(5月31日前)

3、纳税评估岗负责配合县局纳税服务股组织初步评估工作的绩效考核及评估案件的复核工作。(6月1日-6月15日)

4、各岗位针对县局纳税服务股的考核通报,及时整改落实。(6月20日前)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县地税局征管分局初步评估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张苏铜、吴良诚、肖培政任副组长,伍旭春、张传东、王陵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分局初步评估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实施。

(二)精心组织。要高度重视初步评估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要认真组织实施。在实施评估前,一是要搞好业务培训。组织全体税干认真学习市、县局制定的纳税评估工作办法及分局的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参加市、县局及分局组织的软件操作培训,要求评估人员熟练掌握初步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二是做好宣传、辅导工作,要让纳税人掌握财务会计报表模板的录入、报送要求,以及根据“双平台”提示的评估疑点信息进行自查自咎;三是“三无不谈”原则,针对约谈对象要充分做好案头分析准备工作,做到无必要准备不约谈;无明确思路不约谈;无主要方法不约谈。

(三)初步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纳税评估岗在初评对象筛选环节,根据评估计划、税源状况及评估力量,合理安排专业评估任务。

(四)加强评估的后续管理。遵循“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由评估人员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管理。

(五)总结提高。各管理小组要对纳税评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查找不足。对专业评估的典型案例要认真整理并形成书面总结。

县地税局征管分局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纳税服务; 发展阶段; 纳税服务优化;

一、纳税服务概述

深刻理解纳税服务的概念,才能为我国基层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实践活动提供准确的理论支持和行为导向,才能在实践中更好的落实税务创新对纳税服务的要求。

不少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纳税服务进行定义。

有人认为纳税服务是以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为对象,帮助、指导其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还有人认为纳税服务是作为政府公共部门之一的税务机关,为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指导和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维护其合法权益而提供的一系列持续、有礼、及时的服务。也有人把纳税服务作为综合性和管理型的税收征管工作,认为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中,按照纳税人自觉、主动、及时、完整的办理各项纳税手续的合法合理期望,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的、全面的、便捷的、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

不管从哪个角度进行归纳,都有其合理性。

国家税务总局在【2003】38号文中对纳税服务的定义是: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这是当前较为全面、权威的定义。

总之,纳税服务的内涵要求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依法治税、规范执法,通过行政方式改革和机构改革,提高办税效率,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其基础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纳税服务的范围、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部分。

二、我国纳税服务的发展情况分析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为纳税人服务”的概念是于1993年12月全国税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1996年7月全国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上确立的。2001年,纳税服务正式写进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从而确立了纳税服务的法律地位,表明纳税服务不再只是职业道德要求的范畴。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设立专司纳税服务职能的行政机构――纳税服务处。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10月下发了《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对纳税服务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组建了新机构“纳税服务司”并有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机构、人员。

我国纳税服务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进程而发展变化着,具体的,可以以我国政治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三个大的事件为分水岭,划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从1993年税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纳税服务”概念开始,伴随着税收征管模式的转换、1997年的《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的出台,提出了新的征管模式: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重点稽查。

2.发展阶段。以2001年4月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案)》为标志,纳税服务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具体措施有:(1)成立省一级税务机关直属的纳税服务中心。(2)创立“一站式、一窗式”办税服务。(3)因地制宜推广多元化得申报方式。可见,这个时期,各基层税务机关开始主动探索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开始重视纳税服务的内涵。

3.再发展阶段。此阶段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纳税服务工作从理念和实践上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认识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发展到要满足不同纳税人个体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满足个性化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并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质和量要同时满足不同纳税人个体的需要。

三、对创新纳税服务优化的再思考

根据《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2012年我国将初步形成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持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标的纳税服务工作格局。因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纳税服务优化:

1.加强纳税服务意识教育。加强纳税服务能力建设,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当今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公众对政府的职能提出了新的诉求,要求政府担当起促进公共利益、增进社会福利、服务公众需求的责任,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想长久保障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加强纳税服务意识是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不容放弃的。

2.建立完善的能力培养平台。学习培训是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没有一个现代化的能力培养平台,纳税服务能力不可能得到有效提升。能力培养平台的培训的内容既包括拓宽纳税服务内容又包括创新纳税服务的手段和方式。真正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纳税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符合时代和法律要求的服务。

3.借鉴国外经验。美国“以服务为治税宗旨”型的纳税服务体系:美国现已将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责任,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并有详尽的发展战略、业务规划、信息技术绩效测算体系为支撑。在与纳税人打交道的执行策略方面,通过信函、电话等各种渠道与纳税人增进沟通;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尽快鉴别出可能发现不遵从问题的纳税人;重视蓄意的不遵从行为,由犯罪调查中心专门对其进行调查;对纳税遵从者实施完整统一的服务策略等。

参考文献:

[1]张学清.纳税服务与现代税收.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8期

[2]李建新.“纳税服务”需要理性认识.中国税务,2010年第5期

[3]徐光烈.对基层纳税服务能力的调查与思考.涉外税务,2010年第1期

[4]包清泉.关于创新纳税服务水平的再思考.北方经济,2010年第2期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客户关系;大企业;纳税服务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5-0078-04

一、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分析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fnent,简写CRM)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设计和重组业务流程,形成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最终实现效益的提高和利润的增长。发达国家的税务部门对行政管理中不能实行市场竞争的领域进行“市场模拟”,把CRM应用到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中,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理念,从而提高纳税遵从度。将CRM引入纳税服务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细分纳税人。CRM的价值体现在对客户进行细分,税务机关也要对纳税人进行细分,分析不同类别纳税人的需求特征和行为偏好,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二是对纳税人提供动态服务和管理。在CRM理论中,企业必须根据客户当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制定不同的策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在开办前、运营初期、稳定成长期和破产阶段所需要的纳税服务是不同的。三是提供主动的个性化服务。针对多层次、个性化的纳税人需求,税务机关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要把纳税服务也进行细分,要把个性化的纳税服务及时地、主动地提供给需要的纳税人。四是服务加管理。在将CRM引入纳税服务时,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对纳税人进行细分实施纳税服务,也可以分类采取管控措施实施监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纳税人数量的增加、跨国或跨区域交易的频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税务机关的组织结构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即从税种管理演变为功能管理,并进一步向纳税人分类管理过渡。这些国家的税务机关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按照纳税人规模细分客户,有针对性地提供纳税服务,特别是组建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对大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和纳税服务。

随着中国大企业集团化、多元化、跨国(地域)经营发展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集中、信息化程度提高、税收博弈能力增强的趋势,必然要求改革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实施集约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纳税服务,是推进中国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自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以来,国税、地税各级税务机关相继成立或明确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部门。随着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专门机构设置的到位,中国大企业纳税服务进入了实践探索的关键时期。

二、大企业纳税服务需求分析

只有准确了解大企业对纳税服务的需求及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纳税服务方案,为大企业提供各种涉税服务,充分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从而降低遵从成本,减少税收损失。通过对部分大企业的问卷调查、举办高层论坛和座谈会,了解了大企业的基本需求,归纳分析,大企业的纳税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性化需求

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大,组织结构庞大,股权结构复杂,业务量大而且多样,涉及税收法律法规、政策较多,涉税事项繁杂,而有些事项处理极为复杂,很多涉税业务是中小企业所没有的,甚至是部分基层税务机关从未涉及的。首先,同一行业的大企业与其他规模企业的差异性。大企业涉税业务的复杂性,要求税务机关必须采取与其他规模企业不同的纳税服务策略,要集中优质的服务人力、物力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而且便于科学、高效为其他规模企业提供服务。其次,大企业的差异性。不同的大企业由于行业不同、股权结构不同,业务差异性大、共性少,税务机关必须关注具体企业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处理各种涉税业务。最后,多数大企业或者集团企业组织结构庞大,总分机构分别有不同的涉税事项,在纳税服务需求上必然存在差异性,税务机关虽然可以统一进行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但也要区别对待,以解决不同的涉税问题。大企业纳税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大企业普遍希望税务机关能够提供“涉税事项短信提醒”和“大企业绿色通道”等服务。同其他形式相比较,行业座谈会更受大企业欢迎,大企业不仅能够与税务机关直接沟通,还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大企业纳税服务需求调查显示,部分税务机关考虑企业的特点和涉税事项的特殊性较少,往往按照统一的征管工作规程受理业务、调查、审核、审批,很难做到因人、因事而异,特事特办。在一些涉税事项上经常得到一般性解释和告知,得不到有针对性的详细的税收政策解答和涉税事项提醒。而且随着税务机关对大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加强,大企业对涉税诉求的及时响应、专门的涉税服务、一对一的专业化服务等个性化纳税服务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

(二)高层次需求

纳税服务方案范文第10篇

一、引言

为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福建省良好的税收环境,近年来,福建省国税局的电子政务建设致力于从“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向“网上事务处理阶段”过渡,并于2006年10月开通了“福建国税综合纳税服务平台”。该平台由两大系统组成:面向公众各类税收信息的门户网站和用于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的网络纳税服务系统。

网络纳税服务系统是面向全省纳税人的网络报税平台,纳税信息能否安全保密地通过互联网络传输到税务局端是系统成败的关键点。特别是随着《电子签名法》的实施,电子数据交易的安全问题更加凸显。本文从福建国税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安全需求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符合系统的业务和安全需求的应用层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税收业务实际需要,采用基于密码认证和基于数字证书认证两种模式,在充分保留这两种模式优点的同时,还能够相互弥补不足,从而提高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安全强度。

二、系统产生背景

福建国税网络纳税服务系统是以福建国税对外门户网站为平台,以全省数据省级集中为基础,依托最新的互联网络技术,为全省所有纳税人提供的一种可以以远程方式办理涉税业务的服务。系统定位在实现税收征管业务的受理与反馈,业务处理功能涵盖了国税征管的所有税种和重要环节,后台连接核心税收业务处理系统。网络纳税服务系统实现了税收业务的网络化,纳税人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各项税收业务,避免以往那种每逢申报高峰期必然出现的“排长队”现象,大大方便了纳税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5年4月1日,被喻为“我国首部真正意义的信息化法律”的《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它的实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为网上完全无纸化电子报税铺平了道路。《电子签名法》通过确立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在法律制度上保障了电子交易安全。该法赋予电子签章与数据电文以法律效力,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网络信用危机。符合条件的电子签名,具有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的效力。另外,《电子签名法》对电子交易过程中作为电子证据的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均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以确保在网络报税过程中如果出现纠纷,或主张上的差异,能够认定法律责任,保证这些问题的处理有章可循和公正。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普及,又有《电子签名法》提供法律保障,网络纳税服务系统将成为企业报税的一个重要渠道,使用互联网络远程办税的纳税人也将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安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没有一个安全的电子交易环境,网络纳税服务系统就不可能得以正常运转。

三、建设系统安全框架的意义

在当前这种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的形势下,建设一个符合《电子签名法》的要求和税收业务实际的网络纳税服务系统安全框架就显得尤为迫切,这就对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数据交易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保障涉税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一是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向税务局报送的企业纳税数据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属于商业机密,这些数据如果被竞争对手窃取,可能对企业产生致命的破坏;另外,大量的企业纳税信息,特别是对国家经济贡献比较大的重点税源企业的财务数据,经过汇总可以体现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经济运行状况,这些数据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国外敌对势力获取,可能会危及国家安全;还有,福建省有许多上市公司企业,此类企业的财务信息如果通过非正规渠道散发出去,可能会破坏我国的金融证券市场秩序。所以,一定要保证网络报税过程中的数据安全保密传输,以免企业报税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二是完整性(Integrity)。企业报税信息包含纳税申报表、发票信息、会计报表等表证单书,这些信息包含了大量的数据,相互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钩稽关系。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遭到无意或恶意的篡改,导致税务局接收到的数据与纳税人报送的数据不一致。所以,要引入一定的校验机制保证纳税数据的完整性。

三是不可抵赖性(Non repudiation)。纳税申报是一项严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传统的申报模式要求企业每个月上门报送大量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电子签名法》实施后,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电子文件的出现,使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认可和使用电子签名数据方面产生了新的问题。采取何种机制来实现电子数据作为法律证据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而确保在网络报税环节一旦出现法律纠纷,能够认定法律责任,以保证国家税款不受流失。

四、系统安全现状与问题

目前,针对网络交易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主要采用两种强度不同的模式:

一是基于密码认证模式的安全模式。采用弱密码认证,并结合使用SSL协议建立安全传输通道。

二是基于数字证书认证模式的安全模式。采用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

这两种模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保障网络交易系统的安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隐患。

⒈基于密码认证模式的安全模式

传统的网络交易系统大多采用SSL协议建立安全通道来交换数据。但是,按照SSL协议规范,在安全通道上传输所有数据,首先,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加解密处理,而现今比较普及使用的网络交易系统大多采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运行环境,这就使得网页中如图片、Flas等大尺寸的静态内容在传输过程中不得不进行无谓的加解密操作,很大程度地占用系统资源,降低系统性能。其次,SSL协议只能保证客户端到WEB服务器这段安全通道上的传输安全,数据在WEB服务器被解密并以明文的形式存在。由于WEB服务器容易受到攻击,所以在WEB服务器上存放数据明文存在安全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安全。

显然,只采用SSL协议来保证系统安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规避数据明文暴露的风险,应该采用一定的措施保证数据在WEB服务器时保持加密状态,而且要把数据解密和明文数据存储等工作放在安全性更高的服务器上进行。这就需要在网络纳税服务系统上实现端到端的安全来保证系统交易安全。

⒉基于数字证书认证模式的安全模式

数字证书认证模式(公钥基础设施,PKI)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PKI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被证明是电子政务的最佳安全解决方案。但是,与密码认证模式相比,数字证书认证模式虽在用户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及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上表现出色,并有《电子签名法》提供法律保障。然而,由于法律知识普及和科技知识普及的局限性,社会要普遍接受这种模式尚待时日。另外,证书使用者还需向第三方数字证书管理机构缴纳一定的服务费用,以致一些规模较小、经营活动不规则、经济负担能力有限的纳税人难以接受和采用这种模式。因此,只使用PKI技术来保障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安全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找其他的安全机制。

可见,在设计网络纳税服务系统安全框架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实用性,既要确保数据在传输交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又要能适应各种规模类型的纳税人的实际接受能力,还要使得电子交易过程尽可能符合法律的要求。

因此,要建立一个实用的网络纳税服务系统应用层安全框架,其设计主要遵循以下三点:第一,结合密码认证和证书两种模式,以满足不同纳税人的需要;第二,要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端到端的安全;第三,在保障系统适应实际使用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贴近《电子签名法》对电子交易的要求。

五、系统安全框架设计

纳税人客户端通过互联网络连接到税务局端的网络纳税服务系统。基于安全性的考虑,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组件都会被放置在不同的安全域,并用防火墙隔离开。WEB服务器主要存放网页和图片等静态内容,而主要的业务逻辑程序等都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加解密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用于核心数据的解密和验证,需要采取高等级的保护措施确保这两台机器的安全。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安全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纳税服务系统安全框架

这个安全架构结合了密码认证和证书认证两种模式,两者互为补充,并引入满足端到端的安全的数据传输机制。这个安全框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覆盖使用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所有类型用户,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网络报税安全手段。

二是两种安全模式均通过几次安全的握手对话之后,生成一个随机数,并将其作为数据传输使用的密钥;也就是说,每次数据交易的密钥都是不同的,这种“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安全。

三是密码认证模式中的密码无论是在传输通道上还是在数据库存储介质中,始终以加密方式存在;两种安全模式的身份认证都是在专用的服务器上完成(加解密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而专用服务器不仅有系统级的保护,还包含物理环境和硬件级别的保护。

四是在密码认证模式中,客户端的认证是通过简单的密码认证,但是这个密码是用服务器端的公钥加密的;而对一般的公钥密码算法如RSA,公钥加密要比私钥解密的运算量低很多,大大减少了客户端的计算负荷。

五是在证书认证模式中,通过保存原始电子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时间戳运算,从而确保了电子数据的不可抵赖性。

六、结语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和国家税务总局“行业证书”的推行,对网络纳税服务系统的安全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特别是未来新的密码技术如量子密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如何结合指纹识别和PKI技术,由用户指纹产生密钥,从而设计出更加便捷的高强度的网络安全框架,将会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宏仁.电子政务基本点[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18)

[2]Rescorla Eric.SSL与TLSDesigning and Buliding Secure Systems[M].崔凯,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12-134

[3]Nash A,Duane W,Joseph C.公钥基础设施实现和管理电子安全[M].张玉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6-46,123-155

[4]King C M,Dalton C E,Osmanoglu T E.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部署与操作[M].常晓波,杨剑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11-132

上一篇:境外债券投资范文 下一篇:集体经济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