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11 09:09:25

名师课堂

名师课堂范文第1篇

一、底气,从他对教材的深度思考与挖掘而来

教学片段1:

师: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师:刚才我看了一圈,同学们都在纸上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宝物可能在这。

师:找到这个点的同学,请举手。还可能在其他位置吗?(课件依次出示2个点、3个点、4个点、8个点、16个点、32个点,直到连成一个圆)

师:这是什么?

生:圆!

……

【感悟】上课伊始,华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寻宝”情境。“宝物在哪儿呢?”这个美妙的问题,首先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地说出了圆心、半径等;其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了: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即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这里蕴含着华老师对圆的概念的清晰把握和深刻理解。华老师通过形象的“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清晰表象,可谓匠心独运!尤其是课近尾声,华老师又追问“一定是在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顺手又带出“球”来,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平面到立体,自然生成。犹如神来之笔的情境,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成就了知识的一体美,成就了学生的思维美。这样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正如华老师在“课前慎思”中所说的那样,《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没有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而是反复研读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认识圆的特征为重点,创设了既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境图贯穿教学始终,获得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皆因为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不仅深刻而且独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他们对教材、教参,决不人云亦云,而是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二、底气,从他的文化底蕴与才情而来

教学片段2:

师:孩子们,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特征就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的,圆确实具有大家说的这些特点。知道古人是怎么说圆的特征吗?

(板书:圆,一中同长也)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一个中心点!

师:什么“同长”?

生:半径的长度都一样的!直径的长度都一样的!

师:圆,是有这个特征吗?

……

师:“圆,一中同长也”,是墨子说的。墨子的发现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

【感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课堂上,华老师充分挖掘出数学史料的文化功能,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特征后,引用墨子的经典:“圆,一中同长也”,来加以概括和强调,帮助学生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在听课过程中,不难发现,历史的、现代的、未来的所有与圆相关的信息都进入华老师的课堂。给“认识圆”一个丰富的背景,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中自由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最后又都聚焦在“一中同长也”的本质上来,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以简驭繁”的简洁之美。

一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能够如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吐语不凡,却没有一丝作秀感,确实少见,华老师的才学让人折服。余文森教授曾说:“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名师。”可以说,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型的名师。华老师曾坦言:“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正是不断地读书思考,华老师渐渐在学生面前有了底气,有了一份淡定,有了如今课堂的神采飞扬和意气风发。他的成功课堂,让我得到启示: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

三、底气,从他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而来

教学片段3:

师:刚才我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会画圆了!会画圆的请举手!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边画边想:我们是怎样画圆的?

(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画得不圆的作品。刚展示一幅画得不圆的作品,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

师:想——不说——继续欣赏!

师: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是不是看出画圆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感悟】学生怎么画圆,华老师没有按通常的步骤教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画直径4厘米的圆,然后展示学生“不圆”的作品。他幽默地说:“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按常规教法所无法比拟的。华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故意诱发学生认识上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跌宕起伏,让学生不断经历着认知结构的失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活动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肤浅的表面,而是通过操作去触动学生的思维,触摸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醒悟并有所顿悟。

成尚荣先生指出,名师应当有也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华老师在多年研究“差错资源化”的课题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教学理念,提出了“教是因为需要教”的教学主张。他的教学主张,是现代学生观:“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具体表现。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实践,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名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他的教学理念,积蓄着他的教学能量。从他的成功经验中,让我想到,我们虽成就不了华老师的成就,但我们可以认真地学习华老师的思考精神,让思考伴我们同行,做最好的自我!

我们从名师的课堂中学习的不是光鲜的外表,而是鲜活的灵魂。从深度解读名师的课堂教学入手,细细品味和感悟名师的一言一行所折射出来的思想光芒和教学底气。让我们的教学从肤浅走向深沉,从浅表走向内涵,从模仿走向创新。

名师课堂范文第2篇

关乎“情”字。阮老师和廖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一个共性,都很注重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同喜同忧。母亲包花边饺子时威风凛凛颇有将军风范的精神气,儿子包花边饺子讨得母亲欢心的满足感都写在阮老师的脸上。凡卡跟爷爷砍圣诞树的快乐,在廖老师引导学生朗读爷爷的“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和他富有磁性的范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廖老师的配乐朗读把凡卡在鞋店里的悲惨凄凉境况充分展现出来,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这种情绪的感染,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凡卡悲惨命运的同情,更激起了学生对凡卡的痛心。有学生痛心地抑制不住情感,流下了伤心的泪,伤心得无法用语言回答老师的提问,只能摆手示意:“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硬咽。”廖老师就是这样饱含深情地,就是这样游刃有余地把同学们带入凡卡的感情世界里。

关乎“智”字。面对从未谋面,对其知识水平毫无知晓的学生,把一节课上得如此精彩、如此高效,没有教育智慧没有教育机智是不可能实现的。阮老师和廖老师的课堂让我们知道了何谓“教育机智”。当一位男同学读到“昨天晚上我挨(āi)了一顿打”时,廖老师走到同学身边说:“来,小帅哥,我们俩是好朋友,感情好好,你挨着我吧。”游戏玩了之后,廖老师问:“凡卡是挨(āi)着打的吗?”男同学立刻更正为“挨(ái)了一顿打”。就这样一个即兴游戏不但让学生会读,而且理解了其意思。

关乎“责”字。在评课这个环节中,阮老师讲述了她上这节课的心路历程,她的讲述让我们知道什么叫“一丝不苟”,什么叫“精益求精”。为了上好这节同课异构课,她准备了一个多星期,修改了六次教案。试讲之后,学生进行点评,教研组成员进行点评。然后拟定出“课题入手,启发学生理清饺子与爱的关系――抛出问题‘谁爱谁’,提纲挈领梳理出两件事――找出过渡段把两件事串联起来――抓关键词体会母慈子孝”的教学思路。来到南雄后,不顾旅途劳累,再次对教案修改至深夜两点,课堂最亮点“时光已逝,但妈妈那 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回旋反复的练习就是备课至深夜改出来的。身为广东省名师,仅仅为了给薄弱山区学生上一节课,就那么认真地对待,花费那么多的精力,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责任心的驱使!是阮老师对山区学生的责任心,是阮老师对山区教师的责任心,是阮老师对“教师”这一称呼的责任心。阮老师的认真执着,是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最佳诠释。

关乎“研”字。廖老师为了挖掘出《凡卡》一课的魂,在阅读原著的同时,还研究了契诃夫的其他著作。他在研究中总结出契诃夫非常注重细节描写,而《凡卡》一文是细节描写的典范。“细节描写”就是《凡卡》一课的魂,魂拎出来了,主线出来了,廖老师就抓住细节描写选取“信”和“忆”的部分进行讲解,这么长的一篇课文就被廖老师这样驾轻就熟地完成了。人们常说“功夫在诗外”,而我要说廖老师是“功夫在研究中”。

名师课堂范文第3篇

一、课前师生情感交流魅力

不同名师在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方法、内容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帮助建立师生间的友好的感情,促进师生间互相信任,消除学生的紧张,为上好一堂课作准备。如于永正老师在上《梅兰芳学艺》的课前,先跟学生聊起自己是哪里人,干什么的,年纪多大。他还让学生大声地叫自己的名字,他或立正喊到,或微笑抱拳说“在下便是”来回应。学生因陌生而存在的紧张与隔阂也在师生一问一答、一呼一应间淡化。在学生的心目中,于教师是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也是亲切温和的朋友。师生间的情感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建立起来。王崧舟老师在上《只有一个地球》,课始却让学生拿自己和他们的老师做比较。薛法根老师在上《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前则让学生仔细打量他自己,让学生彻头彻尾、从头到脚评点一番,还不时自我解嘲,有学生说他头小他,就说我头虽小但智慧多。

反思我们的常态课堂,虽不是第一次给学生上课,但有多少教师注重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呢?难道常态课就不用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了吗?我认为不是的,因为情感的东西并不是第一次建立就能持续永久的,它需要保鲜,需要呵护。观摩名师的课堂后,我常常在课前或让学生给我讲讲最近的见闻,或说说读了哪本好书有什么体会或感受;或是出几个谜语、脑筋急转弯、成语接龙等益智游戏,大家一起玩;或让学生进行五分钟的朗读、唱歌、讲故事等才艺展示;或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有哪些变化或缺点等。以此来保鲜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让我们永远处在融融的情感中。我觉得这样做很有成效,很多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课,课前十分钟的师生情感交流功不可没。

二、尊重学生的魅力

孙双金老师在上《落花生》一课时,曾提出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留给作者的印象很深这个问题,其中有个学生回答:深夜。这个答案显然是不对的,孙老师微笑地说,要是他们谈到天亮恐怕作者要记到下辈子吧!这一幽默不但婉转地回应了答题的同学,告诉他答案是不正确的,保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又提示大家继续探索正确的答案。于永正老师对不会读课文的学生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引导,提供机会让他在课堂上多遍地练习,直到他满意为止。

反思我以前的课堂,当学生答不上来,或答错的时候,我总是让他先坐下继续思考,请其他同学帮助回答。这样做有两大不足:一是没有考虑到答错或答不上来学生当时的内心感受,学生肯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自尊心受挫;二是还可能让他丢失了思考与回答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观摩名师课堂后,我暗暗对自己说,不能再让学生高兴地站起来,而遗憾地坐下。要让每个学生有勇气站起来,也能满意地坐下。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对读不好的同学,我就像于教师一样,鼓励他别急,慢慢来,一定能读好。还提供时间让他多遍练习,直到他满意为止。对答不上的或答错的同学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引导,包括暗示、唇语、甚至是重复我的话,让他从心中知道他做得很好,因为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并不是是否能正确、完整地说出答案,而是能又一次得到成功的体验,觉得成功离他们并不遥远,近在咫尺,从而对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兴趣。现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举手率挺高的,当然回答问题的水平也日益见长。

三、爱护学生的魅力

在名师的课堂中我们总能捕捉到这样或那样老师爱护学生的细节。如于永正老师让孩子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总是蹲下身子,蹲在学生的旁边。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亲切,没有一点架子。在让学生站在椅子上读课文时,于永正老师一手帮助学生拿话筒,另一手护住学生的身体,让学生既感到安全,又觉得温馨。王崧舟老师在听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微笑地注视着学生的眼睛,不时鼓励着。

名师课堂范文第4篇

一、名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学科专业素质难复制

面对一堂课我们习惯用好或坏来评价,笔者认为用“水平”一词衡量一堂课更恰当。水平暗含着一种标准,符合标准是必须达到的,低于标准就是不合格的,高于标准就应该成为典范。课堂水平的高低是由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所决定。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对传授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名师通常能够站到学科最前沿来反观课堂教学,同时表现出学科专业知识的丰富性。例如,我们熟知的上海语文名师于漪老师,她的语文课堂除了课程意识,更表现出了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语文要看古今中外、要辨真善美丑、要突破“术”的桎梏。从于漪老师的身上我们还能感受到语文教师要站在世界文化的天空下,立足教育实践,更新文化认知力。我们说学科专业素质水平高的教师课堂是一气呵成的课堂,课堂上充满了师生思维的碰撞、交叉,呈现相互引导呈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每个学生个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宰着课堂,与教师思维碰撞后不时地迸发着思想小火花。教师会用精炼准确又易理解的语言巧妙地把这些散落各处的小火花连接起来,织成一张充满着活跃思维的网。

二、名师在课堂中彰显的学科领域内的教学智慧难复制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针对一定教学内容所进行的,不存在没有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智慧体现的是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智慧。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各异,但就同一学科的教学内容而言往往具有某种共性。例如,数学知识的特点是高度抽象性、广泛应用性、逻辑验证性和结论确定性,而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科知识的独特性及其育人功能的独特性构成了教师教学智慧的独特性。具体到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度和驾驭度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度和驾驭度决定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参与性和参与度。同样教授《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青年教师的课文分析是情节简单,富有想象力;人物关系简单,人物之间充满真善美。基于这样的理解,在课堂上青年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盲孩子的情感变化,学生是一个旁观者。而名师W老师的课文分析是人物比较简单,情节也不离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营造出美妙的环境和心理氛围,带给人遐想,引领读者在美的氛围中体味美的情感。在语言使用上,课文长句、短句的使用与人的心理变化契合,叠词的使用与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情感和情态高度契合,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基于这样的分析,W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读叠词,用学生自己的身心感受去品读盲孩子的情感变化,学生是一个参与者。所以同样的教学内容,呈现出的课堂深度是不同的,而课堂深度是由教师的见解和主张决定的。

2.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智谋的设计

名师的教学设计中表现出的智谋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刻解读,同时在一定的课程教学理念支配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媒体、制定教学流程。遵循学科规律的课堂教学是启智而又丰富的课堂。比如高三数学“等差数列”的复习课,常规课堂是教师首先领着学生把等差数列的概念、公式、性质一一罗列复习,时时叮嘱要记住。然后就是例1,后面跟着练习1、练习2;例2,后面跟着练习1、练习2……而数列特征是什么、如何使用函数的思维思考数列问题、数列性质的研究方法等思维层面的问题,教师都没有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这种长期的、反复的练习基础上也许会得到相对比较高的分数,但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未必有多大的提高。而这样的结果与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相违背的。面对同样的内容,数学特级教师张鹤老师关注的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强调对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

3.教师对教学现场机智的调适

教师面对真实的学生进行施教,经过“加工”的知识形态遭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情况,教师必须进行及时的判断、决策和行动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此时教学智慧体现为一种教学现场的调适机智,它集中体现了教学智慧的意蕴。教学活动是一个转瞬即变的系统,其中充满了生成性和不确定性。应该说,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外在知识的传递与掌握过程,还是师生双方借助于理性进行的一次次“探险”,师生双方不断地借助于理性将思想的触角伸向远方以超越自我,探索种种“未知世界”的过程。任何已有的规律和“充分”的设想都难以完全预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状况,当“险情”发生时,可能任何既有的应对措施都难以直接奏效,我们必须随机应变,即时创造新的应对之法,这就是现场调适的机智。

三、名师对个人教学的不断反思难复制

名师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纵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名师如语文特级教师王荣生、李镇西、于漪、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他们能够成为名师的主要原因是对个人教学不断的反思、否定、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是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王荣生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探究了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教学方法、语文知识等相关问题,同时对文学作品教学内容、文章教学内容、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进行了研讨;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的《听李镇西讲课》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将课堂发生的一切有意义的场景、对话、课堂智慧、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等娓娓道来,可谓是原汁原味的课堂,读者如身临其境,能得到最多的信息,从而引发深入的思考。名师的自我反思体现了他们的坚韧性,更体现了对中学教学的理想。

四、名师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坚韧性难复制

名师课堂范文第5篇

邯郸学步,“仿”出与名师的遥远差距

我的效仿之路是先从学习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实录开始的。如于永正的《圆明园的毁灭》、靳家彦的《两小儿辩日》、支玉恒的《乌鸦喝水》、贾志敏的《惊弓之鸟》、薛法根的《爱如茉莉》、窦桂梅的《秋天的怀念》、孙双金的《望庐山瀑布》、王崧舟的《万里长城》等等。

课堂教学实录虽然印在纸上,但著名特级教师们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深邃精湛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诗意盎然的文化底蕴却跃然纸上,深深地震撼着我、吸引着我、折服着我,令我不能自已。特别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久负盛名的“于靳支贾”“四大名旦”的课堂教学艺术简直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各位中青年著名特级教师们独具匠心,各具千秋的充满个性、具有挑战意义的创新教学,让我初步领略了大师们的无限。他们的课堂教学感染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从中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于是,我追寻着名师的足迹,听讲座、看录像课、与同行们交流,不放过一次能汲取营养的机会。名师的教学资源可以在网络上查寻到,甚至名师们课堂评价语也都清晰记录在案,这为像我一样的普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倍感珍惜,不停地、努力地、积极地学习着,艰难地沿着名师们走过的足迹前行着。每有收获,倍感鼓舞,自我陶醉在效仿名师的成就之中。

渐渐地,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各级各类的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上不断地出现着“名师之课”。这些“名师之课”也很成功,很有新意和创意,但是总感觉少了些什么。特别是与真正的名师相比,课堂教学大相径庭,有的甚至会出现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尴尬局面。原来,像我一样的效仿者大有人在,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像一面镜子,影射着我的课堂教学,令我懊恼与沮丧!

为什么一样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为什么与名师一样的评价语却让人感到言不由衷?太多的疑问曾一度困扰着我。是名师的教学设计不够完美?还是我效仿的不够努力?还是名师的教学风格不符合我自己?于是我从激情豪放的“窦氏”转向简约凝练的“薛氏”;从幽默风趣的“王氏”迈向诗意盎然的“孙氏”。然而,我的课堂依然缺少那份灵动和生命。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沉思反省,努力让自己走进名师们的教育思想中去,渐渐地发现名师的课堂教学可以“效仿”,但“效仿”的却不是那一节节固定好的教学案例,而是名师们潜在的内涵。

博览群书,“仿”出名师的丰厚底蕴

细心观察之后,我发现所有的著名特级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即使是同一节课,同一个内容,当他们面对不同的学生时,也会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正是在这种不断地更新与变换中,一节节成功的课出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教学片段生成了,令人钦佩,目不暇接。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不断地思考,终于发现原来名师们是这样体现“因材施教”这个古老的教育理论的。

名师们的课千变万化,名师们的课堂教学精彩至极,自然不是按照刻板的教学实录能“效仿”出来的。原以为是他们机智、灵活,善于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每一个资源。可是细细品味他们的课堂教学却发现,真正能令名师妙语连珠、春风化雨的是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课堂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名师总能从容面对,化解于无形。名师不但能以深厚的文学素养影响学生,更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赢得学生的敬仰。想“仿”出名师的课堂,就要“仿”出他们的丰厚底蕴――多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把握住课堂上生成的精彩瞬间,成为像名师一样的教师。

带着这样的心得,我开始了自我积淀丰富文化底蕴的艰难旅程。从古典文学,到外国名著,从现代小说,到百科全书,不断地自我丰富,在不断的学习中,我的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反思总结,“仿”出名师的深邃思想

名师的课堂教学最令人拍手叫绝的就是他们独到富有哲理、标新立异的思想观点。每一堂语文课,都会有令人折服的思想在传递,名师对作者内心的深刻理解,对文本充满哲理的个性解读,是我们一般教师望尘莫及的。名师的深邃思想不仅是在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中滋生出来的,更是凭借踏踏实实的反思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名师对自己的课堂总是“吹毛求疵”,永不满足,不仅力求课堂的完美,更在追求教学艺术的升华。

名师们既有宏观反思又有细节推敲,既有历史性反思又有即时性的内省。他们时刻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出耐人寻味的深刻思想,凝练出丰富而简约的教学思想。反思后总结,总结后实践,是一个不断反复的循环过程,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就在反思总结中升华着。

一般教师的反思总结,多数会就课而反思,很少就教育思想而反思。这种缺少连贯又不深入的总结反思,只是总结反思的初级阶段,难以形成富有哲理性、启发性的认识与思想,课堂上自然就缺少了充满鲜活生命力的思想流动。

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教师只有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体会到其深邃的思想内涵,自身的思想内涵也会不断地深邃起来,在教学中同学生一起成长与进步。名师的课再好,“仿”出的也只能是“形似”。“形似而神离”,这样的课再好,也难免有生搬硬套的嫌疑。

要想学好名师的课,“形”是其外在表现,“神”是其内在精髓,形神兼备,才可能成真。“形”容易学像,“神”却不是由学而来,而是依托在丰富的文化底蕴之中。

挚爱教育,“仿”出名师的高尚情感

成为教育家是所有著名特级教师的追求,这种追求源自他们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热爱。名师们总能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需,因为名师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名师们总能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学习,因为他们领悟了教育的真谛,他们对教育教学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自发的工作热情,他们有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名师们对教育的挚爱,对职业的高尚情感是他们成就精彩课堂的内动力。一般教师只追求上出几节好课来作秀,甚至是有一种俗气的功利心在驱使想要成为名师,这样的急功近利自然少了做名师的坦然心境,又怎么能“效仿”出名师的课堂呢?

如果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像窦桂梅老师一样书不离手,写下20万字的读书笔记;像薛法根老师一样潜心研究,著作《组块阅读教学策略》;像孙双金老师一样熟读经典著作,创造自己的诗意语文。太多的著名特级教师的学习之路让我们由衷敬佩,而这种视如生命的学习与研究是源自名家对教育的挚爱,只有把教育教学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可能“仿”出名师的真正神韵,去掉浮华与焦躁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

“效仿”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效仿”不是目的,而是借“效仿”之石,铸造自我之玉,最终形成符合自己特点的独特教学风格。前辈们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要倍加珍惜和借鉴。只有脚踏实地的“仿”,博采众家之长,才可能创造出一堂堂独具特色的精彩课堂。

名师课堂范文第6篇

一、感受价值

教育的价值在于“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话。纵观这7位名师的课堂,无不诠释着教育价值的独特作用和风采。从每堂课前师生交流阶段人性光芒的绽放,到知识由浅入深的展开,再到从现象到结论的探讨,最后到结论的广泛应用,无处不存智慧的碰撞,无处不现人格的魅力与力量。

顾娟老师的《负数的认识》,既还原了人类对数的认识的一般规律,更在顾老师人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彰显出了一个年轻数学名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专家级的吴正宪老师,带给大家的是别具一格的复习课―――《数学的整除复习》。正是吴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懒”(吴老师自语),才智慧的生成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有效达成了复习课“形成数学知识网络”的功效。接下来的几堂课,更是高潮迭起,异彩纷呈,但都不乏教育价值的精彩演绎。

二、经历过程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历经茫然和“超”然的阵痛后,如今已经回归到理性的轨道。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再只是过程的热闹,而是浮华过后的探究、思考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成了这次课堂展示的聚焦点。在这里,知识不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学生在种种情景下,主动的质疑、主动的探究和主动的运用;教师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课堂的主宰者,取而代之的是出色的导演、平等中的首席、迷途的智者;课堂也不再是简单的热闹,课堂继而成为孩子们探究的乐园,展示的舞台,成长的沃土。

赵震老师上的《用字母表示数》这堂课,从“魔盒输数”开始,到让学生说任意数猜输出的数;再到“数青蛙”1只、2只、3只……,到n只;最后到“成功=坚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废话(A=X+Y+Z)”。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一次次点燃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学生的智慧被发挥到了极致,很多想法都令现场的数学老师们叹为观止,现场不时响起为学生们喝彩的掌声。

三、体验成功

众观这几堂课,为什么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都那样的高涨?为什么孩子们的表现都那样的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有的课堂持续了超学生年龄极限的90分钟仍不见学生的疲惫?……太多太多的为什么,如果只用是因为上课老师们的精彩设计或高超演绎去诠释的话,是很难令人信服的。这种魔力究竟是什么呢?思来想去,恐怕还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感、满足感吧。

这几位名师的课,无论从课的引入、知识的探索、思维的提升,还是课堂的每个环节、每个学习活动都展现出对人性的尊重、个性的张扬。教学的气氛是轻松的,是极具安全感的,所以孩子们可以想所欲想,言所欲言。每一个想法,哪怕有时看来是有些可笑的看法,在这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每一种奇思妙想,在这里都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你说,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人留恋?又怎能不让人震撼呢?

对于当时的课堂,对于当时学生的表现,再多的溢表之辞都不为过。最好的不是合适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在为名师们的课堂所折服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有所思考或者反思呢?谁说课堂不可以上得很精彩?谁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不活跃?谁又说老师不可以做得很轻松呢?一切完全取决于你的思想,以及在这一思想下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

在感悟名师们课堂的精彩与亮丽的同时,我也为名师们坚实的成长足迹所深深打动。吴正宪,从16岁初中毕业经人推荐成为一名教师,几经努力,成为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华应龙、王延安、顾娟、赵震、强震球、张齐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个天之骄子。我们忍不住想问:名师是怎么炼成的?聪明的您,能告诉我吗?

名师课堂范文第7篇

我觉得于老师的课如其人,亲切自然,真实质朴,他的课堂深入浅出,游刃而有余,他的课堂正是他多年积淀的“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法的真实写照。

大家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教学非常重视知识传授。到了70年代,人们发现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于是又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而今,人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老师正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步入小学语文教坛的,细细品味他的课,恰恰综合了不同历史时期语文教学的重点,真有着穿过历史的成熟与丰厚。

他的课堂知识传授扎实,能力培养得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更是匠心独运。不管是情节波折的《月光曲》,还是描绘细腻的《荷花》,不管教学任务多么繁琐,时间多么紧迫,他总是那么自信,那么从容地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有反复的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还有画龙点睛的示范读,从学生自主体验,到个别交流,再到集体整合,从整体感知,到细读品味,再到美读表演,每个层次,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引人入胜。他不放过一个读错的音节,不忘提醒生字的起笔收笔,不厌弃一个读书或发言结结巴巴的孩子,甚至不会错过一个不起眼的细节。教学《荷花》一文时,课题下正常的作者署名却成了他培养学生“读书要有选择”习惯的资源。课堂上他是老师,又像是一位大朋友,更活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和学生一起读词解句,一起手舞足蹈,同喜同悲。他总是通过他竖起的大拇指,通过他期待的眼神,通过他亲切的微笑,通过他关爱的抚摸,伴随着带点夸张的表扬,把他的理解与信任,把他的关爱和智慧传递给学生。他用他独特的体验、成熟的智慧,轻松驾驭着课堂,驱使着学生不断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大胆想象、探究,让学生不断品尝到进步的喜悦,成功的快乐。难怪学生都说上于老师的课DD不累,即使是学习一些抽象的写作方法,即使是枯燥的一向令学生头疼的课堂练笔,学生也兴致盎然。如在《月光曲》的课堂上,当学生分辨出事物和联想时,于老师及时出示了描写荷花的片断,要求学生加上适当联想,使文章更美。于老师通过不断激励,点评,引导学生在补充阅读中领悟写作方法,在拓展写作时消化写作方法,使读写有机结合,学生的补充联想一个比一个丰富,一个比一个精彩,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写作知识进行练笔,这是阅读教学中作文训练的重要方法。但于老师这样的训练决不是简单的迁移,也不是简单的移植,他总能巧妙把握住读与写的结合点,把读与写的训练融合于一体,从而才能水到渠成地变知识为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真令人叹服。

素质教育之路漫长修远,比照名师,反省自己,我觉得我们要学的、要做的还有很多。让我们深入研究名师的课堂,研究名师的教学思想,学习名师做人、做事的态度,博览群书,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日臻成熟,使我们的教育更科学、更和谐。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

名师课堂范文第8篇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二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窦桂梅老师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她的课堂气氛好,效率高。细细研究,窦老师的课堂提问给了我以下的启发。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设计问题时要考虑提出问题是否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或掌握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否为教学目的服务。要做到目的性强,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重点,突出要害,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随意提问。

例如窦老师在讲到对“子”的理解时,她问:“他原名叫晏婴,在这里为什么称他为晏子呢?”学生说因为他是齐国的大夫,对齐国有功,他厚爱百姓,所以百姓尊称他为晏子。为了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子”是对有贡献的男人的尊称,她接着是这么问的:“假如我也生活在那个时代,要注意我的性别,我可能也会对国家做出了贡献,他们怎么不叫我‘窦子’啊?你发现了什么?”窦老师这一问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孩子思考“我”不能称为“窦子”的原因主要是跟性别有关,只有男子才有可能称为“子”。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思考,从而获得对“子”更准确的认识。

又如,在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之后,窦老师是这样组织课堂活动的:

师:“楚王就这样一次一次地侮辱晏子,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那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什么呢?一起说――”(生:“口才。”)

师:“在三个故事里晏子都说了什么?你可以随便选择,哪句话都行。放开声音读一读,然后讲一讲,你评价一下晏子的口才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生默读)

我们知道教学这篇课文,其中一点是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此环节,窦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以后研读故事,从晏子的三次智斗中了解晏子的口才,探究其语言魅力,为下面感受晏子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作基础。

二、提问要有系统性

系统是指问题不是各个孤立的,彼此之间应显示一定的难易深浅的梯度和内在联系,具有连贯性。系统性要求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适度” 的标准。是学生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正确回答,范围最好控制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毋需进行思维活动就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就成了形式,没有任何意义。反之,教师把问题设置得过难,超越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学生就会放弃对问题的回答,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完全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只有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并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窦桂梅老师在这方面是很注意的。例如前文所提到的,窦老师在讲到对“子”的理解时,她让孩子在考虑她性别的基础上,思考自己为什么不能称为“窦子”。窦老师这一问不仅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且难度适中,紧扣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有助学生思考,获得对“子“的认识。当然窦老师也设计了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例如,在理清课文大意,了解故事的结局“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之后,窦老师是这样问的:

师:“今天有一位外交官,他对晏子的口才却是这样认为的,谁来读一读?”(生读外交官的话:“晏子的语言虽给人们的感觉是有理有据,但感觉还是做语言游戏,逞口舌之能进行外交对话,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

师:“关于这位外交官的评价,你赞成他的观点吗?你不赞成他的观点吗?或者既赞成又不赞成,我们就把它说成‘说不清’。现在,不要和别人讨论,你自己静静地去思考,我相信,当你的观点通过你的思考传递出来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声音。任何人的观点我们都赋予尊重,因为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思考。”

关于外交官对晏子的评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晏子是不是只在做语言游戏,逞口舌之能呢?窦老师继而提出了以下的问题:

师:“其实呀,这没有正确的观点,只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回过头来,透过这些语言的形式,我们再走进晏子说的这些话语,再研究研究晏子的智慧究竟藏在哪儿,好不好?我们再一起研究研究。(看大屏幕。)注意看,晏子在怎么说这句话?”

窦老师的提问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先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然后通过分析晏子的话语体会晏子语言的艺术,最后通过人物语言探究人物的智慧以及藏在智慧背后的爱国情怀。

这样的提问既不是用“是“或”否“就能解决,也不是记忆水平的提问。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没有绝对的是与非。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现有知识水平上获得属于个人的思考。既有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思考,又不会打击学生的信心。

三、提问要有激励性

课堂提问其中一个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提问要有激励性,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发孩子的探知欲,借助孩子的表现欲,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来激励学生。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在支持性的情感气氛中,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探究,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前文所提,老师激励孩子们独立思考外交官对晏子的评价,可以各抒己见。

又如:

师:“楚王难为情地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配以夸张的表情)当然你比我想象得更丰富,谁再来试试,他怎么说。你们看看这一国之君,多可爱的楚王哦,在大庭广众面前啊,在大臣面前,在晏子面前哦,人家这么大的领导,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开动脑筋,还能怎么说!”

再如:

师:“换句话说,尊严来自实力,所以他赢得了尊重,然而,今天有位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这件事又有他的看法……你赞成吗?还是不赞成?还是说不清。现在前后桌互相讨论。请你现场发表观点,希望你也做到有理有据,开始!”

学生的心理因素和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作用。窦老师就是这样为孩子们创设了宽松的课堂气氛,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或协商的口气进行提问,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兴奋状态。

要使提问具有激励性,教师提问时还要注意态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的话,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等待学生回答,则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及该门课。这一点,只要你看过窦老师的课堂,你就不会忘记她作为大师级教师的风范。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提问过于浅显,则学生无从动脑;过于平淡,则学生无意动脑。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拓展性、发散性的提问,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例如窦老师在执教《晏子使楚》一课时,要学生大胆想象楚王说话的样子,体会楚王的无奈与尴尬,从而感受晏子的智慧。在讲到晏子“钻狗洞”的时候,窦老师立足课堂,联系课内外知识,结合补充教材《胯下受辱》来讲:说的是韩信被一个无赖诋毁,要他钻这个无赖的胯下,面对这个无赖的要求,韩信是怎么做的?晏子面对狗洞又是怎样做的呢?窦老师引导学生对比两者做法上的异同:韩信“钻了过去”,因为他代表的只是个人;晏子没有钻狗洞,因为他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国家的尊严。窦老师立足课堂教材又链接课外,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晏子的爱国精神,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开阔学生的思维。

又如,学生理解“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的原因是晏子的口才与智慧,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出一段补充材料(史学家对晏子出使楚国的评价: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让学生各抒己见。那到底“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有没有关系呢?窦老师又适时地结合以前学过的文章《狼和小羊》的故事,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来理解。小羊也像晏子那样,他和狼对话时也做到有理有据,有理有节,但它不可能与狼抗衡,它说得再有理有据,也永远是狼面前的弱者。为什么晏子就可以呢?由此得出:原来一个国家获得尊重和一个人获得尊重都是同样的道理,既要有外在的智慧,讲究外交艺术、外交道德,有自己的气节,更重要的是也要有内在的实力。晏子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因为他据理力争获得尊重,另一方面是“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例如,窦老师是这样问的:

师:“还是刚才那句话,谁的发言都有自己的深度,这样,感谢你们给我的发言。把另一篇文章拿出来,《狼和小羊》这是我们二年级学的,那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是篇寓言,但今天我们放在这里,同学们不妨联系一下,这里狼当作楚王,小羊代表晏子,这小羊也像晏子那样,他和狼对话时也做到了……”

生:“有理有据、有理有节。”

师:“这小羊多有智慧,多么不卑不亢啊,说实在的也做到了规圆矩方,怎么就……”

生:“羊不可能与狼抗衡,它说得再有理有据,也永远是狼面前的弱者。”

窦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为学生提供知识获得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知识的提高和课堂内外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正如窦老师给自己的评课:“对于引进外交官、对于历史学家的话语,都是提供了一份思考的平台和空间,走到一个环节,你就来个坎儿,借助那个来思考一下,让思考走向深远的地方……”

除此以外,窦桂梅老师还很重视提问的趣味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打开思维空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自觉性的学习行为;有了兴趣,才能打开自己的思维,发展智力。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名师课堂范文第9篇

【关键词】名师课堂学习密码自我成长

学习名师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塑造教学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然而,很多教师看名师们课堂教学时闲庭信步,自己复制操作却举步维艰,往往感叹:“名师的课好看不好学!”名师的课堂匠心独运,浑然天成,我们究竟该学习什么?又该如何去学呢?

一、 看山就是山,还原课堂的本真

学习名师,不可回避的就是模仿他们的课堂教学。可是,一味地复制某一课例,甚至一字一句都是完全照搬,只会出现“山寨的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当下的诸多语文名师,虽然课堂异彩纷呈,但洞悉其中,无一例外地在心中装着学生,努力运用多种策略来开启学生的生命智慧,丰满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无论是诗意语文的王崧舟、情智语文的孙双金,还是简约语文的薛法根等诸多名师,他们在课堂中都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合作力,环节的设计,评价的运用,生成的处理,处处彰显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语言,深入理解,发展语用。反之,缺乏对学生的真正了解,忽略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生硬的模仿必然是无趣的。

模仿名师的课堂,还应当跳出单个课堂实例,打开思路,从系列化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名师们的态度和策略,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透过瑰丽的课堂外表,发现隐于其中的真实而适宜的课堂范式,真正还原名师们精彩课堂的本相。

二、 看山不是山,提炼课堂的气质

名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常会令听课者拍案叫绝。行云流水的环节设计、不露痕迹的精妙引导、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无不展现着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千江有水千江月,名师们用自己的课堂彰显着独特的教学魅力。学习名师就需要从差异化的课堂中发现不同的内在气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借鉴不同名师的教学特色,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让激情灌注课堂。激情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向互动的情感基础。课堂中有了激情,学生才乐于倾听,敏于思考,敢于交流。孙双金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用“你对阿炳有些什么了解?”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接着又用“阿炳是个历尽苦难的人,是一个民间音乐家,《二泉映月》代表了他的最高水平,你们想听吗?”来调动学生的感知需求,打通静态语言与动态旋律之间的体验障碍,随后在课堂中又层层推进,四次聆听《二泉映月》的旋律,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阿炳与命运抗争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让学生体悟到勇敢地面对苦难才是命运的强者,整节课下来激情四溢,异彩纷呈。名师课堂中呈现出的趣味盎然、生机勃勃,正是得益于其中洋溢着充沛的师生激情。学习名师就要依据不同主题营造适宜的课堂激情,有时清风徐来,有时激扬澎湃,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体验,启迪心智,滋润情思,迸发出课堂中的生命之美。

用精致扮靓课堂。精巧的课堂组织,精妙的文本处理,名师的课堂常常如一件艺术品,教学看似简单却精致而华丽。薛法根老师执教《猴子种果树》,以指导学生会讲故事为主线,从认字读词,到梳理文本,复述故事,整节课始终都在关注学生的表达,关注学生的言语习得。学习名师,就应当追求这份精致,不求包罗万象,只为聚焦核心。要善于揣摩名师设计的整体用意所在,也要关注核心问题的层次关联,不仅要知其然,更要明晰所以然。要学习他们在课堂导入中有情趣,在文本取舍中有态度,在语用拓展中有思考,也要学习他们在平淡中发现新奇,在空白中挖掘价值,在简单中孕育精彩,如此方能逐步抵达精致的课堂。

让灵动充盈课堂。灵动是名师课堂中的一种风格标志,也是个人教学特色的完美呈现,是他们对文本的潜心思考,对教学的创意生成,对学生的智慧引领。王崧舟老师在《桃花心木》教学中引领孩子对“确定”与“不确定”的辩证思考正是教学灵动的最佳诠释。学习名师就是在课堂中要善于运用富有智慧的设计和巧妙的点拨让孩子们心智聪慧,个性张扬,能力发展,素养提升。

用扎实奠基课堂。扎实是语文课堂的根本。名师们的语文课堂始终不离词句的体悟与表达,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紧紧触摸着字、词、句、段的脉搏。学习名师,就要在课堂中扎实地去读,多层次、多策略地读,在读中体验语言中的情感基调;扎实地去品,有意识、有目的地推敲,赏析重点词句,在对比中丰富语言积累,升华语言储备;扎实地去写,有选择、有指导地进行语言练习,或关注文本空白,或表达情感共鸣,抛开条框窠臼,让孩子在最纯真的状态下活用语言,内化语言。

三、 看山还是山,书写课堂的精彩

名师课堂范文第10篇

名师课堂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新生代语文名师们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就是一种课堂实践智慧。学习和研究诸多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为己所用,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堂实践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也就是说,实践智慧的获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展。对于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更要实践、反思,而后再实践,再反思,如此往复,让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催生我们的课堂实践智慧,提升我们的专业化水平。

为此,我校组织广大语文教师走近名师,研究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探索小学语文新生代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生成的途径与方法,感悟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领会他们的教育追求;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事件的关注、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生成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学习积淀

名师之所以成名,他们的课堂教学之所以闪动着智慧的灵性,最重要的是他们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不是通过听其一节两节课就可以形成的,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断学习,潜心感悟,长期积淀的。

研究中,我们首先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阅读新生代语文名师的专著,关注教育教学杂志上介绍他们的文章,研究这些名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主要特征,领会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感受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灵动的课堂实践智慧。其次组织成员广泛地搜集新生代名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实录,进行研读学习,把名师们课堂教学的形式记录下来,把其中的神提炼出来,用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时时处处以名师文化的眼光来对待教学工作。在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研究新生代名师的课堂教学。

1.观摩录像。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新生代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录像,以名师的一节录像课为研究载体,对名师的课堂进行多维解读、深入探究。我们要求老师们在观摩中不仅要“听”,还要“看”――观察课堂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互动状态、思维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的收获;观察名师的教学思路、情境创设、气氛调节、问题处理方式等等,并进行记录和思考,感悟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机智,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观摩其课堂教学录像时,就要求教师们观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具体表现,感受他情智语文的魅力。通过观摩学习这种途径,加深了对这些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感悟和内省。

2.研究课例。

研究名师的课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名师课例成为生成自己的课堂实践智慧的专业平台。课例研究是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借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将不同名师同一课例进行比较研究,如将王崧舟和孙双金两人所执教的《二泉映月》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对同一个课的不同处理,体会不同名师教学设计的差别以及教学理念差异,感受不同名师的教学智慧。二是将名师课例与自己的课例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借鉴名师的成功做法,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课例研究,让教师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名师课例,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生成课堂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3.赏析案例。

赏析案例也是学习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手段。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课堂中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案例赏析虽然也以课为研究载体,但不同于课例研究,它不是研究如何上好这一课,而是围绕教学中的典型事件,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等,从而给人以启迪。开展案例赏析,有利于我们教师从中发现这些名师在把握教材、处理教学细节上的智慧和艺术,丰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性智慧。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二泉映月》时,引导学生抓住“坎坷”一词,披文人情,品词析句,涵咏意蕴,使课堂上真情流淌,生命涌动,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就以这个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真切地感受了王老师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积淀。我们又从“新课导入”“朗读指导”“语言品味”“读写结合”等方面品读名师,感受名师,深深领略名师的风采:他们的语言表达行云流水,活力四射;引导巧妙自然,浑然天成……他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关注语感培养,有的追求诗意,有的注重情智发展,有的提倡简约,等等。他们的驾轻就熟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于文字中指点江山的大气和教学智慧,让我们叹服。通过学习,我们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教学中自然生成智慧。

二、实践生成

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情景化的教师精神与教育智慧的传递。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课堂实践智慧的生成,完全来自于教学实践。学习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最根本的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1.模仿感悟。

模仿是创造、生成的基础。学习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可以从模仿开始,从模仿名师的课堂教学开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研究中,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名师的教学设计、教案拿过来,针对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一下,为我所用,通过对名师课堂的模仿,切身感受名师设计的巧妙;还可以借鉴名师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中的精妙之处,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如我们在观摩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教学录像《天鹅的故事》时,感到教学中他有三次“写”的训

练设计得非常巧妙,研究品析后,我们要求四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尝试着模仿运用;观摩了孙双金老师的《观察作文》教学实录后,其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开头,多层面的观察指导,情趣盎然的评点赏析以及对学生精神的关注等环节,触动着每个语文教师的心,于是有几位老师纷纷“借砖生玉”,进行教学模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仿中,我们要求各位老师认真写下自己在运用中的得失,进行反思,这样在体会名师智慧的同时,能生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有时,一些有机会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听了新生代语文名师的展示课,回校后我们便开展“模拟课堂”活动,即要他们模仿所听名师之课的教学设计,上一节汇报课,既加深听课者对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认识,也可以让其他教师间接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当然,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名师的课堂,而是分步推进,渐入佳境。我们既要学习他们的“形”,也要学习他们内在的“神”,只有“形神”兼备了,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也如名师课堂一样精彩纷呈,灵性飞扬。

2.好课展评。

我们观摩名师教学,不在于纯粹地扮演名师上课,不在于单纯地表演名师的教案及教学设计,而在于领悟、掌握、运用那些支撑教案及教学设计背后的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学名师不能囿于模仿、移植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要以扎实的课堂教学研究这种真实有效的方式,来习得名师们那些支撑教学理念的精髓。只有将名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同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不断地叩问课堂实践智慧的真谛。

在教学中学会教学,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为此,我们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好课展示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在活动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如课题组教师优课赛、课题研究汇报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每一次好课展评,都是一次教学风采展示,都伴随着教学反思,同伴点评,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对话中创生智慧,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关注教师常态的课堂教学,通过听随堂课,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将学到的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智慧有机、有效地渗透到教学中,在实践探索中,课堂实践智慧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并形成各人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写作提升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实验中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他认为专业写作能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与自身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

之所以将教师的写作称为专业写作,是因为这种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点,它应是我们对教师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一种记载或研究方式。对我们教师而言,专业写作首先是一种研究,需要实践、需要思考。在写作中,教师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不断产生顿悟,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感悟能力,再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行为,激活自己的课堂实践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写作是课堂实践智慧生成的催化剂。

我们研究新生代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也需要引领教师进行专业写作,及时总结点点滴滴,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对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提炼、提升、发展,形成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不仅是打造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队伍的需要,更是将这些名师的思想观念、实践智慧发扬光大、传承创新的时代需要。

专业写作可以采用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表达方式,写写对名师教学的感悟,写写学习名师的体会,写写模仿名师教学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等。通过专业写作对课题研究中所思、所闻、所想、所感、所悟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流淌的思想、灵感的顿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进行提炼和升华,揭示出内在的价值与蕴涵的教学思想,不断将实践经验内化为理性认识,如研究了薛法根老师的《天鹅的故事》课堂教学后,课题组的老师抓住了其中三次“写”的巧妙设计,撰写了《感知・感悟・提升》一文;听了窦桂梅老师的几节课后,觉得她的课大气而又不失精致,豪迈而又不失柔情,便撰写了《享受“玫瑰”的芬芳》一文;模仿孙双金老师《观察作文》的教学设计上了研究课后,写下了课堂教学反思《巧妙借“砖” 轻松作文》一文,等等。在写作中,我们更深刻而又更理性地感悟了新生代语文名师的教学艺术和实践智慧,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窦桂梅老师认为,“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了精彩。一句话,写,改变了你生命的状态。”是的,智慧的光芒是美丽的,课堂实践智慧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而专业写作,鞭策着课题组成员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思考,让课堂实践智慧插上理性的翅膀,让其光芒更闪亮,照得更远,不仅能“改变我们的课堂”,而且更能实现智慧的共享。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材范文 下一篇:在线课堂范文

友情链接